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田舒彦读书报告(更新至2014年4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田舒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1-27
最后登录:2017-05-23

 田舒彦读书报告(更新至2014年4月)

4月
《犹太教:一种文明》 摩迪凯•开普兰
《流动的现代性》 齐格蒙特•鲍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恩格斯
      摩迪凯•开普兰(1881-1983)创立了犹太教重建主义哲学体系,对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犹太教的活力进行了探索也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觉得他的这种思考不仅对于犹太教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定位也是有借鉴价值的。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指出犹太教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然后分析了危机中犹太教面临的破坏性因素和其自身所具有的保护性因素。破坏性因素包括现代政治秩序、现代经济秩序和现代意识形态。现代政治秩序中对犹太教具有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民主的国家主义”观念,这种观念的主要含义是:国家是一个有明确疆域的地理性群体,这个地理性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应该高于任何在该地理性群体之内或之外的其他群体的利益,在这个地理性群体中经济和社会交往应该不受任何约束。这样的观念与犹太人面临着在维护国家利益和遵守犹太教律法之间做选择的矛盾,尤其是现代国家政治社会化行动对犹太教育产生了冲击,必须接受足够的统一的国民教育使得犹太儿童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受传统犹太教的教育。
    现代经济秩序对犹太教的冲击表现在:作为经济斗争的显著特征而出现的种族偏见和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疲于奔命,由于工业化所引起的娱乐兴趣与舒适方式的变化而使得那种传统的“精神上”的满足变成了一种非实在的和不充分的东西,经济价值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建立,使得它在一个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秩序中同人类的需要产生了直接而必然的关系。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也说到“传统的瓦解导致经济更加摆脱了传统政治的、伦理的和文化的阻碍。它积淀出了一个新秩序,一个首先按经济标准来界定的新秩序”。现代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反映在人们对经济利益的热切追求和货币制度的发达,而且也表现在社会分工的精密化和科层制的普遍建立,人们追求效率、理性化、社会事务中的去感情化,这些都对精神和全面人格的发展产生了贬抑。现代意识形态对传统犹太教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在危机中也有对犹太生活方式起到保护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一些保持犹太人团结的精神理念和集体活动,如集聚的趋向、反对通婚的情感、共同的宗教活动、文化活动等。不过这些内在因素处于上述现代秩序也是受到一定程度冲击的。此外还有保护性环境因素,作者提到两个因素,一是反犹主义,这种外部的排斥可以促进犹太人内部的团结;二是天主教,作者认为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暂时妥协必然会激励犹太人继续保留他们的群体个性,并且自然会认为保留自己的个性本身与美国精神毫无相悖之处,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开普兰主要是在美国成长和生活的,所以他所说的犹太人的处境主要是美国犹太人的处境,但是这一点也可以扩展到其他国家的犹太人群体,与前述现代“民族的国家主义”也可以推测生活在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同样会有寻求将犹太精神与其所在国家主流文化精神和谐相处的方式。
        基于犹太教这样的处境,开普兰认为目前急需一项重建计划,并由此介绍和分析了当时主要的犹太派别及其对犹太教发展的观点。接着提出自己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只不过是他们的生活中面临着目前环境挑战的一个方面。所以,认为保护犹太生活的使命基本上是一项挽救犹太人宗教的任务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犹太教是一种文明的构成因素,这种文明包含了土地、语言、道德法则、法律和民间习俗、民间艺术还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等要素,应该将这些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保护犹太文明,他说“今天直接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来,并且从一种与这些客观现实根本不相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获得的理想主义和精神性是的宗教和生活分离开来,结果同时为双方带来了伤害”。随后作者划分出了历史上犹太教经历过的两个阶段,单一神教阶段和神权政治阶段,并预测和构想了下一个阶段的蓝图,认为在下一个阶段它将按照人类中心说来重新评价神本位思想,再次把追求义、发现真和揭示美看成是对上帝意志的服从,作为一种文明,犹太教将会按照现代思想的精神充满活力地继续存在下去。
        说到犹太教的发展就不能不涉及到与此相关的民族——犹太民族,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谈到了以色列的民族性和现代民族主义的含义。首先,他说明“在这些章节中使用的‘民族性’这一术语指的是一种合作生活的形式,‘民族’或‘民族身份’指的是通过这种合作生活的形式而集聚在一起的群体,而‘民族主义’则指的是赞成这种合作生活的形式的民族观念”。他指出过去使用的“民族”含义与现代是不同的,在过去“民族”更像是“教会”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是一个具有超验特点的集体,或者是一个在超自然的干涉下产生并支撑着的社会”,在现代“民族性就等价于国家的地位,所以对一群人来说,除非有一个国家作为自己的代表,否则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这加大了现代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的难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乱与此不无关系。所以作者指出“尽管它(民族主义)具有极大的潜在力量,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未能找到一种方法,去防止这些力量被利用于邪恶的目的”,“犹太民族若是想作为一个由星散在世界各地的群体组成的民族实在而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建立在这样一种希望之上,即人类总有一天要最终抛弃那种正在使各民族卷入一场互相残杀的战争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民族主义”。犹太人所强调的主要观念应该是民族性是一种合作生活的方式,其中的首要凝聚因素是文化或文明。对于犹太人的共同生活,作者着重强调了犹太教的律法书《托拉》的作用,“《托拉》是一个契约、一种权威性的工具,其内容有生活和历史的哲学,概括了一种民族方针,规定了伦理和宗教方面的行为准则,建立了一个司法体系的基础,论述了一系列礼仪方面的问题”。以此看来《托拉》和我们所熟知的儒家经典其实有很相似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种民族观念之下,使得生活在存在不同宗教信仰社会中的人会由于试图生活在不同文明中间而陷入一种无法忍受的忠诚冲突之中。