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勇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55
威望: 55 点
金钱: 550 RMB
注册时间:2011-12-16
最后登录:2013-06-27

 王勇读书报告

    我是读书会的新成员,与大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转来读书报告,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点,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

2012年2月的读书总结
一、书目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江村经济》    费孝通      著
《菊与刀》      本尼迪克特  著
《农民的终结》    孟德拉斯  著

二、领悟
    费老的《乡土中国》,看是内容不多,但是里面蕴含的意思却很有深意。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读了之后,就能对那时的中国农村社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的很多理论事实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依然适用,特别是他所说的“礼治秩序”和“差序格局”,虽然我们在农村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种关系,但是费老创造了差序格局这一名词,他的比喻很形象,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以前对农村的很多事情有疑惑,通过读这本书,现在我可以慢慢理解了。
  《江村经济》是费老的博士论文,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读了这本书其实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我学到一种实地调查的方法,我想以后写论文一定要有充足、真实的数据,再写实证研究方面的论文时,也必须去做调查,抓住典型,以小见大。
  《菊与刀》读了这本书,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是美国人,从来没有到过日本,就是通过一些二手文献,一些访谈和影像资料,就把日本人的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出来,而且都超过了日本本国人在这方面的著作,这些还是值得我深思。作者用菊与刀来以此命名此书,“菊”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及其有关习俗。作者用“耻感文化”来概况日本的文化,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它的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我认为作者运用了许多心理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知识来构建自己的解释框架,对日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此书对我们现在研究日本用处仍有,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主要学习作者这种研究方法和思维。
《农民的终结》
    读了此书给了我不少启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中国面临的问题。当代的中国展现着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一边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的中心城市,其发达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座人们所熟悉的欧美都市;而另一边则是依然贫困、凋零和相对封闭的广大乡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太大的改变。但是伴随着20世纪末以来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城市化的扩张以及工业文明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国乡村正在面临着新的发展与选择。这种变革与发展究竟会走向何方,则是同时困扰着学界与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面对9亿农民,我们应该怎样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确实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第二,农村社会改造的尝试。关于对农村社会的研究,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一大批社会学家进行了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浪潮,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邹平模式”,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定县模式”都是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进行的探索,虽然都失败了,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建国后在农村进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发展要求,轰轰烈烈的运动也失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才大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经济才得到迅速的恢复,直到今天农村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相比城市来讲,速度很慢,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当下中国正面临着与20世纪中叶法国农村相似的经历、困扰和怀疑: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实现农业耕作的规模化,市场体系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农业传统理性与现代经济理性的碰撞、紧张与矛盾,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小农向现代经营者转变等等,都是当下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核心问题。在这些关键性的转折上,中国农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法国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二者又有何差异与特殊性,则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思考。
    第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农民城市化进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正如书中所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很容易就找到了职业,从而就离开了农村,这正好是“推——拉”理论的解释,“推”指农村中向外的推力,“拉”指城市的吸引力。发达国家农民城市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由于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一推一拉,实现良性的运行。而在中国也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推力强劲,但是城市拉力不足,导致了农民难以融入城市。
    第四,中国农村自身条件的不同与局限。书中描绘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只是个梦想,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小,一般家庭都是在10亩左右,规模很小,农民在他们的地里精耕细做,家里很少有大型机械,特别是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很少能用机械,他们一直采用着传统留下来的工具,在那里,你会感到农业好像几千年没变一样。在山区,随着人口的外出打工,农村中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很多土地都出现了荒芜,并没有出现土地的集中,这里没有集中的条件(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环境不适、劳动力不足等),在中国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山村,大部分青年人认为农村可以施展他们的才华。对于这样的地方,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当地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法国的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很值得中国的农业发展借鉴,大力发展有关农业的组织,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由于中国的农民“善结义不善结社”,所以农村中的各种组织很少,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加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相关人员采取措施解决。
  总之,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和本国的国情相一致,我们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不断推动我们的发展。


