« 1 2345» Pages: ( 1/8 total )
本页主题: 石峰枫读书汇报(更新至2012年11月13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石峰枫读书汇报(更新至2012年11月13日)

阅读书目: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新规则》田佑中 刘江涛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三联书店
《现代性的后果》刘东 译 译林出版社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郭忠华 译
《毛泽东传》珍藏版(美)特里尓 著,何宇光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龚育知  石仲泉 著  三联书店
        转眼间又是一个月,好像听到了时间的喘息声,岁月在鞭策我们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快与好也似乎有了社会学的结构二重性。本来打算主攻吉登斯的思想,但是最后还是有计划内的两本书没有看完,中途经历了论文开题耽误了两天,这个月整体状态还可以,静下心来读进去时,即使读不懂也是一种享受。下面就自己这月读得书目,简单说说一下三个方面对于吉登斯思想的理解。
        一、关于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
        在上一次的双周论坛上我们讨论的布迪厄,有一个研一的师弟曾经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原话是“我有一个疑问,你说在主观和客观之外是不是还有第三观,和第四观。。。。我们社会学中总说主客观的二元对立,而不是其他”,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很久,结果不知道哪位师弟是否满意了。是的,我认为我们现在讨论的任何理论和视角本质上都是一种为建立特殊描述类型的实践活动的模式。社会学探讨的是在社会行动者本身已经构建的意义框架范围之内的领域,而且社会学在普通语言和技术性语言之间往往进行协调,并用它自己的理论模式对此进行了重新解释,这样推动着理论生产和再提升。
        有一次和秀秀交流问起:“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和结构二重性是什么关系啊?”我当时好像没有理解,但是感觉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后来重新看了看《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终于明白了一点,直白的说,“双重解释学”是一种认识社会想象和社会事实的方法,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其一是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其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元语言。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时间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但是接着往下想,在这种行动者建构的社会世界里面,行动者是怎样展开行动,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如何使用和创造元语言的呢?
        为了解决行动者与结构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吉登斯在《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一书中从行动的概念出发,试图形成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行动理论。“就其成员而言,需将社会的被创造与再创造过程视为一个充满技能的行动过程,而不只是一系列机械过程”。行动最根本的特征是非决定性的,吉登斯以此批判了帕森斯的“行动参照框架”。同时在这一问题上,他也批判了解释学的观点,解释学倾向于将“行动”等同于“有意图的行动”,将“有意义的举动”等同于“有意图的后果”。吉登斯认为不应该将行动看做是分散的实体,如理性、动机、意图等,它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一行动的总和,而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同时行动者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行动的后果不是总能预见得到的,所以会产生“意外性后果”。
        在界定了行动的涵义以后,吉登斯具体分析了行动的载体行动者。他认为行动者是一个人格体系,并借鉴了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模式的分析来说明这个体系的构成,即无意识动机、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吉登斯采用了埃里克松的心理分析观点,认为许多行动背后的基本力量是无意识动机的一连串过程,以求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得到信任感,无意识动机即是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本性安全感。当然,吉登斯并没有把人的自主性过于夸大,而是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便出现了行动的意外后果,意外后果的发生为结构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吉登斯眼中的“结构”和“结构二重性”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社会活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社会行动对于人的行动不仅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为行动的进行提供前提和中介,他使得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通过行动维持着结构,同时也改变着结构。行动和结构的作用相互关系反映在时空交互的社会实践中,行动不是单独的无不联系的行为综合,可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行动也不是一堆分裂的动机、意图、理由而组成,而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下不断监控和“理性化”过程。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学界就一直存在着结构与行动、个体与社会的方法论之争。以迪尔凯姆、帕森斯等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者认为,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结构是决定行动的关键。而以韦伯、戈夫曼等个体主义方法论者则主张,个体的特殊行动是理解社会的关键。吉登斯既反对结构决定论,又反对个体决定论,他提出了结构二元性,试图跨越结构与行动的对立,重新阐释个体与社会、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
      吉登斯提出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行动理论。他吸收了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认为实践是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之上的,实践是行动的基础。而行动则具有反身性的特点,即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会根据周围的情境和他人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吉登斯称之为“相互的知识”。同时,又由于行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完备的,即哈耶克所称的“分立的知识”,因此,行动的结果往往是非预期的。即便是有意识的行动,其结果也可能与预期相分离(吉登斯举了“开灯吓跑小偷故事”可以形象的说明)。因此,吉登斯认为,仅仅从行动者的意识和行动者的行为本身,去揣测行动的结果,是不科学也是不可信的。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规则和资源的总和体。吉登斯批判了涂尓干主张的“结构是外在于个体”的理论,认为结构是外在于时间和空间的,它会逐渐渗透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促进时间和空间在社会系统中的结合,并从而使得具有相似特点的社会实践能够超越时空而持存并具有系统的形式。总而言之,吉登斯提出了结构二重性来重新阐释结构与行动的关系,跨越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

  三、吉登斯眼中的“权力”
        如果说“行动”和“结构”是他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两个维度的话,那么权力就是他借以沟通这两者的纽带,离开了权力,其整个理论体系也就彻底瓦解。在书中他致力于反思社会学三大传统和当代各主要社会思潮,对各种权力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不断形成和深化自身对于权力的见解。主要对于主体主义权力观和客体主义权力观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吉登斯认为主体主义权力观:视权力为个人或组织实现其目的或意志的能力,而且这种目的或意志又多少与掌权者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掌权者为了实现特定的利益目标,甚至不顾他人的反抗而强行地贯彻自己的意志,权力即是这种意志贯彻能力的表现。这一权力观明显地与冲突、压迫联系在一起。吉登斯将霍布斯、马克思、韦伯等人的权力理论都归于此种类型。比如,他认为,马克思从经济利益的决定性前提出发,将权力与物质利益、阶级关系结合在一起,把权力看作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过分强调了物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逻辑联系,没有看到权威性资源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当今很多人对于马克思的思想诠释的一个方面吧)。
        在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进化论和互动论等理论进行批判总结的过程中,吉登斯对客体主义权力观也进行了归纳。在他看来,客体主义权力观的主要主张是:把权力看作是社会结构、社会系统或者社会共同体的制度性特征,看作是社会系统本身所蕴含的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社会可以实现其共同利益。因此,吉登斯认为,客体主义权力观失去了主体主义权力观所具有的冲突和压迫性特征,而更强调权力的和谐和一致关系。吉登斯将涂尔干、帕森斯、福柯、阿尔都塞以及阿伦特等人的权力理论都归属于这一类型。例如,他指出,涂尔干把国家看作是一个道德机构,看作是社会有机体的大脑,是进化论的表现,而且,他也没有看到社会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冲突的事实。涂尓干以其始终关注的道德权威为纽带,一直努力试图塑造一个以“社会分工和有机团结”为基础的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将劳动分工的发展看作是人类自由扩大的条件,公民社会将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国家的作用在于它能不断地促进社会的“有机团结”,帮助实现道德个人主义的理想。
        吉登斯是如何看待权力的呢?吉登斯既强调权力的主体性一面,同时又突出个体受到支配的一面,既从微观视角对权力进行分析,同时又着眼于宏观的权力构架。始终是以一种二重性的方式来阐述其权力观的:一方面,认为权力是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即转换能力,另一方面,他又承认权力是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即支配力量。
    读书的感想:
        毛主席在读书生活中曾经说过:“我们读书,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今日理解领袖的话,应该是在说我们在读书时做到读书与思考的两重性的兼顾。正如歌词所写: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是的,读书是解痛之径,为了心中的梦全力以赴!





石峰枫九月份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现代性与大屠杀》齐格蒙特.鲍曼著  杨渝东 史建华译
《废弃的生命》 齐格蒙特.鲍曼著  谷蕾 胡欣译
《生命直观》 格奥尔格.西美尔著  刁承俊译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卡尔.曼海姆  张旅平译
《云南三村》费孝通  张之毅著
生活感想:
开学了,新的学期,在图书馆多了一些“师兄师姐”声音,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感觉很不习惯,因为通过暑假调研,还有战略研讨班的学习,我们躬身感觉到一句“师姐”不仅仅是年级的符号,更多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但是自己做得很不好,没有起到榜样和标杆的作用。感慨的话还是少说了,毕竟已经上了研二的末班车,虽然自己还是吊儿郎当的,很多思考还在感性阶段,但是我接下来必须朝着这个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进发,时间不等人。因为能幸福在图书馆读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该抓住的时候必须抓住时光好好拼上一把,不管是慢了还是站了,离开喻家山时做到我心无悔。
因为家里的事情此起披伏,这个月的读书状态不是很好,很多计划内的书没有看完,很惭愧!修复中,希望一起都好起来!
读书细析:
    在当代社会理论家那里,关于现代性的探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多数论述都将理论焦点投射在现代性对人类社会变迁的影响上,而很少从现代性的视角对社会学及其责任与承担进行反思。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社会学家极少关注的大屠杀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学的去从予以追问。鲍曼指出,纳粹大屠杀揭示了现代性、现代文明的另一面:正是现代文明而非原始野蛮参与了大屠杀的暴虐。对于大屠杀中遍及各处的道德盲视,社会学家必须表达他们的声音。由此,鲍曼在现代性、大屠杀与道德社会学之间建立起逻辑上的勾连。但鲍曼对道德性质的理解却欠缺社会性与政治性分析,本文即从秩序与权力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评论。
    鲍曼关于现代性与大屠杀的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课题,即对现代性和社会学的双重反思。对于前者,鲍曼无疑给那些对现代性所承诺的无限美好的生活远景深信不疑的人泼了一瓢冷水:一方面,现代性或现代文明并不总是意味着阳光灿烂,它本身甚至就隐藏着引起诸如大屠杀悲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性的承诺、对秩序的追求是永远无法实现和完成的愿景。
  对社会学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道德问题的论述上。现代科层体系制造了道德漠视并参与了大屠杀暴政,那么,大屠杀之后的社会学将何去何从?
    社会学还会对道德问题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吗?这是鲍曼甚为忧虑的一个问题。鲍曼揭示到,如果要给社会学话语所解释的事物排个序,那么道德的位置就是尴尬和模糊不清的,关于道德行为与道德选择的问题在社会学话语当中被搁置到一个边缘的位置。社会学往往被认为是关于现代性的科学,以往社会学对道德问题漠视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过多地与现代性和现代社会保持同一性甚至模仿性关系。
    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涂尔干较早地探讨了道德问题。在涂尔干看来,道德的本质应该到社会的集体性力量中去寻找,而不是到社会成员的个体心理欲求和形而上学观念中寻找。所有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社会之外没有道德生活;社会鼓励道德上有约束力的行为而排斥、阻止不道德行为,可能的话还要教化之。因为是社会的所以才是道德的,而不是因为是道德的所以才是社会的;反之,受到社会禁止的行为才是恶的,而不是因为行为是恶的所以才受到社会的禁止。
    涂尔干关于道德的社会性的观点遭到鲍曼的质疑:道德的社会生产的观点承认社会有强加其具体的道德行为的权利,也赞同社会权威对道德判断的垄断,并因而默认了不以这种垄断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在理论上的不合理性。如此一来,道德行为岂不是与社会对大多数人遵守的顺从与服从成了同义词?但是,对社会所垄断的规范的遵从一定是道德的吗?道德一定来源于社会吗?或者,道德有无前社会的来源?
    鲍曼以对大屠杀的研究回答这一发问。纳粹罪行中的很多人的行为无疑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扮演了残忍的刽子手的角色,但那些人却是忠实地遵循着社会(科层组织)为自己规定的“道德规范”,而这种忠实地遵守规范的行为却意味着灭绝人性的屠戮,这又如何解释?在鲍曼看来,作为大屠杀的一个不幸后果,道德理论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道德可能会以不服从社会所持的原则以及公然蔑视社会团结一致的行为来表现自身。对社会学理论而言,正是道德行为具有前社会的基础,昭示着要对道德规范及其约束效力来源的传统解释做根本的修正。
    鲍曼认为,导致道德能力出现的因素应该到社交的范围内,而不是社会的范围内去寻求。道德行为只有在“与他人相处”的背景下才可以想象,而不能把它的出现归因于训诫与强制的超个体机构。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道德意味着“为他人负责”, “为他人负责”是主体性的应有之义,而且它是无条件的。责任成了人类主体的存在模式,以“为他人负责”为标志的道德的朴素形式是主体间关系的基本结构,这种关系不受理性选择、收益计算等任何非道德因素的影响。可悲的是,现代社会组织削弱了道德驱力的约束性,反而使不道德行为变得合理。
《废弃的生命》描绘了三种废弃的生命,作者通过对这些废弃生命的描述对“人类废品”的制造——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废弃的生命,对移民、难民和其他被逐者这些“冗余”人口的制造——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结果。经济进步和对秩序的追求是现代性的特点,而对“人类废品”的制造则是这两者的必然副效应。
只要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仍然完全或者部分未被现代化影响到,这些地区必定会被进行现代化的国家视为吸纳“发达国家”过剩人口的地点。人们曾寻求过对于地区性人口过剩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方法,也曾经暂时找到过。但是现代化现在已经扩展到这个星球上最遥远的角落,世界各处都在制造“多余人口”,所有的地区都不得不承担现代性在全球胜利的后果。它们现在不得不(似乎是徒劳无功地)寻求全球问题的地区性解决。现代性的全球扩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被剥夺了足以生存的方式,但是地球上能容纳这些人的地方正在飞速减少。因此便出现了新的对于“移民”和“避难寻求者”的焦虑,同时散布“安全恐慌”在当代政治的议事日程上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生命直观》这本书中齐美尔提到的很多都特别值得思考。虽然很多话语有着读不懂时很难受的感觉,但是当读出一些哲学意味时感觉很有道理。处于自身本性与行为的各种范围内的人们,每时每刻都置身于两条界限之间。正是这一情况决定着他们的世界地位。这就是我们存在的外形结构。这种结构在存在的各种领域、活动和命运中,总要用别的内容来充实自己。我们感到,生命与每一时刻的内容和价值就存在于更为高级与更为低劣的内容和价值之间,各种思想都处于更为聪明与更为愚蠢的范围内,每种财产都囿于更为广阔与更为狭隘的领域中,任何行为就其意义,就其可理解的程度和德性而言,都徘徊于更为崇高伟大和更为渺小狭窄的尺度之中。
    尽管没有使用抽象的概念,我们却始终坚持不懈地遵循着超过自我和低于自我、右边和左边、更多或更少、更为牢固或更为松散、更好或更坏这一准则。向上和向下的界限是我们熟悉当今世界无限空间的手段。为了使我们随时随地都有界限,我们自己也就成了界限。因为各种生命内容,即感觉、经验、行为、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一定的色彩,占有一定的份额并在任何一种顺序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从每种生命内容出发,都会有一个系列往两个方向、往这些方向的两极延伸开去;这样,内容本身也就参与了在它那里相遇并为它所限制的两个系列式方向的每一方。这种对于作为超额和不足,作为此时、此地、此景的此岸和彼岸的现实、趋向和观念的参与,可育琶还很不明确,而且残缺不全,但它赋予我们的生命两个尽管经常发生冲突、却又相互补充的财富:财产和坚定。因为这些既限制我们同时又被我们限制其部分方向的系列,形成一个坐标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立即确定我们生命每一部分、每一内容的位置。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这是曼海姆的一本书,以前看过曼海姆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影响是他是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但是读了他这本书感觉到随着当时(20世纪40年代)历史背景的变化,他的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向,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发展一种关于民主计划和社会的重建,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探讨现代社会结构危机的根本原因。从欧洲大陆和盎格鲁-撒克逊的观点讨论了自由主义和民主的危机,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失调主要原因的自由放任原则和无计划调节原则间的冲突,从社会、历史、心理学的需要方面,探索了社会重建时代的意义。
    当代社会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文化危机的社会原因,危机、专政、战争问题,等等,是本书讨论的重点。其中,在讨论到社会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方式时,关于社会精英的作用和性质问题;社会瓦解与人格紊乱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关于人性的某些自明的信条问题等,读来饶有意味。
    他认为, 19世纪末、2 0 世纪初西方社会正处于一个失调甚至危机的时代, 表现在: 现代民主对解决现代大众问题的软弱无能、自由主义秩序的无计划性正在转变成无政府的状态、极权主义体制的采纳, 等等。那么, 怎样解决这些危机呢? 曼海姆的回答是, 只有通过人本身的改造, 社会重建才成为可能也就是说,社会的重建是建立在人的重建的基础上的; 社会的危机, 归根结底是人的危机。而人的危机则表现为精神的危机, 更确切地说, 表现为一种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失调。现代性是把对理性和非理性的划分作为其核心编码来运行的。曼海姆认为, 理性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受理性反思的指导, 又在多大程度上受非理性力量的支配, 道德行为在社会上所能实现的程度有多大, 或盲目冲动的反应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有多大的决定作用。在目前社会危机的状况下又一次全都受到质问。这样, 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发展与社会危机的关系问题, 就成为曼海姆探讨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的研究主题。
    由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 惟理智主义( 或者说, 惟科学主义) 处于支配地位, 那么, 是否意味着人的社会心理、情感生活也在同样进步呢? 其实不然, 曼海姆认为, 启蒙运动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 社会心理的发展与社会技术的发展处于严重的不平衡, 这意味着启蒙关于理性在历史上逐渐进步0的信念成为一种幻觉。因为社会的进步并不等于理性进步, 理性进步也不等于技术进步。社会进步还应体现在社会心理( 即非理性) 的进步上。只有当社会心理发展与社会技术发展并驾齐驱时, 才会有理性的进步使混乱的非理性力量受到控制。这里涉及的关键问题是, 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理性怎样对非理性进行控制?
曼海姆指出, 我们必须超越启蒙时代和理性主义的界限, 重新发现情感在大众社会整合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非理性并不必然瓦解社会, 相反, 当它作为一股有助于理性和客观的目标驱力而起作用时, 或当它通过升华而创造文化价值时, 或当它作为纯粹的激情提高了生活乐趣而没有破坏社会秩序时, 它是人类拥有的最有价值的力量之一。毋庸置疑, 非理性的爆发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会危害社会, 因此, 我们必须在新的水准上使情感与理性协调起来。 非理性的爆发并不是必然的, 只要社会在整体上保持既定的整合形式, 非理性的混乱状态就不会出现。因为在社会整合的情况下, 集体的冲动和欲望可以被构成这一社会的各个较小群体所吸收而达到“分而治之”。只有因社会的解体而处于自由状态的冲动能量, 才具有一种爆发性的破坏性质。即使在这时, 统治阶层仍然可以通过组织来协调非理性的冲动, 并把其导向预定的目标。因此, 抑制和控制处于自由状态的非理性要素, 这不仅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实际上甚至是大有可能的。
    遗憾的是, 人类控制非理性的能力并没有如愿地发展。曼海姆提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能力不均衡发展的现象。这种不均衡首先表现在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控制能力, 远没有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发展那么快。人类现代技术对于自然界进行控制的发展, 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的道德力量的发展及其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知识的发展, 此乃人类能力发展中的一般性不均衡。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与非理性的冲动结合在一起, 成了一股可怕的破坏力量。人类能够利用最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满足原始的冲动和动机。因此, 理性的发展应当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平衡, 换言之, 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 应当加强理性对非理性的控制能力。如果理性的社会控制和个人对自身冲动的驾驭没有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那么当代社会的秩序必然要崩溃 。另外, 还存在一种社会不均衡0, 即人类社会中理性和道德能力。在一定群体和阶层中分配的不均等。由于社会结构的原因, 一些人成了“智力精英” 和“情感精英”, 而另一些人则只能被动地听从调控。与人类能力 一般性不均衡的后果一样,  一个理性的思维习惯分布不均匀的社会必定会不稳定。
    这个月是一个过渡月,调整好心态,好好读书,慢慢品读,勇猛的前进!

