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5 67» Pages: ( 5/7 total )
本页主题: 孙新华读研以来所读书目(更新至2011年6月10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高万芹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52
威望: 252 点
金钱: 252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8-26

 

像师哥学习,境界高很多啊
思想作泥,汗水化雨,静待花开
Posted: 2010-11-11 18:57 | 120 楼
冯小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3
威望: 193 点
金钱: 19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1-05

 

新华,你最近太用功了,注意休息哦!
Posted: 2010-11-12 17:24 | 121 楼
bolatu36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7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9-12-02
最后登录:2012-03-18

 

书读的很好,把握的也很到位。对货币的解读很深刻啊
王丽惠
Posted: 2010-11-12 17:44 | 122 楼
徐嘉鸿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8
威望: 118 点
金钱: 1180 RMB
注册时间:2009-10-16
最后登录:2015-12-16

 

深刻觉得,这次汇报听你讲齐的货币哲学真是一种享受
饮水思源
Posted: 2010-11-13 01:09 | 123 楼
周红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87
威望: 187 点
金钱: 1870 RMB
注册时间:2010-03-01
最后登录:2011-06-20

 

向你学习~~~~!
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Posted: 2010-11-13 10:49 | 124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现在读书,感觉还是古典的那些大家讲的是大道理,后来的社会学者更多的是综合基础上一点点的进步,读后来人的著作,结思维和知识的梳理很有好处,读古典的,如果能读懂,感觉很受刺激,二者协调好,也许会有大突破,现在我在尝试着这样读,要和师兄多多地交流
Posted: 2010-11-16 23:42 | 125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师兄威武!
学 问
Posted: 2010-11-18 08:53 | 126 楼
阳云云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5
威望: 195 点
金钱: 19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3
最后登录:2015-10-08

 

当自己读书感觉到很着急的时候,跟孙师兄交流了一下,让我平静下来。师兄一直都很有计划,很有想法,很有体系。学习!
有志登天天有路,无心为学学无门;志比金坚,心比天高!
Posted: 2010-11-19 17:38 | 127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对了,齐美尔这个人是古典的后现代。加油。
踏雪留痕!
Posted: 2010-11-19 18:34 | 128 楼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按计划来,不急,有序地读完社会需,再攻读另一学科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10-11-25 13:03 | 129 楼
xihui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4-12-19

 

