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读书书目:
涂尔干:《原始分类》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道德教育》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
《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四月读书书目: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迪尔凯姆论宗教》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文化权利与国家》杜赞奇
《灰地》黄海
三月份读书书目: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论人与人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
《代议制政府》 密尔
《代议制政府导读》
《论自由》 密尔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应星
《叫魂》 孔飞力
《夏村社会》 萧楼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费孝通
附萧楼《夏村社会》读后感
读萧楼的《夏村社会》,让我有着很多的感触。第一,夏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 这里基本已没有可耕种的土地,能算得上农民的也只有七个半。这个村有着很高的城市化水平,经济水平也很高,怎么也不能让人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联系起来。第二,我来自于江苏南部的一座城市,在我的家乡,农村和夏村有着同样的面貌,让我感到十分熟悉。第三,我很想知道,这样的农村和我们现在的城市又有着如何的差别。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首先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差序格局已不能完全解释农村的社会结构,至少在夏村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农村,萧楼的“差序场”概念或许已更为合适。此时,把这种社会结构形容为将两颗石子扔入水中更为合适。一颗石子仍旧象费老所说的那样荡起了波澜,但由于家庭已经难以涵盖生产和生活,因此,面向更广阔社会的“职业”也象一颗石子投入了水中。两颗石子荡起的波纹所及之处,是我们称为“场”的领域。这两颗石子从人生轨迹来说,是前者在先,而且多位于水池的中心,但从波澜大小来说是难分轩轾。而由“职业”一词,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城市。
萧楼在《夏村社会》一书中记录了夏村的方方面面,而这方方面面总能让人嗅出城市的气息。
夏村的“水泥庄稼”
夏村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农民靠地吃饭的村庄,但位处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省,农村迅速地开始城市化。1990年代以后这十几年,夏村土地被迅速征用。2005年,原来的630多亩地被缩为50多亩,只剩下了少数偏远旱地和山林。那么,这些土地被征用另作何用了呢?
夏村土地征用的起点,应该是海镇一中的扩建。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教育程度的重视与日俱增,学校的改造自然受到了政府和村民两方的支持,何况学校征地为村民子女提供的优待政策也确实使村民的子女们获益。
1993年开始的旧城改造拉开了夏村征地的序幕。在中国很多农村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句口号式地标语:要致富,先修路。当然处在经济发展有利地位的夏村这么做了。拆迁分成了三步:1993年到1997年,首先拆除了愿意接受拆迁条件村民的30多间房;1998年到2000年,由于拆迁待遇比较好,又有186间被拆除,只剩下了55间;最后在2001年到2006年,这些房子也陆陆续续地被拆除了。
于是一排排小区住宅楼被种上了,村民们搬了进去,这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经济发展充满机遇的时期,夏村种的更多的是企业与工厂。宁县工程机械厂、化学原料厂、海镇橡胶厂等等,到2006年,夏村已有29家企业。即使有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但经济利益将这些污染的影响在村民心中稀释了。
企业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经济的分红,带来了工作机会,也带来了商机。除了这些企业,夏村还有40多家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集中在村集体市场“恒大商贸公司”和自有住房出租的旅馆业。
我想,此时夏村应该是完全淹没在“水泥庄稼”营造的城市气氛中了。而村民也都有了在城市中市民具备的身份:老板、自雇者和雇工、闲人。或许我们会开始反思,费老曾经说过,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年轻一代已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那么老一辈农民呢?确实,还是有些老一辈农民反对征地,反对村庄城市化的,城市化带来的区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夏村的“水泥庄稼”中偶尔还能看到被称为“盆景”的老屋,文中夏苏睿这位老农民据说就有十间,但或许在拆迁巨大的经济补偿的诱惑下,他拥有这些老屋的根本动机也已不再是维持农村生活的原貌了。
