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7 total )
本页主题: 杜姣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12月18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杜姣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12月18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三农研究读书会读书报告 移动到本区(2011-10-17)
2013年11月到12月读书
更新至2013年12月18日
读书书目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诺斯 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企业、市场与法律》科斯 著
《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斯密德 著
《权力与繁荣》奥尔森 著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著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著
《西方政治学史》许耀桐 著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贺雪峰 著
《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与方法》

经济学理论有三大基石:天赋自由的伦理学说、经济人假设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其中经济人假设中的人的自利本性是核心,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继续的内在动力,通过供求关系下价格机制的引导来驱动,促使其合理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自由是个体自利本性得以外化为行动的外在条件和伦理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从两个方面为所有者进行资本积累提供了安全性的保障:一是它给予所有者稳定、长期的心理预期,激励其进行资本生产的内在动力;二是它为资本积累的规模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通过以上三大基石,进一步可推导出经济学理论中的其他两点:首先是对市场经济中行动个体的自信,能够全面的掌握市场信息,并能据此及时地做出反应及调节自己的行动;其次是对市场调控能力及完全竞争的自信。依照经济理论中以上三点前提,就可相对容易地发觉经济学理论历史脉络中的批判和继承关系。下面择要点来论述。

马克思基本上保留了斯密以来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和假设,他仅仅抓住劳动价值论不放,并通过更加抽象化的理解劳动,从最终商品价值分配的角度,发现资本家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的利益上的故有矛盾,最终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生产的制度性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这一群体并不是马克思批判的最终对象。正式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了商品分配上的剥削性特征。因此,马克思的重点不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而是价值的分配,并为其革命理想服务。而古典经济学通过工资基金学说避开了资本家同工人之间存在的这一利益上的冲突,为资本家的利润所得提供合法性。古典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及生产成本理论之间的犹疑态度,反应了他们在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利益偏向的摇摆性。一方面,他们看到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家的资本积累;一方面,他们对工人阶级贫困和弱势地位又抱有同情。马克思则表现出了立场偏向的彻底性,这也是他的价值理论呈现出更高一贯性和系统性的重要原因。李斯特以国家经济学说代替斯密德世界主义的自由竞争学说,但在国家内部,依然坚持主张疏通德国各邦国之间存在的贸易、关税壁垒,疏通资源流动渠道,保证资源的自由流动,将国家的阶段性、历史性及特殊性引入经济学理论之中,服务于国家建设。经济学的目的追求的从来不仅是个体的富足,而是与个体富足相统一的国家富足,这关系着各国在当时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和权力。

边际效用学派主要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的批判,提出商品价值的主观效用和边际效用理论,将分析的主体导向消费者,得出不同商品数量相对于需求主体的效用并不是均质化的,而是呈现出递减规律。这一点被马歇尔通过其均衡理论中对供求关系的强调纳入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凯恩斯看到了市场的不完满,以及由此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倡导国家的干预,作为对市场力量的补充。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否定人自利本性的基础上引入公共选择、产品的外部性、交易成本、搭便车等概念对所有制的存在基础、所有制对经济效益的作用以及因为物品特性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诸如此类的现象进行反思,为个体及市场能力设限。

以上对古典经济学的批驳,从来没有捍动或从未想捍动经济学理论中的两大根基:自由的价值观和个体的自利本性。因此他们的批驳还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内,这也决定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特征。即使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学说,也是以个体的自由、自由的市场为前提的。国家在经济学里永远只是服务于经济和财富生产的附庸,是市场力量和及个体能力无法达到其目的的补充。不像政治学中,是一种带有强制和压制色彩的权力配置。

但个体的自利本性假设也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界限。将个体的自利本性作为一种研究前提或研究方法,它是有其适用范围的,它同经济领域的物质财富生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自利本性确实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人性中占重要地位的特征,并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更为彻底和有效体现。以此为前提所推论得出一系列结论都是顺理成章的,但经济学若想将之应用于诸如家庭等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企图建立经济学帝国,无疑是把社会和人性想得太简单了。如果经济学安分地守在自己的领地里,其他任何学科对其的苛责都将只能在外围打转,无法攻击经济领地的堡垒。自然,经济人的假设也成为其他学科进行批判的靶子和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底线。

另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财富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消费,分配是它的软肋。分配涉及到的不是市场经济效率的问题,而是人们的整体福利问题,是有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一般说来,分配机制有两种:一是市场;一是习俗、制度。在经济学的的理论视域中,无疑市场或竞争的分配机制占主导地位,这种分配机制之下充满着分配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博弈,同事也是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的一大隐患,也决定了自由的市场经济是强者的王国、弱者的地狱。虽然古典经济学有对分配机制进行阐述,但其对资本家的偏袒显而易见。资本家所遵循的利润法则和工人阶级遵循的生存法则,就为各自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宣判。

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传承和对话关系,抽象起来看。或者说,西方社会科学史就是一部理论搏斗的历史。







2013年10月读书
更新至2013年11月13日
读书书目
《经济增长理论》 刘易斯 著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 著
《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 著
《制度经济学》(上、下册) 康芒斯 著
《费孝通文化随笔集》 费孝通 著
《经济史上的结构域变革》(未完成) 诺斯 著

经济学不曾绕开过制度,也不曾离开过制度。即使没有鲜明的提到制度,制度也是掩藏在大家思想的某个角落之中。而制度真正以正面的姿态进入我们的视野还得归功于马克思及其从德国发端历史主义及在美国发展的制度经济学。下面主要就以凡勃伦和康芒斯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谈几点零碎的理解。

一 围绕“财富”的两种约制规则
财富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富的生产、交换及分配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二是这些活动所遵循的规则。这两面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规则是经济活动得以展开的处境。理性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共识,即使是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也无法否定个体逐利本性的基础性地位。因此,若仅从个体行为来说,他们在经济领域中最主要目的无疑是尽可能多的获得财富。逐利本性是促使人们进行财富生产、交换及分配的内在驱动力。但人的经济行为是受到外在环境约制的,从经济史中可以看出这种约制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约制;一类是人为约制。自然约制本身遵循的是自然法传统,相信世界本身具有一种内生的自然秩序,指导着人的行为,并能自为的达成和谐,和谐是自然法则的常态情状和目标指向。对自然法则的倡导以重农主义及斯密开辟的古典经济学为典型代表,他们反对一切人为的对经济活动和秩序的干预和控制。即使有冲突,也仅是暂时的,它会通过自然调解恢复到原有的和谐和秩序状态。赞同人为约制的学者否定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在协调性,认为需要人力的干预来控制和预防冲突。这在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想中有明确体现。

二 康芒斯:所有权关系的进入
相对于以往的古典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某种意义上它实现了研究视点的转换,即从人与物的关系进入人与人关系的研究,中间以交易来联接,所有权关系被引入,而这又以经济思想史上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财富”理解有关。

市场经济中的商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就必须有一个条件,即有限性。这种有限性反映在人的层面,就是一种占有关系,或者所有权关系。

由于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在商品,而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一个根本属性,所以交换价值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就不难理解了。另外,交换价值本身成为商品市场上的一种财富指标,确切的说,总价值的多少代表财富的多少。总价值=交换价值(价格)*数量,由于交换价值同数量之间大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反映在市场上即体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对交换价值的影响。因此,商品生产的数量成为资本家考量的一个基本因素,即商品并不是生产越多越好。

现回到财富本身。

这里我们又不得不回到斯密提出的问题,“什么是财富?”斯密的回答是商品和劳务,这是财富的物质形态。从既有的经济学研究中,至少可以发现两种意义上的财富,一是使用价值,斯密的回答可以算作这一类。使用价值表现的是物品从主客观上满足人生存及发展需要的能力,是一种效用。若将财富视为使用价值本身,那么,它是不为数量所限制的,即数量越多越好,数量越多,表示财富也就越丰富。使用价值单纯反映的是人同物的关系,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这是使用价值意义上的财富。

此外,还有一种交换价值意义上的财富。交换价值是以市场交换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是一种物品之所以为商品的根本性特征。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一种物同另一种物的交换能力。有限性是一物存在交换价值的基本条件。针对这种交换能力,经济学发展出两套衡量标准:一种是客观价值标准;一种是主观价值标准。客观价值标准说以生产成本及劳动成本理论为代表,这将商品的交换价值锁定在生产领域;主观价值标准说是以人对物的主观需求为尺度,关联到物品不同数量条件下人们的需求强度,以边际效用学派为代表,此时的交换价值受到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由此交换价值学说由商品的生产领域转向交换领域。若从交换价值的角度理解财富,财富应该是交换价格乘以所交换的数量,是一种总价值。由于交换价格受到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在生产领域,雇主就不是一味的要求尽量多的生产数量,而是要相应的控制数量,以保持高价格。此外,这种物与物关系背后掩藏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与竞争,即有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支撑着物与物的关系。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有两种:交换关系;交易关系。交换关系是物的转移,这反映了个体生产的片面性同个体需求的完整性这一矛盾和冲突,正是有这一矛盾和冲突存在,所以人与人之间有进行交换、合作的必要,进而勾连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交易关系,是康芒斯所体的所有权在交换主体的转移,这是一种法律上的控制权。所有权,体现的是个体对物的一种合法占有关系。这是进入接下来所有生产、消费环节的基础所在。

交换价值是一种稀缺性价值,这种稀缺是由于所有权所造成的。

三  制度经济学
制度一直都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不管是将其作为一种既定的前提,还是将之作为独立分析的领域,制度这个问题都是无法绕开的。制度同财富紧密的缠绕在一起,这种缠绕表现在两方面:制度是为财富生产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这是制度的消极性意义;制度直接有助于财富的生产,这是制度的积极性意义。

制度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高度抽象的逻辑建构与演绎以及将经济活动看成是在人的欲望和偏好的支配下自动形成的一套自洽的市场体系不同,它的研究切实深入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其中以康芒斯从交易关系为根本立足点,将该关系划分为买卖的、管理的、限额的交易类型,反映了人们在市场中围绕商品所产生的三种关系形态。制度经济学做了这样的一个工作,即为人们以财富生产、交换、分配等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置换了一套指导框架,这个框架不再是那只无形之手,而是规则、制度、习惯、习俗这只人们在历史的不断创造和积累中的人为之手,这只手引导着和规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与行为。

之所以制度经济学看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它有其现实原因(学理层面和现实层面)。制度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时正是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以及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层出不穷的时候,同时,经济危机频发亦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这些使他们无法忽略制度的存在以及国家力量的存在。制度经济学看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因为稀缺性所存在的固有的利益冲突,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又具有相互依存的特征,因此,这给二者能够达成和解以及实现秩序提供了可能,法律作为调节这一冲突的手段的重要性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康芒斯)。

但制度经济学存在一个问题,当将研究的触角伸到具体的交易关系之中后,这种所谓的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就实现了转移,虽然它依旧以经济活动为基本的研究载体。它的重点在人与人之间关系或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微观互动,从而有陷入纯粹描述性研究以及研究视域狭小的困境和泥潭之中。这也是为古典经济学所诟病的。

制度经济学本身是对市场自洽能力的否定,是对市场本身具有利益协调性的否定,并给与人力以发挥作用的空间,这种人力包括习俗,同时也包括背后这一国家的主导力量。前面提到,制度经济学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德国发端的历史主义并为美国所继承的制度经济学;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气息,主张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弱势产业,从而提高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是与他们本国经济的落后状况紧密相关的。而马克思则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作为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载体,通过生产关系反映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关系,回到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马克思做的是掘土并填上新土的工作。以凡勃伦和康芒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主义学派,则开辟了交易分析的新局面,将制度纳入进经济分析上来。让正统的经济学派背后所假定的一套既存制度进入人的眼帘,分析制度本身的运行规则以及对人活动的影响和约制。社会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制度经济学里实现了融合。截至20世纪70年代,沉寂了多年的旧制度经济学新的面貌出现,掀起了一道新制度经济学的狂风。

制度一直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社会结构的一种显现形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这一基本命题的中观层次研究单位,是社会学研究的抓手,既有目的性的作用,也有方法论的意义。经济学将制度引入,为后来制度研究的细密化和精细化打下了基础,确立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层次。

四、读书感受

后来者的研究永远脱离不了和不能脱离两个立足点:一是既有的研究;二是现实的经验。既有的研究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对话对象和理论武器,而鲜活的经验现实则是理论得以创新的源泉。因此,研究本身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每一项伟大的研究都有其固有的历史土壤和与之相贴近的历史经验,有其身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逻辑。因此,这就让我们在借鉴外来理论需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是单纯的学其形,并用来切割中国的经验。

经济学的阅读也将近有三个月时间,阅读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有知识的盲点,也有思维的跳跃给自己所带来的障碍,但阅读的体验是深刻的。到现在,基本上算是较为系统地涉猎了三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及经济学)。无疑,这三大学科的差异性是明显的,但差异性本身并不能抹灭统一性。这一统一性根源于它们都脱离不了人这一现实,脱离不了人所组成的这一社会。因为,人以及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是他们研究的对象。它们的研究只是反映了人及其社会的一个面向,因此,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而只有深刻与肤浅之分了。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感叹,这些学术大家的才能和智慧。从他们的著作中,至少可以体会到两点,一是他们对人性的洞察力;二是他们社会现象本身的洞察力。这两种洞察力,我认为不仅是其理性思维的结果,更是其丰富的感性世界的结晶。也读过相关学者的人物传记,从这些人物传记中,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伟大学者人格及学术的统一性。

反观中心这一套读书方式,这种宽口径式的阅读,不是说让我们必须像专门的研究者一样对每个学者的思想都有通透的理解,它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自己实打实的阅读,不断的进行思考和梳理,知识重要,体验重要,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更重要。这种思维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进就是抛开所有的意见和想法一股脑的钻进书中,跟着作者的思路不断向前跟进,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跟进;二是出,出就是关上书本之后,用自己的话组织书中所得,也就是用一套自己的思维重新展现作者的思想本身,当然也可带点自己的意见。这种两种思维,一是作者的思维,二是自己的思维。其实到最后,都是自己的思维。另一个目的是与我们能尽量多的涉猎学科的阅读方式有关,这是一种从部分进入整体的阅读方式。等涉猎了其他的学科之后,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整体性,也是一种思维的整体性。多样化的思维组合起来之后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同时对人性本身也有整体性的理解。






2013年9月读书
更新至2013年10月9日
读书书目
《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穆勒 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读) 马克思 著
《国民经济学原理》 门格尔 著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马歇尔 著
《经济思想史》 兰德雷斯、柯南德尔 著

一 从价值理论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讲到价值论,不得不回到最初斯密对价值的双重区分。物品价值共分为两种,一为使用价值、一为交换价值。对使用价值斯密主要偏重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将使用价值局限在物品的物质效用上,一是使用价值表现为总体效用。交换价值主要指物品的购买力。斯密没有很好地处理商品的使用价值同交换价值的关系,并直接避开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谈,转而重点论述交换价值。这为后来的边际学派对物品效用的研究留下了缺口。

对于交换价值,找到劳动这一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但斯密对劳动的理解仅停留在相当具体和经验性的层面,而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劳动差异性的问题,劳动如何衡量成为斯密的一大难题。这也是其未能一以贯之的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困境所在。

斯密区分了两种历史阶段的经济形态,得出两种不同的价值决定论。一种是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此历史阶段中,产品的价值完全由劳动时间进行衡量,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完全为劳动者所有。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主要在于此时的资本及土地并没有得到积累或使用,即财产所有及土地私有制没有产生。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斯密将劳动价值论较为彻底的运用到了这一经济形态当中。此外,另一种为发达的经济形态。此时的资本与土地不再是资源充足的产品,而是为社会相应群体所占有。财产私有制及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使资本家和地主参与到了劳动者通过其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当中。土地、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了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分配。与之相对应的地租和利润在本质上说来都是一种占有及垄断的利益。地租、利润、工资共同构成了产品的价值。产品生产所需投入的相应成本,如资本成本和劳动成本,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斯密由此转向了生产成本价值理论。也因此,斯密开创了劳动决定价值和生产成本决定价值这两种生产成本价值学说,并为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得以继承和发扬。

劳动价值论在李嘉图及马克思的继承和修正下体现得更为彻底,二者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斯密关于劳动如何衡量的困难。较于李嘉图,马克思则更加彻底。李嘉图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即将资本也看作是劳动积累的产物,由此将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扩大至资本领域,资本成本本身亦是劳动的结果。进而扩大了劳动概念的适用范围。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有两种来源,一是稀缺,一是生产它们所需要的劳动量。而稀缺性是整个古典经济学或经济学分析商品价值的基本前提,稀缺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现有的资源存量不足以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一部分人的满足以其他人的无法满足为代价;2.有限的资源为社会上一定的群体所占有,一部分的占有以其他人的无法占有为代价。总的来说,稀缺本身暗含着资源同人们需要之间的供小于求的关系。稀缺体现了供给的限度,斯密、李嘉图之后的穆勒、马歇尔等人对商品的稀缺程度,也就是对商品的供给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具有不同供给弹性的物品对物品价格的影响。对供给弹性的关注,是穆勒、马歇尔等人对之前的相对价格决定论的补充和完善。

