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孙枭雄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15年5月1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孙枭雄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15年5月14日)

2015年4月10日——2015年5月14日读书汇报
书目
《资本论》第三卷(后50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二、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还剩一小部分)

        本月读的是马恩选集,读完整体的的感觉是有一条比较清晰的线条贯穿整个思路,本次汇报想抓几个关键词来串一下线:异化、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共产主义,当然在其整个思想脉络中还会隐含着一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社会发展的线条。

        马克思论述的内容很庞杂,似乎每一个学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些思想渊源,但是在这些思想点中,我感觉“异化”是其论述的核心和关键,他认为,异化是指人作为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甚至反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德国哲学中的异化观来分析社会关系,将其同私有制的通知和有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从而得出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异化具有四个特征: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生产活动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和人的异化。

        那么他是如何分析异化的呢?我觉得《资本论》是其分析异化劳动的典型例子,他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呈现私有制社会下的异化,马克思分析异化的逻辑起点是商品,他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劳动向劳动力的转变,从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这样劳动就具有了商品的二重性,即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的那一刻起,工人的异化便开始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同自己劳动的异化,本该是工人自由发挥体力和智力并使其感到自在的劳动从自愿变成了被动和强制,再加上资本家想方设法的剥削,人们感觉到只有逃离劳动才能感到自由。

        当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时,便会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这样抽象劳动便成为资本家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种生产过程中便呈现出马克思所说的另外一种异化,即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主体的对象化,主体应该在劳动产品中实现自己并占有,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产品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关系就是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他们亲手创造出的反自身的、异己对象的力量越大,他们自己内部世界就越贫困。资本家的贪欲使得剩余价值不断资本化,其结果是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量剩余劳动的出现,进而形成了现役工人和后备工人,二者之间为生存而进行的不断竞争使得资本家压低工资福利,这样,本该作为人类本质的劳动,由自觉性转变为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工人和其类本质也相异化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机器在排斥工人的同时也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即拥有大量财富和资产阶级和贫困的无产阶级,人和人相异化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过程对应一种异化,这四种异化是贯穿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人类主体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也在这个世界中丧失了自己本来应该具有的一切,反而颠倒的表现为资本称为支配劳动者的权利,人失去了自己却被自己所创造的资本所支配,这就是人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两个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马克思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即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主要体现在《反杜林论》当中,马克思认为,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照搬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逻辑,即从存在开始,这种存在表现为一种虚无,从这种“存在—虚无”过度到变易,变易的结果就是定在,即存在的较高的较充实的形式,定在导致质,质导致量,质和量之间具有着关节点,量转变为质。杜林在这种范畴模式论的笼子里探讨哲学注定是唯心主义的。与此同时,他还批判接受了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启蒙时期的所谓的“思维着的知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所追求的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是历史中偶然的现象,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再是一种对完善的社会体系的构想,而应该是和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历史的产生的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应该是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经济过程。

        在前文中,我们提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结果是产生两个阶级的对立,那么这种对立如何解决?那么我们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受生产力制约的,不论中世纪的个体小生产,还是资本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厂手工业生产和大机器生产,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机器大生产时代,马克思发现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工厂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的是社会产品的过剩和工人消费能力的减弱,从而使商品流通停滞,进而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使资产阶级无法驾驭现代生产力,从而使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由股份公司占经由托拉斯向国家占有的形式过度,国家作为总资本家排挤了资本家个体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资本家也就逐渐消失,但是生产力归国家并不代表两个阶级冲突的解决,而只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在此时也被推到了顶点,同样周期的发生着经济危机,当工人由黑格尔所说的自在范畴转向在为范畴的时候,就会联合反抗获得一种公共权力,是社会生产资料成为公共财产,从而使生产资料脱离资本属性,有计划的进行社会生产,阶级也就随之消失了,随着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政权权威也就消失了,人成为社会自然的主人,人也成为自由人了。

        总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再到发杜林论再到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最后到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最终要论述的是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所发生异化,资产阶级以剩余价值为剥削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最终导致阶级对立。马克思又同时将其辨证历史唯物主义融入其中分析出这种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消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以及等待工人阶级的能够实现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具有着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的实现是要通过实践的革命来进行的,只有当工人从自在转向了自为才能够实现。

读书感想:

1、读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读书,想到了自己的读书刚开始一两个月的状态,为赶进度,为读书数量而快速读书,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自己和读书之间发生了一种异化,自己被书控制了,而不是主体性的去读和感受,现在好多了,能够在书中找到兴奋点,沉浸到书中。
2、读书总有一种“在读书,不上道”的感觉,在读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欲说千言”,但是在写总结的时候就有一种“下笔万难”的感觉,后来和安师兄交流发现了自己读书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读书中要注意并且改变,还有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多指导一下我。
3、读书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读书是不断修正读书方法的过程,所以,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还要摸索,着重在质上努力。
4、这个月好多作业需要做,还有一些课读非经典之类的书,很烦又不得不做,感觉有些协调不过来,后来想了想,其实想了想这是心态和时间安排问题,保持稳稳的读书心态是很重要的。




