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黄盼的读书汇报总结(更新至2015年12月10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黄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4-07-04
最后登录:2019-01-18

 黄盼的读书汇报总结(更新至2015年12月10日)

2015年11月书单(10.26——12.6)
1、《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M•布劳(美)
2、《社会行动的结构》塔尔科特•帕森斯(美)
3、《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美)
4、《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杰弗里•亚历山大(美)
5、《社会契约论》卢梭(法)1762年
6、《正义的理念》阿马蒂亚•森(印)
7、《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德)
8、《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赫伯特•马尔库塞(美)
9、《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依德思想的哲学探讨》赫伯特•马尔库塞(美)
10、《美的历程》李泽厚

    这40天看了10本书,看的顺序比较杂乱,临近写读书报告时,才将顺序稍微理了理。这次报告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这三个学科视角进行总结。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结构
    布劳从微观的人际交换关系入手分析人的社会行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是社会交换的前提,在社会交换发生过程中,权力随着交换双方对资源的供需关系而产生,进而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通过对整个交换过程的分析,从吸引整合到交换,到权力分化,到制度组织的形成,这四个阶段反映了平衡的社会状态取决于其他社会状态的不平衡,权力的不平衡确立了交换中的相互性。个人充当资源需求者时,通过交换从社会中获取自身没有的资源,这是分化在社会交换中发生作用。同时,分化权力又补偿了资源需求者的不利地位,当他个人充当资源供应者时。布劳通过分析交换与权力这两个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媒介作用,认为看待结构变迁应该坚持一种辩证的思维模式。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讨论了“唯意志的行动理论”的形成过程。以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三人为代表阐述的实证主义行动理论则从不同角度为帕森斯建构“唯意志的行动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马歇尔的“效用理论”表明个人主义在活动体系中的终极价值极大地表现为目的合理性。帕累托的“逻辑行动”虽然超越了实证主义理论的“个人主义”偏见,但他从社会学角度对“效用理论”的解读,并没有突破实证主义传统中规范对行动的支配思想。涂尔干批判功利主义立场关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自发性,主张从社会事实来分析社会事实。这三位实证主义者并没有看到非规范价值成分对行动的影响,将行动看作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反之,唯心主义行动理论则主张,人们自动地按照规范去行动。韦伯从个人自身的主观理解出发来认识社会行动,忽视了客观因果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束缚。基于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传统行动理论的解读,帕森斯认为行动者在具体社会行动中,面临阻力和克服阻力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努力”的状态。他在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中间搭建了一座桥,在个人行动中,既要考虑规范性因素对行动的客观影响,也要考虑非规范性因素在行动中的意义价值。他认为行动理论指的是有经验基础的,由各个行动单位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行动者根据现有的处境来进行规范性选择,从而实现行动目标。所处的处境包括自身能够控制的手段,也包括客观的社会环境等不可控的条件。帕森斯明确表示“唯意志的行动理论”既考虑规范特性的成分,也不否认条件成分和其他非规范性成分的作用。可以看出,帕森斯在认识社会行动当中也坚持了辩证的观点,而非一元论。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阐述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是在具体的“情境定义”中来表达自我和管理自我印象的。他认为戏剧学当中的角色扮演很好地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互动,两个剧班之间的对话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反映。在此书中,他用前台和后台这两个具有区域性的词来划分表演者的表演情境,认为前台当中的演员遵循戏班表演的角色要求,是要达到一种表达性标准;而在后台工作的人是要达到技术标准。无论台前台后,呈现的都是虚假的人物角色。通过对角色扮演的解读,戈夫曼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在他人面前展现印象是有一定技巧的,在技术指导下有意或无意地表达和呈现自我。戈夫曼从社会情境作用出发来看待自我呈现,关注自我的角色扮演和印象管理,这是建立在微观社会学的基础之上。亚历山大分析“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时,辩证地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强文化范式”和“弱文化范式”两个基本概念,弱文化范式指的是从外在环境去解释社会现象,从社会情境来讨论意义;强文化范式指的是强调意义的内在模式,注重文本解读与符号文化。亚历山大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一书中以犹太大屠杀、水门事件等为例,指出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生活事件,应该从其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入手,而非局限于某种社会制度或结构。这些事件不止发生的德国、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在上演这种创伤性文化。亚历山大在此书中以战争和丑闻等事件为例就透露出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
    综合以上四位社会学家对社会结构中的交换、行动、互动、文化的认识,可以看出宏观与微观社会学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布劳和帕森斯对微观和宏观社会的综合,戈夫曼和亚历山大则是单一的微观取向,戈夫曼对社会互动进行符号分析,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则强调文化的符号意义。

二、政治学视角下的自由
    理解自由离不开对制度的解读,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天然的力量被剥夺与社会持久和制度稳固是正相关的。卢梭认为,世上是存在着一种完全出自理性的普遍正义的,但是这种普遍正义必须是相互性的认同基础之上的。基于卢梭等政治学家对普遍正义的认识,罗尔斯曾经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认为正义是在公共契约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来说明正义原则与制度选择有关。他欲求建构一种理想制度,从最大程度上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从而保证制度内自由个人的公平。罗尔斯基于契约原则对公正的理解,将社会制度放在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忽视了社会现实情况。阿马蒂亚•森在《正义的理念》一书中,重现解读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正义不应该是对最优正义制度的绝对崇尚,正义应该是站在亚当•斯密“中立的客观者”的立场来认识公共理性,个人不受到制度的限制,每个人都能使用自由权利,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所珍视的事物。他批判罗尔斯等社会契约理论家对绝对的正义与公正的制度的主张,认为正义不应局限于某种社会制度,而应该用比较方法来关注各种社会现实,而非先验制度主义对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关注。站在比较主义的立场来看待正义,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一种全球性的正义理念,包容、开放地对非西方制度国家的关注才是更合理的正义。他主张突破地域狭隘性和制度局限性,从民主和全球理性的视角来看待正义。阿马蒂亚•森更加看重的是全球化制度内个人自由发展的权利,是对最大多数人的公正,是一种社会选择理论。而罗尔斯是通过制度来实现个人公正,公正是最优制度的产物,而非个人自由选择的产物。
三、哲学视角下的知识与文明
1、曼海姆的知识哲学
  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从现代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这三个理论基础来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处于一种联系、发展、变化的社会状态之中的。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主张在“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当中发展一种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而非具有偏见性的人文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他认为现代社会当中的人,缺乏从具体情境中客观看待问题的意识,特殊的意识形态将人们局限在集体无意识当中,只有总体的意识形态才能让人们摆脱孤立的主观主义,建立全面联系的客观主义,实现对现代社会的理性认识。但是,社会的动态发展要求人们在总体意识形态呈现静态时能坚持相对主义,不将意识形态绝对化。为此,曼海姆认为应该培养一批“无社会依附的知识分子”,发挥其相对立场的作用,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来认识政治。一种政治立场的出现是作为另一种政治立场的对立和补充而出现的,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意义。意识形态是维持现存秩序的观念体系,现存政治体系的弊端与不足一旦被放大,就会引导人们改变现存体系,脱离客观情境,将乌托邦作为新的家园。曼海姆在揭示意识形态秩序对人的自我意识的束缚的同时,也揭示了乌托邦意识脱离客观现实的一面。从实质上而言,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说明的是“客观与主观”、“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分析二元关系入手,曼海姆提出要建构“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发展一门合理的社会科学。
2、马尔库塞的文明哲学
  正如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揭示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一样,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也揭示了与之类似的观点。工业社会结构将异质性的个人塑造成同质性的社会人,个人在丰富的工业物质文明面前充当着社会奴隶的角色,物质文明占据上风,精神文明渐渐失去存在的空间。人在社会中失去了个性,成为了社会的附属品,进而丧失了社会的主体地位,人成为一种没有“精神意识”的傀儡动物。工业社会充斥着“物欲”独行的味道,人在这种单一的社会结构当中也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只关心物质经济,不关心精神意识。在《爱欲与文明》一书当中,马尔库塞就间接解释了为什么工业文明当中的人会被物质社会所奴役的原因。人为什么会被异化?在佛洛依德看来,文明是以持久地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的。马尔库塞通过解读弗洛伊德基于“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上而发展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建构整本书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文化进步是伴随着压抑性文明的出现而出现的,压抑成为文明的一种有意识的表现。结合工业文明分析来看,人之所以被异化是因为,人在工业文明当中成为一种理性动物,理性意识压抑了个体追求本能快乐的冲动,人成为了一个计划性主体,而非自由主体,进而失去了对物的支配权力,成为了物的奴隶。爱欲是一种生命本能,只存在于早期社会,社会越文明,人类的欲望越受到抑制,个人越难以找回童年的快乐。随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为了谋求生存,不得不牺牲天真的本我,为了填补“缺乏”而进行条理有序的工作。爱欲在工业文明当中没有生命力,呈现一种死亡状态。好比单向度社会中的人,失去了灵魂,没有自我一样。爱欲与文明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代表着两种层次与水平,文明的产生是以牺牲爱欲为标志的,在认识文明的同时应该看到它的对立面。爱欲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个人在文明进程中是越来越受到压抑,越来越远离快乐。我觉得,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观点出发透露出对工业文明的担忧,对社会的发展带有悲观主义看法。《爱欲与文明》一书的思想观点和福柯《疯癫与文明》有些相似,其思想内涵都在揭示个体与社会关系中,非理性与理性的表现程度,理性是对非理性的征服。
3、李泽厚的审美哲学
  《美的历程》这本书看似很薄,但是内涵挺丰富的。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切入,从原始时代、青铜、先秦、楚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这8个时期特有的文明入手,分析这些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历史现实的作用,文明产物是人们精神的一种象征,寄托了人们的情感与人生意义等。从原始图腾到青铜饕餮,到《诗经》、《离骚》汉赋等等,这些文明产物在李泽厚的眼里是一种美的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因此,正如冯友兰对此书的书评所说,《美的历程》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四、感想
    11月份,心绪比较乱,心情波动也比较大。希望12月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读好书,做好学术。在开题答辩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表达思路过程中,比较混乱。接下来,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2015年10月书单
1、贺雪峰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2、贺雪峰 《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3、费孝通 《江村经济》姊妹篇《禄村农田》
4、桑内特(美)《公共人的衰落》
5、阿玛蒂亚•森 & 让•德雷兹《饥饿与公共行为》
6、卡尔•曼海姆(德)著,张旅平(译)《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
  关于贺老师的两本书,“村治模式”是比较宏观的介绍,而“村治的逻辑”则相对微观。我认为,村治模式主要讲的是在农村进行调研时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参照费老的“社区研究”,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村治模式指的是针对农村现行的机制及其应用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解剖,从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反映。通过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经验研究,从地域或者村治特征出发,以点带面,形成一套思维逻辑方式,从中提炼出不同村庄的治理特点。在下乡调研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实践不止是围绕村庄内生秩序进行访谈,还要问及外来因素对乡村的影响。内生秩序指的是村庄的生育状况、劳动力使用情况、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圈、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维持村庄稳定的因素,从这些内在因素入手分析,农民在家庭私人与村庄公共生活领域当中不同的行动逻辑以及这些逻辑背后的规范因素,进而深入挖掘逻辑行为背后隐含的意义。村庄作为地域性的组织单位,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因此,在具体的村庄调研时,我们还要分析村庄外的联系,例如,本村与外村之间的联系,村庄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在涉及本村与外村的来往时,具体是从本村村民和外村村民之间的互动入手的,从婚姻圈或者劳动力交换等分析。从这些看似很生活化的细节入手,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关于村庄的整体印象,当然,我以上说的只是其中的某些方面。在“村治模式”一书中,贺老师举出了很多案例,主要以“南方、中部、北方农村”这三个大区域的村庄为研究对象,从村民的行动逻辑分析中得出了诸如“宗族型村庄”、“小亲族村庄”、“原子化村庄”等多类型的村庄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程度、村庄的公共化程度、村庄治理等方面的差异性。从“地域”和“关键词”这两个主要点来分析村庄治理是对村庄整体的把握,在具体的村治研究中,我们更多的分析都是针对“农民的认同与行动逻辑”进行研究。为什么有些村庄内部整合程度高,有些村庄内部很分散,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经验性认识,而应该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在解释农民行动逻辑当中,我们易于掌握的就是村民对“公私关系”的不同认识。公私分化明显的村庄往往比较分散,没有私人领域情感对公共生活领域的介入,村民在公共生活当中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很有能产生个人意义层面的价值性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随着现代性进村而产生的。因此,在分析农民行动逻辑时,我们除了从村庄历史延伸的纵向层面进行解析,还要从村庄内外进行横向解读。只有对村庄进行横纵分析,才能完整地把握村庄的面貌,才能在整体上针对不同地域或者不同特点的村庄进行农村、农民、农业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从比较分析中对中国村庄形成全面性的认识。
  费老的这两本书是具有很大关联性的,《江村经济》是费老“社区研究”的代表作,英国人类学家马 林诺夫斯基在序言中提到,该书最经典之处在于对“蚕丝”这一手工业的分析。除此之外,还对村庄当中的农业劳作、贸易交换、农田分配也进行了分析,而《禄村农田》一书则不同,紧紧围绕“农田”,没有涉及宏观层面的分析,而只是从农田的占有和分配的不同来分析村庄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有人将《禄村农田》称作《江村经济》的姊妹篇。“江村”和“禄村”都只是两个代名词而已,这两个村庄的原型一个位于江南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个则处于云南商品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商品因素的强弱不仅是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江村是以手工业生产方式为主,不管是现代市场因素进入之前还是进入之后,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商品手工业,“交换贸易”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市场因素对销售和生产的影响。家庭手工业时期,交换的内生秩序比较稳定,手工业的生产化程度和其流通渠道的大小都是相匹配的。但是自从机械化程度提高,纺织技术的改进,原本稳定的手工业市场格局被打破。农民的传统手艺无法与机器技术相抗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家庭手工业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因此,工厂大量兴起,政府开始进行技术指导。“蚕丝业”这个案例说明村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村庄经济和政治都有影响,生产方式还会影响村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行为方式。对比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手工业为主的村庄,农民的开放性程度更大,对市场依赖性更大,村庄的商品经济更发达。在“江村”出现了离村地主,这指的是地主只拥有所有权,将经营权转租给佃农,不在农村生活。这种现象在“禄村”则很少存在,“禄村”村民有种“借钱盘田,越盘越穷”的观念,因为农田的经营成本和日常生活费用带来的生活负担,让农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之,传统的经济态度以“宁愿少得,不愿劳动”为主,农民闲暇时间就多了,用来消费的时间也多了,但是这种消费不是以生产为目的的积极性消费,而是耗尽生产成本的消极性消费,例如抽大烟。种种因素对农业投资的限制使“禄村”村民对承租别人家土地的经营权失去了信心。通过比较农业和手工业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在生产、消费、交换等领域的不同态度,以及整个村庄的整体面貌中商品化程度的高低。费老的这种分析方式,让我学会了从小处入手来分析村庄,充分挖掘村庄内外各处现象本身的存在功能,并整理成一幅完整的村庄场景图。
   
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一书讲的是,现代社会当中,人们习惯用亲密关系来衡量各种社会关系,这种方式导致公共领域人格的衰落,带来了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书中分析了“私人生活”对“公共生活”的入侵是始于19世纪工业城市文明带来的影响,在此之前的18世纪,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线分明,公共空间指的是家庭之外的社会空间,私人空间指的是家庭成员内部的亲密空间,再往前的封建时期,私人领域是不存在的,整个社会只有公共生活,普通公民没有表达个人情感的领域,除了特权阶级。本书通过对公私空间领域的历史变迁趋势进行分析,是为了说明现代社会当中亲密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地占领了整个公共领域,19世纪的公共生活的危机是如何出现的。桑内特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他从资本主义和世俗主义谈起,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化”观念的产生是个体主义情感表达的内在刺激,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大众消费为主的今天,为了表达自己的性格特色,人们都倾向于寻求“私人订制”,来避免与社会大众混为一谈。私人情感的表达极为广泛地体现在服装衣饰上,从服装的质料,到款式,到设计风格等,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地位,进而分析他的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性格。服装符号的出现只是“私人情感外漏”的一种方式,这反映了公共社会的私人化,也间接说明了公共表达是反符号的,是非人格的,公共领域是非个体的。除了穿衣模式的日益符号化和复杂化表明了私人领域的广泛存在,从观众角色身份的转化也可以看出公共人的衰落。在19世纪之前,观众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对舞台演员的艺术认同,喝彩和鼓掌声一阵接一阵,到了19世纪末期,观众受控于整个舞台演出的效果,不能尽兴地随意表达自己对演员的肯定,只能等到表演结束之后规整性地鼓掌,喝彩声已经被沉默取代。观众从主动到被动,从自由喝彩到沉默,削弱了社会交往。沉默的现代生活不仅在舞台表演当中有所体现,日常生活中网络电子化商品手机取代面对面交流的日趋扩大,让原本热闹的公共情感表达退缩到私人情感的龟壳里,个人在公共生活中越来越欠缺主动性。现代人们对人格的关注也渐渐从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到政治生活领域,公众对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关注度逐渐被集体动机所压制,人们对政治领袖的人格魅力表现出十分强烈的热情,在政治选举过程中,符号化的形式不再表面化,转而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种种现象的产生最终导致了公共文化的终结,自恋文化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人与人在公共生活当中关系紧密反映的只是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公共领域的辐射,主动的“主我”只出现在隐秘地私人生活领域,在公开的工作领域,个人呈现的是被动的“宾我”。原本充满公共表达的城市空间逐渐被大多数沉默者内心深处的自我保密取代,人们找不到相互交往的意义。每个人活在没有彼此的私人空间里,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世界中,不向公共领域中的其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因为城市中充满着陌生人,出于保护自我的目的,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越来越沉默。
《饥饿与公共行为》一书认为饥饿不是温饱问题,而是经济财富的分配和社会权力的剥夺问题。除了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原因,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还与个人的食物消费结构和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经济中的交换行为与物价水平等有关。阿玛蒂亚•森认为,公共行为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还是个人对国家政策的响应与解读,在解决饥饿这一问题时,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力量,还要从市场经济和个人权利的保护等进行分析。
    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一书阐述的内容是日趋理性的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依靠计划施行,人类在理性的计划社会当中被动地被社会牵着走,失去了原有的适应能力,非理性的层面表现为个人情绪在大众群体中发挥着破坏稳定秩序的暴力作用。重建时代的人指的是不脱离社会结构,提高个人在社会结构当中的主体适应性,在理性的社会与非理性的个人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理性社会具有计划的一面,力图将所有的一切归纳到可以预测的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总是朝着某个目标前进。但是,理性社会束缚了个人的自由,人们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大众社会的规模化和统一性,让个人失去了存在的个体性意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就体现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失衡,社会组织和人格塑造之间的矛盾是作者进行重建的出发点。当前民主化当中的矛盾,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大众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民主的普遍性,但是导致大众被精英统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民主形式下过着一种不民主的生活。这说明,当前社会中形式民主的出现导致实质民主被隐藏,大众就生活在这两种民主的夹缝当中。他认为,现代社会失调,文化危机出现的原因是自由放任原则和无计划调节原则之间的冲突,他主张“为自由而计划”。在社会控制层面应该提高大众的公共参与程度,在有计划的社会当中,维护个人的调节能力,让公众在相应的社会结构当中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但是不放任大众非理性情绪对稳定的社会进行破坏。本书最终想要说明的是个体主义在重建社会的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忽视大众的情绪表达,但是也不能放任非理性自由传播,而应该对自由进行计划,让自由在可掌控的范围内存在。

