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读书报告:
《利维坦》:霍布斯
《政府论》(上下卷):洛克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论自由》 约翰•密尔
《国史大纲》(下卷):钱穆
《新亚遗铎》:钱穆
《全球通史》(上下卷):斯塔夫理阿诺斯
读书内容:
这次主要对霍布斯和洛克二者对政府理论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于政府的产生:
霍布斯认为政府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在这样一种时期人人只顾满足自身的需要,凡是为了个人生存需要的东西都可以占为己有,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残暴好斗的,因此就出现了“每个人对每个人处于战争状态”或者“人对人像狼一样的状态”。所以正是出于这种对混乱状态的恐惧和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人们相互之间达成协议、订立契约,这样就使得这样一种无序的自然状态进入到一个能够保障生命和财产的政治共同体。在这种契约中,每个人必须放弃在自然状态所拥有的一切权力,将这种权力转让给能够体现所有人的利益的公共权力的手上,这种公共权力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的产生。所以霍布斯认为,政府建立的目的就是摆脱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从而保全自己并获得更为满意的生活。
洛克的国家学说很大程度上是在霍布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批判,同霍布斯一样,他也认为在政府产生之前,存在着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有序而不是放任的,但是同时这种自然状态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缺少公共的法律、缺少裁判者、缺少执行法律的公共权力。所以为了应对这一缺陷,人们相互之间以订立契约的方式将部分权力交给社会或者交给社会的立法机关,从而制定符合公共利益的法律,而这种政治社会的出现就标志着政府的产生。
霍布斯的政府理论可以概括为几点,首先是自然法,即正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普遍存在的混乱状态的畏惧才使得人们产生了需要和平的需求,所以人们需要政府,即最坏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强,这是这样一种意愿导致了自然法的产生。
集权主义,霍布斯反对权力的分割,并且认为一旦权力由不同人掌握就会导致国家的内乱、分裂和灭亡。所以他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一种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而洛克的政府理论可以概括为:首先是有限政府,洛克把国家与社会区别开来,并认为社会在前,国家在后,国家是在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政府的权力必须以实现政府的目的为宗旨,不能超出人民所委托的范围,否则就是违法。所以他主张把政府的权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公共权力对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侵犯。
其次是分权与制衡。洛克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思想即国家权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这种政治模式的目的就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最后是法治思想,洛克强调政府要依法行政,主张用法律约束和限制政府权力。他认为只有政府的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才不会使之扩张、滥用而侵犯公民的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二者的差异:
首先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不同,一种是人人自危、充满敌意、充满战争的无序自然状态,一种是善的、和谐、自由的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霍布斯认为人性是恶的,人类是自私自利的,而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在拥有各种自然权利的同时,并不构成对他人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友善的。所以作为霍布斯和洛克政治理论的逻辑起点,二人在人类原初状态上的描述上的巨大差异为两人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政府目标的侧重点不同,霍布斯认为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摆脱悲惨的战争状态,保护人的生存与和平,所以他更加强调人的生命权或生存权,而洛克则把这种观点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政府的目的不单单在于保护人的生命权,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人的自由和财产权,他把财产权提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认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在于保护财产,并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重最基本的权利,没有财产权生命和自由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洛克更加强调个人利益的表达和诉求,更多的带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第三是对社会契约的理解上,首先是霍布斯主张转让全部权利,其初衷是建立一个自然法的裁判者和执行者,但却建立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国家,所以在自由却充满危险,与不自由却享受安全与和平,霍布斯选择了后者。而洛克则认为转让部分权利,在这个有限的政府中,国家只需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其次是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是单向性的,他的自然状态得出的社会契约是集权专制主义,他认为主权者不是社会契约的签订者,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主权者,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所以在他看来主权者就是利维坦,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可见,霍布斯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压倒一切公共权力,主张不受监督与控制的君主集权制政府模式。而洛克的社会契约是双向性的,他的社会契约是分权立宪的,人人都平等地服从社会契约的内容,主权者也是契约的签订者,也必须遵守社会契约。而当人们认为主权者违反社会契约时,人民就有反抗的权利,可以将其推翻。所以他是要建立一个分权制衡的、法治的有限政府。
二者的共同点:
首先是,都驳斥了君权神授思想,为资产阶级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揭露君权神授的谬论。霍布斯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意创造的,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转让的、托付的。洛克也通过对国王的权力是直接来自上帝的观点进行攻击,摧毁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颠覆了神学政治理论对西方的统治。
其次是相同的理论基础,相同的逻辑起点,都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为其理论基石。在追溯政府的起源这一过程中,他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在政府出现之前,人类处于怎样的状态?政府的权力又是从何而来?那么这个问题关涉到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关系的逻辑起点问题,所以他们都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为其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自然状态中由于不能自保或有诸多的不便才需要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并且政府的确立只能通过确定契约的方式来实现。那么何以二者有相同的逻辑起点,却得出不同结论呢,我想着更多的应该归因于霍布斯的个人遭遇,由于他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混乱的恐惧状态,所以他特别推崇一种强势政权能够结束这种状态。
第三是,虽然他们二者观点不同,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个人主义的代表,都促进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建立在彻底的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上,并将这种利己主义的个人主义视为最初的道德现实,赋予其自然权利的概念,并带有某种马基雅维利倾向,但是不能因为霍布斯提倡君主专制政府理论就认为他是非自由主义者,从霍布斯的政治逻辑中还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霍布斯的政治理论是建立在自然权利的基础上的,而这正是自由主义的基础。而洛克则是更加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他强调保障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为西方民主宪政提供了理论基础。
感想:
这个月读钱穆先生的《新亚遗铎》还是蛮有收获的,他在书中提到由于近代以来思潮纷起,风气浮躁,学术逐渐变得通俗化、浅薄化、轻狂化,缺少一种平静、宽舒的学术氛围以及平和、客观的政治风气,所以他认为“依草附木要不得,不甘寂寞同样要不得。诸位至少应懂得‘守先待后’,学术自有传统,假以时日,将来自有成就。”所以我觉得在当今的喧嚣背景下,这种甘于寂寞、不骄不躁的心态,尤为重要,这就中心所提倡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真正付出之后,收获自然水到渠成,与钱穆先生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月份读书书单:
《政治哲学史》:列奥 施特劳斯(上下卷)
《政治学的邀请》:萨瓦特尔
《理想国》:柏拉图
《法律篇》:柏拉图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国史大纲》(上卷):钱穆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
读书内容:
这次内容主要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为主,亚里士多德虽然从师于柏拉图,但是二者的政治思想观点确有明显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
第一,国家的产生:在柏拉图看来,国家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他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正是这种分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一个国家立国的基础就是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应该说柏拉图把分工作为国家产生的基础,从人类自身、从经济和生产发展中去寻找国家的起源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同时我感觉他的这种思想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人类自产生就有了相互合作,产生了分工,但产生的只是社会,而非国家,所以他无法解释国家与社会二者的区别。
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的产生源于自然所赋予。他认为人类最初为了繁衍后代,生育子女,就发生了两性结合,所以配偶的出现就出于生理的自然,而非意志的结合。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一系列论证,认为两性结合导致家庭的出现,家庭的扩大产生村坊,村坊的扩大产生城邦国家,而这种变化都贯穿着自然的精神,国家就是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他的这一主张强调了人与人的交往和结合,看到了人的合群性的特点,指出了人是政治的动物。
第二个不同点在于城邦的阶级构成,柏拉图把城邦的阶级和人的本性相等价,柏拉图认为人性有三,理性、意志和情欲,这三种人性在人类中的活动使人类产生了三个层次分明的等级,即真理的追求者,荣誉的追求者和肉体的享受者。那么柏拉图认为一个城邦的阶级就对应于人性的三个部分,所以理性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其职能是管理城邦,意志的是武士阶级,其职能是维护秩序,保卫城邦,情欲的是劳动阶级,其职能是为城邦进行劳动生产以供养城邦。所以,柏拉图就把国家中的个人依其本性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级: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就意味着这三个阶级各安本分,各守其位,各谋其职,各尽其能。很显然,人类具有天生的不平等性和等级差别的客观性,而且各个阶级相互不可替代,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城邦。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认为城邦是人类自然发展的产物,城邦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享受幸福生活,因此,他否认柏拉图的等级观念,认为城邦一旦建立,人们将是同等的,人与人之间在本性上不存在不平等的天性。他从城邦赖以存在的职能和需要为出发点,就必须就有农民,工匠,军人,有资产者,官吏,和祭司阶级来实现城邦的发展,所以他的这种划分来自于人类生存的自然需要,所以较之柏拉图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显然他也继承了柏拉图的一部分思想,尽管他认为一个城邦中,除了奴隶阶级外,所有公民都有资格参与城邦管理,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城邦的公民只能是官吏、军人、有产者和祭司阶级,只有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公民,农民和工匠只能作为从属阶级,不能作为理想的城邦公民。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他的这种阶级划分以城邦的善德为宗旨,遵循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第三个不同是所有制形式,柏拉图是公有制的提倡者,他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在于城邦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认为私有财产会毁灭社会,所以他主张消灭私有制,在统治者和军人这两个阶级内实行公有制,使他们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的生活,而他们的其他需求则有农民阶级来为他们提供。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统治阶级内部不因私欲而争斗,以致毁灭自身和毁灭城邦。这一举措是柏拉图为挽救奴隶主的统治危机所提出的构想,很显然超出了那个时代的发展规律,具有空想性,在法律篇中,他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认为必须分配公民的土地和房屋,重新肯定了私有制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是私有制的提倡者,他认为公有制只会导致城邦的混乱和无序,不符合人性的天性,他认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只有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人类的各种美德,进而,他提出他的所有制形式构想即是产业私有而财产归公,很明显也带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痕迹。但相较于柏拉图则具有进步性。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争端在近代也演变的愈发激烈,并带有了意识形态的色彩,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一方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以资本主义国家主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关于这一争论也没有定论.
第四方面是关于城邦的治理,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统治,尽管在柏拉图的划分中第一、二等级都是统治阶级,但真正拥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仅仅是第一等级的一个人。而哲学家因为拥有最高的知识和最高的美德,理应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柏拉图的这种哲学王的统治思想明显具有人治观的色彩,而否认法律在城邦中的作用,其实质就是权力和知识的结合。他认为法律的条条框框会束缚哲学王的统治,不利于哲学王利用其卓越的知识来行使权力。
但是由于以哲学王为代表的理想城邦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法律篇》中,又重新肯定了法律的作用,但是他依然认为一旦有能力的哲学王出现,人类便无需法律的统治,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法律或者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所以归根结底,他还是认为人治优于法治。
相反,亚里士多德反对人治,主张法治,他认为人治会使人受个人感情所影响,无法保证公正,法治则是多数人制定的,具有更大的可取性。在他看来,法治应该包括四点,第一是制定的法律应该是良法而不是恶法,第二是一经制定就需要普遍的服从,第三则是法律不可轻易废除,否则会消减民众守法的习性,第四则是法律拥有至高权威,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他本人不反对自由,但自由不应超越法律的界限,即法律不应该被看做奴役,法律应该是拯救。事实证明,法治成为当代不可争议的绝对权威,相较于柏拉图的人治观,亚氏的法治观无疑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第五个是政体方面,柏拉图强调哲学王的统治是理想的政体,这种政体使知识和权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的这种政体观带有精英统治的色彩,对后世精英治国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划分政体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权的目的,一个是执政者的人数,为此他提出的理想政体使中产阶级的共和政体。他本人强调中庸,中庸成为他理想政体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中庸的状态才是人、社会和城邦的最佳状态,而中产阶级是中庸的最佳代表,他认为中产阶级比其它阶级都较为稳定,同时中产阶级不图谋他人财产,也不会引起他人觊觎,不对别人耍阴谋,也不自相残害,所以中产阶级主政,是抗衡贫富两个阶级,保证政权不会走向极端的有力保证。
总之,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强调城邦的整齐划一,等级清晰,强调哲学王的自上而下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加强调政治模式的划一为多,强调多样性,提倡自由,法治的多人执政的共和政权。尽管二人的政治思想都有历史的、时代的局限,但是二人思想依然对后世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不管其思想在现在看来是对是错,我们都需对其抱有历史的敬畏感。
感想:
这个月初读政治哲学,给我的感受就是不同于社会学,政治哲学更多的是一种知识,而非一种观点,知识就代表着一种持久的,永恒的,真理性的,这种知识不是中立的,而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如善恶作出判断,并因而要求人遵从。政治哲学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项,一是认识政治事务的本性,提出道德要求,而是获得关于正义或善的知识。
这个月读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的著作,下个月计划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经典大家的经典作品读一下。时间不多,任务很重,接下来的时间更需要争分夺秒。
三月份读书书单:
《毛泽东选集》(二、三、四、五卷):毛泽东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托克维尔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民主四讲》:王绍光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郭金荣
《毛泽东与彭德怀》:张树德
《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
读书内容:
感想:
关于文明冲突理论:
在《文明的冲突》这本书中,亨廷顿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冲突的中心界线。所以,在后冷战时代,人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之间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冲突,所以世界政治的主轴力量使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非西方的力量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文明之间的差异,长久的文化差异成为冲突和暴力的诱导因素,而且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人们加强了对自身文明的认同、加深了对不同文明间差异的认识,全球化的推进,削弱了作为人们身份来源的民族国家,世界性的宗教和文化成为区别彼此的唯一凭证。为此,他把世界分为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和日本文明,可以看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而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最终他预测未来文明的冲突在于以西方文明为一方和以儒教—伊斯兰教的联合为另一方的冲突。所以作为西方文明的一员,亨廷顿认为以美国为核心国家的西方文明必须要在内部联合起来,以应对其他文明的挑战。
我认为亨廷顿的这套理论有几点是值得争议的地方,首先,在亨廷顿的理论中,他把文明作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最主要根源这一论点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撑,目前国际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仍然是领土边界的争端和获取资源的争夺,传统势力均衡的失调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分歧,意识形态的分歧,经贸关系的摩擦,这样一些因素使得一些国家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比如中日钓鱼岛之争,韩日之争,英阿马岛之争。美国数次入侵伊拉克,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其石油资源。这些例子中都不包含文明因素。
其次,亨廷顿认为主导未来国际关系的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一观点显然太过片面,他显然夸大了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的作用,带有明显的文化决定论的色彩,他在论述的过程中有意选择支持其论点的因素,而刻意回避其他事实,带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很明显主导未来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的依然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言,只要需要他可以和地狱中的魔鬼结盟。事实上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仍将是以民族国家为主,而不是文明实体为主。文明的冲突更多的是表象,深层的利益冲突是根源,决定利益冲突的就是各个国家的实力变化。例如土耳其一直一直未能成功加入欧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土耳其很贫穷,国内秩序混乱,加入欧盟之后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而同时土耳其确是北约成员国,原因就在于在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上,西方和土耳其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契合点。而且即使在同一文明内部,也很难保持绝对统一,同为西方文明,法国和德国做了几个世纪的敌人。伊斯兰文明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在卡扎菲政权被推翻之时,阿拉伯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
