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胡书坤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胡书坤读书报告

5.“偶然”的意义
一件偶尔出现的社会现象,出现的次数多了,偶尔变成了经常;这就到了需要我们考察它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思考、联系这种社会现象贫乏的结构性原因和可能引起的系统性突变。
文明的进程是囊括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职能分工逐渐明确、相互依赖不断加强的一条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关系组织与关系组织密切互动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件物品、每一社会现象都蕴含着宏观历史进程的意涵。由一件工具、影响力比较小的社会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窥见具有一定宏观意义的历史进程。
1)人的社会建构:是指出现次数很少的社会现象
2)而实际上,所谓“偶然”可能蕴含着另一件社会现象的兴起。以西方市民阶层的崛起及其对对贵族的取代为例。
3)市民阶层的崛起和对西方贵族的全方位取代是一个结果,是“偶然”转变为“必然”的成果,是量变成为质变的结果。这其中的变化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就是复杂现象的变化中的机制,即量变到质变的中间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消费过程的延长,人与人职能上的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加之货币的产生,市民阶层悄然出现。在市民阶层诞生之初,贵族垄断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所有机遇。随着职能依赖的加深,市民阶层的地位愈加重要,开始在各领域崭露头角。慢慢地,市民阶层的数量开始超过贵族阶层,因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市民开始总有更多权力,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扩大。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就是市民阶层取代了贵族,社会发展迎来新的阶段。
6.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成果汇聚在每个人的身体中,通过人性、情感表现出来。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野蛮陋习与文明习惯、暴力手段与和平手段、简单步骤与复杂程序全都经过时间的筛漏、人类大脑的加工一再凝练、抽象而最终以最容易让身体接受的方式、最容易通过身体传承的方式贮存在每个人身体之中,通过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可以说,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行为举止的每个动作、眼神和反映出来的情绪变化都蕴含着历史的进程和宏观意义。
7. 奴隶社会的终结与封建社会的崛起。
生存需求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满足生存需求的凭借物和手段不同而已。在奴隶主社会、封建社会,满足生存需求的凭借物是土地,是对土地及其产出物的占有;但在奴隶主社会,对土地及其产物占有的方式是凭借亲缘关系及其继承,而封建社会则在其中加入了中间过程,因而对土地的占有必须要先占有和支配其他凭借物,比如官职、知识、财产,所以在这个中间过程中又存在着以以上凭借物为目的的相互交织的斗争、竞争。封建社会对奴隶主社会的取代的过程可以说就是这个中间过程的产生、稳固的过程。
在奴隶主社会中,上层维护下层的效劳最佳的方式就是分封土地,以实现数量上的优势——彼时,数量优势就决定了斗争优势,从而汇聚起强大的实力,实现对内控制和对外扩张的目标。为了获取斗争优势,统治者就需要不断占有更多的土地、收揽更多的下层,因此彼时为了土地进行的战争不断,烽火连绵不休。然而这种实现自身强大的推动力也是瓦解自身的力量:统治上层不断攫取土地,又不断分封,看似逐渐兵强马壮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耗自身实力的过程。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斗争无法在获取新的土地,扩张就停止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内部动乱——因为外部冲突再也无法掩盖内部矛盾,在没有土地可供蚕食的情况下,就只能消耗内部力量。当这种内部消耗达到几个后崛起的力量体几乎相互均衡的程度,奴隶主社会就行将枯朽了。
为了土地,为了生存,相互均衡的力量体仍旧会相互斗争。其中内部土地分散方式出众、内部机制相较先进与稳定的力量体占据优势,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消灭其他力量体,最终曾为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统治体。
8.文明进化的图式:
生存—斗争—稳定—分化—利益—竞争—再稳定—分工—纯粹价值—稳固
原始生存需求/利益追求/价值渴求导向多方斗争,为了某类生存凭借物/诸如知识、财富、名望等生存凭借物的中介产品/诸如自由、公正等纯粹价值理念寄托物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多方暴力集团/利益集团/纯粹价值组织展开战争/和平争夺与竞争,最终数量/技术/纯粹价值理念上占据优势的一方胜出或几方形成相互平衡的局面;这时,较大一级的统治单位会形成,相应的,随着社会动荡、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人际交往的变化,进而通过人际关系网络,人的心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变革;习俗习惯、文学艺术、工业产品等都是。每一个阶段的进程可能存在反复,但最终方向始终是沿着以上图式。
文明的进程就是在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有规律之下对个人原始欲望加以体制化管控的过程。文明礼俗的形成、固定是社会分化、社会发展的结果、表现,是文明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是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在人际交往上的发挥了作用,是宏观设置构建了相互交织的职能分工机制,并通过人际关系网络在个人心理上镌刻的结果。
原始社会,以自然经济为生存根基,不存在机构分工,是原始群居部落掌握着各种职能。此时,人的原始欲望处于自由释放的状态,并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也不引起任何恐惧。人类生活在大动荡时代,异族侵扰、猛兽突袭、自然灾害等都特别随意就造成灭顶之灾,部落上一秒可能还处于安全环境之中,下一秒可能就无法保证生命延续了。人类此时的心理结构与德动荡的社会是相适应的。“人的心灵在这里也总是习惯于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常常是小小的印象,无法遏制的联想,就足以引起不安和情绪的变换。”人与人、部落与部落更多的是对立关系,不存在替代性,相互依赖程度很低,相反只有消灭对方,占领对方的土地、资源才维持自身生存。
随着社会分工细密发展,不同的人、群体、阶层开始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相互依赖程度提高。人越来越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之中,人的生存需求职能借助其他人才能实现,过往那种凭借暴力、原始欲望手段的使用逐渐失效,不能再保证生存和生活需求。因此,合作的方式愈加被选择,随之便是平和的社会环境蔚然成风,人的心理状态也逐渐平和。人类逐渐掩饰自己的原始欲望,而是以更为委婉的方式满足原始欲望或者直接控制原始冲动,羞耻界限迁移,即人的恐惧的来源发生转向,对处于关系网络之中的他人的感受更加重视,更加“恐惧”在别人面前有失体面。于是在“恐惧”、“羞耻感”的驱使下,一系列限制人的原始欲望的自律性礼仪、习惯、文学艺术形式诞生了,经过漫长的岁月,它们形成体系,成为今天我们所看的这样。
小感:
1)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密,原先由垄断者占有的职能逐渐社会化,即被一整块占据的职能逐渐分化成不同的职能,并要求不同人员和部门掌控。这个过程仍然具有量变到质变的中间过程的变化机制,即私人独占到社会化占有是一个结果到另一个结果,这其中是私人占有职能逐渐脱离的变化,首先是某一最佳点上的职能脱离,而后,会不断有职能脱离的情况出现。从数量上看,是一个人、几个人、一个统治集团的占有向多个职能部门的过渡。
2)人类有目的导向的社会发展与没有目的导向的自然发展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据人类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似乎是按照一种定律、规律朝着某一方向发展的,但这也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是按着自身生存需求和利益索求为自然世界强加的定则。如果说自然界有一确定的方向,那么这一方向的推动力量也只是生存需求;作为无能动反应的低级生命体,自然物、动植物的唯一“需求”只是生存。而人类不一样,人类除了生存还希望更好的生存,追求奢侈的生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类是自私的,但这不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特殊的利益需求有别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所以人类在理解万事万物的时候,其出发点都是自身,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逐渐而形成一层层思考、行动的圈子的。而自然界的“思考逻辑”无涉“价值”,只有生存,是真正的“中立”、“公允”。
人类带着这种思维模式考察自然社会、自身社会的发展时,就无法避免会出现理解反差,会依照个人喜恶、利益牵连做出选择、进行性质不同的行动、形成差异很大的经验和理论。而这其中不乏人类深陷自负而被自然界“魅惑”的时刻及这个时刻做出的选择、进行的行动和形成的经验与理论——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类的“蒙魅”。比如人类创造了宗教,也为自己创造了“蒙魅”,人类的观察时间自此被蒙上一层黑纱,看不清现实。同样,人类构造了科学体系,并依据科学技术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新的“蒙魅”——科学技术的副作用。