2015年3月1日——2015年4月10日读书汇报

书目: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500页)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由于第三卷没有读完,所以本次主要汇报一二卷,本次汇报主要围绕价值理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理论和三个循环展开。
    马克思开篇就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是从分析商品开始”。这就使马克思从商品作为其研究和论证的起点。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都可以从质和量的角度来考察,物体的质就是指物体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物体的量就是物体的价值。同样,作为为了市场交换的商品而言,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类属性,这两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那么劳动的二重性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又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他生产使用价值。”(60)所以,劳动二重性就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一切商品的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体现,只有从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交换关系中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商品中的的价值,那么这样就涉及到一个不同商品的比较,既然比较就有一个标准的问题,为了使不同形态,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具有可比性,并且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马克思提出商品了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各种商品就是根据这种凝结在商品中不同的价值量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交换,当然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放置在同等的技术条件和劳动水平的技术上等社会条件之上的。价值形式经过了四种转换,即简单的、个别的货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等价形式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价值形式。货币作为等价值形式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并且在货币发展过程中,金银在多种货币的竞争中赢得了独占地位,即“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具体论述略)。
     从这价值层面上讲,每个商品都成为一种符号,商品成为耗费在其身上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这样,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应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应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的形成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终产物,商品流通的这个最后产物——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但是并非任何货币都是资本,只有在市场上经过一定的转换货币才能变为资本。货币和作为流通的货币具有着区别,商品流通流通的两种形式W—G—W和G—W—G所体现的是不同的意义,前者简单商品流通是一种是单纯的为买而卖,后者是为卖而买,此时这种货币已经转变成了资本,当然对于G-W-G中的G具有着不同的含义,后者的G(G’)是增值了的价值量(即产生剩余价值),虽然在这种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都是一样的,但是就在这样的流通中,价值成为主体,他不断的变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值着,并且不断的运行下去。这样货币和资本之间的鸿沟通过商品流通的另外的一种形式磨平了,顺利的实现了货币到资本的变身。
    但是马克思发现资本总公式G—W—G’所体现的资本运动,即回流后的资本G’>G的,这和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G=G’)相矛盾,那么资本运动中所出现的剩余价值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在不违背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来说明其来源呢?马克思驳斥并反向论证了“剩余价值来源于名义上的加价或卖着享有贵卖商品的特权”的论断,认为“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他必须即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它是以流通为媒介,因为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它不在流通中进行,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值过程做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简单地说就是,剩余价值是以流通为媒介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此同时,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一对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他认为“劳动力存在于工人身体内,他不同于他的职能即劳动,正如机器不同于机器的功能一样”,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但是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就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他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施用,即劳动,它的价值就是生产劳动力所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流放到市场上,导致大量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当劳动者迫不得已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资本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时候,资本于是就产生了,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时,资本才能产生”
      对于资本家来讲,劳动力消费的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每天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不同的,并且劳动力每天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购买劳动力正式由于他看中了这两者之间的差额。
三、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是建立在价值理论和资本形成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当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就被资本家转投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这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就具有了二重性,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的统一,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使用劳动力关系的是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即生产一种比他所为生产该商品所必需耗费的价值要大。那么资本家如何获得这种增加了的价值呢?马克思认为生产剩余价值的途径有两条: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首先是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使工人在工厂中的劳动时间超过其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时间,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也就是说工人占生产两个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的方式来交换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占有,这就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马克思在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是指再生产过程中,只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基础上,认为可变资本是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且提出剩余价值率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值,即m’=m/v,从而揭示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关系问题,解释剩余价值量变化的三个规律:剩余价值量等于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的乘积,所以工人越多,剩余价值量越大;被剥削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由剥削程度的提高来补偿;如果剩余价值率和劳动价值已定,则剩余价值量和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其次,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另外一条途径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我们知道,追求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动力,但是资本家逐渐发现,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是受到工人的生理机能限制的,那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呢?资本家想到,必要劳动时间是创造劳动力本身的价值的时间,那么如果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和其生活资料的价值是等值的,那么就可以通过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实现超额剩余价值,而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所以提高生产力为前提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成为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再加竞争这种外部压力,当竞争和资本家固有的追求剩余价值内在动力相结合的时候,就推动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来的。
    当然,马克思认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同时存在的,不能机械分隔开。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剩余价值资本化
    马克思认为生产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任何社会,如果不是不断把一部分产品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的生产要素,就不能不断的生产,即再生产。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用于消费而非生产,即周期的获得也周期的消费,虽然简单再生产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简单再生产由于其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而并没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扩大再生产就是指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进行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之所以资本化,是因为资本的本性是不断增值,用马克思的说“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他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他的生命就越旺盛”,而剩余价值和超额增值又是资本家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标,所以资本家会想方设法来加大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财富,他不满足原来的生产规模进而来扩大生产,这样资本家就会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资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从而使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从而是实现剩余价值价值的资本化,这不仅扩大了资本家的资本总额,而且也会生产处更多的剩余价值。
    结合前面马克思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作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这方面来理解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结果是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会不断提高,购买可变资本的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样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会提高,即资本的有机构成就会提高。而可变资本和劳动力的购买是直接相关的,可变资本的减少必然导致雇佣劳动力的减少,从而使日益增多的劳动力不能被全部资本吸收,必然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工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机器排挤工人现象,也就是说 随着资本对工人的更大吸引力和更大的排斥力互相结合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人再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程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728)
    这在为资本家提供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尤其是现代工业的订单生产),也为资本家提供了一个压迫和剥削工人的方式,即利用类似于“饥饿营销”的方式,通过产业后备军和现役劳动军之间的竞争,“产业后备军在停滞和中等繁荣时期加压与现役劳动军,在生产过剩和亢进时期又抑制现役劳动军的需求”(736),进而来不断压低工人工资,并且迫使工人接受作为苛刻的劳动条件,从而使“劳动力的供求规律限制在局对符合资本家的剥削欲和统治欲的界限之内。”(736)
    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就在创造出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同时,必然也使得也使得现役劳动军不断陷入严重的贫困中。一方面是财富积累,一方面在贫困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到的堕落的积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他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平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的贫困阶级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742)过剩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称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四、三个循环
    马克思认为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即 资本家购买商品作为生产资料G-W,生产过程P和出卖过程W-G,所以资本在循环中经历三个阶段: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资本不仅形成自己的独立循环,每一种资本都从自身出发,在经过不同的形态变换之后再回到原来的形态上。
     货币循环的总公式是 G-W...P...W’-G’,从资本家的预付资本W开始,经过生产过程,最后以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出卖换得W’终结。生产资本的循环,总公式为P...W-’G-W...P,可以简化为P...P’,即从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为起点到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为终点。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W’-G’-W...P...W’,商品资本的循环不是从预付资本W开始的,而是从已经增值或者说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形态开始的,即从W’开始。
    以上三个循环构成产业资本的总循环,在该循环中,资本履行了不同的职能,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当然,三个循环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起进行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履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当把三个循环当做周期性过程时,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这就涉及到马克思对资本周转的分析了,由于只有生产过程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他对资本周转的分析是建立在生产资本循环(即P...W-’G-W...P或P...P)这一基础上。所谓资本周转就是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这就必然涉及到一个周转时间问题,周转时间的长短决定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和资本各部分的周转性相关联,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各部分周转速度又不一样,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周转快,而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变化慢。但是如果从周转的层面上讲,不论是可变资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他们的价值是一次性转移到商品中去,并且在一定周期内就能收回。然而体现在机器、厂房上面的资本又不一样,他们全部参加生产,但是他们的价值却是一部分一部分慢慢转移到产品上的,资本家要若干年后才能收回。所以马克思将可变资本和原材料、辅助材料合称为流动资本,即可以完全转化到商品上的部分;而把再不变资本中的劳动部分,如机器、厂房称为固定资本。
    所以马克思从周转的层面上讲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慢,而流动资本周转快。资本内部构成不同,周转速度也就不同。周转的速度对周转次数、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周转的速度愈快,剩余价值流通的速度也愈快,周转次数多,商品的年剩余价值率M’就会越高,这就意味着资本家有可能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而周转速度慢的产业就会担当很大风险,因此资本家会想方设法加快周转速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年剩余价值M’。
    马克思认为社会上的各个资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在分析完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以后,又以商品资本流通W...W为基础典型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读书感想:
1、这个月读的是《资本论》,这估计是我带着感情读的第一本社科书吧。我始终认为社科的理性和文学的感性是无法融合的,但在这本书了,我不仅感到了社科的理性客观,也体会到了社科的温情脉脉,也让我懂得一个真正的社科研究者理性的表面下是感情涌动,但依旧要理性驾驭着感性,用理性去洞穿这个世界。
2、这个月的读书比较稳,没有很大波动和不在状态,但是就是感觉自己读书的速度比较慢,本来想这个月结束《资本论》三卷,但是最后还是留下了一部分,在下个月的阅读中,要在保证质的前提下,适当的提高一下速度。
3、总结焦虑症。上个月写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总结更多地侧重书的内容和知识,缺少整体的把握,这个月注意了一下,但是焦虑了一周之后,发现还是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无法整体上把握,看着自己写的总结,很是着急和焦虑,但是有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整体上去把握和总结,这个还得在今后的读书中自我仔细摸索一下,还请大家指导一下。
4、汇报会上,感觉大家的进度好快,都开始新四大家了,我还在古典徘徊,有些着急,所以下个月争取加快些进度,争取和大家看齐。





2014.12.26-2015.01.16-2015.02.07
书目: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
       《古犹太教》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传》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韦伯的宗教,读的虽然有时候感觉很混沌,但是依旧可以清晰的把握几点,能够抽离出来一条主线来初步把握韦伯的宗教。读完韦伯的宗教,我们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他所探寻的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韦伯不同于马克思的物质观来分析人类的经济政治行动,而是在从意识的作用层面(即宗教伦理)来分析宗教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韦伯对宗教的研究是分三步进行的,首先他通过历史分析方法研究各宗教伦理是什么,经过什么变化,其次是宗教伦理对人们经济、政治的影响,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韦伯通过比较世界诸宗教来指出为什么基督新教能够产生资本主义,而在其他宗教产生不出不能够产生资本主义。所以,在韦伯关于世界诸宗教的分析中,他所分析的重点是“资本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下面我围绕“信仰支配行为”来展开对宗教的研究。

