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 Pages: ( 2/2 total )
本页主题: 张冠磊的读书报告 更新至2013年12月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张冠磊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3
威望: 23 点
金钱: 230 RMB
注册时间:2013-09-09
最后登录:2017-09-01

 

嗯嗯  总算是知道了。。。
朴素的生活,遥远的理想。
Posted: 2014-05-18 19:47 | 30 楼
张冠磊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3
威望: 23 点
金钱: 230 RMB
注册时间:2013-09-09
最后登录:2017-09-01

 

四月份至5月中旬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 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
《原典中的马克思主义》 王代月
《走进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析》 王国平
《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
《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  吕德文  山东人民出版社
《山村的彷徨——鄂西北村治模式研究》  李德瑞    山东人民出版社
《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  张世勇    山东人民出版社
《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  王小军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个新型移民社区的村治模式——吉林枣子河村调查》  张洪君 张小莉  山东人民出版社
《川西平原的村庄治理》
《复兴之路》(上、中、下三册)
《天机》
《一把手》


读书报告: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卡尔.马克思
   我们都面临着一种职业的选择,这是我们的使命。神赋予了这项使命以崇高,而这种崇高目标的实现的途径,在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换一种语言来说,就是我们都要找到自己的“存在”,而这种能够证明我们的存在的则是职业。我们要找的自己的意义,存在的要有意义。否则只是迷茫的活着,或者说只是存在着,没有思想的动物。
   我们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究竟什么是崇高的?就像马克思自己说的,伟大的东西,光辉的闪耀总是可以迷乱了人的内心,而在这光芒之后则是一种烦躁。不是一时的冲动,发自内心的一种欲求,才是适合自己的。名利,扰乱了我们自己本来就不多的理智。长久的存在绝不是取决于偶然和脑袋里面的幻想。名利不是值得炫耀的,因为大多数这样的炫耀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深深的疲倦,是另一个人。衣着的光鲜,隐藏了内心世界的挣扎与荒芜。
   崇高,每个人是不同的想法的。并不是自己以前想象的——我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人不能活在这样的封闭的自我的幻想里面。马克思里面说的,要选择与自己相适合的工作,体质就是其中的一项考虑基础。否则即使你的理想再崇高,自己做不了他,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今天的语境内,大多成了一种对崇高的羡慕,而不是一种化内心的羡慕为实践的行动。人不能总是活在这样的身心的挣扎之中,心为形役,不是很好的办法,不能长存的。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我们的工作应该是我们愿意从事的,且是有尊严的,但是这种尊严绝不是自我的欺骗。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在上课的时候,找出来的。昨晚的时候就想找出来这篇文章看看,其实现在才愈发深刻的感觉到韦伯的那句话的意思——知识的祛魅性。
马克思的早期也就是17岁时候的写的这篇文章现在看来确实解答了现在这个社会里面还困扰着大多数人的问题。人为什么不快乐?
其实慢慢的也感觉到了中国古人思想的远见,或者说关于人性本质的见解,只是现在我们都很难达到那个程度,所以解读的不行。心为形役,身心的不协调就出现了各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虽然说是出现了新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的人性的东西转变了。因为在历史的脉络里面,我们的人性的本质大概括的并没有变太多。职业的选择时的考虑也没有跨出这个范围。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
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写于1875年,发表于1891年。
在1869年的德国,工人阶级里面主要是分成了两个主要的派别——一派是以李卜克西、倍倍尔为首的社会民主党;一派是以哈森克莱维尔等人为首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又称为拉萨尔派。在1975年5月的时候在哥达开会,两派合并,成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这次合并的时候,拉萨尔派的人在这个政党里面逐渐的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起草了《哥达纲领》。但是这个纲领的一些主张是不被马克思、恩格斯承认的,甚至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是相悖的。因此马克思就写了这篇文章——《哥达纲领批判》。
在这片文章里面,主要是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另一个则是借助这个批判阐述自己的主张。
  第一个方面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就是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拉萨尔主义是指:拉萨尔主义曾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后来不再这样称呼),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在拉萨尔看来,国家是超越阶级,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拉萨尔宣称通过建立工人合作社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而为了建设工人合作社,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帮助。在这里,拉萨尔所期望的国家帮助不是来自于工人执政的民主共和国,而是来自于普鲁士政府,这无疑是错误的。为了笼络工人打击自由主义,普鲁士政府实行了一些提高工人福利的待遇的政策,但如果因此而与普鲁士政府结盟,就等于巩固了专制统治。尽管拉萨尔提出要实现普选权,但是普鲁士政府不可能做出太多的让步。拉萨尔宣称存在铁的工资规律,他认为工资的提高会刺激工人生育更多的后代,随着过剩人口的增多,工资将又被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既然工资水平是无法得到提高的,那么工人就应该放弃旨在提高工资的一切斗争。如放弃罢工等。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不过是对马尔萨斯理论的抄袭。马克思用深厚的政治经济学学识指出,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是众多的,影响工资的规律不仅不是铁的,而且是富有弹性的。工人通过斗争是能够提高自己的待遇的。工人应该不放弃任何的斗争手段,包括和平合法斗争的形式。拉萨尔声称,除了无产阶级,一切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所以,他反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小农联合起来推翻专制统治。拉萨尔又否认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机关,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通过国家的帮助,就能消灭资产阶级。针对纲领的每一条都进行了批判,主要包括: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国家的观念、通过国家的帮助建立合作社、阶级与国家专政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的叙述。
在这些批判里面,马克思的关于国家的思想逐渐的明显的显示出来。这些与上面的马克思的批评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并不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或者说所有的劳动这个词在马克思那里分成了几个部分。马克思的劳动观念追溯到每个历史时期。从以前的为奴隶主、地主的无偿的劳动至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偿的劳动,这个劳动在马克思这里就有了特殊的意味。究竟什么是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并不认为所有的劳动都可以,只有那些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这样马克思就把自己关于剥削的概念加入了关于劳动的叙述中。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里面,对蒲鲁东的思想进行批判的时候就论述了部分国家的观念,其中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的问题。认为国家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统治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也就是说国家的形式与内容决定于市民社会的性质,但是马克思后来的想法却与此发生了变化。市民社会的概念由来已久,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市民社会就意味着民主、平等,但是马克思发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面并不能实现这样的民主,并不能实现这种平等,有阶级存在,国家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是所有人的民主。平等,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因此消灭阶级就成了马克思政治方面主张的核心。
