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易航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年9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易航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8-10-08
最后登录:2021-01-21

 易航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年9月)



                          我的社会学基本观
一、社会是什么
    社会学自然是关于社会的科学,那社会是什么呢?一提到社会,我们往往很难有具体的印象,因为社会过于“大”,也过于“杂”,不同的乡村就可以是一个个小社会,生老病死和科教文卫等等诸多事项都可以算作是社会的内容。我们从小到大都可以听到这个社会怎么怎么样,要建设什么什么样的社会等等,我们用在口语当中的“社会”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毕业工作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走向社会”了,甚至还有一些包含贬义的名词,比如“混社会”、“黑社会”等,在普通的认知里社会好像变成了一个有特定条件的群体,是与个体的我相对应的。即便社会需要通过具体的个人才能反映出来,但是研究社会不是研究某个人,而是研究群体共有的意识和行动。
    这些朴素的意识同时也说明社会是被构建出来与我们个人独立的客观存在,这样的客观存在或者是通过明确的法律制度和风俗发挥作用的,或者是对在社会中的个体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等,这也是可以跟其他社会相区别的关键所在。所以社会是一个囊括很多内容的复合体,教科书对它有不同的定义,不过我觉得社会就是群体的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社会。因为共同的生活,所以人和人之间,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等等不同的社会主体互相交错着发生关系,你来我往,上到国家权力,下到柴米油盐,中间还有人情世故,在同一时空环境中群体演绎着十分精彩的生活画面,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盈的社会面貌。同一时空同一社会尚且如此,不同社会和不同时空中的社会相互碰撞的壮丽火花更是难以想象。我们生活其中,社会也产生其中。
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学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属于一个特殊的存在,远晚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形成,在人文学科中也晚于哲学艺术学科的诞生,不过却既有自然科学的特色,也带有人文的内涵,是西方一些智者利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研究人文生活的产物。以往西方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被近代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革命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进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人开始采用当时比较成型的科学态度审视复杂多变的社会,利用自己的理性观察和分析,希望探索社会的客观规律,为社会革弊兴利,在人间建立“乌托邦”。所以社会学不是冷冰冰的科学,也不是率性随意的研究,是一开始就“受命于危难之中”带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科。
    孔德和涂尔干当时就是这样的先行者,他们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发现了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马克思和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继承其后,用理性的分析揭示了社会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我们逐渐窥探到了社会的概貌和系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社会学的研究也随之深入,从社会的概貌和系统进入到了社会的肌体和细胞,我们在现当代的社会学著作中可以看到社会的各个主体是怎样产生意识和如何行动的,我们对社会的研究更加透彻,这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问题。理解和认识社会随着社会的分化变得更加不容易,改造社会更是无从谈起。
    如果说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并不理性而且变化着的事物是社会学的“原罪”,那么妄图改造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学家的“执念”。在社会学家背负“原罪”,践行“执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重要转变。
1.从机械到有机
    由于社会学家刚开始是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所以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一方面便利了研究,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把变化中的社会当作静态的对象,这样就仿佛把奔流不息的河流画在纸上去放大分析其中的水纹等显现出来的特点,而忽视了整体的联系和隐藏的差异。初创阶段的社会学已经注意从职业、宗教信仰和教育背景等社会结构方面的因素分析社会现象,比如涂尔干在分析自杀现象时,对不同宗教信仰地区的自杀率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影响自杀者个人行为的社会因素。进一步发展阶段的社会学不仅对社会研究更加深入,而且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马克思基于阶级斗争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等社会形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将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现代以来的社会学对社会主体和社会行动的分析更加透彻,将不同主体间的交往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主体交往背后所包含的场景和文化,甚至主体的意识形成过程等等。比如布迪厄在北非做民族调查时对当地人生活场景的细致观察,由此视角去理解当地人的日常交往活动。
    从社会学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学经历了一个由比较粗糙到比较精细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宏观的条块视角,而是纳入中观和微观的网络视角,由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式到完善创新自己学科研究方式的过程,力图鲜活地呈现充满生机的真实社会。这是一个从机械研究到有机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学家个人的特质,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社会变化的广度、程度和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可能对某一社会现象还没完全认识清楚,另一相关的现象又衰落或者兴起。这就注定了如果用机械局限的视角分析社会问题的结果也是机械和局限的。从机械到有机的转变不仅是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转变,还有研究方式的转变。之前的社会学家更常用的研究方式是整理和分析现有的文字资料和数据,从中发现趋势或者规律,但是资料和数据的来源容易影响研究结果。现代以来的社会学家更多采用田野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自己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这样不仅对材料来源有保证,也更能亲身体会研究问题背后的环境或者主体个人因素,研究假设能够得到实践经验的有力检验。
2.从目的到手段
    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而社会行动主要是社会中的人产生的,所以社会学对社会行动最基本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动,以及怎么样做出这样的行动,也就是对社会行动的原因和方式进行分析,也就是探究社会行动的目的和手段。纵然社会学的开创者想把社会事件当作物来研究,但是这样的“物”是活人的活动,会带有人的主观好恶和社会客观存在的道德评价,即社会行动中会有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同时加上社会学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学家本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所以对社会事件的研究和评判会带有价值判断的色彩,而不全是中立的分析,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目的和手段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为了正当合理的目的采取正当合理的手段无疑体现出这样的社会行动是正当合理的,这是理想中和理性逻辑上的完美状态。不过出现了社会问题往往就说明这样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被破坏了,社会行动的目的和手段都不正当合理,或者其中之一不正当合理。
    以往的社会学研究可能突出的是对行动目的的分析,比如涂尔干研究自杀者为什么自杀,图腾崇拜在部落中的具体作用等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一些社会现象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对行动手段的分析。社会学研究中对此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一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二是齐美尔关于人与社会形式冲突的研究。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通过对工业生产中无产阶级创造大量财富却劳而无获,资产阶级不参与生产却不劳而获等社会现象的研究,得出资本家把工人当获利工具的论断,进一步也揭示了在商品生产中人变成手段的荒唐结局。对于人与社会形式冲突的问题,齐美尔认为社会形式只是展现和表达生命的手段,但是有些人在借助手段实现生命需求的过程中,追求实现生命需求的目的被追求手段的享受所扭曲。这些都是手段不正确,以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的结果。对社会事件客观反映式的研究很难满足我们对社会的思考和期望,反而会引起我们对社会更强烈的思考和期望,尤其是当觉得社会现象中出现众多不合理之处时总想评判或者纠正。随着社会学研究的更加深入,哲学式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在社会学著作中出现的越来越多,这也现实地反映了社会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矛盾,也反映了在现代生活中人迷失自我的现状。
3.从预设到超越
    社会学是仿照自然科学的产物,而自然科学是研究静态的实物,并从而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社会学家在刚开始探索社会学研究中,除了把社会事件当作物来分析外,预设的前提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存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学家认为也可以找到解释当下具体情况,甚至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社会规律,这一点在古典社会学家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但是社会毕竟不是静态的实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出现的新的变化又营造了新的变化环境,是很难用单一的规律和理论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所以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学家积极拓展了其他专门领域的研究,比如福柯对权力规训的研究,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的研究等等。社会学不仅构建起来庞大的宏观理论,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也联结起解释社会现象,分析主体意识和行动的观察网络。可以看出社会学在初期预设社会规律客观存在不能有效解释社会发展变化后,采用了更加细微和更加多元分散的视角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的,这样的社会研究“入场”是不带前提预设的,注重真实反映社会事件的本来面目。
    当社会学研究从预设前提向不预设前提转变后,日渐丰富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开始在社会学家的头脑中进行逻辑构建,这样的结果不仅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风险,而且会存在人为追求理论和实践超越的可能。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对实践经验加工得来的,本来就有裁剪拼凑实践经验以至于理论没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可能,再加上文字和思维本身的活力以至于有些人沉迷于理论的文字游戏当中,这些情况都很难正确的反映现实,更何况去回应和关切现实问题。社会学家可以不带前提预设“入场”,但是很难不带人文关怀走出来。当社会学家面对一个被分解的社会问题时,就好像医生面对一个被分解的病灶,在分析解释成因之后总是想附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这本身就是对问题的一种超越,是不是良医不仅看能不能查清病灶,也看能不能开好药,社会学也不仅重视谁能正确的解释社会问题,也推崇谁能正确的解决社会问题。进入现代社会,除了对具体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家参与思考外,有些社会学家从哲学的层面把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当作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超越式的思考。
三、社会学研究的几个要点
    社会学是研究群体生活的学科,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有几对关系,或者说有几个要点十分突出,那就是个人和群体,主观和客观,结构和文化。个人和群体主要是解释“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体和包含个体的群体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主观和客观主要解释“我”和“我们”如何产生正确的认识和交往,也就是社会认识和社会互动如何可能。结构和文化主要是解释“我”参与“我们”当中遇到的客观存在的组织构成和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总的来说就是解释社会主体如何开展社会行动,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怎样实现的。
1.个人和群体
    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属于某个群体之中,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在群体中个人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群体也有赖于个人而兴衰成败。社会学对个人和群体的研究一开始是从原始社会中的氏族部落开始的,涂尔干在探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就借用原始宗教解释个人和群体紧密的依附关系。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个人想要生存必须紧跟群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有个人生活,所以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并不是对等的,群体的权威远大于个人意志,而且群体中的个人都是共同劳动共同分享,群体内部的差异比较小。伴随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所获有富余而产生群体内分工和分配的不同,由此群体内部开始分化,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平等亲密,不同的职业和阶级出现了,但是群体的权威,以及个人对群体的服从依然被保留下来,个人服从家庭氏族的大家长,平民服从统治者。因为个人依然无法远离群体生存,特别是当群体垄断暴力并掌握文化上的话语权后,群体控制个人,个人服从群体。
    个人相对群体处于弱势的局面一直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开始后才有所改变。文艺复兴唤起了人对自己本身价值的思考,打破了群体长期以来在思想文化上封闭的枷锁,理性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个人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工具。工业革命极大的变革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比过去多的多的社会财富,个人走出家庭等一个个小群体进入到各行各业,直接面对工厂和国家等大群体,个人在思想和生存能力上逐渐独立,摆脱了之前小群体的束缚,在更广大的群体范围内可以汇聚更强大的力量,甚至和群体统治者对抗,所以个人逐渐失去了小群体的约束,同时逐渐获得了联合起来和大群体对抗的权力,个人和群体的关系被社会变革重新定义了。社会学家在观察这样的变革过程中,既注重观察家庭氏族等传统生活群体的冲突解体,也注重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视角探索大群体的变迁,还注重个人在群体变革环境下的日常生活。总的来说社会学的研究中心从聚焦群体或者聚焦个人,变成了聚焦群体中的个人,个人如何适应群体变革,个人在群体变革中起什么作用等等。
2.主观和客观
        人的所思所想属于主观范畴,而所思所想的实在物则属于客观范畴。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周围世界,如何和周围世界交往沟通。个人的认识是从自己出发去探究认识对象的意义,社会的认识即群体的认识,是在更广范围内对认识对象的意义的理解类型。无论是个人的认识,还是群体的认识,都是为了更加准确理解周围事物,使得个人和群体的主观符合客观,思维与存在相符合。任何的认识都是在特定情景下发生的,并且是在当下的情景中发生的,是在认识对象与个人或者群体相遇的时空中发生的。认识当前的事物主要依据的是过去认识相似事物的经验,并且由此预测当前事物在未来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反应,从而指导个人或者群体的行动。这样在有限的时空里,个人和群体串联起了不同时空产生的构想,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和改进认识,进而把握了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这一认识过程不是个人或者群体单一构想的简单结合,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不光是依靠过去的经验,还有当下的试探和体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相遇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同时,他人也在认识和理解我们,他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甚至他人的言行举止可能是故意表露出来以掩盖其真实意义的。所以个人的认识不是简单的个人对他人单方面理解,而是相遇的双方互相认识的过程。对社会来说,社会的认识源自群体,对群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从群体产生的社会认识可能形成某种固定思维,群体内部的要求变成整个社会的判断标准,比如在古代中国,儒家的纲常伦理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在西方则是基督教的伦理变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准则。在近现代,随着工业化和劳动分工的不断推进,家庭失去了生产的功能而被留在了生活领域,但是同一家庭成员却因此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工作上成为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在家庭里则是一起生活的亲人。当前个人和群体能够在互动中加深对认识对象的了解,因此在经验中发现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并且以此引导改造社会的活动。
3.组织和文化
    在民族国家和社会分工的背景下,人们总是生活在某一国家,某一职业工作的群体中,同样的人们总是生活在各种组织当中,不论是聚族而居的传统家庭组织,还是单位工厂的职业组织,甚至包括国家各级政权组织,这些不同的组织结构相互交织,罩住生活的时空范围。这些组织无一例外的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代表群体拥有控制和影响个体的权力。国家作为垄断暴力和行使主权的组织权力之大自然不用多说,一家之长在家庭式微的现代社会也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这些权力按韦伯的科层制论述会衍生出更多的组织结构,同样也会在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一系列组织规范,所以组织和文化总是相伴而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组织结构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分,文化规范也有强影响和弱影响的不同。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其实就代表了稳定的组织秩序,社会也是如此,只有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相稳定适应,才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学既研究社会中一个个小组织的秩序,也研究把社会当作一个大组织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社会学对组织和文化的研究开始是从宏观领域着手,主要是研究作为社会最大组织的国家,以及影响深远的宗教文化。对国家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社会学家对国家的历史结构分析却很透彻,马克思基于阶级斗争学说,把国家当作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同时把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社会组织视为国家机器,国家同暴力以及权力相联系。对宗教的说法也是莫衷一是,然而社会学除了对宗教的基本形式追本溯源,对不同宗教的比较研究也让人印象深刻,韦伯对比研究了世界各地不同宗教对当地的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新教伦理带来的个人自我激励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宗教同教化以及思维相联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对组织和文化的研究逐渐从宏观领域进入到各种生活细节,比如福柯通过对疯人院和污名符号等非正常社会组织文化的研究探讨社会广泛存在的规训权力。组织和文化的存在目的是为了使得个体符合群体的要求,在社会中则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家进入这样的研究领域,既是为了弄清社会现象本身,同时也是为了认识人本身。
四、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社会学家认识社会既不同于科学家研究自然,也不同于哲学家研究哲学,即便不是带着预设前提,也是带着人文思考进入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前文说过社会学研究是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并不理性而且变化着的社会事物,这看似不可能并且充满挑战,但是众多社会学家前赴后继,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给我们留下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互动理论等多个认识社会的视角。前人筚路蓝缕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前人的缺憾也值得我们警醒和完善。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社会学家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对快速变化着的社会,众多解释社会的理论并不是那么有效,更何谈去改变社会了。那么该如何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呢?
    认识对象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好恶而流往我们期待的地方,我们只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理性,不断完善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不能封闭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也不能封闭自己——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主体。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不仅要广泛的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能盲从一家之言,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独立的研究思维,用独立自主的研究看待社会问题,这样才不是重复前人的脚印,而是有新的研究贡献。改造社会也不能盲目照搬,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鞋子合脚总是自己试了才知道。其次,要深入社会生活,热爱生活。社会是鲜活展开的共同体,社会研究不能远远观望,大概的轮廓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更是难以发现深层次的脉动,最终只能变成空中楼阁和文字游戏。社会研究需要沉浸式的研究,身心投入进去感受生活,理解社会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社会生活有苦有甜,有喜有泪,投入社会研究会受到强大的共情因素的影响,我们喜人所喜,也忧人所忧,这不是无病呻吟脱离事实,也不是牵强附会歪曲事实,而是出于热爱,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此对社会的改造也不能想当然,既不能冷冰冰,也不能太世故,有共同体的温度最好。最后,面对社会要保持谦卑和敬畏的心态。社会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很浅显,甚至社会有的时候会颠覆我们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妄图对社会进行彻底改造,社会的反应可能并不像我们纸上的理论那么温顺。我们不能因为获得的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此骄傲盲目自信,在社会这所学校里我们永远都是学生。
    最后的最后谈谈我的思考,当前一切的秩序都在崩塌,但是新的秩序却一直没有建立,几乎每个解释的理论都可以被解构得没有什么解释,传统是非曲直的标准也饱受争议,所以这是一个物质享受十分丰富,但是精神信仰却不坚定的时代。有些人做了理论上的超越式思考,但是落到实践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圣人,随着每个个体直面现代社会生活,失去了习惯的传统,但是拥有了组织起来的条件,未来如何未可知。如今唯一知道的就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相信一切的时代,这是一个怀疑一切的时代,这是一个徘徊等待的时代,这是一个敢于探索的时代。与其抱怨总听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如自己迈步往上走。


