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杨核心的读书报告(更新至18年8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杨核心的读书报告(更新至18年8月)

2018年7-8月
一、书单
《资本论》卷三、《家庭、国家、私有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费尔巴哈》《反杜林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读书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要揭示和说明的是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其中,资本运动的整体是指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即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而从整体考察资本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则可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以及资本化的大土地所有权。
    卷三的第一至第三篇从产业资本入手进行分析。第一篇指出了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接着,围绕着利润率,从剩余价值率、周转、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变化等因素来分析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在第一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剩余价值率相同时,在不同产业部门中,资本构成不同、周转时间不同会引起利润率的不同,但是,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现实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利润率是没有差别的。由此,第二篇中引入了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概念,指出了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商品不止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导致了利润率的平均化,并且,竞争会使得不同部门的生产价格都按照中等构成部分的生产价格来形成。第二篇还分析了影响一般利润率的因素,以及一般利润率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当出现一般利润率后,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实际不同的量,从而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
    第三篇则揭示了平均利润率取向下降的规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推动同量的劳动力和吸收同量的剩余劳动,所需要的总资本量越来越大,由此,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而若总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可变资本所占百分比下降的比例,则利润绝对量就会增加。当同一些原因趋向于使利润率降低时,又使得这种降低的运动延缓下来,使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一种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还可以表现为资本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同时商品所包含的并通过商品出售所实现的利润量却会相对增加。但是,这一规律有其内在的矛盾,表现为三个方面: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的产业资本滞留在流通领域的买卖环节,阻碍了剩余价值的实现,这就使得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独立出来尤为必要,这样,商品资本就转化为商业资本。卷三第四篇就在分析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通过自己特有的资本运动形式实现的,即先用货币资本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掉,收回投资并且赚取商业利润。此处,卷三进一步分析了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计算,并分析了商业资本的周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业资本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有助于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但由于商业资本周转的相对独立性,商业资本也可能会造成虚假的市场需求和虚假的商业繁荣,从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五篇研究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派生形式,即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息资本/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其循环和周转过程中因而必然出现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外,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对货币资本的现实需求。因此,当一方面,货币资本被闲置下来,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对货币资本现实需求时,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使用借贷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必须按期归还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借贷资本对于借贷资本家而言是所有权资本,对于职能资本家而言是使用权资本,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以其瓜分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借贷关系的实现形式是信用制度,由于借贷对象分为商品和货币两种形式,所以信用主要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方式提供的信用,提供商业信用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商业信用加速了商品资本的实现,但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银行信用是银行贷款给职能资本家所发生的借贷关系,其存在是为了克服资本循环和周转中货币资本分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从而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平均利润率。信用制度在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信用制度除了以上谈到的对资本主义经济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影响股份公司、虚拟资本、货币流通来影响资本主义经济。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股份公司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杠杆。另外,信用制度的发展还促成了债券、股票、汇票等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其所有者定期带来收入的虚拟资本的产生。虚拟资本由现实资本决定,同时引导或影响现实资本的发展,但是虚拟市场一旦相对独立运行就有可能会脱离现实资本,自我复制,出现泡沫经济,从而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信用制度也会影响到货币流通。在国内流通中,商业信用代替了部分货币流通手段,减少了现金的流通量,信用也可以通过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减少货币流通量。在国际流通中,虚拟资本日益代替金属货币,中央银行的贵金属准备降低到最少限度,这样,一旦经济进入危机状态,一切虚拟资本都会急于兑现,这样,贵金属的流入流出就会通过银行准备金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以上指出的平均利润是如何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卷三的第六篇还分析了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者是如何通过地租的形式瓜分剩余价值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卷三探讨的是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劳动者摆脱了封建的依附关系。其特殊性质在于它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分割剩余价值的关系。
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全部货币额,表现为广义地租,即租金,而狭义地租指的是为了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地租。资本主义地租可以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农业资本家投资于农业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因此,级差地租只能是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是产生于资本对一种能够被人垄断并且已经被人垄断的自然力的利用。级差地租可以分为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简称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简称级差地租II)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I是等量资本投在肥力和位置不同的等量土地上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级差地租II则是源于等量资本在同一土地上的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反映着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由于土地所有权而得到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当最坏耕地也能产生超额利润,从而才能为土地所有者提供绝对地租,这就要求农产品的价值大于农产品的生产价格,而这如何可能呢?当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构成时,农产品的价值就会高于它的生产价格,产生一个超额利润,又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限制了这个超额利润的平均化,将其固定在农业中,转化为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绝对地租就会出现逐步减小甚至消失的趋势。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其与地租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第七篇则是总结部分,先对庸俗经济学观点进行批评,再重申其前六篇中论述的观点即收入的真正源泉是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最后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和阶级结构的特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三位一体的公式”,第七篇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三位一体公式”中的收入和所谓的源泉间也不可能通约,它混淆了收入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之间的区别。“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来源是“斯密教条”,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了商品的价值,但是斯密教条本身存在错误,卷三在对其批判的基础上说明了资本主义各种收入的真正来源即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并阐述了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即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


    对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总体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哲学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唯物史观分析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提供了分析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人类社会的唯物基础体现在:生产关系是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关系,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虽说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但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系统考察资本主义历史与制度,以生产关系为对象,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最常见的商品现象开始,逐步分析,深入剖析,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指在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商品经济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满足需要、有用)和价值(在市场上体现为价格)两个属性。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价值实现规律)。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本质,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
商品在资本主义具有普遍性,成为资本主义“细胞”。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构成资本主义运行基础。商品也是资本主义基本关系的基本载体、集结点。透过商品、生产、交换可以透视资本主义基本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指出了雇佣劳动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也就是说,资本家利用商品生产剥削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隐藏着剥削关系。
    通过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阐明了作为一种制度的资本主义的本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需要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是以资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特点,以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为手段的社会制度。
明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给予了肯定,在资本主义时代,社会机制使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并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民主与文明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带动了社会进步。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强化法制、保护竞争、推崇民主,是政治生活的进步,也为未来提供了基础。
    但同时,马克思也解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对资本主义的非理性进行了批判。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社会劳动,又是私人劳动。在社会分工中,商品生产者在分工体系中从事商品生产,产品用于满足社会需要,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独立进行商品生产,拥有生产的产品,并自负盈亏,是私人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是一对矛盾,需通过市场交换,让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通过售卖,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价值得以实现;否则,商品生产者就要破产。资本主义制度下,因为实现了全面商品化,这一矛盾更激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高度社会化,而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生产过程由资本家控制,劳动产品成为资本家私有财产。所以,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成了矛盾。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和社会却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最终结果是发生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商品积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除了存在上述提及的私有制、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工具上的非理性,还存在实质上的非理性,即人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以上三个异化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那么,要如何消灭异化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在内部是不可能消除基本矛盾的。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解决这一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指明了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路径,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
    具体而言,要根据在生产力(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通过社会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谁来推动社会革命?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掌权的新制度。由于资产阶级不会自动放弃自己的特殊利益,通常需要无产阶级利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和手段。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基本矛盾是原因,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道德的、伦理的批判,转化为社会的、历史的批判。
    经济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政治上,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在那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感想
    觉得自己总结的很泛很空,很有挫败感,跟进文聊了下,他分享了他总结的经验,给了我一些建议,对我很有启发,让我意识到读书的过程中交流是很重要的。