李嘉图并没有完成对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度量问题,马克思则通过对劳动的彻底抽象化,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他看来,物品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必然不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如果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交换就不会在这二者之间发生。它们之间必定有某种共同的东西,作为尺度和衡量标准。马克思找到了劳动,并以一种抽象的时间,即时钟小时数加以测量,从而解决了不同商品间所存在的劳动差异性的问题。其对资本的处理,采取了同李嘉图一样的方式,将资本看成是劳动的贮存。

但劳动价值论有其固有的缺陷。劳动本身无法在现实中以一种人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得以度量。劳动施加于物品之上的,是其所产生的效用,是对不同产品和资源的聚合。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劳动的物化及外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劳动不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数量化的商品价值或价格只有通过商品的生产成本来体现。劳动价值论是一种抽象的分析工具。

但劳动同生产成本之间并不是截然脱离或全然不相关的。在生产成本价值理论里,劳动是基础,是根本。生产一商品的劳动量的投入,就是生产成本的本质体现。因此,劳动通过生产成本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中。不论是表现为利润的资本成本,抑或是表现为工资的劳动成本,都是投入劳动的结果。所以,生产成本价值理论相对于劳动成本价值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后来古典经济学家,如穆勒等人转向生产成本价值论的一个原因。

生产成本决定价值。劳动是财富生产及决定价值的根本要素。生产领域或供给领域则成为古典经济学研究重点所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被隐匿的。而这一点被以门格尔为代表的边际学派挖掘了出来。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对人的效用。门格尔等人对使用价值的理解,较于斯密,实现了两点突破: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指物质效用,同时包括精神愉悦等层面的效用;二是商品的效用不仅为总效用,还存在边际效用的问题,或是效用的差异问题。效用的差异一方面建立在不同物品所又具有的不同属性对人所具有的效用差异上;另一方面建立在人对同一物品在不同数量的需求上所体现出来的边际效用差异上。边际效用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斯密提出的钻石和水的悖论。需求的意义在边际学派这里突出地展现了出来。但有一点需要明晰的是,他们对需求及效用的分析暗含了供给的固定不变性这一假设前提。因此,“供给”以一个不变的因素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最后的结论即为:效用决定价值。

由此,由劳动或生产成本决定价值的客观价值论走向了另一极端,以人的主观效用为衡量价值尺度的主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的出现促进了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新古典经济学则在马歇尔的努力下应运而生了。
这两种价值论都极大了简化了相对价格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出单线的因果关系,要么是生产成本决定价值,要么是效用决定价值。马歇尔对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做了调和,并充分看到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不是单线的一个因素决定另一因素的关系,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充斥、相互决定的关系。因、果不能截然的划分开来。马歇尔将生产成本理论及供求理论引入到价格的分析上来,并将时间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的时间期限内,各要素的变化程度有差异。因袭,不同的时间长度下的事物表现也会不一样。价格的变化就是如此。在短期内,主要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生产成本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在长期内,则是生产成本决定价格,价格也更多靠近商品的自然价格。

因此,需求作为一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在价值理论中逐渐表现出来。一人对一物品的需求,亦即一物品效用能实现该人的满足。马歇尔对边际效用等概念的分析是对边际学派的直接集成。使用价值同交换价值在马歇尔这里架起了一座联接的桥梁。这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新”意指所在。

二 分配理论

在古典经济学里,财富增长的秘密在于资本的积累。资本及资本家基本上
是处于被颂扬的地位。对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的理解,我们需明白一下几个前提:

首先是产品价值的绝大部分大都为劳动所生产,但劳动生产的纯收益并不为劳动者全部所有,地主与资本家也参与纯收益的分配;其次,地主与资本家参与分配的主要理由为他们是土地及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占有者,他们获得的地租和利润很大程度上属于占有价值或垄断价值;再次,地主所得的地租及劳动者所得工资基本上都用于消费,仅资本家的理论是下一轮再生产所需的资本来源。因此,资本家的节制强度是再生产及国民财富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地主、资本家、劳动者所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大体体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

总的来说,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类经济主体当中,劳动者处于一种对资本的依附地位之中,工资由社会的资本存量所决定,并在大多情况下,其工资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地主完全属于土地食利者阶层,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及土地生产能力的有限性,社会对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所导致的地租不断上涨,直接让地主坐食其利,并降低了资本家的利润。因此地主在古典经济学中一般是被批判的对象,且以一种奢侈者的面貌出现。地主同资本家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古典经济学家则通过将利润界定为对资本家节制的报酬,为资本家利润的获得提供了合理性。对劳动者则持一种同情的态度,并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试图在既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提高劳动者的境遇。但他们对资本的崇尚并未因为劳动者悲惨的境遇所动摇。

总括以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基本研究对象,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世界的研究服务于物质世界的研究;2.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框架内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预设或认可了既有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人成为服务于财富生产的手段,倡导节俭和节制。财富生产成为社会目的本身;4.经济分析以竞争市场和私有制为基础,其中私有制是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条件;5.相信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将其内部出现的矛盾认定为是偶然性结果,并能在市场内部得到调节和消化。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看到的更多是地主同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承认或有意忽视资本家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地位;6.研究带有强烈的政策指向性和社会指向性;7.理性人假设,尤其强调资本家的逐利本性,简化人类生存的动机以服务于市场行为的研究。

三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借用及分析结论的背反

马克思较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一个比较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将黑格尔的辩证法运用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当中,而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环,并且最终要走向的灭亡的一环。这样一种历史视角使得马克思可以以一个身处于现有资本主义制度之外的身份来审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他以人的自我实现这一伦理价值出发,而不是如斯密从一国财富的积累出发,这就赋予了马克思宏大的世界视野及其强烈的人本主义关怀。

另外,马克思通过借助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将该辩证法以头脚倒置的方式运用到人类历史规律的分析当中,由此确定物质或生产力在促发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其在揭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预测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之后,着手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生存、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分析各经济主体,特别是资本家同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关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内在矛盾。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地位在马克思这里颠倒了过来,资本家是剥削者,劳动者是被剥削者。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成为他分析资本家同劳动者之间这一剥削关系的利器,其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为该剥削理论奠定了分析基础。存在于劳动力身体内的劳动只有通过与资本结合并物化为商品来展现自身,商品是人物化的表现。劳动者通过劳动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大于劳动者维持其生存及劳动者再生产的数量。超出的数量即为剩余价值。资本家则借助“利润”的伪装剥夺劳动者生产的这一剩余价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即财产所有制的存在。因此,马克思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本身。资本主义内部所频发的经济危机及劳资冲突,不是偶然性的存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矛盾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其将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一开始就认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和谐。其对资本家在私有制前提下资本的积累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批判。早期阶段,资本家通过血淋淋的暴力及掠夺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资本家是通过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来实现资本的进一步积累。从价值上和情感上来说,马克思这两种资本积累方式都嗤之以鼻,但其并为否定他们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上积极作用,并承认了二者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仅为一种阶段性的合理。




2013年6月读书
更新至2013年6月25日
读书书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 唐士其 著
《隐藏的世界》 杨华 著
《经济思想流派》 惠特克 著
《国富论》(上、下册) 斯密 著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 著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李斯特 著

近代经济学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同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一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国家及政治视域,这也是常赋予其政治经济学名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政治学、社会学又不一样,政治学、社会学从一定的意义上更多的是面相国家的内部治理,对于社会学等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吉登斯在其相关著作中有简要论述,而经济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世界视野,即任何具有国家发展焦虑的经济学家都在力求寻出一条本国在世界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则和方法。但它们之间面临的一个共同历史环境都是民族国家的逐步兴起以及民族国家意识的萌芽和产生。

可以将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历史条件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货币经济的兴起,金、银等金属成为普遍的交换和流通手段,也为各国之间商品的流通提供了可能和便利;二是新大陆的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与此同时,大量的金银矿山进入殖民国家的视野;第三,同第二点紧密相连,海外市场的扩大,国与国之间的通商贸易空前繁荣;四是社会统计资料的发展和完善,这位经济学成为一门分析的科学提供了数理上的支撑。

经济学的国家及政治视域主要体现在如何增进国民财富,这也是斯密对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目标的界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之后的经济学基本上都是在这样一种国民财富增进的目标指引下进行的,这也是他们的最终关怀和追求所在。

在如何增进国民财富之前,必然会存在一个关于国民财富应该怎么认识的问题,即什么是国民财富。针对这一点,不同的经济学发展流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得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在重商主义看来,货币即为国家的财富,这也是斯密对该学派进行批评的焦点所在。斯密认为,重商主义之所以将货币看作为国家财富,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被货币两个性质所迷惑,一是交换手段的性质,货币可以换得自己想要的任何商品;二是价值尺度,个人包括国家的富裕程度都由货币的多少来衡量。既然货币就是国民财富的代表,那么国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尽量多地保有货币,并防止货币的流失。重农主义则认为财富的真正来源在于土地,尤其为土地生产物,只有农业是生产性的,它的生产性体现其能产生“地租”这一剩余,而工业、制造业则为非生产性的。重农主义对自然秩序的崇拜,使他们倾向于主要自由经济。继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学派之后,斯密开启的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对国家财富性质的系统性认识,虽说其仍带有强烈的重农主义色彩,但工业在斯密这里获得了生产性地位的位置。斯密对财富认识的推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分工论,一是劳动价值论。劳动分工增进财富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尽量少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劳动价值论的特色在于斯密将劳动作为衡量价值(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这一点也是后来者不断加以修正和推进的地方。

斯密的《国富论》不仅仅只涉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里面还包含经济学说史、国民经济史等,应该可算是一本综合性的经济学著作。里面探讨的基本上都是些原理性的命题,奠定了经济学研究的开创性地位。另外,《国富论》一书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逻辑一致性,特别是在前面的哦政治经济学部分,每章与每章之间环环相扣,不断深入,读者也较易把握。比如说,开篇斯密就论述国民财富增进的一个来源,即为分工。由于分工,每个人都生产自己最擅长、最有利的产品,因此就有拿这剩余物同他人物品进行交换的必要,顺理成章,交换成了斯密分工之后的论述主体。交换又会进一步涉及到交换媒介的问题,交换从原来的物物交换,到之后将交换媒介固定在一种物品之上,即金银作为固定交换媒介的出现,货币则成为了继交换之后的研究对象。之后,再到价值,以及价值构成的研究,基本上都顺着一条清晰的逻辑一路连贯下来,给人一种清晰透明之感。

在斯密的著作中,能明显地感觉到其中蕴藏着两条逻辑,一条是归纳的逻辑,一条是演绎的逻辑。归纳的逻辑表现在从具体的现实及历史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演绎的逻辑表现在从一具体的假设出发,进行逻辑的推演。这两条逻辑在斯密的著作中是并存的,二者并不总是一致的,呈现出矛盾和张力。但其中仍贯穿着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性思想,即提倡自由主义。斯密创建的经济学呈现出强烈的静态、普世主义及世界主义的色彩,这与其那条演绎的逻辑是相关的。当然,其著作中仍不乏历史的味道,这是其归纳逻辑的一个体现。斯密思想中的世界主义色彩也是最为李斯特所诟病的,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对之进行了系统而严厉的批判,李斯特本人是十分强调具体性、历史性、特殊性以及阶段性的,他所主张的价值和立场是和当时德国所处的历史、世界以及社会处境紧密相关的。

最后,就是关于理性人的假设问题,这在斯密的著作中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利己本性,这也是斯密分析经济现象的所立足的主要前提假设之一,同时也是后来者或是其他学科对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焦点之一。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同社会或国家整体利益是一致的,社会或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个人的利益得到了满足,社会及国家整体利益也会自然达成。但是关于理性人假设本身,它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理性人,特别是所谓的经济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或者是货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早期的原始社会,理性人的假设根本不适用。或者理性人的假设不具有超越时空性的抽象特征,只有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具有适用性。如马凌诺斯基在其《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就对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并通过人类学研究对之进行了验证和批判。



2013年5月读书
更新至2013年5月29日
读书书目
《忧郁的热带》 列维•斯特劳斯 著
《努尔人》 普理查德 著
《文化的解释》 格尔兹 著
《东方学》 萨伊德 著
《历史的终结》 福山 著
《大转型》 布兰尼 著
《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 著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吉登斯 等著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 著



2013年4月读书报告
更新至2013年4月27日
读书书目
《天真的人类学家》 巴利 著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王铭铭 著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王铭铭 著
《古代社会》(上、下册) 摩尔根 著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著
《礼物》 莫斯 著
《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 莫斯 著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马林诺夫斯基 著
《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 著
《科学的文化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 著
《安达曼岛人》 布朗 著
《社会人类学方法》 布朗 著
《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 著
《视读后现代主义》 加勒特 萨德尔 著
《圣凡一体》 桂华 著

这个月正式开始了人类学的阅读。
一般来说,人类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以及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因袭了英国等国的称法,在美国等国家,则一般称之为文化人类学。下面,我对人类学的梳理主要是指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这一部分。

一 人类学的诞生及发展

人类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西方殖民的产物,时间大致兴起于19世纪末。此时的人类学立足于全球视野,通过借助教士笔记、游记等文本资料以及少量的田野调查来分析全球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找寻人类发展历史的起源和阶段。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类学流派是进步论和传播论,整个研究指向两种目的:一为证明西方社会的先进性、优越性,这同时也是一种自信心的确证,带有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色彩;一为为改造社会现实及发动社会革命提供历史经验依据及合法性,这以恩格斯为代表。这两种研究指向同时是与当时西方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国际环境紧密相关,一方面西方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并通过向外殖民,取得了全球的经济及军事霸主地位;一方面,伴随经济及海外殖民的发展,国内矛盾丛生,社会动荡,引起了不少人士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到了20世纪,特别是一战到二战期间,人类学大多是建立在对进步论、传播论以及民族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其中以莫斯的社会年鉴学派、马林诺夫斯基(下称马氏)的文化功能论及布朗(下称布氏)的结构功能论为代表。此时的人类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进入了专门的学科化建设阶段;2,走向了对西方本土社会的反思,企图从原始土著部落社会寻找医治现代社会弊病的良方。这个阶段的研究者是将原始土著部落社会作为与西方社会处于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对象来对待的,并不像之前的进步论及传播论将之仅仅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低级阶段来看待;3,具有强烈的应用性特征,即为西方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统治奠定理解殖民地的基础,为其出谋划策,这在布朗的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至于人类学的学科化建设,这个时期在马氏及布朗等人的努力下,奠定了几本的调查和研究方式,体现在:1,要掌握科学的田野调查方法;2,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在他们看来,若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则仅仅只是经验主义实践;3,切实地深入到田野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结构人类学将这个阶段的人类学推向了顶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人类学进入了反思阶段,主要表现在两种反思浪潮的兴起,一是后结构主义,二是后现代主义。此时的人类学走向了普遍的对之前的方法论、理论的反思,同时也对人类学研究所处的国际文化权力格局进行了反思。随着原始土著部落的消失,人类学也逐步走向从异文化向本文化的本土实践,转向了复杂的、文明社会的研究。

二 为何功能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同原始土著部落的田野调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20世纪一战到二战期间,是走向原始土著部落进行田野调查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运用于此类田野调查所盛行的理论流派。我认为这二者呈现出的这种契合性可以通过对原始土著部落的社会特点以及功能论或结构功能论的原则和理论诉求的分析来理解。

原始的土著部落社会主要有以下特点:

1,无历史。一方面体现在土著社会的发展呈极端缓慢的特征,几乎可将之视为静止状态;一方面,该社会内很少或基本没有相应历史资料的遗存。

2,封闭性。土著部落社会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社会实体,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保证了该社会的完整性。

3,无国家。此类原始土著部落是一种关系型社会,但社会依然表现出高度的整合性和秩序性。

4,规模小,社会结构简单。

原始土著部落的上述特征,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出具有以下特点的理论倾向:

1,不追溯历史及社会起源,强调共时性的研究。

2,该社会的封闭性、规模小及简单的特征,为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以及对社会大致一种透视的理解提供了可能,研究者可以相对容易地把握住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归纳及逻辑化的方法将之理清,达致对该社会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3,此类无国家有社会的原始土著部落的高度秩序性和整合性,激发了相关人士对该社会运行逻辑、社会运转机制以及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研究兴趣。
上述几点也基本上是功能论及结构功能论的理论特征所在。当然,功能论或结构功能论的兴起和发展也是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内部环境紧密相关的,反映了其对社会秩序及社会稳定的需求。

三 马氏功能论及布氏功能论之比较

马氏功能论的分析逻辑起点是个人的基本需要,各文化要素或社会制度是直接或间接满足这类需要的手段,文化要素或社会制度的功能最终指向的是个人,人在文化手段的创造过程中 占据着主动性及能动性的地位。马氏的功能论呈现出社会唯名论的色彩。

布氏功能论的分析逻辑起点为社会存在或社会整合。社会体现为一种道德和情感的力量,制度是社会将该了力量施加于个人之上的媒介和手段。社会犹如一有机体,各制度或习俗则是 其中的一个器官,为社会的整体存在发挥功能。个人只是各种规范或习俗的遵从者。制度或习俗的功能最终指向的是社会,个人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和行为,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马氏的功能论具有社会唯实论的色彩,承袭了涂尔干、莫斯社会年鉴学派这一脉。

但二者依然存在共同性特征,如社会制度都是作为发挥功能的单位成为他们分析的切入口和基点,并且都提倡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注重研究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无疑,这种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会让二者走向一种保守主义立场,功能分析本身就以暗含了社会各要素存在的合理性假设。由此,我们不禁会问:需求都是合理的吗?功能都是有益的吗?