此外在其他种种现代秩序之下宗教应该处于何种地位,作者提出有对宗教问题进行重新定位的需要,分析了宗教在犹太生活中的地位,区分了宗教哲学和历史宗教。接着开普兰分析了犹太宗教的民间性,他认为犹太教所主张的“‘教会之外无拯救可言’这样一种要求完全与人类本性的必然规律相一致,因为这种规律认为,只有通过与其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才能够拥有个性,完成自我实现或获得拯救”,而“在一个人把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从宗教转移到民族主义方面的过程中,他正在把自己的依恋从教会转向国家”。其实作为一种文明的宗教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会有使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与调和的智慧,现代的很多问题表现的就是这种平衡的丧失,而一种文明这种智慧的形成也是来源于受其影响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和谐需要一种这样的平衡,与日常生活相磨合积淀出的文明也拥有这样一种帮助人们达到平衡的智慧。
除了上面我所讲到的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
        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作者提出了两种现代性,一种是浓重的、沉重的现代性,另一种是轻灵的、流动的现代性。浓重的现代性的特点是极权、强制占有。而流动的现代性表现出批判强制性、重视个体性、快速运动、多元并存、不稳定等特点。作者用类似散文的形式总结了其所感悟到的两种现代性的多方面特征,主要描述的是流动的现代性,沉重的现代性作为参照而出现,同时反映出了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自由问题、个体化与公民责任的冲突、榜样崇拜行为、不稳定性与社会的分裂、应对差异性带来的心理压力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笔记,其中记录了他对资本、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货币的思考。与《资本论》的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对异化劳动和人作为类的存在物的分析,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与劳动产品相对立,劳动者与劳动相对立。资本非劳动者所有导致劳动者与其所生产的产品的对立,恶劣的生产环境、过分的劳动强度损害健康,精密的分工妨碍劳动者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些使劳动者从劳动中获得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所以劳动者与劳动的关系是对立的。“人是类的存在物,不仅是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劳动却使广大劳动者变得不自由。劳动产品、生产活动不属于劳动者,对劳动者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及其对自身生命活动的思考的剥夺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由此可见其实马克思关心的是人之作为人的生存境况、人怎样能够幸福地生活。不管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还是其他学科都应该只是一种工具,但是它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即由于纯粹学科知识内部完备性的趋向而背离使人幸福生活的目标,在自然科学领域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引发很多伦理上的讨论,如克隆、转基因等。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先通过对意识与现实条件关系的分析论证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尤其是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他在探讨历史的时候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接下来是对圣布鲁诺和圣麦克斯的批判,是以批判他们著作中逻辑上和事实上的错误展开的。最后批判了德国社会主义,这在《共产党宣言》里也有涉及。作者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问题是与德国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的。


3月
《资本论》第三卷
《虚构的犹太民族》 施罗默•桑德
《叫魂》 孔飞力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阎明
    《资本论》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具体分析了利润的定义,利润率的计算和利润在商业资本家、生产资本家、货币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马克思指出全部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即劳动者生产的超过其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品价值之外的价值,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生产出该剩余价值所投入的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之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单位可变资本(工资)所能推动的不变资本量增加,而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或者说剥削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资本不变,剩余价值也不会变,因此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利润率会下降,也就是在利润率计算公式中分子不变,分母增大,或者分子的增加速度比分母慢,所以分数变小。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利润率不变甚至提高,可能会通过提高劳动剥削程度、将工资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之下、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更便宜等方式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会导致工人人口相对过剩,引起失业问题,同时劳动力供过于求也会使劳动者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所能得到的待遇下降,我觉得这对当今全球性的失业问题也是有一定的解释力的。关于商业利润,马克思指出商人并没有增加商品的价值,他所得到的利润也只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也是如此。其后马克思谈到了一些金融领域的问题,比如信用制度、货币制度、虚拟资本等,对理解当代的相关问题也是有价值的。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马克思花了很大篇幅分析了级差地租,简单地说级差地租是由不同土地的生产力不同而形成的,被开发的生产力最低的土地不提供地租,但它决定了其他生产力较高的土地所能提供的地租量,地租也就是这些土地生产出的高于最差土地的利润,即超额利润,此外书中还分情况分析了级差地租的变动情况。在最后的两章中分析了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以及阶级。
