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焦颖娜读书笔记——柏拉图全集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焦颖娜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8
最后登录:2021-10-24

 焦颖娜读书笔记——柏拉图全集

天上人间:柏拉图眼中的苏格拉底
——2021.04.11读书会分享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第三组的焦颖娜同学。今天我想为大家分享的是《柏拉图全集》第一至三卷的内容。为什么要分享柏拉图的作品。一个原因是我平时没有写读书报告的习惯,每次轮到我讲的时候就将手头正在读的东西写一写。另一个原因是它追问的问题和老师上课所讲的“人”的部分不谋而合。为什么要分享前三卷,是因为我这个月开始读柏拉图,刚好只读到了第三卷。
回顾一下这三卷的内容,全部都是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对话的整理,包括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苏格拉底临终对话等。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分享这三卷作品。首先对苏格拉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接着是我读了这三卷作品之后在心中对苏格拉底的画像;最后大胆猜测苏格拉底到底想说什么。
一、苏格拉底的历史定位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危机时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和我们国家的孔子有着微妙的相似,也有许多可以比较和学习的地方。在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世界,例如星星、星座、大海、火,原子……有的人说世界是水做的,有的人说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有的人说世界的本质是数,还有的人说是原子……也许在今天看来有点搞笑,因为我们是“上帝视角”,但他们是人类思想的萌芽阶段。人开始看世界了,并且发出了一个伟大又根本的提问,即“世界是什么”。
苏格拉底并非是凭空产生的,他接过接力棒,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扬弃,最后实现了转向。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提到自己曾经醉心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却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年轻时追随毕达哥拉斯学派一无所获。即使是被他给予厚望的阿那克萨哥拉也没有跳脱自然哲学的视野束缚,依旧用自然界的东西去解释自然界。自然哲人让苏格拉底失望,认为他们身处人间却总想着天上的事情,甚至对周身的世界一无所知。这些人是无知的,脱离了生活的,且最可怕的是他们无知其无知。苏格拉底致力于启发他们,期望能够唤起他们对自己无知的了解,关注自身生活。
伟大的苏格拉底其开端就是伟大的。西塞罗曾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唤下来的人,把哲学镶嵌在城邦中,镶嵌在千家万户里,迫使它来审问生活、道德和世间善恶的问题。比如谈论什么是节制、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诚实……苏格拉底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提出了很多当时人们无法给出结论的问题,甚至是根本没想过的事情;亦是在于他的自然哲学向人的生活转向。
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看似都非常简单,是每个人日常都会遇到的,像“常识”一样分布在整个生活中。但是他提出的问题无疑是“致命”的,因为这些问题一旦被提出来,并且这么多问题不解决,我们就再也无法直视我们的生活。身在人间却不知人间,这样的话,我们就成为浑浑噩噩的不具备合理性的存在。但是这些问题无疑又是无法解决的,至少在当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能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给予一套完整透彻的回答(除了苏格拉底)。人们无法解决问题,只好解决了这个提出问题的人。
二、苏格拉底的追问特色
1.追问的形式上:谈话式问询,举例式推理
苏格拉底没有提笔写什么专著,而是到处和别人交流辩论。因此他的学生柏拉图将这些珍贵的交谈记录下来成为柏拉图的作品。所以在我目前所阅读的《柏拉图全集》前三卷作品中,都是苏格拉底在各种场合下的辩论和谈话,阅读时最直观的感受是仿佛小孩子在旁观大人聊天。在谈话——这种看似很随意的形式下,苏格拉底一步一步问询、探究、举例、类比,和推理。
本文(《卡尔米德篇》)出现的有关节制的定义有:①节制就是有序而又平静地做事,就是对长者合乎礼仪的谦逊的举止;恬静的合乎规矩的行为②节制使人感到羞耻,使人谦虚,节制就是谦虚;③节制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④节制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⑤节制就是认识自我。推理出节制的定义是:节制既是一种关于其他知识的知识,又是一种关于节制本身的知识,当一个人拥有知道他自己的知识,他就会认识他自己。然而,在后来的深入谈论中,这一个定义也被推翻了。
以《卡尔米德篇》中论述节制的第一个定义为例,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这样的反驳过程:
定义①节制就是有序而又平静地做一切事情
反驳过程:
前提:节制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东西
∵在身体上,迅速比平静更好
∴在身体上敏捷才是更加有节制的
∵在灵魂上,明智比平静更好
∴在灵魂上敏捷更符合节制的
因此,在身体和灵魂上,快捷和迅速比缓慢和平静要好
所以有节制的生活不是一种平静
