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9 total )
本页主题: 杜鹏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3月26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杜鹏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3月26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杜鹏 从 三农研究读书会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0-12-26)
20133

费孝通  云南三村
吴毅  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陈柏峰  乡村江湖
杨华  隐藏的世界
桂华    圣凡一体
李怀印  华北村治
孔飞力  叫魂(重读)
贺雪峰  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贺雪峰  组织起来
许烺光    祖荫下
阎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赵文词等  毛邓体制下的陈村
施坚雅  中国市场体系与社会结构
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斯科特  弱者的武器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
白苏珊  乡村中国的权力与财富: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20131
恰亚诺夫  农民经济组织
温铁军  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蒙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
费孝通  江村经济(重读)
费孝通    乡土重建
秦晖    田园诗与狂想曲


2012年12月读书情况:

制度经济学(上,下)    康芒斯
加尔布雷斯文集   
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威廉姆森
企业、市场与法律    科斯
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    斯密德
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    巴泽尔
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科斯、诺斯等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诺斯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黄宗智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黄宗智


经济学中的“制度”

   

西方经济学经过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苏的体系和方法。然而,新古典主义的传统,面对着20世纪新的经济现实,其解释力却显得捉襟见肘。经济危机频发,垄断组织兴起,公司、企业等也开始活跃于茫茫市场洪流。这些现象深刻的冲击着新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构成当时的经济学主流。在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影响下,制度主义的经济学在美国勃然而兴。一般而言,制度主义分为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经济学通过质疑新古典学派的假设,一方面构成了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同时也拓展和完善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现在看来,旧制度主义的批判色彩相对要浓,但最终未能提出一套有效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框架,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对交易成本、产权等概念的发掘,实质上走向了与新古典主义的合流。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为什么需要制度

这里讲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统称为传统经济学,以区别于当前的制度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按照康芒斯的说法,属于典型的“工程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建立在效率提升基础上的使用价值的满足,而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建立在稀缺基础上的所有权价值(稀缺性价值)。制度学派认为,传统的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建立在制度真空中(制度被作为既定的和不变的),将生动复杂的经济现实抽象成为单调而又简单的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物质转移,因而忽略了法律层面的产权关系;交换是在无摩擦,无时间延滞、完全信息的环境中进行的,因而也忽视了交换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传统经济学对企业和组织的认识,也停留在相当表面的水平,不过是沿着以往的“经济人”假设,将企业也简单的化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单位,于是,传统经济学所向往的原子式的完全竞争世界就在理论的“自欺”中建立起来。凡此种种,都构成了制度主义对主流经济学批判的着力点。

为什么需要制度?在新古典主义的世界中,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的引导被认为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每个人出于对自身偏好的认识和追求,将理性的选着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方式和手段。然而,在新制度经济学眼中,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孤立的,个体的行动和选择存在着外部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同一,在这个意义上讲,个人的偏好和利益追求与其行动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状况下,新古典主义的边际决定论话语下的激励机制就会大打折扣,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信任机制受到冲击,风险规避和投机倾向增加,由此而来的博弈过程和博弈的空间催生了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制度学派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制度源于市场的局限性,并构成对市场机制的补充。



二、国家的隐退与出场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定调是自由主义的。自从亚当斯密以其“无形之手”取代了上帝之手以来,经济学人的理论工作基本都在竞争市场这一基础上展开。不论是古典还是后来的新古典主义,国家在经济理论中的位置都是相对边缘的“守夜人”,国家并没有作为内生的变量纳入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考察。经济自由、自发调节、完全竞争、市场最优等等概念深深的嵌入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中。事实上,如果联系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视角,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似乎以某种理想的乌托邦取代了对现实的分析。

德国的历史学派对这种所谓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的抽象教条给予了有力的回击。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挖掘,揭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老底,从而将国家因素、政治因素纳入到经济学的理论之中。历史学派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是建立在非常明确的民族自觉的基础之上,并很大程度上启发了美国的制度主义者。事实上,联系到德国和美国当时所处国际环境和所奉行的经济政策(美国的崛起之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保护主义和闭关主义),后来的制度学派为何能在美国兴盛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历史学派对国家的强调可能更多是从“幼稚工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国家保护主义的一面,这样一种国家视角是相对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而言的,战略色彩较为浓厚。至于国家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具体分析,也只有等到新制度主义的产生,才有较大的突破。



三、从交换到交易

康芒斯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对交易关系的研究。这一界定为后来的新制度学派所借鉴和吸收。康芒斯界定了交易关系,但由于缺乏更好的测量工具而未能走的更远。新制度学派对交易成本的引入,有效的打开了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交易成本如今已经成为制度主义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努力下,交易成本经济学成为制度学派的一大分支。

在制度学派看来,以往对交换的讨论是不充分的,事实上,与交换相伴随的是产权的转移和法律关系的认可,因此,“交易”一词超越了传统经济学家的“交换概念”,突出了其制度意涵。

交换是商品的交换,是物的交换,交易是所有权的交易,是产权关系的调整和配置的过程,从交换到交易,从商品的实际移交到所有权的转移,这一视域的转换,实际上将国家纳入到经济学的考量中来。市场中合约的达成、实施以及监管,产权的配置,都需要国家作为终极的第三方角色。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自由主义的经济法则并不必然能够达成和谐的经济秩序。以往的经济学的结论也是基于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假设才能成立,而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交易成本几乎不为零的现实,则必须将交易成本的衡量和评估纳入到经济选择的框架。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似乎是一个理想的世界,科斯基于这一假设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论初始所有权的分配问题,个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资源配置可以达到最优,但在斯密德(见《财产、权力与公共选择》)看来,市场主体的机会集和风险集并非相等的,对最小交易成本的追求并非一定是必要的,因为市场主体的相互依存性使得一个人的成本构成另一个人的机会,在讨论交易关系及其制度设计时,更多要考虑的是,为了谁的权利,考虑谁的偏好?要达到什么样的分配目的?沿着这个路子,可进入到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进入呼应政治学的相关理论。

既然将交易理解为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的交易,所有权则意味着排他性的控制权乃至独占权,因而构成了一种稀缺性价值。对稀缺性价值的追求,在制度主义者看来,构成商业社会的本质特征,而区别于传统经济学视野下的工业社会。传统经济学(包括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视域中的交换最终落脚到的还是商品本身,只是商品,才能满足个人的效用函数,交换只是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服务于生产链条的持续不断之可能性。因此,传统的经济学视域中的财富主要基于欲望和偏好引导下的商品生产。这种财富,主要表现为使用价值,随着量的丰裕而增加,相反,稀缺性价值建立在对市场格局和市场机会的控制之上,其价值并不建立在最大化的生产效率提升上,相反,要保有稀缺性价值,反而需要控制生产的规模以维持其市场价值,这种价值构成不同于财富的“资产”。按照这个思路,凡勃伦对工业制度和商业制度,康芒斯对“工程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区分,就提供了我们审视资本主义现实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一点,如康芒斯所指出的,以前一直都遮蔽在传统经济学之中,从而造成了各种混淆。

老制度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理论的思考,为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大量的元素。老制度主义者已经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原子化和单一化的,其价值追求也并非是一元的(阶层的分化和偏好的多样),“经济人”的理性并不一定能自我引导,所谓消费者主权可能只是社会转嫁责任的一套意识形态话语,或者受制于社会习俗、传统等因素。总之,在制度主义那里,人并不简单是市场中人,而对于市场的理解也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方面,市场是价值实现的场所,另一方面,市场交易机制本身,也可以生产稀缺性价值。围绕着市场的二重性特征,以及不同阶层对其利益定位和不同偏好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在无形中受到分割,其不协调和不适应最终以各种经济危机表现出来。



四、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传统经济学因为倡导消极的国家观念,因而对于国家的功能和角色并未做深入的思考。老制度学派限于其缺乏一套有效的分析工具,并未能在国家理论上有所突破。而新制度主义,则将新古典主义的分析工具运用于对制度的分析,假设国家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也有利益最大化的述求,由此展开经济学对国家理论的探讨。在新制度主义者看来,市场存在着外部性,那么,组织力量的介入就有了必要,即通过产权的界定,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从而再次顺利进入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

1、国家的产生

契约论。个人与国家签订契约。国家以产权进行出让,个人则以税金、劳役等形式进行交换。国家vs集体行动(讨价还价、机会成本、替代利益)

2、国家的角色

国家的两重角色:一、统治者集团自身的利益,及出于这种利益而导致的无效率产权设置;二、社会服务(公共品)的提供者,及出于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来的产权界定和配置。这种公共品包括安全、法律和制度实施等方面的服务。既然如此,那么集体行动理论也就能够在国家理论的大框架下建立起来。国家作为公共品的供给者何以可能?这里要解决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集体行动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

3、国家的边界

国家管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4、国家的范围

标准化的协议体系,完善的信用机制,导致国家实施的规模经济。










11月读书情况

经济思想史        斯坦利*布鲁等
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  约翰*穆勒
经济学原理(上,下)    马歇尔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李斯特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
农业与工业化        张培刚
华北小农经济社会变迁    黄宗智


经济学视域中的“财富”

经济学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财富。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从对财富的不同的理解,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几个不同拐点。重商主义将财富等同于金属货币。对财富的追求就表现为一种“多卖少买”逻辑。在当时民族国家渐趋形成的背景下,重商主义者极力追求“贸易出超”,试图将尽可能多的货币留在国内。就此而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透露着深深的保护主义。随后兴起的重农主义可以看做是对重商主义的一个逆反,不同于重商主义从流通中去探寻财富,重农主义将财富的源泉从流通过程转移到生产过程,尤其是强调农业生产作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唯一部门。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较多的继承了重农主义者的观点,并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斯密的学说中,资本、劳动和土地都构成国民财富收入的来源,也正是从他这里,生产三要素学说开始逐步成型。在斯密所开创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中,生产三要素论以各种形式在后来的经济学著作中呈现。总得来看,不论是早期的重商主义对于货币作为物质性价值的追求,还是重农主义对于农业剩余的追求,抑或是斯密主义者所强调的对于以商品为标的的交换价值的追求,都显示出浓厚的客观性的色彩。财富,在这些学说中,都是以物的姿态呈现,财富的积累来自于剩余价值。
    发轫于19实际70年代的“边际革命”打破了传统的古典主义范式,并从中孕育出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主观价值论勃然而行,效用理论走向前台。建立在主观效用和资源稀缺之上的选择与配置成为经济学关心的主题。人的因素被纳入到对财富的认识当中。财富之所以作为财富,并非由于财富本身的属性,财富的性质不过是人与物的一种关系。譬如,在门格尔那里,财富只作为财富,对于人的依赖也是相当明显:一物之为财富,首先要能满足人的欲望,其次,其效用能被人所认识,最后,此物相对于人的目的而言具有稀缺性。
    经济学关于财富的论点,还有两点值得一探。一是李斯特对于斯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观点的批判。斯密主义主要关注财富的价值(实际上是交换价值),并强调通过国内和国际的自由贸易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李斯特受德国历史主义的启发,认为相比于财富的交换价值,财富的生产力更为重要,并结合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发挥了历史学派的绝招,将英国崛起的老底揭露出来,进而论证了自由贸易主张的所适用的阶段的有限性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性。总体而言,李斯特主张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目的应该服从于政治的考量,民族主义应该代替虚无空洞的世界主义。这样一种观点,显然不同于以英国为典型的去政治化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去政治化也是有其政治意义的。这里也可以牵扯到自由主义政治的治理逻辑,此处不做详述。
    还是回到原来的主题。不同于李斯特对财富的价值与财富的生产力的区分,康芒斯将财富区分为有形的物质财富与无形的财富。并以对后者的具体分析来补充主流经济学之不足。在他看来,主流的经济学只是专注于上文所述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对于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考虑。因此,他重点关注交易关系中的控制权、所有权。从因果论上看,只有对于财富的支配有了清晰的把握,财富的占有、生产、交换等问题才能真正展开。

