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罗淑君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罗淑君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4
最后登录:2016-07-04

 罗淑君读书报告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2016年4月中旬-6月底)
书单
《中国社会思想史》作者:庞绍堂 李芳桐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作者:李培林 渠敬东 杨雅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西方社会思想史》作者:侯钧生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西方社会学理论》作者:杨善华 谢立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思想名家》作者:刘易斯.科塞(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外国社会学史》作者:贾春增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供给侧改革》作者:滕泰 范比等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纸质版阅读)作者: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信仰的疆国——漫谈世界宗教》作者:米歇尔.基恩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们仨》作者: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快速阅读》(在读和实践)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作者:辉姑娘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一、《我们仨》带来的中西方社会学兴趣
      偶然的一天朋友圈里刷屏了关于杨绛先生的微信文章,在看这些微信文章之前只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在挑着看完几篇微信文章后,对杨绛先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凑巧的是一个舍友正在看《我们仨》,我们就聊起了这本书,当然,在听了舍友的分享后,我仍然是花了四个小时将这本书看完。
      《我们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个部分以虚幻的梦境呈现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的生病和离世,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以会回忆实写这一家三口的相遇相知相扶。这看似普通的三口之家,其经历却是不平凡的,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打下时代的烙印。幸福的日子里能开怀大笑,战乱纷争的日子里也能守护一方书桌。夫妻的相敬如宾、不离不弃。即使身陷困境,仍能相忘于书中,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父女俩的“称兄道弟”完全不像中国式传统的父女,这样的教育方式将女儿钱媛培养成聪明、能干、敬业的女性。钱媛是大学里少有的好老师,是一位值得学习的女性榜样。
      看完《我们仨》,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资料,无意间看到了费孝通先生,原来费孝通先生是杨绛先生的追求者,即使杨绛先生在遇到清华才子钱钟书并与之交往后,仍旧没有死心,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费孝通先生去看望杨绛先生,临送别下楼梯时,杨绛先生还一语双关的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费孝通师从吴文藻老先生,当时相传在北大,吴文藻与冰心是在未名湖畔结下情缘,费孝通与王同惠也是在恩师吴文藻的见证下,在未名湖畔订下婚约。吴老先生和费老先生都是社会学史上有名的人物。由这些作为序,开始了《中国社会思想史》和《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这两本书的阅读。
    《中国社会思想史》主要以历史自然断代划分历史阶段,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近代这几个阶段的社会思想。原始社会主要以图腾崇拜、巫文化、神话、习俗这几个部分讲述社会思想的互助互利。先秦时期以几本著作如:《尚书》、《左传》、《国语》、宗法分封制、代表人物如:管仲、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这三个部分讲述先秦社会的大思潮。秦汉时期主要是讲《礼记》中大同社会、小康社会,陆贾、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王充等的社会思想。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这几代均是讲诉当时的著名侍者学者及著作的社会思想。其实能记住的并不多,许多思想史后人继承先人的。需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现实背景才能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主要从五个部分来介绍社会学领域的人物。以李大钊、瞿秋白马演初为代表的唯物史观社会学;以梁簌溟、晏阳初、李景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以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为代表的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以孙本文、吴泽霖杨开道等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以郭沫若、全汉昇、蔡元培为代表的社会史研究。透过这本书,发现中国的社会学界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人物,许多是在我们在原来其他领域了解的人,许多我们闻所未闻。在了解了中国的社会学领域的思想与代表人物外,接着就是去涉猎西方的。《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思想名家》、《外国社会学史》这四本书看得比较仔细的要数《西方社会思想史》,其余的三本书都是初略的了解了西方主要的社会学代表人物,有许多重复之处。也算是了解了社会学领域重要的人物及代表作,这对以后读书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很有帮助。
    《西方社会思想史》看完对西方的历史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古希腊时期的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卢克莱修;西欧封建时期的托马斯.阿奎那、卡尔顿;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布旦、16-17世纪乌托邦思潮代表莫尔、培根、康帕内拉;17-19世纪英国社会思想的代表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大卫.修模、亚当.斯密、边沁;18世纪法国的思想代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多罗;德意志的社会思想代表康德、海尔德、黑格尔;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看完这本书终于了解了许多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以前连这些人是谁都不知道,这也算是一大进步。