(一)世界诸宗教的伦理——信仰
   1、中国宗教伦理——儒教和道教
       我认为严格意义上讲儒家思想并不能称之为一种宗教,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文化所生成的价值观或者信仰,这种信仰下的“恭顺”和“礼仪”行为有类似于宗教信仰下的俗众的行为,从“信仰支配行为”这层意义上讲,其产生的结果和宗教所产生的行为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韦伯之所以将儒家思想定义为“儒教”,这是从这一层次出发的。
      韦伯探讨儒教是在详细探讨中国生活的物质条件——财富制度(货币制度、俸禄制度)、城市现象以及农民和商人的地位,并且仔细分析封建整体、国家结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性格,最终认为儒教的担纲者是中国的士人阶层,他们在封建传统文化的培养,以及在科举制的规制和选择中,呈现出一种“恭顺”和“礼仪”的特征,认为恭顺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更确切的说是士人阶层用“恭顺”固守着家产制的基础,在儒教里,损害恭顺(或者说对父母、传统权威和祖先的冒犯)就是一种“罪”(这或许可以用宗教意义上的“罪”的概念来理解),儒家教养下的君子注定是奉行“礼仪”的,儒教徒具有一种和平主义性格,追求的是一种有秩序的理性主义,所以注定“礼”是一切秩序的中心,儒教徒要按照不同的身份和“礼节”来表现,从而使内在或外在的社会关系都保持一种和谐和平静。
        儒教徒将凡事都置于“礼”的限度内来进行反省和学习,从而达到所谓的“永恒价值,精神之美”的君子理想,而这种永恒价值就是一种对准则的恪守,他们拒绝美的诱惑,甚至甘愿清贫,为的只是一种“名声不朽”的美德回报。
        所以儒教是一种完全入世的俗人道德伦理,他所要求的是去适应这个世界以及其秩序,给受过教育的士人一部由政治准则于社会礼仪规制所构成的巨大法典,从而使其“修炼”成一种顺应于现有秩序的和平恭顺心态。儒教徒在这种儒教的社会伦理立场(或者说是所谓的“面子”),政治的支配结构的固有法则和精打细算的寡欲心态的信仰支配下,必然体现在经济、政治行动中,这将在后文分析。
   2、印度的宗教伦理——印度教和佛教
   韦伯详细探讨了印度教的义理和意识,婆罗门地位以及种姓制度的组织与戒律。这里主要探讨印度种姓制度、灵魂轮回和业报。不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有轮回信仰和业报信仰,“轮回信仰”认为 人的灵魂是可以无数次的再化身到世界上来的,同时“业报信仰”认为,前世的功德和罪恶决定现世的命运,现世的功德决定来世的命运,当轮回和业报信仰相互结合的时候,就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人就是在生和死的无限循环中,个人的命运是由前世和现世共同决定的,所以为了来世的好的生活处境只能履行现世的责任。这种看似能够促使资本主义发展的教义,却由于种姓制度(种姓是一种社会阶序,印度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的介入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当业报信仰、轮回信仰和种姓制度结合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教义:个人生在什么样的种姓是前生所致,一个不净的中心要以符合种姓礼仪的规范生活来换取再生之际的更好社会机运,因此,在印度里,个人的救赎体现在对于职业的固守和种姓的忠诚,这样结合业报和理论轮回的种姓制度,要想通过理性主义来打破传统主义是根本不可能的。
   3、古犹太教的宗教伦理
       韦伯对古犹太教的探讨是从分析地理环境和天候条件开始的,紧接着他分了了城市、农民的地位、司法制度,礼拜与祭奠形式等等,并且对犹太教俘囚期前的基本状况做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韦伯认为,俘囚期后,由于诸宗教派的兴起以及禁欲或神秘教派的发展,使得犹太教内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排斥巫术行为是犹太教的特色。
       犹太教是建立于一种末世期望和预言上的宗教,犹太教将耶和华奉为神明,耶和华本来是无神像的、多种好坏角色混为一身的、恩威并施的战神,人们期初对他的崇拜是基于一种“先感恩,再救赎”,后来经过第二以赛亚将赋予耶和华担当俗人罪过的救恩功德,这样变相的使得以色列的犹太民族成为救赎的担纲者,成为救赎的对象,或者说耶和华给了犹太民族此世的许诺:犹太民族一定能生活在一个弥赛王国(即认为此世将会有报偿,而公正的报偿是会被授予的,犹太教的信从者都会放置在他们所应该的位置上)。耶和华在乎的以色列的犹太民族,至于其他民族不过成为犹太民族达到救赎的工具,这样,犹太民族为了保证其民族的纯正性,就采取了礼仪性的隔离、禁止通婚、禁止同桌共食,谨守安息日等隔离性政策;与此同时,还是行道德二元论标准,即在经济领域对内采取禁止取息的命令,而在外则采取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实行一种缺乏类似于清教“诚实为上”经济伦理。
       这就使得犹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冲突,并且他们的现实世界和耶和华给他们许诺的弥赛王国相反,犹太民族夹在根据神之许诺而来的社会要求与实际生活之卑微状况间的冲突,从而使犹太人失去对现实的率真态度,而一直生活在期望和等待之中。“怨恨”自然也就成为其救赎伦理的一部分(即认为世间命运不均是又是特权的罪,这样迟早受到神的惩罚),后来“怨恨”也逐渐转变为“复仇”心理,从而使犹太教成为一个突出的报应之宗教。犹太人在诸多的冲突中挣扎,只能通过“职业上的成功”来确证神之恩宠,从而使得犹太人形成一种公然礼敬财富的态度。
   4、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建立在卡尔文教“上帝预选论”和路德的“天职”观之上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选民,但是每一个人又不知道自己是上帝选民,那么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就必须表现在现世的社会活动中,即投身于职业中,将工作视为“天职”,从而产生出劳动的那种驱动力,只有通过履行“天职”来荣耀上帝才能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与此同时新教禁欲主义,基督新教的禁欲主义抵制自由享乐,反对非理性奢靡浪费,要求人们不断的进行自我审慎和思量,是自己脱离非理性,从而过一种警醒、自觉和有秩序生活。当然这并不是要求苦行,而是要求将财产运用于必要实际有用的事情上,禁欲反对纯粹冲动性的物欲拒绝以致富为终极目标而追求财富,而提倡诚信式的经营,这样就通过禁欲的强制性节约从而促使通过劳动所得的财富朝着资本的方向转化,这样必然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不断的“投资”。在上帝预选论、天职观和禁欲所形成的个体内的信仰促使个体勤勉工作,在生活中按照一定的秩序自我克制,使财富在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随着禁欲理性的发展,禁欲逐渐支配世俗道德,从而助长经济秩序的诞生,而这种秩序又以压倒性的强制力制来制约每个人,从而使人无法逃出这样一个“理性的牢笼”,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二)资本主义何以可能?——比较诸宗教——“信仰支配行为”
       上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不同宗教的伦理,如果遵循韦伯的分析思路,我们自然而然会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何以可能?或者是究竟什么样的宗教伦理下能够产生资本主义,那些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宗教伦理“缺”了什么?下面我们来比较诸宗教伦理。
       儒教和清教:儒教是一种入世的禁欲主义宗教,“恭顺”和“礼”所束缚下的士人阶层一味的追求学而优则仕,一味的追求自我永恒价值,精神之美的君子理想,在这样的宗教伦理支配下,士人只能在世俗生活中因循守旧,去适应世界,而丝毫没有些许变革,再加上儒教伦理中的“精打细算”寡欲心态,更加剧了儒教徒理性的去适应世界的心态。而清教同样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但是从清教徒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理性的支配世界,在尘世中努力工作追求财富,并且恪守规则自我反省,最终使得财富变为资本,产生资本主义。两者同样具有宗教的“理性主义”,但是儒教的理性主义是要理性的去适应世界,而清教的理性主义是要理性的支配世界。
      印度的宗教和清教:我认为印度宗教中的印度教和清教一样是一种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但是其内在的运行机理和清教是完全不一样的,印度教徒在灵魂轮回、业报和种姓制度共同规制下最终导向一种职业上的安于现状,固守职业,忠诚种姓,因为他们信仰现世是有前世决定的,尽管有努力工作为的也是来世更好的机会。而丝毫没有对现世有所眷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和儒教所追求的理性主义是有几分相像的,所以根本无法产生资本主义,即使在印度出现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而未与种姓制度结合,并且经过一系列发展而形成的佛教,是一种出世冥思型宗教,这种宗教逃避现世也无法产生资本主义。
       犹太教和清教:从某种意义上讲犹太教具备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宗教伦理,他是救赎宗教,同样具有选民思想的萌芽,也同样具有禁欲的思想,但是为什么无法产生资本主义呢?因为,犹太人为保持其纯粹性所实行的隔离思想使得他们在尘世生活中处处碰壁,在他敌视非犹太人的同时,也遭到了其他民族和宗教的敌视;再加上他所实行的道德二元标准,对内贷款无息,对外将其他宗教或民族看成其实现救赎的工具,不择手段追求财富经济态度使得其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显示和耶和华许诺其弥赛王国的背离,使得其复仇心态的增长,这诸多因素共同促使资本主义无法生长于其伦理之上;相反,清教与其不同的关键就在于清教所追求的是一种诚信经营,成为清教的一员,并不是说清教比其他宗教更为优越,而是他意味着人格伦理证书,特别是在商业伦理上的资格证名,代表一种信用力,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之,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理性内涵,每一种宗教都有其内在伦理,而这种伦理体现在其担纲者身上,不论是儒教官僚的维持现世的秩序伦理,印度教巫师的维持现世秩序伦理;犹太商人的宗教隔离和双重道德伦理,还是基督职工的新教入世禁欲诚信经营伦理,都反应在其政治、经济行动上,也产生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伦理,最终,在各宗教的伦理较量中,基督新教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伦理,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读书感想:
1、读书的问题在读书中解决,只有自己经历过了纠结、茫然,才能成长。这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刚开始所面临的读书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并且能自己探索自己的读书方法,很高兴。
2、纯粹的读书,一月中旬之前忙着考试,总是被各种事情和复习打乱,感觉没有沉下去,当考完试后,大片的时间用来读书,不论读书速度还是质量都有所提升,感到很幸福。
3、希望自己能够坚持稳稳的读下去。




