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雷芬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e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1
最后登录:2016-01-23

 雷芬读书报告

更新于2016年16日
书单:约翰.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伯里《思想自由史》
德沃金《至善的美德》
密尔《论自由》
内容:我这个月读德比较少的,所读的书目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正义、自由、公平、美德来展开的,我这次的汇报内容也是从这个方面来讲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是一种美德,不仅是个人一种品德表现,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在他看来正义是维持社会秩序,实现基本善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个人在追求这种美德,而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那么社会追求的美德是最大的美德,社会的正义也是最大的正义,实现社会正义需要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完美结合,这样的社会就是正义的社会。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主要是从一种伦理意义上阐述的。
罗尔斯的正义观却与之不同,他是从政治意义上阐述的,在他看来正义是一种公平。罗尔斯把正义直接称为“公平的正义”。什么是公平的正义呢?在他的《正义论》中,他主张公平的正义是基于这两点:一是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社会也应该是公平合理的;二是分配的合理性, 与人类的欲望相比较, 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远远不够分配, 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想得到较多的利益, 而利益的有限性又不可能做到“按需分配” , 这就需要制定某种规则, 以便达到公正合理的分配。对此,为了到达公平的正义,他建构了“无知之幕”,意在让社会中的所有的人处于一种原始状态,所有人不知道自身的地位、兴趣、爱好、能力,同时也不知道其他人的;并通过社会契约来论证,提出了正义的两大原则:一是平等自由原则;二是差别原则,并以一种词典式的次序进行排列,前者优于后者。在罗尔斯看来,如何实现公平的正义的关键点在于社会结构,也是一个社会分配制度问题。他认为一个正义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 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增加另一些人的利益, 而是在社会争和分配中保护弱者的利益。社会公平合理分配的基点不是社会的大多数或平均值, 也不是少数优越者, 而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的最大利益, 即“对处于最不利地位上的人最有利。”一个社会既能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自由权利、公平竞争, 又能“对处于最不利地位上的人最有利” , 这样的社会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即使在他的后来的思想中,也不曾改变其主要的正义观。在他的《政治自由主义》中,他对正义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其正义观的基本理念并没有改变,不仅坚持两大正义原则,还对正义做进一步的界定,一开始他认为正义是在综合观念中的,后来他认为正义主要是体现在政治社会中,并不是符合其他综合观念的,比如宗教、道德、经济。
    而在密尔的《论自由》中,虽然他也赞同正义就是人人能平等的享受自由,但是他是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上提出的,与罗尔斯的视角不一样。罗尔斯是从一种“无知之幕”出发,而密尔是从自私自利的本性出发。密尔认为人人都具有追逐自身利益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过快乐幸福的生活以至于追求某种崇高的美好生活,因此,自由是人人都可以的享受的,即人人都能平等的享受自由,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享受自由。在享受最大自由的同时不能伤害其他人的自由。对此在密尔的正义观念中,正义禁止人们“错误地干涉彼此的自由”,干涉的正当理由是基于自卫,如果是因个人的利益而干涉他人的自由是不正当的,对于是否正义是从主观状态和结果的好坏来判定的。可在罗尔斯看来不能以结果来判定享受的最大的自由是正义的,也不能以一种主观态度来衡量正义,每个人不仅可以平等的享受最大的自由,而且享受的自由也应当是平等的,无论是弱者还是强者,无论是大多数人,还是极小一部分人,都能享受到足够的自由,否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补偿少数人所牺牲的利益。其实在密尔看来正义更多的体现在自由上,而不是平等,平等是让位于自由的。罗尔斯认为的正义是公平的正义,更多的强调平等,是社会分配制度的正义。
在德沃金的《至善的美德》中,德沃金也提出一种分配正义,他认为正义就是一种关于平等的美德,要求分配正义,资源平等。但是与罗尔斯所不同的是,他的分配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利益,而主要是经济上的利益。在德沃金看来,个人无论在什么资源方面理应平等,当然包括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利平等,但是不包括政治权利的分配,同时资源平等并不是要求不同人格差异平等,因为不同的人,其性格、动机、嗜好等人格必然存在差异,而资源平等不是减少或是弥补这种人格差异,是要充分尊重人格差异,尊重个人的选择。对此,他认为实现社会的正义,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重要性平等原则;而是具体责任原则。重要性平等要求人们以平等的关切对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尊重个人的生活选择;具体责任原则是要求本人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这样的社会也是正义的社会。
以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正义有不同的看法,正义是美德,还是自由,还是公平,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在我看来不同的学者眼中的正义是站在不同的视角上阐述的,对正义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正义是一个感官感受,很难用具体的事物进行判定,就像布迪厄所说的场域,在不同的场域,正义的理念和价值也不同,但是在正义要符合不同场域的惯习,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的场域下,每个场域中的正义理念都可以在其中体现。这也是正义的多重含义所在。不同的场域中正义也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感受:我这个月读书状态不好,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好好认真读书,所以读书不仅读的量少,质也大大打折扣。
这个月读的书主要是把政治学结个尾,开启法学的阅读,下个月的任务就是读法学的书目。
   

更新于2015年11月24日
书单:柏拉图《政治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
  洛克的《政府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和大革命》
  穆勒的《代议制政府》
  塞谬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斯宾诺莎《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内容:我这个月主要读政治学,时间跨度是从古典政治思想到近现代思想,围绕国家、社会、个人这三点来展开。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个有不同,早期阶段是以国家为主,后来才转向个人,而社会是调节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润滑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还只是城邦,追求是正义和善,而最大的善在古典学者看来不是人,而是城邦,对于如何建造一个至善的城邦是当时的思想主题。在柏拉图《理想国》中,柏拉图倾向正义和善,他所创建的理想国就是正义的社会体现,认为该国中功能的划分是表现正义性质的原则,通过各个等级的公民履行各自的职责不干扰他人,即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这就是最好的城邦。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倾向于善,他认为每个社团都是以善为目的,而国家囊括其他一切社团,国家是最大的善为目的,但是与柏拉图所不同的是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为了取得优良的而生活自然而然生活在一起,至善的城邦应该是为追求优良生活结合而成的社团,并且衡量各方面的利益,只有中间阶层统治的才是最好的。后来思想转向个人,自然学说的兴起,认为国家是人们自己有意识创建的,好的国家是人们理性的创建。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他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并且是生来就是善良的,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自愿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力,与国家鉴定契约,并让渡给国家,由国家来管理人们的生活。与卢梭的不同,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有自己的财产的状态,而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述成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不安定和不可忍受的状态,是一个战争状态。他们都同意建立国家,但是建立国家的原因不同,对此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中,他写到人生来是自由平等,但是人生来是恶的,为了获得自我保全和更满意的生活,每个人也互相签订契约授权国家。同样的洛克也赞成卢梭的看法,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自由和平等的,并都有其自己的财产,国家的来源就是可以行使群体的权利以及保护。后来随着国家的建立和扩大,人口的增多,国家和个人之见的关系难以调节,进而出现政府。以前君主代表国家,管理国家的所有的事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越来越远离群众,政府作为国家和个人之见的调节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单单是要求政治家的智力和治理能力,也要求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部门更好的深入群众,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由此从个人转向政府。洛克的《政府论》中,政府的作用是保护私有财产,同时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缺乏公共裁判者,以致使一切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一个定义保护资产阶级各种权利的国家政权。政府的出现引发对政府的讨论,什么是最好的政府,不同思想家有不同的观点,在洛克看来民主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最好的形式是代议制政府。而在霍布斯看来,最好的政府是君主专制政府,君主政体虽然专制,但是不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君主与国家的利益一致便是最好不过的政体,并且君主专制政体所存在的缺陷也是民主和贵族政体所存在。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他反对霍布斯,认为霍布斯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后的事情强加给人类社会建立以前的人类身上。同时也认为无论是君主政体还是民主政体、专制政体,其性质都是要符合政体原则的,所需要的原则各有不同,例如民主是美德,贵族是节制,君主是荣誉,专制是恐惧,总之种政体都有相符合的情况。随着自然学说的淡化,实证主义学说的兴起,政府的建立不能单单依据理论,还应该依据实际。政府也要不断改进,同时政治制度也不断的满足人们对政治参与的需要。这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自由学说认为管得最少的是最好的政府,还有的是要建立政党制度,扩大民主的范围,加大对人们的动员;也有代议制政府,在穆勒的《代议制的政府》中,他认为制度必须与民族惯例和 性格相适应,制度不是创造的,是自然生成的。衡量一个最好的政府就就为了能促进人民自身的美德和智慧,并能管理好所有事物,拥有某些良好特质成员的组织。而代议制政府正是把存在于社会中智慧和诚实以及个人才智和社会成员的美德直接施加政府,并使他们在政府中不断完善自身。同样的,托克维尔也认为政治要符合民族气质,无论是设计那种政体都要符合其国家内在气质。总的看来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还是政府的论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存,和追求更好的美德。从古典到现代都是为了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寻求适合自身的事物,学者们也没有停止脚下的步伐,不停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对民主的看法
民主不是开始就存在的,也不是生来就是善的。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存在民主的,即使存在民主也是狭义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在这个时期是对于城邦外的人和奴隶是排除在外的。早期思想过多的关注集体,而忽略个体,认为人天生是什么就是什么。早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排斥奴隶,认为奴隶是会说说话的工具;随着思想的转变,人成为思考的主题,自然学说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生来平等且自由,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自然权利,还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同时自然学说也为国家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意识到自己的自然权利和社会权利,介于当时的思想和情况所限,并没有发展出一个良好的可容纳所有的人们的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民主,使民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而出现代议制学说和政党学说,让更多的人参与政治。但是随着民主是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多数人的暴政和因民主的滥用而导致的专制,对于此,学者们提出要良好的民主和有限的民主,在《论美国的民主》时,托克维尔就明确提出民主使人们过多的追求平等而失去自由,这样的民主只会为专制买下隐患。早期的不民主到后来的民主,并随着民主范围的扩大不断发展,最后过度的民主所引起的问题而提出有限的民主,这是民主的演变史,同时也反映出物极必反的道理。对于现在我们民主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如何更好的运用民主还有待研究。
对政治分权的看法
开始并没有什么政治制度的设计,只是随着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政治学说。在柏拉图那里不存在分权,一个伟大的哲学王就可以治理好整个国家,主张一个混合国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依据城邦各个组成部分的区别有不同的政体,但是不管哪种政体最好是权力制衡,实施以中等阶层来衡平寡头和贫民势力的温和民主制;在洛克的《政府论》中,他认为把权力分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对外权,主张权力的分离,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职责,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仅认为权力要分立,分为行政、立法、司法,而且要制衡,权力之间要相互制约,否则出现一权独大的局面。但是权力的分离也会导致政府部门的力量的分散,从而导致政府执行力的下降。现代国家基本都是在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权力集中这三者之间选择并予以实践,依据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分权学说。
对政治学的看法
从柏拉图开始就把政治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最大的正义,不仅研究国家的善,还研究个人的善;到亚里士多德这里就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来,独立的开展政治理论的叙述,同时认为国家也是最高的善为目的。后来的学者就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并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看来政治学与经济学、社会学都有共同之处,政治学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向,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学,而经济学是关于各阶级所有制的学向,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学向。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经济分析得出了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揭示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在社会学中认为社会对其内的各种现象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政治制度有自己的独立目标,但要随着不同社会性质的改变而改变。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他认为法律或是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不同,或是相同的政治体制在不同的国家却发挥不同的效果,这是和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内在的民族气质是紧密相连的。在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也是认为政治制度是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和随着个人需求的改变而改进,同时也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当然政治学的研究重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社会事实,在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或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不同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视角,在论述相同的事情时侧重点也各有所不同。经济学的马克思就认为是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做主要的作用;在社会学的学者看来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社会作为一个单一主体,有其自身的发展的规律,;政治学的亨廷顿以不同的视角认为国家的贫穷不一定影响国家的变革,经济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是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的是否与之匹配决定国家或社会的变革。在我看来不同学科当然是有不同的特点,正如韦伯在《政治与经济》中所认为有多果多因,也有一因多果或是一果多因。所以一事物的存在或是产生肯定是有不同的原因,只是由于每个学者的关注点不一样,对事物的分析视角不一样,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不一样。不同的阶段,同样的事物也各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阶段,不管是社会环境还是经济,政治也都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对事物的起作用的大小应以具体情况来分析。

