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Pages: ( 2/3 total )
本页主题: 张雪霖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3月25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26楼bolatu36于2011-12-18 20:31发表的  :
对马克思和托克维尔的融会贯通很深刻。只是马克思和托克维尔还是不同的,马克思讲经济基础——主体行为的二元分析,托克维尔除了讲“民情”,还有“宗教”,在托氏那里,是美国的宗教、民情和法律共同塑造了美国的社会。这就是他和马克思认识的不同。
读得很好,很多提炼对我很有启发。加油!

师姐提醒的好,最近在思考方法论的一些问题,很多细致性的区别值得好好品味。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1-12-26 23:17 | 30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30楼冯川于2011-12-22 20:57发表的  :
可以在同一个帖子里开楼嘛,
删掉可惜了
读的很深入啊!

好嘞,下次再发帖就在楼道里编辑,还好自己存了根。吼吼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1-12-26 23:23 | 31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34楼田孟于2011-12-29 12:55发表的  :


我们实际上也快被后面的同志拍到沙滩上了........


同感同感,我们也注定被拍死在沙滩上,争取晚点被拍死。哈哈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1-12-30 00:02 | 32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Re:张雪霖读书报告(更新至10月7日)

2011年9月1日——10月7日(研一开始)


    1、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2、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3、吉登斯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4、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
    5、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
    6、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7、吉登斯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8、马林诺夫斯基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9、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
    10、拉德克利夫—布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11、拉德克利夫—布朗    《社会人类学方法》
    12、钱穆                《人生十论》
    13、曾参  子思          《大学 中庸》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被誉为“吉登斯的时代”,足以说明其在社会科学界中的地位。吉登斯一生著述颇丰,其思想历程大致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主要是集中对古典社会学理论进行梳理和反思(社会学思想史),第二个环节就是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结构化理论大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三个环节就是展开对现代性的实质分析(理论应用研究)。结构化理论与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结构化理论就是吉登斯思想大厦的根基和核心支柱,而吉登斯的目的正是运用结构化理论对现代性进行分析研究。那么下面就主要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进行分析。
         
      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而不是完全抛弃哲学、社会理论中三种突出的思想传统:解释学、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P25)韦伯是解释学的开山鼻祖,涂尔干可以说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马林诺夫斯基则是功能主义的开创者,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则可以说是一位结构功能主义者。下面就结合已经看过的书,将涂尔干、韦伯、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和吉登斯对行动与结构的分析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涂尔干认为可以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将社会现象当做社会事实来接受,对社会现象可以像对自然现象一样研究。涂尔干的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社会整合以及社会整合的机制问题,关于社会整合的机制的探讨,从前期的集体意识、结构的互赖和亚群体形成转向后期的集体仪式、符号以及对社会团结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出涂尔干从一种物理结构的强调走向对一种心理结构的偏重。总而言之,涂尔干认为社会创造了个人,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因此社会集体是外在于个体的神圣力量,其地位是远远高于个体的。而个人面对社会这一结构性力量的制约,只能够被动的适应。因此涂尔干的结构主义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制约力量,在其中看不到个人的能动行动。
 
      马林诺夫斯基作为一个功能主义的人类学家,强调的是一种“经验的文化论”,这种文化论不问文化的起源,只问文化是什么,它怎么发生作用,又是怎样变迁的,从而方可能把握文化现实和文化历程的规律。他尤其反对文化传播论和进化论对文化现象的解释,力求用功能理论对文化史进行解释。“功能始终是产生于对于文化迫力的反应”(《文化论》P105),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迫力包括三大方面:(1)基本的需要(或生物的需要),形成了营养、生殖和保护体系;(2)衍生的需要(或手段的需要),形成了经济、法律和教育体系;(3)完整的需要(或精神的需要),形成了知识、巫术、宗教、艺术以及游戏和游艺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区分了文化迫力和个人动机,“文化迫力只能从整个文化中加以说明,个人动机则是指社区分子所自觉的直接而有意识的行为上的冲动,这种冲动也是为外力所模塑的,他一面以本能的冲动为基础,一面又完整化而织成团体的调协行为。正是这种团体的调协行为或制度的作用,满足了文化的迫力。”(《文化论》P100)而关于文化的变迁,马林诺夫斯基则认为“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的文化论实则是一种整体的文化论,是从整体的文化层面谈文化迫力,而不是从个人动机或个人的需要来谈文化。对于个人动机而言,文化迫力是一种结构性的制约力量,不仅事先从根本上型塑着个人冲动,而且事后还从文化制度层面约束着个人的冲动,从而织成团体的调协行为。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对前人理论批判性地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可能的话他更愿意将其称作比较社会学。 布朗比较推崇涂尔干的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做法,认为社会科学在广义上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运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社会科学是一种整体体系的研究,一种社会规律或通则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功能的研究。而这不同于历史的方法,即一种对具体现象的研究,一种对起源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对因果分析的研究。布朗认为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这两个概念就联合成了社会体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布朗的“功能”概念,在与“需要”相对应时,指的是“生存的必需条件”,即功能是与需求(生存的必须条件)之间的合拍。与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强调人类的生物需要是第一位的不同,布朗更加注重的是人类的社会需要。与此同时布朗也反对将社会看成一种静态的实体,而主张将其看做一个动态的社会生活过程,这点与其核心概念社会结构的特征相连。简单的来说,一个社区的社会结构就是指由该社区整套的社会关系网络组成,而在社会结构中的任何关系都有一种需要和期望,即一个人遵守一些规则或行为模式,由此就形成了一些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行为模式,即制度,最后在制度关系中形成的个人之间所有的代代相传的配置格局就形成了社会结构的特点。而社会结构除了稳定性、确定性、一致性的需要之外,还有以一种延续性的需要,即社会结构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虽然布朗提到了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的“社会个性”的概念,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社会个性是指“个人”的一面,指的是社会关系的合成,但其重点是对社会结构的通则的研究,并没有赋予个人的能动行动多大地位。
 
      韦伯作为解释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经济与社会》这部巨著中明确提出“社会学就是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与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韦伯是以个人的行动和社会行动为支点建构其宏大的解释框架的,“行动就是指行动中的个人给他的表现附加了某种主观意义,而社会行动是该行动的意义还顾及到了他人的表现,并据此作为行动进程的取向。”因此韦伯的解释社会学的分析路径是从个人的行动到社会行动,进而由社会行动形成社会关系,最后社会关系在正当性秩序的引导下发展为组织。可以看出韦伯笔下的行动者是一种理性的行动者,能动的行动者,典型的体现这种观念的是个人卡里斯玛型权威,在面对越来越自主的官僚秩序成为理性的桎梏时,韦伯寄希望的是具有个人卡里斯玛的杰出英雄式人物。如果说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采取的是集体主义的或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那么韦伯采取的就是个人主义的方法。
 
      吉登斯认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歧的根源在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的根本对立:自然主义,即是一种客体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属于此范畴,强调的是结构的地位,而结构就是一种制约,社会整体相对其个体组成部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体现的是本质上的客体霸主;而人本主义,即使一种主体主义,解释学属于此范畴,强调的是个人的行动以及意义的问题,因此体现的是本质上的主体霸主。那么吉登斯试图缝合和超越长期存在于西方思想理论中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唯物论与唯意志论等二元根本对立的局面,为此提出了结构化理论大纲。
 
        吉登斯认为结构化理论不同于以往众多的结构理论,重点就在于社会生产和系统再生产,而连接这一点的是“结构二重性”概念,结构二重性实现了把社会互动的生产与穿越时空的系统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吉登斯除了结构的探讨之外,还加入了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力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即能够为行动者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境下使用的规则和资源。而规则有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合法性)和表意性符码(意义),资源也有两种类型,即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资源产生权力,这两者体现的支配的要素。同时吉登斯笔下的行动者是具有认知能力和反思性监控能力的行动者,这种反思性监控主要体现在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两个层面上,因此具有能动能力的行动者能够在共同在场的情境下使用规则和资源实现一种社会互动和社会生产,而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又能再生产出规则和资源实现了一种社会再生产。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出来的时候,可以说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制度,那么根据合法性、意义和支配之间不同的权重顺序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分类。而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性即具有结构性特征,就是指各种社会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社会系统的再生产指跨越一定时空范围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社会系统的再生产机制是以社会再生产机制为前提的。另外,吉登斯认为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有一种形而上的本体性安全的需要,这种本体性安全来源于无意识动机的维护,无意识动机依赖于区域化的例行化的社会互动,而这种区域化的和例行化的互动就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制度模式。因此社会制度或结构性特征是行动者创造出来的实践,而行动者的本体性安全又依赖于制度模式提供的惯例和区域。总而言之,吉登斯认为是个人是具有认知能力和反思性监控能力的行动者,是个人创造了社会,而社会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不完全听命于个人,社会系统兼具使动性与制约性。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双向嵌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将个人与社会统一了起来,打破了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对立。

