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邓欢的读书报告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邓欢的读书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  Pages: ( 2 total )

邓欢 2008-04-03 15:54
2008-04-03
今天开始读书计划。打开邮箱,很快就看到贺老师的邮件,心里一震,老师果然是认真的,看来是来不得半点虚假,马上就要静下心来看书了。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角色在瞬间改变,还来不及感受,也来不及审视周边,更没有时间陶醉回忆……多么想找点时间,找点空间,思考为何“读书”、如何“读书”,可是,似乎在老师们坚定的语气和执着的眼神中,读出:不容置疑的,你可以怀疑,可以争辩,但绝不能反抗!
曾经,我想,能无忧无虑地,捧着书本,品着香茗,在树荫下……现在,果然有机会好好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主题,可是,却不像我想象中的无忧无虑,而是要,定时定量定质。我能完成任务吗?年轻总是叛逆的,青春的因子让我不愿被限制被规定,可是,如果我对这个任务叛逆,不就等于对曾经的自己的憧憬的拒绝了吗?哦,My God!然而,不能背叛的是自己的誓言,在中心的会议上,我对着老师和同学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我会完成任务的!于是,我将忠实地履行它。
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师兄师姐那样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写在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当中的酸甜苦辣……[p][/p]

陈锋 2008-04-03 16:47
  读书,定时定量定质,只是一种监督,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怎么读,读什么,如何读好还是你自己的自由选择。且读书过程更是你自己最清楚的。

  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你会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的!

耿羽 2008-04-03 23:20
加油呀!一起努力!!

wonderful 2008-04-04 20:07
加油啊。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桂华 2008-04-04 22:44
她不是小师弟吧
加油!
08级读书群 54038359  请实名加入!

邓欢 2008-04-05 16:43
2008-04-05
读书计划
这两天,邮件、短信不断地提醒我:我已经是中心的一员了,必须和中心的其他同学一起,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读书计划,互励互勉,共同进步。
根据老师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我先制定08年9月份入学前的读书计划。如下:
1、通读20本原著。贺老师对我们说过,20本书数量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定下这个数字,主要是培养我们读书的思维和习惯。我想老师是对的,然而刚开始读书,我会严格要求自己,首先是保证数量。像《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社会学研究》(斯宾塞)这样厚度和难度的书,可以作为一本书的标准,其它书厚一些薄一些都以此为衡量,这样就避免没有标准,给自己以后想偷懒留下借口。
2、读书时间有规律。有规律既表现在时间的长度上又表现在时间的分布上。如果得过且过,那一天中是找不出哪怕是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的,因此,我将保证每天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0小时,其实就是按一天的上课时间读书,包括晚自习,就足够10小时了,这样既符合生物钟的要求又能保证质量。
3、写读书感悟,做读书笔记。不知道其他的同学在读书时是否做读书笔记,我是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了的,看书时如果不能动一下笔,会觉得自己似乎没有集中精神或是没有成效。虽然写笔记的时间或许比看书要花多许多,然而却是必要的。我读书比较慢,做笔记就把整个过程拉得更长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训练自己提高速度。写感悟可以温故知新,还可以和老师交流,是检验读书效果的好方法。
可行的计划更应该注重细节,在书本的选择上,就很费心思。有的同学,尤其是师兄师姐,他们已经能有计划地按照成体系地阅读了。我才刚开始入门,并不打算这样做,因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潜力点在哪里。深度和高度都源于钻研,钻研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在读书的开始阶段,我打算先博览群书,当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围绕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广泛阅读社会科学的名著,除社会学外还有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就在该领域深入进去,并做出成绩。
以上就是我的计划,希望各位老师同学能够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并不吝于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希望我们能够共同进步!

桂华 2008-04-05 20:53
这个帖子的态度比第一个的明确多了
读书当然可以很悠哉乐哉
不过像我们这样刚开始的
如果没有一段磨练是无法进入中心要求的理想状态的!

贾辉 2008-04-05 23:52
[s:12]

邓欢 2008-04-06 11:38
今天写毕业论文,找了很多文献,也有不少话想说,然而却难以组织成简洁有力的语言,苦恼中……这段时间看书还有点被动,help ! help !