定义②节制是使人感到羞耻和害羞,真正的节制必定是谦虚
反驳过程:
前提:节制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事物,而且也是好的事物
∵对于乞讨的人来说羞怯不是一种好东西
又∵节制必须是一个好东西,它呈现在谁那里,就使谁变好,它不呈现在谁那里,就使谁变坏。
∴节制不会是谦虚
2.追问的内容上:虚假的定义与真正的定义
我举刚才的例子不仅是想体现苏格拉底一贯的说话方式和风格,亦欲引出他的另一个特点,即:追问事物的定义。
(苏格拉底)……我想,欧绪弗洛,当你问什么是虔敬的时候,你似乎并不希望清楚地把它的本性告诉我,而是告诉我它的一种影响或属性。……
(欧绪弗洛)……我现在根本不知道如何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们提出来的任何命题都好像是在打转,不肯固定下来。……
雅典人从未思考他们的生活和灵魂,一直生活在含混的世界里而从未知道精确的知识,哪怕是表面上在讨论问题,其实这些讨论都是在模糊不清当中摆弄。也就是说,人们围绕着某个东西讨论,却一直在事物的外围打转,不愿意进入也没有办进入真正的核心和事物的本性即“真正的”定义。于是苏格拉底总是不厌其烦地在追问事物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要问的是事物真正的定义,非事物的各种属性、影响或者什么类似表征的东西。
3.追问的氛围上:谦虚对骄傲,无知对有知
苏格拉底死了,还是被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投票审判而死。他的人缘如此之差也许有一个原因是他“情商”太低。苏格拉底总是同人们交谈,尤其是和当时声名显赫的优秀人才交流,和潜力满满被前辈看好的年轻人交谈。他总是在一位颇有造诣或声名大噪的牛人面前同他辩论,并且让对方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苏格拉底的论证,乃至参与谈话的人说:但苏格拉底老是这样,高尔吉亚。他专门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没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加以驳斥!在《柏拉图全集》中基本都是以句号和问号居多,对感叹号的使用则比较吝啬,可见人物情绪之激动。有时候将别人逼急了,只能对他说:——你真是纠缠不休,苏格拉底!如果你想听我说话,那就放弃这场研讨,或者跟其他人去完成这场讨论。——其他还有谁愿意呢?我们一定不能让这场讨论不完整。——你自己就不能完成讨论吗,要么自说自话,要么自问自答?苏格拉底总是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接近满腔自信的对方然后予以致命一击,这是多么“不给面子”“下不来台”。
苏格拉底对自己的境地不是没有预感,他在《高尔吉亚篇》中的论述中曾经拿自己举过例子,没想到成为了结局的预言。
……我知道这类事情也会发生在我身上,如果我上了法庭。因为我不能指出我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快乐,这些服务和好处他们相信自己已经得到了,但我既不羡慕那些提供快乐的人,又不羡慕那些得到快乐的人。如果有人指责我败坏青年,让他们感到困惑,或者指责我在公开和私下场合用严厉的话语侮辱老人,我也不能说出事实真相。我不能说,噢,是的,我所说的和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公正,我尊敬的法官,用你们这些人的话来说,我也不能说别的什么。所以,我假定自己只好听天由命了。
……
因为这是一种你我经常同意的最有效的自我保护。现在如果有人指责我不能为自己或别人提供这种保护,那么我在受到斥责时会感到羞耻,无论这种驳斥发生在有许多人在场的时候,还是只有少数人在场的时候,或者说发生在我们两人之间;如果我由于缺乏这种能力而被处死,我真的会十分恼火。但若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是由于缺乏这种奉承的演讲术,那么我知道你会看到我从容就义。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和勇敢的人没有一个会怕死,做不公正的事情才是他要害怕的。……
苏格拉底像一只针砭时弊的牛虻飞来飞去咬着沉睡麻木的雅典人,不断地与人们交谈辩论,考察日常生活的哲学问题,省察民众的生活。因为哲学对他而言不再会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有志于让城邦及其居民不仅身体有组织(健康)而且灵魂有组织有秩序(合法、法律)。他的行为和思想“得罪”了许多人,愤怒的人们还没有醒来就只想一巴掌拍死这只讨厌的家伙。
三、苏格拉底究竟想问什么问题
苏格拉底对自然哲学家们企图用肉眼就窥探世界本质的行为失望极了,他转向推敲研究人的生活、人的灵魂和本质。而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开始研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有序,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要追问的其实是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也就是人应该怎样生活。
苏格拉底研究一切与人本身有关的特质。为什么他和“人”的特质过不去,为什么苏格拉底所有的提问都围绕着人的生活、属性和特质进行的。苏格拉底确实是提出了问题,但是苏格拉底又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当一个人拥有了知道它自己的知识,他会成为认识他自己的人;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也就拥有了美德,拥有了对生活的认识。但是问题在于人何以生活,人何以认识,人何以为人。归根到底,如果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研究自然和周遭所有的世界。这个问题就是他走向的终极问题:人是什么。
Posted: 2021-07-05 22:1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81598(s) query 3, Time now is:01-21 21: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