四 结构主义之“结构”   

“结构”自涂尔干起,就奠定了其在社会学及人类学中的重要地位,“结构”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并不是一元化的概念,其具体意义与所指具有多元化的意义,如。我以为,可以根据“结构”在不同作者的内涵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制度型结构,如马林诺夫斯基对各种文化制度的功能分析中制度就是制度型结构的典型代表,它是现实可感的经验实体;二是关系型结构,此种结构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配置和联接方式,以布朗为代表。关系型结构同制度型结构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制度从一定意义上可看作为关系型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经验表达方式;三是思维模式型结构,其中以列维斯特劳斯为典型代表。这种结构是指一种经验现象之下的普遍模式,尤其体现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四是系统型结构,这尤以帕森斯为典型,他的AGIL模型,就是从经验层面抽离出来的宏观意义上的抽象结构,是一种理想类型的建构。

这个月转向人类学的阅读,总体上说是比较兴奋的。就读人类学著作的过程来说,发现自己也是一直萦绕于理论、经验和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之中,这点同之前杜鹏师兄读人类学的感受是相似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努力寻找和体会作者的理论同经验事实之间的关联。接下来可能还会再花15到20天的时间结束人类学的阅读,之后可能也是要涉猎一些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著作。





2013年2月到3月读书报告
更新至2013年3月26日
读书书目
《词与物》 福柯 著 (接上次读)
《性经验史》 福柯 著
《福柯的思维取向——另类的历史书写》 黄煜文 著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 著
《社会行动的结构》 帕森斯 著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默顿 著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著 (重读)
《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 著 (重读)
《现象学导论》 索科拉夫斯基 著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著 (重读)
《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 卢汉龙 编

这个月的阅读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继续上个月未完成的关于福柯阅读;二是简单涉猎了以帕森斯和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相关著作;三是重读了部分经典大家的部分原著,也算给自己的社会学阅读收尾。接下来准备读人类学。
读书总结如下:
一 福柯
  读罢福柯,一直在思考怎么对他的思想进行总结。感到总结有些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福柯涉及内容的广泛,以及他的思想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更重要的是,他的每本著作都能给你很多零碎的想法和启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是丰盈的,但同时也是极度混乱的。不禁想要不直接就对看过的他的每本著作都做一总结?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福柯的思想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零碎。在其不断变化的议题之下,其实是有一个基本性的东西存在的。也由此,他的思想呈现出连续性的特征。可能前后期的区别只是在于,这个基本性的东西是从模糊不断走向明朗化的。这个基本性的东西就是福柯的知识——权力观。之前,也有很多师兄从权力的角度,对福柯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但当时我只是将之理解为福柯思想的一个部分,没有意识到它的整体性意义。
(一)福柯思想简谈
  下面关于福柯的总结主要是基于《疯癫与文明》、《不正常的人》、《规训与惩罚》、《性史》这四本著作。
  福柯的研究对象呈现出从“异者”到“性”的转变。《疯癫与文明》、《不正常的人》、《规训与惩罚》给我们展现了一系列的“异者”形象,在《性经验史》中,其思想之矛直接指向了“性”。如果说福柯所关注的“异者”代表的是社会上部分群体;那么福柯对“性”的关注,则将对象辐射为社会的全部,最后上升为一种总体性的人。性本身就蕴含了总体性意义,理由如下:1,性是人的普遍存在;2,性是身体性同社会性的联接,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群体。身体性主要表现为性依附于身体存在,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可以成为被规训的对象。“性”的社会性则表现为它关系到社会人口的调节,是人口的来源,人口包含着政治、经济的含义,是社会的指向对象;3,性暗含着人的生命权力,承载着道德、经济、政治等总体性的意义。因此,“性”在福柯那里是被抽象化了的概念,不带任何特定的指向意义,它所指向的是总体性的人。
  在福柯那里,如果说之前的“异者”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那么后来的“性”中的“异者”成分则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当然这种以性为对象的控制最终还是会落实到具体的人,毕竟性是依附于人而存在。这些“异者”或“异者”成分具有以下特点:1,他们是社会既有秩序和价值观的潜在威胁,是危险携带者,是偏离社会规则者;2,“异者”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其背后依赖的是一套话语秩序和话语实践。对“异者”的处理方式与人们对“异者”的认识有紧密联系;3,“异者”的存在是社会的恒定现象,不会消失。一种“异者”消失了,还会有新的“异者”填补。
 
福柯的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异者”的历史。这部压制“异者”的历史背后,伴随的是知识——权力话语的演变,而制度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则是一种将这种知识——权力话语落实的角色。在知识——权力——技术(制度)的关系中,知识具有根本性的地位,而权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权力的衍生物,知识意味着科学话语,为权力提供合法性和权威性,是权力得以有效行使的保障。同时,知识还意味着人们行为的可理解和可解释性,意味着人们行为的可矫正性。权力也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生成,并对之进行再造和重塑。知识是伴随着精神病专家、心理分析专家、教育工作者等人员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而促进权力的运作。这些人员是知识的携带者。在知识——权力——技术(制度)之中,权力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社会运转的中心所在。
  权力表现为力量关系,并内在于它们的运作领域之中。总体说来,权力主要有如下特点:1,弥散性。社会上不存在权力中心,权力无所不在。社会中的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权力的气息,呈现为各种关系;2,附着性。权力附着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之上,没有对权力的所有权及所谓的占有,只是一种战略。它是一种被行使而不是被占有的权力,不是统治阶级获得或保持的“特权”,而是战略位置的综合效应。位置意味着权力,权力呈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特征。权力既属于也不属于任何人,说它属于任何人,是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行使权力的可能,说它不属于任何人,是因为任何人都无法成为权力稳固的占有者;3,生产性。特别是现代以来,权力的目的不在于毁灭人,而在于生产人。对社会来说,他意味着劳动力,具有经济生产能力,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产人,是指将脱离秩序和规则者重新纳入社会既有的秩序中来。
  权力运行的过程之中,人被工具化、对象化和客体化。人是被动的运用权力,是权力发挥作用的工具。同时,人也是权力施加的对象。权力对“异者”的态度,实现了从原来的消灭到后来进行规训的转变。消灭包括对“异者”的驱逐以及对肉体的毁灭。这体现的是权力的消极控制模式。规训则是以一系列规训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将“他者”纳入“我们”中来。规训背后,是一套科学和人道主义的话语的伪饰。这体现的是权力的积极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方式更加彻底,更加深入人的灵魂。

  在福柯看来,权力的运作、各种规训制度或技术的设置及对异者的控制最终指向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目的,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社会。这种秩序尤其表现为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现代理性秩序。资产阶级的秩序即为理性话语所塑造的社会,只要是不符合这一秩序和准则的人,都是社会的公敌,都将成为权力施加和规训的对象。

(二)阅读福柯的几点总体感受
1 断裂的历史观。福柯分析的三个历史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现代,是其论述的基本时间框架。这三个历史时期并不像孔德、斯兵塞或马克思等人的著作里所展现的那样,呈现为连续性的进步特征,而是一种断裂性。各个历史阶段,也并无进步与非进步之分,它们更像是一种平行性的关系。历史时期的演变,体现的是话语秩序的演变,不同的话语秩序对应不同的社会形态。
2 人主体性的消解。话语或知识被赋予了意识和能动性,占据着社会的主动性和支配性地位。人依附于话语存在,成为话语或知识的工具和对象,像教育工作者、精神病专家等也仅仅只是作为知识的携带者,话语的代言人。知识或话语具有相对于人的主体性地位,人的主体性被消解。
3 二元对立的分析观。福柯的著作中,到处弥漫着二元分析的影子。不论是疯癫与文明、不正常的人与不正常的人,还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父母与孩子、医生和病人,都明显的体现了福柯的二元分析色彩。

  总之,福柯有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外在于社会的先知,不断挖掘着被尘封的历史碎片,并通过其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加以建构,最终赋予一种浪漫化和诗化的语言,向世人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甚至不带任何情绪化的色彩。但到结尾之处,你却能感受到福柯内心那股倔强和抗争的气息,充满了讽刺和挑衅的味道。现实的一切合理性,都只是在科学及人道主义话语之下的一种伪装。这个严密的话语幕布如今打开了一个缺口,福柯进来了,可这何尝不是一种话语,只是换了一种表述方式而已。人生活在话语之中,似乎永远脱离不了话语的牢笼。最终,人能走向哪里,将走向哪里?

二 社会学的学科处境
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成长和发展充满了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纠缠。同自然科学的对话,一直贯穿于社会学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除此之外,社会学也时不时地闯入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地,从中吸取养料,以获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似乎也恰恰说明了社会学永远难以获得其独立地位,而只能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属,以一种剩余学科的身份存在。但至少,从中可以看到一点,即社会学是谦虚的,它善于借鉴和吸收。下面我将就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吸收到的东西谈谈自己的理解。
1、自然科学
面对19世纪上半叶以来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的急剧变迁,任何满怀雄心的人士都有大干一番的冲动,孔德抓住了机遇。后来的人将社会学创始人的名号赋予孔德,就是证明。自然科学给与社会学最大的启发主要是它的经验性和功利性。经验性则是其区别于哲学的主要特征,它表明任何确切知识的获得都是需要深入到事实中去,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真正地接触研究对象,切实地对其研究,而不是坐在书斋里或是沉湎于旧纸队中的空想。功利性主要是指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应该为整个人类服务,促进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这两点基本上都为社会学所继承。
2、哲学
自孔德试图将社会学脱离哲学母体之始,社会学就是以一种对立和批判性的态度力求同哲学划清界限。涂尔干在这一方面是做得较为成功的,他不仅明晰了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同时还确立了一套研究方法,让社会学拉回地面。但社会学并没有因此与哲学脱离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其整体性的视野上。整体性表现在它把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世界,社会的整体性规律,要理解的是总体性的人类和社会。这一点在社会学古典三大家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不是分析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而是要探求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作出自己的诊断。
3、历史学
历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是显著的。历史学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时间性,二是承认历史事实的复杂性。社会学古典三大家的著作,充分展现了时间性和事实复杂性的特征。
4、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领域对社会学的影响更多是以一种非理性思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否定理性的绝对性地位,讲究人的感情和主观体验。
5、经济学
经济学应该是最自然科学化的社科领域,客观性和规范性是其两大主要特征。这对美国应用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各种调查技术及定量方法的发展,以及默顿之辈对社会学研究规范性的努力,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使社会学陷入了米尔斯所说的“方法论抑制”的泥潭,社会学成为一门技术性、唯方法是从的学科。

上述仅为一种总体性认识。不同的人对社会学应该是怎样的学科,应具备哪些方法准则,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并在自己的研究中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有一点至少是清晰的,对社会学的争论从来没有脱离上面所述的基本框架。



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福柯思想肖像》 刘北成 编著
《疯癫与文明》 福柯 著
《不正常的人》 福柯 著
《规训与惩罚》 福柯 著
《词与物》(在读) 福柯 著
《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 著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 特纳 著
《英国政治思想》欧内斯特•巴克 著
《文化、权力与国家》 杜赞奇 著

    这个月主要阅读了福柯前期的一些著作,总体看来,我认为在这段时期里福柯主要回应了一个大的时代命题,即资产阶级秩序或者说现代理性秩序如何形成和维系的问题。现代理性秩序最大的威胁和隐患其实就是福柯所关注的精神病人、疯子、犯罪者等边缘人物。对这些人物的划分,参照的是资产阶级的一套理性标准。不管是《疯癫与文明》中的“疯癫”,还是《不正常人》中的“不正常人”,亦或是《规训与惩罚》中的“罪犯”,他们都处于这一理性秩序之外,是以一种“异者”和“他者”的身份存在的。历史上,出现了针对“异者”或“他者”的态度从“排斥”向“容纳”的转变。这种“容纳”则体现的是一种将“他者”变为“我们”、将“他者”纳入这一理性秩序的努力,也就是福柯所说的“规训”。对“他者”进行规训的这一过曾会涉及到很多重要概念,如权力、知识、身体、技术、制度等等,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联系。我认为通过对这些概念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网络的把握基本上就可以对福柯这一时期的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以上主要是简单谈谈这个月阅读福柯的一点想法,等下学期把剩下的福柯著作阅读完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对他的整个思想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
    2013,大家一起加油!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实现更大的飞跃!






2012年11到12月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舒茨        《社会实在问题》
            《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施皮格伯格  《现象学运动》(选读)
倪梁康 主编  《面相实事本身》(选读)
科林伍德    《历史的观念》
            《科林伍德自传》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胡塞尔认为,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科学的危机,自伽利略时代以来的物理客观主义的泛滥就是一个重要表现。这种物理客观主义将世界看成一物理世界,可通过数学方式构成的理念来认识,人们进而将此种以数学构成的理念存有当成世界本身,忽视或不愿面对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这种物理客观主义,即把世界当成物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二元论,即心灵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分离,与此同时研究和认识物理世界的理念和方法却侵入了心灵世界的研究领域,即将心灵本身也当作物来研究,就如胡塞尔所举洛克的例子,“在白板上,心理材料来来去去,其活动情形犹如自然中的物理时间一样”。后来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便是物理客观主义的典型代表,只关注事实本身,忽视人的总体性价值和意义。

    在胡塞尔看来,以上的科学危机,根本上说是哲学的危机,是总体人性的危机。哲学是应该担当起普遍认识人和世界总体的任务的,它应成为一种普遍哲学,这也是胡塞尔一声所探求的目标。

    胡塞尔抱着对人的理性的坚决信仰,决定抛弃已有的观念和偏见,寻求知识的根源,以一种彻底的怀疑精神同以往的知识观念和偏见决裂,并提出了“直接回到事实本身”的口号,从事实中寻找一切知识的根源和起源,返回到最原初、最纯粹的现象中去,因为我们的观念和概念就是以它们为根据的。

    但是通过对现象的根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胡塞尔发现,知识的根源是在认识主体的意识之中,由此胡塞尔从“事实”转向“主体”。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的,日常生活的现象是在认识主体意识中的显现。

    这里就涉及到胡塞尔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概念:现象还原法和意向性。现象还原法就是将外在世界存而不论,放进括号里,剩下纯粹的意识生活领域,也就是“完完全全的思想流,以及它的全部活动、全部思考和经验”。由此,胡塞尔转入了对人纯粹意识的研究。但主体意识是如何同客体发生关联的呢?这就关涉到“意向性”这个概念。“意向性”其实是布伦塔诺(胡塞尔的老师)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他任务人们内在意识的意向是与意向对象共存的,或者说人的内在意识包含了意向对象。舒茨将之理解为,“纯粹作为思想、恐惧、幻想、记忆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他们都指向一个被思维的客体”。

    通过“意向性”概念,认识主体同客体发生了联接,也可以说心灵世界和物理世界不再截然两分而联系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本身发挥着主观性和能动性作用,客体通过主体的意向性认识被赋予了意义,并为之所经验和体验,世界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意义世界。

    在这里,胡塞尔找到了被伽利略物理客观主义发展以来所丢掉的人和意义,将哲学重新引入对人、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人内在意识的研究,实现向人的回归。