邓欢 2008-04-17 11:26
2008-04-16
培养社会学的想像力,掌握目前的论题和困扰,必须对社会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欧洲议会为何有人支持达赖,并以拒绝参加奥运开幕式为要挟;国内为何有高三女生上吊自杀之后其母又被校方殴打致死;国际分工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国际粮价上涨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该如何应对;CPI不断上升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困境谁来负责……看看每日的新闻,总有不少的为什么。
一定是存在着米尔斯所说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只有从整个社会着眼,观察思索结构中哥哥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从全局上,其实也就是正确的角度上,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论题所在的根源。
意识形态是每个社会在每个阶段都必需的。目前,我们需要怎样的意识形态?人们是冷谈的或是淡漠的吗?如果不是,如果人们承认自己的某种价值收到了威胁,那么这种受威胁的价值是什么?又是什么威胁了这种价值?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价值?
听听身边的人们的抱怨声和无奈声:钱包被偷,宿管被奸杀,买到假货,商场售货员被捅,高三女生上吊,媒体报道引来怨声载道……只是身边的事情,看得见,听得到——都已让人感到颤抖——我们的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有人开始不敢上街了。我们到底怎么了?隐隐约约感觉到,许多人正在遭遇米尔斯所说的“困扰”,人们正在丧失安全感和安定感。许多人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困扰”时,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困扰而已了,我们应该警惕,这许多人的困扰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或明确或含糊的——社会论题!
这几天看《社会学的想象力》,好像一次充满反复的打击之痛苦与醒悟之快慰的发现之旅。之所以说它是发现之旅,是因为这个阅读的过程——虽然只是第一遍的感受——让自己对作者所描述的学术界、我们的社会、自己所处的环境、自身的境况乃至思想和潜意识,都有一个新的发现,或多或少!
虽然,到现在,还不能完全认同“研究生就应该多读书常读书”,但是,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读书能够启迪思维;读书像一根火柴,点燃思想的火花,也照探了思考的视野。只用眼睛来读书还不如一台复印机;只用脑袋来读书顶多只是个书架;只有用眼睛用头脑的同时还用心灵来读书,才能真正地“度”以致“用”!

桂华 2008-04-17 18:30
感想很不错啊!
还不能完全认同“研究生就应该多读书常读书”——现在你看似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走过后,才发现某时的不认同或许并非很有道理!这种不认同怀疑当然是读书中会遇到的,但是只有读了才能验证你的做法是否正确,我的意思是有的人一辈子不读书并到老也不认同读书,其实只有读过才知道读书到底是不是值得认同的。加油!

毒菇酒拜 2008-04-19 21:15
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师兄师姐那样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写在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当中的酸甜苦辣……

_________
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像师弟师妹们那样好好看看大家的读书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当中的酸甜苦辣……

邓欢 2008-04-21 14:24
2008-04-20

终于读完《社会学的想像力》了。在本书的第一章,即《前景》中,我首先被米尔斯所描述的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所面对的困惑和社会大众所面临的论题多吸引。当然,在这里我也不用太羞于表达自己的原始感受:在阅读的开始阶段,自己实在折服于作者对社会众生的各种困惑的心理式描写,以致自己暗暗惊讶,在现实的生活中,自身也或多或少地感受过此种困惑,却一直没能清晰意识到或刻画成文字。这种惊叹引导我阅读完全书。

书中从第二章到第六章,正如作者所言,考察(我认为更像披露)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对于那些读过该书的人,可以想象,对一个刚考上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对这个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更清楚直白点讲,对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大众对社会学的认可程度而言,是一个多么不小的打击。我敢说,当时,我(或许不仅是我本人)期待通过社会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要达到某些目的(允许我当时幼稚地这么认为)的企图,被作者从第二章一直批判到第六章。可想我当时在看第三、四、五章的时候,是多么盼望这些被作者揭露了的残酷现实快到尽头,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快点看到第七章啦,因为作者说从第七章到第十章“将重新回到前景上来”。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的这种阅读心态真的有点好笑,但这个“笑”是善意的和可爱的。虽然作者实际上在第七章到最后一章还在陆陆续续地批判和揭露一些“不雅”的现象,但其的确是向读者展示前景多一些了。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确实给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一些偏离经典的社会学家和现象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其中有些现象在目前我国这个社会学专业发展较晚的社会中的确存在。很想把书中描述的那些具体的现象都汇总出来,那无疑需要精读此书了。而现在,只能先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粗陋的见解而已。

