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读书汇报
书单: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辜鸿铭作品精选》
《社会学在中国》 阎明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布朗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马林诺夫斯基
读书汇报: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总共分为六编,第一编讲乱伦之所以为社会规制最初形式,是因为它不仅被禁止,而且是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其形态学上的原始形式就是外婚制,外婚制与图腾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编是涂尔干的有关宗教的其它文献,大多是对他人的书评,从中也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也阐述了相关内容)。其他几编是有关社会学及其方法的讨论,看完之后印象不深。
《社会分工论》是通过司法体系来考察社会团结的。读完之后,更加确信涂尔干是社会实在论者。社会是一个整体,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整体由个人组成。当他们具有共同的信仰和感情时,就产生了集体意识。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自由是一系列规范的产物,只有通过规范限制权利的滥用,才能确保自由地实现。社会分工是依据个人能力来分配工作的,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团结,但也会导致一种反常的行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是某个特定的群体的共同信仰,还要奉行各种仪式,集体成员以同样的方式来思考有关神圣与凡俗的关系问题,还把共同观念转变成共同的实践,从而构成社会。支撑宗教存在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信仰和仪轨。主要介绍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以及澳洲的图腾制度。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布朗,是把涂尔干社会学思想内化的最为彻底的英国人类学家,他认为社会现象是独特的现象,所有现象都是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的,要通过社会比较才能认定普遍规律。本书是布朗在不同时期论文的汇编,前半部分是介绍亲属制度、图腾、禁忌,后半部分是讲社会功能的相关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仪式的价值。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本书主要描述了一种特别的交换制度——库拉。它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荣誉和智慧。无论什么时期,文明还是落后,文化总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孤独的两年里,亲身经历和体验这样独特的生活,原始的社会虽然落后但充满神秘。
《社会学在中国》,记得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二题,是问中国的社会学家都有哪些,当时只了解费孝通,就选了这本书,补充一下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做人口调查的陈达,提出社会建设论的吴景超,关注农村教育的晏阳初等。
《辜鸿铭作品精选》假期读过辜老的《中国人的精神》,很有感触,就想再看一些他的书。他的确是一位偏执固执的怪才,处处彰显出他对中国文明的热爱,他极其反对改良派,认为应该从自身具有的文明中寻找发展之道。还从侧面赞美慈禧太后为维护皇家遗产而做出的努力。虽然有时候观点的确偏激,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不同的角度。
回想读过的这几本书,多部分都涉及到了宗教或者巫术的内容,对这方面的了解是这个月最大的收获。宗教是一种神圣的信仰,像涂尔干所说,无论是谁,只要他真正的参与了宗教生活,就会很清楚膜拜给他带来的欢乐,内心的平和,安宁和热烈等印象。对于社会,宗教可以借助信仰强化道德,之所以天主教徒更多的国家,罪犯也更多,是因为贫富分化。记得以前听人讲过,一个人很诧异的问我们,你们大陆没有宗教信仰,竟然能做社工?当一群人没有共同的信念长久的去做一些,奉献自己的事情时,由于人本性上的惰性与自私,很容易散乱和放弃,据说现在真正专业做社工的很难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没有信仰,所有面对的心理煎熬都需要现世帮我们,但现世往往总是冷冰冰的,而人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结果很多人都放弃了这条路。但我们千百年来,行为和思想一直受儒教影响,辜鸿铭说儒教也是一种宗教,它与佛教、基督教的不同在于,儒教教导我们怎样着眼在当下,当一个好公民,而其他宗教则告诉人们,要成为好人就要下决心离开现实世界,是一种为人们谋划隐迹山林,只对其灵魂之状态和上帝之义务进行思索的人设立的宗教。宗教的仪式非常重要,正如布朗所说,仪式之所以得以存在和延续,是因为它们是使有秩序社会存在得以维持的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确定了某种基本社会价值。人类有序的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成员头脑中某些情感的存在,这些情感制约着社会成员相互发生关系时产生的行为,仪式可以被看作是某些情感的有规则的象征性的体验。不仅仅是宗教中的仪式,生活中的其他仪式也要相似的作用,回想我们什么时刻爱国情感最真切,国庆阅兵时,奥运开幕时,除夕联欢晚会时,每一个举国欢庆或悲伤时。仪式可以将我们内心深处的似曾遗忘感情激发出来。
以上是这个月的读书汇报内容,总的来说,较喜欢这个月的生活,读书、上课、娱乐都占据了我的生活,充实自在,喜欢多种多样,喜欢自己选择的更适合自己的。
九月份读书汇报
书目列表:
《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王养冲著;
《民族与社会》费孝通著;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著;