想法:1.首先在读政治学时,深刻的感受到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即学说对政治的影响。这些学说为某一社会阶层或政治制度辩护,并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所以思想家们的学说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是却是符合当时的环境的。突然觉得从古到现在,思想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与之相关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学习,吸收好的思想精华,同时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2.读书状态还比较平稳,但是有时还跳出作者的思维,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事情,容易带入主观感受。
      3、接下来要看继续现代自由主义和现代政治思潮的著作。
     

[font=黑体]]更新于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书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勒庞《乌合之众》
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内容:我主要是想在这个月结束社会学,对社会学的几位大师做个简短的论述。从我读的书目来看,我并没有读完社会学这个学科的书,当然也是读不完的,就我个人看来古典四大家和新四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些相同之处。这里我想用几个词来形容他们。涂尔干是社会事实和道德;韦伯是理性化和理解;马克思是阶级和资本主义;齐美儿是表象形式和符号;吉登斯社会结构;福柯是权利知识;布迪厄是惯习场域;哈贝马斯是交往理性;在这里我并不是给他们贴标签,他们的思想不仅仅涵盖这些,而这只是他们思想中某一点,这只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留在我脑袋里的最深刻印象而已。
他们都是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走向,有的从微观角度,有的从宏观角度。例如涂尔干从社会角度来探讨,用社会存在的现象,例如宗教和自杀现象来强调社会的重要性,社会不是个与人之间的集合,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社会先于个人;而齐美尔从微观层面来探讨,他强调一些具体事物,比如货币、时尚、陌生人等,从微观层面出发,进而进入到宏观层面,上升到他的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文化。不管这些大家是从哪些角度切入,他们最终都走向研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道路上。在涂尔干看来,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他还是强调社会先于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自杀论》中,他否定了个人对自杀的决定性作用,而是通过变量关系揭示出自杀所存在的社会原因,是社会混乱引起的自杀。自杀在一般人看来是典型的个人原因,但是涂尔干从另一种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自杀存在社会原因,并且社会因素可以战胜个人因素成为决定性的原因。在韦伯看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本来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单向关系,人走向了“理性的牢笼”。在《社会与经济》中,人不仅有目的行为还有价值理性行为,而人的行为不仅是受自己内心的约束还受到社会宗教的影响,宗教伦理引导着人的行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新教伦理,人一开始为了得到上帝的恩宠,不断的去获取和积累财富,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人最终的目的本来是得到救赎,而财富金钱只是手段,但是随着财富欲的增长,人为了金钱而不断创造财富,把金钱看做了目的,最终人成为赚钱的工具。马克思认为人对社会的能动性的作用,人具有变革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分化和资产阶级的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分化日益严重,阶级冲突必将爆发,人们会推翻现有的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齐美尔认为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人在社会中的所创造的事物最后可能也会脱离自己,失去自我和个性。在《货币哲学》中,本来货币是因为人的需要而创造的,后来货币却成为了衡量人的价值,导致个体价值的丧失。以货币为例揭示了“文化悲剧”,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之间距离日益扩大化,客观文化越来越丰富,而主观文化却慢慢消失,最终酿成“文化悲剧”。吉登斯认为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就像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不是熟强熟弱的关系,是相互辩证的关系。社会对个人的作用不仅仅是制约,还有促进的作用,而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不单单是自我意识的作用,有可能也是无意识下产生的。在《社会的结构》这本书中,吉登斯提出结构化理论既结构的二重性,这不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二分法,而是社会结构与个人的综合。社会系统是具体化实践的来的,受到人的影响,在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结构,同时也包含了人类行为在具体情景中的实践活动,以“语言”为例说明社会系统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布迪厄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向是场域惯习之间的关系,社会和个人是不可分割的,在《实践感》中,布迪厄认为人在每一个场域中,都会受到每个场域所特有的性质所影响,并由外在的影响进而转为内在的,塑造着每个人的心性,久而久之成为自发的,而人的一种惯习对每个场域也起到一种巩固和维护的作用,同时惯习也会对场域的习性产生影响。以教育为例,揭示了教育场对人的塑造作用和培养人的习性,并形成一种惯习,最后生产教育场所需要的人,同时反映人对教育场的认同。福柯更多是从社会对人的作用来谈的社会与人的关系,社会中有很多事物会影响人的思想看法,例如权力,权力在社会中无孔不入,社会中的每一角落都有权力的影子。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学校,家庭,单位,国家,社会都存在着制约的关系,也就存在着权力。人既是权力的主体,也是权力的客体,通过权力约束和规训并塑造个体,被塑造和规训的个体成为权力的附属品,并为权力服务。哈贝马斯通过交往行为理论来探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理性交往会影响社会和个体。在《交往行为理论》中,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人们之间的理性交往和沟通,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协商和理解,很多事情便无法完成,社会也形成不了。同时,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被塑造着,通过理性交往,人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完善自己。
总得来看,不管他们是强调社会的重要性还是个体的重要性,还是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重要性,都阐述了社会中个人是怎么样的,人组合而成的社会是怎么样的。通过理清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探明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涂尔干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混乱和失范,韦伯认为是人会陷入自己所制造的“牢笼”,马克思认为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矛盾扩大和冲突,齐美尔认为人在社会的发展中丧失个性自我,吉登斯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布迪厄认为人与人越来越不平等,人们之间的差距扩大化,而人却意识不到;福柯认为人是被规训的,失去自身发展的自由;哈贝马斯认为随着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发展,生活世界被殖民化。其实有些大家并没有过多关注社会现存的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直接了段的说明,更多是在阐述社会现象,在这里我对齐美尔、福柯、布迪厄进行了自我解读。
对于这些社会问题,这些大家们都通过各自的研究方法进行解析。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准则》中提出用社会事实研究社会事实,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找出社会原因,把社会现象作为客体进行研究。韦伯在《社会与经济》中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社会事物进行解释性的探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揭示社会冲突和矛盾;齐美尔在《形式社会学》中通过社会表象和符号分析社会事物,吉登斯在《社会学新方法准则》中通过综合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提出结构的二重性,既从社会角度也从个体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谱系学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解构,以此来研究社会事物;布迪厄是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哈贝马斯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通过对其他思想家的批判和吸收,反对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从主体间性来研究社会。
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视角,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但是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或是未来的趋势,这几位大家们对此表达的看法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有悲观,有乐观,并且有的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涂尔干、马克思、吉登斯等对未来是持乐观的态度,而韦伯、齐美尔、哈贝马斯等对未来是悲观的态度,福柯、布迪厄更多是保守,没有对未来对于更多的观望。在涂尔干看来社会混乱和失范是因为旧的社会秩序被解体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所导致的集体道德的缺失引发的,对此,应重新建立集体道德,通过职业团体和教育来培养和建构共同情感和集体道德。马克思则是认为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只有阶级斗争来解决,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平等才能避免阶级矛盾;吉登斯认为社会危机是可以人为解决的,通过人们的各种运用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例如通过生态运动、劳工运动、和平运动、民主运动来解决生态危机、经济危机、战争等。哈贝马斯认为社会问题可以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解决。
对这8位大家我在这里只是做个简短的串联,通过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问题,社会方法,解决方法这几点对他们的社会学思想进行大致的解读,从而对社会学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我并没有韦伯的价值中立,相反有更多的主观在内,由于我在以我所拉出的一条线索来阐述,在述说的过程,我是从我的收集的材料选取我所需要的材料,所以观点呈现出片面性和主观性,正如我上面所说的,这些大家们的思想深邃,知识渊博,不是能有这几点能表达的,还需要我进一步的思索。
感受:我这个月来在慢慢回顾我所读的学家,我感觉还是很舒了一口气,结束了社会学这门学科,因为我在读社会学是硬碰硬的读。在这个月我最多是在回顾,慢慢回想,因为之前感觉读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抽象的在扫一遍,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明白自己对社会学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缺少逻辑梳理。
这次报告过后,我要开始读政治学,我希望以一种更饱满的精神,更积极的心态来读政治学。更新于2015年9月22日
书单: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
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与兴趣》《理论与实践》《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内容:我在这个月主要读哈贝马斯的书本,等我做报告回想自己的读的书,好像并没有读到哈贝马斯的精髓所在,即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但是从这几本可以大致感觉到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在他的社会交往理论提出之前,他一直在哲学思想层面上进行探索,而这也为他的交往理论的提出夯实基础。同时,也反映哈贝马斯的一个思想转变。我主要是讲哈贝马斯的认识思想理论。以他的《认识与兴趣》这本书为切入点。
哈贝马斯的认识理论主要通过对前人思想的批评和吸收上得来的,包括康德的实证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马克思的劳动认识理论,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等等。在《认识与兴趣》一开始他在肯定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同时并对其及进行批判和吸收,在哈贝马斯看来,康德提出的先验逻辑问题,使认识论有了起点;对此黑格尔进一步的发展,黑格尔认为康德的先验认识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的,这也要借助于先已存在的东西。然而黑格尔强调的绝对知识和绝对精神哲学,陷入认识的一个循环怪圈;在这点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进行批判,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有关理论,即人的认识不是通过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是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实践中发展起来;认识的主体既不是先验的自我,也不是绝对精神,而是有驱体的、能劳动的主体。这个主体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在向自然界以及其他人的、不断变换形式的交往中积累起来的。与此同时进一步结合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和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对其扩展和深入。在哈贝马斯看来,这些思想家过多的强调实用性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忽视了反思性即主体性。所以他恢复和发展了主体性概念,发掘了“兴趣”这一要旨。在构建自己的社会认识批判理论中,他把认识与兴趣密切结合起来,不仅具有社会性,也具有主体性。此基础上提出了认识的兴趣这一概念,并以此进一步分析。
首先他指出,认识既不是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单纯的工具,又不是纯粹的理性生物的一种活动,而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性的特殊的范畴,它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工具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它是主体借助于工具活动和交往活动,在使用技术占有自然的进程中,在把握人的共性的进程中完成的。“兴趣就是乐趣”,它贯穿于人类日常的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中,人类为维持和不断扩大自身存在和再生产的条件所作的努力,就是由兴趣促成和决定的。而在社会生活中他认为有三种兴趣: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和解放的兴趣。技术的兴趣是人们试图通过技术占有或支配外部世界的兴趣,它的意向是把人类从自然界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实践的兴趣是维护人际间的相互理解以及确保人的共同性的兴趣,把人从僵死的意识形态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解放的兴趣就是人类对自由、独立和主体性的兴趣,其目的就是把“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解放出来”。在他看来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是:兴趣先于认识,指导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兴趣也只有借助于认识的力量才能实现,认识与兴趣统一融合在一起的。同时他也提出了三种认识,即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在这三种兴趣之中,解放的兴趣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前进与发展,首先取决于解放的兴趣,而解放的兴趣本身又决定于指导人们达成共识和拥有控制自然界的技术力量的兴趣。解放的兴趣追求的那种自由、独立并不是个体力量所能完成的,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依靠他人的力量;且自我的认识也是在他人的认识基础上才能得以完善。最终,哈贝马斯的社会认识理论走向行为交往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在前期的思想形成中,就以为他的后期交往行为理论埋下伏笔。在他看来,许多思想家陷入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之中,不是强调主体,就是强调客体,却忽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哈贝马斯的社会认识论就是突破这种二分法,以认识的兴趣为切入点走上主客体想结合的道路。同时他提出通过主体间性的相互交往能解决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更好的处理客体与主体的之间的关系。
感想:我觉得这个月读书速度放下来,一步一步的走,虽然碰到有很多哲学知识,但是也在尽其所能的理解它。
下个阶段是把交往行为理论看完,在对社会学上的新四大家和古典四大家做个回顾和总结,并结合社会学方面的教材进行收尾。更新至2015年8月16日
书单:布迪厄的《遏止野火》《再生产》《继承人》《自我分析》《单身者舞会》《实践感》《科学的科学和反思它本身》《男性统治》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内容:我这段时间主要是读布迪厄的书,感觉与之前的社会学家相比,我在布迪厄身上更能感觉社会学家这一身份,因为他的很多书中都提到社会研究和田野调查,且他本人也十分强调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虽然他著作范围之广,涉及学科之多,但是思想并不是分散的,主要是跳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建构他自己的理论大厦。在我看这几本书中,也可以窥视出他的一些思想。与涂尔干、韦伯一样,布迪厄也是通过创造一些新概念来辅助自己的理论,比如他的资本、惯习、场域,这三个词语贯穿布迪厄思想的始终。
在这里资本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即能产生剩余价值,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资本并不是像金钱一样看得着,摸得见的,有的是非常隐喻的。所以不单单是指经济资本,也包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等。同时,布迪厄认为这些资本是可以再生产的,就像马克思的资本一样,是可以增值的。比如在教育界,天生就在具有高水平文化家庭里的人,比那些没有文化资本的人更容易进入高等院校,也更容易成为一个知识分子。
场域则是一个抽象的空间。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或是场所。布迪厄认为社会分为很多场域,比如有教育场、科学场等。每个场域各有其特色,都有其各自所遵循的规则,并且每个场域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互相联系的,可以互相影响对方。
惯习是经过长期习得,并积累下来内化于自身当中,控制我们的行为。用布迪厄的话说惯习是一种倾向的系统,包括结构和性格倾向。这种倾向系统来自通过个人的社会化而实现的社会结构的内化(被结构的结构),另一面也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再生产着社会结构(具有结构能力的结构)。具体而言,社会结构性因素内化于人的部分是一种客观机会--即基本的社会存在条件,包括物质、社会、文化的条件,这些结构性因素通过人们的社会化经验,内化为个人相应的倾向,正是这些倾向引导群体成员进行实践。
每个场域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而社会就是一个大场域,社会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场域组成的,像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本一样,场域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本,也有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在场域中的行为者利用各种资本进行斗争,争取占据统治地位。同样惯习离不开场域,没有场域的惯习不是惯习,没有惯习得场域不是场域。在不同的场域中,存在不同的惯习,场域形塑这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然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而且场域与惯习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通过“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布迪厄认为这个惯习这个概念,揭示的是社会行动者既不是受外在因素决定的一个个物质粒子,也不是只受内在理性引导的一些微小的单子,实施某种按照完美理性设想的内在行动纲领。就像惯习是历史的产物一样,社会行动者是历史的产物,这个历史是整个社会场域的历史,是特定子场域中某个生活道路中积累经验的历史,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展示惯习的性情倾向在实践中获得,又持续不断地旨在发挥各种实践作用;不断地被结构形塑而成,又不断地处在结构生成之中。
就拿教育场来说,现在主要是学校等教育机构培养人才,每个人在的教育机会都是均等的,然而事实却不是,家庭背景更好的,也更容易进入高等教育场所进行在教育,也更容易成为知识分子,同时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机构都有其自己的一套机制和系统,受教育的人并通过这套教育系统,逐渐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深受主流教育的影响。在现行教育场中,占支配地位主要是上层阶级,所倡导的文化和教育观念也主要是上流文化,没有接触或是没有进入上流文化的始终都要被淘汰,同时进入高等学府的也始终是上流社会的人,或是较富有的资本阶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阶级分层一直存在的原因,看似公平的教育机制缺失阶级在生产的工具,通过表面的合法化掩盖了背后的不公平现象。在这里教育场更好的显示出资本、场域、惯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额,密不可分的。
布迪厄提到教育,而涂尔干对教育制度也有研究,两位大家都都非常重视教育,都把教育制度看做一种工具,但是方式不一样,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在布迪厄看来,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所生产出来的也是统治阶级承认的,是阶级分化的一个深层原因,教育的的再生产并没有解决阶级分化;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化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的,通过教育制度培养许多有职业道德的人,通过职业道德加强合作,凝聚劳动者的集体意识,从而加强因社会分工导致的分化,是社会得以整合和更加团结。这两位大家看待教育的视角不同,对社会分化理解不同,从而对教育的评价也不同。不管是从涂尔干,还是从布迪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当代以及以后都有启发性的作用。