陷入蒙魅是必经之路,去魅也是必经之路。一直以来,我们对历史对社会发展的反思可以说都是一种去魅,我们还需要继续去魅。就当前来说,需要反思对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客观认识人类不恰当的利用对自身完成的伤害。
Posted: 2021-07-03 16:54 | [楼 主]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学术与政治》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平地起惊雷,在欧洲大地上开始了人性美和科学民主的书写与传播。伴随工业化、民主价值理念的传播,欧洲的社会建制仿佛与预期背道相驰。在德国,俾斯麦领导迅速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腾飞之后,权威过于议会、膨胀的官僚组织的并未退居二线,将权利交到民众手上,相反,整个社会都是“官式文化群氓的支配范畴”,市民阶层泛滥着庸俗享乐主义,社会建制俨然是“市民趣味的、下意识的奴化形式”。工业生产促进的物质需求极大满足导致了物欲膨胀现象的出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价值领域应接不暇,在享乐主义中,人们信念颓败、价值缺失,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浪漫主义、怀疑主义占领人们的头脑、弥漫整个社会。敏锐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现象,感觉需要做点什么。
韦伯作为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通过现象分析、理论追溯与阐述对这一社会思潮做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他通过追溯“价值统一性”的历史,提出价值分裂“是一个一直伴随人类的历史命运,是一个‘数千年来’从未间断的‘除魅’过程”。专业化分工加剧了价值分裂,促进了伦理学的专业化,人们通过这种现象反思会逐渐在各行各业建立起互相有别的职业伦理、道德伦理。正如韦伯所言,只有通过伦理学的专业化,才能使伦理得以“通过让政治去遵守自己的条律,使自己在处理整治方面丝毫不受伤害,甚至可以使这门高贵的技艺得到极大地强化”。他以“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为切入点,通过《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两篇文章具体阐述、分析。
“信念伦理”是“盯住信念之火,不要让它熄灭”,它不问后果,只考虑信念能够实现;“责任伦理”与其相对立,考虑行动的手段与后果,并要求人应该承担行动后果的责任。两者可以具象化为“学术”与“政治”。学术代表价值、信仰,政治象征行动的责任和后果;学术通过政治这个官僚机器可以很好的传递纯粹价值理念。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术和政治都需要恪守本领域伦理;以学术为业的人要通过知识和自身修养获得学者的资格,又认识到“以恰当的方式将科学问题呈现出来,是一个未受学但具备领悟力头脑能理解这些问题,继而能对它们进行独立的思考”。“任何想从事一般政治的人,特别是打算以政治为业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些道德上的两难困境”。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绝对伦理是不问后果的”,“一切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可以是受两种准则中的一个支配,这两种准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并且势不两立。指导行为的准则,可以是‘信念伦理’,也可以是‘责任伦理’”。信念伦理无法容忍世界在道德上的无理性,在利用目的为手段辩护这个问题上,它深恶痛绝,因为对于采取道德上有害的手段的行为,它一概拒绝。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伦理能够回避一个事实:在无数的情况下,获得‘善的’结果,是与一个人付出代价的决心联系在一起的——为此他不得不采用道德上令人怀疑的,或至少是有风险的手段,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甚至是极可能出现的罪恶的负效应”。
“我们置身于不同的生活领域,每一个领域受着不同的定律支配”。现实中,人们清明地看到生活中存在的各领域及支配它的条分缕析、井然有序的定律,因为它们往往扎堆聚集、相互交织。如果单单依照理论分析中的特定定律在对应的生活领域中行动,那么其后果或是啼笑皆非的或是严重不堪的或是难以挽回的……至此, “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便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唯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
Posted: 2021-07-08 11:52 | 1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韦伯的方法论 ——基于《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初创阶段,社会科学需要不仅面临着与自然科学相区分,也面临着与哲学相分离。因而这个阶段的社会学家和他们的思想成果或多或少均带有哲学思辨色彩。涂尔干、韦伯、马克思和齐美尔基本都是从哲学传统出发,阐释了各自在社会学对象和方法上的想法。其中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渊源于狄尔泰、李凯尔特,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虽然都研究实在,但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实在是文化事件,而它是有意义,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实在,社会科学的实在与人的关系更微妙、更紧密。
韦伯的界定与以下概念密不可分:文化科学、意义和价值、理解、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拓展开来,我们可以形成以下三个命题:(1)文化(社会)科学是研究文化事件的科学门类,而文化事件包括意义与价值,这是文化(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之处之一。(2)文化事件中的意义是人类过往生活经历、习俗、规则等在文化事件中的贮存,是蕴含在文化事件中的外在时间结构下的个人层面的情感、思想和欲望与社会层次的习俗、规则和结构;而文化事件之所以与人发生联系,恰恰在于其价值,即人类在具体文化事件中注入的态度和意志。(3)文化(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事件中的意义与价值的手段是理解,即神入式体验。人(社会科学家)秉持这种态度和意志之下的兴趣选择实在、与实在发生联系就是价值关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人(社会科学家)应该避免将自己的态度与意志注入研究过程之中,即保持研究过程的客观性,把握过程中实在与实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情感、态度与实在的关系。
由于原文中蕴含的大量逻辑紧密的推论和哲学式思辨远远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范畴,在以下内容中,我只陈述我的拙劣猜测。
目的与手段具有一定的适配性,人们应该有意识地根据目的选择手段。
社会科学中不具有自然科学式的普遍规律,我们应该把握具体实在的发展过程及其所蕴含的联系,并探索其中不同成分产生复杂联系的规则。
每一件现象的结果都具有与其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的若干选择的适当性。可以说,在具体的文化事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因素-成分与其他因素-成分发生联系的方式、选择都具有若干个,由于人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只是若干联系方式中的一种,因而颇具“偶然性”。在我们把握了因素-成分的联系逻辑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因素-成分发生联系的条件,或许我们可以改变一件文化事件的过程,创造一个类结果。对于韦伯而言,这显然具有可能性。
Posted: 2021-07-26 11:14 | 2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共产主义社会什么样?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任何需求都会达到饱和,因而任何生产都必然存在一个界限。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充斥各生产部门各个消费单元,以至于社会上再没有多余的地方能容纳更多的产品——此时,就可以宣告:市场经济的末日来临了!随之而来的是,分配代替交换,交换只在狭小的地域内、零碎的土地上发挥作用;私有企业逐渐难以为继,而被集体和国家接管,集体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真正普及;产品、劳动和所得分配物以时间为单元记录和计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达时到来,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行将枯朽时建立的。所以,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讨论也好,设想也罢,总不能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即对其经济基础与运行逻辑及建立在其上的上层建筑的分析。
自然界由所有生存于其间的动植物共享,从本质上,它是公有制的,不是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所有性质的社会形态都以私有制为基础,都是少数人占有劳动资料,都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都违背了自然界的本质。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打破这一切!