20202月—5
哈贝马斯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交往行为理论第二卷》、《认识与兴趣》、《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后形而上学思想》、《后民族结构》
吉登斯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民族—国家与暴力》、《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亲密关系的变革》、《批判的社会学导论》、《社会的构成》
现代性:反思与超越
    现代性,顾名思义是指现代的性质。提到“现代”,我们很容易想到现代化,联想到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甚至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某个片段。这样虚无缥缈的“现代”的性质无疑也是虚无缥缈的,但却也是最吸引人上下求索的哲学概念,许多人文社科的前辈都为此付出了努力。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就是在其中追寻现代性的社会学大家,他们的著作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现代性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也提供了攀爬现代性这座“大山”的阶梯。
一、现代性的认识问题
    现代一词有很多含义和解释,或是指时期,或是指状态等,现代最重要的象征是和过去传统相对的存在。我们越了解现代就越会发现它与过去的不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生活都是没有很大差异和变化的,但是现代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变化,所以现代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阶段划分上,现代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从西方启蒙运动开始的,启蒙运动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人类对这个自然世界的了解开始冲破海洋山脉的阻隔而广泛深入,对精神文化上的探索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枷锁”而独立勃发,所以现代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社会日渐脱离传统禁忌的束缚。对人本身来说,人的能力和知识和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人也被自己的创造所束缚,甚至异化,所以人在社会发展中迷失自我也是现代的一个特征。现代性是立足于现代生活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状态而用哲学思维进行思考表达的概念。
    现代生活的不断变化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的变革,新的发明创造代替了传统的生产工具,人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不再受困于宗教的权威和神话,“潘多拉的盒子”一被打开,人就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人,可以认识和改变这个世界。这一切的存在有赖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兴起。现代民族国家承载着各种传统的权力和文化,垄断着社会最强大的暴力,固定又保持开放的边界有利于人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交往流动,而资本主义经济组织作为高效运行的生产机器则产生了超过过去千年总和的财富。这样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使得社会生活发生极大变化,并且这个变化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对自己的认识也不断发展,现代性需要把握这样不断的变化,也需要理解这些正在发展的认识。
    要想把握好现代社会动态变化的本质,就需要对现代社会进行剖析,抓住社会变化产生的重点和源头。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后传统秩序,时空转型伴随着抽离化机制,驱使社会生活脱离固有的规则或实践的控制。即现代的不断变化是相对于过去长期固定的社会形态而言的,社会生活在现代不断地脱离过去传统的秩序。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现在的生活,不仅难以想象物质生产如此丰富,而且难以想象社会生活的方便快捷。处于其中的人在享受多样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传统的家庭生活和亲密的情感关系逐渐解体,个体从集体中脱离直接面对社会。因而现代是和过去不同的时代,是从过去封闭稳定的秩序向开放变化的秩序转变的时代,是真正把阻隔的“墙”变成联通的“桥”的时代,也是把个体直接推向生活舞台中央的时代,现代性反映了这种趋势。
二、反思——现代性的工具
    既然现代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那么现代面临的每一个状况都是新颖的,不能寄希望于现成的认识,需要在新的荒原中探索出一条合适稳定的路。传统的权威和人类的蛮力是不能解答变化提出的问题的,在以往经验的积累上,人们发现只有科学的理性才能对变化着的事物采取有效行动。在物质生产上表现为对自然事物的有效运用,以及生产组织中科学的组织管理,人们善于分析和利用变化中的事物的客观规律,由此掌握客观的变化。在精神文化当中则表现为各种法律规范,包括约定俗称的道德戒律,这些都是对社会中的人的约束和教化,虽然在这些领域受传统的权力和文化影响很大,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传统的影响束缚也在逐渐减弱。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一旦我们掌握了科学理性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那么我们也会把科学理性作为认识和影响我们自己的工具,现代性依靠的就是这种理性的反思。
    哈贝马斯指出,只要现代性理论以反思哲学的基本概念作为自己的取向,那么它就与理性或合理性概念之间有一种显著的内在联系。人们通过现代性来思考表达现代社会的状态和特征,这本身就是一个理性地反思自我意识的过程,我们个人的意识总是会有偏差而无法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甚至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有时也会产生怀疑,所以要想获得比较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要体现和发挥理性就需要经常的反思。反思不仅是一种自我态度,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对反思性的交流做了充分的阐释。哈贝马斯判断,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哲学已经无法再把整体知识意义上的世界、自然、历史和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关照,原子化的个人和碎片化的知识增加了个人认识的困难和风险,但是这同时提供了密切交流的基础,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周围世界越来越依靠反思性的交往才能实现的。
三、超越——现代性的追求
    如果说反思是认识和发展现代性的工具的话,那么不断的超越则是现代性的追求。因为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的哲学思考,而现代又是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并且不断发展的状态,所以现代的不停变化,在现代性中则表现为不停的超越。从新的变化超越到另一个新的变化,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的变化,现代就是这样从一个层面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层面的发展。为了产生新的变化,也就是为了实现新的超越,现代社会需要直面和反思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建“桥”需要先打破“墙”,许多传统的界限和束缚在现代社会中都已经被打破了,但追求不断超越还是需要不断打破存在落后和依赖惯性的勇气,同时也要面临“墙”已经打破,但是“桥”还没建起来的困境。现代社会是多维度的复杂组成,不仅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同,而且同一民族国家内部也存在巨大差异,这样可能会出现一个领域发生了新变化,但是其他的领域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我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远离家乡,但是无论是生活,还是情感上都难以融入城市,导致城镇化发展快质量低。
    不断的超越给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追求超越的现代性对人自我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去的人可以依赖家庭和传统关系的帮助,但是随着现代交往的快速流动和创造财富的强劲经济动力,原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发展要求,个人直接面对社会,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陌生人远超过熟人。面对现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不只是旁观者,而且还是参与者,个人既要顺应这样不断变化的潮流,也要使自己能够进入到推动这样的变化的过程中去。这样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不会局限在某个领域,同时现代人的交往理性多于情感,所以个人在现代变化过程中面临的冲击也是全面的,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人与人之间原子化的状态导致个人难免成为别人的工具。这样现代性追求超越就存在着异化人的风险,有违人参与现代社会变化的初衷。