    在胡塞尔那里,认识主体在认识现象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如抽象的概念等,而直接打到认识现象本质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即人可以通过其意识获得确切的知识。这体现了胡塞尔对人理性的信心和绝对信仰。

    舒茨则抛弃了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摒弃对人先验意识领域的分析,转向对现实生活中行动主体的分析,包括主体如何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及意义、如何达致对他人行为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认识周遭的生活世界等等。胡塞尔是将外在世界放进括号里,对之保持怀疑,存而不论,对人的纯粹意识领域进行研究,舒茨则是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怀疑放进括号里,直接把生活世界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既存的、我们共有的互为主体性的世界。

    通过这一步骤,舒茨就将现象学从哲学领域拉回到社会学领域,着重研究现实生活中行为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行为的意义,将作为欣慰主体的人拉入到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范畴。

    韦伯解释社会学或者说其开启的人本主义研究传统同现象学具有极强的契合之处,二者都将社会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意义进行分析,充分肯定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都将社会看成是由主体赋予其行为以意义而建构的意义世界。我想,这也是为何舒茨将胡塞尔与韦伯的学说作为其思想基础的原因所在吧。他们都将其研究对象带回到人本身及其意义和价值上。在社会学领域中,这同自孔德以来,直到涂尔干开辟的实证主义研究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涂尔干将社会当作事实来研究,并着重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强制和规约作用,极度压缩个体在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只见社会不见人,或只见事实不见人,个体的意识、创造性以及意义层面的东西被抛弃,以致被遗忘。

    胡塞尔和舒茨的研究基本上都可算作是对当时哲学或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倾向批判性的回应,归结为一点,他们都提倡要回到关于人本身的研究,或者说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这一点在科林伍德身上也得到了体现。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及他的自传中一再强调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的研究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即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人物思想的研究。由此,不难发现,在科林伍德的历史研究中,人从事件背后凸显了出来,人的思想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杠杆。即使是作为研究历史的人,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机械性的“剪刀加浆糊”式的事实罗列,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人的思想的研究,达到对自己,乃至对人本身认识的目的。





2012年10月到11月读书报告
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经济与社会》(上卷)
《社会科学方法论》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
李晓林
《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
南怀瑾
《论语別裁》(上卷)
阿瑟•伯格
《涂尔干死了》

      我认为韦伯整个研究都可以纳入社会学的视域进行理解。或者说,不论是他所关注的经济、历史领域,还是后来的宗教领域,将之放在社会学的理解视域中都是存在一定的妥当性的。这种妥当性主要体现在它们一以贯之了韦伯关于社会学研究一套方法进路,我将其称之为一种“从个体到个体”的方法进路。下面我将就自己的理解对之进行详细地阐述。

      我认为对韦伯社会研究方法的认识可以直接从其对“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社会行动”的概念切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韦伯关于“行动”的定义,他认为,所谓“行动”意指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不论外显或内隐,不作为或容忍默认。“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为,而且指向其过程的这种行动”。由这两个概念可知,“社会行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动个体赋予其行为的主观意义,这可用韦伯的另一个概念来替代——动机,这是行动个体内在的心理部分;一是行动个体主观意义的外在指向性,它体现为行动个体与他人行为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体行为动机的推进。接下来,再看看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他说,“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这个概念展现了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这个研究目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理解”层面,这是对行为者动机的一种共情式体验。这里暗含了作者的一个心理前提,即研究者本身具有同他人的感同身受能力,能够设身处地对他人的情感进行体验;一是“解释”层面,即对行动者社会行动过程的因果关系的展现,这是一种从可见的外在行为效果来推导行为动因的逻辑推理过程,一种科学意义上的论证。“理解”和“解释”并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共同达到一种社会科学意义上因果解释的意义妥当性和因果妥当性。“理解”是研究者对行动者动机的一种直观性的体验;“解释”是研究者从行动者的外在行为表现推测其行动动机。不论是“理解”还是“解释”,它们都是要获得对行动者行为或由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原因认识上清明。韦伯的这种研究方式实现了感性理解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社会是由无数行动个体组成,无数行动个体蕴藏多种多样的行动动机,无数行动个体在多种多样行动的动机下导向无限复杂的社会行为,同他人行为之间联接成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从以上对韦伯社会行动等概念的分析中,可发现,在韦伯那里共存在两个世界:一是行动个体的心灵世界;一是与行动个体外在行为相联系的社会关系世界。这两个世界并不是分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与行动个体外在行为相联系的社会关系世界是行动个体心灵或内在动机意义外在指向的结果,个体同他人或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实现了联接。面对如此广阔和纷繁芜杂的行动个体的心灵世界和社会关系世界,要对之进行有效的分析,必须得借助一种认识策略或认识工具,将现实简单化。韦伯找到了理想类型这个概念工具,从而实现认识与现实,或如仇叶所说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接。理想类型是韦伯建立在现实经验基础之上的逻辑建构,是认识诸多繁杂个体和世界现象的手段。这也是社会学意义上一种很重要的研究范式,即用概念统筹复杂的个体内心和社会现实世界。

      韦伯将行动个体的动机划归为四种理想类型的范畴之中,即基于目的理性、价值理性、传统和情感。行动个体的这四种类型的动机通过一种关涉他人的方式外化为四种类型的行动,即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传统性行动、情感性行动。行动者的行动与其动机相对应。行动个体通过将自己心灵动机或主观意向同他人相关联,则会导向不同的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将这种社会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共同体式的关系,此种关系是建立在传统或情感的共同属性之上的;一是社会化式的社会关系,这是建立在以理性(目的或价值理性)的利益平衡或者动机上的利益结合之上的。韦伯所研究的各种组织或行动团体则是上面两种社会关系类型的形式化和定型化,享有相应的稳定性特征,体现了现实社会的秩序性。这种组织或行动团体弥漫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这种组织或行动团体内部关涉到不同行动个体的动机和利益,由此,组织或行动团体内部必定需要存在相应的整合机制,来统一行动个体的行动,从而组织或团体成员最初动机或利益的实现。这种整合机制即为韦伯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支配。
 
      支配,在韦伯那里体现为一种权力关系。韦伯的权力并不是指狭义的政治权力,而是弥漫于整个社会中的普遍性的权力。这种权力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你情我愿”的性质。对被支配者来说,其中暗含着对支配者自愿性的恭顺和服从,对支配者来说,他也需切实考虑被支配者的利益,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此种权力支配关系的瓦解和消失。由此,我们就不得不探究此种支配权力的正当性基础之所在。

      对支配权力正当性基础的探讨,则需返回至组织或行动团体的形成。对此,我们可以韦伯意义上的组织和行动团体的特性中得到些许启示。在韦伯那里,组织或行动团体仅仅是行动个体内在动机外化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结果,是行动个体内在动机的形式表现。因此这种组织或行动团体的最终载体为行动个体动机及其外在指向的行为,组织或行动团体本身并不是先于个体存在的物质实体,而只是个体行动的特定形式的结果。我想这也是后来者将韦伯冠以社会唯名论的理由所在吧。既然组织或行动团体只是行动个体内在动机的形式表现,那么存在于之中的支配权力也应当以行动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基础,否则建立于此种支配权力基础之上的组织或行动团体将无法存在。以行动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基础延伸出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支配类型,即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型支配以及法理型支配。粗略地说,传统型支配与基于传统的动机相对应,卡理斯玛型支配与基于情感的动机相对应,法理型支配则与基于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动机相对应。

      以上内容基本上展示了韦伯从个体到社会的分析思路,他的这种分析路径从某种意义上暗含了对组织或行动团体行动的归因进行个体主义式的还原。这也是我将韦伯的研究方法称为从“个体到个体”的理由所在。




2012年9月到10月读书报告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原始分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孟德斯鸠与卢梭》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

卢梭《论语言的起源》
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
孔飞力《叫魂》



涂尔干思想及方法简析
   
    一 社会学企图
   
    涂尔干所处的时代,科学主义迅速发展,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胜利,但对社会现象及生活的研究要么是在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上进行思辨,要么是在个人心理层面上进行认识和解释。形而上学脱离现实生活本身,更多的是研究者个人心灵的体悟,并加之以概念的建构;从个人心理角度进行的解释则缺乏普遍性的意义,而是对现象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回答。上面的两种解释方式和路径在涂尔干看来,都是不科学的。另外,之前的孔德与斯兵塞虽然也曾有构建社会学的意图并做了尝试,但仍旧脱离不了哲学的藩篱,也没有确定出社会学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涂尔干一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致力于一门脱离形而上学及独立于心理学领域的学科的构建,并确定出社会学独有的研究领域,发展处一套系统的研究和解释范式。我认为,这是理解涂尔干著作及思想的重要前提。如果不了解涂尔干建立社会学学科的野心,也就难以体会社会学这门学科不论是发展之初还是发展过程中的脉络和样态。
   
    这就涉及到我们在读古典社会学经典理论著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认为在读古典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要把握住两个方面:思想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最初的社会学家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就是他们是一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开创既是思想研究领域的开创,也是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式的开创。所有这些都为后来社会学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在我看来,涂尔干的整个思想体系及脉络是相对简单和易于把握的,但他所确定的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准则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全领会得了的。他所确立的研究方法恰恰就是他对社会学建立的最大贡献所在。因此,对《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我认为我们应该要足够的重视,它是涂尔干整个社会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石和结晶。
   
    二 社会学思想
   
    涂尔干的思想和方法继承了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衣钵,并进行了扩充和发展,圣西门、孔德、斯兵塞等人对之也不乏影响。涂尔干对社会所进行的两类团结形式的划分,就受启发于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根据社会统治形式对社会所做的区分,他透过观念直接研究社会现象本身,以及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和对象也是受到了孟德斯鸠的影响。从涂尔干对社会道德及道德秩序的关注中也可看到卢梭的影子。总之,孟德斯鸠和卢梭无疑在涂尔干的整个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就具体思想内容上来说,涂尔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命题。在涂尔干看来,人具有双重存在:一为个体存在;一为社会存在。个体存在社会存在面前是让位与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在具有先赋性的决定性地位,社会决定论一以贯之于他整个思想脉络中。但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分野,他在社会同个人之见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重要转变。前期的著作中,他着重于对社会事实层面进行研究,严格秉持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任何关于社会事实的解释都看不到个人的影子。在涂尔干那里,从事实层面上讲,个人依附于社会;从研究层面上讲,社会同个人之间没有架起一座桥梁,而是直接将个人因素撇开,二者截然两分,甚至会造成一种二者毫无瓜葛的感觉。但在其后期的著作,特别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社会同个人之间这种生硬及类似分离的关系有所缓和,涂尔干有意识地将个人存在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当然这是在社会第一性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从他对社会怎样影响个人的前后转变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社会分工论》及《自杀论》中多次提到,社会是从外部影响于个人的,而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换了另一种论调,认为社会不仅是从外部影响于个人,而且还从个人意识内部影响个人并独立于个人。个人意识在此相对于其前期的思想来说,其重要性得到了凸显。但是对社会究竟是怎么影响到个人的,涂尔干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或许他是怕划入心理学的泥潭之中吧。
 
    接下来我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涂尔干关于社会团结类型的划分做一简单的理解,并试图从中窥探涂尔干心目中理想的人和理想的社会。涂尔干的社会类型按照团结的形式可分为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机械团结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似性的基础之上,有机团结建立在差异性的基础之上。按照两种团结类型的联系机制和纽带来说,机械团结是情感性的团结,以情感为纽带;有机团结是功能性的团结,以功能为纽带(此时,我们须得注意涂尔干功能的含义,以及他对功能、原因、目的等概念之间的区分)。我认为涂尔干理想的社会类型在前后期是发生了变化的。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对有机团结基本上是持以肯定的态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分工所带来的有机团结中,个人是作为部分的存在,分工可以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功能,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保持有相对独立的自由,是一个同别人有所区别的人。由此,不禁让我想到马克思以及齐美尔关于分工对人影响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在这样一个分工的社会里,工人成为了异化的人,附属于机器,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人的整体性价值和人性遭到了否定,他们从工作中收获的不是完整创造的喜悦,而是无止境的痛苦。齐美尔则是一语中的:社会整体的完善是以个人的不完善为代价的。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三者所追求的理想人的类型。马克思、齐美尔追求的是完整的个人,具有完整性价值的个人,而涂尔干,至少是前期的涂尔干追求的则是在部分上发挥最大潜能的部分的人。但是,后期的涂尔干似乎并没有坚持这一点,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依稀地可感觉到涂尔干理想人的转变,这一转变是随着其理想社会的转变而出现的。面对现实社会的道德危机,涂尔干似乎对现代社会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团结类型并不像之前那样乐观,他似乎更加渴望一种道德社会的构建,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道德社会的构建,社会完全吸纳个人,个人也是自愿,且是自主性的愿意吸纳进社会。他对原始社会宗教集体欢腾局面,包括一系列血腥和暴力场面的论述,是平静的,淡然的,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在尽情发泄情感,完全受非理性所支配,但集体中人们联接的纽带也就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紧密和牢固。而涂尔干自己似乎也受到了里面强大集体情感的吸引,因为这种情感性的东西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这不由的让我想到卢梭的道德理想国以及罗伯斯•庇尔对其道德理想国的实践所带来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集体欢腾中受情感所支配的血腥暴力的场面。似乎,每个研究者心 理都有一根带有类似于精神及情感性东西的弦,即使是齐美尔,他虽然没有走上靠情感整合的集体的道路,但还是寄托于一种个体性宗教,从个人的内心实现个人的救赎,填补内心的百无聊赖和空虚。
   
    三 社会学方法
   
    涂尔干研究社会学方法的一个基点就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这是他将自然科学方法向社会领域研究的移植。之所以可以进行这种移植,涂尔干认为社会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现象具有物的所有属性,即使是人的思想观念也可以通过物化的形式来表现,如建筑、雕塑、绘画等都是人思想观念物化的体现。另外,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此,他确立了单因单果的解释原则。但是对于社会现象之间为什么是单因单果的关系,涂尔干的解释是不令人满意的。对此他是这样进行说明的:如果一个原因能够产生多个结果,那么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不同结果的差异的原因就找不到了,这就否定了因果关系。当然,涂尔干是站在现象之间是存在因果律的假设之上的。但是,对于两个现象之间或是两个结果之间,不论是差异还是相似性,难道就必定有因果关系吗?两个结果之间不可以看作是平行的现象吗?这甚至让我感觉到涂尔干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这可以表示为:因为因果关系,所以因果关系。
 
    但是涂尔干的单因单果的假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之间直接可以化约为简单的因果关系。这种对社会现象的化约的合理性在于涂尔干认为社会本身是存在本质的,人们所经验到的社会现象能够正确反映社会的本质,也可以通过理性透过现象把握住社会的本质。这种本质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特征的。
 
    涂尔干认为以往很多关于社会的研究,并不是对社会是什么或曾是什么的研究,而只是对观念的研究,即对社会应该是什么的的研究。他要打破这种类型的研究,他要透过观念研究社会事实本身,进入社会事实的内部。但对此我保持怀疑,人真的可以进入社会事实内部?可以完全摒弃掉既有的观念,就如无知者一样对社会事实进行认识吗?自有语言开始,人同社会事实之间就已经被观念这个东西阻挡着,它或许是一层透明的薄纱,给人一种可以窥见社会的幻觉,其实它是一堵墙。
 
    涂尔干的方法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包括因果关系解释遵循的法则以及其对正常现象和非正常现象的区分等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此时我暂且打住。

    三 对社会学的一点认识
 
    涂尔干建立了一系列解释社会的范畴体系,它是对社会复杂性的化约,涂尔干所寻求的就是能够条理化、结构化地认识社会现象,让社会现象在思维的世界里呈现出秩序化的画面,即让社会现象称为可知、可感、可把握的实在。社会学的目标就是拨开层层掩盖着社会本质的迷雾。这就决定了社会学并不像哲学那样是一种基于个人心灵感知基础上的概念上的游戏,也不像心理学那样陷入个人琐碎的内心世界中,它注定是悬于半空中的,禁不起追本溯源式的推敲。即使是涂尔干在《原始分类》中关于人类分类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论证,也是基于社会是预先存在的基础之上的,至于社会是怎么产生的,其只字未提,也许这不是社会学所能解答得了的,也或许这已经超越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外。

读书感想

1、读得进去,跳得出来
    读得进去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沉浸在内容的细节中,仔细琢磨和思考;跳得出来是指,在关上一本书或是读完若干本书后,能够将自己从琐碎的知识细节中脱离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或是同作者平等的对话者把握和审视作者的整个思想架构和体系,理清作者的逻辑架构。