国家,只是一个过渡的政治形势,横亘在资产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国家也就自然的消亡了,阶级的存在也自然的消亡了。在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他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分成了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低级共产主义社会里面还存在着不平等,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不同,劳动的最终成果以及分配自然也就不同,政治上还是存在着有限制的不民主。在这样的低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还是存在着资产阶级社会的烙印。在共产主义的高级社会的时候,这些不平等都会消亡,劳动不再是受奴役的,而是人的权利,最基本的权利。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再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不再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生活的第一需要。马恩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对未来社会的具体的情况进行描述,感觉那样是不可能的。
巴黎公社的出现给了马克思极大的感想,虽然巴黎公社最后失败了,但是马克思还是给与了它极高的评价,巴黎公社在那一时期的政治方面的变革被马克思认为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没有常备军、参与政治者的工资薪金极低且是随时可以撤换掉的。美国在一战之前是没有常备军的,而且美国三权独立的政治形式也是大多数人赞扬的形式,但是马克思还是认为在这样的制度的形式下还是存在着不民主,极度的腐败。因此如何实现民主、如何避免腐败、如何实现平等,成了马克思的社会设计的一个核心的思考。
对于这个制度的反思还是在自己总结了市民社会之后才能进行。

《论住宅问题》——恩格斯
恩格斯写的这篇文章是德国的问题,但是住宅问题并不是德国独自具有的问题,是每一个国家都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又不是此时的每个国家的问题,在历史的大多数阶段都是会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的。
住宅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没房子住以及房子紧张问题、房子的房租、卫生等各样的问题。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因为德国在这个阶段还是处在分裂的阶段。在德国统一的时候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统一之后迅速的抓住了这次机会,进行的非常的顺利,并没有像英国进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那样的阻碍,所以德国得以如此顺利的进行工业革命,就产生了明显的住宅问题。也就是德国的住宅问题特别的典型,因此恩格斯特别的选择了德国的情况进行分析。
就像恩格斯在开篇所说的,这篇文章同样也是论战的性质,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批评蒲鲁东的想法,因为谁要是想去了解这个同时在这样的论战中再次的阐述无产阶级关于住宅问题的看法。
住宅问题在历史上就存在者,但是在工业化进行的时候就特别的突出。工业化的进行将农村的人口大量的赶到了城市,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描述的英国工业化进程一样,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可以自由的出卖劳动力的人,这样就得从农业中实现这样的人口的职业的一个转换。大量的人口进入到了城市中去,就会有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住房问题就凸显出来。同时在进行工业化的时候,在城市里面土地升值,因此在城市里面是不可能把土地进行住宅的扩建的;相反在工业化的要求下重新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会将城市里面的住宅区推倒,改为工业、商业用地,这样一来就更加剧了城市的住宅问题的。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到城市,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当时的城市里面对住宅区的压缩。
既然要对蒲鲁东进行批判,就必须要有对蒲鲁东的一个界定。蒲鲁东主义——从抽象的正义原则出发来界定所有的事情,一切的理论都不可避免的具有平等这个前提。在关于住宅问题里面,蒲鲁东的主要想法就是要区别开占有权和所有权,他认为所有权是盗窃的非公正的,占有比所有要高尚。因此蒲鲁东提倡人人拥有占有权,每个人都是占有人,社会来分配经营和劳动手段。这些占有服从社会的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不平等和非正义的事情。蒲鲁东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这种思想所影响的是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潮。这种主义的核心就是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存在弊病的,都不是合乎理性的,而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社会模式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以无息贷款为基础的人民银行来改造资本主义制度,以此作为建立社会主义的互助制度的基本途径。宣扬阶级的调和与和平革命,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反对一切权威。
蒲鲁东的思想慢慢的就发展成了一种不同阶级之间的调和观,反对暴力的革命。蒲鲁东认为住宅问题中所付的房租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一种剥削,因此将房主与房客的关系定义为了一种剥削的关系。提出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无产阶级工人不断的用“房租”来买到房子,经过多少年之后,获得这所房子的拥有权。房主除了建房子的费用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费用了,而这个费用通过房租付清了,再付的房租就是剥削了,就是多余的价值了。但是这里面的一个问题时,假如一个工人在这里买了房子,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买了房子,换工作之后,走进另一个城市,又该怎么办?再去买一所么?蒲鲁东的意思就是要建立一所交换的银行,使得钱或者对房子的拥有权在不同的城市进行一个交换。同时蒲鲁东的一个主张是通过这些房子所有权的一个转换,使得无产阶级转化为有产阶级,这样都是有产者阶级,也就不会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了剥削,没有了无产阶级。
在德国有讲堂社会主义的这个派别,韦伯就曾经是这个派别中的一个。讲堂社会主义在住房问题等是一种慈善家的一家角色,是被马克思所批评的。
马克思和蒲鲁东都认为,国家的实质是有产者阶级,即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用来反对被剥削阶级,即农民工和工人的,有组织的权利。在这样的国家里面只能进行局部的调整,不能消除住房的困难。
蒲鲁东说,让无产者阶级变为有产阶级这种主张。但是在这样的主张下,都是有产者的话,资产阶级就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了。资产阶级的存在就是因为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不创造剩余价值的话,资产阶级就会消亡的。因此这种无产者向有产者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在这里面还牵涉一个阶级就是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住房问题也是存在的。这个阶级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很困了。关系的分析就变得有一些复杂。
而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还是与之前的马恩的关于国家的构想是一样的。通过将生产资料的收归国有或者是无产阶级掌握全部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废除阶级和国家,那么住宅问题就解决掉了。
在这篇文章里面还涉及了对于小农的一个论述。法国的小农是个典型的现象,小块土地的存在使得小农支持拿破仑的政权的存在,同时也使得拿破仑三世欺骗小农以及流氓无产者获得了自己的统治的成功,但是小农的存在使得法国的工业化相当的迟缓(这个将会在以后的小农板块进行专门的分析)。马克思的论述就是认为小农阶级是落后的一个存在,小农的未来的出路就在于合作社的建立,联合经营的出现。
住宅问题一直存在,在现在的社会也是一直存在着的。土地的空间是一定的,在人类不能进行横向的发展的时候,只能向空中的高度发展。
朴素的生活,遥远的理想。
Posted: 2014-05-19 11:12 | 31 楼
张冠磊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3
威望: 23 点
金钱: 230 RMB
注册时间:2013-09-09
最后登录:2017-09-01

 