一、“异化劳动”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的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
“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51-52
劳动是手段,生活是目的。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人必须为自己劳动。劳动的本质就是作为生存和美好生活的手段,劳动的目的就是人的美好的生活。
自然界是任何社会、任何性质的物质生产的前提,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任何性质的生产及其产品都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都将劳动者和劳动材料占有于统治阶级之下,即一方面,统治阶级全然占有劳动者为自己的奴隶,全部占有劳动材料为自己的所有物;另一方面,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仍然是统一的。劳动者只能依附于统治阶级。在这种社会状况之下,劳动者失去了人身自由,但也把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自身的存亡牢牢绑定在一起,劳动者一旦受到灾害、疾病的破坏,统治阶级也只能跟着遭殃,因为在不务生产的统治阶级占有劳动者和劳动材料的同时,他不得不依靠劳动者维持生计。仅就二者的生产关系而言,他们是休戚与共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分离了。劳动者刚从奴隶身份中解放出来,又掉进了资本家的陷阱。劳动者先是变成了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的人,只能依靠、出卖自己劳动力才能生存。劳动者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占有劳动资料的人,即资本家。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不是人身依附,而是自由的雇佣关系——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作为劳动力载体的劳动者为资本家劳动,也是对立的关系——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的对立,劳动资料占有者与劳动力占有者的对立。在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中,吊诡的是,一旦雇佣关系成立,无论资本家怎样使用劳动者,劳动者因此患了什么病、消损了多大程度的生病健康,这一切都与资本家再无关系,他无需为劳动者的身体状况担负任何责任与费用。
言而总之,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凭借劳动者自身劳动输出生产的商品,不再属于他本人,而是作为资本家的所有物与他对立。劳动者不仅不能占有劳动产出物,而且必须通过交换从资本家手里购买自己生产的商品。除此之外,更为彻底的是,劳动者逐渐丧失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因为他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换取自身和家庭所需要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等价物。总而言之,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的异化表现在:(1)劳动者与自身的异化(2)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3)劳动者与他人关系的异化。这与劳动本质的异化,这本末倒置了人与劳动的关系——劳动成了目的,人成了手段。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本质和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是雇佣劳动,本质是追求价值增值,即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结果是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建立这个压榨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切以私有制、平等、自由粉饰的概念、法制、文化都是对资本主义丑陋和肮脏的掩盖。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框架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劳动者只能在商品市场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并通过在资本家的工厂中劳动一定时间,从而赚取表现为一部分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定量的货币,并拿这些货币购买必要生活资料,才能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存。之所以是赚取一部分自身价值的货币,是因为资本家通过绝对和相对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强度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夺。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越长,生产的价值就越大,表现为一定价值的产品的数额越大,资本家压榨和剥夺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劳动力价值的货币实际上是表达劳动力生产价值的中介,是便于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劳动者的劳动产物成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资产阶级法律确立和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就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维护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工人只是工具,资产阶级统治阶层要求不必要维持工人生存、工作和生命健康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只追求价值增殖,资本家唯一在乎的就是剩余价值的不断增加。为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提高降低工资、减少可变资本的投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资本积累,并在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扩大生产、在个别生产部门形成积聚,进而逐渐降低个别到众多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p’=p(m)/(c+v)]。如此来回反复,资本不断进行再生产,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众多生产部门利润率不断降低。利润率减低并不代表利润的绝对量的减少,相反是伴随这种量的增加。因为,就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而言,利润率的变动意味着总资本投入的增长、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相对变动,并且这种变动可补偿剩余价值的减少或提高。因此,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意味着,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和不变资本的绝对增加。它的社会意义在于,相对剩余人口的增加、工资水平的降低和工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即随着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失业人口逐渐增加,消费能力受限,而资本主义生产仍在继续、物质生产资料需求逐渐接近特定时期的自然界限,但资本主义生产危机悄然酝酿;大萧条、破产、民不聊生将接踵而至。
[资本积聚的结果是垄断。垄断的危害在于,在个别生产部门,大资本已经拉低了平均利润率,即推动剩余价值增加只能依靠财大气组的大资本家的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否则进入该生产部门的小资本只能是大鱼的虾米。或者这么解释,大资本采取的生产办法或者所要求的生产设备能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这种生产办法和生产设备是一种技术门槛,对于小资本而言,它就意味着是超越自身资本价值的投入,是入门障碍。这样小资本就被排除在行业之外了,除非它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率更高、利润率更低的生产办法和生产设备。
剩余价值m=利润p,剩余价值率m’=m/v,平均利润率p’=p(m)/(c+v)
平均利润率降低的原因:资本家追求价值增殖,即能用最小的投入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减少工资,进而降低可变资本的比例;但不变资本尤其是固定资本投入是绝对增加的,因为在劳动价值的减少的同时,必须要用等量的生产资料进行补偿以维持个别商品的价值。因此,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必然降低,个别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必然减少,商品更加便宜,工资随着降低,但是由于商品数量的增加,剩余价值量整体上仍然是增加的,即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生产超过购买力。
总之,平均利润率的减低是由于剩余价值的降低和总资本的增加引起的。]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况
“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已定的情况下,劳动在一切有劳动力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越平均,一个社会阶层把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从自身上解脱下来并转嫁给另一社会阶层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工作日中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部分越小,从而用于个人的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部分就越大。从这一方面来说,工作日的缩短的绝对界限就是劳动的普遍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 。——《资本论》第一卷p605-606