二、机场的偶遇
      4月中旬从深圳返校,在候机的空挡,在书店逛了一圈,偶遇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和《供给侧改革》这两本书,将他们收入囊中。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工具书,在大一的时候就被推荐过,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找到他,此刻能碰到他,心跳加速,并很决绝的就拿在手里,生怕被被人拿走。买书容易,看书也容易,但是理解和运用就有难度了。全书比较有价值的是分析阅读的层次。作者将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作者一一介绍这四种阅读层次的含义,注意事项,如何做笔记。这个模块还是很有用的。还有就是这本书里涉及许多著作还有作者推荐的书都不错。至于作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介绍的读书方法,个人觉得还是自己去摸索的好。这本书对于我在之后的阅读有过一定的帮助。这本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拿出来细细品味和实践,每次会有不同的收获。
      《供给侧改革》这本书至今我是读了一遍,也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是供给侧。但是去年考研的时候政治多次提到这个热点问题。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在当时,我们是以考试为目的,并没有仔细去琢磨。如今,很想弄懂这个问题,百度资料里的介绍也是晦涩难懂(也许自己的智商不够),后来在一篇微信文章里了解到了供给侧改革,似乎有那么一点眉目了,再回过头来回忆书中的内容,还是有一点理解的。这本书包括理论篇、土地与资源、制度与管理、资本与金融、技术与创新、人口与劳动六个篇部。理论篇偏向经济学,主要讲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供给侧改革与供给主义经济学之间的逻辑。总体来说这本书的经济学专业词汇较多,逻辑性偏强,真正要读懂这本书,恐怕还需要再多多修炼!

三、由韦伯引发的宗教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找到了纸质版,读完了一遍,再回忆自己对这本书,能记住的几个词语:新教徒、资本主义精神、路德、苦行主义。对于整本书的逻辑,即作者到底是如何论证新教的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我还是不太明白的。因为整本书对于西方的宗教的讲诉是有很多篇幅的,但对于西方的宗教历史发展,我是一张白纸,所以看完这本书后,我并没有去消化,而是在网上找许多关于西方宗教的资料。最后找到西方宗教发展的脉络。
      西方宗教的主要脉络先是犹太教的兴起,在公元元年基督教出现,基督教原属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双方公信上帝耶和华,但是基督教认为犹太教与摩西的关系称为旧约,而耶稣是他们的创始者,基督教与耶稣称为新约。后来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自14世纪,天主教内部改革,发展出了新教。新教的教义是“因信称义”。这个“因信称义”早期是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的,因为当时许多宗教人士流于形式,而忽略了个人的信仰,所以提出了这个教义,这个教义的综合含义是即个人凭借信仰或者直接得到上帝的救赎就可以称为义人,而不需要繁杂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对于新教的传播和发展至关重要。这个教义意味着许多人对于宗教的信仰不在需要教皇或者接受宗教的复杂仪式,自己可以凭借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和请求上帝的救赎就可以成为信徒。
      了解完西方的宗教脉络之后,我又在网上找了关于西方宗教的视频资料,听了一个网络课程关于西方宗教与文明,对于西方的宗教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信仰的疆国——漫谈世界宗教》这本书是网络课程老师推荐的,是一本宗教入门书籍。主要讲了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和其他宗教。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还是需要看更多的书籍的。尤其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宗教世界》、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 。宗教学是我今年暑假七月份的主要任务。

