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black
green
yellow
wind
wind5
gray
pink
moon
blue
movie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杨晓刚的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杨晓刚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杨晓刚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1-16
小
中
大
杨晓刚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2017年11月10日
杨晓刚
读书清单:《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正在读)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当中,作者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以及书评与讨论。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先是讲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然后说明国家形式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关系,最后作者讲述了财产权和契约。在论述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当中,涂尔干认为公众活动的主要目的或者可以说是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扩大自己国家的权利,发扬壮大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增添光彩。而作为国家主体,其作用并不是为了监督个人,防止个人滥用、过度使用权利,而是为个人去创造、去实现这些权利。在涂尔干看来,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并不是相对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个人之所以为个人,是因为他生活在集体之中,生活在群体之中,没有脱离群体的个人存在。而且只有通过群体或国家,我们的个人主义才有可能实现。(2)在国家形式和公民道德当中涂尔干认为无论是民主政体、贵族政体亦或是君主政体,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群体代表代表个人决定国家事物。不过,所有形式都是两种对立图式之间的中间阶段。民主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应该受到社会道德力量的内在驱动。职业群体和地方群体是一种可以使国家摆脱个人的群体。职业生活是政治结构的基础,任何民主制的国家架构都天生具有一种缺陷。我们的政治疾病和社会疾病具有同样的根源。推其原因,也同样是因为国家和社会其余部分之间缺少次级机构。而职业群体和地方群体可以扮演这个条件。(3)财产权和契约权。财产权是为那些特殊的人的利益确定的。这种权利有一种神圣的起源:人的财产是神圣的或神的财产,只有通过举行某些仪典,这些权利才能移交到人的手中。对于契约本身,涂尔干强调其中道德的意涵,这就使他与强调利益结合的英美契约论者有了非常明显的分野。对于前述问题(人心中是否本有社会的部分),涂尔干的结论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渴望集体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人心性中共同的东西就是这种情感,而不是霍布斯的自保,古典经济学家的自爱、自利等。这种人心中共同的情感,使道德生活成为可能,因为在涂尔干的体系中,一切与社会、集体有关的行为和情感都具有道德的意味,一切集体生活都是道德生活。因此,这种共同情感也可以说就是道德情感。
《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这本书主要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了社会学的基础,包括城市、封建国家与俸禄国家、行政与农业制度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士人阶层的状况。第三部分儒教的生活取向。第四方向主要是讲述正统和异端。这本书似乎在论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作为不可或缺的鼓舞力量。而欧洲能发展出理性的资本主义,是因为其展现出其特有的禁欲新伦理以作为精神的动力。西方的资本主义是在城市中孕育的,但中国的城市却有区别于西方城市的功能,中国的城市不仅缺乏政治上及军事上的自主性,而且也缺乏作为共同体组织上的统一性,而西方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营之理性发展所依持的财政与法律背景,即是靠着此种自主性与统一性才得以坚实稳固的。而韦伯在书中指出,中国城市之缺乏军政自主性是因为帝国统一的过早形成——所有的民政、军事皆置于国家官僚体系的集中掌握之下。资本主义之所以无法再中国出现,基本上还是由于缺乏一种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特殊心态”。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韦伯在多处提到了理性这个词。 理性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可谓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之中,理性也是不断出现的关键词。儒教的理性主义是去理性地适应世界,清教主义是去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儒教没有任何形而上的基础;它的主要兴趣是现世的;它有个宇宙的演进观,但大都发展成以现世的事务为主的神秘玄说。对于此世以外的种种,没有严肃探讨的兴趣。儒教对于宇宙与社会秩序,保持着一种“极度的世界乐观论”:由人为努力以缔造完美人类及社会的可能性。人的职责就是要虔诚的去服膺于由传统而来的宇宙与社会和谐之要求,以及修己以达成一种“中正平和的人格”。后者乃是宇宙的缩影,必须小心谨慎地自我修持来减低紧张性,以及用以抑制由狂欢,极度的活动所引发的非理性情感,因为那会破坏和谐与平衡。由此,可以达到长寿、健康、财富,以及死后留名的目的,在韦伯的分析里,这也是儒教在今世的奋斗上所欲完成的终极目的。纵观全书,韦伯在讲述中国的社会时,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首先是是国家层面,即所谓的国家的支配形式:中国是一个家产制的国家,皇帝是最高祭司长。第二个官僚体系阶层,即所谓的国家的组织形式,韦伯着重讲述了掌握官僚体系的“士”—— “教养贵族”这一阶层。“士”这一阶层与儒教关系密切,也是是儒教的具体承担者。在这里,韦伯也提出了“士”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其中与其战斗到底的是以道教为其意识形态的“苏丹式的宠信”,道教之所以被称为异端,是因为士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统治。