市场与计划是发展经济的两种手段。市场经济既不为资本主义国家独有,也不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享有,计划经济既不为社会主义国家独有,也不为资本主义国家不能享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高度捆绑,以至于人们将二者画上了等号,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将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压迫、剥削、压榨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因此,人们也将市场经济定性为压迫、剥削、压榨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发展经济是工作重心,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要在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之下统筹解决。我们允许资本发展,但也警惕和及时制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对劳动者的洗脑与压榨;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但仍然是社会主义在前、人民福祉为先,市场经济在后。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手段是利用资本发展经济。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大踏步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这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将社会主义发展成为超越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的较优越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1949年建国开始至1978年属于第一阶段,自改革开放至2012年是第二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二十一世纪中叶是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大发展的时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从那时起,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开放,让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断相互适应,逐渐探索出了完善的、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的上海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主要承担这个任务,继续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增进人民福祉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实现的顺序是先实现共同富裕、消灭两极分化,再消灭剥削和私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向这个目标靠拢,它的完全形态就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预见,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将率先消灭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鸿沟,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条道路将一直坚持到首先是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而后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结束。然后是私有制被逐渐消灭。届时,我们将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然这是一条十分漫长的道路。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即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货币将逐渐消失,因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无需交换,而主要是由分配、辅助以交换的方式实现产品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届时,产品价值的将直接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表达。工作日极大缩短,人们每天只需要劳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劳动普遍化,主要社会劳动力成员都需要劳动,需要记录劳动以获取生活物资,同样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集体(国家)所有制得以建立,发展成果真正从集体、国家到人人共享。
在特定时期,随着消灭私有制提上日程,公司所有制逐渐采取以集体所有为主,具体参见华为公司模式、南街村集体经济。内部员工持股、员工集体所有公司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即在经济领域人民真正实现当家做主,不再接受资产阶级的剥削,而是自主管理。
在过渡时期,必将存在各种各样的过渡形态,例如,共同富裕由一个省市走向多个省市,由区域共同富裕走向社会共同富裕;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资本家占有被逐渐剥夺,资本家首先保留职务,暂时引领企业发展,但不享有分红、只获取薪酬,员工持股由一增多,员工委员会逐渐主导企业发展事务,资本家被消灭;个别公司首先取消薪酬制度,采取劳动资料分配的方式,以劳动时间为主要分配依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期间也必然出现各式各样的阻碍,但是详细的已经超乎我的想象范围,无法预知。
Posted: 2021-10-06 22:33 | 3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原始社会混沌一片,梳理氏族到民族的变迁、追溯族群的起源,也不过是选择的一条路径而已。总体而言,原始社会的没落是生产力发展、劳动分工的结果,是混沌逐渐分化为明确的职能的过程。从现有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法律的、军事的、艺术的等等产品商品、事物实物往前追溯,都可以在原始社会找到源头。
一、    从氏族到民族(国家)
民族是国家形成的前提或者两者相伴而生。氏族走出封闭,民族宣告存在。在不同氏族的交流交融中,民族得以存在。正是因为民族的形成,私有财产得以发展,私有制得以形成,从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才形成了。
当然,民族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封闭的氏族部落内部生产过剩的结果,是供给决定需求,也是需求增加而呼唤供给的结果;产品交换出现了,随着产品交换的常态化,产品向商品的转变也会慢慢形成——商品最终的产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随着产品交换范围的扩大,一个氏族的成员走出他们的氏族,来到另一个氏族,从而给这个氏族的管理带来了麻烦的问题,同时也催生了新的管理机构、组织形式乃至人际关系组织模式—民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迫不得已确立的前提。这是摆在原有氏族领袖的现实问题,如何协调不同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决定性的问题。于是,在氏族之上,范围更宽泛的和具有更大包容性的组织形式、人际关系模式-民族产生了,它淡化了、削弱了血亲,更强调地域。人与人的关系被建构为出自相同地域、具有经济联系。从氏族到民族,代替血亲划分标准的首先是地域,随后是共同地域之上的文化因素和政治认可。这种文化因素包括文字、语言、习俗、习惯。由于民族是国家形成的前提,在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产生以后,就逐渐将地域、文字、语言、习俗等综合起来作为认定标准标识民族了。
随着民族不断发展与产品交换不断扩大,能够用于交换的产品的种类也不断被发现,人的私人欲望逐渐被激发,为了占有更多的产品,一部分人在声望==》财产、权力(声望是氏族部落领袖的特权,只有在声望基础上,这种领袖才能占有更多的财产和权力)上具有优势的人成了特权阶级,逐渐与劣势阶级对立起来。在这种逐名逐利和阶级对立的基础上,特权阶级为了更好地敛财和占有更多的财产(土地等),他们发明了国家。
二、私有制的出现
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私有制悄然发育。人类经历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农业与商业的分离——商人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孕育在农产品过剩、开始与手工业分离的阶段,正式出现在商人的出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就是农副产品的增加、手工产品的富余,生产者需要通过交换获取其他产品。交换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扩大,加速了私有产品的增加。
三、家庭的出现
原始社会大致经过了群婚、对偶婚和专偶婚三个阶段,才逐渐形成了家庭这一新的生产组织。群婚是最原始的婚姻形式,是在母系社会的氏族内部盛行的不加区分年龄、辈分的婚姻,对其的限制随着是生产发展逐渐增加,族群禁忌、辈分禁忌逐渐登场,限制和引导群婚的发展。随着这种禁忌的增多,对偶婚逐渐形成,这种婚姻形式一般分为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也是在母系社会盛行。在这种婚姻形式内部,因为财产分配与继承问题、男性劳动力的优势地位等,男性权力逐渐占领主要地位,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社会。值得一说的是,专偶制,即一夫一妻制,正是随着男性对女性的压迫登上历史舞台的,远不像神话、浪漫故事里所描述的那么罗曼蒂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产品富裕,逐渐不再需要集体耕种生产,因而氏族生产便逐渐瓦解了。
婚姻的范围逐渐缩小,生产组织单位逐渐由氏族这种集体转向家庭,随之部落、氏族社会逐渐瓦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主要婚姻形式。
家庭是伴随氏族没落而从中分离出来的职能之一,是氏族婚姻走向专偶制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乃至商业逐渐独立运作(保持着相互联系)。这导致了生产组织规模的缩小,也悄然摧毁着集体劳作的原始劳动模式。在综合作用之下,家庭作为承载和联系农业与手工业的生产单位就诞生了。
四、民族的消亡
任何事物、概念、理论和现象(统称为理念集合体)都蕴含着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在它形成客观存在之前由个人或集体创造者主观加入的具有人格化的属性;随着这些理念集合体的客观化,这种原本属于主观创造的物也具有了客观的特征。
人的身体是这些理念集合体内在属性的传承的工具,也是可以受之委托的承载物。人通过大脑对已经客观存在的物先精炼提取其内在的理念,再主观理解,并依据主体个人特性加入相应的思想观点;最终,在对外传播时,尤其是在它付诸客观存在物之时,它就会再次被赋予客观化特征。
所以,任何事物,通过人的身体,都会经过“客观——主观——客观”的过程,即先被还原为一种理念,再形成一种具有新特征的事物。随着时间的增加,当新特征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质变的时候,一种崭新的事物就脱胎而出了。
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被特定地域、独特的习俗、语言和文字赋予与众不同的鲜明的特征的同时,也被限定在这些客观的外在符号之内。这种限定在被加上政治烙印之后达到顶峰,而民族自此成为一种客观标准被固定下来。在历史长河中,只要加之于身的政治烙印顽强存在,那么民族的这种客观属性就不会改变。所以,民族只能是随着国家机器、政治统治的消亡而消亡。在国家机器消亡之后,民族的政治烙印被去除,但并不是被还原为存在于一定地域的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集合体,而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之上的具有新特征的结合体(尚且无法详细论述)。因为民族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变更成为公有制经济,民族成员过着类似的生活,有着类似的意识乃至类似的心理基础。所以,首先民族消亡的第一步是民族认同感被新的集体意识和心理基础削弱,无论这两者的交锋是交流交融还是冲突对抗,反正是新事物逐渐取代旧事物;其次,新的集体意识和心理基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民族”的新的存在形式的心理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原有的文化或多或少形式合理性地存在,但是已经只是浅显的外在的符号了;最后,就连浅显的外在符号也被新的存在形式特征取代了,届时,民族或将彻底消失,成了只存在历史记录工具上的一笔、一页、N份容量。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在人头脑中是作为一种理念存在,是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层面上的存在,民族在失去政治枷锁之后,经过人类头脑的创造与再创造,其原有的客观属性也会被逐渐去除,其特征会被一再简化,直到它只能与简单的一种或几种符号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当人们提起民族时,集体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某些共有的特征,就像当人们提起水果时首先想起的是最常见、最常吃到的那几种一样。当然,这个过程是伴随着集体作用的发挥,就是大部分人都能对民族的消亡产生类似的印象。
