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布迪厄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布迪厄 自由交流 北京 : 三联书店, 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北京 : 三联书店 哈贝马斯 理论与实践 哈贝马斯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中冈成文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 河北教育出版社 雷蒙•阿龙 知识分子的鸦片 北京:三联书店 刘易斯•科塞 理念人 北京 : 中央编译出版社 闫云翔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上海书店出版社 读完哈贝马斯,深感其逻辑体系的纷繁复杂和严谨缜密。布迪厄的书除了那本《实践感》之外,其他的著作留给我脑子里的就是一个关键词“权力”,无论是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言语,还是场域,似乎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权力。同时像《继承人》、《再生产》之类的有很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给人的思维上的启发不及哈贝马斯,当然这只是就读书的收获而言,无可否认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还是很有启发的。反过来说哈贝马斯,读完了他的著作感觉可以分三个层次理解:首先是哲学层面,他主张一种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现代性分析范式,主张走出意志哲学的困境。在他看来不是现代性本身有问题,而是自康德、黑格尔已来的哲学分析范式有问题,从这一点看认为现代性是一个仍未完成的事业便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来看,首先将行动主体纳入他的分析框架之中,代表这一种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的综合趋向,同时强调对话沟通,又代表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又有着很强的现实关怀,他的《包容他者》、《后民族结构》都有着对现实的厚重关切(他的解决方案可行性暂且不论)。闲暇时与同学论及哈氏的公共领域,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 在哈氏的著作中并没有对公共领域做严谨的概念上的界定,在读了他的主要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对他的公共领域有自己的理解,即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 ,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 ,在这些对话中 ,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 ,形成了公众。那时 ,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 ,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 ,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 ,这种行动具有这样的保障 ,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 ,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 ,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可以看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缓冲形式,说是一种缓冲形式是基于一方面它可以形成民意影响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制定和运行过程中也会根据公共领域的反映而有针对性的改变,可以说公共领域的良性运行对于以国家为一方的政治系统和以社会为一方的生活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是防止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有效机制。 然而在现代社会公共领域得以运行的基础被瓦解,公共领域的安全阀作用、批判性和反思性以及开放性和多元性特质逐渐消解。造成这一变化有两大动力机制的影响,一方面,进行理性讨论的个人聚合让位于"大众社会"的各种利益集团,另一方面"自由主义的宪政国家"则让位于福利国家。前者屈从于"国家的'社会化'",后者屈从于"社会的'国家化'"。这种双重过程导致了"国家与社会二分"的瓦解,而这却曾是"资产者公共领域的基础"。其实公共领域之所以形成的一个很重要前提就是理性的个体存在,并且个体能充分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亦即不被利益权力所绑架。然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个体逐渐被利益分割,而这一分割的后果就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出现,而国家政策和实际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各个利益集团力量博弈的结果,这就是国家的社会化。同时随着西方福利国家的建构,个体越来越依附于国家,个体的生活越来越受制于国家,生活世界随着政治和经济系统的侵入而殖民化,这就是社会的国家化。一方面由于国家的社会化,个体与国家的联系越来越远,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社会化,个体越来越离不开国家,国家与社会这间的二元对立随着这种双向的互动形式而瓦解。 对于马克思 社会学中对马克思的批判似乎重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至于社会的一元决定论,二是相对固化的社会进化理论。在哈氏的哲学思想中也能找到这种批判的影子,哈氏认为马克思所忠实的以手段—目的这一工具理性为特质的经济系统只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尽管是相对重要的部分,但是社会的运行还受道德、政治以及成员的交往行动的影响。哈氏试图用他所建构的交往行动理论来解释社会运行和进化。在他看来对话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对话建立在互信和相互尊重既有前提的基础上,对话准寻对话主体之间的真诚性和对话内容的真实性等规则,并将他认为的马克思所忽略的行动主体纳入他的分析框架。可以说这种分析范式一方面反映了现代社会学发展中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趋势以及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另一方面这种分析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倾向,强调包容、对话而忽视了实质性差异,对于现实问题的应对终究是软弱无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