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4月
经济与社会(第二卷) 韦伯
学术与政治 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韦伯
经济通史 韦伯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读书读书 陈平原编
这个月主要看的是韦伯,主要看的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以经济与社会这本书为中心。之前看过的资本论还有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等书的知识内容,对我看这些书有一些帮助。当然,可以说,韦伯的书我只看了一半,用其他研究者的话说,我看的是他讲的关于制度方面的,强调行动背后的制度是决定人的一些书。特别是经济与社会一书。他的关于文化方面的,关于宗教的一些著作我还没有读,以后还是要读的。这次看韦伯,我抱着学知识的目的来看的。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学到什么,研究什么,在这种心态之下看的倒是愉快,的确也学了一些知识。所以,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看书方式,不让让看书变成一种压力,看书本来就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韦伯是个学术背景比较复杂的学者,所以他思想也是包含很多,考虑问题比较全面,逻辑体系比较复杂。虽然看的不都深入,但是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他的,给我的感觉是,他研究的东西是实事求是一点也不含义,看着就很真实,有重量,有内容,一点也不虚,没有空话,经典就是经典,值得咀嚼。他的思想我没有连起来,这次看书没有做笔记,具体说什么我就不说了。给我的感觉,我看的这些书,韦伯就是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如何发展的,关于这个问题,他从历史与现实的各方面找原因,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他阐述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他关于理性经济行为的分析很深刻,他关于宗教理性的分析,我只看了新教那本书。我就感觉到宗教,圣经对西方历史文化影响极大。不了解这些很难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
具体的东西我就不说了。对我而言真正有用的看书时间是从大四开始的。前三年,没有真正意识到读书重要性,再加上时间很散,没有时间给我想问题,同时以前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看书方法。倒是最后一年越来越意识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很喜欢这种状态。以前是个看电影都要快进的人,现在能够认真看完一部时间很长的有意思的电影,浅薄的电影我还看不上,看书,让我看深刻,让我更接近自己的灵魂。同时让我更加不浮躁。越来越觉得勤奋是一种美德。就是以后我不搞学术,我也是会是一个有看书习惯的人。我也很珍惜大四这段时光,我觉得我大四是大学四年过的最有意义的。接下来一个月,我准备好好利用时间看几本哲学的书籍,也许以后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氛围了。
货币哲学》y齐美尔
《宗教社会学》by齐美尔
《叔本华与尼采》by齐美尔
《经典理论与现代性》by王小章
其他杂书。
王小章的《经典理论与现代性》“以托克维尔、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韦伯这五位经典社会理论家为中心,本书从理论所由产生的语境、方法论之辩、经验性的现代性诊断学、规范性的现代性治疗学诸方面对经典社会理论的现代性话语做了系统清理,揭示了理论家们共通的主题及各自的关怀,也展示了现代性问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体心性诸层面上的体现。”这是一本综合性比较强的书籍,我觉得书籍的导言部分写的不错,后面的内容一般般,没有作者太多的见解,和经典书籍不能比较,不过作者本人能够做这样一个综合还是不错的,出发的视角也还好,主要写的是这五大思想家对现代性问题的切入点。
这个月主要读的书籍就是齐美尔的了。之前看过他的一些短小的杂文,觉得他的思想蛮有意思的,于是这个月认真的读了他的几本书籍。以我的水平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他读懂读通,再说,那也不是我读书的追求。 先将一个月读齐美尔的感受归纳如下:
齐美尔本人是比较推崇叔本华的。齐美尔对叔本华尼采的看法:叔本华执着于对生命终极目标的否定,因此实际结果是对全部生命意识的否定,尼采则根据人类进化的事实,发现了一种可以让生命重新自我肯定的目标。对于叔本华幸福与苦难是生命价值的确立者,因为它们根据其心理结构摆脱了那种“无所谓”,而每一终极的目标的丧失都伴随着这种生命的无所谓。对于尼采,正是由于这些瞬间特征,真正的无所谓就是生命不值得停留的那些站点。此外,如果苦于乐还有什么价值而言,则不是由于生命向着它们发展,而是恰恰相反,因为且假如它们向着生命发展时,便成为生命提升自己的手段。永恒是叔本华生存精神的对立物,它意味着单调,所以叔本华从这里走向了悲观主义。尼采则认为永恒意味着对每一个不完善的现实的胜利,所以在这里尼采走向了乐观主义,其实尼采的想法里有一种进化的意味,是因为在尼采和叔本华之间隔了个时代伟人——达尔文。他的书籍物种起源我翻了一下的。
