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456» Pages: ( 2/9 total )
本页主题: 邓欢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感想很不错啊!
还不能完全认同“研究生就应该多读书常读书”——现在你看似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走过后,才发现某时的不认同或许并非很有道理!这种不认同怀疑当然是读书中会遇到的,但是只有读了才能验证你的做法是否正确,我的意思是有的人一辈子不读书并到老也不认同读书,其实只有读过才知道读书到底是不是值得认同的。加油!
Posted: 2008-04-17 18:30 | 10 楼
毒菇酒拜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2-01-29

 

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师兄师姐那样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写在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当中的酸甜苦辣……

_________
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师弟师妹们那样好好看看大家的读书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当中的酸甜苦辣……
Posted: 2008-04-19 21:15 | 11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2008-04-20

终于读完《社会学的想像力》了。在本书的第一章,即《前景》中,我首先被米尔斯所描述的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所面对的困惑和社会大众所面临的论题多吸引。当然,在这里我也不用太羞于表达自己的原始感受:在阅读的开始阶段,自己实在折服于作者对社会众生的各种困惑的心理式描写,以致自己暗暗惊讶,在现实的生活中,自身也或多或少地感受过此种困惑,却一直没能清晰意识到或刻画成文字。这种惊叹引导我阅读完全书。

书中从第二章到第六章,正如作者所言,考察(我认为更像披露)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对于那些读过该书的人,可以想象,对一个刚考上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对这个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更清楚直白点讲,对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大众对社会学的认可程度而言,是一个多么不小的打击。我敢说,当时,我(或许不仅是我本人)期待通过社会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要达到某些目的(允许我当时幼稚地这么认为)的企图,被作者从第二章一直批判到第六章。可想我当时在看第三、四、五章的时候,是多么盼望这些被作者揭露了的残酷现实快到尽头,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快点看到第七章啦,因为作者说从第七章到第十章“将重新回到前景上来”。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这种阅读心态真的有点好笑,但这个“笑”是善意的和可爱的。虽然作者实际上在第七章到最后一章还在陆陆续续地批判和揭露一些“不雅”的现象,但其的确是向读者展示前景多一些了。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确实给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一些偏离经典的社会学家和现象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其中有些现象在目前我国这个社会学专业发展较晚的社会中的确存在。很想把书中描述的那些具体的现象都汇总出来,那无疑需要精读此书了。而现在,只能先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粗陋的见解而已。
Posted: 2008-04-21 14:24 | 12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2008-04-21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描述了这样一些人,它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的现象。

米尔斯在写社会学研究中的抽象经验主义时,描述了抽象经验主义者通过抽象主义而申请到更多研究资金,建立行政机构,在社会上牟取一官半职。他写道了这样一些社会学家,他们通过问卷、量表、结构式访问等方式向人们询问一些有关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观点的问题,然后把所得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得到一些数据,便以此数据作为得出某种关于“总体”的信息和证据。这些学者沉溺于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并以其限定的程序和方法自称为是“科学的”。这就是抽象经验主义的大致表征。

“其实践者往往使其研究涉及商业及科层管理的应用”,“并建立研究机构使其(经验科学)有容身之所”。“它们(抽象经验主义)以人们以往所不知的方式给一定规模的半熟练技术专家提供了职业,他们给这些人提供了一种职业生涯,可以享有旧式学院生活的安逸,却不必取得原来的那种个人成就”。而这种抽象经验主义“主要是从自然科学哲学借鉴而来,并对此做了些权宜的修正”而已。其实践者对其进行的两种流行的辩解是:时间和金钱。因此,“他们常常不得不考虑提供经费的利益集团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些抽象经验主义者简单说来,就是按照自己炮制的“章程”当成“理论”去概括经验研究并“赋予其意义”,或者如常言所道——“编出个个像样的故事”。

在目前确实存在这样的社会学家,以其所谓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为招牌,言称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如何地真实可信。更甚者还赋予其“重大意义”,称其为“科学发现”,殊不知其方法只是在堂皇富丽的框框架架之下做一些小规模的区域研究,并且还倾向于心理主义,而没有把当中的较为真实的经验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结构中观察。

而实际上(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把他们在学校所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更确切说是问卷调查法)作为卖点,毕竟商人确实非常渴望了解顾客的心理和偏好。其实,经验主义乃调查研究方法本身并没有大错,其关键是它们的实践者,是否真正具备了社会学的想像力,把经过精密收集统计出来的数据材料放在它们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从而引出或推导处正确的结论。
Posted: 2008-04-21 14:25 | 13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一定有不少的同学也在阅读《社会学的想像力》,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听听嘛,我总觉得自己对书上的一些观点了解不够透彻,有些甚至还存在偏差,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哈……
Posted: 2008-04-21 14:28 | 14 楼
刘燕舞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2-05-16