石峰枫六月份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叔本华与尼采》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经验性书籍:《农村土地交易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以宁夏T县杨村为个案》
          《征地补偿费分配制度研究》
          《被征地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读书感想:
      这个月本来打算看齐美尔的经典书籍,然后总结对比一下古典三大家的思想,但是学期末面对期末考试(英语的口试和笔试),还有六门课程论文,原定的读书计划没有完成,到了月末,感觉到很紧张(借用一次和浩哥交流的话语:每到学期末感觉很不踏实,有些恐慌),从上次开读书会到现在虽然不足一个月,但是还是感觉学期末的句号画得不圆满。外在的原因都不是理由,面对实际生活我还是乐观的充满期望,也会继续加油!相信在接下来的暑假调研中把“实战演习”做好很必要,用一年来阅读经典训练的思维去分析五彩缤纷的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相信我们的“两经(经典和经验)战术”,相信思维的花朵永远绽放光芒!
读书细析:
  关于齐美尔:刚刚接触齐美尔被他那种潜心追求一种自在的学术生活吸引着,不管是后人们对他研究做怎样的评价(小品文、碎片化等),但是还是感觉在19世纪他的行文和哲学思辨性的思维还是很值得推敲的。同时不可否认他的行文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他出生犹太家庭,父亲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有父亲去世后从监护人那里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这些为他的关注社会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基调和物质保障。
  此外,读齐美尔的书籍,突然间让我联想到了余秋雨老先生《文化苦旅》,在余老笔下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在齐美尔笔下借着谈女人、性别、竞争、劳动分工、金钱等勾勒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德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社会冲突。
  初读《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感觉到他的行文很随意,但是他的字里行间还是很发人深思的,虽然很多时候你正想着看看关于某一社会现象他是怎样评论的,但是他戛然而止了,或许这种行文是再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或许齐美尔自己没有做很深的研究。但是也可以看出齐美尔观察的很多东西真的收到了叔本华和康德哲学思想影响很重,主观的思辨性很强。在论述货币与金钱、时尚、劳动分工、社会性别、社会竞争、社会道德等时,有很多话语很值得思考。
  比如,在讲到现代佣人关系的缺陷和矛盾时,他指出:“货币报酬促进劳动分工,因为一般只有单一的劳动成绩用货币支付报酬;这种无质量的抽象等价物只是和客观上的,从人性中解放出来的单个产品相当”“对于多才多艺的整个人——在没有奴役的地方——不用货币支付,相反货币只用来支付分工劳动。因此,对于人的培养必须和对于货币经济的扩大同步进行”通过这一段的描述,感觉到齐美尔对于雇佣关系和劳动分工的定位和马克思还是相当不同的,齐美尔把劳动报酬理解为一种无质量的抽象等价物,把货币看做一种符号来支付劳动所得。
在论述女人买卖中,有主观唯心和客观形式的统一,不仅因为女人有价值,所以人们才购买它,而且是因为有人愿意花钱购买女人,所以她们才有价值。或许在19世纪的德国社会,这种对于人性价值的压制和剥削就是按照这种微不足道的方式在诠释着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性,按照我们惯有的思维感觉齐美尔的这种说法不免带有一种哲学思辨和主观的唯心倾向。就像他说的时尚时,认为时尚总是阶级的时尚,但是站在小资阶层的他,说的有正确性,但是对于时尚的理解还是带有着阶级性的,试图在社会化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时尚便成了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说说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在阅读齐美尔的书籍时,很多处都提到了滕尼斯的思想,所以这本书也进入了我的读书计划内。读完这本滕尼斯代表作,感觉到如果说涂尔干研究的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何以可能,那么作为19世纪社会学界的另一位大师,滕尼斯让我们领略了意志的纷繁。正如滕尼斯所说,“当代的观察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用他自己的经验的眼睛,去观察正在发生的运动。”因此,在《共同体与社会》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人类相互之间可能的关系和结合方式,或者说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的画卷——共同体与社会。该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共同体与社会概念的说明;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的对立阐释;自然法的社会学依据;结论与前瞻。作者在短短的几篇内,让我感觉到他的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生物学、法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论述中有些深奥,思考起来的确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
        在作者笔下,首先,在滕尼斯有关共同体与社会的论述中,“意志”的概念一直以来都是核心概念。他从双重意义上去理解人的意志。那么按照滕尼斯的论述,存在着两种意志形态,一种是现实的或自然的统一,是人的身体的心理学上的等价物,称为本质意志;另一种是思想的或人为的统一,是思维本身的产物,称为选择意志。人的本质意志是植物性的生命、动物性的生命和心灵的生命的集合。它针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活动或个人自我实现的三种基本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是:本能的中意、习惯和记忆。在这种类型的愿望里,思维和行为的在成长中学会了的形式和内容与由身体状况所制约的和从祖先继承下来的经历、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构成为统一体。与此相反,在选择意志的愿望里,思维旨在构建和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它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体现是:深思熟虑、决定和概念。这三者又包括在努力奋斗、深谋细算和悟性之中。
        其次,滕尼斯笔下的共同体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是从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推演到了精神共同体。正如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所说那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若我们是那颗落在水波中的石子,那么社会关系的亲疏便依着由力的作用所形成的那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推开。
  再次,作者认为社会是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是与共同体对应着的概念。当时看的时候感觉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但是想想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还是可以理解过去的。作者生活在一个商品在其中流通和交换,机器化大生产,阶级矛盾突出,暗潮涌动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尽管有种种结合,但是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契约、商品、货币、资本、财富、借贷、价值等等似乎是很好的关键词和代名词。在这样一个商品社会,生产局限在最容易的商品上,商品交换的社会化使个人将其不能使用的价值换出,以获得对其来说有用的,相同的使用价值。人们进而普遍追求那一代表价值的抽象概念——货币。市民社会或者说经济社会中,不仅仅是具体的商品可以交换和出售,信贷、证券、信誉等挂上了可出售和交换牌子。社会关系中有竞争,也有联合,追求偿付的平衡。商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社会的天然主人和统帅,把社会作为工具,聚集货币,用货币购买货币。如果说在共同体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自然而又理所当然,那么当进入社会领域,阶级对立逐步露出了他的爪牙。伴随机器化大生产而来的是一些新的阶级,包括工厂主、企业家、商人、高利贷型企业家等等。作为简单劳动力的持有者,工人们则是以劳动力换入货币。社会的基本结构被简化为了三个行动:购进劳动力,使用劳动力和出售劳动力。如果说在共同体内部或之间进行的是简单的换出式的商品流通,那么,滕尼斯所展现的近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零售市场论述,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最后读完感觉到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也充满了各种未知。
  关于齐美尔和滕尼斯的思想暂时先讲到这里,因为齐美尔的没有系统阅读,很多东西串不起来,等到系统的阅读完他的思想在做深刻的总结,28号开读书会感觉到很突然,正逢那几天牙齿做根管治疗头脑不清醒,自己不知道从何处说起,同时也感觉很惭愧。接下来为了缓和一下,我有看了一些关于农村征地问题的经验研究性书籍(其中两本是优秀博士论文编写成书了),一方面,调剂一下阅读经典书籍时的心情,另一方面为我们暑期驻村调研汲取一些前人研究的视角和思路,初步了解一下经验书籍的行文风格。
  读书心得:回想一年读书生活,论经谈纬自己还是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是自己求学10多年来生活最平静最心无旁骛的一年,简单、幸福、感恩、快乐的野蛮成长着,每次读书会就想一个加油站和气泵站,给我们前进的力量,给我们适度的压力和紧张,更多的给予的是自信读书,团队成长的精神食粮。借用上次罗小朋教授的一句话:选择一种世界观很生活方式就要像职业和志业一样去经营。是的,学生的天职是求知,求知的途径有读书,任凭红尘滚滚,我自经典畅游,把读书作为一种志业,培养读书人该有的志趣和情操!





石峰枫五月份读书汇报
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经济与社会》
    《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评论》
    《法律社会学》
    《韦伯:法律与价值》
    《社会科学方法论》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前236页)
      《原始分类》
休闲书籍:《母亲的札记》  鲁西西
        《GE声音:我们不谈真理》于建嵘
        《旷世的忧思:费孝通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刘豪兴

浅谈社会学“古典三大家”研究之异同
        记得,去年来华科复试时,聆听着师兄师姐们的读书汇报,我认为他们都是“神人加天才”,因为听着他们的流利并且综合几家思想的汇报,除了社会学家的名字我还能听懂,内容几乎不懂,我想“他们怎么会把几家,或几派的思想串起来讲解呢?看来是夸父追日的事情,当时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渺小,甚至感觉到华科的学生就是华科的学生,重点大学的学生就是高智商啊!并且还暗暗想:这里的学生的智商绝对高于120,我考过来了会不会是撤后腿的啊,认为自己是不会有那种高深的能力,所以只是在经典中开始慢慢的起步着……今日读完古典三大家主干著作时,我也情不自禁的想尝试着把一些读书时有感觉的串起来,才感觉把很多思想,或者作者的研究主题结合的"串"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或许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把想法变成文字真的需要一定的能力”,呵呵,鉴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我还是只能浅谈一下自己读过的古典三大家,由于最近三个多月都在读韦伯的思想,那么就从韦伯的思想展开吧!在比较中面面俱到,暂时还达不到,那就从比较有感觉的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四个方面简单说说吧,可能说的不好,甚至理解上还有很多偏差,还是希望战友们多多指教和指正!
   