    《虚构的犹太民族》简单说来就是指出了以圣经故事为基础编纂的主流犹太历史中犹太人被迫流亡、失去祖地的虚假性,还有一些为证明犹太人基因连续性而得出的一些研究成果并不能证明这一点,事实上很多简单的现象比如不同地区犹太人外貌有显著差异,表明犹太人基因并不具有连续性。而历史和基因的连续性正是用来团结犹太人和为建立以色列国的正当性辩护的,因此这两者的不可信引起了对以色列国家认同的思考,事实上“分散居住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的信念已经使以色列带有了民族与民主的矛盾以及相关的具体社会问题,比如宗教法庭、不允许世俗婚姻、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隔离等。这本书反映了后现代的一种反思精神,里面有很多历史故事来自于一些犹太历史学家,还有最近的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
    《叫魂》作者通过1768年的叫魂妖术大恐慌分析了当时官僚君主制的运行机制和身处其中的各主体的心理状态。全书以发生在江南的几起叫魂案开始,在这些案件中被告都因被怀疑用叫魂妖术害人而被普通民众施以私刑或者押如官府,但结果都是被告被证明并没有所谓的妖术而被释放。这些被告是石匠、游方僧道或者外地流浪者。但是对于妖术的恐慌仍然在扩散。接着作者分析了这次妖术恐慌发生的社会背景:经济空前繁荣,但发展不平衡;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规模扩大;环境恶化与生存危机。随后作者指出了与妖术恐慌有关的清朝统治面临的问题:满族入关后强制实行的剪辫令及剪辫与留发的政治意义;皇帝弘历所担心的八旗的汉化、江南骄奢淫逸之风对官员和满清贵族的腐化。其后说明了大清律例中与对妖术的惩罚有关的条款。此外作者分析了以剪辫为标志特征的叫魂妖术传言在中国引起恐慌的文化背景,即中国人关于灵魂与躯体可分离且灵魂离开躯体损害身体的观念以及头发与灵魂的密切联系。那么为什么被怀疑为具有叫魂妖术的大多是游方僧道和乞丐?首先,僧道被认为可以与神秘世界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既可以被用来帮助人也可以被用来害人,若是本地的僧道通常是受当地人尊敬的,而对于外来僧道人们更多的是怀疑和恐惧,因为人们认为外来僧道更可能用超凡的能力来害人。而对于乞丐,本就因为污浊被人们所排斥,常常与阴森、晦暗的、消极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也因此人们会将害人的妖术与其联系。不过作者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叫魂恐慌进行社会心理分析,而是要通过在这一事件中君主和官僚的互动来反映中国官僚君主制体制的特点。在这一事件中,最初皇帝是不知道有“叫魂”这种传言并已经在一些地区造成恐慌的,因为地方官僚在信息封锁上达成的默契,但是皇帝在地方除了常规的信息传送渠道外还有非常规的途径,皇帝通过自己在各省的耳目知道了叫魂事件的发展情况并向地方官员施压,要求找出幕后主使者。在官僚君主制下,官僚们的祸福掌握在皇帝手中,要尽量满足皇帝的需要,讨好皇帝,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动,官僚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来自皇帝的压力,比如在叫魂案中一些官员采取的“忙而不动”、“转移视线”、“统一步调”、“常规化”等方法,这些官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对“叫魂者”的清剿。而另一些地方官员在皇帝的压力下对抓获的被指控疑似剪人发辫者刑讯逼供导致大量被告受伤,部分死亡,而这种刑讯逼供所得供词多为编造也使官员们陷入重重迷雾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疑犯被带入京城由中央官员审问,这些中央官员们逐渐意识到这可能只是谣传,没有什么更大的威胁统治的阴谋并说服皇帝放弃清剿,最终使这一恐慌结束。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分析了这一恐慌时间中反映出的君主、知识阶层、普通民众的心理以及官僚制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主要介绍了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对于了解中国社会学学科的起源、重要的社会学家的工作及其贡献、社会学学科及社会学家的个人境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还是很好的。


2月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产生过程,剩余价值的存在及其获得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工作日、工作强度及其所反映的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与剩余价值的获得。这里面的很多内容在高中政治中也学过,不过看原著可以知道教科书中的一些被简化的语言都是怎么得出的。此外马克思引用的很多工厂视察员的报告及其他内容中对当时工人生活生产条件和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状况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说面包的掺假情况,工人拥挤的住房,简陋的危害健康的工作环境,我觉得与我国当前的状况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上比我国当前的整体情况更加糟糕,对于理解当前的中国有所帮助。
第二卷是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理解这一卷关键首先在于理解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一个是生产过程:……货币-商品-生产过程-增值的商品-增加的货币……,二是消费过程(主要是工人的消费),……商品(劳动力)-货币-商品(生活消费品)……;其次要区分几个重要概念: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划分固定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是逐渐转移到商品中还是一下子全部转移到商品中,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是否会通过生产过程而增殖,不变资本只是将资本转移到商品中,而可变资本却会是商品增殖,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只有花在劳动力上的资本才是可变资本,也就是劳动力工资(不论是何种形式),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就比较好区分了。在此基础上再理解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和资本的周转就比较容易了。
我觉得从某个方面来说《资本论》比韦伯和齐美尔的书要容易去理解,可以用一步步推演来理解,是自然科学式的演算,在一定条件下结果是唯一确定的,不同于典型的社会学著作中有些东西是需要一些感悟的,可能不容易说得清楚,受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绝对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科学总是会比社会科学更早、更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被推广的原因之一。


2014年1月
《论语别裁》南怀瑾
《社会学》齐美尔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写的对《论语》的理解,我觉得写得很精彩,很多观点我也比较赞同,对于如何为人处世很有启发。读它可以感觉到作者的从容、积极、乐观、豁达还有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了解我国传统儒家精神,修养心性还是很好的。