四、窥探大师巨作后的挫折
      在去年的社会福利思想课程上,老师就给我们推荐了《国富论》,正好在毕业论文告别一段落的空挡,突发心思找帮忙朋友借了这本书,起初,看第一卷的时候还能看得明白,到了第二卷开始,完全就蒙圈了。
      第一卷的前三章主要围绕分工这一主题展开,第一章包括分工带来的结果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陈诉农业与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的不同即农业的分工程度不如制造业;以及分工后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讨论了促成分工的原理,分工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根据需要出现了物物交换,是因为交换的力量促成了分工;第三章则主要是讲诉了分工发展受限于市场的范围,市场的广狭反应交换力量的大小,市场的广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地域,在地域上与交通又有极大关联,作者阐述了水运与陆运的利弊得出结论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内陆地区,在这里举例说明了地中海的早期文明和早期的埃及、印度和中国。这些早期文明都与它们所处的地域有关系。
      第一卷的第四章到第十章主要围绕金钱、商品的价格、资本等几个方面展开,第四章主要论述金钱的起源和应用,作者在讲解金钱的起源时花了很长的篇幅,从最早开始的剩余产品出现人们出现的物物交换,到后来由于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不能实现满足双方的时,出现一般等价物如金属、货币。到后来为了交换的方便便出现了钱币的各种形式。金钱的应用,金钱就是财富,在分工之前,每个人的贫富是取决于他用户、拥有多小生活的必须品、便利品和娱乐而定,在分工之后,一个人的贫富就要看他能够支配和购买多少别人的劳动数量而定,财富是一个人去取得政治权力的手段。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是论述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就是马克斯在资本论中讲的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有劳动价值和金钱价值即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劳动价值则是体现人民劳动,名义价格是能够用货币体现的价值。商品的价格构成包括工资、利润和地租。商品最终的价格是包含付工人的工资、加上商人要赚取的利润、和付给的地租构成。第八章到第十章主要是讨论了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劳动与资本在不同的行业的工资与利润。劳动的工资支付的来源在于超出雇主们生活所需的那部分收入和工作所需的那部分资本,而且劳动工资的高低与支付家庭开销的关系和生育子女的能力有关。劳动工资高,反应的并不是这个国家最富有,而是反应他欣欣向荣,发展的速度快,在这里作者论述了不同国家在婚姻的诱因中关于对待孩子的态度。在英格兰和北美,孩子的价格是婚姻中最大的诱因,孩子意味着生产力,而在当时的中国,婚姻的诱因之一是有处死孩子的自由。所以当时欧洲与北美的发展是欣欣向荣,而中国则处于停滞。第九章资本的利润是资本家的终身追求,为了追求高利润,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的劳动、掠夺人们的资源,开拓市场。资本家在压榨工人时会想办法即通过高强度工作获取更高的报酬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工人当然也很乐意,如是,人们为了追求高工资或挣点安享晚年的资本往往透支自己,得职业病。作者在这就提出要有节制的工作,才能持续并保证工作量。第十章劳动与资本在不同行业的工资与利润。将行业分为五个种类后例举几个职业金匠与珠宝匠、医生。这些这职业的高工资是因为托付给他们的东西非常珍贵。还讲诉了城乡之间的利润差距,乡镇虽然利润大,但是商品的流通率不如城市,其实一年的财富积累是不如城市的,这个解释也解开了之前一直困惑为什么石家庄市里许多消费品的价格要低于老家镇上的商品价格。国家的政策对于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那拿牧师、律师、教师来说,因为这些职业经过的教育经费都是国家提供的,所以,导致他们的卑微金钱收入。
      第一卷第十一章主要论地租。获得的信息主要是作者将地主可获得的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一定要让地主有地租可拿的土地产品即食物,其二是有时让地主有地租可拿,有时则不然。还有作者对比乡村土地与城镇土地。二者土地在较量中的关键还是交通的发展。
      第二卷在论物品积蓄的性质、积累与运用时,一个国家或社会全部的物品积蓄种类有直接消耗、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的积累包括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劳动。生产性的劳动节俭和勤劳换来的资本积累比如购买生产机器用于再生产,非生产性的劳动是用于消费和享受比如购买仆人。金钱的唯一用途就是促进各种消费品的流通。金钱在现实中往往是挥霍或者储蓄,挥霍来源于实时享乐的激情冲动,而储蓄则是来源于改善处境的欲望。资本的用途有四种,购买初级产品、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费用支出、将产品运输、分配(批发商)的费用支出、分装(零售商)的费用支出。
      第三卷论不同国家财富增加的过程中,首先说明国家财富增加的自然过程,其中包括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助互惠过程,农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过程。为了论证这两对关系,作者举例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农业与城镇商业的兴起与发展。并且从三个方面说明城镇商业活动促进乡村土地改良即城镇提供市场、城镇居民购买乡村闲置土地、城市给乡村带去了社会秩序和优良政府。
      第四卷和第五卷完全没信心看下去,尽管第四卷是斯密整个经济学思想的核心,整本书的逻辑性特别的强,看的特别的累,举得例子很多是欧洲早期的历史,如果不太熟悉当时的历史,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去梳理清楚,有时候,一天的时间就只能看50页,看得特别疲惫。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读书方法,接着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在网上又找了一本《快速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还真有关于对看《国富论》这本书的讲解,这本书不光是教科书,或者是为经济学家所写的书,这也是一本为一般读者所写的书,如果你坚持要了解每一页的意义,才肯往下再读,那么你一定读不了多少。在你去了解那些细微的重点时,就会错过斯密说的那些大原则:关于成本中包含的薪水、租金、利润与利息种种因素,市场在定价中的角色,垄断专家的害处,自由贸易的理由等。这么说的意思是让我们要一次性阅读完,然后在这第一次快速阅读完之后回忆或者讨论所获得的东西。这样看来,对于《国富论》的阅读,我似乎只是在断章取义了。有点害怕经济学的书籍。
      《快速阅读》目的是提高阅读的水平,这本书的实践性特别强,需要不断的根据书中的方法去练习,在给出方法之前,会说明为什么会这样,然后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这样的现状,比如,人的眼睛的聚焦时间,在一页书中,我们不能持久地坚持一行一行的看书,尤其是那些生涩难懂的书,所以借助一个事物,将我们的焦点聚焦,这样对于我们的阅读很有好处,不至于出现人们所说的串行。总之,这本书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确实有极大的帮助。