    在经济学的阅读过程中,也时常会做发散式的思考,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还有哲学,这些学科深层逻辑之间的相关性也体会的越发明显。学科之间的互动可以批判、补充和完善各个学科自身的发展。我对经济学的认知以前还是相对相对偏颇,对其简单的“经济人”假设以及其他简化社会复杂性的假设很是不屑一顾,现在看来,我当时确实是有偏见的,是不够包容的,而带着这种感觉,实际上,要真正来打通人文社科各个学科,还是不够的。我们的阅读,既要能进入到每个学科,从其学科发展进程和其逻辑结构去理解它,同时要能运用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工具进行批评和完善,最后,还要再真正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游刃于各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当中。在这个基础上,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某个学科所吸纳,会变成某种思想观点的奴隶。只要能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时刻明确我们的目的——发现和认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我们的思想才能不落窠臼,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也就能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得到自如的运用,从而真正形成立足于现实感知和经典感悟基础上的主体性。

    阅读感受
        经济学的阅读确实在我高强度的阅读生涯的尾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惊喜。从第一个月时的千头万绪不知所措到现在能够对西方的经济学形成一个初步的感觉和把握,这个过程也使我进一步反思我们的阅读方法。不论我们从哪一个学科开始读,其实都是先闯进去,先形成对这个学科的一个大致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很模糊,难以捉摸,但是却能刺激你有进一步去看透它的欲望。渐渐的,通过阅读的积累将最初的这种感觉条理化、深化,并不断的拓宽。我们不太注重讨论阅读的方法,相反,更注重阅读经典的具体实践。或许,也正是因为我们读书的方法论的这种情境性和实践性特征,外面的同学也很难体会到我们读书的妙处,也很难学到我们这种方法的精髓。



2012年9月读书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三卷)
斯密:国富论(上、下)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要义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

终于转入经济学了,之前对经济学的感觉并不太好,对这个学科颇有偏见,这一个月的经济学阅读,对经济学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对这门学科也有了较多的敬畏。经济学的体系性很强,内容也相当庞杂,分支领域也相当多,这个月主要从几个有代表性的古典经济学家入手,初步转向了奥地利学派,渐渐进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阅读领域。
读经济学这个月还是非常吃力的,毕竟进入了一个之前并未怎么涉及的学科,其细腻的分析而又宽广的视角,要想驾驭起来一时还真有难度。阅读经济学的过程,对我而言,可以算是一个重新体会这种阅读“痛快”的过程和经历,阅读经典也因而又多了一点波澜不惊,多了一种思维探险的味道。
最后半年的读书,心态已经比较平和,将经济学的阅读深入下去,接下来几个月的感觉应该会越来越好,现在一个感觉是,只要读书肯专进去,愿意专进去,其他困难就不在话下了,王海娟说,经济学难读,确实难读,但我还是要去征服它,争取在最后半年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这个月读书具体内容暂时就不做总结了,准备再读一段时间之后再整理。一起加油~


2012年6月读书
结构人类学(下)  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    萨林斯
石器时代经济学    萨林斯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维克多特纳

这个月相对于上个月,对于人类学的感觉有了较大的提升。一个重要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后来的人类学的理论色彩更为浓厚,对于习惯于理论阅读和思考的我来说,一时还有点难以适应。理论与经验之间如何跨越,如何打通,看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理论的层面上审视经验,与在细碎的经验中通过经验的逻辑建立对于经验的整体感觉,后者要求的是更为成熟的对于社会的思考和对于理论的反思。罗小鹏的讲座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很有经验的质感。往后的阅读,我也需要有意识地克服理论逻辑对于经验逻辑的偏见,去探寻往经验的方向上的用力点。
一年眨眼间就过去了,因为贺老师给我们延长了半年的阅读时间,内心并不太慌张,,觉得有了不少缓冲的时间。看到读书会各位同学都已经在阅读的道路上起飞,也感佩读书对于人的改造作用,虽然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但一点一滴的积累作用却不知不觉中已经造成了突飞猛进的转变。“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看了研二师兄师姐的总结,更是充满了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在默默践行着水滴石穿的精神!



2012年5月读书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穆尔
人文类型  弗斯
社会人类学方法  布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布朗
礼物  莫斯
社会学与人类学    莫斯
礼物之谜    古德利尔
天真的人类学家  巴利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博厄斯
他者的眼光  莱顿
忧郁的热带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上)  列维斯特劳斯

感受:读人类学的感觉和预期的不太一样。这次集中阅读人类学,感觉总是在人类学的经验、理论与方法之间徘徊。虽然也时常提醒自己,人类学的理论——经验——方法的建构过程有其独特性,但还是时常为其繁芜晦涩的经验所苦。人类学家应该如何对待所接触到的异文化经验?是强调对于材料的收集,抑或是更为重视对这些材料的文本解读?是从他者的时空角度来审视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特征,强调对其文化情境性的理解和解释,还是应该去发现通则,构拟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过程?这些问题各家当然也是各执己见,很难在一般的层面上讨论清楚。人类学的可贵之处在于方法,但其方法最终服务于对他者的认识,并经由对他者的认识来反观自身。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反思,从西方的人类学到中国的人类学,需要经历怎么样一个范式转换?人类学的学科特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启发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批判,最终又应该如何来促进我们时常强调的本土化的社会科学的建立?
    总之,这个月阅读人类学确实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有些迷惑,读了这么久理论,转到人类学方面,稍有不适应该还是有点正常。接下来还是要能够沉入人类学的经验中去,在经验中去理解其方法和理论建构,努力吸收到人类学的可贵之处。




2012年3月至4月读书书目:
论自由  阿隆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米瑟斯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自然权利与历史  斯特劳斯
政治的浪漫派    施密特
保守主义  曼海姆
大转型    波兰尼
国家与社会革命  斯考切波
抗争政治    蒂利
国家与革命  列宁
托洛茨基文选   
斯大林论反对派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一半,未完)  巴林顿摩尔

读书总结见第七页。


2012年2月1日~3月12日读书情况
西方政治思想史    唐士其
政治的概念      施密特
政治学      亚里斯多德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利维坦      霍布斯
社会契约论    卢梭
政府论(下卷)    洛克
人性论(第三卷)  休谟
休谟政治论文选    休谟
论法的精神(上,下)      孟德斯鸠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    托克维尔
论自由      穆勒
政府片论    边沁
功利主义    穆勒
自由论        柏林

马基雅维利别视为西方近代政治科学的奠基人。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其对于政治的去道德化理解,将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来展开研究。在古希腊时期,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斯多德,都将政治定义为对善的追求,将城邦理解为公民自我实现的归宿。而马基雅维利的权能政治观念极大的释放了政治的不能承受之重,不仅对于古希腊的哲人政治嗤之以鼻,尤其是其面对当时意大利的现实情势,对于基督教的道德和神权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我认为,正是通过剥掉国家的神圣面纱,才能有个人权利存在的空间。霍布斯所构想的利维坦这样的庞然怪物,其目的最终还是要维护公民的安全。后人一般以为马基雅维利带有浓厚的共和主义色彩,而霍布斯,一些学者从中也发掘了自由主义的萌芽。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主线,而西方文明也借助自由主义话语确定了在全球的话语霸权。柏林算是对于自由理论的一个总结者。他对于自由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划分很富有启发性。在柏林看来,洛克、穆勒等人都是消极自由的主张者,而卢梭、马克思等人则是积极自由的倡导者。消极自由也就是免于干涉的自由,而积极自由则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自由,简单点说,就是做什么的自由。这两者之中,消极自由也最具西方色彩,并构成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柏林虽然承受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有走向异化的可能,但对于积极自由走向极权主义的可能性却始终难以介怀。事实上,柏林基于多元论的主张,对于积极自由主张者所预设的历史决定论和一元论的形而上学并不抱有多大兴趣,更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各种价值、诸如自由、民主、公正等能够融为一体,因此应该尊重各种价值的多样性,前提是消极自由要能得到基本的保证。柏林对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区分并不意味着这两种自由是对立的,实际上,没有积极自由做支撑的消极自由,可能就沦落为放任主义,而没有消极自由作为底线的积极自由确实非常有可能走向极权主义。这样以来,对于“度”的把我也就为政治家的智慧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在读这些著作的时候,也时常会琢磨马克思对于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批评,马克思的批判确实很能廓清对于古典自由主义的过分迷恋。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分化,市民社会——国家的框架构成自由主义进一步发育的良好土壤。在马克思看来,于工人阶级而言,政治自由无疑是资产阶级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徒然增加无产者对于政治自由的想象,以蒙蔽经济领域中的剥削真相。在他看来,唯有作为必然王国的市民社会与作为自由王国的政治国家融为一体,才能有自由的真正实现,当然,这里的自由是就其积极意义而言的。不过,马克思的理论在20世纪经受了实践的考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似乎应验了柏林对于积极自由的担忧。
最后,再就自由主义思潮下的一个趋势做点小结。即从政治的去道德化到国家的去政治化。前一点体现在马基雅维利的相关论述中,后面一点体系在施密特对于政治性的强调以及对于自由主义对于国家的中立化和工具化的理解。

总体来看,这个月对于政治哲学的阅读是抱持着较为强烈的批判态度的。相比社会学,政治哲学更多的涉及各种价值理念,对于现在的阅读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秉持着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反思,重视对这些思想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具体理解,在这一点上,孟德斯鸠和托克维尔的一些视角和某些反思也是非常可贵。

阅读感受:
新学期伊始,就坚定的转换到政治学方向去了,政治学的新鲜感一扫阅读社会学之思维疲劳,所以阅读的劲头也比较足。不过因为涉猎的多为政治哲学,终究觉得还是有些飘,价值争论、概念游戏,有时也让人绞尽脑汁也很难有所得。下个月,准备再读一读当代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尤其是哈耶克。然后再就自由主义这一块做总结。之后再转回到西方的保守主义阵营。尤其是关于“国家理由”的学说,可能会重点涉猎。不过一个大致的安排还是抽出部分时间关注一下政治科学。