Posted: 2021-12-01 23:35 | 4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原始人以现实生活为客观基础,通过力所能及的观察和想象,人为构建了神圣事物。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宗教具有客观基础,与现实生活相对应。
在原始人的认知模式中,“神”的存在、图腾的神圣性和类似于 “神”一样的祖先是被认定了的。他们的宇宙观、世界观都是从这种观点出发,其生活的核心问题及时如何与“神”通灵、沟通和和谐相处,如何既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又使神的存在更美好。与此有关的图腾制度、仪式仪典、宗教禁忌等都是围绕获得和供奉神圣力量展开的。他们想象自己是神圣之物的现实所在,想象祖先是类似于“神”的存在,因此,一切行动、仪式都是对神圣的虔敬。
而其实这种神秘力量是社会和集体的约束力。在涂尔干看来,原始生活的很多匪夷所思的事物的解释都可以诉诸集体与社会的力量。只不过,原始人认识手段和认识水平有限,无法认识到这种真相。
一、从图腾制度到宗教
(一)图腾信仰的起源
本质上,它来源于社会的权威力量,更多的指涉社会的道德权威力量,同时与人的敬畏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对图腾的信仰。
各部落、氏族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相似或相同的社会行为准则,他们共同创造了公共道德。作为这种集体创造物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原始人的生活,因为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不可见的,所以原始人不可察觉,也难以理解。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模式——图腾制度。图腾制度是原始人用以认识世界的分类体系,不同氏族的图腾就代表一纲,符合某种图腾特征的事物就被归类在这个图腾和它的氏族之下。于是,他们将社会无形的道德约束力神秘化为图腾的力量,而图腾的神圣感就由此而来。在图腾制度作为一种分类体系的认知模式之下,被神秘化的力量的影响力扩大了,以至于它随着图腾的无处不在潜入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变得无处不在了。
图腾崇拜本质上是对社会权威的信仰,采取的路径是选择某种动植物作为氏族标记和符号。之所以选择动某种植物,是因为方便,很大程度上是就地取材;某种被选为图腾的动植物或是氏族集会之地附近的常见的。这种作为氏族图腾的标记和符号,首要的是要方便召集成员和激发氏族情感,即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情感支持,从而,客观上,能够增强对成员的道德约束力;因为氏族社会成员之间缺少黏性,所以特别需要强化内部团结的象征,因而它还是最合适的氏族权威的象征,能够增强群体统一性。
(二)宗教确定的标准
——与部落氏族所具有的特征相对应
1.神圣事物体系——图腾制度
(1)图腾信仰,本质上,它来源于社会的权威力量,更多的指涉社会的道德权威力量,同时与人的敬畏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对图腾的信仰。
图腾是原始人所构建的神圣感的原初形式。由于原始人的认知和验证手段有限,他们无法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某些自然现象,也就无法触及这些现象的本质。因此,他们理解和解释的方式就是使之神秘化。而这种神秘化恰恰就是其作为原始人认识外界的思维方式,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认知模式和分类体系。
原始人对图腾的崇拜,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一种世界观。他们依据不同氏族所信仰的不同图腾,对外界动植物、现象进行分类,将某种、某些动植物都划分到某个氏族之下,使之成为某类图腾的归属。
(2)神圣力量(宗教力)的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类的;既是道德的,又是物质的。它起源于人类的道德,但由于原始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混淆,它被设想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因而变成了一种充斥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角落的力量,这样就使得宗教力与物质事物密切相关了。
2.道德共同体:教会——部落、氏族
就功能而言,部落、氏族与教会类似,都是成员聚集的神圣性组织,为仪典仪式提供场所,集中展现集体的神圣感,为成员的指定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总之,它是关于神圣观念的管理机构,负责神奇观念的贯彻落实、监督成员的行为方式,捍卫神圣观念的权威。
3.宗教仪式——图腾崇拜仪式仪典
氏族图腾制度的集体欢腾:氏族成员的集中,将分散的集体约束力量汇聚起来,通过仪式和仪典的方式集中展现在成员身上。在原始人看来,这种集中的仪式是他们与所信仰的图腾神合的方式,通过仪式仪典,图腾附在他们身上,从而使他们具有超越常规的独特的力量。其实,这是人在集体之中受制于集体感情和社会规则的非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责任的履行。
这就是原始部落被视为宗教的原初形式的因素。
二、宗教膜拜
膜拜分为积极膜拜与消极膜拜。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消极膜拜理解为宗教禁忌,把积极膜拜理解为祭祀制度。其实,两者殊途同归,都具有保持圣物神圣性的、纯化和净化个体,使之符合氏族社会规则的目的。
(一)消极膜拜—宗教禁忌
神圣与凡俗:为了保持仪式、圣物、图腾等所有具有神圣性的一切事物的神圣性,凡是与凡俗有丝毫沾染的凡俗界的人、事物都要被禁止与圣物接触。这种接触包括触碰、观看、气味的吸入……为了保持圣物的神圣,还必须为这种仪式特别选定时间、场所。
伊斯兰教开斋节有这么一种禁忌—封斋:在太阳升起以后和落下之前,穆斯林教徒都必须禁食禁饮水。这应该就是为了保持这种节日的神圣性而做出的禁忌。
——藏族应该也有类似的禁忌。
(二)积极膜拜—祭祀制度:
宰杀或砍伐具有图腾神圣性的动植物以祭祀图腾神;祭祀者可以与神共享部分牺牲,在共享中,通过与神的对话沟通获得、强化神圣性。
一般祭祀活动分为两种行为:共享行为和供奉行为。共享行为就是与神共享牺牲,供奉行为就是献祭牺牲。其意义如下:
原始人认为,通过这种仪式,可以复苏蕴含在体内的图腾的神秘基质,从而既可以确定自己作为本图腾的具体形式和在氏族中的位置,又可以维持和更新与神的天然的亲属关系。同时,通过献祭牺牲,祈求神帮助所献祭的物种的生命的延续。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意识中,神与人休戚与共。他们需要通过祭祀活动来更新和复苏体内的图腾的神圣力量,神也需要通过这种祭祀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从而是神神圣力量在各个角落更鲜活。
而这其实就是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对应。人是社会之中的人,只有人生生不息,社会才更能生机勃勃;同时社会也需要社会情感的周期性强化,以增强社会团结,使人际关系更为亲密。
(三)禳解仪式
这是一种悲伤的仪典,指称那些在不安的和悲伤的状态下所举行的仪式。以哀悼仪式为例:通常,在这种仪典中,与死者相关的亲属,不仅会号啕大哭,而且会产生自虐行为,比如用利器戳伤、割伤自己,用火灼伤自己等。但是这种情感表达并不是个人感情的自发流露,而是集体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同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的仪典一样,或者说在所有的仪典中,集体和社会的道德力量塑造了、决定着个体成员的情感和行为。当然,这种解释是我们现在后来者的视角做出的。从原始人的角度出发,在哀悼仪式中的如此表现的原因必然要诉诸神圣感:人死后,他的灵魂得到自由,与生着所在的社会脱离联系,他也就抛弃了一切感情;为了适应死者迫切的哀哭需要、使灵魂恢复往日的亲切融洽之情,他们不仅悲痛欲绝,而且伤害自己。当然这种对自己的伤害也是哀悼者受制于集体和社会:集体强化、夸大了悲伤的情绪,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及时抑制,只能由其朝着不可控的极端的方向走去。
其他的禳解仪式,如在重大灾难来临时举办的仪式与哀悼仪式类似,只不过少了对神秘力量寄托,而是直接表达对集体受到破坏的悲伤。
三、其他
(一)宗教与社会
以下所谓的宗教指的是原始宗教,更确切的说是氏族社会的图腾制度及其后来发展成为成型的宗教的因素。
宗教具有的仪式仪典、图腾制度、和功能等独特特征及其变体深刻影响了社会。起初宗教的本体特征直接影响社会生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更多的保留的是它的本体特征的变体,而影响社会发展的也就是这些变体。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变体是社会作用的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宗教的仪典仪式、圣物的神秘神圣感——节日的仪式及仪式感
图腾信仰与崇拜——信仰
膜拜仪式——个体集中
……
宗教反映了社会的逻辑机制:混淆—区分—再混淆—再区分。宗教在对世界认识中逐渐由混淆到区分,社会在对事物本源的混淆与区分中逐渐成长。
混淆—区分—再混淆—再区分;模糊—明确—再模糊—再明确
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时而混淆一团却被认定为是明确的,时而区别清晰却被认定为模糊的。我们的概念、思维、总之就是认知体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反思:社会的容量要更大和更广泛,包含很多后来我们十分明晰的学科、文化形式等,如绘画、舞蹈、科学的逻辑等,而宗教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如果将原始社会只是全部看做宗教社会的起源,那么就陷入了狭隘之中。对于混沌的原始社会来说,它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去解释,只要能自圆其说、有证据可循,都不能判定它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社会整体上是模糊的,对世界、自然和社会的认知都停留在蒙昧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划分与区别。涂尔干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在原始社会追溯宗教的基本形式,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艺术的角度、科学的角度追溯艺术和科学的原初形式。不能因为原始社会包含了宗教的原处形态,就说明原始社会全部是宗教性的。
“不过,它们却可以用一种象征的形式去解释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它们能够表现社会与构成社会的个体之间、社会与构成社会实在的事物之间所维持的种种联系。这些联系和利益是真实的。借助宗教,我们可以追踪社会的结构,社会所达到的统一阶段,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凝聚程度,以及社会所占据的区域范围,在社会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宇宙力的性质,诸如此类,等等。宗教是社会认识自身及其历史的原始途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P166
(二)宗教与科学
“宗教总是试图用理智的语言来转述现实,它本质上与科学所采取的方式并无不同之处;两者都力图将事物联系起来,建立它们的内部关系,将它们分类,使它们系统化。我们甚至已经看到科学逻辑的基本观念是起源于宗教的。”