齐美尔对于宗教的看法。正如我看的那本书籍宗教社会学一样,落脚点在社会学,而齐美尔本人也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的身份来写这篇文章的。我觉得他的想法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说是一种唯物史观,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生活现象位于一切宗教的彼岸,宗教情感和宗教冲动并不仅仅表现在宗教里。可以说是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只有宗教在成熟和独立之后依然将这种因素作为独特的生命内容和接线极端森严的领域而存在。齐美尔认为宗教的发展是不可能宗与社会生活的割裂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孝顺,爱国,大同主义者,封建等级……这种宗教因素是以实质上的盲信为标志的。所以说从社会学家的视角来看,上帝是人类为自己制作的一个玩具,或者说投影。人对上帝的爱,从逻辑上来讲是对更高秩序的爱。从心理上来讲是一种对安慰区域的留恋。从社会学上来讲,或许是一个有益的骗局。宗教只是人类解释社会的一种方式,带着某种崇拜的色彩。但这种力量本身就同时宣告了人类永远无法治愈的糊涂。
货币哲学。我很喜欢这本书,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他的逻辑是很庞大的,我就说说文章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东西吧。写的很好是我的感受。货币哲学在我看来终究还是一种经济学的东西,因为对象是货币。虽然作者分析的视角是哲学的语言是哲学的,里面描绘的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交换关系更带有社会学的色彩,但是我还是认为它终究是一本经济学的书籍。齐美尔写货币,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价值,当然他的价值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哲学的层面的价值。里面有很多很有哲理的话,他写文章的时候又很喜欢举例子,所以他说的道理总是能够给我们生活中很多启发。齐美尔也比较关心女性,他喜欢用爱情之类的东西来做比喻。他说价值觉不是客体的性质,而是保留在主体内的对客体的一种判断。而交换,客观化,用一般等价物来衡量价值的过程,则让我们或者客体的更大价值,因为它变得自由,流动性更大了。交换是一种社会学的现象。一种社会生活的最初功能和形式。交换中体现着一种关系。各种各样的交换把人与人联系起来,而我们的货币是一种度量,是一种变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说,价格的变化也就是它们社会关系的变化。
货币的哲学意义:它是实践世界中代表着所有存在的最可靠的图像和最清晰地体现,据此,事物通过彼此得到了它们的意义,并且它们的存在通过它们的相互关系被确定了。这是一个精神生活的基本事实,即我们通过特殊客体,用符号表示了我们存在的各种元素的关系,它们本身是物质实体,但是对我们而言,它们的意义仅仅是或多或少的同他们相互联系关系的某一种关系的一种代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那种客观文化取代主观文化的过程。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现代化的的过程。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客观。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很多思想家都说的都是这个东西。社会转型必然的结果。好像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流动性更大,更容易被社会接受。普遍性是最具有包容性也最没有个性的。理性也是。但是我觉得做个和时代接轨的现代人理性也没有什么不好。现在人也是矛盾的,一方向向往个性,但是有时候这个社会容不下那么多的个性。社会它需要一种普遍性。一种规则,一种约束。所以,现代性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在适应这个社会的基础上体现自己更过的个性自己的价值和意思。
这个月(11中~12月中)的读书状况:
《追忆似水年华》by马塞尔·普鲁斯特
《风险社会》by乌尔里希·贝克
《快乐的科学》by尼采
《悲剧的诞生》by尼采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by齐美尔
看的不多,没有完成读书任务。
1 。这个月主要是看的一些德国学者的书籍,除了《追忆逝水年华》这本法国意识流小说之外。《追忆》是一本很好的意识流小说,作者普鲁斯特则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作者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身体状况不好,这些特征给作者一个很好的观察平台和一颗敏感的心。这些在他的作品中反映的也比较明显。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 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文章运用了很多通感,作者感情笔触转换的也比较快,联想很丰富,这些促成了本书的意识流特征。我觉得作者笔触又是比较细腻了,可以把人的内心深处的一些感情的联系扑捉起来,所以看着很多联想的时候,觉得很有共鸣。不过文章的后来写了很多关于上层社会腐化的事实,所以这也是这本小说的历史价值。“作品透过主人公的追忆,表现了作者对家庭、童年和初恋时感情的怀念,对庸俗事物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谓‘黄金时代’的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种种人情世态。”这本书的标题很怀旧很有文学色彩,以前就经常听说,最近得以品阅,在两个秋天的下午,伴着漫天的落叶,颇有追忆逝水年华的感觉。
2。《快乐的科学》和《悲剧的诞生》则让我更加理解了尼采的思想。《悲剧》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