第三,亨廷顿在分析文明冲突时,他一方面认为现实国际社会中的各种文明,有各自的特性,非西方国家不可能照抄西方文明,西方国家也不应将西方的意志强加给其他社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帝国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他建议西方国家应该放弃普遍性的幻想,提倡实力,要加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文明的持久力,保持和恢复西方文明的独特性。既要在西方内部保持西方文化,又要明确规定西方的界限。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脱离冷战思维的窠臼,站在西方的立场上,他认为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中国复兴的崛起和伊斯兰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军事力量的增长,这两个文明的联合将会给西方文明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他提出西方内部要联合起来,排斥其他文明来应对挑战。这一观点明显带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和中国威胁论的腔调。所以这套理论实质上看起来更像是文明的政治冲突,给政治冲突披上了文明的外衣,这种思想值得警惕。而且亨廷顿显然缺乏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儒家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开放性的文化,以和为贵一直是其核心主张,事实上即使是在我们力量非常强大的时候,中国历来也没有称霸的传统。但这也不能怪亨廷顿,中国学者对儒家文化是否构成以及是否应该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对于什么是儒家文化的中心内容和特点,也大都缺乏一致的结论。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之时,我们自己也处于茫然的状态。
应该说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更多的是在自我建构的体系里面的一种预设,他采用支持其结论的论点,忽视明显与其结婚相悖的事实。但不可否认,他的这套理论也很大的借鉴意义,他的这套文化冲突的范式,让人们把注意的视线由传统的政治经济领域,转移到文化方面,突破了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定位,而且也展示了人并不都是按照理性原则做出选择,很多时候人们是在情绪、情感的刺激下行动的,理性主义往往解释不了种族仇恨、恐怖袭击、自杀性爆炸非理性行为,所以这套理论提醒人们文化与认同这种非理性因素在世界政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碰撞的机会也陡然增大。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各个文化的差异性,摒弃文化霸权主义,前一段时间美国发布了一部电影,《穆斯林的无知》,这部影片把伊斯兰的神真主阿拉,讽刺为一个骗子、好色之徒并带有同性恋倾向,引起了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强烈抗议,掀起了全球的反美浪潮。所以我们应该避免此类文化上的恶毒攻击,而需要反省的恰恰是傲慢的西方人。
这个月是读书内容很杂,也不再纠结于数量,能读多少是多少,基本上也算是把自己想读的都读了,我觉既然要从社会学向其他学科转向就要有自己的主体性,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关注的方面有选择性的阅读。剩下来的时间也不太多了,古典哲学这块儿不会从古希腊哲学一直读到近现代,时间上也不允许,我准备挑几个重要任务的著作阅读一下,然后就近现代政治科学读一读,还想就对心理学、史学、人类学结合自己的兴趣读一下,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社会学和政治学。
十二月读书报告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布迪厄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
《包容他者》:哈贝马斯
《后民族结构》:哈贝马斯
《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哈贝马斯
《失落的一代》:【法】潘鸣啸 著 欧阳因 译
《告别理想》:张乐天
《弱者的武器》:斯科特
读书内容:
这个月把布迪厄的《国家精英》结束掉之后,紧接着就转入了“新四大家”最后一位的哈贝马斯的阅读,除此之外,我本人对“文革”那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兴趣,所以也阅读了两本研究这一时期的著作,仅作了解,这次读书报告主要以哈贝马斯为主。
哈贝马斯的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有挑战的,他的理论的哲学化色彩很强,这里我也仅对我所读出来的东西做一个梳理。
一、关于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历史范畴,确切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这一公共领域的形成源于国家与社会的分离。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逐步确立,经济因素成为控制社会的媒介。这样在民众中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试图通过公众舆论对权力施加压力,而这种公共舆论是以书籍、报刊、杂志等为公共素材,并以咖啡馆、沙龙、宴会等形式下进行讨论,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学公共领域。很显然,进人这一文学公共领域是基于个人的财产、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个人因素,所以,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从私人领域产生,又和公共领域相对立。文学公共领域最初以探讨文学为主,逐步过渡到对权力的批判,所以形成政治公共领域,而政治公共领域批判政治的武器就是公众舆论。所以,可以认为公共领域就是从私人领域中的一部分中分离出来的文学公共领域,而从文学公共领域中,又产生了政治公共领域,这种政治公共领域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需求进行调节。
但是,同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进,政治公共领域的批判功能遭到了丧失,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国家干预主义的出现,国家越来越多地承担一些社会功能,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破坏了公共领域产生的基础,即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具体表现为家庭功能发生变化,私人操控家庭的一些功能如养老、应急等逐渐被公共保障领域所替代,家庭中的个人受到了家庭以外的力量和社会的直接作用,个人的私人领域受到侵害,在哈贝马斯看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模式的前提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严格分离,其中公共领域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构成,他们将社会需求传达给国家,而本身就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当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发生重叠时,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模式就不再适用了;同时,文学公共领域也受到操控,公众从文化批判逐步转向文化消费,之前构成文学公共领域的成员大多衣食无忧,不为谋生而忙碌,受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控制相对较小,容易形成独立的精神,批判的看待社会,而到了晚期资本主义,人们开始为生计忙碌,即使聚在一起也只是会谈一些娱乐等轻松的话题,由批判转化为消费。文学公共领域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到政治公共领域,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商业化的大众媒介控制了公众舆论,这些大众媒介被一些财团所控制,是政治公共领域失去了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所以政治公共领域遭到了瓦解。
所以,哈贝马斯呼吁公共领域的复兴,在哈贝马斯看来,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带来的结果是公民虽然生活在政治社会中,但对政治漠不关心,公民政治意识淡薄,所以在他看来,民主国家不仅需要在贯彻法制、强化程序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公民树立起一种民主理想。他所理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的公民都有充分的意识,自由而公开地参与到国家权力机制中去,条件是公民必须在政治上成熟,在社会上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作为沟通和连接国家的公共领域,以便他们在保持个体自律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讨论树立起自己的政治意见。
二、关于其政治思想
哈贝马斯认为,民族具有两种面孔,一种是强调公民权利的民主性的含义,公民靠自身的力量建立自由而平等的政治共同体,哈贝马斯称之为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思想是与法治观念相协调的,并以法国举例;另一种则是强调传统继承下来的血缘的共同性,认为天生同源同宗的人们应置于由共同的语言和历史而塑造的共同体中,哈贝马斯称之为民族主义,并以德国为例。关于这两种思想,哈贝马斯的观点比较鲜明,即赞成共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并认为德国的狭隘民族主义导致了盲目排外,造成了人类巨大灾难。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的民族国家集合了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即对内主张国家内的公民权利平等,对外则是封闭的。
民族国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家正在逐步失去对本国企业的控制,国家的力量在削弱,跨国市场的力量在膨胀,于是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哈贝马斯认为解决的方法在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政治也必须全球化,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建立更大的政治统一体和超国家的整体,即政治必须跟着全球化市场而成长。于是他提出了如下步骤:
首先解决本国的民族问题,把各个国家改造成拥有公民权利的国家。在这一层面,哈贝马斯提出了三个步骤,第一就是在认同以宪法爱国主义的自由政治文化的同时,而对各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性不加以干涉,包容性地建立一种多元文化环境,第二是主张公民权利决定政治共同体的走向,即用公民权利作为解决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的标准,也就是说当一个民族人民的权利受到了伤害和剥夺,这个民族就有权利脱离中央政府的统治。第三是以人道主义旗帜干涉国家内政,也就说如果民族权利受到剥夺而反抗现有统治,而却遭到了国家的镇压,那么其他国家就可以以保护人权的名义进行干预。
这是其构想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组成各个地区性的共同体,他认为这样一个地区共同体对于各个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心理调适的过程,为培养一个世界公民提供训练场所。而关于这一层面,他提到最多的就是欧盟,他认为欧盟目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但是他认为还不够,欧盟在走向超越民族国家之路的过程中,必须与民主政治的理念想协调。为此,他提出了几点构想,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公共领域,这一领域必须扎根在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当中,并且必须由公民社会这样一个自由联合体来承担;改变目前的政党形式,未来的政党要以公民为基础,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整个欧洲;成立一部欧盟宪法,这一宪法的通过,不是取决于各国领导人,而各国公民,由他们来全民公决;最后就是改变欧洲议会模式,把欧洲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下院由各国政府派出代表组成。
构想的第三步就是建立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世界共同体,这一层面大体上是地区共同体向世界范围内的扩展,比如他提出形成世界性的公共领域,建立世界议会,改造安理会等等,总之,他的终极构想就是民族国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从总体上消亡,人类将集合成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世界公民社会,从而获得最终解放。
关于他的这一政治构想,我感觉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首先是我感觉他夸大了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低估了民族国家的作用,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分配更加不公平,只会带来更大差距的过程,而民族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反而可以抵挡这种全球化对落后国家、地区的冲击,防止过度的分化。
其次是他反复提到的欧盟这一例子,也不具有推广全球的条件,他这一构想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
读完哈贝马斯的书,我有两个思考,首先是关于人权和主权的问题。哈贝马斯作为一个民主斗士,尤为强调人权的重要性,这在他的生平介绍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科索沃战争的看法,哈贝马斯对这场战争的观点很鲜明,他支持北约部队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支持干预其内政,原因很简单,通俗地讲就是你南联盟活该被炸,因为你侵犯了这一地区塞尔维亚人的人权,所以必须予以干涉。而这就和我们关于人权和主权关系有差别。我们始终强调国家主权高于一切,反对任何形式的干预别国内政。可是,如果一个国家,比如中国,人们确实生活在公民权力被剥夺的时代,面对日益强大的国家监控系统和军事暴力机器,正如《弱者的武器》中所说,人们往往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通常不会采取公开、直接、集体的暴力对抗,那么当我们面对统治者而无能为力之时,当我们需要他国力量来对统治者施加压力之时,这又算不算干涉内政呢。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盟友很少,铁哥们就巴基斯坦一个,而中国每年又减免那么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债务,却仍然没能换取几个朋友,我觉得这里面体现的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差别,我们一直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比如一个时期,一个政党上台,我们支持,跟他们做生意,另一个时期反对党上台,我们也支持,我们也跟他们做生意,这种没有价值原则的选择,只会让中国更孤立。所以我感觉国家主权高于一切,也是一种话语建构,为了主权的完整,可以暂时搁置人权问题,就好比集体和个人一样,为了集体我们主张可以牺牲个人利益,而这恰恰是右派同志所不能忍受的。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任何侵犯人权的事情也是哈贝马斯所反对的。
第二个思考是关于哈贝马斯的政治构想,作为一个国际主义者,他在其著作中,观点鲜明的强调了要超越民族结构,建立以公民权力为基础的世界共同体,在他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中,民族国家最终是要消解掉的,并且以欧盟目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体化进程中所展示的成功范例来支持其论点。说实话,读完之后,合上书,我在笔记上轻轻地写了几个字,即哈贝马斯,这哥们不靠谱。我觉得他的这个构想和马克思所构想的世界共产主义社会一样,遥不可及,而且马克思这一构想起码提出了人人公平,财富均等,没有剥削这样有煽动力的口号。而且,在我看来,从他说举的欧盟这一例子来看,我觉得欧盟更多的是一个强调经济和政治的这样一个利益结合体。因为欧洲国家面积很小,尽管经济很富裕,但是市场依然狭小,资源严重不足,比如法德算是比较大的,可是一个云南等于一个德国,一个新疆等于六个法国,所以其地理先天性决定了这些国家必须要联合起来,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国家政治话语支配权。比如最近英国搞了一个“脱欧运动”,并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搞一个全民公投,要不要继续待在欧盟,因为英国是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自由贸易的势力一直很强,所以英国特别反感欧盟里面的条条框框,而离开欧盟的损失可以通过跟其盟友美国来建立更密切贸易关系来弥补,当然了更过的分析认为英国是为了以此来要挟欧盟,以谋求英国在欧盟更大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因为现在的欧盟法德的势力很强大。但不管怎么说,从中可以看到尽管欧盟通过了宪法,选出了总统,但是共同的利益始终是欧盟建立的根本原因,因此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争夺也始终没能彻底避免,而如果利益无法调和时,就有可能出现分裂的危机。而且我始终觉得一旦民族国家消解,世界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关于民族国家在面临全球化挑战的位置定位问题,我一直也比较感兴趣,所以以后也将着重关注这一方面。
读书感想:
回顾这一年,我个人感觉收获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是在知识层面,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年初的马克思,一直读到哈贝马斯,这种知识层面的积累,对我还是非常宝贵的。其次,在读书会的这一年半的时间,也是对我意志品质的一个锻炼,这一年半,我感觉自己确确实实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一件事情,尽管中途会有波动,会有一些干扰,可是我始终不曾放弃,坚持了下来,没有退缩,没有当逃兵,而这样的两年,在人生之中很难有第二次。第三就是心态的转变。我感觉经过这一年半的阅读训练,在跟各个“大家”的对话中,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每个人又都有可以批判的一面,所以就需要我们批判而又包容的想问题,看问题。最后就是团队的收获,这一年半的读书生活,确实给我们留下很多弥足珍贵的回忆,我想这也是在以后很难复制的。
最后谈谈关于以后的计划,这个学期结束哈贝马斯之后,社会学这一块儿我就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下个准备转入其他学科,目前在考虑的是政治学和史学,政治学因为中心很多人也都在读,而且也都摸索出了一条大家所认可的脉络框架,但是还是想读读史学,包括中国史学和国外史学,这个寒假之后再做决定。
十一月份读书报告:
《性经验史》:福柯
《福柯思想肖像》:刘北成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实践感》:布迪厄
《实践与反思》:布迪厄
《遏制野火》:布迪厄
《关于电视》:布迪厄
《单身者舞会》:布迪厄
《男性统治》:布迪厄
《继承人》:布迪厄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宫留记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
首先,区别于马克思所常用的“实践”,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布迪厄更多的是从一种微观的视角来分析实践,即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实际行动,是人类一般的日常性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经济交换、政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动。其次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可以认为是围绕着行动者在哪里实践,如何实践,用什么实践等相互联系的社会实践观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具体来说就是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实践逻辑和实践工具是什么。为此布迪厄用场域、惯习、资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分别回答了这三个紧密联系的社会实践观的基本问题。
围绕着其实践理论布迪厄引出了的几个相关概念:
场域:场域是布迪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实践与反思》这本书中,布迪厄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迪厄认为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构建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着争夺,以求改变或者力图维持着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这样场域就有两个关键的特征,一是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它通过内在的结构来反映外在的各种力量。第二个特征是场域同时也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它可以类比为一个战场,在其中,参与者彼此竞争,以确立对在场域内能发挥有效作用的种种资本的垄断和对规定权力场域中各种权威形式间的等级序列及“换算比率”的权力垄断。简单的说就是在场域中处于优势的人希望继续保持这种优势,维护场域的规则和范围,而处于劣势的行动者就希望打破这种规则和范围。布迪厄用场域的概念来替代传统实践观的实践场所的概念,场域更多的是起一个中介的作用,外在的经济、政治等制约因素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置身特定场域的行动者,而借助于场域的中介作用影响行动者。
资本:布迪厄认为资本指的是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不同于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认为资本是生产要素和社会关系要素的融合体,布迪厄认为资本的主体首先是行动者,而且资本并不仅限于物质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符合收益和社会收益。为此,他把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比如财富收入,文化资本比如学历水平,社会资本比如行动者在社会中拥有的关系,和符合资本,如一个大学教授的头衔,这四种资本,提出提出非物质化的资本形式也是布迪厄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创性思想。布迪厄认为场域为各种资本提供了相互竞争、比较和转换的场所,所以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场域,行动者使用资本的策略也取决于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但是同时,不同资本之间进行的不停的竞争、转换也建构了场域的结构、运作逻辑和不同场域的不同边界。应该说,场域是各种资本竞争的场所,也是这种竞争状态的表现形式。
惯习:惯习指的就是行动者的实践逻辑,它是深刻地存在在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是完完全全从实践操持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把它看成某种创造性艺术。布迪厄认为惯习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它具有双重结构: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内心情感结构中的主观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中的客观实践。布迪厄认为,惯习来自于个人和群体长期的实践活动,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经验就会内化为人们的意识,去指挥和调动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成为人的社会行为、生存方式、生活模式、行为策略等行动和精神的强有力的生成机制,所以惯习这个概念揭示的是社会行动者既不是受外部因素决定的,也不是只受内在理性的引导,摆脱唯智主义的行动哲学,后者仅仅把人看作理性行动者的经济人理论,此外,除了克服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之外,它的第二个作用还在于克服实证主义和唯智主义唯心论。惯习不是宿命,由于惯习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而非持久不变的。惯习是创造性的,能体现想象力,但又限于其结构,这些结构则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在身体方面的积淀。可以看到惯习和场域的概念使得布迪厄得以摒弃个人的自发性和社会的约束性,自由和必然,选择和责任之类的虚假问题,从而避免了在个人与结构,微观与宏观分析之间进行人们所熟知的那种抉择。