第三个层面则是被统治阶层,也就是帝国的基层。在这里,“氏族”构成了极其重要的概念,而氏族又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的团体的性质。,在基层,受儒教认可的祖灵崇拜与道教并存。国家——统治阶层——基层民众这三个层面之间的互动又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印度的社会制度、印度知识分子之正统的异端的救赎学说和亚洲的教派宗教与救赎宗教。在第一部分中,韦伯主要讲述了印度教的地位、布教方式、教义以及印度的种性制度。种姓制度在印度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维护印度的统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印度的四大种姓集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个阶层在社会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同时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在第二部分当中,主要讲述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救赎学说。拒斥所有类型的狂迷,是婆罗门和中国士人所共通的。婆罗门的救赎,就其古典的形态而言,便是绝对无他地自此中世界里解脱出来。还有一些异端的救世论,例如耆那教的正知,正见,正行。佛教相信,根据伦理报应的普遍因果律,彼岸的命运完全是个人自己自由的举止的结果。在最后一部分中,韦伯讲述了大乘佛教的发展、印度正统的复兴以及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印度教的复兴,一方面在于主智主义——救世论之异端学说的灭亡,另一方面在于公元1世纪的法典所规制的种姓仪式主义的定型化。亚洲之一般缺乏经济的理性主义和理性的生活方法论,除了另有精神史上的缘故外,主要关键在于社会结构的大陆性格,而此种性格乃由地理结构所构成。对于印度教的地位,韦伯在书中讲到:”对亚洲整体而言,中国扮演了类似法国在近代欧洲所扮演的角色:所有世情通达的“洗练”,莫不是源自中国,再传布于西藏、日本和中南半岛。思相,很少能不将其根源追溯到印度的。尤其是,印度的(不管正统或异端的)救赎宗教,在整个亚洲地区扮演了类似于基督教的角色。”这充分证明了印度教所处的历史地位。既然本文说的是印度教和佛教,那么有必要对二者做一个区别。首先说一下二者的相同点。都产生于印度,都曾经受到统治者的支持。印度教的灵魂轮回和因果报应,有利于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从而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佛教宣称终生平等,给下层的贫苦人民带来了精神寄托,从而也有利于自己的统治。然后说一下二者的区别。第一个方面,印度教是建立在种姓制度之上的,各个阶层分化明显。而佛教反对种姓制度,讲求人人平等,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第二,地位不同。印度教在印度处于正统地位,而佛教则被视为异端。第三,教义不同。印度教的教义是灵魂轮回信仰和业报的教义。而佛教是宣扬终生平等,主张克服一切私欲,进行修行。第四,发展方向不同。印度教主要在印度境内发展,而佛教主要在印度境外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看完这本书,总结了印度教的特点。(1)印度教是多神信仰,不只是只有一个主神。(2)灵魂轮回信仰和业报的教义。(3)承认吠陀的权威。印度教的教义很多来自于《吠陀经典》它也被称为天启经典。(4)祭祀的多样性和崇尚苦行。(5)种姓制度,四种种姓对立。看完这本书,连同《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和《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样具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什么在西方发展出来资本主义,而在中国和印度却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在我看来,虽然它们的都追逐财富,但对增值财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可变资本的利用方式不同。中国的富人在获得财富时,由于中国的家产制和官僚体制,他们会把获得的财富用来买官,进入士人阶层,以获得俸禄和地位,使后世有更好的生活。印度和中国差不多,吠舍会把获得的财富用来买官,以便进入婆罗门阶层或印度教的上层。而西方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追求财富是一种天职,是赎罪的一种的方式,富人乐于把增值的财富当作下一轮的资本,以便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形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
读书状态:读书读了两个月,状态越来越好,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读书,读书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读书的速度也在提高。由于快考试的课程挺多,读书受到一点影响。而且本身也是老毛病。读书效率还是不高,还是老玩手机,这个希望能在自己和读书会的帮助下得到改善。
Posted: 2017-11-11 21:16 |
[楼 主]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小
中
大
读书一定要克服坏习惯。要与自己作斗争!
Posted: 2017-11-14 23:16 |
1 楼
王萍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6
威望:
66 点
金钱:
66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4
最后登录:2018-07-01
小
中
大
还是要静下心来,能坐的住,看的进去,走的出来。这样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调整好心态,加油!
Posted: 2017-11-14 23:23 |
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小
中
大
刚开始能有这样的读书状态,相当厉害,要继续在读书中修炼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
Posted: 2017-11-16 11:58 |
3 楼
夏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0
威望:
60 点
金钱:
600 RMB
注册时间:2016-08-26
最后登录:2019-04-07
小
中
大
总结很不错,还是在状态的!加油!
Posted: 2017-11-16 23:00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4758(s) query 4, Time now is:11-24 13:2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