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作为一种学术论述工具在不同学者间的呈现
差别又称差异,哲学意义上是指事物相互区别或自身区别的范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都普遍存在。自然界的差别主要是由宇宙物质在一定的生化条件下演变形成,具有自身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差别命题主要是指在人类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物质创造与精神选择的结果,差别来自人们的“分类意识”。在我们接触的诸社会学经典作家中都涉及了人类社会中的“差别”“分类”命题,今天学生将以此为线索,简单梳理讨论“分类”命题下的学者群像,分别探讨各学者对这一命题的观点。
1.马克思有关“异化”与阶级结构理论
马克思毕生大部分心血都投入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当中,希望可以通过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而推动实现共产主义伟大蓝图。马克思在梳理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学时几次都谈到了“异化”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结合前面学者理论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该理论创建历史唯物主义,更是在《资本论》中发展成熟,作为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有效武器。“异化”概念下的人不再是人的类属,而是变成了机器的范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揭露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劳动产品商业化和劳动力商业化之后人对客体对象的丧失和被客体对象控制、奴役的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把人与“类存在”分离开来,让人成为孤立又冷漠的劳动机器,最终会越来越与现实分离,越来越与自身本质分离。一类人对一类人的支配往往就是先从对其进行分类、控制开始的,是阶级分化的重要表现,马克思在回答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时并没有把收入作为绝对的标准,强调阶级是一种由个体之间关系所构成的群体,这种关系指的是生产方式中个体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关系,以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基础形成的各种的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不同的阶级结构,形成了社会的本质。资产阶级也不是天生就被类分为资产阶级,而是在资本家被迫与另一个阶级进行斗争时才成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类命题是相互实现的,是一种阶级工具。
2.涂尔干的原始分类命题与社会秩序
谈分类时讲到涂尔干,那必然是那本专著《原始分类》。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里涂尔干强调在对社会事实研究是要警惕先入为主带入个人主观评判,主张从事物最原始形态中发现、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谈到分类,涂尔干先是反思人们为什么要分类?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此,涂尔干连同莫斯考察了澳洲的土著族群及古代中国人的分类体系,尤其是由图腾等呈现的原始分类模式,指出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和社会之起源。涂尔干研究分类命题的最终指向是探讨分类对维护社会团结和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从最初的分类形式开始,个体就是在有意识地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按照不同的范围、属性、特征、功能、目标等标准安排事物,保证不同事物之间的秩序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维持社会的总体团结目标。
3.韦伯的身份秩序
最能体现韦伯有关分类命题主要是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分类、尤其是身份制度的讨论。承认自己属于某一类群体,就相当于将自己划归为该类群体价值规范内,自我类属既是个体识别相同身份并组成共同体的过程,也是共同体确定、维护和扩张成员数量与价值范围的方式。以某种共同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体会通过成员日常的行为、语言、文本、思想和情感表现来确认群体类属,宗教共同体就是典型的需要通过信教徒的虔诚祈祷、援引教主圣言或圣经,特别是我们所熟识的那种圣餐仪式,同食活动意味着成员间有着类似血缘共同体那样的兄弟联系,节日庆典也是唤起人们心中共同情感的有效工具。
自我类属之后,同类个体意味着被接纳,而非本类的客体则会被排斥。在被接纳的整个身份识别系统中,具体化、日常化、条目化能让身份界限更加清晰,这与韦伯在论述非理性支配结构向理性支配结构转变时出现官僚制度和科层管理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都是需要严格的日常规则约束个体行为活动。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法国乡绅骑士、日本武士、中国旧时的绅士等等这样的文化价值共同体就是一种主要依靠日常行为约束与社会文化声望积累与延续保持的身份制度,虽受制与所在身份共同体,但又绝不能忽视个体在这中身份共同体制度下收到的特权和保护。小规模群体间提供的便利已然不论,继续延伸形成阶层固化和阶级差异甚至在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保护和冲突都会因为这样一种关系调整与识别制度而客观存在。
4.西美尔的个体生命差异观
相较于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对分类的原因、功能和结果明显趋向性讨论,西美尔似乎是比较隐秘地表明了他对分类命题的乐观态度。在《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一书中他提出生命本质上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一种能够超越自身范畴的倾向,社会的存在也会因为这种超越性有更多现实可能性,在最为著名的《货币哲学》一书中也表明了他对货币夷平一切事物的价值差异的担忧。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充当一种可以购买一切的工具时忽略的所有现实性差异,表面上虽然实现了机会平等,实际上抹杀了诸多现实可能的形式,就像他有一篇短文的“玫瑰:一种社会学假设”一样,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言的分类命题也只不过是讨论某一事物的某种现实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下体现的不同内容代表了个体生命差异的本质,我们应该接受这种不平等,而不是任由消除个性差别地工具抹除可能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