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何好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9年4月2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何好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18-09-12
最后登录:2019-05-07

 何好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9年4月2日)

2月17日-4月2日书单:
《马恩选集》1-4卷
汇报内容:
    《马恩选集》的内容比《资本论》丰富得多,也零散的得多,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经济、法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的论述。因为选集是按照时间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所以向我们呈现出了较为清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尖锐。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反对资本主义和封建压迫进行斗争。而此时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不仅是物质领域的相互交往,也是精神领域的交往。这些都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的诞生提供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于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命运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紧密地结合,基于对现实的批判反思,开创性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阅读马恩选集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空想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有深刻的现实基础的,是植根于实践中的,是具有阶级性和革命性的。
    以下主要是基于马恩选集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部分进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汇报。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提纲》主要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最初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后来转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后受到生活实践的影响和进一步地研究思考,进而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展开了批判,提出了实践的观点,阐释了唯物物史观。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但仅仅是指抽象的思想、观念的作用,甚至把世界看成是观念的产物;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直观认识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实践的客体,强调应该从人的主体能动性、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世界。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革命批判是指实践活动对客观对象的能动的改造,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作人的活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所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停留在理论批判的层面是不能够带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在《提纲》中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唯心主义看来,真理不具有客观性,而费尔巴哈则把多数人的意见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实际上也是唯心的,马克思强调了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够证明,坚持了唯物主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实践观的唯物主义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宗教观、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观点,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观称为“新唯物主义”,他强调自己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首先在阶级基础不同,旧唯物主义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其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新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指向未来的新社会或新社会的人类。另外新唯物主义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以往哲学更多地是在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唯物主义不仅要正确地解释世界,更是要通过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来改造世界,因而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课堂上,老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重要性,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也同样重要,唯物论的应用当然不是给你贴上唯心,给我贴上唯物的标签就显得优越,而是要用“实践”的概念来理解世界,不是在抽象的概念上探讨问题,而要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寻求变革。
感想:
(1)总结马克思很困难,后来意识到掌握世界观、方法的思维过程更重要。
(2)在最近的学习交流中有很多收获,感觉自己有进步。
(3)继续努力。



11月21日-1月10日书单:
《资本论》第一、二、三卷
内容梳理:
    这段时间读的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内容,花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段时间中间也有一些事情,自己的状态也有一些波动。终于读完之后,要进行总结也找不到头绪,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本打算可以从总体上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够梳理得太清晰。最后还是只能够按照卷一、卷二、卷三分开,按照书本章节大类分开进行整理。这里主要分享的是我对《资本论》第一卷的整理内容。
    首先还是总体介绍一下《资本论》,《资本论》卷一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卷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卷三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及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资本论》三卷系统地、辩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剩余价值为核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科学地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特殊历史性制度,它必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
    《资本论》第一卷是《资本论》的基础部分,它主要关于资本和资本主义。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马克思说第一卷主要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论》第一卷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部分,分别是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就是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的内容,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中包含着劳动的二重性,作为抽象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形成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马克思还指出了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第二篇至第六篇,马克思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在雇佣劳动中,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二者之差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家进一步剥削工人,通过延长工作日即剩余劳动时间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比例而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第七篇是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的生产过程不只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因而马克思在这里阐述了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实质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差额、预付资本数额。进一步马克思阐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感想:
    读完韦伯《经济与社会》之后进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时候,感觉还比较顺畅,也是内容相对熟悉,总体不那么困难,后面进入二、三卷的时候,也如大家普遍感受到的,觉得读起来很吃力,特别是公式计算看不懂,会很焦虑,也会没耐心,还是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二个就是读不同的人不同作品的时候,在不断尝试调整做笔记的方法,第一卷的时候,内容都觉得比较熟悉,也没有像之前抄书式的做笔记,有的时候是记关键词,有的时候也没有做什么笔记,有公式的时候可能会跟着进行一下计算,不断地进行尝试,对做笔记这个问题没有之前焦虑。
三就是依然最后整理觉得非常困难,快到读书会之前非常着急,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整理,也翻了很多别人写的书评,还有汇报,找一下思路。可能只一块还是需要修炼。