2018年5-6月
一、书单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卷一)》
《资本论(卷二)》
二、读书内容
(一)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给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是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性文件。
    1.理论上的指导
    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十分凄惨。要鼓励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就要先明确无产阶级是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其次就要指出无产阶级胜利后的美好图景,以激发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最后,还应该驳斥那些质疑革命的言论,坚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
    (1)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
    要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就要说明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以及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在阐述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时,作者是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中来探讨的,这就引入了作者的历史观,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古罗马时期,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这些相互对立的阶级。在中世纪时期,新的阶级、压迫条件、斗争形式取代了旧的,出现了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这些相互对立的阶级。农奴逐渐发展成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形成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发展,出现了工业的中间阶级。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工业革命爆发了,现代大工业发展,出现了现代资产者。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也伴随着这个阶级的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并且在历史上起到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样的,到了现在,现代资本阶级社会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发展了,周期性的商业危机可以佐证,资产阶级甚至不能保证被压迫的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它势必被 推翻。
    既然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已经不能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而作者又持有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那么是哪一个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既不是反动的或保守的中间阶级,也不是很容易受诱惑的流氓无产阶级,而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刚开始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为竞争所分裂的群众,后来是自觉地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在这一过程中,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资产阶级推翻封建贵族阶级时,资产阶级为获得无产阶级的援助而把无产阶级卷入政治运动,从而把自身的政治教育和普遍教育的因素给予了无产阶级;工业的进步使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也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来,使无产阶级得以补充和壮大,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启蒙和进步的新因素;在社会内部冲突到激烈的时候,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另外,在无产阶级成立联盟的过程中,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交通工具的发展则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则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则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但是,一旦工人进行联合,就可以摧毁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而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并且具有革命的因素。
    (2)    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
    无产阶级胜利后的美好图景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与过去的、目前的处境进行对比而衬托的。
    资产阶级所有制是建立阶级对立上、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面而又最完备的表现,因此无产阶级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消灭私有制。目前无产阶级在生产劳动时要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在消费时要遭到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比如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的剥削。无产阶级仅有可勉强维持生命再生产的个人占有,无产阶级剩余的价值都被资产家剥削以奴役无产阶级劳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继续保有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但除掉了私有制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而是把积累起来的劳动当做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
    过去的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后,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而无产阶级只有废除自己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前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是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后者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3)    对质疑革命的言论的驳斥
    质疑无产阶级革命的声音很多,包括质疑共产主义社会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消灭家庭与公妻制、消灭祖国与民族以及种种从意识形态的观点提出的责难等。作者认为,这些质疑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当成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人们的意识也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2.实践上的指导
    阐述了无产阶级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且推翻后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后,相信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已被激发起来。那这时的问题就是,无产阶级该如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管理?
    首先,无产阶级应该通过暴力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取得统治阶级的地位;其次,无产阶级应该消灭旧有的生产关系,夺取资本,把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共产党宣言》中列举了一系列的举措;最后,无产阶级在消灭资产阶级的同时,也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从而也就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马克思强调一切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不固执于列出来的具体举措。同时,在革命中,要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二)《资本论(卷一)》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卷一从分析经济中最基本的单位——商品入手,通过商品的自然形式介绍了使用价值,再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引出了价值的概念,但在这里,我们只是在抽象思维中把握价值。那么,商品的价值形式是什么?商品价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货币如何产生
    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价值是商品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已经赋予了价值固定的统一的表现形式,这就是货币形式。那么,商品的价值为什么可以通过货币来表现?卷一探讨了货币形式的起源。在简单的、偶然的交换关系中,商品价值是以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来表现的,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许多商品上,形成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但是,在这种形式中,由于社会上没有统一的价值形式,交换经常会遇到困难,这就促使了一般的价值形式的产生,即商品界都用统一的商品作为自己的价值表现。一般的价值形式的职能向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提出了特定的要求,由于金银的自然性质适应了这些要求,因而,一般等价物的位置被金银这种商品所独占,形成了商品价值的货币形式,此时人们可以通过货币及商品所值的货币数量看到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金银固有的自然性质开始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以金银为基础形成了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纸币来代替金银行使货币的职能,形成了以货币符号表现的价值形式。
    3.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
    货币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并且可以贮藏、支付以及参与世界贸易。货币又有作为货币的货币以及作为资本的货币的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流通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以满足消费,商品只是从不把其已有的使用价值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中转到了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人的手中,商品的价值并没有增加;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过程被称为资本流通,为卖而买,商品在其中起媒介作用,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货币差额,最终取得的货币超出初始投入的货币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当货币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就不再是单纯的货币,而是作为资本发挥作用了。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价值增殖过程
    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矛盾,在流通领域中,流通过程本身和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等都不能产生价值的增殖,而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所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却创造不出价值增殖,也就是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第一阶段,也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第二阶段,也不会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那么就只能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也就是说,要产生价值的增殖,货币所有者必须在流通领域买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更大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即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商品。
    那么,劳动力是如何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使得价值增值的?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资本家预付的资本,但是生产资料那部分资本是不变资本,只能实现旧价值的转移,而劳动者的劳动是不变资本,不仅能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还可以创造出超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劳动形成的价值增殖。有两种办法可以增加剩余价值,一种是延长劳动时间,另一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前者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后者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无限延长工作时间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一种方法不是资本家的长久之计,于是,这二种方法就成为资本家的首选,提高劳动生产率则是通过分工的科学化、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力的推动而达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但是,这种剥削却被资本主义工资形式掩盖了。
    4.资本的积累
    剩余价值可以分为资本和收入,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与收入的比例决定积累量的大小。当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积累量的大小则由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以及预付资本量四个因素决定。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实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去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积累得越多,他就越能更多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会带来以下结果:(1)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绝对量就会增加,这就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导致需求超过供给,可能会引起工人工资的上涨与生活的改善。(2)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资本积累的增长也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就会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对地,有时是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伴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增加,结果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而这些人口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产业后备军,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3)随着资本积累,资本家越富有,工人阶级越贫困。(4)随着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三)《资本论(卷二)》
    《资本论》卷二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论》卷二先论述单个资本的运动过程,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再论述了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资本在自身的运动过程中,从货币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依次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
    在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购买阶段上,资本家以其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此时,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是分离的。从形式上看,此阶段的资本执行的是货币的职能,但从实质上看,它执行的是资本的职能,因为在这里,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劳动力的购买是使货币形态垫付的价值得以转化为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条件。在购买阶段结束时,资本家以货币形式预付的价值,现在处于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能力的生产资本的形式中,由此,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在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生产阶段上,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态,并经过生产过程,转变为一定量的商品。为了生产,在这一阶段,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必须结合起来。此时,作为生产结果的商品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存在,成为了商品资本。因此,在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资本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这一阶段,从物质内容上看,它生产出了新的商品,而从生产关系上看,这一阶段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资本家只有通过这一阶段才能达到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在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售卖阶段上,资本家回到市场上售卖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完成了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通过这一过程中收回资本家原初在货币形态上垫付的资本价值,并实现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因此,在此过程能否顺利地出售商品,以及所出售的商品数量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过了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资本价值又回到的货币形态上,并且能够重新开始新的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上述运动过程形成了产业资本的总循环。要使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就必须顺利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由于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并使自己得以保存,因此,产业资本的运动必然表现为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2.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循环形态
    在产业资本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商品资本都在循环,也就是说,产业资本的运动是由三个循环形态构成的。
    货币资本循环(G-W…P…W’-G’)从货币形态的资本G垫付开始,到价值增殖了的G’结束,货币资本是总循环过程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货币资本循环形态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仅仅在于获取剩余价值,因而使资本循环中最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特征的产业资本的一般形态。但是这一循环形态只显示了资本循环中的货币形式,似乎G自身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所以这是产业资本最片面的表现形式。由于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货币资本循环是以生产资本循环为基础。
    在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中,生产资本在完成生产过程的职能以后,又以流通为媒介,恢复到原来的形式。从这个循环的起点P到终点P,意味着从生产到再生产。在这个过程里,如果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就是简单再生产,那么生产资本循环的终点P等于它的始点P;若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积累就是扩大再生产,则终点P大于始点P。生产资本循环过程指出了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产品的实现形式。
    在商品资本的循环(W’-G’-W…P…W’)中,起点和终点是W’,即在商品形态上已经增殖了的资本价值。如果是简单再生产,循环的终点为W’,如果是扩大再生产,循环的终点为W’’,即更大的W’。在商品资本循环中表现出来的全部商品都必须卖掉变成货币,一旦中断,则整个生产过程就会中断,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都不能循环。
    上述三种资本循环都要经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三种循环形式不过是产业资本总循环中的三个侧面,产业资本循环式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通过对产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了资本的运动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形态变化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资本通过一次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即流通时间。广义的流通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狭义流通时间之和。生产时间又包括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其中,劳动时间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狭义的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在这里,只发生资本价值的形式变化,而没有发生价值的增殖。流通时间的存在会限制生产时间,最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资本的增殖。一般而言,商品在流通中停留时间的绝对界限取决于由商品的自然性质所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保存而不致变质的期限。
    资本在流通领域的运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用于流通领域,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资本的流通费用。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与生产性流通费用。
    3.资本的周转
    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一次状态,而资本周转是将资本循环当做周期性的过程进行研究的。资本周转考察了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一个预付资本通过一次循环,从而实现价值增殖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的长短由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决定。资本周转速度则年除以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结构比例以及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量越多,由此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越大。
    4.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
    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里的总和并不意味着简单相加,而是所有单个资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含生产消费,也包含个人消费;既包含资本流通,也包含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范畴包括了所有的个别资本,因此,社会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只有从其本身的产品中求得补偿。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本质上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则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两种产品组成,由此,可以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前者为第一部类,后者为第二部类。
    要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卷二从简单再生产入手,再引入到扩大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三大交换,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最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生产资料的生产中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等于消费资料生产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从这个基本条件还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即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除此之外,隶属于部类内部的各副类之间也需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必须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将积累用以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劳动力的追加这一条件的满足无需多虑。但是涉及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追加,则需建立新的社会总产品的组合。为了能够追加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中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就应大于第二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为了能够追加消费资料,第二部类中的不变资本和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之和就应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供资本家消费用的剩余价值的总量。根据上述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卷二又只指出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还是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各个部门之间,都必须在客观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感想
    《资本论》的逻辑很清晰,语言很优美,读的时候觉得酣畅淋漓。不过在读卷二的时候有很多公式,有些公式在读的时候能看懂,但是在往回翻进行总结的时候,乍看一眼那个公式,不能做到马上反应过来,还得需要再结合一下文本解释才能看明白。
四、参加读书会的感想
    这回读书会有师兄师姐对两年的读书生活进行总结,在经过读经典的训练后,他们后充满了自信、对未来充满底气与希望的精神面貌深深触动到我。在踏踏实实用功后,他们自然而然地面对未来不感到焦虑。所以我觉得我与其焦虑未来,不如做好当下,到时才能船到桥头自然直。

————————————————分界线——————————————

2018年4-5月
一、书单
《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第二卷
《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主要观点
    韦伯将社会学界定为寻求对社会行动的诠释性理解,并由此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因果性解释的学科。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赋予行动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动,其核心在于意向性。因此,只有个体才能使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成为可能,换言之,只有个体是社会行动的载体。因此,要理解社会,就要理解社会行动,而要理解社会行动,就要用感受性和解释性理解的方法对主观上可理解的行为进行释义性分析,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理想类型: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和工具理性的。其中,传统的社会行动是指通过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行动,感情的社会行动是指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或状态引起的行为,价值理性的社会行动是由对特定行为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所驱动,工具理性的行动则理性地考虑到权衡目的、手段和附带结果后采取的行动。工具理性以其清晰的自我意识和来自主体考量的自由,与各种不经思考的习惯顺从、以及自觉地接受某种规范并作为绝对价值的虔诚都是及其相悖的,它承载着人类自由最大化的效能。其中,传统的和感情的社会行动多见于传统社会,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行动多见于现代社会,尤其是工具理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经历了由非理性到理性的理性化过程。
    在韦伯看来,理性与其是假定的、不变的,不如说是一个变量,韦伯考察理性是如何历史地发展,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理性和非理性也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指向同一行为的不同侧面。工具理性行动既有形式理性的内容,又有实质非理性的一面;价值理性既有形式非理性的内容,也有实质理性的一面。在这种意义上,韦伯有时也把工具理性称为形式理性,把价值理性称为实质理性。形式理性以形式本身作为目的,是价值中立的,通过货币运算计算成本和收益等,追求效率。而实质理性则以经济外系统的价值作为目的,它追求的是人的需要的满足,追求公平。形式理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其一,人们计算成本与收益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二,现代社会的合理化的组织方式上。形式理性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如果只有形式理性而没有实质理性的话,人们会被理性所束缚。人们可能会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破坏环境等等,给人类自身带来不少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间的紧张与冲突。
   
    经济行动则是指行动者以任何和平方式对于导向经济目的的主要推动力即资源的控制。经济行动有家庭的和赢利的这两种主要类型。家庭的经济行动主要是消费,赢利的经济行动是指个人为了扩张对新的货物和服务的控制所做的努力。家庭经济行动比赢利的经济行动更早出现,并且它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是经济行动的支配类型。另外,韦伯还将从两个维度出发对经济行动进行分类。一个维度将经济行动分为“理性的”或“传统的”。这一分类可与家庭的或赢利的社会行动结合起来。家庭的传统的经济活动体现为传统的家庭、部落,家庭的理性的经济活动体现为现代家庭,赢利的传统的经济行动体现为老式的传统的制造业,赢利的现代的经济行动体现为现代公司。另一个维度将经济行动分为“经济的行动”或“经济取向的行动”。经济行动以经济目的为主要导向,并且没有使用暴力。而经济取向的行动中经济不是主要目的,或者是虽然经济是主要目的但却使用了暴力。
    从个人的经济行动出发,韦伯又接着谈到了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可分为封闭的和开放的。封闭的经济关系是指其意向内容或适用的制度排除或限制参加,或者与某些条件联系起来。开放的经济关系则不然。采取封闭的经济关系与否受传统、情绪、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的影响,一般而言,封闭的经济关系会给参与者以垄断的好处。这里的参与者也被称为“会员”。经济组织和经济取向的组织都是由封闭的社会关系组成的。在经济组织和其他以经济意义协作关系所组成的群体中,其社会行动都与一定程度的劳动分工有关。劳动分工又存在技术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分工。
    经济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市场。韦伯认为,市场是由直接面向两种不同行动者同时发生的交互作用所构成的。这两种行动者包括交换伙伴和竞争者。与经济关系一样,韦伯运用封闭的和开放的这一分类于市场中。市场的封闭与否取决于行动者的利益。地位群体是由处于同一社会地位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其作为社会结构的权力分配的三个原则之一,会抵制市场的力量,从根本上限制出售可能性的范围、或者限制允许出售条件的范围,推行垄断。若资本主义的有关利益者能够对调节货物占有及其利用方式的共同体施加影响以有利于自己,或者通过调节货物占有的共同体的强制机器,铲除地位群体的垄断,从而使市场为自由竞争状态。但是当资本主义的有关利益者在市场上通过财产的力量取得垄断时,市场又变为垄断状态。这种垄断与地位群体的垄断不同,它是经过理性的计算的,而地位群体的垄断则将理性计算排除在外。
三、感想
1、这个月还读了江山河《犯罪学理论》和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但觉得读起来都没有经典有意思。
2、放松几天时会觉得浑身不自在,放松时间比之前少了,希望下个月可以把放松时间再进一步缩短。