细品韦伯与涂尔干宗教社会学之异同
    我们都知道尽管涂尔干和韦伯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由于当时法国和德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这两位鼻祖性的人物在研究方法和论述视角上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目标选择和宗教价值取向。
    下面我们想看看这两个重量级社会学家“异”“同”在何处?我先简单总结了一下:
      第一,在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准则方面,首先,涂注重演绎的方法,而韦伯多采用归纳的方法。
        涂的研究思路一般都是先提出一个先验的假设,然后围绕它研究论证,得出结论。在论述时有时会感觉到涂的论述现象的描述很多,看书时有时感觉“天啊,怎么描述一个教规或仪式描述了三页书”;有时感觉找不到重心了,呵呵,这也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我们不难看出涂一直在反对把人类问题做心理学或者生物学的解释,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整合的分析。例如,在《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一书中,他首先先定义的宗教是什么,认为宗教是一种与圣物(即被升华或禁用的东西)有关的信仰与仪式的统一体系。这种信仰和仪式把所有坚持信仰和仪式的人团结在一个叫做“教会”的同一个道德共同体内。同时他还说明了原始宗教,即它存在于最简单的社会组织的社会里,或者说,最简单的宗教存在于最简单形式的社会里。在论述时,涂尔干采用的是英美学者在澳洲的实地调查报告,同时也参照了美国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资料。主要分析了澳洲土著居民的图腾崇拜,以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宗教的本质。现在看来涂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宗教本身。
      记得最深刻的有一段涂在《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描述的状景:当地部落成员在举行图腾仪式时的嫉妒热烈的场面后指出“人们被一种外力控制着,推动着,在使得他们的情感行为极不同于平常的时候,他们自然产生了一种不再属于自己的感觉,感觉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物体;由此,在这种兴奋地社会环境中宗教观念便产生了”(P236第二段)同时他指出,在澳大利亚哥哥氏族部落的个人血统、生活习俗不同,要维系这样一个社会,全靠这种图腾崇拜。因此作者认为宗教产生的原因是因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有集体情感沸腾状况而导致的。我认为涂在这里所谓“特殊社会情境”有可能是某次打猎后的集会,或者为了庆祝丰收的集会等等吧!
      这样由于集体情感的投入,产生集体情感的沸腾之后,相信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世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吧)经过彼此相同的感觉产生的集体观念与情感而最后成为了集体思想意识,再把这种特定情境下产生的集体表象,并重新协调在群体内,我想应该就成为了群体的宗教生活。这样涂尔干提出宗教是团体表征的观点,还有宗教是集体生活的产物的说法是有现实根据的。
      同样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道德教育》中也在阐述着宗教作为宗教生活的产物,不仅有社会性,还具有功能性(这或许也是涂开创了功能主义的先河作用吧),我们不难看出宗教的作用主要有,可以促进个体与群体间的联结,可以增加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进而透过宗教信仰,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整合。这也是涂在树立社会学为独立学科时的落脚点吧!
    下面说说韦伯,他的研究多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阐述,他通过对师姐种种宗教现实的比较,归纳出宗教伦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联系,不同的宗教的教义教规,会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认同,在这种价值认同下会影响相应的社会行动,众多人的持有这种价值观采取了类似的社会行动(可以是经济行动,也可以是政治行动,但在宗教这部分论述中侧重的是一种经济伦理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在这种社会行动不断壮大和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社会组织(可以是宗教组织,也可以是政治组织或政治组织),这种组织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而诞生,姑且,我是这样肤浅的理解,或许还是有些不足!
    记得,当时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古犹太教》时,感觉尤为强烈,韦伯一直在用着跨越东西方的思维讲述着,虽然在读完他的宗教思想,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关于宗教的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像他说的一样在研究之前把研究对象定义化是不足为科学研究的,他的研究任务更多的是研究在宗教的影响下特定类型的社会行动所产生的条件和后果,所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针对的宗教并不是指一切关于鬼神的信仰,而是指那些知道如何能够众多新都聚集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准则系统当中。在他看来,一切宗教的核心问题还是通过信仰使得认得灵魂得到“救赎”,在一定意义上说,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一种“救赎学说”在这种救赎过程中韦伯的全部目的在于解释和理解社会行动。也就是说,宗教社会行动所持有的意义(即宗教伦理)对于理性经济行动的影响就成为了韦伯宗教社会学部分主要的研究主题。
      纵观韦伯对于西方加尔文教、路德教、古犹太教、还是中国的儒教和道教、古印度教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韦伯和涂研究真的有很大的不同,韦伯关注和也感兴趣的是具体的教义教规与实践对于主要文明的建构及其未来发展的影响,这里我想起来我们在读韦伯书籍中,都一直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在西方社会产生?为什么西方的宗教伦理会产生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亲和性?这种亲和性是怎样选择和影响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结合实际生活所闻所见,西方的总统或国家领导人上台执政时,为什么手握着《圣经》进行宣誓,而中国的领导人上台时不拿着《共产党宣言》或者《毛泽东选集》?呵呵,外延一下!)。
      是的,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研究,韦伯关注点在研究的准则上注重着用合理性的归纳和比较解释着不同宗教对不同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影响,反对对宗教进行神秘的解释(也就是韦伯一直强调的脱昧),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影响着不同的社会行动。在论述各种宗教教义教规在阐释是一种社会意识层面的内在向心力对于人们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行动性的影响。而涂在演绎宗教的仪式、图腾的崇拜、象征时集中于一种组织制度层面的整理,还是在为了说明一种集体的社会意识和集体的情感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中发挥着外在性(一定程度上强制性)的作用。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涂一直着重讲的是一种单因果关联论,韦伯着重的是因果多元论。涂关注的是关联性,韦伯关注的是差异性。
        涂在一定程度上把宗教信仰理解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我总结一下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套路:个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在集体行为,如某节日狂欢或狩猎庆丰、抵御外族侵略等集体活动中,会导致集体情感的沸腾,先是个人信仰的形成,在社会这个大的集体外在影响中,会产生一定的宗教信仰,为了维持这种共有的宗教信仰,会采取一定的圣典仪式,并且不断地世俗化、形式化,这样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控制力,并且不断地形成社会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形成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又开始完善着相关的社会功能,这样又会影响着个人的信仰,依次循环下去。这样串下来,好像成为了一个渐渐地循环网络。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因,推出相应的果,再把果成为因,在推出进一步的果,可谓因果相伴相连。
      韦伯在比较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时采取不同于涂的但因果相伴发,实行的更多的是多因果间接相异论述。他的研究假设是: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是选择的亲和性,在研究宗教想象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时,主要想说,是谁决定谁,或者说谁影响了谁,我想这也是韦伯研究宗教社会学的一根主线。世界的宗教纷繁复杂,研究世界宗教问题时也变得很复杂,韦伯将信仰不同的宗教即儒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地区加以比较,发现这些地区经济现象中的差异,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着究竟宗教与社会以及人类社会行为是什么样子的关系,是怎样决定和制约的?由此得出结论: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一种“类似爱情”的关系,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强调的是韦伯并没有反驳马克思“经济决定论”,而是把马克思的绝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资本主义产生模式进行了宗教伦理的解释,韦伯认为经济基础的殷实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要素,而非绝对性的,西方理性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各种因素的特殊结合的产物,非单因素也!
      第三,关于宗教的功能,涂、韦伯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宗教不管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社会实体,其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社会和认识的来源,而且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涂和韦伯都重视宗教的作用,把宗教看作是一种道德秩序,一种终极的价值的提供者,认为宗教是理解社会秩序和社会行动的关键性的要素。
      涂的宗教研究突破了19世纪孔德、斯宾塞等等研究宗教的神学性、心理性、生物性藩篱,他认为宗教之所以所在,是为了并完成维持社会,使之一体化的功能,而且他的兴趣点主要是研究不同宗教对于社会变迁、社会整合所具有的程度不同的推动作用。涂通过系统的推理宗教的仪式和教规提炼出来了四种功能,其一,有一种纪律和准备的功能,其二,纪念性的礼仪提供的是一种内聚性的力量,其三,它有增强活力的功能,其四,就是有一种欣慰的“超我”快乐感(借用一下佛洛伊德的描述)!但是,涂在论述时一直在强调宗教的正功能,没有看到宗教在不同教派中斗争时的负功能,我想这也为日后的功能主义研究提供了研究点。
      对了,突然想起来了马克思,在《马恩选集》阅读中,我们看到他虽然也看到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变革的反作用,但是由于他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唯心史观,确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没有对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进行实证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韦伯在研究宗教时,是对于马克思的有益补充呢?我想可以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涂一直是“书斋式”研究宗教,就连《宗教社会基本形式》的调查结果也是借用的英美学者在澳洲的实地调研资料,所以他很难解释全社会的宗教想象,具有局域性的宗教分析。这些也为韦伯确定把宗教放在理性的框架里来研究全世界的宗教形式和宗教伦理提供了切入点。这也为韦伯在阐述宗教的社会功能时侧重研究宗教与经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韦伯研究宗教时,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他想讲述哪类宗教他总是先讲先知们是如何利用个人魅力破坏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传统教会权力,宗教领域最后的系统化和合理化是如何随着“经济宗教”的出现而发生,最终在新教徒的理性化过程中达到和资本主义精神的“热恋”,这也是韦伯论述的精妙之处吧!在韦伯笔下宗教的功能更多得是作为社会行动者持有的一种神圣精神信仰,在这种天职观念下西方禁欲主义盛行,在宗教禁欲的伦理影响下人们不断地劳动,扩大再生产而非享乐,这样宗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影响因素。
    可见,从宗教的功能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涂和韦伯还是有着不同的功能解释,在他们的解释中宗教变得不再是那么“神秘、奇迹、和魔力”,而是逐渐的走向世俗化,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品悟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读韦伯的政治社会学部分,感触还是很深的,韦伯像是在挖掘人性一样,挖掘着政治的跟随脉络,很多东西归纳的不再像宗教社会学那样容易理解,而是加入了一些“关键词”替换性的理解,很多东西感觉云里雾里,但是静静的坐下来思考时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可能是以前学习中听到老师讲的最多的是卡里斯马的魅力型统治,记着当时自己总爱瞎想什么时候也成为一个具有卡里斯马特质的人,也可能是看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当时一直纠结于什么正当性,合法性,什么支配类型吧!呵呵,后来读了《支配社会学》《支配的类型》才发现:哦,“原来它也在这里”。韦伯的政治社会思想不仅局限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考察范围内,而且扩展到对世界诸民族的社会政治的研究中。他的政治学思想极其丰富和庞杂,下面就讲一讲几个自己比较有感觉的方面吧!
      第一,统治与统治类型。韦伯对“统治”这一概念的定义,即‘统治者’或者‘统治者们’的一种宣告了的意志影响‘被统治者’或者‘被统治者们’的行为,而且事实上也确实影响了其他人的行为,使这种行为在一种对社会重要的程度上来这样进行。听起来都感觉到绕口和抽象,是的,简单的理解一下,韦伯认为统治包括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统治”是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表现。每一类统治,都试图建立和培养其合理合法的信念,但是不同形式的统治类型,其得到认可的合理合法的类型以及其权威运用的模式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分析正当统治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形态,韦伯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正当统治类型。但是读完了这三种统治类型,结合我们实际生活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以纯粹的某一种统治类型形式出现的。下面简单的说说众人皆知的三种“理想类型”。
      1. 卡理斯玛型统治。韦伯经常赋予“卡理斯玛”这一术语以“非凡品质”的意义。这种“非凡品质”由人或物拥有,并且将独特而神奇的权力赋予这些人或物。卡理斯玛型统治的出现总是在动荡时代(时势造英雄嘛)。“卡理斯玛型领袖人物被认为是在身心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或者有值得模仿特征的个人的信仰,以及对由此个人显示或注定的规范类型或秩序要求的信仰。他依靠个人的革命性、英雄性楷模品质以及人们的信任建立服从关系,直至服从者陷入到对他的超人领袖魅力的个人崇拜中去。但由于人类在正常状态之外无法长久生存,也由于所有事物都不可避免地最终将走向衰亡,因而这种统治类型本身就包含着某种脆弱的因素,并且,在统治拥有者加上他的管理人员与统治对象中间持续的时间变长,这种统治关系将会发生变动,即“祛除巫魅化”。因此,这种统治方式并不能持久,随着个人魅力型人物生命的终结或其他个人性的变故,新的常规性(传统的或法理型的) 统治方式必然取而代之。
      2. 传统型统治。它是建立对“一直存在着的”权威的正当性的基础之上。行使发号施令权力的人们一般都是凭借他们继承而来的身份而享有个人权威的主人。他们的命令在符合习惯的意义上是正当的,但是,他们也有个人自由决定的特权,结果是,遵奉习惯和个人专断成了这种统治的两个特点。服从主人命令的人们,是名副其实的追随者或臣民———他们的服从是出于对主人的个人效忠或对主人久受敬仰之身份地位的虔诚敬重。典型的例子是:家产制统治方式中由个人仆从组成,或是封建社会中由君臣组成。
      3. 法制型统治。统治制度的实行在司法和行政方面与明晰确定的原则一致,这个制度对共同体的全体成员都是有效的。行驶发号施令权力的人,是典型的长官,经由合法的程序而被任命或选举出来,而且他们自己也倾向于维持这个合法秩序。那些服从命令的人在法律上平等,他们是服从“法律”,而不是服从法律的执行者。在实施统治中有一种无形的规范和相应约束。
    第二,把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读完《学术与政治》一书,当时读得激情澎湃,但是理解的不是很透,只是感觉韦伯演讲的很多话语很不错,话语间有很强的说服力,后来当把他的政治社会学部分书籍读完后感觉到:对于韦伯的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把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还是有很多认同,韦伯一直主张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内保持“价值中立”。他强调学者应力求避免把主观价值判断引入学术领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韦伯一生眷恋政治,也有很强的政治实践的意愿。这些都牵涉到价值判断。
      例如,关于如何去从事政治,韦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他认为,从事政治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官吏,一种是政治家,这两种人都是把政治当作是职业的人,而且都是依靠政治而活的人。但是政治家和官吏最大的不同在于政治家为权力、为政治而活。韦伯认为,要想消除社会行政管理理性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官僚制弊病,就必须造就一种与官僚截然不同的“政治人格”,以抵消官僚制中唯技术主义的倾向,这就是职业政治家。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韦伯所说的官吏和政治家的区别,所谓的官吏就是事实上没有把政治的职业当作是志业的人,他只会服从无须思考。例如,我们极端一下想想当今社会中,在严密的官僚制度下的某些科员,他们完全按章行事,在工作中完全不需投入自己的感情,不会进行自己的价值评断,这类人就是典型的官吏。而职业的政治家将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时,应该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拥有自己的立场,并且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此外,政治家还必须富于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能够提出作为人们政治生活规范的伦理原则。所以韦伯认为,一个职业的政治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热情;二是责任感;三是判断力。同时,真正的政治家还要把两种不同的政治职业道德结合起来,这两种职业道德,一种是以信念为基础的心志伦理,强调目标高于一切,只要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另一种则是以责任为基础的责任伦理,强调政治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权力、支配和正当性
      提到政治首先就会想到权力,或许两者也一直处于“双胞胎”中吧。韦伯把权力定义为“一个有着一定社会关系的行动者将处在不顾和忽视其可能遭到的反对而行使自己行动的强制力量”。他还指出,权力所存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韦伯特别关注的是两种类型的权力:一种是源于利益组合的权力,这种利益组合是在正式的自由市场上发展起来的(资本积累的经济权利的运用,以及月政治权利的过节还是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另一种是源于既定权威的权力,这种权威分配发号施令的权力和服从的义务(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权威)。
      所谓支配,韦伯把它定义为“支配就是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命令的可能性”。韦伯把支配作为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切入点,运用比较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家产制,家父长制、身份制、教权制、合议制等支配的类型,他特别提出,每一种支配形式都包含有起码的志愿服从的成分,因为支配若是政治现象的话,它不包括暴力形式达到的控制。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韦伯与马克思在看待支配现象时所采取的不同角度:韦伯是用“正当性”概念去解释每种支配类型的合理性。并且试图运用这种合理性去解释一群人为什么会去服从另外的人的命令以及服从命令的可能性等。
      关于“正当性”,韦伯认为,人们相信存在一种“正当秩序”,并且愿意受这一信念的指导。社会行动者之所以会信任某种统治并依其命令行事,可能是出于传统、情感、某种价值信念或是对某些成文规定的认可。因此,韦伯重视执行机构组织,也重视那些维系既定制度的信念。在韦伯看来,相信一种统治制度具有正当性的信念,并非仅仅是哲学问题。这些信念可以有助于稳定一种权威关系。所有的统治者都制造某种关于他们具有天生优越性的神话。这种神话通常都为处于稳定环境中的人民所接受。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神话也许会成为激烈仇恨的攻击对象。同时,由于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这也在说明着各种统治制度之间非常真实的差异。
  第四、关于官僚制度
      韦伯把与法理型统治形式相对应的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叫做官僚制,并将官僚制视为权威支配配的有效制度,称之为一种合理化———法律化的组织制度。韦伯认为,官僚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是就其根源而言,是存在于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之中,它不仅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条件,比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还有文化上和法律上的条件,比如文化上资本主义精神的推动,法律上罗马法中的形式法律原则在近代欧洲的复兴等等。
      实际上,官僚制是以形式合理性或合法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制度,是西方国家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西方文明主要内容的结构形式,强调科层化,体现了超越以前所有文明的重大技术进步。 在官僚制中,在实施管理职能时能做到权力的相互制约,即每个官员只负责自己的工作,每个官员所拥有的强制性权力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每个官员的责任和权力是整个权力等级制度的一部分,分权管理,上级监督下级,任何官员不得将自己的职位作为私有财产转让或指定继承人。因此,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官僚制能更加迅速有效率地履行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韦伯也分析了官僚制产生的一种新的奴役的可能性,即官僚制不再服务于人及其需要,而是发展成一种独立的产物。于是,人便从属于一架无情的“官僚机器”。官僚制代表了一种管理现代生活的组织手段(记得考研时《社会学教程》上社会组织那章是这样表述的)。由于个人并不掌握这种机制,因而个人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存活动。此外,官僚制度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组织机制,以使得个人对行动的选择权利,乃至他的自由都被削弱了。在这一点上,韦伯同马克思一样,相信人会被异化。他认为官僚化过分侵犯社会生活领域时,会造成毫无生机的“秩序人”。官僚制畸形发展所导致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对立,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们责任伦理执行例行化

