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周佩萱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7.12.04)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周佩萱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7-12-03
最后登录:2020-12-31

 周佩萱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7.12.04)

周佩萱读书报告
2017.12.04更新
书单: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    《原始分类》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秉持着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劳动分工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根源,中有分工才能使人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且在这里也强调在劳动分工的条件下,人们之所以能够结合在一起只因为他们相互独立、相互有别。涂尔干在书中区分出两种类型的团结,第一种是集体类型的的团结,第二种则是机械地团结。在集体类型的团结中,人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观念他们是以个人的相似性为基础而组成的团体,丧失了自己的个性而成为完全的同一体,也就是说每个人几乎与群体完全共同而没有了自己。在第二种机械团结是以强调人们的差别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集体意识为个人意识留出足够的地盘且自由发展的空间越广,团结产生的凝聚力就越强。这种类型的团结也称为机械团结其特点是每个部分都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自由度,有机体也会具有更大程度的一致性,其个性也会得到印证。在这里个人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必然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个人意识也相应提升。在现今社会中,由相似性所产生的社会纽带已经渐渐松弛下来了,人类共同体的趋势特逐渐由集体类型的团结转变为劳动有效分工的有机团结中去。有机团结的一个重要变项就是契约团结,在文明社会中保证各种功能进行有规律的协作。相应的之前由氏族所形成的界限分明的环节最终也会被地域所替代。涂尔干也说道,将来总有天,我们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会完全建立在职业基础上,职业环境与地域环境、家族环境无法契合。
        劳动分工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分配工作,而随着分工的逐渐发展集体意识会越来越模糊,这样一来就会使分工成为团结的主导因素。劳动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劳动分工而一步步形成的。起先的人们并无多大差别,当劳动分工明显产生以后会形成分工的固定形式,这种形式会遗传性的传递下去,在这一阶段劳动分工的发展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形成由遗传产生的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遗传具有保守性和稳定性,要想分工真正得到发展只有摆脱其桎梏彻底打破种姓制度和阶级制度才会进一步形成形成最完整的劳动组织形式。
        关于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生活是从集体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通过有机体也就是多个人之间持久又积极地关系形成规模较大的团体,这样复杂的有机体会更加促进分工的多样性。与其说是个人决定了共同生活,不如说个人是共同生活的产物。因此斯宾塞所说的社会生活仅仅是个人本性所带来的结果是不确切的,而应该是个人本性是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结果。
        书中也提到了劳动分工的反常形式,关于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劳资冲突。在小工业社会,分工很不发达因此雇主和雇工相对和谐。然而到了大工业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人们埋头工作在自己的特殊活动中把自己孤立起来,因此劳动分工不可避免会引起个人间的分歧,这也就产生了所谓的“分解作用。”分工就是分散,功能的分化是有用的和必须的,但统一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想实现和维持这种分化过程社会有机体必须形成一种特殊的功能,并且要由一个独立的器官来代表它。这个器官就是国家和政府。
        要想建立一个更大的社会,必须以分工的发展为前提,而分工就是在人与人之间构建的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分工不仅变成了社会团结的重要来源,也变成了道德秩序的基础。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涂尔干强调要通过职业群体的组织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创建一种道德力量,并以此为法律提供实质和形式且法人团体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1.关于道德纪律:只要有道德,就该有纪律和权威。到的是社会的产物,只要社会被组织起来,道德就能得到强化。没有道德纪律,就不可能有社会功能,就只剩下个体的无限的、无法满足的欲求。任何能够在整体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活动形式要想不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就不能脱离所有明确的道德规范。然而对于个人来说,用规范进行经济控制是令人厌恶,无法进入内心的,因此唯有借助法团体系,经济生活的道德标准才能形成。
