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梦滢读书汇报(更新至2月7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弥尔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3
最后登录:2015-05-30

 王梦滢读书汇报(更新至2月7号)

读书总结——马克思(第一部分)
2015/01/14——2015/02/05
《资本论》第一册 资本的流通
《童年的消逝》
《有闲阶级论》
《汤姆叔叔的小屋》(跳读)
这次的读书总结主要总结《资本论》第一册,《童年的消逝》与《资本论》第一册中劳动日等章节吻合了起来,给我的启发主要是童年概念的形成,资本论时代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有闲阶级论》与资本论时代造就的富人阶级和游离出的大批失业工人,滋生一种新型职业——(高级)仆人,为主人执行代理有闲。略略带过,接下来进入正文。
 
【商品】
一个物品被生产出来,它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在它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体现。一个物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一个物品成为商品时,除去它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之外,它还必须具备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价值或比例。如x量的商品a刚好交换y量的商品b,在此我将它表示为xa=yb。等式的左右两边必然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等于第三者的东西。而商品作为一种劳动物品,出去它的使用价值外,剩下的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它们的价值是因为有人类劳动对象化在其中,它们的价值量通过劳动的量即劳动时间老计算。劳动时间又随着劳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力上升时,劳动时间缩短,商品的价值变小,反之。商品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在简单的或者说偶然的价值形式中,例如X量商品A=Y量商品B中,A通过B表现自己的价值,A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B起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在等价形式中,商品B本身表现价值,天然具有价值形式,但它只存在于商品A把商品B当做等价物的价值关系中。但在等价形式中,商品B的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对于商品A而言,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无法同时行使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只是商品的简单的价值形式,是该商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的简单表现形式。但它并不充分,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表现为价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只是商品A的个别的价值表现,而B可以是任何物品。这种价值表现可以转化为不同的简单的价值表现的系列。如XA=YB=ZC=UD=VE=其他。或者用一个更清楚的形式:
XA=YB
XA=ZC
XA=UD
XA=VE
……
现在BCDE……都充当A价值表现的等价物,每一种特殊商品的一定的自然形式现在都成为一个特殊等价形式,与其他许多等价形式并列。但这种扩大了的相对价值形式有它的缺陷,Y量商品BZ量商品CU量商品D等等,都充当了A的直接交换形式,但它们之间却互相排斥。将这种特殊的等价形式转换为如下:
YB=ZC=UD=VE=……XA                             
 