浅谈马克思与韦伯的经济社会学
      回忆三大家的思想,感觉当时《资本论》时最纠结和凄美,很多C、M、G的一堆字母计算着每一夸克棉花是怎样变成食盐的,尤其是第二卷,怎一个绝望了的。呵呵,现在感觉到当时真的很悲壮,认为读完了就是把字一个个的看完了,讲的什么理解的一塌糊涂,但是在整理三大家的一些思想时,哦!偶尔也会蹦出几段马克思的东西来,翻开笔记,尤其是红笔写部分,原来还能记起来一点点,哈哈,说明还是没有白看,还是多少记住了点。(整理经济学的东西有些累了,稍稍鼓励自己一下),因为关于经济社会学理解的还是很肤浅,所以此部分的标题就写成“浅谈”吧!
    沿着思路,先看看马克思的经济学的思想吧,在四卷《资本论》中,讲述了资本的生产、流通、再生产的总的社会运作过程。资本,作为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在他的研究的视角中巨大转变:资本发展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的需要而从事更多的劳动。在他眼中资本还是“作为掠夺他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这种转变归因于马克思把目光转向了从价值增殖过程来考察,从而揭开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运动奥秘,也发现了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了分类,区分了不同资本类型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他认为产业资本是支配资产阶级社会的资本关系的基本形式,虽然商业形式和利息形式等资本主义生产的形式,但是在描述的篇幅上感觉在马克思笔下好像它们是派生的或次要的,如生息资本那样只是在生产之前和之后起作用的资本就是派生的;如商业资本那样就是次要的,是一个执行某种特殊功能,即属于资本流通领域的范围的资本。马克思说过:“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资本论》第二卷P176)乍一看,这是一句极其矛盾的话,当时我在这句话下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旁边写上了一句:“亲爱的老马同志,我真的不知道你想讲什么,太绕了。”呵呵,我看到时也笑了,当时肯定是没有想通到底是在说什么——纠结中吧。后来我在笔记本中又发现用蓝笔写了一句解释的话: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中产生,而流通领域只是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也正是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要把产业资本看做是资本关系的基本形式,而其他形式都只是派生的,同时,马克思也获得了一把利剑,破开了资本主义的心脏,让我们看到了资本家贪婪、欲望的真正的嘴脸。哦,原来马克思在后来论证了前边那句绕口的话的正确性。
      整部《资本论》,感觉马克思像一名杰出的“内科医生”一直在解剖着商品的秘密,以及与商品有关系的劳动、价值、资本也被他赤裸裸的进行了检测,在剖析过程中它遵循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如何形成的主线。就是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进行商品形式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定程度上产品统治着人。剩余价值作为无酬劳动,利息、地租还是利润,都只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都只是资本在运动中产生的表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揭示,揭露了隐藏在商品———劳动产品背后的一种普遍的隐蔽着的社会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形成有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反作用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二重性时,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者“经济决定论”依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不是没有看到例如宗教、情感、文化、制度等因素在塑造资本主义之型中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把宗教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是在强调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反之,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还是提及的比较少,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了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良方,必须树立“独断”的威信,没有精力面面俱到。(或许还是有一种社会关怀,如果他都把所有促进资本主义兴起的因素都说了,以后韦伯等社会学家其不是“一劳永逸”没有研究的“饭碗”了嘛!)
      接下来简单谈谈韦伯的经济社会学的思想,在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宗教力量与上述的社会变革发生关联时,它也绝非一直都是决定性的要素。再者,宗教也无法创造出某种经济状态,除非在既存的关系与利害的情势中有导致——甚至是强大的驱力——如此一种经济变革的某些可能性。”显然,韦伯是无法认同马克思把经济当做决定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力量的观点,但是我们发现韦伯其实更多的在强调经济不是唯一决定社会变革的力量这样一个观点,他在宗教尤其是宗教伦理里发现了其与社会的强烈的影响,于是他说:“宗教对整个法律制度与社会习惯的领域发挥了定型化的作用……构成了法秩序之理性化,以及由此而来之经济理性化的最重要的限制之一。”
      然而毕竟马克思与韦伯生活的不是一个时代,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这必然会导致他们是站在不同的思辨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我感觉,韦伯比马克思更像社会学家,而马克思更多时候是一个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很多东西写得很哲学化和经济化),他总是在纷繁中寻求一个通用模式,时刻想着为社会寻求一个最终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因而他的思维在根本上是纵向的,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在决定上层建筑中的作用,进而找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韦伯更像是在历史的横向中真实地勾勒着社会,于是我们可以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他的《经济与社会》中发现极其烦琐和细微的划分,力图把社会做几何图式的分解和组合,因而他的思维在根本上是横向的观察着一个社会中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的有机关系。
      举个例子吧,可以证明一下:在《经济与社会》中讲到:农业制度的这些明显不同,归根结底仅仅部分是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应该追溯到历史的命运,特别是公众社会负担和军事防卫原则的形式。从这一段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造成农业制度不同的原因方面,韦伯没有重点地罗列了两方面的原因,而没有对这些原因本身的主次进行划分,而如果是马克思的话,他还会在知道了这些原因之后,进一步地论证经济的原因才是造成农业制度不同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我“狂妄”的认为整部《经济与社会》缺乏一贯到底的逻辑主干,而表现为社会各个要素的内容的堆砌。韦伯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得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同生产力的根本变革和社会的劳动分工有着强烈的联系,然而韦伯没能看出来,恰恰是生产力的根本变革和社会的劳动分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而不是像他那样接着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说:在原则上作坊不同于任何工厂或者甚至其前身,也就是说,根本否定了作坊等自然经济模式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一个环节,总之,感觉到了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矛盾中的韦伯!(呵呵,只是读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感觉,对于社会学大家还是更多的敬畏之感!)

略谈韦伯和涂尔干的法律社会学
      提起法律社会学,突然间想起了贺老师曾经说过:法学的很多思想是借助社会学的思想。哦,有些小疑问:为什么我们在毕业时的学位是法学学位呢?看来管理学位的学位委员会肯定不是社会学刻板出身,也没有系统度过社会学经典。呵呵,开一个玩笑,可能还有我们很多不懂得学位设置这里面一些名堂吧!下面尝试着比较一下韦伯和涂尔干的法律社会学的思想。
      读了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法律社会学》《法律与价值》,对于他的法律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还是感觉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像他的政治、经济、宗教一样有章可循,那么我还是试着回忆一下吧!他的法学思想都是融入到他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里面的,所以任何的归纳都难免会以偏概全。韦伯感兴趣的是:在法律的发展中,经济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不同的法律体系,如罗马法、教会法,日耳曼法等,可以了解到法律与经济间什么样的关系。并且还重点区分了四种法律类型。通过他这样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韦伯关心的不是怎样建立法律体系,而是法律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韦伯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的社会背景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大肆扩张,瞬间波及全世界,且已经由传统的垄断主义发展到自由竞争主义,这样,社会的整体结构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自由竞争主义带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政府对社会的有力干涉,否则,政府将显现出巨大的压力,然而压力必须得到释放,在这中间,法律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西方诸国家对法律及正义的信仰,很自然的就将法律和社会本身联系在了一起,这样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也就一目了然了。
      总结一下韦伯法律社会学的思想:1、法律的理性化。要理解他的理性化的概念必须先从他的法律类型学说起。他认为,“如果秩序受到了强制(肉体的或心理的)可能性的外在保障,这种会产生服从或报复性侵害的强制将由为此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来适用,那么该秩序就被称为法律。” 这里韦伯的法律定义包括三个内容:强制、执行人员及秩序。通过对以上三个要素的分析,提出来他的法律类型学:(1)理性的(形式的与实质的);(2)非理性的(形式的与实质的),从这里,我们便能看出理性化的法律和非理性化的法律的区分,还有他主要关心的是促进法律理性化进程的因素,(法律与社会、经济因素关系),而不是法律发展的一般过程。
      2、法律社会学是一种理解的经验学科。在对法律的定位中,韦伯对法律的分析认为,必须针对法律、认识法律、按照法律来采取社会行动。人的社会行动包含主观动机上的面向,以及客观社会后果的面向,主观面向是所谓“意义的妥当性”的问题,而客观面向则是所谓“因果妥当性”的问题,人们根据法律所进行的社会行动,不管是遵守它、忽视它或违背它,都是一种法律行动,而法律行动是人根据主观上视为有约束性的法律规则,把法律看成“准则”,而进行的规则性行动。韦伯曾经表示,法律规则一方面是一个理念上、思想上可以推演的规范;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经验上可确定的准则,为具体人们所拥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韦伯笔下法律是一定时代的人们具有一定的价值理念所建构的准则,这种准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可以被理解的。
      3、法律是一种社会行动与正当的秩序。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学问,而法律是一种规则性的社会行动,平时生活中习惯、民风、风俗 、常规而非法律,法律作为一种规则性的社会行动,理性化的程度愈高,稳定性与连续性愈高,而其行动的可预计性就愈高,而最后变成一种正当的秩序。常规与法律不但跟行动者的主观意义有关,而且它出现的机率,亦即它的有效性是靠着外在的结构来加以保证的,对韦伯来说,常规与法律都是正当的秩序。常规是在外在上,透过下述的机率来加以保证的:在一个既定的人群里,违反它时会遭到一个相当一般的与实际感觉到的。因此,就这个定义来说,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对于法律作社会学式的定义,实际上融合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
      4、强调“契约自由”首先具有形式的性质。在《法律社会学》中讲到契约时,我感觉韦伯提到的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与雇主建立契约,通常是虚幻的(这也联系到现在我国农民工的合同制),韦伯阐述说:“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的自由,体现在他们接受那份经济强大,其财产得到法律保障的人们所强加给他们的条件上;另一方面,财产所有者得益于那些让他们能够保卫并增加其利益的契约制度”是的,读到这句话时,感觉到乍一看,形式自由的条件是对所有人都可能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只对财产所有者来说是可以得到的,因此,产生了支持其自主性和权力地位的结果。韦伯与马克思在关于“契约自由”理解上还是有些差异,韦伯将之视为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对立,马克思把它看成完全是剥削问题。
      先简单的谈论这几点,韦伯的法律社会学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法学思想都是融入到他的社会学和经济学里面的,但从总体上说可给我一些相关思考:法律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互动中不断发展变化,法律不能离开社会而被孤立的考虑,尤其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像韦伯说的那样的形式合理性,从而使得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正常化运转。
      接下来谈谈涂尔干对于法律的描述。涂尔干对法律的强调主要反映在其著作《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他围绕“社会团结”、“集体意识”与“功能”等概念对许多法理问题展开了精辟的分析。涂尔干的问题是:“为什么个人获得更大的自主和自由空间的同时,却变得更加依赖社会?”他认为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团结则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发展。在涂尔干的理论中,社会团结既是一个道德现象,也是一种社会事实,我们虽然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我们能借助某些中介变量进行测量,而对法律的研究就是透视社会团结的途径之一,因此,涂尔干对法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工具性的考量,他“分析法律原则同样也是他研究社会凝聚力的途径”最终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和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来检验不同社会形态的集体意识,并最终论证社会团结是由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这一命题。为此,涂尔干首先对法律进行了细致的类型学分析。他依据其对犯罪的界定,根据制裁方式的不同对法律进行了重新分类。“制裁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或至少要给犯人带来一定的损失,它的目的就是要损害犯人的财产、名誉、生命和自由,或者剥夺犯人所享用的某些实物,这种制裁称为压制型制裁,第二种制裁并不一定会给犯人带来痛苦,它的目的在于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把法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压制型制裁,另一类是纯粹的恢复型制裁。而这两种法律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团结形式。
    简言之,涂尔干关于社会团结和法律类型的思想可以简化为:
    个体的相似性—集体意识—机械团结—压制型法律
    个体的差异性—社会分工—有机团结—恢复型法律
      此外在涂尔干的其他著作中也提到了“法”,但是都不是主要研究对象,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谈到了法团在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财产权与契约权的历史;在《孟德斯鸠与卢梭》中通过对孟德斯鸠和卢梭思想的分析讨论了法与社会的关系,“一般法”与“政治法”的关系;在《自杀论》中谈到了社会失范、犯罪,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谈到正常社会现象和病态社会现象时,指出犯罪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提法)。
    在涂尔干的思想中,道德和法律并非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是过分强调着道德的作用,他认为保持或恢复社会秩序的控制方式始终都是围绕道德展开的,法律仅是个维系道德效力的工具而已。涂尔干的思路大概是:由于人的私欲,因此只有社会人才能制定法律,而社会本身即是道德规范的集合体,所以,法律必须与社会道德规范保持一致。
   
读书感想:
    这个月读书计划基本完成,心中很踏实和平静,关于韦伯的思想的主干书籍基本读完,感觉还是有一种“沉甸甸的壮美”,通过上次本硕论坛比较三大家的思想,聆听着本科生和同级学生的发言,寻找到了一种差距,有思考问题的差距还有问题分析视角的差距,会后继续读完了《韦伯:法律与价值》,简单整理了一下感觉还是读出来了一些东西。武汉的夏日炎热,华科的校园还是充满了惬意的凉爽,每天定格在图书馆——食堂——寝室的线路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每天读书累了就去操场跑步也成为了一种最佳放松方式,每天的电话声,施工声,欢笑声,声声没有在耳边停留多长时间,因为大脑中没有它们这些杂声的内存。平静的过着每一天,简单的享受着喻园晨光,充实的遨游在思维的海洋,快乐的分享团体的力量!
   