《社会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有单独的个体怎样形成群体、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又是如何运行的,群体、社会和个人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化,在第一章《社会学的问题》中讲述“社会化”时多次提到了“社会化”的概念,我觉得可以总结为社会化就是使个人学会如何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在书中他提到“当一个个人对另一个个人——直接或者通过第三者的媒介——产生影响时,才从人的单纯空间的并存或者也包括时间的先后,变成了一个社会”,也就是说单独的个人通过互动才形成社会,所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键就在于理解社会互动,而互动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的,在我的理解中,互动的内容就是具体的每一次互动,它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互动的形式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或者说是可以由对内容的总结概括而类型化的东西,更抽象一点,比如合作、竞争就是形式,而我们所看到的某个具体的合作或者竞争行为就是互动的内容。我觉得齐美尔所强调的“社会化”与韦伯所说的“社会行动”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都在于互动,与他人发生联系。其次是群体形成与运行的特点,对此齐美尔谈到了客观的“量”,主要是指数量、群体成员的数量对群体的影响,他将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量对群体有限制“某些从内容的和其他的生活条件出发需要的或可能的形式结构,恰好只能够在群体的要素的某一数量界限的这边或那边实现”;二是量对群体有促进创新的作用“直接由于群体的某些特定的、纯数量的变化形式,要求有另外一些形式结构”,限制作用可能在稳定的群体中比促进创新的作用更显著,而在量的变化中对群体的促进创新的作用更加明显,不过这两种作用应该是同时存在的。在此基础上齐美尔还具体谈到了团体规模与团体行为的关系。此外齐美尔还分析了群体中的个体心理,关注到群体中个体的心灵感受,比如“合作的成员,他做这一切会感到问心无愧,因为他作为这种成员是无名无姓的,感到与整体相吻合,甚至可以说受到整体的掩护,至少以为在形式上代表整体的利益”,这一点其实与韦伯所说的在官僚制组织中人员的理性化、去个性化也是相似的。关于群体的还有上下级秩序、社会群体的自我保存、社会集团的交错等,但是在谈到群体时齐美尔往往也会谈到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心灵感受,而且是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往往让人产生共鸣,这也是齐美尔的很突出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人、处于社会中的人心灵的关怀。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看这本书让人感叹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竟然可以如此相似,例如“在习俗和精神方面的十分高贵,会鄙夷任何遮盖掩藏,因为他们的内在的安全使得这种人能对秘密漠然置之,其他人知道我们什么或者不知道我们什么,他们是否正确或者错误地评价我们,高估或低估我们,都无所谓,泰然处之”,这和“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多么接近。关于这种思想的接近性在默顿的《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也有很有意思的讨论。


12月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卡尔•波兰尼
因为要准备期末的论文,也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课上所说的东西,12月后期开始准备课程论文,用于看书的时间确实减少了,所以看了两本比较简单一点的、与课程更直接相关的书,下个月还是会回归经典。
《现代化新论》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梳理了现代化的含义,进行了现代化思潮与相关研究概述,介绍一元多线社会发展观,梳理世界现代化进程及其条件、呈现出的特点,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最后讲到了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中的要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揭示自我调节的市场制度的危害,将几乎一切物质商品化将危害社会、破坏环境,提出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人的动力机制——饥饿惩罚,事实上自发调节的市场也需要强制措施来保证,“自由主义本身也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二是出现我们现在所谓的“嵌入性”观点,“一般而言,经济体系是被吸收在社会体系之中的”;三是对社会变迁原因的理解,他提出局部利益是推动社会与政治变迁的自然的车轮,变迁的最终动因是由外在力量决定的,仅仅在涉及变迁的机制时才依赖于内在的力量,提出阶级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它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它的成功是由它能够为之服务的利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而不是它自身的利益所能决定的,很多灾难常常是由于社会制度被破坏引起的。


11月
《经济社会学原理》理查德•斯维德伯格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
《货币哲学》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和《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一样都是齐美尔文章的集子,有一部分文章是重合的,但是前一本集子没有后一本那么包罗万象,集中在齐美尔思想的三个方面:一是对货币的理解,用他的比较形象的话说就是“金钱只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现代人要达到最终目的的中间环节被拉长了,而货币是通往最终目的的重要桥梁,因为货币体系发展到现代几乎能够代表一切,以致于人们忘记了它是手段,而把对货币的追求当做最终的目的;二是对男性和女性精神禀赋的差异的论述,女性是更加整体性的存在,而男性的各个方面则是更加分立的更加客观的存在,女性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事中,而男性只是部分投入,女性时刻不忘自己是女性,而男性则可以忘记自己是男性,就像奴隶时刻不忘自己是奴隶,而主人则不必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主人,目前世界上的主流文化是男性创造的客观文化,而女性有特殊的理解力,“重新分工或者细致区分不是指,要让女人像男人那样成为自然科学家、技术员、医生或者艺术家,而是指,女人能够做出一些男人做不到的事情”;三是个体灵魂的生命感觉,总的来说,齐美尔觉得处于现代生活中的人大多数的人生命缺少内在差异,丧失了个体灵魂的生命感觉,生命质地越来越稀薄,在齐美尔的理解中这与货币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货币哲学》是齐美尔对货币理解的系统的论述,他首先谈到了货币的价值,从物的价值谈起,对物的价值的评判原本是主观的个体化的,但是交换使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客观性,“交换是克服对象纯主观的价值意义的起因”、“在交换中,事物彼此相互表现其价值”,一涉及到交换就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它需要与他人有某种共识,要达成这种共识,就需要超越个人的主观性而达到一种客观性。货币作为衡量其他物的价值的东西,表面上看它必须具有一种内在价值,但是,随着它的符号化,事实上它是可以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它作为一种度量单位,就像尺子、温度计一样,它们的具体意义是人所赋予的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不一定要有内在价值,不过往往是最为需要和最有价值的物品最易成为货币,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最初的货币都是具有一定内在价值的实在物,而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推广,出现了几乎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纸币,通常我们称之为符号货币。