————————————————————————分界线————————————————
2018年3月-4月
一、书单
《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
《古犹太教》
《宗教社会学》
接下来我主要谈一谈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观点。
二、主要观点
    与从宗教的本质出发、将宗教视为道德共同体的涂尔干不同,韦伯侧重于从宗教的功能对宗教进行理解,韦伯主要关注宗教教义的区别以及由这种区别所带来的人类行动动机的不同,从而使人们采取不同行动,给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韦伯关注的是宗教教义所体现的精神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所以他通过比较世界文明中最重要的几种宗教与经济的关系,进而明确西方的独特的理性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并对经济起作用的。需要注意的是,韦伯虽然强调了宗教、伦理和社会心理以及这些精神因素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宗教精神对社会经济有其影响,但他并不否认其他因素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下面我就几个宗教与经济伦理的关系方面加以阐述。
(一)新教
    禁欲的基督新教,特别是卡尔文教派提出了“上帝预选之说”,宣称上帝早已预先选定“选民”与“弃民”,这样一来教会——圣礼的救赎之道就此断绝,拒斥了巫术性的救赎手段,实现了现世的袪魅。
    “预定说”还宣称选民应该以社会事功、职业劳动来增加神在地上的荣耀。由此,信徒们形成了独特的职业观,即强调“劳动为天职”、强调将世俗职业的义务履行作为评价个人的道德实践的依据。
    至于信徒们最为关心的如何才能确证自己属于“选民”之列,卡尔文教派则宣称每个人都有义务相信自己是选民,缺乏自信即代表恩宠不够,并且信徒是上帝的工具,信徒应该以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来作为获得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与传统的天主教不同,天主教有悔罪圣礼,当信徒犯错了可以通过圣礼来贿赂上帝,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犯错——悔罪——做善事——犯罪”的一个循环,但在卡尔文教派这里,一开始就抛弃了可以通过悔罪仪式、善功得救的可能性,信徒在生活中不断地思量自己行为的伦理价值时,将尘世行为与宗教生活牢牢绑在一起,整个生活彻底基督教化。信徒不断地进行自我检视、有计划地规制自己的生活,从而形塑出了整体生活样式的一套首尾一贯的理性化的方式。这种伦理观同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有一种亲和性,再加上其他因素的配合,就最终造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
(二)儒教与道教
    传统主义心态的儒学儒教注重的是习俗、社会礼仪,强调适应现实,而对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关注则较少,无法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另外,儒教与国家的官员选拔系统结合在一起,国家通过考察应试者对儒学经典的熟知程度加以委派其官职,儒教成为了主流价值。这样一来,儒教与士大夫阶层一起阻碍了传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外,道教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道教带有巫术的性质,无法在其中发现其理性化的一面,并且道教还可以驯化公众从而维护国家统治,确保儒教的地位,道教出世的神秘主义不能改变儒教的传统主义倾向。
(三)印度的宗教
    种姓制度是印度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印度教徒来说,人是不平等的。种姓是永恒的,任何企图摆脱种姓束缚的人,都会受到诅咒并被宣判为进人地狱最低层。种姓制度强调人的不平等的观念也阻碍了理性主义精神与法律的产生。
    印度教强调“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要求信徒在现世就得严格履行种姓义务,避免为挣脱白己原有种姓而试图采取的任何亵渎性行动。“轮回转世”的观念也使得信徒在现世无法改变其地位,印度教的“拯救观”使信徒通过冥想使自己在来世获得救赎,从而使信徒无法像新教徒那样具有现世的进取心信徒。在印度教的影响下,技术上作任何革新都被看做是对种姓法规的违犯,从而导致因循守旧的传统主义。
(四)古犹太教
    犹太教的教义采取对群体内和群体外人群的双重道德标准。例如,对于具有相同信仰的族群,教义禁止信徒向其放高利贷,而对于不具有共同信仰的外群体则无这一约束。这种双重标准就使得外部的人不愿意与犹太人打交道,从而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犹太教教义,如“安息年”的规定等都与资本主义精神无法耦合。
    另外,犹太教缺乏入世的、系统的禁欲主义。犹太人期待上帝的“某种不经意奇迹”,而不是通过自己对现世的控制来让世界恢复秩序,并且,他们的禁欲主义是对“律法书”的专注的副产品,从而使他们的禁欲主义缺乏系统。
三、感想
    这学期课程、实习任务比较重,读经典的时间也打了折扣,状态也不够好。希望接下来能克服这些困难。

2018年1月-2018年2月

书单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学术与政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重读《社会学与哲学》《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对涂尔干著作的梳理
    涂尔干探讨的主题涉及道德、教育、宗教等领域。这些领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在此我试图做一个梳理。
    涂尔干生活在一个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破产、劳资冲突等现象频繁发生。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有人认为是社会分工导致的,有人认为是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造成的。但是,涂尔干分别在《社会分工论》和《社会主义与圣西门》中驳斥了这两种观点。他认为,经济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经济状况无关,而是与道德状况有关。
    为何如此说呢?这就要从涂尔干的一个基本观点谈起——不受限制的欲望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也就是说,只有欲望是有限的,它才可以被满足,而对它进行限制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借助外在于它的力量使之服从。现在我们来看看经济领域中发生了什么。在古代社会,世俗权力对经济功能进行抑制和限制,宗教这种精神权力也教导卑微者要安于现有的社会秩序。这两种权力都是集体力,它们不是通过暴力手段,而是通过道德上的优势使人们自愿服从,也就是说,在古代社会,道德力约束着经济活动。但是呢,这些古代社会的宗教和世俗权力到今天都已经衰落了,这样一来,经济活动就没有受到限制,它突破了界限,各种势力间彼此争斗,强者得胜,但这种得胜是迫于强力的暂时的屈从,没有得到道德上的认同,弱势的一方心里不服气,伺机翻身,经济活动中的冲突将成为常态。所以经济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要在道德规范的缺失中找到原因。涂尔干甚至以有机体来类比来说明道德力之于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经济生活就像是身体的一个器官,而道德力则是自主神经系统,如果 缺乏道德力的控制,器官就会陷入紊乱之中。
    明确了经济领域出现各种问题的症结在于道德后,涂尔干就在《道德教育》中对道德下了定义。在古代,道德包含了义务和善这两个要素,在那时它还披着宗教的外衣——一方面,上帝是不容违抗的,我们对它怀着宗教的遵从感,我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上帝也代表着人们努力想实现的一种理想,是善的。但如果我们对道德进行理性化,我们就会发现道德其实来源于社会,从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这一事实,我们就能说明道德是社会产物。因为每一种社会都有其必须的道德,只有社会成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一种既定的集体理想的基本特征时,社会才得以存在。也就是说,道德是社会产物,而宗教或神性只不过是社会或集体的象征表达。而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更明确的指出了宗教和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对神圣和凡俗的区分以及与此相应的宗教情感正是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宗教也维持和再造着社会生活。
刚刚我们谈到了每一种社会都有其必须的道德,如非这样,社会也就不存在了。每种社会都确立了某种人的理想,而这就是教育需要达成的目标。社会希望个体成为哪种人,教育就去培养,教育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为进入整个社会和每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生活做准备。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个体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良多,因为教育在个体身上建构起来的新的存在即社会存在,代表着个体身上最好的部分。
    回到我们最初说的,涂尔干认为经济领域的冲突与纷争是由于道德规范的缺失。那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涂尔干认为应该通过职业伦理对经济活动进行限制。他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论证了法团具有限制经济活动的能力,历史上的各种事例都可以作证,而且这也可以得到思辨上的解释:拥有相同职业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相似性,他们相互吸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而这种个体对所属群体的依附是道德活动的源泉。现在我们明确了法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我们尚未清楚法团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法团应该不再是地区性的制度,而是一种公共制度。
    总的来说,经济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源是道德问题,而道德是社会产物,只有社会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同样的特定的道德,社会才得以存在,而教育就是唤起和培养个体的特定的道德状态,使个体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在以前,道德披着宗教的外衣,宗教是社会的象征表达,是社会认识自身的方式,它以一种象征的形式去解释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
    而现在,宗教式微,道德真空导致了社会的问题,如何解决道德真空?这就需要职业团体对经济活动加以限制。

感想:
1、第一次尝试把几本书串起来总结,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刚做完总结还挺满意的,但是看了下论坛里其他同学发的总结,就发现原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而这些角度是我没有想到的。需要向大家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2、这个月开始看韦伯,觉得有点难,《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我都没看懂。
3、感谢读书会,有一群人一起坚持读书的感觉真好。


——————————————分界线————————————————

2017年12月-2018年1月
书单
《道德教育》
《教育与社会学》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这本书想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绝大多数社会里存在乱伦禁忌?
以往学者从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人类本性或社会本性的角度尝试回答。但这种解释是有缺陷的,因为现在的信仰和习惯是脱胎于过去的。因此要对乱伦禁忌进行解释避不开对其起源的探讨。这正是涂尔干在这本书里所要做的。在追溯历史时,涂尔干发现乱伦禁忌最原始的形式就是外婚制法则。接下来我从外婚制的含义、外婚制的性质与地位、外婚制的产生原因、外婚制与现在的乱伦禁忌的关系这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外婚制的含义
    所谓外婚制,是指禁止同一氏族的成员彼此媾和的规则。其中,氏族是指一群个体,他们依据相同的图腾来承认亲属关系。氏族的组成成员都认为他们出自同一起源。这种禁忌适用于所有性交往。对这种禁忌的触犯会受到惩罚,人们认为违禁者将会遭到自然而然的惩罚,而社会有时调节或提早了这一进程。
二、外婚制的性质与地位
    因为外婚制禁止同一氏族的成员发生性关系,而同一氏族成员是亲属关系,又因为乱伦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个体的性结合,因此外婚制就是乱伦禁忌。
    家庭关系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使社会阻止亲属间的性结合,而氏族是在社会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最早的一种家庭,所以,在氏族里采取的外婚制是乱伦禁忌的最原始的形式。而且,这一命题还得到了经验材料的支持。在姻族体系中,胞族的任意一个姻族成员只能和另外一个胞族的某一特定姻族成员结婚。这是由于两个姻族一个是内生(氏族为A,生活在A地),一个是外生(氏族为A,生活在B地)。也就是说,在姻族体系中,不仅存在氏族间/图腾间的乱伦禁忌,还存在着地域间/生活共同体间的乱伦禁忌。这是由于在母系氏族中,孩子沿袭母亲的图腾,却跟父亲住在一起,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氏族为A,生活在B地的外生的情况,这些人在B地和B地的B氏族人朝夕相处,形成密切的关系,与同一氏族内成员间的亲属关系极为相似,因此这部分人就被禁止和B地的B氏族人通婚。随着氏族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了一种将在同一个地方过同样生活的不同氏族的各个部分重新联合起来的独立于图腾的新的社会。这一融合和渗透持续下去,图腾式微到不足以把乱伦关系区分开来,禁忌的范围便得到扩展,如禁止和父系氏族、母系亲属通婚等等。但是我们需要明确这些各种各样的模式都和外婚制是同样的规则。外婚制是乱伦禁忌最原始的形式。
三、外婚制的产生原因
    现有的对于外婚制的原因考察上,一类理论是把它解释成低级社会的特有特点,另外一类理论则将其解释为人类本性所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
    对于第一类解释,涂尔干一一驳斥了将外婚制归结于杀婴仪轨、个体婚、战争和劫掠等假设;而对于第二类解释,涂尔干认为图腾制度是社会性的,这是不可能与个体的某种天性(如本能厌恶、反感等)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在社会中寻求外婚制的原因。
    涂尔干发现,外婚制是“塔布”这种宗教制度的特例。塔布是仪式禁忌,如果触犯了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是一种神的自发反应,带有宗教色彩,当然有时候社会认为有必要的话也会介入其中施与惩罚。而外婚制就是一种接触禁忌,防范同一氏族的男女间的性亲近。外婚制是由于女性被赋予了一种应该被隔绝的力量。女性为何会被赋予这种力量?因为女性有月经,会有经血。而血是重要的被禁止接触的对象,若接触了就会有巨大的灾难,因此连带着连有月经的女性都要被隔绝。为何血被赋予了这一的权力?因为血含有生命本原,具有令人敬畏的力。为何血具有如此奇特的属性?这就需要到图腾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去寻找答案。氏族通过血共同体建立起本质上的统一性,因此血液就是氏族成员的共同本原,图腾存在于氏族的血液之中,由于图腾是神,所以血也就成了神圣之物,是不能被触碰的。为何不能触碰神圣之物?这是因为神是令人敬畏的盲目力量,与之接触要十分谨慎,只要避开他们才不会发生危险。梳理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何女人青春期、经期和分娩期会被隔绝,并且平时也禁止人们与其发生性关系。那么为何会有外婚制呢?这是由于作为神圣之物的血只对于该图腾的成员有效,而在其他氏族看来就毫不神圣。因此,同一氏族的男人无法与同一氏族的女人发生性关系,却可以和其他氏族女人结婚,这也就是外婚制的原因
四、外婚制与现在的乱伦禁忌的关系
    现在的乱伦禁忌与外婚制仍有相似之处。现在我们仍有乱伦禁忌,禁止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搅在一起,即长辈晚辈以及兄弟姐妹间严禁结婚。若将我们看来应该分离的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搅在一起,我们就会十分厌恶、憎恶。这一点与外婚制中对神圣与凡俗之物相混合的恐惧、排斥是很像的,因为亲属关系是受义务观念限制的,具有宗教性的色彩,而性关系、夫妻关系是更自由的、是凡俗的。
    上面我们提到我们憎恶将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绞到一起,但这是人类天生本性吗?不是的。在历史的最初阶段,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是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这样做还很省事——免去了财产纠纷等麻烦。那为何事态会发生转变呢?这是由于外婚制的出现。由于血的偏见禁止了亲属间的结合,所以人们只好到外部寻求伴侣。一旦这种风尚形成后,就会根据它自己的理由继续存活下去。这种风尚、习惯沿袭了千百年,与其他的习惯交织在一起,很难去除。而且由于氏族是人类社会必经的阶段,氏族又实行外婚制,因此外婚制普遍地遗留、存在于人性之中。这也就是大多数社会仍存在乱伦禁忌的原因。

