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华科读书会简介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钱有飞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7
威望: 7 点
金钱: 70 RMB
注册时间:2012-04-29
最后登录:2012-05-05

 华科读书会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读书会创办于2008年,其核心组织人员为贺雪峰教授。贺雪峰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他从2002年开始致力于读书会建设,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华科读书会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及相对固定的制度。读书会成员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本校到其他的高校均有分布,涉及的专业也五花八门,其中以社会学为主,兼有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等其他专业。读书会分为三个小组,本科生、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各一组,每组成员约30余人。每组都有设有联络员一名,联络员的职责是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够自觉的读书。对组员的学习上、生活上进行关心,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当然这也不完全是联络员的责任,实际上,读书会的成员大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其乐融融。读书会内部现已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读书热潮。读书会成员专心读书的时间为2到3年。所谓的“专心读书”就是一不做项目,二不发表论文,三不兼职,而一心读书,每天读书时间超过6小时。之所以把专心读书的时间限定在2-3年之间,贺教授认为,少于2年,时间太短,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多于3年,则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理论与社会实践脱离。他认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为读书阶段,在这个阶段,以读书为主,研究为辅。读书会成员平常时间在校专心读书,暑假期间下乡调研,增加经验。到了博士阶段,读书会成员完成了理论的知识的建构,退出读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读书阶段转向研究阶段。
读书会主要由三个大部分组成:其一为读书汇报会,其二为读书交流会,其三为读书会成员的日常读书生活。
  读书汇报会为正式会议,由贺雪峰教授主持。汇报会分为三个组,本科生、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各一个组。一般每组每月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三个组每个月总共需要开三次。开会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读书会成员向贺老师汇报一个月所看的书目、书籍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个月读书的感想,感想即一个月读书的体会,既包括学习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第二部分为贺老师对每个学生一个月的读书情况的点评。
    就汇报会第一部分而言,由于读书会成员在每一时期所读书目都自选,贺老师不硬性规定,所以就所看的书目及内容而言,学生在汇报会上没有太多的交流,而主要是向贺老师汇报。汇报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可以形成内在的读书压力、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老师检查的压力,如果汇报的很差,老师就知道学生没有读书,从而会进行批评。这是一件难堪的事。另一方面为来自读书会其他成员的压力。读书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读书会成员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读书热潮,读书会成员每个月读书一般都超过6本,有的同学甚至读了18本之多。读书会的生活方式是“朝八晚十”,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到图书馆看书,晚上十点钟回宿舍休息。每个成员都不甘落后,努力读书。在汇报会上,这种情况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同学们踊跃发言,在谈自己对书本的理解以及读书的感受时,往往能够陶醉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汇报会由于会议时间有限(其实会议的时间开得也很长,从晚上五点半一般都要开到十一点),人数众多,从而贺老师一般为每个人都限定了汇报时间,但是同学们往往超时。在会场上,贺老师对同学们说的最多的话是“节约时间”。他说:“要你们每个人把这一个月所读的内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出来确实有点残忍,如果时间允许,我让你们每个人都说个尽兴”。在这种“气场”的影响下,学生不读书自己都会感觉羞愧。
第二、学生向老师汇报读书内容,主要方便老师及时指导。读书会通过采取泛读方法,了解学科大概。在他们看来,这种虽然类似“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能够快速的掌握学科脉络。而且虽然单本书也许他们看完之后就没有什么印象,但是由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他们看其他书的时候会联系到之前看过的内容,从而加深印象,但是有些同学在选择的书目经常太过分散,从而难以形成体系性阅读。所谓的体系性阅读主要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主要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个人物为中心,通过研究该人物的主要著作从而了解其思想。纵向则主要以学科的发展脉络为中心,通过阅读该学科内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而形成对该学科的一个总体性认识。通过书目以及书的内容,贺老师能够就进行及时的指导。
第三、可以加深印象以及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在汇报时,往往会把这一个月所读的内容进行串讲。而串讲的前提则必须要对所读的书目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汇报会的第二部分为贺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读书状况进行点评。既包括学习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这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老师的态度往往能够对汇报会的气氛起决定性的影响。贺老师认为,汇报会名为汇报会,实为“总结会”,同时更是“师生交流会”、“加油会”。“总结会”主要作用是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即对过去一个月的读书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同时也为下个月的读书做好各种准备。“师生交流会”是老师和学生定期的通过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感情。贺老师是一个乐观、开朗、和蔼可亲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号召力的老师。他一直强调要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人要“阳刚、阳光”。他和蔼可亲、对学生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都是以肯定、鼓励为主,在肯定其成绩的前提下指出不足。学生从他得点评中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既不消极、也不过分乐观。他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点评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极富号召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战场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可鼓不可泄”都说明了保持昂扬斗志的重要性。在汇报会上也同样如此,学生们坚持了一个月的读书,在身体、精神方面也许会比较疲惫,此时来自老师的加油、鼓励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够让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汇报会为“加油会”。