货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只是用于表达物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所以货币只是目的序列中的一种手段,是达到最终目的的工具,齐美尔分析了人们将手段变为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指出如果我们花过多的注意力在最终目的上,那么能够用于为实现它的手段的力量就减少了,不利于目的的最终实现,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将我们的能量全部集中于在目的序列中本应下一步实现的那个阶段上去,即我们促进最终目的实现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手段看作是目的自身。在分析了货币本身的属性之后就开始分析货币对个人自由、个人价值和现代生活风格的影响。货币为个人自由创造了条件,使人得以摆脱对身体的劳役,对特定主人的依附。货币作为个人价值的衡量物,体现在偿命金、罚金上,对人身体的伤害可以部分用货币来抵偿,妇女的货币价值反映在买卖婚姻上,我认为这并不是说妇女的价值能够仅仅用钱来衡量,而是妇女的价值不依赖于她的嫁妆或者她从男方得到的钱,是妇女本身有价值,才值得拥有金钱。在生活风格方面,货币经济促成了理智功能对情感功能的优势,造成了生活风格的无特性和客观性,引起了物质文化的上升和个体文化的滞后。


10月读书报告
《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许纪霖 陈达凯主编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1800-1949年间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也有一些对历史的分析。这本书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我的收获主要是对那一段历史有了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要想有更清晰的认识还要读更多这方面的书。另外也可以把这本书里的内容与在那个时代所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相互参照,比如费孝通的《中国士绅》等。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是我看的第一本齐美尔的书,实际上也不是一本书,而是他的多篇文章的集子,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的问题的看法,然后是对各个领域的具体看法。我觉得他在界定社会学的时候,强调了社会以及社会学的方法,按我的理解,也许可以把社会学定义为以社会学的方法对社会及身处于社会中的人的科学研究,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在关于社会分化及其后果中,讨论了群体规模、分化对个性的影响,提出“小范围内的分化可能导致更大范围内的相似”、“分化实际上往往是一种进行和解的和令人相互接近的原则,而且正因为如此,是一种省力的原则”;此外还探讨了现代文化中的货币,主要是论述它的拉平化的作用和它对个人人格的影响,物品用一样的货币来表示,遮盖了物品本身的特性,无法反映出不同物品之间的差异,体现出货币的拉平化作用,另一方面正因为很多东西可以用货币来代替,是人们可以从具体的物品、事务(如劳役)中抽离出来,使个人人格有可能达到最高的保留,但这也可能带来许多负面效果,比如把物变为货币“往往也意味着生活的毫无内容和它的实质松散”,“使人们忽视经济交往中的很多东西也还有某些不能用货币来表达的一面”,“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的问题,越来越被它值多少钱的问题所排挤,对于事物的特殊的和最为个别的刺激的敏锐感觉,必然会越来越萎缩退化”。本书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社会心理学的讨论,社会心理也许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较为稳定的心理,他谈及了时尚心理学、羞耻心理学、审慎心理学、首饰心理学,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时尚,表现出羞耻、审慎,使用首饰时所反映出来的普遍心理。接着是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涉及了人们对他人可能具有的一些情感(如嫉妒、爱、感激)和常见的相互作用形式(如竞争与冲突、统治)。第五部分是社会化的形式条件:群体中个体的数量对群体功能的发挥、群体内相互作用的影响,比如两人群体和三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就是不同的;空间对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有影响;人的感官感觉对社会心理有重要影响,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的感官感觉发生了变化等。第六部分是探讨个人与社会,在阐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时候,给人比较浓的哲学讨论的感觉,不是很懂;最后讲了一个贫穷社会学,可以算作一个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例,指出人们对贫穷的态度、救济对穷人和社会的影响在社会学研究的范围里。
这本书里反映出的齐美尔的写作风格与韦伯和涂尔干很不一样,没有很多韦伯式的历史分析,也没有涂尔干式的数据、逻辑论证,风格近似于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表现得像由对现象的个人理解和思考而写的散文, 或者可以说是一种领悟,很有启发性,但也许不能算是标准的学术研究。
在《中国大历史》中黄仁宇梳理了中国有政权以来的整个历史过程,他会写到一些具体的故事,但是他注重的不是详细的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及中国历史演进的自身逻辑和特点。我觉得在他看来,中国的历史是非常连贯的,即使其中有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很多基本的因素是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比如中国的地理环境、统治者对于土地和农业的心态、对于经济和军事的态度、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和平与斗争,我觉得这是他把书名叫做“中国大历史”的原因所在,一种超越于单一的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对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总体上说中国缺乏大的变革,但是也有一些改革尝试,作者就花了很多功夫讨论王安石变法,尤其是其中的青苗法,作者认为这是一种金融改革,是运用一种金融的手段来解决农民种粮的问题,改革经历了很多反复,总的结果是失败了,中国不具备用这种方式发展经济的条件,这个改革的失败可能与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有相同之处。看这本书对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发展的路径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我还不能做到,还只是有一些这样做得意识。