感想:首先说说我个人看布迪厄作品的感受,我看布迪厄的书时,不知是我看的书过于简单还没有接触作者精品著作,还是我没有好好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总体感觉还是心态比较平缓的,读起来也比较顺利。加之他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社会调查之上,并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感觉布迪厄非常接地气。同时对田野调查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日常生活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理所当然。
其次,我在读书过程中也不断去发现自身问题,努力去纠正自身问题,把整个读书节奏放慢下来。同时感觉到集体读书的莫大好处,读书虽说是自己的事,但是在集体读书中,有人给你建议和指导,有人与你交流。有人给予你帮助等等,总之,在这个团队中得到很多帮助,突然想想自己却没有给予团队什么,或是对团队里面的人给予帮助,对此感到很是惭愧,自己应该要多多反思,也希望大家在读书会这个环境下不断成长,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最后,我接下来安排还是继续读完哈贝马斯的书,同时也把有关布迪厄的还未看的书读一读。

更新于7月3日
书单 :
福柯 《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规训与惩罚》《姓经验史》《词与物》《主体解释学》《知识考古学》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讲稿》、孔飞力的《叫魂》
内容:
从我的读这几本书来看,福柯的著作涉及语言学、医学、精神病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且研究范围之广,研究程度之深。正是如此,我感觉他的思想有点扑朔迷离,很难把握住,正如越完美的事物越难以掌握;因此从福柯的思想出发给福柯定性也是较为复杂的, 福柯认为自己的工作像历史学家,对历史文献和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探讨,但是他也认为自己与追求客观与真实的历史学家不同,自己所写的是杜撰,例如,疯癫史,监狱史。从《词与物》中可以窥视出结构主义的思想,但是福柯本人是反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研究都涉及了一些社会边缘化的人,如精神病人、罪犯、性变态人,并且在《主体解释学》中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但是福柯也反对一些人文主义的观点。如惩罚措施有残酷变为温和,是因为对人的重视。这些恰如美国人类学者对他的评价,福柯是一个非历史学家的历史学家,是一个非人文学者的人文科学家,是一个非结构主义者的结构主义。
我对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在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主要体现在《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中,而在《规训与惩罚》福柯是以身体作为研究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讨论的是权力如何依靠制约身体的“规训”程序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在《性经验史》福柯是以“性经验”作为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关注性经验与这一权力机制的关系。
《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提出三种不同的惩罚权力运作方式,包括君主及其权力、社会共同体、管理机构。残酷的刑罚和公开处决标志了君主的权威;一套用文字记载的惩罚向人们传递一种犯罪符号;通过监狱机构的管理对罪犯打上驯服的痕迹,各自通过仪式、表象、操作展示权力的惩罚。从酷刑转到惩罚,直至监狱的诞生,由一种对外在肉体的折磨到作用于内在的灵魂,到最后对到肉体的训练一个转变。福柯认为这些都是实施权力的方式,是惩罚的权力技术,而规训这种惩罚权力技术,使权力到达最大化。在福柯看来规训权力不同于君主权力、不同于“符号-技术”的惩罚权力,即不残忍,也不作用灵魂,只是借助一整套的技术、方法、知识、描述、方案和数据,反作用于人体,对其训练、规范、创造,并通过一种精心计算的强制力来控制,使之驯服。并且“规训”即不会等同于一种体制也不会等同于一种击鼓,它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可以被各种机构接过来使用,例如医院、军队、学校、工厂等。规训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和运用,也使权力充斥在社会每一个角落,也相应的在医院、学校产生临床医学、教育学等知识。
《性经验史》中的求知意志这一卷提出了性与权力的关系。性表面上被权力压抑,与性相关的事务要保持沉默。然而福柯却认为性没有被压抑,反而得到了解放,特别体现在宗教对性的管制。在宗教忏悔中要求教士事无巨细的坦白,通过这种忏悔检查灵魂中的每一个邪恶细节,到达消除肉体享乐的目的。现在为了防治一些不正常的性行为,不是隔离或是忽视,而是对性进行研究、计算、说明、解释、人们谈论各种性,即从伦理的角度,也是理性的角度,将性作为对象进行管理,进行调节,使自己控制性。权力在这里并不是以法律或是君权的方式管理性经验的,而是根据话语体系管理的。相应的也产生了性方面的知识。
以上具体反映出福柯的两出思想。
首先是权力观。一般观点都认为权力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压制与被压制、支配与被支配的,特别强调君主的统治,机构的统治,上层阶级的统治、但是在福柯那里,权力并
不是某个机构或是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是一个没有主体的东西,人即是权力的主体,也是权力的客体,因为人既是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契约的一份子,也是受这种规训权力约束和塑造的一个个体。同时福柯也认为权力是无处不在的,它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因为权力在每一时刻,在一切地点、或在不同地点的相互关系之中都会生产出来。权力也不仅仅是一种压制的作用,还是生产性的,在《规训与惩罚》中监狱对犯人的改造、军营对一个合格的士兵的塑造,到工厂里对一个技术工人的培养、学校里对学生的规范等等,普遍地表现着权力具有的这种生产性的、创造性的功能。生产性的权力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驯顺了肉体,生产了符合规范和纪律的对象。

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
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且不是认识主体的活动产生某种有助于权力或反抗权力的知识体系,而是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成及其可能的领域。总之知识的形成和权力的增强有规律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权力的加工,实现一种认识的“解冻”;另一方面,通过新型知识的形成与积累,权力效应扩大。例如在学校、监狱、医院等处规训权力对肉体的训练与控制为教育学、犯罪学、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由于知识型的专家,如精神病专家、心理病专家、老师等为权力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型专家也在运作和管理中使权力效益扩大化。
感想: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和同伴的交流中,知道了我读书的问题所在,书的过于单薄,没有加深理解,所以在表达时不能准确表达出来。在读福柯时,我一开始读的是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特别不能理解,读得我非常痛苦,后来在和褚明浩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先读一下其他较易得书籍,他也解答了我再读词与物中的一些遗憾,指引我怎么读这本书。读书过程中的交流很重要,虽说不能把每本书读透,但是在相互交流中,更有助于书籍的理解。
我的状态在刚读福柯时有点不好,但在改变了读书的方式,状态好多了。读书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对于大家的众多思想著作,也有一个思想渐变过程,著作有深有浅,我们可以从易到难,这也增加了我们读书的信心。但是在遇到难时也要坚持下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进入布迪厄。
更新于6月22日