2019年10月27日——1126
伯格、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
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在读)
小差异的小融合到大差异的大融合——个人能动性和社会秩序的变化
    社会秩序所体现的是社会形成、运转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趋势规律。社会秩序好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所有人都笼罩其中,平和的社会秩序不容易被人所感知,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只有在混乱失序的时候社会秩序的作用才容易被人感知。我们身处社会之中,无时无刻不被被社会秩序所控制,或者自发地形成某种社会秩序。那么这个和我们形影不离的社会秩序究竟是什么,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呢?面对社会秩序,我们通常说“戴着镣铐跳舞”,但是这个“镣铐”的限制有多重,个人“跳舞”的能动性范围有多大,个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从涂尔干、韦伯和曼海姆,以及马尔库塞等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秩序变迁的背后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变化,从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到产生和满足人更多的生活需求,个人能动性和社会秩序从小差异的小融合走向大差异的大融合。
一、社会秩序是什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秩序不只是社会的规矩,更是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生活模式。社会生活是群居的生活,所以社会秩序也是群体的秩序,个人在其中作为独立的个体是受到约束和控制的,不管是墨守成规的人,还是突破创新的人,都在社会秩序这个大圈里生产生活。因而,社会秩序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控制个人的基础上,是压抑个性的共性的体现。社会秩序总是和群体的管理机构联系在一起,社会秩序往往是社会管理的具体体现,管理机构的组织和成员对社会秩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的社会秩序可以分为有形的秩序和无形的秩序。有形的社会秩序是指各种成文的规定,包括法律法规和政令制度等。无形的社会秩序是指各种约定俗成和主流的思想规范,包括思想道德和宗教等。简单来说,有形的社会秩序管理的是群体中个人的行为,无形的社会秩序约束的是群体中个人的思想。理想状态中的社会秩序就是个人的行为和思想都符合社会规范。
    个人有自己的能动性,但是这个能动性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秩序的影响,从小到大,一开始是家庭父母的管教,接着是学校老师的教导,最后是进入社会被直接的管理。人生不同阶段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个人在被社会开发智力具有能动性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秩序的各种约束。所以人的能动性从生到死在社会秩序中都是被设定了限度的,有着不能触及的界限。但是个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秩序界限有着天然的张力,就像个性和共性总是充满矛盾。当只有少部分人的活动范围超过社会秩序的控制界限时,社会秩序会依托群体的力量对这部分人进行处置。当大多数人的活动的实际范围或者范围需求超过社会秩序的控制界限时,这就需要对社会秩序进行改革或者发生社会革命。新的能满足大部分人活动的范围界限变成了新的社会秩序。
二、社会秩序从何而来
    社会是人生产和生活的时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产生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要满足需求就要进行物质生产和互通有无的交流,由生产延伸的人际关系和日常交流扩展成了人的生活,也最终塑造了整个社会。
    一开始的社会秩序在原始社会中应该是围绕着人的日常主要活动,首先是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人的生理方面的需求和逐渐丰富的生活需求。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要得到满足就要生产出相应的物质资料,群体中的生产就要分工合作,每个人依据先天的劳动能力差异而负责不同的生产部分,这样就产生了劳动秩序。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原始社会对自然了解有限,只能从原始的思维出发去想象可能存在的鬼神和灵魂,并且赋予这些想象物相应的职能,从而形成了思维领域的秩序。从原始的生产和思维活动中慢慢分成了生产中的劳动秩序和思维中的神凡秩序,也由此影响有形社会秩序和无形社会秩序的产生。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秩序由氏族部落和家庭安排,其中的领导阶层掌握着劳动分配的秩序话语权,而祭祀阶层则拥有着沟通天地鬼神的权力,控制着思维活动秩序的解释权。从这些权力中逐渐产生了原始的政权和宗教,也逐渐产生了社会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和思维认识比较简单,所以社会秩序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和对神灵的崇拜。无论是劳动分配的统治者,还是思维活动的控制者,都是从维护群体生存和延续的共同利益出发巩固社会秩序,个人的能动性在群体的社会秩序范围中处于萌芽状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群体的组成逐渐分化,群体的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当原始社会进入了古代社会时,社会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来越丰富,个人的活动范围和群体的活动范围都有了更大的拓展。但是这些财富的创造依然要牺牲人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不过是把更多人联系起来,凝结了更多人的劳动智慧。这个时候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和宗教组织,也有了各种稳定的行业和阶层,这个时候的社会秩序中除了传统的因素外,也越发体现社会秩序管理机构和成员的能动性。比如在古代中国,皇帝的命令不光可以决定长城宫殿等大型工程的修建,甚至可以决定个人的生死,在古代西方,先知们依据自己的癫狂状态可以解读宗教教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延伸使得社会秩序网住了更广阔范围的人,社会秩序管理机构的权力和影响范围也随之增大,这样的社会秩序为发挥统治阶级的能动性提供了便利,而被统治阶级受社会秩序的控制加强,个人被固定在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中,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个人只有有限的能动性。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技术的革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传统束缚中被解放出来,创造了过去千年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的活动范围遍及全球,社会秩序也跟随国家殖民扩展的步伐四处扎根,原先小范围的秩序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人在大范围活动的要求,原先传统稳定的政权统治秩序和宗教精神统治秩序也不能满足大部分人活动的要求。于是社会革命就爆发了,在西方君主贵族专制的统治秩序被控制生产秩序的资产阶级取而代之,同时主张“因信称义”的基督新教也打破了天主教的宗教垄断地位。个人的能动性伴随社会革命而失去了专制的生产“枷锁”和精神“枷锁”,仿佛被解放了的“奴隶”被直接抛向社会和市场。在新的社会分工中,统治者阶级和被统治者阶级快速“洗牌”并迅速形成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秩序是围绕创造更多财富,满足更多需求产生的,创造财富并且能满足需求的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决定着有形的社会秩序,无形的社会秩序随着宗教的式微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尊严和约束力。个人确实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自由,但是因为要出卖劳动力才能满足生存需求,不停地工作以维持生活,维持生活又创造了更多的工作需要,所以人也被牢牢地控制在工厂和办公室里。社会秩序的变革拓宽了个人能动性的范围,但是也设置了发挥能动性的门槛。
三、社会秩序往何处去
   社会秩序的变化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社会秩序的范围越来越宽广,社会秩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背后的根源是群体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在更广范围内产生的更多内部分化。过去的机械团结社会,群体内部个人之间差异小,同外界的联系也不密切,在这种不活跃的社会分工下,每个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是比较固定的,由此产生了比较固定的社会阶级,也就形成了等级严明的社会规范,社会对个人的控制比较简单有效。个人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同质性高的小范围内,个人的能动性在机械团结社会中受到较强的约束,处于萌芽和有限存在的状态。在社会分工活跃的有机团结社会里,群体众多并且联系密切,群体和个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流动性增强,个人的生活不再被简单固定,同时社会不断向外扩张,社会秩序逐渐容纳了更广范围和有更多差异的人。这样,社会秩序从之前各自孤立的小范围小差异的社会融合,通过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打破了不同社会间的范围界限以及社会内部的固定等级界限,重新融合成为覆盖更大范围更大差异的新的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不仅随着社会形态变化,社会秩序内部的变化也在同步进行着。有形的社会秩序主要依靠社会的强制权力,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和古代社会的君主贵族,还是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府,社会管理机构对社会秩序一直保持着很强的控制能力,只不过控制的手段方式有所不同,有形社会秩序的体现在手段方式上也发生着变化。过去的人行动能力有限且分散,所以谁掌握军队的暴力手段谁就能控制社会秩序,统治阶级的能动性远远大于普通个人的能动性,所以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存在比较野蛮的人身依附关系。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广泛确立,社会生产更加强调行业和契约,行业规范和法律制度成为有形社会秩序的最新体现手段,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能动性差异通过理性的方式被固化。无形的社会秩序主要依靠社会教育的影响力,过去的社会教育主要被教会和贵族学校所垄断,只有少部分人能学习知识,从而成为掌握文化解释和创造能力的知识阶层,普通的个人只停留在生产和生活获得的经验中,成为被教化被固定思想约束的对象,个人的能动性缺乏理性的动力。近代以来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而成为大多数人必须的公共品,普通的个人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普通个人也能过自己独立理性的生活,社会教育的普及降低了个人能动性的思维成本,增强了个人的自主意识。
    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科技的大量运用。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体现,在物质生产和思想传播中,科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科技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精准的影响和控制,掌握科技力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掌握解释和传播社会思想的话语权。科技在给人们带来生产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约束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今没有人能单独存在,也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科技进行生产和生活。社会秩序在小范围内对小差异的个人进行融合依靠的是强力的直接手段,而在更大范围内对大差异的个人进行融合借助的是科技影响的间接手段,并且对个人身体上的直接控制减少,思想上的间接控制增多。社会秩序的发展使得更加宽广的社会对个人提出了更加宽泛的行为规范,人全面地深入社会,社会对人的控制也更加全面。社会秩序也存在风险,主要体现在有形社会秩序中的阶层固化和无形社会秩序中的平民化表达的矛盾。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带来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财富的高度集中,社会流动性受到很大限制而出现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控制社会秩序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统治阶级利用科技的便利手段对被统治阶级的个人进行精准的思想影响,但是个人在科技进步中也逐渐增强了自主意识和能动性,也会利用科技的便利手段组织起来对统治阶级进行直接的打击,甚至造成新的社会革命,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统治阶级利用有形社会秩序和无形社会秩序的便利手段能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直接的影响和控制,同样被统治阶级也能利用更加便利的手段对统治阶级进行直接的影响和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社会秩序始终是社会的稳定状态,当社会出现冲突变化时,社会秩序也会随之改变,并形成新的稳定模式。从小差异的融合到大差异的融合,社会秩序的范围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动性作为个人被社会秩序“锁住”的重要“部位”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上跳出越来越有力量的“舞蹈”。