道德教育
    涂尔干所处的时代里,法国的国民教育领域出现了大变革,纯粹理性主义的教育取代了以往的宗教教育,但是社会各界对此存在着各种声音。那么,纯粹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是否可能?该如何去实施?
    首先,我们要明确,理性的道德教育是完全可能的,我们是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道德的。另外,从历史上看,教育一直处于不断世俗化的过程。
    那我们该如何去实施道德教育呢?有些人认为,我们把教育中与宗教有关的都去除掉,剩下的就是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了。但是涂尔干认为,在过去的千百年中,宗教已经和道德纠缠在一起了,如果把所有与宗教有关的都扔掉,那么道德也只剩下一个空壳。有些人还认为,我们可以把以前怎么实施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照搬到现在就好,但涂尔干认为时代在变迁,我们具有更高的理性了,过去的那一套并不适用于现在。所以,这两种办法都不是解决之道。涂尔干认为,我们应该通过对道德要素进行考察,这样才能够为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提供思路。
    道德要素包括哪些?涂尔干在对道德事实进行考察时,发现道德的要素包括:纪律、对社会的依恋和自主。我们通常称之为道德的行为遵循着预先确定的规范,它是对常规性的某种需求,另外,这个规范本质上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存在,独立于我们并支配我们,规范是具有权威的。我们可以拿“纪律”来说明这样一种对预先确定的具有权威的规范的遵循。那么,纪律又有什么功能?纪律具有一种社会效用,社会需要有明确的规范,此外,纪律也符合人的本性,因为人只有有能力把自身限制在明确的限度内,才会成为自己的主人。
    除了纪律外,还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称赞为“道德的”?只有当我们追求非个人的、超个人的目的,即“社会”时,这个行为才是道德的。社会领域的起点,即是道德领域的起点。那么,社会是否违反人的本性?恰恰相反,除非个人投入社会之中,否则他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社会构成了我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语言、道德、智力都是在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部分,有人会问,仁爱(对社会中其他人的关心)是否是道德?涂尔干认为,只有以社会为目标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而仁爱是以人为目标,故仁爱不是道德的。但是呢,话说回来,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行动要以社会为目标则必然会与这个社会中的人发生联系,所以仁爱本身虽不是道德,但它为道德扫清了障碍。
由此,我们明晰了道德中的纪律要素和对社会的依恋的要素。涂尔干认为,纪律是人应尽的义务,而    对社会的依恋是善,这两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在它们都是由社会制定的,并且由社会赋予权威。而且,这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义务多了,则善就会减少,反之亦然。道德包含义务与善,而在宗教教育时代,上帝便扮演了义务与善的形象。上帝具有超验的力量,因而它有权威;上帝是人们都想趋附的理想,因而它是善。也就是说,在过去,宗教形式表达了道德观念。那既然以前的教育中就做到了义务和善,而称之为“社会”抑或“上帝”只不过是名头而已,为什么我们非得把“上帝”这个名称换做“社会”?问题在于,虽然“上帝”与“社会”这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仍有些不同的地方。其一,上帝是永恒不变的,而社会是会变的,试想一下,若有人接受了宗教教育,认准了他所信奉的那一套,而某天,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一套变的不再适用,他面对这种情形仍死守过去、转不过弯来,那岂不是很惨?其二,道德有一方面是只在理性道德中才会出现的,在上帝之中是不存在道德,这就涉及道德的第三个要素——自主。
    面对社会,我们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认识它的,而上帝是不可认识、不可把握的。我们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得到自主、自决和自由。有些人会问,这种自主会不会削弱了律令?涂尔干认为不必有这种担忧——一个事物并不会因为我们知道它的原因而不再是它自己。
    明确了道德的纪律、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的要素后,现在,我们再看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在这里,我们不止要了解道德本身,还要了解道德教育的对象——儿童。就纪律而言,纪律要求有常规性,要求我们对各种欲望进行限制,但儿童是不稳定的,儿童也不懂得限制自己的欲望。看来,我们好像一筹莫展。但是别泄气,儿童还具有另外的特征:他们易受习惯支配,也容易受暗示影响。这可以使他们接受常规并服从于权威。但是,我们要注意,如果权威强调过头了,儿童就会丧失了自身的主见,所以解决办法是教师既需要有权威,但他本身必须意识到这种权威不是他个人的,而是社会赋予的,他本人也服从于这种权威;在施教时可以多个教师施教,避免形成一人独尊;学校应对儿童做一定限制,但这种限制必须是有限范围内的。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道德的服从并非由于惩罚而引起的,而是由于通过教师传达的道德本身的权威。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制裁观念伴随着规范观念。那么,制裁起到了什么作用?虽然为纪律赋予权威的不是制裁,但是制裁却能防止纪律丧失权威。那既然制裁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纪律丧失权威,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现力的、代价又最低的方式进行责备。制裁除了惩罚外,还包括奖赏。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对道德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赏?涂尔干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道德如果冲着奖赏而去,那它就变味了。
    我们该如何唤起儿童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呢?依恋是种利他主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是什么呢?涂尔干认为,利他主义是以外部的事物为目标,利己主义是以自身为目标,但这两者是相互嵌入的。当我们考虑自己时,我们追求财富、权力和荣誉,我们只能走出自我才能获得这些东西,所以利己必然会有利他的成分;当我们考虑外在于我们的人与物时,这些东西需要呈现给自身,是我们身上的一部分,所以利他必然有利己的部分。所以,儿童一出生就具有利他主义,但这种利他主义是有限度的,是指向周围的家庭、朋友的,那我们该如何使其形成对社会群体的依恋?这就需要让儿童对他所属的社会群体有一个最清楚的可能的观念,需要我们向其重复呈现,唤起其情感与行为。具体而言,在学校里,我们能怎么做?在学校里,班级的构成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班级的性格,但是,教师可以引导班级。他可以通过对规范的一致的强调使班级成员决定这个班级是统一的、稳定的,进而建立起共同观念与共同感情,他还可以通过小心地运用集体惩罚或奖赏使班级成员树立起共同责任的意识。教师只关注现在的班级是不够的,他还可以将现在与过去连接起来,把过去几年学生们的事迹传下来,使学生们了解过去,从而建立起对群体的依恋。当然,校长和校友也可以发挥各自的功能。
    另外,如何培养自主和自决并认识社会呢?这就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有些人会存在疑惑,道德是种行动和实践,而课堂教学是理论和思辨,教学真的会助于行动吗?涂尔干认为,我们构想行动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道德有智力上的源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种过于简单化的理性主义的倾向,这会阻碍我们认识社会,所以我们尤其需要教学来消除这一障碍。所谓简单化的理性主义是指把复杂的看成简单的,在涉及对社会的认识时,简单化的理性主义认为社会不过是人的集合,我们只要了解人就行,这种观点带来的后果很糟糕——法国好多革命的失败都可以归结为这种对人的过分夸大以及对社会的视而不见。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教育来予以纠正。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中,我们在实验和观察中明白事物的复杂性,明白到事物往往不同于一个人仅靠推理得到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简单化的漩涡中。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在自然科学教育时陷入神秘主义的漩涡。对于自然科学的教育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吗?这是无疑的。因为宇宙是统一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理解自然有助于理解社会。社会科学的教学又要怎么做?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学,让学生意识到社会中有某种现实的、活生生的东西支配着人,历史不是由某个伟人决定的,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社会的实在性,同时,在展示历史时,学生意识到每一代人都依赖于过去的隔代人,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是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使他依恋于社会。
    谈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些人认为审美艺术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涂尔干认为审美艺术可以教,但是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在审美中,人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对外开放,才能体会到美,这与道德中人对外在于其自身的趋附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审美艺术是可以教的。但是审美艺术与道德不同的是,它是想象的,是无限的,它不趋附于社会中具体的东西,也不受限制,这与道德是不一样的,所以,审美艺术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不能将其作为重心去教授。


