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读书报告(至1月13日)
《找工作》 格兰诺维特著 格致出版社
《客厅即工厂》 熊秉纯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孩子的心理》 海姆·金诺特著 三联书店
《儿童心理学》 崛ノ内敏著
《儿童的道德判断》 皮亚杰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道德教育的哲学》 科尔伯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亲密关系的购买》 泽利泽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找工作》 这本书是经济社会学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经典研究,通过调查282个美国人找工作的过程,发现这些人的个人关系在他们找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说明了社会活动是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通过探究工作关系人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格兰诺维特揭示了(人际)网络在沟通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研究和有关找工作的个人动机的研究时的关键性作用。
对从一个精心设计的职业、技术、管理雇员样本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巧妙而简洁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理论的关键性议题,同时从社会网络视角,切入了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议题。他想表达最基本的思想简单点说就是人际关系网络。但在马格里商人的一文可以明显指出格兰诺维特的思想不足,当交易范围扩大时,这种人缘关系网络而引起的成本可能大的吓人,也就是人们只与自己认识的人交易,是不能满足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的。
《客厅即工厂》 本书以批判的视角、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台湾80年代经济起飞背后的阶级结构和社会性别关系进行深刻的解析,揭示出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机器如何透过父权意识、家庭体制,动员已婚妇女的劳动力,达到台湾经济发展的目标。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卫星工厂女工们的工作和生活。她们不但要做工,而且还要顾及家务,很多时候要在自家的庭院或客厅完成从老板那里领来的活计,所以,这本书才被命名为《客厅即工厂》。
做一个好的质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精细且艰难的过程,正如作者在《客厅即工厂》的《自序》中说:“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我变成了一个研究的工具和机器,不仅靠着视觉、听觉收集田野资料,在整个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还不断地对宏观的制度、微观的机制以及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反思。”因此,这本书也全景式地展示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可以作为用质性方法研究本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孩子的心理》 这是一本很老很旧的书,其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也是过时的了,但是对于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总有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在规律和信念原则。
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在与孩子沟通与交流方面的指南,目的是帮助父母亲明确有关儿童教育的目标,并提出达到此目标的方法。作者以往十五年的工作是给孩子和家长作具体指导和心理治疗,因此这本书完全是经验之谈,对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有关儿童教育心理学上的问题,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在提供具体办法的同时,也提出了父母亲与孩子相处时,如何互相尊重、保持尊严的一些基本原则
《亲密关系的购买》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个书名——在这本书中,作者定义的亲密关系指的是任何两个人以上只要接触就可以算作是亲密关系,只是亲密的程度不同而已,对于这本书的研究,作者列举的是两性关系、看护关系和家庭中的经济交易。而对于这个关系的购买,意思是指在这些关系中可能会出现跟经济、金钱相关的事情,比如离婚的财产分割、对家中病人的看护是否应该是有偿的等等。这些都触及并引发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这本书是新经济社会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批判了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是相互分离的二元理论以及种种还原论,如经济还原论、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提出经济交易与亲密关系之间存在双重的交叉混合关系,即亲密关系中存在经济交易,而经济交易中也存在亲密性。这本书选择了两性关系、看护关系与家庭中的经济交易进行分析,并详细比较了日常生活实践与法律实践对于亲密关系的购买中存在的争端的不同处理。法院往往坚持两分法,认为经济与情感是相互分离的,而作者则强调不要把亲密关系和经济交易相对立。尽管书中提出的各种生活领域相互关系的观点不是十分成熟,但作者关于经济与亲密关系之间的交叉混合的分析,也确实体现和深化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思想:经济与社会因素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不仅是经济现象,还有政治、文化现象,也要加上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获得对这些现象的正确理解,我想这应该也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吧!
