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陈伟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小伟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2
最后登录:2019-01-03

 陈伟的读书报告

读书书单:
  空间与政治
  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
顾准文集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资本论(第一卷)未读完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是耶鲁大学教授迈斯那的一本著作,它由8篇论文构成,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民粹主义、毛泽东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作者希望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号称“科学社会主义”,而乌托邦则意味着“乌有之乡”,似乎两者并无关系。但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正是建立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它既代表了关于未来社会乌托邦的幻想,同时又对“乌托邦主义”的最猛烈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关系的两重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预言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社会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写在它的旗帜上)。很明显,马克思在此提出了一个足够美好的理想社会。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仍然把其他社会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当作“乌托邦”来批判。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乌托邦主义只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犯下的种种罪行,却看不到它为社会主义提供的可能性,也只看到无产阶级被剥削的一面,却看不到其是具有潜在创造力的革命阶级。在已经充分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仍然坚持乌托邦的思维,而忽视现实性可能是马克思批判乌托邦主义的最根本原因。那么马克思何以认为自己不是乌托邦的呢?他是如何弥合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呢?其有一个前提,即资本主义充分时代,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已经打下,未来社会主义的革命阶级已经出现。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是有着现实必然性,因此不属于空想的乌托邦。
    通过这个前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而言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然后自然达到了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主义。但是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从来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过,反而是在以俄国,中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成功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在落后的国家,是否要经历这样一个在马克思看来残忍却必不可少的资本剥削过程?在此问题上,民粹主义者的回答和马克思出现了重大分歧。
    对民粹主义者来说,资本主义既非一个不可避免的、又非呵护需要的社会发展阶段,即从价值上,他们否认工人的异化之类的残忍代价;从结果上,他们认为即使付出这种代价,也达不到社会主义反而是在偏离它,资本主义的恶里,绝对不可能长出社会主义的善。他们希望从集体村社,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所以,资本主义的相对不发达,正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有利条件。这里我们似乎能看到毛泽东思想里“落后即先进”的影子。
 
    问题一:如何消除城乡差距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差别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但是这种差别在西方历史演变过程中已经成为发展的动力,这一过程把历史从古代引向现代资本主义。同时,马克思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胜利是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城乡对立的根本在于城市对农村村地区实行彻底的统治。尽管他同情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传统习俗被根除,但他认为这是人类历史进步所必须的代价。(恩格斯的经典表述是:我们的小农,同过了时的生产方式的任何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的走向灭亡。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在马克思看来,城市是历史进步的象征,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存在于城市当中,而一切工业化城市化的罪孽,都是人类为自己的最终解放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新社会只能建立在过去的物质成就上并承担着过去的负担,社会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且往往还带着“它蜕变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相反,民粹主义者认为通过非资本主义的,平分土地的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信念。他们反对大城市,大工业,反对专业化分工的生产,而寄希望于集体村社劳动。他们认为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前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才有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可能。既然如此,在解放农民的社会主义天性和在村社的集体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社会,才是启蒙者们的责任。
列宁认为“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市剥削乡村,是一切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的必然现象,只有伤感的浪漫主义者才会感到悲痛。与此相反,科学理论指出了大工业资本为这一矛盾带来了进步方面”。所以“工农民主专政”只是意味着,在民主革命阶段,农民是城市自由资产阶级无能时的政治替代品而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城市战胜农村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取代民粹主义,恰恰就是19实际最后十年俄国工业增长最迅速的时期,这个过程在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上标志着城市统治农村的思想开始站了主导地位。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证明了城市在政治上战胜了农村。斯大林的工业化方针,又将这一过程推至顶点,他把城市的经济建立在对农村的剥削之上。

问题二:民粹主义的内在矛盾——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怎么使知识分子在引导人民的同时,又能防止他们凌驾于人民之上。
一方面认为知识分子的觉悟起决定性的革命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基本信仰,又认为真正的革命创造力属于人民。那么革命需不需要有人领导则成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民粹主义一方面信奉完全平等和人民民主,极度怀疑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任何东西,另一方面由又革命意识不会自动在人民当中产生,需要由“新人”进行引导。在落后国家,显然需要“新人”为群众提供指导,当革命教条化并日益采取了居高临下的姿态,民粹主义者们由于担心自由和平等的革命目标可能会被实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所歪曲,走向集权与专制。民粹主义者虽然做出了诸多反思,但是也没有办法解决目的与手段的矛盾。
列宁的回答是:只有一个由职业革命家构成的、由有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杰出人物组织起来的、到底集中化的党组织,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在供人们中间发展,将他们的自发斗争引导为优势的政治行为。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杰出人物的意识起到了决定性革命作用——使得党在列宁主义里居于重要作用。然而,当我们进一步追问,这种知识分子的正确性来源于何处时,就会发现列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悖论。党正是由于被假定体现着“无产阶级意识”,它才在马列世界观里获得普遍正确和至高无上的特性。但是,列宁却完全抛弃了拥有真正革命意识与创造力的人民。在这种思路下,“中央机关单独地为大家思考问题,制定计划和决定事情”,“盲目服从中央机关”的体制就形成了。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打着集体主义的幌子,任意摆布人民的集权政党出现了(官僚集中制)。