五、毕业在即的你沉着
      六月份,毕业的气息重了。在这样的毕业季,有的同学都在忙碌着找工作、面试、找房子、确定去哪个城市发展,有的同学在忙碌着在校园里行走着,穿着学士服、民国服在校园里或奔跑、或驻留,只为留下这最美的影像。我依然是早上六点半起,去操场跑到7点半,然后去食堂买早餐回宿舍洗漱,8点半去阅览室。看着我一直追着的大师周国平的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感受大师一路走来的历程。从儿时到北大求学,再到农村10年和在社科院,这一路走来的周国平。印象最深的是周老师在北大的岁月,与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等人在一起的青葱岁月。读书,读书再读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作为书名之所以很吸引我,是因为看过一个节目  《超级演说家》一个选手在经历人生那么坎坷和那么多不公的待遇时,别人问他想说什么时,他说了一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简简单单却寓意非凡、耐人寻味。类似于心灵鸡汤的读物早就不再是我这个年纪该拥有的,但还是手痒的买下这本书。果然,没有辜负这个书名,很喜欢作者娓娓道来的说理。
      书、经典英剧《唐顿庄园》(1-6季),TED纪录片《英国史》,社工初级资格考试占据着我的整个六月毕业季。每天早出晚归,舍友们都在纷纷收拾东西,该搬的搬,该邮的邮。舍友看我这状态说:“你真沉着”。我回之一笑问:“需要帮忙吗”?


读书总结:
1、从3月到6月结束,一直都还没进入社会学的门,还在门外观察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学科。 所以一直都在找入门的书籍去浏览。 7月去华科已经有了自己入门的计划了。
2、在读书方法这一块,花的时间多一些,不仅找了专门阅读方法书籍来学习实践,也花了足足两天的时间,将研究生读书报告帖子全部看完,收获非常之大,不论是从书籍的选择上,还是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师兄师姐的帖子里都会有所涉猎,愿大家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宝贝!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 心得和困惑分享出来。在这分享一些师兄师姐的经验。

朱兴家十一月读书汇报
十一月书目:
1. 《小镇喧嚣》              吴毅  著
2. 《关于爱的思考》          (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著
3. 《人格与社会》            丁立平  著
4. 《现代性与大屠杀》          (英)鲍曼  著
5.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英) 吉登斯 著
6. 《学术与政治》            (德)马克思韦伯 著
7.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德)马克思韦伯 著
8. 《风险社会》.              (德)贝克 著,何博闻 译
9.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        薛晓源 周站超 

如果从九月份正式开始研究生阶段的读书算起,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这段时间读了不少书,当然随之而来也有颇多体会。最近的读书体会我想用一首小诗来形容,这首小诗是高考复习时班主任给我们念的,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苹果树》
我是一棵苍老的苹果树, 明年就将不在这里!
孩子,你为我难过吗?
可是你是否还记得,你曾说要摘下那颗最红最大的苹果?
风雨中我小心的呵护,等有一天你来摘它。
多少天,多少夜,
你努力着,你惦着脚,伸长了手——最好的苹果总是长的最高!
你只能望而不及,你终于放弃了,坐在地上再也不肯起来!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人来到树下,望着枝头,使劲的跳起,摘走了那颗苹果。
你哭了,
你问我,
能不能再开一次花,再结一颗那么红那么大的苹果。
可我是棵苍老的苹果树呀,
明年我将不在这里!
孩子,我为你难过,
人的一生有几棵苹果树呢?
你本该也尝试着跳起来的!
   

    我想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摘取“苹果”的机会,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紧紧的把握住!正如贺老师所说,我们的一生已经很难再有如此充裕的时间和激情来读书了。可以说我们正拥有一次最佳的充实自身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们就会像那个小孩一样追悔莫及!所以我们现在都该尝试着跳起来去摘取那颗属于自己的“苹果”!


邢成举——读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的两层次 读书要有所收获就必须要有读者对书中所讲内容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在我看来这种体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和大时代的背景和作品的学术背景进行对话,在历史的眼光中寻找一种思想和意识的接近或是通达。这里要达到对宏观更好的把握就必须有深刻的历史知识背景和意识层面的哲学式思维;微观层次则是在技术和知识的层次上,于繁多的知识中找寻共鸣点和知识的联系桥梁,并发现作者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性方法和模式。对于后一个层次的体验要易于前面一个层次的体验,并且这里有一些基本的技巧性的方法。以《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为例,简单谈一下。这种方法是我们在小学以及初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对句、段和篇章的中心的把握。在这里我采用一种从作品题名入手的方法,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会一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西方世界的兴起》为例)1、这里所谓的西方世界的概念内涵是什么?范围又有多大?2、兴起一词暗示一种过程的描述或是变化过程中的暂时的一个静止的切片,作者的研究会以什么为线索?3、西方世界的兴起始于何时?作者要探讨的兴起原因会与历史有什么联系?4、兴起是普遍的还是个别国家的?原因何在?在这样几个问题之后,我读完本书,也基本上解决了给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作者的主体很突出,就是要说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而这种组织也是社会变迁和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历史在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此外它的出现也有地域性的特点,是个别国家先后出现,而后才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而作者的重心就是要描绘出,这种有效的组织出现的规律性条件和环境,为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历史提供答案。