      感悟:认真地写读书总结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尤其是将印象主义的零碎思考过渡到系统的总结,是一个有诱惑力而又比较艰辛的历练。在未成为正规军之前,每次读完书后的读书总结环节,自己总是偷工减料,已经数次吃了大亏还不知悔改。现在转为正规军之后,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完成读书数量最低要求下,要花更多精力在质量上。这次写读书总结花了自己大半天的时间,虽然费时颇多,但我想这仍是一个好的开端,长期坚持就会转为自己的思想,就不会再对读过的书搜肠刮肚的思考。
      这个特殊的九月拉开了正式的研究生生活的序幕,真正的品尝到了集体读书的滋味,期间有很多感动值得书写。给自己最大的感动就是,读书会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那么朴实、真诚而有童心,中秋节去绿野山庄野炊,尽管地方出人意料的简陋,但是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积极主动的刷锅洗碗洗菜做饭,上山采摘橘子、板栗,饭后大家除了打羽毛球、乒乓球、台球、K歌之外,大家还玩起了小时候的跳绳、踢毽子、扔飞镖,我们还亲自像驴儿一样拉起磨磨豆浆以及炸爆米花,真是不亦乐乎,其乐融融。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09 00:01 | 33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Re:张雪霖读书报告(更新至11月10日)

        2011年10月8日——11月10日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2、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3、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
    4、默顿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5、贝卡里亚                  《论犯罪与刑罚》
   

            这个月的大部头是《资本论》,读书总结就针对这三卷进行简单的总结。默顿的《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也很重要,但放在后来集中阅读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时候再进行系统总结。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是刑法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暂时不在这里进行串联。

          《资本论》三卷,整体上气势磅礴,逻辑上层层递进,阅读时亦是如履薄冰。下面先就这三卷的内在逻辑进行简单的梳理。马克思在第一卷就开门见山地指出核心问题,即资本主义的本质就在于资本的价值增值,即是通过在劳动过程中 ,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从而取得一个无给劳动(剩余价值)。总的来说,第一卷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的再生产,考察的是劳动时间。而《资本论》第二卷,则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加进了流通时间,从个别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到社会总资本的流通。那么《资本论》第三卷,就开始分析资本一般的运动过程所生的诸种现实的具体形态,加进了市场竞争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不过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合一,在前两卷中马克思是在理想的假定条件下,单纯地考察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形态,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类型的设置。而在第三卷中,马克思逐步加入市场竞争等现实条件后,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从而转化一般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不同商品的个别价值在竞争的影响下会转变为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在一般利润率的影响下会形成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又会在现实的供求关系影响下形成现实表现出来的看得见的市场价格。而这比较符合日常生活的现象形态,也比较符合生产当事人的意识,但资本的本质问题就被隐藏了,仿佛在与成本价格比较,利润的取得源于抬高市场价格。

            第三卷中另一个重点就是分配问题。总的来说,马克思论述的是年价值生产物的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年价值生产物指的是劳动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成产物的价值,比年生产物的价值要小。年价值生产物 = v + m = 可变资本 + 剩余价值,那么可变资本的代置将以劳动工资的形式发给劳动者,用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必要生活资料,而剩余价值则又在产业资本家和贷放资本家那里,分为企业利益和利息,那么余下的剩余利润就转化为地租,为土地所有者享有。以上只是粗线条的将资本论的内在关联勾勒出来,里面的每一点都含有强大的逻辑分析,也暗含了很多前提条件,包括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所指,如剩余价值概念在不同位置的内涵和所指,是不同的。

            将古典三大家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放在一起比较是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他们都敏锐地感知到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冲击,使得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社会时代。涂尔干是以社会分工为切入点,韦伯是以理性化为切入点,而马克思则是以资本化为切入点来解读新型的社会性质。在读《资本论》的时候,脑海中常常会浮现韦伯的相关思想,马克思和韦伯都有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关于资本化、韦伯关于理性化的判断,都认为其有一种自主支配的趋势,从而不断演变为资本的牢笼和理性的牢笼,皆不受人的掌控,最为主体的人却隶属于资本进而理性。但马克思和韦伯不同的是,对于资本的异化,马克思更强调从经济形态着手,而韦伯对理性的异化,则是主要从政治形态,即官僚制支配的自主发展。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也说道与政治形态相比较,他更关心经济形态。

            通过比较三大家的阅读,个人觉得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对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最具有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首先,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最邻近,马克思所处时代为工业革命的初期,社会问题集中表现在劳工运动,反映了资本家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经济形态上的对立比较严重,马克思更多的着手从经济形态出发。从而韦伯则处于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经过劳工运动国家也开始注重社会福利,资本家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之间的对立开始缓和。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这实则也是一个不断资本主义化的过程,虽然国家的意识形态在政治形态上标榜的仍是社会主义大旗,但不可否认的是资本的本质在于价值增值的目的追求,不同于以往社会资本的在于追求所得或享乐,这使得资本演化成一种自主支配,不受人掌控,就连资本家亦是资本的人格化,这种资本主义运动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政治形态和生活世界。
 
          其次,资本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迫使劳动手段与劳动者分离的一个过程,从而将劳动者转变为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工资劳动者,这包括农业劳动者和手工业劳动者,这就是得劳动者丧失了个人的独立性,劳动不得不隶属于资本的支配。我国目前的城市资本主义运动基本上已经完成,积累了大量资本,现在开始转向农村,炒得比较热的大规模资本下乡运动,进行推动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从而实行大规模的集约经营,从而将小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劳动者,拥有大量资本的资本家就成为马克思笔下的租地农业家,而我国政府倡导的这种大规模资本下乡的经济形态,是与其政治形态的价值追求相背离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国政治形态上的官僚制和法律秩序,因为“传统主义”(韦伯意义上的)色彩尚比较浓厚,政治理性主义和法律理性主义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与韦伯笔下的西方相对而言),理性主义与传统主义之间的博弈在我国现代社会还在依然暗潮涌动,所以理性的异化乃至成为束缚人的牢笼,在我国目前表现的还不是很严重,而经济上的理性主义却在飞速发展。在这个层面上韦伯的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与马克思对资本的论述,是殊途同归的,因为马克思所说的产业资本正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的源头。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运动或者说经济上的理性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孤立的运动,而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会对政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以及文化世界等等不断的侵蚀。所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运动的分析,对于我国社会现实更具有警醒和指导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很多社会大问题值得去深思,这个月的阅读引导自己去思考几个大问题,资本主义运动的席卷浪潮在中国的农村是否可以避免?对资本主义运动的侵袭,我们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态度?若是不可避免,随着资本主义化的逐步完成,我国是否也会面临韦伯所说的理性化困境?中华文明核心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怎样将西方文明的精髓消化地吸收为我所用,以和优秀传统的精髓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一个真正的适合中国的有主主体性的现代化过程?要做到这些,恐怕只有“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方能成一家之言”。任重道远。

            读书感悟:
            本来以为这个月是读《资本论》的黄金时期,结果没有想到研究生的很多课程都不是考试,而是采取写课堂作业和结业论文的形式来考察,直接导致有约6门课在8—10周(本月)结课,写了有10份作业和论文,而且大都是要手写的,一份3000多字的论文,光抄就要抄个两三个小时,真是疲于应付。不过也发现一个好处,事情多,课程多,看书的时间自然就会少,但是正是这种考验,不断的促使自己去思考怎么能将时间的利用最优化,借用经济话语来说,就是最优化配制时间资源。
         