五月份读书书目及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 第四卷 (四月份未读完)
《走进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析》王国平(四月份未读完)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吉登斯
《韦伯学术思想评传》 林格
关于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的论文   


读书报告

古典三家的一个简单的暂时的总结
在过去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仔细的阅读了吉登斯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吉登斯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理性化三个角度来叙述社会。不论是从吉登斯的叙述还是从其他学者的论文来看,三大家的著作都是为了解释他们所在的那个社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认为可能的办法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的出现就是在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应运而生的。
一、激进的马克思
马克思用资本主义社会去形容他的理论框架内的社会形态。异化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两个关键的点。有人认为异化的概念只是在《1844手稿》里面出现过,马克思后来似乎是放弃了异化的概念,但是异化的概念确实是始终贯穿了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因为马恩的叙事中,要消除社会中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就是要消除社会分工,消除私有制。剩余价值理论所引申出来的是剥削的概念。资本主义社会核心的叙事就是劳资两大阶级的对抗,无产阶级的最终的使命就是消灭资产阶级实现人类的解放,消灭阶级之间的差异。总体上来讲,马克思就是想通过暴力的手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共产党人最不反对使用和平的手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在社会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如此的)进行革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但是马克思始料未及的是市场的力量是那么的难以改变。市场自动的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并没有减弱或者衰退的趋势。而且马克思所叙事的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官僚制的问题以及新兴社会中的阶层的多样化。小农也并没有向马克思的叙述那样走向消亡(但是马克思的关于小农的预测还是非常正确的,小农生产与社会化的大生产并不适合)。
二、改良主义的涂尔干
涂尔干,作为一个学院的学者,并没有走向实践的意思。与马克思的激进的思路不同,涂尔干的思路与讲坛社会主义学者的思路比较相近。是一种改良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涂尔干的论述著作之间是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的,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分工论》《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道德教育》等可以大致的勾勒出涂尔干的思想框架。涂尔干的工业社会,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是有机社会,社会是协调的,但是社会的有机并不代表社会不会出现病态的现象。马克思叙事中的劳资冲突在涂尔干的视角看来就是社会反常分工中的一种——强制性分工,是社会失序。社会在转型的时候出现这样的病态的失调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社会学的使命就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涂尔干的思路就是通过职业群体(古代行会制度的延伸)的道德来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涂尔干的叙事中是存在着等级,个人家庭是最底层的,但是个人的家庭能解决的只是关于个人利益的问题。最高层的则是国家,但是国家解决的是宏观的问题,同时国家作为一个机构来讲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因此在这样的两个群体之间就是涂尔干论述的职业群体。职业群体的道德是一种集体性的力量,形成一种对个人的利己主义的约束,形成一种社会的道德秩序。但是涂尔干的思想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在《社会分工论》第二版序中到底谁是道德建设的主体,涂尔干也是有着犹豫的。怎么在个人主义与集体道德之间进行协调是涂尔干所面临的重大的问题。
涂尔干对于社会主义也有着一定的论述,在《社会主义与圣西门》里面,涂尔干总结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简单的追溯了共产主义的历史。经济生活在社会生活里面的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面,经济生活是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核心之外的,并不占据主导的地位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面,经济生活占据了社会的核心的地位。大多数社会主义者认为只要解决了经济的问题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掉了。但是在涂尔干的论述里面,正是经济生活占据社会生活的核心的地位才会导致现在的社会出现的各种的膨胀,但是确实没有一定的道德力量进行调节,因此社会就出现了社会的病态失序的问题。因此一个社会的核心并不能紧紧是经济的生活。并不能认为通过经济的力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社会问题,要将经济的力量和道德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去解决社会问题。但是涂尔干认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虽然关于经济问题地位的看法不同,但是二者的最终的目的却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平等,消灭阶级的差异。
在社会分工的看法上,马克思与涂尔干的看法并不相同。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异化,所以要消除异化,最终的手段就死要消除社会的分工。在社会分工的劳动之中,人们并没有感觉得到劳动所应有的幸福,自己所想到的确实怎么样逃离现在所从事的劳动,认为这就是社会分工不好的所在,所以对于社会分工的未来,马克思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但是在涂尔干的思想中,涂尔干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涂尔干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工中所从事的劳动时枯燥无味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把他当作是自己的使命所在,那么就不是烦躁的,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让人感觉没办法承受的,所以社会分工在涂尔干的叙事中就有了一种浓厚的社会道德的因素在里面。
涂尔干在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并不认为劳资冲突是不能解决的冲突,只是社会的失序罢了。通过建立社会协调组织,是可以逐步的缓解的。涂尔干认为社会不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遗产的继承制度,因此涂尔干认为要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就要消除社会的继承制度。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这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社会的不平等的问题,因为遗产继承的背后是财产的私有制,因此马克思还是主张废除私有制实现社会的真正的平等。同时涂尔干认为在职业的问题上要根据职位与人的才能形成一种匹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面,这样的主张是正确的,因为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但是要创造出大量的职业岗位来稳定社会,同时需要防止职业的垄断出现。
三、悲观的韦伯
吉登斯用理性化来形容韦伯的整体的一个思想的架构,不可否认理性化子啊韦伯的学说里面确实是居于核心的地位的。韦伯的家庭对韦伯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韦伯的父亲是一名议员,赞成俾斯麦的集中的统治,但是韦伯的母亲却是一名虔诚的教徒。所以韦伯的从小的成长的环境对于韦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关于德国政治的,一方面是关于宗教的,当然韦伯并不是一名教徒,只是对宗教比较感兴趣而已。