2008年11月读书书目及报告    邢成举

                                                                冲突之面面观
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7月
2、《弱者的武器》,斯科特著,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
3、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著,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现代社会冲突,达伦多夫著,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著,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
6、革命与反革命,卡尔弗特著,张长东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7、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8、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米勒著,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
9、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月
10、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
11、两性的冲突,傅蕾丝著,邓丽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从这一个月的读书开始,我尝试着进行专题的阅读。不过这需要对社会学的范畴理论以及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这一步工作,我想是不需要专门花费大块的时间来做的。因而我是尽量的在阅读计划中去参考执行相关书中的介绍。当然另一个要求我们要对学校或是系里现有的书籍资料进行统计,这个我也是在每个月的读书计划开始时才进行的。下面我主要想谈一下,这样一种读书方法的体会。阅读的书目多而杂并不是坏事,但是这样的理解或许难以相互牵连,对相关主题的理解或许是不够深入,它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让我们进行一个主题的思考时,我们无从下手,想考的范围和深度以及逻辑布局都是不足的,这一点我在董老师最后一次课堂上的写作计划互动中体会的是比较深刻的。我不知道现在是否应该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过要是难以写作,我自己觉得读书的方法可能就不对头了。所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阅读,我尽量对同一主题的不同领域的研究都有所涉及,在这样的一个阅读过程中可以相互联系和比较,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在这一主题中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这样的一种积累可以使得我们的阅读逐渐培养出一种学术兴趣和研究动机。这样的话,就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好准备。这是否是一种技巧呢,我认为这主要是一种思维的培养,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我自己以前的阅读可能是缺乏思考的,也缺乏谋划。如果只是乱读一通,我们也可以有收获,但是那样的收获与这样的收获是不同的,我们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我想对这一个月读书的心态做一个分析。在第一个月我是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一定要读博,所以那一个月的读书是很有成效的,读书的数量也是我单月的最多量。但是到了这一个月,我的思考就动摇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考博意味着什么。所以明显的表现出了看书的动力就不足了。这里是我在做一个自我批评。其实我们的设想是有的,但是在遭遇现实时可能就会向现实妥协,我的现状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结果。不过说来说去我觉得心态还是很重要。读书要静心,要学得纯粹一些,简单一些,要平常心。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如果这样做的话,只会事倍功半。我现在的心态可能就更好一些了,我觉得自己的设想应该在这样一种心境中不断的加强,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龚为纲——读书、自我认同与主体间性——论读书的偏执与通融
        在儒家经典里有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教诲。吾非圣贤,不过即将告别大学,此时反省一下过去几年的大学生活,“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
    既然要反省,那就从读书开始吧。可以这样讲,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确实可以把过去四年的生活连接起来。现在想来,开始两年自己成长太慢是因为没有读书,后两年在学术领域开始登堂入室是因为每天都在用功读书。
    前段时间,我开玩笑似的批判过老焦对读书的一个看法,说心里话,那算不上批判,仅仅是在他的基础上的一种反思。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东篱读书座谈会上,老桂、老焦、还有老夏滔滔不绝的谈了自己关于读书的看法,我用非常概括性的语气总结了几个字——“读书就是培养自我”。在后来的交谈过程中,老焦还经常谈到这个观点,而我对自己曾抛出的话反倒不闻不问了。或许,这是因为我们“指责”别人容易,检讨自己很难吧。那在这里讨论一下那句有“概括性”的话。
    读书是一个心灵(思维)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我的发现与扩展的过程(强化并激活已有的知识并体系化),也是一个认识与提升客我的过程(反省自己的过去、再思考、再认识),读书如果和思考人生、社会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主体间性的达成过程(认识问题的范式、角度不断宽展,能考虑到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能理解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能更好的达成共识)。