            这个月读书时间比较紧张,但整体读书状态要比第一个月好很多,内心比较宁静,剥去了很多杂念,走神的次数也少了很多,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想这可能和读的是《资本论》有关,特别是读到部分章节,找回当年做有挑战性的高考数学题的那种专注,一种很久违的专注,甚是思念,但一读到计算性不多而文字较多的章节,就又容易走神,不知道为啥会这样。10号开读书会,有点让自己措手不及,正是这种措手不及,却创造了自己的一个稀奇,前天晚上失眠,在床上辗转反侧,发现已经凌晨两点了,却还非常的精神,毫无困意,又一想《资本论》在开读书会时估计很难看完,但又很想看完,挣扎了下决定还是冒着寒气爬下床拿出我的《资本论》啃了一个半小时,三点半有了困意后就继续爬上床睡。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悲壮,同时也有点窃喜,我居然爬下床去看《资本论》。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09 00:03 | 34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1年11月11日——12月13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5、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6、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下卷)
    7、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8、 梁启超      《梁启超讲读书》(浏览)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以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认为马克思一生发现两大规律,即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对此我很赞同。另外,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真正的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斗争是他生命的要素。”读完《资本论》和《马恩选集》后,个人觉得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建设一个真正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基本点”就是要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及通过剩余价值揭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作为斗争的两个思想武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秘密的揭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里,而马恩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以及反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政治冷淡主义等论战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中心目标的追求以及两大思想武器的运用。

        黑格尔认为自由在于对必然性的认识,马克思对此表示认同并予以深化。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控制规律。具体来说,人类的发展经历了部落社会、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但不管哪一种形态下的人民都是不自由的。因为在部落社会和古代社会,自然支配人类,自然对人类而言是神秘不可知的,人类是隶属于自然的;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农奴社会则更多的表现为人对人的支配,人隶属于人;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则表现为物(资本)对人的支配,人隶属于资本。虽然进入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人类开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自然也开始对人类进行了报复,依然还有很大自然现象无法用科学去解释。另外,随着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第三次分工(商人阶级与商人的独立),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分工越来越细。马克思认为每一次分工,人的发展就会受到一次限制,越来越限制在一个狭小的专业内,人也就成了一个不完全的人,片面的人,更是一个不自由的人。

              马克思认为要想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首先要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揭示了一个简单但不平凡的真理,人要生存下去,首先要吃、喝、穿、住、行,要为了生存而疲于奔波,历史上绝大部分人甚至一生都要为最低的生存而忙碌。因此,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政治设施、宗教、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有这个基础来说明。

            最后,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那么整个人类历史变迁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后,就要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我们认识了人类的发展规律之后,就要利用这个规律,当今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极速发展,导致生产过剩、人口过剩、消费不足,从而不断酿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驾驭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差别,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从而建设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实现了真正的自由,消除了分工,所有的人都要从事不同的工作,实现全面发展,人人都是通才,行动时消除了经济的后顾之忧,能够真正的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各尽所能。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内心的终极关怀是对自由的向往,思考的是怎样坚实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读《论美国的民主》时,惊喜的发现托克维尔与马克思的思想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出乎意料。从托克维尔的历史观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端倪,托克维尔认为:“在任何时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有一部分来因于非常一般的事实,而另一部分则来因于非常个别的影响。这两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只是各自占据的比重不同。”在该书中“一般的事实”或“一般的原因”,托克维尔常常指的是社会情况。如“一个民族的文学的发展,有很多因素发挥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是社会情况和政治制度”,以及拿破仑发明的新战术,即迅速的直接攻占一个国家的首都,固然拿破仑功不可没,但起最终作用的还是当时的人口数量大增,交通便利,使得大规模战争得以可能。另外,理解托克维尔社会学方法和历史观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社会民情,他认为“法治比自然环境更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民情比法制的贡献更大”,在比较欧洲与美国社会不同面貌时,托克维尔也强调到美国独有的社会民情和社会情况中区寻找。而社会民情在托克维尔的笔下,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生活习惯、思想、情感和习俗的总称。而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则就把托克维尔的历史观往前推了一部,马克思或许会认为社会民情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要从经济基础中区寻找,中间还有很多逻辑没有弄清楚,还有待于再认真琢磨。
     
            马克思和托克维尔都有一点让我困惑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个人觉得有矛盾的地方。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强调的是生产和交换产生的经济关系的决定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到人的主体性的踪影。但在《马恩选集》的很多文献中,又可以看出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作用,要发挥无产阶级的彻底性,完全调动作为人的能动作用,号召人们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刚开始觉得这两点貌似是对立的,马克思本人也认为规律只能发现,不能去创造,而且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人的自由意志在规律面前太渺小了,怎么去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了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是怎样产生的,恩格斯用物理学做了一个例证,物体移动的方向是由不同的力相互作用形成的,不是沿着某一个力的方向移动,而是沿着几个力的合力的方向移动,而且自然界的力是杂乱无章的。而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是人是有思想意志的,而人的思想意志是纷繁复杂的,可能都会对社会产生一个作用力,但恩格斯认为人的有一些思想意志可能根本就不现实的或根本无法实现,另外人的思想意志是纷繁复杂的,也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这点类似于自然界,这样不同的思想意志相互作用就会产生一个合力。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的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要强调单个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有做大推动作用,强调的是不同的单个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个合力,而这个合力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那么从这一点就能理解马克思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了,也能理解为啥马克思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不是哪一个个人英雄创造的。这么一想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上面对马克思的困惑貌似暂时解决了,至于对不对,还可再思考。
 
        托克维尔的思想让自己比较困惑的是,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方法以及历史观,可以嗅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味道,他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以及社会发展动力的解释,强调结合一般事实和个别影响两个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一般事实,特别是社会情况和社会民情,这不同于贵族时代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解释方法,这点和马克思的群众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托克维尔在另外的地方又强调民主时代特别需要唯心主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以此来制衡民主平等社会带来的弊端,如贪图眼前的和物质生活享乐、目光短浅、平凡等。个人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张力,有些裂痕无法缝补,如果采用的是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社会,但同时又要在宣扬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这不是很诡异的吗?我自己的反思是,或许托克维尔的社会学方法根本不是唯物主义的方法,如果不是的话,那是不是实证主义的方法呢?因为没有看任何二手文献,所以自己的解读可能是错误的,希望下个月看下阿隆的梳理,能解答自己的这些疑惑。

            吉登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观点:(1)从生产力的角度理解人类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则是变革的源泉;(2)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马克思的社会进化图景,即从部落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吉登斯反对给人类的历史披上一副进化论的“外观”,认为如果我们硬要将人类历史塞进这样一种模式中,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一历史。他认为进化论思想容易招致四种危险,即单线压缩、对应压缩、规范错觉和时间歪曲,而马克思的进化图景就犯了单线压缩的错误。另外吉登斯认为这正的阶级社会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把人类划分为三个阶段: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阶级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是真正的阶级社会,除了部落社会之外的其余社会形态都只能算是阶级分化社会。在比较了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的差异之后,吉登斯得出了他的社会变迁的真正的动力机制,即阶级分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对权威性资源的支配,而到了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配置型资源的支配就成为对权威性资源支配的基础,具体就表现为经济财产的基础作用,到这个时候生产力的发展才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的动力机制。

        看到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自己目前还无法对吉登斯的理论进行批判,但自己有几点反思,吉登斯不同于马克思关于阶级社会的划分以及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观点,而他构建了权威型资源和配置型资源的概念,从而将人类社会分为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和吉登斯对此在我印象中都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韦伯就不讲阶级,讲的是社会团体以及阶层。那么阶级、阶层、群体、社会团体这些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感想:   
      这个月的一个整体感受就是千头万绪,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奇妙的想法,阅读过的书籍貌似都能有一个呼应,但又觉得一片混沌,剪不清,理还乱。我试图努力的睁大眼睛去看清各个主题前后相继的联系,但总觉得眼前隔了一层纱,朦朦胧胧的,有点兴奋也有点无力感。希望高手指点对于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办?我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用力才能提纲挈领的认清各个问题呢?