11月读书报告(至12月10日)1、《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著 学林出版社
2、《货币哲学》齐美尔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著
4、《科学与知识社会学》迈克尔·马尔凯著
5、《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
6、《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朱迪斯·巴特勒著 (部分章节)
7、《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陈世联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读中) 总的来说,我这个月的读书状态是时断时续的,没有一气呵成,所以我自己心里也有些愧疚。所幸的是在坐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还是想在这最后一个月里好好的弥补之前的缺失,尽力使这个学期不留下太多的遗憾。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这本书是上个月没有读完的,这个月继续将它完成。虽然有些部分有点晦涩难懂,但是齐美尔的行文风格还是很吸引我。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作了很多的思考也写下了很多当时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没有绝对好的读书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随手做笔记对我来说就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书中谈及“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女性文化”、“卖弄风情的心理学”、“性别问题中的相对和绝对”等等,有些内容虽然只是一些生活中琐碎浅显、不太起眼的现象,但是齐美尔却从新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思考,所以这也正是启发我在读书和生活中积极思考的地方。
在这里摘抄一段极具现实感的文字——“货币给现代生活装上了一个永远无法停转的轮子,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就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这是对生命感萎缩的描写,也是对个人灵魂深处对生民本身的无聊感的曝光。
《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揭示了货币及其制度化的发展对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现代文化之流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奔涌,一方面,通过在同样条件下将最遥不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趋向于夷平,平均化,产生包容性;另一方面,却趋向于强调最具个性的东西,趋向于人的独立性和他们发展的自主性,货币经济同时支撑两个不同的方向,它一方面使一种非常一般性的,到处都同等有效的利益媒介,联系媒介和理解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个性留有最大程度的余地使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
齐美尔以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对货币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现代性分析。阐释了西方发达社会与货币相联系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这本书主要阐述货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中对货币物质性的描述,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类的价值观走向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货币及其制度化的发展对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来自政治冲突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维中强烈地把利益与形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致不再能看清某些事实,这些事实可能削弱它们的支配感。在“意识形态”一词中内含着一种洞悉,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其本身,也对其他方面遮掩了真实的社会状况,从而使集体无意识得到稳定。而“乌托邦”这一概念反映了政治斗争中相反的发现,即某些受压迫的群体在理智上如此强烈地对摧毁和改变特定的社会条件感兴趣,以至于他们自觉地在局势中仅仅看到那些倾向于否定它的因素。他们的思维没有能力正确地判断现存的社会条件。在乌托邦的思想中,被怀着愿望的想象和行动的意愿所引导的集体无意识,掩盖了现实的某些方面。
在曼海姆看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它们都有终结的一天。导致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终结的原因在于,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理性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现代人主张用科学主义的态度看世界,强调准确、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这造成了在思想和理论界将一切具有价值判断和热忱成分的学说视为“非科学”的倾向,结果自然是有意识地排斥乌托邦学说,从而使变革社会现实的理论设计逐渐消失。
《科学与知识社会学》 这本书是现代知识社会学的一本代表著作,它从分析知识社会学的传统观点出发,指出了他们忽视了科学知识研究的认识论根源;明确提出了应该把科学知识的生产列入社会写的研究对象之中。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生产变成社会研究的合法主体的学术背景做出说明。此书论述了阻碍社会学家发展全面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念框架;分析了这一框架的不足和局限性;同时想说明,即使是最专门的科学知识,也能够把它恰当地理解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类活动的特定产物。在此书中,马尔凯特别主张开展对科学的文化资源的解释,从而提出了科学知识的社会修辞学或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 这本书出版于1792年,是英国现代女权主义奠基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部经典之作,是第一部伟大的女权主义著作。在2005年英国著名作家梅尔文·布拉格评选出的12部影响世界的作品中,《女权辩护》与《圣经》、《物种起源》等一同入选,这部著作在人类进程当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在这部重要的女权主义经典文献中,玛丽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这种教育使得女性处于一种“无知和奴隶式依附”状态,是造成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的罪魁祸首;她把婚姻视为一种“合法的卖淫”,对女性自甘沉沦于依附甚至奴性状态深感痛心;她主张女性的权利同男性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呼吁给予女性同男性一样的教育权、工作权和政治权。她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消灭教会,废除军阶制,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则是革除君主专制。