    读书交流会由两个主要形式,第一个为“双周论坛”,第二个为“三农中国本科生、研究生论坛”。“双周论坛”是一个比较正式的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由读书会成员主持,就某一方面的主题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双周论坛”与“汇报会”的不同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大家就同一知识点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对该问题的深入了解。而“汇报会”则由于大家所读得书不同,从而不能达到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讨论的目的。第二、“双周论坛”由读书会成员主持,老师一般不参加。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如果说“双周论坛”是“就某一知识点各抒己见”,是“多对一”(这里的“多对一”中得“多”指多个学生,“一”指的是一个知识点)的关系的话,那么“三农中国本科生、研究生论坛”则是“多对多”的关系了。“三农中国本科生、研究生论坛”是一个网上的学生交流平台,读书会的同学会在每次开完“汇报会”之后,将自己的总结及时的在论坛上更新。虽然在短时期内(比如一个月),大家所读的书目有所不同,有的同学读这本书,有的同学读那本书。但是这也仅仅是一定时期内读书的顺序不同而已。从长期的角度上看,他们所读的书大致是相同的,基本为人文社科类经典书籍(这主要是由读书会学生所学的专业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书会成员的之间的专业差别不宜过大,否则难以形成讨论氛围)。当每位学生把它们的读书总结发表在论坛的时候,只要之前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就会热烈更贴,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网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论坛的讨论在形式上,内容上比“双周论坛”“汇报会”更自由。从这些方面来说,“双周论坛”“三农中国本科生、研究生论坛”弥补了“汇报会”具体知识讨论的不足的缺点,即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需要配套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读书会成员的日常读书生活。总体而言读书会成员的读书形式是“正规军”读书。贺老师将视大规模团体读书的成员为“正规军”,这主要是研究生的读书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大四本科生,现在“正规军”规模有100多人。由于本科生平时课程较多,难以形成统一的时间大家一起读书,只能形成三五个人小规模读书团体,这样的团体被为“游击队”,而单个人读书的则为“散兵游勇”。团体读书的主要表现就是读书会成员的学习、生活大都群体化。他们早上八点到图书馆看书,晚上十点回宿舍。学习的主要“阵地”是图书馆中文社科阅览室,读书会的成员大都在这个地方学习。用他们的话来说“一进去就看到自己的人,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中、晚餐吃饭以及下晚自习他们都会统一时间一起走。除了学习之外,读书会也会组织娱乐活动,如爬山、骑行等,在这些闲暇的时间,他们可以相互沟通感情,交流学习经验。“正规军”相比“散兵游勇”而言,优势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读书会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读书会成员的专业相对比较复杂,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法硕、思想政治等,但是这些学科都属于人文学科,而且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所以他们所读的书也大体类似。这就为相互讨论提供了空间。相互讨论在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认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读书的趣味性以及成就感。
2.正规军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通常称为“气场”。 读书会有成员都认可的口号“不怕慢、就怕站”,“不让一个人掉队”,“不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向最勤奋的人学习”等。在读书会内部,大家通过“传、帮、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你不读书会被认为另类,心里会觉得不安”。
这种“气场”能使大家抱团取暖,不容易放弃。“读书、求知是一个完美的过程,在生活中,创伤是有的,但是书可以医治创伤”,“读书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没有多少”。““当你想干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找一个方法,当你不想干的时候,会找一个理由”。在“散兵游勇”下,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压力就容易找各种理由放弃读书。在思想上容易犯“读书无用论”,从而放弃读书。当前社会现状是“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度贫乏”,“偌大中国,放不下一张书桌”就是这种表现。在读书会上,这种思想将会得到及时的更正。贺老师说:“读书不是为了考博士”,“读书既不是为了寻找真理,而是为了刻画思维” “读书一可以学习知识,二可以锻炼思维,三能提高情商”,“读书结果不重要,过程最重要”。
这种“气场”也让他们变得“纯粹”,“读书会成员内部没有物质攀比,没有兼职诱惑,没有发表文章的压力,有理想,有成长,有感动”。贺老师认为,做人做事要有积极的心态,不求全责备,不悲观。在他的影响下,读书会也形成了“阳光、阳刚”的气质。
3.“团体读书是一种感情寄托”,“团体读书不孤独,不觉得是一个人在战斗,感觉有无穷的力量”,在这种读书方式下,他们“充实,踏实”。
    “正规军”读书的优势明显,故在交流会期间,各个院校共同探讨如何组建读书会进行讨论,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读书会建设成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以老师为主,通过如“汇报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监督与激励。读书会刚开始组建时,来自老师监督与激励特别重要。
2.刚开始组织读书会时,可以不限专业,只吸收有真正读书意向的学生,这样可以减少组建时的压力,先形成一股团体读书的氛围,从而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待读书会规模扩大后,再考虑按照专业或者其他标准进行细分。
3.形成作风非常过硬的示范队伍,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支队伍主要由学生组成,通过示范带头作用,熟练的进行“传、帮、带”结合,形成内在驱动力。“传”指宣传,“帮”指互相帮助,“带”指先进带后进的,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4.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形式,如“读书汇报会”“双周论坛”“研究生论坛”等,为共同交流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Posted: 2012-05-02 13:26 | [楼 主]
徐加玉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16
威望: 216 点
金钱: 216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9-13

 

有飞兄总结的好啊,希望能对你们那边的读书有所启发,以后就一块儿加油吧!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Posted: 2012-05-16 23:2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692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2:1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