与习惯的区别:二者都包含了生存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性因素,但是习惯往往表现出自发性、重复性、机械性,习惯不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再生性,而惯习则是在历史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再生产并不断发展的,它能够在新的环境下产生创造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一方面在复制着客观条件的客观逻辑,另一方面又不断地进行着新的创造。
与场域的关系:二者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方面是制约的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种知识的关系,或者认识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总之,布迪厄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结构和心态结构组成的,生活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者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确定其社会位置的,行动者凭借其各自拥有的资本和特定惯习,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的客观环境的结构中,不断地创造和建构自身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以可以把实践理论理解为行动者在一定的场域中凭借各自拥有的资本,在特定的惯习指导下,为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以及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采取的活动。
布迪厄的底层关怀:
作为法国著名的左翼知识分子,布迪厄针对二战之后法国出现的各种社会不平等,例如教育的固化,财富的分配不均,布迪厄以激烈的言论和行动表达了对社会统治者的不满,体现了他对底层的关怀。在《遏制野火》这本书中,在布迪厄看来,所谓“野火”就是当今世界所大肆泛滥的新自由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以全球化为其口号,极力鼓吹一种自由贸易的信仰,这种思潮的特点就是在于以经济的名义将市场的能力神圣化,要求取消妨碍资本持有者纯粹个人地寻求最大值个人赢利的一切政治障碍,要求中央银行独立,宣扬民族国家隶属于经济自由的要求,以符合那些经济主人的利益,取消所有对市场的一切调控,如防止赤字和通货膨胀的措施,将公共服务普遍私有化,缩减公共和社会开支等。布迪厄认为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要求国家退出公共服务领域,消减福利开支,通过国家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达到国退私进,甚至是达到国家自我消解的状态。
布迪厄极力反对这种思潮,认为一旦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其危害是隐蔽而持久的,它将导致大量的失业和贫困,工人的权益如工资、工作时间、稳定性方面将受到挑战,社会上处于弱势和边缘人将因社会开支和福利开支的减少而受害最大,而受益的主体将是那些跨国公司、金融资本家及股票食利者等团体。布迪厄认为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通过推行欧美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来整合统一的世界市场,弱化各个民族国家的力量,然后利用其经济、科技、规模及实力上的优势来逐步吞噬弱小的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新的霸权和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布迪厄认为应该坚持抵制这种新的自由主义泛滥,保留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倡导一种幸福经济的概念来代替个人式的自由经济,主张通过在欧洲建立或者联合一种统一的机构,如欧洲工会来抵抗这种跨国公司、金融投资人的侵蚀,从而保证普通民众的权益。
在我看来,这种新自由主义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极端形式,极力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的自发力量,强调效率的作用和个人的聪明才智等这种主观能动性,主张一种经济至上主义、市场之上主义,利用市场分配资源。结合我国的情况,应该说针对这种新自由主义思潮要要保持警惕,目前对呼喊国家减少市场干预、国退民进的声音一直很强烈,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这种改革恰恰是借着改革的名义,侵吞了国家的公共财产,而且国退民进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退出了,谁来补充,往往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他们拥有雄厚的资本,从而占据这些领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在我国国家的力量本就很强大,现在的问题是国家所占据的那些领域缺乏有效的监督,官员与资本家勾结,腐败丛生。所以说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总之,读布迪厄的书能够感觉一种强烈的底层关怀色彩,布迪厄在《遏制野火》这本书中认为目前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的泛滥与一些知识分子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因此布迪厄批评这种为资本家、为既得利益者为效力的知识分子,他认为知识分子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要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不应该受市场权威的力量所左右,知识分子尤其是公共知识分子要将自己的特殊专长和权威以及与他职业相连的价值如真理和无私的价值,批判性的参与政治领域中去,而非仅仅充当一种喉舌。我感觉我们当前的社会就需要这种多为底层群众而呼喊的知识分子,利用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那种权威,那种文化资本而为大众所奔走呼喊,就像贺老师发的那条短信一样,“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称作知识分子,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知识高度,但是那种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和底层关怀的素养是我们需要塑造的。
感想:
开学以来读书都很平稳,没有什么大的波澜,读书已然成为了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十月份读书书单: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黄仁宇
《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
《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吉登斯
《风险社会》:贝克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规训与惩罚》:福柯
《疯癫与文明》:福柯
《不正常的人》:福柯
《知识考古学》:福柯
《必须保卫社会》:福柯
《性经验史》(在读):福柯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福柯的书,不得不说福柯是一个很有思考,很有批判精神的理论家,考虑问题有读到之处,下面我简单总结一下其权力思想,主要从《规训与惩罚》、《必须保卫社会》这两本书来说,因为《性经验史》还没读完,所以可能总结的不够到位。我也期待读完《性经验史》能给我带来新的想法。
福柯的权力观:
两种批判:首先,在《必须保卫社会》这本书中,福柯批判了两种关于权力的理论模式,第一是经典法权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权力被视为一种权利,人们可以像拥有财产一样拥有它,因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通过法律行为或者建立法律行为来转移和让渡,这属于占有或者契约的范畴。即人人都拥有权力,所以各自为政,互相斗争,为了避免这种争斗就需要每个人将全部或部分权力让渡出来从而建立一个政治统治权。这是一个按照契约转让范畴的法律模式,权力与商品有类似的功能。福柯批判的第二种权力理论是马克思的权力理论。马克思的权力观带有经济功能性,权力的主要职能是既维持生产关系,又再生阶级的统治,后两者是由生产力占有的固有形态和发展赋予其可能性的。即权力的主要职能是既要维持生产关系又要再生阶级统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治权力在经济中找到其历史性的原因。
福柯认为这两种权力分析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权力理论的经济主义,福柯不同意权力处于经济的从属地位,不同意权力想商品一样交换,他认为把权力归结于经济过于简单,所以他坚持一种权力的非经济主义的研究。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被赠与、交换和补偿的,而是被运用,它只能在行动中存在。权力首先不是经济关系的维持和再生产,从其自身来看,它主要是一种力量关系,一种结构性的活动。
微观权力学:福柯避开统治权和个人对统治权的服从这个法律的和宏观的中心问题,福柯指出与其把对权力的研究指向统治权的法律建筑方面和国家机器方面以及伴随它的意识形态方面,不如把对权力的分析指向统治方面,实际的操作方面,奴役的形态方面,这种奴役的局部系统的兼并和使用方面,以及最终知识的装置方面。为此福柯对权力进行了微观的分析。他的这种权力微观分析在《必须保卫社会》这本书中提到了几点原则:
第一是不要试图从权力的中心,权力的普遍机制来分析它的规则和合法性,而要在权力运转离法律愈来愈远的极端处把握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仅仅只是君主或者国家对个人自上而下的统治,权力事实上已经深入到社会机体的最末端,所以要观察权力在某些局部的制度中是如何具体化的,如何运转起来的。如工厂、家庭、学校等。
第二是不要在意图或决定的层面上分析权力,不要从内部分析权力,不要试图研究谁拥有权力,而是要研究实际运作中的权力意图,从权力的外部研究权力。
第三是不要把权力当作统治整体的单质现象,权力并不是将人分为两种:拥有它并独占它的人和没有它服从它的人。相反,权力应作为流动的东西,或只有在链条上才能运转的东西加以分析。权力从未确定位置,它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者财富那样据为己有。权力运转着,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在流动,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同时又运用权力。它们从来不是权力惰性或持续不断的靶子,而是永远在轮班。即权力通过个人运行,但不归他们所有。
第四是不应从权力的中心出发对权力进行推演,看它在下层延伸直至何处。相反要对权力做上升的分析,从最细微的机制入手,沿着其历史、轨迹、技术和战略,然后再观察越来越普遍的机制和整体的统治形式怎样对权力机制进行投资、殖民、利用、转向、移位、展开等。例如他对诸如疯癫、规训中的权力效应的分析,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在社会的细微机制中历史地研究权力机制如何发生作用。
第五,福柯认为庞大的权力机器会伴随着意识形态的生产,如有关教育、君主制度和议会民主的意识形态。但是,福柯认为在权力网络所及之处,正在形成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更多的是知识形成,是一些观察的方法、记录技术和权力运作需要的实际工具。所以权力当它在自己细微的机制中运转时,如果没有知识的形成、组织和进入流通便不能成功,那么就不需要意识形态的伴随和建构。
总之,我们看到福柯从一种非经济的,微观的,边缘的,由内而外的,由下而上的方式,具体关注权力的实施运作来区别于传统权力理论中那种经济分析的,宏观的,中心的,由外而内的,由上而下的集中于政治领域的权力分析。
规训性权力:在《规训与惩罚》这本书中,福柯提到“权力不应被看作一种所有权,而应被称为一种战略,它的支配效应不应被归因于占有,而应归因于调度、计谋、策略、技术、动作。”所以福柯认为权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掌握了权力,而在于权力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运作的,强调权力的机制,这样福柯就提出了一种规训性权力。在书中,福柯提到“规训既不会等同于一种体制也不会等同于一种制度。它是一种权利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一种技术学。”这种权力机制的核心就是规范化,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来支配、控制人的行为,最终造就人的行为,把人既视为操作的对象又视为操作的工具。这种支配和控制的机制不是借助于暴力、酷刑使人服从,而是通过层次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手段,其目的不是对肉体施以酷刑,制造痛苦,而是对肉体加以强制隔离、控制、规范化监督和训练个人的身体的、心理的非规范性,使之加以屈服并利用。另外,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它更有效率,更经济,福柯在书中提到的边沁设计的全景敝视主义的圆形监狱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在这种结构中,必须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监控,而只需要有注视的目光,通过这种注视压力,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被监视,从而实现自我监视。
第二是规训性权力无所不在。虽然它相比于国家机构、法律制度等宏观的机构是微小的,但是它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这种监视、规训之中。整个社会犹如一座在规训权力控制下的大型监狱,学校、军队、工厂、家庭等都体现规训权力的工具,通过监视,定位,对动作、姿势、言语等加以规定和改造,把越轨者,精神病者等制造成驯服规范的主体。
第三是它和知识存在联系。福柯认为这种规训的模式创造了关于人的知识,如心理学、精神病学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产生,使得可以将人纳入到科学知识的对象领域,就可以决定谁是正常人,谁是需要改造的人,从而给惩罚机制提供一种知识上的正当控制的权力。但是福柯又强调了一点即不是知识产生了权力,而是微观权力产生了知识,是在微观权力的运作机制之下,我们才产生了对于我们的知识。即知识与权力是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
我感觉在福柯的权力观中,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规训机构,我们不在像原来那样处于残暴的君主权力统治之下,但是权力却碎片而持久地渗透到人的身体和心灵,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它悄然无息而又坚决的塑造者每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我们全部都处于权力的监控之下,权力通过这种方式规训人的主体,我们从一个桎梏中解脱出来,却又到了另一个更强的桎梏之中,我们失去了一条锁链,得到的是更加坚固的锁链。
读书感想:
调整了作息时间之后这个月感觉读书状态相比以前还是有所提高的。另外,这个月读福柯的书时,感觉自己思考的力度还是不够深,这也一直是自己的老毛病,读完之后就想紧接着读下一本,所以这个方面以后还是要改进。其实福柯跟马克思、韦伯包括吉登斯等人都有一些共同关注的东西如权力、现代性等,总感觉能抓到一些“点”,但是形成不了一个“面”,形成不了一个体系,这也是以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前几天在看到一句话,比较有意思,说欲成小事,只需自励;欲成中事,还需自省;欲成大事,必需自律。读书是件大事,所以我们不仅要自励、自省,更要自律,自我严格要求自己,方能成就大事。
九月份读书书单:
《1984》、《动物农场》:奥威尔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吉登斯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吉登斯
《大历史不会萎缩》:黄仁宇
《汴京残梦》:黄仁宇
读书内容:
《1984》、《动物农场》:这本书作者都是反对苏联斯大林体制的背景之下完成的,文中对于苏联极权主义的体制进行了讽刺,指出了其政治独裁,民主丧失,腐败横行,缺乏群众监督,愚昧大众,监控体制无孔不入,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思想上,作者都对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是我们看到,这种讽刺和批判并不是以歌颂资本主义和抹黑社会主义来实现的,尽管奥威尔反对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但是他并没有否定社会主义,他否定的是苏联的这种国家社会主义模式,他也致力于以打破苏联的神话来复兴社会主义运动,还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人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所谓人道主义就是人的解放,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曾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却相去甚远。
应该说作者奥威尔是信仰社会主义的,但是无奈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如此令人失望,所以他旨在提醒人们,任何革命,任何一个革命后的政权,如果失去民主监督,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都有可能走向反面,一度奋不顾身参加革命的广大群众仍然逃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人们要防止革命异化的过程,警惕在革命的名义下出现的极权主义。作者只是个作家,不是政治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觉醒。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既然提到第三条道路,那么就要知道第一条道路和第二条道路是什么,即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形态之一,它是一种温和的、改良的、议会制的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改良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相信自由资本主义导致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得到解决,主张国家应普遍地介入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去。它强调集体主义原则,追求平等的目标,并以福利国家政策作为主要的政策取向。那么它和我们所知道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区别在哪儿呢?吉登斯认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从来都是很不完备的,这些理论低估了资本主义在创新、适应以及不断提高生产力方面的能力,社会主义也未能把握市场作为一个买卖双方提供基本信息的机制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衰落在于能否产生更多的财富,并且能够以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分配这些财富。而新自由主义是与社会民主主义对立的一种思潮,它反对大政府,主张在经济上实行一种自由放任的政策,认为若市场能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地运行,则将会达到最佳状态。他们坚决反对福利国家政策,把福利国家看成是万恶之源。
吉登斯提出第三条道路的背景在于苏东剧变,冷战终结,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重创,而相反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在欧美盛行。而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则遭遇了发展困境,同样新自由主义同样面临着市场原教旨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存在的张力。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吉登斯作为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进行了反思,他的第三条道路思想从本质来说是继承了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衣钵,旨在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在新形势下社会民主主义的变种,并融合了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是一种力图改革现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政治现实主义尝试。吉登斯要用复兴了的社会民主主义即“第三条道路”来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而实现人类的永恒正义、自由和平等。
我们再来看,他的第三条道路所涉及到的内容:
在政治方面,第三条道路政治是一个深化并拓展民主的过程,政府可以同公民社会中的结构结成伙伴关系,采取共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复兴和发展。面对右派把“国家当敌人”,想要缩小政府,左派把“认国家为答案”,主张扩大政府,吉登斯认为有必要重构国家。其内容包括:权利下放,进行更透明的宪法改革,建立防治腐败的措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通过新的民主试验,如地方直接民主,电子投票等方式,重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联系等。
在经济方面,吉登斯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的动力机制的同时,把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在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方面,吉登斯认为福利的开支不再是完全由政府来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与企业一同合作提供。这样就使得市场为了公众的利益而产生效力。
在公民社会方面,吉登斯反对国家权力对公民社会的侵害,国家不能吞并公民社会,也反对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维持公民社会的自生自发状态,国家不能消解为公民社会,他认为应该在现实的基础上,完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协作机制。例如,建立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激发地方性的主动性而实现社区复兴,建立民主家庭等。
在文化方面,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在意识形态上以集体主义作为宗旨,而新自由主义则更强调个人的价值。随着社会主义的衰落,集体主义作为一个价值观逐渐丧失了其影响力,所以第三条道路则提倡文化多元化,提出“新个人主义”的新型价值观。即强调以积极的方式来塑造生活,并为个人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在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类似于一种折中主义。
在全球化层面,吉登斯提倡一种温和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他认为全球性的治理已经出现,并且全球性的公民社会也已经出现,他以欧盟为例,认为欧盟既超越于民族—国家之上,又直接下及到个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中。这种全球化层面上运作世界性民主的主张的可实现性将会面临很大考验。
实质上,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是在社会民主主义的框架下引入新自由主义的优点一面,其政策在工党执政期间获得胜利,他的超越左与右,实质上也是左派与右派的一种融合,还谈不上超越。事实上,这套理念拿到中国来看也还是比较“右”的。联想中国的改革实质上也存在左与右的争论,而且现在右的势力占据很大的优势。究其原因我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目前还是由欧美制定着游戏规则,主导着话语权,那么中国的改革实质上也是参与这种游戏规则的过程,就像中国一再要求西方承认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秩序一样,我们没有话语权,想要参与这种全球化,就要和欧美保持接轨,就好比就好比打麻将,四个人玩麻将,三个人玩的是广东麻将,就你一个玩的是安徽麻将,所以人家就会排斥你,只能说等到自身力量发展壮大了,自身的体制完善了,有更大的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借鉴你的体制,你才能掌控这种话语权,进而制定这种游戏规则。所以中国的改革任重道远!