杜鹏12月读书情况汇报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批判
        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感
      实践与反思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另参阅了杨善华、谢立忠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下)相关章节的内容。

     
布迪厄与吉登斯同为现代社会学四大家之列,但两人的理论风格全然不同。吉登斯俨然一个英国绅士形象,行文论述,文章布局,思考风格均是有条不紊,学究气十足,甚至略显古板。重视概念之间的嵌套,读到后来,渐觉索然无味。布迪厄师承福柯, 且有丰富的人类学民族志经验作为基础,游刃于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之间,读来颇有张力与嚼头。但是,两个人在学术诉求上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超越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命题实际上根植于社会学甚至是社会理论中固有的个人与社会的二元论,与哲学层面上的主客二元论也是相通的,这些二元论本身脱胎于其产生时的社会背景,随着市民社会的发育,以及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逐步渗透(哈贝马斯语),个人与社会二分的理论话语显然已经失去了市场。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实际上已经透露出了对这种思维定势的不满。为了实现对主客二元论的超越,吉登斯和布迪厄均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吉登斯的所谓“结构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即为:结构既是行动的结果,又是行动的媒介。布迪厄则发展处一套建立在惯习(性情倾向、生存心态)、场域和资本等几个概念之上的反思社会学理论,用惯习与场域的关系来取代行动与结构的二元论,倡导关系主义的思维方式,以摆脱实体论的倾向。在他看来,正是这种实体论的思维倾向,塑造和培养了社会科学场域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传统。实际上,在吉登斯和布迪厄的理论体系中,都发展出了一些共同的元素,以区别于古典的理论大家。
        最为明显的是对时空问题的关注。时间与空间一直以来都只是作为不甚凸显的既定的背景性因素存在于社会理论之中,只是康德意义上抽象的“直观形式”。现象学对时间和空间的反思性考察,使得这两个概念逐步进入社会理论家的视野。当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伴随着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转向。吉登斯很多程度上吸收了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的影响,重视对于日常世界中个体行动的考察,同时纳入符号互动理论、精神分析、时间地理学方面的内容,提出“时空抽离”、“时空定位”、“时空路径”等等概念,以说明,日常生活就是一股绵延不断的流,是情境的不断交替,时间与空间是行动者例行化的日常生活重要的建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其关于民族国家的考察,对于区域化与全球化辩证过程的考察和城市的关注,也是对于时空概念在更为广泛的制度层面上的进一步发挥,这里不再就此细述。布迪厄对于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的非时间性和非历史性进行批判,将时间分析引入社会分析。实践活动是一种时间化行为,行动者通过组织调动过去经历的实践,对以客观潜在性状态深藏在现存事物中的未来进行实践预期,实现了对直接现实的超越。 在实践的逻辑中,时间也是惯习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实践的逻辑正是运作于个体时间的紧迫性和有限性中。布迪厄对于空间的考察尤其体现在场域这一概念至中,场域即某种充满着权力争斗的位置关系,场域没有稳定的边界,场域充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某种意义上看,场域也可理解为一种权力的空间结构,在这方面,福柯的权力理论对布迪厄应该是有影响的。
        由对时间问题的关注,转向对于历史与生成过程的考察显得顺理成章。对于现当代社会学家,个人与社会及由此衍生的各种二元论对立似乎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除布迪厄、吉登斯外包括埃利亚斯等人都尝试化解这一问题。更为有趣的是,这几个人不约而同的都诉诸于某种历史视角。即使激进主义者如福柯,在化掉了主体的先验理性一面之后也转向了某种历史先验。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本身就是历史性的概念,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格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不断生产又被生产的历史动态过程,而埃利亚斯对文明化过程的考察也典型地体现了历史社会学的视角。
      布迪厄和吉登斯两人是否实现了二元论的超越,这个结果是值得存疑的。仔细琢磨可以发现,布迪厄的概念体系更为突出客观主义的一面,而吉登斯的概念体系则更为体现出主体能动性的一面。布迪厄抛弃了萨特的想象人类学中主体的自由创造能力,代之以场域塑造之下的主体,而这一基调也是与其反思社会学的导向相一致的,尤其是其对各种隐藏的符号权力和象征权力的揭露,由此再进行推演,布迪厄的整体理论框架实际上有着明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请相关。而吉登斯将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概念转化为一种主体可以利用的规则与资源,这样以来,如他所说,结构本身就虚化成“结构性”了。那么,即使为了更好的说明规则与资源及与之相结合的权力,主体的地位相对就被凸显出来,人的日常生存形式(情境互动,本体性安全诉求)也就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据了一个比较基本的位置。
   
感想:这个月同时读了两大家,理解并不系统,也还不够深入。好在吉登斯之前读过,相对顺畅,布迪厄倒是第一次接触,读他的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准备在回家之前,抽时间将他的其他一些经验研究著作读一些,以更为细致的窥其堂奥,加深对其的理解。在我看来,布迪厄的理论进路和学术冒险,是非常富有启发的,尤其是其对于理论和经验之间关系的反思,值得仔细揣摩。 
   

11月读书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萨丕尔:《语言论》

福柯:《词与物》

    《性经验史》(三卷)

    《不正常的人》

    《必须保卫社会》

汪民安:《福柯的界线》


    福柯的思想主要围绕主体和权力的问题展开,具体来说,即是以谱系学的方式探讨诸如疯癫,惩罚,性,精神病等领域中权力技术对主体的塑造方式。在《疯癫与文明》这部较早的作品中,福柯的思想趋向已经基本定型,即权力与知识对主体的共同塑造。之后,福柯的思想虽然发生了考古学的转向,专注于话语分析,譬如《词与物》、《知识考古学》等著作,但其批判基调则一直贯穿始终,只是在其话语分析阶段,福柯赋予话语以自主的色彩,从而架空了历史,架空了权力,知识本身即可塑造主体。然而,福柯并没有长久停留于考古学的话语分析阶段,不久就转向了对于权力谱系学的关注,以《规训与惩罚》一书为代表,这也可以看做福柯对于《疯癫》一书主题的更为明确的回归。至此,福柯即利用其敏锐而犀利的洞察力展开了富有独特性的权力分析。
    权力—知识—身体这三者在福柯那儿经常是成对的出现,不存在客观和绝对的真理,真理总是与权力相勾结,这样一声呐喊无疑是对一直以来意识哲学的反抗,是对真理体制的嘲讽,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脱离政治而建立学术的纯粹性和中立性的人来说,福柯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将他们从这种真理幻想中解放出来。因此,福柯并没有诉诸于以往主体哲学对意识、灵魂、心灵等范畴的重视,而是转入身体分析。由此而来,生物学,生理学,精神病学乃至人口学便成为福柯重点关注的几个学科,一方面,这些学科以身体为对象,另一方面,福柯结合这些学科所处的社会体制,揭示了这些学科背后的政治和权力背景。身体成为多种权力竞相争取的场所,从基督教的肉体忏悔实践,到后来的医院、学校、工厂、军营等针对身体的规训权力,身体以这种一种被动和屈从的色彩进入历史的视野。福柯和尼采均将身体作为思想的立足点,但不同于尼采对于身体主动性和权力意志的强调,福柯的身体只是权力塑造的对象,身体在社会的阴暗和边缘的角落里喃喃低语。
    在“身体”的领域中遨游一番之后,福柯逐步转向了对于生命权力的剖析,对于个人化的权力技术的探讨又进了一层。按照福柯的说法,这是从肉体的政治解剖学向生命的政治学的过渡,当然,后者并非是对前者的扬弃,毋宁说是对其的补充和深化。规训权力主要是针对个人的身体,而生命权力则是针对群体化的身体状态,譬如出生率、死亡率、生存环境等,在70年代的一些课程和《性史》第一卷后面一部分中,福柯已经对生命权力有所勾勒,在其中,性因为其兼作为规训权力与生命权力的对象,从而成为连接两种权力的中介。不过,集合福柯其他一些课程的内容来看,性在此可以看做治理化的进程的一个典型标志。福柯曾根据古希腊和希伯来这两大西方文明传统,提取出两种权力形式,一个是古希腊的城邦—公民的权力游戏形式,其制度化的过程逐步导向一种政治权力的国家形态,另一个这是希伯来传统中的牧师—羊群的权力游戏形式,这一权力形式在基督教的良心引导和自我审查的仪式中得到高度发展,而后伴随着世俗化的过程,牧师—羊群的权力关系扩散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精神病学领域。那么,这两种权力形式,前者可称之为总体性权力,后者可称之为微观权力,伴随着民族国家治理的需要,持续性和隐秘性的微观权力机制诸如被纳入到国家政治权力的总体框架中来,于是,整个社会就被建构成一个权力的牢笼,其中充斥着的各种真理话语,企图将这种“统治关系”这种令人不快的因素抹掉,建立和谐的假象。
    简单来说,福柯通过对边缘现象的考察,对于异常人的谱系学透视,将历史的另一面展露出来。历史不再是伟大和荣誉事业的记载,历史不再是统治者的历史,历史甩开客观性和真理性强加于其上的沉重包袱,在福柯的视野下,历史浸入日常生活的微观领域,权力、话语掉的影子时刻在此徘徊,战争的阴影一直拘留于社会中。通过往前的追溯和向上的追踪,真理体制在重重裂缝和话语喧嚣中摇摇欲坠。另一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权力网络和力量关系的运作取消了主体,权力只是一种策略游戏,是一种技术,因此,继尼采“上帝之死”之后福柯揭示出了“主体之死”, 主体最终在话语/权力/知识的关系中对象化了。
    福柯关于“监狱群岛”的隐喻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批判,是对康德以来启蒙哲学的反思。人类理性能力的扩张并未能带来预想的自由无羁状态。事实上,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危机和价值危机已经有许多人进行了思考,但福柯之思考由于摒弃了启蒙哲学的基本信条,从而显得更加高亢激昂和震耳欲聋。权力与理性的勾结挖下了历史的陷阱,福柯对此已经反复论述,那么,治理术的扩张趋势是否真的就无法遏制呢?于是,福柯开始了希腊之旅,回归到个人化的权力技术尚未涉足的环境,在那里,他发现了一种基于自我节制的生存美学和风格化的生存艺术,这样一种塑造主体的自我技术迥然不同于福柯在剖析古典和现代社会时的权力技术。福柯似乎希望通过美学化的生存实践来为人的自由开辟一条通路,但可想而知,这样一条通路,说到底,仍然是贵族式和精英取向的。













10月读书情况
生活世界现象学    胡塞尔
胡塞尔思想概论    鲁多夫*贝尔奈特等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社会实在问题      舒茨
社会世界现象学    舒茨

