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舟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7.04.11)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舟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7
最后登录:2018-04-13

 李舟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7.04.11)

书单:
《学术与政治》 (德)马克斯·韦伯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北京;
《风险社会》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 译林出版社 2004 南京;
《现代性与大屠杀》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 译林出版社 2002 南京;
报告正文:
一、《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韦伯却二者兼得。
  从小生长在德国贵族家庭的韦伯,受父亲的政治生活和母亲的宗教生活的影响颇深,这也使得其在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方面的成就变得理所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么选择学术,从事科学研究,要么选择政治,投身于国家建设,二者不可兼得。但是,韦伯却能够有效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两个领域甚至其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在他的关于“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首先,在学术方面,韦伯演讲中提及自己关于以其为业的观点“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前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这句话引人深思,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一方面要从事科研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教授学生,在职称等级评定体系弊端的影响下,更多的老师处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将工作重点落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上,而对于教学却只是敷衍了事,学生也对此感到厌烦,对本专业失去兴趣。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学术的年轻人来说,韦伯告诫到“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无论就表面还是本质而言,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如今出现了好多青年教师,他们抱着最初的求知热情来到高校,准备一展身手,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除了教学之外要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到课题上去,同时应酬学术圈里各种所谓的名人、学者,在长时间的奋斗过程中,一些人由于忍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逐渐退缩,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步步爬到自己上层,他们开始抱怨,因此在名利的追逐下背离了自己的初心,搞学术腐败,与他人同流合污。这是值得我们这些人去深思的,当自己面临这种困境的时候,还能否本着自己的“信念伦理”(道德律令)走下去?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同时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通过“个人体验”式的表演来证明自己。
  其次,在政治上,韦伯通过论述权利支配形式在不同国家的演变过程来反衬出德国政治的不合理之处,在国际和国内大背景下,韦伯教导那些有志于从事政治的人士“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在国家、民族面临挑战的时刻,作为一个政治家,凭着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判断力和激情,带领国家和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使命”,这也是“以政治为业”的终极意义所在。反观目前的中国,贪污腐败、伪国主义、犬儒主义者到处皆是,我们国家能否顺利度过社会转型期并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政治人士的“责任伦理”。
  与我而言,学术与政治两者是各取其道,还是合二为一,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历史因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认知水平,只有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客观社会因素,在主客观同一的指导下才能够开辟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我想这也是我们从韦伯身上值得思考之处。
二、《风险社会》

  仍旧不断涌现的老旧的工业社会的外表下,伴随着诸多风险和威胁,存在于政治和亚政治间的新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化形式,今天是否已经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实践?
——乌尔里希•贝克