教育与社会学
教育与社会学分为4个小部分,我简要说下每部分都在讲什么。
一、教育:性质与作用
    这一部分谈到教育的性质。教育是种社会实在,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条件。所以涂尔干考察过去和现在的教育体系,抽取其中共同的特征,发现在每个社会,教育体系既是多重的,又是单一的,多重的教育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对所属的特定群体的归属,而单一的教育唤起儿童对所属社会的归属,教育知识社会在儿童身上配备社会生存之基本条件的手段,于是涂尔干对教育下了定义:教育即是社会化。教育在人的身上创造了社会存在,而人也乐于服从,因为新的存在代表着我们身上最好的部分——道德、智力、语言等等。
    确定了教育的目的后,我们来看看教育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教育能否达到它的目的。有些人认为教育无用,有些人认为教育万能,但涂尔干在考察禀赋的重要性及其性质以及教育者支配的影响手段后,发现教育是有用的。在个人身上的模糊的禀赋和社会希望其成为的特定的人之间,都是教育可以发挥作用的地带。教育可以通过权威来发挥这一影响。
二、教育学的性质与方法
    这一部分是对教育学、教育以及教育科学进行区分,教育学是对教育的反思,教育是实践,教育 科学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
    教育学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学说史中汲取营养。
三、教育学与社会学
    这一部分是澄清社会学可以给教育学提供什么。社会学可以为教育学提供目标。我们之前谈到,教育体系既是多重的,又是单一的。在多重这方面,不同职业受到不同的教育,这是由于社会创造专业化人员的需要,而且这种专业化不会使所有的天性都得到发展。在单一这方面,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共同信奉的价值,有其特定的理想的人的形象。这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条件造成的。
    在教育的手段上,心理学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们对人的性格、心智的了解无疑会使我们更懂得如何去教育他们,但是,即使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手段仍然受社会学的影响。因为教育的目标是社会性的,所以,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必然具有同样的性质。社会条件影响着具体的方法的概念,在一个倡导个人主义的社会,我们就更加不能忍受严刑拷打等教育手段。
    在目前,我们尤其需要重视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帮助。因为在一个失衡的社会,我们更着急的是寻找教育的目标,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教育目标得到明确,就更会关注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而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失衡的社会。所以,我们必须很关注社会学对教育学所提供的营养。
四、法国中等教育的演进与作用
    这一部分是《教育思想及其演进》的序言。它的主题是阐述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和采用的手段,使教育者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作用。
为什么要做这一工作?因为中等教育比初等教育复杂的多,中等教育存在教师的分工,他们需要明白他们所教的各个课程的总体目标。如果我们不指导的话,他们就会麻痹,不指导到底要用什么样的观念来塑造人。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涂尔干通过对教育体系的制度和观念的演进进行考察。因为,只有我们对历史进行考察,认识这一事物,我们才能明白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若我们只看到现在,我们就容易一叶障目,从而迷失了方向。


感想
1、读书的顺序很重要。我之前看了《社会学与哲学》,云里雾里的。我这个月在读《道德教育》时,序言谈到这部分有些内容另起一册,编为《社会学与哲学》,我就又拿出之前那本书看,现在再看已经能比以前明白很多了。
2、下个月珍惜时间,好好读书。

————————————分界线——————————————

2017年11-12月
一、书单
《1883-1884哲学讲稿》
《孟德斯鸠与卢梭》
《教育思想的演进》
《原始分类》
二、主要内容
《1883-1884哲学讲稿》

(一)哲学
    哲学是反思和一般化的过程,哲学精神包括以一般化为目的的反思倾向以及根据逻辑原则进行反思。许多哲学家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绝对”,“绝对”意为自在的东西,独立于时间和空间,不依赖任何事物,不与任何事物有关联。但是“绝对”是否存在还是个问题,在我们考察的最初阶段并不能得到确认,我们不能把哲学安置在一个其存在还成为问题的对象上。涂尔干认为,内在的人是哲学的领地,哲学是有关意识状态及其条件的科学。那么,我们要怎样进行研究呢?折中主义学派、唯心主义和经验学派都提供了不同的哲学方法。但是,涂尔干认为,折中主义存在严重缺陷,即在折中选取正确的观点时,标准是什么?又是谁来决定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更何况,一种牢靠有条理的体系怎能由支离破碎的哲学片段拼凑而成呢?对于唯心主义,涂尔干认为其忽视了观念所对应的实在。对于经验学派,涂尔干认为不能只靠观察和概括,这只能得到简单的法则。因而,涂尔干提出了实验法作为哲学方法,即在观察中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明确了哲学的对象和方法后,涂尔干进一步探讨哲学是否是科学,如果是的话,它与其他科学又是什么关系。首先,我们需明确科学的定义,科学具有三个特征:具有明确的对象、具有研究方法、以确立事物间的因果或同一关系为目的。而哲学在这三个方面都满足,因而哲学是科学。那如果哲学是科学,它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涂尔干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一般性层面上,也就是为所有科学所共有的,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所有其他科学的核心,因为哲学研究的心灵本身是知识世界的中心;在特殊性层面上主要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哲学从其他科学那里拿来的,一种是为其他科学提供的,这取决于具体讨论的究竟是什么科学。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状态及其条件,这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一步细分以便更好的澄清,因而涂尔干借鉴库欣的观点,将哲学划分为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其中,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总体性描述,逻辑学所解释的是法则,而伦理学解释活动在什么环境下获得其应有的形式,形而上学考察意识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二)心理学
    涂尔干指出我们首先需要确立一门以心灵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科学,即纯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目的是对意识状态做出描述。根据心灵具有的行动能力、体验苦乐的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涂尔干将意识状态划分为活动、感觉和认知。
1、感觉
    在对感觉的论述中,涂尔干提出了快乐与痛苦、倾向、情绪以及激情的概念。
    当快乐和痛苦来临时,人们只能被动地承受;苦与乐是必然的,只有通过改变产生苦与乐的先在事件,我们才能改变它们;苦与乐是相对性的,对一个人是苦的事对另一个人而言未必是苦。自由和多样的活动是乐的原因。
    当某物能引起乐时,我们就会趋向它,当某物会引起痛苦时,我们就会远离它,这种自我趋向某种合宜目标的趋向被称为倾向。倾向按照所趋向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利己倾向、利他倾向和更高范畴的倾向。所有倾向都是由两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扩张,即自我会被引向某对象,第二阶段则是收缩,即自我会占有该对象,使该对象符合自己,此时就会出现自私与嫉妒。
    情绪是倾向的广延,是倾向是否得到满足的结果,情绪随倾向(即自我与对象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与乐与苦不同的是,乐与苦只是局部的感觉,而情绪是扩散性的。
    而激情是更强烈的倾向和情绪状态,激情是当下的、强烈的,一方面,激情是对某种事物的激情,它将自我引向某一对象,另一方面,激情是扩散性的、占据整个自我。如果人们为激情所控制,不惜任何手段实现目标,那么激情就是有害的,但如果反思介入进来,明白若实现目的需要什么手段,那么激情也可以是有益的。
2、认知
    在认知方面,涂尔干认为有多少类需要我们认知的对象,就有多少种认知能力。人类拥有与三种认知对象有关的知识,有些来自于经验,有些来自于外在世界,有些来自于内在世界,由此产生了三种感知能力:感觉、理性和意识。另外,对于虚拟对象,我们具有概念能力,包括观念的联想、记忆和想象。除了上面这些简单的能力外,还有各种能力结合起来的复杂作用,包括抽象力、注意力、判断力以及推理的能力。
    涂尔干通过逻辑推理出外部世界是存在的,外部世界可以被想象成由与我们相似的存在所组成,但这种存在之中并不含有意识。我们又是如何了解外部世界呢?首先,我们有感觉,感觉不限定于感觉器官,而是有关外在世界信息的来源,而一旦我们经验到感觉,我们能自发地将这种感觉客观化,在空间中确定它的原因,外在性的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因而,涂尔干认为外在性观念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考察完外在知觉后,我们来考察内在知觉,我们可以通过意识来认知各种内在的现象。意识可谓我们提供有关心理现象的知识,也会让我们看到自我。自我的观念是在意识中被给定的,自我具有统一性、同一性和因果性。外在知觉和意识都是经验能力,但单凭经验不能解释我们所有的知识。经验所具有的判断是偶在的,心能想到的还有截然对立的感觉存在。但是我们还有无法设想相反的判断,即必然判断,而这涉及到人所具有的另一个能力——理性。理性的原则来自心的自然,心的本质是对统一性和纯一性的追求。理性遵循时间原理、空间原理、实质原理、因果原理和终极原理。理性观念不是经验的,也不是超验的,而是先验的。
    概念能力是对虚拟对象的思考,包括联想、记忆和想象。观念的联想是一种能够将我们的观念彼此结合起来的能力,联想包括通过逻辑产生的理性的联想和通过类同产生的偶然的联想,观念的联想保障了我们理智生活的连续性,但是也会出现像迷信和偏见等不合逻辑的东西。记忆是指使已逝去的意识状态在我们心中重新产生并将这种状态作为过去来认识的能力。过去的意识状态留存在自我中,而观念联想成就了记忆。想象则是一种能够使我们用具体的形式来看待对象的能力,想象通过组织的过程为预先存在的材料添加了统一性。观念的链条即使在睡眠中也没有阻断,所以除了考虑清醒状态下的联想、记忆和想象外,我们再来考察睡眠和梦。由于睡眠是意志的休眠,因而睡眠放松了对各种观念的束缚,观念间就会因自身具有的亲和性而相互吸引。疯狂则是不间断的梦,此时即使是清醒状态,意志也不再起作用,而那些能够如自己希望的那样讲彼此联系起来的观念却变得无所不能,从而破坏了个体的自我连续性。
    心灵的复合运动包括注意、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注意使得我们的心灵集中于一种特定对象。比较可以将两个观念结合起来,确立两者间相似或不同的关系。抽象是指能够将某种要素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概括则是将比较与抽象结合起来,这是获得一般观念的手段,将特殊对象的复杂性还原为类的统一体,概括既非符合唯实论又非符合唯名论,而是符合概念论。判断是心灵确认某一个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另一个观念有关。推理包括归纳和演绎。
    除了以上三方面外,涂尔干还谈及审美。由于自我利益在审美情绪中没有任何作用,因而涂尔干推出美并非实在,只是心灵所造就的一种概念;基于审美情绪是令人快乐的,涂尔干推出美一定符合我们的本性。美是统一性和多重性的理想化,审美的快乐既是普遍的,也是个别的。
3、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三种:意志、本能、习惯。
    由本能引发的行为是那些不由以往经验决定的且不是自发的行为,具有无意识性、完美性、不变性、专门性和一般性。涂尔干反对本能是生理的、习惯的或遗传性的习惯的观点,他认为本能是一个单纯的、不可还原的事实,可将其定义为一种活动的自然预定。
    习惯是指曾经是自发的但后来不再是自发的活动,习惯是我们后天获得的本能,几乎拥有本能的一切特征,只不过本能是一般性的,而习惯是个体性的,由个体经验决定。习惯具有保存和重现的特征,习惯易于激发主动现象,也易于消解被动现象的强度。
    意志是指基于自身的动力所做的活动。意志包括目的、动机、比较、决定、执行这五个阶段。人有无自由意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思考自由是否存在。涂尔干认为自由是存在的,我们看见和感受到我们自己是自由的直接证明了自由的存在,而且,倘若没有自由,我们便无法解释诸如契约、承诺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实,这一系列的间接证据也表明了自由是存在的。涂尔干反驳了心理学决定论、科学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并认为人有自由意志。
(三)逻辑学
    逻辑学探讨的是为达到真理,心灵所应遵循的规则。逻辑学包括普通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研究心灵在推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是什么,而不关心这些规则应该怎样来运用,而应用逻辑学则关系普通逻辑学分析出来的各种步骤在到不同种类对象的真理的过程中是怎样彼此发生关联的。
在谈心灵遵循的规则前,我们先谈真理及其确定性。真理是指心与物的一致,其对立面是无知,而真理的确定性是指心知其获得真理的状态,其对立面是怀疑。人们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获得真理的确定性。人们通过演绎推理,通过数学证明获得数学确定性;通过直觉获得物理确定性;通过信仰获得道德确定性。但信仰没有客观的标志,会有非逻辑性的心理因素如意志和感性介入进来,而这可能会让我们的知性夸大或者减弱了真理,从而带来虚假的确定性。关于真理的确定性,涂尔干驳斥了怀疑主义、教条主义和或然论,而是采取批评主义,即不以先验的设定为基础,而是去检验我们的相信或怀疑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决定。
    在谈心灵遵循的规则时,涂尔干先澄清了观念、项、判断、命题和定义的概念。演绎和归纳是心灵为达到真理遵循的主要规则。三段论是演绎中最完备的形式,同一性原理支配着三段论的推理过程,但是三段论是纯粹形式上的,与前提的真假甚至涵义都无关,可能会在前提或推论上出错。归纳则是揭示两个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一经确立便可将其扩展到它可适用的所有经验情况中。我们可以通过求同法、求异法、协变法和剩余法来确立因果关系,在将特殊上升到普遍时我们依赖因果律这种理性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推理也会有不正当的情况,从而存在演绎的谬论或归纳的谬论。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方法达至真理。涂尔干将科学分为数学科学、物理科学、自然科学和道德科学。数学通过想象发现真理,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真理。物理科学通过假设、实验和归纳来发现和证明规律。自然科学是指那些不依赖于实验的科学,比如天象学等,不旨在建立规律,只是弄清事实,通过找回事物被制定达到的目的来找回事物的秩序。道德科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和历史学。哲学的方法在第一部分提到了。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法学通过演绎进行研究,而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更依赖于观察和实验。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法则的科学,主要通过归纳和类比。历史学的目标是详述过去并重新赋予其生命,历史学可以相信证言,更证言决不足以证实一个观念,要证实观念更需要依赖于论证。
(四)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当人置身于多种情形之下时应该如何做。伦理学包括普通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伦理学可以通过解释道德责任以及检验其条件而显露出来。道德责任是指我们在法律面前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并且这个责任是永久的。道德责任的条件既包括个人的心理条件也包括道德条件。个人的心理条件指个人需要是自由且同一的。道德条件是指我们对其负责的权威的自然,道德法则需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和强制性。涂尔干认为这一法则先于经验,而且这一法则必须与我们的自然相一致。    道德法则本身包括三个特征:朝向你的目的运动;永远朝向完善你的人格的方向运动;将任何人类的人格都当作目的本身,而非手段。另外,涂尔干还谈及其他与伦理学相关的概念,如义务、善、德性和权利。义务是指我们尊重道德法则的责任,德性是指义务的持续实践。善是我们得以创生的目的,善的观念在逻辑上先于义务的观念。权利是人类在某种情形下被赋予的道德权威,其基础在于有权利 做任何为实现我们义务所必须的事情。
    应用伦理学包括个人道德、家庭道德、公民道德和社会道德。个体道德是指一个单独生存的个体试图寻找自己的义务。个体孤立生活时,他对自己有身体和灵魂上的义务。对于自己的身体,我们应该保存它,避免伤害自己的身体,并且应该保持和完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自己的灵魂,涂尔干认为在认知层面上,我们应当诚实并发展认知,在感觉层面应有尊严,在活动层面应当践行,注意避开松弛和固执的双重危险。家庭道德是指个人对于他的家庭的义务,其中又包括父母之间彼此的义务、父母对于孩子的义务、孩子对于父母的义务、孩子们对于彼此的义务。公民道德是指人对共同生活于同一国家中的他人的义务,以及对于有相同爱好和利益的他人的义务,其中又包括政府的义务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应尽的守法、纳税、兵役以及选举的义务。社会道德是对再次从特殊中抽象出来的人对于同伴的一般义务,其中又包括作为消极义务的公正,以及作为积极义务的仁爱。公正是指对他人人格的尊重,永远不将他人作为手段,这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身体,即不能杀人,但在必要时可以自卫,同时我们也对他人的灵魂具有义务,在感觉上需有礼貌以避免伤害别人,在认知上要宽容和尊重他人的观念,在活动上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财产,另外,需要履行诺言。仁爱则是要求我们必须将他人人格作为目的,帮助他人发展其人格,其中又包括在身体上照顾他人健康,在感觉上要善意对待他人,在认知上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知识,在活动上鼓励捐献。
(五)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考虑意识状态的条件的科学。意识状态是否依赖于身体、灵魂或上帝而存在?鉴于在心理学那一部分谈过外在世界,因而涂尔干在这一部分主要讨论灵魂及上帝的问题。
    精神与物质不一样,精神具有统一性、同一性,并且精神是运动的,精神与身体经常存在冲突。既然灵魂有别于身体,那心理和生理持续发生关系该如何解释?涂尔干列出了形而上学和有机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但涂尔干都一一驳斥,但他也没有提出可解释的理论。灵魂既有别于身体,那身体死亡时灵魂也会随之逝去吗?但是对于灵魂不朽的信仰是最普遍的,心理学、形而上学和道德都对此做出证明,涂尔干赞同道德证明的观点。
    上帝是绝对的、自在且自行存在的。因而,若我们探讨上帝是否存在即在探讨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绝对是存在的。涂尔干驳斥了形而上学和自然神学的观点,并认为绝对是存在的。上帝具有形而上学属性和道德属性。那么,上帝与世界有什么关系呢?涂尔干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并且这一关系延伸到创造这一行动之外。