邓欢 2008-04-21 14:25
2008-04-21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描述了这样一些人,它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的现象。

米尔斯在写社会学研究中的抽象经验主义时,描述了抽象经验主义者通过抽象主义而申请到更多研究资金,建立行政机构,在社会上牟取一官半职。他写道了这样一些社会学家,他们通过问卷、量表、结构式访问等方式向人们询问一些有关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观点的问题,然后把所得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得到一些数据,便以此数据作为得出某种关于“总体”的信息和证据。这些学者沉溺于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并以其限定的程序和方法自称为是“科学的”。这就是抽象经验主义的大致表征。

“其实践者往往使其研究涉及商业及科层管理的应用”,“并建立研究机构使其(经验科学)有容身之所”。“它们(抽象经验主义)以人们以往所不知的方式给一定规模的半熟练技术专家提供了职业,他们给这些人提供了一种职业生涯,可以享有旧式学院生活的安逸,却不必取得原来的那种个人成就”。而这种抽象经验主义“主要是从自然科学哲学借鉴而来,并对此做了些权宜的修正”而已。其实践者对其进行的两种流行的辩解是:时间和金钱。因此,“他们常常不得不考虑提供经费的利益集团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些抽象经验主义者简单说来,就是按照自己炮制的“章程”当成“理论”去概括经验研究并“赋予其意义”,或者如常言所道——“编出个个像样的故事”。

在目前确实存在这样的社会学家,以其所谓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为招牌,言称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如何地真实可信。更甚者还赋予其“重大意义”,称其为“科学发现”,殊不知其方法只是在堂皇富丽的框框架架之下做一些小规模的区域研究,并且还倾向于心理主义,而没有把当中的较为真实的经验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结构中观察。

而实际上(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把他们在学校所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更确切说是问卷调查法)作为卖点,毕竟商人确实非常渴望了解顾客的心理和偏好。其实,经验主义乃调查研究方法本身并没有大错,其关键是它们的实践者,是否真正具备了社会学的想像力,把经过精密收集统计出来的数据材料放在它们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从而引出或推导处正确的结论。

邓欢 2008-04-21 14:28
一定有不少的同学也在阅读《社会学的想像力》,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听听嘛,我总觉得自己对书上的一些观点了解不够透彻,有些甚至还存在偏差,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哈……

刘燕舞 2008-04-21 23:39
不错,呵呵,努力。
以前读过这本书,感觉有两个地方印象还比较深,一是米尔斯对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区分,三联的书里把“问题”翻译成了“议题”,不是太准确,个人感觉“问题”才是正确的翻译,所以对这一点印象比较深。二是米尔斯对已有的社会学家的某些理论的“翻译”,必如将帕森斯的那一套长而晦涩的理论“翻译”成短和浅显易懂的理论。这就好像我们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一样,其实“翻译”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因此,这两者本身可以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可以是我们研究的一种方法,细读应该很有启发。其他的我不是太记得了,欢迎拍砖。

邓欢 2008-04-22 14:04
楼上的说的翻译问题我也遇到的,这两天看乔治·瑞泽尔写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时就觉得里面的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的,杨淑娇译)不是很顺畅。最明显的是很多名词概念都和我们在学校里用的教科书的译法不一样,倒不是说那些国内较权威的教科书的译法就一定很准确或是一定要作为“标准”来看待,而是国内存在的不同译法确实让学生、老师和学者在学习研究时感到障碍。

概念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学习、借用外国的理论和学术成果时,并没有很好地将之糅合到本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语言中,也没有和本国的实践研究有效结合起来,粗糙一点来说,就是没有很智慧地实现“拿来主义”,这是我们将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邓欢 2008-05-04 09:55
4月读书小结
这是我在中心开始学习读书的第一个月,在本月我读的书不多,完全仔细读完的只有两本:《社会学的想像力》和《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虽然这两本书我在本月中都有陆续写过心得体会,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连自己也自觉得有点肤浅。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这种体会只有在交际过度娱乐疲倦之后才感受深刻。可是这一个月,我没有什么交际活动,也保持正常的娱乐,却也体会到了读书那不一般的感觉。或许是天天浏览网页的缘故,对着电脑一两个小时之后还是觉得翻动书页最优雅。