   

石峰枫读书汇报(3.12---4.24)
阅读书目:
《宗教社会学》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儒教与道教》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支配社会学》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经济与历史》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支配的类型》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  郑淑媛  人民出版社
《哲学随笔—彼岸》    丁大同    天津教育出版社
读书细析:
        这个月整体的读书状态还可以,有一种沉淀的感觉,读大师的思想思考了很多。主要读韦伯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部分,在读韦伯的《支配社会学》与《支配的类型》时感觉很不错,所以读得也很细,作者描述每一种支配类型都很具体,支配社会学主要解读着官僚制支配、家父长制支配、家产制支配卡里斯玛支配以及教权制支配,主要讲述了这些支配形态的功能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是怎样发挥持续的功能?又是怎样在支配者与行政干部中间发挥作用?把每一种支配的类型的优缺点都进行了比较,比如,通过比较家产制与家父长制支配,阐述了“恭顺”在维持这一支配类型发展壮大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并且成为核心要素的,望族支配作为一种延续传统权威的家父长制的形式,诠释着在家父长制的支配下一切事务是如何最终取决于这种“传统”的永存的,这种传统又是怎样规避成为一种不可侵犯性的信仰的力量,在这里家父长制支配把传统建构的一切规范的习惯作为一种神圣的信条去遵从。
        再比如,在讲到教权制发展到一种理性的支配时,与此相关的是宗教思想界本身之理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宗教的理性的发展与其同步的小市民之间有各种摩擦,但是教权制的发展在小市民阶层有着很强的根基,读到这里突然间想起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到底是什么促进着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发生发展?为什么新教伦理首先在西方发生?到底韦伯笔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什么关系?教权制作为一种支配结构,通过这种支配结构所形成的特有的伦理生活规则,对资本主义的经济领域的经济行为产生定型化的影响,这或许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种教权制行为恰恰对于西方文化的进步产生了不可以磨灭的影响。比起“有经济行为作用的团队”影响还要大,同时也对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读到这里,越来越感觉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特殊根芽一直隐藏于一种紧张的独特关系中,存在于官僚卡里斯玛和修到生活;存在于政治权利上封建制或身份制的契约国家性格;存在于政治权利或者官吏权利不断地交锋,还存在与官僚制形式与教权制之间。
        还有,读完着两本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书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谁掌握着现存的官僚机器?联系我们现实社会的实际,非技术专家控制官僚机器的可能性非常有限,一般而言,最高阶层的专业行政人员的意见终将克服其名义上的上级或内阁部长。并且官僚制的系统发展的愿因绝非这样简单,我们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制度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官僚制度,资本主义确实不可能发展,而任何理性化的社会主义也不能摆脱这个官僚制支配,并且增加其重要性。想想今日大到国家机器,小到某些行政组织,都不可能摆脱行政性的影响,我认为,反过来官僚化管理组织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理性的经济基础,最后应该发展为理性的货币形态。
        在上个月读了《古犹太教》的基础上这月继续了韦伯的宗教部分,读得最有感觉的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当时抱着一种渴望的态度看看作为西方社会学大家韦伯是怎样研究中国的儒教和道教的,读来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读完感觉到韦伯对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洞察的很深邃,感慨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孩子,对于中国传统的精华思想思考的太少。同时也似乎从文化底蕴角度想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出资本主义?
      《儒教与道教》中包含了儒教和道教两个部分,韦伯显然认为在传统中国居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所以他在制度或思想层面上的题材和现象解释都以儒家为主。现在想想《儒教与道教》这本书的基本逻辑大致可理解为:首先掌握贯穿于各文明中的理性要素,并把它与西方近代文明的理性特质对照,再找到其异于他文明之所在,从而致力于“有系统的将各个宗教伦理叙述成本质上较具有统一性的个体”。在分析过程中,韦伯所遵循的具体逻辑有:首先分析了中国人的理性行为,包括家产制政体、家族社会、家庭经济组合;然后分析中国人思维、观念和信仰的世界,包括东方理性思维方式支配下的传统主义价值取向和巫术性的世界图象等等。凭借抽象于经验事实的理想支配类型概念体系之间的比较,韦伯讨论了传统主义的人伦规范与经济伦理互相扣合的程度与结构。这两者一方面支撑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运作,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而更加牢固。我认为也这是这种传统的人伦规范和形成的特有结构使得中国社会产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泡影。
          读这本书是有几处特别让人深思,读得时候有一种绞尽脑汁思考的快感。第一,中央集权式的“家产官僚制”统治。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无论在东方和西方都是一个社会强固且持续成长的核心,而中国之特异处在于官僚系统内部明确了资源分配的绝对权力之后逐渐成为既得利益与传统的“同质性特权团体”。货币经济大幅发展之后,家产官僚制联合货币俸禄,其结果之一是资源支配集团对既得利益和分配制度本身的维护和巩固,而以变动与扩张为特征的产业资本主义就无法在家产制政体中立足。在以后任何内在的改革都要受到当前权力结构和“同质性特权团体”利益集团的阻挠。而这种非理性的统治形式能够生存,所依赖的主要是国家机器平稳运作,而非一般性的法理结构。由此我就想到是不是可以推论出:中国没能产出独立于人治之外的法律结构,从而也就缺乏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相应的先决条件。第二,货币和城市作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贵金属刺激下大幅发展的货币经济还不足以动摇传统基础;就城市发展而言,中国城市在功能上是国家行政中心,缺乏自主权力。它们不具备西方城市的政治特性,它没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团体,也没有形成所谓的城市市场。由此是不是也可以说:中国城市是理性行政而非经济聚集的产物?我认为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
          读完这本四百多页的《儒教与道教》,合上书在去百景园吃饭的路上,突然间想到了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是想探讨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可能关系。按照韦伯的阐释,新教伦理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来世的理性主义”,它赋予个体以有条不紊的理性生活样式和追求物质成就的生活理想。宗教赋予个人的“理性”气质,这种气质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可以说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一种推动作用。与此类似,《儒教与道教》中我们可以把韦伯儒教和道教理解为:以适应世界秩序与习俗为目的的俗人道德伦理,实际上也在讲述社会制度机制和人类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占据了新教伦理类似功能的是“儒教”,但是中国的精英阶层追求是道德、稳定和威望。韦伯认为,每个社会都有一个主导阶层对社会整体造成了影响,在中国他们是实践儒家伦理的士人阶层。首先作为一种身份团体,士人坚持行政技术的取向,作为知识阶层的他们追求政治成就和政治合理性。士人阶层的行政取向又与他们的和平主义的温和倾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而且士人阶层的身份自觉主要来源于教育,韦伯认为中国教育是一种纯粹的俗世教育,它不关心来生和彼岸,只追求一个人在现世社会的道德地位和人格形象。个人以实现自己在社会伦理秩序中的价值为目的,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贬低了为了生计而奔波的经济活动。例如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应超脱于货殖之外,又比如它对官吏营利行为的极端拒斥。所以,韦伯认为儒教的理想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儒教的禁欲主义思想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也是阻碍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读书感想:
    1、静下心去读一些貌似很“晦涩”但是很值得思考的思想或视角时,大脑就像是一台机器在不停的运转,固有的一些思想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地升华着,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叛逆者”又像一个“规划师”,逐渐的证明着以前老师课堂上告诉我们的东西或许不都是对的,或许只有学习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实质才敢怀疑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2、集体读书,一起交流很重要,就像田孟说的那样,N个人读韦伯会读出N个不同的韦伯,并且在不同的知识积累阶段读韦伯也会读出不同的味道,所以汲取集体的思想对于理解一个社会学家的思想很有帮助。
    3、保持不骄不躁的读书态度,不怕慢就怕站,沉下去,静思冥想,相信自己,沉淀知识,才能读出书中的逻辑链条!


   
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古犹太教》 马克斯·韦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韦伯  思想肖像》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  斯塔夫利阿诺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2010
《大国崛起: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唐晋 人民出版社,2007
《李鸿章传》 布兰德 编, 王纪卿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阅读感想:
      当提笔写读书汇报时,手有些发抖,感觉这个二月相当不踏实,不厚重,深深地表示惭愧,我认为这是“正规军”读书以来状态最不好的一个月,很多杂事(比如上课)不仅让我有些不能释然而且占用了宝贵的时间(现在想想好傻)。为了给自己留一些勇气坦然面对逝去的一个月,我把一月份在家里阅读的三本书也列入了书单(相当有压力,但是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月是跨越性的一个月,我们进入了研一下半年,跨越了我惯常的经典阅读,刚开学周一到周五都有课,带着绝望的期盼去对付那些课课点名的老师们,所以我选择了自己感兴趣、比较适合在课上读得书,主要是关于世界史和中国史的书。但是感觉到还没有我在家里读书读得好,(记得除夕夜,家人都等待看春晚,很安静的盯着电视等待惊喜的出现,我偷偷的溜进书房捧着《李鸿章传》读进去了,感觉自己在翻阅中国的近现代史,那种“世外桃源”兴奋现在还记得),二月虽然只有29天,但是不经意间时间嗖嗖的都过去了。我本来打算这个月把韦伯的宗教部分看完,但是实际告诉我,我很笨很傻,任务没有完成,并且读书的质量也不敢恭维,读完了剩下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过,我很感激贺老师对我们监督和与专业课老师的沟通,现在很多课程都可以不去上了,所以三月份我会有整块的时间投入细品韦伯“攻坚战”!接下来我重点说说我读的两本韦伯的书。
阅读细析:
      读完《古犹太教》第一遍感觉乱乱的,后来有翻了一遍才韦伯写此书的大概思路和出发点,感觉到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指导着西方文化,并且是有先知和预设的,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某种偶然和必然的东西。本书中,韦伯考察了以色列农民、吉伯林姆(即武士)、格耳林姆(即客族)、以色列武装联盟、祭司阶层、利未人、先知、法利赛派、艾赛尼派、原始教团等不同的地位团体,通过对这些地位团体的特定地位意识的形成、习俗与行为方式的变化、与其他团体的冲突以及专有的标志等因素的分析,将古代以色列社会围绕耶和华信仰逐步形成的高度理性化的宗教伦理观,解释为在犹太人古老的契约崇拜与周边民族的宗教信仰的不断冲突的历史背景下,在这个民族多舛的政治命运的情形下,尤其是在神殿倾覆、举国被囚的极端的危境中,由某些特定的地位团体的继续不断的努力,并借助各种偶然性因素而最终成型的一个过程。比如,韦伯认为,在武装联盟时期形成的专门提供宗教服务并传递神谕的利未人祭司团体,通过其理智化的神谕抵制了迦南土地上耶和华信仰的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巴力神崇拜,尤其是反对偶像崇拜。而利未人以律法书教师的身份对生活礼仪(世俗法)的传授和决疑的方法,则从另一个角度强化了对律法书(宗教法)的理性化解释。
      又比如,韦伯认为,“巴比伦之囚”时期前后,先知的预言采取了纯粹宗教性的立场,而在政治上则表现为一种乌托邦性格。这与某种神义论的需求有关,即当巨大的政治失败和民族灾难降临到每一个上帝选民的身上时,而每个成员又都必须为此负责时,全体人民如何能够保持或重新获得对于耶和华对这个民族的许诺的信仰?韦伯指出,这个民族对此做出了独特的解释:这是上帝的意志,目前这个世界的秩序因这个民族的作为而与被许诺的秩序相反,但是在将来,目前的这一秩序终将被再次翻转,以色列人将再度回复到成为地上的支配民族的地位。在韦伯看来,正是通过这种末世论期望,以色列的政治团体演变成为宗教性团体。在这种宗教性团体中,不断突出其作为特殊选民的仪式、伦理以及权力和义务,使得早在律法书中就存在的排他性性格进一步强化,最终形成了犹太人自愿地与其他民族的仪礼隔离以及对内严谨的道德二元论。读完这本书,感觉到韦伯研究的很细很具体,在模糊的记忆中感觉到韦伯笔下的宗教不单单是一种信仰,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纽带和加速社会整合的加速器!  《韦伯的思想肖像》追溯了马克斯.韦伯一生的轨迹,本迪克特从德国社会与新教伦理,社会、宗教、世俗伦理:文明的比较研究,统治、组织与正当性: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三个部分讲述了韦伯思想的轨迹,着重探讨了他早期关于德国东部农业工人的研究和有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考察了他的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著作,并且集中分析了韦伯的统治类型学及法律社会学和政治著述。看这本书感觉韦伯一生太矛盾了,生活在纠结中:清高超脱和激烈参与的矛盾。记得一次和帅田一起从图书馆出来去百景园吃晚饭,我说:“你在读韦伯是感没感觉到他的一生一直在走极端,很矛盾很累,”帅田说:“是的,当时我读韦伯时,就感觉到他的思想一会这样强调权威的过分合理性,一会有好像在压制权力的合理性”,他不能适应于学院的常规,但是他却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制定一套严格的教师伦理和一种超难度的教学法。韦伯在教学中要求排除政治价值判断,但是他在演讲时却激情高昂,显示了一种要求公正的偏执。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的多愁善感,但是我认为韦伯的人身观中还是以谋求权力为中心,并且他始终坚信伟大的目标只有通过强权政治才实现。
      剩下的基本史学的书籍,有三本是在寒假在家看的,知识性很强,难度不大,适合经典累的时候作为休闲书阅读,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读书心得:1、闹中取静,深入进去读书,那是一种幸福的读书状态。
2、读经典锻炼的是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视角,读史书,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性的东西。读外国人的书籍,另一种风格和思路,感觉很多认识不是绝对的。
3、游离集体读书明显感觉到效果不是很好,团体作战@集体读书不仅状态好,而且在互相监督和互相鼓励中进步得快!三月准时归队,望战友监督!
    4、以史为鉴,联系实际,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寻找到和看到未来!