得到一般价值形式。现在,商品世界的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使被排挤出商品世界的等价物商品即A获得了一般等价物的形式,A此时取得了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取得一般等价形式的这种特殊物品成了货币商品,或执行货币的职能。有一个特定的商品,金,在历史过程中取得了这个特殊地位。金成为了货币商品,一般价值形式转换为货币形式。一个商品(如A)在已经执行货币商品只能的商品(如金)上的简单的相对的价值表现,就是价格形式。这就指明了货币形式的起源。
【流通】
商品交换过程先是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W-G-W)。商品占有者的行为统一而言就是为买而卖。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抛弃,商品形式的复归。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全部过程表现为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这就是货币流通。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货币的铸币形式,纸币作为金的价值符号诞生。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的让渡与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买者先购买商品,后对商品支付。货币取得了另一种职能,成了支付手段。
【资本的生产过程】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为买而卖;另一形式,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后一种流通的货币转换为资本,成为资本。简单商品流通以卖开始,以买结束;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但后一个流通形式并不是以最初的货币量结束,必然高于最初货币量。完整形式是G-W-G‘G’=G+g,即原预付货币加上一个增值额,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从何产生?在完整形式前半段G-W,货币变成商品,货币占有者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消耗掉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产生新的商品,而在后半段W-G’,新的商品转化为对应货币的过程中,无法产生货币的增值。所以这种增值只能来自于消耗的阶段,劳动力就是这种在消费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价值的特殊商品。这种在市场上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产生必须满足如下前提:1.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的自由人2.这些人甘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时,资本才产生。劳动力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劳动力维持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必须的劳动时间。而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时间在平均范围内是一定的。假如第一个G=a+b,a为购得生产资料所消耗的货币,b为支付购买劳动力所消耗的货币;加入全部劳动力在一个小时内产生的价值为c,生产劳动力所需必须生活资料的时间为x,且劳动力即工人工作x小时,则凝结在新产品中的价值G’’=a+xc,而劳动力的价值b=xc,即G’’=G。最终的货币与最初的货币量相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最显著使得G’’大于G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大于生产必须生活资料的时间x。这个时候资本家获得了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价值增值。资本家最初的资本在购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时,毋宁说购得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便属于资本家,不再归自己所有。工人每天工作时间a—c,其中包含为自己的必须生活资料劳作若干小时候a--b,和为资本家生产他的生活资料与剩余价值的时间b—cbc时间段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便为绝对剩余价值,假设bc段时间为y。如果最初资本G=a+b,则最后的G’=a+b+yc,G’=a+xc+yc.剩余价值m=yc.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值的比率,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剩余价值率=m/b。如果用v来代表可变资本,则剩余价值率=m/v.剩余价值率反应了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但bc段不可能无限延长到超过一天限度,要使剥削程度加大,剩余价值增多,资本增殖更大,则需要在bc段已经最大化的同时缩短ab段,即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即缩短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即使得劳动生产力上升。由此得到的新的b’c段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便是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而剩余价值量决定于剩余价值率与工人人数,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追加工人人数使得剩余价值量扩大。这就要求资本的快速积累与相对集中。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对马克思时代的工人现状感到痛心,不能有情感的投入再写这段……
【资本的积累过程】
劳动产品和劳动力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起点;工人的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前提满足后,一个货币额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大于其组成部分价值的商品,这些商品再投入流通领域,将它们的价值体现在货币上,这些货币又重新转化为资本,周而复始,形成资本流通。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积累就是资本以不断扩大的规模进行的再生产。但追溯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必须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的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
【工人人生状况】
 
读书感受:
1. 不管是涂尔干也好,韦伯也好,马克思也好,这些学术巨擘的思考研究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融为一体。如果一个人对生活麻木却“沉浸”于书本之中无法自拔,这样的人至少做不好学术,无法成为一个生动的学者。道德的败坏,精神寄托如何影响行动,行动又如何影响经济等领域,以及工人阶级受盘剥的悲惨境况,这些时时牵动着思想家们的心弦。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似乎能看到在这些文字背后一字一句用力斟酌或奋笔疾书着的是怎样伟大的灵魂。
2. 如果读书只是觉得读书高人一等,在其中体会到优越,这书不读也罢了。
3. 读到马克思时才觉得自己真正沉浸,量的积累会让你在读书道路上慢慢体会到一丝成就感以及更多与写作者的幽鸣
4. 抛却掉一切形式的东西,抛却掉恐惧,像一个人那样去阅读吧
5. 谢谢读书路上与我探讨问题的小伙伴们。谢谢K
 
读书总结——韦伯
2014/11/20——2015/01/10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宗教部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古犹太教》
《中国的宗教》
《印度的宗教》(翻阅)
《经济通史》
《经济与社会》(第一册,第二册(上))
 
韦伯的笔记太多,大多在笔记本上,寒假整理后再发
 
读书总结——涂尔干
2014/10/13——2014/11/15
阅读书单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原始分类》
(这个月读涂尔干,非常惭愧和自责。状态时好时坏,将涂尔干读得支离破碎。书单虽丰富,有些书看完就丢到一边,没有及时整理,再回头来几乎要重读,却没有耐心。整体来看是非常糟糕的读书状态。下个月我会调整,不会再出现同样的情况)
 
涂尔干的书中我感兴趣的部分集中在了教育和宗教,以及其对道德的阐述。
 
涂尔干前期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关注,使得《社会分工论》的出现顺理成章;18世纪广泛对自杀的关注,也吸引了涂尔干的目光,《自杀论》应运而出。后期则将精力投放在了宗教的研究上,《原始分类》探究了从澳洲最简陋的宗教到美洲稍高级和复杂的宗教,分类方式的变迁与进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从否定泛灵论,自然崇拜,确定图腾制度作为宗教起源开始,非常有条理的展示了原始宗教丰富的图腾内涵;《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则给出了图腾制度从母系传承到父系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衰落的原因。而涂尔干除了著书立说,在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下面的总结集中在《道德教育》与宗教相关的三本书。
 