这个月主要阅读的现象学及现象学社会学。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考虑到现象学对现代社会学难以抹杀的影响。尤其是现象学强烈的反思性,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是颇有裨益的。社会是如何构成的?社会本质上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又来自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在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要么直接作为预设,要么直接被忽略不谈,不论是胡塞尔对意识结构的探析,还是海德格尔对于存在本质的追溯,亦或是舒茨对于生活世界的挖掘,都深刻地触及到了社会学的命题。不过阅读现象学实在是一个痛苦纠结的过程,尤其是阅读胡塞尔的难度与阅读康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与上个月的平淡状态相比,倒是多了许多思维波折之乐趣。花了点时间先行做了点小结,但现象学精细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其的总结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一些问题也还比较模糊,这段时间还要慢慢琢磨,若有兴趣,姑且看之。

一、现象学的方法——由先验现象学到生存境遇现象学
    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哲学对20世纪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颇为重要的影响,而舒茨在继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的下对韦伯的方法论的批判性澄清,更是直接促进了现象学与社会学的融合。
    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需要先做一下说明和强调。在现象学运动起初,曾经提出“朝向事情本身”这样一个口号。因此,现象即是“事情本身”,按照海德格尔对于“现象”一词的词源学追溯,现象意为“就其本身显示自身的东西”,而现象学则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他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因此,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概念实际上已经内含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不满。康德意义上的现象其实是“现相”,只是对“物自体”的呈报,在此基础上才有时空直观之可能。而现象学则是要超越康德的物自体设定,通过意向性的构造作用,达到对本质的认识,此即胡塞尔意义上的“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然而,现象学通过这样一个还原建立的地基仍然是不牢靠的。因此,胡塞尔在更高层次上诉诸于先验还原。这一思路受笛卡尔怀疑主义的影响,即我能怀疑其他任何东西,但唯一不能怀疑的即是“我思”,胡塞尔以为,笛卡尔本来已经为先验哲学开辟出了一条路子,却未能始终坚持到底,而是又跑回到上帝的怀抱中去了。而恰恰是“我思”这一概念,提供了一种无前提性和直观明证性。这样一个先验自我可以抵抗怀疑主义的侵蚀,正是通过朝向先验本己的还原,世界中的各种信仰都被放进括号里,存而不论。
    先验还原之后余下的则是原真的自我、先验的自我,余下的领域则为原始的自然领域,胡塞尔在此基础上开始讨论先验的互为主体性的构造问题,并逐步提升,兼而对更高层次的文化共同体的构造问题进行了讨论。所以,现象学的“悬置”并不意味着对世界的取消,而是为了建立认识的绝对明证性, 还原只是一种反思的方法。
    但是海德格尔以为,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仍然是不彻底的,仍然拘留于认识论的传统之中,而本体论的问题未得到澄清和关注,或者说被跳过去了。 于是,他将现象学的明证性转到人的生存论方面,从而摆脱了胡塞尔对超验领域的设定,开启了对“此在”之生存论建构的存在主义思索。
   

二、迈向生活世界的现象学
    胡塞尔晚年对“生活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相对于科学世界的意义上对生活世界进行了界说,并深刻洞察到欧洲当时的科学因数学化、观念化而导致的对生活世界的脱离这一危机现象。生活世界是经验活动的世界,是前科学的原初自明性世界,这一明证性在认识论中高于客观逻辑的明证性,因而也是客观科学之效力基础。而科学世界却在其仿佛“自在之假设”的支配下,走向一种形而上学。因此,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当时学术传统的批判,而由其开启的对于生活世界的主题化考察为舒茨所继承并加以扩展。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的目的即是要透过此在之在世的实际生存状态发掘此在之存在本质,将此在从“常人”的庸碌闭锁带回到此在之本真存在。此在是人之存在,是在世之存在,此在的基本存在样式即是操心,因为此在的被抛在世,此在处于一种现身情绪当中,并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在世界的因缘整体脉络中展开“寻视”,非此在式的存在者在此在的寻视着的领会过程和展开状态中不断“上手”,并不断的开放未来生存之可能性。通过先行领会着的“向死而生”和作为决心的良心的召唤,此在从其沉沦状态拉回到本真整体能在之状态,并获得了时间性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海德格尔偏离了胡塞尔开启的先验现象学方向,将“在世”作为其立论基础,企图重新建立哲学的认识论的本体论基础,,这一探索方向是先于认识论的主客二分状态的。
    舒茨在批判性继承韦伯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兼采胡塞尔与柏格森的相关理论发展了自己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但是舒茨认为,胡塞尔关于先验主体间性的构造并没能成功解决问题,先验自我在其本身之内对他我的建构实际上并不能通达他者的先验主体,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心理生理学领域。因此,舒茨绕过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理论,转而从世俗性的主体间性构造层次来讨论社会世界的构成结构。而这亦是其对韦伯方法论批判的起点。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他人取向简单设定了行动者之间理解的可能性,其意义理论也有着诸多的模糊性,由此影响到韦伯方法论根据的稳固性。舒茨则通过现象学的分析深化了韦伯的诠释社会学理论,并对相关的模糊之处进行了澄清。舒茨的主体间性讨论建立在其关于“我们”关系的分析上,这是直接接触的社会世界,在其中双方通过共享共同的时空共同体、通过亲密互动与及时的注意修改,参与到对方的意识流之中,然而由直接接触的“我们”情境到间接的社会情境这一连续统中,他人渐趋隐匿而成为“某人”,对他人的了解则需要通过一种类型化或理想型的方式来达成,并通过实用性的自然态度维系社会世界意义结构的稳定。在这一意义上,韦伯的理想类型在舒茨那里有所泛化,理想型不仅仅是科学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观察者建立社会认知和维系社会沟通的载体。
    舒茨移居美国后,吸收了相当多的美国传统,譬如杜威的实用主义传统、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的心理学等,从而进一步扩展了生活世界理论。譬如其受詹姆斯的影响而提出的多重实在论,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最高的实在,要注意的是,这里是实在并非客体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而是就意义结构的统一体而言,因此,舒茨也称其为“有限意域”。通过自然态度的悬置(这一悬置不同于胡塞尔所谓对信仰和知识的悬置,而是对怀疑的悬置,从而维系常识信仰),日常生活实在的疆域得以不受侵犯。而其他所有有限意义域则都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变体,科学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社会科学家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一员,一方面要参与其中,去理解他人,发掘主观意义构造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悬置日常世界中的各种意见性信念,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第二级的构想,将主观意义脉络纳入客观意义脉络。韦伯的诠释性理解在舒茨这里得到进一步澄清。
    最后,关于现象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可以舒茨的一段话做总结,“现象学的分析表明,我们的经验存在着一个前论断性的层次,意向性客体及其各种属性在其中根本没有得到完全限定……只有依靠前论断性经验在其中得以构成的各种精神过程,人们对论断性判断机制的分析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形式逻辑必须建立在一个潜在的构造过程的逻辑基础之上,这种逻辑只有在现象学还原使之变得可以接近的先验领域中才能得到研究。”












9月读书情况
宗教社会学                                  韦伯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吉登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帕森斯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莫顿
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戈夫曼
污名                                              戈夫曼
信任                                              卢曼

    这个月起初读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算是了却了阅读韦伯留时留下的一个遗憾。吉登斯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是为对古典三大家的思想述评和解读,以此,对古典社会学的阅读阶段进行收尾。然后,阅读的重点就转向了美国的社会学,主要围绕功能主义和符号互动论两个学派展开,而德国思想家卢曼的小书《信任》,则是在英美经验主义风格之外对于功能主义的另一种探讨,原创性很强,读来也是相当的有启发。
    这里简单谈谈对于符号互动论的一点理解和认识。
    米德是与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其开创的“符号互动论”也为理解人与社会打开了新的视野。米德对于华生的还原论倾向的行为主义进行了批判,将意识纳入其研究范围,从而在“社会行为主义”范式的基础上研究人的自我与心灵的社会发生学机制。
    在米德看来,心灵不是实体,更不是先验存在的,心灵产生于人类借助符号(尤其是语言符号)的互动交流之中,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形成自我。在此,人类基于生理基础上的个体动作得以在社会动作中加以考察,而符号也不再停留于抽象的象征层面,其“意义”则凝结为一套社会动作结构,具有了可观察的经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米德尝试着以其“动作哲学”来弥合传统二元论的裂隙,有机体与环境、个人与社会、本能与理性的对立在米德这一发生学的阐释中消融于“互动”的过程。

    在对于个体动作的考察中,借助符号而来的反应的普遍性可以包容刺激的差异性特征,正是这样一种普遍性,使得人类能够从狭隘的个体中抽离出来,直至超越其所属的局部群体,进入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这样一个过程也是自我意识逐渐衍生,“泛化他人”逐渐抽象的过程,也是主我与客我磨合的过程。其实,米德这样一个思路很有黑格尔的哲学色彩,他预期,通过自我意识这样一个普遍化的过程形成一种“世界观念”,即某种共同体的普遍意志,这也是米德的民主社会理想。引用他的一句原话,可以很精当的说明他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构想:“人类社会的理想,是达到一个普遍的人类社会,使得所有人类个体都具有完善的社会智能,以致所有社会意义都同样反映在他们各自的个体意识中,以致任何一个个体的动作或姿态的意义,对于对他们做出反映的任何一个个体来说都一样”。
    总的来说,米德的理论,入口很小,但是越往后,其理论关怀越来越大,逐渐有了大的气象,读到深处,才知别有一番洞天。戈夫曼算是继承了米德的衣钵,专注于符号互动的微观分析,社会成为舞台,每个人都成为演员和观众,信息控制和管理也就成为每个人为了维持既定身份和脸谱所必须注意的问题,而这,对于蒙受“污名”者的社会生存更是必要。戈夫曼的理论虽然失之大气,但并不因此影响其洞察力,伯格在其《与社会学同游》一书中对戈夫曼的阐释也颇有灵气,更将其“拟剧论”发挥为超脱于社会铁笼的一种人生姿态。
阅读计划:
1、查漏补缺。古典社会学告一段落,先阅读一点现象学社会学,然后尽快转入新四大家的阅读。
2、每个月选择一两本著作进行“精读”,进一步培养理论质感和研究型阅读能力,争取在既有阅读路子中有所突破。至于向政治学的转换,希望能够在两个月左右完成。感觉时间还是很紧张,要沉下心,抓紧阅读。







五月读书情况
《实用人类学》                康德
《论人》                                             卡西尔 
《理性的探险》                里克曼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重读)  韦伯 
《经济与历史》              韦伯

《支配的类型》                韦伯 
《理性化与官僚化》                      施鲁赫特 
《毛泽东选集》(至900页)        毛泽东   