《社会学主要思潮》里面论述了欧洲的1848年革命对于这三个古典的社会学家的影响。韦伯的一生与德国的政治是脱不开干系的。有人说韦伯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或许这样的形容并不贴切,但是韦伯身上确实认为自己有着一种民族的情怀,认为德国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使命的。所以韦伯的后期写的文章大多是在探讨德国究竟可以通过一种怎样的形式来实行德国所肩负的使命。在易北河调查里面,韦伯分析了德国的几个阶级,容克地主贵族,是一个没落的阶级,但是这个阶级还是控制着德国的政治。韦伯对于这个阶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同时也认为这个阶级并不能实现德国接下来所肩负的使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相对的是相对比较弱小的,并不能对德国的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德国的资产阶级还在向地主贵族卑躬屈漆,想成为德国的贵族。在这篇长长的论文里面,韦伯除了说明德国又面临着斯拉夫人的威胁之外,还从农民的额心理的角度来说明农民的一个选择。认为经济的来考虑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心理的选择同样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农民的向往自由,对于雇佣契约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在宗教里面,韦伯论述了东方的社会,这个和马克思的关于东方的论述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特别是印度的村社制度,人口的增多所导致的知识村落在另一个地方的原样的产生一个村落,并没有产生别的影响。同时种姓制度的存在形成了印度社会的等级。相对于马克思的论述韦伯的论述则比较详细的多,韦伯考察了印度的宗教,形成了自己的结论。特别是关于中国的论述,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但是韦伯的洞察力确实是十分的惊人。韦伯的宗教考察,主要是在论证西方社会的宗教伦理与社会的世俗生活有着一种选择性的亲和,但是在东方社会中,宗教的伦理观念,却是对社会的层级结构存在着影响,并没有对经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论述了理性化,可计算性,对于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影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种精神是消亡了,但是人类却是日益的理性化,计算着自己的一切。韦伯的论述是比较悲观的。这个在官僚制的论述里面是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的。
韦伯在政治方面的论述主要是从统治的三种类型来讲的,但是这与韦伯学说中的伦理却是没有脱离关系的。三种统治类型,韦伯最着重阐述的或者最在意的是克里斯马型的统治,因为这与韦伯关于战后德国的政治期望有关,韦伯希望德国出现一个克里斯马型的人物,通过其魅力,通过民众的选举,实现一种集权性的统治。这个时候的德皇在韦伯的严重已经不再时候肩负德国的使命了。在法理型统治的论述里面,韦伯主要的论述就是关于官僚制的一个论述,韦伯认为社会的愈加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导致的职业的专门化,需要专门的人才去处理社会的事物,对于人才的教育性的考试的选拔的方式就是正常合理的。在这样的选拔的体制下,逐渐的形成了官僚制。同样的官僚制的出现以及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面,由于计划经济的实行,更是需要这样的官僚系统。所以韦伯这样的论述是非常正确的。
韦伯同样也承认在社会里面存在劳资的一个对立冲突,但是在关于阶级的划分中,韦伯并不认同马克思的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一个出发点。韦伯的关于阶级的划分主要是经济关系、身份集团的一个体现。
后续:按照自己原本的计划,本来是要写十几篇读书笔记,对于上面的总结中的各个点进行细致的总结,可是出了点事情,先放下吧。古典三大家至此暂时告一段落。

马克思叙事中的社会主义
一、前论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简单的进行概括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终会走向灭亡,而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会来临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分析的核心。市场交换将一切的人卷入到了这个体系中去,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资本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对生产资料的划分形成了两大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一个是占有者社会生产资料,一个是处于被压迫奴役的地位。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阶级斗争。在这两大阶级之间还存在着几个阶层群体,农民阶层、小资产阶级,这些群体中的人,随着市场的发展,一部分是归入到无产阶级,一部分是归入到资产阶级,因此到最后社会存在的就是处于对抗状态的两大阶级。
资产阶级的存在是以无产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资本论》第一卷里面,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将这个事情说的很清楚。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剥削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低廉的雇佣工人,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工人的工资的标准是按照工人能够顾着自己的最低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以及人口的延续繁殖的价格来给予的。由剩余价值的支配权产生的剥削所引起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就是异化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力量是无所不能的,将所有的关系转变成了物质关系。在生产的结果上,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成为了异己的力量不再受自己的支配,反过来成了与人相敌对的存在,形成了人与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之外就是生产的过程中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这里马克思主要指的是劳资之间的关系。第三就是人自我的异化,第四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不再是实现人价值的手段,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并没有感觉到幸福快乐,反而想的是怎样逃离这种劳动。这样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批判的核心就形成了,剩余价值的支配引发的劳资冲突,社会分工引起的异化劳动。为了消灭剥削,马克思的方法就是要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阶级的差异。为了消灭异化,马克思的意思是消灭社会的分工,消灭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私有财产。那么总的来说,马克思就引发出了有关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构想。
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构思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评价
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不管马克思怎样去叙述这个社会中的剥削和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来讲,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资本主义社会短短的一百年间所创造的的财富相当于以前所有时代社会的总和。
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一直是马克思考察社会变迁的两个主要思考的基点。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工具的改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民主自由平等深入人心,只是在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平等自由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代议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种民主政治。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的反思中以及后来对于民主进行反思的时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是有限的民主。阶级之间存在差异性的。
马克思的国家概念是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为了在国内外保障自己财产和利益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组合形式。就是阶级阶级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在实现阶级间的平等,消灭阶级之后,国家也是会逐渐的消亡的,国家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而已。后来马克思论述自由的时候也在说:“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高踞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
资本主义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交换作为一个建立秩序的手段,进行运行。只是在这样的社会中产生了生产工具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两大阶级
在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阶级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在马克思的论述中阶级斗争甚至成为了社会的核心。