(三)概念—思维
概念之所以成其为概念,一是符合客观,二是有人信仰。它是集体创造的,是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享、交流、沟通凝炼出来的,因而是集体表现。概念组成体系,逻辑思维才会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催促人思考,在把握、联系、论证不同概念的过程中,人就形成了逻辑思维。
这种集体表现,之所以能把人联系起来,是因为在不同人使用的时候,概念并不与他的生活完全契合,而是某种程度的契合,甚至对于距离这个概念较远的人,他的生活可能与概念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契合。正是在这种使用和验证中,不同人与不同人会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或许是现实的或许是抽象的,总之,在特定时间,通过概念、逻辑思维,他们可以实现对话。
Posted: 2021-12-01 23:36 | 5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社会分工论》

这部著作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带有强烈的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哲学的色彩,其内容不能说庞杂,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包括了后续涂尔干独立成书的《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主要观点。其中最大的特征还是涂尔干对社会及社会力量的重视与强调。
一、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压制性法律:原始社会,血亲关系为联系纽带,相似性,形成集体意识,控制个人意识,个人自由空间受限,压制性法律是集体意识强制力量的体现,在惩罚破坏集体意识的人,为了惩罚而惩罚,就在于使人获得痛苦。集体意识是一种道德力量。
有机团结-恢复性法律:工业社会,差异性增加,劳动分工凝聚一部分人,形成有机团结,个人自由得以释放,恢复性法律在于维持秩序、恢复社会受损前的局面和补偿损失。在有机团结社会里,相似性与差异性各司其职。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涂尔干认为,这个过程是劳动分工的结果。简单来说,随着氏族社会不断扩大,社会密度不断增加、社会容量不断扩大,从而在有限的资源下,竞争加剧,生存需求导致畜牧业发展、劳动力分工作业,进而以血亲为纽带维系族群关系的集体意识开始松动,逐渐模糊和抽象,对成员的强制作用减弱。因各行各业的起步,个人意识增强,与此同时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促进了产品交换、人际往来,即增强了以劳动分工为纽带的有机团结。
伴随氏族社会解体、民族社会形成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的形成:氏族社会密度的增加、规模扩大,集体意识的强制力量减弱,广泛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共同意志、共享的概念越来越抽象,因而不同于原始社会的集体意识的一类新的社会性概念、思考模式悄然形成,它与它的前辈相比更具模糊性、更抽象、涵盖面更广泛。这种力量在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中至少扮演心理层面的促进因素。
1.个人生活来源于集体生活,集体意识注入个人意识中、个人生活承继集体生活,因而个人在从集体中分离出来的时候,非但没有产生破坏作用,反而可以与集体相适应。在劳动分工中,部门集群之所以能够发生,与个人意识的集体来源也存在一定联系。
高级社会类型在低级社会类型中发展而来;社会分工并不排斥集体相似性,反而通过相似性的部分聚拢催化了劳动分工、职能分化。不可否认,人与人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相似性产生机械团结,差异性导致有机团结。在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演化中,在有机团结的形成中,即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两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差异性将人分流至不同部门,而相似性使他们牢牢结合在一起。值得稍微留意的一点是,在这种相似性中,不仅劳动分工起着作用,某种道德力量也发挥着作用。
2.集体意识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集体劳作、图腾制度、群婚等等使几乎所有人拥有相似的生活经历、产生相似的个人意识。集体意识把握、塑造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意识、婚姻、信仰……随着社会容量的扩大、社会密度的增加,它所能把握和塑造的群体规模逐渐缩小,集体意识赖以形成和存续的这种相似性也就逐渐减少,即差异性的增加使集体意识愈加抽象和模糊,能凝聚和塑造的人的共同意志相对地减少。因此,集体意识也就逐渐偏安一隅,独守个别群体的共同意志。
集体意识的抽象化削弱了集体的强制力量,为个人自由和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个人自由和自由发展的直接结果是劳动分工,由劳动分工产生的职能分化、法人团体是更有深刻的影响。
集体意识控制力量的减弱,使一部分人受到的传统权威力量的约束随之减弱,因而他们得以在更广阔的地域、更无束缚的人身自由的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劳动分工就是这群人的一番作为。
在这一部分中,涂尔干还提到,劳动分工导致的个人选择自由扩大的影响,他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移民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夸大与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正是传统权威减弱的产物。
3.压制性法律向恢复性法律的演变是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的结果:由于集体意识的作用的减弱,个人自由与自由发展得以获得一定空间,氏族由内部封闭式管理到氏族成员的出走和部落的分离,从前那种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手段便逐渐丧失了主导权,取而代之的是调节经济的、生产的纠纷的恢复性法律,因为劳动分工促进了产品交换,也增加了经济摩擦,强制性法律不再适用相对和平的环境,而恢复性法律则不然,它通过恢复和补偿得以很好处理纠纷而适应了环境的变迁。要留意的是,尽管压制性法律丧失了主导地位,但仍然保留了一定刑法手段在法律之中,并逐渐与恢复性法律相互适应、相辅相成。
4.道德是集体意识的体现,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原始社会的共识源于共同生活的集体意识,其道德理念主要指氏族、部落内部对信仰的尊重、对图腾和神圣力量的维护,亵渎信仰就会受到惩罚——其时,混沌一片,法律、道德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而有机团结社会所塑造的道德,应该将之归因于职业伦理与公共道德,主要是产品交换和人际交往引起的公共社会道德的产生,是人与人交往范围扩大以后约定俗成的具有公共性的习惯和规则。
二、    反常形式
失范、强制和功能性分工。涂尔干将反常形式的出现归结于社会分工的不充分,他认为当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所有反常形式将随之消失。
涂尔干一再强调共同意识的弱化和由劳动分工带来的有机团结的盛行和社会的和谐。然而在二战中,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却鲜明的证实了共同意志借由组织化手段作恶行凶的发生。
三、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如何理解氏族崩溃和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形成
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消亡的根本原因。在生产力产生根本性的破坏力量之下,涂尔干所谓的劳动分工与职能分化也发挥着作用。
从氏族到民族是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氏族成员由分散走向集中、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化产生的过程。劳动分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乃至商人商业的出现,这又促进了职业分化,导致不同的从业者和职业区域的产生,在同一地域产生了民族。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机械团结的社会,无差别共同体,以血亲为联系纽带,集体意识强烈,集中了生产、管理、军事、法律等所有只能于一身,尽管是原始社会的一片混沌。氏族成员出走,劳动分工与职能分化,民族得以形成,地域、文化和利益共同体,伴随民族形成的是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法律、军事、经济生产等功能独立,并形成专门机构。
Posted: 2021-12-01 23:37 | 6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自杀论》

自杀类型
(一)
“1.由个体联合形成的群体是不同于单独的个人的实体;2.集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于群体的本性并存在于群体之中,然后影响个人身上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形成一种完全内在的存在。”P339
道德观念来源于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规定,通过集体观念向个人心灵注入的方式塑造个人道德观念。道德是集体的产物,个人是集体作用的对象,因此个人道德就是集体意识的分支和个性化。因而,人总是受到内在和外部的两种类别的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内在就是个人本能、个人意识、个人心灵,外部就是他人的意识、群体的约束和社会的规定;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于一个主体上,那么,这个主体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意识存在。这种具有混合物性质的意识存在因人而异,尽管因共同环境、共同地域和共同群体等大体上具有相似的特征。一切自杀的形式都可以追溯到道德的起源,尤其是个人道德与集体道德的关系上。具体见一下阐述:
人有个性,集体和社会具有客观存在物的属性,而两者交织能产生复杂的现象群,如自杀现象——基于两者在程度上的此起彼伏,自杀就分成了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反常形式自杀和失范型自杀。
“社会生活既意味着个人有一定的个性,又意味着个人准备放弃这种个性,如果社会有此要求的话,还意味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进步的思想。”“但这三种思潮相互克制时,道德因素处于一种使人不受自杀侵袭的均衡状态。但当其中之一的强度超过其余两种一定程度时,由于那些已经说过的原因,它便在个体化时成为自杀的诱因。”涂尔干总结三种诱因:1.组成社会的个人的本性;2.个人联合的方式,即社会组织的性质;3.打乱集体生活的运转而没有改变它的基本结构的暂时性事件,如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反常形式自杀无一不受这三种思潮交互作用,无一不是三者力量变化的结果。
至于失范型自杀,根据涂尔干的论述,它是失范症导致的,可导致自杀和杀人两种行为倾向,因为它包含了自我克制和自我放纵两种力量、包含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对立和冲突。究其原因,它是“人们对非个性和自我克制的喜爱不再那么显著,而与之相反的情感又太过于强烈和普遍,以至于人们不会轻易自我牺牲”。决定最终的行为倾向是自杀还是杀人的因素是个人道德状况,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会选择杀人而不是自杀。
(二)    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自杀现象?