【宗教部分】
原始人在想些什么?或者说,原始人怎么思考问题?《原始分类》从考察澳洲至为简陋的原始宗教开始,指出与原始人思维联系紧密的分类(类别范畴)是如何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分类其实是人的分类,每个原始人被明确划分到特定的位置上,他属于这个部落胞族之下的哪个氏族,他拥有什么图腾,他处于哪个姻族而他的婚姻也因为外婚制而被限定在了一个固定的范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物在最初被划分到这两个胞族中,随后又划分到不同姻族,再往前发展,则被划分到不同氏族。等级的概念在胞族作为属、氏族作为种中诞生,随后又扩散到氏族与其分裂的次氏族,及其再次分裂的许多环节。事物仍然在其中绝不交叠的分配着,不像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复制。在以氏族或者说图腾来划分事物的基础上,慢慢添加了区域的概念在其中。东西南北上下中,事物按照区域划分,却又是十足的妥协,如何让老鹰只飞翔于南方的天空呢?
 
决定原始人信仰或者行为方式的根源与理性相去甚远却又不无联系,其中已近暗含理性的萌芽。最初的分类或者宗教是为了更好的让原始人理解事物,宗教则更是企望解释世界一切事物的运行,同时让一切按照适当的方式运行。这一切的根源是社会的,源自于社会力,源自于超越于个人之上的集体附加于个人的强制性的力,其权威的来源便是它的外在属性。它通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及的图腾制度,将这样的一种神圣性的存在外化于一个具体的可以激起人强烈情感的存在,以图腾动物或植物的形象表现出来。被激发的情感,将原始人牢牢的维系在一个统一的道德共同体内,他不是个人的,他属于集体,他身上的一切都是集体的。在他感到被这股无名的力量左右的时候,他感到投入宗教集中的共同生活中的快乐。因为分散的劳作显得乏味无趣,而集体的欢腾则不然。宗教则诞生于这种欢腾本身。《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提到的外婚制,实则也是由图腾确定的亲属关系的一种确认。这与血缘无关,全看这个人属于哪个图腾。在母系传承中,生于斯长于斯的小伙子不能与同样的在地域上在生活方式上相同的人结婚,尽管分属于不同图腾;而由图腾确认的亲属,则更是不可冒犯的存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主要分析研究已知的最简单的宗教,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附带研究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研究宗教,必先确定宗教是什么,如何定义宗教。涂尔干首先批驳了以神秘观念或神的观念或精神存在的观念来定义宗教。神秘观念并不具有原始起源,因为宗教概念首先要表达和解释的对象应该是事物中连续和规则的要素,并以积极的方式去维持生命的正常过程;而“神秘”一词对现代人和原始人来说也绝然不同。宗教也并不与神或精神存在一定相关,试看从婆罗门导源出的佛教与耆那教,并没有任何此类的因素。那么什么是宗教?涂尔干指出,宗教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神圣事物与凡俗事物的绝对对立。在对巫术与宗教的区别中也可以看到宗教的基本要素中含有道德共同体,且宗教观念与教会观念紧密相连。最终涂尔干得出定义:宗教是一种与即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定义了宗教后,涂尔干着手批驳当时流行的两类宗教起源观点——泛灵论与自然崇拜论。泛灵论认为祖先膜拜是所有宗教之最初形式,它来源于梦和原始人从中感到的二重性。通过对比澳洲原始宗教和美洲原始宗教,发现死者膜拜并不是最原始,所以泛灵论丧失了它的基础。且它的基本前提——宗教,至少在原初的宗教,所表达的并不是有形的实在——使得宗教信仰变成虚幻表现,没有客观基础。自然崇拜论认为神性观念由某些宇宙现象构成,这些现象乃是宗教演进的起点。那么是否是这些宇宙现象,这些风雨雷电,激起了原始人心中的信仰和神圣感呢?被自然崇拜者当做理所当然的东西说到底只是一种偏见。我们无法通过我们现在的心灵去构想原始人的心灵。且膜拜最初所针对的事物恰恰是非常卑贱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客观属性肯定不是激发出宗教情感的。在泛灵论和自然崇拜中,宗教都变成了谵妄的想象的产物,人类与自然本身都不具有神圣性。它的神圣性另有来源——图腾。接下来涂尔干主要研究澳洲(考察澳洲建立在氏族基础上的社会组织)部落的图腾制度,辅以更成熟的美洲部落来比对。部落一般分为两个胞族,在胞族下面又分出若干氏族,同一个胞族中的若干氏族又一般被划分为两个姻族。氏族是通过亲属关系纽带联合在一起的,但他们的亲属关系并非血缘,而是同一个名字——族名。用来命名氏族集体的物种被称为图腾。图腾被用于宗教仪典的过程中,是礼拜仪式的一部分;其作为集体标签,具有宗教性;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圣物。对于图腾生物有严格的禁食用禁忌,但也不乏灵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图腾生物的形象(符号表现)比图腾生物本身更加神圣(不管这些符号是多么的抽象)。在图腾制度中出现了原始分类——图腾制度有它的宇宙论,把部落看成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在图腾之间进行划分。在《原始分类》中,涂尔干详细的考察了不同发展类型的原始部落的分类形式。在澳洲形制最简陋的部落中,部落一般被划分为两个胞族,每个胞族包含两个姻族,胞族之下又划分若干氏族。除了占据首要地位的非人格的和集体的图腾之外,还有专属于个体的图腾,这个图腾表达了他的人格。个体图腾是每个个体对他的庇护者的膜拜,是主动获得的,要通过一整套必要的仪式操作确定;而集体图腾是每个个体族内身份的一个部分,它一般是世代相传的。性别图腾兼具两者特色。
那么这种氏族图腾制度的统一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图腾是一个物质的形式,想象在这一形式下表现了无形的基质,而唯独这种遍布于各种异质事物的能量,才是膜拜的真正对象。图腾本原不仅是一种图腾力,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兼具宇宙的和道德的功能。图腾本原观念是力的最初观念,力的观念就是宗教的起源(借用这一观念的首先是哲学,然后是科学)。后来原始宗教在这种非人格力的基础上向人格力发展,而归根结底氏族的神和图腾本原都是氏族本身。氏族被人格化了,并被以图腾动植物的可见形式表现在了人们的想象中。
 
