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词话》有感 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合上书来仔细一想.感觉心中有点疑问.有点看法想要说下. 首先是关于李煜.他的人生可以以亡国为界线,明显地被划分为两部分.亡国前,他是一国之君,高高在上,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亡国后,成了阶下囚,成了可怜的亡国之君,被羞辱,被软禁,可谓是整天提心吊胆,以泪洗面啊!同样他的作品也可以这样划分.亡国前的作品多是写宫廷的奢靡生活与男女情爱,用词华丽,文学价值极低.如〔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等. 亡国后的作品则是写自己的愁苦,写亡国之痛,写对故国的怀念.多采用白描,语言朴实,毫无华丽可言.但却极具感染力,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极高.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王国维在书中也对李煜进行了类似的分析,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他对李煜后期能写出如此好作品的原因的分析[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其次是关于他对龚自珍的评价.龚自珍是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呼吁进行必要的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是公认的名篇.但是王国维却对他很不屑,贬低了他的作品.这是为何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政治原因.众所周知,龚自珍是改革派.而王国维是保守派.他们政治上的分歧,难免会在王国维心中留下一些印记.使王国维在评价龚自珍时不能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至有失公允. 然后是对一句话感触很深,"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这句话太精辟了.社会也好,文学也好.没有规矩习惯不行,但规矩习惯一旦被定死死的,那就会禁锢住一些先进的思想,甚至扼杀一些天才,光是八股文就不知道扼杀了多少文学天才啊! 最后是关于王国维的死.王国维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一方面他学习叔本华等人的悲观哲学,固守着“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人生的本质是“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的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信条.另一方面他又有很高的传统文化造诣.所以他写出了<<人间词话>>,提出了境界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还研究了古代戏曲.......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极高的.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 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但他为何会选择投湖自尽呢?表面原因当然是因为革命推翻了帝制,他不甘再受辱,所以选择了自尽.也就是他的遗书上所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在这里我想从更深的思想层次来分析以下他的死因.从他的词"人生恰似风前絮,始也聚散,终也聚散。只作连江点点萍,欢也飘零,悲也飘零"“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中就可以看出他是悲观主义哲学信奉者.而且他的政治立场是保皇,是典型的保守派,保皇派.政治思想极为落后,且很固执.可是他在文学上却是个思想先进者.他提出了境界说,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著名论断.认为文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化前进[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所以四言,五言,七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个接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而来.可是他却不知政治制度也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变革前进啊!而且他提倡的境界说的核心就是一个"真"字.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景真,情真,其实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其本质都是将景与情真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追求“意境两忘,物我一体”的真境界。所以对"真"的追求又决定了他不可能会自我欺骗,远离政治,埋首于书堆之中.政治上的落后与文学上的先进形成了巨大的思想矛盾,再加上对"真"的追求.使他无法自我解脱.所以他最后选择投湖自尽,以表忠心.以此作为一种自我解脱式. 在这里我忽然就联想到了涂尔干的《自杀论》,他在书中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个是利已主义的自杀;第二个类型是利他主义的自杀,在低级社会出现较多;第三个类型是反常的自杀类型。王国维的自杀是属于哪种类型呢?从表面来看,他好像是为了为帝王表忠心而自杀的,因为政局动荡,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他所推崇的帝王一再受辱,最后导致他一死解脱。可是谁又能知道他不是因为心里的某种别的因素而选择去死的呢?也许是因为“道不行”,也许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所造成的心理打击而使他选择了自杀吧!还有之后的老舍等人,这些作家,文学家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自杀现象自然和普通人的自杀有着差别,这其中必然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