读书感想:
1,这个月感觉收获还是比较丰富的,由于是读吉登斯的《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里面吉登斯对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等观点进行了否定和批判,提供了认识马克思的另一个视角。
2,进入研究生二年级不可避免将会考虑未来前途问题,事实上,自己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什么事情都很不确定。所以现阶段完成现阶段的事情,只有好好读书!
六月读书书目:
《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韦伯
《社会的构成》: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吉登斯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吉登斯
《文化 权利与国家》:杜赞奇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我主要从《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和《社会的构成》这两书来讲、吉登斯提出结构化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回应当时社会科学所广泛存在并争议的个人与社会以及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问题,并因此而形成了两大明显对立的理论派别:强调结构的各种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以及强调个体的各种解释学思想传统。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尽管存在些许差异但是它们都强调社会整体相对于其个体组成部分而言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整体不能化约为各组成部分之和,社会事实具有独立于人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对人的某种强制性,因而分析社会的实体性结构具有首要意义。而解释学传统则体现一种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其传统思想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巨大差异,主体与社会客体对象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对于阐明人的行为来说,具有首要地位的是行动与意义,而有关结构的概念则不那么显要,对制约问题也谈的不多。
吉登斯所试图做的就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这种二元对立,并努力构建统一的社会结构理论,他首先指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关于实践,吉登斯认为实践是具有连续性的,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思性为假设前提的,但反过来,实践之所以可能具有反思性,又恰恰是由于它存在连续性,使得实践在时空向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类同性。关于结构的含义,吉登斯不同意涂尔干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对结构所做的解释,后者认为结构类似于某种有机体的骨骼系统,并认为结构对人的行为仅仅具有强制性。而吉登斯认为结构指的是社会系统再生产过程所反复涉及的规则和资源。在《社会的构成》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他指出,“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我们说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性具有结构性特征,就是指各种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我们可以抽象地把结构概念理解为规则的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要素,而资源也具有两种类型:权威性资源和配置型资源”。
吉登斯结构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结构二重性,其基本内涵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即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结构化理论是结构二重性为基础。他提出这一概念是针对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的二元对立,在吉登斯看来,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中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着一种二重性。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里面,可以清晰看出,吉登斯指出,不能简单的认为结构是对人类能动性的限制,它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能动性的促进,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的双重特性,体现了他的结构二重性。吉登斯认为结构存在于时空之外,并没有它的外在性,而只能透过行动在时空里展现出来,行动者在进行行动时亦再生产了结构,一方面,行动必须依赖结构作为它的媒介,另一方面,结构需要透过行动,才能在时空里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构是行动的媒介,同时又是行动的结果,行动与结构是互相依存的。
此外,针对微观和宏观长久以来的分歧,吉登斯提出了“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两个概念,来实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吉登斯指出,“社会整合”就是个人如何与微观社会环境实现统一,个人首先是拥有者独立的人格的行动者,包括行为的动机、行动意义以及话语意识三个方面,动机表现为个人满足生存需要的本能反应,实践意识是个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采取的相应的行动,话语意识是行动者所具有的反思意识并能够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机意识体现了微观环境的制约性,而话语意识与实践意识体现了行动者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了个人与微观环境的整合。而“系统整合”值得是“不在场”情境下的有机整合,即各个微观社会环境的之间的整合,吉登斯认为借助宏观社会结构,系统整合得以可能。
关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吉登斯对时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比如他在对结构的概念进行的阐释,对结构二重性的理解,对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的理解,可以说吉登斯的时空观贯穿了他的结构化理论,关于他的时空观,吉登斯评判性的吸收了赫格斯特兰德的时间地理学,后者认为时空是人们活动的结构,是外在于人们行为的,时空边界也是就是人们行动的边界。吉登斯认为,不仅仅要考虑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更要考虑到人类活动的特殊性,即人是有意识的进行活动的。因此,考虑互动场景至关重要,即使是在固定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也会因主体、目的的不同而又不同的互动。
总而言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在回应当时学界广泛存在的争议,他建构他的结构化理论就是以此来打破这种争论,用一种二重性来取代二元对立。其理论核心也包含在结构在结构的二重性的论述上。认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应该说其理论思想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读书感想:
1,这个月着实应该受到批评,本来读书的时间就不长,还花了几天时间到了合肥一趟,使得这个月读书显得非常的紧迫,上个月本来想好好调整状态,好好把吉登斯的书给读一下的,没想到只读了他的三本书,预定的计划没能完成。需要好好地自我反省一下。
2,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想加入读书会的这一段时间,真的是感慨万千,因为自己底子薄,应当说一开始就接触经典阅读训练是对我的一大考验,而且事实上一开始自己读的确实是很辛苦的,好在我没有放弃,我坚持的了下来,尽管和其他人的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在跟我过去比时,我感觉自己在进步,自己每天在不断的收获着,通过这一学年的读书训练,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开始不在极端的看问题,学会利用不同视角分析,慢慢的我对任何事都学会了思考的习惯,我想这是我的最大收获。此外,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我的意志品质,我想能坚持一年,专心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有人说读书是最简单的事情,事实上,静下心来,排除一些琐碎之事,用心读书,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中,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儿,我们每天都会受到各种诱惑,每天都会有各种借口和理由放弃读书,我想这件事我能坚持下来,以后做任何事情我都有足够的信心!
3,关于以后的道路怎么选,事实上我还真的没想好,但是我想不管怎么选,都要珍惜这剩下来的读书时间,我想这是人生的一个机遇,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为你营造这么好的一个读书氛围,可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陪你一起读书,这是人生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所以,下个学期,依然坚守图书馆!
五月份读书报告:
《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
《菊与刀》:本尼迪斯科特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宗教社会学》:齐美尔
《生命直观》:齐美尔
《现代性的诊断》:成伯清
《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
《废弃的生命》:鲍曼
《现代性与大屠杀》:鲍曼
读书内容:
齐美尔宗教思想:
齐美尔的宗教观是与其形式社会学密不可分的,齐美尔强调形式的作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在关于宗教起源这一问题上,他也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谈的。
齐美尔认为,宗教不在社会的彼岸,不在社会之外,而存在于社会的关系之中,宗教是社会关系的超越形式。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如上级与下级、父母与子女等关系中,都存在着一种基调,一种称之为宗教的基调,这种基调即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与执着的追求、屈从与反抗、感官的直接性与精神的抽象性的某种特征的混合。”齐美尔指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关系形式,它们承担着各种不同的内容,其中似乎就有那么一种,我们只能称之为宗教形式,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人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在纯精神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奠定了某种基调,该基调进一步步提高,直至脱颖而出,发展成为独立的客观存在,而这就是宗教。”这种社会关系经过不断的脱俗、凝聚和升华发展成为宗教,即宗教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本质就是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固有的宗教性的升华和绝对化。接着,齐美尔从信仰和整合性两个方面来探讨。
关于信仰,齐美尔在书中提到,人际关系中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必然性,堪称人们所固有的功能,并且完全是自发形成的。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信仰关系并非完全建立在真正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因此信仰从根本上说并不需要信仰对象一定是可以证明的或者是完全清楚地。即他认为,信仰最初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出现的,如在社会生活中,子女相信父母,下属相信上级朋友互相信任等,这种信任关系在精神层面上不断升华,最后上升到纯粹的信仰,就变成了对上帝的信仰。
关于整合性,齐美尔认为社会形式的最基本功能是整合性,整合性指的是“多个因素彼此相连、休戚与共。”齐美尔认为。齐美尔指出社会整合性与宗教整合性是一体两面的,家庭、种族、国家都是社会整合性的体现,在这些整合性中,都普遍存在有忠诚、信任等旨趣,宗教使信赖和忠诚关系得到了强化,从其他关系中独立出来,依其独特的旨趣重新规整社会关系,而这些旨趣如果上升到了上帝那里,就得到了纯粹的表达,整合性也因此达到了最纯粹的表现。齐美尔认为宗教整合性是社会整合性的超越形式,在宗教整合性中排除了在世俗社会中所形成的矛盾性,消解了世俗社会中的集团对立。
齐美尔与涂尔干的宗教观比较:
相同之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宗教并非必然与超自然有关,而是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宗教的功能方面,都强调宗教的整合功能。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实证主义的代表人为,涂尔干认为宗教明显是社会性事物,宗教本质上是对集体、对约束个体行为的集体力量的崇拜。他通过对澳洲原始部落的图腾制度的研究,认为原始部落并非是崇拜图腾这个标记,而是其背后的力量,即社会的力量。他的这种结构性的框架,模糊了个体行动在宗教发展中的作用。
与韦伯的宗教观比较:
韦伯的宗教观并没有去探讨宗教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他的关注点在于宗教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种社会的经济行为,他试图在回答,整个西方合理化进程是怎样产生的,资本主义为何仅仅出现在西方,受何种力量的推动。为此,他比较分析了世界的几大宗教,印度教、佛教、新教、天主教的教规、教义的差别与东西方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关系,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具有亲和性。他的宗教观和齐美尔有很大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即都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持否定态度。韦伯强调一种多元因素因果分析,他认为马克思过分强调了因果关系的特殊环节,即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韦伯认为每一种解释都有着同等可能性,反对按照社会的经济状况解释一切。齐美尔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太过狭隘的假说,齐美尔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根据经济形式来推论历史生活的整个内容,并用集体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方式决定风俗、法律、艺术和宗教、科学发展和社会结构,所以整个历史过程本来应当包罗万象,它却把其中的局部现象夸大成唯一的内容。在齐美尔看来生成世界历史的无穷的、复杂的灵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不能被简化为如此简单的终极公式。
《重新发现社会》:在这本书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在于在国家力量和个体之间,不能忽视社会力量的存在,要尤其注重社会力量的培育、发展和建设。作者认为,中国的以往的发展陷入了两个极端,要么国家吞噬社会,个人个性无法得到发展,要么无限制的个性泛滥导致无政府主义,因此必须要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要建立一个公民社会,让民间的力量得到充足的发展。作者指出自建国以来,国家权力集中,民权衰弱,压制和限制了社会发展和个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逐渐换权于民,还权于社会,这一趋势是合理的,有效地。中国正在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前进,政府正在逐渐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原来的那种全能型政府,虽然目前做的还很不够好要做的也还有很多。此外,受胡适的自由主义影响作者尤其反对牺牲个人来实现所谓的神圣的、集体的目标,这个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任何以集体的借口牺牲个人利益都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大历史》:这本书篇幅不长,但却囊括了自夏商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漫长的时段,不可谓不“大”,当然,如此短的篇幅如果不进行高度概括和选取特定视角是无法将叙述完整的。作者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论述传统中国何以不能产生现代性的经济制度,作者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的发展、财政与税收的变迁、土地政策的调整方面,认为关键问题在于传统中国为求稳定与巩固政权,以农立业,排斥和抑制商业,司法不独立,整个中国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农业集团,而中央和地方缺乏有效地衔接机制,不能用数目字管理,无法用货币管理方式进行统治。
《共同体与社会》:这本书滕尼斯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方式。共同体中:本质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活,是一种身体和血缘的结合,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亲密的、相互信赖的关系,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的分离,人们彼此之间还是相互联系的,其主要规律是亲属、邻里之间相亲相爱,互相信任,彼此相爱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认的一致,并且永久的居住在一起。这是一种有机的统一,是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的。在这种形式中,本质意志起主导作用,行动和手段是结合的,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这种目的。但是也存在这缺陷,比如个性难以很好展示,身心发展受到限制,社会进步缓慢。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陌生的,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结合,却总是分离的,“社会”的规律是人们像在“共同体”中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但是,这种结合基本上是分离的,人们的活动范围有着明显的界限,任何人都不得跨越心中的那条鸿沟。这是一种机械的统一,是以个人的目的、利益动机为纽带的一种生活形态。在这种形式中,选择意志是主导,人们彼此遵守契约,维护社会稳定,而且个性在其中得到很大发挥,社会进步较快。
《废弃的生命》:本文作者鲍曼从废弃的垃圾给人们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烦恼入手,进而引出“人类废品”即人口大量过剩这一主旨,鲍曼在这本书中认为在西方发达世界中由于普遍的消费文化,没有东西能够长久,事物由新生到废弃的过程越来越短,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流动的现代性之中,流动的废弃物的产生中,流动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的关系中,整个文化史一种怀疑的中断文化。而且,由于经济进步和秩序重构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全球性的人口过剩,于是在不发达国家就不可避免产生大量难民和寻求避难者,而发达国家为逃避责任,不反思自己的奢侈的、浪费的、贪婪的生活方式,而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这些难民,认为是这些过剩的难民造成了社会的混乱,是难民抢夺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的是以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六百万犹太人的疯狂屠杀为背景而写的,鲍曼认为大屠杀不仅是犹太人历史上的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事件,而是具有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作者指出,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高效率的官僚机构、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技术的道德中立立场,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大屠杀这样的悲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配合的社会集体行动。鲍曼认为大屠杀是现代性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现代性就是大屠杀,而是在现代性中包含着发生大屠杀的可能性,作者认为现代社会趋向于一个设计完美、可以完全控制的世界,一旦它失去控制,像野马脱缓一样, 就会产生大屠杀这样的副产品。如果现代性的理性化和工程化趋势不被控制,社会力量的多元化被这种趋势所销蚀,政治民主的社会基础被削弱,那么随着现代性继续下去,我们离类似大屠杀的社会灾难就会越来越近。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看似悖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而拯救之途在于任何情况下,个体都应该无条件地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来。作者所作的工作正是试图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久已沉睡的道德良知唤起。
读书感想:
1,这个月读书比较零碎,没有体系,下以阶段准备读完帕森斯之后,进入现代,读一读吉登斯的著作,在读书的过程的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感觉自己还是缺少一种问题的主体意识,读完一个人物,感觉知识很零碎,然后读二手文献或者和别人交流之后,进行梳理、体系化,整个过程感觉缺少自己的反思,感觉像是在被动接受知识一样,以后还是要多多思考。
2,感觉自己的最佳的状态还是没有读出来,还是没有百分百的投入,感觉自己还可以读得更好,所以,还是需要调整。
三月份读书书单:
《帝国的疼痛》:聂作平
《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
《货币哲学》: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齐美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乌合之众》:勒庞
读书内容:
《帝国的疼痛》:这本书作者以甲申年为时间主轴来论述明末清初的那段风云岁月。从这本书中,我们目睹了大明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这本书恰好和黄仁宇的《万年历十五年》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在那本书,我们就已经了解到了明朝腐朽的文官制度,是如何是大明王朝一步步走向深刻的危机,明的灭亡,早已在万历一朝就已埋下祸根,万历同文官集团的争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万历三十多年罢工不问政事,明的江山命运也从那时起已注定将会被他人染指,只是没想到会是一个少数蛮夷之族。读这本书,我有两点思考,首先,当一个腐朽的政权面对一股新生的充满锐气力量时,最大的可能就是高级官员的集体装聋作哑或者蒙昧无知,历朝历代无不如此,他们不愿意承认现实,不愿意采取果断措施,葬送了江山。国民党是如此,希望共党不是下一个。第二,关于气节问题,我们看到,大清的成功离不开很多归降他们的明朝官吏,如范文程、洪承畴等,当然,他们为生存弃暗投明无可厚非,但是从内心里我还是很鄙视他们,他们丧失了气节,没有守住名族大义的那条底线!有时候,他们连妓女都不如,他们已没有了灵魂!