从我对家乡农村的了解,如今象夏村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村民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守住世代依靠生存的土地,而是盼望着拆迁何时能来到他们的村庄,彼时,他们便可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了。而费老笔下曾经土气的农民身份,如今也变为城市居民羡慕的香饽饽了。
更有质量的城市化生活
我是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但也曾在湖北农村从事了三年的支教工作,或许这里的生活还更多地保留着农村生活的原貌,这也使我更能体味城市与农村两种生活的不同。
我的脑海里至今还保留着几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农忙时期,农田里农民们忙忙碌碌,忙着翻地,插秧,收割。吃饭时总是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男人会喝上一盅酒,也算是劳动过后的一种放松方式。茶余饭后,总是会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凑在一起,或是织毛衣,或是纳新鞋,絮絮叨叨地拉家长。男人们也会凑在一起,斗地主,打麻将这种“小来来”是最受欢迎的娱乐。当然,秋高气爽的日子,钓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夏村村民的生活在我看来已与城市无异。大部分人只在家里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都不在家吃,有的在快餐店,有的在饭店,有的是在工厂食堂吃的。他们的“职业”形成了他们的这种吃饭方式。他们要么是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工人,要么是从事个体工商的小店主,要么是出租房屋的小房东,他们已与农业生产无关。
他们的娱乐生活也与城市人无异。很多人会选择在宾馆或桑拿中心打麻将,或是牛牛,或是打双扣,而娱乐的人彼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多半是具有工作关系的上下级,或是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关系的朋友。休闲娱乐也是五花八门,喝茶、打台球、兵乓球、羽毛球等等。夜生活也异常丰富,泡吧,唱卡拉OK,洗澡,按摩等娱乐一应俱全。
这样的生活相比我印象中的农村生活无疑是更有质量的。但是这样的生活却也使人际关系更为冷漠,邻里不相往来,老人无人照应,以致有些老人突发疾病,去世了好些天才被人发现,这些情况原本在农村是不存在的。这样一种熟悉的地缘关系被打破,社会问题也因此而递增,吸毒,偷盗,抢劫等犯罪滋生,伴随城市化生活而来的是城市化的问题,而这以前都是农村生活所不曾面对的。
拟亲制:新亲缘关系的确立
在夏村中,出现了非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根据萧楼的分析,他把这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为中心交往层次的扩展,另一方面是亲属功能不全引发的功能补充。
首先是个人交往层次的扩展,“水泥庄稼”使得原本临近的亲缘关系产生了区隔,亲属之间走动不再如以往频繁,不说表亲被隔开,分家之后的亲兄弟、亲姐妹之间也产生了区位的隔离,并且由于年龄距离的关系,即使亲兄弟姐妹之间并无共同语言,交流不多。其次,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事实,很多人已无亲兄弟姐妹。但由于人社会性心理的需要,他们往往会从同龄或同工作的同事、同学或朋友中寻找类似亲属的关系。因而,有的“兄弟”住在一起,有的一起开店做生意,有的工作之余天天在一起,彼此之间馈赠礼物和人情来往都比照亲兄弟姐妹的形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一种拟制亲属关系。
在我看来,萧楼在《夏村》中分析得第二层由职业引起的差序格局更象是由城市化所引起的变化。“水泥庄稼”是典型城市化的标志,使得家庭的规模因为区隔变得刚性,而由职业引起的差序格局是具有弹性的,当交往广泛,事业发达,场域会扩大,当发展受阻或者遭遇意外,场域会缩小。生活娱乐的变化也正是由此而变化,正是扩展了的差序场的变大对生活和娱乐的需求变得更大,使之变得更为丰富。但终究人不能孤立于社会,于是拟亲关系便迅速发展起来,代替了一部分亲缘关系。当然我们仍然不能忽略由血缘和地缘关系引起的这种差序格局,它与职业引起的差序格局一起编织成了萧楼笔下的差序场。
在《夏村》一书中,萧楼将副标题定为“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而在我看来他笔下的夏村,更象是一个披着农村外衣的城市社区。
体会:
本月怀着比较功利性的态度读书,感觉读些经验研究的书能有更大的实用性。但是读完写夏村的书评时便发现自己的理论严重缺乏,最后只能写了些读后感。这次是切身感觉到打好基础的重要性,还是得先把理论功底练好。因此从下月起还是转为从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两条线开始读,上学期系统地读了下韦伯的著作,接着就从涂尔干开始读吧,政治学的准备继续读一些近现代的著作。
12月读书书目:
《政府论》上、下 约翰•洛克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 托克维尔
《法律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社会学中的一些概念》马克斯•韦伯
《街角社会》怀特