感想:研二了,感觉看书的状态没研一那么纯粹了,投入的精神劲也随着9月份学院奖学金评比削弱了一些。不过,在接下来会毫无杂念的将读书进行到底,坚持看经典,经验性的书真的不够厚重。
2015年9月书单
1、《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法)
2、《弱者的武器》斯科特(美)
3、《农民的政治》赵树凯
4、《集体暴力的政治》蒂利
5、《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孙立平
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孙立平
7、《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法)
  这几本书看似没什么联系,但我从中发现这些著作都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阐述的是当前的社会现实和之前的社会状况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以及背后的逻辑原因。
一、转型前的社会
  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孟德拉斯通过借用“杂交玉米”这项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向读者展示了两类农民的行为逻辑。我将“技术”作为割裂传统与现代的要素之一,将传统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称之为传统社会,新型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为现代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固守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民称之为传统农民,追求改革技术的农民称之为新型农民。“技术”介入农业社会由来已久,只不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为了谋生而采用的手段被称为“技艺”而非“技术”。真正的“农业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传统农业技术”是简单地使用农畜物力和人力,而“现代农业技术”是科学技术文明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节约了劳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杂交玉米”技术推广之前的法国农业社会,农民的日常工作除了农业就是农业,农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和生活的界线不明显,这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的简单性和唯一性,农业就是生活。简单的传统农业社会也意味着封闭性和保守性,农民坚信自己的技术是值得信赖的,虽然农业产量只能维持家庭的日常需要,但是基于传统农民自身的进取心不强,农业只能勉为其难地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农民和法国农民都经历了农业技术改革带来的阵痛,只不过是阵痛来的时间有早晚之分而已。我认为,中国农民比法国农民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农业生活的困境中坚持地更持久,所以中国农业革命比法国晚了一个世纪。19世纪,法国已经在农村普及了先进的技术观念,现今,早已走出了农业发展的技术困境。而在21世纪的中国,新技术的推广才刚刚起步,农民才刚开始享受创新带来的技术成果,告别生产性为主的农业生活,渐渐步入消费型生活。
  关于“生产与消费”在农民生活中占据的比例,孙立平教授围绕“断裂社会”详细地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社会之间存有的差异性。他认为80年代的中国社会,由于国家体制的约束和资源分配的扩散性,中国社会呈现一片均衡状态。社会矛盾固然存在,但是私人利益始终处于压制状态,农民的生活满足于生存物质需要,并没有产生大众消费观念。农民的利益需求停留在农业生产之上,没有过多地涉入到社会消费领域。除了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农民的可消费项目和能消费项目实在太少。对于80年代的农民而言,温饱问题才是最大的生活问题,生活消费是与传统生活观念相背离的。80年代的农民普遍地依赖于土地,土地是其收入的唯一可靠来源。他们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土地上获得经济收入。尽管土地投入占据很大的经济开支,但是在农民的意识里,似乎再也找不到比土地更具经济效益的投资了。所以,80年代的农民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即使面临土地带来的经济收入难以维系生活,也仍然坚守在土地上,固守传统农民的本分。
二、现代意识的觉醒
  尽管80年代的农民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农业收成的不理想和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景气导致的积贫积弱,让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农民心中的怨愤只为了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得到宣泄,从而使政府知道农民的利益诉求。马来西亚的农民曾经为了反对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就私下破坏机械设备,抵制新技术的介入。这种反抗方式在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一书中被称为“分散型攻击”,在斯科特《弱者的武器》一书中有详细地阐述。马来西亚的农民之所以采用小规模的抵制形式,是因为传统农民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面对政府和地主这些对立的利益主体,农民除了土地一无所有,无钱无权,只能任由宰割。但是,农民也是情感主体,在自我生存受到威胁时,他们不会再被动地承受,也会搞出一些小名堂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赵树凯在《农民的政治》一书中有很多数据表明,农民自我利益的表达仍停留在“乌合之众”的盲目野蛮状态。虽然农民心中郁积了诸多不满,但是他们由于缺少正当利益的合法性表达渠道和缺少利益代表组织,农民只能无意识地成众去偏激性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以谋求更多的社会同情和社会帮助。殊不知,农民现代意识的觉醒,并没有缓解其生存的压力,反而加重了社会分化带来的隐性伤害。中国农民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群体,不仅代表着中国农业社会的未来,也影响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断裂社会”带来的利益分化,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失去了对强势群体的依赖,强势群体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将投资阵地从农村转向城市,这种策略的实施使保守的农民深深地植入到土地里,寻求永无出头之日的渺茫希望。与此同时,“断裂社会”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资本市场经济,这对有进步意识的农民而言,就是出头的法宝了。进步农民凭借着这些现代力量,率先接受现代意识的洗礼,不再困守在土地上,跟随着强势群体进入城市,谋求更多的经济收入。可是,农民进入城市务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不过是理想化层面的自我安慰,城市的生活标准和消费水平足以耗尽农民为数不多的收入。因此,事实上,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并没有比农村好过。不论是农民还是农民工,都是在夹缝中生存,农民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中难以突破,农民工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中难以获得平等公正的待遇。总之,从农民变成农民工,意味着农民的政治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还意味着道德越来越难以维系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纠纷超出了道德约束的范围。农业社会因为现代因素的介入从简单变得复杂,农业社会的日常纠纷和矛盾也越来越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农民不再是为了口粮而生产生存,农民开始寻求在现代社会中,身为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利。可是,在这条不同于以往比较软弱的利益抗争方式的道路上,农民仍然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三、可能的未来
  赵树凯在《农民的政治》一书中也深发了对农民无力感的同情,他认为,在今后的基层治理中,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来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和组织利益的关系。对农民而言,应该将农民纳入到利益格局当中,而不是被结构所排斥。农民虽然经济地位低,但并不意味着农民就没有选择一种诗意的生活的权利。所以,国家应当从政治层面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而不是采用惯有的“愚民”政策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孙立平教授认为“断裂社会”应该建立的不是利益型政府,而是需要保持住政府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服务型政府路线贯彻下去。这极好地阐述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也反映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农民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处于弱势,这反映了农民是需要被照顾的社会群体。因此,社会政策不能光顾着强势群体的一头独大,而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
  总结:
    这次报告的内容围绕“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在历史变革中自 身的传统性和现代性所引发的,时代性的利益需求及其抗争方式,说明了“弱者的武器”始终是利益诉求道路上的小打小闹,只能激化农民与其他利益群体的社会矛盾,不能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不能满足自身的迫切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将农民的正当权利合法化,使农民嵌入到现代经济和政治建设的体制中。用理性化的方式看待农民的利益诉求,而不是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用冲动和野蛮情感加剧农民与社会的矛盾。
  感想:
    这个月交替地看理论性和经验性的书,没有预订书目,都是临时决定的。通过看一些和“农民”相关的书籍,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于乡村建设这块知识的薄弱。特别是,近期在思考开题的方向,感触又有些不一样。我以为,我自己感兴趣的“农村养老”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然后提出养老问题的所在,进而在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按照这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写出一篇毕业论文。可是,当我再细化内容时,我发现好多问题都是重复性的,很多乡村建设的学者都提过类似的养老问题,特别是看了赵树凯《农民的政治》一书之后,发现他手里那么多的案例,那么多的数据,自己对原本感兴趣的内容就没啥信心了。除此之外,这个月读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感觉自己不会思考,觉得思考不够深入不够系统。最后就是时间的有效管理,遇到难以理解的理论,阅读效率就会很低。
  自我要求:勤读勤思勤写勤述

读书汇报(2015年5月7日——2015年5月30日)
吉登斯(1938——)书单:
1、1999年《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2、1990年《现代性的后果》3、《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潮的碰撞》4、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5、1982年《社会学——批判的导论》6、1985年《民族——国家与暴力》7、1984年《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8、1994年《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五月份看了吉登斯的书,为了让自己先进入状态,就先看了他的经验性的书,这些经验类的书比起理论性的书明显就通俗很多。所以,我并没有按照他的思想脉络去看他的著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存在对其理论思想的陌生。这样一来,就有种带着问题找答案似地读法了,因为吉登斯后期的著作中涉及的词,他并没有再作出具体详细的解释。比如,“传统”这个词。之后阅读吉登斯的对古典三大家的批判,整个思想的冲击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阅读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书让我对现实生活世界有了风险意识,那么,阅读吉登斯“批判理论”让我对自己的阅读思想有了重新认识。除了各种感慨,大家就是大家,人对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的总结就是很不一样。吉登斯选取的是三大家笔下的工业社会和资本社会,在阅读吉登斯的书之前,我从未想过工业社会和资本社会之间的不同之处,我基本上就对这种社会类型等同了。就像一个小孩在没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对于很多东西都是含混不分的,我感觉自己在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自主的独立看世界的意识。很多时候,都是通过阅读经典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这样解读。为什么有机团结存在于工业社会,是因为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促使个人既保持一种独立的关系又不得不囊括进一种生产体系吗?接下来,我做下简单的读书汇报。
      听过祥云上个月对吉登斯的总结,大家应该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正如祥云上个月所说,吉登斯和哈贝马斯的学术路径是很相似的,两者都是通过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梳理而建构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我认为他们二位不同的就是吉登斯更加偏重政治学,而哈贝马斯偏重哲学多一些。所以,我觉得对吉登斯的政治学有必要进行梳理。从吉登斯早期《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潮的碰撞》一书对古典三大家一些政治思想的解读,到最后立足展望未来《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我觉得吉登斯的整个政治思想脉络是很清晰的,从早期对韦伯“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解读,他认为韦伯的“理性牢笼”具有悲观的政治学色彩,韦伯忽视了个人的能动性,只看到了科层制对人自身自由的一种破坏。在对涂尔干的政治社会学进行分析时,吉登斯抓住涂尔干对社会道德的重视,认为涂尔干的政治学思想是脱离了个人自由主义的一种政治团结思想,涂尔干强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职业团体在现代社会发挥的纽带作用。比起韦伯对“个人理性“的悲观,涂尔干的思想就相对乐观一些,涂尔干最起码找到了“职业团体”这个中介来解决个人利己主义。虽然,不是很能看出韦伯和涂尔干在民主和自由等政治思想,但,我隐约地感觉到韦伯无法阻止个人经济目的理性的发展,在利益驱动之下,必然会引发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资本主义社会,而涂尔干对于道德的个人主义的强调,更多的让人联想到社会主义思想。何为道德,我认为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种精神。所以,从我理解的而看,对韦伯和涂尔干的政治对比分析为吉登斯后期分析左与右是很关键的。吉登斯正是立足于反思和批判古典思想的基础之上,除了对工业社会和资本社会进行区分,说明了有机团结和商品经济之间关系的失衡,建构了自己的现代性理论。首先,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存在三个动力,即时空的分离、脱域、反思性。这表明的是货币的产生使资本的流通和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定地域范围,同一时间同一种经济行为可以在世界各地发生,现代社会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具有稳定性,现代社会的风险性伴随着时空分离等现代性动力而越来越突出。一切不再是可预见的,未来变得难以预测。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控制的现代性,吉登斯认为反思性的生活更加有必要。他指出,我们不能再像传统工业社会那般单纯地被生活所奴役,人要获得有自主性,要突出社会科学所提倡的人的能动性,而不是过度强调自然科学当中社会结构性。在面临着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监督机制以及控制军事暴力机制等多元共存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能单纯从一元视角来寻求生活出路,我们应该全面反思现代社会所遭遇的风险。正是这种全面反思性,吉登斯倡导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解放政治是指将人从不平等和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因为在传统工业社会,物化的世界占据中统治地位,人与机器共存的世界当中,人被迫沦为一种高级机器,人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个体,反倒成为了经济的牺牲品。生活政治指的是要实现自我,不被物欲所控制的一种伦理性政治思想。上次读书会卢云说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转型》中有谈及亲密关系的出路将是一种生活政治。他说不是很懂,我觉得,如果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角度来看的话,吉登斯的亲密关系转型可以说是将公共领域下的亲密关系转为私人领域下的亲密关系。就是说,家庭当中的亲密关系不再放置在经济利益这些物质平台上,吉登斯认为亲密关系的道德情感化因素才是家庭的可持续性动力。其实,吉登斯之所以提出这种转型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传统工业社会当中家庭生活出现的困境,也就是韦伯“理性牢笼”在家庭当中的体现,从而生发出找回自我的想法。自我,我觉得是一个政治性的词汇,只有相对于他人而言,才会存在。但是,这里的他人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只是一种象征,我认为是一种他物。是他物对自我的束缚,让自我的存在空间越来越狭窄,从而才唤起了解放自我的一种政治需要。以上就是我对吉登斯的部分政治学思想的简单认识,也正是出于对政治学思想的兴趣,我6月份看的书基本都是与政治学相关的。
感想:在没有读吉登斯的书之前,我心里就有点怯弱,觉得吉登斯的书应该很难读。可是,真正读了几百页之后,觉得并没有很难。所以就觉得自己的读书态度还不够成熟,仍需多读来磨炼心性。除了多读,自己还得多加强写作与思考能力。
布迪厄书单(2015年4月1日——4月30日):1、《男性统治》2、《继承人》3、《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4、《单身者舞会》5、《实践感》6、《遏止野火》7、《实践与反思》
一、批判新自由主义——《遏止野火》
      这本书含括了布迪厄从1991年2000年10月这期间的一些篇幅比较小的文章,围绕上下编的标题“抵抗新自由主义入侵的言论”和“为了一个欧洲的社会运动”而展开。书名“遏止野火”中的野火,我认为是布迪厄所指的新自由主义。那么,为什么要抵抗新自由主义呢?布迪厄站在保护民族国家的立场,反对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全球化”背后的单一化模式。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伪理性”主义,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打着革新保守主义的旗号,推行一种强者统治,而非真正的普遍化。新自由主义标榜的“全球化”实则是美国等强权国家对弱势国家的一种经济侵略和控制,从而实现有利于强者的利益,是一种新达尔文主义的体现。除了从理论抽象层面上阐述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危害之外,布迪厄还从一些微观的社会层面进行强有力地斥责。他认为新自由主义的入侵导致了国家的弱化,各种社会公共福利受到威胁,使公共服务陷入一种技术官僚管理之中,技术优先而非社会优先的策略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团结,牺牲了国家的社会功能。于是,布迪厄批判了撒切尔政策多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幸感。撒切尔政策作为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实践,它保护的是具有发言权的统治者们的权力,而非全体公民的权力。统治者们制定出有利于自身的游戏规则,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权力的不平等导致权利的不平等,使特权成为一种理所当然,布迪厄则批判这种永久化特权,而新自由主义则是在强化这种特权意识,或者强权意识。因此,极大地突出了强者意识和商业意识,而这种经济外表的产生不只是理论入侵的无形影响,同时还是政客、记者、普通国民的合作成果。于是,布迪厄笔锋一转,批判负面知识分子。他指出当今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言论的傀儡,而新自由主义主要的阵地是在美国。所以,当今知识分子不仅没有成为本国民族利益的维护者,反而成为了“全球化”思想的灌输者和协同者。将大量的经济字眼引入到电视、新闻和政治领域,使短期的经济效用成为一种行动导向,轻视理智的长远的社会效用,造成政治与公众观点的隔离。同时,这种短期的经济行动使临时性和代替性的工作增加了,意味着工作的不稳定性和竞争性增强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可靠性难以维持,进而降低了社会责任感,摧毁了团结的价值。因此,新自由主义剥削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整合性,使弱势人群成为唯理性经济结构的受害者,导致失业大军的大量出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秩序。鉴于此种后果,布迪厄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他认为应该联合致力于共同事业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制定和确立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民族开放和谐的观点,团结工会组织,推动欧洲工会主义的发展。具体而言,想抵制新自由主义,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美国模式,反对美国对欧洲经济的统治,认识到美国经济崇拜个体和“个人主义”与欧洲社会运动史中的团结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其次,消除知识分子的负面作用,批判知识分子在传播新自由主义过程中借用知识的外衣滥用权力,要积极创建一支真正的集体知识分子,规范学术界和政治界之间的关系。再次,反对非政治化政策。新自由主义“自由化”的经济力量导致其统治方式是以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为特征的,这种特征不利于统一的欧洲社会运动的形成。因此,要协调社会力量和革新工会主义等,来建立一个可信的对抗权力,使“全球化”的假面具在贸易保护主义面前毫无隐遁之处,让“合而治之”这种有利于强者的统一成为一种历史存在,发挥欧洲社会运动的作用,让欧洲社会运动以自己的存在带来一个目前不存在的欧洲政治空间。