2、读书的质与量问题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直接简化为有效的读书时间投入的问题,只要保证足够的读书时间,质与量难以达致平衡本身就成为了伪问题。通过私下里和同学的交流,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保证认真阅读,保证读书质量的前提下,一个月6到8本的读书数量是一个经得起验证的科学数量。

3、交流问题
    现在大家读书进路都差不多,读书的书目差不多,这有利于我们对读书内容的交流。这个月,私下里我同晓园、郑静以及福林针对涂尔干的思想交流的比较多。发现在交流时大家可以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也非常有利于自己对作者思想和思维架构进行比较清晰地把握。这是一种低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的交流,我认为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尝试一下。

4、心态问题
    这个月读书,整体说来我是比较平静和平和的,相对于以前的读书状态来说,这个月的收获也是比较大的。读书切忌心浮气躁,要沉得下心来,能够放得下思想包袱,不要心存犹疑,要学会控制情绪,这也是情商的表现。








更新至2012年6月2日
读书书目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资本论》(二、三卷) 马克思 著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著

    本月接着上个月继续挑战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并开始转入韦伯作品的阅读。如果硬要说读书状态的话,感觉是比不上上个月的,所以如何学会让自己“静心”又提上了日程。下面主要就《资本论》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资本论》二、三卷的阅读并没有第一卷那样顺利,整个大脑基本上限于各种各样的公式和计算中。读完之后,心里也甚是没底,只是思忖着以后何时再将之拿起来重读一番。
    总的说来,这三卷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个中心也是马克思的重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对剩余价值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分配(主要是利润的分配)),道出了隐藏在资本背后的秘密。接下来我主要就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点对马克思和斯宾塞、韦伯及齐美尔等人做一简单的比较。

1、在对诸如各种不公平现象、贫困等问题的原因追溯上,马克思同斯宾塞相比具有极大的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上各种不公平、贫困及道德败坏等现象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不合理。如要消除这些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推翻现有的社会存在,重建新的社会存在。斯宾塞则认为,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现时社会合理的存在,是当时社会所处阶段发展不完满的表现,而社会最终是会走向完满的,到那时,这些问题会自然消失。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人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妄想通过人为的措施和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若是这样,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呈现出加重的倾向。他俩同韦伯对未来的悲观主义色彩相比,都抱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2、马克思、韦伯、齐美尔作为同一时代的人,他们的著作和思想都是对他们当时所处资本主义社会的回应。但对很多具体问题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在对人们为何如此沉迷与货币的解释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马克思并没有深入地追溯为何资本家如此钟情于货币,而只是将其归咎到他们一切剥削工人的行为仅是出自于其贪婪的本性,或者仅是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一句话,即他们将货币这个本应是手段的东西当成了目的。相对于马克思来说,韦伯的分析则更深入了一步,他从宗教的内在本性中寻找原因。人们特别是新教徒对货币及经济利益的狂热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要增加上帝的荣耀,个人有增加资本的责任,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对货币对人们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解释最为透彻的莫过于齐美尔了。他通过对货币特性和性质的分析,将之同人们的心理联系了起来,进而对人的生命意义进行探讨。在齐美尔这里,人已同货币完全融为一体。
3、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是一种文化哲学式的分析,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说是一种经济哲学式的分析,但他们指向的却都是社会学式的问题。同货币是齐美尔揭示社会、分析社会的切入口一样,马克思研究的经济事物或现象则是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石,在他的整个研究著作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读书体会:
1、宏观把握与细节理解。宏观把握有助于我们对作者的思想形成整体性的认识,细节上的理解则有助于我们对作者的论证和阐述思路形成过程性的认识。细节理解也是训练我们逻辑思维能力强有力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兼顾二者。
2、联想式阅读。对于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来说,这一点是很必要的。联想式阅读不仅可让我们对已读书籍内容进行温习和回顾,甚至同原来相比会产生更多创新性的认识,而且也会让我们对在读书籍形成更清晰、更深入的理解。这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知识网络的编制。
3、反思式阅读。读书不仅在于理解,而且重在思考。理解是基本,思考则是更高层次的提升。

仅以以上三点自勉!






2012年3月14日至4月26日读书书目
达尔文  《物种起源》
梯利      《西方哲学史》上、下册
邱觉心  《早期实证主义哲学概观》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节略修订本)
            《国家权力和个人自由》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社会学研究》
穆勒      《功利主义》
马克思  《1844年政治经济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第一卷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
韦伯    《伦理之业:马克斯•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

  本月读的主要是斯宾塞的著作,同时开启了马克思著作的阅读日程。先发来读书书目,读书感想随后附上。

《物种起源》
    在该书中,达尔文展现了一幅生物以变异为基础的适者生存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画面。生物为生存而斗争的必然性在于生物界同样遵循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即资源的有限性同生物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

《西方哲学史》
    哲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寻求确定知识、克服对未知的恐惧。站在哲学外围可发现,哲学家自身就是在用“理性”判断人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概念的逻辑演绎,概念追溯概念,概念上追加概念。

关于斯宾塞
    斯宾塞的整体思想可总概为一个目标,即实现最大幸福;一个原理,即同等自由原理。
  《社会静力学》一开篇就对边沁的“最大幸福”原理进行了批判,它认为边沁走错了方向。边沁关注的是人们如何将“最大幸福”原理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斯宾塞则认为什么是“最大幸福”并不重要,况且“幸福”本身就是极其模糊,在人们的认识中难以统一的概念。人们只要确定一点,“幸福”是好的,是可以带来愉悦感的,是可追求的,是值得追求的。那么,此时应脱离“幸福”概念本身,转而寻求达致幸福的手段或原理。
    那么,如何实现“最大幸福”呢?在斯宾塞看来,要达致“最大幸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遵循“同等自由”的原理或法则。这个原理或法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每个人都有充分运用其机能的行动自由。我将之称为“个人法则”;二、每个人的这一自由受到所有人的同样自由的限制。我将之称为“社会法则”。“个人法则”是要保障个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法则”是要保障社会的正常生活。
    斯宾塞认为要实现对“同等自由”原理的充分运用,达到最终幸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预示着那时的社会将是人类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完美的。但社会要走向完美、完善,就必得经过不完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那么在不完美、不完善的社会阶段中,人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合理的,才是有助于人类最终走向幸福的殿堂?同样,是要遵循同等自由原理。虽说此时,人们并不能充分的践行同等自由原理,但可以无限的贴近它。在遵循同等自由原理的同时,人们还必须遵循适应法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相连的。适应法则是同等自由原理的补充。适应法则是指社会发展状况、各项制度与人的本性、性质的相互适应。我将此法则称之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社会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都必须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社会与制度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斯宾塞对当时英国社会存在的各项社会制度、法律、教育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批判的立足点即为“同等自由原理”和“适应法则”。那些制度的实行之所以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就在于它们破坏了“同等自由”法则和“适应法则”,违背了制度是自然生成,而不是人为制造的规律。
    从斯宾塞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其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认为现在的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完善,也不可能马上实现完善,其中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其不完善的表现;一方面他又以一种社会高度完善的标准来衡量他当时所处的社会,并针对其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揭露和批评。这不得不给我这样一种印象,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将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比作儿童,那么他就是以一个青年或老年应有的状态来要求它。若真如此,那么斯宾塞本人也在朝向违背同等自由原理及适应法则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不得不感慨斯宾塞内心的焦虑和急切。
    另外一点是关于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和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这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自然力量、自然规律的结果。人为干涉是对这一发展规律的违背。因此,在他那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扮演的是消极的角色。人们的唯一职责就是遵循“同等自由原理”,人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逆潮流而行,对社会发展无益。那么,是什么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既不是人,也不是社会的内部因素,而是一种外在于社会和个人的力。在这里,人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被否定。

    斯宾塞是社会进化论的开创者,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根本在于生物的内在本性、内在力量,外部环境只是起推动的作用,这种促使生物进化的力是内生的。在斯宾塞那里,这种促使社会进化的力再是外在于社会和个人的,如果要在他著作中找到一个对应词的话,这个词就是“自然”,若用哲学或宗教的术语,即为“上帝”。

    从斯宾塞的社会学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同孔德所说的社会学的差异,也可窥见社会学逐渐脱离哲学直面现实的端倪。

《资本论》一卷
    该卷通过对商品、货币、流通等经济要素的分析,阐释了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的资本的增殖过程。资本家这种资本增殖过程是建立在剥削工人,占有其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另外,马克思对最初积累及原始积累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而清楚的展现。并道出了资本家对工人这一无穷尽的剥削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即最终导致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大阵营的形成,并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是无产阶级的胜利,实现人类的普遍解放。马克思一个基本的目标或说是他认为的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人性的解放,使人之成为人,回归人的本质,并使人成为自己及自然的主宰。这是对当时因资本家的剥削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的反抗和战胜。

 





更新至2012年3月13日

《西美尔文集——哲学的主要问题》 西美尔 著,钱敏汝 译.
《西美尔文集——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接上次读)西美尔 著,陈志夏 译.
《现代人与宗教》西美尔 著,曹卫东 译.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西美尔 著,林荣远 译.
《西美尔与现代性》陈戎女 著.
《论实证精神》孔德 著,黄建华 译.(重读
《超越利益集团》刘仰 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 译注.

    这个月接着读了西美尔的书籍,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想法,可真到用笔写下来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无力,不知从何下手,也苦于思索如果将这些零碎的想法进行串联,形成一个统一的东西。读《超越利益集团》的感觉就如钱穆所说,我们应对本国以往历史心存温情与敬意,切不可妄自菲薄。另外,《超越利益集团》中作者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对我理解《论语》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孔德的《论实证精神》是大一下学期读过的一本书,这个月拿来重读,同那时相比,具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下面,我试着从“形式”、“内容”以及二者关系的角度对西美尔的思想进行理解,并针对《论实证精神》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西美尔
   
    西美尔的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加以考察,这种互动关系的外在表现就是西美尔所谓的社会形式。“形式”是西美尔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工具,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解释,具有极其暧昧的特点。西美尔对“形式”含义的阐述采取的是一种分析式的方法,即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关系的互动过程的详细深入的分析来展现。
    与“形式”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内容”,它是人生命的内在形式,它往往表现为个人一定的目的、利益及冲动,并具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化趋向。“内容”体现的正是人生命的内在涌动之流,它借助相应的“形式”得以表达,“形式”是“内容”精神化过程的结果。但“形式”与“内容”之间并不是绝然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种“形式”可以是很多内容的表达,一种“内容”同样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得到表现。存在在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形式中,就承载着各种不同的内容。“形式”在西美尔那里有一个统以贯之的名称——文化。
    人的生命之流是狂野的、不安的、涌动的,它总是在不断突破已有的形式,并寻求新的表达自己的形式。奈何,形式相对于这种狂躁不安的生命来说,它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固守性,它不像生命那样活泼、好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形式之于生命的附属关系。但这并不否定形式对生命内容一定程度的约束关系,只是这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毕竟生命本身的运动特征就不允许它安分守己。生命是充满能量的,是喜求冒险的。在生命不断突破形式的冒险过程中,它会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但只是暂时的,冒险本身就决定了它喜新厌旧的特性。生命的悲剧就在于它能不断地突破形式,却不能超越于形式,脱离于形式——这就是现代化的困境与难题。
    在众多旧有的形形色色的形式中,生命并没有迷失自己,也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它还是在不断拼搏。既然不能找到一种永恒的形式表达自己,那么我就用自身来表达,彻底脱离形式的藩篱,用无形式的形式展现自己,剥掉各种“形式”的外衣。它“不需要通过具有一定词汇和句法的语言来表现自己”,这就是最适合表达自己的形式,就如现代的宗教一样,回归生命本身。
    宗教是一种社会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就存在宗教因素。在认识西美尔论述的宗教时,必须要弄清两个概念:宗教性和宗教。宗教性是一种先验存在的东西,人先天就带有的,而宗教只是这种宗教性的形塑化、客观化,是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中宗教性因素的绝对化,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形式的一种绝对性的超越,它有一套规则、教义等结构性的建制。宗教性,则更多的是人自发的一种情感性的要素,体现着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生命的内在组成部分。宗教关系本身是经由个人与个人之间情感关系转化而成的个体同一种超越体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则是一种称之为信仰的东西。信仰也是社会关系关系的形式,它并不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信仰并不依赖于存在,只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先于宗教。信仰的对象亦是个体自我创造的产物,这从某种程度上为西美尔所提倡的个体性宗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现代社会,宗教生命也面临着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传统的信仰内容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不再为人们所信奉。人们企图突破宗教形式表现宗教生命本身,“为了保护宗教感情的完整,它必须摆脱一切被规定和预先被规定的宗教形式”,返归个体,重建一种个体性的宗教,这种宗教是面对人个体生命本身。生命亦是如此,既然生命的涌动之流已无法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进行安放,那么它就要敢于舍弃形式,赤裸裸地表露自身,更加完整地展现自身。这其实也是生命最后无奈和迫不得已的选择。

    “形式”是西美尔最重要的概念工具,是一种理想类型。从西美尔的著作中,我对该概念的感受更多的是模糊和暧昧,没有清晰的边界,也没有特别所指。正是因为这种暧昧不清的特点,我们可以对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维度来理解。如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化,如艺术、宗教、制度等都包含其中;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互动关系,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的表现为竞争、合作以及冲突关系等等。“形式”概念本身又包含有一种层次性,即形式中有形式。到现在为止,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仅停留在感性的认知方面。
    “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二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西美尔关注的核心问题所在,其对各种文化现象(如货币、宗教)分析的落脚点也正在于此。乍看西美尔就像一个脱离社会的旁观者,不知厌倦的描绘和分析着种种文化现象,在他碎片式的语言中,很难找不到他的真正观点,甚至找不到任何决断式的语句,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情绪。可是他的文字却不自觉地散发出一种悲伤的气息,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诉说着人类的永恒悲剧,并展现着人生命内在的空虚和孤独。到最后,他无力地转向个体自身,实现个体精神的自我麻醉。
    西美尔关注的问题是同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紧密相联的。他观察到的现象注定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柏林,也注定带有城市的象征,注定具有精英、贵族的色彩,注定了他代表的只是一少部分群体,这也决定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至今为止,已有很多人对西美尔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而每一种解读,无论是批判抑或是支持,他们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的,而没有人“真正的”站在西美尔的立场上,对其著作和思想进行分析。或许,这就反映了西美尔在《历史哲学问题》中提到的历史实在论问题,即我们不可能将发生过的历史事实进行全面的复制,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一种先验的认识框架,历史是人们心灵创造的产物。如果将各学者对西美尔遗留的著作和思想的解读看作是研究一个已过世之人的历史事件的话,我们依然可以依照西美尔在《历史哲学问题》中的认识方法理解这一现象。或许,真正西美尔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已经随着西美尔离去的那一刻就被他带走了。就像陈戎女在《西美尔与现代性》一书中所说的,“用我们自己的思考立场取代了西美尔的思想立场”。但这并没有否定我们认识西美尔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是碎片的,不全面的。


    二、孔德《论实证精神》

    孔德要开展一场精神革命,即实证精神革命。他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划分为三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及实证哲学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理智的发展史,也是人们不断探索确定知识的历史。孔德认为人类追求秩序与进步,这是符合工业社会的发展方向的,实证精神顺应了此种发展趋势。那么,实证精神在孔德那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在其对“实证”所具有的以下含义中得到了有效且全面的体现:真实,而非虚幻;有用,而非无用;肯定,而非犹疑;精确,而非模糊。一句话,这种精神要求反观人类现实本身,从现实的经验出发,找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而有效的对社会进行预测,以让人们更好地改造和适应社会。这同时暗示着我们可以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人类社会,自然同人类社会是一体的。实证精神注重我们的智慧所能到达之物,我们切实所能观察之物,它放弃了神学或形而上学对最早来源和终极目的的探求。
    孔德要建立的就是以实证精神为核心的新哲学——实证哲学,这种哲学的建立需诉诸于教育,数学这门学科是实证哲学的出发点,社会学是整个实证哲学的唯一基本目标。
    从本书可知,社会学有如下特点:
    1、与哲学具有很强的连带关系,甚至可以说隶属于哲学,秉承培根、笛卡尔等人的白纸说。
    2、是实证精神革命的基本目标和结果。
    3、以追求社会秩序和进步为使命。



2011年12月中旬至2012年1月8日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 著
《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 著
《货币哲学》 齐美尔 著
《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完成1/2) 齐美尔 著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柯文 著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彼得•伯克 著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 丹尼斯•史密斯  著
《治史三书》 严耕望 著