1、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是其抽象的哲学体系的延伸和具体化。但这个具体化的程度还是很有限,跟后来形成一门学科体系的人类学比起来,康德的人类学还是很哲学化,多思辨色彩。卡西尔以符号哲学的体系著称,《论人》一书算是其体系的一个浓缩和简化版。其受康德影响甚大,提出人是符号性的动物,人能够利用符号,比如神话、宗教、艺术、历史等创造理想世界,因此极大地突出符号的功能性特征,并尝试着以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统合以往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分立。
    现在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即西方的学说尤其是古典的学术传统很难抽离开对人的认识这一诉求。宗教和哲学的命题固然如此,且在思辨的领域里争了几千年,最终也没有就人是什么达成一个定论。当其他的社会科学逐步分化出来,并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时,人的命题其实仍然贯穿于其中,只不过由于形而上学的意味越来越淡薄,对人的认识被投射到现实和具体的社会上来,人也日益具体化和现实化,但我们也要看到,后来的学科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的如米尔斯所批判的“抽象经验主义”,反而也使得对人的认识限于割裂的境地。
2、经典不厌百回读,《社会学基本概念》虽然是一本小册子,且这次是重读,但却比第一次读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读第一遍时如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韦伯提出了许多概念;第二遍时,则有了碰撞,去思考韦伯之所以建构这些概念工具的理路,从而由碎片化和盲目的阅读和理解提升整体性的理解。
3、读毛选的最大感觉就是毛泽东的战略眼光之深远。在近代中国,关于中国社会的出路问题,一条是改良主义的进路,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偏向功能主义的态度,强调中国社会阶层安排本身合理性的一面;一条是激进的革命路线,通过阶级对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的革命话语动员底层民众。前者可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为代表,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后者则以共产党的革命运动为代表。同时还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在这两条路线中都充当了核心的角色,如何解决农民的问题成为这两条路线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感想:临近毕业,确实很考验读书的心境。看到一些同学读书势头之猛,深感压力和动力。正如印子所说,有些不必要的毕业活动实际上时可以退掉了,不要怕被孤立,相反,我们可以孤立别人,真正在浮躁的毕业季享受静谧的读书心态。



2011年四月读书情况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完成余下100多页)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算起来读康德花了将近一个半月,自认为时间抓的还是挺紧的,不过在读康德时也有意地放慢了速度,觉得这种书只有细细去体会才能有好的效果,因而一天下来从早到晚也就只能保证四五十页的进度。读康德确实很考验耐心和毅力,这样读下来,不得不承认收获是相当大,不仅仅是在思维的训练方面,而且对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线索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以往的阅读过程中散漫地留存于记忆中的碎片也慢慢地聚拢来,产生碰撞和激荡,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实在是令人兴奋。
    关于哲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也一直在反思。读书尤其是读理论读到一定程度,可能不少人都会有一种或隐或显的溯源的欲望,尤其是向我们这样沉入西方理论经典一定时间后,就越发有这种感觉。而哲学凭借其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征,便成了我们溯源的一个比较适合的捷径。不过,从各种角度来考虑,这个溯源也应该有个限度,否则陷入故纸堆中难以自拔也就得不偿失了。至于康德哲学,从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理论来看,他的影子还真是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社会学四大家:涂尔干、韦伯、马克思、齐美尔都与康德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而这学期来了之后花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看了弗洛伊德的一些主要著作,蓦地发现即使强调本能和无意识理论如弗洛伊德者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康德对话。而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也是在黑格尔对康德否定基础上再对黑格尔之否定,虽然后人曾经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极力划清马克思与康德的界限,但这种学术上的批判性继承却没法否认。
    下一阶段首先是结束康德并进行一个初步的总结。现在手中在读的是《实用人类学》,待读完这本小书之后再就具体的读书内容进行梳理。而五月份的打算是,暂时放下这些大部头经典,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以前尚未涉及的古典三大家著作,既是对以往阅读的回忆总结,也是相比以往在更高程度上进行反思和再整理的机会。另外,准备读读毛选,以及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些学人的文集,加深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体悟。这个会具体根据时间情况来协调。五月份的杂事估计会多起来,无论如何也要抓紧时间,为与不为就在一念之间,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好本科的这最后一段时间,保质保量的坚持读书。













2011年2月18日——2011年3月30日书目






《国史大纲》 (上,下)        钱穆
《精神分析引论新讲》          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
《文明及其不满》              弗洛伊德
《一个幻觉的未来》            弗洛伊德
《性爱与文明》                弗洛伊德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弗洛伊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至500页)    康德

《国史大纲》

弗洛伊德的阴影无处不在,他之后的不少思想家的学说中都有他的影子。抛开法兰克福学派的不谈,福柯受其影响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当然,他跟马克思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合流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虽然所植根的人性假设不同,马克思谈社会人,弗洛伊德谈生物人,马克思谈阶级剥削和斗争,弗洛伊德谈本能冲突与压抑,马克思谈异化,弗洛伊德谈神经症,殊途同归,都以一种抄底的姿态对文明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后面的帖子中附有一篇对弗洛伊德思想的总结。


读康德的触动非常大,真正感到自己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庄严的哲学世界之中,一切都是静穆的,理性在那里有着自己合法的位置,道德也充满了神圣性。虽然康德非常强调理性,但他的哲学实际上有着很强的宗教色彩,从纯粹理性到实践理性,还是逃不过一个对“自在之物”的设定和信仰。另外的一个感觉,就是第一批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度,读这样的书只要不刻意去求阅读的速度,慢慢品味和思考,融入作者的逻辑中,读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个月将继续康德的三大批判,读完之后再做一个小结。关于哲学的阅读计划,考虑到时间的大致安排并结合师兄师姐的意见,我主要也只会涉及康德和黑格尔两大家,现象学方面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想有所涉猎,主要是考虑到其对社会学尤其是解释社会学范式的影响。


这两天开动员大会,感触很大,从本科生这样一次次的走过来,终于要进入“正规军”作战了,有压力,更有动力。理想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真正把这种激情融入到我们的读书生活中,于平凡中勃发,养好精气神,使读书成为一种内修之道。








2010年10月18日至2011年1月14日书目
《1844经济—哲学手稿》        马克思
《资本论》(三卷)            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马恩选集》(第一、二卷)       
《经济学原理》(上,下)      曼昆

《沉思录》                    马克.奥勒留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亨利希*库诺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还在于改造世界。头脑里的“革命”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臆想,而宗教所创造的虚幻的心灵避难所更是要不得,马克思之改造德国哲学,从而就为具有内在革命色彩的黑格尔辩证法找到了一个现实的根基。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基础上。作者以“资本”为批判的基点,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一层层的剥离开来,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掩盖下的血与泪的权力世界。马克思的批判不仅仅拘泥于现象领域,而且深入到精神和意识领域,一并扯下了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有意无意辩护的政治经济学的神秘面纱。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批判的基础,正如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只有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底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神秘化形式,解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信仰,由此,无产阶级的解放才有实现的可能。 
     
关于马恩先粗略写这么一点,两个月来集中读马恩,收获很大,感触也很多,并且内心受到不小的震撼,不得不折服于马克思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力和穿透力。这个学期余下的时间仍将继续攻读马恩,之后再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并尝试与其他古典社会学大家进行比较。

《国史大纲》算是中国史学的经典,读来很有厚重的质感。“对历史要心存一股温情与敬意”,这样的呼喊,在那个激进变革的年代,被扣上保守的帽子就不奇怪了。这本书一脱唯物史观的窠臼,而对于士人的精神和学术的传承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且将这种精神拔高到民族气运的高度,再以之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兴衰更替,而这种关注实际上也透露出作者对文人知识分子所寄语的厚望。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周晓虹
《健全的社会》                弗洛姆
《爱的艺术》                  弗洛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重读)  涂尔干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韦伯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1、关于韦伯与涂尔干的方法论
    对比韦伯和涂尔干的方法论思想对于理解他们的思想构架显然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韦伯与涂尔干都力求为社会学的科学性正名。希望通过响应时代的科学主义精神来赋予社会学存在的合法性。虽然努力的方式不同,但都力求实现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
    涂尔干把社会当做物来看待,从而确立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组成社会,但这种构造过程具有突生性,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社会本身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实在性。因此,心理的事实就这样被从社会学研究领域排除出去了,由此而来的因果论也具有机械性的特征。通过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从混乱状态中抽离出来,赋予因果分析前提性和重要性,而且通过回归简单社会形式来梳理社会事实的历史演进的方式来实现对因果联系的说明。涂尔干主张的单因果论不同于韦伯的多元因果论,与韦伯的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相比,涂尔干的逻辑世界相对确定,一个原因对应一个结果,这种机械性在保证了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但是却落入“社会学帝国主义”之嫌,因果涂尔干的因果归因最终都落脚到了社会,即使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事实形态。
    韦伯的理论中历史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一方面通过价值关联确立可能的研究对象,再通过构建理想类型实现对研究对象的规整,既避免了历史规律性的空洞,又不陷于杂乱的历史档案的泥淖。理想型作为方法论的工具,只具有逻辑意义上的合理性,而不具有道德和伦理意义上的规定性。因此,从价值关联到价值中立,“价值”二字的意义在这两个阶段显然是不同的。韦伯在认识论上似乎是折中主义者。在我看来,韦伯的理论与比起涂尔干来,显得更有张力。 
2、社会批判:从弗洛姆到米尔斯
    弗洛姆作为崇尚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批判发人深省。基于道德人和宗教人的假设,认为人类在斩断了大自然与母性的原发性联结之后,才开始了作为人的发展的历史。而人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人性和自我的充分实现,唯有生和未来的死亡是确定的,而这短短的一生,正是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超越从而实现理性与自由的历史和过程。
    当然,《健全的社会》主要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边缘人物(不知这么定义是否恰当),受到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也是很显然的。其对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与批判即围绕“异化”这一概念展开,不同的是,弗洛姆更为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影响下的文化与心理异化,而且,这种文化层面的“异化”对人性的渗透和侵蚀成为一种社会无意识而不为社会大众所觉察。
    弗洛姆有悲观主义的一面,一方面他看到人自从摆脱了原初的自然的联结,被逐出和谐的伊甸园时,就需要重新去面对和学习把握这个世界,从而与这个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然而,历史进程到了19世纪、20世纪,现实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番让人忧虑的景象。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就已经发现,当人们从固态的等级制社会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时,却尴尬的发现人们失去了运用自由的能力,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可以不受压迫,但却不知所措,结构性的安全感的丧失压抑了人们对自由的感知和意识,人们陷入了以前被上帝从伊甸园放逐出来时的类似的境遇,这种恐慌使得一部分人选择了对自由的逃避。20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结构上的变化再一次将人们从19世纪的压迫和剥削状态中解放出来,然而,以法西斯主义为代表形式的极权主义却嘲弄了人类的理性,不仅如此,弗洛姆 通过对该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性格的描述以及分析,发现这种深层次的异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理性与自由受到怀疑,良心成为一种虚假意识,实际上是对匿名性权威的臣服,而正是因为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处于这种支配状态下甚至心安理得,即使有所不安,心理分析不恰好顺应了这样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嘛?心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本质是适应,人们只需要慢慢调试,这种功能合理性的假设掩盖了对社会本身存在病态的可能性的认识,而将所谓不协调的东西都归因于个人的病态。没有反抗,没有革命,乌托邦的幻想已经破灭,法西斯的幽灵让人心有余悸,面对这种未知的风险,还不如屈服了稍显正常点的超级资本主义体制之下。从较为抽象的层次来说,弗洛姆似乎更多的诉诸于爱,自爱而后爱人,而后才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才能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理性地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维持一种清醒的平衡状态。
    可以看到,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尖锐性在于其根本性,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所谓历史合理性和普遍合理性的假设,并提出社会本身可能就是病态的,而生活于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会表现出病态的社会性格。弗洛姆以这种方式对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示范理论提出了抗议。此处也可以看到弗洛姆作为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的勇气。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潜伏很深的病态暴露于公众的视野,并提上社会的日程呢?弗洛姆虽然在本书最后提出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改造社会的尝试,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的话,社会科学家或知识分子的所为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米尔斯也是美国社会的激烈的批判者。与弗洛姆非常认真的提出各种诊治方案不同的是,米尔斯非常强调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想象力,才能将各种处于无意识领域的问题揭示出来,成为公众的论题,引发人们的探讨与反思。只有形成问题意识,才有可能真正调动公众对各种社会改良方案的参与。然而,米尔斯对于公众是否领情,是抱有怀疑的态度的,可贵的是,米尔斯尽可能的阐释了独立的社会科学家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010年8月到9月中旬读书书目: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特纳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  瑞泽尔
《货币哲学》                                    齐美尔
《现代人与宗教》                            齐美尔
《人类动物园》                                莫利斯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余英时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余英时
《重寻胡适的思想历程》                 
余英时
《乡土中国》(重读)            费孝通