资产阶级的存在是以无产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资产阶级使食利阶层,寄生在无产阶级这个群体上的。没有无产阶级就没有资产阶级的存在。但是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解放人类,解放自己,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阶级之间的差异。
无产阶级就是专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谋生的劳动阶级。劳动的价格或工资将是糊口所必须的最低额。
无产阶级是产业革命的产物。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第一次作为大工业生产的结果表现出来;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在大工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占有只有通过联合才能得到实现,由于无产阶级所固有的本性,这种联合是普遍性的,而且占有也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得到实现,在革命中一方面旧生产方式和旧交往方式的权力以及旧社会结构的权力被打倒,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普遍性质以及无产阶级为实现这种占有所必须的毅力得到发展,同时无产阶级将抛弃旧的社会地位所以留给他的一切东西。
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由此无产阶级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有着自己的阶级利益,阶级意识。
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核心理念及实现的手段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革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取措施把全部资本和生产集中在国家手中,逐步消灭私有制。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个人只是作为阶级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这只是在阶级社会中的情形。
共产主义的原则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需分配。共产主义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共产主义的生产生活将根据资源和社会需要制定计划来支配,与资产阶级社会联系的一切有害后果将消除。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 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 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这样,共产主义者实际上把迄今为止的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条件。然而他们并不以为过去世世代代的意向和使命就是给他们提供资料,也不认为这些条件对于创造它们的个人来说是无机的。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
三、余论——马克思的社会思想
按照马克思的叙述,国家是最终消亡的。马克思曾经在叙述巴黎公社的时候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进行过一定的叙述,官员是选举来进行的。实行的是真正的民主。马克思认为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一种比较好的政治形式,但是在美国并没有杜绝腐败的问题。因此马克思对民主失去了兴趣。但是随时可以罢免的官员以及低廉的官员的工资是不能真正的实行的。官员不是做慈善,这样的话,官员进行执政的连续性就有了一定的威胁。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建立在这样的经常更换的官员制度上面。
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看,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市场的力量直接席卷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官员的选拔也是更多的通过考试的途径,在愈加理性的社会里面,那么官僚制的形成就不可避免,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也是如此的。马克思的理论确实是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是我们并不能将马克思作为预言家。

马克思叙事中的阶级

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里面,讲马克思的观点可以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叙事。资本主义,即资本的至上性,资本的扩张,资本主导的社会。而资本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方式,就是通过市场这个机制,将一切的人与物囊括到了这个由资本建构的体系之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出现之前,虽然存在在交换过程中以货币为最终目的的中间的一个团体,但是毕竟是少数。在资本市场内部,货币是中间的交换媒介,却又不仅仅是交换的中间媒介,也是人们交换的目的。通过市场交换,人们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吉登斯将马克思的观点概括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叙事。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的叙述主要是围绕着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的展开的。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框架,资本、劳动、土地(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并没有技术、管理两项要素参与最终的分配)三个生产要素形成了分析资本主义的框架。与资本相结合的是资产阶级,与劳动相结合的是无产阶级或者说是劳动阶级,与土地相结合的是农民这个群体。但是农民这个群体是不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的叙事的,在马克思的框架里面,农民的逐渐消亡,其中的一部分是变为资产阶级,另一部分则沦为无产阶级,这样社会上最终只存在围绕着资本与劳动形成的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有人曾经分析过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定义,认为无产阶级就是那些出卖自己劳动的群体,因而用劳动阶级来取代无产阶级的叙事或许更为合理,但是不管是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这个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都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无产阶级更多地强调是工人阶级对生产资料的不占有,其所获得的生产资料是通过出卖自己的获取货币,通过市场的交换获得生活资料,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以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阶级现代社会里面讲,并不仅仅是出卖劳动,即便是出卖劳动,那么农民工群体是否也是算是劳动群体,他们也是出卖劳动的一个群体,因此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劳动出卖的过程,而不是被迫出卖劳动的根源。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叙事的核心就是资本的扩张,商品市场将一切的人卷入进来,形成了围绕着资本主宰的秩序。人与人的关系最终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评价这个关系说,“金钱关系与酋长封建羁绊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的集中表现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照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野蛮人力的使用,是以一种极端怠惰作为相互补充的。他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他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远讨的远征。”金钱的如此的关系,将所有人分而化之,形成了两个大的对立的阶级。