然而一些优秀的网站确实给我很大的理性启发,在接受这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己总能对书中的理论有更深的感受,当然,那些不乏睿智的博客文章和时事评论之于经典著作就像潺潺的流水之于河床,有分量的的宝物总能积淀下来,而清水依然流走。
像最近看到的一期节目,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李津达主任作客世纪大讲堂时谈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李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富于想像力的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方案,就是把中国的人口尽量地迁到“生态高容量区”,还高山、绿水、树林给自然。所谓的生态高容量区是指那些具备容纳密集人口的地方,像沿海、平原、临江地带等,让它们高度城市化以吸纳更多迁往城市的人口;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如山区、森林和原始荒地等,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个在今日城市居民疾呼“城市人太多”的形势下却声称要把更多的人移到城市,建立一个“公共空间紧凑,私人空间独立”的城市的观点,真是振聋发聩。在李老师的深刻剖析中,自己很受启发。
在看《社会学的想像力》时,总觉得米尔斯说的想像力——掌握我们时代所处的历史阶段,掌握自身所处的社会的结构,掌握自己在这个社会总的位置,以这种能力来判断这个世界的诸多议题和个人的困惑的心智品质——总是抽象。可是在看过大师学者用驰骋万里的想象而又不失理智地解答我们身边的疑惑时,茅塞顿开。这个过程中,经典中的理论和睿智得以精辟阐述;现实中看似的杂乱无章也找到了其科学的解释和本质的呈现。不读经典,现象的思考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视现实,经典也会沦为空洞思辨名词堆砌。

齐美尔的文化悲剧理论说:客观文化逐渐急速成长,但个人文化以及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度的成长。这时因我们微薄的个人力量无法跟上文化产物的步伐,结果我们注定越来越不懂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而且我们会逐渐为这个世界控制,这就是文化悲剧。而现在 ,仅仅是面对图书馆中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就已经感到“跟不上步伐”了。记得老师说过,作为一个社会学的研究生,如果能把社会学的经典著作熟读一百本,就开始具备做学术的基础了。一百本著作,现在还真的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算多呢还是算少,可是在目前刚起步的第一个月里,发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地会用书上的一些观点或者只是名词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了,这多少让自己感到了读书收获的喜悦,岂不值得欣喜。“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锋 2008-05-04 11:51
看书是比较认真,不错,继续加油!

邓欢 2008-05-05 12:35
谢谢楼上师兄的鼓励,听说师兄也是博览群书,而且藏书不少,以后还要多向师兄请教呢

邓欢 2008-05-31 17:09
5月读书小结
5月份阅读书目主要有:
《社会学》(第四版)吉登斯;
《经典社会学读本》(英文影印版)E.L奥瓦尔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 主编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本月读书主要是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根源作一个宏观框架上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思潮》和《名著提要》都符合以上需要。《社会学》主要是对社会学的各个研究角度做一个综观,阅读该书主要是了解社会学的各种分支研究。
本月除了读书还关注四川地震的报道和消息。
另外,还阅读了两本非专业的自己认为比较有趣有意义的书:《测量世界》和《哈佛新鲜人》

范芳旭 2008-05-31 18:34
《测量世界》这书名听起来不错。我也读了一本非专业书,郑渊洁的《我是钱》。

邓欢 2008-05-31 22:27
《测量世界》是用小说的笔触写数学家高斯和自然科学家洪堡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可爱,而且透露出来的个性和精神很值得揣摩也很让人敬佩。挺有趣的。

耿羽 2008-05-31 22:54
好的开始很重要,你已渐入佳境啦 [s:14]

陈锋 2008-05-31 23:26
好!

邓欢 2008-07-31 10:48
七月读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学术与政治》——韦伯
《废弃的生命》——齐格蒙特·鲍曼

刘燕舞 2008-08-04 19:52
要是谈一下感想就更加好了。。。

耿羽 2008-08-04 20:02
虽然是经典,少了些

wonderful 2008-08-04 20:31
三本的确有点少了,不知道收获咋样?