       

    这个暑假调查回来还是读了一些书,一方面借着两本教材梳理了一下大脑的理论短片,收获很大,另一方面,关于中国社会思想的演进,以及中国的社会学史(费孝通晚年的一些文集)也相比以往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感觉梳理这种方式对我现在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一是总结,二是为下一步更为集中的有计划的阅读奠定一个方向。
    个人觉得齐美尔的书思想性很强,总是陶醉于他对现代性那种充满审美主义的解剖。根植于在古典理性主义基础的分析阐释给人一种较为踏实的感觉,读来特别有质感。
    《人类动物园》是一本小书,生物学与社会学的亲缘关系可见一般,作者并没有过分以生物还原论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现象,但是接着某种隐喻,却时不时的散发着某些真知灼见,打破以往对某些现象的模式化的理解。总之还是挺有启发性的。
    记得初读乡土中国的时候,还是大一,当时一气看完乡土中国、中国绅士、生育制度等著作,其实现在很多都已经忘记了,而且当时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次再拿起乡土中国,费老朴实而又充满感情的文字激起了我许多联想,这才是经典的魅力啊!






2010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书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09-10-18 21:11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像打仗,一鼓作气,才能有所成!
Posted: 2009-10-18 21:43 | 1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摆正位置,坚持不懈,继续加油!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0-18 22:07 | 2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读书情况更新到本月。看着这学期以来的书目,颇觉凄凉,这一年都要完了,自觉没能把握好时间,惭愧!得加把劲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09-12-23 21:25 | 3 楼
susu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09-10-17
最后登录:2011-07-22

 

一段低潮期,谁都会有过。你们的课又那么多,自然会有很多干扰啦。不过,一切都会好的,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加油!
Posted: 2009-12-24 12:02 | 4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学习!
Posted: 2009-12-24 13:19 | 5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大三下学期很关键了 要好好把握了 要有读书规划了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09-12-27 00:14 | 6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最好能够系统性的阅读,有计划地去开始建构自己的阅读体系,会有更好的收获。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01-01 19:33 | 7 楼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紧迫感要深刻有,也要考虑如何传帮带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10-01-26 22:03 | 8 楼
刘凡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9
最后登录:2011-09-08

 

加油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Posted: 2010-03-19 18:59 | 9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本科读书书目

人文大类:
历史哲学                              庄国雄 马永军  孙承叔著
病榻杂记                              季羡林
智性时光                              周国平
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      李伯淳
风流才子徐志摩                  刘介民著
写作的事                              史铁生
中国社会分层                      李培林著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著
命运的诅咒                          黎鸣
中国人与日本人                  尚会鹏著
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人类的解放                          房龙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黄仁宇
资本主义的动力                  布罗代尔
中国的兵                              雷海宗
论语别裁  (上,下)        南怀瑾
论文与治学                          郑也夫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谈美                                      朱光潜
美的历程                              李泽厚
人间词话                              王国维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

批判知识分子的批判          费迪兰*布伦迪艾       
古今中西之争                      甘阳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全球通史(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
历史哲学                              黑格尔
历史研究                              汤因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
哲学之树                              庞思奋
文化与修养                          李亦园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伊奥肯

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卢梭
公众舆论                              李普曼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西方哲学史(上,下)      罗素

社会学类:
社会学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家的沉思                  沙莲香著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中国绅士                              费孝通
生育制度                              费孝通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费孝通
文化,权力与国家              杜赞奇
叫魂                                      孔飞力
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
黄河边的中国                      曹锦清
格调                                      保罗*福赛尔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乔纳森*特纳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论文明、权力与知识          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                          埃利亚斯
群氓之族                              哈罗德*依罗生
菊花与刀                              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
文化论                                  马林诺斯基
西太平洋航海者                  马林诺斯基
风险社会                              贝克
社会契约论                          卢梭
社会心理学                          迈尔斯
乌合之众                              勒庞
迪尔凯姆论宗教                  涂尔干
自杀论                                  涂尔干
原始分类                              涂尔干,莫斯
社会学方法准则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
发现社会之旅                      科林斯
流动的现代性                        鲍曼
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
发展社会学                          韦伯斯特
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社会学基本概念                  韦伯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韦伯
支配社会学                          韦伯
学术与政治                          韦伯
儒教与道教                          韦伯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本迪克斯
疯癫与文明                          福柯

规训与惩罚                          福柯
知识考古学                          福柯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杨善华  谢立中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亲密关系的变革                  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
金钱、性别、性与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浮生取义                                吴飞
知识分子到哪里去了            弗兰克*富里迪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曼海姆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    瑞泽尔
货币哲学                                齐美尔
人类动物园                            德斯蒙德*莫利斯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余音时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余音时
健全的社会                            弗洛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3-30 21:52 | 10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关于书目

      其实这个书单很早就在整理当中了,一直没敢发上来,实在是出于心虚的缘故。虽说我从大一就开始了读书的历程,起初还算是比较早的,但是当我根据图书馆借书记录以及购书记录整理出这份书单的时候,却突然觉得恐惧,原来我的经典著作的阅读还远远不够。之前也曾看到冯川的书单,以及现在大二学妹的书目,更是让我羞愧不已。
        我读书没有做笔记和摘要的习惯,以至于很多书我看过之后都不甚记得了,而又找不到相关记录,而且上面书单亦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罗列,只是初步的划归为文科大类与社会学,大致可以反映出我的阅读历程中的转向。
      那些从我记忆中消退的书名,想来当时看的也不太认真,未能留下深刻印象,忘记也罢。
      将自己的这段历程摆在这里,以求大家的监督,我深知这一年时间宝贵和重要,实在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面。
        至于读书笔记,以后会整理一部分慢慢发上来,与大家交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3-30 22:03 | 1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很不错,比我大学四年读的还多,人比人不是为了吓死人,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再接再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3-30 23:12 | 12 楼
susu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09-10-17
最后登录:2011-07-22

 

那些从记忆中消退的书名,忘记也罢。我觉得也是,书单并不重要,对自己而言,有是就是想鼓励自己感动自己一下,而那些沉浸了的思想已经深入心灵。
Posted: 2010-03-31 15:49 | 13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得很多嘛,不过,在读书会这个小团队里,时不时会感觉到压力,“逼迫”自己前进!一起努力!
Posted: 2010-04-01 20:40 | 14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不错!继续努力,是不是读的再系统一些呢?!~~~~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10-04-01 22:20 | 15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看着这些书单应该有成就感了吧,继续加油!会让你更加有沉甸甸感的!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04-05 23:59 | 16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谢谢各位师兄的鼓励,我会加油的!!!

本月读书情况已经更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4-10 12:02 | 17 楼
冯小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3
威望: 193 点
金钱: 19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1-05

 

一直表现不错哦,去年元月的读书会,听你发言很有含金量哦,看你现在的读书还是挺不错的,抓紧时间,继续加油!
Posted: 2010-04-11 00:38 | 18 楼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整理起来,既有成就感,又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好好加油啊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10-04-11 12:48 | 19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很不错,积累的力量好大!
Posted: 2010-04-12 12:34 | 20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还是相当不错,看你也读了不少书了,读得慢些可能也与你思考的比较多些有关,是好事情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4-13 00:05 | 21 楼
史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6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2-03-11

 

很厉害,继续加油~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Posted: 2010-04-14 13:25 | 22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我看到最近的状态很好啊,现在很关键 在于坚持

读福柯一定要读他的《性史》,书里他对权力做了很好的诠释,虽然福柯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与权力,但是要注意这里的权力绝对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定义,我更觉得是一种社会力。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04-16 10:30 | 23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关于现代性的解读

        齐美尔和吉登斯对现代性的思考都有其独到之处,读来颇受启发。齐美尔的这两本选集多有重复之处,不过也说明了这其中的文章基本上能够反映出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的概貌。吉登斯应该算是一个集大成者,既有对古典社会学思想的总结和阐释,也有对当下社会理论的探索,其对现代性的思考也反映了当前全球化下的语境特征。不过,由于对二者思想的整体把握仍然不够,因此,两人思想的比较分析在此恐非我能力所及,故不作尝试。