马克思的阶级观,仇立平写过一篇分析的文章《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在文章里面,总结出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四个要点。第一,阶级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基础在于社会的分工,正是因为分工的存在,使得社会存在着等级。这个语境下的分工和私有制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在这个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和生产资料占有联系上存在着阶级的分工,一部分是从事与劳动的阶级,一个是从事社会的共同事务脱离直接生产的阶级。所以“建立在社会剩余产品基础上的社会一般分工是阶级划分或阶层划分的最一般的基础”。第二,阶级的形成还有赖于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这些使得他们有共同的背景、处境以及利益的诉求。第三,同一阶级应该具有共同的阶级心理和阶级意识。在“不同所有制的基础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第四,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建立一种政治组织,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是衡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阶级的尺度。因此按照这样的四个标准进行划分的话,马克思的叙事中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存在下来的就是资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农民并不构成一个阶级,他们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建立一种组织可以代表者自己的利益。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就这样构成了社会的两大阶级,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如果无产阶级消亡,资产阶级自然就不会再作为一个寄生的阶级群体继续维持着自己的存在。
资产阶级的起源,马克思并没有进行一个明确的叙述。马克思是仔细研究过欧洲以及美洲的历史的,但是关于资产阶级的起源的论述则是比较模糊,不是像韦伯那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精神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诞生。马克思基本上在论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的时候把自己关于资产阶级的一个起源发展做了一个较为模糊的叙述。欧洲中世纪的行会组织的存在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行会的存在形成了一种保护主义,压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也是不在乎自己进行怎样的生产的,大庄园制的实行,使得庄园主认为只要有人替自己劳动,自己可以获得产品就可以了。农民或者说是农奴作为一种附庸,按照交七留三的比例进行劳作。后来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在美洲金矿的发现、殖民地大农场制度的发展,对整个欧洲形成了一个冲击。英国的比较典型的是圈地运动,获利的是大地主以及贵族,后来演变为资产阶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部分商人。在德国则是比较特殊的情形,容克地主阶层的存在阻碍了德国的发展。容克的大庄园制度的存在,还在束缚着大量的小农,而容克地主阶层是一个极度傲慢、腐朽的阶层。德国的资产阶级也是没有自己的骨气,这个时候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的弱小,向贵族地主摇尾乞怜,并试图成为贵族中的一员。《资本论》的分析典型是英国,农民在离开自己的土地之后成为流浪的人群,在加上政府颁布的法律之后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存在。这样围绕着资本与雇佣劳动就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阶级。
马克思的阶级观念是与马克思的最终的目标是有关系的,按照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叙述最后是要消灭阶级的,消除剥削,消除不平等的,创造一个自由的劳动王国的。而这个创造的自由王国的前提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概念是不怎么适用的,但是根据马克思所提出的阶级分析框架即按照要素进行划分阶级的办法还是适用的,但是各阶级之间的关系确实不是以前那样是处于一种极端的对抗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后期也是逐渐的官僚化,参与政治,并逐渐淡化了自己的革命属性。所以无产阶级本身自己也在不断的演变。
从今天的角度去思考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框架的话,并与韦伯的阶层框架进行比较的话是十分不同的。马克思的框架中蕴含着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分析、对于各阶级群体之间关系的分析、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判断,而不是各个群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获得的生活以及收入水平的多少。但是今天的生产要素也是多样化了的,土地、技术、管理也是参与到了最终的产品的分配的。按照土地、技术、管理、资本、劳动,我们对于今天的社会结构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划分,但是这种分析框架的核心在于对于最后的产品的分配的比例的问题。
今天我们的问题也恰恰在于这种由市场自动选择的利益分配机制。各个阶层的力量是市场的竞争下,必然会形成社会的分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如何去调节分配中的不平等、力量之间的不均衡,成了我们当前的主要的问题。社会问题的出现,大多也是这种利益分配机制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叙事中的小农
摘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关于小农的一个叙述。在小拿破仑时期,通过对小农的蛊惑,小拿破仑攫取了法国的政权;在后来的德国,农民群体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关系的处理,对于社会民主党的政治选举变得至关重要。那么小农这个在马恩叙事中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的群体怎么变得对于各阶级这么重要了呢?这就与小农这个群体的判断有关。
关键词:小农 阶级 自在 自为 小块土地
小农在法国比较典型,当时根据《拿破仑法典》法国实行的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对大地产进行分割。在拿破仑时期,通过《拿破仑法典》规定小农对土地的所有权,法国的土地被分割为一小块一小块的。小农就拥有了对小块土地的所有权,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就支持着拿破仑,才有了拿破仑的农民帝国。然而,在小块土地所有制的情形下,工人阶级很容易与小农站在对立面。在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里面讲到,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革命的代价,最后通过税收的形式转嫁到农民的身上,加重农民的税负,成了维持政府的财政的主要的途径。因此农民就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拥有着一种敌视与排斥,在国家工厂建立之后,更认为是这些无产阶级的懒汉、无赖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小农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小农是一个落后的群体,是一个要注定走向消亡的群体。
一、小农是否是一个阶级
小农,在马克思主义的叙事当中并不能称之为是一个阶级。关于阶级,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对这个词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进行的明确的界定,但是从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描述以及对于法国小农的描述的时候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于阶级的一个大致界定。
马克思论述小农说,“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这种隔离状态由于法国的交通不便和农民的贫困而更为加强了。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联系,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由此段论述我们基本上可以分析出马克思对于阶级的一个叙事。首先,作为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成员的生活条件相近。其次,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同的,有共同的一个生活环境。如果相互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的,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敌对,自然就不能形成一个阶级。再次,小农彼此之间并不是不联系的,彼此之间意识到了我这个群体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有着共同的意识,这样相互之间才会有一个区域性的、全国性的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组织。最后,这个群体自己不仅意识到了这个群体的自己的利益,并且能够自己代表自己这个群体的利益,而不是对别的阶级形成一种依赖。在此四点上形成的群体就是阶级。
在马克思看来,小农的存在,有着相近的生产方式,相同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甚至是有着相同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农的确是一个阶级。但是小农由于小块土地的分割,以及生活的孤立,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联系的,并不能自己代表自己的这个群体的利益,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小农又不是一个阶级。因此在路易波拿巴时期,小农阶级被小拿破仑所蛊惑,进行支持小拿破仑,使得他掌握了政府的权力,小农这个群体是希望拿破仑代表自己的利益的,并且希望他的当政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至少是不威胁自己的私有财产,即自己拥有的小块土地。