本月主要谈下一学期来的读书感想,主要有5点:
1、自从本科毕业以来已经有3年没有读书了,这一学期开学便投入到读书生活中,因为目标比较明确,这学期的读书一直很平稳,自然进入状态,期间也没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偶尔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变立马放下书本调整,第二天便能重新进入状态。
2、培养了自己的读书习惯。由于一开始便选读了韦伯的著作,其中有基本干涩难懂,确实很纠结,很郁闷,但是还是坚持读下去。慢慢便了解,要读懂整个一本书市完全不可能的,关键是从书中能有所得,并且或许刚读的时候没感觉,但后文中的总结或承接会帮助理解前文,而后续读的一些书也会帮助理解前面书中不明白的知识。因此,我认为,初读书不必要求仔细精读,而是对整体有所了解,并能迅速扩充阅读量,在不断地阅读过程中求更深层的理解。
3、读书笔记的由多到少。在读书的4个月中,我发现读书笔记不是随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越发减少了。因为一开始确实缺乏知识量,因此更为注重记录,而随着阅读的深入,知识的增加,便可选择记忆。如此在减少记笔记的时间的同时增加了阅读的时间。
4、阅读从没印象到有印象再到没印象的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一个入门过程,刚开始时,由于记忆能力差,感觉看完一本书后并没有什么对书的深刻印象,但随着阅读的增加,开始渐渐有了读书内容的印象,读完每本书总能记得一些,但到这个月,似乎又进入了没有印象的境遇。但本周停下来书写读书笔记和课程作业时却发现,在写的过程中脑子里总会有看过书的一些可运用的内容。我想着就是一个从记忆到运用的过程吧。
5、写东西从无从下手到逐渐能动笔的转变。刚开始,由于理论知识积累不够,有思路却并不能着笔写作,随着阅读的增加,理论知识的增加,不仅有了更多的思路,也可以开始渐渐动笔,并且很多时候可以完全脱离书本和笔记本,虽然写作的内容还略显单薄与空洞,但我想,在积累中,能够把文章写得更为充实。
11月读书书目:
《宗教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古犹太教》马克斯韦伯
《政治社会学》毛寿龙
《政治社会学》基思•福克斯
《国家》约翰•A•霍尔 G•约翰•艾坎伯雷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国家》
约翰•A•霍尔 G•约翰•艾坎伯雷
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三种政治思想,即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强调应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涉,而是通过自由的全球经济来推动全球各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并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代表普遍利益,而是体现了其统治阶级的利益。现实主义主要强调国家的控制作用,对内国家可以提供秩序,而对外可以干预经济,抵挡国际工业化发达国家强大生产力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建设的压力,因此,对于国家的起源这三种思想也有不同的看法。自由主义认为国家起源于一个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第一个阶级建立了国家,而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起源于军事征服。
对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有其独特性,在古代几个较为强大的国家,中国由于很多条件对于商人、企业家的限制,资本主义难以发展,例如重重关卡,政府对运河运输的,垄断,以及对农耕的鼓励与维护。而印度,最搞层的婆罗门对经济并不关心,所以资本难以聚集,而森严的种姓制度限制了分工的产生,因而也不可能培育商品行为的概念,再加上虚弱的政治,国家并不具备发展经济的稳定性。伊斯兰国家虽然由宗教将部落团结于一起,但城市生活安逸和奢侈,影响到了积累。在欧洲,由于教会产生的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文化,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主要影响有两方面:第一,新教的禁欲思想促使了资本的积累,并且教徒以财富的增长作为其虔诚的证明,第二,教会瓦解了亲缘团体,使农民能完全离开土地,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必须的充足劳动力。
当然,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自由主义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完全开放自由的市场会因过量生产,供大雨求而生产过剩,从而产生经济危机,这也被历史所证明,因而一些发达国家需要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来缓解如此矛盾,而这必然会上海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使其实行保护主义,由此就有可能导致昔日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稳定状况。因而会有一些现实主义者鼓吹国家社会主义,确实,国家的调控有助于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与方向,但也有其弱点存在。中央计划在推动早起工业化方面较为有效,但在管理复杂成熟工业经济方面未必有效,所有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政党都存在合法性问题。