虽然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离我们很遥远,书中所抨击的内容有些也已经是时过境迁,不复存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书中看见当时作者犀利的洞察力和尖锐的文笔,有时候我们读书并不是一定要背下书中的那段内容,而从书中学习作者对知识、对生活的洞察力或许更重要。
10月读书报告(至11月9日)
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埃米尔·涂尔干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著 三联书店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 群言出版社
4、《华人资本主义精神》戈登·雷丁著 格致出版社
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6、《给无价的孩子定价》维维安娜·泽利泽著 格致出版社
7、《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西美尔著 学林出版社 (在读中)《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这是第二遍读者本书了,第一遍是在本科时候阅读的,说实话那时候读得不太懂,也实在没什么感觉。但是这次读跟以前比真的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首先,从连贯程度来说就比以前要好得多,基本上能够一气呵成地读下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断断续续、一知半解。总体上是能够把握住作者的基本思想主线来进行阅读。就像之前说过的,涂尔干的著作逻辑关联性很强,所以想要理解他的思想,读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从内容上来讲,这本书援引了大量的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的构成这个基本原理及命题,他研究最原始、最简单的宗教是因为它具有最基本、最固定不变、最共同普遍的特征,最能反映宗教的本质。这里,他也对宗教作了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涂尔干的宗教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词——神圣、凡俗、信仰、仪轨、教会。
此外,这本书还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重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涂尔干说一切信仰都源于宗教情感,而宗教是道德的反映,因而宗教具有权威性与强制性。他仍然坚持从个人与社会的二元角度分析宗教,认为是社会赋予了宗教权威,坚持了他社会决定论的观点。他论述图腾体系的统一性也体现了他把社会及其他事物视作一个整体的观点。
不过,涂尔干单单因为澳洲社会没有出现过某种现象就否定其可能是宗教的起源或否定其价值似乎过于武断,缺少足够的实证,难以让人信服。在书中我感觉有多处前后矛盾的地方,使我读起来颇感困惑。
《社会的构成》 《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及《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是吉登斯的三部代表作,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视野,分别针对的理论体系是社会结构理论、历史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心理学分析理论,分别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的构成》探讨了社会制度与人的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民族-国家与暴力》探讨了世界史(尤其是欧洲史)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探讨现代性的外延性和心理内涵,代表了吉登斯对现存所有现代人与现代社会理论的总体反思。三部著作中,目前我只阅读了《社会的构成》,之所以摘抄下这段总结是想为今后阅读吉登斯的著作提供一个大致的理论线索。
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一书中努力跳出“正统共识”的束缚,克服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二元论,提出了“二重性”学说来论述社会结构概念与个人的能动性概念之间的张力问题,“二重性”也成为本书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书中他用了许多社会学家(如戈夫曼、加芬克尔)的理论及术语为自己的理论服务,解释了“结构”、“结构丛”、“结构化”的涵义,“实践意义”和“例行化” 的意涵等一系列理论主题,批判了以结构社会学为代表的许多社会理论都过于贬低行动者实际拥有的认知能力,其后果明显反映在经验研究的成果中,认为结构化理论的构建在相当程度上须借助自身的“内部批判”,即以批判性的态度评价目前彼此对抗的诸多社会思想流派。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提出了结构化的理论要点,在结构二重性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既促成实践,又被实践所构建;第二章“意识、自我与日常社会接触” 和第三章“时间、空间与区域化”是从个人的层面来论述社会的构成过程的,论及了社会对个人的制约以及个人的反思性和能动性对社会的建构;第四章“结构、系统与社会生产”和第五章“变迁、进化与权力”是从社会的层面来论述社会的建构过程的;第六章“结构化理论、经验研究和社会批判”是进行总结和批判的一章,重申了基本概念,将结构化理论与各种研究形式融会贯通,也提出了批判的观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这两本书是对照起来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中心题旨是要阐明“宗教”和“经济”两个行动范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宗教伦理是如何对教徒的心理进行洗礼,并将这一系列的教义等外化到其在世俗活动中的行为之中,从而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华人资本主义精神》是海外华人企业研究的奠基之作,迄今为止也仍是这个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作者戈登•雷丁承接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著名命题,在书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东南亚海外华人企业赖以成功的精神资源?全书以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对72家华人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海外华人家族企业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支撑,指出华人家族企业所展示的企业精神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一种“资本主义精神”的新的形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文化”。对应于“新教伦理”,“儒家文化”是海外华人企业的经济发动机。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研究的是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现象的海外华人群体,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存在一个特殊界定的研究对象;它是需要被历史性地看待的一系列过程的终结;商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助于对华人资本主义的理解。