2014年11月17日——2014年12月23日读书汇报
书目:
《社会学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支配》

    本月主要读的是韦伯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报告想从其行动理论出发围绕前四本书尝试对其关于政治经济学层面的理论进行贯穿。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是遵循从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秩序这样的逻辑分析的,在这样的分析路径下,韦伯勾勒出他所认为的社会行动理论,以及进行其理解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韦伯在建构起其社会行动理论的框架后,将其运用于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的社会学分析中,同样在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的分析中,韦伯坚持其在社会学基本概念中的分析逻辑来分析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即经济行动—经济关系—经济团体—经济与社会秩序,换句话说,韦伯在《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中对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的分析是其社会行动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典型例子,就是通过这样的分析来阐释其所构建的社会理论的可行性,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韦伯对于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的分析。
    韦伯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是从经济行为出发的,这遵循其一贯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他认为,“经济行动指行动者和平地运用其控制资源的权利,而理性的经济行动时以目的理性或有计划的方式来达成经济目标。”他认为经济行动具有主观意义,通过此种主观意义可以建构经济行动相关过程的统一性,从而使得经济行动可以被理解。韦伯认为在经济领域中,行为是具有经济取向的,并且这种经济行动都具有理性化。在人们的经济行动,以及主体活动领域的扩展中会涉及或产生一系列其他的概念,于是韦伯围绕理性经济行动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涉及到市场经济原理、分工的类型、资本计算的合理性、货币制度等一系列与经济行动相关概念框架。如果把韦伯对理性经济行动的分析比作在建一座大楼的话,那么这些按照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界定和建立起来的前文所说的一系列经济相关概念便是一座楼的结构框架,换句话说,就是韦伯用钢筋搭建起来他笔下的经济活动,这样为经济行动能够运作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经济行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秩序规范,或者说在经济行动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规范其行为意义的秩序,于是韦伯在第二篇中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和社会秩序,以及共同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韦伯在比较法秩序、习律和习俗等基础上具体提出了经济秩序,并且认为法强制对经济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边界和局限性。当然,按照韦伯的分析逻辑,他必然会分析经济关系和经济团体,于是韦伯详细分析了不同共同体和经济的关系。
总之,韦伯在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中,按照其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程式对经济行动进行分析,并将其整合在合理性的维度之下,也就是说,随着理性经济行动的发展,会涉及和扩展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具有可理解意义的行为,比如市场经济原理、分工的类型、资本计算的合理性、货币制度和经济团体等,他们的出现都是和经济息息相关并且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韦伯所做的就是分析其合理存在的内在逻辑,从而使这种合理性在其建构的社会学框架中更为明晰。
    接下来的《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是紧承《社会学基本概念》《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的,或者说是其延续,在这本书中,韦伯依旧遵循其在前两本书的分析框架,即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秩序,如果说,韦伯在《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中的分析是在前一种分析逻辑下讨论的经济、社会团体内部的关系的话,那么在这本书中,韦伯近一步将这个分析逻辑扩展或者说在“社会团体--社会秩序”这一环节进行深入和扩展,即他将共同体内部的关系分析转向到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分析,当然,在这种分析中,韦伯将经济团体的历史脉络添加到其中,其详细分析了共同体关系的历史变迁,以及在这中变迁中所形成的各种合理和非合理秩序。在后一部分的支配类型汇总,韦伯着重分析了三种支配类型,即传统型支配、卡里斯马型支配和法理型支配,并详细分析三种支配类型存在合理性。
当然,前文的分析是在横向分析,在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层面分析,如果我们将韦伯对于制度层面的分析视为 以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为经,以理性化和非理性化为纬  所编制的框架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转换角度进行分析,即从理性化和非理性化的层面对这本书进行分析。社会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之内内部的不断作用,最终使团体内部关系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发展出来其内部的相关秩序,当然这种秩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或者说这种社会和经济团体内部秩序的合理性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与此同时,一个社会团体的发展,必然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发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不论各团体是封闭的发展还是开放的发展,他们之间都要相互发生作用,当这种相互作用到一定程度,就会需要一种共同的秩序来将其整合,在各种经济历史的作用之下,从而形成一个名为“国家”的共同体来整合团体间的各种关系,话句话说,就是赋予国家一种合理性。那么,国家这样的一种合理性国家如何合理的支配,韦伯具体分析了支配类型,当然这种支配类型不是在国家合理性形成以后才出现的,而是在各团体内部发展中所形成的是应该团体合理发展的支配方式,这就是韦伯所说的传统型支配,卡里斯马型支配和法理型支配,他们存在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合理性,并且在此基础上,韦伯还详细分析了各支配类型的理性化。
    至此,无论从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这维度分析,还是从合理性和费合理性维度分析,都可以抽离出韦伯对于经济与历史:支配类型的分析框架,当然,这两种分析韦伯并不是割裂的,也就是说在合理性维度的分析下蕴含着历史的分析维度,在合理性和费合理性的分析中,也蕴含着历史的分析方法。
    再下来的《支配社会学》是紧承上一本《经济和历史:支配的类型》的,本书的逻辑延续这本书的逻辑分析,即在上一本书所探讨的三种支配类型(传统型、卡理斯玛型和法理型)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他继续深入,既然这样的支配类型存在有其合理性,那么该如何贯在这样的充分发挥这样的支配结构使得团体稳定有序?这样就涉及到一个权力贯彻问题,因为支配和权力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支配结构中,如何使权力在某一种支配结构中很好的贯彻?当然在权力贯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权力下放的形式问题,或者说权力通过何种方式合理得流入到下层,如何能让整个组织像一个整体而自如的运作,着也就是韦伯所说的支配和行政问题。紧接着韦伯讨论了三种支配类型的行政运行的合理性。