            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说道:“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学,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汗水,却开不出来。反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当然中国学问界,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会实况都是极重要的。”读到此甚感欣喜,产生共鸣,共勉。

          现在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贺老师经常说的读书可以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内涵。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西哲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对比概括,他认为中国的哲学如果算是哲学的话,可以称作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的方法通常是一种负的方法,所谓负的方法,如儒、道家都讲“道”,但他们不说“道”是什么,而是讲“道”不是什么。那么西方哲学的方法强调的是一种逻辑思维分析方法,这是一种正的方法,如他就会直接告诉你“至善”是什么。冯友兰认为我们在学习西方哲学的时候,不在于去把握西方哲学得出的具体结论是什么,而是要从中学习到西方哲学的真正精髓,即逻辑思维分析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是要做具体的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将冯友兰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科学大类亦是如此,我们不是要做具体的社会学思想史的研究,而是要做真正的中国的社会科学。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09 00:15 | 35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1年12月13日——1月8日


        1、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2、塔科特•帕森斯    《社会行动的结构》
    3、尼古拉斯•卢曼    《社会的法律》
    4、尼古拉斯•卢曼    《权力》
    5、尼古拉斯•卢曼    《信任》
    6、J.C.亚历山大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7、亚瑟•伯格        《涂尔干死了》
    8、古斯塔夫•博蒙    《玛丽或美国的奴隶制》
   
            前面几个月零散地部分地阅读了功能主义学派(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默顿)的书籍,这个月的集中阅读算是对功能主义学派进行收尾。学界一般是将涂尔干追封为为功能主义学派草创阶段的创始人,而我认为追加恩格斯为创始人之一更为合适,具体的理由放在正文中再来详述。那么功能主义学派就经历了以下发展路程:(1)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粗糙草创阶段,以恩格斯和涂尔干为创始人;(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深化阶段,以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为代表;(3)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巅峰霸权阶段,以美国的帕森斯和默顿为代表;(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衰落崩溃阶段,在对帕森斯宏大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众多微观社会理论;(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社会学的新理论运动,即新功能主义的崛起,以卢曼、亚历山大为代表。
   
            在进行评析前,先来看看功能主义的一般特征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卢曼在《信任》一书中认为:“功能主义的特征在于它独特的预先假设和研究视角。功能分析并非是在确定的数据和可靠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以此获得进一步的知识,它最终与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有关。因此方法既不是演绎的,也不是归纳的,而是在相当特殊的意义上是启发式的。问题是以维持行动系统持续存在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此,我还是比较赞同卢曼对功能主义特征的理解。简而言之,功能主义的预先假设就是社会行动系统是持续存在的,而需要维持社会行动系统的存在,就需要一系列的功能来满足社会系统的持存。任何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是应满足一定的社会或文化的需要,而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一旦产生后就又具备了一定的功能,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进一步刺激新的需要的产生。

            在阅读马恩的时候,经常会闪现功能主义的影子,最初就一闪而过没有在意,但次数比较多的时候,就开始留心了。功能主义分析的方法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而学界(包括恩格斯本人)一致意见认为《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结晶,对此我也不否认。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恩格斯是兼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功能分析的方法,只是恩格斯的功能分析方法比较含蓄。理由如下:恩格斯认为从类人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关键而必要的功能作用,而劳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类人猿能够直立行走及手和脚之间分工的结果,类人猿的直立行走及手和脚的分工是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和满足类人猿的生物性需要。反过来,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人体器官的进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的需要是因为劳动的发展促使人类相互协作的场合增多。另外,恩格斯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三次大分工则是独立商人阶层的出现。有了分工就有了交换的需要,先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进行交换,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交换的需要也向纵深发展,就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的产生。从这里可以看出恩格斯采取的是功能分析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算是经验的功能分析方法,恩格斯虽然没有实际去调查研究,但他利用了很多人类学的二手资料,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马林诺夫斯基对恩格斯的功能分析方法进一步往前推进了。
   
            涂尔干的功能分析方法开创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传统,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对于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原因与功能的分析,认为社会分化产生于社会人口数量以及物质密度和精神密度的增加的综合作用引起,而这些还不足以解释社会为什么就会分化而不是以霍布斯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暴力方式。涂尔干引用达尔文的生物竞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残酷事实,说明人类为避免生物竞争的残酷事实,就需要采取和平的分化方式。而社会分化和分工产生后,就又会促进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而在《社会学方法分准则》中涂尔干强调原因与功能分析的区别,但也有很多学者指责其经常将两者混淆,理解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原因与功能是经常可以相互转换的,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但这个社会现象一旦产生后就具有了一定发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就又可能是其他现象的原因,原因和功能是相互交织的,关键是区分谁是谁的原因,谁是谁的功能。从宏观上来说,涂尔干认为社会是先于个人,社会是外在于个人的,要维持社会的持续存在,特别是在社会分化后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就需要最低限度的集体意识,而这种集体意识是来源于社会的神圣性功能,为保障这种集体意识就需要道德权威的支撑,而个人是要服从于社会和集体的功能。
   
            而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功能分析方法除了学术的追求外,同时也迎合了英国社会形势和殖民统治的需要。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经验—功能主义的传统,主张的是一种经验的文化论,马在《文化论》中认为“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而“功能始终是产生于对于文化迫力的反应。”在其文化论的大纲中,文化迫力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需要:一是生物的需要(基本需要),应此需要产生了营养、生殖和保护体系;二是手段的需要(衍生的需要),应此需要产生了经济、法律和教育体系;三是精神的需要(完整的需要),应此需要产生了知识、巫术、宗教、艺术和游戏游艺体系等。人类的基本需要、衍生的需要以及完整的需要,推动了文化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已经形成的文化布局或制度框架又形成相应的文化迫力,型塑着个体的需求及相应的行动,从而保证了文化的绵延。
   
            而拉德克里夫—布朗则站在涂尔干的肩膀上继承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传统,而且不同于马林诺夫斯基的是他将“功能”的概念,在与“需要”相对时,将“需要”限定在“生存的必要条件”范围内。功能是与需求(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合拍。布朗认为社会有三大法则:一是社会存在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制度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功能连贯性;二是任何人类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建立一种由各种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结构;三是社会结构除了稳定性、确定性和一致性的需要之外,还有一种延续性的需要。布朗是从社会结构的持存和变迁演进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的,与此相应提出社会形态学、社会生理学和社会发展学的研究类别。他在对中国的乡村研究中提出的“一个完整的乡村社区研究”的建议,也颇受启发,主要包括三种相互分别而有相关的研究,即共时性研究(静态研究/社会静力学)、历时性研究(动态研究/社会动力学)和外部关系研究。

            帕森斯提出的宏大的社会行动理论开辟了分析功能主义的霸权地位,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是经典时期结束和战后社会学的空白连接点和桥梁。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主要关心的是社会秩序的问题,即社会秩序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才能持续存在。在反对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传统的基础上,进而从唯心主义传统中提出了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最小分析单位是单位行动,一个行动主要包括行动者、行动的目的、行动的处境(行动的手段+行动的条件)、行动关系。通过终极目的、中介部分和终极手段/条件构建目的—手段链条网络,帕森斯认为在功利主义行动体系中,规范性成分与经验条件有关,但是仅仅处在随意性目的的地位,在实证主义行动理论中,规范性成分的作用消失了(极端情形下,如激进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和激进反智主义实证主义),而在唯心主义行动理论中,条件成分的作用消失了(极端情形下)。而帕森斯提出的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则是规范性成分和条件性成分是相互作用,为说明两者是如何起作用,他提出了文化、人格和社会三系统学说。
   
            帕森斯的学生默顿延续经验功能主义的传统,反对帕森斯过于抽象的宏大的社会理论,提出中层理论,试图弥合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将功能主义推向巅峰霸权地位。同时默顿在对功能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功能不仅有功能与负功能之分,还要区别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提出了净功能总额(功能与负功能之间抵消后的余额)的概念。之前的功能主义学派关注的焦点是功能与显功能,却忽视了负功能与潜功能的重要性,而默顿认为潜功能往往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最后默顿认为应将理论研究其“有用”的一面和经验研究“真”的一面有机结合,试图沟通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间的二元对立,方能沟通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对话,避免资源浪费,这就要其提出的“中层理论”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亚历山大在《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一书中认为,为挑战战后占统治地位的功能主义的霸权地位,兴起了两场革命,其一是彻底且争议丛生的微观理论学派,它强调社会秩序的偶然性和个人协商的核心意义。另一场革命则是富有生机的宏观理论学派,它强调强制性结构在决定集体和个人行动时发挥的作用。那么整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功能主义分析理论就处于衰落崩溃阶段。而到了八十年代,社会学界又迎来了新的理论运动,新功能主义运动,特征是旨在重新打造普遍化的理论,沟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二元对立,沟通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二元对立,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新的综合普遍化理论,主要以卢曼、吉登斯、布迪厄、哈贝马斯、科林斯、亚历山大等为代表。
   