宗教力在历史中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它们是道德力量,因为他们完全是由一个道德存在(即群体)在另一些道德存在(即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中所引起的印象构成的,它们要传达的是集体意识作用于个体意识的方式,它们的权威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优势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既然它们是以物质的形式被设想的,人们就不能不认为它们与物质事物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它们统治了两个世界。宗教首先是一个观念体系,个体作为社会的成员,要通过它向自己表现这个社会,表现它们与社会之间模糊而密切的关系;其次,它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归附关系。宗教力是群体在群体成员中所激起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已经投射到了体验它们的意识的外部,并且被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它们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于是这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但其实任何事物都可以满足这一功能。宗教选择图腾作为这一一个被对象化的标志,不是为了再现事物的外貌,而是意在表现,为了证明一定数量的个体分享了共同的道德生活;同时通过这个标志激起个体对社会的情感。那么为什么选择动植物,尤其是动物作为这个标志呢?明显的是,动物的图案易于表现,且同时在狩猎社会氏族人常打交道的便是动物,它能激起普遍的情感。关于图腾,主要讲这么些。图腾宗教中并没有精神存在的观念,那我们之前提到的灵魂观念,神或精灵的观念来自于何方呢?它们其实都是图腾逻辑意义上次级产物。祖先就是图腾的片段,从祖先灵魂的图腾本质可以推断出人的灵魂的图腾本质,人的灵魂是祖先灵魂的一种流溢物或复制品。不管是消极膜拜体现出的禁忌体系,还是积极膜拜中供奉的萌芽以及食用图腾动植物,又或者只是模仿,都具有模糊的属性,且同时又都是道德的和社会的。这一切都源于超越于人类个体之上,具有独特属性的那只翻云覆雨手。
 