韦伯首先探讨的是支配的结构以及其功能形态,韦伯认为,支配是权力的一个特殊案例,不同的权力结构决定不同的支配结构,支配乃是分散在权力者手中,支配即意味着“支配者”所明示的意志乃是影响他人的行动,而且实际上对被支配者的行动产生了具有重要社会性意义的影响,被支配者就像把内容当做自己行动的准则。韦伯认为,总体上讲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支配类型存在,即 基于利害状况的支配和基于权威的支配。前者最纯粹的类型乃是市场的独占性支配,后者的纯粹类型为家长权力、官职权力或君侯权力的支配。所有这些权利的形式都是基于利益的结合装填,因此也类似于市场上的现象,而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转化为正式规制的、权威的关系,或者更精确的说转化为具有他治制之命令权力与强制机构的组织。淡然,韦伯认为,支配关系的存在可以是相互性的,例如在某些有限的范围内,某人的意识可以排除他人的抗拒而影响其意志,就此程度而言,某人即“支配”了他人。
当然韦伯对支配的探讨,首要关心的是“支配”和“行政”的结合,所有的支配都需要通过行政来展现与运作,任何行政也需要支配,只有将某种命令权力置之于某人手中,行政才能进行。当然行政任务之质和量的长期增长,会逐渐导致某些受过训练于有经验者在业务处理上之技术优越性,并能够无可避免的助长了某些职员之事实上的永久性存在。因此,为了某一行政目的的,同时当然是为了形式支配权的组织成立了,这个组织可以由多种组成结构,可以是由望族们组成的“合议制”构造,也可以是所有职员皆统合为一个在单一首长领导下的阶层结构“一元制的”结构。
     那么我们自然会问一个问题就是,支配者为什么就有能力让被支配群服从于其支配,韦伯认为,支配者具有“少数的长处”,即支配者能迅速地在成员间达成谅解,因此能随时采取维持其权力地位所必须的、理性的有组织行动;与此同时,支配者较容易保持其意图、决议和知识的秘密,以充分发挥其效力。这样基于“组织”的支配便建立了,即一群习惯于服从指导者命令的人,给予他们本身的参与与之而来的利益,对于支配的维续亦感到关乎其个人之利害,为了持续维持支配,他们彼此分配并持续团聚一起,以掌握命令权力与强制权利的行使,这就形成了“组织”,在其中指导者为支配者,那些团聚在一起,以上述方式接受支配者命令的一群人,称之为“机器”或“机构”。
    当然,任何支配的持续运作都必须具有一种正当性,换句话说,被支配着服从支配者的正当性理由是什么,在换句话说,就是支配者命令权力的妥当性在哪里?除了前文中所提到的支配者本身的能力因素外,韦伯认为应该具有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制度。即在这种制度中,支配者代表的是一种制度的委任,被支配着服从的其实不是支配者本人,而是服从于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规范。在这种场合中,每个命令的权利的担纲者,都具有合理规则制度赋予的正当性,只要合乎规则运作,支配者的权力就是正当的。第二,命令权力的妥当性亦可基于人的权威。换句话说就是基于一种习惯化和恒常化的神圣性,且要求对特定人物的服从。第三,对卡理斯玛型任务的信仰。这个不同于第二种中对神圣性人的权威服从,而是对支配者能力天赋资质的信仰。当然,这只是三种“纯粹”的支配类型,但是在实际历史的支配形态中,这些不可能单独出现,而是各种纯粹类型的结合、混合、同化。

读书感想:
1、状态比第一个月好多了,能够读进去,并且能够进行一定的思考,对书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一本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尝试将书中的内容贯穿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自我主体性的思考。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书中能够找到好多兴奋点,不断激励我继续往下读,读书逐渐由艰难向享受转变。
2、读书中的问题:(1)笔记和读书速度不能协调;(2)最后总结的时候,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有种很凌乱的感觉。还请各位同学、师兄师姐多多指点。
3、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踏实读好每一本书;也相信“路遥知马力”,所以在书海中磨练自己的耐力;更相信“读书+思考+交流=杰出”!




2014年10月——11月读书汇报
书单: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准则》
《自杀论》
《宗教生活基本形式》
《学术与政治》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呈现了一种社会转向,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涂尔干认为社会中是存在分工的,劳动分工具有着重要的功能,分工的最大作用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即分工成为是人们紧密结合的纽带。
     涂尔干认为,一个社会是一种叫“集体意识”的东西维系的,即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或者说,人们具有共同的道德、价值和观念,这种观念是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联系在一起。这种集体意识形成社会团结,以共同信仰、道德规范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维系社会的发展和整体性,并且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涂尔干认为在传统社会中,社会的整合是一种基于同质性的机械团结,在这种社会中,个人与个人的行为、观念、价值没有丝毫差别,个人具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进而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凝聚性;基于机械团结的社会可以和容易的制定压制性规范来维持社会稳定,话句话说,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行为就会是犯罪”,用涂尔干的话说就是“在这种社会中,当集体意识完全覆盖了我们的整个意识,并在所有方向都与我们息息相通的时候,那么从相似性产生出来的团结就发展到他的极致状态,但此时我们的个性已经上市殆尽”。
    我们都知道,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当传统社会的向心力,或者说强有力的机械团结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离心力或一种异质性取代市,那么社会就面临一种重新维持稳定的困境,那么如何使得这种充满异质性的社会稳定发展呢?涂尔干提出了“有机团结”概念,即,基于一种异质性的团结,或者说是基于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团结。他认为,分工不仅仅是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更促是社会连接在了一起,彼此依赖。他认为随分工的直接后果就是职业化、专业化,一种职业和另一种职业不能单独孤立存在,因此职业间就产生一种关联,从而使人们形成相互依赖感、联系感和团结感,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依赖,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职业道德或道德规范,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整合的基础。
最终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这种转变促使一种新的集体意识,即职业道德的形成,是各团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分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以上论述,是基于正常的社会分工,即社会分工体现的是社会功能的分化过程,他最终的结果是产生各个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补充,但是分工同样存在着多种反常形式,当社会分工破坏了传统社会的机械团结,但未创造出新的社会连接模式时,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涂尔干认为反常社会分工包括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非人化的社会分工。失范的社会分工,由于分工的增长而引起社会结构剧烈改组,同时道德规范的发展又没能及时跟上,致使社会调节发生故障无法维持人们之间的联系,不能有效地控制人们地欲望和行为地状态。失范状态主要是指社会联系丧失了必要地规范调节这样一种社会结构性质,不是指个体层次地某种心里状态。强制分工,是建立在社会不平等基础上。这种分工引起地结构改组虽然伴随一定地调节性规范,但是这种规范不是自然生成地,而是一些人制定出来强迫另一些人遵循,并非处于自愿。涂尔干强调真正地道德规范要处于当事人自愿,必须为人内化,不平等地基础上是不能建立真正的有机团结,提倡公平公正地思想:机会平等;教育上平等。非人化地分工,分工仅仅出于经济上或技术上地考虑而不考虑人的愿望或兴趣,必将削弱社会关系。这样地分工导致不满和厌倦情绪。

