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心芳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1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心芳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7-11-05
最后登录:2019-01-11

 王心芳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10

书单: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卷
本次汇报主要汇报《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内容并对《资本论》三卷内容做一个总结。相对于《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第二卷的关注点主要转向对资本的形态、资本循环及周转的论述,同时对于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也从单个资本家上升社会总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资本论》第三卷大部分内容论述有关“利润”的问题并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以下主要从几个关注点上来总结《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一、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资本运动的总过程中,资本要依次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变化,与这三种形态变化相适应,资本的运动也依次分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即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生产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事生产消费,他的资本完成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一种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售卖阶段:资本家作为卖者回到市场,出售他的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资本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阶段的运动,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的。资本耗费在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耗费在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就是资本完成循环过程的全部时间。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既不能生产商品,也不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在流通领域内耗费的各种费用叫做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另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
二、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的时间,包含着资本在循环期间的间隔时间,即资本以某处一点作为循环起点,下一次重现回到这个起点所花费的时间。资本周转一次,同一资本价值就能实现一次增殖过程或生产过程就能更新一次。在谈及资本周转时,作者区分了作为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例如固定资本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部分地损耗,它的价值也就根据物质损耗的程度逐步地转移到产品中。而流动资本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地损耗掉,其价值也是一次性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因此,相对来说固定资本的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的周转时间短。正是由于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不同,因而无法计算它们的平均周转。要计算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必须把质的差别进行转化,即把预付资本不同部分的特殊周转,转化为只有周转时间差别这样的同一种周转形式。方法就是将这些生产要素全部转化为货币形式进行计算。同时在这一章中作者也从生产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组成结构等方面对重农学派、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等理论在概念上的混淆进行了评论。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资本的考察上升到了社会总资本的考察,同《资本论》第一卷中对于单个资本家资本的积累的论述,社会总资本的考察也从简单再生产开始,作者将社会总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一部类:生产资料,在实物形式上具有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第二部类:消费资料,在实物形式上具有能够进入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而这两个部类都由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组成。对于社会总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作者也是划分部类依次进行论述的。
四、利润问题
(一)剩余价值与利润
在剩余价值与利润的问题上,作者首先论述了利润的产生过程。即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即W=c+v+m,成本价格用k表示,于是商品的价值公式就变成了:W=k+m。在资本家眼中商品价值一部分是成本价格,一部分是资本价值增殖的部分,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的增值额。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形态,叫做利润,用p来表示。那么,W=k+p在这一部分,作者区别了生产商品本身的实际耗费和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耗费。资本家不以实际耗费的劳动来计算生产成本,而是以他耗费的资本来作为生产成本,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在他们眼中,商品生产成本就是商品生产的实际耗费。因此,成本价格只能反映资本的耗费,而非劳动的耗费,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产物。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生产成本的形态上,可变资本的特殊作用,即作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的作用被模糊了。似乎利润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掩盖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剩余价值和利润两者具有一致性,就其实体和数量而言,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它们也有区别: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联系,直接表现了它的本质;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相联系,就表现为利润。由于劳动力的价值采用了工资形式,在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似乎都得到了报酬。于是,利润就不像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而像是由资本生产的产物,这样,剩余价值也就不再被认为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被看做由资本创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使得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变得模糊不清了,掩盖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源于资本生产关系本身,同时它又反过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随后,作者又论述了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和区别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二)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社会总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部分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会引起不变资本部分的显著增大,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缩小,这样资本的有机构成日益提高,因此利润率便日益下降。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存在利润率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作者也在文中详细论述了资本的利润率同资本的有机构成呈方向运动。但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是“直线”下降,而是一种“趋向下降”,不排除一定时期会有上升的可能。例如剥削程度的提高、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不变资本的各要素变得便宜、对外贸易等均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但并不会取消利润率下降的总规律。也正是这一规律使得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危机的必然发生。在生产领域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在利润率下降的过程中,必然拼命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获得超额利润。然而,在利润分配中,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也就是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从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向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必然会逐步激化。这一矛盾的尖锐化必然会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三)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产业资本家为了集中资金从事生产活动并节约流通资本的数量,便要求由专门从事商品销售业务的商业资本家为其推销商品服务。这样,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就逐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由商业资本专门执行的职能,商业资本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这样,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商业资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因此它也要获得利润,否则资本就会转移。如商业利润率低于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商业部门中的资本就会向生产部门转移;反之,则会引起生产部门中资本向商业部门转移。通过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资本在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际自由转移,最终使商业利润率与产业利润率平均化,分获平均利润。商业利润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规律支配。商业资本家根据他的资本数量,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知识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将其剥削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所以,商业利润的本质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所创作的剩余价值。其实现方式是商品销售价格高于商品购买价格,其差额即为商业利润。产业资本之所以愿意转让这部分剩余价值,是因为只要纯粹流通费用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内,商业资本经营商品,可以大大减少流通中的资本,节约的数量远远超过耗费的纯粹流通费用,并且有助于产业资本的节约和利润率的提高。此外,因为商业资本活动的独立性,使它完全有可能超过社会购买力而盲目购进商品,这给产业资本发出虚假的需求信号,促使产业资本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从而诱发经济危机。
(四)生息资本、利息、信用
在上述商业利润中我提到作者将商业资本称为一种独立性的职能资本,与商业资本不同的生息资本是资本所有者通过货币借贷关系来获取利息的一种资本形态,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生息资本不是职能资本,不是产业资本运动中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而是重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本转化而来的。由此生息资本的提出就牵扯到关于利润和利息率的论述。根据生息资本的两种基本形式,资本主义的信用也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大类。在第三卷中,作者也对信用的二重性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及银行资本进行了详细论述。
(五)地租
封建地主获取地租,除了凭借土地所有权外,还要依靠“超经济的强制”,强行掠夺农民各种剩余劳动产品;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只能依靠土地所有权,按照纯粹的经济契约来获得地租。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是凭借土地所有权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中获取地租的一种土地占有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所有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资本主义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态。级差地租属于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这是某种自然条件被垄断的有利情况下,产品按生产价格出售而出现的超额利润,是由于土地的差别而引起的;而绝对地租是地主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最劣等地上所获得的地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庸俗经济学家萨伊认为,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三位一体的公式”是对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分配理论的讽刺性概括。很显然按照马克思之前的分析框架,不难理解“三位一体的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资本家阶级与土地所有者共同对雇佣劳动者进行剥削的关系掩盖起来了。在第三卷的最后,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分配关系的相互关系,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感想:
1.读书要“纯洁”,就按步就班把书读好,学会舍弃不必要的,保证读书时间。
2.边读书边做好框架梳理,不求内容很完善,要写好主干。
---------------------------------------------------------------- 