二、实践感
      布迪厄在理论阐述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时,以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为例,指出客观主义倾向于实践悬置,而主观主义则排斥任何对实践悬置的社会意义的探究。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除了摆脱本土经验,还应该对“客观”观察者立场固有的预设提出质疑,要对客观化进行客观化处理,这也是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立足点。基于这种综合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布迪厄认为实践就是结构和习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在。习性是一种内在的行为倾向,具有持久性和可转换性,它是特定的客观规则性的产物,离不开社会条件。而实践活动则存在于这种社会条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即习性赖以形成的社会条件和习性促成的社会条件,是过去和将来之间的现时活动反映。在具体的实践游戏中,游戏意识赋予游戏一个主观意义,游戏作为一个社会场而具有客观意义。在游戏场上,实践信念作为内在因素等同于身体习性,是原始习得反复灌输后的产物,作用于游戏活动,使游戏场能无限循环。促使游戏连贯性循环的前提是操作图式和具有实践职能的技术和仪式的存在,操作图式是实践逻辑不可缺少的原则,也是公开与默示这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于社会秩序的一种补充。维持实践感的内在要素除了习性的强有力系统化之外,还有象征资本作为经济资本的手足确保实践逻辑的合理性。象征资本是一种非功利性交换的关系网络中的无形资产,是经济资本在身体姿态和行为文化中的内在体现,象征资本建立的不是纯经济关系,而是一种荣誉和信任关系。无形的象征形式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在交换关系过程中,以一种温和的、隐蔽的方式作用于参与者双方,具有良好信誉的实践者则会处于优势地位,对信誉欠佳的人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统治,这就是象征暴力。象征暴力在政治领域体现为一种集体认同感赋予的合法化权威,使权力不再仅仅凭借经济而获得,象征资本也可以促使权力的再生产。拥有象征资本的人数越少,象征资本带来的价值也就越大。基于边际效用的视角,不同数量的资本分配给特定人群,会促使人群分类,那些处于统治地位的人会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身体习性,长期以往,这种结构与习性的相互作用使社会分为不同阶级。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明白了实践感是结构和习性的反复作用的产物,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依赖于客观社会条件,也依赖于主观意义的存在。布迪厄在此缓解了稀缺性的物质逻辑和区别的象征逻辑的对立关系,又回应了开篇超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二元对立的理论前提。因此,可以看出,卷一:理论理性批判实际上是指二元对立的批判,通过批判二元对立,提出实践是主客观二元结合的产物,表明主客观相互作用于实践逻辑的立场。
        卷二:实践逻辑主要有三章内容,主要围绕实践的象征作用和仪式逻辑这两个部分展开,第一章和第二章集中关注婚姻策略,章节内容是《单身者舞会》这本经验研究的书中关于婚姻问题的更加理论性的阐述。布迪厄从关系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婚姻关系作为一种交换关系,在婚姻市场中交换双方以土地资产等财富作为基本吸引点,除了物质资产之外,还会考虑象征资产这种依赖于潜在习性形成的家族权威等影响。为了确保家产的完整性,长辈作为家庭权威的代表在其子女的婚姻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子女不会违背长辈的命令,因为习性的意义使然。在婚姻关系维系的整个亲属关系中,婚姻带来的不只是家庭成员的变化和财富的增加,族内结婚会使集团更加团结,族外结婚会为集团带来姻亲关系,扩大亲属圈。平常婚姻会和非常婚姻都可以从婚礼的隆重程度和家庭所在集团的社会位置看出象征意义带来的利润。远婚和平行堂亲婚因为策略不同,结局也不同。婚姻策略取决于行为人各自利益的分量和其社会位置带来的力量的平衡,更多的是两个集团借助婚姻进行的自我表演,行为人的力量及其微弱,女性就更不用说了。男女两性充当不同的婚姻角色,女性的社会位置因为两性分工等内在化习性造成的客观实际的卑微地位而低下,从而在婚姻选择时无法表现自身的价值,只能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婚姻市场中处于一种附庸和服从地位,通过男性的地位来凸显婚姻另一方女性的象征价值,即否定女性反衬男性,因此女性的自我象征意义的贬低会导致女性看中利益的物质力量而轻视社会位置的象征力量。男性则能公开展现自身的政治和象征力量,男性为了确保集团的整体性,会优先保全家产免受分割,这就确保男性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男性的统治地位附带着一种统治权威,使女性服从于男性,女性便成为象征暴力的牺牲品。通过男女两性不同性别视角得出的婚姻策略,我们可以看出男子婚姻策略更直接地服从于加强家庭单位整体性或家庭姻亲网的需要,而妇女在婚姻问题上更多关注经济现实主义。这种不同性是由于习性图式和结构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结果,是双方共同维持社会秩序的不同出发点。男女之间身体上的区别和对立反映出男女两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并不是不可违犯的,通过被否定的违犯行为更能反映出男女之间在某个界限范围内的统合。违犯行为与社会性是相背离的,“被否定的违犯行为”用一种否定的语法肯定了人们在具体社会行为中的仪式合理性。仪式自身携带的实践功能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不同的仪式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相同的仪式使集体意识更加强烈,使象征性更能在被划定的范围内发挥无形的作用,使仪式的社会作用更加普遍地隐含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差别性的仪式可以通过图式的相互作用和互相投射来克服彼此的对立,具有相同性的仪式可以通过图式的相互转换更好地理解其共通性,正是差别性和共同性使系统得以循环发展,使得整个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在断裂和连续的接替运作中正常运转。在此过程中,图式并非确定不变的,图式总是不确定的存在于行为人和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当中,故图式的统一性又伴随着多样性。为了正确理解实践感,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实践活动和实践意义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物质价值和象征价值在整个实践行为逻辑当中的作用。而图式则作为具有实践功能和意义的一种内在表现,发挥着连接行为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桥梁作用,布迪厄正是从这种关系主义的视角清晰地阐述了实践感这一抽象概念。
三、反思社会学

      在《实践与反思》一书中更能清晰地理解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核心观点在于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总体性科学,他认为社会实践理论应该综合“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克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从关系主义的立场理解“场域”和“惯习”之间的能量转化,将“心智图式”看作是分类体系的内在逻辑,不同的阶级占据着不同的象征资本,资本的循环流动使图式自动进行转换和变动,进而反作用与场域结构。惯习、资本、场域这三个概念共同推动实践体系的发展。除了从理论上进行反思之外,布迪厄从方法上作出不同于布卢尔和伯杰以及吉登斯等人的解释。他认为反思社会学应该让观察者跳出自己的阶级视野,进行自我位置的反思,而不仅仅停留在调查内容和经验主体的范围内,要延伸到实践的组织结构和行为人的认知结构当中去。他认为反思社会学可以从理性、伦理性和政治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地理解。从理性的角度看,反思社会学不是单向度的学科,不是极端性的学科,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凸显了行为人的历史理性。从道德伦理性的角度看,反思社会学考虑的是道德的能动作用如何发挥并对制度产生影响的,避免武断地理解社会学,突出社会学的合理性。从政治性的角度看,反思社会学关注形式的神秘化和符号支配。布迪厄虽然反对政治对社会学的介入,但是社会学越是科学,它就越是与政治相关,符号权力也就越凸显。因为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的行为策略不是单纯地从主观想象出发,同时还会从客观社会结构出发,而在结构系统当中,科学家自身为了推动科学的发展会自行获取所需资源,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被瓜分,因此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资本优势拥有者成为科学领域中的支配者。因为政治性的特点,社会学要尽可能地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使知识分子脱离个人趣味,成为一个具有集体性的话语发言人,使得社会学能克服制度性结构性等单一因素的负面作用。
读书感受:读书札记写得不勤快,导致读书报告总结拖了一个星期才勉强写完。
一、哈贝马斯书单(2015.3.1——2015.3.30)
1《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1年 2《合法化危机》1973年3《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76年4《后形而上学思想》5《现代性的哲学话语》6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
二、哈贝马斯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哈贝马斯的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困境而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视角进行全面阐述的,他从历史分期这样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入手分析他的主要思想。
    例如,他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他从中世纪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这三个具有显著性特点的时期进行历史语境的分析,说明了公共领域的出现和转型是伴随着国家和经济的转变同时进行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城邦”一词因为社会契约而逐渐备受哲学家关注之际,并不存在明显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定产物。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激发了政治上的现代观念。民众不再是听从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奴隶,民众的自主思想也同时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认识自己”已经不再是苏格拉底那些具有知识,受过教育的上层阶级所青睐的一种思想追求。民众的私人观念不再受到压制,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开始成为私人领域强固不可摧的一种反抗具有界线分明的公共领域的一种武器。家庭为了自谋出路,打破国家为了平衡各个阶层所设计的公共领域对一些资源的限制。私人领域开始挤入公共领域,与此同时,公共领域也加强了对私人领域的干涉。例如,在进行政治宣传时,国家凭借强大的大众传媒,在广告中插入一些具有导向性的信息,蒙蔽民众的自我意识,导致私人领域的启蒙思想被扼杀在公共领域的有计划的隐秘手段中,使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在国家与社会这种知识背景之下,引发了哈贝马斯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穆勒、托克维尔等人之间的对话,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线越来越分明,家庭这个私人单位中的自主经营等方面越来越私密化,而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不再受到财产和教育因素的制约。但同时,家庭中的教育功能和养老功能随着社会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开始脱离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控制并没有减弱。这种困境除了从国家与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层面上进行理解之外,哈贝马斯又从系统与生活世界这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合法化危机》一书中,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危机主要表现为系统危机,是由经济危机引发,波及到政治、文化层面的全面性危机。哈贝马斯引用帕森斯和卢曼的社会系统论和社会进化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阐述了系统危机发生的原理。他认为系统危机从系统论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系统整合的持续失调。以环境危机为例分析,就是环境的承载力已经承受不起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力,原本平衡状态的人与自然却因为人类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规范结构等方面出现的过度或者不足,以及社会内部组织原则的不合理,从而产生了失控,进而导致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在系统危机这个名词概念的基础之上,书中还系统性地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提出了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动机危机这四种危机倾向。经济危机的出现是因为国家不自觉的干预经济的自由发展,过度保护有产者有权者一族的经济发展,忽视了经济系统的自由运行。合理性危机则是经济危机的伴生产物,行政合理性的破坏是由于政治结构的失衡。既想干预经济的发展,推行集体资本主义,又想鼓励发展资本主义,放弃干预。合法化危机是由于政治干预破坏了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公共舆论无法表达自身的合理要求,这是政治系统局限下的副作用。这种局限使得大量的公众失去了对国家的忠诚,开始转向对自我个性要求的探求,进而导致了动机危机的出现。传统的社会规范意识结构遭到功利主义等私人意识的腐蚀,使国家制度渐失其主导性地位。国家越是失控,对于社会问题就控制得越紧,就越要普及一种共同价值,来重新规范社会。但是,这种非自然地控制只会让危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不利于社会民主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哈贝马斯开始反思这种资产阶级规范。
      他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就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从公共性,也可以说是集体的同一性这个角度说明了合法性是用来实现社会一体化力量和规范同一性之间相吻合的共识性凭证。社会进化论认为每个历史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政治权威类型,韦伯曾经归纳出三种统治权威: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统治。到了现代,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让民主和自由这些现代市民观念占据着历史舞台。原有的规范体系不再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在同一性凝聚各个阶级的不同利益,反而在对自由的迫切要求之下,使社会规范失去了对市民行为的调整作用。因此,哈贝马斯强调人们行为的协调必须在反思社会规范中进行,社会的良性运行不能脱离共同的规范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统一认识促成的。在《后形而上学》一书中,哈贝马斯就从“行为”和“语言”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个体化的人是如何在社会交往行为中实现社会化的,提出社会是由符号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们共同行动的一种被设定的背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相互对话为中介而展开的,在生活沟通层面上,每个人必须确保语言的有效性,也就是谈话内容的真实性、言语者的真诚性、正确的规范性,只有在这种普遍语用学的总体规范下,生活世界才是可以被等同为公共领域的。因为公共领域自带的公共性和生活世界特有的总体性之间的内在精髓是可以进行类比的,无论是公共性还是总体性都离不开现代社会的规范性。我认为哈贝马斯在他的作品中无一不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谈论现实困境,公共领域的困境,生活世界的困境,这些都是一种社会危机的体现。社会危机是一种社会失范效应,而社会失范则是人这个社会主体与自然这个客体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无序的联系。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将现代性引入哲学领域分析人的自我确证这种主体哲学给社会交往理性带来的阻碍,进而威胁集体认同,使社会控制机制陷入无力地自我维持当中。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呈现出危机重重的景象,但是哈贝马斯仍然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而《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则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极其系统地阐述。书中从黑格尔、尼采等人的主体哲学进行分析,认为主体哲学中的理性概念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反思和批判主体才能为社会进化提供交往理性的动力,正是交往理性促成了现代性的持续发展。而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一书则全面地分析了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生活世界、社会批判、市民社会、现代性等看似并不相关的问题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读书感受
      这是开学的第一个月,刚开始返校的十几天都没有好好看书,假期的懒散行为没有褪去,导致后来看书时间紧张之下力保读书数量,致使今天写读书报告时缺少深刻性的总结。虽然看书过程中很享受,可是看完书没有及时写读书札记,等到一次性写读书汇报时,那种身心享受的满足感却被挤牙膏似地写作报告抹灭了。哈贝马斯的书,没有任何的趣味性可言,如果和福柯的书相比的话。并且,哈贝马斯对黑格尔等哲学家思想的阐述比福柯的详细,哈贝马斯也对福柯的权力观进行了哲学视角的分析,因此,看哈贝马斯之前还是先看下福柯的书,会轻松一些的。
      最后,还剩下一点点收获。可能是看书时间的积累,也可能是受哈贝马斯这种写作手法的影响,总之,突然觉得自己对理性又多了一些认识。从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古希腊时期至今,历史不变的主题就是启蒙的不断更新。从蒙昧到理性这个进程,让我对人类的需求有了基础性的认识,自由、民主、平等这些人权不再是停留在历史教科书里的概念,自己也开始结合社会形态和社会进化论等有了浅浅的认知。因此,突然就更加认同,坚持就是胜利,努力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看书三个月的效果可能和看书一个月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看书六个月的效果绝对不会和看书三个月的效果一样,这是我新学期对于量变与质变的认识。很多时候,会突然地失去自我,陷入一种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状态,那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坚持。只有坚持,才有希望。此外,还是觉得自己看书不够细心。作为一个读者,感觉自己缺少一种批判性认识。作者不是胡乱写写就行,他是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为了让读者觉得这文章是有创新的、有研究价值的。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对作者的这些线索都没有好好把握。所以,以后看书,要多注意一下这些方面。
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17日
福柯书单:1《精神疾病与心理学》(1954);
2《疯癫与文明》(1961);
3《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
4《知识考古学》(1969);
5《这不是一只烟斗》(1973);
6《规训与惩罚》(1975);
7《性经验史》(1976&1984);
8《不正常的人》(1974—1975);
9《生命政治的诞生》(1978—1979);
10(瑞士)菲利普•萨拉森《福柯》
11(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部分章节)