《自杀论》
     自杀论是涂尔干在《社会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一书中“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的典型实证经验研究的范例。在本书中涂尔干反对用心理学来解释自杀现象,认为自杀是由社会整合的结果。涂尔干在本书中的分析逻辑是:首先,提出自杀和自杀率的区别,并且明确本书研究的是自杀率。涂尔干认为,自杀是指凡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达到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然而涂尔干并没有将视野放在自杀上,而是放在了自杀率上,他认为,自杀率是指自杀者在某一群体中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指一种只能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他认为自杀率和自杀分属社会和个人不同的两个层次,换句话说,涂尔干的研究重点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本书的开头已经指明了他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批判了之前的各种解释自杀的原因,他认为,心理因素、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以及效仿都不是自杀的原因,即“每一种社会群体对自杀都有一种特殊的倾向,这种倾向不能用个人的心理器质解耦来解释,也不能用自然环境来解释”换句话说就是,涂尔干认为自杀的倾向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而且他认为自杀这种倾向本身就是一种集体现象。并且通过大量的社会事实为例子对自杀现象及自杀率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归纳出四种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他认为社会整合程度决定了自杀率的高低。利己型自杀,指由于群体整合度低,个人增强了独立性,当个人挫折和不幸时,无法得到群体帮组而沮丧、绝望,从而导致自杀。(在整合度高的社会,个人的挫折回得到群体的庇护。群体整合度时遏制自杀的倾向的社会会因素);利他型自杀,由于社会整合度过高,从而出现义务性和内疚性自杀。失范型自杀,指一种由于社会道德松弛、规范过松导致个人欲望膨胀,永不满足,是生活失去目的意义而导致的自杀;宿命型自杀,指由于社会规范过严而导致的自杀。最后探讨了整个社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自杀,涂尔干认为,弊病是正常现象,就像生病时生命中的正常现象一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因此自杀也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必须把具有某种强度的自杀倾向看成是正常的社会学现象。那么如何治愈“自杀”呢?涂尔干提出了职业团体或行会的概念,他认为职业团体是除了宗教团体、家庭团体和政治团体制外的另一种治愈“自杀”的团体。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提供给我们独特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并且规定了社会学研究的观察原则,解释原则,即“实证主义”方法论,为社会学建立了一套客观的研究方法,使社会学独立于哲学。换句话说他为我们提供一套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是社会学向精确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
一、关于社会事实的界定
    涂尔干对“社会事实”的界定是:“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他认为社会事实是存在于社会中的、超越个人意识的、具有明显的感觉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社会现象,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外,但有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与社会事实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是有区别的。构成社会事实的,是团体的信仰、倾向和习俗这类东西,至于以集体形式表现在个人身上的那些状态,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像结婚、自杀、多生育或少生育等是社会事实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无法分离。尽管它们常常分布在个体身上或采取个体的形式,但决不能把它们等同于纯粹的个体事实。他认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是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3]对涂尔干来说来说,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是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二、涂尔干关于社会事实研究方法的论证思路
    涂尔干关于社会事实的论述是逐步细化和深化的,其分析中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当我们看完第一章没有进入第二章的阅读时,我们会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确定社会事实呢?于是涂尔干提出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但在我们确定了如何观察社会事实以后,发现在既存的社会事实中存在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那么我们又如何区分这两种现象呢?涂尔干给出了我们区分的准则,而且强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种中才能能区分,并且对社会种或者说社会类型进行了划分。面对我们所确定的社会事实,涂尔干又进一步提出了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通过比较的共变法来确求证社会事实。以下是五条准则的具体分析。
(一)准则一:把社会事实当做“物”来研究
    涂尔干认为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应是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社会事实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物,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成见(或者说是“方术”)。
涂尔干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要祛除一切预断排除自己的道德判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世俗的干扰,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并且他认为孔德的研究是概念性的,比如孔德关于人类进化三阶段论,是将观念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认为应该把社会现象本身与头脑中的观念分开,对社会现象本身进行考察。最后涂尔干得出了,“当社会学家研究某一种类社会事实时,他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的结论,而对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集体表象,涂尔干认为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二)准则二: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涂尔干在确定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以后,又提出关于区分两种社会现象的准则,即正常现象(即“一种应该是什么就表现是什么的事实”)和病态现象(即“应该是什么却为表现是什么的事实”。)在论述中,涂尔干用判断病痛是否是健康状态的例子来说明通常我们所使用标准的荒谬性(认为疼痛是生病的标志,无疼痛则是正常的),他提出了判断社会事实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判断的三条准则:其一,与这个社会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即“一个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进化的一定阶段出现的一定种的社会历史,对于出现在这个一定发展的一定的社会类型来说是正常的”);其二,将现象之普遍性作为判断正常与否的标准(“现象的普遍性是与所研究的社会类型中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联系的,就可以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其三,对附属于变革社会的社会现象的考察要特别重视标准二的运用(“当这个社会事实与尚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的社会种有关时,这种检验就必不可少”)。
涂尔干认为犯罪是最好的例证,并且运用三原则分析了它,认为虽然犯罪具有病态的性质,但是只要犯罪行为没有超出每类型社会所规定的界限时,就是正常的,从而确认了“犯罪是社会健康的一个因素,它是健康的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即使在道德上与我们格格不入,也不应该被剔除。这就类似于科塞所提的冲突会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
(三)准则三:关于社会划分类型的准则
    在前面的分析中涂尔干认为区分社会事实是正常还是反常的,必须确定社会会种,即将社会作为研究的大背景,那么什么是社会会种呢,又如何去研究社会会种呢?涂尔干就认为“社会学应当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并且认为社会会种有很大作用,它“支配着人们头脑的关于集体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之间,为我们提供一个中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为一体区分各类变种。
(四)准则四: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首先,社会事实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其次,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和功能的分析。涂尔干认为,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导致社会事实存在的依据)和它所具有的功能(是社会现象满足个体或社会需要而发挥的作用),并且“先研究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后再设法探明它造成的结果,这种研究的先后次序不仅符合社会事实产生的实际过程,而且符合先因后果的逻辑。”
(五)准则五:共变法
    涂尔干认为,由于社会关系的不明显性和复杂性,我们应通用比较法中的共变法。所谓共变法,就是共变法就是指间接科学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即如果两个现象,经常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发生同步变化,就强烈的暗示着他们之间有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他有又指出,不能仅仅根据社会现象之间这种共变关系便轻率的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因为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两种社会现象之所以发生共变关系,是因为存在着另一个同时决定他们变化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才是他们变化的真正原因,也就是他在书中所提到的“首先,是借助于演绎法来查明亮相之中的一项怎样产生另一样,然后是借助于经验即重新比较来设法验证演绎法所得的结果。如果演绎法是可行的,并正是它的结果是正确的,那就可以认为证明是成立的。相反,如果发现两个事实之间无任何直接联系,尤其是关于他们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假设是已经证明的规律相悖时,那就要去寻找两个事实都依存的或者在他们之间其美解作用的第三现象”。他举出例子:当教育程度和自杀之间可以观察到某种相关,如果据此断言教育是导致自杀的原因就错了,真正的原因是宗教传统的衰落,一方面是教育世俗化、普及化,另一方面降低了社会凝聚力,从而导致自杀率上升。