感想: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脚踏实地,好好读书。

201987日——1026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保守主义》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
舍勒《知识社会学》
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有限时空中的无限构想——人和社会的相互构想
    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躯体困在原地,思想却能遨游天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但是陌生人相遇也能碰到知己。即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确实与我无关,但是与我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这样的判断却是此情此景下,我对我们相遇的所思所想。即使他人的悲欢不能引起我的悲欢共鸣,但是我也感受到了别人的悲欢,所以并不是悲欢不相通,只是人不相通,人所感知到的情感是相似的。我们不仅能感知当下的情感,也能从当下碰到的状况中猜测之前已经发生过的事和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事,我们不仅能这样做,而且往往大多数人喜欢这样,好像人是天生的福尔摩斯。在我们彼此相遇的有限时空里,我们互相对对方都产生了无限的构想,我们的社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人的认识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并不像人对物的认识那样僵硬,每个人都是主动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对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活的行为。人总是对熟悉的事物有清楚的认识,两个熟悉的人能够相互知根知底,而相互不熟悉的人也是在相互试探变得熟悉之后,再自然的有明确的了解,从自己出发再联通熟悉的人,以及熟悉的人所熟悉的人,用熟悉的关系编织起认识其余人和世界的网络。这种依赖熟悉的关系去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捷径,但是追本溯源,我们所有的熟悉,无非是我们经历过的或者我们了解到别人经历过的情况对当下现实的一种呼应,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通过过去了解到的现象去认识和解释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甚至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我们所能清楚认识的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已经完整发生过的事情,当下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还存在诸多变量和各种突发状况,我们没有把握能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不过,对于我们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我们通过反思经验,可以分析每个人的行动,可以感知到和我们所关联的其他人遇到相同的情况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进而总结出现特定情景下熟悉的人的特定行为类型,这不仅会加深我们对熟悉的人的认识,也会成为我们认识还不熟悉的人的方法手段。我们遇到新的事物总是会寻找过去相似的类型进行解释。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山东人很能喝酒,于是碰到不认识的山东人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其也很能喝酒,从而忽视了不熟悉的人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特性,但是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特性,我们对刚刚还不熟悉的山东人就渐渐有了一点认识,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会纠正我们对所有山东人都会喝酒的错误认识。就是在这样参照过去经验认识当前事物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了更多新的认识,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范围。
    一个人直接获得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充满着各种偶然性,而且总是只能获得围绕着自己的世界的认识,对于自身接触范围之外的认识则显得鞭长莫及,往往只有模糊的映象,或者被某种故事所替代。我们的认识不会仅限于目光所及的这一片天地,我们总是能听到外出游历的人描绘别样的风土人情,也能看到见多识广的人写下的经验之谈。这种方式开始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因为他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一定直接和全面,现如今发达的网络通信和便利的交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前人的材料能被完整搜集,同一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我们对同一个问题也能得到更多角度的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更加直接,相互认识之前的经验积累也得到快速积累,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方法手段和思维模型去面对遇到的每一个人。我们借助他人的所见所闻扩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他人的所思所想延伸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利用他人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认识。
二、社会的认识
    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是个人的思想对个人经历的理解,只能影响个人的思维和行动,对社会领域产生影响的只能是群体的思想和行动,社会的认识也从来都是对群体生活和群体行动的表达。社会由个人组成,认识社会的主体可以是单个或群体的人,但是客体则是由不同人组成的复合体,能够被认识的思想也是只存在于这些复合体的共性之中。正如曼海姆所说,并不是进行这种思维的孤立个体发展出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而是那些具有共同地位特征的人在相似情境中发展了某种特定思维方式。因此可见,认识社会也可以说是认识在不同情境中群体行动背后的思维,个体的思想是这种群体行动思维的个性化表达。同时,曼海姆也认为认识社会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直接研究考察对象的过程,它是在某种受到价值观和那些集体无意识冲动,以及伴随着意识冲动影响的脉络中发生的。正是认识社会这种主体多元、客体多样,而且处于变动情境中的过程,为知识和存在提供了互相冲击的土壤,同时也为人们对社会进行干预增加了更多不确定的风险。认识社会就是要在这样一片充满冲击和不确定因素的丛林里,寻找到通往能稳定反映社会群体行动思维的道路,提出各种具体假设和用来整理经验的思想模型。
    这些被稳定反映并且能够对社会过程产生影响的,就是从存在中展现并且最终回到存在中去的社会认识,比如曼海姆所论述的在政治领域中的社会认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意识形态是进行统治的群体的思想的体现,它反映了统治阶层对现实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形成的指导统治活动的固定思维,立足的是过去和现在,力图维持的状况也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情境。而乌托邦则是底层受压迫的群体对未来提出的设想,它体现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心态,当这些乌托邦心态贯彻到行为举止之中的时候,它们就会破坏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事物的秩序,从而可能冲破历史和现在的阻碍进而走向未来。社会认识建立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正确的认识社会才能带来正确的社会认识,而只有正确反映现实的知识才能算是有了正确的社会认识。乌托邦心态出现在心灵状态与实在状态不相称的时候,也就是当思想不能正确反映现实存在时,会有另一种更加积极进取的思想出现并取而代之,对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这有赖于进行认识的群体通过行动得到检验和发展。
    社会认识是一个不断持续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不同历史时期起支配作用的群体的思想意识的主要体现,所以当起支配作用的群体被替换,主流的思想意识被颠覆,社会认识自然而然也会发生改变。过去认识社会的主要群体是曼海姆笔下的“知识界”群体,这些群体的专门任务就是为这个社会提供某种解释,垄断着布道、教育和解释世界的权利。但是随着教育知识的普及和社会结构的变动,越来越多的民众无论是在经验知识,还是在社会权利领域都拥有了对这个社会进行解释的话语权,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也降低了认识社会的“门槛”,社会认识在当前的情景中不再是某个群体的专属想法,某个人的影响力或者网络和舆论的传播更能带动社会认识的改变。组成群体的个人更加独立自主而不受群体约束,并且越来越多的个人能影响群体的思想和行动,单一的社会认识逐渐失去了过去的稳固地位,各种社会思潮在同一时空交错涌起,这带来了社会认识的混乱和挑战。
三、认识的相互构想
    认识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活动,个人的认识从自己出发去探究认识对象的意义,社会的认识即群体的认识,是在更广范围内对认识对象的意义的理解类型,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认识方式。但无论是个人的认识,还是群体的认识,都是为了更加全面理解新事物,使得个人和群体的主观符合客观,思维与存在相符合。任何的认识都是在特定情景下发生的,并且是在当下的情景中发生的,是在认识对象与个人或者群体相遇的时空中发生的。认识当前的事物主要依据的是过去认识相似事物的经验,并且由此预测当前事物在未来某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反应,从而指导个人或者群体的行动。这样在有限的时空里,个人和群体串联起了不同时空产生的构想,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和改进认识,进而把握了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这一认识过程不是个人或者群体单一构想的简单结合,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不光是依靠过去的经验,还有当下的试探和体会。因为不是所有新遇到的人都能在过去的经验中找到相似的例子,而且依靠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理解认识对象的真实意义,除非和认识对象有共同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相遇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同时,他人也在认识和理解我们,他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甚至他人的言行举止可能是故意表露出来以掩盖其真实意义的。所以个人的认识不是简单的个人对他人单方面理解,而是相遇的双方互相认识的过程。这样的认识特殊性可能会增加互相认识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同样从认识的相互性出发,虽然人的思维我们没办法完全感知,但是他们根据思维所采取的行动我们能够观察到,行为举止是有效认识的参照物,即便是故意遮掩的行为也带有故意遮掩的特征,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来认识他们,他人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认识我们。
    对社会来说,社会的认识源自群体,对群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群体的社会认识产生的影响不同,同样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社会认识可能对群体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群体产生的社会认识可能形成某种固定思维,群体内部的要求变成整个社会的判断标准,比如在古代中国,儒家的纲常伦理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在西方则是基督教的伦理变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准则。在近现代,随着工业化和劳动分工的不断推进,家庭失去了生产的功能而被留在了生活领域,但是同一家庭成员却因此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工作上成为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在家庭里则是一起生活的亲人。曼海姆也指出,一个社会越是工业化,以及其劳动分工和组织越是先进,因而可以事先预测的人类活动领域的数量就越大。当前个人和群体能够对认识对象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在经验中发现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可能性大大增强,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认识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并且以此引导改造社会的活动。
    我们和各种新事物在有限时空里的相遇总是会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这些遐想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基于当下而同过去和未来紧密相连的主观认识。我们对认识的主动拓展影响了我们在整个社会中的行动范围和程度,编织起以我们为主要认识视角的整个社会网络