《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
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党派丛生,军阀混战,中国农村越来越走向崩溃的边缘,为此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在作者看来,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其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毫无办法。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着手,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人职业分立,无阶级,重家庭,讲情义,淡化法律,轻权利重义务,以对方为重,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因此,解决中国问题,解决中国乡村问题,必须不能离开这个传统。他本人并不赞同革命,认为中国并无革命的阶级,所以解决之道在于重建中国的社会秩序。关于建设乡村,梁漱溟认为重要之处培育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在于建设一个伦理情谊的团体组织,以人生向上为前进的目标,以中国人的固有精神为主,而吸收西洋人的长处。而且,他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成一片,构成一股合力。对于梁漱溟的观点我有些不太同意,他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本在于文化问题,文化问题解决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他不同意革命,企图利用改良的办法,利用重建乡村的文化体系来解决中国问题,未免不太可行,我一向认为中国问题在政治,中国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大环境,改革措施才能推行,因此必须先革命,打碎旧的统计机器,重建一个稳定的政权。
《乌合之众》:
这本书,作者勒庞对大众心理做了很精彩的分析,他认为,个体为行动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表现出新的心理特征,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出巨大威力而理性作用则作用无几,群体的信念有这盲目的服从,残忍的偏执,及狂热的宣传等,群体毫无理性,没有推理,没有逻辑,在群体影响下,个人思想和感觉中的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突然爆发,个人在群体中没有了责任感,失去了冷静,变得毫无逻辑,毫无理性,极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和感染,显得冲动而易怒,采取十分极端的方式,群体中的个人十分推崇更专制更威严的领袖,而一旦领袖光环不在,他们又非常愤怒的将其踩在脚下。勒庞认为群体的这些特征很容易被独裁者所利用,回想德国纳粹的疯狂屠杀,联想中国红卫兵的狂热,应该说勒庞冷酷而又真实的预见了历史。
《旧制度与大革命》:
这本书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成就远较外人想象和他们自己最初想象的成就要小的多,他指出大革命后的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并非是在大革命中产生的,而是旧制度王权和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必然结果,大革命只是加速了这一结果的到来。在分析这场震撼法国,震撼全欧的法国大革命时,作者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心态,他通过法国社会阶层变化的分析,特别是贵族、自由民、资产阶级商人、文人的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以前我们对待大革命的分析方法,在对待中央与地方管理模式的变迁与现状、国王与总督的权力关系及其变迁的分析,也是如此,托克维尔从历史的碎片中去分析历史,利用了很多档案文献材料,这也让我们从细处认识历史。
齐美尔思想小结:
齐美尔是德国早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观点散见于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领域,文章多以小品文的形式出现,初读齐美尔,感觉他的观点不好把握,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里,我根据我读得几本关于齐美尔的书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齐美尔的社会观:
不同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齐美尔持有互动的社会观,他认为,社会实在论的缺陷是过分放大社会的意义以至到湮灭个人意义的程度, 社会学被泛化为人的科学的总基地,把社会学想象为整个有关人的事情的科学。唯名论者完全抽掉社会的实在性基础, 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放大了个人主观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但是他们所强调的个人的性质和历史特征, 并不能确证为社会发展的最终要素。关于如何理解社会,他在大社会学里提到,“社会一方面是社会化的个人的整体, 是社会形成的、构成整个历史现实的人力资源。但是此时,社会也是一些关系的总和,由于那些关系, 正好是由个人变成为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涵盖了一切个人和在社会里发生的事情, 是社会化的内容部分;另一方面社会是使人社会化的各种力量、关系和形式。在狭义上,社会学就是对由社会的整个现象中分离出来的、发生社会化相互作用的形式的研究。他的这一社会观与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有明显的区别,他认为这两种社会观都局限于一种二元思维的定势下,他的“形式与内容”社会观与前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和个人不再是权重的两极, 而是被赋予参与理解和过程性互动的品质。一方面, 社会与个人总是保持着双重关系, 两者在相互依赖中生存;另一方面, 社会的形式成分与内容成分既互相交织,又各自独立变化。他的社会观,是对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的超越,是对传统二元论的思维定势的超越。
二、齐美尔的文化悲剧论:
在齐美尔看来,文化悲剧根基于现代社会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不可调和的矛盾。齐美尔认为,从理想状态来看,主观文化影响和形塑着客观文化,同时又受客观文化的影响。即“客观文化的主观化”和“主观文化的客观化”,从而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这种和谐被打破了,二者面临着深刻的、久远的对立。一方面,客观文化一经产生,就逐渐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它超越了创造者的控制,凭借独特的规律性急速成长。而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创造、吸收和控制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在低速前进,甚至不断萎缩。所以,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越来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微薄的个人力量无法跟上文化产物的步伐,我们注定越来越不懂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而且我们逐渐被这个世界所控制。 换言之,人类创造了文化,目的在于让它服务于人类,但文化却有着自己的独立的客观形式和固有的发展规律,使其既违背了它产生的原因,又脱离了它的目的。在齐美尔看来,造成现代社会“文化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制造复杂、精细的微观世界。但是个体在专业化的同时却失去了对整个客观文化的完全了解和控制能力,任何人在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同时却在其他领域变成了彷徨失措的门外”。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劳作,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有的只是机械的重复。那么,对于深陷于现代性洪流的个体而言,他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抵御这种客观文化的侵蚀?如何抗拒现代性的逻辑对其个性的“化约夷平”呢?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惯、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也就说,通过生命哲学,通过将生命哲学提升为一种无神论的宗教,齐美尔将引导现代自我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将实现自我、人格或个性的希望,寄寓在每个个体自然天生的、内在的纯粹生命之中。
三、齐美尔关于货币的理解
在齐美尔看来,货币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重要的文化事件,他没有将货币仅仅视为一种经济交换的手段,而是将货币和整个经济交换都看作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着重分析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衍生的社会后果,揭示了货币对社会关系形成产生的影响。他认为货币一方面制造了一种渗透到所有经济活动中的前所未有的非人格性,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同样提高了人格的独立和自主。一方面,人们认为将一件拥有物转换成货币是一种解放,钱在我们口袋,我们是自由的,然而,也正是这种自由,也意味着生活的空洞和缺乏实质的生活意义。而且,鉴于事物自身与任何东西都起作用的交换手段等价,事物本身也贬值了,丧失了其更高的意义,金钱式低俗的,因为它是一切的等价物,任何东西的等价物,导致人们对于事物的微妙差别和独特性质不再能够作出感受同样细微的反应,而是用一种一律的方式,因此也是单调无味的,对其中不加区别的方式,去感受所有一切。并且,大多数人都把赚钱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认为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和所有最终满足,都与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心中,货币从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前提条件成长为最终的目的,金钱变成了这种不受条件限制的目标,这与许多人们始终渴求的目标大相径庭。目标位手段所遮蔽,事实上,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尽管货币会造成种种弊端,齐美尔并没有提倡人类应该返回传统社会的淳朴生活中去,在他看来,货币是人性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和产物,是一种绝对的,纯粹的工具,是无法超越的,即一方面他并不否认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发展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
四、其他:
除了以上总结的这些,齐美尔还关注了其他社会学现象,如穷人,他对穷人的界定采取了相对的方法,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阐述,他认为穷人作为社会学的范畴,不是由于某种特定程度的短缺和匮乏而产生的,而是因为他得到救济或根据社会的准则应该得到救济而产生的。关于陌生人,他认为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距离,距离我们不太远,又不太近的人就是陌生人,距离太远了,跟我们没有关系,距离近了我们就是熟人的关系,也正是这种适中的距离,使我们将不便对熟人谈的事情向其倾诉,所以决定我们的互动形式。关于时尚,齐美尔认为时尚是一种矛盾又统一的过程,既要模仿他人,与他人相似,又要区别他人,突出自己,齐美尔认为时尚英雄代表着在社会的本能冲动和个性化的本能冲动之间的一种真正的原始的均势关系,拉平化的本能冲动欲望和个性化的本能冲动欲望的结合。此外,齐美尔还研究了其他一些社会学现象和社会互动方式,如统治、首饰心理学等,研究的范围很广,且多以微观的视角来观察,限于篇幅,不一一总结。
读书感想:
1,读书的过程中相互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总是在碰撞中产生,一个人的精力总是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视角也都不一定会相同,所以通过交流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这次读齐美尔,其实感觉齐美尔的思想蛮散的,不容易更好的领悟透,但是通过和石磊同学的沟通,对齐美尔也就能有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2,“当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找一个借口,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找一个方法”,确实是如此,当不想读书时候,总会找到借口,总会找到理由,所以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事业,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心理,长期坚持下去,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只要端正态度,踏实走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
3,通过这次和安徽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同学的交流,我感觉我们真的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个如此好的读书集体和读书氛围,我想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环境,利用这个机会,坚持这两年的读书生活,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我想这两年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是我们人生中一笔的财富,受益无穷。
二月份读书书单:
《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社会契约论》:卢梭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国没有榜样》:刘仰
读书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和第二卷相比,第三卷主要研究的是作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并包含着分配的资本的资本运动的总过程,着重阐明资本的各种独立形态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这卷中,马克思通过“三个结构”,即资本结构、剩余价值结构、和阶级结构来阐述他的观点。在资本结构中,产业结构是基础,其中的一部分商品资本化以后,就形成了商业资本,他们二者的一部分又独立化为生息资本,此外,还有从属于资本关系的大土地所有者,构成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生息资本家,和大地主四个不同方式的剥削阶级。在剩余价值结构中,产业资本家内部首先瓜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继而转化为平均利润,其次,商业资本家也要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因而平均利润又表现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再次,生息资本家参与平均利润的瓜分,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最后,大地主所有者以地租形式瓜分,形成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所以,整个剩余价值大体分为利润、利息和地租三个部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决定了它的阶级结构,即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生息资本家、大地主,实际上是两个剥削阶级,即资本家和地主阶级,共同压迫雇佣工人,所以,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整个资本论三卷,贯穿其中的,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以及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三个主要方面,为此,马克思得出了一个我们很熟知的真理,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是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历史性的经济制度,它必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走向灭亡,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介绍了异化的理论。马克思的异化是以对人的类本质的抽象理解为前提,考察的是经济领域的异化,即劳动异化,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是人的存在脱离自己的类本质的劳动,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部分。继而,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不是私有制产生异化劳动,而是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制,尽管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在二者的关系上,异化劳动是更为根本的,同时马克思认为是把人与其类本质的关系的发展当作是异化劳动的根源,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本来是统一的,但是,经过一定发展,一个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分离了,人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异化了,形成第一次否定,又经过一定发展,人性复归,形成对异化的克服,即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所以,异化最终消失,私有制也必将随之消失。
《共产党宣言》:在这本书中,马克思较为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须要用革命的暴力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任何改良、议会斗争的方式都是徒劳的,而且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改造,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存在的条件,《宣言》具有重大意义,对无产阶级革命起了重大指导作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这本书中,恩格斯分别对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发展及消亡进行了阐述,作者通过引入摩尔根的观点和研究资料,认为随着女性进入公共生产活动,女性的地位将大大提高,男女最终实现平等,婚姻再不会建立在金钱和财产关系的基础上,因此专偶制婚姻也将随之消亡。在论述国家方面,恩格斯认为由于阶级对立的产生,形成了一种凌驾于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冲突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居于社会之上且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手段和工具,因此随着阶级斗争的演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这一形式也将消失,人类社会最终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作者指出了中国文化所独具特色的十四个特征,通过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特征的根源在于文化早熟,理性早启,在二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国没有阶级而有职业分途,法律不足而礼俗道德盛,注重对内部,即“心”的研究而不注重外部,“身”的研究,所以形成了中国理性足而理智不足,注重自身修己安人,而轻视外部工具的开发,而西方却从物着手,注重工具的掌握和利用,故理智足而理性不足,此外,作者亦提到中国缺乏团体生活,无公德之心,但家的观念和天下的观念甚重,自秦以来,中国人缺少国的意识,也就是主权体观念,所以,中国更像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而非国家。应该说,中国自两千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有其优秀骄傲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地方,因此我感觉应该辩证的看待,根据具体实际,加以运用。
《社会契约论》:在这本书中,卢梭认为国家起源于一种契约,合法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因此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这个契约中,每个人同等的放弃天然自由,并转让给集体,这样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政府行政官不可以建立契约,而是遵守现有的契约。卢梭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对后世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他认为当时所处时代政治是极其腐朽的,他所推崇的是古希腊式的国家管理方式,规模小,效率高。卢梭认为人人生而自由,却永在枷锁中,我并不赞同,我认为人人生而不自由,事实上也不可能实现人人生而自由,所以不断追逐自由才是人类的本性,所以我们会为追逐到的自由而感到快乐和幸福,卢梭所说的“人”,只是概念中的人,一个理想化的人,而不是真实的,现实的人,我们与其活在人应该自由而事实上不自由的痛苦中,倒不如承认人本就不自由,所以才要寻找自由。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了明1587年万历十五年的种种事件和人物,展现了明代的文官制度和皇权集中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可以看出成熟的文官制度下所需要的是一个个性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这个君主无需太多主见,只要合乎礼法,合乎道德规范即可,而皇帝希望通过自己的权力打破束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矛盾随即产生。
《中国没有榜样》:这本书作者通过回顾西方的崛起和发展的历史,来论证,中国在当今的发展的中不需要也不可能以西方为榜样,中国无榜样便是榜样,中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和历史方面,作者批评了一些盲目崇拜西方的学者,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历史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我们不能够拿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我们应该看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不应该打压,而是应该合理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书感想:
1、这个读书总体还算平稳,在读到资本论第三卷时,由于篇幅太长,又不好理解,所以一度非常急躁,状态有所起伏,后来才慢慢调整。下个月准备读一下齐美尔。
2、关于读书书目的选择,以后打算读经典的同时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目,如历史等,总是读经典确实很累,所以想经典和经验书目结合着读。
十二月份读书报告:
《资本论》(一、二卷):马克思
《伟大的中国革命》:费正清
读书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在这一卷中,马克思主要研究的资本的是生产过程,在其中他具体介绍了商品、货币等概念,区分了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等,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提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等等。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把主要的研究对象放在英国,他通过大量的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在本书中,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起源在于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积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而这是通过对劳动人民的痛苦的、残酷的剥夺实现的,资本历史起源的本质就是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以所有者的个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的解体,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就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马克思以英国为例展开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圈地运动,在一方面积累财富的同时,一方面使农民与其生产资料相分离,农民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因此,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为了生存下去,被迫出卖劳动力,而资本家通过预付给劳动力一定的工资而享有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工作时间内,这些劳动力创造了比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更大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正是通过无偿占有这种剩余价值,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果实,而实现资本的增值、积累,并且资本家为最大限度的榨取这种剩余价值,通过加大工作强度和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对工人的剥削,来使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阶级愈来愈富,工人阶级愈来愈穷,而通过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资产阶级的秘密。此外,除了残酷剥削本国工人外,资产阶级通过贩卖黑奴,建立海外殖民地,大肆对殖民地的人民进行掠夺。马克思在这本书用大量事实来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广大人民生活的惨状,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财富,应经丧失了灵魂,所以,马克思提到,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以,全世界的无产者都应该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剥削和压迫!