【道德部分】
涂尔干成功贯彻了构筑经典教育理论的三种研究视角:道德教育、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说史。这部分读书笔记是为道德教育,《教育思想的演进》是为教育学说史。在写这部分笔记之前我先要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道德教育如此重要(这个问题很关键)?道德的权威性来自于什么地方?在切入道德教育这个话题前,涂尔干先让我们区分教育学和教育。教育学是科学(表达现实),但教育是实践。教育是一个理论体,当把教育当做一种实践理论时,它为教育实践的行为提供了行动的洞见。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教育,否则我们就不能谈论道德教育。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阐述道德教育,不是为了一般意义的人,而是为了在我们这个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这个国家(法国)中的人们。建立一种纯粹理性的道德教育。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有道德教育?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它的道德,没有哪个民族没有道德。不过,未开化社会的道德不是我们的道德。原始时期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只能是宗教教育;道德生活本身只能是宗教生活;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会人们面对宗教存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后来基督教改变并增加人的义务。从本质上来说基督教是人的宗教,上帝献身是为了人的救赎。基督教教导我们说,人对上帝负有的主要责任就是爱他的邻人。如今,真正意义上的原罪与人的道德过失融合在一起。随着新教的兴起,道德越来越快的获得了自主性,因为仪式本身逐渐弱化了。 而我们的目的,找到一种纯粹理性的道德教育, 着手使道德世俗化,就是要摆脱宗教观念,找到它们的构成成分,确定它们的真正性质,并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述它们。我们必须发现那些长期承载着最根本的道德观念的宗教观念的理性替代物。道德秩序在这个世界中构成了一种自主的秩序。即使一个社会中各个成员能够做到和平交往,没有任何冲突,但这样的社会也不过是一个很平庸的社会。在此之外,社会的面前必须有一个它要实现的理想,社会必须拥有必须实现的善,必须为人类的道德遗产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接下来,讨论道德的要素(核心概念)——首要要素,纪律精神;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第三要素,自主或自决。当我们要确定道德的核心概念时,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当我不停的追问道德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记住一个前提,对于发展道德来说,经验分析并不是必要的。要确定道德应该是什么,首先明显不必要的事情,就是考察道德是什么或者曾经是什么。让我们先把道德看做一个事实,再看看我们借此实际上能够理解到什么。
纪律精神(常规性,权威,善)
道德的行为都遵循着预先确定的规范。道德的领域是义务的领域,义务就是受到规定的行为。道德是由预先决定行为表现的行动规范体系所组成的。这些规范规定着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应该怎样行动;举止得当,就是从良知上服从。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道德就像许多具有规定性的边界的模具,我们必须用这些模具去框定我们的行为。道德的功能首先是确定行为,固定行为,消除个人随意性的因素,道德是对常规性的某种需求。道德不只是一个习惯行为体系,而是一个命令体系。除了对常规性的偏好外,还存在着道德权威的观念。两者的统一性来源于纪律的概念。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纪律意味着确定条件下重复的行为;但倘若没有一种起到规定作用的权威,纪律就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本身已经制定了道德规范,那么社会也必然是一个已经为这些规范赋予权威的社会;那么我们贴上权威标签的,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权威是一种属性,不管是实在的存在还是想象的存在,都会借助自身与特定个人的关系而被赋予这种属性。它们现实的存在于各民族的心灵之中,这就够了……不仅社会是一种道德权威,我们还完全有理由认为社会是所有道德权威的典型与根源)但纪律的存在理由是从其自身中获得的;人受纪律的约束,但不以他发现自己受到约束的行为为转移,这就是善。是什么东西是纪律成为善呢?(纪律与规范常表现出一种带有约束性的、必要的、也许还遭人唾弃的恶)如果生命是善,那么束缚和约束生命,并为它强加一种不可逾越的限制,又怎能是善呢?如果生命不是善,那么这个世界中还会有什么值得存在下去的呢?存在就是行动,就是生活,生命的削减就是存在的削减。
 