      开始读书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偏执?人类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过程的终端有很强的选择性,说白了就是思维的选择性,或者说是视野的局限性。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学完定量分析之后才开始看书的,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了很牢固的变量分析思维,在看涂尔干《自杀论》、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等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自己给屏蔽掉了,强化的是如何描述变量、控制变量、分析变量关系等等,这种情形经历了很久才开始改变,就是后来读的东西多了,认识到除了有实证的变量分析之外还有比如理解的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民族志等等,因为学术研究有不同的对象,我们不可能用同样一种方法去分析所有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当然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时候在方法论上就开始不偏执了。
      读书也会在内心产生理念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张力的推动下我们费力思考,有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认同,而有时候也象当局者一样,执迷不悟。这些张力比如说有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个人取向与集体取向、个人与社会;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左与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东方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意识与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系统与个体、结构与行动、形式与内容、唯名与唯实、实证主义与唯意志论等等,在读书的过程中这些张力肯定会在我们脑袋里打架,而作者们的逻辑总是不可避免的象说服我们,有时候我们会亦步亦趋,去寻访作者的柳暗花明;有时候也会恼火,不以为然。尽管经常有人会提醒我们,读书的时候你可千万要注意作者立论的逻辑大前提,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也会有意无意的告诉我们,但是在阅读完一本著作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假设往往被我们的记忆悬置了,我们吸取精华的往往是有很强的选择性,这个过程其实是我们脑袋里既有观念的复制与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就是读自己。
      即便这样,随着阅读的日积月累,为什么我们又开始变的通融起来呢?那是因为我们能够选择的范围扩大了。正如一种有色眼镜,如果只能折射一个波段的可见光,那我们只能看到一种颜色,但是如果这种有色眼镜能折射全部波段的可见光,那么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由可见光合成的白色光。当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能够理解多种理念的自恰的逻辑时,我们还是色盲吗?苏力提出语境论,就是说我们要用同情的眼光、结合作者思考问题的语境去理解一种观点,这样,一种主体间性就达成了,带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相互理解,人际之间能够形成共识(这里仅仅谈学术的问题,不牵涉到政治的问题,因为二者有不同的伦理)。
      所以说,偏执在读书过程中形成,这是认知的必然。读书的时候,通融得以实现,主体间性得以达致,这需要有阅读量的积累。但即便如此,最后还是有自己坚持的一些东西,这可能就要超出读书的范围了。
      经历了一定时间的阅读,形成了个人的反思与批判能力,能够领悟经典的精髓,并不代表我们就无惑亦或无执,这时候的惑与执其实是来源于经典同时又是对经典的超越,来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所以这里的惑与执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一层层、一面面的,它本身是有张力的。而作为现实的人有其基本立场和生活面向,而这些立场和面向的形成来源于多方面,社会经历当然是其中一种,就象是鱼生活在水中,它本身的物质构成是受水质影响的。然而人与水中的鱼又不尽相同,尤其是我们这些读书的人,我们不是海中浮萍,不是空中飞絮,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有的大量思考与自觉,读书让我们形成了对真善美的判断,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心灵(mind),当然还有主我(自己的判断),当心灵与主我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个体与社会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既有认同也有张力,归结起来就是自我对社会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又会不断的内化、结构化为主我,如此循环往复,心灵不断健全,主我不断生成,主体间性不断扩张,对现实的把握能力逐步成熟,是非不断分明,惑一丝丝减少,执一道道破减,人生不断完美。
总而言之,社会有多种可能性,作为对经验抽象的理论也必然相应有多种可能性;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去理解多种可能性,同时提升了我们理解与批判的能力;结合个人的情况,我们在这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形成个人认同,但是也可以理解其他类型的认同,个人与社会这时候既有张力也有和谐,但是我们不至于执迷不悟。