1、对齐美尔现代性思想的理解

        齐美尔的思想比较碎片化,他的唯一一本大部头著作我尚未开始阅读,不过根据所读的一些精选篇章,也能大致地把握到他思想的大致脉络。
        社会分化促使个性的产生,如此才有所谓自由。 但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大规模交换基础之上的现代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客观文化作为先在的人类历史的积累,人们只能够从这个文化宝库中分享小小的一部分,而分工则促使主观文化越来越受到客观文化的制约,借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就是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发明和生产的工具所奴役。分工和货币这两个要素紧密的与对象物的客观化机制有关。历史上工具诚然是个人的延伸,是对自己独特性的主观文化的反映,所以这种工具尚充满了温情,能够为人所驾驭操控,个人也能在这种控制中找到自我认同的立足点。但是,当客观世界日益受到分工的割裂,并且再通过货币这样一种无个性的媒介编织在一起时,货币实质上是从个人身上分离出来的个性按照市场体系拼凑在一起,而此种个性的拼凑物成为脱离任何人的个性而存在的自在和自为之物,能够自发生产和流动,人们在他们面前因而显得无力和紧张。
        在齐美尔的思想体系中,货币占有重要地位。 货币作为对各种独特价值的标的物,作为各种价值沟通的媒介,实际上是不具备自身的价值的。用齐美尔的话说,货币是无个性的,它将所有的价值汇集在一起,但自己却湮没于其中。货币导致了社会的齐平化和差异化,一方面货币以其可计算性和可量度的特征侵入社会机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文化和艺术领域,这种计算的倾向将对象本身所特有的价值抛弃,不尊重多样性所固有的价值,但另一方面,齐美尔也看到货币介入到社会关系中来,充当人与人交换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也解放了人,人们不再需要过分投身于社会生活领域,而可以从中抽身出来培养内在的个性。如此说来,在齐美尔的思想中,社会似乎呈现出了两种看似矛盾却又能够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并最终统一的特征。个人人格的两重性在中得到彰显,在社交领域,无个性的东西充斥其中,并服从于一种非个体性的整体的要求,在个人心灵之中,人真正的主管兴趣和内在活动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其中个性仍能得到保存和发展。但是,此种个性的张扬是否还能够通过人际交往显示出来呢?
      个体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面对客观文化对主管文化的包围,以及社会关系淡漠化的趋向,个体是不会满足这种生存状态的。齐美尔对时尚心理、对现代生活风格的探讨,对女性的推崇,都透露着个体在其中挣扎的影子。
        齐美尔对时尚的解读颇耐人寻味。时尚具有时空的相对性和暂时性。面对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中个性朝向自我复归而导致的个性的缺场,人们也尝试着寻求一种突破,寻求新的社会认同。时尚就在无穷无尽的追随者的脚步中仓促赶路,在这种平等性和差异性的斗争中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此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平等化倾向和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一种妥协。由此可见,时尚是不稳定的,人们需要不断的创造新时尚或者是紧紧追随,时尚之于社会认同和群体统一,永远只是暂时的过程,如此,时尚就如货币一样,具有了在历史时间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的特性。而时尚这种生活方式内在固有的矛盾即是其不断演变的动力,构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多姿多彩的一幕。
      对于女性文化及相关方面的探讨,洋溢着齐美尔碎片化的思维风格中蕴藏的对社会的洞见。齐美尔不无悲观的指出,现代社会文化本质上是男性的文化,这种分工是与男性的内在本质相契合的,对于当时已经兴起的女权运动,齐美尔并不抱有特高的期待,他认为这种女权主义的理解范畴和行动的目标指向仍然没有逃离男性文化的圈子,因此,这种意义上的女权主义并不具有实质上的解放意义,甚至可能会在实质上导向于对男性文化实质上的服从与认可。
        那么,女性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呢?与男性文化对应于分化或者分工相反,齐美尔认为女性文化是一种未分化的整体的文化。女性与男人相比保存了更多自然的特质,而较少受到分工的浸染。女性的这种整体性的生存在历史发展中一直处于一种劣势地位,并且通过一些边缘化的生存方式被女性所认可,从反面建构了两性的不平等。例如齐美尔对卖淫的讨论。因为女性整体性的特质,女性更倾向于献身,并且这种献身在最终的意义上指向一个人,而不是所谓抽象的对象或观念。女性文化在本质上是非逻辑的,这种文化特质与前面提到的客观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难怪,齐美尔诉诸于女性文化“完全本能的、从非逻辑的灵魂深处涌现的感觉爆发出来,唯有通过这种感觉极其精神的占有,才有可能对这种根本性历史运动和转折客观的、如此多疑的形态做出主观判断”作为一种生存美学,寻找另一种被客观文化过度压抑的美感。


读齐美尔的书,不得不佩服他的逻辑,通过从相互作用的经验事实中抽离出某种形式,然后纳入到自己演绎的框架中来。齐美尔的哲学的诱人之处在于既没有一般哲学给人过分脱离现实的抽象和空洞,但是也没有陷入具体经验的陷阱。他的思想读起来显得有质感,有张力,这种一定程度的对内容的抽离似乎更添了他思想的某种魅力,并没有导致卡尔曼海姆所说的机械化。

2、对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理解。
        早先曾经读过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那是第一次接触吉登斯,但因为这本书,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发现第三条道路理论的理解当时还是太过简单,在读了吉登斯两本主要著作之后,对当时的浅薄之见也感到好笑。
读书,不仅仅要结合一个思想家自身的思想体系来读,更要把握住某种社会思想乃至哲学思想的演进脉络,否则,很难与之前的思想家产生对话和碰撞,并且也会影响到对某种思想的真正理解。这一想法我现在越发感到强烈了。正是读吉登斯的书,这种感受才特别强烈的凸显出来了。
      吉登斯在多本著作中对现代性进行了讨论,这里我主要就《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谈谈我的理解和认识。
      吉登斯的现代性的语境是全球化的背景和日常生活的转型,这是当下世界的特征,吉登斯着眼于这样一个场域,在全球性和地方性的辩证法中剖析现代性的各种因素如何相关发生关联和作用的机制。
        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由此带来个体存在性的焦虑。这两点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许多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的讨论一般都会归结到这两点,只是其中具体的视角和对出路的探讨可能会有差异。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的动力有三个方面: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和制度反思性。时空分离形成了全球性的语境,抽离化机制形态了一套符号系统和专家系统,统称之为抽象系统,而制度反思性则成为现代社会体系运作的核心特征。这三种要素共同构成了对传统的消解,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同在的观念破除,远和近,过去和未来似乎不再具有明确的界限和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日益被抽象系统所渗透和吸纳,并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复归对日常生活经验乃至自身身体的操控,从而形成了吉登斯所说的“内部参照性”的现代社会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没有外在的绝对性的标准制约这个系统的运行,在抽象系统的支持下,自然的社会化,对未来的拓殖,对社会的制度性反思,都使得现代社会体系不同于以前极大受制于自然或者“上帝”或者受制于“理性”的社会。当然,“内部参照性社会”仍然是一种理想类型,即使是通过对各种令人不安的经验加以存疯,仍然无法令个体在这样一个内部参照系统之中获得永久和完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何维持现代性下个人自我叙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维持基本信任的状态,成为每个个体都努力加以尝试的。
        风险无处不在,自然的社会化在象征着人类力量的胜利时也预示着不断的环境危机,对未来的拓殖本身也是一种对把握风险的尝试,但是,不确定性本身是无法穷尽的,更何况理性的力量自身即已经收到质疑,如何能指望运用理性的力量来掌握未来,这不显得很可笑吗?
      信任,是吉登斯的诉求。信任感是个体自出生始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所建立的,并通过童年记忆加以塑造,并影响到个体以后的自我叙事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命运。这是一种基本信任,是个体投射性的自我认同的基础,是纯粹关系的基点。这种关系排斥依恋和自恋,它意味着一种对自我觉知的相互尊重的民主性的关系。但是,吉登斯也意识到,这种基本信任其实也是很理想化和脆弱的,自我对基本信任感的维持是一个充满磨难和挣扎的过程,需要在种种两难困境中逡巡徘徊,这才是现代性焦虑最为深刻的原因。
        其实,对现代性的讨论众矣。我想,吉登斯在本书中对现代性的讨论更关涉是全球化背景下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心理微观分析,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这样一种叙事方法充满理论的张力,最后,吉登斯也从个人生活角度提出了生活政治的构想,作为个体在现代性语境下自我实现的可能途径。
        现代性是流动的,它消解了旧有的固态的权威,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可能性的世界,现代性充满了机遇,但更充满了风险,如何在机遇和风险中寻求一种平衡,对于个体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吉登斯虽然否认宿命论,认为人们有构建完整自我叙事的能力,但也看到了现代性社会中的漩涡,有那么一些时刻,个人确实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5-16 18:31 | 24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对中国式自杀的一种理解:家庭政治与权力游戏(读《浮生取义》)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有其独特性的一面,吴飞在《浮生取义》一书中对自杀的文化解读深入到了自杀问题的文化层面,在本书中,自杀不仅仅作为一种病态的行为出现,而是指涉到了中国现代化背景下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的变迁。
    “过日子”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状态,透视出了中国人的传统生命哲学观,但这种“过日子”的人生哲学却消解于中国人恒常生活,湮没于权力游戏之中。中国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就是在“过日子”的时间之流中缓慢展开和凸显,就中国人而言,“‘过日子’这个过程才是生活的常态,过不好日子的人,就是这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自杀问题正是“过日子“这个生命过程断裂的外在表征。那么,理解中国人的自杀问题,首先需要追溯到中国人的意义世界。
        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个人自出生始,即在关系中生活,而家庭的亲密关系更是自始至终伴随着个体的生命过程。家庭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之所在,人们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对家庭关系的经营之中,“过日子”即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经典概括。家庭之于个人,既意味着后代的繁衍生息,也意味着做人成功的前提,可以说中国人的意义世界正是构筑于家庭的基础之上,没有家族和家庭的绵延不绝,就无所谓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实现。现代化对传统的家庭伦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差序格局的外缘受到了一定的压缩,但核心部分并未受到动摇,即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仍然时刻影响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处事。吴飞正是着眼于对家庭及其之于个人的意义来理解自杀,自杀虽然是社会问题,但是,“自杀是社会空间之外的一个社会问题,是公共政治领域之外的政治问题,所涉及的是私人的公正与冤屈”。
        家庭作为生命的一种扩展和延伸,需要容纳各种相对独立的各种人格,因此,过日子的状态,既是一种存在状态,又是一种政治状态,过日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姿态,个人需在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权力游戏中找到自己和他人人格价值的支点,使家庭中每个人各得其所而不至于失去尊严,维护每个人的面子,同时又不过分影响到个人人格价值的张扬,如此才有整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家庭有公共政治的一面,有不同的利益,有权力的争夺,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亲密关系中运作的,正是因为有亲密关系以及相应的伦理规范的维系,家庭政治才呈现出与公共政治迥然不同的形态,而一旦这种亲密关系不存在了,家庭政治也就随之演化而成公共政治,需要无个性的国家公共权威的介入和调解了。
        因此,吴飞将自杀理解为家庭政治中权力游戏和亲密关系相互纠缠而难以解脱的不幸结果,这种纠缠同时渗透了传统的家庭伦理(“礼义”)和觉醒的个人价值,前者强调对家庭整体利益的服从和维系,而后者强调个体人格价值的尊严,当个人在家庭关系里实在无法协调和平衡二者的关系时,就为产生“委屈”,觉得受到了不公,而自杀则是这样一种情绪的极端表现。但是,在家庭政治中,个人价值和家庭整体幸福并不是明显对立的,家庭政治中的一些列权力游戏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人们固然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寻求和积累道德资本,以掌握话语权力,但是,这种权力游戏始终贯穿着亲密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带有游戏性的不全当真的态度来实现家庭权力的平衡。吴飞将这种“斗争”看做某种程度上虚设的,它只是部分的具有公共政治中的特点,而且,这种游戏态度本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以道德资本作为权力后盾所导致的斗争的严肃性,而个人据以“斗争”的道德资本实质上还是建立在家庭整体利益的期待之上。所以,吴飞引入“权力游戏”的概念,一方面反映了家庭政治中趋近于公共政治的一面,即围绕权力的斗争,另一方面,这个概念也能恰切说明在家庭中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利益以及由此生发开来的纯粹斗争,许多矛盾都会在诸如爱、慈、孝的亲密关系互动中自动消解掉了,毕竟,家庭的权力游戏只是一种获得幸福家庭,过好日子的手段,任何一个人要是把这种“斗争”当真了的话,“过日子”的梦想就会轻易破碎,吴飞在《浮生取义》中所援引的案例中不乏对于家庭中的权力和矛盾过分当真的人,对于他们的自杀作者用当地人常用的词“想不开”来概括,是很有说服力的。
      “过日子”一词对中国人的生命过程的概括虽然简约,但是,其中所透露出的中国人对生活对命运的态度却颇值得挖掘。“过日子”颇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风骨,表面上仅仅过日子而已,让生命展开于似乎带有很强的消极因素在其中,但是实质上却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在“过日子”中,人们一方面需要处理带有强烈伦理色彩的亲密关系,此外,许多偶然的因素也牵涉进来,共同参与塑造个人的生活形态。自杀作为委屈的结果,也以一种否定性的姿态生产了积极性的意义,只是,这个意义生产的过程是以丧失生命为代价,而这样的生产也告示了自身的终结,从个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言仍然是非理性的。
      自杀作为一种对生活的反抗和表现为面子的人格价值的维护而被提升到积极的层面,成为吴飞透视现代性不断侵入孟陬的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视点。自杀作为家庭关系破裂的激烈表现,暗示了当下不再稳定的家庭结构。大家族的解体,妇女地位的上升,个人自主价值的觉醒等等都在反抗传统家庭的伦理规范的神圣性,而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结构也给过日子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个人需要在这种不稳定的结构中掌握各种力量的平衡,尤其是婆媳关系作为联结两代人的桥梁,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伦理规范相互交织使得个体在处理家庭政治时会有无所适从之感,道德资本不被认可,权力话语无法得到表达,只能在权利游戏中陷入被动的境地,乃至把这种权力游戏本身当做目的,如此一来,家庭就永无宁日了。
        在现代性不断渗透的当下,也不乏个体价值超越家庭伦理和道德界限而仍然受到尊重的特例。流动的现代性所到之处都会剥掉传统的外衣,将个体赤裸裸的呈现出来,个人一方面欣喜于这种解脱,另一方面,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理解的偏误,使得个人的行为处事更多指向社会面子,但这种脱离家庭亲密关系的伦理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纯粹以面子为指向的行为并不能为个人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正如《浮生取义》中的周流这个案例所显示的。所以,关键问题在于,面子是否能够在权力游戏中变成道德资本并发挥道德约束的作用。一旦这种外在的社会面子因为各种偶然因素丧失,而家庭伦理又无法为之提供避风港湾时,个人的命运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危机。
      家庭的美满和谐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这标志了个人做人的成功与否以及“过日子”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最大的脸面。但是,吴飞对自杀的研究的启示在于,家庭内部绝对不是完全平静的蓄水池,将个人价值和利益无差的纳入进来,而更像是大海,情感和政治两种不同逻辑作为稳定的潜流支撑着表面的风起云涌惊涛骇浪。
      当然,家庭政治虽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公共政治也不能因此被排除在理解自杀的逻辑之外。这一点涉及到农民的国家观念,正如曹锦青强调的,中国农民缺少自己做主的意识,而渴望国家为自己做主而不能自我代表,渴望有“青天”来为生活中的各种纠纷做出决断。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固然以家族和村落为单位的农民生活共同体形成了相对具有较大独立运作功能的自治性单位,但这些相对分散的共同体却需要国家拧在一起,“国家本身有着极为浓重的伦理色彩,人们过日子和做人的道理,最重要归结于国家”。所以,主要生发于家庭的“礼义”在维护个人人格价值方面仍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超出家庭范围的正义问题,其性质已经由“委屈”转化为“冤枉”,需要依附于国家权威的“法义”来干预了。如果“法义”也不能成功维护个人尊严乃至失信于个人,那么,自杀所涉及到的就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力游游戏,当然,在这种权力游戏中,个人的道德资本与国家的权力资本是否能够有效对话,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吴飞在以家庭政治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自杀的文化发生学机制之后,转而引入对公共政治的探讨,进入另一种相异的逻辑,并且最终突出国家的“法义”的力量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自杀问题的出路。家庭政治下的权力游戏一旦进入公共政治的领域,陌生人的运作逻辑取代熟人运作逻辑,这种权力斗争固然少了很多温情,但是,对于许多纠缠于亲密关系的个人,也为他们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另一个舞台。或许,公共政治与家庭政治相比,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场域,这也给个人排遣心中的委屈和“气”创造了一个空间。但是,家庭,似乎仍然是中国人“过日子”的主要场所,公共政治虽有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绝对无法取代家庭而提供人们以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5-16 18:49 | 25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很好,还要带好队。呵呵。
踏雪留痕!
Posted: 2010-05-16 22:06 | 26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知识社会学与知识分子