但如果生命没有约束,它会滑向什么地方?阻碍人发展的乃是鼓励无拘无束、无穷无尽的渴求的欲望。“倘若一个人没有能力将自身限制在明确的限度内,那么这就是一种疾病的征兆”,“一个没有任何外部制约的人,欲望就成了他最大的主人”。我们必须使儿童理解,要想获得幸福,就得确定一些大致准确的、可以实现的、与每个人的本性相应的目标,而不是企图通过神经质地、不快乐地朝向无限遥远从而不可企及的目标,去竭力实现他的目的。
道德是一个广泛的禁忌体系,道德的目标就是限制个人行为的范围,使这些行为应该而且必须正常的发生。学会合乎道德的行动,也就是学会有秩序的行为,即遵循各种永恒的原则并超越各种偶然的冲动与联想而形成的行为。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那么什么样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道德是否有等级?根据什么排列等级?
根据人类行为的目的可以将人类行为分为两类——个人的;非个人的。
无论行为可能是什么,如果行为只指向行动者的个人目的,就不具有道德价值;由道德规范规定的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的行为。除了由个人联合所形成的群体,即社会,就不再有任何外在于或超越于个人的东西了。于是,道德目标也就那些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社会领域的起点,既是道德领域的起点。只有在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我们才是道德存在。除非个人投入社会之中,否则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无法完全认识他的本性;把一个人的自我置于各种明确的限度之内的需要,是其本性的需要。正如我们的物质机体在自己的外面获得其营养一样,我们的精神机体依靠观念、情感和实践得到滋养,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从社会中获得的。家庭、民族和人类,只有当人们受到它们施加在他身上的这三重力量的支配时,他们在道德上才是完善的。它们构成了一种等级体系,家庭目标服从并应该服从国家目标。然而前提是民族国家是为了逐步实现人类这个概念而必须合作的机构,它才能享有道德上的这种首要性。人对人的仁爱在道德行为系统中只占有一种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一个人,只有通过用一种以社会力对抗社会力的方式来划分个人的种种努力,才能对社会发挥有效的作用。特定的仁爱之举努力加以治疗或舒解的疾病,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种社会原因造成的。
小结
旨在理解道德的性质及其基本要素和各种功能的道德理论,如果不从观察实际存在的道德出发,就必然没有任何基础。道德有双重面孔: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绝对法则,需要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个完美的理想,我们自发的追求它。道德的两个要素(义务,善)是同一个实在的不同方面。如果道德的第二个根源(对社会依恋)不能弥补第一个根源(纪律精神)中 暂时缺乏、也是必然缺乏的东西,民族就不可能不陷入某种道德衰落的状态,甚至会给物质生存造成威胁。
 