《共产党宣言》很早就在历史书上或者政治书上看到对它的介绍,这次才真正算是看了它,虽然可能由于翻译、意识形态等原因,它与真正地原著还有差异,但是还是能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主题和理想抱负。这本小册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从阶级斗争和对立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的关系,重点是指出了无产者被剥削的地位,提出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分析了反动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后指出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应该具有的态度,激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工人阶级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



暑假及9月份读书报告
7月
《支配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欧文•戈夫曼
在《支配社会学》中韦伯首先讨论了什么是支配,提出了两类支配,一是基于利害状况的支配,即由于垄断某种东西而形成的支配,最纯粹的类型是市场上的独占性支配;二是基于权威的支配,即通常所理解的权力。随后讨论了第二种支配的三种正当性基础,即合法性、传统、个人魅力;分析了官僚制支配的本质、前提条件及其开展状况,提出官僚制的特殊性有分工明确、官员具有训练出来的专业素养、官职层级制、有明确的办事规则、职务运作以文书档案以及由幕僚与各种书记所组成的部门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有货币经济的发展、行政事务之量的增加、行政事务之质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同时讨论了官僚制机构的永续性、官僚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等。此后论述了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封建制对经济、权力的影响,甚至讨论了支配结构与心态、生活态度、游戏、艺术等领域的关系。接着分析了卡里斯马支配的特点,他对其在现代代议制中的体现表现出了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反思。最后韦伯讨论了政治支配与教权制支配的关系,主要是西方的教权制。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正如其题目中所说的,这本书主要是描述与分析人们是如何管理自己已经或可能让自己的形象受损的个人信息的,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如混合情境、自己人、明白人、丢脸者、会丢脸者等,揭示了人们进行身份管理的各种技巧,如控制信息的可见度、装等。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不想被他人察觉的、可能有损于一贯形象的事情,可能会在书中看到非常熟悉的场景,甚至自己也用过其中的一些方法,读起来挺有趣,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蒙受污名者。
8月
《经济与社会》上下卷马克斯•韦伯
在这两本书中韦伯主要讲了经济行为、统治、权力、等级与阶级、经济与社会制度、共同体关系、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我觉得韦伯在经济行为的基本范畴中主要讲的是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但是他并不是从数学的方式去理解它们,而是从社会关系、权力、制度等方面去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概念是“有用效益”和“经济的机会”。物的“有用效益”简单地说就是物的被重视为值得追求的和被相信的应用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人们认为一件物品所具有的对人有益的、人所需要的作用,有用效益意义上的“货物”就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件件东西,而是他们所承载的作用。“经济的机会”就是由制度方面令人期望的或者得到保证的对于物和人员有用效益的一种经济的支配权力所显示出来的机会,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由制度保证的对物和人员的有用效益的经济支配权力。“机会”这个概念在韦伯讨论等级与阶级时也用到了,他说阶级地位是依据货物供应的典型机会、外在生活地位的典型机会、内在生活命运的典型机会来界定的,这里的机会可以被理解为获得某种资源(有用效益)的可能性或者对某种资源(有用效益)的支配权力。我觉得他所说的阶级与等级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阶级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区分的,而等级主要是从社会声望(体现在生活方式、教育、出身威望或职业威望上)的角度来说的,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经济权力与声望是相关的,但是阶级与等级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说的。在关于统治的类型与统治社会学中,他写出了很多关于现代民主政治的思考,比如代议制、官僚制的特点和问题以及政治、公民与行政、政治教育等,同时他也写了政治统治的历史,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源头即西方的城市的发展。对于共同体,他主要分析了经济共同体、邻里共同体、家族共同体、人种共同体、政治的共同体,我理解,他主要是在描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宗教据我理解是与权力、统治、经济交织在一起的,在权力、统治上它本身拥有一定的权力,起到一种统治作用,同时对世俗社会的统治和权力有重要影响;在经济方面,它本身参与了经济活动,比如宗教财产的变动,同时它的教义也影响了人们对经济活动、金钱的态度和经济行动。
这两本书我觉得没怎么看懂,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印象,以上就是我现在所能够回忆起的东西,也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
9月
《宗教与世界》马克斯•韦伯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W.理查德•斯科特 杰拉尔德•F•戴维斯
在《宗教与世界》中韦伯首先表达了他对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围的看法,他认为社会学所要研究的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这种行为乃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其基础,基于宗教意识的有意识行为,而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他认为社会学家必须致力于理解宗教行为对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的影响,并且明白确认出各个领域所秉持的各种异质性的价值之间所可能产生的冲突。这本书基本上是围绕着宗教与经济伦理、理性化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但是在最后一章中讨论了宗教拒世理念及其对经济、政治、审美等领域的影响。