书单 :
福柯 《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规训与惩罚》《姓经验史》《词与物》《主体解释学》《知识考古学》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讲稿》、孔飞力的《叫魂》
内容:
从我的读这几本书来看,福柯的著作涉及语言学、医学、精神病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且研究范围之广,研究程度之深。正是如此,我感觉他的思想有点扑朔迷离,很难把握住,正如越完美的事物越难以掌握;因此从福柯的思想出发给福柯定性也是较为复杂的, 福柯认为自己的工作像历史学家,对历史文献和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探讨,但是他也认为自己与追求客观与真实的历史学家不同,自己所写的是杜撰,例如,疯癫史,监狱史。从《词与物》中可以窥视出结构主义的思想,但是福柯本人是反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研究都涉及了一些社会边缘化的人,如精神病人、罪犯、性变态人,并且在《主体解释学》中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但是福柯也反对一些人文主义的观点。如惩罚措施有残酷变为温和,是因为对人的重视。这些恰如美国人类学者对他的评价,福柯是一个非历史学家的历史学家,是一个非人文学者的人文科学家,是一个非结构主义者的结构主义。
我对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在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主要体现在《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中,而在《规训与惩罚》福柯是以身体作为研究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讨论的是权力如何依靠制约身体的“规训”程序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在《性经验史》福柯是以“性经验”作为权力关系运作的支点,关注性经验与这一权力机制的关系。
《规训与惩罚》中,福柯提出三种不同的惩罚权力运作方式,包括君主及其权力、社会共同体、管理机构。残酷的刑罚和公开处决标志了君主的权威;一套用文字记载的惩罚向人们传递一种犯罪符号;通过监狱机构的管理对罪犯打上驯服的痕迹,各自通过仪式、表象、操作展示权力的惩罚。从酷刑转到惩罚,直至监狱的诞生,由一种对外在肉体的折磨到作用于内在的灵魂,到最后对到肉体的训练一个转变。福柯认为这些都是实施权力的方式,是惩罚的权力技术,而规训这种惩罚权力技术,使权力到达最大化。在福柯看来规训权力不同于君主权力、不同于“符号-技术”的惩罚权力,即不残忍,也不作用灵魂,只是借助一整套的技术、方法、知识、描述、方案和数据,反作用于人体,对其训练、规范、创造,并通过一种精心计算的强制力来控制,使之驯服。并且“规训”即不会等同于一种体制也不会等同于一种击鼓,它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可以被各种机构接过来使用,例如医院、军队、学校、工厂等。规训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和运用,也使权力充斥在社会每一个角落,也相应的在医院、学校产生临床医学、教育学等知识。
《性经验史》中的求知意志这一卷提出了性与权力的关系。性表面上被权力压抑,与性相关的事务要保持沉默。然而福柯却认为性没有被压抑,反而得到了解放,特别体现在宗教对性的管制。在宗教忏悔中要求教士事无巨细的坦白,通过这种忏悔检查灵魂中的每一个邪恶细节,到达消除肉体享乐的目的。现在为了防治一些不正常的性行为,不是隔离或是忽视,而是对性进行研究、计算、说明、解释、人们谈论各种性,即从伦理的角度,也是理性的角度,将性作为对象进行管理,进行调节,使自己控制性。权力在这里并不是以法律或是君权的方式管理性经验的,而是根据话语体系管理的。相应的也产生了性方面的知识。
以上具体反映出福柯的两出思想。
首先是权力观。一般观点都认为权力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压制与被压制、支配与被支配的,特别强调君主的统治,机构的统治,上层阶级的统治、但是在福柯那里,权力并
不是某个机构或是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是一个没有主体的东西,人即是权力的主体,也是权力的客体,因为人既是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契约的一份子,也是受这种规训权力约束和塑造的一个个体。同时福柯也认为权力是无处不在的,它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因为权力在每一时刻,在一切地点、或在不同地点的相互关系之中都会生产出来。权力也不仅仅是一种压制的作用,还是生产性的,在《规训与惩罚》中监狱对犯人的改造、军营对一个合格的士兵的塑造,到工厂里对一个技术工人的培养、学校里对学生的规范等等,普遍地表现着权力具有的这种生产性的、创造性的功能。生产性的权力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驯顺了肉体,生产了符合规范和纪律的对象。

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
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且不是认识主体的活动产生某种有助于权力或反抗权力的知识体系,而是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成及其可能的领域。总之知识的形成和权力的增强有规律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权力的加工,实现一种认识的“解冻”;另一方面,通过新型知识的形成与积累,权力效应扩大。例如在学校、监狱、医院等处规训权力对肉体的训练与控制为教育学、犯罪学、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由于知识型的专家,如精神病专家、心理病专家、老师等为权力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型专家也在运作和管理中使权力效益扩大化。
感想: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和同伴的交流中,知道了我读书的问题所在,书的过于单薄,没有加深理解,所以在表达时不能准确表达出来。在读福柯时,我一开始读的是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特别不能理解,读得我非常痛苦,后来在和褚明浩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先读一下其他较易得书籍,他也解答了我再读词与物中的一些遗憾,指引我怎么读这本书。读书过程中的交流很重要,虽说不能把每本书读透,但是在相互交流中,更有助于书籍的理解。
我的状态在刚读福柯时有点不好,但在改变了读书的方式,状态好多了。读书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对于大家的众多思想著作,也有一个思想渐变过程,著作有深有浅,我们可以从易到难,这也增加了我们读书的信心。但是在遇到难时也要坚持下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进入布迪厄。
更新于2015年5月13日
书单:吉登斯《失控的世界》《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的分析》《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自反性现代化》《现代性的后果》等

内容:
我这个月读的是吉登斯的作品。总的来说,吉登斯是一个多产的社会学家,著有非常多的作品。正如吉登斯自己所说,前期作品主要是对古典社会学理家的思想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思想大厦——结构化理论,后前主要是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关注全球化和高度现代性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并引导大众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吉登斯始终坚持二元化,不从单一的维度思考问题。在理论上要考虑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代相吻合;对现代社会而言,要考虑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此,我在这里主要谈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全球化。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针对社会学上的一些主流思想(如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进化论)所提出的,认为当代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把传统上分裂对立的“结构”与“行动”二元图示整合起来,已形成一种动态的结构化过程。在社会学界一直存在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争端,即一面是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强调结构),另一面是解释(社会)学(强调人的行动与意义),这些都强调一种对立。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结构的作用。认为社会行为受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规范外在于个人的意愿并具有权威性质,正如涂尔干所倡导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用社会事实研究社会事实,主要关注在社会事实,即社会经济状况或是宗教等等,社会事实是外在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其特性是对个体的强制作用。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能动作用,认为所有的社会整体都可以化约为个人的逻辑性堆砌,也就是社会整体只是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集合体。
对此,吉登斯进行批判。在他看来,这类都是社会二元论的表现,这类理论是将社会与个人,宏观与微观对立起来,人为的将社会与个人变成非此即彼的关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论和学者都是站在这两个极端说话的。大多数的人希望找到一种综合路线,吉登斯的研究也属于其中的一种,但是吉登斯也不是简单的进行叠加和综合。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可以说是这两条路线综合到一块的有益且富有成果的尝试。在吉登斯看来,认为在生活世界中社会系统与个体行动是非常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在社会学理论中不应将它们割裂开来,主体与客体,微观于宏观的两分法并不构成什么二元论,而是一种“双重性”也就是“结构二重性”。
结构二重性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简单的、机械地结合。吉登斯在书中将结构定义为:作为社会系统的特性组织起来的规则和资源,或一系列转化关系。不断纳入结构的社会系统则包含了人类行动者在具体情景中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跨越时空再生产出来。考察社会系统的结构化过程,意味着探讨诸如此类的系统在互动中被反复生产出来的方式。这些系统的基础,是处于情景中的行动者可认知的活动。这些行动者在行动时,利用了丰富多样的行动情景下的规则和资源。通过这样一段描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结构二重性,不同于以往社会家提到的结构(是外在于个人之外的社会),也不同系统(社会系统是由“情景化得实践”组成的,而结构可以分为规则和资源,只有不断参与到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情况下,结构才能在时空中出现,结构只是一种“具体化”的存在)。结构是个人相互作用的媒介和结果,它既然产生于某种社会情景下的人的活动,那么必然会受到主观的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会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结构化就是在在这种社会实践之中,结构实现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吉登斯在这里以语言为例。
总之。结构化理论告知我们社会对个人的作用不仅仅在与制约,还有促进的作用;而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不可能是自我意思的,不是一定是有意义的活动,或是能被解释的活动,其行动有可能也是在社会框架下产生出无意识的结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支配与从属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现代性是在结构化理论上提出的,吉登斯所定义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在17/18 世纪出现在欧洲,并在往后的岁月里,程度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这只是一个狭隘的观点。对于古典三大家对现代性的欧洲社会的研究,都是从单一的维度来看待的,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的角度对现代性做出解释和展望的;涂尔干是从工业主义;韦伯是从理性化失范角度看待的。而吉登斯在批判的三大家的基础上,联系当代社会,提出现代性的四个维度,并且认为每个维度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作用的。四个现代性的制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军事力量。资本主义是指竞争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形成的商品生产体系,它构成第一个制度维度。由于生产中物质力量与机械的广泛应用而重塑的社会关系形式———工业主义是现代性第二个制度维度。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相结合,以技术的适应性改进增加了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整合劳动力和技术生产的生产流程得以形成。集中化场所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勾结,扩大了工作地的行政监控力量。监督是现代性第三个制度维度,它指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时空安排的控制。现代的监控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信息控制之上的间接控制。军事力量,即对暴力工具的垄断成为现代性最后一个制度维度。在这里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竞争为工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注入动力,而工业主义反过来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联合起来形成“工业资本主义”,同时,对于工业化生产、军事力量和民族国家而言,监控的作用也提供最根本的,这些组织的运转离不开监控的实施,另外工业与军事结合,形成当代社会的“军事工业主义”它不仅急剧改变了军事力量的性质,使之进入核武器时代,而且还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性质,使之成为工业化战争。
对于这四个现代性的制度,吉登斯还结合全球化进行重新阐释,在全球化中表现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能都会互相影响。在吉登斯看来,全球化并不是经济的全球化,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政治、文化等。四个现代性制度在伴随着全球化的过程中,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分化,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并引起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等等,但是这不是按照有序发展路线,它也会带来严重的风险,例如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战争等等,正如许多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这个世界,可以通过科学的视角来审视世界,也就越能更好的控制世界,但是事实上,我们不断去认识世界,却越来越明白未来是不确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虽然古典三大家也认识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而危机,涂尔干认为社会组织或是职业组织是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效机构,且共同道德和情感才是维护社会团结的有效手段;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避免阶级矛盾;韦伯则认为人类会走进自己所建造的理性牢笼,具有悲观主义。但是吉登斯认为在面对现代性危险时,批判的吸收前者大家的思想,从多维角度出发,针对四中制度,要有积极的激进态度,人们应该采取各种社会运动,不能任凭现代性的恶果发展。对此,他提出几种社会运动——生态运动、劳工运动、和平运动、民主运动,通过这些社会运动解决现代性所带来的风险。


感受:首先,我要做自我检讨,这个月读书有点零散,没有集中读,知识点也比较细碎,所以在做总结报告时也没有头绪,感觉很乱,有很多东西,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图书馆才能静下心来看书,不在图书馆的时候,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其实离开书本,自己的内心也很空虚。对于这次很不满意,在接下来的时间,自己要好好定下来,就像贺老师说的,要坐得住。
其次,这个月是吉登斯,但是其著作广泛,接下来是在选取几本读读,在进入下一个社会学家。