  这个月看的是齐美尔的书及和历史相关的书,历史方面的书又主要以历史的研究方法为主,通过对这些书的阅读,我对历史学和历史社会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月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齐美尔的书,看他的书心里会有种莫名的喜悦和满足,也许是自己真正进入状态了吧!下面,我主要想就《宗教社会学》,尤其是《货币哲学》来说说自己对齐美尔思想以及其研究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认为宗教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它产生于现实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蕴藏有宗教情感、宗教冲动等情绪性因素。但是这些情绪性的东西并不是宗教,只有将它们客观化,才能形成真正的宗教、成熟的宗教。宗教的形成就是这些情感、情绪等从现实中脱离出来,形成一种绝对化的存在,是人们在各式各样关系中精神性的宗教因素的绝对化和提升,而宗教价值就是通过教士、教堂而具体化。正是宗教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所以其同社会具有多的类似性,也同社会发生互动及相互作用。齐美尔着重分析的宗教整合性就社会整合性的纯粹的和绝对化的形式,宗教中的上帝观念也是人各种各样美好品质的化身,信徒同上帝的关系,也正如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宗教对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绝对化的提升和反映。

  《货币哲学》这本书,分为分析卷和综合卷。分析卷主要是就货币的本质和性质进行分析,综合卷则是就货币对人一般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而货币本质和性质又是必须从人们的一般生活中来理解的,另一方面货币对人的一般生活又存在重要的影响。如果用一句话归纳本书的内容,那就是货币与人们生活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因果联系。由此,可见本书的内容是明确的,并且是围绕着这一相互关系展开的。同时,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即如果齐美尔的重点是在综合卷部分,也就是说货币对人们生活影响分析的部分,那么第一部分就是为货币为何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如此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和条件,换一句话说,正是货币的本质及性质决定了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来理解,分析卷部分是本书的基石,综合卷则是对分析卷的一种提升。
    因此,我认为本书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进行理解:一是货币的本质及性质是什么;二是具有此种本质或性质的货币对生活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怎么产生的。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形式,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产物,这是与齐美尔世界是处在相互关系中的世界观密切相关的(此点,书中多有体现),它是一种外在于主体与客体外的独立自在物,是其他一切物体的价值表现形式,但最终仅仅只是一种通向他物的手段。货币具有无特质性、无个体性、不偏不倚性以及除却作为手段价值外的空洞无物性等等,它的诸多性质都是彼此相联系的,一种性质可能就是另一种性质附带物。货币的无特质性、无个体性、不偏不倚性决定了它可以独立于其他物质之外,并作为衡量其他物质价值的手段,它面对的对象可以是无穷的五花八门的事物。与此同时,它也起到了对事物特殊价值的夷平性的作用,即所有的价值都表现为货币价值。上述的性质同时又决定了货币手段功能的强大性,即通向目的之物的无限可能性,以至于发展到现代社会,货币本身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实现了手段向目的的转变,成为了世俗的上帝。
    货币的影响是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对人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让他们体验到了最大程度的自由。这种自由可以使人们充分返归到他们的内心,而不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羁绊,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客观化的东西,是不带任何感情和情绪性的东西,人在这种关系中仅仅只投入了一少部分。但是,这种自由却让人们走向了另一面,对现实的种种不满以及内心的空虚无聊之感油然而生。
    另外本书还涉及到很多与之相联系的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如货币与交换的关系、货币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货币价值与其质料的关系、货币经济同理智性的关系以及各种各样在货币经济影响下文化现象等等。齐美尔的论述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如类比、举例说明以及更高层次上的对个人内心的追溯和哲学式思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一会儿是悬在半空,一会儿是脚踏在地,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在本书中,货币并不是齐美尔论述的重点和终点,货币只是齐美尔的假借之物,并通过对货币与人们生活相互关系方方面面的分析来说明现代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趋势并不是乐观的(从书中的某些用语可体会到),这种趋势正是人们内在生命价值及生命体验的衰落和萎缩。社会生活中有太多类似货币之物(从齐美尔的诸多类比中就可发现),货币则是这些事物中最典型、最纯粹的。齐美尔不是一个二元论者,虽然该书的很多内容都是站在二元分析的角度之上的(如主体与客体等),所有二元的东西都将在某一种东西上得到统一,但是他最基本的指向是一元的,即强调个体的统一性、生命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而统一的要素就是灵魂。齐美尔很重视生命的体验、心理的体验,他诸多著作(如《货币哲学》、《宗教社会学》)等中很多心理学式的分析体现了这一点,齐美尔的哲学就是一种强调生命体验式的存在美学。
    虽然齐美尔的书并没有看过多少,但是从我这个月所读的他的几本书来看,特别是《货币哲学》,书中的内容或齐美尔的思想并没有像其表现得那么零碎和碎片化。齐美尔对这些庞杂的、碎片化的及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的分析,是有一条主线一以贯之的,即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如《货币哲学》中的货币、艺术、制度等等以及《宗教社会学》中的宗教等,都是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虽然这几本著作没有给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明确的定义,但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社会关系或社会形式可能就是一种范畴、一种对世界中各种相互关系的反映或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心灵对整个外在世界的一种表现等等。关于社会形式的研究应该在其另一本著作《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有更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多做揣摩。
    总之,《货币哲学》中的内容就如一张庞杂的巨大的关系网,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要完全弄清里面的关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难度确实不小,以上也仅是我对齐美尔的部分思想的一种切割式的理解。

  就本月读书的总体感觉来说,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2011年11月中旬至12月13日
1、《国史大纲》(上、下册) 钱穆 著
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著
3、《国史新论》 钱穆 著
4、《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 著
5、《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 著
6、《钱穆评传》 郭齐勇 汪学群 著
7、《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著
8、《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 著

这个月主要读了钱穆的书,感受主要谈以下几点:
1、关于钱穆
      钱穆一生的工作就是为中国历史、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余英时评价的很贴切,即他“一生为故国招魂”,而他正名的方式就是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来发掘中国历史精神之所在。他的思想价值理念的“一以贯之”与梁启超的“多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无谓对错,无谓好坏,他们心底所固守的那个信念是一致的,即以爱国、爱民族之心探求中国复兴之路。
      我愿意对此次所读钱穆之书作如下理解:
      如果将此次所读钱穆之书必做成一颗树的话,《国史大纲》就是树干、树枝,《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中国文化史导论》就是上面的叶子或花朵、果实,它们将树干中的养分加以吸收和升华,树干之间的间隙得以弥合,最后以一种茂密繁盛的姿态呈现在国人面前。这棵树的养分就是钱穆心中那种炽热的爱国、爱民族之情。

2、关于学术之位置
      是将学术本身就作为一目的?还是将学术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此我也一直心存疑惑。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到“则凡真学者之态度,皆当为学问而治学问。夫用之运者,以所用为目的,学问则为达此目的之一手段也。为学问而治学问者,学问即目的,故更无有用无用之可言。”其对清代的学者亦有如此评价,即他们有一种“学者的人格”。“所谓学者的人格者,为学问而学问,段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故其性耿介,其植绒专一,岁若不周于世用,然每一时代文化之进展,比赖有此等人。”若如此说,学术究竟是是什么?学术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意义存在?梁本人对“为学术而学术”也是极其的推崇和赞赏,从他对清代学术的态度中不难发现此点。但从梁本人著书立说的基点来看,他似乎又没有按照他心中的那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理想信念前行或靠近,他有对现实浓浓的关怀。如果说,仅将学术本身作为一种精神的追求,或是学者个人的自娱自乐,这似乎亦不能说这是“为学术而学术”,因为在做这种学术的过程中它依然抱有一种目的,“学术”并不是目的本身。或者说“为学术而学术”中的前后两个“学术”并不是同一种意义上的“学术”。

3、关于读书
      (1)读书感受
      这个月主要是读钱穆和梁启超的书,在读他们书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被他们的那种强烈的情感性的东西给渲染,心中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对中华民族的欣羡和仰慕之情。而同我上个月看的熊得山的《中国社会史论》亦有极其不一样的感受。看熊的《中国社会史论》,中国历史留给我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历史,一种充满专制和黑暗的历史。但不论是钱,还是熊,他们声称(或者蕴含有这样的意思)他们是要还原历史,力求探寻历史的真相。但到底谁道出了中国历史的真相,或许本身就没有真的历史,所有所谓的历史文献或古物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历史。就像钱穆在《人性十论》中所引用的一句物理学的一个相对论的主张,“世间没有一种无立场的真”。“立场”本身就带有主观性。
        最近一直都是看的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思考的东西也多了起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是一句一句的话,而是一个一个的人,从书中读到的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我现在所涉及的面还比较狭窄,可能等以后读得更多涉及的面更广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对此,我非常期待。
  (2)读书看法
        梁启超曾谈到“敬业与乐业”的问题,如果将之用于读书,那么“读书”就是我们学生的“业”。对于读书,一方面我们要“敬”,即要忠于读书,把精力集中在读书上,心无旁贷;一方面,我们要“乐”,即找寻读书的乐趣,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处之。
        另外,我还想引用梁启超的一句话:“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以此自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年10月中旬至11月9日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著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著
《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孙达人 著
《中国社会史论》熊得山 著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
《历史解释的性质》帕特里克•加登纳 著

  一直都觉得自己历史方面的知识甚是缺乏,事实也却是这样的,而我却知一个人不懂历史是十分可怕的,且不管学历史的具体意义如何。因此,心中对之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以前虽然也有翻过,但仅是随便翻翻而已。这次,也算是我第一次比较正规的接触历史方面的著作。但是,在怎么读、怎么选书方面,却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历史知识积累确实有限的很,一方面也因为自己对这个领域也不甚了解。不论是对于历史中的东西,还是关于历史的东西,心中不曾有多少积淀。对一个初学者而言,不知道现在我是首先应该恶补具体的历史知识,还是应该培养些许如何读历史的思维。心中满带着疑问,向周围的同学也寻求了不少意见。最后,也是莫名其妙的在图书馆挑了几本书,看了看。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
  这是一部将如何研究中国历史的书,本书在后半部分附录了其后来对这本书观点的修正。在梁启超看来,以往的历史是专供特殊的阶级阅读的,而目的亦偏重于政治,这样的历史有助于维护统治的稳定,但是已不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社会需要的历史应是“校其总成绩以求其因果,然后史之为物乃与吾侪之生活不生相离”。可见,梁认为当今社会所需要是一部与生活相关的历史。
  研究历史,首先就得明白史之目的及意义,而后知晓历史研究之范围。这些应是一个人书写历史著作的最基本所在。接着,梁通过对以往中国史学界的著作的梳理,得出历史应该加以改造。其中,梁对历史学的范围、研究历史的基本态度以及如今所需之史的种类等了具体的阐述。就研究历史的基本态度来说,梁认为现今所需要的应是一部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研究历史者应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对之,不能自欺,要将历史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将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由此可见,这可算得上是为史而史。
之后,梁对历史资料的范围以及历史资料的搜集和鉴别作了相应的论述。最后,其重点落在了史家的职责上,即“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应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但是,这一点却遭到了他自己的批判和反驳(在附录中有所论述),即历史中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律,是值得怀疑的。历史的诸多现象可能不应用因果律的方式来说明,而应用“互缘”。“互缘”即指,一件事与另一件事是有连带关系的,是相互依存的。这与因果关系是有区别的。
  本书的附录部分是梁对《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的修补和纠正。其将宇宙中的事物分为“自然系”和“文化系”,而该部分分析的立足点就是自然系的活动与文化系的活动之间不同特性和特点,从而得出研究文化系活动的方法以及其相关的其他方面应是与研究自然系的活动有所差异的。
  综观本书,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对现实浓厚的关怀之情,他立足于他所处的时代,通过对传统中国史学的叙述和分析反观他当时史学所处的境地,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反省来探索他当时所处时代应该发展怎样的史学。梁除了对中国现实具有浓厚的关怀之情外,他身上更有一种敢于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品质。这对于个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字里行间透漏出一种豪迈壮阔的气势,从中依稀地体会到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的铮铮铁骨,很是感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本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浓缩的如此短小,由此也不禁感叹作者的统筹把握能力。读完本书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觉或是从本书中我能提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中国为何没能发展资本主义”。这个问题韦伯也曾提到过,不过二者分析的角度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韦伯分析的视角更多的在于精神层面,而黄仁宇的视角则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黄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此语可以理解为传统的社会缺乏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环境和条件。针对这句话,我有一个疑问,即“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制?或许,在本书中,我应该将其理解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本书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分析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其中对中国历史的形态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则是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中国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中国历代王朝总的来说是偏向于道德治国的,或者可以说即使很多属于技术上的问题也依然是放在道德的领域加以评判和分析的。大而括之,也可以说的上中国自古就没有一个可以孕育技术、发展技术的环境。这种技术是现代型体制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数目字上管理的能力。可见,中国近代没有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也是在意想之中了。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则主要运用的是归纳法,这也是黄仁宇所提倡和主张的。但在梁看来,归纳法最大的工作是求“共相”,它需要把很多事物中不同的属性踢掉。但是对于历史来说,史迹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映,而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史家来说他们寻求的应是一种“不共相”。仔细揣摩两位作者的语境,可发现二者最大的分歧可能在于他们想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史”。梁希望著的是一种通贯古今的中国大史,是需要大刀阔斧的魄力的;而黄的这部《中国大历史》却正是想要通过特定的视角寻求中国历史的“共相”,可说该“史”仅是以部“小史”。因此,最后倒不能说谁对谁错了。

孙大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
    作者写该书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他认为历史的主体应该从上层和“精英”等少数任务归位到下层和人民大众,而他所著此书也是对此种认识的一种的尝试。 他看来,“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始终是一部农民史。这可谓说打破了原有史学传统。
既然是将农民作为历史的主体,那么自然离不开土地了。农民是依附于土地生活的,他们和自然环境条件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此本书也免不了将其重点更多的放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兴衰,农民作为社会最广大的基础,他们的兴衰自然也可说是决定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这基本上也可算是这本书的一条逻辑线路。
  总的来说,该书是有很强的指向性的,即将中国广大的农民放到中国的历史中来,以此来唤醒农民在社会和文化上的主体性。或者说,对一个农民占有如此之大比例的中国,只有农民的地位得到正确认识了,才能真正的走上兴盛之道。

熊得山《中国史论》
  此书是熊得山先生的遗著,并不完整。该书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分析和解释中国的历史,诸如经济的基础性作用、阶级剥削、阶级斗争等之类的词语在文中不断涌现。不过读完该书,竟也发现,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放到中国的历史框架中,也有一定的解释力存在。一方面不仅叹服马克思主义的广泛适用性,一方面也感叹此书作者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史料的旁征博引能力。
  熊得山可算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在当时名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一直探索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当时的新进学说,但也可见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之大。此书也却是在那样的背景中写的,作者也给了我们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不一样的视角。

吕思勉 《中国通史》
  与上面的几本书相比,我想这本通史大概是最客观的了,与政治保持了一定了距离,也比较容易读。该书分成两个部分,一为政治史,一为文化史。政治史部分更多的是从史前说起,然后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变迁,是以一种时间的序列来写的。在文化史部分,作者将文化细分为婚姻、族制、政体等十八个门类,并一一阐释。作者不仅仅只是对相应史事的罗列,更有其很多自己的见解。
  但是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也却是不易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些厚,另一方面虽然作者避免了对史实的简单罗列而赋予了很多解释,但是我却还是觉得有些索然无味。最终感觉自己还是被其中的事件给淹没了,特别是政治史部分。总之对于这本书的完成情况,我自己是不很满意的。

帕特里克•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
  这是本历史哲学的著作,读来很是吃劲,对于其中很多概念的理解也甚是模糊。总的说来,本书主要是语言分析的角度来对历史解释的性质进行分析的,看起来也很是绕口。此书还需琢磨。

关于历史的若干问题:
  1、历史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何在?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能够给出很多答案。但是对于一门真正想要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依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对历史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的定位,不仅关涉到一个人的史德问题,也关涉其对读者的深刻影响问题。
  2、历史研究的方法何如?史料之浩瀚无边,相信谁也不能否定。史料的不全可能是一个有心研究历史的人无法避免的,但是对已存史料的如何收集以及筛选也是他们存在的一个难题。最后就已收集和筛选后的史料进行自己的研究时,是应用所谓的归纳,还是分析,这也确是不能定论的。只能说,历史研究方法的好坏或恰当不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价值。
  3、关于历史的若干性质问题。历史是否存在因果律?历史是否是唯一的?……

以上都是针对关于历史或历史本身的问题,相信很多史学家或相关学者(如梁启超)也在对之进行研究。这些,也将是我在以后读史的过程应该关注的。不奢求能找寻到答案,只希望自己能对此有一个更好的认知罢了。