我觉得《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中主要是在讲西欧城市的经济、政治、法律、司法的发展历程,就像一本历史书。在本书的开端,他首先辨析了城市的概念,在他的分析中是有多种城市类型的,不过他主要写的是西方的城市。西方最初的城市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是很不相同的,那种城市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得到该土地的原有领主允许建立的一个经济、政治、立法、司法各方面几乎完全自主的一个非常自由、不受外部管制的地方,虽然它可能要向领主提供一定的金钱或者其他的东西,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会有一种“共同体”性格与“市民”身份资格,对今后西方社会民主和法律、社会管理方式、政治制度有很重要的影响。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是一本由组织研究领域的三种视角展开的,具体地说有对归属于这三种视角的理论流派的介绍,后来人们发现者三种视角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他们看到了组织的不同方面,它们分别侧重于组织的效率、组织中的非正式关系、组织对信息的分析和对资源的掌握以及这些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各有千秋,所以又出现了融合的视角,以更加全面综合的视角来分析组织;此外本书还提出了一些组织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方面,比如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与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和权力与控制、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组织战略等,提供了很多事例。这本书还是比较容易看的,也比较有意思,对了解组织行为有所帮助。



6月
《社会分工论》爱弥尔•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中的关键词有:功能、压制性制裁、恢复性制裁、机械团结、有机团结、道德、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社会分工及其反常形式。我认为这本书的核心在于阐述社会分工与社会秩序、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社会分工的程度影响了社会制裁方式的不同比例,即分工程度越高恢复性制裁的比重越高,压制性制裁的比重越低;社会分工的程度影响了社会团结的形式,缺乏分工的社会是机械团结的,社会成员相似性程度高,共同意识强烈,分工程度较高的社会是有机团结的,社会成员的差异较大,共同意识较弱,个人意识较强。在涂尔干看来分工是有道德属性的,它的作用不仅在与创造文明,它影响了共同意识的强度,从而影响了社会评价机制,影响了法律、道德、习俗,影响了社会秩序。书中指出社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增大;次要原因有共同意识的普遍化、移民、遗传性。但是分工并不是必然带来团结的,所以最后涂尔干分析了三种反常的分工,也可以说是破坏社会团结、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分工形式,它们分别是失范的分工(体现在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强制的分工(人们的能力与他们的工作不相匹配)、过于发达的分工。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通过对乱伦禁忌最原始的形式外婚制的原因的探究,提出这种禁忌是源于氏族成员对血的尊崇,因为“以血为媒介,祖先的生命才被其后子孙分有和共享,图腾存在是内在与氏族的;它化身与每个个体,存在于他们的血液之中。只有女性才能使图腾代代相传,所以与男人的血相比,女人的血与神圣基质的关系似乎也就更为密切”,但是其他氏族成员的血就没有神圣性了,因为祖先不一样,所以要采取外婚制。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系统地介绍了自己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方法。首先,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进而提出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划分社会类型、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从中可以看到涂尔干致力于将社会学发展为一门严谨的科学的努力,对于做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田舒彦5月读书报告
5月
《原始分类》爱弥尔••涂尔干 马塞尔••莫斯
《自杀论》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罗伯特•K.默顿
《原始分类》探讨的是人类是如何形成分类的概念的,这与涂尔干关于范畴的思想有关。范畴是指支配着我们整个智识生活的若干基本概念,例如时间、空间、类别等。书中通过介绍和分析澳洲分类类型及体系、祖尼人、苏人和中国的分类得出基本观点:人们将社会生活中的等级、社会关系类比应用到了对自然、宇宙的认识中,从而形成了分类的观念以及对各自然事物之间关系的看法,即“人们的社会关系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原形”。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重要著作之一,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反映了涂尔干对社会因素的重视,此外也反映出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结尾根据前文的分析对解决自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涂尔干论述了将自杀归因于个人问题(如精神错乱、神经衰弱、个人遭遇不幸、遗传等)的问题。然后又论述了将之归结为自然原因(如气候、气温)的问题,他提出,之所以在夏天自杀较多是由于昼长,在白天人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生活最繁忙、社会生活最紧张,有利于自杀。同样的道理,城市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男人的自杀率高于女人。在充分论述非社会因素对社会自杀率解释的缺陷后,作者开始论述社会因素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书中主要区分了三种自杀类型,分别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异常的自杀,对应的社会原因分别是社会整合不够以致过度个人主义、社会整合过度导致人们失去自我、社会变迁或个人生活的突然变化导致人们的欲望得不到调节和控制。这些结论是通过对以不同宗教为主的地区自杀率的比较、不同文明程度(或者说对教育有不同爱好的)社会自杀率的比较、对部分职业(如军人)自杀率的分析、对不同婚姻状况的人自杀率的对比以及婚姻对不同性别的影响的比较等得出的。文中引用了大量与自杀率有关的数据。所以这本书除了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之外也有很高的方法论价值,是一个实证社会学研究的典范。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被认为有突出价值的是“中层理论”概念、结构功能分析、失范理论、科层组织、参考群体理论。默顿对中层理论的强调,引导了社会学研究从宏大理论向可操作化的、与经验联系更紧密的研究转型,可以说是为社会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结构功能分析注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事物对社会系统的功能,包括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分析社会机制、社会结构对事物功能的影响。在对失范理论的讨论中,默顿将人们对社会的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认同与否划分出了个体适应的五种类型,认为不采用制度化手段来实现文化目标的行为是越轨行为,指出如果社会结构中没有足够的机会以制度化手段实现其所追求的文化目标的人们最容易处于失范状态、出现越轨行为。科层组织的相关问题应该最早是由韦伯提出的,默顿在他的书里重点谈到了科层组织的负功能、过度遵从的结构性根源、组织中强调关系的非人格化对组织功能的影响、知识分子与科层组织的关系,很具有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参考群体理论对理解群体的心理特征很有帮助,其中还讨论了很多具体问题就不细讲了。除了这些被广泛传播的重要内容之外,书中还辨析了很多概念,比如重新发现、预见、预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问题,也对我们理解相关问题有所启发。此外还有对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梳理及当时美国这方面研究的事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舒彦4月读书报告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爱弥尔••涂尔干