这本书重点是进行审慎的实证分析,这是与韦伯的不同之处,也是韦伯的不足之处。当然也不仅仅只有实证研究,雷丁还辅以定性分析,力图揭示影响华人资本主义在海外具有巨大影响的因素,特别是其信仰与价值观方面的因素。本书研究经济文化的平台是描述海外华人企业主要行政管理人员的信仰,这些信仰构成了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作者巧妙地用社会学的视角透视了儿童的价格和价值,她关注了20世纪之交美国人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儿童“好”的工作与童工)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和买卖等。作者的这些探讨非常的细腻,它们共同地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制。在这个理论话题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这部著作通过关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交互关系,社会结构因素和价格、价值的相互影响,来呈现现代社会货币的相对乏力及其重要性相伴相生的过程。
这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是中国社会在短短的过去60年中所经历的——60年前,孩子(特别是男孩,又特别是在乡下)的出生被视作是未来劳动力的光临,父母充满了老有所靠的欣喜;现如今,生养一个孩子就显得太贵了!而且许多为人父母者将来也不指望他们。孩子的价值因此更多地体现为情感上能够给父母带来的满足,但是由于这种满足的所费不菲,异常地不符合如今大行其道的市场逻辑,根据泽利泽在本书中的诠释,孩子的生养进而被独特的社会文化因素建构出了神圣性。
由于儿童的情感唯一性被强调,对他们价值的实用主义的金钱评估不仅被看作室不可行的,而且是在道德上被拒斥的。无价孩子的定价因此成了一项复杂的工作,在法律和实践中制造了混乱,在保险生意中形成了争论,在孩子收养的“交易”中带来不确定性。新的情感标准被建立起来,以便判定儿童生命的金钱价值。儿童从有用到无用再到有用的循环发展,反映了儿童价值衡量的变迁与发展,20世纪提倡的神圣的、无价的孩子如今却被认为过度神圣性,过于远离了社区的现实的生产性活动,所以他们不得已在网络中招待了这种显示自己价值的方式,这可能就是目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诸如网瘾之类的问题的根源吧。
九月读书报告(至10月9号)
1、《西方社会学理论》 张小山/黎民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 著 商务印书馆
3、《街角社会》 怀特 著 商务印书馆
4、《泰利的街角》 艾略特·列堡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5、《社会分工论》 埃米尔·涂尔干 著 三联书店
6、《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埃米尔·涂尔干 著 商务印书馆
7、《杜尔凯姆》 安东尼·吉登斯 著 昆仑出版社 《西方社会学理论》 暑假在家虽说是有看书,但大多时间的质是得不到保证的,因此在开学伊始我选择了这本书来读,一是想收收放假闲散的心,二是整理整理思维,重新将社会学的脉络梳理一遍。这本书的结构和逻辑十分清晰,系统地介绍了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有代表性社会学家的社会学理论,重要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基本思想。本书的特色在于尽可能完整地展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最新发展;注重内容的逻辑性、规范性、深刻性和可读性。读完后使得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整体框架清楚地呈现,对我接下来的读书有很大的帮助。
《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的这本书仅仅使用二手材料就将日本的国民性揣摩得如此到位,不愧为文化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虽然这本书通俗易懂,看起来像小说,但是其内容却是值得仔细研读的。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虽然有些日本历史学者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但是本书的影响之大确实事实。
《街角社会》与《泰利的街角》 这两本书是对照起来看的,之前已读过《街角社会》,但是为了与《泰利的街角》作比较,又将这本书再回顾了一遍。两本书都是在研究街角这个特殊的场域,不同的是《街角社会》重在研究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而《泰利的街角》似乎更倾向于解释造成街角黑人男性的一些恶习的社会因素。
两本书都作者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进行研究而来的著作。《街角社会》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泰利的街角》主要是对街角黑人男性的工作状况、生活环境、邻里关系、朋友关系、情人关系及家庭情况等的描叙,试图站在男人自身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把他们的言行做比较,并对其行为作出解释——是对下层黑人生活条件的直接反应,而不是对历史或文化规则的无声顺从。黑人男性在传统认知下的懒惰、犯罪等恶行在列堡的这本书中从另一个角度得到了解释,这些并非全部由个人原因造成,而是社会,这个充斥着严重种族主义的美国社会将他们边缘化、罪恶化了。
《社会分工论》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社会分工论》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这在他的《自杀论》这本书中也有体现。
为了用文件证明机械整合到有机整合的进步,涂尔干考察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因为道德现象不易准确地得到观察,如果希望按照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现象,就不得不使用可借以客观估量其发展过程的外部指数,法律规则就是这样一个指数,因为它们正式表达了道德规则。这也证明了涂尔干所提出的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的方法论准则。
正像涂尔干所承认的,在某些时候,在法律被一直忽视的地方,会有法律和习惯性道德行为的分离现象。但这些事过渡情况,而且如果有关的社会行为的变化趋向稳定和正常,法律制度就会很快被重新组织来适应最新的道德形式。因此,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能使我们规划社会道德秩序的基本转变。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书中,作者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并提出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方法论准则。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
读了涂尔干的书,有个很大的感觉,就是他比较喜欢用证伪的手法来反驳以前的或是他不赞同的观点,再用实证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因此,读涂尔干以及其他的社会学家的著作都应保持批判和反思的思维,谨防落入他们的理论“陷阱”。
下个月准备读韦伯的著作,请各位师兄师姐和同学多多指教。。
[ 此贴被李觉华在2011-01-15 13: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