《街头文化》王笛著;
《发现社会之旅》兰德尔•柯林斯著;
《社会学和我们》迈克尔•休斯著;
《人口论》马尔萨斯著;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杨懋春著
由于是第一个月开始进入图书馆读书,这个月的书目比较杂,没有什么规律,只是为了让读书真正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选了一些感兴趣的著作。第一本选了《社会学和我们》,想来回顾一下社会学一些基本的概念,还好,基本达到了目的。还想在梳理一下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就选了几本相关的理论书,《发现社会之旅》,比较容易读下去,而理论性更强一点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尤其是后半部分读起来比较困难,也许是心态比较浮躁,不容易静下去。其他人类学、人口学的一些书都是根据兴趣选的,这个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便是《一个中国村庄》,很欣喜的发现讲述的竟是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原来六十多年前是那个样子的,反思现在的台头,社会的变迁太大,一个小村庄的确能够反映大社会,台头的今天,不再是贫穷落后,而是迅速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教育理念转变等新问题。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经在华科一个月了,更应该说正式开始读书一个月了。回想这三十几天,生活中最多的不是上课,不是武汉新奇的风土人情,而是图书馆。从一开始的一提起“读书”就头大、腿发软,到现在将读书看做生活中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被逼迫的还是自愿的,我都将这是为自己的进步。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而是这一个月来,发现火急火燎的心态只会让我更加恐惧,更加手足无措,我需要的是静下心来,为自己而读。
我说过,这个月,对自己的读书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很高的要求,希望老师谅解。只希望自己能够调整好浮躁的心情,开始适应这样一段图书馆里的读书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时间安排,明确自己在研究生这段时间自己要什么,又应该怎样做。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会有向前走的动力。
这一个月,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读书上,都有一些感受,在与大家分享:
首先,难读的经典不可贪多,量力而行。本来打算像大家一样,从三大家开始。但翻开第一本韦伯的著作,发现能力和状态均不适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完全放空,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是不断翻页,几天下来,浪费时间又没有收获,这种状态自己都觉得很好笑。当然经典理论还是要读的,就选一些理论介绍的,如《社会学主要思潮》这种著作来读,希望了解理论框架。
随着兴趣读书,聚精会神。第一个月,还是希望自己去除掉对读书的恐惧,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书目。读理论的时候如坐针毡,读感兴趣的人类学时,可以百分之九十的投入。希望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慢慢来培养对理论的兴趣吧。
大集体的温暖。很久没有过集体的生活,不习惯了集体活动,刚开始还是新奇的。从每天一起去起床去读书的宿舍小集体,到三十多号人去绿野山庄的大集体,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强大力量和温暖。没有哪个班级像我们读书会的成员这样迅速的相识相知,真心相待,也没有哪个学校像我们一样如此迅速的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很少遇到这样负责任的老师如此关心我们的成长和未来。这些都是让我深深地感动的。
集体生活虽好,但我也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大集体中,同样不能迷失自己,各美其美,一直是我认为不错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为了所谓的团结,而不顾实际上的效率和感受。开始的时候,也是跟随大家,固定的时间一起离开图书馆,但这个固定的时间点,好像一个框架框住了我,脑海中时不时的总会闪现出这个点,注意力总会分散。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开始调整时间安排,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而我最重要的任务即是在此段时间内,高度集中到读书上。完成这个任务,就想自由安排。几天下来,在图书馆的时间的确少了一些,但读书的量和质,反而是提高的。
也许是自由惯了,当来到这个集体,一切都是“规定”的时候,总是很想挣扎。一个月来,感谢很多老师、学姐学长们得鼓励和指导,渐渐也会想明白一些,没有人在逼迫我读书,而是上了研究生必须要读书,如果还像本科一样浑浑噩噩了四年青春,待在这里的几年也没什么意义了。现在的我,坐在图书馆里,心里是踏实的,愿这是个良好的开始。
八月份读书:
《武士道》新渡户稻造著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让影响人类进步》亨廷顿、哈里森主编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著
读书汇报:
读完《菊与刀》,对日本文化、伦理等内容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因此又选择了一本关于日本的书。在脑海中对日本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刨腹自杀。一直存在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甚至比宗教教义还要让人疯狂的信仰、服从。有时候觉得太不近人情,太忽视生命。但读完此书,有点为这种精神而折服。作者在介绍武士道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西方以及中国儒家的思想、事例作比较,更加突出了这种精神的特别之处。在作者笔下的武士道,不再是以前的血腥,而是可以像樱花一样,即使散落,依然芬芳。在今天,武士道失去了孕育培养它的社会形态,但由此演化而来的一些精神一直在日本人男人身上体现,他们内心的忠诚、勇敢无畏、坚韧的性格使这个民族强盛的软力量。