2018.9 .1——2018.10.10
书单:《经济与社会》
《资本论》第一卷
       本次读书汇报主要汇报《资本论》第一卷内容。在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卷中马克思主要探讨了商品、货币、资本的产生、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等基本问题,以下我从六个方便进行总结汇报。
一、商品和货币
       在第一章的开篇,马克思介绍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以及在商品交换中价值形式的发展历程。商品的价值只是一个概念,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交换价格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在这一阶段中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价值形式相互区别和对立,一件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价值形式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等号左边的),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等号右边的)。第二阶段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件商品经常地表现在许多其他商品上。第三阶段是一般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来表现。正是在第三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出现了一般等价物,而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种商品上时,一般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第四阶段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在货币形式上,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由黄金或白银来充当。通过商品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才发生社会联系,他们私人劳动才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商品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现在却成为人们命运的主宰,这就必然使得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性质,商品拜物教由此产生。
      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在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中,作者论述了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引发的后果之一信用货币的出现。
在本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的论题是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公式是W-G-W,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是为了买而卖。资本流通则与它相反,其公式是G-W-G,及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当然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如果公式前后两端的货币是同质的,那么这一流通并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公式中第一个G和第二个G并非是同质的,中间是有一个增值额的存在,这个增值额便是剩余价值。这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也就变成了资本家。但是这个增值额显然不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因为并不符合市场交换的等价原则,但却是在流通中得以体现的。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资本流通中货币转化为商品后,又由商品转化为有了剩余价值体现的货币。是什么样的商品产生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后面几章节中作者所集中论述的特殊商品——劳动力。可见,货币之所以可以转化为资本,是以这一特殊商品劳动力为基础的。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
       作为劳动力的买方,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就是为了消费劳动力,而劳动力的卖者自出卖劳动力后就成为事实上的工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就是强迫工人就行劳动。于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由此开始。资本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价值增值过程的产生则是由于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是两个不同价值量差额的存在。例如,资本家支付了劳动力的日价值,劳动力一天的使用即一天的劳动就归资本家所有,尽管工人劳动6小时就可以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但资本家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而可能是让工人劳动12小时。这就是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表现。尽管在此过程中也耗费了生产资料,但也抵不过劳动力所创造出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即购买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反之,转化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再生产出超过自身的价值而下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变为可变量,因此,被称为可变资本。在此,作者引出了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值额,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的剥削率,是工人受到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通过延长工作日总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在第二章中,关于工作日的论述主要体现了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总长度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剥削工人。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资本家通过协作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式来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来剥削工人。