《社会学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涂尔干通过对原始宗教的信仰及仪式形成原因的分析,论述了他对宗教的起源及作用的看法,他的主要结论是宗教源自于人们对其所属社会的尊崇,宗教仪式上人们的行为是社会使他们所承担的义务。虽然仪式有很多种形式,但是不论它们表面上有多大区别,它们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观念是相同的,不论宗教生活的外表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一元的和一体的。通过集体仪式可以唤起共同信仰和人们对集体的感情,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的道德生活,使参加仪式的人感受到自身力量在集体中得到提升、用更大的信心面对世界。
具体说来,书中论述主要运用的是澳洲部落、胞族、氏族等集体的宗教现象的例子,包括他们的图腾信仰、禁忌、积极膜拜和消极膜拜等仪式等。前两卷先导问题和基本信仰主要是通过介绍其他人的主张,进而对其主张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的,逐渐提出自己对社会力量是宗教真正起源的看法。个人认为第三卷主要仪式态度是最精彩的一卷,在这一卷里,涂尔干进一步阐述了其对宗教起源及各种宗教仪式的社会作用的看法。最后在结论里,再次提出社会的观念是宗教的灵魂;讨论了什么样的社会才能为宗教奠定基础;宗教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知识的社会学条件,涉及到感觉与概念的区别、范畴的社会性是如何获得的。结论部分也很精彩。
《社会学基本概念》辨析了一些重要的社会学基本概念,例如社会学、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等。这里我想引述译者的这段话“韦伯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抽象的理论建构,而在于启发人们关怀与思考社会现实,也在于促使人们了解与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想“关怀与思考社会现实,了解与反思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看书的重要目的之一。
为何西方发展出了资本主义而其他地区没有是韦伯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表现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后的一系列对世界各地的宗教分析中,《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也是围绕这一问题写就的。虽然书的题目是儒教与道教,但是韦伯首先讲的是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中国的行政制度、税收制度、官僚体系及其俸禄制度、法律制度、基层管理结构、中国的士人阶层,其后才专门论述儒教与道教的主张、特点、发展及其对中国人心态的影响。前面关于中国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的介绍与我在上个月所看的《经济通史》中对西方这些方面的情况可以进行对比,感觉在理解它们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有同也有异。后面对于中国行政制度、税收等,尤其是对中国基层管理结构、土地制度、中国士人的心态的介绍和分析让我感觉很熟悉,很多内容与《中国士绅》、《江村经济》甚至是《乡土中国》中的许多内容很相近,让我觉得有些吃惊。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点:1、韦伯认为竞争可以激发改革创新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得很明显,然而在秦始皇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之后(和平化),就没有了改革的动力,而传统主义却不断巩固加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了竞争所带来的改革需求。我们自己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到这种拒斥外部世界的迹象,面对外敌只是修个长城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还有严格限制出海及海外经商的政策等。2、韦伯在不停地问,是什么导致西方发展出了现代的资本主义而中国没有,他分析了中国的几乎各种制度及重要的社会力量(从我在上一段对书中主要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据此他认为这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而国家结构是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心态”,他认为和西方相比,“中国缺乏一种特殊的心态,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里,而为官僚阶层与官职候补者所特别抱持的那种态度最是阻碍因素”;此外他还提及中国和平化之后,为战争目的而发行战时公债与进行国家补给而发展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出现,但是西方必须为自由流动的资本竞争,而这是西方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重要动力之一,另外对中国的地理条件的作用也略有提及。3、深入分析了儒家学说对人的要求,及其对人们的能力、经济心态的影响,并与道教进行了比较,最后在书的最后一章重点比较了儒学与清教理性化的不同内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后让我感兴趣并思考的是:韦伯何以形成他的思想?从我已经看过的韦伯的书中,我觉得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对事实的广泛、大量的掌握,可以说几乎所有分析与思考都是基于他所掌握的资料的,也可以说他有思考的材料,从他对大量历史材料的引述或注释中可以看出,看他的书有种看历史书的感觉(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的注释中还有不少《京报》的新闻,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虽然不可否认他的分析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分析能力有这些资料也没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没有这些事实资料作为载体,也不可能有深刻的、令人信服的分析。从涂尔干的书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所以,看大家的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如何分析、有哪些结论,还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思想过程,应该也是有益的。
[ 此贴被田舒彦在2014-05-24 17:06重新编辑 ]
Posted: 2013-05-16 21:23 | [楼 主]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你的心态非常好,不骄不躁。要将这种沉着坚韧的心态,转化到挑战读书上,一定可以取得大成绩。向你的研二的师姐们学习!
Posted: 2013-10-19 17:02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1268(s) query 5, Time now is:11-12 10:5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