周期性自杀现象有赖于相对的长期稳定(不波动的而不是和平的)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以固定的组织形式运转的社会组织或者存在一定的恒定的危机使个人意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似,从而一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融入社会结构之中,越来越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社会和群体的压力。
自杀与杀人
集体意识激发出强烈的个人激情,这种个人激情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情况下会转变成杀人激情;公共良知对杀人趋势抑制作用减弱会导致杀人行为的产生。利己主义自杀与杀人的原因相反;利他主义自杀与杀人可能同时发展,但是公共道德对个人重视的程度有差异。
我们可以发现,杀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类似的,都是社会整合过度导致的个人发展空间的不足,但是相比较而言,利他主义自杀更强调集体,更加忽视个人、单个生命体。
其他
“自杀的洪潮不断高涨并不是文明越加辉煌灿烂的标志,而是一种危机和混乱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会再没有惩罚的情况下被延长。”P401
建立在社会整合因素之上的结构性力量是什么?
利己型自杀是社会整合不足导致的,造成这种整合不足的因素是工作(利益)需要、生活需要(情感、生活必需品)、知识、信仰等的满足强行受阻断,从而使个人脱离社会掌控,例如信仰不能被社会容纳、知识无疑寄托或付诸实践;利他型自杀则是社会整合过度导致的,其因素是社会塑造的集体信仰、责任感、荣耀强烈掌控个人,使自杀被理解为一种荣耀、一种伟大,从而鼓励、促使成员或甘愿在祭祀仪典上赴死,或要求牺牲自己等。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走向灭亡才会悄然浮出水面。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杀现象,无论是发生在繁荣阶段还是萧条阶段,都必然与固有的根本矛盾存在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如何解释呢?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之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的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的一切问题都是衍生的。因此,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自杀现象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解析都需要我们从这个根源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一套正确的符合广大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范式去解释,而不是站在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立场去解释。
Posted: 2021-12-01 23:47 | 7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涂尔干之后、齐美尔之初

人是什么?人是一切的核心。
人具有什么特性?人类性、自然性和社会性,此三种特性统一于人之中。
人怎么具备三种特性的?分别通过与人的精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接触形成的。
将世界可以划分为精神世界、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三个部分;人的三种特性人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与此相对应。人的精神世界首先由自然世界决定,所以人具有了自然性或者生物本能,而后才受社会世界影响;社会世界的一切物都取自自然世界的资源、得益于人的创造能力而形成,并且一旦取得了物质实体或者一般性和普遍意义,就会独立于人,对人产生作用,还会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自然界具有彻底的客观性,因为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完全不依赖于人,反而能约束人的活动;社会世界具有来源的主观性和相对的客观性,因为社会世界是由人创造的,尽管取得了独立形态,具备了客观性,也仍然不断受人的主观的影响;精神世界则具有来源的客观性和相对的主观性,因为它由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创造,是客观力量首先塑造了人,尽管人具有内化力量,但其来源仍然是客观的。
三个世界塑造三种人的特性;人的特性也塑造着三个世界。三种世界的塑造作用只能作用于人,也只能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之内;但是人的塑造作用则影响着三种世界,能够创造出三种世界中所没有的事物。我之所以说人是一切的核心,恰恰是因为人的创造能力是三个世界中人独有的,人不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创造,更在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里创造出客观实体和具有一般意义的普遍性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文字等等。
精神世界、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既是真实存在的,又反映了人的认知和思维的分化层次,只不过是人的三种特性的外化,当然这个外化发生在是原处世界之后的。在可考证之最初阶段,只有自然世界,而后才有精神世界和社会世界。自然创造了人和人的精神,因此,人类性最初只有自然世界参与塑造。随着自然的演化、人的开辟运动,人的精神世界在与自然世界中占据了主动优势和主导地位,同时社会世界也创造出来了。人创造了社会世界,在形成关系网络和创造社会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社会性,而后社会世界超越单个人,反过来塑造个人的社会性,一直到现在,社会世界始终是最具强力的。自然性最先形成,社会性再形成,人类性在前两者塑造与自身发展的互动之间而不断形成之中。无论如何,人总是处在创造与再创造的中心位置,人的精神世界的能动性反过来不断创造外界。依据人的三种特性,不断塑造三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三种世界是三个特性的外化。
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工具是人的身体和大脑,身体通过继承,大脑通过加工,两者都具有创造与再创造的功能;自然世界是纯粹客观的,在三者的互动中是被动的;社会世界是由主观创造的客观世界,在三者的互动中是主动与被动兼具的。对于人的精神世界而言,后两者是资源、规则的来源,在人通过身体与头脑创造与再创造时,划定规律-框架、制定规范、提供自然的和社会的资源。人的自然性是自然世界赋予的自然属性,是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形成的,即迄今为止,人类以各种形式与自然世界相处而逐渐习得的身体上的技能、习惯和头脑上的思维方式;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使自身处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来逐渐具备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能力;人类性是第一代人类的生存技能和思维方式通过身体与头脑传递到后代人类身上而使之具备的本能反应,即人类性并不是原初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后来人类从原始人类那里继承来的从而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且随着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复杂化,从而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化,人类性的内涵会逐渐更为丰富。
三者的互动与传递。人类世界能够接受和传递是观念、理念,而自然世界只能接受和传递自然客观物,社会世界则能接受和传递由人创造的客观物、后两者的区别是,自然客观物只能是自然界固有的,非人创造的,而人创造的客观物是通过人主观创造但脱离了主观世界而取得了客观形式和社会普遍认可得以独立存在的物,如语言、文字等。因此,在人借助自然世界、开辟社会世界、强化精神世界时,便不免需要互动,就需要物在主客观之间的变化以使三个世界能够相互理解,进而能够彼此适应和改变。在此过程中,人则是核心,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中枢,人的身体与大脑就是最具责任与能量的部分,因此人就负责物的形式转变、观念和文化的创造与传递、三个世界的调和等等。