更新于2015年4月8号
书单:齐美尔《现代人与宗教》《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历史哲学问题》《货币哲学》《叔本华与尼采》
韦伯《经济通史》
布莱尔《法律的运行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塞尔兹尼克和诺内特的《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内容:这段时间我主要是读齐美尔,读了关于他的几本书,第一感觉是他的文笔优美,内容富有哲理,但是在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有点让我琢磨不透,对齐美尔的深邃哲学思想时而赞同,时而诧异。总之读起来有点吃力,但是又有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我也硬着头皮一直读下来。齐美尔对社会现象中的人,钱,现代生活方式,历史,宗教,男性和女性等都有研究,特别是货币。
在对历史进行探讨时,齐美尔提出历史是不能复制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资料的拼凑,它是客观实在的,是现实世界存在的一部分。历史学家虽然注重事实,哲学家注重思考,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主观思想的历史学家,在编撰历史书籍或是回顾历史,阐述历史时都会带有主观价值在内,在此过程中,历史不是过去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在按照历史学家所构想的框架安排历史事件的,是有着一套历史逻辑顺序在内的。对于事实中的历史来说是没有一套逻辑演绎方法,更不可能按照这种逻辑演绎方法展开。而未来历史发展是沿着过去历史发展线路展开而来。我想即使尽最大的努力再现历史,也或多或少有些偏离。当然也可以看出齐美尔对人的意志思想是及其看中的。有时,我感觉人的意志思想把人带到一个精神世界中,而人的肉体又把人带到现实世界中,这是截然相反的世界,却又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是精神世界带动现实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引发精神世界呢?在马克思看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但是在齐美尔看来人的意识意志是一种独立事物,不会与客观存在一一对应。在这里体现出齐美尔的哲学观,即先验观念的认识论,他认为,人的认识不断发展,总是意图获得更多可能,但是在实践中确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反过来使自己偏离了原先的轨道。
正如上述所说,宗教也如此,宗教本是我们的精神依赖,但是却随着宗教神秘面纱的揭露,宗教也正在失去那种神圣的光环,对其信仰也不如从前那般虔诚,这也是现代人身上所缺失的。现代人理性的生活,诸多事物都是用理性计算出来的,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随着理性的发展,带来的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有点类似韦伯的理性悲观理论;并且随着自由理论的发展,现代人也突出自我,强调个性。这些都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少一种纽带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非人格化。最开始是宗教(集体情感)作为一种纽带联系着,而现在这种纽带关系逐渐瓦解。齐美尔认为是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中有着宗教的共同基调,例如在孝顺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忠心耿耿的爱国者与其祖国的关系、合格的士兵与其队伍之间的关系、统治阶级与其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所反映的顺从,是基于主体者自己自觉的,并不是被迫或是压制的,这就种宗教的共同基调——信赖、信仰。同时,齐美尔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才产生社会,不同于一般观念所认为的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与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密切联系的社会有机体,这种有机体社会一旦脱离某种基调就会发展成超越的客观存在,也就产生宗教。如果没有宗教信仰,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之瓦解,社会也不复存在。正如涂尔干的宗教观念,涂尔干认为宗教的集体情感维护社会团结,促使社会整合。
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宗教的讨论,都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齐美尔认为,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特别是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主观分化和客观文化越来越疏远。主观文化也被称为个体文化,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而客观文化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技术、组织、团体。制度等。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但却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每个方面。客体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只有在其以观念的形式进入个体,被个体吸收并内化,即成为主观文化的一部分之后,才能实现。但是现在客体文化一经产生,便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力,不再受其创造者的控制,而是凭借自身的生命力发挥的作用。在齐美尔看来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存在严重的对立:创造性精神的亢奋和毫不疲倦的生命力,与其僵化的死板的产物的不可思议的反作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虽然人们保持着创造和更新客观文化的能力,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看,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倒性优势却越来越明显。也就表示现在我们的个人能留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我们越来越不了解我们所创造的世界,反过来也会我们创造的世界所控制。类似韦伯的论调——我们越来越陷入理性的牢笼,比如韦伯所说的官僚制,一开始是为我们所用,但是却越来越要求我们去适应这种制度,我们的生活反被这种制度所约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每个人所创造的东西只是客体事物的一部分,越来越与个人相分离,越来越脱离个人的整体性,使个体越来越难以把握和控制客观文化的能力。同时精细的劳动的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工作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劳动。所以世界不断发展,主观文化相比客观文化却在退步。
在齐美尔的《货币哲学》一书中尤其体现出这种文化悲观论。货币的发展是虽在我们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复杂,交易越来越频繁的前提下产生的。齐美尔认为货币具有实物和功能的双重属性,一开始货币的价值是依附于实物上,双方的交换可以直观而明显的反映出价值等而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但是后来随着交易日益频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越来越纯粹,逐渐脱离了其原本的与实体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功能价值。正是如此,货币作为一种没有内在价值的手段,而货币作为手段而交换到几乎任何物品,既是可以用货币兑换成任意一种有价值的物质,由此货币便逐渐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甚至是个体价值的标准(个体的劳动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以客观化、平均化和量化的导向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来。就像西美尔所描写到的:“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是不带任何色彩的,是中立的,所以货币便以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自居,成了最严厉的调节者。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的余地。事物都以相同的比重在滚滚向前的货币洪流中漂流,全都处于一个水平,仅仅是一个一个大小的不同。”这使得任何不同质的东西都可以量化,没有质的区别。同样货币经济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内在维度不再必需,人与人之间本身具有的情感维系被无情而冷漠的人与金钱等诸如此类的抽象物质关系所取代,人与金钱亲近了,人与人之间却疏远了。这里客观存在的货币,对人和它对其它所有东西一样。而我们生活中对其他物质的需求就转变成对货币的需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人对金钱的欲望不断增强,对金钱的无比崇拜,乃至拜金的狂热程度,方向无论是对金钱无比的崇拜乃至达到拜金等狂热程度,使得本来是作为手段的目的却在追求过程中变为目的。而人在生活中就缺乏了生命的感意义,觉得生命的价值要随之颓萎,我们的内在价值都被金钱给冲淡了,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外在化的金钱交易。就好像货币本是为了我们便捷交易,却在发展的过程中,货币自身独立并快速发展开来,它充斥着我们的而生活世界,以量的方式战胜质,让手段超越目的,最后控制我们。
在叔本华和尼采这本书中,主要是一种关于思想家的哲学,来表现西美尔的哲学观点。他不同于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观,更像是康德的哲学观。在阐述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观时也不能脱离作者的主观价值,所以这不是讲述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观,而是讲述作看自己对这些哲学家思想的看法。在论述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齐美尔自己的哲学观,尤其与叔本华所不同的是齐美尔关于生命的态度。叔本华作为生命哲学的奠基者从意志的角度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但是,在对个体生命的体验中,他察觉的却是生命的痛苦和无聊。在生命价值的最终图景中苦难占据了绝对优势,由此生命意味着悲剧。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从肯定生命走向了对生命的否定。齐美尔作为生命哲学的后来人,从对生命终极悲剧的解读中重释了生命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批判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两者都用悲剧来指称生命,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态度。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里,意志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人的意志不断驱使着人有拥有到不拥有,幸福是拥有的瞬间,不能持续,所以悲观。而齐美尔认为拥有和不拥有不是绝对的,不是结果,他强调是过程,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幸福,在接近拥有的时候是不断靠近幸福的最高点。



感受:刚开始由于过年,感觉来了之后都没平复自己的心情。现在感觉过年的那种气氛很遥远,心情也恢复平静。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过多的烦躁,可能是因为读齐美尔的书吧,虽然书读起来很晦涩,很艰涩难懂,但是语言的优美,对生活现象的描述还是很吸引人,而且能使一颗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把读者带入他的精神世界,来一场心灵的沟通,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以净化;当然,齐美尔的哲学思想不断的冲击我们的大脑,诱发我的大脑进一步的思考;而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不断扩展我的社会学观点,觉得社会学越来越有趣了,感觉社会现象复杂万千,但是并不神秘,都是可以解释的,有历史的解释方法,有经济的解释方法,有哲学的解释方法等等,非常有意思。
在读书时遇到很大问题,对于富有哲学气息的社会学家齐美尔,他写的东西太过于抽象,对事物的描述也是如此。整体读下来,感觉自己没着地,还在漂浮着,找不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在读每一段时会深陷其中,导致我读着读着就把每段都分开了,而没有一章或是一本书的逻辑脉络,读起来自己的头脑有点糊涂,思绪不清楚。
在总结报告中,我尝试着不再去翻看自己所看的书,凭头脑中的印象来写总结,可是结果不是很理想。很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者的思想或是作者的意思,却在头脑中找不到那些词语可以表达。我觉得这是我总结过程中一大障碍,不知是不懂,还是其他原因,在某些地方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下个阶段是把剩下的读完,结束古典四大家,并对这四大家的思想做个总结,以便加深自己的思想。
书单
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原始分类》
《孟德斯鸠与卢梭》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内容:
读了涂尔干的书,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感觉对这个社会有个重新认识,也颠覆了我对社会的看法。我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有好多东西是不会去想它怎么来的,总是理所应当的觉得就是这样,就好比我们经常接触的关于分类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分类就是把某些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归为一类,我对看到的事物依据事物的性质自然而然的进行分类,好像是自发形成似的。但是在涂尔干的《原始分类》中,对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某种的独特的方式(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又是在哪儿发现这种方式这个问题出发,涂尔干对原始的几种分类包括澳洲部落、祖尼人、中国的分类进行分析,他指出:分类绝不是人类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自发形成的,人性在其肇端并不具备分类功能所需要的那些最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事物有个认识并进行逻辑的分析);分类图示(分类逻辑体系)不是抽象理解的自发产物,而是某一过程的结果,而这一过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外来因素组成的(社会因素)。\
\他认为人们是以社会的形象来认知和想象世界,他们首先对自己及其所属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把这种划分群体的办法运用到宇宙间一切事物进行分类。对此他不仅认为分类是源于集体生活,反映社会的结构,同时也认为概念即范畴(厉厉分明的一组事物的观念),比如空间、等级等慨念也是来源与集体生活,并反映社会结构,因为范畴都是基于分类而来,而类别的外在形式,还是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起源于社会。但是在《原始分类》的最后又强调情感的作用,认为决定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在更大程度取决去情感而不是理智,并把范畴看做心灵内容,虽说集体情感是社会赋予人的,而分类根源于社会,但人自身也存在个人的情感,这点感觉过于夸大情感的作用。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涂尔干尤为重视道德和宗教的作用,认为社会通过集体意识内化与个人意识中,使人感到对社会的规范的服从不是强迫性,是自愿的,从个人的内部加以控制。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通过述说职业伦理的由来及其作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财产权和契约权的起源这三个部分来阐述他的道德社会学思想(职业伦理、公民道德),并将此与伦理学进行区分,以及加深对道德社会学的看法。职业伦理具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属性,不同于以天生的人性为基础的个体道德准则规范和国家道德规范。既能更好将分散的个人结合起来,也更更好的接触到个人相比国家。职业伦理作为一种道德,其稳定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会各个领域秩序的稳定,有利于遏制社会冲突。再次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需要一个中间机构调解,职业群体作为一种次级机构可以有效的制约国家对个人的专制,并且使个人从国家中解脱出来,同时使个人有组织的结合起来,防止社会的动荡。这不仅需要职业伦理的制约,也需要公民道德规范的制约,保护国家那种集体意识如爱国主义对抗外来的侵略。对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宗教起源进行解说,表明道德对人的制约作用,并表现在人对物的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否定了自然权利学说和功利主义学派的有关天赋人权或利益的最大假设。
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涂尔干讨论了外婚制,结合婚姻和氏族来探讨,来揭示出乱伦禁忌为什么存在及其起源。乱伦禁忌不是人类本性和社会本性使然,而是有其历史缘由,而且在某段历史时期上也存在允许近亲结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乱伦禁忌。从原始来看,每个氏族都有其信奉的图腾,对外来的图腾就没有其信仰的基础。而血作为一种神圣物品,与血有关的东西或是人都带有神圣性,凡人是不能接触的。然而每当女性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开始出现带血的现象,因此女性就被视为神圣的,所以女的到了一定时期,男的和女的要隔离开来,以避免神的惩罚。但是两性结合又是必不可少。以上的种种原因也就产生本氏族的女人和男人要与外来氏族的男人和女人婚姻制度,也就是外混制。这其中也是宗教在发挥作用。