《学术与政治》
    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是在世界和德国都在社会及政治都剧烈变动的时期,韦伯没的两篇文章没有对实下的问题作出诊断,而是跳过这些问题,从思想史以及社会史的角度来谈论这些问题。两篇演讲稿遵循一个框架:首先,他讨论外在的条件,也就是让学术和政治志业成为可能的制度方面的态势(或者说是在一种涉及到结构的“客观”角度来看,学者和政治家的角色);然后,他开始讨论这两种志业对个人施加的要求(或者说是在主观意义下的学者和政治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韦伯要表达这样一个论点:在不考虑制度方面的脉络的情况下,个人固然无法了解他的职业角色的“意义”;制度的“意义”,也只有在考虑到这些制度的一般性社会脉络时,才能够被理解。

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韦伯先从学术所面临的外缘条件谈起,
一、
    他认为,学术生涯就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从事学术工作(或者说一个年轻的学者),他必须承担不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缺乏保障的风险;并且学术生涯中也存在机运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年轻学者到教授要靠运气;与此同时,对于一个研究做的好的教授不一定讲课讲的好,这与大学对老师肩负科研和授课两种责任的要求相违背,所以当学生说某某教授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老师的时候,这也就宣布了这位老师的死刑,大学教授面临着解雇的风险。
     他认为学术是专业化的,个人唯有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正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里获得那种缺失感到达成某种真实完美成果的意识;并且学术也必须承受没有“灵感”(学术届认为最重要的)的风险。
在这诸多风险的情况下,学术还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术“人格”,韦伯认为,在学术的领域里,唯有那些纯粹想具体工作献身的人,才有“人格”,换句话说,就是唯有那发自内心对学问献身,才能把学者提升到他所献身的志业的高贵和尊严。而不是将学术作为一种表演事业或者是通过个人体验来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学术工作的意义。他认为,学术工作必须面对一个命运——过时,然而他认为,“过时”是学术的命运,也是学术工作的意义所在,学术工作就是投身于这样的意义中。他说“在学术工作上,每一次‘完满’就意味着新问题的提出;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任何有志献身学术工作的人,都必须接受这项事实。”
二、
    他认为学术和以学术为依据的技术所孕育的理知主义的合理化的趋势。他认为,学问的意义在于是我们发现“概念”和“理性实验”,概念是我们能把我事物的真实存在;通过理性实验,我们能够获得可以稳当控制的经验,是现代科学的基础。
    韦伯进学问的价值是学术工作的预设。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学术的价值是什么,但是他认为,学术工作是有预设的,这种预设就是逻辑和方法论的规则的妥当性:这些是人在世界上定位的一般基础,而至少就我们的特定问题而言,这些预设不构成问题;而学问进一步预设:学术工作得出的成果,有其重要性,亦即“有知道的价值”。这种预设只能根据它的终极意义来诠释,而这种终极的意义,个人只能根据自己对生命所抱持的终极立场加以接受和排除。
在这种预设的前提下,韦伯认为,政治不属于课堂,一切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政治立场灌输给学生都是一种卑鄙的行为,因为“教授对事实的确定、数学或逻辑上的关系的确定或文化理想之内在结构的确定”和“回答文化的价值及其具体内容,以及人在文化共同体与政治团体中应该如何行动的问题”是两种不同的事情,先知和群众鼓动着不属于教室讲台。
    韦伯进而特写了美国年轻人对教师的态度,即,没有一个美国人会让他的教师卖给他一套“世界观”或者一套草吃自己生命的标准。他认为教师不是领袖或生命导师,教师不能自居为学生生命场上的足球教练。那么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学术对于个人的实际生命有什么贡献呢?韦伯认为学术的“使命”是让我们得到技术的知识;思想方法、思考工具和训练;以及老师可以给我们的“清明”(这种清明是基于教师本身是清明的),即教师只能让你知道你必须做一个选择,以及进一步告诉你,假如你希望达成这般目的,你必须也同时接受按照经验因此出现这样这样的后果,而不是让教师自己变成一个群众鼓动者。换句话说,教师只能做学生“生命”的帮助者,帮助个人,让他对自己的薪给的终极意义提供一套交待。
    总之,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结而最崇高的价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域个人之见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学术是不能牺牲理知的权利,或者牺牲知性诚实而去做一个先知。