            卢曼开创的是系统功能主义传统,通过引入系统与环境的区分,卢曼认为系统是环境应对日益增加的复杂性的复杂性简化的机制,信任、权力、真理、法律、经济等都是社会复杂性简化的机制,相互不可取代,都是功能等价物。而这些系统的产生又会进而保障和促进社会复杂性的进一步增加。法律系统的分化是源于社会复杂性的增加,而法律系统分化独立后就成为了一个自我生成、自我一体和自我描述的独立系统,法律系统的功能就是使规范性期望稳定化。法律系统是建立在自相矛盾的基础上,其他如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也是如此,在理解法律系统的演进和变迁时,结构性联系概念是法律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一个重要连接机制,也是化解自相矛盾的一个关键处。吉登斯在创造其结构化理论中,批判了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或系统有需要是荒谬的,有需要的只能是行动者。同时吉登斯通过“结构二重性”的概念,试图将行动者与结构沟通起来,从而打破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唯物和唯心的对立。
   
            而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最近的功能主义代表,则将新功能主义运动综合理论向纵深的方向推进,他批评自八十年以来的早期理论都倾向于将行动者等同于能动性和能动者。亚历山大认为布迪厄和吉登斯都是简单的将行动者与结构放在平行串联的关系,而不是交互的关系,即社会结构控制行动者,反过来行动者又建构结构的观念,这就变成了“把结构与行动的球同时放在空中”的魔术。他在继承帕森斯的文化、人格和社会三系统学说的基础上,认为“行动是个人能动的实施,一方面,行动只能在跟高度结构化的内在环境的关系中发生,行动受文化系统规范,并由人格来激发;另一方面,人格和文化规范并不能穷尽个人主体性的内容,就是在这个地方保留了非常有意义的能动性的空间。文化和人格系统本身就是社会结构,是内在地跟能动性相联系并以一种‘自愿’的方式融入行动当中的力量。只有社会系统这个第三个环境,结构才是外在于行动者之外的。”这样亚历山大就具体而清晰的说明了行动者和结构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的。
   
            读书感悟:
   
          现在比较欣喜的是不再惧怕写读书总结了,快到月末的时候总是渴望赶紧收尾,留下充足的时间对一个月的读书灵感进行整理。因为现在看书的节奏比较快,时间也比较紧张,基本上每看完一本书就简单的做下读书笔记,不舍得花大块时间对零散的灵感进行加工整理,所以月末的总结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次虽然给自己留了足足一天的时间进行总结,但是发现时间还是不那么充足,写着写着就越来越多了,不知不觉就又写了五千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本来想一起总结下的,发现也没有时间了,暂时搁置。
   
          现在深切体会到做读书笔记很重要,也很有效果,哪怕只是抄录对自己触动比较大的原文段落或句子。现在自己是采取“摘录原文 + 个人灵感”的方式来做笔记,感觉效果还不错。摘录原文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回报也是可观的,有些书看完后合上书本发现不知所云,但重新打开看下自己划过的痕迹,结合阅读的一些思绪,将对自己触动比较大,或对那本书的理解比较重要的段落或句子抄录下来,相当于是重新温习一遍,对书的主旨理解的又加深了一层。另外,这些抄录下来笔记就相当于是一笔丰厚的资料库, 不管是月末总结还是探讨某个话题联想到的时候,重翻笔记有种乱中取胜和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09 08:16 | 36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经更新,大家在2012更美好,更精彩,共同进步成长!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09 08:17 | 37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44楼印子于2012-01-09 22:46发表的  :
真是越来越强大了真是厉害。之前也读过功能主义,没有涉及到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不过有些地方与你的理解不太一样:1、恩格斯是否不自觉地运用了功能主义的方法,这个我不太很肯定,但初步感觉应该不是;2、默顿实际上已经开始对过于宏大的帕森斯式的功能主义进行过反思,提出了中层理论的研究进路;3、卢曼是新功能主义吗?这个好像不是,不过他过于系统化,将本来联系的社会单元系统割裂开来了。

新功能主义运动的划分,我主要是依据卢曼的理论,在《新功能主义机器后》中卢曼是将80年代以来试图创建新综合理论的都视为新功能主义运动的代表,如布迪厄、吉登斯、卢曼、亚历山大等等。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12 | 38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恩格斯是不是功能主义的代表,这也是我一家之言,还值得商榷,不过大家可以讨论哇。默顿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发表于1959年,快进入60年代了,对帕森斯和六七十年代对帕森斯的批判可以说是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所以我还是将其和帕森斯看做巅峰时期的代表。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44 | 39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46楼杜鹏于2012-01-09 23:06发表的  :
吉登斯在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之时,也提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功能论色彩,尤其是其国家学说。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恩格斯的家私国歪曲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争论细想还是很有趣的,呵呵
一如既往的强大啊,再接再厉

提醒的很是,看了一些书之后,才发现对马克思的很多观点的理解都是有争论的。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讨论下。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48 | 40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48楼林辉煌于2012-01-10 15:15发表的  :
呵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很不错,继续坚持!

万里长征才走了几步,路还很漫长,我会更加昔时。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50 | 41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49楼bolatu36于2012-01-10 19:47发表的  :
读得非常好。对比的方法,融汇贯通的串联感觉。平时的努力终于水到渠成~~

谢谢师姐一直的鼓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还需戒骄戒躁的脚踏实地的前行。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52 | 42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50楼秦宁于2012-01-13 14:20发表的  :
雪霖的坚持一直让我们很感动,2012,我们仍然同行,一起加油哦

看到你的回复,我也很感动,想想这半年大家一起走过的路程,都会我们自己感动,2012我们一起演绎更美丽的风景。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1-13 23:53 | 43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研一下学期:
   
    2012年2月1日——3月12日

  1、(法)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2、(法)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           
  3、(法)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第一卷)   
  4、(法)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第二卷) 
  5、(法)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学:生食和熟食》   
  6、(法)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 
  7、(日)中村俊龟智                《文化人类学史叙说》     
  8、(中)王铭铭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9、(美)路易斯•摩尔根          《古代社会》                     
  10、(英)拉德克里夫—布朗  《安达曼岛人》       
  11、(英)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2、(美)弗朗茨•博厄斯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13、(法)马塞尔•莫斯          《礼物》                   
  14、(瑞士)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15、(瑞士)索绪尔                《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16、(意)恩里科•福比尼      《西方音乐美学史》       
  17、(英)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二》         
  18、(英)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八》         
  19、(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全集九》 

            本学期正式的读书生活始于2月1日,若至6月底的话,刚好有5个月的读书时间。寒假在家期间的规划是前面三个月继续攻读社会学并收尾,后面两个月攻读人类学,那么随着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阅读完毕,研一也就结束了。但开学后发现这个学期的课程很多,选修+必修共10门专业课,其中自己选修的8门专业课集中在前面8周,刚好是前面两个月,而且这个学期大部分专业课都会点名、分小组讨论并在课堂讲演,翘课不像上学期那么得意。思忖了下,若在这种情况下看福柯、哈贝马斯,那真是对自己的折磨,也是对经典的糟蹋,所以就临时调整下读书策略,前面两个月读人类学,后面基本无课的三个月读社会学。当然这并不是轻视人类学,只是大部分人类学著作不像社会学理论那么抽象晦涩,对读书时间和环境要求不高。待人类学阅读完毕,会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现在就先简单的整理下。
   
            人类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基本上与社会学同步。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学思想的演进,结合王铭铭先生对人类学思想史的研究和个人阅读体悟,我们大致可以将人类学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古典时期:19世纪后期至一战爆发之前,以进化论和传播论为代表。进化论的代表为英国的泰勒和美国的摩尔根,此时的进化论以人类心智能力的一致性为根基,强调的是单线进化论和全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进程。而传播论则有德奥传播论派主张文化多中心论和极端的英国传播论派主张文化单中心论,如全人类的文化均是发源于埃及,由埃及向外不断传播。
   
          (二)现代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反对古典时期的进化论、传播论和历史残余论的观点,并构建了许多新的流派。而此时期内部又可以大致分为先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战和二战之间:有法国的社会学年鉴派,以涂尔干和莫斯为代表;英国的功能主义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代表;美国的历史学派和历史具体主义,以弗朗茨•博厄斯、玛格丽特•米德、露丝•本尼迪克特,其中博厄斯为美国历史学派的鼻祖,坚持文化独立论、文化相对论,强调种族与文化平等,而米德和本尼迪克特对文化与人格的专题研究影响很大。第二个阶段为二战结束到60年代,则以英国的社会人类学、美国的新进化论和法国的结构主义理论为代表,其中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将现代人类学推向顶峰。