《孟德斯鸠与卢梭》

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

    涂尔干在前言指出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我们太不注重历史,使得我们把社会科学看作是一种外在与我们的科学,因而我们看到现在德国、英国的思想家,都佩服到甚至忘了社会科学原本是诞生在法国的,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孟德斯鸠。
    那么,这本书就是在谈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要谈这个,我们就得先明确社会科学的标准,再拿这个标准去量一量孟德斯鸠以前的学者及孟德斯鸠做到何种程度,从而明确孟德斯鸠对于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会科学的标准以及以往的学者做到何种程度。
    第一,社会科学要求有明确的探索领域。但是以往的学者都忽视了社会科学的领域。他们认为社会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人的心灵。因而,我们只需研究人的理想、社会应该怎样就好。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从事实出发、进行尽量少受感觉控制的理性的科学的研究来认识社会,而是着力于探讨改变社会,并且这种探讨是在沉思中进行的,社会事实本身是缺席的。
    第二,社会科学只能描述类型。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科学所描述,无限的、孤立的东西是不能被理解的,因而科学只能描述具有有限特征的类型。以往的学者虽则有对社会类型进行阐述,但他们的却将社会类型与政治形式对等起来。而实际上,政治形式与社会类型是不能对等的,我们可以在经验中看到,政治形式发生变化时,社会类型未必发生变化;政治形式没有变化时,社会类型却发生了变化。
    第三,社会科学要求社会现象具有其固有法则。在第二点中我们提到了描述,但描述在科学程序中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解释依赖于一个前提:社会现象是可解释的。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现象不是任意的、偶然的,而是有其固有的法则。只有明确了这一点,社会科学才会有明确的探索领域,才能进行分类、描述。我们该如何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固有法则呢?涂尔干在这里采用了反证法。我们不妨先假设社会现象没有固有法则,会被人所操纵。那么,既然意志可以消除法则,而我们又知道人类意志必须从外部事物中表现出来,由此可推出:不仅是心灵和身体,连没有生命的事物都会被看成是外在于所有秩序和科学的知识,自然科学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但这与我们普遍接受的“自然有其固有法则”是冲突的,因而我们推翻了“社会现象没有固有法则”的假设,从而明确了社会现象是可解释的。但孟德斯鸠以前的学者认为社会现象依赖于人的心灵,没有意识到它是有其自身固有法则。
    第四,社会现象是可以采取一定方法研究的。如果社会是不可觉察的,那么关于社会现象的科学就只是一种可能性。因而,我们需要掌握方法。但方法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我们需要慢慢摸索。孟德斯鸠以前的学者采用的是推理,即从人的一般观念出发,推导出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社会形式,这无疑远离了事实本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孟德斯鸠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科学的这些必要条件。我们拿上面提到的那四点来进行逐一衡量。
    第一,孟德斯鸠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现象和其他科学研究的现象进行了区分。他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法作为个体生存的法则是纯粹心理学的,它无法带来社会的形式、本性或法则。从自然法出来,孟德斯鸠区分了与社会有关的法则,这种法则是不能通过人的本性去推断的,而是从社会条件中寻找根源。这相比于之前的将社会现象与其他科学研究的现象混为一体的观点有所突破了,但是仍然不够彻底。孟德斯鸠对一般的、适合于一般社会的法律,他在一种绝对和普遍的意义上称这些法律为“法”,声称它们就是人类的理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这部分从自然法中清晰地区分出来。而对自然法和与社会有关的法则的区分自然而然地会带来一个问题:当自然法和与社会有关的法则相冲突时怎么办?孟德斯鸠认为应该优先考虑自然法。但涂尔干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涂尔干认为,如果假定所有法律和习俗的规范,甚至于那些属于个体生活中的规范,都来自于社会存在,那么,就不会有这种冲突了。
    第二,孟德斯鸠没有对社会做过分类,只是对统治社会的方式进行了分类。看起来,他好像与以往的观点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他有了两个的突破。孟德斯鸠在分类时,不是基于统治者的数量,而是考虑了社会政治体制,考虑到了各个社会在数量、安排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凝聚力的不同。也就是说,孟德斯鸠只是名头上说着以统治社会的方式进行分类的幌子,但他实质上是考虑了社会的各个要素。除此之外,孟德斯鸠对社会的分类是来自于现象本身,他从历史研究,从旅行家的记载或他自己的旅行中认识道德,而他先前的人,他们对社会的分类是基于国家的抽象概念,是先验的。
    第三,孟德斯鸠相信社会现象归属于明确的秩序。孟德斯鸠认为,“法”是来源于事物本性的必然关系。法则所依赖的明确条件既包括事物本性中所固有的,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本性所固有的。孟德斯鸠在思考因果序列的过程中,他走得更远,他并不满足说明法取决于社会形式,还想找到社会形式本身所依赖的原因,最后他得出结论:一个国家中,社会、法律和制度的类型可以根据其人口数量、地形、气候和土壤推断出来。虽然这一结论未必正确,但孟德斯鸠相信社会现象有其固有法则,这就已经是他的贡献了。一旦承认了社会制度来源于事物的本性,而不取决于一个公民或一群公民的意志,那么我们就必须减低立法者的作用。但我们会发现,在孟德斯鸠的著作中,立法者是作为必不可少的法律制定者出现的。如何调和这个矛盾?孟德斯鸠认为立法者需要洞察社会的本性和需要,识别什么是合适的法律然后去颁布法律。也就是说,立法者是颁布法律的工具,而不是法律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孟德斯鸠还引入了“偶然性”。看起来很奇怪,这不是和社会现象有明确的秩序相冲突吗?在这里,孟德斯鸠用偶然性限制了科学研究的范围,不存在偶然性的地方是可研究的。但是,涂尔干对孟德斯鸠对于立法者的作用以及偶然性都不以为然。
    第四,孟德斯鸠采用比较法进行研究。他从各个民族的历史中搜集大量材料,比较它们,并从中得到法则。尽管推理已经让位给经验,但他仍有局限,孟德斯鸠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实,使用实验来说明推理的结论,而不是使用推理来阐明已被实验证明的东西,只挑对印证自己观点的事实,对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冲突的东西则视而不见、懒得解释。不过孟德斯鸠在进行研究时能做到将社会现象视为整体,这比以前学者孤立地看待宗教、法律、道德等各个要素有了很大进步。但孟德斯鸠对社会存在进行解释时只考虑到当下的环境,而涂尔干认为,社会存在不仅由当下的环境所决定,过去的历史即先前的社会形式也对社会存在起重要影响,因为不同的社会类型是从同一根源连续不断地发展而来,但孟德斯鸠没有看到社会之间的连续性和亲缘关系。
    综上所述,虽然孟德斯鸠的论证并不一定对,有些地方还经不起推敲,但他对于确立社会科学的必要性看得很重,塑造了类型的观念和法的观念。这些都是了不起的突破,这就是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一)自然状态与自然人
    卢梭认为的自然状态是指人类处于剥离掉社会因素、只剩下个体心理构造所固有的因素的状态。自然人是指不从属于社会的处于孤立状态的人。在这里,我们将它区别于有些人认为的“自然状态是社会产生以前人类就生活其中的状态”。自然状态是心理意义上的,而非历史意义上的。自然状态可能只是一种假想,在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未必存在这一现象。
    卢梭认为,自然人只能还原为感觉,只能追求那些在其当下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找到的东西,他们不可能想象其他东西,也不能预期未来,他们的欲望是纯粹物质的和极其简单的。在这种状况下,自然能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环境达到互相协调,人类之间也不会有战争,也没有组成社会的手段和必要。
    为什么卢梭要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呢?社会只能是个体本性的特殊属性的具体化,因此要考察公民状态究竟是人类本性的逻辑结果还是瓦解了人类本性都必须回到自然状态。要了解自然状态,我们就必须搁置社会的影响,否则就是在以社会为基础为社会辩护。由此也进一步回答了为何自然状态是心理意义上而非历史意义上的原因——我们需要清洗我们关于社会起源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二)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状态
    起初,人类在自然状态中达到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自然环境有时未必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饥荒、天气太冷、天气太热等等,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是有潜能、可完善自身的。人在自然中遇到的抵抗就会激发起人类的所有才能,理智便开始发展起来了,新的需要也产生了,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人类组成了社会,产生了劳动分工、法律、政府等等。这就是公民状态的起源。
(三)确立符合自然状态的公民状态
    目前的社会在带给人们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平等、痛苦,但这种公民状态不是必然的。那么,怎样才会使人们更幸福?公民状态是否能不侵犯自然法?
    卢梭认为,如果我们使社会力像自然力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公民状态不侵犯自然状态。要使社会力像自然力一样,我们就要通过契约将法律置于人之上,并且法律在理性上是公正的。由社会契约构成的政治体被称为主权,主权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
    主权就是集体力,通过基本契约确立起来,为普遍意志服务。主权有以下性质:主权不可转让,也就是说,主权是凌驾于个体之上的,不可被个体所代表;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同质的而非有机的;主权是最高权力,不受制约。
    我们不仅关注主权的含义与性质,还关注主权的运动。主权用来展现自身的行为是法律。法律是个体利益至高无上的仲裁者。根据普遍意志来确定自身的法律才是确切的法律,它来自诉诸民族整体的所有意志。但是人民不能始终了解什么是善的东西,他们本身还不能制定法律,需要有人来启蒙,由此立法者便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为避免使个体成为不平等的根源,这个立法者必须将自身置于激情和个人利益之上,是个超凡脱俗的天才。但涂尔干认为这是卢梭的理论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立法者是个体,他如何完成制定法律、将个体转变为公民的任务?如果他能完成,那他就变成了最高权威,进而会取代法律;更何况,他根本无法完成——个体意志怎么能代表普遍意志呢?回到卢梭的学说中来,卢梭认为立法者可以借助宗教上的特征来引导行动,但单单只有这一点并不足以形成确切的法律,还要求这个民族是年轻的、有正常的规模的、和平与富庶的。
    法律需要通过政府才得以贯彻。那么,政府有哪些形式?这些形式的相应条件有什么不同?政府的强度依赖于政府的人数,政府的权力应当随着国家的增大而增加,因此,民主制政府适合于小的国家,贵族制政府适合于中等大小的国家,君主制政府适合于幅员辽阔的国家。但卢梭的政府理论存在基本矛盾:普遍意志需要政府来贯彻,但是政府又会自由发展进而损害普遍意志,因而为防止政府篡权,需要有巧妙的制度机制、理智的交流。