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
    韦伯在开篇就表明了其主张:任何政治主张的选择---也就是人们说的整治行动应该具有什么内容,不在他的讨论范围。
    韦伯首先明确了政治概念的界定,他认为,我们今天所谓的政治,指的是对一个政治团体(今天是指国家)的领导胡对这种领导所施的影响。他认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是指可定了对武力值正当使用的垄断的人类共同体,也就是其特有的手段---武力正当化。政治史追求权力的,这种“为追求权力而追求权力”的政治目的是享有权利带来的声望。
国家是通过正当的手段支配人的关系的,这种权力的支配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卡里斯马型和法制型,其中卡里斯马型是“志业”观念的高度表现,这种人们对基于个人魅力和自身责任感的领导者的服从不是因于习俗和发条,而是因为人们信仰这个人。只要这个人不是个狭隘虚荣的意识之雄,那么领袖当然会对他额事业全心以赴、献身敬业。
     那么政治上的支配权力如何去维持呢?韦伯提出了支配的运行机制,他认为,支配具有两项要素---人和物,即支配的经营需要  基于个人物质上的报偿和社会荣誉而有人组成的行政僚属和以金钱、建筑物、战争物质、交通工具、马匹以及任何你能想得出来的东西为基础的物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具。与此同时,他认为,近代国家都经过一场由君主发动的通过行政僚属来收归行政工具的过程,从而把政治经营的一切工具完全集中到一个单一的顶点上。在这种收夺权力的过程中,另外一种意义下的“职业政治家”(用我的话说,从某种程度上像中国的宰相,但也有不同)出现,这和卡理斯玛型领袖不同,他本身无意成为支配者,而只是要为政治上的支配者服务,他存在的意义是借着处理君主的政治,一方面谋生计,一方面获得理想的生命内容。
     紧接着韦伯又讨论了职业政治家的相关问题,它基于职业政治家的经济情况的不同分别探讨了整治作为副业的政治家和整治作为主业的政治家;那么以政治为主业的政治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认为,一个人要以政治为职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即“为了”政治而活 或 “依赖”政治而活。为了政治而活的人,在一中内在心灵的意义上把政治当做自己的“生命所在”,换句话说这种人在政治中得到了意义,从另一个层面说这种人也是经济富裕的人;而依赖政治而而获得人,是把政治作为一个固定的收入来源。紧接着韦伯又具体分析了资产对政治家的意义、专业官僚的兴起、首席政治家的出现,以及政务官吏和事务官吏。
与此同时,他对职业政治家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认为僧侣、文人、宫廷贵族、士绅和法律家适合以政治为职业,并且具体区分了这几种人之间的差异,他认为当先存在的是一种“官吏之治”,在这种制度中的官吏和政治家是不同的,官吏的荣誉在于把上级的命令作为自己的信念来执行;而政治领袖或者说居于领导地位的政治家的荣誉所在便是,他为自己的作为,要服务所旁贷的个人责任,要服务法也不可能拒绝或转卸的责任。用韦伯的话说“具有崇高道德的官吏,会变成恶劣的政治家,尤其是会变成在政治上不负责任的政治家”。
在此基础上,韦伯讨论了政治人物的类型或形态,即群众政治家(—政治评论者,尤其新闻工作者)和党工,并详细分析了新闻工作者和党工的优劣势。首先,新闻工作者,他虽然具有政治家般的责任感,但是却缺乏余裕(主要包括没有资产而必须靠职业为生,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每天或者每周必须写出文章来,以谋生活,就像在政治家的脚上绑了铁镣。虽然具有领袖的气质和能力,但却因为这样的逼迫,而在向上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在有形的方面但尤其是精神方面,遭到了永久的瘫痪”),这注定了新闻工作的政治前途是异常艰辛的。其次,职业政治家的另外一种形态--党工,韦伯先从政党营形态谈起,随着政治团体的壮大,他便会形成一个党派,通过这个政党来经营权力,而这种政治经营,就必然有一种利益关系的人来进行,在此基础上,政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党工们除了对政党领袖的卡里斯马的崇拜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期待其领袖带给其物质方面利益,即“党工在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利益,都和领袖的吸引力渴望形成的政党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紧接着韦伯比较了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政党,以及在这三个国家政党中领袖的特点,通过比较他认为新式政党机构出现了,即业余的机构和经纪人的机构,并且他更倾向于经纪人的机构。并且他认为在后一种机构中,我们所做的选择有两种途径:挟“机器”以俱来的领袖民主制,和没有领袖的民主。但是究竟选择哪一种认识不确定的。所以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经营在具体外在方面在今天看不出来,那么这些因为物质条件而必须“依靠”政治为生的人,大概都必须另取新闻工作或党工之类的典型直接途径。
     那么我们就会问,以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人,能给他带来什么?权力感!韦伯提出权力感是其最主要的。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志业政治家应该具备的人格条件:热情、责任感、判断力(一种对人和事的距离,来审视问题);志业政治家也要克服死敌——虚荣,不能像一个暴发户一样炫耀自己的权利、虚荣得陶醉在权利感里;并且志业政治家要有一种信念和价值来作为其支撑力,即在其价值的支配下去追权利、使用权利,从而达到他所追求的信念或理想图示。最后,韦伯提出了政治作为一种“理想职业”所具有的精神风格,即志业政治家所在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所作应该坚持的操守,他认为志业政治家应该坚持责任伦理,因为如果要通过政治行动,也就是以武力为手段,按照责任伦理形式,以求达到某种目标,必然会危害到“灵魂的救赎”,换句话说政治行动必然要威胁到心志责任但是如果按照心志责行动又不会达到目标,所以志业政治家在其行动过程正视生命的诸多现实时,那种经过磨砺的一无旁顾的韧性和承受这些现实及在心中料理这些现实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用韦伯的话说是:“真正能让人无限感动的是一个成熟的人,真诚而全心地对后果感到的责任,按照责任伦理行事,然后在某一情况来临是说‘我再无旁顾,这就是我的立场’”。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对于志业政治家来讲也不是全然对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只是各自所占的成分多少的问题,这两种伦理不同比例的结合便构成了一个“能够从事政治之使命”的人。
     总之,“政治,是一种并施热情和判断力,去出劲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只有一个政治家具备责任伦理,或者谁具备坚韧心肠,能使自己泰然面对一切希望破灭的人,才能够以政治为志业的“使命与召唤”。


读书感想:
这是我第一个月读书,感觉有些吃力。
    首先,在读书过程中,读到半中间总有一中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同时也有想返回去重读的冲动,但是又要赶时间,保证量的积累,所以整个读书过程在这两种状态的纠结中进行。不过我还是适当的放慢了读书速度,争取在一知半解中多理解,最后还是读下来了,感觉挺有成就感的。
    其次,特别是读完一本书作总结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断断续续接不上篇儿的感觉,并且处于整理和总结中内容阶段,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估计是刚开始,再加上没有一定量的积累的结果吧。
    再次,就是做笔记中的问题,在这一个月中我总习惯看完书再统一做笔记,但是当再做笔记的时候发现很多书中的东西忘了,又想重新读,最后导致做笔记和总结花费很长时间,下一个月换一种方式继续读,读书还得总结和摸索。
        总之,这个月的读书状态不太好,整个状态来讲可以用“糊涂”来形容,但是自认为,《社会分工论》、《社会基本准则》和《学术与政治》读的相对好一些,《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的不好,准备抽时间再读一下,这就是这个月读书的基本状态,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 此贴被枭雄在2015-05-15 14:46重新编辑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4-11-20 22:56 | [楼 主]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涂尔干总结得很认真很细致,枭雄还要继续坚持,对自己狠一点,拿出男子汉地气概去野蛮成长吧!一起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1-20 23:09 | 1 楼
xhf91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1
最后登录:2015-11-30

 

枭雄,你的读书劲足够,加油!附:再多逃些课,你自己把握哦。
过简单的生活
Posted: 2014-11-20 23:24 | 2 楼
xhf91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1
最后登录:2015-11-30

 

枭雄,继续加油!
过简单的生活
Posted: 2014-12-26 12:18 | 3 楼
anyongju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9
最后登录:2023-11-14

 

总结写不出来,可以多看笔记,所以笔记不要做得太繁琐。不必刻意追求体系化,可以尝试着先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点写出来,不成体系也没有关系。写报告一定要写你最想写、最想表达、最想和别人分享的东西。
Posted: 2014-12-26 17:03 | 4 楼
褚明浩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6-04-12

 

能够有兴奋点和享受的读书,非常好,同时“读书+思考+交流=杰出”!,这是一定的,所以一起加油。。。
再者,正如你说的,交流很重要,所以可以和我们多交流,还有就是运勋的韦伯的读书报告就写的不错,你可以看看他的帖子。你们两进度差不多,可以多交流。。。
Posted: 2015-01-15 00:11 | 5 楼
冷波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3-03-19
最后登录:2017-09-13

 

思考在发芽,很好,加油。
Posted: 2015-01-16 10:38 | 6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这月的读书汇报发上去了,感觉差距好大,请大家指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4-13 00:29 | 7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读的越来越有感觉了,总结也开始慢慢集中整合性了,进步很快,你加入的晚,所以读的慢很正常,前面还是要踏实读,打好基础,所以不要着急,一起加油~
Posted: 2015-04-28 16:33 | 8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8楼 卢青

恩恩,一起加油,多交流一下,感觉自己读书、写总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1:53 | 9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7楼 冷波

谢谢师兄,我以后得克服思考惰性,增加思考力度!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1:55 | 10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5楼 褚明浩

恩恩,谢谢队长,多多交流,一起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1:56 | 11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4楼 anyongjun

恩恩,谢谢师兄指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1:58 | 12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xhf91

恩恩,对自己狠一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2:00 | 13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Re:1楼 张欢

恩恩,继续坚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3 22:01 | 14 楼
枭雄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1
最后登录:2015-12-20

 

这个月的读书贴发上去了,请大家多多指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osted: 2015-05-15 14:48 | 15 楼
anyongju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9
最后登录:2023-11-14

 

这个月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继续加油,还是那两个字,要多想,敢于有自己的想法。
Posted: 2015-05-16 13:28 | 16 楼
田志达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2
最后登录:2016-11-27

 

这个月,读书很有分量啊,赞一个小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osted: 2015-05-16 22:38 | 17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你的干劲儿很足哇!读书质量也是很好的!要自信啊,你读得已经很好了。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05-19 11:10 | 1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030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18:3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