韦伯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从一开始就提出为什么在西方世界曾出现朝着具有普遍性意义及价值的方向发展的某些文化现象,在艺术、建筑、科学、法律等方面西方都得到发展,并具有其独特的发展体系。进而提出资本主义在西方的独特发展之处,否定其他地方认为资本主义是无止境的营利欲,因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营利的欲望和对金钱的无限追求,相反他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理性的营利方式,理性的追去金钱。之所以西方发展出这种资本主义特性,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的形成,而这种形成更是由于人们采取某种实用--理性的生活样式的能力与性向。但是以上这种能力与性向是与宗教伦理相关联的,对此对应本文标题,来探讨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 韦伯认为基督新教的教义从不同方面教导人要为上帝的荣耀而工作,对于那些坐食者加以排斥的。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否定了天主教那种可以通过善功和购买赎罪卷的方式代替或抵消自己的罪过,以及那种在心中保持虔诚,与尘世相分离等学说,而主张入世的禁欲主义。在禁欲主义下清教较之加尔文教更甚。清教把劳动作为人生的追求的目标,要从始至终都要劳动,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是罪恶,是不会增加上帝的荣耀,反而是消减上帝的荣耀。劳动是禁欲的途径,唯独通过劳动才可获得上帝的荣耀。任何游手好闲、无节制的人生享乐是违反禁欲主义。在加尔文派看来,它主要强调恩宠论和预定论,认为人类是为上帝而存在,一些造物者都要服务于上帝的荣耀,上帝都已选定好了要恩宠的人以及要受处罚的人,在这里有种宿命论的感觉,带有点消极观,但是人是不知道谁被恩宠,谁要受到惩罚。所以人还是要积极的劳动,通过财富的增加表明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宠。上述新教伦理都是信奉天职观和入世的禁欲主义伦理观,这些新教徒把劳动职业视为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对职业道德规范必须遵守,表明自己对上帝的心意。但是其中派别对选择职业的看法有所不同,路德派的职业观认为职业是上帝以安排好的,无需更改,在乎职业的种类是没有意义的,追求超出一己之需的物质利益,必然是欠缺恩宠的表现。而在清教看来人要各司其职,只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职位才能使财富合法的增加,这也是更好的增加上帝的荣耀的一种方式。不管怎样,在韦伯看来,以前的那种消极的、被动的自由劳动是不能产生这种资本主义的生活样式,反而是在新教伦理的这种观念的指引下,积极的,主动的,并且遵守信用、保持谦卑、努力奋斗、从善节俭的行为才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不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本,也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本文中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就是理性。在最后,韦伯也看到了巨大的财富对人的侵蚀作用,对此也是无法避免的。
由于我看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时不是很懂,隐约感到是一种以法律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的,而且其中贯穿着韦伯的理性观点,有理智的理性和情感不理性,还有形式的理性和实质的理性,我打算结合其他韦伯写的有关书籍进一步理解本书。
感受:
1、我的读书状态起伏较大,时好时坏,总体上感觉比上次好些,就像贺老师说的不怕慢就怕站,我现在在慢慢静下心来看书,虽然有时把书关上,就感觉什么都没有的感觉,但是在读书汇报上,我听懂了他们所讲的,也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可能研二还没听懂,主要是因为我还没开始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吧,看到师兄师姐们的表现,我非常佩服,由心的羡慕。
2、我的缺点在与记笔记上,这次我看了哈学姐的笔记,我感到那才是笔记,有各种颜色的标记,有许多自己的疑惑及其自己的观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他们是在思考每一本书,而我却总在记笔记上打折扣,在笔记上只是摘抄自己觉得重要的观点,或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观点记录下来,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这方面做不好,我想继续学习,找到一种好的记笔记方法。
3、接下来我想把韦伯的书读完,讲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与韦伯的做个比较,同时也涂尔干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做个系统的总结。

2014.9.5-2014.10.20
书单
柏拉图 《理想国》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北京出版社《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
涂尔干 《社会学的方法准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论》、《自杀论》


内容
一开始对社会学不是很了解,学姐就推荐《西方社会学理论》两本书给我看,先让我对社会学上的大家有个初步了解,的确,在这两本书的指引下我知道了一些西方大家及其他们的主要社会学理论,在接下来就按照书上说的大家们,一一看他们的专著,对他们进一步的了解。
涂尔干在上面几本书中,都着重说明社会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以及怎样来研究社会学。在《社会学方法准则》中,具体讲的关于研究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并确立社会学的的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而在剩下的三本书中,涂尔干就是用他所创造的方法来研究具体的社会对象,比如图腾、分工、自杀等,从而发现社会问题及其原因,进而的得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他是极具社会现实关怀的人,也因此他致力于研究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解决社会问题。在以上四本书中,他提出几组重要的概念,例如:正常现象和非正常现象、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一根据社会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分为正常现象和非正常现象,对于正常现象来说,是一种常态,而非正常现象是一种病态,是社会问题所在,而又因为正常现象是普遍的,易于研究,通过研究正常现象及其原因,认识病态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病态现象的方法。例如自杀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各个社会中都存在着这种自杀现象,但是在某些时候自杀率忽增忽减,就是不正常,那么就需要找出为什么存在这种现象,怎样来解决这种忽增忽减的问题。二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的是机械团结,一般出现在不发达的社会,建立在个人 异质性和社会分工基础上的是有机团结,一般出现在发达的社会,同时这几组分类也是为研究社会现象所作的科学分类。
此外,在以上他的四本书中也主要是围绕社会事实(社会现象)、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社会团结、社会分工、社会道德、集体意识来展开的。对于任何社会事实来说都要把它当做一个“物”来考察,要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尽可能的排除主观成见,要知道科学是通过隔离常识赢得的。 例如自杀现象,对于我们来说自杀可能跟多是与个人因素有关,认为自杀是自己所为的,是自己想的,但在涂尔干看来,他认为自杀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社会都存在自杀,即使人们早已不在是以前的人们了,即使社会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转变,也都会有一定的自杀行为发生。继而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进行分析,运用共变法(对社会现象的内在关系进行比较)和比较分析方法。认为种族、遗传、仿效、精神疾病等心理因素和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与自杀有关,但是也不是必然性的因果关系,而是隐藏其背后的是社会整合程度,集体意识等因素有关,社会整合整合程度高,集体意识强,那么自杀率就不会高,相反自杀率就高。在这研究研究任何社会事实都要把它放在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下研究,更具有客观性,而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环境。
社会分工这一现象来说,人们更多的关注社会分工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变人们的生活现状,完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而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工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是社会的有机团结。分工越发达,集体意识越弱,个性越突出,但是个人,或各部门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正是集体的“协调一致”即和谐统一表现为分化,正是人人有别,才产生相互依赖,才形成有机团结,也正是社会才得以维持下来,有分工才有社会,有社会的存在才有个人的存在。
宗教现在普遍存在于社会中,在人们看来这是宗教是个人信仰问题,无关任何其他的事。亵渎宗教是一种违法的事,或是一种违法道德色事,在人们心中也会引起愤怒之情。然而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是一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是社会力,是一种非人格的和匿名的力量,是社会将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形成各自的宗教。在研究宗教这种现象,并没有孤立的进行研究,而是把它与法律、道德规范联系起来,在涂尔干看来,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都或多或少的与其他学科有关系,何况社会这种复杂学科,更是与其他学科脱离不了关系。宗教也不是人们心目中那样,而是客观存在于任何时代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也脱离那种神秘性,也不再是对神灵和自然的崇拜,曾显出一种体系化的人们可了解的学科。即使如此,现在社会依然存在对宗教的膜拜,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如此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呢?有人说是违反教规会受到神的处罚,但是现在科学也揭示了神在社会中是不存在的,那么是什么强制人的思想呢?涂尔干说要先知道宗教是什么,经过时代的更替,是什么因素让宗教任然保留下来,对此,他指出现在的宗教都夹杂着许多复杂因素,人们不可能一一发现,一一解释,那样也只会增加研究的难度。但是必然存在的东西即使社会在怎么变化也会存在的,而原始社会相比较现代社会而言,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也容易发现宗教的痕迹——图腾制度,并且现在社会也是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的。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从研究图腾制度开始,根据其特点及其作用,找出宗教是什么,为什么出现,又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在澳大利亚阿兰达部落中,对图腾制度进入深入的研究,发现部落的成员对图腾的信仰以及膜拜是极具传染力的,任何和图腾有关的事物都具有神圣性,是不可侵犯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图腾符号。图腾制度是每个部落所具有的,只是每个部落的图腾不一样,但是即使图腾符号不一样,也都对图腾保持崇拜。并且不定期的也会举行仪式。有人认为对图腾的崇拜是基于对自然的崇拜,在那些人看来火山爆发、雷雨、大风、地震等自然因素不知是什么,希望借助对这些自然之物的膜拜减少他们心中的恐惧。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对灵魂的膜拜,因为最开始的人类解释不了睡眠、噩梦等现象,认为这是灵魂在出没,形成一种泛灵论。而涂尔干却用事实来证伪这些观念,来说明图腾制度的背后是关于一种匿名和非人格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引导成员的行为,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仪式。这种力量不同于自然之力,不同于个人之力,是人们聚集起来的一种凝聚之力,是社会力,存在于群体之中,存在于部落之中,存在于社会之中。这种力将世界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神圣事物体现这种集体力量,平时群体成员都是过着世俗的生活,久而久之就会缺乏一种活力,而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非常的热闹,与平时生活完全是两样,成员自己好像都不是自己了,像是其他人,这时人们都感觉到神圣力量。涂尔干认为这只是图腾仪式强化了集体意识,每一次的仪式都是对集体意识的恢复和维持,这也是图腾制度的功能。
不论是在自杀,还是社会分工,还是宗教,这些都揭示出集体意识的重要性,而集体意识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作用。自杀反常,失范分工这些都是因为社会整合性不高,集体意识较弱造成的,涂尔干认为解决的方法是职业团体,在职业团体中,人与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集体意识也较为突出。正是宗教产生道德规范,并从宗教中引出法律,更好的指导人们行为,以便更好的生活,也是集体意识是人们屈从于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双赢(既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从以上都可以看出涂尔干的社会关怀,虽然涂尔干重视社会事实,从社会结构出发,忽视个体性,但是涂尔干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所主张的要抛弃主观偏见,改变先入为主的观念,把它作为一种物来看待,在当时极具开创性,也为社会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感受
1、我非常感谢学姐张雪琳的帮助,是她让我知道这个读书会,并指导我读书。我之前没有接触社会学,不知道它是什么,加之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大家们的书,一开始很是迷茫,不知怎么读,从何读起,很幸运的是学姐教我怎么读,积极的帮助我解决困惑,让我很快的进入读书状态。
2、对于这次的报告会我既是憧憬又是害怕,更多的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事实也证明我是做的不好,在报告会上,我看到大家做的很好,能很好把自己读的书总结起来,有的人甚至从所读色书中以自己的观念来解读,我很是佩服,同时感到自卑,我发现与他人的有大的距离。有时也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做的不好。我想我还是没有读进去,老师说的好:不怕慢只怕站。读书就应该一心一意,不能老搞这,又搞那。我想有自卑,也就有压力,有压力也有动力。我要想师兄师姐们看齐,想同伴的多多学习。
3、在读书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做笔记了,笔记还真是不知怎么做,怎么样有利于自己最后做总结,感觉自己做的最多的抄书本上的话,抄的多,看的少,抄的多,思考的也少,怎样做呢?是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把它抄下来,可是在看书的过程中为啥没有自己的想法啊?怎么没有扩展性的思维,难道是自己读的太少,自己还不是读的很深入,其实大家们的书还是很难理解的,有时我读的也不是很懂,说也奇怪,自己读时没发现什么,但他们提时,却生有感触。总之呢?我自己读书状态不佳,希望下一次有多改进。