《资本论》(第二卷):这一卷的主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此篇是为了论证资本家如何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利用工人的劳动力结合一定生产资料,来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马克思在这卷书中认为,工人不仅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资本家保存了生产资料的资料的不变资本,而且用一个新创造的具有商品形式的相应的价值部分,为资本家补偿了可变资本价值(资本家预付工人的工资),同时,工人还利用自己的剩余劳动,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剩余产品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为此,马克思提出了三个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在第一个G…G'的货币资本循环中,其特征是,资本价值是它的出发点,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是它的复归点,因而资本价值的预付表现为整个行动的手段,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表现为整个行动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关系是表现在货币形式即独立的价值形式上,因此,货币资本也就表现为能够生出货币的货币了。在第二个P…P'的生产资本的循环中,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增值价值的再生产过程,不仅表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表示剩余价值的周期再生产,在W…W'商品资本循环中,它是以商品形式上增大了的资本价值开始,因而它一开始就不仅包含存在于商品形式的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含剩余价值的循环。虽然这三个循环各有不同的特点,但这三个循环都有一个共同点:价值增值是决定目的,是动机。即资本家通过以上循环,实现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来达到自身资本的积累,扩大,增值。
《伟大的中国革命》:这本书是一位国外作者所写,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展现和解读(1800—1985)这一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应该说,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帝国,逐步没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进行了不懈的运动,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夺得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随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探索和运动。读完这本书中,我也有两点思考:第一,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中国的没落在于中国过去太过强大,中国没有必要学习西方,正是在这种心态中中国逐渐落后了。我感觉这是一个原因,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鲜有提到中国所受的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落后所造成的影响,很少提到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对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一点我感觉作者不应该忽视。第二,在作者看来,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改变,但是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个国家似乎只是封建王朝的延续和翻版,作者认为中国像极了汉唐宋明清的时代,即一个伟大人物开辟江山,其继任者来加以振兴,即毛泽东打下江山,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来振兴中国,而且在谈到毛泽东时,谈到他犯的一系列错误时,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身上这么多东西都是毛泽东创造出来的,以至于可以认为它是他的创造物,所以他当然有改造它的特权。”所以作者认为,毛泽东就像封建君主一样,拥有着一切的权利,而中国也没有摆脱那种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老框架。我感觉中国虽然在民主建设上存在些许问题,但不可否认,中国目前正在改正,至于中共领导的中国能否走出历史周期律,还要有待时间,有待历史来验证。
读书感想:
1,这个月读书进度不是很快,《资本论》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第二卷,马克思分析的很细,逻辑性很强,有一点卡壳就很不好理解,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很多地方都需要反复思考琢磨。因此,影响了进度,看到论坛上,好多同学都是一个月把资本论三卷一口气读下来,这个月这个进度确实慢了点。
2,这感受到了集体读书起的效果,这个月有一段时间比较松懈,加上个人又懒散惯了,所以每天早晨都想多睡会儿,想多偷会懒,可是当看到寝室成员郭政政、郑进等都早早起来去图书馆,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睡下去,当看到寝室成员都去看书,就剩一个人的时候,我感觉这比什么督促都有效,而且我感觉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个人才能逐步进步,所以也明白了贺老师为何如此强调集体作战,集体读书的重要性。
3,下个学期,继续读书,不断超越自己!
一、十一月份读书报告:
《道德教育》: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涂尔干
《孟德斯鸠与卢梭》:涂尔干
《原始分类》: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迪尔凯姆论宗教》:涂尔干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涂尔干
《迪尔凯姆》:吉登斯
二、关于涂尔干的小结
1,关于他的唯实论,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涂尔干认为社会并不是个人相加的简单总和,而是由于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体系,而这个体系则是一种具有自身属性的独特的实在,涂尔干的社会观其显著特征是赋予社会先于个人,超越个人,独立于个人和规定个人等独特意义,但同时他也指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个人,并不意味着社会可以完全摆脱个人,并不等于说社会是一种超验存在物,他认为,社会的实体性意味着社会仅仅意味着社会具有不同于个人特征或者不能完全通过个人特征加以认识的特殊实在性。
2,关于他的整体观,他的整体观思想与他的唯实论思想是密切结合的,其核心的观点就是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在《社会学方法准则》这本书中,他认为社会高于个人、决定个人,社会和个人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它们之间必须划分一条明确的界限,必须由不同学科来研究,所以他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社会层次的社会事实,而由心理学研究个体层次,这样他就给社会学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的合法性打下了基础,而且他认为社会事实应该是社会研究最重要的对象,而社会事实只能由社会事实来解释,所以,社会学可以独立存在,并为其他学科提供基础。
3,关于对职业道德的理解,涂尔干身处法国从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混乱时期,在那个时代法国遭遇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因此,社会秩序出现混乱,社会秩序问题,社会团结问题和整合问题一直是体涂尔干学术研究的轴心。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会破坏了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特征的道德规范,但在正常倩况下,社会分工却创造出一种新的道德即职业道德,来取代它所破坏的整体社会的集体意识。所以,涂尔干强调整体社会和个体之间的职业群体在社会团结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应当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要求之间建立某种平衡。在社会分工不断扩展的进程中、为了纠正人们对个人主义的过分迷恋,弥补整体社会层次上过于抽象的道德信仰对个体维系力的不足,杜尔克姆把完善中间群体的职业道德作为解救法国社会遭遇危机的改良主义的良方。
4,关于他的宗教思想,涂尔干的宗教思想是跟他的社会观一脉相承的,在《迪尔凯姆论宗教》这本书中,他先是批判了关于斯宾塞关于宗教的定义,接着又否定了关于宗教起源于神的观念和仪式观念的定义,涂尔干从澳洲土著部落图腾崇拜来考察宗教的起源,进而他分析到宗教是一种社会事物,其起源并非来自个体感情,而是起源于集体的心智状态,他提出,宗教的特征在于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的区分,神圣事物其表象是社会自身形成的,包括各式各样的集体状态,共同传统和感情等等,所有这些要素依据社会心理状态的适当法则结合起来,世俗事物是我们每个人根据我们的感觉,资料和经验建构起来的,所以,他认为宗教乃是一种具有明显社会性的事物,宗教表象是表述集体实在的集体表象,社会是宗教生活的来源,即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进而认为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事物都起源于宗教,他的这种宗教思想体现了其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态度上,即社会是个体的综合,社会绝对高于个体,个体处于对社会的永和依赖状态。最后,根据社会是宗教的来源而不是相反,所以涂尔干就认为宗教的式微不代表社会的衰落,所以,解决社会面临的危机,社会混乱,并不是要恢复宗教昔日的辉煌,而是要抓住根本,提倡以建设和尊重社会为基础的公民道德,实现社会的团结和整合,实现良好秩序的实现。
三、读书体会:
1,这个月读书进度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状态还算可以,由于考研结束之后就读了涂尔干的几本主要的著作,所以对他的一些主体思想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个月算是完成他的其他几本著作,所以感觉读起来比读韦伯要稍微轻松点。但是有些书目读起来还是显得很吃力,比如《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另外,我也感觉读书不一定要把一个作者的书目都读下来,比如这个月读《孟德斯鸠与卢梭》,由于之前对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观点,作品,很少涉猎,所以读下来感觉有点茫然,不能进行一个对比,形成不了自己的思考,所以,感觉经典还是要有选择的读几本重点的。
2,这个月读书感觉在效率上不是很高,其实感觉去的也不晚,但进入状态较慢,总是要先看会手机报,上会儿网,看看新闻等等,这样就感觉一天下来,没看多少页,效率不高,下个月我将着重解决这一问题。
3,这个月由于每天晚上天天跑步,强度有点大,然后用凉水冲澡,所以,这个月的后半段身体出了点小问题,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感觉还是要适当锻炼,量力而行。
十月份读书报告: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韦伯
《支配社会学》: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韦伯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韦伯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韦伯
《韦伯政治著作选》:韦伯,阎克文译 东方出版社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重读):韦伯
《韦伯学说》:顾忠华
《马克斯•韦伯》:【英】弗兰克•帕金 刘东 谢维和译
这个月主要读了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的几本书以及关于韦伯著作的两本参考书目,对韦伯以及韦伯思想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读完之后我对韦伯主要的几点印象。
一、关于支配:用支配作为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策略点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线索,在《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中,韦伯提出了支配的三个纯粹类型,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型支配。在传统型支配中,韦伯分别论述了长老制,家父长制,家产制以及身份制的概念、特点,他指出这种类型的支配,由于财政措施限制市场的发展、传统主义对形式的理性规则造成严重障碍、缺乏专业训练的官僚群、支配者及下属的专断,以及家父长制及家产制具有的内在倾向(即用功利、福利或绝对性价值等名目来规制经济行为),因此他认为传统型支配不利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卡理斯玛支配中,韦伯认为这种类型的支配依靠的是统治者的个人超凡魅力,但是它缺乏既立组织的所有形式,依靠的不是官方的等级制度、领取俸禄的雇员、技术性的行政管理或者任何类型的程序性规范,其合理性完全依赖对于领袖的信仰,因此它与理性的、特别是官僚型的支配呈尖锐的对立,而且一旦官僚政治彻底扎下根,个人魅力对社会制度的作用就趋于变弱,因此,卡理斯玛支配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它一经产生,衰落的过程就开始了。同时韦伯指出纯粹的卡理斯玛与经济考虑无关,它依靠的是自愿的奉献来维持,轻视传统型支配中日常的经济运作及由持续性的经济活动中取得固定的“收入”,从理性的经济观点来看,卡理斯玛支配满足其物质需要的方式正是典型的反经济力量;在法制型支配中,韦伯认为其最纯粹的执行方式,是通过一个官僚制的管理干部,而在纯粹官僚型的行政组织是一元化领导的官僚制,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可能会获得最高的效率,他指出这种形式是对人类行使支配的已知方式中,最为理性者,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性、及可赖性诸方面,它都比其他形式的组织更优越,而且在纯技术的、高效率及运作范围之广泛性方面,也优于其他类型的组织,并且其形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种类的管理工作,韦伯指出官僚系统之所以优越在于其专业知识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韦伯指出资本主义在近代阶段的发展需要官僚系统,而资本主义反过来也为官僚化的组织提供了最理性的经济基础,并使其发展成最理性的形式。然而,韦伯在论述官僚科层制是也遇到了困境,即官僚系统严格的强调以事为原则,强调无恨亦无爱,忽视了在这个体系中个人的情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官僚们并不总是以他们应当遵循的方式行事,他们试图增大自己的权利,并扩大他们自己的私利,他们不是作为一个忠实的仆人去行事,而是力求成为他们自己所管辖的部分的主人。因此,随着官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它的负面效果就越来越突出,最后韦伯也对这种困境提出了解决方法的尝试,即利用官僚制与卡理斯玛制得结合,通过支配者的个人卡理斯玛魅力、权威,并结合这种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来应对官僚化过度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理性化:韦伯学说始终围绕着“理性化”这个核心概念而展开,韦伯认为所谓理性是指,指行动者的行动建立在对行动结果精明的算计,审慎的权衡和有效地控制的基础之上,与此相对应,韦伯认为理性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步步彰显的过程可称之为理性化,它实质上就是社会逐渐讲求效率和可计算性,不断驱除神秘性和去除人性化的过程,韦伯认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从传统社会到现在社会的转变过程,也是从价值理性到目的理性的转变过程,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尤其是基督教文明圈中的各个国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均出现明显的理性化趋势,且其理性化程度远高于其他文明圈的国家。韦伯指出现代西方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理性化的成果:只有在理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才会产生出经过推理证明的数学和通过理性实验的实证自然科学,才会相应产生出理性的法律、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理性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关于理性化的源头,韦伯认为,宗教的理性化即新教伦理促生了文化的理性化即资本主义精神,而文化的理性化又导致了经济的理性化,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然而,随着理性化的进一步发展,理性化也遭遇到了困境,例如,韦伯指出清教徒在从事一项工作中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把职业看成是一种天职,而现在从事工作是被迫,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人们在严密组织的官僚科层制循规蹈矩的运转,个人在资本主义“钢铁时代”中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奈,毫无自由可言,理性的机器业已成为禁锢现代人的“一只铁牢笼”。于是,这个由理性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文化发展到最后,就将出现“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然而,韦伯对于理性化过程的这个困境只是给予了实然层次的分析,却并未提出一套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重读再思考: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总感觉韦伯有是唯心主义倾向的,因为他把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归于新教练伦理,然而重读之后又通过阅读二手文献,感觉韦伯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绝对的唯心主义”,在对“资本主义兴起”这一论题的解释中,韦伯强调精神力量对物质利益,即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他是在无数不同历史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强调宗教力量对形成特殊的世俗现代文化所起的作用。他没有说新教禁欲伦理决定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个宗教的视角,来阐述宗教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的所起的作用,韦伯所坚持的是一种多元因果分析,而非一元因果分析,他提到有必要去探究新教的禁欲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及其特征上又是怎样反过来受到整个社会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影响。即韦伯并非是唯心主义者替资本主义辩护,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视角去观察的结果。感觉经典书目还是要能多读几遍,这样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体会:
1, 这个月读书还是蛮有感触的,来到这儿两个月有余,应该说收获了很多,虽然形式上看似生活很枯燥,乏味,每天无非就是图书馆、食堂、寝室三点一线,但内容上是很丰富充实的,每天都在收获着,进步着,而且除了正常的读书,交流外,读书读累了,不想读了,就去听听课,而且晚上回寝室还能抽空听听英语新闻,上网看看其他人的读书帖子和读书报告,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2, 下面说说这个月的读书问题,感觉自己的读书方法存在问题,读书笔记记得倒是很多,但没有能够对所读书目立即总结,总是到了读完所有的书之后再总结,这样就容易遗忘,无法形成体系,得到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不能立刻对所读的东西进行有效地梳理概括,这样往往无法有一个清晰地把握,所以以后将就这个读书方法问题进行改进。
3, 这个月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这个月读韦伯,感觉状态其实很一般,有些书感觉很难读,读下来之后感觉也是有点模糊,对韦伯的思想不是很清晰,但是通过同读书会其他同学的沟通探讨,感觉对所读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韦伯的思想也能大致有个把握。
九月份读书报告: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毛泽东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王迪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宗教社会学》:韦伯
《法律社会学》:韦伯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韦伯
《古犹太教》:韦伯
读书内容:
这个月是开学的第一个月,一共读了七本书,开学首先的读的是两本经验类的书目,在毛选第一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部分学说、理论和观点,毛泽东敏锐把握时局特征,高度评价农民运动,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清晰的把握了民主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同时,作为一名哲学家,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他论述了他的实践观,即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实践,在实践中方能检验理论,在如今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无穷的智慧,可以想象,中国革命若能做到这些,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街头文化》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街头文化”作为研究中心,展示了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街头的争夺等等。这本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作者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从民众的角度观察现代化和城市变革。
读完两本经验类的书目后,转而西方经典社会学家的经典阅读,《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主要阐述了涂尔干的道德社会学,并主要从法团演进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之公共精神的起源。本想把涂尔干的书目都读完,但是由于涂尔干的书在阅览室在紧俏,没找到,就读了韦伯的书,并主要以宗教类的书为主,在《宗教社会学》这本书,韦伯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介绍了巫师、祭司、先知、传道者、宗教达人、教团等在宗教史上的作用,并对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以及诸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在《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这本书中,韦伯介绍了印度教的社会制度、教义与仪式,并着重论述了印度独具特色的种姓制度,作者认为印度教的特点在于它是彻底以社会阶序为取向,认为世界秩序是永恒不变没有历史的,并且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轮回信仰,下等种姓把希望冀于来世,他们忠于其种姓义务,从未想过摧毁种姓,从未想过要反抗上等种姓。《古犹太教》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犹太教的发展历史,救赎思想等,犹太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它是通过与耶和华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达成的,只有顺从顺从耶和华的旨意他才会给以色列人来幸福,违背他的旨意则会带来灾难和不幸,韦伯在书中提到以色列人具有贱民性格:一个神,不仅不保卫自己选择的民族来对抗敌人,甚而让他坠入或者自己将他推入羞辱与奴役,然而这个神反倒更加受到热烈拥戴敬拜,此乃空前巨大的矛盾。《法律社会学》这本书韦伯介绍了实体法领域的分化,即公法与私法等,同时论述了客观法律的形式性格,卡理斯玛的法创制和法发现,法的形式理性化和实质理性化,其中,探讨了印度法、中国法、回教法、波斯法、犹太法、教会法等法律类型的特征,接着论述了自然法的类型,最后叙述了近代法律的形式性质。应该说这本书读起来相当吃力,至今一些内容仍无法掌握,关于法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读书体会:
1,感觉这个月的读书状态没有预想中的好,由于自己原来有熬夜的习惯,喜欢晚上看书,但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又不得不早睡,自己的生物钟一时无法调整过来,所以导致晚上睡不着,躺床上胡思乱想,到了第二天尤其是早上,很没精神,总是瞌睡,本来韦伯的书就有难度,这样以来就更加大了难度。因此感觉自己这个月读书的质量不高。
2,总的来说,这个月的读书体会可以用“快乐并悲壮着”来形容,快乐是指经过这一个多月以来的读书、泡图书馆,感觉自己确实学到了些东西,比起本科的碌碌无为,消磨时光,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同时,在读书会这个集体里,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志同道合,一起看书,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而且,除了看书,闲暇时间大家一起爬山,打球等,使得我们这个集体很有凝聚力,有困难大家互帮互助,感觉很温馨和睦。另一方面,悲壮是指,跟其他人相比,我读书的速度很慢,经常发现自己有很多读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韦伯的书,比如他的《法律社会学》,由于自己没有法学功底,读起来感觉内容很费解,需要反复琢磨,非常不易理解,读韦伯的《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和《古犹太教》,里面出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读起来非常的不顺畅,但却又不得不坚持读下去,眼前虽然困难很大,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继续快乐并悲壮着!
