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先看了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对《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一文感慨尤深,该文表述了一个现象,即按构建出来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现实问题未必能真的适应现实需要.个案反应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中国的法治现代化之路到底应当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在《乡土中国》的阅读过程中似乎得到了回答。费孝通先生的这本短文集很出名,原因大概是提出了所谓的全盘西化,回复传统而外的第三条路---理性社会。该书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因而很稳定,祖父的生活轨迹就是孙儿的生活轨迹,而祖父遵守的一套规范,孙儿再遵守下去也不会有问题,这套规范就是“礼”。他提出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认为中国社会以私人为中心而非以团体为中心,即是以己为中心而产生社会关系,这个关系有中心的势力决定,有伦理的差异决定。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认为西方社会有个至高的存在维系着团体,而团体内讲究平等的个人主义,团体的宪法观念。费孝通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社会秩序的维持,人治和法治的依据,诉讼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一旦社会发展,传统稳定的文化会不适应新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些新问题,就会会改变乡土社会的格局,乡土社会将会从语言的表达方式、对权利的要求、对纪律的要求、对契约的重视、对地缘关系的适应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最终走向现代化。而这个过程中,进步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理性时代的来临,这些知识就是一种权力,运用这些知识,他们制作计划,选择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就标志着理性社会的到来。这是种寄希望于绅士的观点。
事实上,这让我想到哈耶克,但是张维迎教授在今年的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上表达得更清楚:在那么多国家实行过的计划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的最大灾难,过去几年,已经证明了全世界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很无知。市场经济却能够减少相当一部分的无知。这个观点似乎在和费孝通先生的理性社会思想相对。所以我想下个月看看哈耶克的书。
闲话打住,言归正传,乘着对费孝通的热情,我又看了两本,一本是《费孝通九十新语》,一本是杨清媚的《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第一本现实了费孝通晚年思想的转变,通过重读城市区位理论的开拓者派克的书,他开始逐渐反问境界问题,他自问:如果脑中没有问题在追着自己,怎能使一个人的思想不断前进和推陈出新呢?我或许是曲解了他的意思,但是曲解前人的事情一直在发生,不过我倒是十分珍视这个想法。如果我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做的事情是没有价值的,那一定是因为我从来不曾解决过什么问题,原因大概是我脑中没有问题意识。杨清媚的书更明确的说出了费孝通思想的转变,那就是,费孝通十分强调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位育论,而且极为重视《生育制度》,说:潘光旦从社会学理论发展上提出了新人文思想,会到人是本位,文化是手段的根本观点。杨清媚认为费孝通在其一生的学术思考中不断回到他的帝国心态,社会科学研究不将社会本诚当作一个自足的概念和充分的分析单位。否则,社会科学研究不断的将乡土和社会并接,既失去了对宇宙观的兴趣,又失去了对文明的想象力,困守在“当代中国”的表述中,也卡在“社会转型”中,始终摆脱不了自身的困境。既然有杨清媚的评论,我便忍不住就想深入的了解一下中国的文化特质。
这就说到第四本书了《易经》。易经很不好懂,我虽然知道卦爻变化的皮毛,但是由于不熟练,所以还是处于断章取义的阶段,越看易经就越觉得自己笨。64卦看完之后,翻到系辞部分,就知道,要弄懂这本书,熟背是起码的要求。没办法,只好就着卦辞爻辞和彖辞,粗略的把似乎于法律直接有关的几个卦找了出来,有:屯、讼、师、小畜、同人、大有、噬嗑、贲、家人、睽、解、困、革、鼎、归妹和兑。有两个体会,一是中国文化讲天道,个人修养、齐家、治国都是融为一体的;二是治国者践行天道,合乎民心。这两点体会和我在看西方哲学史的感觉完全两样,西方柏拉图强调哲学王,德沃金强调伟大的法官,并以此建构体系,其他的地方就少有这种提法了。当然,这都是直觉印象,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看来我离走上学术之路还很有距离,还要继续努力。
[ 此贴被张存为在2011-12-21 20: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