二、小农生活方式的转变
马克思将人类的发展阶段按照生产方式(土地所有制)分成了四个阶段,在封建社会中,是这种小农的生产方式。小农自己拥有着对土地的所有权,或者说是对土地的私人占有。小农这个群体在此时的生产方式下,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基本上可以自己通过生产获得,只有极少数的将通过交换来获得,交换的范围在邻村基本山就可以得到解决,货币只是一个中间的媒介,或者直接进行物物的交换。那么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之下,小农经济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基本上不需要通过外部交换来维持自己的生产与生活。
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小农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们从英、法农业的一个联系中就可以得到解释。英国拥有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诸如印度、澳大利亚等,这些地方实行大农场制。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英国可以获得大量的农副产品。英国可以将农产品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销售往法、德等国,法国的小农在这样的市场冲击之下,自然不能再维持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果就是小农的大量破产。在农民的阶层中,恩格斯讲,有大农、中农、小农、佃农的划分,那么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是中农大农集中土地的使用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再是小农破产沦为无产阶级。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农民的这个群体中,一部分变为资产阶级,一部分沦为资产阶级。
三、小农的归宿
在马恩的叙事之中,小农是没有出路的,这种农业的生产方式注定要被大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小农是注定要走向灭亡的。在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之中,恩格斯对法国、德国的农民群体内部进行了划分,但是他的结论还是与以前保持着一致。小农这个群体时落后的群体,注定要走向灭亡。但是无产阶级是不会加速这种灭亡的,至少是不会干预这种灭亡的过程。恩格斯晚年的时候,社会民主党在德国的政治上活跃起来,为了获得选票,就要争取得到农民的支持,但是无产阶级不能丧失掉自己的原则,进行空口的许诺。恩格斯的主张是对小农阐明他们最终的归宿,通过无产阶级获得政权后进行引导建立一种农业合作社,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认为除了这样的一种途径,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较好的解决小农的问题。
四、余论——小农的自在与自为
小农是一个自在的群体,在马恩的叙事中,小农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乃至不能代表自己群体的利益,反倒依赖别的阶级,期望这个社会的顶层的阶级可以施舍阳光雨露。但是纵观法国那个时期的历史,小农一直是自在的一个群体,并没有走向自为。法国政府几经转变,并不能代表小农阶级的利益。而按照后期恩格斯给出的思路,小农注定消亡,要维持小农的利益,但并不是要保持小农对土地的私人占有,因为这是和无产阶级要将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是相矛盾的。因此把小农组织起来,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引导小农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
小农始终是一盘散沙,难以组织起来。在英国,小农问题并不突出,英国在圈地运动时期就消灭了农民这个群体,将之转变为无产阶级。在法国则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小农的小块土地所有制还在顽强的生存者,但是不可避免的小农被卷入了现代的市场交换体系中。市场经济会自动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所有要素都要私有化,只有这样市场才可以按照契约进行交换,获得充分的发展。小农按照这种思路组织起来的农业合作社,并不能解决小农的问题。单个的农民无法面对市场的冲击;组织起来的农民也无法总是找到自己可以对接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各要素的高度的流动性,信息的变动,小农组织起来也并不能很好的获得这样的信息。
因此在作者的推测中,恩格斯的叙述应该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发展这种农业合作社。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有计划的发展农业,而不是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在现代社会,小农生产还是大量的存在着,一些组织起来的农业经济生产合作社由于不能较好的寻找到自己的市场也是出于濒临消亡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农业市场与工业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体系。农业市场更需要大量的主客之间的契约,维持农业的持续生产,避免市场波动引起的农户的破产。
从经济上来讲现在的小农在市场经济下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从政治上看,小农与其他阶层诸如工商群体的利益主要是靠政府的调节,由政府充当着仲裁的角色;从共同体的建设上来看,小农仍然是没有形成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联系(农民工外出务工形成的各种老乡会不在此列)。因此小农在此时的中国仍然只是一个自在的群体,并不能称之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并没有形成一个由自在向自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
刘国平主编,《走进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王代月,《原典中的马克思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
何新,《何新集:反思 挑战 创造》,时事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

马克思叙事中的异化
金钱关系与酋长封建羁绊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进步的集中表现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宣言》中描述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照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野蛮人力的使用,是以一种极端怠惰作为相互补充的。他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他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远讨的远征。”
市场的作用,一是自动的形成了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秩序,人们所需要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而得到,这个交换的媒介就是货币;另一个则是市场通过竞争将社会的各个群体自动的划分成有差别的阶层,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禀赋、资源、教育程度,在市场的竞争中就有优胜劣汰,自动的形成不同的等级的。按照马克思的叙事,社会的重大的变革大部分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特别是所有制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财产的私有化,私有制,这样才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流动。市场需要进行交换的各个要素私人所有,进行充分的流动,将不动产变化为动产。所以动产的每一次变化社会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资本社会里面,土地作为一种要素也是要进入流动的领域的,前提就是土地的私人所有制,这样作为土地的私人占有者,才可以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进行抵押、交换等活动。在考茨基的《土地问题》里面对农民的论述中就提到过土地的功能。土地作为动产,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进入流动交换领域的后国在中国来讲还只是更多的推测。
金钱的关系对人们的关系形成了一种主导,因此我们会说,社会关系背后是一种经济关系在里面。人际之间的交往逻辑是一种物化的逻辑。马克思的叙事中是异化,在卢卡奇的叙事里面则是物化以及物化意识。