  作者仿若一个后现代的启蒙者,引导我们去反思这个存在于其中的社会,正如《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所言“本书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与社会意义”,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以求明晰。
  作为后现代的风险社会,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这个社会产生于传统工业社会并与之相重叠,同时在对传统工业社会后果的种种反思中促进自身发展。传统工业社会基于财富的分配逻辑而形成,通过提高生产力和改进生产方式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社会资源,而风险社会则基于风险分配的逻辑基础,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与相存的社会财富呈现反方向的分配规律,社会财富加之本身具有的阶级(阶层)性分布特征,使得社会(阶级)地位越高,财富越集中,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应越强,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部分人面临着风险的强力威胁。然而,风险具有不可见、突发性等显著特征,它的存在超越了阶级、财富的差异,不管是社会顶层还是底层的人,都同样面临着风险的隐性威胁,只是处理风险的能力有所高低之别。因此在这样的风险社会中,出现了对科学知识的依赖现象,人们根据所谓的科学理性来感知风险,而掌握这些权威知识的科学人士则试图通过科学手段来处理自身生产的风险后果,风险的潜在可能性使得他们陷入了科学的“理性循环陷阱”,对于风险还是无可奈何。存在于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飞去来器效应”就是很好的诠释,发到国家试图通过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来降低其对自身社会的威胁,然而事情并不简单,这些污染工业充当了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有利工具,他们不顾一切危险后果,通过化学制剂等途径极力提升其工业产值,以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由于产品的全球化产业链条和市场,这些工业产品最终还会流通到发达国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来说,风险社会会促进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传统工业社会中的不平等大多数情况下是阶层不平等,而在风险社会中则会分解为个体化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超越身份和阶级,由于个体化的发展,使得不平等更加深入普及,也变得更为多样化,因此也会造成可归因的冲突和歧视等社会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对于个人而言,之前的阶级保护作用逐渐削弱,个人面临的命运挑战增多。从家庭方面来说,反思性现代化是对传统家庭(权利)结构的解构,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上升,社会角色发生相应改变,逐渐摆脱家庭的传统束缚而去追求个体化的职业生涯,但是由于社会法律、保障、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妇女的经济收入得不到稳定的保障,较高的经济风险加上其生理特征(孤独)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其不得不最后回归家庭,男性的角色地位巩固的同时也使得反思性、政治性特征回归到私人领域,生活形式呈现反思性的个人生涯多元主义特征。个人生涯模式的自由化使得个人越来越受到社会政策的限制,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需要社会政策的合理调节,个人职业生涯也会呈现制度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产生制度性依赖。与此同时,就劳动就业市场体系而言,传统工业社会的标准化充分就业系统逐渐被解构并重构为多元的不充分就业体系和劳动力分散模式,工作时间解标准化,全职工作减少,越来越多的则是时间灵活多元的兼职工作,劳动的解标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革新。
随之而来的风险的潜在可能性提升使得科学也不例外,科学知识体系被解构,呈现出反思性科学化的二次创造结局,科学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易错论开始对科学自身的存在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这种条件下风险成为公共讨论的话题,对其评判标准进行鉴定的科学权威知识的解构化使得“信任”在认知实践中的地位上升并呈现封建化色彩。科学自身创造的风险最后还得科学自身来解决,唯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工具与具体实践(经验主义)的有效互补和结合,风险的潜在可能性的可评估性才会增强,科学也不会意味着终结。
  以上的论述都归属于风险的社会化影响范畴,对于政治领域而言,风险则起着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活形式的个体化、制度化以及劳动的解标准化促进了现代性(反思)的自我政治化,主流政治逐渐让位于亚政治、替代性政治和附属政治,政治原先的功能丧失,变得开放和民主化,技术——经济发展使得法庭和公共媒介成为亚政治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进步的文化共识也呈现出异化的趋势。最终,政治将会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再工业化(重返工业社会)、民主化(技术变迁)、分化。失去控制中心的社会面临着技术、贫困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只有通过理性的对现代性的反思才能走出理性所带来的这种困境。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风险无处不在,理性的“自我”反思才能帮助我们超越时代的历史困境。
三、《现代性与大屠杀》