很多我没看过的书,振奋,紧张,喜悦。。。
Posted: 2010-11-26 23:30 | 130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2010年11月12日——12月12日读书
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书店2006年版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年版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年版
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布迪厄:继承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梁漱溟:朝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布迪厄的最大贡献或者其理论的核心应该在实践理论,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相似,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也在试图打破社会理论上的各种二元对。但自我感觉布迪厄不同于吉登斯的地方在于,布氏在寻找出路时走向了实践,因为在他看来在实践中场域与惯习或结构与个人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一元的,其理论也确实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我感觉布氏较之于其他一些理论家更加地接地气,更有在地感,他的理论主要是基于他的田野调研,也就是说他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断地做连接和回应,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黄宗智老师的理论与经验的连接,也许黄老师受到了布迪厄的不少启发。布氏的这一主张也与我们华中乡土派的理想和实践是相契的,昨天读书会上,贺老师强调我们的理论要从中国的经验中长出来,要从“土”中长出来,也许正印证了这一点。总之我觉得布迪厄的理论是值得渗入挖掘的一个丰富资源。吉登斯和布迪厄的主要理论都在回应一个问题,即结构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也是社会理论上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主题——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但两者在路数并不完全一致,这也就是我的兴趣之所在,他们二位到底做了哪些尝试,有何异同,为什么?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想清楚,如果有所感悟再与大家分享!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近期对读书的一点小思考,希望与大家切磋。
论读书之功用
近读梁漱溟先生《朝话》,其中的“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一文对我启发颇大,看后我也将其贴到三农中国网上,并且评论道:“此文犹如风清扬语令狐冲言。希望它能启迪令狐冲们。”当然我不是“令狐冲”了,之所以我将其贴到网上并且逢人就推荐此文,一是觉得该文实在很好,二是真的希望“令狐冲们”能从中获益。把它吹的那么玄乎,那么他到底在讲什么?
此文是梁漱溟于1928年在中山大学对哲学系学生发表的演讲。在文中他强调自己并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在阐述他是如何走上这条大路的。其主要观点大致如下:他认为“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有了主见,才有了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这时就会发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种种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在。这个时候,你才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问题或问题意识,为什么会有这种种不同或者隔膜?于是就不得不有第二步的用心思,“不同,非求解决归一不可;隔膜,非求了解他不可”,这样一来,“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我乃能发现而得到,以融取而收归于自己”。如此循序渐进,自己的思索会不断拓宽和深入——“这样一步一步的牵涉越多,范围越广,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段片的见解都没有了;在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见解在不断修正中走向丰满,但不会封闭,也不会有止境,只要思索没有停顿,最后呈现的是自己一个独有的系统或体系。这样一个体系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自己的主见来编织的,之所以是在不断走向丰满是因为它在思索的推动下吸收外界的一切。我们想想古今中外的哪个大思想家不是具备这两点,他之所以在知识的长廊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在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并将其融贯于己身并成其为独一无二的思想体系。古语有: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其下。那么何以得乎其上?近闻要“取法乎众”。确实有道理。我们要问马克思的老师是谁?我想应该是大英图书馆的先哲们。
从上可以看出,梁漱溟所走的的是一条“以我为中心”的读书、学问之路,即通过用心思——有主见——有问题——求解决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将所遇到而对古今中外的一切不同见解吸收、融汇于自我,从而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体系。其实他的这一路子也为我们的读书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成分。经学研究上存在“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两条路子,所谓“我注六经”就是我们尽力去把握文本的原意,“我”只是“六经”的注脚罢了,这显然是以“六经”为中心的;而与此相反的“六经注我”则是主张以“我”为中心,“六经”是“我”的注脚,是为我服务的。其实我们读书也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是“我为书注”还是“书为我注”?梁漱溟所走的道路应该属于后者。其实我们可以把“我为书注”和“书为我注”当做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子,也可以作为两个阶段加以对待,即“我为书注”是第一阶段,“书为我注”则是第二阶段,或者说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我为书注”是读进去,走进去,进到书本里去理解、去把握书本的精髓,这是必要的基础,但决不能仅仅止于此;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向前跨进一步,进到“书为我注”的境界,即像梁漱溟那样去思考书本的见解与我的主见有何差异,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去琢磨、去求解,搞懂了,作者的思想也接融归于我了,这样的所获就是自己的心得,它是属于自己的,这样也就走出来了。我们见到一些能言善辩者对于西方大师的思想了如指掌、信手拈来,那么要问:你自己什么看法,则无以作答。这便是他读进去了但并没有走出来使然。贺老师说读书重要的是读懂读通。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是有层次的,读懂是靠“我为书注”,而要读通则要靠“书为我注”,即读懂在于理解原意,而读通则要有自己的见解,并沿着梁漱溟的路子形成一种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系统,也就是说读通要在以我为中心的路子上去追寻,将来自各家的主张各异、渊源不同、回应不同问题的思想通过作为中介的自我的思索连成一片,成为一体。化用梁漱溟的话,读书重在“吸收消化”,“我为书注”是致力于吸收,“书为我注”则致力于消化,“吸收不多是不行,消化不了更不行”(见“谈学问”一文)。打个比方,如果把读书比喻成酿酒,吸收就是小麦、高粱、水等装入发酵池,消化就是发酵的过程,如果有材料而没有发酵绝不会酿出甜美的佳酿,美酒的品质取决于我们装入的材料和发酵的程度。一样的,我们读书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所读书的经典程度、吸收程度和消化程度。反思自己的读书,选书问题不大,吸收马马虎虎,而消化则是很不够的。消化一定要有东西,脑子里、肚子里要有货才可以消化,所以消化是以吸收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一定得先读一定量的经典书籍,但是自己往往到此就戛然而止了,没有或者很少去思考、琢磨、消化,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因此我觉得以后的读书会更多的在消化上用力。现在自己在如何思考和消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昨晚听了老师的建议,还需要琢磨。也许正如布迪厄所说的“实践感”,很多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和找感觉才能解决。
不管怎样,我觉得这样一个以“我为书注”为基础、以“书为我注”为取向的路子是没问题的。这样一个路子在于创造一个“我”—— 正如布迪厄所说的“学习不是创造,但是自我创造不是生产,而是制造出能够进行生产的自我”(《继承人》P72)——拥有独一无二而又在不断丰满的见解体系(作为阶段成果);勤于用心、具有强大的发现或建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能力。这样的一个自我不像我们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会忘记,这样的自我是不可逆的。成就了这样的自我,我想就像贺老师一直说的——不管以后我们从事什么事业都会卓尔不群的。
但是我们读书会所倡导的一种价值是志存高远。我们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两年前写过一篇短文——论读书之目的——将读书分为三个境界:“为生存而读书”、“为生活而读书”、“为国家(民族)而读书”。如果说前两者沉溺在“小我”的世界,那么后者则走出了“小我”而投向了“大我”。这也一种走向“大我”的境界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种“理想主义”。
如此一来,我们就在读书——读书之功用——读书之目的三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关联。我们读书有什么用?它在于锻造一个拥有强大思维能力并具有走向丰满的见解体系的“自我”。锻造这样的“自我”又是为了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标和方向明确后,下面就在于行动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12-13 14:24 | 131 楼
高万芹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52
威望: 252 点
金钱: 252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8-26