10月8日-11月20日书单:
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第二卷(上下)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
施鲁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
内容梳理:
    《经济与社会》是韦伯的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部非常庞杂的著作,上下两卷,共三本,主要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讲解,分四章,分别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社会学的经济行动诸范畴、正当支配的类型、身份群体与阶级四部分进行讲解,第二部分是经济以及规范性权力与实际权力的决斗场。从各群体、制度、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分析。
    在这两部分里,第一,韦伯在试图建立一套自己的社会学分析系统,因此他对于很多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由其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在进行概念的澄清。第二,在这本书中,韦伯主要是从超越经济学的视角即社会性的视角,将经济置于社会中进行研究,对经济活动进行解释,尤其是对现代西方理性的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由于《经济与社会》一书过于庞大,以下主要对政治社会学中支配的内容进行梳理。
    韦伯将“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在即使被别人反对的情况下仍具有以其意志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称之为“权力”。而将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称为“统治”。统治中都包含着“自愿服从”的成分,除此外,还必须要有“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在权威系统中,信仰体系具有关键作用,决定了合法或非法,也决定了权威系统的根本性质。“合法性”是指符合命令-服从关系的相应态度存在以及由此引发出与之相符的实际行为二者相关程度的可能性,换言之,合法性乃是促使一些人服从命令的动机。任何群体服从命令的可能性主要是依据他们对那个统治系统的合法性是否相信。社会行动总是要受到行动者对存在着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支配,韦伯将“行动真正受到支配的可能性称为这个秩序的正当性”。任何一个既定秩序的合法性都要以两种正当性之中的一种为保证,一种是纯粹主观的正当性(情感正当性、价值合理正当性、宗教正当性),另一种是客观的正当性(习惯的正当性、法律的正当性),受以上几种正当性信念引发出的社会行动,韦伯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即情感型行动、传统型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和目的合理性行动。在社会历史中,行动者真是按照某种正当性信念将某个特定的社会秩序看做具有合法性的。在命令-服从的统治系统中,韦伯将以上四类正当性表述为合法性的三个基础,即理性的基础、传统的基础、卡里斯玛的基础,按上述三种合法性的基础建立起三种不同的统治类型,是韦伯政治社会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即合法统治的三种纯粹类型,法理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卡里斯玛型统治。韦伯在此按照统治的合法性根据即统治者依据什么有权统治众人以及被统治者为什么要服从这种统治,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纯粹结构性的模式概括。之后,在《经济与社会》政治社会学中,韦伯对法理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卡里斯玛型统治进行了具体分析,以及对官僚制、家长制与家产制、封建制与等级制等展开了分析。
感想:
1、《经济与社会》这本书读了很久,战线拉了很长,过程中情绪波动也很大。第一部分全部是韦伯在进行的概念界定,是他为自己的社会学系统打的基础。这部分读的很困难,可能是概念过于抽象,可能有的可以理解了,还有大部分他界定了概念也没明白。整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还算是坚持把这部分结束了。之后进入对群体的分析、支配的分析时,开始能够明白韦伯在讲什么,这一部分很顺畅,心情也很好,效率比较高,到后面法律社会学的部分,又读的很困难,很多跟法学概念有关的内容不明白,包括他旁征博引欧洲各国的法律史,也不了解,不明白。在这整个过程中,觉得自己受到读书内容的影响很大,读的懂的时候状态就很好,读不懂的时候就什么问题都来了,情绪问题啊,也没有效率。所以自己还是在坚持和调整的过程。
2、在读完之后,读了基本对韦伯的介绍的导读性的书,觉得别人总结的很好,其中有一些,是我觉得我也看到了,但是自己没办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还有一些是我在阅读中没看到的,没明白的内容。觉得自己目前读完韦伯还是没有办法做一个比较好的总结,可能是自己之后要努力尝试的方向。