八月份读书报告:
《街角社会》:怀特
《儒教与道教》: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经济与社会》:韦伯著,阎克文译
《街角社会》:怀特
这本书是怀特的经典著作之一,和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的著作相比,这本经典好似纪录片一样,记录了作者以第一身份深入科纳维尔社区,研究和分析了街角青年们的生活情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最后从中得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大量生动的人物,如多克、奇克、马里奥等人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多克和奇克。多克应该说是个挺悲情的人物,一直都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自己却发展的并不好,尤其是竞选的失败,更是打击他的自信,多克把更多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诺顿帮得成员,来维持他在街角青年的地位,而另一人物奇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机会来到的时候能够抓住机会,把精力放在与上层社会的交往上,这使得他能够最终走出街角,迈入上层社会。应该说多克也想成功,可是他割舍不掉对街角青年的情感,不愿意脱离他们,抛弃他们。这确实令人深思。
另外,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怀特将参与观察法引入了此次研究中,通过深入同街角青年生活,交流,从局部到整体,记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得研究更真实、生动,确实值得推广。
《儒教与道教》:韦伯
本书是韦伯宗教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本书中,他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提供的资本主义的理想型为参照,试图论述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的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理性资本主义,其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作为不可或缺的鼓舞力量,他认为东方古老民族(中、印)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宗教伦理,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认为儒教的任务在在于适应此世,要求不断的,清醒的自我控制,保持外在举止仪态的尊严,保持面子,以维持绝对完美无缺的圣人的尊严,不允许任何使心理失去平衡的东西,而这些都与清教所要求的大相径庭,同时他指出,中国缺乏“委任工作制”的严密组织,缺乏与科学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理性形式,缺乏理性的管理方法,鄙视带有西方印记的专业训练,货币经济的发展也同样落后,法律制度刚刚萌芽且技术不完善,没有真正的具有技术价值的商业文书、计算系统等等,最后他指出,儒教的理性主义旨在理性的适应此世,而清教旨在理性的支配这个世界,儒教徒缺乏清教徒的那种激情,在他们眼里,君子的理想和职业的思想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立,正是这种心态因素强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应该说,韦伯所提到的这些因素,不管是精神方面还是技术、物质方面,确实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因素,但是,我感觉他忽略了中国所遭受的殖民侵略,我想若不是遭受了帝国主义的掠夺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最终也还是可以发展起来的吧。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这本书是韦伯关于是关于方法论和哲学方面的作品,在书中韦伯既研究方法论又研究哲学观,并从中得出人对历史的看法和科学与行为关系观念。在书中韦伯关于理解做了论述,他认为理解的确定性基础有两点,一是理性的方法,一时重新体验的方法。此外在《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性研究》中,他着重讨论了因果关系范畴。同时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中,韦伯探讨了我们熟知的价值中立问题。他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文化价值,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社会科学没有规律可言,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具有必然性,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能性。韦伯认为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告诉人们该怎样生活,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指出人类会有什么样的前途。他认为科学在于告诉人们这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怎样。“是”的问题就牵涉到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问题。其实,这本书我读起来的时候感觉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牵涉哲学部分的时候就有点拿不住了。功底薄,驾驭不住。还需多加努力。
《经济与社会》:韦伯
这本书应该说是韦伯的集大成之作,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韦伯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的雄厚功底。这本书是韦伯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韦伯唯一的教学式重要论著,韦伯从世界历史的深度对社会结构与规范性秩序进行了经验比较,它超越了始终在冥思想要建立某种社会科学的大量体系。读这本书时,好似读一本教科书一样,调理清晰,作者为我们论述了他的理解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支配社会学等结构框架,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熟知的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三种纯粹类型,关于西方基督教和宗教伦理的观点,关于官僚制、科层制的见解等等,应该说详细系统的为我们展现了韦伯对社会学的理解和思考。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说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韦伯关于经济部分的论述,由于经济学底子很薄弱,读这部分还是很吃力的,我感觉学习社会学不仅要熟知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要同时能够掌握历史、经济、法律、政治、宗教等相关知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要想有所建树,必须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大量阅读书籍,阅读经典,夯实基础,努力奋斗!
读书体会:
这个月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月,由于家里出了点事情,状态不是很好,有点浮躁,有的时候看了半天,也不知作者所云为何,读不进去,读书打不起精神来,希望开学后会有更大的起色吧。
七月份书单: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乔纳森•H•特纳 吴曲辉译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
《君主论》::马基亚维里
《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托克维尔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乔纳森•H•特纳 吴曲辉译
这本书是论述社会学理论的比较经典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特纳对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结构理论的分析和对在社会学领域上主要思想大家的评论及批判,应当说这些理论对社会学的方向和发展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在此书中,怀特并不停留于一般理论内容的介绍和评论上,而是思路清晰地深入研究各个社会学理论的深层结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特纳在这本书中对于各理论观点所隐含的哲学假设、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独到之处与面临的困难进行了着力的讨论与分析总结。作者提到,人们往往把社会学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看成是相互矛盾和对抗的,在怀特看来,这些理论是可以共存相互兼容的,每一种理论,以及每一个思想家的观点思想都对人类互动和人类组织的分析具有很大贡献,作为对社会学的研究者,我们应该避免刻毒,更加客观,更加超然地对待这些思想。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
这本书以介绍国外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观点为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时期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理论观点,在这部分中,作者介绍并评述了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等几位早期社会学理论学家及其著作,在第二部分,作者重点强调了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等在美国本土发展壮大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二战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总体而言,这本书是研究西方社会学理论及其思想家的非常有借鉴意义和参考意义的书目。同外国的学者相比,我认为,中国的学者在介绍外国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时还是侧重叙述,尖锐的批判性不足,毕竟,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从国外引进,在我国社会学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因此社会学本土化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我们自己的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社会学大师,这样才能更好有利于我国社会学的发展。
《君主论》::马基亚维里
《君主论》这本书在西方影响很大,它与《圣经》齐名,并称为邪恶的圣经,是那个时代很多君主必读的书目之一。《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论述了作为一个君主应该怎么样更好地进行统治和维持国家。马基亚维里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重要基础,一个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且要想取胜,必须要靠残暴和讹诈,君主要以实力和武力为原则,不择手段的去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基亚维里认为,君主要兼具狐狸和狮子的特点,既要有狐狸的狡猾,又要有狮子的勇猛。这本书的立论基础就是人性本恶论,他所描述的人性之恶,是以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丑恶现象为背景的,应当说带有某种极端主义的色彩。同时,它也客观上成为德意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不得不说是这本书及马基亚维里本人的悲哀。其实,马基亚维里的一些思想观点,和我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韩非的思想有些类似,都同样主张用暴力来维持统治,都同样认为人性本恶。我认为,一个君主在建立国家时应该以暴力手段,甚至是不择手段来达到目的,然而,当这个国家完成建立开始稳定时,就应该采取休养生息,关注民生,恩威并施,这样才能更好维持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团结
《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
这本书是科塞的代表作之一,关于冲突理论,科塞承认冲突的存在,把冲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他力图探索将冲突论和功能主义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在这本书中,科塞主要分析了社会冲突的根源,冲突的类型,充分论证了冲突的功能。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功能有两类,一是物质性原因,包括权利、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二是非物质性的原因,主要指价值观的不一致。关于冲突的类型,他划分了四种,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内群体冲突与外群起冲突,以及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关于冲突所具有的功能,科塞强调冲突的正功能,为此,他提出社会安全机制,即社会安全阀制度,他认为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是必要的,尤其是僵化的社会,尤为重要,同时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它并没有使产生紧张和敌意的关系得到改变,社会任潜伏着巨大的隐患。应该说科塞的冲突论是当代西方很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他用历史和事实证明,社会冲突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正功能,我们应该对冲突采取宽容的态度,科塞的这些观点,是对全世界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
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经典著作之一,读完之后感觉这部著作文字优美,气势磅礴,内容充实,叙述有力,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在这本书的上册第二部分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这部分中,托克维尔察了美国的政党、出版自由、民主政府,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中获得的真正好处、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美国是怎样削弱多数暴政、有助于维护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等问题,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共和制在美国的能现实的依据三个条件:地理位置,法制与民情。同时托克维尔认为有三件事情比任何事情都有助于在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第一是美国人所采用的联邦形式,第二是美国的乡镇自治制度,第三是美国的司法权的结构,针对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这三个要素,托克维尔认为,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命运所起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巨大,美国人的法制和民情是使他们强大起来的特殊原因和决定性因素。如果按这三个因素的贡献对他们进行分级,托克维尔认为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读到这里,就使我想到,我国的民主,跟据托克维尔的这三要素,我国邦邻较多且复杂,没有像美国一样优越的地理环境,而我国的法制依然不健全,至于民情,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等级思想,官本位意识依然浓厚,因此客观的讲我国的民主状况并非宣扬的那么理想,就像作者所说,在这三个因素中民情最重要,即将民主平等的观念真正的深入每个民众的内心,这样民主建设才能更加顺利。这本书读的时候有些地方特别是后面部分读的还是粗糙了一点,我准备以后抽时间再细读几遍,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
读书感想:
看了贺老师给我发的09届读书会学长学姐的研究生读书体会,给我的感触还是很大的,从他们的汇报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读书热情,我将以他们为榜样,长期读书,坚持读书!
六月份读书报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江村经济》:费孝通
《金翼》:林耀华
《生育制度》:费孝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这本书是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之一,关于宗教社会学,韦伯研究的重点是观念形态即宗教伦理,在这本书中,韦伯尝试解释为何资本主义仅仅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在其他文明中出现,在韦伯看来,科学、艺术,法律、政治组织等在西方得到合乎理性的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有其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的。在资本主义发展和产生的问题上,韦伯反对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是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解释,韦伯认为企业和家庭、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法律的分离,以及理性的簿记方式是理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韦伯通过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分析,阐述了宗教伦理是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对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韦伯引用了富兰克林的话对资本主义精神作了具体的历史说明,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把劳动当作一种绝对的自身的目的,当作一种天职来从事,这种天职观正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韦伯认为新教教派的共同特征是信奉天职观和入世的禁欲主义伦理观,新教徒把通过工作追求财富当作自己的天职,把职业视为荣耀上帝的重要体现。正是天职观念使工人和企业家在复杂的经济行为
《江村经济》: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学必读经典之一。此书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由其导师英国杰出人类学者布•马林诺夫斯基推荐出版,并亲自作序。序言中高度评价此书:“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本著作中,费孝通先生以中立的态度,通过使用实地调查法,为我们展现了三十年代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交易和分配等体系,以科学和真实的手法描述了江南水乡农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关系,农业生产,工业与贸易和经济生活,对于近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马林诺夫斯基在序言中说到,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满足于复述静止的过去。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马氏的功能论、系统论在中国运用的一个典范。费孝通先生把江村社会生活看成一个整体,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并且这也书不仅仅是马氏理论的简单应用,更是对其丰富和发展,他将历史维度考虑进去,进行了动态的文化变迁的分析。同时,《江村经济》一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著作,它带有社会学研究的目标性和理论深度,并没有像当时的很多社会调查那样仅停留于实证考察,而是做出了进一步理论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阐述了经济生活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农村土地的基本问题并建议实行土地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农村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等问题,对于当今我国和谐农村的建设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金翼》:
这本书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人类学著作之一,这本书和《江村经济》都是研究我国人类学领域的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我在三农中国论坛上看到好多人都非常推崇这本书,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作者却用了小说的体裁来完成这本著作,着实令我感到很惊讶,原来学术著作也可以这样来写。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晚清至民国时期,尤其是三四十年代福建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作者林耀华根据家乡福建省闽江流域的黄村的生活经历,描述了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年代当地的农业、商业、民俗、信仰、宗教家庭等社会文化生活,它是对地方家庭史的人类学考察与研究,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一个家族在复杂的年代中的盛衰,同时也写了有关家族中的亲人之间争斗与合作,以及黄东林的一生之中的经历和在家族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家族中的作用,同时讲述了黄东林由小到大的人生历程并描写了黄东林在人生的晚年才明白的道理,即人的一生是为了要明白自己的根在何处和知道人的追求是什么,这是通过黄东林在老年时教孙子们种地所表现出来的。从作者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要保持一个家族的经久不衰需要家族各人的团结相待,需要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的和谐共处。应该说《金翼》这本书为研究我国社会,研究我国传统社会风俗、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生育制度》: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深刻了解我国社会的基础上所作的经典著作,篇幅不长,但叙述的很到位,全书分为十六章,每个章节内容不多,但是结构很紧凑,用语简洁而又深刻,思路严密谨慎,书中提到了社会性断乳,内婚与外婚等概念,这本书所涉及到的问题,如婚姻问题,对子女的抚育问题,世代间的隔阂问题,同样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反思意义。
读书体会:
1、本月所读书目不多,读的也很不系统,这是我读书的一大弊病,总是想到什么就读什么,很不成体系,这也是我以后想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2、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心情躁动,这对于依然在校读书的我是一个挑战,这个时候更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何为坚持,我认为是战胜困难,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品质,接下来的七月、八月更是一个容易松懈,容易放松的时段,我有信心在接下来做的更好。
3、六月对于大四的毕业生而言是个伤感的季节,送走了寝室好友,送走了同班同窗,明天正式离校,以此读书报告,纪念我逝去的大学青春!