        (三)后现代时期:60年代后至今,先后出现的学派林立,但并不像以往新出现的理论会取代旧理论,而是出于众学派共存的局面。对60年代以结构主义理论和象征理论为代表,其中将象征人类学推向顶峰的是美国的格尔兹,发展成为解释人类学。70年代则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何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为代表。80年代则走向实践论的时代,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代表,且研究着眼点从“异域他乡”开始“回归本土”。王铭铭认为后现代人类学的主要特征为“对权威、秩序和文化霸权的反叛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关怀和思考”。从这里可以看出福柯的批判理论,对人类学思潮走向的影响。以上对人类学理论的梳理只是个“骨架”,待再读一个月的人类学后,可能会修正甚或重建这个骨架,往里面填充“血肉”,提出个人的反思。
 
            阅读感悟:
            这个月读人类学令自己欣喜的是,发现人类学到60年代后,有和社会学交融的趋势。沃勒斯坦、布迪厄是人类学中两个重要的支脉,也同时为社会学新四大家的成员,福柯作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山头,而要想理解后现代人类学,福柯又是绕不过去的。本学期后部分从人类学向社会学的过渡自然就比较顺利了,且阅读人类学后,发现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和宏观,对于理解之前阅读的社会学理论不无裨益。一个月后发现先读人类学的决定是多么明智,窃喜下,嘿嘿。
   
            这个月还挤时间看了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将希腊神罗马神话故事拍成动漫的《奥林匹斯星传》,以及一本《西方音乐美学史》,算是主餐之外的甜点。但意外的是发现这些甜点有时给人的乐趣很大,很多知识点都能相互呼应,那种共鸣的感觉很美妙。另外,大师级别的人物真的都是通才,不仅在一个学科领域有影响力,而且在很多学科中都是引领者。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又是源于一个时代面临的问题都是相同的,而不同的学科理论都是回应时代的问题的结果,正如一次和同学讨论时他所说“学科理论只是对时代问题的一个perspective”。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3-13 09:08 | 44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更新,大家多多交流。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3-13 09:10 | 45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2年3月13日——4月25日

    1.(法)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感》
    2.(法)皮埃尔•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
    3.(法)埃米尔•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4.(英)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
    5.(英)罗伯特•莱顿                    《他者的眼光》
    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7.(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8.(美)玛格丽特•米德                《萨摩亚人的成年》
    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            《文化的解释》
  10.(美)马歇尔•萨林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
  1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1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
  1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
  14.(中)费孝通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快马加鞭的吞了两个多月,总算是把人类学大概扫了一遍,就是还未来得及好好反刍,那么读书会后我会利用好几天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加工和创造,可能会开一期双周论坛来讲演和讨论。今天我就社会学和人类学糅合起来,选取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流派——结构主义流派来串联下,这个流派中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是涂尔干、拉德克利夫—布朗、列维—斯特劳斯、布迪厄和吉登斯。需要提醒的是像结构主义流派这样的分类和概念是后人为其贴的标签,布迪厄和吉登斯两位都试图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个人和与社会的二元对立,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等,而且结构主义在人类学中特指列维—斯特劳斯特纳开创的结构主义。

      涂尔干和其外甥莫斯在1903年合著的《原始分类》中,就开始探索原始社会分类问题的思维起源问题,一反传统认为,人类社会的分类并不是源于对自然的分类,恰恰相反,自然的分类是源于人类社会自身的分类,从而延伸到自然的分类。那么涂尔干在晚期的作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将这一问题推向纵深的思考,认为图腾制就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社会凝聚力来源于一种“集体情感”,具体就表现为社会道德力量,而这种“集体情感”就呈现为“集体表象”的形态,那么图腾就是“集体表象”的象征符号,各种仪式的功能就在于维系和加强“集体表象”的象征性印象,从而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情感体系。社会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不同于各个部分之合,是高于个人和大于个人的,因此社会结构的特征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涂尔干的学说在后世得到很多发展,如结构语言学,神话、仪式的宗教功能理论和符号象征理论等。

      拉德克利夫—布朗可以说是直接延续了涂尔干的结构传统,在《安达曼岛人》一书中,将涂尔干欲说还羞的社会意识根源于“集体情感”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布朗认为:“社会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要靠其凝聚力来维持,而凝聚力则直接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集体情感体系”。这种集体情感体系就表现为社会道德力量,具体到安达曼到人的社会里,这种道德力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对个人行为指导或规约,即道德习俗、技术习俗、和仪式习俗。因此也正是这种社会道德力量迫使人们遵守习俗,达成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社会道德力量“既以良知的形式从内部对个人产生影响,又以观念的形式从外部对个人产生影响。”反过来看,仪式习俗的功能就在于维持集体情感体系,并世代相传,而仪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赋予一个人一种社会人格,即赋予个人价值的东西,而社会人格首先取决于社会地位,即集体情感在个人身上是否形成。
   
      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属于一个社会体系理论,表现为一套适应机制,即一方面是对外部的适应(adaptation),具体来说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是对内部的整合(intergration),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无冲突的关系,内部整合的结果或产物就是社会结构。进一步而言,社会结构就是个人和群体间关系网络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结构的延续是靠社会过程来维持的,社会生活过程是由社会行动和互动构成的,因此,社会行动和互动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下的任何关系都有遵守某些规则或行为模式的需要,而被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行为模式就成了社会制度,总体上的社会行动或互动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制度关系,因此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社会结构的特征就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列维—斯特劳斯,被称为人类学的结构主义之父,其哲学结构主义的兴起肇始于《野性的思维》,完成于四卷本的《神话学》,延续的是涂尔干的传统,并作出了修正。列维—斯特劳斯批判拉德克利夫—布朗没有把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区分开来,社会结构并不等于存在于该社会的社会关系之和,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经验现实并没有联系,而是跟在经验现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模型发生联系。而社会关系只是用来建立能够显现社会结构本身的模型的原材料。因此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拉德克利夫—布朗,未能脱离英国学派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而其构建的结构主义则本质上是决定论和实在论的。
   
      列维—斯特劳斯受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的影响比较大。索绪尔认为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任意的,其意义并不来源于符号的内在价值,而是源于其在符号系统中的区分性位置。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同时又是相对理据的和相对可变的,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时间性和内在的深层结构性的合力作用所致。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类学关注的是人性的普遍问题和不变量问题,即寻找人类共同的无意识的深层心智结构。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他开始探索野蛮人的思维特征,认为野蛮人的思维和西方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是分别从对立的两端研究物理世界的,一断是高度具体的,从感性的角度靠形象来工作,另一端是高度抽象的,从形式的角度靠概念来工作。而处于中间状态的修补匠则是靠记号来工作,一种受限的概念。
   
      而在《神话学》四卷中完成了这一主题的深化思考,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思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思维,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希腊边缘西方开始从神话思维步入到哲学思维,最后从哲学思维步入到现在的科学思维。总之,列维—斯特劳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和互动放入到认知结构中去,而认知结构是由人类的共同的深层次的无意识的不变的心智结构决定。而人类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人类的客观化思维及其机制的认识做出贡献,只有从看似任意的秩序中,揭示出必然性层面,才能获得自由,因为必然性是自由这种幻觉的深层基础。
   
      布迪厄前期追随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随后开始抛弃静态的结构主义理论,开始构建一种动态的实践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不同于之前的结构主义地方在于,认为之前的结构主义理论是见结构而不见人,开始加入个人的能动性因素。布迪厄运用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试图超越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之间的对立,即客观主义/结构主义与主观主义/建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布迪厄先假定了各种客观的社会结构(各种位置的空间)的存在,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给社会行动和表象加上外在约束;其次生活在一个社会场域中的行动者会对这一社会结构有着直接的体验,通过身体化的过程形成潜在性情倾向,这也是人的主观性处所,如思维、感知、评价、行为图式,从而生成惯习。具体而言,“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空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而场域同时也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在这里参与者彼此竞争,以确立在场域内对种种资本(物质资本+象征资本)、权力和权威的垄断,从而改变在场域中的位置,那么改变了场域中位置空间,即改变了各种资本形式的分布和相对分量,也就相当于改变了一个场域的结构,这就使得所有场域都具备了动感和调适能力。
   
