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3.25——4.12)
读书书目: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自杀论》涂尔干
在经历了复试被刷,忙于调剂,之后重新补录,而后又遭遇一些不可抗力事件,这一个月身心过的各种起伏颠簸,于是留下来读书的时间也就相对很少,从未如此的希望可以让心安静下来,而不是整日奔波。从3月25号才开始读书,中间4月份还空了一个星期,于是明明应该静下心来专注做的事情就打了折扣,下个月的读书计划应该就不会这样单薄了吧,是该静下心来好好对待读书这件事情了。
《梦的解析》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在隐秘的梦境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一切,都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书中的内容主要分为:梦的解析方法,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伪装,梦的材料与来源,梦的运作及梦程序的心理。书中主要论述梦是愿望的达成,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弗洛伊德在本书中将梦分为显意和隐意,显意是隐意的假面具,即掩盖着欲望。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的松懈,欲望便趁机闯入意识而成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本来面目,我们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去透过梦的显相看清楚其隐含的意思。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尽管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千方百计要突破潜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即梦的改造。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个人认为,作者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使零散无序的梦变得具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并无科学论证;再次,其梦的对象受弗洛伊德职业限制,且对象只是个人,使得其释梦的分析不具有普遍性,由个例推整体,缺乏科学性;最后,弗洛伊德过于强调“性”在个人生活中的必要性,认为任何事物都与性相关。
《自杀论》的学习。在不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相比韦伯,更喜欢涂尔干,在有限的接触中,可以感到涂尔干的著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平实易懂。在《自杀论》这本书中,他跳出了人们的惯常思维去看待自杀,使自杀由原本心理学家关注的个人偶发病态行为转变成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社会现象。第一编中在对引起自杀的原因分析中,通过排除法,论证自杀的倾向既不能用个人的心理器质结构来解释,也不能用自然环境来解释——即非社会因素影响人们的个别自杀,但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并且对于社会自杀率影响不大。并由此得出自杀的倾向必然取决于社会原因。第二编着重分析了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以及自杀的三种类型——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反常自杀。对利己自杀的分析中,通过对宗教、家庭和政治因素对自杀影响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自杀率与所属群体的一体化程度成反比。而利己主义自杀正是由于个人脱离了社会,个人的人格被置于集体人格之上。而在利他自杀的分析中,涂尔干把利他主义的自杀分为三类:强制义务性(受社会习俗、规范制度的制约)、非强制义务性(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日本武士)和强烈性的利他主义自杀(受宗教教义的影响,军队)。最后在反常自杀的分析中,跟强调产生反常自杀的社会规则的破坏,即“调节各种需要的尺度不可能再是原来的样子。社会财富的分配标准被打乱,但另一方面新的标准又没有立刻建立,人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时,人们活下去的愿望减弱。”第三编最后强调自杀虽是社会因素主导影响的,但是不可否认自杀是应该被谴责和否定的。因为“自杀伤害道德意识,逃避基本义务”。为此涂尔干提出了预防自杀的办法,在分析了教育、政治团体、宗教、家庭等在预防自杀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之后,最后提出要建立职业团体来抑制自杀率 ,因为职业团体在世界各地是无处不在的,而且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注重对概念的澄清,注重通过对以往概念的比较,指出其中的偏颇不足,并加以自己实证分析的补充,如自杀的概念:“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以及在之后对于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失范自杀的概念界定中,作者都会花较大的篇幅去对概念的定义进行分析。再次,在注重对社会事实的应用,通过对社会事实的考证分析,使得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更系统。在本书中在对非社会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分析中,应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使得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性。
个人感想:
自己确实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刚开始读书有些吃力,感觉抓不到文章的主线,做总结时抓不住思路,四月份读书效率不高,心浮气躁,以后会好好改进。
对于读书过于古板,把太多精力放在一些非重点的概念理论知识上,导致浪费时间 ,对文章的整体架构理解不清。
第一次写读书报告,会有不太全面的,甚至有些概念自己的理解有偏差,希望以后可以改进。
[ 此贴被王晓雪在2016-08-23 23:4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