补充:自然世界具有绝对的外在性与客观性,在三者互动中多数处于被动状态,人与社会世界的互动才是常态。人向社会世界传输的不仅仅是理念,更具有思考的逻辑。人虽然创造了社会世界,社会世界却会遵循自身逻辑不断发展壮大,终究会超过人的力量,这个标志是各种社会制度和宏观设置的产生,尽管从历史维度来看,其结果是少数人的参与逐渐退居幕后并丧失主导力,而由大多数人的行动塑造社会治理机制。世界的发展始终是人与社会世界的其他部分的博弈,人处在社会之中,与社会世界的其他部分共生,都具有自身范围,同时作为社会世界的一部分,受这个世界的非物质形式的存在的约束,甚至人与社会世界的其他部分本是处于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侵蚀和相互对应之中。人的价值(需要)与逻辑是独一无二的,但社会世界的其他非物质形式的存在本身也具有自身发展逻辑与价值(需要),这些存在具有不断扩张,会侵犯其他部分,不仅仅是人的价值和逻辑,但是最终受到侵蚀仍是人的价值和逻辑。如,经济价值入侵一切实体物,最终经济价值与被扭曲的其他一切实体的价值合谋侵蚀人的价值——所谓商品拜物教。
Posted: 2022-01-07 22:15 | 8 楼
胡书坤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2
威望: 22 点
金钱: 2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11
最后登录:2023-05-15

 《货币哲学》

价值
“价值绝不是客体的性质,而仅仅是保留在主体内的对客体的一种判断”、“价值的世界和我的需要”、“我们整个生活是由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组成的,而生活获得意义和重要性的唯一来源——现实所机械地展现的元素超出了他们的客观物质,由此拥有了一个无限多样的价值”。
齐美尔的价值概念不是指外在物的固有属性,而是相对于人的内在特性而具有的存在的理由,即人对物的需要构成了它存在的价值。
距离
当主体有意识的选择外在的物作为满足需要的客体时,需要客服一些困难、付出一定的代价。距离就是其中一种困难和代价。距离阻碍人满足需要,也激励着人满足需要。
相对性
“每一种关系都以其他关系为条件,彼此间互换从其他地方的得来的意义”、“对我们而言是‘真的’的内容有着存在的奇特结构,此结构完全依赖于我们的生存方式,这是不被其他存在所共有的”。
“我”的内心世界的一切观念对我而言是绝对存在的,我体验着于我而言是绝对存在的外在世界,但是对于他人而言,则不是绝对存在的,如果他人能从中找到切合点,也只能说是相对存在的。这种切合点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我与他人的相似性,那么,它就是我们建立联系的一种力。
交换
“交换产生了社会化,因为交换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交换是那些用于大量个体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诸多关系之一,而‘社会’则等同于这些关系的总和”。
货币
“货币的双重性——它是一种具有的、被衡量的物质实体,同时,它又是使其自身的意义取决于把物质彻底消解于运动和功能之中的这样一个过程——源自这样一个事实: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是一种纯粹功能的具体化”、“由法律、风俗和利益支撑的,不断扩展的社会诸群体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是货币内在价值日益萎缩,及被其功能性价值取而代之的基础”。
货币称其为一般等价物是结果,在此之前,是各种局限在一定地域范围、时空范围的或贵重或有价值的物品。也就是说,在它真正具有一般等价这个功能之前,它是各种各样的物质性存在,是这个功能的各式各样的具体存在形式,是各种具体存在的价值的相对抽离,所代表的是人的交换活动。一般等价这个功能是后于具体存在的价值而被赋予具体存在之上的,是依赖于具体存在而存在的。贝壳具有价值,是人对它有需要,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人需要它在生产生活中发挥某种工具性作用,而不是衡量其他具体存在的价值而便于交换,尽管这是它后来的功能性属性。因此说,当货币成其为功能性存在时,它已经将具体存在的价值消解掉,或者从各种各样具体存在中脱离出来而取得独立的客体,是以一般等价物自居。如果说,在寄身于具体存在时,它尚具有物的具体价值,象征了人的需要及需要之间的交换活动,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体现,直接表达了人的内心需求,那么当其成了功能性存在以后,价值逐渐抽象,成了一种衡量价值的标准,成为人际交往的中介;一个人的需要必须经过与货币价值的换算才能再与他人的进行交流互动,即人与人的交换无法直接表达而需要转化成货币价值,准确地说,是转化成货币计量单位。当货币成为交往的中介时,交换活动因为从物物交换演变为物-货币-物的交换活动,价值的换算取得了一个可以统一的标准,因此,相对而言,取得货币,就取得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和空间,通过以物换取货币而对其他物拥有了潜在的选择权(只要能担负起其价值价格),这是前者所比拟不了的。但是,货币终究对具体存在的价值的抽象和模糊表达,将具体存在的性质简化成数量,因而难以表达交换双方的情感、文化特质、内在需要等。从而,货币先简化了持有货币者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序列或者逻辑链条,将货币的衡量功能扩展到需要满足的手段选择和交换活动上,而后就物化、货币化了人际关系,以获得货币、货币的价值以满足内心的需要,那么这是货币价值侵蚀了人的心性,将人的对物所具有的价值的追求替代为对货币价值的追求,或许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人从追求价值以满足需要到追求满足价值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吝啬鬼和守财奴的诞生就不奇怪了。
依据上述分析,交换活动从物物交换及其体现的价值追求和需要满足演变成了受到确定的行为标准的限定,即物物交换,人在乎自己内在需要的满足,而并不会顾及其他什么目的,可以说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处在寻找适合的交换的物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时间限制,但当货币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和中介,人们得以通过与货币的交换而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在拥有货币的情况下实现了选择自由的同时,由于货币带来了稳定性,人们的交换活动就不得不受到另外的限制:首先,与货币换算的限制,货币与物的价值换算处在一定的尺度之中,那么随后就是货币与物就要根据这种价值衡量尺度来交换,即交换互动受到了货币的量的限制,一定的货币只能交换一定的物,人再也不能根据事物的性质和自己的需要就与合适的交换者交换了,只能按照客观的货币的交换标准进行。
劳动、劳动成果和劳动成果的价值
劳动创造的价值寄托在劳动成果中,是人体力的转移;但是脑力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呢?比如,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体力劳动的价值是文学作品的印刷、装订,而这部作品在文学历史中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却是体力劳动衡量不了的,尽管是脑力劳动的创造物,但是仍然无法用脑力劳动来衡量。这就是说,一部分非物质形式的劳动成果的价值怎么衡量其价值?
外部环境与天性
“天性的差别是与实现天性内在可能性的条件相关的,而且天性的差别越大,天性就越高,而这些天性创造的成就所涉及的领域就越复杂、越富有智力因素”。
处在感性关系网络之中,从小由感性塑造思维,理性就会被排挤;相反,感性就会被排挤。
目的序列
人的需求并不是唯一的,而是一连串的。在人通过外部手段满足自己的主观需求的时候,主观需求就变成了人的行动中的一个目的,由于需求有很多,所以就有了目的序列,即人在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是有先后之分的,目的序列的目的就是将这种顺序标记出来。
Posted: 2022-01-17 21:05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8108(s) query 5, Time now is:10-13 18: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