至2011年4月
《精神分析纲要》 弗洛伊德 著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 荣格 著
《幸福之路》 罗素 著
《废弃的生命》 鲍曼 著
《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 著
《基督宗教》 哈维•寇克斯 著
《佛学基本知识》 广超法师 讲述

下面我主要就其中的几本书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所得。
《精神分析纲要》:这是弗洛伊德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基本上是其一生理论的一个补充和总结,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其以往思想的一些修正。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荣格在本书中主要就人类心灵的潜意识进行了探索,并且对原始民族的心灵和现代人的心灵的差异和联系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阐述。在本书中,他还多次提到其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差异之所在,并指出他们思想或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其基本前提假设的不同。

《幸福之路》: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著作,作者分两大部分阐述了人不快乐的原因和人快乐的原因,并提供了走向幸福的道路。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读起来没有多大的障碍。

  读《废弃的生命》:
     
      现代化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废品”的制造和产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废弃的生命》一书则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
  现代历史就如“采矿的历史”,“没有废弃物就没有采矿”,“旧的不被废弃破坏,新的便不会产生”。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在现代理性的支配下,人们通过不断地“设计”以及追求所谓的“经济进步”来作为实现更好生活或完美的重要手段和步骤。完美是潜藏在无形式的事物之中的,要想让完美得以显现,便需要剔除掉无形式中的无用部分,就好比雕刻一个东西一样,它需要剔除掉岩石的多余的部分,以使所要雕刻的完美形象显露出来。而这之中被舍弃的部分就成为了废弃物。人们似乎对“现在”永远不会感到满意,现存的世界似乎远没有按照其应该的方式存在,那么就这一点来说,“设计”就有了意义。“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和抛弃的过程,一个不断产生“废弃物“的过程”。
      总的来说,“废弃物”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人的与非人的。当人们在设计人类团结的模式时,人就是废弃物。人类团结的模式即是一种秩序模式,而人们的任务便是要完成这种秩序模式的构建,即秩序构建。人们对秩序追求的前提是混乱的存在,而混乱“是某事物不在恰当的地方,没有发挥恰当作用的状态”,因此,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无所裨益的。秩序构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会将人们划分为属于秩序之外和秩序之内的两部分,而被划分到秩序之外的这部分人群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他们为秩序之内中的人所排斥和鄙弃,并进而成为废弃物。在现代市场的竞争中,总有某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排除在外,而成为社会“剩余的人口”。造成人类废弃物的产生还存在一个文化根源,即一种恐惧,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文化是伟大的人类创造,它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将死亡与永恒相联系,将死亡上升为一种永恒的高度,以此“将对死亡的恐惧重新塑造成为生活的推动力”。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则通过这种方式被赋予了一种高尚的因素,因为死亡就意味着永恒,意味着这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可以换来我们生活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死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这种死亡则是一种被舍弃的表现,一种成为废弃物的表现。
      就废弃物存在的范围来说,其不仅仅存在于所谓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全球化进程大大扩大了其存在的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则为这一扩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废弃物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走向了全球化的方向。
      由上可知,人类废弃物基本上是一种人为选择和偏好的结果,并且他们是为人们所厌恶的。就其产生的影响来说,这种“废弃的人口”其实并没有完全与社会隔离,而是以一种人们所不乐见的方式存在。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被认为是懒惰的,具有邪恶的目的以及犯罪倾向;他们被认为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困扰。被废弃的人口(如难民)代表着“我们中的陌生人”所象征的“巨大未知”,给人们极大的不安全感。人们内心隐含着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则是滋生世俗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渴求通过这种对权力的诉求来找寻安全感,国家权力便是该权力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痛苦,国家权力似乎无法安抚。国家或者官方为了寻求其合法化,便不得不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强大以及对增进人们安全感的效用。它通过煽动或激起的集体恐惧来服务于政治以及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而废弃人口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对象和工具。
随着废弃的人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时,人们也采取了相应的解救或缓解措施。比如说国家提供救济以及相应的福利、社会上相关的慈善事业等等,都是针对这一部分人口所实行的。或者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解决办法,即对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是,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废弃人口似乎有一种增长的趋势,现有的解救措施无法满足这一日益庞大的队伍;另一方面,即使其解决了这部分人口的生物生存问题,但其社会生存问题却一直被搁置,并且社会似乎在有意识地阻断这部分人重新回到社会生存摆脱被废弃命运的道路。而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依然是一个大的疑问。
      如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消费主义社会,占据社会主体的是消费者而不是具有公民意识的人群。这群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商品,他们身处在市场之中,穷人则被搁置在这种市场自由之外,被人们、被社会所排斥,并进而成为社会上剩余的人口或多余的人口。在这样一种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不断地选择和丢弃,不断的创新和淘汰,在旧的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新一轮的废弃物又再不断的产生,充斥着这个世界。
      这就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人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并且尽可能是更多人的幸福,而为了追求幸福他们选择了现代化这样一条道路,可真实的情况却是人类似乎在朝一种相反的方向行进?人类追求幸福一定得是以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人为代价吗?这种幸福是全体人类的幸福还是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幸福?


2011年3月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著
《代沟》 米得 著
《礼物的流动》 阎云翔 著
《论现代市民社会的城市治理》 鲁哲 著
《中国社会思想史》 王楚辉 主编
《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 孙逊  杨剑龙 主编

这次又把《社会学的想象力》捡来读了读,同第一次相比有不一样的体会,它作为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籍,的确有其意义所在。也许现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狭隘的层次上,但是那一点点进步我相信还是有的。
现在,读书的意义已不用多说,嗯,抓紧时间,好好读书!




2010年12月
《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 阿玛蒂亚森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
《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童星
《现代化新论——世界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罗荣渠
《晚清新学史论》 陈国庆
《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王尔敏

通过这个月的读书,我认为收获还蛮多的,思考了一些以前没有思考或是很少思考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还是实实在在的看书吧!



2010年11月
《文化论》  马林诺斯基  著
《社会静力学》  斯宾塞  著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南怀瑾
《原始分类》  涂尔干 等著

这次就发一下书单吧,最近读书一直比较零散,不像以前基本上还是沿着一个学者有重点的加以阅读的,这样的话就非常有利于对某一个学者的整套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书中的内容也会更好把握一些。零散的阅读虽然也有其固有的好处,但总感觉没有集中阅读的那种效果和收获。现在也已大三了,我想就像学长学姐所说的,尽量让自己的读书更体系化一点,并且抽个时间对以前所读的一些书进行一次整理,这样的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0年10月

《功利主义》  穆勒
《疯癫与文明》 福柯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
《民主四讲》  王绍光
《长河落日: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 邹牧仑
《哲学问题》  罗素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波普尔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亨廷顿

自这学期以来,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读书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深怕自己会把作者的意思理解偏,更担心自己对书中观点的解释仅仅是种断章取义的结果,而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
伴着读书书目的增多,自己也经历了多次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到最后弄得自己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不敢轻易地相信。每个学者都有他们的一套思维逻辑和分析框架,在他们的既定论题下,他们往往就是找寻符合其论题的资料加以论证,所以即使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只要是在他们的分析视角下进行审查,都有令人信服的合理性。由此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科学抑或是人文科学中是真的不存在所谓的真理和确定性的,因为在这领域中任何观点、任何结论都是可以被推翻的并加以重建,只要你有让别人能够信服你的证据就行了。也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极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才有了如今如此丰富多彩的思想成果。
总之,不管怎么样,尚且将这种读书的过程当成一种不断扩大见识的过程,也不必太计较自己到底能不能获得所谓“知识”的东西;尚且不管作者是如何进行材料的筛选的,也许只要在其阐述的情境和语境中对其的思想观点加以理解就已足够。
摆正读书态度,继续努力吧!



2010年5月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著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著  (重读)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 卢梭 著
《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  朱学勤
《孟德斯鸠与卢梭》 涂尔干  (未完)

卢梭思想浅析
这个月我主要看了些卢梭的书, 不论是类似于自我辩解的内心独白,还是他关于契约的政治思想阐述,都可以看出一些相互矛盾和模糊的地方,让人不得其解。
卢梭,其实在其《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中,就已经承认了这一点,当然他更多的是从自身性格的矛盾性来说的。,可以说,卢梭本人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他政治思想阐发的起点。《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作为其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不亚于《爱弥儿》等作品,甚至说这部著作更好地展示了卢梭本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和他的相关政治思想。
卢梭,相对于同时代的伏尔泰等人来说,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反叛性,他批判科学、批判艺术、否定历史,同时也批判学术机构,批判科学技术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从而他渴望回到自然状态——人类社会状态的起点。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首先是“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去践行这一思想。他喜欢呆在乡村、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在乡间的小道上漫步遐思。他不喜欢给自己设置任务,不喜欢给自己以时间限制,他只是希望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喜欢受到枷锁的束缚。他喜欢乡村生活,以及他喜欢的一切一切,只是因为这些东西是最贴近原始状态,是最少受到社会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的。他认为受到当时人们的批判和诽谤原因主要是他这种服从自然的天性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或者当时人们的性格特点是格格不入的。而当时大部分人的性格是受到污化了的。他重视反观内心,他在《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中借卢梭(为对话中的一个人物,里面提到的让—雅克才是真正的卢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到:“应该回到从前,回到没有任何东西妨碍他是自己本色的时代,或者更深入他的内心,intus et in cute,才能立刻看出其真正的心态,那么多的不幸都未能使他的心灵变恶。”
由此,他将自己看成是真理的掌握者。他坚信整个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正在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所以就如朱学勤所说,他以一颗教士的心向人们传教。他所要做的工作,是要打破现行的体制,对现实社会加以重构,寻回人们在自然状态时上天所赋予的道德,从而建立一个人们富有道德、具有充分民主的理想国。他推崇原始状态,存在他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天赋美德”,这不同于霍布斯的“人性本恶”的观点。从而基于这种不同的假设,二者的政治思想走上了不同的方向。
贯穿于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到《社会契约论》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的关系。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彼此孤立的,人们顺从的是自然原则;在公民状态中,人们顺从的是由普遍的自然原则所引发出来的公意,这种公意同样具有普适性,是永远正确的,能够保持公意永远正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都是道德高尚的。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自由的,那是一种自然自由;在公民状态中,人们同样是自由的,这是一种社会自由。他深知,回到自然状态已不再可能,那么要获得自由,只有打破现有的体制,利用社会契约建立一个道德和民主的国家,而“公意”则是社会契约存在的基础,公意是不可违背的,任何违背公意的人都将是该社会的敌人。在这种为“公意”所控制的社会中,人们是自由的,因为“公意”是由他们的意志所组成的,顺从“公意”也就是顺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这就是“自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公意”是远远大于个人意志的,拒不服从“公意”的人,就是该社会的敌人。这是一个极度压抑个性的社会,一个同质性极高的社会。
在《社会契约论》中,他也就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合法的政府进行了探讨。卢梭,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所提倡的是建立一种公民社会,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因此,政府要尽可能的小,尽可能的精简,并且政府的权力只有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才是具有合法性的。在这样的一个公民社会里,社会之所以可以得到有效地运行,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便是生活在该社会中的人们都是道德高尚的公民,“道德”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核心和基础。在他的心目中,日内瓦是他理想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国度里具有整齐划一的道德风尚。
在卢梭的著作里,也提到了理性,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此种理性。也是这种理性让人们脱离了原来的自然状态,习得了一些不好的习俗。但卢梭的“理性“不同于笛卡尔、韦伯等人的“理性”,它带有更多的道德以及情感上的意味,这有点类似于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提到的“理性”。
从卢梭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很到柏拉图、笛卡尔的影子。重视反观内心,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对历史的否定和不信任,则与笛卡尔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当中,卢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因而它追崇人类的原始状态,现今的一切使人们更加远离了原始状态。他要“挖去大夏周围的灰土”,寻求“大夏赖以矗立的坚固基石”。笛卡尔也因为哲学“经过千百年来最杰出的能人钻研”,“却仍然没有一点不在争论之中”怀疑人类所获得的所有知识,所以他也要把“过去接受的错误意见统统从心里连根拔掉”,吧“沙子和浮土挖掉,为的就是找到磐石和硬土”。在这一点上,二者是极其的相似。
概括说来,卢梭是以他的行动笃行着他的人生信条,并渴求通过著作阐述他的信条,以拯救人类与火热之中。不幸的是,他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他一步步远离法国的沙龙,与当时很多重要的人物因为思想观点上的分歧决裂。但是,他的思想对后来的美国和法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法国大革命时的罗伯斯庇尔时代复活,得以践行,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之后并最终走向了失败。

朱学勤在其《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对卢梭的道德理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通过对罗伯斯庇尔对卢梭政治思想的实践,阐明了卢梭道德理想国的实践意义,最终得出卢梭道德理想国的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是一种政治哲学的层面,而不是政治学的层面。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只是一种理念,并不能生搬硬套与实践,他能给与的是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010年4月

《现代性的碎片》 弗里斯比
《资本主义与自由》  弗里德曼
《马克思传》  麦克莱伦
《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国站起来》 摩罗





九月读书:
《自杀论》  迪尔凯姆
《权力精英》 米尔斯
《马克斯·韦伯肖像》 本迪克斯
《韦伯:法律与价值》  (思想与社会 第一辑)
   

读《权力精英》
  《权力精英》为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赖特•米尔斯所著。此本书于1956年出版,而那样一个时代则被米尔斯称¬为是“物质繁荣,国家主义甚嚣尘土和政治主义真空的时代”。笔者认为这本书所描绘的图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当时美国社会阶层状况的一个缩影。
  本书中,作者将美国的权利精英分为三类:工业精英、军事精英、政治精英。并且认为他们于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存在。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类权力精英的地位和关系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就对权力精英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即“权力精英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超越普通人所处的环境;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做出具有重要后果的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权力精英,他们具有非比寻常的权力,他们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起着不一般的作用。同时作者认为要想真正的理解权利精英,我们还需知道那几类精英在各自环境内的心理。他们基本上由具有相似出生和教育背景的人组成,他们具有相似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而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具有一种共识和相似心理,以至于能达到一种协调一致,能使他们的利益得以更好地实现。那三类精英处于社会的上层,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之间也通过各种手段相互联系。
同时作者又指出,美国的权利精英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大约是从独立战争到约翰•亚当斯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同经济、政治和军事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各类精英在公共机构的高层很容易实现角色的转变,并且涉及到各个领域;第二个时代是在十九世纪早期。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里,“精英”成为了高层集团的多数,并且这些高层集团的组成又是松散和随意的;第三个时期大约截止到一战期间。这个时期经济精英的地位上升,而政治精英的地位则相对下降;第四个时期大概是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其以后。这时,政治、经济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新政而改变,但是,此时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在政治领域及公司世界出现了权力的竞争。从而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各类精英的具体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工业精英,大公司的崛起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主要力量;对于军事精英,随着二战以后而来的冷战,军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对国家的政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政治精英,国会的地位则下降了。这似乎已经蕴含了三类精英的发展趋势。
然而,从本书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另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社会内部的阶层流动问题。
米尔斯是韦伯著作的译者,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接受了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相关论述,而在本书中就有体现。米尔斯的“权力精英”似乎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科层制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科层制的结构里,权利精英处于最上层起着领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现实就是:在最上层即顶层出现了权力精英,中层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力量,而并没有将上层和底层很好的联系起来,而底层则似一盘散沙,消极散漫。米尔斯认为在各层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机制来促进他们的相互流动,他们之间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如,米尔斯就说到“只要精英作为一个社会阶级或处在指导位置上的人仍在掌权,它就会一如既往地选择和塑造特定的人格,且拒他人于千里之外”。而权力精英们是在身份、地位以及教育等方面又是一个稳定而且相似性程度很高的群体,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上流阶层,而上流阶层自然也就成为他们挑选精英的固定来源。
于是,米尔斯否定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的一种并被后来十八世纪乃至十九世纪的美国的开国元勋及其领导者所坚守的平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或应该是控制与平衡的系统,因为社会是一种阶级的平衡,而社会之所以是一种阶级的平衡又是因为强大独立的中产阶级是它的轴心和稳定器。而十九世纪的美国便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这似乎就已经暗示了此时美国就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社会,可就在此时,米尔斯对其所生活的社会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美国的经济组成上,一小撮集中起来的公司代替了在重要领域里作为经济中心的小企业家们;在政治组成上,权力的划分又是极不平衡的,行政机构高高在上,立法机关则降到了权力的中层,而司法机关由于时间上的滞后无法提出相关的政策;在新社会里,政治、经济事务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各类权力精英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阻碍着其他阶层人员的介入。进而这也就说明了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尤其是从中下层向上层的流动是何等的困难。
除了上面所提以外,本书对公众社会和大众社会的区分也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在公众社会中,“有尽可能多的人表达意见的机会等同于倾听意见的机会”,而在大众社会中,“表达意见的人要比倾听意见的人少得多”;在公众社会的公共传播中,可进行即刻、有效地回击任何意见,而在大众社会中则相反;在公众社会中,很容易为一个有效的动机找到宣泄口,而在大众社会中,意见的实施则受到严密的官方控制;在公众社会中,官方机构不会渗入到自主的公众,而在大众社会中,权威机构则渗入到了大众中。而且米尔斯还提到,这种大众社会已经在美国的底层出现。
笔者在读本书的过程当中,不由地感觉到越到后面,作者的批判色彩也逐渐浓厚起来。作者在谈到美国的保守情绪时,这样写到“美国保守主义代言人的最大问题,完全就是确认保守的意识形态为哪些人的利益服务,以及谁又会接受它的问题”。同时在最后一章“高层的不道德”中,作者更是鲜明地指出“高层的不道德是美国精英的一个系统特征;对它的普遍认可是大众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就在此,作者的激愤情绪也达到了最高峰。
总之,对于当时美国社会是否就如米尔斯所说那样,我不清楚。但是,通过米尔斯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理解和认识,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当时美国的些许东西,并且从中我也看到了他那种敢于言说、敢于思考、敢于批判的精神,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Posted: 2009-10-20 22:55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体会不错,读经典的好处之一就是从中学会作者批判的眼光和深邃的思考方式,就是独立思考,审慎生活的情操和旨趣,就是我们能以点代线代面积累更多的知识,从而使知行更理性,生活更主动。