 

总觉得你们离我们很近,因为一起读书的缘故。又觉得你离我们很远,因为起点不一样了
思想作泥,汗水化雨,静待花开
Posted: 2010-12-14 00:01 | 132 楼
岑家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6
威望: 56 点
金钱: 560 RMB
注册时间:2010-10-12
最后登录:2022-04-27

 

学长,读的好强大,好系统,多多指教~~~~
Posted: 2010-12-14 21:03 | 133 楼
bolatu36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7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9-12-02
最后登录:2012-03-18

 

关于读书理解的很好,很受启发。
王丽惠
Posted: 2010-12-15 21:38 | 134 楼
李觉华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3
最后登录:2011-01-15

 

师兄好好啊,,列出书目我们有个参考,不知道选看什么书的时候就没那么纠结迷茫了。。嘻嘻。。谢谢啊。。
Posted: 2010-12-15 22:14 | 135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quote]引用第131楼孙新华于2010-12-13 14:24发表的  :锻造这样的“自我”又是为了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标和方向明确后,下面就在于行动了!
quote]
师兄境界很高,现在觉得师兄师姐在读书增进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境界显高一筹
学 问
Posted: 2010-12-15 22:35 | 136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师兄读书很系统,总结也很有感觉。强大,学习。
远近同低各不同,只缘深在此山中。要向师兄学习@@
Posted: 2010-12-15 22:41 | 137 楼
周红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87
威望: 187 点
金钱: 1870 RMB
注册时间:2010-03-01
最后登录:2011-06-20

 

师兄很厉害,向你学习~!
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Posted: 2010-12-15 22:43 | 138 楼
王晶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6
最后登录:2018-12-22

 

老大读的很快啊,我也要加油了,争取这个学期看完社会学,一起努力!
Posted: 2010-12-16 18:55 | 139 楼
曾凡木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6
威望: 156 点
金钱: 156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7
最后登录:2019-04-10

 

社会学体系,可以好好琢磨读完了
率性而行乃真丈夫也!
Posted: 2010-12-19 23:11 | 140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那时候读布迪厄没有感觉,现在听你们很多人在谈论他,才发觉其实他的东西是可以深挖的。不管是理论和实践都不错。我一直在关注二元对立,其实最后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的他,马克思只是提出来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在实践中解决,二元对立在布迪厄这里得到完满的解决了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2-21 23:51 | 141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目标和方向以后在于行动,行动有时候比在脑袋中的目标 理想更艰巨,克服诸多的困难,但是也如此我们才可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2-21 23:54 | 142 楼
dyy19870201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45
威望: 245 点
金钱: 245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6-03-07

 