  阴暗被拭去的越多,作为一种原型它就越能呈现其特殊的轮廓。
——罗斯基斯

  正如埃利亚斯的巨著《文明的进程》所揭示的那样,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其社会发展水平成负相关关系的。齐格蒙•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这篇著作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鲍曼选择与今天相去甚远的犹太大屠杀为研究对象,有着其显著的合理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二战时发生的世界性悲惨事件,犹太大屠杀只存在与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对它的了解也只是通过教科书、影视作品或者相关研究著作获得的。唯有那些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还对这个遗留的历史问题进行着片面化、边缘化的小范围研究。对于大屠杀的看法,一般有分为两种:一是把大屠杀看作犹太历史中的一个事件,二是将大屠杀看作广泛而常见的一类社会现象中的一个极端,两者都将大屠杀一般化、极端化了,没有从中得到深层次的认识,因此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大屠杀的历史意义还停留在现象层面,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写作本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在第一章用大量的篇幅综述了大屠杀后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其展开的各种研究以及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这些研究大多数没有从大屠杀中得出对于全人类社会的普遍意义和教训,只是将其作为特殊事件对待,并且使得对于大屠杀的研究逐渐成为这些学科的边缘领域。然而,作者却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件,他认为大屠杀所揭示的是现代性的另一面,它被我们所熟知、崇拜的正常环境所覆盖,两者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暴露而已。因此,大屠杀需要重新鉴定,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其潜在性的那面特征。
  作者首先对韦伯的工具理性等理想类型理论进行质问,根据他对大屠杀的深入研究,发现在韦伯阐述的现代官僚制度、理性精神、效率原则、科学思维、赋予主观世界以价值等理论中,并没有可以排除纳粹暴行的可能性的机制,而且在韦伯的理想类型中也没有任何东西将纳粹政权的活动必定地描述成暴行,这种悖论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大屠杀正是发生于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德国,当时的人们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理性社会制度体系,现代的官僚制度、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以及以讲求理性、效率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文化使得人们的行为都符合韦伯的工具理性理想类型,人人都是理性人、经济人,他们做事都有着一套科学的行事规则和秩序,通过使用现代工具的手段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有着很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都以这个理性原则为基础,然而,正是在这个看似“合理”的社会中,一个潜在性的危机酝酿着并在时机成熟时以超乎人们预料能力的方式爆发出来。
  作者之后从犹太民族自身以及反犹主义两个方面来对大屠杀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方面,犹太民族是“处于一个成长中的或现存的各民族的世界之中的一个无民族的民族”,他们具有很高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短期内依靠自身的思维灵活性等优势快速融入到新的民族中并获得自身的生存发展机会,这样的超民族属性使得犹太人充当了个体自我认同、共同体利益的相对性和局限性的提示物,从而模糊了本外地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对本地民族的文化、经济等方面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宗教原因,又对欧洲大陆基督教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反犹主义不同于竞争者敌意和异类恐惧症,具有前现代特征的种族主义成了反现代情绪的合适载体,而犹太人则成为了现代化的同义词,出于维护本民族利益的需要,种族主义则在现代武器的帮助下开始实施灭绝犹太种族的社会工程。两者的结合使大屠杀从意识转化为行动。
  作为一个即特殊又普通的历史事件,大屠杀有其独特性和常态性。第一,大屠杀在避免了与现代性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冲突的同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第二,以前文明进程所建立的保护网失效。这与其以下现代特性是分不开的:明显的现代气息、对偶然性和可能性的排除、独立于群体情绪和个人动机之外、很小的意识形态动员以及将诸多现代普通因素(激进反犹主义、反犹主义式集权国家的实际政策、支配下的庞大、有效的国家机器、战时环境、被动接受)的有机结合。劳动等级和功能的划分使得个人作为庞大国家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只能通过努力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有限任务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只关注行动的手段和根据,对于行动的后果却一无所知,这使得原有的道德责任被技术责任所替代,手段受工具理性的单一标准支配并与目的的道德评价想脱节,同时行动的对象也具有了非人化的特征,在一整套完善的理性官僚体系的基础上,前文明时代所建立的防护网逐个被击破,作为集体行动的大屠杀也逐渐显得合理化、合法化。
  对于大屠杀的顺利实施,两个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第一个因素,纳粹通过成立犹太人委员会、犹太警察等方式,促使犹太人处于自身理性的考虑(活下去)与其广泛合作,他们利用博弈的技巧将犹太人的理性转化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资源,这造成了受害者每迈出理性的一步,便意味着其向死亡靠近一步。对于第二个因素,作者以米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为例,解释了处于正常精神状态下的德国人是如何克服动物本能的同情心(道德自抑)来作出违反其内心道德(伦理)规范的行为的。行动的中介化、序列化使得官僚体系中的人员将其直接上级的意志、命令作为唯一的合法性存在,通过建立起责任转移机制使得这个组织成为湮灭责任的工具,在此条件下,非人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效率得到快速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大屠杀的顺利实施。
  纵观大屠杀的过程,涉及到理性与道德的重要命题。一般而言,二者是成正相关关系的,但是大屠杀却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一面,在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何会出现道德堕落的现象?鲍曼告诉我们这与现代社会理性机制的缺陷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屠杀已过去七十于载,但是关于它的相关信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回忆中,因为他作为社会潜在性的一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这也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忽视的地方,于作者而言,这也是其写作本书的原因所在。
  大屠杀的教训:
一、大多数人在作出好的选择面临困境时,容易置道德问题于不顾,自我保全的个人理性占据首位;
二、不管希望多渺茫,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始终将道德义务凌驾于自我保全的个人利益之上。
  作为一个反思现代性的力作,这本书无疑给人类敲响了道德的警钟。于我们而言,更应明确道德限制对于人类自身生存的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或许正是康德一直所强调的东西吧!
读书感想:
  第一、由于本人不久前(2017.03.27)刚加入本读书会,加上学校毕业相关琐事,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所以只将之前阅读过的三本书的大概思想以及自己的体会进行了梳理,不妥之处,烦请谅解。
  第二、从我的阅读经历来看,由于所读的书大多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名著,很多书里面的逻辑脉络把握地不准确,加之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缺乏,所以遇到作者观点时总会一味地接受而不会进行批判性思考,希望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所改进。
  第三、从我的阅读方法来看,自己是边读边记,所以阅读一本著作花费的时间较长且思维不是很连贯,这样导致自己阅读效率的低下,对此希望以后能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才能明其理。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Posted: 2017-04-11 22:44 | [楼 主]
梁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7
最后登录:2022-09-03

 

不错不错,继续加油,哥们看好你哟
Posted: 2017-04-12 12:04 | 1 楼
梁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7
最后登录:2022-09-03

 

抢完一楼抢二楼哈哈
Posted: 2017-04-12 12:05 | 2 楼
李舟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7
最后登录:2018-04-13

 

哈哈,革命尚未成功,咱仍需努力啊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Posted: 2017-04-12 14:05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500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4 16: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