《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汇集了很多学者关于文化重要作用的论文,他们各自从东、西方或者经济、政治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各抒己见。本书主要研讨了价值观与进步之间的联系、价值观的普遍性和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研究了地理和文化、文化和体制以及文化和变革的内在关系,回答了文化因素对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问题,并制定了未来促进文化变革的发展规划。文化的作用的确很重要,它对国家的发展战略、方向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但不能将它扩大化,毕竟物质决定意识,它来源于物质生产,属于意识形态,它影响着生产力,并不决定生产力。
其他两本书都是以前有读过的理论书,因为马上开学了,心态不安,静不下心来,就选择了以前的书回顾一下。
开学了,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压力,很紧张也很茫然,希望开始是好的。
七月份读书汇报:
书目列表:《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著
《街角社会》 威廉•富特•怀特著
《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著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著
读书心得:
利用了七月份的下旬读完了这几本书。选择在暑假里读书,是对自己的定力的考验吧,一会儿看到这个同学在打工赚钱,一会儿看到那个同学外出游玩,一会儿这个亲戚让你去玩玩,一会儿那个朋友找你聚聚。看起来暑假很长的时间,可真经不起这些琐事的折腾,自己还真是俗人一个。现在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真的过的飞快,白驹过隙,毫不夸张,想抓住点时间,它却悄悄从指缝中溜走。还有不久,就要开学了,想到这个,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这几本书中,看得最透彻的,最详细的便是,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这也是一本大学期间老师推荐的书,可是由于当时态度不够认真,根本记不清什么内容了,就买来重新读一遍了。一直以来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感觉总是怪怪的,也很好奇,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天皇的设立,个人的素质,对儿童的培养,都是特立独行的。书中作者对这些采用了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分别对于日本的经济、军事、政治产生了怎样的深远的影响。读完之后,有几点萦绕在我的脑海:其一,文化创新,中国的伦理体系传到了日本,但日本人非常聪明,根据本国的需要将文化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仁”的看法,日本将其看作是完全与天皇制不相容的,也是不必要的。其二,当今西方文化入侵,相对于当今中国,虽然与日本同属于东亚国家,但我们更多是吸收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而日本却自上而下一直贯行自己的那一套文化,保持了很多自己的特点。其三,任何文化都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其中描写到一位日本女学生很难融入到美国的生活中的苦恼,而中国女生的适应性很强,由此看见,对本土文化太过于执着,有时会带来想不到的麻烦;善于学习,海纳百川,虽然会丧失掉一些本土的特色,但也是适应生活的一种能力。其四,文化对于人的品德,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的作用不可忽视。说起日本,想起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味千拉面”,记得主持人讲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这些洋品牌在香港、当地都不会出事,一到了中国大陆就会出事呢。当然一方面是我们大陆的监管体制存在问题,但另一方面人们的意识领域里始终相信洋品牌。在日常生活里,只要是加上了“洋”字,人们往往顶礼膜拜,在“味千拉面”出事后,他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也许一方面是大家对本国的产品已经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还是由于人们的心理上过于崇拜洋文化,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精粹。当然我们国家表面上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北京奥运会从奖牌的设计到开幕式的编排都在展示我们文化的风采,但我认为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力量最能够体现在国民生活作风中,不能太形式化了。
《街角社会》也是很早听说过,但没有读过。对他的名字是记忆深刻的,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到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一群人的生活。他让我看到,无论是怎样贫穷或落后的地方,会有足够多的人就会有群体,这些群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组织,就会形成一个小社会,由于它存在的背景,它会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正确理解它存在的问题,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法。