感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9年5月6日——8月6日
齐美尔
《现代人与宗教》、《宗教社会学》、《叔本华与尼采》、《哲学的主要问题》、《时尚的哲学》、《货币哲学》、《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
《社会学—社会形式化研究》、《生命直观》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孔德《论实证精神》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
                     由内向外——生命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演变
    纵观齐美尔的思想,生命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主轴,齐美尔笔下的生命既是用语言文字铺开的生活场面,也是用思维智慧编织的哲学网络,所以把握齐美尔语境里生命的起承转合要结合现实思考。生命由内在思维到外在行动,由本人到外部其他的人和事物,在不断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融合和排斥,成长、绽放乃至不朽。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历程也就是生命演变的过程,生命通过各种形成展现,也受制于各种形式,最终超越各种形式。
一、生命缘起
    生命的内涵十分丰富,齐美尔对生命的论述也存在于不同的层面,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齐美尔书中的生命是从人出发的而不是有其他的源头,是向外碰撞融合而不是对内分离排斥,齐美尔笔下的生命具有鲜活生长的特点。那么生命是什么呢?在齐美尔对叔本华和尼采的讨论中,一切现实的内容是通过我们的理智才能被领悟,外在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人内在的主观意志的判断和结果,也就是说客观要通过主观才能存在。我思故我在,生命的客观存在就是生命的主观意识的表达,生命在哲学里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自主意识和内在冲动。
    生命缘起于人的自主意识,当人具备了理解客观存在的基础和能力,能够自主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时,生命也就产生了。从开始的感官反映到最后的理性思考,自主意识的范围为生命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生命不是没有痛痒的空中楼阁,齐美尔对生命的思考也不局限于主观领域,虽然齐美尔认为客观为体现主观而存在,但是齐美尔对生命客观领域存在的各种形式也有深刻的理解。生命有赖于各种形式,无论是满足本能需求的吃喝拉撒,还是有意为之的手舞足蹈,从人的表情和手势的精神交流,再到通过货币的物品流通,生命总是依靠多样的形式,当然也就体现了生命的不同魅力。
    人的意识通过各种行为落到实处,人的意识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孤立地产生的,所以人的意识从产生到成长,乃至消亡都是依靠同周围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而存在。相互作用既体现在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里,也体现在周围事物对人认识思维和具体实践的影响里,是人自主意识的主观和客观的表达。
二、生命并放
    齐美尔书中对生命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和人际交往层面有很多论述,主要可以归纳为宗教、经济中介和社会化形式。
宗教自然是一种体系,但是这种体系不是天生的,不是神授的,也不是先知发明的,而是发端于人的内在意识,并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齐美尔认为人类交往实践的日常内容或最高内容往往把心理形式当做支柱,以至于在人相互接触过程中,在纯粹精神层面上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奠定了某种基调,该基调一步步地提高,直到脱颖而出,发展成宗教这种独立的客观存在。个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情感内容,转化到了个体与某种超验观念的关系当中形成一个新的范畴,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形式经过不断的凝聚和脱俗,发展成为一个宗教观念世界。这一观念世界又通过人的实际行动作用到具体的对象事物上,转化成客观的存在。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同其他人的互通有无,需要交换信息与货物。齐美尔认为交换是一种最纯粹最发达的相互作用,当它寻找获得物质和内容的时候,它便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事物可交换的前提来自于个人对其满足需求的价值判断,交换一开始就是生命的充分体现。交换的成功实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中介条件,在当下越来越频繁快捷的交换过程中,货币作为经济生活的中介无疑延伸了生命的活动范围。正是通过货币使其从外部与某个群体发生关系,一个陌生人才能够在一个社会团体里发挥作用,也正是借助于货币在相互作用中的便利性,一个个体才能不断培养实现自己想法的能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想法。
    社会存在于若干人有着相互影响的地方。从个人本能欲望、喜好、心理状态和运动中或由此而产生对其他人的作用和接受其他人的影响,齐美尔称之为社会化的内容,而社会化的内容往往决定着它的特殊形式。无论是在上下级秩序、秘密社会和社会集团,还是在争端和空间之中,齐美尔对生命的社会化形式十分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化都存在于个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里,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至于到个体与群体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化形式层面,人利用相互作用使得生命突破了自身原有的界限,由内向外构成更加广泛的联系,生命由此体现出来,生命由此不断延伸,多元多样的社会化形式体现的就是向外生长的生命获得新的表达方式,并赋予新的生活内涵。
    齐美尔书中的宗教、货币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形式这些都是人自主意志的生动展示,在人相互作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生命形式并相绽放。这同时也是生命从个人内部走向外部,在相互作用下不断联结生成整个意识和行动统一的世界的过程。
三、生命冲突
    正如生命在社会化形式中的成长延伸不是一帆风顺一样,生命即人的自主意识和内在冲动也不是顺利地能充分表达出来,除了存在各种主观和客观的限制外,生命运动本身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在这里主要有两种冲突,一种是个体与群体的冲突,另一种是人与社会形式的冲突。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个体不能离开群体单独生活,每个个体总是存在某个群体之中。群体虽然由不同个体组成,但是群体的观念和行动对于个体有时是独立客观的存在,例如在宗教团体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所产生出来的情感和意向在心理层面上升到绝对领域。个人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个人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以及把主观转化为客观的能力,外在于个人内部生命的群体会影响个体自主意识和内在冲动的自由表达,群体会限制生命的自由延伸,当群体愈具有外在的独立性时,对个体的约束作用愈强。随着传统家庭社区的没落,个体直接面对国家等各种社会管理组织,不同群体也可能会受到更高群体的约束,所以在个体面前,尤其是个体意志与群体意志不一致的时候,即个体生命表达同群体相违背,群体可能会压制个体的发展。
    对于人与社会形式的冲突,齐美尔认为生命只能通过形式来表现和实现它的自由,然而形式又必然会妨碍着生命的发展并阻止它的自由。这是生命的内在缺陷,也是社会形式不断发展丰富以来对人的扭曲。人的自主意识和内在冲动在头脑中有比较清晰的主观存在,但是要满足人实际需求并且转化为客观存在就要通过各种社会形式才能实现。在这里可能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形式不能满足生命的表达需要,社会形式归根结底是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受到客体的条件约束和具体环境的影响,要考虑过去传统和当时当下的各种关系,生命的自由受到社会形式局限的约束而不能充分表达。二是社会形式的复杂多样可能会扭曲生命的表达。社会形式只是展现和表达生命的手段,但是有些人在借助手段实现生命需求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追求实现生命需求的目的被追求手段的享受所扭曲。正如齐美尔所说,手段通常是其终极目的的最全权代表,而现在对于手段的摒弃却已经差不多被提升到了终极价值的地位。
四、生命超越
    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放在种族延续的背景下的生命是无限的。一时一地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放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的生命是无限的。生命既是无限的连续性,同时也是确定界限的自我。齐美尔倡导的生命哲学并不是为了单独提出个人的生命状态,也包含着对生命超越经验的局限走向不朽的思考。
    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必然的结果,某个思想家的逝去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生命不会因为某个片段的消失而失去载体,也不会因为精神情感的集大成者离开而降低活力,包括死亡在内的各种形式都是永续的,产生自主意识和内在冲动的人也是永续的,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生命运动存在的各种限制和冲突。只有清除了约束生命继续生长的障碍,生命才能实现关键的超越。
    对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齐美尔主张加强整合,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有的社会相互作用都是出于一定的利益、目的和动力。个体生活在群体之中,同群体存在相同的利益和目的,个体虽然受到群体的制约,但是这种制约是有益还是有害的取决于个体的认识,个体如果感到自己被某种有普遍意义和更高意义的东西所制约,对个体来说,这种东西既是始源,也是归属。个体同群体既相区别,又相一致,个体的个性在群体中能得到更有保障的体现。通过提倡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在精神上统一来实现个体生命在群体中的超越。
    对于人与社会形式的冲突,齐美尔主张回归生命本身,正确对待社会形式的用途。社会形式只是表达生命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不是目的,它作为一种绝对的价值只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手段。生命体现的是人的力量,人能够认识周围世界并且践行自己的想法,我的所作所为应该皆是我的所思所想,社会形式既然只是表达想法的工具,那么生命的重点应该落在自己自主意识上,聚焦于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的统一,而不是追求越来越多样的表现形式。对社会形式的不恰当追求不仅会迷失最终的目的,也会丧失生命应有的本色。生命自由充分的表达就是生命原本的自主自为状态。