作者有一个观点比较新颖,他认为各国军事上的支出量相当庞大,特别是美国,这是基于其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而第三世界的种种纷争扰攘是因为民族主义及各种各样的地方驱动力在起作用,如果美国及这些国家能明白这点,互相理解,各国防务负担必然会大大减小,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最后的结论很值得思考,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庞大组织,国家能力不但以它的介入和塑造工业社会的能力有关,而且与撤回或退出干预的能力有关。一个国家最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于其灵活行动的能力,即介入、撤出、改革或放弃的能力,这也是国家能力的核心。
《宗教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从一些宗教的概念开始讲起,然后涉及了宗教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几个方面对社会及人类思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神义论这一方面,会产生这样的一种问题:这样一位神的超凡力量之高扬,与他所创造出来并且支配的世界之不完美,如何能相连而不矛盾。在犹太教中,认为神与现世的人之间有着一道巨大的伦理鸿沟,神居于其被造物所有伦理要求的彼岸,因此他的意旨被认为是超乎人类所能掌握的范围之外,并且神绝对的全能是无限地超绝于被造物的,所以被造物的正义尺度根本不可能适用于神的作为,但这种思想并没有对神义论问题作任何合理解决。
一般在宗教中常会存在救赎的思想,对于禁欲者和冥思性神秘主义者来讲,二者的救赎方式是不同的。对于禁欲者来说,他们的行为需要忠于理性的伦理秩序,并恪守严格的合法性来从事经营,若有所成,则被视为神对于虔敬者劳动的祝福,也是神对其经济生活态度的肯定,这种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冥思性神秘主义者认为,现世内的行动纯粹只是一种诱惑,为了保持其自身的纯净,必须加以抗拒。
关于宗教对于现世的影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从事营利生涯时,会发现自己不断处于一种违反教皇戒令的状况中。就某个程度而言,营利生涯本身不得不被视为该受谴责的,或者最佳的解释也不过就是上帝并不积极鼓励而已。虔诚的清教徒借着经济来确证自己的宗教公德,因为他并没有作出任何清教伦理会谴责之事,而其就是借着经济活动,才能确证宗教公德。他们对于任何人维有绝对可信赖的企业关系,完全地遵守法条而且毫无贪婪之念。伊斯兰教则认为富人有义务要过符合其身份的生活,完全拒斥任何类型的修道院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对衣着有规定,禁止某些不净的食物,他们戒酒、戒赌,他们禁止赌博的规定,在此一宗教对于投机事业的态度上,显然有重要影响。佛教具有最极端的现世拒斥伦理,也可以说是“理性的”,因为它导致了一种对所有本能的冲动之持续的、警觉的控制,尽管其目标与现世禁欲的目标全然不同,不管如何,从佛教、道教或是印度教的虔敬里,都无法产生出导向一种理性的生活方法的推动力。儒教的顺应现世,佛教的拒斥现世,伊斯兰教的支配现世以及犹太教的救世期待与经济的贱民,都无法导向有条理的制御现世。
《政治社会学》
毛寿龙
这本书从一些著名政治社会学家的主要著作及思想引入,分多个方面对政治社会学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权力、政治合法性、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组织、社会分层和政治分层、政治社会的现代挑战、公共事物与制度选择。通过这些方面,可以对政治社会学的大框架有一个比肩全面的了解。
《政治社会学》
基思•福克斯
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世界政治社会的发展,作者主要通过分析国家与公民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组织形式之间的联系来展望未来国际政治的发展。
在一开始,作者提出了“全球化”这个概念,并与“国际化”这样一个概念作了比较,指出全球化不仅促使全球范围内贸易增长,而且标志着世界经济已经超越了国家的控制能力,这是激进全球化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还指出,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增强,接下来将是国家权力的不断弱化。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指出,需要改变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权力平衡。特别是,他们相信市民社会中的经济组织比国家更能有效地形成秩序,分配资源。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实现人类潜能的最佳途径不是集中化的国家权力,而是通过促进自由经济,在自由经济中,权力散布在整个市民社会。当然新自由主义有个弱点,即迷恋于用狭隘的经济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功,而不考虑改革带来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于新自由主义倡导国家不应干预市民社会中的团体,应该越来越具强制性和不可靠性,因为,维持社会秩序和按照正义的要求分配资源等问题在对市场的管制取消之后将会变得非常尖锐。