      布迪厄认为产生惯习的场域结构借助惯习来支配实践活动,而惯习的生成图式是通过潜在性情倾向系统实现的,即将外在必然性法则予以持续的内在化,因此惯习在惯习得以产生的固有条件范围内,得以使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的自由成为可能。从这里可以看出,布迪厄笔下的行动者的能动性就在于在惯习赖以生成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内,具有无穷的生成能力,其产品就是思想、感知、表述和行为自由,即有条件的自由。因此,“惯习是既无意识又无意志的生成性的自发性,它不同于机械的必然,也不同于反省的自由不同于机械论的历史盲目性,也不同于唯理论的‘无惰性’的理性计算主体。”华康德认为:“布迪厄的社会哲学是一元论的,意在寻求捕捉没有意图的意向性,没有认知目的的知识,捕捉行动者通过长期沉浸于社会世界之中而对其所处社会世界获得的前反思的下意识的把握能力。”
   
      就正如同亚历山大认为布迪厄只是把结构与行动者描述为一种一连串的平行关系,而非一种交互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布迪厄在构建实践理论时,是假定一个场域的社会结构是事先给定的,并没有追本溯源的探求社会结构最终是来自哪里,即先有社会还是先有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还是个人决定社会。因此,我们在理解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时,不应忘记布迪厄理论发展背后的动力始终是想要把握新的经验对象,而不在于构建一套精美的理论概念图式。惯习是含混与模糊的同义词,因此实践感知图式也是一种模糊逻辑。“实践感(实践感知图式)就是对一个场的要求的预先适应,类似于游戏场中的游戏意识,只是社会场是漫长和缓慢的自主化过程的产物,是一些自在而非自为的游戏,故在社会场的情况下,人们不是通过有意识行为参与游戏的,而是生于游戏,随游戏而生,而且信念、幻想和心神投入是彻底的无条件的,因为它的这种存在是无意识的。”实践感源于一种实践信念,实践信念来自于原始习得的反复灌输,而原始习得是把身体当做备忘录,当做一个“使精神只动不思”的自动木偶,同时又将其当做寄存最可贵价值的所在。
   
      吉登斯认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歧的根源在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的根本对立:自然主义,即是一种客体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属于此范畴,强调的是结构的地位,而结构就是一种制约,社会整体相对其个体组成部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体现的是本质上的客体霸主;而人本主义,即使一种主体主义,解释学属于此范畴,强调的是个人的行动以及意义的问题,因此体现的是本质上的主体霸主。那么吉登斯试图缝合和超越长期存在于西方思想理论中主体与客体、行动与结构、唯物论与唯意志论等二元根本对立的局面,为此提出了结构化理论大纲。
   
      吉登斯认为结构化理论不同于以往众多的结构理论,重点就在于社会生产和系统再生产,而连接这一点的是“结构二重性”概念,结构二重性实现了把社会互动的生产与穿越时空的系统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吉登斯除了结构的探讨之外,还加入了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力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即能够为行动者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境下使用的规则和资源。而规则有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合法性)和表意性符码(意义),资源也有两种类型,即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资源产生权力,这两者体现的支配的要素。同时吉登斯笔下的行动者是具有认知能力和反思性监控能力的行动者,这种反思性监控主要体现在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两个层面上,因此具有能动能力的行动者能够在共同在场的情境下使用规则和资源实现一种社会互动和社会生产,而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又能再生产出规则和资源实现了一种社会再生产。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出来的时候,可以说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制度,那么根据合法性、意义和支配之间不同的权重顺序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分类。而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性即具有结构性特征,就是指各种社会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社会系统的再生产指跨越一定时空范围的行动者或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社会系统的再生产机制是以社会再生产机制为前提的。另外,吉登斯认为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有一种形而上的本体性安全的需要,这种本体性安全来源于无意识动机的维护,无意识动机依赖于区域化的例行化的社会互动,而这种区域化的和例行化的互动就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制度模式。因此社会制度或结构性特征是行动者创造出来的实践,而行动者的本体性安全又依赖于制度模式提供的惯例和区域。总而言之,吉登斯认为是个人是具有认知能力和反思性监控能力的行动者,是个人创造了社会,而社会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不完全听命于个人,社会系统兼具使动性与制约性。因此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双向嵌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将个人与社会统一了起来,打破了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对立。
[ 此贴被张雪霖在2012-05-06 15:24重新编辑 ]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4-26 12:17 | 46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更新。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4-26 12:20 | 47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73楼李浩于2012-04-26 22:46发表的  :
看了你的书单很吃惊,也很惭愧,读书真不错,踏实刻苦,又有天赋,作为老乡,需要好好向你学习啊。

天赋是次要的因素,我相信天道酬勤。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5-04 22:54 | 48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76楼秦宁于2012-04-29 14:39发表的  :
能真切感受到你读书中的快乐,雪霖真是外表的可爱与内心的无坚不摧的完美结合体

哈哈哈,有亲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保持滴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5-04 22:55 | 49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78楼王海娟于2012-04-29 22:07发表的  :
太令人羡慕了,打好持久战仗!

对,坚持持久战才是上上策。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5-04 22:57 | 50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2年4月26日——6月4日
   
    1、(美)萨义德                    《东方学》
    2、(德)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3、(德)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4、(美)布劳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5、(美)戈夫曼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6、(美)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7、(英)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
    8、(英)维特根斯坦            《文化和价值》
    9、(德)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10、(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11、(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12、(中)                              《瞧,这些女人》(一)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6-03 22:11 | 51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更新。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6-03 22:13 | 52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87楼龚为纲于2012-06-03 22:50发表的  :
继续加油,珠穆朗玛上没有树,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在地球之巅上留下传说

师兄,文字功底了得啊,你这个建议真不错,我会努力之。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6-11 22:38 | 53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198楼石峰枫于2012-06-05 21:35发表的  :
如果是文如其书,字如其人,那么我想说精致知性的雪霖不仅生活有条理,读书也很系统,人的美丽和魅力真的是可以从外到里,再从里到外!读书生活高铁路上的楷模!

哈哈,峰枫的文笔和犀利的眼光,佩服啊。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6-11 22:41 | 54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2年6月5日——6月27日
 
 
    1、(德)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
    2、(法)福柯          《古典时代的疯狂史》
    3、(法)福柯          《知识考古学》
    4、(法)福柯          《规训与惩罚》
    5、(法)福柯          《性经验史》
    6、(中)叶细细      《民国女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7、(中)冯雪          《大女人—民国前卫的女人们》


                这个月时间比较短,加上为《物权法》考试备考两天和回家休养五天,总共看书的时间也就半个月。这半个月读了一本哈贝马斯和四本福柯的书,尤其是《古典时代的疯狂史》有800多页,所以读书状态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个别书因为翻译的很烂,读起来很吃力和烦躁外,整体上读哈贝马斯和福柯的思想还是比较享受的,哈贝马斯的思想富有建设性,而福柯的思想很新奇。一个遗憾就是如果这个学期再多半个月就好了,我就可以把福柯剩下的几本演讲集一并看下,对福柯的理解就会更加立体和饱满。下面就针对我读过的这四本书,对福柯的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
   
                这个月选读的四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鸟瞰福柯的思想整体。福柯生于1926年,逝于1984年。《古典时代的疯狂史》算是福柯的成名作,发表于1961年,《知识考古学》发表于1969年,《规训与惩罚》发表于1975年,《性经验史》则经历了1976年—1984年的漫长过程,直到去世也未完成写作计划,属于未完成稿。从这几本书,我们可以看出福柯的思想不断发展和扩张的一个过程。福柯的思想贯穿着三条轴线,即:(1)与真理的关系,(2)与权力的关系,(3)与主体自我的关系,探讨的是知识—权力—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条轴线在其早期著作《古典时代的疯狂史》就已经显露端倪,而《知识考古学》则集中探讨的是真理轴,《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的第一卷“认知的意志”,集中探讨的是权力轴,《性经验史》余下两卷集中探讨的是主体轴。当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条轴线在每一本书中都会有显现,只是在不同的书中会略有侧重。
   
                与真理的关系: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福柯在《古典时代的疯狂史》中用考古学的方法分析了对疯狂的“社会感性”的历史体验结构的变迁及促成条件。“中世纪疯子被当做是神圣的人物,因其是悲惨幽暗力量的一部分,悲惨以其整体被人评判。”直至文艺复兴为止,对疯狂的社会感性体验是宗教性的,认为其属于一种悲惨性的神圣力量和一种悲剧性意识。此时疯狂和理性之间是相对的关系,依据参照标准的不同,疯狂和理性可以相互指涉、相互转化。“以本质和上帝的真理作为衡量尺度,人的世界只是疯狂。”
   