三、感想
1、我不是很能看懂《1883-1884哲学讲稿》的最后一章形而上学部分,这一部分将上帝、灵魂,我反复看了两三遍还没搞明白,于是就没继续深究了。
2、我总结的时候发现一本书里这个点我也想总结,那个点也想总结,所以一本书总结下来动辄五六千。在报告时我反映了这个情况,贺老师就建议“应该抱着一种以后可能会再看第二遍的心态,切忌总结后只看做过的总结而非去看著作本身”。我大概能明白贺老师想表达的,接下来会继续摸索读书与总结的方法。
3、涂尔干我看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慢慢习惯了涂尔干行文的思路,读起来没那么难了,而且对于他各本书之间的观点慢慢有些能打通的感觉。
4、每次开完读书会的头几天都感觉好像放松了一样,都没办法完全进入状态。我得好好克服下这一点。

——————————————————————————分割线———————————————

2017年10-11月
一、书单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与哲学》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以下我主要谈谈《社会分工论》的主要观点及我的感想与收获。
二、主要观点
    涂尔干所处的时代面临许多社会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由劳动分工导致的,认为分工导致分散,而涂尔干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此,涂尔干撰写《社会分工论》为劳动分工正名,并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
    涂尔干在导言中先指出社会劳动分工不过是普遍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工的趋势远在社会出现以前就已存在,并且遍及整个生命世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公平客观地评价劳动分工呢?涂尔干指出我们要从劳动分工的功能、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分工的反常形式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一)劳动分工的功能
    涂尔干认为,要了解劳动分工的功能,就必须考察与其相应的需要。
分工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上的提高劳动技能和增加生产能力,更体现在社会层面和道德层面。在社会层面,分工可以建立团结感,通过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使社会成为可能。同时,因为分工需要一种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所以它是道德的。
    由于社会团结与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而相互依赖的关系的数量与规定它们的法律规范的数量成正比,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所以只要我们把不同的法律类型区分开来,我们就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团结类型。
    涂尔干认为法律的本质是能够进行制裁的行为规范,并将其分为压制性制裁和恢复性制裁。压制性制裁是基于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由于同一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具有某些同样的意识,因而存在着社会团结。但是,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的基础上的,我们与我们的群体是完全共同的,因此我们根本没有自己,就像无机物中分子要想一致活动就必须丧失掉自己的运动一样,这是一种机械团结。而恢复性制裁不包含共同意识,它确立的关系不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某些有限的却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定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它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消极的是回避性的,这是把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关系模型,划分界限以避免争执。而积极的是协作性的,强调分工与联合。消极团结既是积极团结的条件,又是积极团结的结果。此时,个人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同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都有自己的人格,这种团结是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是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比机械团结的社会纽带力量更强,因为个体离开或进入由有机团结维系的社会类型是更难的。
    涂尔干对原始社会和目前社会的法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集体类型越能得到彰显,分工就越停留在低级水平,压制性法律相对于协作性法律来说就越占优势;个人类型越能得到发展,工作越来越专门化,那么两者法律类型的比例就必然会颠倒过来。另外,从社会发展过程压制性法律相对于协作性法律的数量以及分类的减少中,涂尔干认为共同意识本身的平均强度逐渐弱化,集体表象也在变得模糊不定,基于相似性的机械团结在不断减弱,而有机团结不断增强。既然人们互相维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社会结构也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变化。在由相似性的纽带所构成的社会中,社会类型是环节社会。然而,有机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是组织社会。
    此外,涂尔干还指出有机团结不同于契约团结。因为契约需要满足法律所规定的有效条件,还会受到道德的压力。契约的作用不在于创立某些新的规范,而在于把与预先规定的规范转变为各种特殊的情形;契约没有、而且也不能有约束当事人双方的能力,除非某种特定的条件得到确定。因而,仅仅有契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来源于社会的契约规定。有机团结相比于契约团结更为贴切且适用。
(二)原因和条件
    涂尔干认为分工与幸福无关,决定社会演进的原因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我们应该到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变化的最初条件。
    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增加导致了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原有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来说可能就会变得日益匮乏起来,人们之间越同质则竞争会越激烈,越不一样则越可以避免竞争,因而劳动分工发展起来了。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还会使文明传播到更广的范围,此时普遍观念就必然会出现。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建立在年龄基础上的崇拜和传统权威就会慢慢衰落。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集体意识就会退化,群体允许个人自由地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分工的产生。
    涂尔干在肯定社会因素才能导致分工的产生的同时也不否认分工与各种有机条件以及心理条件也是有关系的。禀赋是祖先留传的,是伸向过去的,越发达就越会限制我们的活动。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人们获得的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是不可传递的,而且能够传递的各种事物也越来越难以限制个人变化。因而,遗传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小。
(三)反常形式
    涂尔干对劳动分工的功能的阐明为劳动分工正名了。但我们仍存在疑惑:为何会存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原因在哪?涂尔干指出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分工的反常形式。这里,涂尔干指出了三种反常形式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是指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分工过程中多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虽然分工在参与分工的各个部分之间造成了一种功能上的相互依赖,但这种相互依赖本身并不能保证分工的正常进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需要有社会规范来加以约束和协调。倘若缺乏规范(可能是时间方面或认识方面的原因),各种功能就不能合理地和和谐地发挥作用,这样就会陷入示范状态,分工不能产生团结。
    强制的分工指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这又包括: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存在这两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在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要解决强制分工,就必须将缔约双方置于同等外部条件之中,去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社会关系。
    不适当的分工体现为浪费、缺少协作。有些分工过于细致,工作量小,使得其活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这样各种不同的功能就被割断了,它们无法明确地相互适应、采取一致的行动,就出现了彼此分散的状态。
三、感想与收获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有的很多想法都是涂尔干反驳的观点。比如在阅读《社会分工论》前,我认为分工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在阅读时,会觉得自己原来的许多想法是那么经不起仔细推敲,这样也促使我去思考自己平时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是不是站不住脚。
    很明显的特征:如果一个行为导致了一种后果,涂尔干不会从行为本身去寻找原因,而是从行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中寻找原因。
    还在摸索如何处理读书与上课、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谢谢读书会老师与同学们的鼓励!大家一起加油。