这种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掀起了一场新社会运动,这些运动的表象是一些组织和团体进行的文化运动,但事实上它们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疑难关系。它们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出现本身就可以被看做是对国家以民主和包容的方式治理市民社会的能力的不信任。通过他们新奇的运动方式,使人们看到国家不是中立的,而是体现了遍及社会的不平等,我们过去对各种政治问题所做的界定都以国家为中心,并因此而呈现出排他性和等级性的色彩。新社会运动则揭示了这些定义背后的深层次权力关系。
当然,对于当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也有吉登斯、贝克等政治社会学家进行了阐述。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中,抛弃了自由主义倡导的静态的个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推崇的压迫性的集体主义,转而强调碎片化,相对主义以及多重的而且通常相互对立的身份认同。后现代主义虽然长于进行批判,却不能为它所嘲笑的现代主义观念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替代方案。在此存在着一种激进多元主义的理论,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实现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各类机构的民主化,是使公民日趋多样化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的关键性步骤。第二,与维护社会秩序,公平分配各种资源的必要性相比,在公民社会内部实现经济合作处于次要的地位。第三,吉登斯和贝克强调全球风险的增长以及这些风险对于治理的多重含义,无疑极富洞察力。
10月阅读书目:
《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马克斯韦伯
《支配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肖像》莱因哈特 本迪克斯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
《智者的尊严》许纪霖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应星
由于刚才直接在IE上打的没传上去,全没有了,就发一篇我的读书笔记吧
《学术与政治》
韦伯的政治关怀
韦伯是一个自由国家主义者,他认为国家权力应该掌握在一个有远见,有强烈意志的政治领袖手中。国家应该采用立宪制。他的卡里斯玛哲学——他对民主的怀疑论及他对民主心向的实用观点,是有可能让他和纳粹有某些共鸣。但他有一个人到主义立场,他对于受压迫者的关爱、对造假与谎言的憎恶,以及他对种族主义与反犹太主义的群众煽动言行不曾稍懈的抗争,都注定了他对希特勒的尖锐批判。韦伯在政治上是没有权力的,而他想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在知识的比较性探讨中,获得一套规则,来帮助他找到政治上的方向。
韦伯的学术
韦伯认为社会学理论不是固定的,而是外在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建构起一个一尘不变的社会学理论结构。韦伯的研究涉及各方面,如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而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都不能作为其他方面的基础,这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
韦伯不像孔德和涂尔干那样妄图建立社会学的专门研究方法,而是提倡在具体研究中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用最具效率的方法。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的行动是有意义的,可以是受习俗的影响,也可以是受外界环境刺激,也可以是受自身价值观念的驱使。因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事物不具意义,所以研究事物的特征、性质自然不能了解事物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其实是不同人对于事物的不同的看法,所以诠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事物的意义。韦伯的另外一个方法论是因果多元论,一个结果不可能只有一个原因促使其形成。可能是由多个原因造成,而一个事件的结果又往往可以转化为另一个事件的原因。对于一个结果,我们不可能究尽其原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抽掉其中一个原因来看结果,从而了解这个原因对于结果的决定性有多大。
对于知识的建构,其实是一种“理想型”,即通过概念抽象地重新建构起来的真实。但这种理想型永远只是真正的真实的一部分。
韦伯的“价值参照”概念,是指由于不同德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他们作出的解释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在里面。
关于国家的正当性分类:第一是传统型的支配,第二是法律型支配,第三是卡里斯玛型的支配。