          关于福柯,很多人觉得其思想很难懂,于是还没有开始看他的经典作品之前,就开始看一些其他人对福柯所作的专著。其实,这种做法是极不聪明的,可是,我们还是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拿我自己来说,我是费力看了菲利普•萨拉森(瑞士)写的《福柯》,可是我连自己都没有取悦。要知道,我这还是看完福柯相关的书目之后才去看这书的,因为听说《福柯》这本书很难懂,看完之后确实有这种感受,虽然他在书中总结福柯的思想很是全面,但是正因为是浓缩下来的条条框框,所以就更加难以消化。特别是在这个要放假的前几天,心神开始分散,不自觉地。再碰到这种概括性大集,全当是进行总结性复习一样,一页一页地翻看,而不是一段一段地走了心的读。尽管我对于这种类似传记式的书没有多大好感,但是,我个人觉得詹姆斯•米勒(美)写的《福柯的生死爱欲》比较好读,因为要赶在放寒假回家之前看完福柯的作品,所以,除了福柯本人写的书,我都没有细细读。并且还只是挑着读,看看目录这种方式,原本还觉得福柯的书并没有那么难,可是看完这些专门人士的总结之后,我突然觉得福柯的书好难。借用米勒在《福柯的生死爱欲》一书中写到“作者之死”这一章时,他说,研究精神病学和医学、犯罪和惩罚、性生活和家庭的历史学家,如不参考他的著作(即使只是为了纠正或驳倒他的见解),简直寸步难行。特别是《福柯》一书给我的印象,真是严重打击了我的小小成就感,好歹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完成八本书的任务量,觉得可以做个完美的收尾总结的。可是,看到萨拉森从符号史对于福柯进行总结之后,我因为没有看《词与物》一书,我是深深地感觉到一种挫败感。但是,总体上,在看完这种传记式的书之后,对于自己这一个阶段而言也是一种查漏补缺吧。刚开始在看福柯的书时,我总是刻意去留心他的后现代思想,我以为福柯只是一个社会学家,可是,看到《性经验史》一书时,他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挖掘“性话语”时,多次谈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从中看到其作品中浓厚的哲学思想来源,所以才开始懂得为什么哲学中也会讲到福柯。我现在写的总结其实是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的,而我在看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按照出版时间的顺序去阅读。只是,自己觉得这本书可以保持完整性的话,我就可以开始另一本书。如果感觉书中有些思想我觉得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中找到补充的话,那才会去刻意安排阅读的书目顺序。
    其实,在你看完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演讲之后,你会觉得他的思想还是很好懂的。借用我导师说的话就是:看书不存在难不难懂,只存在你有没有真的用心在看,因为没有书是看不懂的。《不正常的人》(1974——1975)和《生命政治的诞生》(1978——1979)这两本书是根据福柯在课堂上的录音记录整理而成的书,我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很轻松。我近来看书总是会从书名去解读书中的核心思想,在看《不正常的人》之前,我就在想不正常的人是不是和《疯癫与文明》中那类人一样的呢?到真正进入书本内容时,还是很觉得这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书中写到了不正常的领域包含了三个形象: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手淫的儿童。其中需要改造的人我个人觉得是和疯癫可以有联系的,并且该书中涉及到了《规训与惩罚》中的一些思想。总之,福柯的书还是有一定的系统性的。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和《疯癫与文明》中的话语分析和《知识考古学》是有极大相关性的,《精神疾病与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诞生》之间也有承接性的痕迹。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福柯的书不难懂,但是,即使是模仿萨拉森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总结:1、疯癫、理性与沉默;2、文学、临床医学和话语分析之诞生;3、符号史与人之死亡;4、从话语秩序到权力分析;5、监狱、规训社会和心灵机制;6、权力和性欲、生物政治和种族主义;7、治理理性、精神性和自我关怀;8、俄狄浦斯王、米歇尔•福柯与法则,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因为福柯的思想跨度太大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并且书中的文献相当丰富,有些哲学思想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很难理解其中的思想。总之,看福柯的书收获不少,他在阐述其思想的时候总是会夹带各种案例分析,所以看这些案例的时候减轻了不少理论的深奥难懂所带来的挫败感,特别是看很多人都说福柯是结构主义者的时候,我就一直怀疑自己有没有看懂福柯的书呢?
《这不是一只烟斗》读后感
    《这不是一只烟斗》本书的内容前六个部分是福柯对马格利特《这不是一只烟斗》这个绘画作品的两个版本进行的社会学角度的解读,是从非专业美学的角度来解释美学专业中的现代思想。第七部分则是马格利特写给福柯的两封信,在信中马格利特毫不隐晦地表达了出他对福柯对其作品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不同于他自身思想的表达之间的分歧,他认为福柯对他的画作的解读与他的出发点还是存在偏颇的。第八部分和第九部分分别是刘云卿和杜小真基于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基础之上对福柯关于“看”的知识的解读,并延伸到现象学及其马奈的绘画。
      我认为《这不是一只烟斗》分析的是“词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作为一个指称,可以用来说明被描述的事物,“烟斗”是被描述的事物。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将“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句话从画作整体中抽离出来看的话,句子本身是不存在矛盾的,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当我们从整个作品本身的画和词及其他空白的区域都联系起来解读的话,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冲突。画作中的“烟斗”明明就是烟斗的图像,可是为什么马格利特还要在作品中表明“这不是一只烟斗”呢?这种语句的特意说明不是很可笑吗?我们作为欣赏者也是心存疑虑的,看到“烟斗”这个图像和“这不是一只烟斗”的语句说明,不禁在思考这个画家的意图,甚至还在想这个画家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可是,这种否定的应用才是这幅画真正的价值所在。你从画中看到的烟斗并非就是真正摆放在你眼前的烟斗,也并非是画家在作画时的参照实物。画中的烟斗不过是画家画笔下的一个图像生成品,并不是真正的可以触摸到材质的实物烟斗。图像只是对实物的可以看到的部分反映,这个图像可以做任何反复修改,从而越来越接近于实物本身。但是画像始终是画在纸上的,并不是放置在与你同在一个平面空间里的实物本身。所以,马格利特就借用“这不是一只烟斗”这种否定句式,将此“烟斗”这个图像和图像的参照对象彼“烟斗”进行区分说明,消除这二者之间的不可统一性。除了对“这不是一只烟斗”中的“烟斗”进行解读之外,我们将分析落到“这”字上面,“这”既可以说是画中的烟斗已经成形时的固定状态,又可以说是画家在作画时发出的不断否定的声音是指称的不断变化、反复修改的不确定状态。马格利特通过这种“词与物”的分离手法,引导我们去看到图像本身背后的无限种可能性,利用可见物本身将目光延伸到不可见的空间里。烟斗实物作为绘画的参照物,本身是可见可感知的具体的,但是,当画家下笔仿效这个实物的时候,就将参照物放置到不同于我们身体空间里的另一个画板空间里面,在这个画板空间里,实物则具有了无限种可能的图像。烟斗这个图像变得捉摸不透,无法确定其形,只能多次观摩实物之后进行多次反复的修改,从而接近实物本身,在画纸上再现实物的真实性。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这幅作品里面的烟斗并不是真正的烟斗,图像只是画家对实物的具体感知基础之上的抽象结果。每一个人眼中所看到的图像烟斗并不是画家眼中所看到的真正的实物烟斗,这画像烟斗只不过是画家在追求绘画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将自己所看到的每个部分隔空移到画板上的一个作品。我们作为画作的欣赏者,要想看到画家眼中的烟斗,这无非是幻想,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不是一只烟斗”画作中的“烟斗”在欣赏者眼中是各不相同的,欣赏者在观画的过程中也会发出类似画家在作画时的声音“这不是••••••”。
      刘云卿认为福柯通过将书写或词语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来区别现实的世界,基于《这不是一只烟斗》进行理解的话,福柯是将语词放置在这个封闭的画作空间,从而标上可读性的注释,继而呈现在观看者的面前。反映出马格利特所看到的烟斗在画板上的复制成分,说明图像烟斗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烟斗。可以理解为语词打通了不同可见者之间的不同视觉感受,语词使原本矛盾的视觉感受和内心感受实现了统一,消解了观者心中的疑虑,肯定了画作中“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句话本身的存在意义。杜小真认为福柯“看画”的思想可以归纳为“看的考古学”,福柯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不可见背后的可见部分。但是,福柯在探寻的最初道路上,为了陈述所看到的实物,反而忽视了“不可见的可见性”。此后,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一书中他意识到要把绘画分析放在知识构建过程中,从而将绘画的空间表象变成一种新的知识形态的典型图解。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意识,福柯开始转变语词分析的视角,从绘画空间转移到了历史领域,将画作中的抽象转变为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具体历史中。福柯对于“不可见的可见性”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对马奈的绘画分析中,马奈习惯于用透视的手法来反映不可见的抽象背后所隐藏的可见的东西,但是可见的东西即可见物和可见性又是不相同的。不可见物是隐藏在可见轮廓下的抽象,而可见性就是这种“看”的能力,目光之所及的地方就能可见,但是可见并不单纯指可见物的可见,可见可以脱离可见物而存在,通过视线的延伸看到被掩盖的不可见物。关于“可见与不可见”的分析是福柯思想体系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这不仅在《这不是一只烟斗》这本书中有所反映,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一书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因为放假诸多事宜,关于福柯的总结已经耽误了差不多十天,总结的水平还是有待加强。刚开始打算围绕《生命政治的诞生》这本书来总结,我觉得“生命”和“政治”是两个特别有意思的词,“生命”借助“身体”而存有意义,“身体”又是受到环境控制的,环境又包括政治环境。人又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人似乎天生就是政治家,人形成社会之后,注定会形成国家,国家则是无数个生命体的契约实体。总之,觉得这条脉络还是很有说头的,但是最近在家有点懒,所以先这样总结一下。
读书感受:
    12月末曾经自我颓废了一个星期,整个人都不再热情学习,这是需要极度批评的。其实,还是自己历练太少,整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一遇到其他事情,心态就不能保持稳定了。我认为读书不能过于唯一,读书既要出得来,又要进得去。我的意思是说自己要学会调整读书与上课、作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上课和作业而心烦意乱,不能拿这些生活之事当作不能好好看书的借口。读书是一种享受,不能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口头抱怨之词,读书就是读书,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你觉得有了它,读书就可以稍微放松了。
书单:
一、社会学——齐美尔(2014.11.17——2014.12.09)
1、《货币哲学》2、《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4、《现代人与宗教》5、《叔本华与尼采》6《宗教社会学》