2.关于法团:是一种宗教社团,每个组织都有各自特有的神灵和仪式。法团最先出现在手工业,已经不再有家庭所特有的特点(通过紧密的观念、情感、和利益共同体结合起来)。法团就是一种公共制度,关于公社与法团的关系,法团就是公社制度的模型,公社不过是范围更大的法团的扩充形式。
3.关于国家:国家并不等于政府的工具而是人民和政府的结合。国家是统治权威的代理机构。政治社会是一种复合群体,国家是其最高机构。国家是社会思维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思考从而引导集体行为。国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止个人对其他人进行非法侵越也就是保护个人权利,另一个则是执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目标,在此强调第一点:国家的主要功能是解放个人人格。关于到的个人主义的进程与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国家活动从根本上就是要解放个人,国家越强大,个人就越会受到尊重。而关于个人的发展,社会规模越大个人有广阔的行动领域也就越不限制个人,个人的多样性得以发展。但国家这样的集体力要想解放个人,需要某种平衡机制,必须承受其他集体力的约制。
4.关于民主:民主政体指的是所有人都能参与指导公共生活的那些社会,因此政府意识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沟通越紧密,社会越具有民主的特点。民主并不取决于支配国家的人的多少,其本质及其特征是人们与整个社会的沟通方式,因此那些民主是一个国家权力十分薄弱的社会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思考、反思和批判精神越是能够在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就越民主。民主是具有反思基础的体系,会使公民更有理智。
5.关于财产和占有:财产权是既定个体不让其他个体或集体使用既存物的权利,财产具有传承性。使用权和收益权只意味着他人尚未事先占有这种物。物本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的财产权是神的财产权的替代物因此尊重财产并不是人格强加给物的尊重,而是因为神圣性。土地具有神圣性,物的神圣性传递给了人从而使财产从集体的方式变成了个体的方式。
6.关于契约:构成契约的要素是与之有关的各种意识所宣布的共识,契约的起源具有一种神圣性质。契约方式也逐渐从要式契约转变为合意契约。而合意契约指的是得到双方认可的、交互的契约。
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职业生活越来越重要,职业团体也变成了真正意义省的选举单位。法团作为一个共同体具有持续紧密的联系。
《原始分类》
        分类观念到底从何而来?而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考察人类所形成的最简单的分类方式。涂尔干考察了澳洲部落、祖尼人,苏以认和中国的分类体系。在澳洲部落,关于社会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分位胞族,而每个胞族之下又有一定数量的氏族。祖尼人和苏以人的原始分形式更为复杂。祖尼人把空间分为东、南、西、北、上、中、下七个部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被分到这七个领域中。以氏族为基础的分类类型强调亲属关系的纽带,和以方位为基础的分类类型强调的是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前者的框架是氏族本身提供的,后者的框架则来自氏族当场造成的物质印记,二者形式的起源都是社会。而区域、季节、食物和物种的分类支配了中国人的全部生活。在中国强调的是罗盘的八个分区和五行要素,还有对时间的分类:四季对应四方,每方一分为六,二十四分区对应二十四节气。六十年一循环的十二年也与十二种动物相联系。这是一整套既复杂又幼稚、既粗陋又精妙的体系规定了中国人的行为。

        分类图式不是抽象理解的自发产物,而是某一过程的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由各种各样的外来因素组成的。依据图腾即氏族对事物进行的分类,要先于依据方位进行的分类。图腾制度是依据自然事物(相关的图腾物种)把人们分成氏族群体,那么反过来讲,图腾制度也是按照社会群体对自然事物的分类。图腾发端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原始社会的氏族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而图腾是氏族的伴生物。图腾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原始分类的产物又影响着原始社会氏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分类与科学分类是一脉相通的,纵然原始分类在某些方面与科学分类有很大差别,但已具有科学分类的所有本质特征。原始分类也具有等级观念的体系且也具有了思辨的目的,从而增进理解而科学分类的历史,就是社会情感的要素逐渐削弱,并一步步让位于个体反思的历史。
Posted: 2017-12-04 15:20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2787(s) query 3, Time now is:11-24 12:4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