韦伯提倡价值中立,即价值没有正确与否,好坏之分,人们做某一件事都是因为他赋与了这件事价值。所以一门经验性的学科由于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它不能教人应该做什么,而不能告诉他能够做什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他想要做什么。
韦伯从价值中立的角度认为马克思的自命科学是错误的。他认为没有一个层面可以决定其他层面,因此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可能解放全人类,而马克思对于两个阶层的划分,他认为在两个阶层内也可以再分。他最不以为然的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宽容,要求所有人接受他们的真理。
学术与政治
韦伯的政治信仰是期望政治会受到学术的影响,但他也设想一个由学术共同管理的社会,在制度层面上也可能会转变成“不好的乌托邦”,因为在其中有着现代的国家机器,且当传统势力瓦解后,选举集会反而易与合法暴力的垄断力量相挂钩。
韦伯将价值中立原则与责任伦理不只视作方法论或伦理的原则,而且还当做人们意识上必须坚信的价值。学术和政治乃是由两个不同的价值系统,相对于这两套价值系统分别有特点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期望与之配合。
韦伯强调教育者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不断创新。在政治教育中,一个政治家应具备三种特质:热情、责任感与判断力。热情是对事的献身,责任感代表对这件事的坚持,而判断力则是心沉气静地面对现实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对人对事的距离,也即是要求政治家具备价值中立的态度。
在政治上官僚行政人员即使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亦须服从于外加的规章,忠于他人之事;政治家则必须学到如何将他视作应尽义务的事完全承担下来,并为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官僚行政人员行动以得到社会认可,政治家则是行动创造社会的认同。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一文中,韦伯认为德国从事学术工作比较艰难,所有要走这条路的人都要从“私讲师”开始做起,而“私讲师”的收入仅来源于听课学生所缴纳的听课费,因此经济是十分困难的。而韦伯认为学术生涯中机运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德国大学要求学术与授课并重,学术做的好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擅长讲课的人,因此要从事这项职业必须具备一种好的心态,即学问做的不如自己的人走在自己前面也要泰然处之。
当然作学问需要灵感,灵感首先来自于人们的激情,其次,灵感并不是专业人员强于业余学者,只不过专业人员有较为扎实的功底,更能将灵感系统地表现出来,所以专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
做学问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天赋,而天赋主要来自于人格,即人的“个人体验”,只有那些发自内心对学问献身的人,才更能获得一种做学问的人格,更具天赋。
学术观点总是在不断进步,前人的成果终究会在诺干年后变的落后,而学术就是处在这样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那么很多人会问,做学术有何意义呢?
理知化使得社会不断进步,也许很多原理我们并不了解,但确实不断得到应用,使社会不断进步。也使世界除魅,人们以技术性的方法与计算取代之。就像死亡对于原始的古代农民具有意义。因为他们眼中没有想要去解开的疑惑,死亡意味着一种结束,而对于文明人来说,社会不断发展,他们死亡之后,文明仍在继续。
学问是一种探索,可以使人追求到真实的存在。如在苏格拉底首先发明“概念”,使得他的弟子们认为这些概念就是事物的真实存在,当然这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当然,之后又出现了理性实验,来对一些事情进行证实,其实这即是实证主义的早期思想。
自然科学的价值预设是,在学术研究所能达到的范围以内,把握宇宙现象的最高法则。即我们希望在技术层面支配生活,应该如何去做。至于是否应该活着这么做有无意义,我们在自然科学中并不考虑,正如医院只关心延长病人的生命,却并不考虑病人是否痛苦,想要解脱。
韦伯认为政治是不属于课堂的,教师只能描述政治的含义、分类等,但不能将自己的政治观念灌输给学生。因为讲授自己的政治观点应到可以让别人批评你的场合去,而教室学生只能听课,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教师在教室中只能是扮演一名教室。在德国,很多学生寄希望于老师还能充当他们的领袖,这是不行的。在美国,文凭并不是担任某项官职的入场券,而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无非是和去菜市场买菜相似,学生出钱,从老师那买取知识。
韦伯认为学术能给我们带来三项好处。第一,能让我们获得关于技术的知识,好让我们通过计算,支配我们的生活、支配外在事物及人的行为。第二,能让我们获得思想的方法,思考工具和训练。第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明。人在为达成某一目的而行动时,总是会发现手段与目的之间会有矛盾,因此他必须考虑以最小的恶或最大的善来达成目标。其实教师教授知识也一样,他自己一定会有一定的价值观,思想意识,而他应该做的只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同时将自己的立场灌输给学生。