基督教文化提倡理性至上,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是凌驾一切的力量。人的自然生机被抑制了。人,完全成了上帝的奴仆,成了理性的存在物,成了没有生命力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的机器。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经逐步解体。哲学家从认识论,本体论、科学知识、历史考证各个角度对基督教原理进行批判,并从中引出了激烈的政治变革(18实际法国唯物论者)和哲学变革(费尔巴哈)的结论。人,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人又怎样表现出其主体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纷争。尼采从酒神精神中找到了隐藏在人的生命内部的一种生命感和力量感,也就是人类本来的内在自然生命力。于是,他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上帝死了,人类怎么办?既然上帝死了,人类就应该迎接新的时代。尼采哲学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认为只有人的生命本身才是评判一切价值的标准,认为人类必须超越自我,有一个高于自身的目标,使人的生命本质高高扬起,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这也就他的超人意识。上帝死了,在这没有神的世界里,人类将重新评价一切,要恢复人的生命意志,也就是尼采学说中的强力意志。强力意识在尼采那里获得了某种本体论的意义。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近代理性主义运动使这种希腊悲剧精神消失殆尽。虚构的上帝死了,我们面对的唯一真实是什么?生命!从“生命”出发重新思考一切和估价一切是尼采思想的基本路向。不理解尼采的人说他是疯子,其实尼采是个很积极向上的人,他所说的强力意思就是指的是强力意志说到底是人敢于同痛苦灾难相对抗的生气勃勃的生命力、创造力。所以看尼采的书有时候会看成热血青年。但是他的思想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容易被人利用。比如希特勒那些好战分子。 尼采对后人影响很大,鲁迅,梁启超海德格尔 佛洛依德等。
3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8),德国古典社会学大师,新康德学派哲学家,与马克思(Karl Max)、韦伯(Marx Weber)并称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三大经典思想家。有人说韦伯是尼采的信徒。齐美尔是叔本华的信徒。之前从没有看过他的书籍。下个月准备多看些韦伯和齐美尔的。齐美尔的社会思想是从社会分工开始的,并不是像很多专家所说是从货币哲学开始的。但是与马克思或者涂尔干的社会分工不同,齐美尔以一种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待现代生活的分工,分工产生的极端和彻底的专业化。只是普遍文化困境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的普遍的文化困境,指的是客体文化和主题文化的相互离异,其结果是现代人的生活或者生命都成为了碎片。 与马克思关注的作为商品的货币不同,齐美尔关注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对于韦伯这一深远意义在于理性化机制的形成,但是对于货币成为了生活中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了外在的客观性达到了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
法律、理智型和金钱都具有不考虑个体特征的无差异性。在现代文化中,事物的客观精神确实完全无缺,但是这个王国缺少的是不能理解在客观性中的真正个性价值。我觉得很多谈到现代化,谈到理性的思想家都会说到的那个
理性的牢笼和现代性的悲剧之类的东西都在他们文章中的得到了反映。所以一些后现代的思想家才会如此的注重个性差异性之类那些东西。他的作品以后还要好好看。
4 。《风险社会》本书的论点是,我们正在见证的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的开端——这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设计的现代性。这本书所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现代性。 看的不是很懂。有点难。没有看完。
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我饿。而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概括成一句,我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在这种形式上风险社会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时代,在其中产生了由焦虑得来的团结并且这种团结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
未完待续
附一篇"文学色彩"的感想 :《原来你也在这里》
为一些杂事忙了好久,终于可以心静得看书了。好久没有看书了,随意拿起一些文史哲。诸如:《追忆似水年华》、《围城》、《三生石》、《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悲剧的诞生》。愈加觉得文学有一种可以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的魔力。在文字的描述之间里我们总能窥见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这是一种还原、是一种穿越、更是一种欣赏和享受。