————————————————分界线————————————————


2017年9-10月
一、书单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二、书评
    以《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为主
    我认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六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学研究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社会事实?第二部分是怎样研究社会事实?第三部分是社会学如何照亮实践? 而序言里涂尔干的阐述也可以填充到上述三个部分里。结论部分则是涂尔干对他这本书思想的重点与创新点的总结。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我所分成三个部分。
(一)    社会学研究什么?
    这一部分对应的是书中的序言以及第一章节。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两个性质,一是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二是对个人意识产生强制作用。
    “外在的”是由于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具有质的不同。涂尔干在此通过生理学的类比,将人与社会的关系打比方为个体内部细胞与个体的关系。正像细胞与它们组成的个体是完全不同的,个人与社会也是完全不同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数个要素结合后就会产生新的现象,而新的现象是存在于整体之中的。另外,“外在的”还体现在个人出生之前,社会事实就已存在。
    “强制的”是指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无论个体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都无法改变社会事实是强制的这一特性。一旦个体反抗,社会事实的强制性就会表现出来。同时,强制还会带来普遍。强制还可以与道德的同质性联系起来。读到“社会事实是强制的”时,我联想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手机和微信的现象。我本科时有关注这一块,那时主要从社会参与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从涂尔干提出的社会事实的强制性的角度似乎也可以理解——玩手机和使用微信是时代潮流,个人无法违背,所以就慢慢接受了(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从“外在的”和“强制的”这两个特性出发,可以得出社会事实是有其固有的存在方式的,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
    社会事实包括了结晶化(诸如法律、金融制度等)和没有结晶化形式(诸如社会潮流)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身上会出现社会事实的具体表现,但不是所有的社会事实都要通过个人而再现,因为它即使暂时还没有被表现出来,也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由此,涂尔干给出了社会事实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二)    怎样研究社会事实?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序言、第二章、第五章以及第六章。
    怎样研究社会事实?涂尔干提出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坚决地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这里,科学的方法指的是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
    涂尔干认为无法从个体意识层面来研究社会,其一是由于社会制度的绝大部分是前人制定的,其二是个体意识并不准确反映事实,更何况是反映比个体意识复杂得多的集体意识。在个人层面上进行研究只不过得出个人怎样描绘制度,而不是具有社会效果的集体对于这个制度的认识。涂尔干认为应对社会现象本身进行考察,将其作为外在的物从外部来研究。
    具体而言,应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的预断。更为建设性的建议是对研究对象下确定的、严格的定义,将外在特征(而不是非科学地形成的概念)相同的归于同一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类取决于事物的本性,而非学者的特殊才智,并且经得起别人的检验。之所以选择外在特征而不是内部特征,是由于外部与内部必然存在着联系,并且在研究之初,不可能马上知道内部特征,只能在将来了解到。选择外在特征的标准是客观性,社会事实越能充分摆脱体现它们的个体事实,越能使人得到客观的表象,比如法律等。
    在明确了应把社会事实当作外在的物从外部进行研究,并且应以客观性为准则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界定后,涂尔干还提出了应对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功能进行研究。
    在涂尔干生活的时代,许多人持有目的论的观点,以效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但涂尔干认为使物存在的是另外的原因,效用本身并不产生事实,但是事实要使自己能够继续存在,它本身必须是有用的。所以,当我们分析社会现象时,应对它分别进行因果分析和功能考察,社会学的解释就是为了确立现象的因果关系。并且,由于社会事实的“外在”和“强制”,对社会生活进行解释必须从社会本身的性质中去寻找解释,而不能从人的本性上去寻找,因为人的本性只是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并没有赋予社会生活以独特的形态。同时,一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动力因只可能是另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其本身的潜能。所以,涂尔干认为一个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其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由于社会现象与生理学现象具有同样的性质(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当于细胞与整体的关系),就像生理学中内部各部分按照它们在空间所占的位置不同而构成了不同的内部环境一样,社会也会随着社会各部分的合成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构成这个环境的有物和人,而物本身毫无驱动力,没有可以使社会的进化发生变动所必要的东西,只有所谓的人间环境才具有驱动力。涂尔干发现了社会容量和动力密度这两个人间环境中可以影响社会发展的属性。
    明确了应从社会内部环境寻找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具有的功能后,涂尔干还提出了求证的准则。由于社会现象的产生并非我们所能支配,所以我们很难采取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方法,而密尔的求因果四法中,涂尔干认为只有共变法具有可操作性。在解释具体的操作方法前,涂尔干指出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同样的结果总是有其同样的原因,如果说某一现象是由不止一个原因引起的话,这实际上就是说没有对现象进行足够的细分。这一部分解答了我以前看《自杀论》时的困惑,对自杀类型的划分是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其成因。但同时,我还存在一些疑惑,我们真的能做到细分社会现象到使其只对应一种原因?我们能得到那么纯粹的社会现象细分吗?还有,这种结果和原因间的相关是否只是统计意义上的相关?
    在进行对社会事实的产生原因和结果进行求证时,涂尔干认为,共变法体现了一种简单的并行关系,只要被足够数量的变化事例所证实,就证明了两种现象之间具有联系。这是容易操作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将社会现象的原因视为A,将研究的社会现象视为B,将其他社会现象视为C,将因果关系表示为“→”,则并行关系有可能是A→B,也有可能是A→C→B,也有可能是C→A和B。那么,该如何确定因果关系呢?涂尔干提出了一种方法是借助演绎法来查明两项之中的一项是怎样产生了另一项,再借助重新比较来设法验证演绎法所得的结果。但如果两项之间的相关用演绎的方法解释不通,特别是与一般的规律相违背时,就要去寻找两个事实都依存的或在它们之间起媒介作用的第三现象。另外,在收集资料时,应根据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选择研究单独一个社会的事实、属于同种的若干社会的事实或者属于不同的若干社会种的事实。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比较的社会置于同一发展时期加以考虑。
(三)    社会学如何照亮实践?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第三章和第四章。
    涂尔干认为,如果能够科学地分辨出各类社会现象中的健康和病态的客观标准,科学就可以在忠于自己固有的方法的同时照亮实践。正常现象是指应该是什么就表现为什么的事实,病态现象是指应该是什么却未表现为什么的事实。涂尔干认为普遍的即为正常现象,特殊的即为病态现象。因此,应关注社会事实的平均类型和特殊类型,或者通过观察证实事实是普遍的以后,再追溯过去层决定过这个普遍性的条件,进而研究这些条件是否现在仍然存在或发生了变化。在这里,需要注意,我们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标准随着种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种内,这一标准也会随种的变化而变化。这让我联想到了《美丽新世界》中,怀孕生殖在“蛮族保留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然而在“文明社会”却被视为是病态的。
    因为只有把社会事实放在一定的社会种下进行考察,才能确定它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故划分社会类型就尤为重要。涂尔干提出一个方法是对每一个社会进行研究、比较,再归于类似的或相异的组。但这种方法过于繁琐。另一个方法是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这种方法依据的是这样一种观念:既然一切合成的东西的性质必然取决于它的构成成分的性质、数量和它们的组成方式,那这些特性显然应该作为我们分类的依据。社会是由比它更为简单的社会构成的,我们可以研究目前所知的最小单位社会——单环节社会,再研究其所组成的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再研究多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研究其中各个部分的融合程度,这样就可以对社会类型进行划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社会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社会事实、社会学如何照亮实践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涂尔干书中最后的结论部分,我认为像是我们申请项目或写论文中的研究创新部分。涂尔干指出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明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将因果律的原理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并把物视为社会的物。
    我认为涂尔干这本书做的很好的地方在于他的对话意识,他几乎一半的篇幅都在与心理学、生理学、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如斯宾塞等进行对话,他对于自己观点的辩护和对他人观点的批判是我看的最过瘾的地方。但是呢,我还有一个困惑。在读涂尔干的书时,我完全被他的逻辑牵进去了,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但是在看知网上批判涂尔干一些思路的文献时,我也觉得很有道理。感觉自己很容易掉进巧妙的“陷阱”里。在读书会时我也提出了这一困惑,贺老师建议我先自己阅读涂尔干的书,不必边读边去查找期刊看他人的观点与评价。
    接下来会继续阅读涂尔干的经典著作,加油~
[ 此贴被杨核心在2018-08-28 21:08重新编辑 ]
Posted: 2017-10-16 22:12 | [楼 主]
张一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112
威望: 112 点
金钱: 112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9
最后登录:2023-11-12

 

刚开始读能有这种感觉很好,一起加油~涂尔干很有意思
Posted: 2017-10-17 12:49 | 1 楼
2017杨丽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19-12-02

 

刚开始可能有点困难,,坚持下去就好啦,加油
停滞不前,便是退步!
Posted: 2017-10-17 13:05 | 2 楼
黄垚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9
威望: 59 点
金钱: 5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6
最后登录:2018-07-05

 

总结细致清晰,继续加油~现阶段我们不必在学术上去评价每个大家,重点是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
Posted: 2017-10-17 14:05 | 3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1楼张一晗于2017-10-17 12:49发表的  :
刚开始读能有这种感觉很好,一起加油~涂尔干很有意思


谢谢鼓励啊!
Posted: 2017-11-12 22:31 | 4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2楼2017杨丽新于2017-10-17 13:05发表的  :
刚开始可能有点困难,,坚持下去就好啦,加油


好呢!迎难而上哈哈哈哈
Posted: 2017-11-12 22:32 | 5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3楼黄垚于2017-10-17 14:05发表的  :
总结细致清晰,继续加油~现阶段我们不必在学术上去评价每个大家,重点是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


好的!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2 22:33 | 6 楼
张一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112
威望: 112 点
金钱: 112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9
最后登录:2023-11-12

 

社会分工论总结的很好~早点都在~保持状态,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4 23:01 | 7 楼
李欣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9
威望: 139 点
金钱: 139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6-28

 

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5 12:25 | 8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社会分工论梳理得相当清晰!
Posted: 2017-11-15 16:43 | 9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涂尔干读得真好
Posted: 2017-11-17 22:10 | 10 楼
陈万莎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5-21

 

读得很细致,也很有条理,期待下一次的总结
Posted: 2017-11-21 18:34 | 11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7楼张一晗于2017-11-14 23:01发表的  :
社会分工论总结的很好~早点都在~保持状态,一起加油

谢谢鼓励!加油~
Posted: 2017-12-14 22:47 | 12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8楼李欣茹于2017-11-15 12:25发表的  :
一起加油!

加油,我不足的地方还有好多,向你们学习!
Posted: 2017-12-14 22:48 | 13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10楼杜姣于2017-11-17 22:10发表的  :
涂尔干读得真好

谢谢鼓励!~一起进步
Posted: 2017-12-14 22:49 | 14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11楼陈万莎于2017-11-21 18:34发表的  :
读得很细致,也很有条理,期待下一次的总结

期待~
Posted: 2017-12-14 22:50 | 15 楼
园里有人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1
威望: 61 点
金钱: 6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03
最后登录:2018-09-05

 

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看好你!
Posted: 2017-12-14 23:38 | 16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5-01-08

 

提。。
Posted: 2018-07-02 23:11 | 17 楼
李欣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9
威望: 139 点
金钱: 139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6-28

 

这个月读的很棒,加油
Posted: 2018-08-28 14:41 | 18 楼
严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0
威望: 150 点
金钱: 15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9
最后登录:2019-06-29

 

暑假状态很好一起加油
浪费的不是时间,是自己
Posted: 2018-08-28 14:44 | 19 楼
黄佳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06
最后登录:2019-06-28

 

核心读书一直很稳,稳扎稳打,向你学习!
Posted: 2018-08-28 14:45 | 20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18楼李欣茹于2018-08-28 14:41发表的  :
这个月读的很棒,加油

一起加油哈
Posted: 2018-08-28 21:09 | 21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20楼黄佳琦于2018-08-28 14:45发表的  :
核心读书一直很稳,稳扎稳打,向你学习!

惭愧惭愧,我该向你们学习!
Posted: 2018-08-28 21:10 | 22 楼
杨核心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8
最后登录:2018-08-28

 

Quote:
引用第19楼严红于2018-08-28 14:44发表的  :
暑假状态很好一起加油

一起加油~
Posted: 2018-08-28 21:11 | 23 楼
毛丽丹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8-02-08
最后登录:2023-06-03

 

     _∧_∧_
     ((∀`/  )
    /⌒    /
   /(__ノ\_ノ
  (_ノ |||
好棒啊~~赞~~~ 
 ∧_∧ ∧_∧
(( ・∀・ ))・∀・) )
`\   ∧   ノ
 /  |/  |
(_ノ_)_ノL_)
Posted: 2018-09-05 22:27 | 24 楼
陈万莎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5-21

 

读得很细致,节奏稳扎稳打!
Posted: 2018-09-08 09:39 | 2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12219(s) query 4, Time now is:01-22 12: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