你的读书状态一直很不错,继续保持!
Posted: 2009-10-21 18:40 | 1 楼
黄萌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09-10-20
最后登录:2012-12-12

 

顶一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osted: 2009-10-21 22:20 | 2 楼
陈康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8-12-13
最后登录:2011-11-01

 

强啊
读书是件幸福的事。。
Posted: 2009-10-21 22:40 | 3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都是经典啊,体会也很不错,继续保持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09-10-23 22:26 | 4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都是经典啊,体会也很不错,继续保持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09-10-23 22:26 | 5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10月中旬~12月中旬读书情况

《谈谈方法》 笛卡尔 著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冯俊 著
《大问题》 所罗门 著
《西方哲学史》 邓小芒 赵林 著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 著
《支配社会学》 韦伯著
《中外文明史》(上) 马克垚 著

  1、这两个月来主要读了些关于哲学方面的书,对笛卡尔的思想有些许感触。以下内容主要是根据里克曼那本《理性的探险》和关于笛卡尔相关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的。
  就如里克曼所说,他“在哲学中力求达到明晰性和确定性”。 笛卡尔认为,“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是指一种分辨真假的能力。这里的“良知”即所谓的“理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进一步说到,我们的意见存在分歧,并不是我们理性的多少问题,而仅仅只是因为我们运用思想的途径有所不同,考察的对象也有所不同。他认为“人们有权自由地提出问题,并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倡导者”。为了寻求理性的确定性,他设立了几条规则: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我们应该要小心避免一些先入之见的东西;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条是要按照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次序逐步的去认识;第四条是要对论证的完整性进行全面的考察。他认为这个方法让他感到满意的地方是它让其在各方面运用到了理性。 同时,他还提到了一个关于哲学本源问题即形而上学问题。要建立哲学的本源,一面要将“过去接受的错误意见统统从心里连根拔掉”,一面要“搜集若干经验作为以后推论的材料”,并且不断应用他所确立的那几条规则。他似乎要把一切不可靠的东西给推倒,换之以一种用理性清楚明白所认识的东西,他认为这才是真的,值得相信的。
  “我思故我在”作为他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出发点,他是这样进行阐述说明的:“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我发现,‘我想,所以我是’这条真理是十分准确、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从笛卡尔证明的过程来看,他似乎将自己的视角放在了作为“想”的主体之上的,而没有考虑到“想”的客体,或者说他就将“怀疑”作为他考想的客体,而且是无法再分的最本质的客体。但是与以往的怀疑论者不同的是,他不是单纯的怀疑,为怀疑而怀疑,他的整个打算“只是使自己得到确信的根据,把沙子和浮土挖掉,为的是找出磐石和硬土”,也就是说他要利用一种怀疑的思维方式找到一种确定性的东西。
  笛卡尔对神的态度是复杂的,或者说他眼里的神并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一种具有理性思维的象征物,他作为一个观念放到我们的心里。笛卡尔不否定上帝的存在,反而用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然而笛卡尔一个重要的努力就是要朝着新科学的道路上发展。自然科学方法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提供比较严谨、确切的论证。但社会学的方法由于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和确定性,这似乎就已经预示了我们需要从其他的途径中找寻更加确切的方法,而笛卡尔的严谨和奔放的态度以及他的怀疑主义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至少在判定一个结论是否有效正确时,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良知或者说理性来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由一些例子构成的或者片面的论证,它是否能够预示其结论的正确性。而数学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客观性,达到了一种对清晰的理性知识的要求,从而成为了科学的典范。今天在社会学领域里所运用到的统计的方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用到了数学思维上的那种逻辑推理,它也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分析的,唯一不同的是,它是将分析的结果用于了解释社会现象,但这并不影响其中的合理性。这也是社会学方面运用理性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在笛卡尔看来,感官和情绪是属于非理性的范围的,所以依靠感官和情绪所得来的东西是需要怀疑的,而不能轻易地相信。而知识则不同。这种知识是通过理性的探求得来的,是真理,我们可以依靠它推论出一些其他的东西,并且无须担心它的真假。知识是推动世界,带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和控制性力量,这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让笛卡尔没想到的是,理性也促进了战争、带来了污染以及人们内心的空虚等种种问题,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社会学发展的空间得到了扩大,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为世人所通晓。可以说,这不得不承认其与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紧密联系,或者说“社会学取得的更多的发展是与反对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笛卡尔的二元论和理性主义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种哲学的鼓舞使人类的研究产生了诸如行为主义和现象学之类的片面发展”。对于他的二元论即身心二元论却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笛卡尔将世界分为“广延实体”即所谓的物和“思维实体”即心灵或者灵魂,他认为这两者是互相独立的。对于个人而言,心灵和肉体是独立的实体,肉体是会衰败的,而心灵或者灵魂是可以永存不灭的。但是我们又是知道的,在生活中,心灵和肉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笛卡尔似乎也并否认这一点。他也认为,灵魂和形体是联合在一起的,虽然灵魂是灵魂,形体是形体,但二者的关系是联系的很密切的。可是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对于这二者是如何相互发生作用的,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他也试图对灵魂和形体连接的方式问题进行一个描述。于是他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借来了一个比方即舵手是怎样使船改变方向的,他说道水流的情况是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装置传到舵手那里的,而舵手经过一番思考后扳动船舵,这时船舵又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一系列的机械装置,最后船便改变了方向,朝着舵手所指定的方向行驶了。可是真就像笛卡尔所认为的,形体和灵魂是通过一种中间物质实现相互作用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不能说形体和灵魂是独立的实体,因为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相互转化的意味。
  但是,从形体和灵魂的区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方面。这对社会学相关现象的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至少,在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时,我们不会只关注到影响其的一个方面,而是会尽可能的考虑得全面,并尽可能的将各方面联系起来来看,以至于尽可能地避免片面性。
  笛卡尔一直在做确定性寻求方面的努力,但是我们似乎从他那里也可以看到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他依然在坚持着一套临时的行为规范,他说他是“为了今后还能幸运地活着”。其中的第一条便是要服从他那个国家的法律和习俗,在其他的事情上“以周围最明智的人作榜样”。可他自己也说到,明智的人所得到一些观点都有可能遭到争议,那么这个就是不清楚的,这就是应该怀疑的,进一步说我们就应该抛弃它,运用自己的理性重新起步。
  2、关于韦伯的著作我也乱七八糟读了一些,对他思想的理解也只是零星的一些片段,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
  从关于他的那本传记中可以发现他是极力想献身于政治的人,充满着对公共事务的关怀,但是由于他的权力和地位限制,以至于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及格局无法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在看他的相关著作中,就发现其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更多的事采用比较的方法,即使是他在对西方文明进行剖析时,也会拿东方的文明进行对照,以发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而且他的研究似乎总是是与历史结合在一起的。他对西方的文明带有一种及其复杂和矛盾的情感,既有抱持着一种忧虑,又有一种乐观。
  总之,对韦伯思想的理解,感觉自己只是从感性方面有点认识,要想读懂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Posted: 2009-12-15 17:40 | 6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不错,对笛卡尔的体会尤其到位。关于韦伯,还有其他的大家,都不是一时能完全体会的,要靠以后慢慢磨合。这次读书会你的演讲很精彩,很好,很强大!
Posted: 2009-12-15 18:17 | 7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很好很强大,看了你们大二同学的读书报告,真的很有压力,我也更有动力了,不然就那么轻易的被拍死在沙滩上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09-12-15 19:34 | 8 楼
李杨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4
最后登录:2012-03-16

 

有时间的话把你的读书报告电子档发给我拜读一下吧~
非清泉不饮,非梧桐不栖。
Posted: 2009-12-16 21:31 | 9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读的很细致,体会也很深刻。给我很大压力啊。继续加油,一起加油,互相交流,呵呵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16 23:39 | 10 楼
黄萌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09-10-20
最后登录:2012-12-12

 

拜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Posted: 2009-12-17 21:54 | 11 楼
彭婷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12-14
最后登录:2010-06-16

 

笛卡尔的哲学读得很好啊 
能够坚持把韦伯的书看下来就很厉害了    向你学习!
Posted: 2009-12-17 22:10 | 1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谢了,各位太过奖了
Posted: 2009-12-20 12:12 | 13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哲学读的很好,呵呵,社会学会更好。继续保持啊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09-12-20 21:44 | 1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12月份以来的读书情况

《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风险社会》  (德)乌尔克希·贝克 著

这个月以来还是主要就韦伯的书读了读,他的书我大概已经读了大部分了,但是对于他的思想仅仅只是一些模糊的认识。现在我想暂时不读他的书了,等过一段时间后再翻翻看,我想到时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吧。。。个人的读书状态还有待调整,继续努力吧!
Posted: 2010-01-26 12:18 | 15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大家的书一般都比较难啃,你能在大二上就看完,很厉害了,这些思想要在以后不段研磨发酵,慢慢来,会看到效果的。
现在是摸索适合自己读书方法的好时候,尝试着,慢慢读一些书,会发现自己的读书着力点的。
你的读书很不错,继续坚持!
Posted: 2010-01-26 21:47 | 16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更新至2010年3月
以下基本上是我自加入读书会以来的所有读书书目,也就算是自己的一个小小总结吧!
《社会学与社会组织》 赖特·米尔斯  塔尔考特·帕森斯等著
《权力精英》赖特·米尔斯 著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迪尔凯姆 著  胡伟 译
《社会分工论》  迪尔凯姆 著 
《自杀论》迪尔凯姆 著
《中国民族性》
《老子》  许啸天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家婴 梁齿民 译
《论实证精神》 奥古斯特·孔德 著  黄建华 译
《学术与政治》 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韦伯
《古犹太教》  韦伯
《法律社会学》 韦伯
《支配社会学》 韦伯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 韦伯
《韦伯学说》 顾中华 著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 著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本迪克斯 著
《思想与社会》第一辑 “ 韦伯:法律与价值”
《理想国》 柏拉图
《<理想国>的诗学研究》  王柯平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谢立中主编
《书斋里的革命》 朱学勤 著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著 
《娱乐至死》 尼尔·波滋兹曼 著
《社会学茶座》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爱欲与文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
《理性的探险——哲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里克曼 著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著
《沉思录》 奥勒留  著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所罗门 著
《谈谈方法》 笛卡尔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冯俊 著
《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 赵林 著
《社会心理学》 周晓红 主编
《中外文明史》(上) 马克垚 著
《风险社会》  (德)乌尔克希·贝克
数数自己所读过的书也还算有几本,但对其中部分书的内容我已有些遗忘,而且很多书自己也没有真正的看懂看透,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但是细想,这些书都是自己一本一本读过来的,且不说读的质量怎么样,能走过来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吧!姑且就以此理由聊以自慰一下了,呵呵!

关于这个月的读书感想随后再发上来,先暂且列一下读书书目吧!寒假读书状态不是很好,大部分都是回校后完成的。
《江村经济》 费孝通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中国文化要义》
《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
Posted: 2010-04-01 14:43 | 17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相当不错。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书读百本,其意自现。
Posted: 2010-04-01 18:33 | 18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看了你的书单,想起一句话,学习如初出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短短的一年里读了这么多书,确实很了不起,你的进步很快,继续加油!
Posted: 2010-04-01 20:26 | 19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上次在本硕论坛中见识过学妹的风采,看来功夫真的用到了!加油,继续保持~~~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10-04-01 22:23 | 20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此次我主要想就前两本书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以后我会尝试着去看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在此对他就不多做评论,《中国站起来》以及看完一半的《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两本书基本是为了刚刚过去的本硕论坛而读的。以下是我对前两本书一点浅显的体会:
《现代性的碎片》这本书主要讨论了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思想和方法。由于对上述学者的思想和著作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困难。不过根据本书大概可以知道,他们对现代性的分析不是从社会总体入手,而是从现实中的偶然性的碎片入手。此种研究方法不同于韦伯以及涂尔干等学者,这些人更多的是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更多的是建构一种可以囊括社会众多现象的理念,并且从这些被简化的理念入手研究社会现象,并进而延伸至个体。而本书所透漏的似乎是和这种从社会整体入手截然相反的研究方法,即是从碎片入手,他们认为从现实的碎片或者说是细枝末节中便能够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性”,生命的总体性就是体现在生命中的每一瞬间的。由此,可以看出做研究的两条思路:一种是从整体入手,通过一种理念的建构将社会事实相对简单化进行研究;一种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关于整个社会整体的结论。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思路,各有一套支持其合理性的理论,这无疑对启发人们思考的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主义与自由》:本书作者坚持自由主义的原则,主张限制并且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只应该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并且认为经济自由是与政治自由相联结的,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经济上的不自由会导致个人和政治自由的毁灭。由此联想到以往相关人士的主张,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再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可以发现,他们争论的最大的焦点在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所以扮演角色的问题,政府到底是应该仅仅是一个“守夜人”的角色还是一个其他的角色。并且从这样一个焦点出发,进而可以延伸到效率和公平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等,这已经成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的问题。后来再到吉登斯等人,他们的”第三条道路“则是对上述人物思想的一种折中,抑或是一种中间路线。因此,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就如钟摆,不停的向市场和政府两端摇摆,有时是趋向于市场,有时则更趋向于政府,但当到一定的阶段,必将会趋近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中间点,并且逐渐稳定下来。这似乎是一种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不排除,当钟摆落在中间点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会受到一种力的推动作用,比如说经济危机,从而钟摆会再次朝向市场和政府其中的一方摆动,就如此周而复始,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
Posted: 2010-05-15 10:34 | 21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杜娇读书一直不错,进步相当快,体会也很好,继续加油,必有所成!
Posted: 2010-05-16 12:42 | 2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其实卢梭的思想中所容纳的东西很多,也很复杂,上述的一些内容只是我对其思想进行把握的一种尝试,而且只涉及到很小的层面,里面还可能有一些理解疏漏或者不正确地方,敬请大家谅解和指正。
Posted: 2010-06-15 19:10 | 23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读的很系统,很认真,学习了
卢梭在西方思想史中的位置还是挺特别的,我感觉,似乎他之后渐渐分离出了两条日益明显的主线和传统,英国的经验主义和大陆的思辨和历史传统。他的书我看的不多,感觉要理解他的作品还是要好好梳理一下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6-15 22:39 | 2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嗯  你说的那几点  我也感受到了  他对英国式的经验主义持的是一种批判态度  他更倾向于一种先验主义  和当时的很多人的思想都有所背离
Posted: 2010-06-15 23:34 | 25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情况很不错,那天读书会上的发言也很精彩。佩服!
Posted: 2010-06-17 13:30 | 26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这几个月读的书稍显得有点杂,不过还是收获很多。摆正心态,继续努力!
Posted: 2010-10-23 20:28 | 27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再接再厉
书中没得真理,不必纠缠于书里的枝节知识,重要的是收获一种灵感和一种思维。
读书是种沉淀的过程,书里的洞见和视野会在某个时候泛上来,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因为十年书的积累,才能听懂君的一席话。
Posted: 2010-10-23 23:07 | 2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非常的不错。你自己解决了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书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充满疑问的过程。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0-25 00:03 | 29 楼
« 1 2345» Pages: ( 1/7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5698(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04:4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