《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用风趣幽默的笔触,从人文主义的角度介绍了在他眼中的社会学,介绍了社会学的主要概念,研究领域,等内容,独特的比喻加深了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开始读书以来,第一本马克思的著作。虽然马克思在社会学上的成就也是很多,但总是感觉他的想法和作品太难理解,兴趣不大。这一本是从题目中感觉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才选的。但开始读,才发现也没有那么容易,整本书借用波拿巴复辟帝制,深刻地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
六月份读书:
《超越乡土社会—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 刘朝晖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勒庞著
《自杀论》 迪尔凯姆著
《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超越乡土社会—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 刘朝晖著
看到这本书一下子就想起了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在这本著作里,他描述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太湖岸边的一个小村庄,介绍了农民的生产、分配、交易、消费等。而《超越乡土社会》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中国南部沿海一个侨乡新江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读完小感,一个小小的村庄的变迁其实是整个社会大变迁的缩影,它的文化、生产、政治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这个南方的小村庄正在去乡土性,慢慢超越乡土性。虽然仅仅是一个小村庄,但对全方位的研究是如此的不易。虽然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但看到作者描述他是如何进入村庄,进而让大家接受它,最后又经历了漫长的田野调查,才收集了如此宝贵的资料,不由得对这些学者产生一种敬意。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勒庞著
选择这本书,是被它的书名吸引了。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应该就是群体的力量了吧。勒庞指出,个人一旦进入到了群体,它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据我读来,他在讲述群体的时候,更多的是侧重于群体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果。这让我想起了斯梅尔塞的集群效应,人们在群体中,受到环境的感染,行动缺乏了理性的思考,而产生了突发性的集群行为。虽然这两者关系不是太多,但都涉及到了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对这两者观点的比较是非常肤浅的,寻其原因,应该自己对具体知识了解得太浅太少,现在也只能是看到类似的知识点或概念,偶尔想起一些,很惭愧。
《自杀论》 迪尔凯姆著
这本书应该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一本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吧,上次读的时候还是大二的时候,当时老师推荐,就随手翻翻,心里也没留下什么。重新打开这本书,读完之后,最起码有的内容可以说出来了。还记得复试的时候,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读过的经典,当我说出这本书的时候,听到老师很失望的话语,这本书大家都读了。当时惭愧到了极点,大学这四年我差得太多了,努力的心一直都有,但行动上似乎还差很多。六月份,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很忙的理由,把读书丢在了一边,看到学长和学姐们的读书成果更是深感不安与愧疚,只能在七月份上旬补上一点吧。
暑假期间读书资源有限,只能读一些可以借到的或者买到的书。望老师、同学们谅解~
五月份读书汇报
书目:《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生育制度》 费孝通
《人性的断裂》 休谟
《缺席与断裂》 渠敬东
读书心得:
这是开始读书的第二个月份,也许是因为没有了刚复试完的激动与浮躁,或者是渐渐又习惯于每天上自习的生活,或者是青岛的最美好的天气已经来临,微风徐徐、格外惬意,也或许是这几本是自己选的,比较感兴趣;总而言之,这个月,好像能在自习室里坐稳一点点了。
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以前高中时语文老师就提起的一本书,突然想起,就找来看看。一直以来,似乎身边的朋友都把当今中国不再像历史上一样驰名世界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性格中的一些特点,比如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保守,崇尚安逸的生活等。可读了辜先生的文章,突然对我们中国人的本质的精神有种全新的认识。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生活,性格温顺,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宗教,似乎是因为中国没有产生宗教的必要。真正的中国人具有充满想象力的智慧。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经典著作之一,所以是必须要读的。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些人类学中的概念终于找到范例,能让我更加明白了。在读孙秋云老师的那本《文化人类学教程》就读到过相似的内容,两本书相结合,对中国传统的生育制度了解的更多了一点,也发现自己对家庭社会学的兴趣是蛮大的。
休谟的《人性的断裂》,是在读书馆偶尔选的一本书,对我来说,很有难度。第一次知道休谟应该是在政治课本上,休谟和康德提出的不可知论。在这本书中,他较系统的论述了人性的起源、发展、作用和限制,运用较为通俗的哲学语言,阐述了一位哲学家对世界、对人类的坦率的看法。最后几章节,关于对人性的爱与恨、恶与妒等的论述,是休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使人类对于自我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开端。