              而进入17、18世纪之后,经过前期宗教改革的推动,新教国家慈善事业开始世俗化,国家和城市接替宗教开始负担贫困者、疯子、浪荡子、罪犯等,这同时也在准备“一种悲惨感性的新形式”。那么这个时期通过一个“历史划分的手势”,就把曾经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悲惨力量一分为二,一边是善的区域,一边是恶的区域。古典时代的理性则是以合乎规范的程度作为衡量的尺度,所有不合乎规范的则都属于非理性,所以贫困者、疯子、卖淫者和罪犯等都被划为统一的非理性体验结构中。因此疯狂也被置于这样一种善恶二元对立的结构中,此时期的社会感性体验属于社会的和道德的。在福柯认为在整个古典时代,疯狂是通过两种非理性形式为人所体验,一是通过法律对权利主体的界定,将疯狂划归无责任能力人,由禁治产的命令和疾病的定义来区分,从而使他落入他人的权力之下——由其财产代理人所代表的普遍他者;二是通过社会对社会人的界定,将疯狂划归到“故乡中的异乡人”,由丑闻意识和监禁措施来划定。尽管如此,“非理性体验的特性在于,疯狂在此乃是它本身的主体”。此时期的疯狂是和梦、过失、错误和真相的迷失有关,对疯狂的治愈是靠生理、病理疗法,目的是真理的开悟。真理就是合乎理性,而理性就是自由,仿佛真理、理性和自由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也就是通过那样一个“历史划分的手势”,历史此时就排除了非理性的自由和理性的不自由两种形式,只保留了理性的自由和非理性的不自由。
   
                而进入19世纪之后,统一的非理性体验结构瓦解,贫困者、浪荡者和卖淫者等从中解放出来,但疯狂者却和罪犯成为相邻的共犯。因此,精神错乱者成为他人眼中的客体,加上其罪行意识的觉醒,社会有责任使其恢复到理性状态,从而摆脱异化状态。这就带来了对疯狂者的治疗和矫正,“疯狂把人禁闭在客观性中”,即“19世纪,疯狂的本质便是人的异化。”此时,疯狂是与犯罪、规范、矫正和惩戒相连的,对其治愈则是靠心理疗法和道德疗法,目的是进行道德的规训。那么,疯狂的真相是什么?福柯的定义为“疯狂便是作品的缺席”。不是疯狂在历史中不被视为话语的主体,无法言说,而是其话语无法凝聚成话语流,无法主导话语权。而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则阐释了对话语和知识进行的考古学分析方法,一种历史批判分析方法,强调历史的断裂性、不连续性、界限性和序列性,重视的是话语事实和话语实践分析。
   
              与权力的关系: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福柯对权力的探讨集中在《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的第一卷,关于这部分的分析就不那么细致地总结了,在此粗线条的勾勒下。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探讨的是对肉体进行支配的权力运作关系网络。不同的权力会产生不同的知识。在酷刑时代,作为公共景观的公开处决不仅是一种司法仪式,一种政治仪式,还是一种展示至上君权的仪式,目的在于折磨肉体和消灭君主的敌人,起到警戒作用的是恐怖,产生的一套有关酷刑和处决保障的技术和知识。在18世纪末进入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这源于非法活动的传统结构发生了剧变,其目的在于重新建构一套惩罚权力的分配机制。此时的惩罚权力实乃一种规训权力,起到警戒作用的是话语、教训、符号等,目的在于驯顺肉体和控制灵魂和思想。新型的惩罚权力则产生了为之服务的一整套知识、技术和科学话语,而这一套灵魂技术学(教育专家、心理医生、精神病专家的技术学)成为支配和规训肉体的权力技术学的工具。同时福柯认为这种权力—知识使得有关人的科学成为可能,那么可认识的人(行为、意识、个性和灵魂等)这一历史主体也就成了权力—知识的客体。
   
                而在《性经验史》第一卷提出继续考察以对性经验进行支配的权力运作关系网络,将性知识的考古学分析(全面考虑性话语事实和性话语实践)与多种形式的权力技术以及认知的意志(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定位和接纳)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一套新型的权力理论。虽然在接下来的两卷中,福柯的研究趣向发生了变动,未完成遗志,但是我们可以结合《规训与惩罚》进行理解。福柯想提出一种新的权力观,即,“不通过法律来思考性,与此同时,不通过国王来思考权力”,那么福柯的权力观可以概括为“力量关系—战略”模式,从而取代传统的“君主—法律”模式。福柯认为“权力无所不在”,“国家主权、法律形式或统治体系只是权力的终极形式,福柯认为首先应该把权力理解成多种多样的力量关系,而权力就内在于其运作领域之中,构成他们的组织。这些力量关系既有相互竞争、产生利益冲突、斗争的形式,也会有互助和共谋的关系。那么“力量关系—战略”型的权力的特征是:(1)动态性(权力在各种不平等的和变动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运作着),(2)嵌入性(权力关系内在于经济过程、认识关系、性关系等之中),(3)生产性(权力产生知识话语),(4)弥散性(权力来自下层,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二元对立,而是内在于生产、家庭、纪律组织等各种力量关系中),(7)策略性(知识话语是力量关系中的策略因素),(6)辩证性(哪里有权利,哪里就有抵制)(7)意向性(非主观性,非主体个人选择或决定而形成的权力网络)。
   
                与主体自我的关系:我们是谁?   

                福柯在《性经验史》第二卷和第三卷就开始转向探讨以性经验为媒介探寻历史主体与主体自我的关系问题,在权力—知识结构的支配下,主体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屈服,而是有一个对自我关注、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自我技术。福柯围绕着性行为的四大经验轴线(与身体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与男童的关系,与真理的关系)阐述了受自我关注支配的一种生存艺术的发展,演变历程沿着古希腊时期——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基督教传统时期——近现代工业文明。《性经验史》对主体的探讨只是一个部分,而《主体解释学》对此进行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若能结合起来看,效果会更好。以后若有机会读了后,再回头总结。
           
                真理、权力与主体三者之间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之中,任何两者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单向度的。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力能产生真理(知识、话语)和塑造主体,从而真理(知识、话语)和主体成为权力的载体和工具,同时真理和主体也能成为颠覆权力的力量。而主体面对真理与权力这种结构性力量,既有盲目性的一面,也有能动性的一面,能动性就体现在主体对自我关系的支配和认识。作为后结构主义的福柯,也免不了要探寻结构主义流派那永恒的发问,即社会结构与行动者之间关系问题。
   
              感悟:    

              1、研一上有9门课,研一下有10门专业课,而且基本上每一门课都是点名 + 平时作业 + 结业论文/考试,课程和自己读的书也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课可以逃,论文那得写,刚开始真是疲于应付。比较欣慰的就是,这个学期的规划超额完成,基本上完成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人在夹缝中生长,有时生命力会绽放的更加绚烂。善待拦路虎和逆境,既然无法躲掉,那就不逃避,不抱怨,拿消极抱怨的时间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每次听读书会战友说自己这一年读书生活特别平静,很是羡慕。反观自己这一年读书心路历程,用“静水流深”四个字概括可能比较合适,表面上明镜如水,内心中暗潮涌动。人生要学会不断地破除成见和思维定势,要有长远而大气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关注、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改造。

                3 、学会集体生活和团队生活。想打造和实现一个高品质的团队,实属不易,人才的多元化,会给团队带来活力和生命力,同时磨合的成本也比较高。既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而平衡又是很难把握的。回头想想,自己在上个学期确实有点左,而这个学期忽而左忽而右。相信在前进的过程中,经过慢慢的磨合,我们会形成一个更加有默契的团队。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7-01 00:48 | 55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更新。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7-01 00:50 | 56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Quote:
引用第207楼印子于2012-07-01 13:20发表的  :
你真是越来越强大了,很有通的感觉。

距离通还有段距离,但已经能嗅到那个气息了,需要继续奋进!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7-01 22:26 | 57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2012年7月—8月(暑假)


          1、杜润生                      《杜润生文集》(上)
   2、贺雪峰                      《乡村社会关键词》
   3、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
   4、保尔•拉法格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5、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论人生》
   6、胡哲峰 孙彦编著      《毛泽东谈毛泽东》
   7、张翼星等著                《读懂列宁》
   
      (暑假调研回来后,看了几本比较轻松些的书)
[ 此贴被张雪霖在2012-09-03 12:14重新编辑 ]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9-03 00:03 | 58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驶入新学期,读书生活从9月1号开始!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2-09-03 12:15 | 59 楼
«1 2 3» Pages: ( 2/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7533(s) query 5, Time now is:05-20 22:4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