五月份读书报告: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上海人大出版社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上海人大出版社
《菊花与刀》 本尼迪克特 浙江人大出版社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三联书店
《社会学的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这本书是涂尔干先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书中,涂尔干着重对宗教本质和起源进行了社会学的探讨,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澳洲原始部落进行了大量研究,描述了澳洲及其美洲部落的风俗,是研究宗教的必读作品之一。
首先,关于宗教的含义,他批判了超自然力和神灵的信仰的观点,指出宗教的本质和特征在于区分神圣事物和世俗事务,神圣事物和世俗事务相互独立,不可逾越。接着,他指出神圣性是宗教的根本属性,并与神圣事物的信仰和仪式视为宗教的第一个构成要素。为了区别巫术,他又提出了另一构成要素——教会。于是宗教的定义并立刻清晰明了了。
其次,关于宗教的起源,他同样批判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的理论,通过对澳洲阿兰达部落图腾信仰的考察来分析宗教的起源,涂尔干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共同劳动和共同庆祝活动中,逐渐产生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原始图腾和原始宗教就是从这种集体生活和集体意识中产生的。他指出原始部落的图腾制度是关于一种匿名的和非人格的力量的宗教,宗教意识产生的真是根源是社会环境,而所谓的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
最后,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涂尔干把宗教仪式划分为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两种形式,前者包括禁忌、苦行仪式、哀悼仪式,后者包括祭祀仪式、模仿仪式、纪念仪式。这两种仪式都体现了强制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促进社会统一,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等功能,信仰和功能共同构成了社会团结的力量。在本书的结论部分,涂尔干强调了宗教的作用,认为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制度都起源于宗教,社会的观念正是宗教的灵魂,表达了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个人感觉他似乎夸大了宗教的作用,过分强调了宗教的正功能。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这本书刊登在《社会学年鉴》上,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我所重点阅读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涂尔干认为乱伦不仅是禁止的,而且是不道德行为最严重的一种,要研究乱伦禁忌的起源就要找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对乱伦进行压制的最原始形式,而这种最原始的形式就是外婚制的法则。因此考察外婚制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接着涂尔干介绍外婚制、氏族、图腾、性禁忌,描述了姻族制,批判了麦克伦南杀婴仪轨说、卢伯克个体婚代集体婚说、摩尔根和巴霍芬独占外族女人说、斯宾塞战利品说,并从禁忌上寻找根源,确定了正确途径即“塔布”,从塔布的传染和禁忌机制指出畏惧情感造成同族男女的隔绝。然后涂尔干指出根据交感巫术原则,每个氏族成员都存在着一个图腾神,神栖身于血液中,血成为神圣物,血流而神散,所以禁止流血,血成为塔布,种种塔布都是为了防止和血发生接触而制定的,而妇女每月有不断流血的生理现象,女人便成为塔布。而外族女人具有和本族不同的图腾,因此血不具有图腾灵魂的神圣性,因此不忌讳异族女子的血,异族性关系才被允许。由于时间流逝,人们对禁忌不能再认识到其起源,就会想象那是不洁的。乱伦便成为了禁忌。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思考,在涂尔干大师的眼中什么事乱伦禁忌的起源呢,他的把禁忌归因于“女人经血恐惧症”,读完之后真有点出乎意料。这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将乱伦归因于弑父理论,同样使人眼前一亮。
《菊花与刀》:
孙秋云老师在《文化人类学》这本书在谈到国民性的研究时,曾提到《菊花与刀》这本书是研究日本国民性的经典读本。而此次日本大地震所表现的品质加深了我对这个民族的好奇。作者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国民性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在书中本尼迪克特依据所调查的事实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在书中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菊花与刀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象征着温驯、美丽、隐逸,刀是武家文化,象征着武力、好斗、蛮横,两样具有完全相反的涵义的物品构成了这本书的名字, 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众多的对立性格构成了日本民族。
读了这本书,我对日本有三个印象,一是日本人认为精神将赢得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一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甚至到了鄙夷的地步。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而无所畏惧;二是日本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他们相信秩序和等级制度,这一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能够各守本分,人与人之间是一定要分清身份等级的;三是日本人的负恩感很强。
日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他们有菊花的美又有刀的狠,他们有着双重的性格。
作为中国人,骨子里本人非常厌恶他们,但有时候又很佩服他们,他们在战
后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他们的科技远高于我们,他们在地震后表现的那种井然有序、镇静不乱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们也同样好战、富于侵略,因此我们也必须要时刻对他们保持高度警惕!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是米尔斯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首先,米尔斯在卷首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米尔斯对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了种种批判。在书中,他批判了宏大理论,并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通过自己的转述,说明其内容的晦涩和不易理解;他批判抽象经验主义,认为抽象的经验研究是对方法轮的抑制。研究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在阐述、解答问题的武断认识中,仅仅局限于程序式的研究步骤中;他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实用性“,他认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不能从自己信仰的东西里推导出应该如何行动,他们大都随波逐流;他批判了科层制气质,他认为,社会科学家的个人研究依赖于科层制组织,他会丧失其个人自主性,社会科学包含科层式的研究,它会丧失其社会和政治自主性,最后他批判了“科学哲学”, 他指出,科学哲学式这种小把戏和其他类似的规则,更容易导致科学不可知论而非更深入的研究。进行完批判之后,他又对社会科学进行了呼唤,指出,社会科学应当关注人类的多样性,社会科学应该注重对历史的运用,阐述了社会学家应该如何对待自由和理性,如何对待政治。最后米尔斯讲述了学术之道,并指出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若干方法。
说实话,这本书我读起来,相当的费力,由于理论知识有限,对于一些东西,还不是很懂,比如在介绍宏大理论时,米尔斯以帕森斯的作品为例,但是我对帕森斯的印象比较模糊,他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反而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附录的“论治学之道”,惭愧惭愧。这本书我会在以后有时间重读的,争取完全把握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和表达的意图。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西方享有盛名。这本书是作者耗十年之功潜心完成的,内容是按时间先后分别论述了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及其主要著作,在这本书的论述过程中,作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很多独到见解。
这本书在读一部分的时候,雷蒙•阿隆对社会创始人的划分,让我很惊讶,传统上孔德、涂尔干、马克斯•韦伯被认为是社会学三大社会学奠基人,而雷蒙•阿隆却并没有将涂尔干列入社会学的创始人,看来每个社会学家心中都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在谈到马克思这一部分时,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学是伟大的,马克思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分析的典范,在这本书中的“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含糊不清之处”这部分时,他也提出了对马克思的质疑。这部分对我的影响很大,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国政治主流思想,是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而我们就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氛围中成长,在我的印象中马克思理论中的一切都是不可置疑的,而对马克思的批判总被冠以政治阴谋,不可接受。然而通过阅读,也让我对马克思有了更加公平和客观的认识,马克思是伟大的,但是他的思想并不是绝对完美的,他的理论并不见得都是金科玉律。因此我感觉做学术搞研究就要做到公正、客观,不以意识形态作用左右自身的思想。
读书感想:
这个月读书的一大感想就是自己的理论知识太过匮乏,读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时,书中介绍的七位西方社会学经典名家仅仅就涂尔干的作品稍有涉猎,其余几位也是在课堂上对他们存有模糊的记忆和印象,而他们的作品更是几乎没有读过,这也让我感到很惭愧。尤其是看了哈佛大学学生的读书劲头,感触很大,震撼很大,差距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很悔恨浪费了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只有在以后的时间里,努力补救,努力奋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月份读书报告:《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自杀论》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学术与政治》韦伯
这是我研究生复试结束以来读的第一回社会学著作,由于理论知识有限,一些东西理解的还很不到位,以下是我对这几本书的肤浅理解和总结。
《自杀论》: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式的系统理论研究的典范。在这本书的研究重点就是对自杀现象进行因果分析,即找出导致自杀现象的原因。在这本书中,涂尔干将自杀定义为,“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在这本书中,涂尔干首先一一反驳了各种以非社会因素解释自杀现象的理论,从而通过间接证明的途径确立了以社会事实解释自杀现象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群体的自杀倾向不能由个人的生理—心理构成,也不能由外界物理环境的状况来解释,他通过对家庭状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职业种类、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自杀形成的实际原因。在这本书中,涂尔干将由社会原因所导致的自杀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四种自杀。他指出利己型自杀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和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的膨胀,相反,利他型自杀是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在失范型自杀的论述中,他认为社会秩序和个人秩序的破坏是其主要原因,而与此对应的宿命型自杀,是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造成的。最后涂尔干指出了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即与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的,即利己型和失范型自杀率与社会整合成反比,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率与社会整合呈正比。与此同时,他提出了预防自杀的措施,他认为只有加强集体的统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保护之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利己自杀。而这种功能的集体不能是政治团体和宗教团体,只可能是职业团体,因为它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桥梁,能为个人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保护,形成一种类似于集体意识的职业道德,从而限制因失去社会支持和生活目标而造成的自杀。而社会支持,被区分为两个概念,一是表明社会凝聚力的社会整合,二是表明社会制约力的社会规范。总之,这本书在经验层次上深化和发展了他的社会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在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毕生致力于将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完整严密的实证科学,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首先应该确立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这本书中,涂尔干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那么何谓社会事实,他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他对社会事实的定义突出了三个特征,即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它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第三是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涂尔干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认为对象的观察应该排除通俗观念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即把它作为构成社会学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他提出三条准则,即必须始终如一摆脱一切预断、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以及避免夹杂使用个人主观成见的感性材料,应该尽量采用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
涂尔干认为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是从观察现象到提出科学结论和建议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他认为,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因此犯罪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犯罪是普遍存在的。在他看来,只有弄清楚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更清楚的认识病态现象,社会学也才能成为一门对人类实践有意义的科学。
涂尔干根据社会结构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初民社会划分为简单的单环节社会、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和多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三类。同时他还认为,划分社会类型是为了更好的解释社会事实,为此他提出两大原则,第一是,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第二个是,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如何关于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分析它的功能,涂尔干认为应从其他事实中去寻找和从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是他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应该说这本书是他确立自身思想理路的开山之作,在这本书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社会容量”等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概念,阐述了他的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理论。
涂尔干主张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划分社会类型,建立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分法,并将其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并且他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放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他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彼此相近或相似,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低。其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如刑法,这类法律表现集体意识的力量,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和传统社会,集体意识几乎统领个人意识,左右着个人生活,表现出了强大的社会强制力。与此对应,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分工在这种团结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分工导致的职业化使每个人因职业的不同发挥独特的能力,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了彼此的相互团结感、依赖感、和与社会的联系感。有机团结的法律是恢复性的,如民法、商法等,主要目的不在于制裁,而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有机团结中,由于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导致集体力量的外延和力量有所缩小,为个性发展留下了余地。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抽象价值层次的一致,即由更一般、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
关于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社会分工,涂尔干从具有道德属性的集体意识出发分析了分工的功能和根源。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种功能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这些功能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他认为分工是高度发达社会的特征,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它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此外,他也承认病态社会对社会秩序的负面的影响,并指出和分析了三种反常分工,即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另外,关于社会分工的原因,他认为分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导致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活的集约化程度。此外,他还认为科学的世俗化,传统和习俗的削弱也是分工可能发展的条件。
《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篇幅不长,是韦伯的两篇演说,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在第一部分“以学术为业”中韦伯认为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他认为,机遇要比实力更具决定性的影响力;关于机遇和灵感,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灵感,取决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命运,但也取决于“天赋”的有无。同时他指出,课堂里没有政治的位置,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对教师而言,他不能在讲台上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态度强加于学生,不应当把传授政治科学作为一种争取其他人的政治态度的手段。教师不应是领袖,使人成为杰出学者或学院教师的那些素质,并不是在生活实践的领域,或更具体地说,在政治领域里,造就领袖人物的素质。关于科学,韦伯认为科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头脑的“清明”。由此可见,韦伯强调学术研究的“价值中立”。
在“以政治为业”这一部分中,韦伯认为“政治”就是指争取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分配的努力,这或者是发生在国家之间或者是发生在一国之内的团体之间。而国家是一种人支配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正当的暴力手段来支持的。要让国家存在,被支配者就必须服从权力宣称它所具有的权威。为此他提出了支配权的三种“纯粹”类型:“传统的”、“超凡魅力的”和“法制”的。传统型的支配权威来源于被神圣化了的习俗的权威。超凡魅力型的支配权威。它来自于极端的个人奉献精神,个人对救赎、对英雄业绩的信念,或其他一些个人领袖的素质。法制型的支配权威。它是依靠对法律条款之有效性和客观性功能的信任而实行的支配:这些法律是以理性方式建立的规则为基础的。同时他还论述了以政治为业的方式,以及政党的经营等。此外,在政治和道德的关系这一章节中,他提出著名的“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的区分。这两者势不两立, “信念伦理”是不问后果的,它所能意识到的唯一“责任”就是“盯住信念之火,不要让它熄灭”。而在这个充满利益冲突的世界里,只有“责任伦理”才能以审时度势的态度,不但要求为自己的目标作决定,而且敢于为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读书体会:
万事开头难!说实话,一开始读书的时候,还真不怎么乐意,由于要写毕业论文,自己又是班委要处理好多毕业班的事情,所以心情难免有些起伏。但是一想到自己与读书会师兄师姐的那种差距,我打消了推迟读书的念头,调整好状态后,认认真真完成本月的读书计划,由于本科期间读书很少,理论水平只是有限,书中的有些东西对我来说还很不好理解,读起来相当吃力,因此本月的读书数量并不是很多,重在理解,下个月我将逐步增加读书的数量,并认真认真对每本书进行反思和总结。我深感自己存在的不足,知耻而后勇,我会努力奋起直追。我有信心在以后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 此贴被李浩在2013-05-30 21:0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