在这个梧桐叶纷飞的浪漫季节,不经意的翻一些书,书里的某个情节也许还在心里萦绕,暂时抽离书本,徜徉在华科的彩秋之中,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长青的松柏。思维跟着梧桐叶一起翩翩起舞,惊艳的如美丽的蝴蝶。也只有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才能产出如此多的烂漫思绪。尼采说,应该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他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来说明艺术乃至人生的意思。日神是光辉之神,它的光辉使万物呈现美的外观,就像美丽的梦一样。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是一种“醉”的人生态度。何为醉呢?它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幕悲剧,不要失去了人生悲剧的壮丽和快慰。有人说,尼采是个疯子是个悲观主义者,其实尼采是个很积极的,他肯定生命肯定激情,甚至肯定生命中必然包含的痛苦和快乐,这是他的乐观的悲剧世界观,也是酒神精神之所在。
但是,现代文明的症结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也就是“颓废”,在现代商业社会,人们的生活及其匆忙,内心空虚被浮躁的社会推着走,人们看似越来越理性,其实越来越功利化,陷入理性的牢笼。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忽视,我们习惯了快餐文化,执迷各种各样工具性的书籍,这样,我们对经典的触碰,对人生的思考也似乎随着我们被潮流裹挟的激情一起东去。在大学里面多读些书籍是很有好处的,这也是我们大学必经的一个社会化过程,因为阅读养心,它能培养我们独立的人格,让我们在滚滚人流中认清你自己;阅读养性,培养情商,生活中小小的挫折不能绊住前进的脚步;阅读还能怡情,它有益于培养我们艺术的美的人生态度。
每个年龄都有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20岁的我们不仅要光鲜自己的外表更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在人生最美的年华有好书相伴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等我们以后有所成就追忆当初似水年华的时候,大学在时间的的隧道中会融成一种美好的感动,等我们遇到人生的知己,举手投足眉宇之间,磁场相吸。在相知、相许之时也能谈到:哦,当时原来你也在这里。
2011年10~11月
大历史不会萎缩
中国大历史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尼采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周国平
阿城精选集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围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如果真的严格的算吧,我是没有达到要求的,自我反省一下。
不过我自己倒是觉得自己的整体的学习知识的状态还不错,有点压力还是好一些。
说说我看的书吧,我之前就说过我自己比较喜欢文史哲,其实也谈不上喜欢,因为我对文史哲也是不太了解的,但是我愿意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所以,这个月,我看的也是这些方面的书,至少我认识我读的是经典。
原来我是没有读过中国大历史的,怪不得浙大的老师问我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呢,这次好好的看了一下黄仁宇的两本书,终于大概的知道了什么是大历史。在我看来,是黄仁宇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重视综合不注重分析,从小的事情窥探大的道理。同时也是他的一种立场,一种事情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历史说法,因为中国人向来注重褒贬,带了太多的感情色彩,黄仁宇觉得自己的大历史比较客观。同时,他在中国大历史这本书中提到过很多的制度,税收等政策,有时候和世界同时代的一些国家相比较,用以说明为什么一些生产方式为了没有在中国发生,进而隐约的回答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大历史不会萎缩更像是一本学术杂集,看起来很轻松。觉得他的历史写的也很有趣。
尼采。关于他,刚加入读书会的什么对他很感兴趣,但是那个时候不敢多读,怕走火入魔了。这个人思想有些方面是有点极端,如果理解有误的话,会有些不好的影响。但是我觉得现在可以了解了解了,有很多关于尼采的负面评论,我想通过自己的这个阅读过程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下个月我还是会继续尼采和历史
关于我读的几本小说类型的书。我也说说看,其实我看围城,不是单单的把他当做一本爱情小说来看的,是因为我对那段历史感兴趣,但是我想找个使我比较能够理解的渠道来化解我的兴趣,于是我选择围城,我看到了中国知识的份子的精神风貌。我看阿城精选集更是从中看到了很多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东西,那些东西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最近上过一门选修课,那个老师也是个很关心学生的老师。听他串讲中国历史地理,我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又进一步加深了。他指导的也是一种分析方式,比如,中国为何在那个时候几分天下,一个地方何以成为首都,以何种方式管理之类的,很多也是和社会学相关的。我觉得感兴趣,下个月想看看《三国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本励志书,讲什么是天命。其实它是在告诉我们克服种种苦难,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的金字塔,自己的宝藏。
2011 05
权利精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文化要义
宗教社会学十五讲
穆斯林的葬礼