    卡尔*曼海姆的学术思想大致成型于20世纪上半叶,而《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正是作为那个时代催生的产儿呈现给现在的读者。曼海姆一生之力于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渴望以一种理性主义的姿态来化解当时的思想危机,并重新找回思想的支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话语曾经一度充斥与19世纪乃至20世纪,直到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热情似乎才稍微冷却了一点,进入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政治全球化时代。
    对这本书的理解可能需要一定的哲学素养,尤其是对西方思想史的脉络的把握。知识社会学以知识的社会生成为研究对象,它的假设即是对知识和思想等的理解和认识必须结合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情境来理解,知识已经脱离了绝对性的先验范畴,成为情境中的知识,成为依附于一定主体的意识。黑格尔意义上的“民族精神”即是这种分化意义上的典型。上帝的一般的抽象的统一的律令被瓦解,先是民族意识的觉醒,然后是阶级意识的觉醒,知识的主体不断遭到解构,并成为众多集团争抢的宝物,尤其是当知识与权力挂钩,这种争夺的激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现状。知识的合法性被各个阶级或者群体竞相争夺,并否认其他的知识存在的基础。意识形态这个东西并不是首先由马克思提出,但是,马克思赋予这个概念以特别的意义,通过赋予某个思想以意识形态的标签,揭露了这种思想知识背后的利益、动机,而这些很可能是主体刻意要加以掩盖的“剩遗物”。因此,意识形态无疑提供给了各个不同群体互挖对方墙脚的概念工具,正如曼海姆所调侃的,马克思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斗争中无疑也被指出内含的意识形态特征,而不仅仅是其意指的资产阶级思想如此。
    某种程度上来说,意识形态上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知识社会学正是要去理解知识和思想背后的无意识因素,将这些隐藏着的东西揭露出来,让一切的带有乌托邦的东西都露出其本来面目,这些面目中有些甚至是可耻的。在这个基础上,曼海姆分析了在当时那种众多思想派别杂陈的社会中形成一种总体性知识的可能性。他认为,在这种相互对立相互解构相互澄清的辩证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样一种总体性知识的形成是可能的,诸如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并不是很成功,但起码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这种相对主义的文化体系中,即使要形成一种总体性知识,也少不了价值的介入。曼海姆明确否认价值虚无之不可能,行为必须有意义指向,尤其是在强调实践的行为科学即政治学中。政治科学是不可能做到价值无涉的,但是,并不排除它不成其为科学的可能,政治学之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对各种相异的思想方式的生成机制的清醒认识之上,从而使得个体在面对多种选择时而被虚假的意识所蒙骗,或被无知所束缚。与韦伯不同,曼海姆首先承认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价值偏见,并且认为这种偏见最终能够相互克服,而没有死死追寻一种过于理想化的“价值中立”的态度。
    曼海姆认为,这样一种综合性知识的形成有赖于“知识界”。知识分子不构成一个阶级,也不附属于某个特定的阶级。有价值的综合必定建立在某种政治立场之上,而知识分子的结构特征是否能够应对这样一种重任呢?
    知识分子是一种漂泊不定相对而言不具有阶级色彩的阶层,他们共享某种教育和文化遗产,此种共享会掩盖诸如出身、社会地位、职业以及财富有关的种种差异,并围绕着这样一个特征统一起来。知识分子群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内部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时刻在冲击和威胁着这个群体的统一。但是,这种不稳定也预示着现代精神本身的独特性,正如“生成”一词所透露出的,知识分子的开放的群体界限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够将各种灵活和流动的思想方式纳入进来,而唯有这种开放性的包容和对流动性的认可,才可能真正达到形成总体性知识的可能性。可以看见,知识分子群体本身的思想特征也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具体情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或许也可以看做知识社会学理论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地位的反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识社会学本身即是充满反思性的。曼海姆在本书中主要是历史和社会这两个维度展开的。对知识的社会学研究,说明人们不再想当然的接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是深入到了知识的产生机制,开始对知识本身进行追问和反观。无论是立足当下的对历史的再阐释,还是对当下知识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认知,都意味着人们开始抛弃成见,按照自己定的主观目的开始有意无意的建构我们的知识,从而形成一种针对知识和真理的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观点。
    但是,曼海姆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各种思想之间斗争的热情和激烈程度已经大不如以前,乌托邦的想象在一种不断的反思和完成的幻觉中被打破,理想的幻灭带给人们的无所适从和恐慌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当下知识分子的处境以及大的文化氛围。“已经对生存达到了最高程度的理性控制的人,却显得没有任何理想,变成纯粹由各种冲动组成的动物了”,曼海姆惆怅的发现,乌托邦的想象崩溃之后的人类生存可能失去了塑造历史的意志,失去了理解历史的能力,从而将所有的超越性的成分从自己的思想和历史社会现实中排除出去了。
    这是否是理性主义的历史悖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5-17 11:59 | 27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反对功利性的读书想法,也不太赞成完全以兴趣为导向的读书方式。诚然,兴趣是读书入门有力的向导,但是,长此以往,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说得好!
读书情况很好,佩服,学习!
Posted: 2010-05-17 12:13 | 28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读了关于《浮生取义》的读后,写的很好,很受启发,文笔也不错。都可以发表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5-18 22:07 | 29 楼
« 1 2345» Pages: ( 1/9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32500(s) query 4, Time now is:04-28 06:3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