韦伯认为凡是神学,皆是对神圣之事物在理知上的合理化。因此它们都有一种预设:世界必定具有一种意义。于是便有从两方面展开的述说。一种是对事迹、传统、教义的述说,另一种是理性和经验,即认识上帝的原则。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韦伯认为国家是一种以正当的武力手段而存在的人支配人的关系。而这种正当性有三个来源,第一位“永恒的昨日”的权威,主要是对古已如此的威信和去遵袭的习惯,而变成神圣的习俗。第二,权威来自个人身上超凡的恩典之赐——即所谓的卡里斯玛。第三位合于法规的职责的执行。
政治经营需要有两大要素,即为行政僚属和物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具。行政僚属服从主要因为物质上的报偿和社会性的荣誉。而行政工具包括金钱、建筑物、战争物质、交通工具、马匹以及任何想的出来的东西。职业政治家是无意成为支配者,而为政治上的支配者服务的人。他们以此谋得生计,也获得理想的生命内容。
以政治为主业的人有两种可能:为了政治而活或依赖政治而活,常律是一个人兼有两者。为了政治而活的人一般需要经济上不依赖政治所带来的收入,因此这类人一般在经济上比较富足。当然,依赖政治而活的政治家工作以谋取报酬,并不代表为了政治而活的政治家对经济就没有要求。相反,那些有资产的为了政治而活的政治家更关心经济“安全”,也会在政治中谋求他们的经济利益。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政党的党争得目标,发展成为争夺官职任命权的斗争。
专业官僚兴起,作为亲人的统治者把权力分到不同的专业官僚手中,并且发展出首席政治家来再形式上作一种统一的领导。当然君主会用私人亲信组成的内阁,征求意见,以此来减轻专业官僚对他的压力,让最高的领导权留在自己手里。
政务官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调职、撤职或者“休职备用”。这主要和执政党有关,二事务官吏主要是从事专业事务的处理,进行经营。因此政务官只是对事务官吏的建议作出决定。
官吏和政治家的区别在于管理的荣誉所在,是他能够出于对下命令者的责任,尽心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仿佛这命令和他自己的信念、想法一致。而政治家有其立场,在斗争,有所动情——有恶有好,同时他对自己的作为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群众政治家的典型是新闻工作者。在资产阶级政党中每一个政治家都需要新闻界的影响力,但新闻工作者并不能成为政党的领袖。因为他们没有经济上的余裕,他们需要紧张工作来写文章谋生,这给了他们很大的束缚。因为报纸视野都追求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很少有新闻工作者能在报纸上存有一种独立的政治立场,他们的文章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多低级而煽情,而他们也因此丧失荣誉。因此市场化的情况下,许多新闻工作者在人性方面完全失败,丧失了一切价值。
在德国政党最初是有资族或名门望族与其拥护者建立起来的。在德国,政治经营的决定性志势基本上有这三点情况:第一,国会的无力,第二,具有专门训练的专业官僚层,在德国有无比的重要性,第三,政党有政治上的信念和主义。而从1880年开始,资产阶级各政党已完全变成望族的派系了。
在美国的民主中,存在一种党老大,他们进行一种政治经营,他们通过对移民进行帮助,来指挥他们投票,他们控制并提供大量的资金。并且他们追求权力,但不接受官职。他们没有固定的政治原则,完全没有信念可言,而只关心如何获得选票,他们本人不担任候选人,而把那些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推为候选人。而美国政府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素人统治不断被削弱,猎官制逐渐消退,受过教育的人或有能力的人取得公务员职位。
政治对于人们的心理意义在于可以让人获得权力感。而政治家需要具备三点特质:热情、责任感、判断力,也需要克服面对权力产生的虚荣。政治行动还需要某些信念,否则即使外观上看来最伟大的政治成就,也必然要承受一切世上受造物都无所逃的那种归于空幻的定命。政治上的道德伦理分为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心志伦理把责任归咎于外因,而责任伦理则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心志伦理常用目的来将手段圣洁化。
志业政治学家以武力的手段,按照责任伦理行事,以求达成目标,如“社会主义的未来”或者“世界和平”,这样必然会危害到灵魂的救赎。因此他们应该正视生命的诸般现实,具备经过磨练的一往无旁贷的韧性,和承受这些现实以及在内心中料理这些现实的能力。
最后韦伯指出政治作为一件工作的真义:若非在政治上再接再厉地追求在这世界上不可能的事,可能的事也无法达成。因此必须具有为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极其糟糕的情况仍能说“即使如此,没关系。”
9月阅读书目:
《社会学在中国》 阎明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主编
《小镇喧嚣》 吴毅
《义序的宗族研究》 林耀华
《中国农民调查》 陈桂棣 春桃
《自杀论》 杜尔克姆
《社会科学质的研究》 陈向明