二、人类学(2014.12.10——2014.12.16)
1、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电子版
2、莫斯、涂尔干、于贝尔《论技术、技艺与文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莫斯《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文:(2014.12.17——2014.12.18)
    首先,这个月看的书和我制定的个人计划书目有出入,由于《时尚的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找不着,所以就没有看这两本书。我感觉齐美尔的诸多著作的哲学思想是很浓厚的,所以我决定先从《叔本华与尼采》说起,然后再说齐美尔的现代性。关于齐美尔的这五本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不是思想内容的重复,而是一字不差的文字内容的重复。所以大家在选择书目的时候需要慎重,当然,这个也不是太影响的。《宗教社会学》是薄薄的小册子,《现代人与宗教》与《宗教社会学》就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所以,可以选择不翻看《宗教社会学》的。《社会学》与《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也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社会学》中有些附录的内容就出现在《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本书里面。我忘了齐美尔这几本书的出版时间了,但是在《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文集里面包含了齐美尔的主要思想著作的出版时间。
      然后,关于莫斯的两本书因为突然间想要回顾一下涂尔干的知识,想要看看这师生间的思想到底有多大的相关性;而杨懋春的那本书是导师要求看的,刚开始看的时候,自己肤浅地认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家乡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不出这本书的价值在哪里。但是,结合莫斯的两本书再回头看杨懋春的这本书,感觉又是不一样的了。总之,看完这三本人类学的书感觉还是挺好的,有些共通性的知识终于自己打通了。
      最后,关于此次成文的逻辑可能与前几次的有所不同,现在头脑中的想法是不会专门那某本书在那谈读书感悟,而是会比较杂乱地串一下。以后也会在写作过程中多尝试下各种觉得会得心应手的写法,然后一气呵成地完成整篇报告内容。毕竟看书不单单是光阅读理解就行的,还要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会慢慢地跟上大家的。
一、齐美尔的哲学观与现代观、相对主义观、形式观、宗教观
      我认为《叔本华与尼采》是必须看的,如果不看这本书,齐美尔的思想是比较难以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认识的,书中的哲学观是齐美尔《货币哲学》一本书中的思想基础。顾名思义,《叔本华与尼采》讲的就是叔本华和尼采这两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刚开始看目录的时候,什么兴趣都抓不着,觉得很陌生也很害怕,怕自己看不懂,怕自己理解错了,怕自己看完之后跟没有看一样的。但是,坐下来沉下心看,还是有些收获的。目录上也没有说哪些内容是叔本华的哪些内容是尼采的,所以翻开书一直往后看,看到了三分之二的内容时,还没有看到尼采的思想,自己心中就打鼓了,这本书到底写的什么呀,怎么就一个劲地在说叔本华呢?除了前言部分重点比较了叔本华与尼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之外,正文大篇幅地在阐述叔本华的思想,这只能说明叔本华对齐美尔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在基于没有查阅任何相关文献的前提下,只从经典读本出发,以下我写的东西都是有待斟酌的,仅此代表个人看法。我认为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是对立的,无从谈起继承性,虽然学术传统可能在某个方面会有所继承,但是具体到某个点就是对立的了。叔本华和尼采都谈生命、人的价值、永恒,但是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观的色彩极为悲观。叔本华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出于无差别状态之中的,个体化的分离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表象,个性是不能用来比较的,每个在者在深层的形而上的层面是统一的,因此他认为众人平等观,主张民主制,而这种平等与正义很容易导致僵化的个性。对于叔本华而言,生命是受到意志奴役的,生命会因为意志最终注定陷于无价值和无意义的境地。尼采则不同,他的个性标签就是“自由主义”。我个人比较喜欢尼采的思想,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持不支持的态度。我认为没必要非得追求一个自我都解脱不了的统一境界,那种为了目标而发展手段的连续统倒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每个手段都是目标之下的目标的发展不是更让人能找到人生的自我价值吗?相反,叔本华则是对为了目标而目标耿耿于怀,似乎那些手段都是不得已的,都是自我的束缚,都是没有意义的。感觉对叔本华越多解释,思路就越停滞,写这几十个字的时候脑袋都空白了半个小时,灵感突然就消失的一干二净。回到尼采身上,尼采的思想符合现代资本主义中个人主义的潮流,他认为个体之间是有差别的,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提出贵族式的不平等是必然存在的。他从进化的思想和人类发展的事实认为在这个永恒的不满足的人类社会状态中,生命是可以重新得到肯定的一个目的的可能性的,而不是像叔本华那样否定生命价值与意义。因为每一次的不满足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满足,每一次的手段都是为了这一阶段的目标。总之,尼采的个人主义指的是特定的个人攀上一个比此前所达到的更高阶段的个人,人是作为超越者发挥个人的价值,而不是像叔本华那样人是一个被超越者,最终是要克服个人的价值达到一个统一的境界的。尼采否定民主——社会化的思想是基于人人相互间存在着差距而产生的,民主倾向主张的是一种恒久不变的水平,但是个体化的趋势则表明整个人类是不可能以同一种步伐前进的,所以尼采将19世纪民主——社会化的潮流看成是人类价值下降的道路,看成是绝对的颓废,是增长与上升本能的丧失。通俗点说,就是民主弱化了竞争的本能,民主让高水平的人不屑求取上进,因为整个社会总归于平均水平。以上关于叔本华的共性与尼采的个性,我认为是齐美尔哲学观中引用最多的成分。
        那么,齐美尔的哲学观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就极好的体现了他的哲学观,该书通过对货币的象征意义具体地揭示了文化悲剧这一现象的含义。货币作为一个客观的交换等价物,对于交换双方都能保持中立,能实现社会价值平等的诉求,这就是叔本华所提倡的平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了吧,是货币让交换市场处于一个平稳的安全状态,也是货币让市场处于重复的僵化的没有任何生命内涵的交换理性当中,从而造成了个体内在价值的缺失。此外,货币带来了自由,它可以让更多的个体通过货币换取更多于自身有利的商品,从而促进了个性化的发展。我认为,在个性化的分析上齐美尔是继承了尼采的个人主义当中社会发展向前迈进的观点,这种不平静的发展状态让社会个体身上的超越精神得到激发,让竞争意识增强的同时伴随着风险意识的增长,伴随着不平等现象的增多,这些都是现代化思想中的众多表征。总之,因为交换催生货币,货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越发展,交换越频繁,个性化需求越多,个性就越凸显,自由与竞争的意识则越强。我认为齐美尔的哲学观和现代观是夹杂在一起的,他透过他的哲学思想中对于共性与个性以及相对主义的认识来分析他的现代化思想中的文化悲剧中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的断裂以及客观文化占据主流的趋势之下人的自由化背后的心灵空虚。
      齐美尔的相对主义思想和形式社会学给我的印象也挺深的。齐美尔认为货币是存在之相对性的历史象征物,货币让世界各地区的人能实现共时性交换,从而使世界处于一个既静态的同时交换状态之中,又处于一个动态的跨区交换状态之中。货币也让个人在越来越社会化的同时,越来越有个性。个人的价值可以用货币的数量进行等值衡量,但是货币数量的多少又影响着货币质量背后的个人的价值含量的不同。数量和质量、共性和个性、民主和等级、动态和静态等等字眼都是齐美尔相对主义思想的体现,他的相对主义思想又可以从他形式社会学的一些内容中得到更好的理解。他谈上下级秩序、首饰,穷人、空间等,都可以看出他的相对主义思想的痕迹。齐美尔认为,上下级秩序一方面是构成社会的客观组织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它们是个人之间、个人的品质差异的表现。就好比一个使用现代化机械的工厂当中,每个工人既是工厂的毫无差别的零部件,但是具体到每个车间的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又因负责不同的环节而存在差异。齐美尔认为,首饰一般就是利己主义的东西,同时,它也是利他主义的东西。佩戴首饰作为个性的外在体现,确实可以是为了取悦自己的一种行为,这种取悦只存在于对镜梳妆打扮的那一刻。但是,这种令人愉悦只有借助其他人的反应才能使首饰实现它的价值。好比,慈善者做慈善事业,一开始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出于利己心理,但如果,他不从利他主义去行动,去解决他人的困难,那他是无法让慈善发挥真正的价值的。齐美尔认为,穷人一方面和所有其他的主体一样,构成社会统一体的现实,另一方面犹如其他的主体那样,处于社会的超个人的、抽象的统一体之外。这是说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穷人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但是,穷人,作为单独的一个群体而言是有其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是处于社会普遍性之外的。齐美尔认为,空间对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方面,社会的存在空间被一些明显意识到的边界所包围,一个社会的特征在内在上具有共同属性;另一方面,发挥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每一个要素在功能上的关系,在框定着的边界之内得到空间的表现。也就是说,空间边界划分了社会群体,同时社会群体明晰了空间边界。
        最后再补充一下齐美尔的宗教观。很多人对涂尔干和韦伯的宗教观比较熟悉,或者会马克思的宗教观也很熟悉,殊不知齐美尔的宗教思想也是很丰富的。齐美尔的宗教思想触及了三个方面:一是宗教社会学;二是“生命哲学”的宗教观;三是现代性文化理论的宗教观。齐美尔的宗教观是其社会观的一个延展,借用“社会如何可能”的思路逻辑,他对宗教进行了功能性解释。齐美尔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形式,是连接社会中人与人的互动因素的规则,宗教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功能在于提供了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信任是宗教关系的基础。齐美尔从“位格”入手解释其“生命哲学”,“位格”只是到达“生命”统一体的一个事件或片断,“生命”是“位格”的生成本身。这个可以从“细胞——组织——器官”这个逻辑来理解。但是在上帝面前,人的位格不过是肉身的统一体,只有上帝才是最高的生存阶段的生命体,人的位格是有限性和片段性的。齐美尔认为宗教是人之生命的“内在本质的先验性基本形式”,这里需要弄清楚“内在本质”和“基本形式”的具体含义。从形式概念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内在本质可以理解为内在形式,是生命的形式冲动本身;基本形式可以理解为外在形式,是由生命的形式冲动的结果形成的客体文化形式。在此,齐美尔还区分了“宗教性”与“宗教”。宗教性是主体的宗教过程,而宗教则是客体的宗教内容。齐美尔从生命哲学观又引发了对现代性文化理论的思考,他认为当新的生命形式冲动与旧的文化形式相冲突之时会导致文化危机的出现,他的现代性文化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说现代性文化危机时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分离,人的主体素质向完善演化的进程中断了。在生命与形式的冲突之时,现代社会当中的劳动分工导致的社会分化与宗教的基本功能社会整合也发生了冲突,这就出现了宗教的现代性危机。因为社会的完善是以个体的不完善为代价的,所以社会越是发展,个体的差异性就越大,生命与形式的冲突也就越明显,社会的整合本质就越是建立在个体差异性的整合之上。为了解决这种现代性的宗教问题,齐美尔提出从“宗教”转向“宗教性”,即后宗教的宗教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从大众化的宗教机构和教义转向个体性的宗教,建立主体宗教,改变人的内在心态,把宗教当作内在行为,而非一种客观实体或外在的东西。
      这次对齐美尔的总结没有过于注重书本理论化知识的梳理,而是从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展开的。因此,含个人色彩会比较多,或多或少会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提出疑问与困惑,我能解答的会尽量解答。此外,还会在完成报告之后再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对齐美尔理论的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有时间的话,会针对现代社会学家的这四位(涂尔干、韦伯、马克思、齐美尔)进行一个总结,然后再开始读后现代的书目。看到上面的“含个人色彩”,突然觉得自己貌似走了条错路,现阶段应该多从文本出发的。
二、人类学初认识
      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写作的叙述方法,书中采用的是人类学研究新方法——社区研究。社区研究是把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作为有机的整体,通过揭示社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此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那么,该书在此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从家庭这个初级群体,联系村庄这个次级群体,在联系集镇这个大地区,将这三个层次围绕台头一个点进行论述,形成一个动态的台头社会分析链。开篇写村庄的位置是围绕地理、交通、农业、地势、河流等等展开了一大段的陈述,我感觉就像写记叙文一样的,当时就疑惑,写这些有什么用啊?后来看了莫斯的书之后,有了一个人类学的积累,才明白这就是人类学的写作模式或研究准备。书中也写到了同一时代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国异文化过程中的共同话题,村民、农业、生活水平、家庭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从很多著作中看到的。杨懋春将农户定义为所有一起生活和吃饭的人,包括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如雇工。这个定义蛮有意思,我理解的户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但是此处的户则是以生活为单位,范围就宽泛了很多。很好奇,为什么作者在1945年那个背景之下会给出这一定义。难道因为当时生活和吃饭才是最重要的吗?所以把共同居住就排除在外吗?了解了农户之后,作者开始叙述台头村的农业,在这个部分,作者通过对各种种植作物的属性和家庭的土地规模进行分析,解释了每个家庭选择种植不同作物的原因,也揭示了大部分土地适宜种植甘薯和花生,并且产量很高的结论。在写到生活水平的时候,作者写得很详细,从食物消费情况、房屋外形构造这些外在可观察到的内容归纳出台头村消费等级与住房等级;从制衣程序的变迁看到台头村村民购买现成商品的习惯正日益战胜对家庭制品的偏爱,由此引发了家庭内部老一代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冲突。每次看到作者对细微生活的观察叙述而得出的关键性的结论时,对这种娓娓道来的手法真是相当佩服,看似没用的生活现象,怎么到作者这儿就成了研究的可用之材了呢。之后,作者重点写台头村的家庭构成、家庭内部关系、家庭作为初级经济群体、家庭作为初级礼仪群体,这其中的内容都是很丰富的。比较有印象的就是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和土地是中国农村家庭的两大支柱,家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土地多寡;除此之外,家庭地位还可以从牛的优劣、无形的声誉来反映。作者还归纳了获取声誉的五种途径,包括当官、考试、财富、德行、好乡邻。这个和韦伯的“经济、权力、声望”划分社会分层挺像的。作者分析家庭内部关系时,并没有否定中国传统中的尊卑长幼等的重要性,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的传统、礼仪和社会制裁作为控制手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作者很重视对亲属称谓的分析,他认为亲属称谓是具有社会性功能的,村民不管是否有家属关系,都用亲属称谓相互称呼,这一事实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中国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是家庭的延续,家庭的延续不仅依靠生命的代代相续,而且还依靠家庭公共财产的持续传承。在这种继承过程中,保持家庭财产的愿望和有更多的子孙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用来解释中国联合大家庭中的很多问题。土地作为一种不动产,关系到家庭的兴衰,家族意识的强弱也可以用来评价家庭的发展与衰落。除了分析家族在过去发挥的重大作用之外,作者还指出新的社会趋势有助于打破家族对个体成员的控制。作者很喜欢对群体和组织进行分类,进而从每个类型分析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他分析村庄组织就是围绕三种类型展开的,第一种是遍及全村的组织;第二种是限于一个街坊的组织;第三种是建立在家庭联合基础上的组织。在写到村内冲突的时候,他指出许多村内冲突都是由伤了“面子”引起的,他认为面子是一种个人的心理满足、是其他人给予他的社会评价。关于“面子”这个话题的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上课的时候我们还针对“秋菊打官司”中的村长要面子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似乎每一部关于村庄的研究,多少还会论及村内政治。作者在该书中就围绕村庄领导中的两大类型:官方与非官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非官方领导与官方领导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公共事务中,官方领导做具体工作,非官方领导指挥他们。这就类似于人民与公仆的关系了吧。他还分析了乡绅、族长、教师在村庄中所起的作用。在写到集镇这个联结周围村庄的大地区时,作者分析了集镇所起的作用,同时还指出村民有事没事都去集镇的原因。其实,我认为整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在于书中对“村庄的明天”的展望,很系统很全面地从农业、家庭、婚姻、村组织、集镇社区等说明了台头村的现状问题。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虽然不是那么有学术价值,但是当我坐下来写读书报告的时候,觉得作者的每个不足道的论述都是很值得推敲的。
      莫斯的这两本的风格是不一样的,读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以为是教材式的书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浅显易懂,因为缺少人类知识的积累,很多概念性的词都是比较陌生的。例如:技术、技艺、文明这三个概念。莫斯关注的是文明的多样性,关注“超社会现象”,而《论技术、技艺与文明》就是学术关注之下的学术成果,书中大部分内容是莫斯写的,小部分篇章是涂尔干和于贝尔写的,该书主要写了技艺、技术的传播带来的文明的出现。重点介绍一下莫斯几个在该书中涉及的几个名词:惯习、传统效用行为、实践知识、身体技术、总体的人等等。很多人对莫斯的著作给出的评价是缺乏“统一性”,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我也是有这种感觉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技术和技艺的区别:技术指向那些被认为是现代的、复杂的、精巧的、基于知识的客观现象;而技艺通常应用于原始的、传统的、小范围的、或其他熟练的和司空见惯的现象。也就是说技术的出现肯定比技艺晚,技术可以成为时代进步的工具和体现。技术真正获得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相关形式和存在理由是在19世纪,当时出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因此,我们在认识学科地位的时候有必要从社会大背景进行理解,从社会大背景可以探讨一些时代的共同研究主题。尽管,19世纪技术学出现了,但这并没有成为现代研究的主题,很多社会学家将焦点放置在宗教现象上,就连涂尔干也只是刚开始将技术的研究放在他社会学理论的边缘位置。那么,涂尔干对技术的研究表现了哪些兴趣呢?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论及物质密度时,他提出把关注对象转移到现代社会致密化过程中的基质,如空间、人口和技术因素。他是结合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理解技术的,涂尔干赞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活模式最终是由“社会性的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而技术则是社会有机团结一个节点。但是涂尔干在关注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慢慢地就脱离了技术,转向了宗教。他放弃“社会形态学”,逐渐将文明看作一种“道德母体”或超社会的个体性,独立于技术发展的状况和程度,涂尔干是反对马克思经济技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的。他在关于澳大利亚土著的民族志中,试图确立宗教是人类本质和永恒的方面,是人类文明真正的根源。涂尔干对技术的讨论终结于个体谋生活动与超社会的文明表征这两个端点,他认为技术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受排挤的。涂尔干的思想前后变化反映出他回归原始人类的摆脱现代性的倾向。写到这儿我在想到底什么内容才可以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为什么涂尔干就这样放弃了对技术的研究。
      既然涂尔干都脱离了技术,那么作为涂尔干的学生,莫斯为何仍专注于公众认为“表现出危险”的技艺呢?这或许可以从莫斯的学术态度来试图了解其研究取向吧。莫斯认为社会学家们有指责,采取一种较少纯粹主义和更为公正的态度。技艺作为一种专门的技能符合“传统的效用行为”的概念,即使受到柏格森等反技术论者和反知性论者的挑战;即使柏格森认为技艺使人类成为人类的那些有益的创造能力和发明能力,现在正有失去人类控制的威胁,给人类带来破坏;即使柏格森将与智力、理性、文明和现代性相联系的技艺看成消极的、破坏性的和非道德的,莫斯仍坚持从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角度提出了“总体的人”的概念来说明传统技术行为的效用表现为象征性和身体性的。基于人类技巧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特征,技艺中包含的共同的实践和集体表象,莫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实践理性”的观点,指出技术的实践者创造并在同时创造了自身。这个观点后来被布迪厄推广。莫斯认为那些充满理性和集体主义的“传统效用行为”可以帮助解救深受一战创伤的作为“总体的人”的技艺的实践者,总体的人指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交结,从而区分涂尔干“人的双重性”这一概念。要想更好的理解技术的重要性,还要结合莫斯关于国家概念的理论来理解。他认为,国家是对共通价值和共享义务的一种文明化的综合,而技术则可以很好地体现他在国家理论上经验的主张。技术形式不仅可以自由流动,而且具有再生产的融合能力,从而成为国家间相互作用的共享财富。正是从这种人性的角度分析技术,才使技术更加具有道德的性质,也使技术更加具有生命力。
      技艺尽管是专制的、独属于发明它们的社会群体,但是,技艺比其他任何社会现象更易于跨越社会的边界。技艺很容易借用,而借鉴是多元社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借鉴又容易促成社会的一致性,在这样一个连续地相互作用中,就形成了文明,既使文明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又使文明表现出多样性。这都源于技艺的实践者是一个“总体的人”,个人的行为不仅通过他本人,也通过他接受的全部教育、通过他为所属的社会,他所占据的位置等要素聚集而成。因此,个人的技术行为和身体行为的惯习,是结合了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维度的内容的,既有特异性的特点,也有社会性的特点。一旦技术作为社会性的可以共享的财富时,技术就可以转为科学,被全世界人类共同使用,这也反映了莫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技术的立场,而不是从技术带来战争的非道德角度来贬低技术,这样一来,人们也就从一战的技术惨痛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这也反映了莫斯“与现代性开战”的学术主张,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并不就是冷漠的武器,技术还可以作为科学发展的动力。
    《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这本书中五部分的内容联系不大,莫斯认为社会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部分。他在书中区分了心理学和社会学,心理学不仅仅是人的心理学,而社会学则只是人文的,研究在个人行为中观察到的形态学、统计学、历史学现象。但是,心理学中诸如精神力量的、偏执、象征、本能观念这些习惯性的行为和想法对社会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而社会学中的那种集体性社会学的观念对于心理学的个人完整性的研究也是有影响的。莫斯还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民族志为例,论述集体暗示的死亡观念对活人的作用,说明了文化规范对人的作用。说到自杀就想起了武汉大学刘燕舞老师对自杀的研究,还有涂尔干的《自杀论》。莫斯认为澳大利亚人触犯图腾的罪行因为破坏了精神状态的平衡而导致个人死亡,新西兰人自杀则是纯道德精神和宗教的观念其主导作用,魔法与巫术也起同样的作用。通过将死亡加之于这些因素上面,从而对活人社会有了禁忌要求,进而形成了相应的社会规范,将整个社会中的人置于这种控制之中,使社会保持稳定的秩序,实现平衡发展。莫斯认为应该对更为完全的人有所研究,而不仅仅研究西方的人观。于是,他谈到了普埃布洛人通过亲属的称呼来确定人在社会位置上的等级和权威。他谈到了西北美洲个人的名字的永久性是可以保证祖先灵魂在继承人身上得到复活的,名字的次序排列还可以使继承人在氏族和家庭中获得某些先赋的能力。他谈到了澳大利亚的分配名字的方式不仅是为了达到宗教的目的,也是为了确定每个人的权力地位和他在部落和礼仪中的位置。莫斯认为人们可以基于身体技术的一项研究、一次陈述或一种纯粹而又简单的描写出发,构建一种关于身体技术的理论。“身体技术”除了天生的生理学因素作用之外,还受到心理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惯习是实践的理性产物,个人通过身体这个工具习得技艺,通过惯习来塑造身体。莫斯还针对社会形态学进行了论述,他以爱斯基摩社会因季节而异的形态为例,对比因纽特社会居住、组织和行为模式在冬天和夏天两个季节中的鲜明变化,揭示社会形态与时空环境的密切联系。夏天爱斯基摩人以家庭为单位住在帐篷里,各家呈分散状态;冬天的他们是聚居在大的房屋里面,以卡西姆为典型,冬季的生活特征是群体的高度集中。除了冬夏居住的类型不同,他们在冬夏两个季节的生活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宗教生活方面:夏季流动的生活比较世俗化,冬季定居的生活容易进行宗教性活动。司法生活方面:夏季家庭的法理相对是家长制的,亲族关系是个人的;冬季家庭社会是联合家庭式的,形成氏族单位,亲族关系是集体的。尽管两个季节的司法制度完全不一样,但是一个季节的风俗与制度中的某些东西是可以过渡到下一个季节的。财产制度方面:夏季个人权利比较强;冬季则是集体权利强,驻地的土地是公有的。通过对爱斯基摩人双重社会形态的分析,对一年的这两个时间段紧张与疲惫的社会阶段的生活强度的认识,我们可以观察到生活中也是存在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社会生活强度不同作用之下的社会现象。涂尔干认为在道德、宗教、司法等各种形式下的社会生活都是随它的物质实体而变的,也就是说和人类群体的总体、密度、形式和组成一起变化。涂尔干对自杀的原因分析时就用了这一法则,自杀率在城市高于农村,自杀率夏季高于冬季则是从群体的密度和形式进行分析的。所以,莫斯在社会形态学的研究中是有继承涂尔干的思想的。
三、感受:这个月基本没有课,所以时间就没有前两个月那样紧张,但是也出现了浪费时间的行为。确实达到了每个月八本的数量,但是因为夹杂着人类学的书一起看的,所以感觉理论的分量就没有上个月看马克思的书那么厚重。写读书汇报费了不少时间,写完又感觉写得很差,唉,不知道怎么写。
四、计划:接下来开始看福柯的书,因为只有福柯的书比较全。福柯《知识考古学》《不正常的人》《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主体解释学》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
2014.10.1——2014.11.15
书单

1、《资本论》一二三卷,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人民出版社。
3、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正文:
      先简单说下此次成文的基本思路,分为两篇。第一篇,我将《资本论》三卷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放在一起进行总结,分别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述;在总结完经典著作中的内容之后再回顾书中经典语录,最后进行自我对马克思的认识和自我的学习总结及接下来一个月的学习计划。第二篇则是简单地对经验性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进行内容的总结。