鉴于篇幅,不在做更多的分析更细致的讨论分析,我尝试做一个小结。
如果我们假设,马克思主义的确是真理的话,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进行革命,建立全新的社会就是较高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可以看得出,马克思主义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资本主义的崩溃只会发生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然而,悲剧的是,马克思主义成功的应用都在以中、俄为代表落后农业国家之中。这导致了新的问题,即原来被马克思道义上批判的、事实上接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不应该继续发展的问题。
民粹主义对此持否定态度,强调传统乡村村社,集体劳动的生产方式。列宁作为一个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接受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阶段这一观点,也认为城市最终应当统治农村。而毛泽东的态度则更加复杂。
1、毛反对马克思的前提:现代工业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和进步阶段
2、毛否认工业无产阶级是未来社会的承担者,他认为是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和农民。
3.马克思坚信历史客观规律,毛泽东用唯意志论取代。
4.马克思认为城市是现代革命的舞台,毛认为城市是外国统治的舞台,农村才是本民族的。
由此,我们似乎能够理解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产生的思想基础了。农村是传统的,本民族的,没有沾染资本主义气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落后优势”,城市则是资本主义聚集地,才是最需要改造的地方;毛高度赞扬民众的革命意识,认为他们是革命的主导性力量,一方面利用党,另一方面则时时怀疑党,最终组织人民反对党。
我们很难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错误,还是实践者的不当应用造成了种种灾难,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马克思曾经警告过:在缺乏高度生产力的情况下,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何尝试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在社会各阶级普遍弱势的条件下,势必从中形成各种形式的政治精英主义;拥有大量农民的农业国家中容易产生波拿巴式崇拜……


  本次读书报告只写了一本,因为对这本书提到的问题很感兴趣。我之前写过一篇《永久革命的逻辑:革命程式化及其反向而动》的论文,大意是:革命是群众用暴力的方式,推翻旧制度,建立理想新秩序的,充满激情和崇高信念的事业。然而,革命的理想主义,打破了原有稳固的社会传统,社会处于严重失范的局面,革命领袖则借助军队和革命理想,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并形成社会结构的分层。然而,这种卡里斯马革命程式化的分层,并不能实现革命信仰的绝对平等,结果,革命矛头重新对准这个革命集团本身,领袖继续带领群众进行再革命。社会最终在革命与其反向而动的反复运动中,形成了“永久革命”的逻辑。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革命史,正是按照这样一种逻辑运转,并在最后放弃激进革命转为温和改革,寻找到新的出路。
  现在回过来反思,当时更多的只是纯粹逻辑上的思考,对于史实的了解和对思想脉络变迁的把握都很不足,出现了一些偏差。这次的阅读也算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吧。
  目前我读书的问题在于:由于以前读的政治学,史学的著作较多,一下子转到资本论这种经济学著作,很不习惯。而且,高中对资本论的而做了不深不浅的介绍,这种半生不熟的感觉在读书的时候,给我了很大的障碍,很多东西一看到都是似懂非懂,感觉自己只是泛泛的读,没有办法跟着马克思一起思考,更别提对话。总之,资本论还很长,希望自己可以慢慢进入状态。
  另外,在图书馆坐久了,脊椎骨真的好累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Posted: 2016-12-13 23:20 | [楼 主]
张一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112
威望: 112 点
金钱: 112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9
最后登录:2023-11-12

 

加油加油啊~觉得你超厉害的~
Posted: 2017-04-03 17:00 | 1 楼
园里有人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1
威望: 61 点
金钱: 6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03
最后登录:2018-09-05

 

这么快呀  都提交了读书报告了!身体是学术本钱呀,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锻炼的,每天跑跑步之类的!
Posted: 2017-04-10 13:49 | 2 楼
赵国栋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30
最后登录:2019-12-29

 

很深刻,阅读书目好多。向你学习
俭以养德,静以致远
Posted: 2017-04-11 21:15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519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4 15:2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