感想:这么热的天在图书馆和大家一起读书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与天斗与书斗与自己斗,其乐无穷。还是要继续下苦功夫,争取每个阶段都有进步,继续磨总能水滴石穿。

201931-201955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卷)
《资本论》(第一、二、三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复归
    从小到大一直在接触马克思,但是通过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和马克思直接对话还是第一次。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特点和外在形式,对这个社会的批判和鞭挞,始终是从人开始,最终回到人本身,社会由人组成,人也受社会的影响。社会存在不以人意志转移的规律,人也有背离现实的扭曲形态,一系列社会过程愈是越出人们的自觉控制,愈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愈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社会越发展,人的不合理扭曲越明显,人在社会发展中回到人本质的可能性就越强。
一、基于生产的人和社会
    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饭穿衣的生存需求,在原始人的蒙昧时代,主要依靠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人的生存受自然的限制和影响,随着经验的累积和工具等的发明,人逐渐掌握了获得更多天然产物的方法,人可以逐渐改变自然,直到文明时代的工业革命,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征服自然,自主地改变天然产物。这个过程伴随着人类的漫长岁月,但是归根结底是人的需求和满足人需求能力的发展变化。无论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还是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满足需求的途径无一例外都是把需要的东西生产出来,生产在马克思笔下成为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环。
    生产是人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活动,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进行独立生产,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个人难以依靠自身生产存活,而生产力水平提高时,个人对社会分工的依赖也使得个人独立生产难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生产既然是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活动,人参与生产的关系也会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的各个环节也就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原始社会里的生产主要依靠氏族家庭的内部合作,个人的生产能力简单粗糙,只能满足有限的需求。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个人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出现了生产的丰富和积余,于是由生产导致的产品分配、交换和消费开始延伸,生产活动也使得社会关系活跃起来,氏族家庭内部开始分化成不同阶层,同时和外部的交流贸易开始增多积累了财富,社会分工随着生产的提高而不断深入,也反过来促进着生产不断提高,最终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工厂中实现了超过以往历史时期总和的生产力水平。
二、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个世界虽然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存在着客观规律。现在是过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开展,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预测可以通过研究现在和过去社会的发展来确定。从宏观上看,社会总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转变都是对过去的否定,当前社会的否定发展必然也会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从微观上看,在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作用越来越小,而机器等新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会推动生产进步,创造同样价值所需的人力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少的人力能创造越来越多的产品。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规律背后所体现的原理却很容易受到表面复杂形式的干扰。很多研究学者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是比较片面,但是在马克思这里,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包含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还有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不是机械的对立,而是有机的统一,新生事物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相对的进步的同时也隐藏着相对的落后。社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曲折反复,也不是尽善尽美,而是不断完善。马克思相信社会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存在所谓的历史的最后终结,能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一定也是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当中,并且所具备的形式和内容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先进更完善。
    马克思为了研究未来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先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替代封建社会的过程,发现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之内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迁,揭露了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对立面的资产阶级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并最终取代封建地主阶级领导国家和社会的主要力量。由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机理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背后剥削工人阶级以积累资本的秘密,而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将会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成为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的主人。
三、个人劳动的异化
    人的生存和生活需求通过物质生产来获得满足,生产不是自行开始和结束的过程,自然生成的果实需要人的行动,即便是自动化的机械也需要人的操作,人通过劳动的方式参与生产,生产的产品是人劳动的结果,生产的价值也是人劳动价值的体现。人的需求通过人的劳动来满足,不劳者不获就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但是,从原始社会瓦解之后的社会现实来看,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劳动成果反而不归劳动者所有,并且个人的劳动不是为了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是被身外的力量驱使被动劳动,劳动和本义之间出现了偏离。社会越发展,生产力越发达,生产的物质财富越多,个人发展越不全面越不平衡,个人劳动出现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异化就是人本质的异化,是作为主体的人被当作手段的奴役。马克思是从单个商品的价值构成和生产流通,以及商品在社会各阶级中分配消费来探究劳动异化的秘密。起初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个人在氏族家庭中生产的产品大多由自己消费,在小范围内流通交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自己消费剩余拿去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更多的劳动产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流通交换,自己的需求通过交换而不是靠自己生产得到的满足越来越普遍,整个社会出现了大范围的分工,也因此产生了专门生产用于交换产品的群体和阶级。商品在社会逐渐取得了垄断地位,用于交换的货币也因运而生,自给自足的生产被压缩在传统的范围。积累的财富被用作资本投入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一边依靠技术进步改进生产方法,另一边雇佣劳动工人参与商品生产过程,所有投入的成本最终都会被补偿,资本的生产还会有盈余,资本能够自我繁殖。抛去不变的成本支出,以及可以抵消的市场价格波动,马克思发现资本增值的部分就是从工人劳动中获取的剩余价值,虽然有复杂的生产过程和多样的流通形式,但资本家和商人从每一份商品获利的背后都凝结着工人的劳动,并且工人劳动越多,获利越少,获利越少需要的劳动越多,工人作为劳动的主体被束缚在无休止的劳动中,成为了资本家获利的手段。
四、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复归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降低成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样式数量,不仅在满足人更高水平的基本生存需求,也在满足更加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只不过这种提高是建立在剥削工人劳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这种满足也是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资本家的工厂和商行垄断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能自己生产,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必须向资本家购买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创造的价值却限制了自己享受价值。劳动者花费自己的劳动为不劳动的人创造了一个享乐更加丰富的世界,即便劳动者能享受到一些顺带的便利,工人也已经成为资本家生产的机器,人成为资本增值的机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加强,不管是靠过去世代的累积,还是靠有天赋的人才经营,毫无疑问的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人的劳动所得的基础上。劳动者努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劳动者从中获得的是锁链。
    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了满足人需求和欲望的能力,也刺激着人需求和欲望的增长,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资本家的贪婪和金融信用制度放大了资本的影响,资本的增值需求不断在越过资本增值能力的底线,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在经历增长、繁荣、减少、衰败和继续增长的周期,社会在螺旋式地上升。但是每次危机都是建立在新的增长之上,所以危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每次递增,对社会的破坏也在加强。资本在破除所有增值的阻碍,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时刻,也为自己的增值树立了新的约束,为社会财富埋下了隐患。所有这些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为外在的物化的需求打开了方便之门,人的本质被扭曲异化,人所追求的变成对人的约束,人所创造的变成对人的奴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就是异化的客观表现。这种客观表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生产和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随着无产阶级被压迫剥削的更加彻底而激化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直接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和享受社会创造的所有财富。通过打破不平等的剥削和锁链,从而实现劳动者真正获得劳动成果,实现平等基础上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利用受扭曲压迫的阶级解放的形式获得人的解放,使得人否定异化重新回归。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在社会发展中被扭曲是事实,对人本质的追寻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马克思的学说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或许随着社会时过境迁的变化,以及之前改变世界的努力也在改变着努力的环境和方式,我们对这个世界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感想:希望自己能保质保量地把书读好,稳扎猛打,要好看又好吃。