第一篇:马克思
一、写作目的
每本书的序言是必须细细阅读的,从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写作的题图及目的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写到“本书讨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还写到“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的连动法则”。那么,作者是如何在书中展现他的思想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具体的内容了。
二、研究内容
总体而言,第一卷从商品和货币入手,进而讨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与总过程的各种形态;第三卷讨论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皆有它特有的法则,那种认为“适用于过去的法则,也必适用于现在”的观点是被马克思否定的。马克思主张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关系和支配关系的法则也不同,他正是从这一主张出发研究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并阐明其中的支配法则的。
      我觉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惯用的手法就是进行经济循环圈的论证,来为资本家唯利是图和劳动者注定被剥削的这两个阶级对立进行解释的。他从商品这一个基本元素出发,认为人们获取商品是因为商品的二因素,一个是使用价值;一个是价值。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凝聚着劳动者无价值的人类劳动,是因为可以用来进行交换,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出现时,资本家无偿占有无给劳动从而获得剩余价值的情况下,商品才能超越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进行大规模地社会交换,导致近代殖民掠夺资本之下的全球市场的出现。这也正好印证了生产力不同则社会关系和支配关系不同的法则。那么,资本家又是如何隐秘地进行着资本积累,而不让劳动者发现的呢?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不能摆脱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牵制。资本家占有着生产工具,通过雇用劳动者,使资本与劳动结合在一起。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价值,他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获取绝对剩余价值,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他又可以采用更能节省生产成本的劳动工具来更加高效地榨取劳动者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自始至终,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隐藏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资本家的这种支配权力赤裸裸地剥削着劳动者阶级身上仅有的可以进行出卖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买卖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结果导致劳动者越来越贫穷,而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同时也导致这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资本家就是搭着劳动力的便车循环利用着劳动力资本,这一食利者好比吸血鬼一样吸食着极具诱惑力的劳动力商品。商人的欲望推动着资本的生产,资本生产推动资本循环,从货币资本的循环到生产资本的循环到商品资本的循环,无一不是以价值的增殖,为决定的目的,为发动的动机的。这三种循环,这三个资本形态的再生产形态,是相互并存地连续地进行着。这也就构成了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包含直接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还包含着真正的流通过程的二阶段(即总循环,当作周期的过程,在一定期间内不断的重新的反复,并形成资本的周转)。在资本周转期间,剩余价值也跟着资本化,也就是说直接转化为资本。当作资本的剩余价值,既充当现实的蓄积,又因为货币是价值的独立表现,所以还有一部分充当货币的蓄积,当作潜能的货币资本储藏着,等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当作追加的能动的资本去应用。资本家不是单单追求利润而生,他们是奔着剩余价值而去的,剩余价值除了利润,还有利息、地租、所得等形态。这也是《资本论》第三卷当中的内容,第三卷的内容比较难,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混淆资本和货币,也让自己疑惑的是资本和货币的真正含义,感觉第三卷才是《资本论》的核心部分。其中的地租学说也是很难懂,第七篇:所得及其源泉,让人觉得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好的总结,马克思用三位一体的公式将社会生产过程的一切秘密形象地体现出来。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就是:资本——利润(企业利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公式说明了资本、土地和劳动分别表现为利息、地租和工资的源泉,这三种所得是生产物的价值的三部分。劳动与资本分离以及资本与土地分离这无疑都是围绕价值而进行的,只有分离了,资本家才能获得更多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资本家剥削的本质。要更好地理解这种分离关系,我们可以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一小节有关内容,即“我们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与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关系背后可以得知劳动者之所以变成贫穷者,是因为他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而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而资本又是牢牢地被资本家掌控着,所以说资本家在这种分离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只因为资本家剥夺的不仅仅是商品生产物,并且还掠夺了劳动力商品。
三、研究方法
马克思使用的方法是唯物论和辩证法。他看重的是现象变化的法则,是现象发展的法则,是由一形态到他一形态,由一系列关系到他一系列关系的推移的法则。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有哪些不同呢?综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的内容,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批判可以知道,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从异化出发(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实体出发,从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出发。黑格尔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黑格尔的辩证法过于抽象,表现地过于虚幻,脱离现实精神和现实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马克思的辩证法体现为对立统一,表现为运动、发展、联系、变化的观点。最经典地体现为资本家和劳动者这两大阶级对立。马克思的二重性思想在《资本论》当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如商品的二元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物的二重性。马克思对立统一的思想极好地体现为垄断与竞争、分工与合作等二元关系上,在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蓄积过程,所谓原始积累这一章阐述资本主义蓄积之历史的倾向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是以他人的在形式上自由的劳动之榨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个人的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又以一种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出它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因为资本主义是以合作及土地与生产手段的共有为基础,建立一种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共有和私有的对立统一。
四、经典语录
1、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安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攀登上不畏劳苦不畏险阻的人,有希望攀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说的话。——弗洛伦
3、商品生产价格,等于商品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率所应有而以百分比率计算的利润,换言之,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绝对地租的本质是这样:即,不同诸生产部门的同样大的资本,将在相等的剩余价值率或相等的劳动榨取率上,视各自不同的平均构成,而生产出不等量的剩余价值率。
5、社会一部分人,使别一部分人必须纳一种贡物,来购买他们在土地上居住的权利。
6、社会的现实财富,和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的可能,非依存于剩余劳动的大小,乃依存于剩余劳动的生产力,依存于生产条件(剩余劳动所依以进行的条件)的丰度的大小。
7、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像任何别一种生产方法一样,不仅须不断再生产物质的生产物,并且要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再生产它的构成的经济形态。
8、资本主义生产方法,不仅不断地重新生产资本家的资本,同时还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贫穷。

五、个人体会
      这次写总结开始学着初中生写作文时那般先写个提纲,然后再充实体系中的内容,所以个人感受稍微多了点。上个月在西农的小规模的读书汇报检查会上,暴露了不少缺点和不足。于是,这个月将针对几方面的不足开始进行补正。例如,报告的书写不成体系,不规范;报告过程中过于依赖文本,无法做到半脱稿。所以,这次就先从写作规范化着手进行改进,不再像前两次的报告总结那样,简单地从每章内容中提取核心观点进行堆积,更多地注重个人对经典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收获,开始学会写读书札记。
      看《资本论》一二卷倒并没有觉得特别难读,反倒到了第三卷第六篇:剩余利润之地租化;第七篇:所得及其源泉时,看到的文字就只是文字而已,根本就无法看进去,真的是看的坐立不安了,看的心情很烦躁。想当初,马克思自己写《资本论》的时候还看了古典经济学的各种著作,而我呢,也只是从《资本论》当中知道了古典经济学,还有什么自然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到现在都没理清楚这些学派到底有什么区别。只有涉及到具体的所得问题循着马克思的思路才会用庸俗经济学去稍微分析一下;看地租这一篇时,感觉像脱离了商品,就只是在阐述资本一样,但围绕的总是价格、价值展开解释,所以有感觉到这无形中的有形的写作手法的神秘处理;其中地租这一篇很多的表格,看似浅显的数字变化,但实在是不懂这些数字换算背后的结论怎么就得出来了呢。这些是自己看《资本论》遇到的坎,也是自己需要突破的地方。
      再来聊聊马克思吧,光《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就用到德文和法文这两个文本,这种为知识传播的伟大奉献精神,真的是很让人敬佩。我从书中看到的马克思,他身上值得人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就《资本论》当中的引语和注释的严谨这种学术态度而言,我们试着回答一下“为什么要标注引语来源呢?”。我们都知道,在科学研究领域内,只承认第一次研究发现,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标注出处,这不仅仅是对学术和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术道路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大量地阅读相关文献,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的观点是不是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因此,《资本论》第二卷“编者序”中就写到关于马克思的引语就有被人指责过,总有些人谣传马克思《资本论》里犯着一种莫须有的著作上的罪过。《资本论》当中书信往来也占据了一部分,这间接地让我明白学术是需要进行深刻而持续地思想和观点交流的,我们在阐述观点时,不能简单地提出论点就行,我们为了支撑论点必须紧接着提出论据进行充实性解释。
      总体而言,《资本论》除了经济学的专业术语之外,措辞和语法还是相对简单易懂的。大多数内容的阐述采用的是谈话式的体裁,并辅之以材料进行例解。在“剩余价值学说史”的详细阐明中,马克思是用一种批判的学术态度与前驱学者进行论战,他批判亚当·斯密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和利润源泉的见解。马克思的这种学术态度是值得好好学习的,而自己现如今顶多也就只是拥有了比较良好的学习态度而已,离真正的学术态度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这也是在读书当中体会到的:自己到底迈进了学术门槛了没?要真正做到究学问做学术自己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呢?自知学术底蕴都不够看出《资本论》当中文体上的疏漏与重要部分的不连贯,只模糊地感觉这块知识点理解难,却又说不明白难在哪里,说不清楚马克思哪里没有说明白。
      慢慢地从看书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经典理论知识的层面,我们还要注意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一部经典著作,要看到作者身上具备哪些常人不具备的素质,他是如何展开理论写作的,怎么安排书中内容体系的逻辑脉络的,为什么要将书名或标题命名为这样而不是那样,诸如此等思考都需要脱离教条式进行自我吸收。不是说我掌握理论知识即可,能针对书中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是远远不够让自己写出深刻而富含内涵的文章的。所以这次总结我开始从个人角度谈对作者的认识,而不是和前两次总结过于狭隘地仅从内容进行总结,无法得出真正刻骨铭心的体会和感受。或者说即使心中了然作者行文思路而不再加以修饰性总结,如果不总结成文字语言,思路只是简单的单面体,很难形成多面体,因为思想领域里的东西是比较虚的,比较空的,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总结的话,它就会飘走,想抓都抓不住。只有将这些属于抽象思想领域里的飘絮拾掇成团,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文,才能让自己的整个思路成系统性地延展,才能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可能性。
        以上也是综合阅读涂尔干和韦伯的经典著作经验积累得出的感受,因为每次看完一个大家,短时间之内我会记得这个学者的理论知识,但时间一超过半个月一个月,真正留在脑海里的也就差不多就剩下这个人名了和他提出的一些特别鲜明的知识点,连之前看过的书目都很难说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视作者写作背后的思路脉络的串联,而不是进行在抄写的机械工作上进行再机械地文字重组和拼凑工作,然后得出一篇肤浅至极的读书报告。总之,自己需要练习写读书札记了,而不是在誊写书中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读书笔记。缺少自己思想的笔记只是一个空虚的骨骼,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个拥有灵魂的肉体应该所有的饱满感和充实感。
六、计划安排
      距离月底还有半个月,写读书报告我计划了两天。还有期末的论文:人口研究专题两三千字,西方社会学理论论文七八千字,研究方案设计两三千字,乡村治理研究论文五千字,就这些个论文计划三四天。再除去上课的一整天,开始阅读齐美尔经典著作就得推迟到11.22左右了,齐美尔的书挑着看三四本吧,暂定。
第二篇: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这本书主要通过分析1900——1942年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华北农村的地方政权,既从国家政权下渗到乡村这一“国家与社会”的理论视角分析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又从文化网络视角分析乡村权力如何形成的。文化、权力、国家这三个研究因素相互联系地贯穿本书始终。
    首先,国家与乡村社会权力的相互影响,产生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现象,导致保护型经纪人和营利型经纪人的出现,而营利型经纪人因其以榨取老百姓钱财为己用极大地阻碍了国家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农民也因此出现暴乱。因为赋税繁重、土豪劣绅和贪污腐败的存在导致民众革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文化与乡村社会权力相互作用,具体体现为乡绅集团这一高度分化的阶层当中。因为权力的文化网络指的是不断相互交错影响作用的等级组织和非正式相互关联网,在乡村社会最好的体现就是宗族组织。随着国家政权的深入,宗族组织从40年代以后,很难保持其传统的政治作用。为了更好地解释乡村社会中的非正式凝聚力量,作者还比较了两种理想的村庄类型:宗教型村庄和宗族型村庄。宗教型村庄领袖的选举取决于阶级背景、威信;而宗族型村庄领袖的选举取决于财富和声望,这表明权力、声望、财富三因素在乡村领袖选举中是占有一定分量的。这种权威结构极为特色地表现为道义权威,由此作者分析了中国特有的中间人何以存在的可能性。第一,因为市场状况并未能操纵所有经济交易;第二,因为国家立法不能很好地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最后,文化与国家的相互作用,体现为国家政权的现代化摧毁了乡村文化的传统权威,导致乡村领袖的固有特权受到侵犯,进而出现乡村精英不再迷恋政治的局面。

      总之,“文化网络”将帝国政权、绅士文化与乡村社会纳入一个共同框架,并将权力、统治等抽象概念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体系联结起来,提出了“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内卷化)”和“权力的文化网络”两个中心概念,探讨了中国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小结

    总结一本经验性著作感觉写出来的东西过于单薄,其实可以综合上个月黄宗智的书进行总结的,但是感觉缺点什么,一个是偏向政治的,一个是偏向经济的,虽然都有提及内卷化一词,但是各自的研究目的还是不同的。当然,把这些不同之处陈述出来,也是不错的想法。留点空间再完善吧,搞不好下次思考的角度又不一样了呢。

、十月份读书汇报(2014.9.1——2014.10.23)

 
第一篇:理论研究之《经济与社会》上下篇总结
      “经济与社会”中的“社会”一词的意思不是单纯指经济与社会各要素诸如文化、军事的等之间的关系,而是具体到各种社会群体,从最原始的社会单位展开,一层层向现代靠近,站在历史比较的基点上,将经济与社会变成一个多面性的问题域,横纵对社会结构与规范性秩序进行了经验比较:如权威类型。
一、研究内容
该书涉及到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经济社会学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与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经济与社会》的立意之一是追溯理性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路线,那么社会行动是如何体现理性化的呢?行动“理性化”过程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深思熟虑地根据自我利益针对他人的表现进行调整与适应,从而使社会个体行动者或者社会群体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中能够形成一定的理性规则,和平运用资源的控制权,使所支出的手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这便是经济行动的理性化体现。经济行动包括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倾向于采取计算、量化的技术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评判;实质合理性则注重行动的最终效用,以终极价值观为其评判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只能相互对立,当适合于货币计算的、具有经济取向的社会行动类型对于刺激实质效用因素发挥作用的时候,此时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就能够在相当高的程度上达成一致。
    经济行动的主体除了社会个体行动者之外还有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既包括经济调整组织也包括强制保障形式秩序的组织等。在进行经济行动时,涉及到的交换媒介就其和其他特定货物的关系而言,可叫做交换媒介的“实质效力”;就其用途本身而言可叫做交换媒介的“形式效力”。交换手段的形式效力具体体现为支付手段,而支付手段作为货币的功能说明了货币计算的可能性。当货币计算成为典型方式时,可以进而分析货物的市场行情,从而根据这些前期准备使经济组织的调整有条理化地以市场行情为取向,对劳动进行经济分工,以达到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最大化的收益的目的。

