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在化”影子的“现代化”
——1911年前的中国
我首先表示,我反对用“现代—传统”这样的词汇去描述中国这个具有极大的历史传承性的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仅仅是中国本身,她的内核没有变,用这种带有否定历史连续性的词语框架,至少是一个偏见。因而,当我们在使用这样的历史框架时,应该有一个总体的对中国历史的考量:中国有现代化吗?确切地讲,中国的所谓的近现代史,是不是以“现代化”作为明确的指向呢?当用现代化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的特定阶段的历史时,我们显然已经预设了“现代化”在这个阶段是存在的,甚至是主要的。当我们用这个框架去看待1911年前的中国时,我们或许就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我们竟然将所有的其实与现代化本身没有任何联系的事件贴上了标签,一切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就是现代化的体现或有利现代化的因素,一切与此相反的就是不利于现代化的因子。可是我们考虑过没有,不管是有利或不利的,始终是一个历史事实,它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都是居于同样的地位的。真正应该看到的是这些事件本身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存在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而言,那些变的因素是“现在化”的过程。从宏观的视角去看中国1800—1911年的这段特定时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其实找不到“现代化”的明显痕迹,一切都是历史逻辑(传承性)的结果,都是以“现在化”的形式存在的。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按照中国本身的历史发展逻辑平静地进行着。中央集权,伦理本位,科举制度,农耕社会,无不显示着清王朝对历代中国历史的自然传承。所不同的是,据说在这之前的18世纪中国的人口爆发性地增长,后来的历史学家,特别是那些带着现代化这个有色眼镜的历史学家将之看成是造成清王朝统治危机的致命因素之一,殊不知,清朝统治者或许只是延续着历史的逻辑,儒家的伦理,会将之看成是盛世之景呢。是啊,在这个泱泱大国中,一切都是那么符 合我们祖宗的对一个盛事王朝的规定:事以至此,夫复何求呢?即便我们后来描述在这之后清朝出现的种种危机,也可以描述成是中国历史中的治乱循环的过程:中国还是中国。然而,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前因后果,即在“变”的前提下所造就的这个盛世。作为一个外族,清统治者知道历史的必然结果,只有自己被儒化才能真正获得这个极具文明传统的国家的统治地位,因而,一如以往任何一个王朝的做法,他们注重农民的生活,实行摊丁入亩等政策,收极低的赋税,所谓的仁政吧;同时,还遵照这个帝国曾经有的荣耀,平定了许许多多的边境干扰,加强对边疆及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这个名词在清王朝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还少不了推行科举以选拔治理人才,同时也是给每一个人上升的机会。正是在历代清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之下,有了18世纪前后的盛世局面。与此同时的西方,却经过了许多断裂式的变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已经是有别于这个“遍地黄金”的农耕社会了。他们需要的是意欲向前的争斗,需要的是将那 “遍地黄金”占为己有。两种根本路向不同的文化终于必然地要上演一出武斗戏了——这出戏的名称被后人叫做“鸦片战争”。
意欲调和持中的中国人怎么可能跟那些意欲向前的西方人争斗呢?“和为贵”嘛!满足他们的要求吧。只可惜,西方人的天性是不会就此罢休的,他们不会想到中国人的“用心良苦”,只会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去理解:原来中国人这么好欺负,再来几次也无所谓嘛。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来了,中法战争开打了,西化了的日本也来了一个甲午战争,更为体现西方人“一样黑”的事是竟然有了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事出现!中国各阶层的人逐渐认识到了西方人的本性,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咱也该争口气罢。被那些持现代化史观的人所注意的事终于多起来了。洋务运动,学别人的“器”吧,据说效果是有,但在和日本人的较量中烟消云散了;来个戊 变法吧,这回要学人家的制度了,可惜很多人接受不了(先是太后不接受,人民大众不理解;后来太后好不容易接受了,但革命派不接受了,人民大众还是不理解);豁出去了,革命吧——命是革了,问题是革命以后咋办呢?现代化的史学家们这样理解,外国人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中国越来越学到现代的精髓了:你看,没有这些人在旁边敲我们的脑袋,我们会有这么多的“现代化”的努力吗?你看,从器物到制度然后又到了精神,真是一层深入一层啊。可是,我们这些史学家们想过没有,所有的这些现代化的证据,都是当时的现实选择:外国人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利益,哪管中国的什么现代化。中国人要的是什么?生存,哪有闲情去考虑什么现代化。这其实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一直想要证明的所谓的现代化历程,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1911年前的历史只是和以往一样是“现在化”的逻辑过程;即便是有现代化,也充其量是一个伴随物,绝对不能成为我们认识这一段历史的主线。
或许,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社会本身固有的逻辑,1911年前的中国更大程度上是中国历史以来的传承。首先,中国人的国民性并没有变,那些具有“现代”思想的毕竟是少数,甚至只是局限于知识分子中的一小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许多现代化努力终成泡影,关键的因素是广大的中国人民还是按照固有的生存法则进行。日子过得下去得话,就好好过吧;过不下去了,就起义呗——来个太平天国运动或者义和团起义就行了,搞什么变法?据说,辛亥革命与其说是革命胜利,还不如说是清王朝自己垮的;“革命”与“天命”也只是差一个字。其次,中国的政治结构没变。所谓“皇权不下县”仍然如此。也就是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始终是有限的。既然我们的历史以来的规则就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去为着所谓的现代化去控制乡村呢?1911年前的中国,就没有出现真正有实质意义的控制基层的举措。再次,中国的社会结构没变。乡村永远都是所有中国人最向往的地方,因而,无论是官僚还是地主,当然还有农民,都是这个乡土中国的有机构成部分,他们按照伦理法则生活。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脱离家乡的职业政治活动家之所以会遭遇失败,不在于上层的不支持,而在于他们违背了中国社会的做事法则——你做好作坏都关系到家乡父老乡亲的名声,怎么能不考虑乡亲们的想法呢?既然如此,你干你的,咱还是按自己的规则过日子,你搞的什么活动与我无关。最后,应该看到教育制度中的“变”当中的“不变”。清末新政将科举制废除了,然而人们行动的逻辑却仍然是科举时代的。人生总得有个奔头,本来有科举还好,现在没了,叫人家怎么办?清末新政至少在科举制的废除上是失败的——并不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是教育“现代化”了。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解释1911年前的中国,只能用“现在化”的方式去理解,“现代化”只是“现在化”的伴生物。从这个角度看,其实种种运动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它们只是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的传承性的表现。“现代化”是“现在化”的影子,外国势力又是“现代化”的影子。
参考资料: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脉络》,朱汉国“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陶悦等“契合与冲突——后现代注意在中国”,丁长清“中国乡村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国家、市场与农民”
[ 此贴被毒菇酒拜在2008-01-14 20: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