邓欢 2008-08-23 15:53
读书汇总(2008年4月至8月)

就要回学校了,离月底还有一周多,很快就要和新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几个月来的读书收获,真的又激动又紧张,尤其是看到大家积极强劲的势头,真的好害怕自己落在后面~~先总结一下四月以来的读书情况吧:
四月: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瑞泽尔
五月:
《社会学》吉登斯
《经典社会学名著读本》奥瓦尔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测量世界》丹尼尔克尔曼
《哈佛新鲜人》
六月:
《社会分公论》迪尔凯姆
《风险社会》贝克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继续上月的阅读)
《童年》高尔基
七月: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学术与政治》韦伯
《废弃的生命》齐格蒙特鲍曼
八月:
《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乌合之众》勒庞
《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曼
《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

总体看来,在这几个月里读书思路是,先选择社会学里概括性较强的名著阅读,构建对该学科的知识结构图;接着是阅读经典,本人认为经典可算是学科的骨髓和灵魂,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研究动力的精华;此外,涉猎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以增强对社会学的理解以及思考。在读书时,自己总有一种矛盾的感觉,即既想深入体会细读又想广泛涉猎,恨不得多读些书,然而两者不可兼得,必须经过长期坚持,毫不懈怠。目前读的经典实在太少,这是以后要加强的地方;再者,阅读过的书籍一段时间就会淡忘,不够深刻,有些著作打算以后重读;在八月奥运会期间,选择了比较容易理解的作品来读,有贪快之疑。

耿羽 2008-08-27 13:27
开了个好头了,不过还要多加油,离规定似乎还差几本哪

陈琦 2008-09-23 20:47
继续努力!!! [s:2]一起加油!!!

邓欢 2008-10-14 22:45
9月1日——10月14日
读书目录:
《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
《社会静力学》  斯宾塞
《西方世界的兴起》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
《传统与超越》 乔治·麦克林
《国家的神话》 恩斯特·卡西尔
《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  谢宇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 帕特里克·贝尔特
《金翼》 林耀华
《庄子》
《孝庄皇后》

这一半个月以来共读了11本书,当然包括了文学作品。主要是理论和方法两类。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从第三章开始就比较难以读懂,遇到深奥难解的地方总要花九牛二虎之力,真的很“碰壁”,痛苦不要紧还有点失望。每到这时候总是纠结在一处地方很久,很想弄懂。当艰难前行一小步后,往往会意外发现后面有一大段很好理解的,这时的心情是难以言传只可意会。这种感受几乎成了读韦伯作品的惯性心理感受。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不算什么了。
《传统与超越》、《国家的神话》等几本书不算很正宗的社会学专业书籍,但都体现不错的社会学思维,读了收获不少。
读谢宇的方法,很大的感受是探讨和了解学术前沿是很重要的,当然里面暗含的意思的是多读书会选书读总是必要的。

snzg 2008-10-17 22:59
数量不错,体会也很好。

邓欢 2008-11-20 23:41
10月15日——11月20日读书笔记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约翰·W·克雷斯威尔
《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英)格雷姆·伯顿  史安斌译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科尔曼
《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周大鸣
《中国民俗学》陈勤建
这个多月的读书回想起来不止这6本,因为做作业和考试,查阅了一些资料,但都只是看了其中要了解的一部分,就不赘述了。
现在读书已经说不清是什么感受了,因为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日常起居,没人会留意每天的吃饭睡觉是什么感觉一样。听过一些老师上课,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强烈地感觉到读书真的可以对一个人进行潜移默化,从行为到气质。这更加让我觉得看经典的重要。写作业的过程中,才会知道有条理地读书和整理笔记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接下来的时间会顺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

邓欢 2008-12-24 13:10
11月22日------12月22日读书目录
《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郑杭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增长的极限》  丹尼斯·米都思  吉林人们出版社