马克思在《手稿》里面分析了那个时代的经济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他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按照他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在之后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的概念,称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这是马克思对异化的一个最简单的论述。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是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在黑格尔的时候黑格尔对异化就做过自己的一个论述。黑格尔是主张绝对精神的,异化在他那里就是一种形态的变化。每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形态的变化,黑格尔称之为事物的“自身异化”但另一方面,黑格尔把精神看做自然和历史的创造主,因此他又把精神实体向物质实体的转化称作意识向客体的“异化”。在宋朝龙写的文章《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概念的改造》里面,认为“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指的是先验本质的外化,即绝对观念自我外化的活动。黑格尔的异化概念,也即异化概念,是帮助他从抽象过渡到自然界的拐杖。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没有它黑格尔就不能把他思维中的逻辑旋转和现实自然界联系起来。”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黑格尔的异化概念的联系并不是像经常叙述中的那样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马克思在异化这个方面是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的。马克思的异化既不是一般的物化概念,也不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异化指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自身创造物,竟变成一种异己的、强加的、外在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人、压迫人”(何新《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物的力量。马克思所设想的人,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而这种全面的人在当时马克思的分析中在现实中呈现出的是一种异化的人。
马克思的异化,主要是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从结果的角度看劳动产品与工人的关系,劳动对象的外化,“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但是这种劳动的对象化丧失掉,对象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变现为异化、外化”。简单的说就是工人所生产的产品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产品,相反人们反倒要受这些产品的奴役。劳动的过程中劳动的出卖,所获得的补偿是工资。所生产的产品不再是属于工人自己了,相反工人还要通过货币在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货币。按通常的理解,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产品的大量生产,必然会带来工人工资的相对降低,而且工人必须去购买自己的消费品。这些产品不仅是“作为外在的独立的力量存在着,而且还成为和工人敌对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自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844手稿》)
第二是从生产的过程,生产的行为的角度去看的,即劳动本质的异化,或者成为“自我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不再属于工人的本质,在这样的劳动的过程中工人不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工人每天的工作不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意义,而是每天在生产线上从事枯燥的乏味的令人崩溃的重复的活动,使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备受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下班工人的想法就是赶紧逃离这样的劳动,不是将劳动看作是自己的幸福所在,恰恰相反,这样的劳动形式成了自己的不幸的事情。劳动成了工人的一种折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属于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844手稿》)
第三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们把类看做是自己的本质,而动物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类。人的类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作为人的物质食粮,包括在人的类本质之中,二是自由自觉地社会性的劳动。“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是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相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生活对于他自己来讲本来是维持的生活的手段,但是异化劳动使得这种关系变了,生活对于他自己来讲不是维持生活了,而是维持自己的生存。(《1844手稿》)
第四,“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的和他的产品的关系,异己他对这些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马克思的叙述中主要是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指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指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通过这种异化的外在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了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就是资产阶级。(《1844手稿》)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叙述主要就是围绕着生产的过程(生产关系)、生产的结果(最后的劳动产品同工人自己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的。而这种异化的论述在《手稿》里面,马克思将私有财产的产生看作是异化的结果之一,因此马克思认为消除异化的方法就是要消除私有制,消除私有财产。
后来的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者中卢卡奇提出了物化、物化意识的概念,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商品世界的运动法则出现以后,人们可以认识这些法则,但不能改变这些法则;二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动变得同他自己疏离开来,它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法则,而不是人的客观性。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人已经被卷入到了商品体系中去了,被迫的且是别无选择的进行消费。所谓的物化意识指的是商品社会中的物化现象、规律、结构变成人们心灵深处的牢固信念,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拜物教。
马尔库塞也分析了异化的概念理论,认为在现代的社会中强迫性的消费的存在使得人处在一种完全被奴役的地位。可是在现代社会中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减弱了,中间阶层的出现,白领阶层的壮大,使得工人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整体上来看马克思所提出的异化的概念,人与物的异化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是愈加激烈的趋势。人愈加受物的支配,人际之间的关系日益的表现为物物的关系。而统治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确实是发生了改变,从社会民主党的改变可以看出来,韦伯认为,社会民主从第一代领导者之后已经完全变质了。此外出现了中间的阶级,这个时候的统治阶级或者说政府不再仅仅是维持统治阶级利益的一个工具。随着民主选举的扩大,人民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加强的。因此为了保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统治阶级的存在更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不同阶级的利益的调节者、仲裁者。
对现代社会的消费性的批判、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还是存在着的。但是在中国确实是有些奇怪的,那就是劳动伦理的存在。欧美的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中国的工人却是在拼命地工作获取工资。
参考文献:
李印堂,《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
何新,《何新集:反思 挑战 创造》,时事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马克思主义评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朴素的生活,遥远的理想。
Posted: 2014-05-26 22:32 | 32 楼
«1 2 » Pages: ( 2/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4667(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09:1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