同时,作者在本章中也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制作工具机开始,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度到机器大工业。机器的发明和创造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机器成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机器的使用,不但直接造成劳动力贬值,它还会因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下降,从而间接地使劳动力的价格下降。同时,机器虽然可以缩短劳动时间,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一部分工人因机器排挤而失业,形成过剩的劳动人口,因此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家强加给他们的规则。同时,机器也成为把工人及其家属的全部生活时间变成增值资本价值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
四、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剩余价值是生产工人的本质特征。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发生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的劳动组织发生巨大的变化。机器大工业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资本家一方面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榨取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又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榨取剩余价值,因此,价值增殖是资本家的本性。
五、工资
       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也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工人劳动全部表现为有酬劳动。劳动力价值以工资的形式表现,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在实行计件工资的地方,资本家常以工人生产的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而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工资的形式。
六、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的两个假定条件是:一、假定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商品转化而来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资本主义生产作准备;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只有顺利地通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才能实现剩余价值。二、假定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所有者。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即所谓的“资本生资本”,工人阶级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的追加资本。剩余价值中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个人收入而消费掉,另一部分则被作为资本积累起来。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积累,即尽可能把多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重新转化为新的资本。显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的积累对无产阶级的命运产生重点影响,这也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定了工人工资变动的界限,并把这个界限牢牢控制在适合资本积累的限度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如果这个由工人阶级提供而由资本家所积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至于只有天天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那么,工资就会提高,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酬劳动就会相应减少。但是一旦这个减少达到某一定点,致使滋养资本的剩余劳动不再有正常数量供应时,反作用就会发生,即收入中作为资本的那一部分就会减少,积累削弱,工资就会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资本对工人既吸引又排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此外对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用类似神学的方法来解释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认为在很久以前有两种人,一种是勤劳、聪明而且节俭的精英,另一种是好吃懒作的无赖汉。第一种人逐渐积累了财富,而第二种人由于耗尽了自己的一切,最后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可出卖的东西,社会之所以出现贫穷和富有,其原因就在此。然而事实上,资产阶级的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读书感想:
        1.首先在读书阅读方面,《经济与社会》的阅读总体耗费时间很长,即便部分内容在暑假读过,《经济与社会》读的时候没有做笔记,时间跨度也有点长,而且有些概念,读着读着又迷了,不过总体来说,整体阅读感还可以,有些内容迷迷糊糊的也能继续往前读,在韦伯的书中也有对于马克思相关问题的回应,《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比如商品、货币、资本因为在高中有些点接触过,感觉是那种知道结果去寻求原因的阅读。
       2.在读书状态方面,本月的阅读量没有达标,目前正在阅读《资本论》第二卷,平时一周正常的话可以有大概四天时间可以集中阅读,所以整体来说,阅读的感觉还是有的,总觉得时间不够,很珍惜集中阅读的时间,但是不读书的时候就将其抛之脑后,似乎是只是输入,没有消化和反思。连马克思这样的伟人都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深入研读过1500余种各种著作,做了100余本的摘录和笔记。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勤奋。警醒自己多读书,多和读书会伙伴交流。-------------------------------------------------------------------------------------------------------------------------------------2018.7.23——8.25
一、书单