更新至2015年2月6日
书单: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内容:看了近一个月的马克思,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只能说是翻过一遍,对其精髓之处不甚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三卷的大致内容-资本论,也就是围绕资本来讨论,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并不是指所谓的商品或是货币,而是指能增值的资本,在市场上所购买的劳动力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相结合时才成为资本。资本为什么能产生额外的价值,并不是钱能生钱,或是在市场交易时通过欺诈手段来买卖商品而获得额外的利润,这都只是事物的一种外在现象,是用现象来解释现象,并没有揭露事物的本质。不同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于可变资本,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来源于生产过程,而不是流通过程,进而揭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也是工人阶级被无情被剥削的历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一直也伴随着阶级矛盾的存在,且总有一天会爆发,预示着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的到来。
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就提出很多基本概念,从概念入手,向我们展示商品、货币、劳动力、生产资料、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劳动剩余价值理论。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商品具有有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具有价值,包含人类劳动,耗费人类的劳动力,即商品的价值。而商品要进行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即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但交换价值不同于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有不同的用处,具有质的区别,而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是一种量的差别,与使用价值无关,商品的交换价值相等是凝聚人类的无差别劳动量是相等的。所以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载体,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转化而来,劳动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具体劳动是有用的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改造自然的一种劳动。价值是凝聚着人脑中无差别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式中都表现为等同的人类劳动,具有等同的意义的劳动,是一种抽象劳动。进而也可以看出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之物使之具有使用价值表现出来,而社会属性通过私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人们劳动所创造的物在交换中就不是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而是人们之间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这也是私人劳动的社会属性。人类的劳动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使得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反映在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上;不同种的劳动的相等这种社会性质反映在物质上不同的物即劳动产品具有共同的价值性质上,也就是说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是商品的拜物教的性质,而商品本身也不是简单的物,背后所隐盖着其他各种关系。
货币作为特殊的商品,不仅货币自生具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是人类的劳动物,凝聚人脑中无差别的劳动。一开始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后是一物与各种不同物的交换,到最后是货币与各种物之间的交换,在后两者交换中,是物或是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因为具有相同的价值才能进行交换。商品在交换时,不可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让渡使用价值得到价值,另一方让渡价值,得到使用价值。正是商品交换在不断扩大的市场贸易中不断扩大和深入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最终以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表现出来,在外表上看,货币就是充当价值,具有价值尺度,可以通过货币或是共同的价值尺度计量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货币的产生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也具有其他手段,把不需要的物卖出去得到一定的货币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还具有支付手段,结算债务;储藏手段等,根据社会生产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货币不同手段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购买自由劳动力,货币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资本也随之产生。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劳动者只拥有自由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获得一定的货币,来购买生活资料。而劳动力又不同与其他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在一定时期是保持不变的,但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却是可以变的。资本家用资本购买劳动力,使用劳动力,而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的是活的劳动,是活的劳动力与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使得价值得以增值。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把这个增值过程,称为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资本家在预付一定的资本后,经过生产得到的商品在市场卖出,收回比原来更多的货币。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回自己的资本,还得到更多的资本,在马克思看来这不是庸俗经济学家所认为是资本家的狡猾,通过欺诈手段在交易时提高商品的价格得到的,不是他们所说的在交换价值中产生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通过价格表示,得到更高的价格。也不是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因对资本的混淆所说的是来源于资本本身,而是来源于可变资本。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等那部分资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只是改变外在形式,并把这称之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改变自己的价值,并在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剩余价值,这是可变资本。资本家预付的资本包括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但是回到资本家手中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在预付可变资本时,是等同于劳动力的价值,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中必要劳动资料的价值,而正如上面所说的,价值是抽像劳动创造出来的,即有生产社会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一定的量,但是劳动力在资本家手中,运用各种手段来使用劳动力,并没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使用劳动力,而是不断缩短必要社会劳动时间,增加相对的劳动时间,而除必要社会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是没有支付的,这对于资本家来说是无偿的,最后相对来说,也就多了剩余价值。产生剩余价值这部分劳动称为剩余劳动,代表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称为剩余产品,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真真目的也就是想得到更多的剩余劳动,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更多的剩余产品。
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等于剩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比,等于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所反映出资本家的剥削程度,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和),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强度等方式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这里面也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而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是通过以较少的时间生产出工资的等价物的各种各种方法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与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而就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来说,机器化和协作这种社会组织是最具代表性的,协作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基本形式,也是资本所带来结果,是资本让工人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工厂中,并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生产。
在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中,有一部分作为资本在投入生产,有一部分作为收入进行消费,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价值增值的狂热追求者,其动机是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值,也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才受到尊重,才有历史的存在感,通过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而随着资本主义的方式、积累和财富的发展,资本家不再是资本的化身,他还有禁欲思想,节制自己的消费。对于不断产生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断扩大资本并维持原有的资本,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不断的占有也就表象为对资本的不断自行增值。也就是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
以上主要是商品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劳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货币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等。
除开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商品生产来说,商品的再生产和社会总生产过程更为复杂。在商品的再生产中,不仅需要生产过程,也需要流通过程,不断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商品,通过流通在转化为货币,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是商品不断生产过程,包括两个流通过程和一次生产过程的不断循环。而不论是流通过程还是生产过程的中断都会阻碍商品的生产过程。资本在这些过程中,就表现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通过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在进而又转化为商品资本,是资本形态不断变化和资本不断循环,是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后,也按照这样的循环方式不断改变。资本的周转时间就包含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进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会影响资本的周转时间和次数,从而也影响资本的扩大和生产。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一对很重要的概念,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马克思认为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就是没有弄清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导致一些错误的经济观念。全部的资本都是处在不断流通之中,但是资本部分流通这种独特的流通,进行流通的是它的价值,不是使用形式上的流通,如果流通时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转移价值,并于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产品中去的价值一致,在它执行职能的全部时间内,它的价值总有一部分固定在里面,这部分资本就是固定资本的形式,而在生产过程中预付的资本的其他一切物质组成部分,则形成流动资本。也就是不变资本不一定是固定资本,例如资本家购买的机器是固定资本,也是不变资本,但是资本家购买的原料就是流动资本,是随着生产过程的全部转移到所生产的商品上,也是不变资本,同时劳动力是作为可变资本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也是每一次的工资的预付而消耗的,是流动资本。要使资本不断的循环,就要不断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而流动资本是会随着每一次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在周转回来,但是固定资本是个在一个长期的是时间内才能周转过来,这些都影响预付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不仅有生产资本还有消费资本,资本及自己要消费,劳动者也要消费,消费资本所用购买的生活资料是由资本家生产的商品,而生产的商品不一定就作为消费产品,还可以进一步作为生产资料在进行生产,所以在在总资本就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不断转化,而这也影响到资本的生产和积累扩大。
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剩余价值随被不断的生产出来,但是也被运用到不同的地方,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归为不同类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形式,如利润、利息、商业利润、地租等等,但是不管是作为利润还是利息、地租,商品的生产者、货币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都是通过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获取的,只是其中的分配是按照他们手中的资本比例进行的,就好比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每个股东按照自己的手中的股票进行利润的分配。但是利润不等于剩余价值,利润是相对于预付资本,而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这是两个不同的量,而地租是相对于超额利润。这些都表明无论资本家的身份是什么,都是与无产阶级是对立的,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深刻揭露资本家的面目,资本家在他的第一卷中,就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是一头财狼,不断地吸吮着劳动者的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劳动者被剥削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的诞生之初就存在阶级对立的矛盾,随着工人阶级的觉醒,资本主义必将面临着无产阶级革命。

感受:1、感觉这个月读书状态不是很好,在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时,我感觉我没有深入其中,总是跳出马克思所设定的条件,用现代的经济条件,或现代的经济术语来看待马克思的经济规律和经济观念,从而造成自己思想的混乱。其次,我在读时总感觉马克思在不断的而重复的一些经济规律或是经济概念,后来与学姐交流才知道我陷入混乱,没有理清马克思每一次在使用的经济概念但却是在不同的背景下来阐述不同的主题思想,这些经济概念或经济术语可能就不是表达一个意思。对于这三本书,我感觉自己老是读不懂,一本比一本难,里面涉及愈多计算之类自己弄不清是怎么算出来的,对数字方面就存在很多漏洞,就有一些似懂非懂得感觉。对此我想着下个月在把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整理下,在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思想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的思想有什么不同梳理一番。
2、根据书本的难易程度来调整自己的读书状态,越到越是难以读懂的书本越不能烦躁,而应该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态慢慢品读,而越是简单的书本就越不应该掉以轻心,应该仔细认真对待。在读书时也要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保持一颗永不妥协的心。
3、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要不断战胜自己懒惰,不要老是去想,而是要实践,要不断鞭笞自己,踏好每一步,落实每一次计划。
4、要记住永远不要把这次做的不好,下次要努力,一定要做的更好当做这次做的不好的借口。最主要的不是下一次比这次好,而是每一次自己对自己是否负责。千万不要敷衍,更不好认真的敷[/size
]衍。
[ 此贴被fen在2016-01-23 13:10重新编辑 ]
Posted: 2014-10-24 23:49 | [楼 主]
褚明浩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6-04-12

 

确实是不怕慢,只怕站。。。只要我们坚持,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Posted: 2014-12-07 19:56 | 1 楼
夏巾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22-04-27

 

加油哦!不要着急,踏踏实实的,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Posted: 2014-12-07 22:31 | 2 楼
邓泉洋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3
威望: 113 点
金钱: 113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11-19

 

觉得读的很仔细,值得我好好学习,大家一起努力,都越来越厉害!
Posted: 2014-12-09 12:18 | 3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每个月进步一点点,就会越来越优秀。继续踏实阅读,简单纯粹,坚持噢。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2-17 06:42 | 4 楼
fe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1
最后登录:2016-01-23

 Re:雷芬读书报告(更新至2014月12月20日

          更新于2014年12月20号
    书单: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中国的宗教》、《古犹太教》、《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印度的宗教》、《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德沃金《怎样认真对待权利》、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哈特《法律的概念》


    内容:上次读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让我对宗教有了一些了解,宗教伦理并不一定都会使人产生盲目的信仰和崇拜,它还会使人产生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在读了其他关于韦伯的宗教著作,我更深入的理解什么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关于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宗教与社会中其他事物的关系研究。对此,与我之前的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有显著的不同。韦伯和涂尔干虽然都是社会学的学者,关于宗教这一现象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可以看到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神圣事物,包括信仰和膜拜。同时他遵寻的方法是把宗教当做社会事实进行研究,用社会事实来说明宗教,比如说通过图腾来解释宗教现象,且更多是强调宗教对社会整合的作用,通过人对宗教的信仰而产生一种集体意识。而韦伯给我感觉更像是从动态上描述宗教,通过不同国家的宗教与其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宗教伦理的作用,更多的强调宗教伦理对人的心态所产生的作用,并进而使人有理性的生活。而且从韦伯的宗教著作都可以看到韦伯的宗教是以比较宗教社会学上建构起来的。很明显世界有很多宗教,也有着各自的伦理及教义,且不同时期的宗教及其教义不有所区别,但是韦伯并没有一一介绍,而是使用一种理性的观点择其选之,从而像我们诠释一幅宏伟的宗教图像。当然我觉得在社会学方法论上,韦伯也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非常不一样,在后两者上,其主要的侧重点在事实,即实践。在韦伯这里,好像更侧重理性,即方法不是固定,要根据研究的主题来选择。因为韦伯认为社会现象都一定的意义,而这种现象本身是不会提供意义的,如果对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研究,也不会发现其意义。与此同时,他较多是使用一种诠释的方法,不仅对现象本身所变现出的因果原因进行说明,还对现象其意义进行了解,且在他的因果原因论中所倡导的也是一种因果多元论,反对因果一元论。就拿宗教行为来说,涂尔干是主要研究澳洲土著氏族的一些外在行为,比如说氏族图腾祭祀活动,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与平常生活不一样的,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中;或是对一些类似图腾的动物不能吃,也不能接触。不管是一种积极的膜拜的行为还是一种消极的膜拜的行为,在涂尔干眼里这是宗教行为,可能也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并进而得出宗教是一种神圣事物,是区别与凡俗事物。而韦伯认为宗教行为的外在表现是如此的复杂,对此,他从宗教行为本身的“意义”这个视角,通过主观的经验、理念与个体所关注的目的来阐述宗教行为。