龚为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大学阶段更应该注重的是理论层面的知识的积累。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认识论与实践论的角度,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反思。英国怀疑论者休穆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世界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我们不能认识它。休穆的怀疑论曾经给科学带来了致命的冲击。为了回答休穆提出的问题,狄尔泰等哲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事物,关键在于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候头脑中有一套关于事物的概念与逻辑结构、思考问题的范式等,所以经验性的材料才可能与概念以及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结构相结合,在这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对理论进行反思,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提炼出我们关于事物的科学认识,并将其服务于我们的社会行动。

    根据狄尔泰的观点,理论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它直接作用于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深刻程度,直接取决于我们对相关理论掌握的深度与广度。那末,大学生在毕业后,他们的业绩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又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期间对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上文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大学期间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时期,对于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只有在这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有较高层次上的突破,取得重大成就,从而避免低水平的成熟。(写于2008年9月)

焦长权
        从去年寒假调查回家开始,慢慢发现自己读书有了些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读的速度慢起来了,就是自己难以囫囵吞枣似的快读了,即使是读理论性很强的书,发现自己也是这个情况,这是比以前的一个大变化。分析原因,主要是读书中的思考增多了,思绪宽广了许多,有时候看了一本书或者一篇章能使自己久久的回味和思考,去年在家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明显,看吴飞的《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其中有一篇是对电影活着和书活着的解读,我看后是连续好几天都在回味,贺老师的书看了也是,虽然有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是以前知道的,但是一起来系统的一浏览,脑子中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中一样翻波澜,会联想很多,既有理论性的,也有经验性的。同时,在读一些比较的经典的书是时候,琢磨的也更深了,以前非常关注它的结论,甚至就是关注怎么能够快速的浏览完毕,但是现在会不自然的去关注她的结构,叙述论及,又如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看看书的成功与缺陷,等等。有这些变化,我现在想来可能有三点原因:
      一是以前还是有比较大量的积累,有比较长时间的囫囵吞枣,这使的现在再回味的时候有对话的对象和资源,也有触发灵感的可能。从这一点来讲,初进读书的时候大量的,快速的囫囵吞枣的阅读非常重要,这是一种背景知识,进去了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存量,有和没有是有天壤之别的。有这种存量的人感觉不到,因为当做了一种貌似天生带来的东西,日用而不知,没有的人很可能将这种存量归结为不同人天生的悟性或者其他因素。其实都不确切,这就是大量的、宽广的囫囵吞枣的知识储存,一种背景性的储存。
      二是接触了一点经验和自己生活阅历的增长。读书与自己的体验是相互挂钩的,这种体现既有自我生活过程中的,也有观察他人生活和社会百态的。因为我们所读的东西是对这两方面的反应和抽象。生活经验的增长作为一个触发的工具会激活知识存量。这是思考增多的一个原因。
      三是与来京以后学习学术训练有关。此地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精细化,强调文史哲式的钻研,“文甚质则史,质甚文则野”。来了以后也受了这方面的一些影响和教育,慢慢也发现,精读一些东西也确实很有作用,特别是对于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存量的同学来说。只不过要防止走向一种考据式的文献学道路,就是要防止“文”太甚“质”,那样就容易失去想象力和野性的思维,成了一种文献式的社会科学。
      基于以上三点来思考自己读书的一些变化,也发现,现在的速度放慢也许是个必然的结果,当然会有它的不利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无法在短时期内对西方的经典尽最大努力的搜索,而只能围绕一些专题进行搜索,如我上面的一些汇报。但是结合现在的课程设计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想想这样也好。一方面,去扭转现在自己较好的思考习惯而可以走速度而忽略中间的联想,可能对自己状态不利;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课程进行专题阅读并加之老师们的点拨和课堂讨论,收获也还不少。
      总之  ,一句话,读书要有阶段的进行。没有捷径,坚持读和体会过程就是好的。数量不是绝对的,过程中的感觉最重要。





2016年6月26号

写于宣化的家中
2016年7月4号再次修改












匆匆中挤出的漫漫看书时光(2016年3月中旬-4月中旬)
书单
《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尼霍尔.本诺克拉蒂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二 作者:马克斯.韦伯  九州出版社
《共享经济》 作者:罗宾.蔡斯  浙江人民出版社
《小王子》 作者:安东尼.德.圣艾克苏佩里  星球地图出版社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 作者:王涛  世界知识出版社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三月的草长莺飞
     
三月中下旬的家乡,柳树枝都争相地长出嫩芽, 田野里的油菜花也争相斗艳,我的生活也如这春色般充满生机与忙碌。

      三月中下旬的深圳,香樟树在严重的湿气里垂下了头,墙面偶尔也流下长线的眼泪,太阳公公偶尔像伸懒腰似的探出的头被我们看到了,在阳光下小区的绿地多了些生机。在深圳的这些日子也如这景象有伤心亦有快乐。
      这次来深圳主要是为了陪姑妈在医院做手术,因为整个高中一直都是在姑妈照顾我,而现在我既然能有机会去报恩,就自然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毕竟以后工作了就没有自由时间了,所以我的三月下旬和四月初都是照顾姑妈和在医院与姑妈家来回奔波。
      在这样的境况下,书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的背包,《小王子》英汉对照注释版,这本书一直都装在我的背包里,因为英语真的不好,所以每天会花零碎的半个小时一边听着在蜻蜓电台里下载的英文版小王子,一边看着中文的翻译,通过小王子的眼睛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会发现真的只有小孩子的世界才是让我这个小大人忍俊不禁。