2018年11月15日—2019年1月13日
书单: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孟德斯鸠与卢梭》
韦伯《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古犹太教》、《印度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经济与社会》第二卷在读
魂归何处
——从宗教方面对韦伯的思想的看法
      韦伯作为社会学的思想大家,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对经济、法律、宗教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详实的讨论,读他的书就像是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行走,偶尔才能看到几片绿洲。最近这段时间读韦伯宗教方面的书最多,感想也最深,所以从韦伯众多研究领域中的宗教方面汇报自己的读书感想。
韦伯对宗教的看法与涂尔干不同,韦伯不是一以贯之地从种族图腾等某个角度描述宗教的起源和发展,而是主张多元的因素共同影响,从社会结构和历史方面入手。同时韦伯也不是从集体的情感,而是有关个人的主观经验、观念和目的的角度理解宗教表现的意义。一种理性化的趋势贯穿着韦伯对宗教的研究。
一、从尘世来
      现实当中总是有一些自然现象难以理解,因此产生了超越经验的存在,因地制宜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神的崇拜和信仰,与此相伴的还有不同种类的巫术,世界被非凡力量所支配。自然而然产生了与普通尘世不一样的“超凡魅力”,这种魅力难以名状,又仿佛无处不在,所以人的思维活动成了神迹的主要载体,各种神话口耳相传,精灵、魔鬼和灵魂成了非凡力量的具体形象,偶尔也会体现在具体的人或物上,巫术则成了和尘世以外的世界交流的手段。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却有着日常普通的行为倾向,由宗教或巫术因素激发的最基本的表现方式都是以现世为取向的,之所以人信仰超越现世的存在是相信其能满足现世的某种需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原初信仰的活动更加系统化,伴随着的是各种神的形象更加具体的过程,神的性格更加丰满,掌管的领域更加分明,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专门进行宗教活动的职业——巫师和祭司。作为赖以为生的职业,巫师和祭司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会促进宗教的学说不断壮大。宗教产生于尘世生活,依赖着人的想象和需求愈发独立而富有体系。
二、人塑造神
      普通的大众对于非凡的神的力量只有抵御生老病死和增加现世享受的需求,如果神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并且能通过神迹来验证,那么对这种神的信仰和崇拜会更加坚定不移。那么如何让神明白人的心意呢?如何让人听到神的回复呢?最早是巫师起了人和神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巫师的巫术让人在虚无缥缈的狂欢中领会虚无缥缈的神的意志。巫师负责解释和传递神的话语,代代传承拥有知识。如果巫师的预言成真,那么不仅所代表的神会逐渐拥有权威,传话的巫师也逐渐会有超凡的地位。韦伯笔下以色列的先知和中国道教的道士等神的代言人都有这样的特性。
      狂欢总是短暂而终归平静,巫术活动逐渐变成了巫师和祭司等宗教人士的职业活动,没有人能挑战掌握着解释神话语权的巫师和祭司。这样神的宇宙的构建逐渐变成了宗教知识分子阶层有意识的创造,神的代言人变成了为神代言的人,原来无意识的狂欢仪式变成了有意识的理性的职业实践。因而不同地域的宗教知识分子创立了不同的宗教和教派,这一过程既有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有社会结构的影响,还有宗教创始人的意志。
      西方的犹太教诞生于以色列地区,受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的不同影响而又有自己的特性,古以色列的频繁战争使得战神耶和华逐渐占据了最高的权威。犹太教中耶和华的一神教信仰和偶像崇拜的禁绝,则可能是对以色列周围强敌的多神教和偶像崇拜排斥的结果,犹太教先知准确预言了耶路撒冷的陷落和犹太人的复国,因此犹太人对成为上帝的预选之人深信不疑,把先知编纂的犹太律法奉为圭臬,这些并非神启而是社会环境下人有意识的产物。
      东方的印度教深植于种姓传统,不同阶层被宗教的形式固化下来,每个人都有确定的位置和秩序,同时也利用业报教义来稳定人心,易于现实的政治和宗教上层阶层保持经济利益和社会支配地位。宗教对于下层民众而言是有效的安慰,但是对于上层知识分子而言则是苦苦思索的困境。佛教的创始人佛陀原来成长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但是抛弃了世间的享受,沉入冥思并且最终开悟,这深刻地影响了佛教的修行风格。
      宗教知识分子阶层推演的神各具特色,有的不食人间烟火,有的宛如世间的翻版,但是始终和民众保持着距离,始终对人的堕落感到失望。世间种种的不幸变成了神的惩戒,种种好运则变成神的恩宠。为了能得到神更多的恩宠,信众时刻保持自己言行举止不触怒神。宗教知识分子阶层则把原始的献祭和狂欢抽象成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以至于进一步归纳成具有伦理道德倾向的教义。服从神的信条就能得到神的恩宠,也就能脱离厄运得到救赎。宗教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与神交流,而逐渐变成现世的人的精神寄托和指引,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相关阶层各种利益的增长也带来了宗教的组织化,宗教活动更加理性。
三、神影响人
      人认为超凡力量能够支配现实世界,也能给予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因此不断践行着神的信条以获得神的恩宠。神的信条就是宗教的教义规范,是宗教的神认可的行为。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教义规范,同时同一个宗教的信仰也在影响着不同阶层的不同行为。
韦伯笔下的儒教是以家产制为基础的重视礼仪的宗教,把自然法则和仪式法则合二为一,融于统一性之中,主张适应尘世。儒教徒并不希望通过抛弃生命和社会现实而获得拯救,因为生命的被肯定的,社会现实是既有的。印度教也是安于既有的社会秩序,前世的功德与过恶决定现世的命运,现世的功德与过恶决定来世的命运,万物的生死在因果报应的轮回当中。儒教和印度教的信徒更加容易忍受现状而不思改变,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国和印度高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不易变更的文化传统。
      基督教作为西方的主流宗教,由于原罪和耶稣受难学说而更具救赎意义。尘世充满着人的欲望和罪恶,人的一切目标都处于低级状态,对尘世感官上的沉迷都会妨碍到最终的救赎利益,所以得救的基本前提是禁欲克制。但如何具体得救成了不同教派的主要分歧。有些教派主张出世的禁欲主义,认为接受尘世就会导致神的疏远,应该彻底地脱离尘世。有些教派则主张入世的禁欲主义,应该积极地参与尘世活动,用自己的成就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还有一些教派自称能代表神,只要真心忏悔就能通过各种替代的方式得到救赎,这就要求对宗教机构的服从。不同教派的教义导致了信众的不同行为,也促使了西方多元化的变革,尤其是激发了西方的物质和精神领域不断扩展。
      同一宗教信仰对于不同的阶层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每个阶层都出于自己的目的而接受神的影响。对于衣食无忧的阶层来说,宗教信仰是他们成就和身份正当性的证明。对于宗教知识分子阶层来说,宗教则是他们用来解释世界的工具,把世界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加以理解。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宗教信仰是摆脱痛苦和公平求偿的情感依托。另外,教士阶层对待宗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普罗大众则更容易受到宗教情感的煽动蛊惑而盲目崇拜。
四、人代替神
      韦伯笔下的宗教除了介绍不同宗教的教义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变迁,更主要的在于通过对比,突出西方基督教的理性化发展历程和由此产生的推动社会变化的作用。正如韦伯所说,随着理性化过程的向前推进,有条理有系统的宗教目标越来越把狂欢的行为转变为一种比较温和但相对持久的习惯,而且是自觉拥有的习惯。于是,宗教神圣化的目标会变得以来世和道德规范为取向,其目的不再是控制神,而是成为神的工具,或者在精神上与神融为一体。也就是说西方宗教的理性化发展,不仅在于宗教仪式方面的改变,还有对信众的道德教育,信众对于来世的救赎更多寄希望于遵守现世的行为规范,用自己的实际成就来体现神的作用,证明神的恩宠,表明对神的信仰。
      从对神的盲目崇拜,到对神的理性信仰。从安于现状的适应尘世和冥思苦行的拒绝尘世,到专心致志的改变尘世。韦伯欣赏的无疑是后者。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和手段去实现更加理性的目标和理想,信徒把自己当成证明神的工具,殊不知这就是人理性的力量,足够理性的人就代替了神。他们的幸福生活不是寄托在来世,而是在今生奋斗中实现。这其中尤以宗教改革后的清教徒为代表,他们奉行入世的禁欲,用理性的思维和计算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培育了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变革。
      但是当个人成为信仰的主体,世俗的生活也变成神圣的时候,宗教神圣的根基就削弱了。个人的理性专注于行为的理性,而更少考虑目的的合理性时,理性主义就被功利主义所取代。当人代替神的时候,人也就变成了手段。
五、到尘世去
      起初超自然的支配力量产生于人的尘世需求而外在于人,后来神被人理性的理解和认识,一种理性化的思维和方法从西方的宗教中产生,并被信众掌握同时运用到经济贸易和社会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理性化和人类关系的理性化。在法律中出公法和私法的区别,也催生了各种契约和利益共同体。一切从模糊混沌变的清晰明朗,一切都好像可以被赋值计算,一切特殊的人际关系在理性化的浪潮下仅偏居在传统文化中。
      人类从神那里汲取到理性的力量,在为自己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更便利的社会享受的同时,也使得人逐渐迷失在奋斗中,忘记了信仰和价值,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似乎在全面运用理性化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犯把人当成手段的错误,那么更加提倡和加强价值的培养就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应有之义。

感想:读书是对自己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读书也像是一场修行,既要胸怀天下,又要心无旁骛。每次读一本书就像是爬一座山,有时候爬得快,有的时候爬得慢,但是在团队的影响下,总是能爬到山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看完一个大家的经典彷佛功力又提升了一层,希望新的一年用更奋进的姿态爬更高的山、学更难的功夫,把书读好。
-----------------------------------------------------------------------------------------------
2018年10月10日-2018年11月14日
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原始分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人何以群
——涂尔干思想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化