阅读书目:
        《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  钱永祥 译
        《理性化与官僚化》  顾忠华
        《马克斯.韦伯的思想肖像》(前八章) 莱茵哈特.本迪克斯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顾忠华
        《涂尔干死了》  阿瑟.伯格
        《米歇尔传》  刘素云
        《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  
读书感想: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研究生读书生活的长卷也在慢慢的张开着,但是在2011年最后一个月不是很给力我没有完成自己读书任务,这个月本来打算阅读韦伯的经典书籍,但是真正踏下心来,心无旁骛读得只有3本半经典著作,其他的都是一些科普类和拓展知识的书籍,虽然苗老师给我们整整补了两周的课,虽然期末的课程论文占了一定时间,但是我想这都不是借口,因为有读得好的战友为我树立了榜样,不再为我没有完成计划找借口,上个月就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了,接下来只想静静的把一月份的计划读得韦伯的书籍有条不紊读完。
读书细析:
    《学术与政治》主要有韦伯的两篇演讲稿组成。主要讲述了把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和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读完感觉到没有社会学家的思想是独撰出来的,也没有不循前人思想就可以独立自己的思想的,读韦伯的书感觉到他的思想与哲学,经济学,法律,宗教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思路跨越的很大,讲求的思想很深很抽象。批判了涂尔干的因果单元论,提出因果多元论,注意到人们的行动里,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为变化的;在探讨近代资本主义起源时,不单单考虑资本的积累过程,还考虑到“经济生活的制欲理性论”。
    读完此书,感触最大的是逐渐理解了志业和职业的异同,以及责任伦理和心志伦理的不同之处。我理解的不知道正确与否,学术和政治都有价值的预设,一种由预设的人在主观上认定的对象,这种人就获得了志业,对一些预设不在乎的人,或许只是一种职业,既然把他不能为学术或政治等而活,可能让她依赖像学术或政治这样的载体而满足生活需要。其次是责任伦理和心志伦理。信奉责任伦理的人,考虑他的行动行动后果之价值,从而将行动获得实现机会其结果,接受心志伦理的人,关心的是信念本身,完全独立与一些后果的计算。而接受责任伦理的人,一次次的去鼓旺纯洁意念的火焰,他们追求的行动是全然的,非理性的,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在里面。秉承责任伦理的人在某些状况中必须按照心志伦理行事。唯有同时遵循两种伦理的人才能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但是在韦伯的论述中,总感觉他“贬低”了心志伦理,倾向于是责任伦理是一种目的——手段之间关系的伦理,有别于作为一种目标伦理的心志伦理。另一方面,韦伯把这两种伦理均看做伦理和政治的结合原则,各自提供了实现价值的立场和纯粹形式指南。
    《理性化与官僚化》是一本理解韦伯思想的入门的书籍,主要讲述了韦伯笔下的宗教伦理,以及官僚制与民主,韦伯论政治效率和政治自由的关系等。读完感觉到,宗教的信仰与现世的秩序间的关系若经过有机的相对化后,他便减少了对世界原则上一视同仁的要求,而趋向将现实世界孤立起来,同时允许人们之寻找现世一外地的宗教解脱。在于杜仲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还是没有得到答案。就是在近代西方已经稳定下来的文化条件下,现世支配的理性主义究竟具有何种意义?现代的生活的问题并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来消解二元论上的紧张,而只是在种种紧张的关系中维持生活,在应然和实然的紧张中,在效率和信念的紧张中,以及在拒斥现实和承认现实的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
    此书读完感觉最深的还有对官僚制和民主的论述。有些小欣喜的是能回忆起以前读过马恩的思想。马恩经历了四分五裂辛苦统一的起来的德国,韦伯经历了德国国家权力扩张的时代,是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时期。韦伯所见到的不同与马克思,他所见到的政治是马克思认定对挽回官僚化趋势有力的条件,所以韦伯无法同意马克思所抱有的希望,他眼中所看到的现代科层官僚制度是一个历史上重大意义和后果的现象,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观点。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韦伯不是单纯的把马克思的理论进行颠覆,而是用来反驳那马克思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取消官僚制的说法,但是他还是同意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科层官僚化之间关系的的讨论,也同意这一过程渗透到社会所有层面时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官僚化对韦伯来说,一方面是生活导引理性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扩张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马克斯.韦伯的思想肖像》(前八章)主要简述了韦伯的生平、德国社会和新教伦理、社会、宗教、世俗伦理:文明的比较研究,简述了韦伯早期对普鲁士农业社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德国社会结构是重点。读完前三章感觉到韦伯和马克思不见在研究方法上不同,就在具体研究农业工业也是不一样的,韦伯指出农业工人的基本动机不是改变劳资关系,或是获得一块土地,而是谋求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而是获得其需要的经济地位和在社会中的权威。韦伯对证券交易所的研究改变的以往的消极看法,从一种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在实现贸易扩展过程中证券和期货发展的必然性,从而指出这样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分工。
    其次,对社会宗教的比较研究,感觉对中国的研究还是很有视角的。对中国儒教和清教的研究放在中国历史这样一个大的历史长河中,把王朝的统治与中国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把士和儒教、国家祭祀和民间宗教分析相结合,在一个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的体制的综合体研究意识层面的宗教问题,基础合理而非投机的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在第八章韦伯宗教社会学理论视角和分析方法中我们对韦伯宗教思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眉目,期待后几章对于政治和组织的阅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韦伯思想的词典,相当有一定的难度,收录了韦伯笔下的社会行动、正当秩序、结合体与共同体、社会归属和权力支配、政治组织和神权组织关系等各方面的关系,很多专业性的词汇只用放在固定的语境中才能懂得,在韦伯论述斗争、竞争、选择时,提到当行动是企图贯彻行为者的意志时以抵挡其他团体的抗拒时,此时的社会关系就是“斗争”,是的,很多生活中常见的词语不再有那么简单的意思,所以读此书感觉到了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接下来简单说说《涂尔干死了》,阿瑟.伯格故事性的讲述他此书的用意,福尔摩斯和华生准备参加参加“社会发展会议”引出了韦伯,涂尔干、列宁、韦布、弗洛伊德、齐美尔等大家的思想的碰撞,布拉克内尔夫人的项链丢失破案,显示出了文章的环环相扣,韦伯和涂尔干的冲突证实两位社会学家思想的碰撞。读完虽是娱乐性的,但是还是重新整理一下大家的思想,是作者的一种意识流另类风格,也是一种写作境界吧!作者笔下社会学的理论不再枯燥,为我们社会学的理论创立一种新的欣赏视角,我想是值得学习的。
    剩下的两本书是知识性的闲书,是上课时闲看的,不在多述,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经历!
   
   
   
   
   
   
   
 石峰枫十一月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社会分工论》(重读) 爱弥儿.涂尔干  北京三联书店 2000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重读)爱弥儿.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2005
        《自杀论》  (重读)爱弥儿.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1996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重读)爱弥儿.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社会学与哲学》 爱弥儿.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道德学说的有效作用》爱弥儿.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爱弥儿.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  商务印书馆  1990     
读书内容:
        开学以来,前两个月主要阅读的是马克思的思想,有《资本论》四卷和《马恩选集》四卷,书合上之后留下了好多遗憾好多东西似懂非懂,尤其是资本论现在想想大脑里剩下的只有大概的框架了,具体的血肉都记不清楚了。读完感觉到好多经济学的“资本“知识塞进了大脑,当时读得很累,有些章节想不通时感觉到了纠结和快崩溃心情,感觉读得很差,可能是由于基础太差有些至今还是不懂,将来有时间的话我想这些经典的书籍还会翻起,或许有了一定的积累会懂得更多以前不懂得知识,脚踏实地的走下去一定会懂得更多。
        这个月本来想进入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阅读,我在图书馆书架上找到了韦伯书籍中最薄一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刚翻一页,天啊!都是一些难懂的专业词汇,一个以前听过的专业词汇---社会行动,我读了半小时都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逻辑,有些小打击。合上了书,放回了书架。头脑中涌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把以前读过的,还有没有读过的涂尔干的书再读一下,夯实一下这位最具有社会学味道的社会学家的思想。因为复试完后读涂尔干的书籍基本都是这月一本,那月一本,基本不系统,有时就是在读字自己思考的很少。所以用一个月的时间重温一下可能对自己来说,初步形成一个对唯实论者涂尔干思想系统的认识。 下面从几个这次读出的角度来分享感想,望积极的批评指正。
一、一个视角:理性?实证?还是理性AND实证?   
        再读涂尔干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一种视角,这种视角一直在支持我反思涂尔干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在一直思考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序言中说的那些话:“认真说来,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用在我头上都不准确。我唯一能接受的称号就是理性主义者。实际上,我的主要目的在于把科学的理性主义扩展到人们的行动中去,即让人们看到,把人们过去的行为还原为因果关系,在经过理性加工,就可以使这种因果关系成为未来行为的准则,人们说的我的实证主义,不外乎是理性主义的一个结果”这段话表明,涂尔干说的意义上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有很大关系。是的,涂尔干是秉承了圣西门,孔德以实证方法来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个人和集体。从《社会分工论》中可以看出:涂尔干既提到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这一次精读这本经典发现: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在这些概念和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道德生活的一个尝试。作为涂尔干早期的作品,明显读出当时作者的想法和论述没有摆脱“经验论”,涂尔干的所说的理性就成了“科学”的代名词。
二、一个融合:先验论和经验论的整合   
        在读《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时,读到涂尔干关于知识问题的论述时,明显感觉到这已经到了他晚期的著作,并不单单是他写的那些教义教规和风土人情看来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是在这部著作时我感觉到他在力求整理经验论和先验论,并进行扬弃:保留了先验论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范,抛弃了唯心的和形而上的一些东西,同时还发扬了经验论的注重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他认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信仰和仪式,起源于社会。宗教作为一种物质社会事实,它是将社会连接起来的重要纽带,而随着理性化的不断发展,宗教的地位逐渐趋于衰落,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构建一种新的社会联系纽带,成为迫切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涂尔干认为,我们只有摆脱个体的局限,在整体性的社会当中方可找到答案。    在涂尔干的《社会学与哲学》中有一段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调和先验论和经验论后自己形成的理性科学:“有关道德事实的科学指的是人类理性运用与道德的秩序,首先是承认先验的道德秩序的基本原则,然后再经过实证研究影响道德秩序的变迁”读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理性的思考能够以一种有条有理的方式使得自身符合既定事物,从而理解现有的道德性质,并从理论研究出发得出实践结果,最后达到先验论和经验论得到很好的整合。
三、一个观察点:把社会事实视为物 
        读完涂尔干著作我明显感觉到:“实证”是涂尔干看到研究对象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不管是在研究自杀问题也好,还是研究澳洲原始人类的宗教仪式也好都是社会事实看作是物,并且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也就是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如《自杀论》强调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率的上升,而非心理和目的论一样的动机角度,在观察自杀率的变化时强调客观统计数据。是的,涂尔干把社会事实视为物,是与观念相对立的。就像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中解释的:凡是智力不能自然理解的一切认识对象;凡是我们不能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形成一个确切概念的东西;凡是精神只能在摆脱自我,通过观察和实验,逐渐由最表面,最容易看到的标志转向不容易感知的、最深的标志条件下才能最终理解的东西,这些都是物。因此,把某些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不是以某一种范畴来观察而是一种观察社会事实的心态。结合以前的一些社会实践,我逐渐感觉到在做事前把握事情的客观性,并且把自己当做一个非专业人员态度去调查,或许我们得到的调查研究结果会更令人满意。
四、一个明显的过失:过分强调道德力   
        再读《社会分工论》时强调道德在维系集体团结时力量,但是当时没有明显感觉到这种对道德提及有什么不妥,就是感觉他的角度很全面,论述的很详细。但是读到《道德学说的有效作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时有了明显的感觉涂尔干在强调道德时有些过了。作为社会学经典大家,把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何等的容易?所以结合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我们后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分离、破产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促使了他对社会整合的关注,他始终认为道德是维持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纽带,职业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式,是随着法人团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而在不同的社会形式当中,法人团体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另外,涂尔干又从国家的政治形式来探讨了公民道德,他认为,绝对的民主制是不存在的,而真正的民主制则来自于国家与个人之间并以职业群体为中介的有效而持续的互动,在这种互动当中,国家能够及时的了解和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而广大人民亦能将自身的意愿传达给国家,惟以这种形式所产生的社会规范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仁爱性道德的向往。 
        此外,道德与社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具有不同道德层次的人影响着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另一方面,他也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因为道德的真正目的是让个体感到他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一目的使得社会获得存在的可能性。不过在涂尔干的论述中忽视了经济基础,群体行为等在促进社会秩序变迁和加速社会整合中的巨大作用,过分夸大了道德的力量。
        总之,再读涂尔干的经典著作感觉到一种小收获,有了一些整体性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稍稍有些回忆和联想起不同时期书中作者阐述相关章节和概念的必要性,对比一些书籍以前读的状况“有一种似成相识但有不相知的完任务的心态”,这次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感觉很好。把两次看书比作开车的体验,第一次读涂尔干可能就像是新车新路,还是新手上路,车的性能,道路的情况,驾驶员的技术都是令人担忧的;第二次读就像是练习了一段时间对车性,路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驾驶过程中只要用脑,把握好制动和油门,按交通规则行驶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由于思考水平有限,思考的维度可能不适当,真切希望战友们积极批评指正!
读书感想:
1、静下心来带着大脑做一件事,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2、在阅读的迂回过程中,可能会读出意想不到得东西。
3、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风格,自己应该学会适应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且把一 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一点感觉到自己很欠缺。下个月开始读韦伯,希望自己早早进入状态。
4、开卷有益,不同学科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学科之间的联系很大。



