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刘赛超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赛超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0
威望: 20 点
金钱: 2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6
最后登录:2019-03-14

 刘赛超的读书报告

2017年3月13日——2017年4月12日


书单:《社会学名著导读》    李培林、谢立中      学习出版社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三联书店
          《自杀论》                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一)

涂尔干是社会学古典时期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社会学实证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斯韦伯等人不同,涂尔干坚持社会唯实论的基本立场,将社会看作是超越个人的真实存在的整体,它是形塑和制约社会世界的关键性力量。因此,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而不是个人。然而,社会的这种力量又是通过何种途径得以实现的呢?涂尔干认为,这种手段就是集体意识,而集体意识又产生于社会团结,包括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的过程。基于此,涂尔干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一、涂尔干的社会观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历来就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和争论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社会学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甚至近乎对立的观点,即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客体,它高于客体并且对个体有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不过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毫无疑问,涂尔干坚持了社会唯实论。
总的来说,涂尔干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这是深受19世纪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斯宾塞、孔德的社会学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另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是从有机体论的角度。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借用了大量生物学的专业术语,例如“细胞”、“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他将社会类比为生物体人,而个人则是细胞,社会组织就相当于身体各器官。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社会起着决定性的地位,个人只是社会的产物。第二,是从功能论的角度。既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依据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社会优先于个人,同时也要重视个体的作用。

二、集体意识
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阐释社会团结的,这遵循了他坚持的实证主义的观点。因为法律在治理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现实的集中反映。同时,它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真实可见,因此是实证的。在这里,涂尔干提出了“集体意识”,它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涂尔干还引进了“社会团结”的概念。集体意识是社会维持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直接原因,是维持社会团结的工具,代表着社会整合的程度。

三、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根据集体意识的强弱,涂尔干将社会团结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的相似性和社会的同质性基础之上,在这种类型的社会里,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集体规范的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中,法律作为维护集体意识的手段而存在。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低。
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在有机团结的社会中,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能力,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就造成人们的彼此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法律的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的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社会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就是机械团结逐渐减弱,有机团结越来越强的过程。

四、社会分工与合作
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人们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就不得不专门从事某一工作,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分工。专业分工削弱了传统的以宗教为基础的集体意识形态,但集体意识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通过功能上的互相依赖而得以加强。

五、反常形式的劳动分工
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程中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会存在反常状态的分工。
涂尔干将它划分为三种类型: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适当的分工。第一种失范的分工是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第二种强制的分工是指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意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第三种不适当的分工是指在分工过程中有的人任务饱满,充满活力,而有的人工作任务却不够,那么尽管分工非常细致,整个分工体系也难以和谐运转。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反常的社会分工。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



感想:
1.这段时间事情很多,这些事情又都是不得不去做的。而阅读经典需要连续的专注,因此时间管理就很重要。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静下心来,将注意力集中在读书上。
2.由于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读书速度很慢。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与我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给阅读理解带来了困难。读《社会分工论》时,觉得难以把握作者的逻辑主线,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也知之甚少,这需要慢慢训练。
3.涂尔干的思想很丰富,还涉及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只看了他的两本书,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他的思想,有管中窥豹之嫌,还待把其它著作都看完后加以补充和修正。
Posted: 2017-04-12 21:31 | [楼 主]
刘赛超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20
威望: 20 点
金钱: 2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6
最后登录:2019-03-14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Posted: 2017-04-14 11:35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6131(s) query 4, Time now is:11-24 10:3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