        人是十分矛盾的存在,我们思想能翱翔四海,躯体则困于此地。万变不离其宗,人不能单独存在,每个人总是属于某个群体和社会,总是和周围的人物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涂尔干笔下经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各具特色,又终归统一。
一、过去:原始的机械团结
        涂尔干擅长历史分析的方法,喜欢从事物原初的样貌中寻找本原的所在。在澳洲和美洲的原始部落里,涂尔干看到了较为低级的社会都是由同质性较高的人组成的。同一氏族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相似,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都是一样的。共同生活的群体也如同一个人一样,群体是个体的依靠,群体是个体之上的权威。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个体的劳作和奉献,需要调动每个个体的情感,群体的共同活动又激发这种情感,促进了为群体贡献的活动,因而在群体活动中衍生出了各种仪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集体的情感被认为是生命本原的体现,被当作了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圣的权威一经产生便同其他事物划分了明晰的界限,圣凡有别的禁忌也传染到其他事物关系中,形成了原始社会里的最初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无论是外婚制,还是财产权和契约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归属,涂尔干把这些化成集体力的作用和影响。
        从集体中产生的无形的力,也就是客观实在的社会作用,不断约束着、督促着集体变得更加集体,个人完全被集体压制。
二、现在:发展的有机团结
        同一氏族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但是不同氏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随着不同氏族的融合扩展,氏族间的差异变成了较大群体的内部差异,群体内部开始分化。同时不同地域的联系也日渐密切,群体不再是密不透风的板结,生活的需求和生产的活动更加多样化。原有的群体内部的分工逐步联结成社会分工,每个人的工作更加稳定,形成不同的职能系统,原始的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机械团结社会逐渐瓦解,新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有机团结社会逐渐建立起来了。
        机械团结社会的瓦解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进行的,个体不再直接同群体发生关系,而是通过社会内部的不同系统,原始的集体情感对个体的影响因此而减弱,个体生产和生活的动力逐渐被个人因素所取代,人格等个性体征在社会活动中逐渐鲜明而富有活力。个体能更加独立运用各种观念,形成自我的自主意识。同时,更多不同群体的融合,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政治社会的组织——国家。国家的权威在内部各个群体之上,国家会介入群体对构成其的个体的压制,因而能解放个体,为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
        集体的情感虽然已经减弱,但是集体的约束仍然还存在,尤其是一些侵犯集体利益的法律和追求非个人利益的道德还在发挥作用。不过,在法律领域,个人逐渐成为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拥有更多的权利和义务,地位逐渐与群体相等,甚至成为群体的代表。个体在政治生活当中也在发挥着越来越直接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个体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决策。
        当前的机械团结社会并没有完全完成,而是处在发展当中。个体在发展的社会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忽视集体的生活,缺乏集体的限制,这助长了个人的需求和欲望。一旦人们不能满足自己过度的需求和欲望,且得不到合适的化解,由此形成的社会环境思想容易造成社会冲突或者加剧自杀。同时在发展的社会中,旧的规范因为社会变迁而逐渐失效,但是新的规范的建立又面临挑战,社会内部存在不平等的环境,某些领域的人与社会关系出现失范的现象。另外,个人的地位提升和个性的不断彰显,对政治生活的稳定的反思性造成冲击,国家不能成为其本身。
        有机团结社会取代机械团结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就是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有机团结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个人逐渐取代群体的位置,人格逐渐拥有群体的权威,这一切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直至个体和社会形成较为稳固的关系。
三、未来:规范的有机团结
        对于未来的人与社会关系,涂尔干没有做过多具体的设想,而是在人与社会中提供了一个中介——职业团体。职业团体打破了氏族家庭等原来集体范围的界限,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职业行业的联合。个体的集中不再依据地域血缘关系,而是以社会活动为范围衡量。
        个体在职业团体中接受新的集体情感,遵守由此形成的职业伦理规范,可以对不切实际的个性进行抑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职业团体高于个体,因此能对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产生影响,积极推进新的社会规范形成,能够在订立契约和处理财产等方面发挥公正的作用。同时职业团体作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沟通中介,能够在政治生活中起到既代表不同职业的个人,又密切联系国家和个人,使国家正常不受干扰的作用。
        职业团体在过去一段时间存在过,但是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变迁而消亡。为了在未来能够建立起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团体,涂尔干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方式,在学校培养下一代。由于发展中的有机团结社会缺乏集体的情感,缺少对社会的依恋,导致社会道德滑坡,利己主义盛行,所以在未来的完善的有机团结社会应当在个体心中培植社会公德,养成遵守社会道德的习惯,培养具有理性的自主意识,在个体身上实现社会需要的社会化。
        未来的社会是规范的有机团结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在新的职业团体中变得稳定。
四、总结与反思
        从涂尔干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一个最高权威的存在,那就是社会。社会由个人组成,但是又发挥了不同于个体构成的作用,有客观独立的影响存在,成了新的事物。就如同在一堆无生命的元素中产生了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个体作为社会的组成,要依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对社会产生了服从,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但是社会同一般的有机体生命不同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又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意识和行动能力。虽然这种表现会而个体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但是同一社会的个体中总能找到相似的存在,语言、文化,乃至观念意识都是社会的产物。
        这样,在人的身上自然就具有了两种属性,一种是个体特性的存在,是与个体相关的内容,另一种是非个性的存在,是个体之外的社会的作用。个体特性是先天的存在,表现在人的欲望和需求,以及个人的思维等方面,而非个性的存在是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对于下一代来说则是在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表现为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这两种属性在人的身上应该是统一的存在,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无论是两种属性内部冲突,还是两种属性与社会环境不适应,都会造成社会的失衡,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个性过强,非个性过弱,则会使得个人的需求和欲望得不到合理限制,会突破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或者造成个人心理的波动,容易造成公德丧失和自杀非正常增长。非个性过强,个性过弱,则会使得个人受到群体更多压制,影响社会分工的扩展和效率,也会限制个人的自由发展空间。如果两种属性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个体将会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与社会发展脱节。
        那应该如何使两种属性统一?如何使两种属性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呢?涂尔干给出的答案是科学和教育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统一两种属性,用教育科学调节适应社会环境。
        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在人心中引入理性,理性认识社会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对待社会的复杂存在,即社会事物是能够认识的,同时社会的复杂不能简单化而是正确对待这种复杂,个人的需求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前提要符合社会的规范。人能够理性的认识,并且运用这种理性,这样就在个人需求和社会规范之间找到了个人的自主空间,也找到了个性与非个性之间的统一。
        用教育科学调节适应社会环境是指涂尔干重视教育科学的作用,教育科学是对教育经验的理论总结,也要指导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涂尔干对于一些盲目照搬过去教育经验和模式的做法十分反对,对于教师教学方式千篇一律也十分反感。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锻炼和培养下一代承担社会职责和义务的观念和能力。为此,教育科学要时刻保持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反思总结,积极同社会学相结合,指导学校开展集体活动,教师因材施教,以及研究使学生提前习惯于遵守社会规范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科学来纠正当前教育领域的弊病,使得个人发展适应社会的环境变化。
        从涂尔干的论述中还可以看到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个人构成群体,群体互相融合构成更大的群体,以至于最后产生国家。在群体不断融合产生国家的阶段,也是个体从群体内部不断分化出来的过程,在外部拥有更大统一性的同时,内部产生了更大的差异性。等到形成现代民族国家之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群体形式逐渐消亡,个人直接和国家发生关系,社会分工也凸显出个体的主体地位。这时过度的个性化出现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需要依靠社会分工形成的职能的系统的联系形成新的中间群体,也就是职业团体,以使得社会结构稳固。正如从机械团结社会到有机社会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一样,有机团结社会的完善和规范也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地球村的实现,国与国之间能不能形成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形式存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感想:1、能够集中时间读这么多本书超过了自己的预期,自己更有信心和底气继续读硬书。
2、读书过程中对作者的思想有一个慢慢接触,慢慢成形的过程,但是能够感觉到思想的存在,却不知如何表达。
3、对于如何记笔记,以及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 此贴被易航宇在2020-09-08 23:57重新编辑 ]
Posted: 2018-11-16 12:24 | [楼 主]
贾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5
威望: 175 点
金钱: 1750 RMB
注册时间:2018-01-12
最后登录:2020-11-12

 

对马克思观点的理解相当到位了!一起加油!
我是小猴,我在阳光阳刚的成长中…☀
Posted: 2019-05-09 20:01 | 1 楼
贾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5
威望: 175 点
金钱: 1750 RMB
注册时间:2018-01-12
最后登录:2020-11-12

 

虽然没有系统看过齐美尔,但我感受到你已经把他的观点系统串联了,很厉害惹!
拜读你的报告已经成为习惯了哈哈哈,期待你下一次的思想巅峰~
我是小猴,我在阳光阳刚的成长中…☀
Posted: 2019-08-17 20:57 | 2 楼
贾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5
威望: 175 点
金钱: 1750 RMB
注册时间:2018-01-12
最后登录:2020-11-12

 

读的很有感觉,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谈曼海姆的思想很有意思~
我是小猴,我在阳光阳刚的成长中…☀
Posted: 2019-10-27 21:30 | 3 楼
贾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5
威望: 175 点
金钱: 1750 RMB
注册时间:2018-01-12
最后登录:2020-11-12

 

社会学的内容很繁杂不好串,但航宇兄总结的很好~向你学习!
我是小猴,我在阳光阳刚的成长中…☀
Posted: 2020-09-15 15:20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3221(s) query 5, Time now is:09-14 03:0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