石峰枫十月份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马恩选集》一、二、三、四卷(第四卷泛读)  人民出版社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大出版社
读书感想:
        这是“正规军”作战的第二个月,论数量我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数量,这个月才读了五本书,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月的状态还是比较平和,努力在挖掘一些作者的弦外之音,尤其是贺老师在中期开完“女生会议”后,看书的心情渐渐变得不是那么纠结,感觉到心态放松下来看书的效率还是挺高的。就是感觉收尾时有些不给力,随着这月的一些课必须去上,加之月初感冒发烧,让我感受到身体的重要性,感受到朋友们的温暖关怀,身体啊,的确是本钱啊!
        这个月主要还是在读马克思的思想,主要精读了《马恩选集》一、二、三卷,第四卷精读了第一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章恩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第三章自然辩证法中的反杜林论,接下来大篇幅的马恩书信集主要采取泛读浏览了一下,字过好多具体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本来是在读累了想放松一下的一本书,但是我读了一半还不知道韦伯要说什么时就向田孟请教,后来发现我选错书了,社会学大家的精品著作必须慢慢品味才能看懂,要不读得云里雾里的,后来静心又读了一遍感觉好多了,在读的过程中联想到了以前读过的涂尔干宗教观,尝试着做一下比较,感觉到一点点小收获,在下面的读书汇报中我会谈到自己的一点感想。希望战友们多多监督,老师多多指教。
读书细析:
        读了《资本论》再读《马恩选集》感觉容易多了,在这月阅读的过程中好多知识不断的再现,能联想到对我来说是一种小小的进步吧!(呵呵,鼓励自己一下),下面就自己读后的一些记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读第一卷的过程中,我以前教条的认为的一些东西现在感觉到我们大错特错了,或许思想政治课本真的应该更新换代了,利润率的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成比例,读完感觉到不仅有这些,而且与工资的普遍提高,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和奢侈品价格下降都成比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凝固在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量。以前认为我们的使用物品成为商品,是因为用于交换的原因,读完了第一卷感受到不知道正确与否: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持有的社会性质,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而这种劳动产品只是在他们进行交换过程中,采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对象性是与它们的感觉上各不相同得人使用对象性相分离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即使承担者也是对立者,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做出一些与主流道德背道而驰的行为。
      《马恩选集》第二卷可以是说是对《资本论》摘要和重点的回顾,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到上个月读《资本论》时好多不懂的地方,现在再一次阅读突然间想通了,可能这就是贺老师常常说的读第一遍只会读懂10%,在读第二遍时会懂得20%—30%甚至更多的东西,比如说:生产上消费掉得资本,就它的价值来说,怎样由产品得到补偿,我认为这也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思考前提吧,为了得到补偿,资本家才会掀起一场场剩余价值的消费和工人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运动,才会在资本的流通的总时间,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中进行紧密的计算。这是自己在读第二卷过程中联想和理解后的一些小喜悦,但是还有一些读了不能理解的。如:P335 说到了“一个定量资本的作用程度,是又生产过程的各种潜能规定的,而这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资本本身的价值无关的”,但是我认为资本本身的价值大,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潜能的发挥有所影响,可以是积极地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是我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还希望战友们,学长和老师们指正!
        第三卷讲到了法兰西内战、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和巴枯宁主义、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等,在读这一卷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尤其是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什么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吧,雅各宾派和雾月政变后拿破仑的执政时期好多历史时间产生了张冠李戴,阅读时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法国的这段历史,后来才比较顺的读了下去。通过这个迂回的过程,我再次感受到了社会学不是孤立的,好多学科是相通的,或许这也是贺老师让我们读书读经典但是不想华师那边一样指定读那些书的的原因吧,只有把思路打开,我们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读到这一卷土地和住宅问题时,有一章专门谈资产阶级是怎样解决住宅问题的,蒲鲁东是怎样解决的,站在当时的角度感觉合情理,也是当时历史的必然,但是我想到了今天我国的房价问题,想到了政府的一些住房政策,看到了当今学者的一些批判性的意见,我想这与当时的争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阅读这一卷在反杜林论时,初步了解了反杜林论的原因与当时的大背景有很大关系,两次工业革命摧毁了手工作坊,大机器的生产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不断呻吟,意识形态方面需要与时俱进的坚持唯物主义,而杜林论不可能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建立任何唯物主义学说,不可能追求马克思说得:道德、法和平等,为了从思想意识层面摆脱简单的复合劳动马克思进行批判成为必然。
    《马恩选集》第四卷,我基本上读了一半剩下的都是泛读的,好多东西影响不是很深了,其中第三章自然辩证法中的反杜林论与第三卷有些东西是重复和补充的,第一卷讲述了史前各个文化阶段的一些基本状况,讲到了氏族、国家、阶级的产生过程。这章并不难理解,最难啃的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的思想可以说是太缜密了,绕来绕去,生怕解释不清楚,好几次都被绕晕了,在读黑格尔以来的理论发展进程中的哲学为部分真的很难懂,有想放弃的感觉,后来多亏请教杜鹏,在交流中讲了讲他的理解,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一些东西,慢慢的读完还是绕出来了,感觉到一点点坚持下去的小收获。
        接下来说说我读的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阅读之前我认为是讲述西方的宗教教义对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起的作用,后来感觉读完后,我认为并不是认为新教教义促成了资本的发展,而是新教教义产生了某些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影响了一些人的态度,众多个人的这种态度聚集在一起形成经济组织,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回想以前读过的涂尔干的《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明显感受到这两位社会学家的不同,涂尔干强调宗教是社会集体生活的产物,人们的宗教信仰仪式那个了集体生活,并且发挥着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涂认为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始终强调着宗教的集体性。而韦伯认为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现象,并从教德的价值观念出发研究特定宗教的教会组织、教规和宗教伦理,重要是考察它与教德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读第二遍时的一些小感受。
读书心得:
一、    多交流,感觉到读书困惑甚至想放弃时,与战友们交流一下,思路会豁然开朗,这比自己在图书馆苦思冥想的好得多,这个月特别感激田孟和杜鹏在读书过程中的交流和指导。
二、    读书,选书不能盲目,最好是咨询老读书会成员,这样会增强读书的兴趣和循序渐进的读书,尤其是选择放松大脑(或者被迫去上课)的书籍时,更应该慎重!
三、    很多学科是相通的,这月阅读明显感觉史论的知识很重要,不懂会导致思路“短路”,影响读书的整体效果!同时感觉到像马克思这样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主体思想的背后都有一个智慧囊、信息库供他们检索,资本论和选集中的大篇幅的注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四、把握好自己的读书体系和方向,坚持下去,最终会有些体会的!



石峰枫九月份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资本论》第一、二、三卷,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
《剩余价值学说史》,马克思著  郭大力译  上海三联书店
《剩余价值理论》释义  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研究组  山东大学出版社
《资本论》释义  第二卷  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教学组  1982年
《资本论》解读  第二卷,郭大力  商务印书馆,1992年
《资本论》研究之研究  胡培兆 孙连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资本论》与当代世界金融危机  黄志亮  李树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读书感想:
      这是集体读书和比学赶帮的第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读书生活中,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刷新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团体读书,吃饭,爬山,交流读书困惑,互相关心和关怀,让缺乏安全感的我有了一种幸福的归属感,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集体在用博爱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向前进,从以前的一腔热血到踏实的坐在图书馆沐浴书香,从以前孤军奋战到团体作战,我想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心境的升华。
      这一个月主要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原著四卷,解析文四本,还有一本就是和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相联系紧密的分析应用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谓快乐和纠结并存,第一卷比较容易,即使没有经济学基础也可以读懂,到了第二卷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流通时就出现了思维的真空状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解的不是很清楚,到了第三卷读到了利润、生息资本和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时好像自己绕进去了,走了好久没有走出来,当时很难受,读得也特别累,甚至为了缓解大脑逼自己读下去并且独立思考,那几天经常读得纠结了就围着图书馆跑圈刺激大脑换进新鲜空气,那时幸亏在小组讨论中有冯小和蔡珊彤学姐的指导和建议,懵懂的读完了第三卷就开始读了一些《资本论》释义和解读,在阅读中很多当时读原著的困惑在作者的释义中得到了答案,心情舒畅时读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并且感觉每天时间过的超快,总体来讲,这个月读书不仅在纠结中让我看到了自己在知识和方法上的不足,而且在思想的转变中找到了方向和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到了交流的重要性。还是希望学长和读书会的老成员对我们这些新手多多指教和建议。
详细心得:
      一、四本原著:我认为读原著才更接近当时作者的初衷,所以选择了先读原著,《资本论》的理论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贯穿四卷资本论的主线是揭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这个关系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旋转的轴心。由于《资本论》第一卷八月份已经开始读了前600页,这月读了剩下的300多页,也就是从第一卷第七章:资本的积累过程开始读得,这一部分和第二卷主要讲的资本的流通过程关系密切,讲到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和所谓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通过实例总结出马克思在讲述资本生产过程的积累过程部分的来龙去脉。总之第一卷很容易懂,思路明显。
      《资本论》第二卷主要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总结并且运用了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在资本的周转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家想尽一切隐性或显性办法去追求剩余价值。但是到现在我对可变资本资本周转过程中的年剩余价值率和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的影响这两部分理解欠缺,再看完解释后还是理解的模模糊糊,如为什么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一定量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的限制作用?
      《资本论》第三卷讲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了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成利润,剩余价值率是如何转化为剩余价值率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但是看到超级利润转化成地租时,对级差地租三种情况涉及到生产价格时至今还是理解不够,印象很浅,记得当时在看书时很纠结,只能把三种地租形式理解成了三种简单的投资方式,对于为什么级差地租随着生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以及为什么在随着追加投资的变化而变化?至今还是理解不清楚。
      《剩余价值学说史》,也就是资本论的第四卷,是前三卷的补充,虽然只有428页,但是通过阅读重农学派的思想以及亚当斯密和一系列古典经济政治学家的思想,让我进一本理解到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为什么从商品和货币入手?因为商品和货币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追逐剩余价值的出发点和一般特征,读此卷,影响最深的是马克思对李嘉图剩余价值论的批判:“没有分析剩余价值的起源,他感兴趣的只是利润与工资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了前三卷的基础,读时感到亚当斯密在分析在生产过程时,忽视了不变资本的存在,并且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只承认人别的商品过剩,这也是他经济危机理论日后遭到抨击的重要原因。
      二、四本解析文:在阅读原著时留下了很多疑惑,通过交流听取了田孟和冯小师姐建议,我主要看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研究组和郭大力编译的解析,感觉到郭大力在解析中很有条理,由浅入深的把概念的来龙去脉解释的很清楚,记得当时我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解的这是马克思批判的李嘉图的阐述,当时看原著时,就是跳不出来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但是在《资本论》解读中,让我理解到劳动资料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时才是固定资本,一个产品看它是不是固定资本关键看他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执行什么职能,例如:我们平时的住房虽然固定不变,当时他不作为生产资本使用就不是固定资本。再例如,种子在没有播种时是固定资本,但是播种在土壤里,虽然是原料但是是流动资本。再看这些解析文是有时当作者解析和我的思想一致时,感到了一种不谋而合的对话,有时自己能联系实际理解一些抽象东西时感到很欣慰。有时当作者分析视角独特时自己感到豁然开朗,记得《资本论》研究之研究中作者把中国的《红楼梦》和《资本论>放在一起说时刚开始感觉到胡扯,两部著作差着一百年怎么会相提并论,后来感觉到了作者的视角是从:中国的《红楼梦》从侧面暴露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预示了封建社会的灭亡,马克思《资本论》正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生产规律。
      三、《资本论》与当代世界金融危机,这本是一本分析应用文,与现实离得很近,通过资本论中一些理论,联合当今的实际,分析了金融危机中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和信用资本的生长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此书的亮点是分析了信用资本的二重性,一方面阐述了信用制度的发展,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社会需求,从而掩盖了资本生产过剩的实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行为,必然加剧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为一本经验性的书籍读来感触挺深的,值得阅读思考当今时局。


石峰枫八月份读书汇报
阅读书目: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的转向》文军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雷蒙.阿隆,丹尼尔.贝尔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新自由主义简史》大卫.哈维著  王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8
读书汇报: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时不我待,这个月在华科西十二读书感触很多的,虽然这月搬宿舍,感冒等大事小事不断,甚至耽误了一些读书时间,但是当狂躁的心深入书本时,还得到了难得了心灵净化,同时感觉到了战友友谊之深和相互激励之重要。首先,先自我批评一下这月读的书目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进度上应该狠狠批评一下,《资本论》第一卷还剩下200页没有看完,保证下月赶上来,把这月的遗憾补上。真诚希望战友们监督!下面汇报一下具体的读书情况:
        文军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的转向》可以说是一本好书,接着上月的进度,这月主要是从第四篇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整合与颠覆中的功能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开始读起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之间明白了一些理论提出的背景,原因,以及一些社会学家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尤其对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吉登斯和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以及一些后现代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班门弄斧的说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接下来这本书还有一个“卖点”就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当代转向中的六个转向(文化、身体、空间、语言学、历史学、全球化),在我看时感觉写的太好了,真想一气都把它看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分了两天去品读。记得在p371页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空间阐释中重申恩格斯的观点:城市是资本聚集的空间节点。哈维以资本的三级循环来解释资本运动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并且第三级循环涉及资本向科学教育和卫生福利的转移。尤其是房地厂投资作为资本的“第二级循环”对城市空间的生产和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这是对一些现实的现活的东西进行的高度抽象概括,让读者看来心服口服,并且耐人寻味。
        在收拾书搬宿舍的过程中突然看到了以前看过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但是好多已经记不起了,幸好刚来时买了这本书----雷蒙.阿隆和丹尼尔.贝尔 著的《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允许我说是对以前知识的温习吧!本书共有19章,包括卢梭--托克维尔关于宗教的对话和透过家信看托克维尔等等,前十一章一直在反思民主,比较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下的民主,以及探讨托克维尔的信念、思想的知识渊源、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幻想、民主的崇高性、对分权学说的贡献以及分析到了托克维尔论政治和宗教。作者分析的很透彻,语言也不乏带有一些主观性,在p101提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很少有文本能像托克维尔论述美国的民主和法国大革命本质的著作那样富有“个性”并具有如此杰出的雄辩力。读完我感觉到托克维尔与他那个时代的传统决裂了,他扬弃了隐喻,而偏爱悖论,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不是革命;或者把民主的事实描述为多数人的暴政和一种本质上保守的制度。
      《新自由主义简史》是大卫.哈维的著作,主要讲述了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史,以及新自由主义国家不均衡的地理发展以及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在提到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时分析的还算具体,不过也有些不是很符合现实的地方,比如,中国凭借巨大的全球影响力,有着统治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趋势,成为区域的霸主。这好像与中共一直奉行的永不称霸的说法有些不一致吧,再有就是东亚地区还有一直崛起的日本,中国现在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是作者总结的中国在迈向新自由主义和阶级力量的重建,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并且分析的中国权威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诉求以及某种帝国主义的复兴都在表明中国真以特殊的方式与新自由主义汇合。
        上月读了涂尔干的思想本来想进入韦伯,后来发现韦伯的思想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理解,对我基础不牢的学生来说有些晦涩,所以选择了先读马克思的著作,有一定基础了在进入韦伯的思想。《资本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以及资本的积累过程,截止到现在最后一篇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过程和原始积累还没有看完,通过以前的阅读们首先感觉到这本书写的不是很难但是很细,需要紧紧跟着作者的推导去算数去想象和理解,同时可能是从小受到的马列教育太深,在看到资本家雇佣童工,压榨劳动力时不免有些气愤,甚至还想到了中国的富士康,想到了自己打工的一切情景,更加感觉到工人生存之不易,同时更深刻的理解了G__W__G’和M=m/v*V的深刻含义,激励自己读下去,并且去真正理解资本的生产过程。
本月读书感想:
        一、很多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有时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应该做的,必须去做的事情,读书也是一样,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天的主旋律,感觉心灵好像净化了很多,生活变得也很轻松和有意义。
        三、无论何时何地多一份踏实和勤奋,少一份浮躁和抱怨,才能获取生命的新鲜空气。