9月1日-10月7日书单:
《儒教与道教》
《宗教与世界》
《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
主要内容梳理: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完成了韦伯宗教社会学部分的阅读。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开始自“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为什么只产生于西方(欧洲)?而其他地方如中国、印度、以色列没有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在当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韦伯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创性的见解,认为“由于欧洲展现出其特有的禁欲新教伦理以作为精神的动力,因此能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基本主义”,而其他地方没有发展出这样的资本主义则主要是由于缺乏这种特殊的宗教伦理的力量。当然韦伯也一再强调自己并非是否认马克思的物质决定论的精神决定论,他承认物质因素的影响,同样也要看到精神因素的作用,他否定的是单一因果论,而应该看到多元因素的作用。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始,之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对中国、印度、以色列等地进行比较分析。其比较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式的二分法则,从“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展开分析。而得出的一般结论是:在文化发展的相关阶段里,中国、印度、以色列等地的物质环境均优于西方中古及近世时期,但他们文化里的主要宗教传统中的“经济伦理”均与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发展相冲突,而新教的经济伦理则是直接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而肯定了新教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下主要对《儒教与道教》一书内容进行梳理。相比于该系列中其他的书——不了解的宗教术语、不熟悉的他国历史,《儒教与道教》算相对容易读的一本。但实际的阅读过程也并不那么轻松,因为该书主要是韦伯基于他自己的一套(西方式)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宗教,因而其中用到的一些概念,作为中国人也不是那么熟悉,例如家产官僚制、世袭性卡理斯玛性格。《儒教与道教》一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性。韦伯在中国的社会体系中选取了五个与近代资本主义要件有关的主要具体项目: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家产制国家、血缘组织、法律。在其选取的这些点上将中国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由此指出其中有利于或者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点。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社会在“物质上的”条件并无重大差别,或者说“就纯粹的经济观点而言,真正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中国已有发展的可能”。而资本主义之所以未能在中国出现,还是由于缺乏一种像禁欲的新教教义那样的特殊心态。由此,展开第二部分的分析,即对中国主要的价值体系——儒家的价值体系进行分析。对韦伯而言要了解一个价值体系的最佳办法是对其社会担纲者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兴趣所在有所了解。因而第二部分从对中国的士人阶层的描述展开。在这一部分中,韦伯将儒教的价值体系与基督新教的伦理进行对比,认为儒教作为中国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始终是传统取向,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转向第三部分,考察作为异端主流的道教能否成为异于正统取向的一种合理生活方式的资源而导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路途?这一部分中,由于作为哲学思想的道家与作为宗教的道教之间的诸多不同,致使韦伯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的一些混淆。最终韦伯的结论是虽然道教中有某些利于革新的层面,但其本身的彼世神秘主义与巫术的传统,无力扭转儒教的传统主义。结果是儒教传统主义把持支配地位,连同士人阶层对经济生产经营的兴趣缺乏使得社会经济无法朝向西方资本主义之途演进。
感想:
    阅读韦伯的宗教社会学部分首先让我觉得有收获的一点是其作为异域学者对于中国文化分析。之前本身可能对于阅读宗教社会学的内容有一些抵触,一是可能我们自身目前是一个推崇无神论的国家,因而对宗教的无兴趣;二是因为较少地或者几乎没有接触过宗教,对其十分不了解,造成阅读的困难。在阅读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著作之后,认识到韦伯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宗教,而是文化,而宗教是理解一国家、一地区文化的重要因素。就如《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从宗教出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认识中国的不同的视角,进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中国的问题。而在其比较研究中,对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分析,也是进一步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第二是,阅读《儒教与道教》中对于中国的宗教和文化的分析让我意识到,在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时,除了微观的个人因素,宏观的文化因素也应当加以考量。可能因为我们太身在其中,而时常忽视了,但实际这应当是不可忽视的。
    总体而言,这段时间坚持经典阅读,较有收获。韦伯宗教社会学部分越往后读,越觉得相对清晰容易了一些,不知道是自己有所进步,还是本来就是这一部分相对简单。在阅读完之后的整理过程中觉得十分困难,觉得不管是自己做的笔记还是思路都非常的琐碎,好像没有办法整理顺畅,最后就选了《儒教与道教》一本来进行内容梳理,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仍有待加强,可能需要后续的不断积累。
[ 此贴被何好在2019-05-07 21:47重新编辑 ]
Posted: 2018-10-09 20:35 | [楼 主]
张一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112
威望: 112 点
金钱: 112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9
最后登录:2023-11-12

 

读的很好,第一个月能有这样的书单很不错!在韦伯的宗教上也不用太纠结,他也是在运用他的材料去论述他想说明的东西,材料本身不这么重要因为可能失真,但论证本身就很重要,去看论证的过程也是逻辑思考的过程。
Posted: 2018-10-09 23:57 | 1 楼
黄佳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06
最后登录:2019-06-28

 

坚持就是胜利,继续加油哦!
Posted: 2018-10-10 13:55 | 2 楼
严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0
威望: 150 点
金钱: 15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9
最后登录:2019-06-29

 

不急不躁保持状态
浪费的不是时间,是自己
Posted: 2018-10-10 16:25 | 3 楼
李欣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9
威望: 139 点
金钱: 139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6-28

 

韦伯思想博大精深,宗教只是一部分,不需要太纠结,继续加油
Posted: 2018-10-11 21:04 | 4 楼
陈瑞燕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6-03-23
最后登录:2019-12-30

 

好好这个月把韦伯《经济与社会》这么浩大的一本书读完了,真的超厉害,1本更比10本强!韦伯的思想很庞杂,一次读完不可能全部理解,但他作为古典大家之一,就在于后来的思想很多都建立在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化阅读在不断往后读的过程中,会帮助我们再不停地去“反刍”、回顾、理解韦伯的思想,所以不用担心现在没有理解,撸起袖子往下干!
Posted: 2018-11-24 00:36 | 5 楼
童楠楠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11-29

 

好宝!虽然没有在一起商量过,但是阅读进度和汇报都很一致啊哈哈哈,等我去武大了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Posted: 2018-11-24 09:43 | 6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823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00: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