《社会学在中国》一书主要讲述了社会学在中国的产生、兴起、一些研究成果,以及经历的波折。主要介绍了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在中国本土社会学研究中作出的贡献。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线索在作者的笔下很清楚地描述了出来:西方社会学思想流入中国——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产生,社会学专业在教会学校开设——中国兴起的社会调查运动——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中国的人口问题研究——乡土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挫折和困境。书中还介绍了众多第一代中国社会学者的思想和研究。
《外国社会学史》从史的角度阐释了社会学在外国的发展。书中首先阐释了西方一些启蒙社会学家的思想,诸如孔德、斯宾塞、滕尼斯、韦伯、齐美尔、涂尔干、帕累托等。接着就是20世纪一些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诸如美国的本土化运动,诸如吉丁斯,是使社会学从哲学的一个分支变成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独立学科的先驱。除此之外,还有美国的实用主义和芝加哥学派的发展。接着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科塞、达伦多夫、米尔斯为代表的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理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社会现代化理论,最后讲了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介绍了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为代表的二战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小镇喧嚣》是一本体现农村一些特别面的经验理论作品。吴老师站在政府的角度,通过记叙了武汉周边一个小镇中的几件事情:如迎检、开发、收农业税、小镇工业的发展、农业产业转型。来体现在强社会,弱农民的社会中不同于我们传统观念的一些现象,农民在与镇服交往中的博弈,以及乡镇工作开展的艰难,当然也体现出了农民生活的困难和对于一些事情的无奈。书中的很多政策在近几年来的发展中已经发生了改变,自然农村又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可以结合书中最后给我们的一些思考空间来进行感知,进行新的体验与反思。
《义序的宗族研究》是一本简单的民族志介绍书籍。书中没有任何理论,但是通过记叙,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义序这个福建村庄内的宗族结构以及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祠堂。这对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至今的宗族情况非常重要。
《中国农民调查》从一些农民与政府冲突的流血事件开始记叙,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安徽农村很多地方农民遭遇的不平等、公正的待遇,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当时的三农问题。接着作者分析了我国农村从解放以来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待农村的和农业的态度,最后作者讲述了费改税政策在中国的曲折发展,并对中国农村未来进行了期待。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三农问题的关心和对于农民的关怀。
《自杀论》是一本经典的实证主义经典著作。作者引用了众多数据,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自杀这样的一种现象进行了证明。首先涂尔干假设了一些引起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并通过引用数据,并加以分析,否定了这些非社会因素与自杀的相关关系。然后涂尔干又分析了一些引起自杀的社会原因,并将自杀分为了三类: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动乱型自杀。并分别举了一些事例:宗教和婚姻对于利己型自杀的影响,军队、伤病等对利他型自杀的影响,一些大变化对于动乱型自杀的影响。接着涂尔干揭露自杀的实质为人与群体的结合程度,并最终提出职业团体有助于降低自杀的这样一种结论。这本著作结构清晰,思路明确,虽然现在看来也有很多漏洞,在方法上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很经典的范例。
《社会科学质的研究》详细地介绍了社会学究中质性研究这样一种方式。书可以分为几大块,由于时间问题,我暂时读到了第四大块,前20章。本书第一块是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质性研究,其理论发展,分类。第二块是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介绍了质的研究的设计抽样、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如何进入现场。第三块是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介绍了收集的三个方法:访谈和观察以及实物收集。第四部分是质的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是讲述了资料分析的思路、分类以及理论的构建。
[ 此贴被李宜成在2011-06-11 23: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