2012年3月读书总结
一、书目
《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    著
《儒教与道教》                韦伯      著
《金翼》                      林耀华    著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著
二、感悟
《现代性的后果》
    这部著作秉承了以往的克服主体主义和客体主义二元论的“二重性”理论思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和积极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激进政治框架,试图在左翼与右翼、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找到一种融合。他提出了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这就是: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用能动性政治解决国家与社会、市场间的关系;发展对话民主和情感民主,对民主体制进行民主化;改革福利国家,把福利依赖转变成积极福利;在各个领域中消除暴力。说到底,就是调解左与右的关系,走一条中间道路。实际上就是在调解欧洲式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根据吉登斯的理论及苏联、中欧、东欧、东南欧那些共产主义国家的变化,我们同样可以说,事实上超越左和右的思想也符合中国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儒家思想就提出了中庸之道,认为凡事不可太绝。这种思想同吉登斯的思想联系起来可以说,中庸之道体现出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里我们还要指出的是,今天的资本主义在向社会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即走向社会民主主义,共产主义国家又在不同程度地向资本主义发展,即走向民主社会主义。这时,虽然还没有超越左和右,但却是一步一步超越左和右。我们又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走的那条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还是共产主义国家走的那条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实际上都是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制度走向合一,这就是今天这两种制度的趋同。我感觉这本书还是很难理解的,自己有点看不懂,以后有机会再重新理解。
《儒教与道教》
    谈到马克思.韦伯,学习社会学的同学也许耳熟能详。韦伯思想当中,其宗教社会学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韦伯曾写过其宗教系列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以及未完成的《伊斯兰教》等。贯穿其宗教社会学的核心思想即是“理性资本主义缘何在西方社会发展起来?东方如中国与印度等国家为何没有产生理性资本主义?”等等。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读了韦伯的《儒教与道教》。虽然该书属于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但并非非常易懂。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与自己的一些看法。
    内容方面,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篇讲的是物质方面,即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的基础”。主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第二篇讲的即是正统的儒教思想,儒教的阶级基础——士人阶层的作用以及正统儒教与异端道教的统一与对立。起初看过之后,感觉著作的第一部分花费大量篇幅写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基础,如商业行会、货币制度、农业制度、采邑与俸禄制度、农村的氏族组织与家产制法律结构等,所有这些与著作的主题都无直接关联, 但细想来则并不是如此。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在封建的中国,既存在一些不利于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因素,如与战争等相关联的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君权神授的的观念与祭司地位,国库对农业的保护与财政制度的局限,氏族对经济关系的羁绊等等,也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利于理性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如中国城市商业行会的强大、一些改革者的改革尝试以及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大等。试想一下,在物质条件与欧洲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也存在阻碍因素,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起来理性的资本主义呢?这也是作者的主要论点。
    西方之所以发展出了理性的资本主义,作者认为,原因在于西方的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亲和性。新教教义如加尔文教坚持“救赎观念”,“上帝预定论”,认为人们都是上帝的选民,人们为了荣耀上帝,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工作,以取得职业成就,来证实自己已被选中,劳动被视作一项义务。这种新教教义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精神动力在中国与印度等东方国家是不存在的,中国的正统儒教是理性的,但它讲求的是理性地适应此世,适应我们既存的社会,遵守社会秩序与规则,维持社会的整体平衡稳定发展。相比较而言,西方的清教则是要求理性的是改变既存的社会与世界秩序,以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金翼》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这好像是本小说,跟其他的社会学著作很不一样,很吸引人,第一次看没有抓住作者的深意,只是像看其他小说一样,这次重温才感受到作者在小说里面所写的变迁机制,通过两家的兴衰,明白了一个家族变迁的重要机制。有四种力量导致了变迁:第一,物质环境的变迁促使适应于它的技术变迁,结果带来了这个体系内人际关系的变迁。第二,由于一种技术上的原因所产生的技术上的变迁,也会导致人们日常关系的变迁。第三,人物及班底的变换也会促使人际关系的变迁。第四,一个体系之外在因素的改变时也会促使这一体系之中成员间关系的变迁。
《外国社会学史》
    相比于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这本书,我更喜欢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以前我们上课学习的是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点零乱,知识点有点模糊,对于我们新学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后来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外国社会学史》内容比较详细,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学理论有很大帮助,读了这本书我对社会学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 此贴被王勇在2012-05-04 17:46重新编辑 ]
Posted: 2012-04-02 10:46 | [楼 主]
第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1
威望: 181 点
金钱: 18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2-22

 

起点不错,继续努力。。。
Posted: 2012-04-04 21:50 | 1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读得真不错,笔记做得很认真,很扎实。来者不“善”啊,呵呵,加油哦!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2-04-06 13:30 | 2 楼
王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55
威望: 55 点
金钱: 550 RMB
注册时间:2011-12-16
最后登录:2013-06-27

 

多谢鼓励,我会努力的。
Posted: 2012-04-07 21:26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873(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3:2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