要赶上师兄们看来我们这些师妹的得加油了
“书龄”决定你思想的深度。
Posted: 2010-12-23 13:51 | 14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2010年12月13日——2011年1月13日读书: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
福柯:疯癫与文明
知识考古学
杨善华等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
附:我的自学小史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自己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浅显认识。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现代性事业出现了一些困境,比如与物质丰裕相伴随的是精神生活的萎缩,科技的发达给人带来诸多自由的同时也给人添加了前所未有的不自由等,面对诸如此类的困境,西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了反思、质疑甚至批判现代性或理性化的思潮。在这场运动中,有的几乎完全否定现代性或理性,有的则是持批判性的重建的态度,后现代主义属于前者,而哈贝马斯则属于后者。不同于后现代,哈氏认为现代性事业并没有走到穷途末路,他为自己定的任务便是为现代性事业正名。
在他看来,不管是韦伯还是后现代各家都将;理性等同于目的理性来加以批判,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未来必然是灰暗的,所以在韦伯的眼里现代人将被永远囚于“铁笼”之中,而后现代主义在将现代性的根据全盘否定后并未为人类指明方向。而哈贝马斯提出了一套不同于他人的一套分析框架。他认为我们人类不仅有处理主体与自然界关系的“目的理性”,还有处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交往理性”,而且这种交往理性正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而且人类也有交往的本能需要。而当代现代性的困境正式由于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目的理性过于强大,而交往理性被遗忘或忽略所致。因此哈贝马斯致力于交往理性的研究。
当然哈氏提出的交往理性也不是凭空出世,至少在他看来在黑格尔青年时期研究语言学时探讨过这一问题,只不过黑格尔没有沿着这一条路子深究下去,而走向了对绝对精神的研究。哈氏正是在黑格尔半途而废的基础上生发出了交往理性的理论。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探讨的是如何搭建一个交往社会,在这样一个交往社会中,每个人之间没有权力的不平衡,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是没有被扭曲的,相互之间可以对对方的话语进行质疑,而对方加以证明,通过论证最终达成共识。
我们人类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语言,围绕言语行为,哈氏创立了“普通语用学”,简单来讲就是“交往资质理论”,即探究往双方在意交往中所应具有的资质。哈氏提出了四种有效性主张: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和可领会性。打个比方,我和你约定明天上午8点在图书馆三楼见面。对此你可以提出不同质疑:关于真实性——是否真实:你可能会说明天不是周末吗?——8点半开门;正当性——是否有权利:你可能会反问,你明天上午不是要考试吗?真诚性——是否诚实或真诚:你可能会觉得我每次约会都迟到,对此产生怀疑;可领会性——说出的话对方可否明白:我加入用家乡话你可能就听不太懂,从而要求我用普通话表达。在理想的交往环境中交往的双方对于以上四种有效性主张都有提出质疑、给与证明、加以论证的权利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哈氏构筑了其心目中的交往社会的理想,在他心目中西方社会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这样的社会或团体,即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描述的“公共领域”,在这样一种场中,每个成员可以自由的表达、辩论从而达成共识影响公共机关或国家。
在哈氏的研究中,“生活世界”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正体现了目的理性对交往理性的侵蚀。在比较简单的社会或团体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交往理性进行交往,因此这样的一个团体或社会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世界(最早由胡塞尔提出,其弟子舒茨引入社会学,哈氏将其发展成为成员之间分享着共同知识并能进行自由交往、相对于系统的一个范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复杂,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无以推广的广大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在哈氏的论述中主要是指国家或权利和市场)的出现有其合理性,系统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和维持,但另一方面系统一旦走向成熟就会遵循自己的逻辑发展并侵蚀生活世界。比如在官僚制的组织中上级交给下级任务甚至不用说一句话,下级就会按命令去行事,就像韦伯所描述的官僚制中的成员只是固定在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在市场中,我们去买东西,我们只要选货、交钱就可以了,我们和老板之间甚至不需要更多的交往,我们不必考虑为什么他选择做生意,老板也不用询问我们为何买一个东西。系统中人不需要交往,只需按照系统的逻辑走就行了。因此系统取代了生活世界中成员为了交往而应具备的技能或资质。这样一种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蚀就是哈氏所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通过对生活世界和系统关系的考察,我觉得,哈氏分析了目的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关系,也指明了目的理性侵蚀交往理性从而导致目的理性一支独大的现实,实际上也指出了现代性困境的原因和医治的药方,即发展交往理性,简历交往社会。但是很多人都感觉到哈氏建构的交往社会过于理想甚至虚幻,但不管怎么说,哈氏为我们提出了对于现代性困境的一种很有价值的解释并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已经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月还看了梁漱溟先生的一些文字,身处民国那种内忧外患的处境下,面对西方的强势,梁先生也在反思世界文明的出路。他认为世界文化的未来在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之所以提出这种判断,就在于他看到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在于理性或科技,是“人对物”的一方面,而正是这一长处恰恰又称为其短处,人要控制和利用自然界必先要研究它,致力于此导致了科技的发达,但是将这种对待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方式——向外用力——用于人与人的关系则导致了争斗和战争等。而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人对人”的一方面,它有一种向内用力的取向,“反求诸己”、“克己复礼”等,一切问题都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自己有没有尽力、有没有用心,有了这一种态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比较和睦。而可能正是由于中国文化向内用了而使得科技落后于西方,长处就是短处,短处也是长处。所以梁先生的主张有中西合璧的倾向但首先是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对照一下哈贝马斯和梁漱溟对西方理性的论述和医治,是不是也有不少相似支出?当然两者不可简单的类比,因为他们的学术坐标和传统完全不同。但他们都看到了西方理性的短处,也都提出了几乎相同的药方,提高处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只不过哈氏的主张主要是在强调主体之间交往的技术和环境方面,而梁氏则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内心方面。孰优孰劣在此不做比较。但我想强调的是,梁漱溟先生的思考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许真正的中国文化正是西方现代性(现在或以后也许也是我们的)困境的药方。