(二)宗教社会学
      宗教行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类型,我们要特别关注宗教与巫术行动之间存在的经济关系。那么宗教又是如何体现理性化这一主题的呢?人们选择信仰精灵、魔鬼亦或灵魂,是为了从经济关切出发理性地实现自己观念下的“神”的庇佑。家族和亲属群体最先开始求助于祖先的精灵,作为一种宗教性的社会纽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宗教行动中,因为特权阶层和非特权阶层的不平等,信仰者必须明确相应阶层的禁忌规范,从而实现禁忌的理性化,形成一个规范化的宗教体系。一般来说,农民阶层只有在受到奴役或无产阶级威胁时,才会成为宗教的载体。农民关心的核心是与神和祭司有关的纯形式主义的以物易物的契约伦理,即“我给了你,你也要给我”。贵族对宗教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他们认为像罪、救赎与宗教谦卑这样的概念与其贵族阶层特有的荣誉感是排斥的。官僚阶层一般都深刻厌恶一切无理性的宗教特征,但是他们为了驯服大众,只好对教会的狂热虔诚给予更多的官方尊重。资产阶级的狂热虔诚表现出现世功利倾向,并且随着现代理性经济的发展,他们越发容易融入一种伦理的理性会众宗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禁欲主义。西方新教的入世的禁欲主义者同时是个理性主义者,这完全不同于遁世的默祷式神秘主义者。前者会最大程度地重视外在生活行为的条理性系统化,最大程度地重视对尘世安排的理性改组;而后者通常导致其接受既定的社会结构,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相当冷漠的态度。
      从而,一方面东方和亚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传统性特点;另一方面,东西方的宗教伦理与尘世在政治上也体现不一样的屈从与改造的特点。除了这两大方面,东西方宗教性的道德观和性观念以及伦理宗教和艺术的紧张关系都具有显著的差别。最后,宗教群体这一章对于各大宗教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具体分析了犹太教的理性主义和清教的禁欲主义、伊斯兰教的现世性及其经济伦理、佛教的来世性及其经济后果、耶稣对尘世的态度。
(三)法律社会学
      法律的理性化形式是中世纪大学的罗马法研究兴起以来西方大陆国家所持有的,法律作为一套理性的技术装置,可以不断根据权宜考虑进行改造,不夹杂任何神性内容。以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内在结构为条件的那些法律要素对经济组织产生强大的影响。从政治层面看,法律保护某一方的利益只是一种“规章制度”的“反映”,该方并不拥有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但是,一方面,规定性和禁止性规范构成一些权利主张;另一方面,容许性规范则构成了一种特权。主要的特权有两种:自由、个人自治。从经济层面看,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中,在这样一个契约社会中,有着市场利益的人们在合法交易过程中,会自觉地服从于法律强制力的约束,从而保障自己正当获得的权利。契约在较原始的社会类型中称为“身份契约”,主要体现为领主个人那种准家族权威的彻底服从;在以交换经济或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契约称为“目的契约”。“货币契约”作为一种明确规定了数量界限,无质量要求,通常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抽象协议,是“目的契约”的原型,是从合法交易中消除巫术与圣事因素的恰当手段,也是法律世俗化的恰当手段。这两种不同的契约相对于神权统治法律和世俗法律,一切权威主义的权力,不管是神权统治的还是家长制的权力,都会厌恶形式主义,具有实质理性化的对权威的恩宠和权力的依赖,只服从不可侵犯的固定的规范;而法律形式主义在世俗资本主义社会颇受欢迎,它使得法律制度能够像一部具有技术理性的机器那样运转,因而保证制度内部的个人与群体拥有相对最大的自由度,并使他们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去预测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但是,现代法律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反形式主义的趋势,在职业分化以及工商界压力集团为自身争取更多利益的结果之下出现了排他主义,导致集中性处理法律事务的专业化专家的出现。
(四)政治社会学
      《经济与社会》第九章:政治共同体这一章的内容体现了韦伯政治理性化的部分思想。韦伯重点分析了社会分层的动力,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的观点,他的双重主题是各政治共同体中间的声望与权力和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声望与权力的关系。首先,韦伯在分析“权力声望与大国”指出,除了以行使政治权力为生的各阶层当中天然普遍存在的直接经济关切之外,追求声望也与所有特定的权力结构和政治结构有关。其次,政治统一能够为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可靠保障的法律基础。反过来,经济结构会共同决定政治扩张的范围与方式。然后,在分析各政治共同体之间的权力与声望的分配方式时,韦伯将强国结构本身所特有的赤裸裸的权力声望转变成民族的观点进行分析。“民族的”重要意义通常都是植根于文化价值观的优越性,只有通过培育群体的独特性才能保有和发展这些价值观。最后,韦伯具体到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声望时,具体表现在关于政治共同体内部三种权力分配现象:阶级、身份群体、政党。而这三方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三种权力分配与经济构成了一个多维关系视角。权力和身份秩序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阶级状况是由市场状况决定的。阶级是按照它们与货物的生产与获取的关系分层的,而身份群体则是按照它们体现在货物消费原则分层的。政党属于权力领域,它们的行动都是以获取社会权力为取向。从而说明了阶级是经济秩序的组成部分,身份群体是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政党是政治秩序的组成部分。
(五)支配社会学
        支配社会学是《经济与社会》的核心,主要观点包括正当性支配和非正当性支配。支配就是某些具体命令得到既定人员群体服从的概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是依靠着在双方达成共识之下的权威支配与服从而得以维持彼此之间和平关系,而在这种政治合法性如果要持续性地发挥作用的话,需要从法律制度层面给统治者以正当性支持,从而使被统治者能够服从统治者的支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支配体系的正当性只能被看做这样一种概率:将会存在一种相应程度上的正当态度,并确保出现相应的实际行为。支配社会学的实质在于统治权的一般历史模式,在此观点下,韦伯依据权威的三种纯粹类型:超凡魅力型权威、传统权威、合法权威将支配类型分为:超凡魅力支配、传统型支配、官僚制支配。韦伯在此既分别叙述了这三者的具体内容,又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了家产制官员和官僚制官员的这两种纯粹类型之间的区别,比较了理性的专门化团契和由“长老们”组成的传统式团契机构之间的区别,也比较了政治支配和僧侣支配之间的区别,还阐述了理性的纪律与超凡魅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超凡魅力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品质,它依赖于对神启和英雄的信仰。但是,当魅力资格成为一个非个人的品质时,它转变为一种原则上可以教授和习得的能力。超凡魅力的去个性化具体表现为继承权的形式和人为的巫术手段等形式,一旦继承的问题要由多数原则来决定的时候,超凡魅力支配也就开始服从一种名副其实的选举制度了。总之,随着政治与经济需求的满足日益理性化,超凡魅力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传统权威类型之下的主宰者是通过特定传统和特定规则束缚而得到正当性。
      行政班子下的传统型权威支配包括老人统治、原始的家长制这两类最基本的传统型支配类型,还包括家产制支配。首先,文中具体分析了家产制支配,家产制的政治统治者都是通过一个共识性共同体与被统治者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共同体的根基在于这一信仰:统治者的权力是正当的,因为它们是传统的。其次,韦伯还举例分析了家产制国家的统治者为了保持中央行政而对地方官员采取的不同的控制手段。这些家产制国家有埃及、中华帝国、英国、沙皇。最后,韦伯具体分析了封建制、等级制、家产制,封建制是家产制的一种边缘情况,文中既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了西方高度发达的封建制统治阶层的尊严与武士的荣誉感和仆人的忠诚是紧密联系的,也从政治的角度阐述了西方领主的领土管辖权与他对自己封臣的藩属管辖权是相分离的,还从经济的角度说明贸易促成了领主贵族的“城市封建制”。紧接着从资本主义特权这一视角入手,不论等级式还是家长式,得出如下观点:家长制国家中的私人资本会随着国家间的权力竞争所得到的货币资本速度的加快而日益发达。同时还分析了支配结构不仅通过商业技术手段的创造,更多的借助于它们所确立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各民族的普遍习性。现代官僚制的实质是自由契约任命制使自由选择成为可能,或者说官僚制支配诉诸的正当性来源于自觉订立的理性规则体系中,这样的官僚制只有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与宗教共同体中以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私人资本主义可以推动官僚制的形成,而国家的官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可以推动军队官僚化的发展。相反,现代军队依靠官僚制采购,充当打破了显贵权力的工具,成为“被动民主”的历史范例。总之,官僚制组织通常都是在扯平经济与社会差异的基础上获得权力的。就官僚制与教育而言,专业考试有利于打破固化的显贵的受教育阶层,推动了真正群众性受教育进程的发展。
      在支配社会学一开始,韦伯就谈到了在他看来政治上最为重要的问题:民主在工业化和官僚化社会中的意义,民主化意味着对上层社会的政治剥夺,故民主化的基础具有一种军事性质。联系韦伯的革命理论观点:革命是以篡夺和非正当性支配的面貌出现的,得知现代民主的实质则是非正当性支配。而城市是最能证明它的革命特性的,所以,城市是历史上非正当性支配的所在地。城市的三种类型是:“消费城市”、“生产性城市”、“商业城市”。韦伯在此基础上,以兄弟团契作为一个解剖点,从作为兄弟会而兴起的城市到古代与中世纪城市中超城市联合体,分析了意大利的歃盟兄弟团契、北日耳曼的兄弟团契,说明从古代早期开始,西方所有的兄弟团契与城市组合,就一直是各个武装的城市阶层的同盟。在分析中世纪和古代的贵族城市,从威尼斯贵族的垄断性封闭统治及意大利波德斯塔的开放性统治、到英国城市的寡头政治、北欧市议会贵族及行会统治、古代的家族超凡魅力王国的这样一个站在世界范围内的分析,说明了古代贵族城市是作为一种沿海武士聚落而兴起的。那么民主是如何在城市革命中产生的呢?这是因为在各个职业联合体的歃盟兄弟契约基础上形成的人民联合体与以骑士家族为基础的贵族统治之间存在对立性。典型的贵族是一种食利者与“临时性的”经营者,他们蔑视一切理性的系统的经济活动;而中世纪同业公会的兴起意味着经济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各阶层真正夺取了权力,这种同业公会体制恰恰是以否定城市之外的身份差异为基础的,从而能够说明中世纪“民主”的载体从一开始就是城市的商人阶层。从以上简单地分析也能看出非正当性支配的理性化特点体现在:同行公会支配下的中世纪城市,乃是一种以借助理性经济活动而获利为取向的结构。
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韦伯熟练地运用了类型学的对比分析方法。比如书中依稀可见的中西方宗教的比较,古代和中世纪城邦的比较,各阶层生活的比较等等。最为典型的是书中提出了理想类型,如统治权威的理想类型等。
第二篇:经验研究阅读总结


一、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小结
    本书是在结合课堂内容基础上读完的,因为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针对乡村建设进行讲堂发言,于是挤出时间速度地看完了此书。看完之后就感觉,原来经验研究的书也可以具有如此丰富的理论性。本书分为三编:背景、经济内卷和社会分化、村庄和国家。在乡村建设理论视角中,我们可以将此书归为国家与社会理论层面的研究。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说明了本书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满铁资料,同时简要地阐述了农民学和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三大学术传统:第一,革命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历史研究;第二,西方“形式主义经济学”;第三,实体主义经济学。在研究背景中,作者更为详细地阐述了农民学中的三个不同传统的来源及其具体含义。(1)1964年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一书中提及了“小农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1979年波普金《理性的小农》将政治行动者的小农比作一个在政治市场上的投资者。(2)实体经济学强调小农为自家生计而生产的一面,以苏联的蔡雅诺夫为代表。波拉尼从实体经济学完全不同于形式经济学追求利润的动机提出经济行为依赖于社会关系的观点,把经济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探讨。此外,斯科特在《小农的道义经济:东南亚的叛乱和生计维持》一书中也对实体经济的观点进行了评述。(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将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地主和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本书的作者在认识到这三个理论基础的着眼点和不足之处之后,立足对分化中的小农经济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将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密切的统一体,即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基于小农的经济行为与商业化和人口压力有关,再结合三种学派理论形成本书的基本观点。人口压力最好体现在使用雇佣劳动者的大农场和依赖家庭劳力的家庭农场的区别上,关于农业人口压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特点,吉尔茨提出过“农业内卷化”一词。本书则是重点比较这两种经营型式的不同农场的生产率,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小农经济的商品化及伴之而来的阶级分化现象,指出了中国小农经济的特殊演变型式是“半无产化”小农,表明中国华北小农受到人口和阶级分化的双重压力,又没有蓬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背景。对华北平原的农业而言,书中的资料重点突出经营式的农场主,分析他们为什么没有作创新性的生产投资,为什么会出现“农业内卷化”所带来的农业停滞不前的原因,具体分析了经营式农场通常在100亩以上和200亩以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资本形成的过程,把帝国主义视为许多相关的决定因素之一。以上便是本书的逻辑。
      具体到国家与社会层面的话,从有关中国农村过去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学者对“帝国后期”中国政治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政权和士绅阶级这样一个二元之间的权力转移。施坚雅指出,小农的实际范围是一个基层集市所及的整个地区,基层市场共同体是小农的社会生活圈子,是中国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斯科波尔也指出,“我们必须留心,传统中国共同体的基本单位并非个体村落,而是包括一组村庄的市场共同体”。综上这些观点都是假定自然村完全被深入基层社会的国家政权和士绅所控制,结合于上层体系之内。但是,日本学者则提出了不一样的研究视角:从宗教关系而非村庄共同体的观点出发,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望族,而无视一般的村民,认为村庄是一个具有内在权力结构、宗教组织和信仰合一的共同体。基于此,本书关于华北的村庄则把实证主义形象中商品化程度较低而比较内向的村庄重新纳入课题之中,并试图描述二十世纪自然村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的演变情况。
      于是,在理清这些理论基础之后,作者开始层层剖析他的研究问题。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出发,探讨过去的生态关系。认为水利与政治经济结构、涝灾与社会经济结构、生态和居住型式与自然村结构都是有显著关系的,在此相关分析上得出与华北平原社会政治经济史有关的生态关系上的几点显著特征:第一,小型和大型的水利工程是与由个体小农和建于其上的国家机器一齐组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第二,低产、多灾的旱作农业与高人口密度结合,造成华北经济的贫困;第三,集结的聚居,加上商品化程度低和宗族组织的薄弱,是华北自然村的高度闭塞性的生态基础。书中第三篇在重点考虑国家、士绅和村庄三元结构基础之上,结合这几点显著特征,得出结论:第一,农村演变的型式反映为小农半无产化改变了许多小农与他们社团以及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第二,贫农经济的结构高度内卷化,要从家庭农场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消费单位的特点来理解;第三,经济落后的根源不止是贫农经济带来的抑制作用,还有国家体制和帝国主义的摧残;第四,半无产化使联合家庭衰落分解的同时导致人口既趋于增长也趋于受到抑制;第五,半无产化了的村庄成了半是紧密内聚的共同体和半是松散了的里弄,二十世纪的地方绅商的官僚化实质是国家政权的扩充和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第六,贫农因其被剥削和小农业主意识而成为土地革命的主体。


二、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小结
        本书最初的感受不是说书中内容有多么地具有吸引力,或者内含的理论性,而是关于此书的作者,他是1973年出生的。我惊讶于他如此年轻就写了这么一本相当畅销的书,因为这是我在上了半个月的专业课之后唯一能在脑海中从本科学习生涯中搜寻到的一本经验研究的书。不过,很可惜,我本科只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过这本书,却从未翻开过这本书。因为第一感觉就是这不是一本社会学专业的书,可是,看了此书之后,才发现,这种写作手法其实是借鉴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书,这种写作手法也是经验研究中的一种。 看此类书真的就感觉看小说一样,基本上就是叙述作者个人对他童年的故乡变迁的看法,顺带着抒发一些对当前农村普遍现象的观点。
        第一篇围绕土地问题而展开,费孝通曾说过:“地就在那里摆着,你可以天天见到它,强盗不能把它抢走,窃贼不能把它偷走,人死了地还在”。还有生活在土地上的中国乡民及村庄,对此,提出了“为什么是土地拥有农民”的问题。也对董时进是如何反对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政策及其对于土地问题的观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篇:前线和后方。我认为书中的“前线”指的是官府通过士绅对农民征收税收作为国家发展的储备,农民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后方”指的是土地是最后的生存保障,而农民是后方保障地的建设者,只有后方稳定了,才能促进其它方面的稳定发展。为了突出强调农民的重要性,书中从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些代表的思想中提取论据进行支撑。其中包括: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及四大病症(愚穷弱私)、胡适的五鬼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卢作孚“乡村现代化”、阎锡山改革村制的思想等等。第三篇:阴阳界。我认为作者的篇名很抽象,开篇就引用了潘恩《美国的危机》一书中“这是考验人的灵魂的时代”一话。顾名思义,本篇是注重人的灵魂的。作者在阐述了农民为什么消极抗日的原因之后,认为农民顾小家而不顾大家是由于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不够,中国人对于国难与社会自救的理解和历史的理解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国家的。他认为生活在乡村,是需要了解城市的命运,但更应该知道本乡本土的历史。第四篇:隐忍、混乱与抵抗。本篇主要叙述了农民在一次又一次地失去“说不”的权力之后如何忍受着城乡不平等和各种不公正待遇的,说明中国人在胆小懦弱的同时隐藏着拳匪精神,但是,有抵抗有械斗,却并没有出现大动荡。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救济的互助与酬劳成为了转型期中国的稳定阀,借用梁漱溟的观点:“伦理情谊,人生向上”的精神,体现在中国人身上的更多是家庭式自救。也就是说底层人民更多关注的是家与家的横向攀比,而不怎么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第五篇:乡村民主。作者在对“异地为官”这一中国政治现象进行其弊端分析的基础之后,说明托克维尔论及美国的民主中曾谈到的两个重要的东西:乡镇精神和民情的培育对于乡村民主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国政治中愚民政策的实质性原因。第六篇:生活与信仰。作者围绕国家制度设计展开,借用农村中农民打麻将时的规则,引用韦伯将中国社会描述为“家庭结构式社会”一词,提出“为什么农民没有完成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换”的问题,既说明了中国乡建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也说明了宗族公共信仰的历史变迁,还说明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问题,例如乡村精英的流逝和农民素质的问题。
        总之,本书的文学色彩相对浓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对于诸多学者观点的驾驭是如此的轻车熟路。其实,也就是说作者的阅读量是很惊人的,也激励了自己要多看书。
三、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小结
        偶然间从同学手中借读此书,因其获得“列文森”奖而选择读完。书中内容就是书名反映出来的,具体先进行宏观层面的阐述: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众生活和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观家庭成员个体的行为。而这些个体化行为的代际差异反映在择偶、两性互动及夫妻关系、私人空间和隐私权、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权利、老人赡养与孝道的衰落、人口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等方面。书中的理论视角不同于绝大多数注重研究家庭结构和家庭制度、家庭模式的研究,而选择个人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私人生活领域进行研究。作者通过对黑龙江省下岬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村民家庭内私人关系的参与观察,得出个性与个人主义的兴起是集体化时代国家对本土道德世界予以社会主义改造以及非集体化之后商品生产和消费主义的冲击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此结论是立足与国家、家庭与个人三元的视角进行总结的。
第三篇:个人读后感
      总结完才觉得写总结是极其有必要的,在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原先不清晰的逻辑路线变得清晰了,原来模棱两可的知识点也变得更加确定。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原来就是为了更加确定的确定性。

七八月份读书汇报(2014-6-30——2014-8-24)
书单1、《社会分工论》
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3、《原始分类》
4、《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5、《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6、《哲学讲稿》
7、《孟德斯鸠与卢梭》
8、《道德教育》
9、《教育思想的演进》
10、《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11、《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2、《自杀论》