 

不错,呵呵,努力。
以前读过这本书,感觉有两个地方印象还比较深,一是米尔斯对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区分,三联的书里把“问题”翻译成了“议题”,不是太准确,个人感觉“问题”才是正确的翻译,所以对这一点印象比较深。二是米尔斯对已有的社会学家的某些理论的“翻译”,必如将帕森斯的那一套长而晦涩的理论“翻译”成短和浅显易懂的理论。这就好像我们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一样,其实“翻译”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因此,这两者本身可以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可以是我们研究的一种方法,细读应该很有启发。其他的我不是太记得了,欢迎拍砖。
Posted: 2008-04-21 23:39 | 15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楼上的说的翻译问题我也遇到的,这两天看乔治·瑞泽尔写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时就觉得里面的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的,杨淑娇译)不是很顺畅。最明显的是很多名词概念都和我们在学校里用的教科书的译法不一样,倒不是说那些国内较权威的教科书的译法就一定很准确或是一定要作为“标准”来看待,而是国内存在的不同译法确实让学生、老师和学者在学习研究时感到障碍。

概念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学习、借用外国的理论和学术成果时,并没有很好地将之糅合到本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语言中,也没有和本国的实践研究有效结合起来,粗糙一点来说,就是没有很智慧地实现“拿来主义”,这是我们将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Posted: 2008-04-22 14:04 | 16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4月读书小结
这是我在中心开始学习读书的第一个月,在本月我读的书不多,完全仔细读完的只有两本:《社会学的想像力》和《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虽然这两本书我在本月中都有陆续写过心得体会,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连自己也自觉得有点肤浅。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这种体会只有在交际过度娱乐疲倦之后才感受深刻。可是这一个月,我没有什么交际活动,也保持正常的娱乐,却也体会到了读书那不一般的感觉。或许是天天浏览网页的缘故,对着电脑一两个小时之后还是觉得翻动书页最优雅。

然而一些优秀的网站确实给我很大的理性启发,在接受这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己总能对书中的理论有更深的感受,当然,那些不乏睿智的博客文章和时事评论之于经典著作就像潺潺的流水之于河床,有分量的的宝物总能积淀下来,而清水依然流走。
像最近看到的一期节目,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李津达主任作客世纪大讲堂时谈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李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富于想像力的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方案,就是把中国的人口尽量地迁到“生态高容量区”,还高山、绿水、树林给自然。所谓的生态高容量区是指那些具备容纳密集人口的地方,像沿海、平原、临江地带等,让它们高度城市化以吸纳更多迁往城市的人口;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如山区、森林和原始荒地等,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个在今日城市居民疾呼“城市人太多”的形势下却声称要把更多的人移到城市,建立一个“公共空间紧凑,私人空间独立”的城市的观点,真是振聋发聩。在李老师的深刻剖析中,自己很受启发。
在看《社会学的想像力》时,总觉得米尔斯说的想像力——掌握我们时代所处的历史阶段,掌握自身所处的社会的结构,掌握自己在这个社会总的位置,以这种能力来判断这个世界的诸多议题和个人的困惑的心智品质——总是抽象。可是在看过大师学者用驰骋万里的想象而又不失理智地解答我们身边的疑惑时,茅塞顿开。这个过程中,经典中的理论和睿智得以精辟阐述;现实中看似的杂乱无章也找到了其科学的解释和本质的呈现。不读经典,现象的思考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视现实,经典也会沦为空洞思辨名词堆砌。

齐美尔的文化悲剧理论说:客观文化逐渐急速成长,但个人文化以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度的成长。这时因我们微薄的个人力量无法跟上文化产物的步伐,结果我们注定越来越不懂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而且我们会逐渐为这个世界控制,这就是文化悲剧。而现在 ,仅仅是面对图书馆中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就已经感到“跟不上步伐”了。记得老师说过,作为一个社会学的研究生,如果能把社会学的经典著作熟读一百本,就开始具备做学术的基础了。一百本著作,现在还真的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算多呢还是算少,可是在目前刚起步的第一个月里,发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地会用书上的一些观点或者只是名词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了,这多少让自己感到了读书收获的喜悦,岂不值得欣喜。“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08-05-04 09:55 | 17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看书是比较认真,不错,继续加油!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08-05-04 11:51 | 18 楼
邓欢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8
威望: 48 点
金钱: 4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1-12-20

 

谢谢楼上师兄的鼓励,听说师兄也是博览群书,而且藏书不少,以后还要多向师兄请教呢
Posted: 2008-05-05 12:35 | 19 楼
«1 2 3456» Pages: ( 2/9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387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2:5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