2011 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萨摩亚人的成年
社会学 人大 李捷理
拯救乳房
论现代市民社会的城市治理
伊斯兰教
单身者舞会
读的不好 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从这个月开始 好好地加油。。。。
十月的
《有闲阶级》 《 街角社会》 《社会学概要》李银河 《政治学的邀请》 《纽约时报 晚清观察记》
最近的
文明的冲突和世界次序的重建 中国哲学简史 文化论 苏菲的世界 我在伊朗长大
五月份读书
《理想国》 《大历史不会萎缩》《大学》 《中庸》 《社会契约论》
我喜欢主图的阅览室,喜欢里面的书香气息,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有很大的充实感。
特别是在这春末夏初的时候。
隔断无谓的联系,携书与知识游。
只是这种感觉我也会想到类似的过往,斑驳的回忆,从书里抽离的时候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也会在衡量青春、时间付出与收回的比例,进而怀疑到值与不值得问题。
也会在彳亍、徘徊、犹豫下毅然、果断、坚决的做自己想做的,但是会花很多时间的事情
人是迷茫的,面对着不可知的未来,人是微弱的,站在浩瀚的知识面前
“寄浮游于天地,藐沧海之一粟”
我在思考渺小的我能够真正拥有,不离不弃的是什么??或许在时间的长河中,在不可知的变化下,能够永远守护自己的就是书与知识了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即使我一无所有的时候 我们还有共识的书香记忆
读书给我安全,让我的内心强大。我不是孤独的,在做值得做的事情 在前进 together with me are so lovely ones~~
太远的够不到,所能做的就是拾缀起手边脚下的零碎,用它们慢慢的编织一个自己想要的未来..。
四月份读书
民主四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政治家
中国站起来
3月份读书
江村经济
万历十五年
共产党宣言
文化模式
没有太多的关于书本的感受,关于读书以及心态方面的感受不少,以后写了感受再发吧~
最近有意的看了些哲学方面的书籍。看的过程中杂糅着痛苦与喜悦,痛苦的原因之一是我对有些天才哲学家深邃的思维多少难以把握,同时看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思考有些有点深奥纠结的问题,喜悦是显而易见的,读书有感受有收获就是喜悦
我正看《哲学之树》,书看了一半了,而本来腰酸的我早已怠倦了,我想出去走走或许感觉更好。
走的还是平时走的那条路,只不过那是此时好像特别平静。其实一个人你的时候不是一个人,最少有你的影子陪你,以前有这样的想法的总是觉得那是些少男少女才会有的一些情怀,现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发现它还是蛮哲学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洞穴”,他主张,感觉经验把我们和事物的真相隔绝,因为我们的五种感觉只向我们呈现了事物的影子。我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一种观念,影子是假的,可是也许我们看到的其他的也只是事物的一个影子,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这里对真的假的做这么细的区分呢? 苏格拉底认为很少有人能看到真实的事物。可是想想,不太真实的事物也不是不美呀,看,我就觉得修长模糊的影子看起来味道十足,看来上帝的本质是善良的,看似他没有赋予我们足够的看透事物的本领,实际上他是在创造另一种美。
我一向对光和影有些细腻的触觉,高中时代很多瞎想的时光都是耗在了教室门口那几颗梧桐树身上,它们的叶子,它们的颜色,阳光在它们身上的投影,这些都构成了我高中时代特有的符号,叶子的长与落就下是那个我的喜与忧,叶落叶张长了几个轮回我的高中时代也就那么结束了,那时候的我是个感性的人,特别感性,喜欢文学诗歌,对一切有美好的幻想。来到大学,学社会学,看书,这些都使我变得成熟理性起来,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对感性的自己做很多否定,不过现在走出了那个阶段,回过头来看那段时光,理性的感受到感性本身无关好坏。
造化把我带到了华科这个满是梧桐树的学校,冥冥中有点天意吧。哲学家喜欢问:你们相信上帝吗,他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我是唯物论者,接受的马克思的唯物哲学观和史观,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上帝”是缘分,是天意,也是机会和命运,不论他是谁,不论他如何决定限制我,我相信他是善良的,而且只要我是和他同类的人,那我就是对的。
足球场的周围环着很多树,路边每隔几棵树就会挂盏温柔橘黄的路灯,意外的营造了一种安谧的氛围,霎那,站在足球场中间的抬头看远处,感觉自己是漂在海面看傍晚的海滨。白色韵苑就像海边的城堡.......这是幻想?是梦?是事实?这是不可确定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正在怀疑,所以我存在,我的想法也存在。
哲学是魅力无穷的,是美,是智慧,但是我们往往缺少和它的沟通而使它变得生涩难懂,就像一个好久没有联系密友,渐渐疏离,有个哲学家说过小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我想大概是小孩子喜欢用天真,原始无邪的眼光思考生活和意义吧,现在的我们学哲学也要想小孩子那样多想多和生活联系。
看书是个很好的过程,很多的时候它的一个很大的益处是带来了我们的思考,一位追求数量的读书也不是积极的读书
王国维说过“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想看书的时候也要“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觉得自己对这方面有了小小的感悟,于是写了下来。
[ 此贴被黄萌在2012-05-04 12: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