  在韦伯的这几本书中,他具体的研究了各个国家的宗教,包括中国的儒教和道教,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古犹太教,基督教等等,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这本书中就提到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出现,而在其他国家没有出现,即使其他国家也存在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也未曾出现西方那种资本主义,而对于这个问题通过这几个地区的宗教的分析予以解答。在这里韦伯没有对各个地区的宗教分出孰优孰劣,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剖,并进而得出每个宗教所具有的特性及其与社会的相关性。  在韦伯的宗教著作里,只要相互照亮,即对各个地区的宗教相互照亮,了解各个地区特性和同性,才能深入的了解西方的基督教。对世界一些地区的宗教如儒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所规范出来的生活样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决定因素,当然也不是唯一因素,根据因果多元论,生活样式本身还会受地理、政治、社会与民族界限中运作的经济政治诸因素的影响。韦伯在对宗教伦理产生最深刻影响的社会阶层的生活样式进行分析时,他认为这些宗教的党纲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教的党纲者是俸禄阶层-具有文书教养且以现世的理性主义为其性格的特色者;古印度教的党纲者是世袭性种姓阶层-具有文书教养;佛教是托僧-沉潜冥思、锯齿现世、离弃家园、流转四方;伊斯兰教的党纲者是武士;犹太教党纲者是贱民民族的市民;基督教的党纲者是城市市民。这些宗教宗教教义不断被调整以适应宗教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宗教团体的需求和服务于宗教团体,而这些宗教需求有是党纲者所欲求的相和,都是为了寻求“意义”。但随着人的知性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发展,随之而来也产生宗教的理性化,这些宗教的党纲者积极思索世界及其“意义”而到达世界的除魅。但是各个宗教在理性化的过程中是不一样的,同时也表现出各个阶层对宗教现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农民阶层被巫术所指引,官僚阶层对宗教是漠不关心的,武士阶层对救赎是不予理睬的,知识阶层一开始是认同宗教,后来也慢慢拒斥宗教,社会底下阶层如奴隶对宗教是隔绝的。虽说儒教和基督教都具有理性,都强调对人性及其欲望的约束,但是儒教更多是侧重人的恭顺,其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家庭伦理、礼仪教育到达适应世界的目的,肯定现世伦理秩序、培育中正平和的人格和求得人间至福,而无来世,基督教更多的侧重于用积极的热情的创造条件使之更好的成为上帝的工具,其目的是获取上帝的荣宠,以求得救赎,期许来世。言外之,儒教是被动的顺应,新教是积极支配的。犹太教带有一种神秘主义,其虽有“禁欲”的成分,但是与基督教的禁欲思想是不一样的,对自制而言,清教徒的自制是要压制所有被造物者的冲动,置之于一合理秩序与方法论的支配下,而确保自己得救。儒教徒的自制之必要乃是在于身为一个接受经典教养、且受过礼仪与品位之陶冶的君子、对庶民之非理性的轻蔑。古犹太教徒的自制乃因其专心致意于律法,以及必须一直关心是否严格遵守与律法之结果。不同于儒教被动的适应,基督教的积极的改造,犹太人认为现世根本是倒错的、敌意的,不可能经由人类的行动来改变,只是与现世一种的妥协。印度教与犹太教都带有一中神秘主义面纱,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人们社会地位对应于相应的阶层,信奉印度教的教徒对于现世是满足的,不求任何改变的。而印度的佛教不同于儒教和基督教的入世。印度的佛教它是一种出世的,通过一种冥思性的手段寻求世界意义,这里又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道教,中国的道教也追求一种冥思性,远离凡俗。印度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伊斯兰教、古犹太教等都没有基督教那种“救赎”观点,基督教的宗旨是把自己当做上帝的工具,唯有通过的信仰的效验才能获得救赎,这种信仰的校验是经由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来加以印证。同于以上冥思性的“逃离现世”以及那种出世-舍弃现世不同(早期的基督教也是拒斥现世),新教是禁欲的改造现世。以上总总表明了西方基督教的特别之处,也由此理出为什么只在西方发展处那种资本主义。当然韦伯没有那种唯心主义思想,认为精神对经济的作用是唯一的且主要的,在韦伯在论述关于宗教与经济的关系时,一再的申明还有其他因素的存在,比如说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这里我想谈谈韦伯的理论性的建构,他从理性的建构模型出发,先认为西方的基督教对经济是有影响的,而后在通过文献进行研究得出这种宗教的经济是产生什么影响。


在韦伯的《政治与学术》中,是由韦伯的以学术和政治作为志业两篇演讲稿组成,其解决的是学士与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在除魅后的状况下,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和政治中实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就先对从事学术或政治职业的人所因具有的特制进行一番解说,并对为其而活还是依赖其而活这两种形式进行探讨。对第二问题是从除魅后的世界以消除了宗教的神秘性,世界好连同宇宙还想都是无意义的,人在世界上无价值,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沌,而从事学术或政治的职业是否就能就找到其意义,其所进行的行动是否就有存在的价值。在这讲稿中,就都谈到了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价值中立等。在韦伯看来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是代表两种信仰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两种价值立场,有其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一面,其区别在于对“能为”-“应为”的条件之一-的评价方式不同。信奉心志伦理的人在于“应为”不可以受制于“能为”,所关注的信念本身,完全不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计算,而信奉责任伦理的人考虑他的行动之后果的价值,从而将行动获得实现的机会以及结果一并列入考虑,就好比是为学术而活还是依赖于学术而活。在追求学术的过程中,除了做学问的人要有学问涵养,热情,坚韧之外,也有不同于政治者一点 ,学术者要保持价值中立,不能将个人的主观偏好带进学术的领域。在实现其意义的过程中也是新“问题”的提出;学术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的过程,也就是学术要作为一项永恒事业。而与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不同,政治者需要热情、责任感、判断力外还要有对权力的欲望。热情指的是对事的一种献身。责任感代表对这件事的坚持,判断力“心沉气静去如实面对现实的能力,即一种对人和对事的距离”,在这些特质上都或多或少的显现出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可以看到在判断力上,就明显具有责任伦理方面的特质。对于第二个问题,从事学术和政治的职业中以可以实现其意义的,虽说在实现过程中会有危险,但是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和社会给予的条件是可以克服的。韦伯也对学术家和其他从事教育的教师、从事艺术的艺术家作比较,政治家和其他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学术家、从事法律工作者的律师做一番比较,从中推理出作为学术者和政治家更适合什么样的人。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折射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思想,其中,韦伯谈到政治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者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 ,政府的 组织制度等,从这些观点出发,告诉我们政治能否作为一种志业。

  在韦伯的支配社会学中最能体现出韦伯的“理性”。他提出三中理想型的支配模式,因为在他看来所有的支配权力,无论是其为世俗的、宗教的、政治的、非政治的,都可以被看做是某些纯粹型的变化或类似形态,就此他通过根据支配必须必须寻求的正当性来建构这三种支配模式,包括有法制的支配类型、家父长制的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型支配,法制性支配的正当性基础是理性地经由约同、协议或指令所制定出来的规则;家父长制型支配的正当性基础是以一向素有的恭顺(无论其为实际真有、自称具有或被认为是有的);卡理斯玛型支配的正当性基础是人们对非凡禀赋的信仰和皈依。这几种模式不是单纯的存在社会中,是互相交叉的存在的,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转变。卡理斯玛型支配一旦例行化支配组织成为永久时,也会转变成传统型的支配;家父长制支配随着支配者权力的崩解,也会转化成本身份制的家产制。卡理斯玛支配和传统型支配都是非理性,随着理性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法律上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的出现和发展,都有着向法制型支配的转变,前两者是对人不对事,后者是对事不对人。从这些描绘出的支配图像出发,到达对社会结构分析的目的。
纵观韦伯这几本书,韦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通才,他不仅对宗教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有所研究,还对文化、艺术、技术等都有所研究。不仅能对他所处的西方社会有所了解,还对远东、近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也有所了解。我在此也只能粗略的窥探出韦伯的一些思想,但是对其思想我还是没有透彻的了解清楚,还需进一步的深挖。
感受:1、时间过得太快,但又不知时间都去哪里,读书就是要求静,要求专,因12月很多课结束,就有结课任务,对此不能专心读韦伯的专著,感到很烦。我希望接下来把韦伯的思想理清,把剩下的读完。
      2、读了一段时间,感觉经典不愧是经典,上课时,查找文献时,都或多或少提到这些伟人们的思想。经典还是得读,不管其读有没有用,至少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3、每一次的报告思维逻辑很乱,说完就觉得自己都在乱说,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在写报告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或是想到什么都写什么,这些应该要改正过了,在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在来用读书的笔记。在读的过程不知道记什么,就可以多记,但是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多思考些,对读书笔记进行有选择的删选。
4.我也有个疑惑,就拿韦伯说,我看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十本书,我不知道哪些先读,哪些后读,好像那到一本就开始读,但是读完后,我有感觉到在读这几本书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一开始可以读学术与政治,在宗教社会学,其中又先读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读中国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在接下来读法律社会学、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非正当性的支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这样是否会更好读些,按照作者的思路读应该会好些吧。
5.还有在读古犹太教时,感觉很头疼,不知这本书怎么读,即使不要每句话每句话懂,但是还是未能继续读下去,感觉越读越不懂,即使在读宗教社会学这本书时有 提到犹太教,但是还是没能让我明白古犹太教这本书,对你韦伯所描绘的古老犹太教发展图像我实在是不能看懂。
Posted: 2014-12-24 08:40 | 5 楼
褚明浩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6-04-12

 

确实,经典就是需要好好品味,,,至于顺序,可以再经济与历史前,加一个经济与社会团体。继续努力。。。。
Posted: 2015-01-08 23:50 | 6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总结的很细致,进步很大,一起加油哦!帖子的日期忘更新了吧,有空改改哈~
Posted: 2015-06-30 14:55 | 7 楼
邓泉洋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3
威望: 113 点
金钱: 113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11-19

 

吉登斯的总结从结构化和现代性的缘起来以及对其具体的阐述很详细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感觉很不错!
Posted: 2015-08-13 22:45 | 8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亲爱的你,对人对己都很真诚。其实你很棒的,要自信哈。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一起加油哈。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08-19 22:20 | 9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这个月你汇报的哈贝马斯,关于反思性自我的阐述,真的很好!!!!觉得你汇报的真是越来越有感觉了!!!!进步超大!!!!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10-03 21:41 | 10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从认识论角度切入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梳理的很清晰,很棒,一起加油~
Posted: 2015-10-15 13:08 | 11 楼
邓泉洋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3
威望: 113 点
金钱: 113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11-19

 

哈贝马斯从认识与兴趣的角度总结,很是不错,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继续加油!
Posted: 2015-10-15 22:24 | 12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读书速度好快啊!这次的总结,也相当好!继续努力哈!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10-27 21:41 | 13 楼
李芳芳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6
威望: 46 点
金钱: 46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07-11

 

雷芬这次总结的很好,进步很大,对每位大家总结的细致些,也有自己的见解,很值得学习,保持下去,加油!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Posted: 2015-10-28 08:58 | 14 楼
冯润兵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1-05-19
最后登录:2019-01-07

 

总结的很有自己的风格,透漏出你的思考见地。
狭路相逢
Posted: 2015-10-30 00:23 | 15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刚开始读政治学就有这么好的状态,真的很难得!!!平日里读书,每个人都会有不自信的一面。愿我们多交流,然后共同努力!一起加油!!!!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12-29 23:52 | 16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书单依然很赞,速度依然很快啊,从国家与个人关系梳理,读的挺有味道嘛,一起加油
Posted: 2016-01-13 23:17 | 17 楼
夏巾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22-04-27

 

你是我认识的又一位“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很快乐地读书,带着快乐读书,也在读书中快乐,很棒!起步虽晚,进步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有韧劲儿。
Posted: 2016-01-18 15:16 | 18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进步很大,越来越有感觉,保持自己的单纯和认真劲,做自己,加油~
Posted: 2016-02-02 18:16 | 1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258(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3:5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