自主或自决
各种道德之间的明显矛盾:善与义务的矛盾,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角色强加的限制与人性的固执展开之间的矛盾。而良知把行为的道德性与行动者的自主性结合起来的趋势,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事实。道德的第三要素——道德的知性。这关乎“自主”。我们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清晰完整的明了这些理由,这种自觉意识为我们的行动赋予了自主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消极的服从是我们还没有充分了解其原因就表示同意的服从。如果我们掌握了有关道德律令及其原因和功能的精确知识,我们就能够遵守这些道德律令,而且有意识的遵守它们,知道究竟为什么这样。这样的服从没有丝毫约束。(义务的道德,善的道德,理性的道德)
培养儿童道德诸要素
首先要明确儿童身上确实存在着道德三要素的潜能或倾向。
1.结合儿童心理学得出结论,儿童有对生存的常规性偏好(他具有作为一个受习惯支配的人的特征);潜在的对各种欲望的节制和自制(他具有容易受暗示影响的特征,对律令性的暗示是开放的)。所以他满足道德首要要素,纪律精神。这种纪律精神无法从家庭发展出来,学校是富有感情的家庭道德与严格的公民道德生活之间的过渡阶段。所以学校需要有一种能够预先决定儿童行为的完整的规范体系。学校制定纪律,必然会有人违反纪律,那么违反纪律后一般的惩罚在学校中该如何运用?首先要搞清楚,惩罚所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并非是为了使他的身体或灵魂吃苦,而是再次确认这些过失所否认的规范。过失侵犯了规范权威,这就形成了必然的惩罚。是为了防范规范丧失权威,并确定义务感。这里要强调一点,如卢梭般的自然教育法不适用于现代的原因是人类的文化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所以靠偶然的机遇和环境来传递文化已经不再可能了,因而人的干预不可避免。
2.在来看看儿童是否存在对社会的依恋,是否有利他主义的倾向。涂尔干在此处通过分析“利己主义倾向”(以行动者本人的快乐为目的的倾向)与“利他主义倾向”(以保证行动者之外的他人快乐为目的的倾向)是所有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面来证明儿童有利己主义倾向的同时包含有利他主义的倾向。所以儿童身上可以发展出道德的次要要素。
实践
对实践教育的人(老师)所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实施惩罚前需要思虑,让孩子感到是通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断;如何采用惩罚的等级,太过严厉的惩罚不要随意施用;对集体奖赏的否决,是对匿名过失的最好制裁;实施惩罚过程中要投入情感,不能让人感觉老师没有道德的带入感(教师心中应该对所教育的道德有更深入的体会与认同)……对学校所教授科目的排序。应该把科学教育放在首位,随后对审美教学与历史教学做了说明。为什么科学教育最能促进道德感,而审美教学和历史教学次之呢?关于科学教学——因为人的心灵有一种天性,就是过于简单的理性主义。从这个观点看,一个人不能确定他是在处理实在的某个真实要素,除非这一要素能够被一种直接而自明的直觉所领会,在直觉中,没有任何模糊不清或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过于简单化的理性主义原则运用于社会,那么我们会说复杂本身是子虚乌有的,没有任何真实性(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中唯一真实的东西是简单清楚易于把握的东西。那么就只有个人才满足这种条件,社会变成子虚乌有,而非一种自成一类的实在。为了预防这种简单化的思维产生,我们有必要为儿童提供一种抵制这些建构与演绎的防范措施。我们必须告诉他们实验和观察的需要,以及超出我们自身并服从于经验教给我们的必然性,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认识和理解的话。另一种方法,就是使儿童意识到,科学考察的结果往往不同于一个人仅靠推理而期望得到的结果。为什么审美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只是一个附属的、次要的角色?审美和道德这两个领域就其内部构造而言是相似的:两者都倾向于把个人从自我中提拔出来。其中,一个领域只是把我们与各种意象,即各种纯粹的心灵创造联系起来,另一个领域则是我们与生活世界产生联系。艺术所提供的现实服务就是使我们忘却本来的生活和本来的人,而道德的世界恰恰就是实在的世界。而科学可以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这就是科学教学的道德影响所在。在《道德教育》中,可见涂尔干把道德置于一种绝对权威的合理性以及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这在早期他因为社会转型进入大工业社会所导致的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道德沦丧而感到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重构一种由职业团体(法人团体)所结合而成的新的道德统一体,将其作为一个连接政府与个人的中间组织,使得个人通过与团体的结合,团体之间交往密度的增加,而统一于国家的已经式微的道德体系之下。再道德复苏的基础上再来制定适合这个阶段这个社会种的法制体系。
 
读书感受:
1.    一本书看的中途一定要勤于思考,我看书很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能看得好。且我之前并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后来在痛苦的“失忆”中写总结时发现,读书过程中的笔记必不可少。一方面它使得总结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每读完一章写下来的小结,其实是促进大脑更精微思维的训练,很多时候只是模糊的感到是这样,要写的时候却感到措词困难。写笔记就是把总结时的大焦虑分散到日常的小焦虑中了。
2.    保证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律的作息于我下个月的读书中必不可少。重点是要规律。
3.    读书很幸福。痛并快乐着。珍惜这段大家一起读书的时光,很高兴加入这个大家庭!
 
[ 此贴被王弥尔在2015-02-07 01:26重新编辑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4-11-17 14:23 | [楼 主]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漂亮的书单与漂亮的开始!道德科学是涂尔干思想的主旋律,你总结得很好,不过刚开始写报告最好将所读的都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凝聚认识与形成感觉。读书不用急,调整状态,找到自己的节奏就行。加油!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4-11-18 19:21 | 1 楼
xhf91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1
最后登录:2015-11-30

 

工作以后,再来读书,钦佩,钦佩!加油哦!
过简单的生活
Posted: 2014-11-20 23:20 | 2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道德教育总结得很好,还可以思考它在涂尔干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读书很有自己的自主性,深入经典后,会有更成熟的自主性噢。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1-22 13:06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197(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3:0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