《缺席与断裂》,是渠敬东对于有关示范的社会学研究,很强的理论性,没太看懂。首先他对涂尔干、默顿和当代的示范理论进行论述和批判、比较。直接从行动及其意义构成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失范的现象学根源,并对现象学社会学自然状态的出发点进行了批判。以后有机会还应该多读几遍吧。
这几本书读下来,发现自己对理论很难深入的看下去,更别说去理解了。希望自己继续努力吧~
四月份读书目录:《江村经济》,费孝通著
《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著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著
《活在幸福的当下》,川本妙庆著
读书心得:
第一次提笔写读书心得,真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许应该写一下看过这些著作自己懂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但这一次我想多写一些开始的感受。
选择社会学的研究生,根本没想那么多,没想到我需要读那么多的国内外经典,当初只是跟随着自己的感觉。也许自己以前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浅显的知识,当接触到那些经典的时候,沉甸甸的感觉,心里有种恐惧,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几本书也许对很多和我同年级的同学来讲,已经读过很多遍,而我以前虽然也看过,但他到底讲了什么似乎已经记不得,一方面可能是忘性太好,另一方面自己当时在看书的时候,仅仅是在翻页吧。所以,开始的第一个月,我选择了这些经典,的确是根据我自己的能力来选择的。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我们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开弦弓村,详细的描述了这些村民的基本生活,尤其是土地利用和家庭再生产方面,为后来学者的研究以及文化的传递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这本书语言非常客观,朴实无华,描写的农村也较贴近我的生活,所以还是能够顺利完成这本书的阅读的。为了减少一点读书的恐惧,我选择了它作为开始,应该还是正确的。
虽然对外国的经典内心是排斥的,但社会学毕竟起源于西方,要真正的了解它的产生和精华,还是应该从经典中自己寻找吧。在复习考研的时候,遇到过“社会学想象力”这个概念,记得当时大家都不明白,后来只是在有关书上看到一点,也没深究,所以第二本就选择了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可是翻开这本书,却迟迟不能安神,似乎总是硬逼着自己看看,但是又实在是看不进去,这个过程真的是难熬的,自己真的很没用。读到最后,只记得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理品质,我认为是一种我们去探究一个问题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能够有这种能力去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的真正原因,看清事情的本来面貌。另外我还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捕捉边缘思想,要经常练笔,要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做的一个大型研究报告,立足于社会结构,介绍了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我认为主要讲了一些新教的观念,资本主义精神,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前看过韦伯好像分析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也萌芽过,为什么没有最后成长起来,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新教所提倡的某些精神,如劳动是人的天职,是善良的,是能够博得上帝欢心的等,符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也与资本主义精神,如时间就是金钱,信用,节俭等等是一致的。他用全新的视角来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经济、政治因素中走出来,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也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补充。
好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定下心来,静静的读一本著作,真正走进去,好好思考,有时候也不免有些担心,那时候整天待在图书馆埋头读书,我还会是原来那个活泼、追求自由自在的我吗。
我知道,第一次我选择的书目是随意的,没按什么派别,没有任何的规律,读书报告写的也很随意。可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在读书会里,我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里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超越过去的我,进步就好。
最后一本书,是很偶然的机会看到的,是日本的一位僧侣写的,给心灵减压的108个智慧,虽然与社会学没有关系,可是我看后还是很有启发的,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浪费了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迫切希望活下去的一天。
每一天,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都有各自的人生。
有人觉得一天转眼就过去了,也有人觉得没有任何起色和变化。还有人每一天都认真地、充实地生活着。
但是,最令人感到空虚的人生,莫过于那种只关心将来和过去的事情,却看不到最重要的当下的人生。
其实,无需慌乱着急,也没有必要与他人进行比较,珍惜上天赋予的属于你的生活方式,好好的活在当下。
[ 此贴被吴蕾在2011-11-09 21:0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