        第一个月就一口气看了涂尔干十二本著作,其中有些是他本人写的,有些是他侄子莫斯整理的,也有些是他的学生整理的。我很想把我所看的十二本书中的内容串起来,可是,真正当我坐下来写些东西的时候,我发现这件事情貌似不简单。所以,我觉得下个月的读书笔记我一定要看完一本书整理一次,然后到了月底再来次大汇总。我在正式看涂尔干的书之前就问过同学到底什么是唯名论,什么是唯实论,在汇总之前,我也特意向师姐咨询怎么写读书汇报,师姐得知我在看涂尔干的书,她说很多人认为涂尔干是唯实论者,但是关于这些定论涂尔干也并没作出回应。可是,即使同学们和师姐师兄们都清楚唯名论和唯实论,我现在还是说不清楚涂尔干的著作中到底哪些地方体现了唯实论。还是先说说我对于《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准则》、《自杀论》的简单印象吧。 涂尔干的著作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准则》、《自杀论》。我个人觉得可以先看《社会学方法准则》,然后接着看《社会分工论》,最后看《自杀论》,以这样一个顺序看的话,就可以顺利地将涂尔干的一些思想串起来。《社会学方法准则》一书中第一版序言涂尔干就明确说出,很多人因为他将集体生活限定在客观条件这个前提之下而认为他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涂尔干本人唯一能接受的称号是理性主义者。他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要从人们过去的行为中发现因果关系,在经过理性加工之后,将这种因果关系作为未来行为的准则。我从中看出了涂尔干对于过去和历史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重视感,他会通过观察和实验从过去的社会事实中的提取有利价值,从而为现在的社会事实的研究提供外在于人的客观性规律。在“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这一章节中,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找出社会进化的发展顺序,而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全部存在于过去,因为社会生活中的目前事件并非来自社会的目前状况,而是来自以往的事件,来自以前的历史事件。
      《社会学方法准则》分为六章,在正文展开之前,涂尔干多次提及“集体”和“个人”两个词,从这两个词又延伸出“集体心态”、“集体思想”、“集体表象”、“集体行为”、“社会约束”、“集体力量”、“集体生活”、“个人生活”、“个人意识”、“社会意识”等等围绕主观性和客观性展开论证的关键词。涂尔干在本书中否定了人类想要改变客观存在的集体力量的带有偏见的看法,他认为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切合社会现象的特殊性的方法来结束这种比较混乱的认识。所以,他首先坚定地指出全部社会学的出发点是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事实呢?社会事实既非物质之物,更加不是自我意识下的产物。社会事实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的不论固定还是不固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普遍性的一切行为方式。涂尔干在具体论述“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这一章中先提出自己的论点: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然后借用培根“预断观念”一词指出在社会学的一些专门学科中存在着观念性的明显特点。如孔德所研究的社会学主题:人类从古至今的进步;斯宾塞将社会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中将道德看成是道德领域真实存在的东西;政治经济学先制造理论后进行科学研究所形成的观念。诸如此类事先预定的假相,说明了社会学在发展之初专门研究的几乎都是概念,而不是物。这些社会学家只承认了社会事实是自然的事实,却并没有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而这也是涂尔干阐述的重点,他认为社会学家应摆脱主观预断,走向客观阶段。真正的自然规律所表现的是真正使事实联系起来的关系,而不是按照人们的希望使事实联系起来的关系。感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科学的真理的标准。为了排除主观感觉的影响,社会学家应抓住事实作客观的研究,根据现象的性质寻找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来定义研究的现象,要脱离社会事实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这种论证是科学范围之内的,是科学所需要的。
      在论述完以上这些基本点之后,第三章: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第四章: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第五章: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第六章:关于求证的准则,这些内容我觉得都是将第一章中社会事实的特点贯彻到具体的研究中,而后仿照第二章的论证方法而展开的,先否定自己不支持的观点再说明自己的观点。涂尔干在第三章的论述过程中,再一次否定了观念学、演绎推理,再次澄清科学就在忠于自己固有的方法的同时照亮实践。社会学的直接目的在于研究正常类型,并对它进行解释,指出它与反常形态的区别。基于这种学术态度,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学现象只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具有普遍性特点的正常现象;另一种是具有特殊形态特点的病态现象。在针对“反常”和“正常”进行具体的辨别时,我们要知道正常现象是与一定种的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类型而言的;现象的普遍性与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是有联系的,只有这样才能检验现象是否正常;这些事实的检验在与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的社会种存在联系的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以“犯罪”这一社会事实为例,说明犯罪也是一种正常社会学的现象,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而言也是有益的。紧接着第三章提出的“社会种”一词,第四章就明确说明“社会学应当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划分社会种,首先是为了便于解释事实而对事实进行归类的方法。所以,第四章是一个过渡性的篇章。科学的两个部分:分类和解释,作为社会形态学产生的理论依据,在第四章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同于唯名论中具有不同个性的社会多样性,也不同于极端实在论中否定实体整体性而只承认人类实在性的观点,社会种是把真正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统一性和事实中存在的多样性结合在一起,充当着中间媒介的作用。而要使分类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社会事实中仔细选择少数特性或数量有限的类型进行最简单的研究。所以,我们的分类应该从最初的,即最简单的集合体开始。于是,就有了简单的多环节社会和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这两种社会类型的区分。最后,简单地说明了生物种和社会种的区别,也说明了事物越复杂,其组成部分的组合形式就多样化,从而得出属性越复杂,那么属性的不确定性越大。但是,在同样的环境里,社会现象以一种令人吃惊的规律性反复出现。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这种社会事实呢?分类和解释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的,那么,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要对社会事实归类,从中分辨出哪些是有用的事实,然后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尽管人的意向、需求和欲望作用于社会事实赖以存在的条件,但它们对于社会进化的介入本身都只能根据其动因而产生,因此我们要排除目的论和心理学论证等偶然性的影响,要指出反映在社会生活上的各种现象是怎样相互协助,从而正确认识社会形态学事实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所以,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社会形态学启示我们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因此,社会学家的主要精力应该用于这种环境的能够影响社会现象发展的各种属性:社会容量和动力密度(也称纯精神的凝结力)。这也是我们用来评价社会现象的有用价值,即社会现象的功能的一种方法。因为只有社会环境才能解释社会现象的有用性,社会环境也是集体生存的根本条件。在集体生活依存于各种不同的伴随条件之下,社会类型和社会种也变得丰富多类。所以,人们才能理智地认识到个人从属于社会,受社会的约束。正因为社会对于个人的优势是精神的,所以集体存在能产生一种要求个人在内心里永久依恋和尊重社会的习惯。涂尔干所认为的社会生活,既克服了霍布斯和卢梭“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社会约束个人”的观点的片面性,也克服了斯宾塞让个人的力量自由发展的观点的极端性,充分综合了这两个理论阵营的观点,提出了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社会生活直接来源于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的集体存在,即来自一种把个人意识结合起来而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新的存在形式的特殊形式。这样的话,就可以创造出一种认为整个公共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于有遵守纪律的精神,把这种条件建立在理性和真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学。本书的最后一章“关于求证的准则”则是涂尔干秉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否定了密尔提出的实验研究的四种归纳法中的“剩余法、契合法、差异法”,肯定了“共变法”。他认为要遵照来自科学本身的因果定律来使用比较方法,而比较的社会现象则是按规律形成的、彼此先后连贯的,并有可能是递进的,而且具有足够的广泛范围的变化系列。
      总之,涂尔干在该书中表明了他始终关心引导社会学得到实际结果的态度,同时也清楚地呈现了他客观的方法。这种方法完全受社会事实是物支配,把它作为社会学家一开始接触其研究对象时就要遵守的,而且要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过程之中的守则的基础。涂尔干特别重视对因果律的应用,他将一个物视为一种力量,但这个力只能来自另外一种力。把社会事实看作物,那就要求我们用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

宗教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一本专题研究的著作,该书详细阐述了他对宗教的理解。在此书之前,涂尔干发表的《原始分类》作为展现某些宗教基本概念的早期发展面貌的一部著作,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初步性地从分类研究的角度说明了社会生活本身如何使人们认识到时间、空间以及因果等知识范畴的。从《原始分类》一书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范畴”一词的含义。在涂尔干看来,范畴本身就是概念,是集体的产物,范畴所表达的关系隐藏在个体意识当中。照此研究思路,我们可以隐约意识到涂尔干逐渐偏离实证客观,反而与韦伯的理解学说有些接近。那么,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是不是就可以定论为唯心主义呢?看过涂尔干《社会学方法准则》的人就会知道,涂尔干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他的思想受法国实证影响,也受孔德等主张实证主义者的影响。涂尔干认为宗教现象在社会事实的范畴里,宗教观念所反映的实在必然是社会的实在。这里所说的“社会”是一种道德的实在,是具体的社会集团,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涂尔干的宗教问题是唯物主义的。那么,在这样互相冲突的研究思路下,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呢?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由不可知物有关的各种信仰和仪轨体系所组成的,综合《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得知,涂尔干从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这两类宗教现象出发,从圣俗之分来阐述信仰和仪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他认为宗教是与神圣事物相联系的,对待神圣事物的崇敬态度与功利主义的功利态度截然不同,与道德规则的受制约有着相似的作用。所以,宗教现象存在于强制性的信仰之中,它要求人们采用仪式的手段来加强社会个体与社会事物之间的情感亲和性,透过宗教符号所隐含和表达的内容增进社会形式的统一整体性。于是,我们可以从中得知终极价值体系、宗教观念和人类行动的方式是相互依赖的,仪式作为社会要素的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标志,让社会个体形成了一种高度自觉的态度来增强社会共同体的道德整合性。
        以上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的简单阐述,那么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又有些什么内容呢?八月份看了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精神》、《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在此,我主要针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进行阐述。
      众所周知,《宗教社会学文集》各卷探讨的问题都是:西方世界的经济与社会特点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与宗教伦理起源的关系。显然,韦伯不像涂尔干那样从自认为最简单的澳洲宗教类型进行实验研究,而是运用比较类型学的方法对世界六大宗教进行专门著述研究。韦伯在书中用完全价值无涉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宗教”,因果律观念体现的并不明显,因为韦伯认为学术研究只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不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阐述两个名词的具体内容,下篇着重阐述两者之间的亲和性。在解释资本主义精神的具体内容时,韦伯多次用富兰克林的道德观念进行社会学视野的分析,同时从劳动力、企业家等研究对象身上挖掘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分析他们的生活态度,从而在比较研究中得出能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的生活方式,证实新型的企业家身上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的精神。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体把赚钱看成是一种追求,而占统治地位的教义则把资本主义获利的精神贬为无耻。既然存在着如此强烈的矛盾对立体,那么新教是如何为企业家提出伦理基础的呢?这就需要我们理解路德的“职业”概念,路德认为只有履行职业的劳动才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宗教力量又如何作用于现代文化呢?韦伯在此处也和涂尔干一样认为宗教信仰是可以指导日常行为并制约个人行动的,他采用理想类型分析来呈现历史上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的新教形式:即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通过分析不同禁欲运动来说明禁欲主义的新教的职业观,提出劳动是历来所推崇的禁欲途径,强调固定职业的禁欲意义为近代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提供了道德依据,以神意来解释追逐利润也为实业家们的行为提供了正当理由。除了阐述清教徒的职业观及它对禁欲主义行为的赞扬会直接影响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还阐述了清教的世界观是有利于一种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的发展。总之,韦伯是对宗教和社会的历史关系进行比较研究,而涂尔干则是从最简单最原始的的宗教类型进行研究。


[ 此贴被黄盼在2015-12-11 10:56重新编辑 ]
Posted: 2014-10-23 23:16 | [楼 主]
舒丽瑰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70
威望: 270 点
金钱: 270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5-12-11

 

师妹要把字调小一点哦,读得很有感觉,加油哦,期待你写更多的东西出来哦
Posted: 2014-11-01 00:51 | 1 楼
黄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4-07-04
最后登录:2019-01-18

 

Quote:
引用第1楼舒丽瑰于2014-11-01 00:51发表的  :
师妹要把字调小一点哦,读得很有感觉,加油哦,期待你写更多的东西出来哦

多谢师姐鼓励!这次修改了一下,改用了四号字体。
Posted: 2014-11-20 13:22 | 2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黄盼依然这么强大,依然在西农坚持的这么好,而且资本论这样硬的经典,读得很不错。。。感想中透露着反思精神,继续加油哦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1-20 22:57 | 3 楼
山水沂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7
威望: 137 点
金钱: 1370 RMB
注册时间:2012-10-14
最后登录:2018-01-13

 

马克思第三卷的总结很不错。资本论这样的硬经典能够读得这么好,坚持下去,会越来越好。能够不受环境影响坚持自我,加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Posted: 2014-11-21 12:53 | 4 楼
徐宏宇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6
最后登录:2016-11-01

 

资本论是个大块头~汇报很认真丰富,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继续加油~
Posted: 2014-11-26 22:57 | 5 楼
ycz20136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13-04-02
最后登录:2015-04-23

 

对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总结很有意思。在西农还有这样的战斗力,还跟暑假一样认真,值得我们学习啊,加油!
Posted: 2014-12-03 20:55 | 6 楼
夏巾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22-04-27

 

加油加油,战斗力一直很强啊!  
Posted: 2014-12-04 23:43 | 7 楼
褚明浩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6-04-12

 

这个月读了这么多书,让我们很汗颜呀,我们更要努力。。。。相互加油,
另外,读书报告有个人的色彩,我觉得挺好的,这样才是自己的新的体悟嘛,自己的读书。。。保持~~~
[ 此贴被褚明浩在2015-01-08 12:31重新编辑 ]
Posted: 2015-01-08 00:08 | 8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读书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你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怀疑,坚持下去,多学习多琢磨怎么才能更好。。慢慢积累,盼盼加油噢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5-01-10 22:17 | 9 楼
师丹婧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7
威望: 37 点
金钱: 37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7-12-10

 

速度与质量无与伦比!向你学习!
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要有摧毁一座城池的骄傲。
Posted: 2015-01-12 00:03 | 10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读书速度依然很猛啊,我得加快脚步向你们看齐啦!
Posted: 2015-02-10 00:06 | 11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读书的数量和速度依然很强大,社会学八大家已经结束了,仔细看了下关于福柯和哈贝马斯的总结,总结的很细致,以后多交流,共同努力啊~
Posted: 2015-06-30 15:01 | 12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看你对布迪厄的总结,真的收获蛮多的。好厉害啊。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08-19 22:56 | 13 楼
夏巾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22-04-27

 

看了你的报告,你说这个月的书单是随意定下来的,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因为这样会打断你之前的阅读感觉,而且,有些书偏经验性,不是很硬。希望以后更加认真的安排书目,我想这样带来的收获会更大。继续加油!!
Posted: 2015-10-01 12:49 | 14 楼
朱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7
最后登录:2021-11-21

 

读书的势头很猛,而且也启发性。向你学习。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Posted: 2015-10-01 22:37 | 15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刚进入经验肯定比较难,慢慢就好了,跟最初看经典一样,不过现阶段还是以理论训练为主,难的理论可以多思考,不过分纠结就行了,读多了慢慢就通了,也可以多跟祥云润兵或者我们交流,通过交流也可以产生思考力,慢慢调整心态,安排好时间,坚定信心,我们都与你并肩作战
Posted: 2015-10-16 13:00 | 16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像学姐学习!
Posted: 2015-10-25 09:42 | 17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事情确实越来越多,不过要慢慢沉下来,一起找动力、一起加油学习~
Posted: 2015-12-07 14:46 | 18 楼
不二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7
威望: 47 点
金钱: 47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0
最后登录:2016-05-08

 

盼盼已经开始看经验的书啦~肯定很有感觉,不过也还是要继续多读经典哦~~~
不住了了。
Posted: 2015-12-07 20:58 | 19 楼
黄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4-07-04
最后登录:2019-01-18

 

嗯,10月份读书状态不稳定,所以读的经验性的书比较多。11月份接着读经典,接下来还是读经典。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穿梭。
Posted: 2015-12-09 12:28 | 20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在外面能这样读书,相当不容易,要继续保持!
Posted: 2015-12-11 18:48 | 21 楼
张丹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3
威望: 23 点
金钱: 23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2
最后登录:2016-01-27

 

盼盼这个月读了好多书呢,状态又猛了。
Posted: 2015-12-11 20:40 | 22 楼
张世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4
威望: 44 点
金钱: 4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6
最后登录:2017-10-20

 

有些思考,为什么每次读书会都说不出来呢?
Posted: 2015-12-11 22:36 | 23 楼
卢克玲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4
威望: 204 点
金钱: 2040 RMB
注册时间:2014-08-31
最后登录:2016-01-27

 

盼盼,好久不见,你的势头还是这么猛~~读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你想不通的问题,可以和我们聊聊啊。
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哈,可否将你的帖子重新编辑一下,因为每个月的帖子全部连在一起了,看起来有一些些不清楚……
读书与成长
Posted: 2015-12-29 00:06 | 24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看你的书单和内容感觉状态还是很好的啊,觉得这个月你进步特别大,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梳理的很有线条感,很明晰,看着很舒服,有时间多交流,别太受外界影响,我们与你同在,加油~
Posted: 2016-01-13 23:34 | 25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盼盼是个单纯又细心的姑娘,有自己想法,勤奋努力,期待你慢慢实现自己~
Posted: 2016-02-02 18:19 | 26 楼
夏巾帼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22-04-27

 

这个月的书单很长,有一些我还没有看过,布劳的那本书我还蛮感兴趣的。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是极好的,我也有跟你相似的问题,咱们一起努力,咱可是千年老道友了。
Posted: 2016-02-23 19:17 | 27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9933(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16:3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