下一步读书计划: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简略的读了一些社会学基本经典,要说有什么收获,那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简单来讲可以说对于社会学从完全的陌生到现在有点小感觉,自己读书主体性也越来越强些。要有时间也许应该好好总结下这一年半或两年的读书。虽然对于社会学刚刚有点感觉,但又不得不结束社会学的阅读了,我觉得不光是社会学,其实每个学科在一定限度内有其功效,但是仅仅限于这一个学科,这种功效本身就会变为一种限制,限制你的思维和视野……而且世界原没有学科之分,现实也不是仅仅那一个学科所能解释的。所以我想在下学期读一些历史学、政治学和现象学等学科,一是学习其方法和视角,二是突破社会学的限制。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1-01-15 18:29 | 144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坚持坚定是师兄的特色,现在,深刻感觉到,时间就是生命了
Posted: 2011-01-15 18:31 | 145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向师兄学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1-01-15 21:14 | 146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一直想问师兄为何每月读一两本中国学人的作品,
孔子说,敬神如神在,都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深刻理解,
我就怕陷入东西这种感情纠结之中,所以就一段时期主攻一个方面。

师兄却能运用自如
学 问
Posted: 2011-01-16 00:39 | 147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Quote:
引用第145楼刘大龙于2011-01-15 18:31发表的  :
坚持坚定是师兄的特色,现在,深刻感觉到,时间就是生命了

是啊,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安排时间很重要,抓紧时间很重要
不过你们基础比较好的,相对就会好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1-01-17 20:48 | 148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Quote:
引用第147楼魏程林于2011-01-16 00:39发表的  :
一直想问师兄为何每月读一两本中国学人的作品,
孔子说,敬神如神在,都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深刻理解,
我就怕陷入东西这种感情纠结之中,所以就一段时期主攻一个方面。

师兄却能运用自如

哪有!
你这样一说,我回去一看确实自己几乎每个月读了一两本中国学者写的书。当然有时是无意,有时则是主动选择的,我曾经给我们这一级的说,我以后打算每月读一两本经验著作(农村研究方面的)。
我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自我觉得对中国社会、农村太缺乏了解,很想去读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阅读西方经典理论(对此我也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所以只有中和一下,在读理论著作之余读一些经验著作。
至于你说的一心一意读书,我也非常认同。但是“神”不只有西方的神也有中国的神,我想只要我们潜心阅读,应该都能读进去。当然中西结合来读带来的纠结可能有一些负面的作用,但不全是负面的,也许这种纠结正是碰撞火花之处,正是引发你深入思考之处。
不一定正确,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1-01-17 21:07 | 149 楼
«234 5 67» Pages: ( 5/7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666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2: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