                                              汇报人:石峰枫
                                                2011年6月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峰枫4月份读书汇报
  走进华科才知道大学里还有读书会这样的组织,大家一起读书,互相监督促进,共同体会读书的快乐,是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听了师兄师姐的读书汇报自己有了潜心读书的冲动,相信读书可以让人变得高尚。这样从参加读书会以来我开始读书,但是只是读了四本入门的书籍,经典著作还没读,面对身边同学的不解和嘲讽我坚持了一个月,初步到了痛并幸福着的涵义。由于自己底子单薄,在读书过程中有些吃力,作者的有些观点自己读过去了还是不理解不能产生共鸣。第一次写读书汇报,读书不成体系,也很肤浅,知识的单薄,我就简单说说自己的读书心理历程吧。
书单:《街角社会》作者:威廉.怀特,商务出版社,第四版
    《社会学主要思潮》作者:雷蒙.阿隆,葛志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学是什么》作者:邱泽奇,北京大学出版社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作者:彼得伯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读书心得:
1.《街角社会》作者:威廉.怀特,商务出版社,第四版
《街角社会》这本书是一位学姐推荐我看的入门书籍,我读了两遍似懂非懂,但是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比较浅显,接近生活,有一点像小说的感觉。怀特自身其中,写了这本书,他进入这个社会亲身体验做到了真正的社会学的调查。虽然里面掺杂着一些他的主观观念。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对象,真正接近研究对象,才能有如此丰富的一手资料。而这些资料的获得,全有在于作者深入群体,长时间与研究群体的磨合——“只有当他们认为你是他们的一员时,他们才愿意告诉你真相”。我觉得真正的调查就是要基于真实的实践活动。
初次接触这本书我影响最深的是:第一,关于街角青年与大学生对于社会流动和社会关系的不同观点。街角青年和大学生都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街角青年没什么情况,但大学生却在向上走。这是由于他们对待社会流动持有不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个人与群体。以多克为代表的街角青年多多是相互依赖根据对朋友的忠诚和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而大学生更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以放弃群体的利益。他们不肯让一群亲密的朋友束缚自己。而街角青年则被一张彼此负有义务的网将他与他的帮连到一起。正是他们的这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导致了他们的不同的社会地位的结果。
第二,关于非法团伙活动的社会结构。非法团伙活动在科纳维尔的作用就像合法企业在其他地方的作用一样。非法团伙成员使自己的活动仿照着企业家的活动模式,甚至奋力争取体面的地位,从而使他可以像在科纳维尔一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在科纳维尔,社会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等级制度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人们的地位和鼻息间的义务都被限定和成人。对于科纳维尔人来说想爬到社会的顶层是很不容易的,要想成功,科纳维尔必须进入商业和共和党政治的世界或进入民主党政治和非法活动团伙的世界。如果他们在非法团伙只能够获得发展,就会被看作是一个成功的人。所以对于多数科纳维尔得人来说非法团伙不是一个歧视的地方,反而,非法团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就业和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

2.《社会学主要思潮》作者:雷蒙.阿隆,葛志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作为一本社会学入门的好书,从朋友那里借过来就开始读了,刚开始静不下心来,当泛读完一遍时,感觉这本书写的不错,适合我这样的初次读书的学生,后来我采取了精读细细品味方法,第二遍深有感触。
雷蒙•阿隆在这本书中精彩梳理了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主要社会学思想,涉及孟德斯鸠、马克思、涂尔干(迪尔凯姆)、韦伯等经典作家。如果说能有一条红线把阿隆对社会学思潮的梳理贯穿起来的话,那么我认为,这条红线就是政治问题,即在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秩序崩溃后,过一种何种生活才是可欲的?在我看来,正是这一问题支配了阿隆对社会学思潮的梳理。在这一问题下,再反思各经典理论家的理论,并试图提出一些问题,是本的关注所在。
本书一个重要纬度是人之理性的苏醒,以及伴随的科学技术的兴起,由此而带来的社会与政治变革。在上帝隐匿,甚至已经死掉之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才能过一种可欲的生活?在阿隆所精彩梳理的七位经典社会理论家的背后,其实都是在与理性或科学的纠缠中,作一种各自的回答。孟德斯鸠属于古典传统,他从没对现代社会进行研究,他的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着重论述的既不是经济,又不是社会,而是国家”,他认为社会基本上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他“远不懂得技术上的发明对改变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面貌有什么关系” 。但是孟德斯鸠“用社会这一总概念重新解释古典政治思想,并力图用社会学的观点对社会集体各方面做出解释”。
因为接下来的五月我想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下面我找中说说我读他的思想史的感受吧。在我看来,托克维尔则继承了孟德斯鸠对政治问题进行关注的传统,托克维尔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纳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给美国获得了自由,而给法国却带来了政治悲剧?托克维尔力图在习俗、信仰与伦理、联邦制等中找到美国革命成功的答案,而在法国的贵族阶级或君主政体和民主运动的连接中寻求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托克维尔的贡献正是在这种比较的分析中,指出了现代社会政治形式所可能具有的特征,即现代社会如果是一种民主社会的话,具有什么特征,如果是一种专制社会的话,有可能具有什么特征;如何避免现代社会的专制特征,而保持一种真正的民主。在托克维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民主与自由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如何可能在历史斗争中,冲破以往的封建等级秩序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确立。 

3.《社会学是什么》作者:邱泽奇,北京大学出版社
记得这本《社会学是什么》是在大二时我们学侯钧生编写的《西方社会学》时,自己总是对社会学不入门,专业老师推荐给我看的一本书,现在过去两年再次翻阅,又有一些新的感触。
从第三章第一部分写到的“狼孩与天性”中,让我们联想到了社会化的原因,必要地机理条件。使我们不是简单停留在以前所知道的从社会意识的产生机制方面分析狼孩与正常人类的差异,从第四章第四和第五部分写到的“为什么要考试”“教育和不平等”中,让我们联想到的不仅是当今的考试制度,更多得是这种社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社会整合,考试这一系统规定了我们学生作为行动者的社会角色(权利和义务),而这种角色有服务于我们的文化系统价值信仰。从第七章的“权变理论”中“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读到此时我想到了社会工作中常常分析的“人在情境中”。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告诉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

4.《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作者:彼得伯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这本书与我读前三本中间隔了几天,我读来作者思想有些偏激,不能苟同,主观性挺强的,采取了泛读的形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思想没有能够和作者进行对话,留下了一些疑问,希望自己再次阅读时能够破雾见阳。
从“社会”与人方面彼得伯格认为社会学关注的直接对象是人,然而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作为单数的人而是作为复数的人。由于对复数的人的研究兴趣以及作为社会科学的学科规范的要求,这种对复数的人的抽象与强调,使得人作为构成复数的人的主体性力量逐渐隐匿于概念与理论之中。之前我意识到有时候理论的突破只不过是某些被隐匿的前提的再现。而彼得伯格所提倡这种突破是更显著的突破,直指向社会学最初的关注点,人,社会学之所以使人着迷的是人形形色色的行动,是人何以形成了复数的存在,而非社会作为一个既外在于人又是人所不得不受其制约的力量场。或者是否可以这样说,即人文主义视角的社会学之关注焦点应是人何以构成社会,而非社会何为。出于此种考虑,伯格在文中一再试图颠覆人们对于社会之于人的制约作用的认识,并通过对于制度及角色理论的解读来达成这一目的。伯格指出“一切制度的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社会上的一切存在物都带有一点自欺的成分。”这不只是揭开了制度虚伪的客观性的外衣,而且强调了人在被动的受制于制度时实际的主动性。伯格在文中多次用到木偶来比喻社会之于人的控制,我想人们最初是为了自由而为自己拴上了“木偶线”,在被牵着行动之后人们忘记的不是自由而是那根“木偶线”,而这根线又恰恰是人自己为自己栓上去的。
   
心得体会:在痛苦和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到的是超脱,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伟人;在枯燥中读书,我们读到了慎独,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大家面对面的人。我们在痛苦,枯燥,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出了人生的另一片艳阳天。坚持坚持,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 此贴被石峰枫在2012-11-24 10:51重新编辑 ]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4-29 15:52 | [楼 主]
彭佐珍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9
威望: 59 点
金钱: 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1-11-04

 

坚持就是胜利,加油!
放慢脚步,享受阅读。
Posted: 2011-04-29 15:53 | 1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坚持,再坚持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4-29 15:59 | 2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相信自己,世界才会相信你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4-29 16:09 | 3 楼
石磊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9
威望: 89 点
金钱: 890 RMB
注册时间:2011-03-31
最后登录:2012-06-04

 

大家共努力!
Posted: 2011-04-29 17:30 | 4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在痛苦和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到的是超脱,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伟人;在枯燥中读书,我们读到了慎独,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大家面对面的人。我们在痛苦,枯燥,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出了人生的另一片艳阳天。”经典!

读书一开始是一个异象,但是很吊柜,慢慢地,读书占领了制高点,把不读书状态变为一种异象。读书就有这样奇妙的功能。确实很有意思。

印子说得好,“我读书,不是别人把我孤立了,而是我把别人孤立了”。很有底气和霸气,值得我们学习!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5-03 23:07 | 5 楼
张建雷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金钱: * RMB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读的很好,体会很深刻,值得学习!
Posted: 2011-05-04 17:39 | 湖北省 6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读得挺好的,读书意味着很多很多美好,可以在这么慢慢体会。至于是否有必要把每本书读两遍还有待商榷。一是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读书的质量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上,二是你不可能完全理解一本书,以后再重读肯定比现在的收获大。三是你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或者与其他书联系来加深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读两遍并不是一个加深理解的很好办法。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05-05 12:58 | 7 楼
石顺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09-11-02
最后登录:2015-04-22

 

小伙子,加油~
天才出于勤奋
Posted: 2011-05-06 15:56 | 8 楼
阿健
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2
发帖: 176
威望: 180 点
金钱: 18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3
最后登录:2011-07-30

 

“在痛苦和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到的是超脱,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伟人;在枯燥中读书,我们读到了慎独,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大家面对面的人。我们在痛苦,枯燥,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出了人生的另一片艳阳天。坚持坚持,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个。。。真是不容易,赶紧来华科吧!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人,有理解你的人!
苦心智,劳筋骨。长路漫漫,求索不息。
Posted: 2011-05-06 23:58 | 9 楼
阿健
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2
发帖: 176
威望: 180 点
金钱: 18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3
最后登录:2011-07-30

 

“在痛苦和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到的是超脱,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伟人;在枯燥中读书,我们读到了慎独,使我们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大家面对面的人。我们在痛苦,枯燥,讥讽中读书,我们读出了人生的另一片艳阳天。坚持坚持,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个。。。真是不容易,赶紧来华科吧!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人,有理解你的人!
苦心智,劳筋骨。长路漫漫,求索不息。
Posted: 2011-05-06 23:58 | 10 楼
韩庆龄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7
威望: 157 点
金钱: 157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9
最后登录:2012-08-11

 

读书很不错,加油
努力积蓄鹤立鸡群的资本,方能做到卓尔不群
Posted: 2011-05-07 23:25 | 11 楼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开头挺不错的哟,继续加油!已经有进入社会学的样子了~加油加油!
净心
Posted: 2011-05-08 12:10 | 12 楼
秦宁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35
威望: 235 点
金钱: 235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4
最后登录:2013-04-15

 

一起加油!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Posted: 2011-05-08 15:25 | 13 楼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相信你的实力,一起加油!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1-05-15 18:38 | 14 楼
燕红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4
最后登录:2014-06-06

 

我觉得读书的方法是对的,就是这样,先读些入门的,慢慢转入理论性经典阅读。加油!
Posted: 2011-05-28 11:36 | 15 楼
岑家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6
威望: 56 点
金钱: 560 RMB
注册时间:2010-10-12
最后登录:2022-04-27

 

写的体会很深,加油~~~“石峰” ,我在家里人家也是这么叫我的,
Posted: 2011-05-29 13:25 | 16 楼
第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1
威望: 181 点
金钱: 18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2-22

 

三、读书感想:
1、“不要为自己的沉沦找借口,不要为自己的失败寻理由”这是母亲生前经常鞭策我的话,今天用到我们的读书,我认为很恰当。这个月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在忙毕业论文,都有各种关于毕业应完成的事,为什么石磊、张雨霖、卢冠男等同学能够完成读书任务,并且在保证数量的同时,读书质量也不错,我认为是我们自己的读书态度和责任问题。
2、虽然自己才读了两个月的书,共十本,和田孟,杜鹏,冯川等很多学生相比都是很不足的,我也自愧不如,不过既然自己开始了,贵在坚持下来,读每一篇都有新的认识,新的成长,不断激励自己好好读下去,并且要读社会学经典。毕业在即,散伙饭,同学聚会,照相,叙旧成为家常菜,但是当我吃完散伙饭自己走进图书馆时,感觉到很惬意,充实。虽然我们周围的同学会以各种形式说你是“书呆子”“傻子”等,但是自己的路自己走,不用在意,嘴长在别人脸上,让他们去说就是了,因为人人追求的价值不用。
3、读书是排解生活空虚的良药,读书是让你脱颖而出的优化路径,读书时一种知识的沉淀,更是心灵的历练。思路决定出路,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开阔,胸怀更宽广,生活更充实。
 




                                              汇报人:石峰枫
                                                2011年6月1日
Posted: 2011-06-01 22:41 | 17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很好。详细看了,很受启发。这本书都很有分量,已经很厉害了。要对自己有信心。

读书无定法,先易后难,先难后易,由兴趣开始,由别人推荐开始,由作者名气开始都没问题,关键是坚持。
文字方面,还得感谢那些高明的翻译家们啊。最近我在读马克思,翻译的水平实在让人惊叹、佩服!董良果翻译的这两卷,其文字也是很优美。建议你还看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回忆录》。

体悟方面,看后很感动,也很受鼓舞。我们都要加油,努力奋斗,共同进步!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6-01 23:11 | 18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谢谢田孟的肯定,你推荐的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回忆录》。我今天在图书馆查阅到正在看,写的不错。很适合我,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得多请教于你们读书会的老成员。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6-04 13:10 | 19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真是佩服新一届读书会成员,
一开始就很上手,读书有策略有功夫,真是有勇有谋。
学 问
Posted: 2011-06-05 20:23 | 20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很强大啊。读书体悟也让人很感动,刚开始读书可以简单点,不过还是要读艰涩的经典,以经典为主介绍性的教材为辅。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06-06 23:21 | 21 楼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我都看的羞愧的脸红了。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1-06-10 14:21 | 22 楼
陈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2
威望: 122 点
金钱: 1220 RMB
注册时间:2008-10-14
最后登录:2015-12-19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养成习惯。好好努力,长期坚持!
欲速则不达,读书如是
Posted: 2011-06-13 11:19 | 23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再接再励,相信自己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7-03 21:08 | 24 楼
第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1
威望: 181 点
金钱: 18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2-22

 

不错。要保持。
Posted: 2011-07-03 23:49 | 25 楼
印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435
威望: 435 点
金钱: 4350 RMB
注册时间:2010-12-10
最后登录:2022-04-27

 

已经很有感觉了,加油!完成“三大家”后会上个新台阶,坚持!
我最大的天赋就是勤奋。
Posted: 2011-07-04 08:16 | 26 楼
陈高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11-05-06
最后登录:2012-01-13

 

读的真的很好很好,加油!
Posted: 2011-07-04 21:02 | 27 楼
李浩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17
威望: 317 点
金钱: 31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4-06-18

 

很不错!向你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Posted: 2011-07-05 20:33 | 28 楼
陈秀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1
最后登录:2013-01-29

 

好强大,观摩学习。
谨言慎行.
Posted: 2011-07-06 11:26 | 29 楼
« 1 2345» Pages: ( 1/8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6705(s) query 4, Time now is:04-28 05:4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