    韦伯著作:《儒教与道教》、《古犹太教》、《印度教与佛教》、《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学术与政治》、《支配的类型》、《支配社会学》、《非正当性支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读书汇报
       本次主要汇报的是最近读的印象很深刻也让我读起来很痛苦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这本书主要包括三篇韦伯关于社会科学基本问题及方法论的文章。
       首先,韦伯对在对象、工具和方法诸方面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文化科学(同社会科学同义)进行了界定,这两种科学的区别是形式和方法论上的区别,而非存在意义上的区别。韦伯指出任何文化科学的先验前提,不是指我们认为某种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文化有价值,而是指我们是文化的人类,秉具有意识地对世界采取一种态度和赋予它意义的能力和意志。在韦伯看来,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文化科学的目的是认识这种实在的独特性质。但并非所有的实在均能成为有意义的文化现象,只有那些与人类依据一定的价值(例如价值观念、个人兴趣、阶级利益等)与该实在发生联系即所谓的价值关联,才能由实在变成文化现象成为文化科学的研究对象,即那些依照某种价值观点对主体有意义的实在组成部分才会成为研究者的对象。因此,价值关联和文化意义成为文化科学研究者选择研究对象的根据。
       那么在此过程中,价值是如何赋予实在以文化意义从而把握其特殊性呢?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普遍性应用及重复,文化科学主要通过理解。对于理解在韦伯对于社会学的定义中也有所体现,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这样的科学,它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并将据此而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对这种活动作出因果解释。在韦伯那里,理解有两种合在一起出现在理解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即一种合理的逻辑或数学的,一种是移情,就是所谓的对于他人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
       在此就要引入价值分析的概念,任何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都在于对实在进行经验的因果分析,揭示事件固有的和可能的联系,而在文化科学中,进行这种因果分析的入手处便是价值分析,即凭借解释使对象中之可能的精神内容成为人们的情感愿望、或应当的观念的表现形式,即一种价值关联的具体化和定向化,上述这些过程,我觉得就是一种研究对象的确立和界定的问题。
       在具体对文化现象的经验的因果分析中,韦伯采用的方法和方式是因果多元分析和理想类型。韦伯批判那些将文化现象的根本性的东西都解释为受经济制约或与经济相关。在经济解释遇到困难时,就将那些动机和因素降低为历史上的偶然的。而韦伯反驳到那些在经验考察中看来是偶然的因素都在与经济因素在相同的意义上遵循着它们自己的规律,对探讨它们的特殊意义的考察方式来说,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完全在相同意义上是历史偶然的。而理想类型是构建了一种理想图像、一种多种概念组成的概念图像、一种内在无矛盾的模型,借助理想类型与现实实际进行对照,从而梳理其中存在的联系和清楚的线索,并且把它综合起来,而随着实践认识的获得理想类型也不断在更新。
        在第三篇《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中主要讨论了文化科学研究的价值阙如(也可称价值无涉)问题。在开篇,韦伯批判了德国教授们利用自己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韦伯分析了存在和应当的区别,提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应当怎么样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于一定价值取向的选择。
可以看出,韦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的贡献是非常巨大和基础的,现在进行的探索式研究等均有相关方法论体现。
三、读书感想
       1.首先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本书读起来对我来说真是痛并快乐着。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完全没有思路和逻辑也没有看懂,就是一堆价值、价值解释、价值判断、理想典型等名字多次出现。后来我就看了书前面的导论部分,又结合重点内容看了一遍才稍微有些框架和逻辑顺序形成,但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只是读懂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书中的还有很多概念和思路没有读懂。上述的汇报的整个逻辑我仍然觉得很不严密,很片面。
       2.对于暑期大概5周集体读书,我的感受主要有两句话,即纯粹获得收获和思考激发兴趣。首先,纯粹获得收获。抛除杂念,按正确的方向带着些许的紧张感一步步的努力就会有可视的收获。这种收获是能跟上团队的进度,彼此可以进行相关的交流。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讲给别人不仅可以促进自己思路清晰也可以吸取别人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坚持读书。其次,思考激发兴趣,在读书过程中,内心毫无波澜就会一无所获,刚开始遇到不懂得地方,自己就会主观的在心中竖起一堵墙,一直难以跨越,过去我选择放弃。如今不懂得地方,我只当其为一种小障碍,我尝试去思考一下,当我跨越这个障碍时,有一种兴奋感并竟然有些期待遇到新的障碍即新的思考点。现在看书,其实看不懂的地方也有很多,也会有种焦虑和心里的不适,但并不阻碍我进一步的读书计划,比如《社会科学方法论》我现在大部分没有读懂,但是我会记得这本书,从其他著作方面了解或者遇到相似论题回读。
[ 此贴被王心芳在2019-01-11 18:52重新编辑 ]
Posted: 2018-10-17 16:57 | [楼 主]
陈瑞燕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6-03-23
最后登录:2019-12-30

 

芳芳很棒!我们与你同在呀
Posted: 2018-10-18 00:25 | 1 楼
雷贵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8-04-11
最后登录:2020-03-11

 

加油,加油,保持好的状态!
用心感受生命!
Posted: 2018-10-22 22:46 | 2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更新了
Posted: 2019-01-16 00:06 | 3 楼
yangwang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01
威望: 101 点
金钱: 1010 RMB
注册时间:2017-12-10
最后登录:2019-11-01

 

马恩原著都是大部头、硬骨头。理清思路很关键。棒棒哒~
Posted: 2019-01-24 01:05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3597(s) query 4, Time now is:03-19 19:3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