二、医院窗户边看书的美好
     
在深圳的20天时间里,我完整的看完四本纸质书,《小王子》、《共享经济》、《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亲爱的安德烈》,很抱歉这四本书都不符合贺老师的要求,因为我当时能够获得的书就是这些。
    《小王子》这本书在上面已经讲过,在这就不在重复。《共享经济》这本书其实是我的一个姐夫推荐的,他听说我考上社会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后就推荐我看这本书,说这是未来的趋势,而且还跟我聊了一些他对社会学的看法。在这里先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直以来都被灌输社会学就是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我认为的社会学。我的姐夫说社会学是个好专业,怎么个好法呢?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姐夫说:说我们社会学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我们可以俯瞰所有,我们的 视视 野最为广阔,其他所有都在这个塔的下面 。                                         
我  说:我觉得这个说法太高大上。我还不能明白。
姐夫说:你以后研究生活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我说目前还没定,不过我知道的一个导师倾向农村社会学。
姐夫说:那就在农村社会学中给出一个例子———新农村建设。现在新农村建设离不 开科学技术,但是我们社会学是罗盘,我们指引方向给出建设方案,但是技术就是工具,工具是死的,社会学是统领它的。
·
·
·
      其实跟姐夫聊了这么多,我依然还是不太明白社会学何为,我想着在以后的生活通过自己的阅读,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找到一个自己认为不错的解释。
      接着说《共享经济》这本书,看这本书的封皮还以为是英文版的,打开封皮就被一个干练的职场女性所吸引,没错她就是共享经济的鼻祖罗宾.蔡斯。这样一位成功女性是在她成为几个孩子的妈妈后才正式开始她的职业生涯,Zipcar是她合伙创立的汽车共享公司,她的观点可能会颠覆我们传统的小农思想意识,她认为在当今这个稀缺的世界,人人共享可以创造出富足。随后我们会看到美国的Uber,我国的滴滴这些共享的形式。这本的书专业术语比较多,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不过通过这本书,你原来的一 些想法会被颠覆,你的格局不会仅仅着眼自己能见的地方,你会有一种冲动去主动的创造一个你自己想要的世界。
    《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看这本的原因是因为在医院见到的人许多都丧失了自理的能力(庆幸我姑妈没有)。我是从高中毕业就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为身边的人被病魔带走。在大学期间我的运动模式都是开启状态,但仍然会觉得自己身体并不是那样的无拘无束。这本书里并不像那些医学专家讲的专业生涩难懂,而是通过日常的经验来给我们讲述他的专业观点,通过这本书我们会明白自己产生疾病的原因,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系统的作用和运转模式。最后这本书的“亚健康”观点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作者说我们现在都说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有90%多的人其实是处于疾病状态,只有少数不到4%的人真正处于健康状态,许多人所谓的亚健康其实说明他在疾病的第一各阶段,还没有严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学者,她的那本《孩子,你慢慢来》也是各个家庭和学校的读物。安德烈是龙应台老师的儿子,这对母子开始书信的原因是母亲经常要在异地出差,回到家忽然发现儿子18岁了,并且对儿子有些陌生了,为了了解并更好的和18岁的儿子相处,这对母子达成一致开始了书信的交流。原本以为这对母子的书信不过是日常琐碎,但是当你看完第一封信你就会发现琐碎中的高度。城乡差异、国家差异、民主与民族、独立宣言等等,都是通过叙述平凡而体现着伟大。
      这四本书的阅读都是在医院靠窗户边的角落完成的。发现加入读书会真的会让你有动力去看书,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你依然有紧迫感,害怕落后,害怕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你开始落后。

三、返校的欣喜与失落
     
4月11号回到了学校,很开心见到熟悉的面孔,同时一个很失落的消息让我伤感,我们的新图书馆至今还没开馆,这意味着我借不到书,也不能进去看书。当时整个人都有点愤慨,学校这办事效率太低了吧,图书馆都搬迁四个月了,至今还没有启用。但是抱怨有什么用,还是想办法吧!
      我想到的办法是去省图书馆办一个借书证,然后我在另一所大学的朋友她也能在她们图书馆帮我借一些书。这样我的4、5、6月份就有保障了。
    《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是在宿舍无意间看到的,是我舍友之前借的一本书,花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自习看完这本书,这本书算是社会学的入门书籍了,作者通过描述我们日常所见,却往往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现象,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引导我们用社会学的思维去感知日常生活世界。看完这本书,会开始了解社会学到底在讲哪些,的确我们的生活处处是社会学,只是我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学。这本书对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是对各种层面上的社会互动的系统研究。这个极其简短的定义看完还是不懂社会学到底是什么。接着看就是各个社会学家的思想,还有社会学的理论,然后就是分模块讲述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学,这本书讲到了许多在郑杭生老师的那本《社会学概论新修》里的社会学专有名词,只不过这本书的讲述更加接近现代的社会的现象。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在线的电子书籍,我们学校的电子图书是购买超星移动图书馆的。我下载了很久了,但是我就是还没有养成看电子书的习惯,看一会就看不下去了,我跟朋友说了我的这个烦恼,我同学给我的解释是你还不够爱看书。当时听了她说的话有些生气,但是后来想想的确是,如果爱看书,不管这书是什么形式的。在接下来的这几个月,我会试着改变自己的这种心理障碍的,尤其是纸质书籍的借阅还受到了限制。
      答应贺老师的最好从社会学开始看,然而我在这一个月并没有做到,说过我不为自己找借口,但这篇读书总结看上去仍然是在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我不乞求原谅,因为我自己都很难去原谅自自己。看到同学们都发了自己看书的帖子,写的社会学著作书单,以及自己对看过书的总结,我知道自己是落后了。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落后仍 不思进取。接下来我会拥有一个漂亮的4/5/6月份,然后7月漂亮的进华科。
4月13号上午8点
石家庄学院2412教






[/p]

[ 此贴被罗淑君在2016-07-04 15:37重新编辑 ]
Posted: 2016-04-13 13:0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303(s) query 3, Time now is:11-25 11:3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