本月开始看马恩著作,打算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集和《马恩选集》4集在明年3月份前看完。这两部书都不难理解,能够看得很流畅,也因为如此,不是很能掌握看书的节奏,前几个月的读的一些书还有点坎坷的感觉,现在看马恩选集几乎是一气呵成,倒是有点担心自己神经松懈了。所以准备加快读书的节奏,以保持良好状态。哪位同学如果有读马恩的经验我很希望能一起交流。

桂华 2008-12-24 13:22
前几个月的读的一些书还有点坎坷的感觉,现在看马恩选集几乎是一气呵成,倒是有点担心自己神经松懈了。
————————————进步很明显啊!!呵呵!!

snzg 2008-12-24 15:16
编辑帖子水平待向师兄师姐们学习。。。

李祖佩 2008-12-24 23:40
已经很好啦!大家一起继续努力![s:2]

袁明宝 2008-12-24 23:51
努力哈...

邢成举 2008-12-28 13:16
慢慢来啊,读书是不能急的,不然的话就会很苦恼的。你最早看马克思的著作证明你的劲头很足啊! [s:14]

邓欢 2009-02-23 23:34
                                                2009年2月读书报告
《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  罗素 
《网络社会生态学》 张真继  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络社会学》
《<资本论>研究》  王亚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或许是人声鼎沸的春节不适合读很艰涩的书,拿回家的书恰好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出乎意料地没看,倒是翻了不少本高中地理书(觉得自己的地理知识在记忆中变淡了,不知道点地理是会觉得看这个世界没有立体感)。罗素的书真的写得不错,第一卷我看了两次,仍然没能把里面的人物和思想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源流,梳理清楚。准备以后再重温,直到清晰为止。

贾林州 2009-02-23 23:48
大家都在意料之中,没有看就没有看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书读得少了点,好像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李祖佩 2009-02-23 23:50
很好啦!享受读书!一起加油![s:2]

袁明宝 2009-02-23 23:50
罗素的书还是不错的,一起努力。。。

刘丹 2009-02-27 12:39
相互监督  一起努力!

邓欢 2009-04-04 13:08
2009年3月读书汇报

看看自己的注册日期,发现刚好一年,顿生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年华易逝,当明年今日再回首,心里又是怎样一番感受呢?是收获后的无愧和喜悦,还是碌碌后的疲倦和伤感?而那,都取决于今天的造化!
先说一下这个月的读书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功利主义》 【英】 约翰·穆勒
《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美】葛凯    黄振萍 译  北大出版社
《妇女闲聊录》  林白  新星出版社

这个月读书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然而没有消减自己对读书的热情,在一边学统计软件一边看书的情况下,心里总觉得难以兼顾,很是焦虑。可是想想,这种焦虑都是因为自己已经培养出看书学习的习惯才导致的,就会舒心许多。
马恩选集就看到这个月了,因为自己确实不能完全专下心来看,时常会走神,我想应该是文字给人传达的时空感太具体,让人更能体会到和现在的历史有距离。我想当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的时候,还是就暂时读到这吧。
《功利主义》这本书还比较好懂,读这本书我带着两个最主要的问题:第一、什么是作者笔下的功利主义,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何不同;第二、作者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他怎么与功利主义的反对者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前辈对话。在读书的时候,自己有意识地找答案,更有助于对作者传达的思想的理解。
《妇女闲聊录》是一部纪实叙述性的小说,是女性主义的视角。然而,然而,这部小说绝对不是讲述一般的女性主义观点,而是直书农村妇女的语言,直白,真实。那绝对不是平时研究者、电影电视和记者传达给受众的农村妇女形象。从她们的形象里,同样也可以看到农村的景象,那个景象当然也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写的。

林辉煌 2009-04-04 15:52
一起加油啊!

wonderful 2009-04-04 22:26
我想当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的时候,还是就暂时读到这吧。

——————————————————————————————————-

我觉得“暂时读到这”的理由似乎不必是“不能很好的把握”啊,呵呵。具体读某个人或者某个流派呢,我们肯定要分配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转向其他,不过至于是不是“很好的把握”,我看也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认真读过了自然会埋下印记,以后的阅读会不断的触动先前的印记,从而也就会加深对曾经“不能很好把握”的东西的把握。所以啊,不着急的,继续加油啊!

陈锋 2009-04-04 23:25
继续加油!


查看完整版本: [-- 邓欢的读书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021058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