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杨艳吉读书汇报(202312)关于奥格尔格·齐美尔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杨艳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23-03-07
最后登录:2024-06-04

 杨艳吉读书汇报(202312)关于奥格尔格·齐美尔

一、人物概述与宗教议题
奥格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人,因为个人太有个性,文风太个性自由,不太符合当时高校聘任制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编外教授。但他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靠教授身份名誉维持生活,因为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足以支撑他肆意的性格和自由的学术出产。主要的作品有《货币哲学》,被公认为他所有作品里面最难读哲学性论述文本,《历史哲学问题》《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宗教社会学》《现代人与宗教》《社会分化》《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化的形式》《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等等其他文本都比较杂乱,篇幅长短不一,也不囿于一种论述形式。

最先看的是他有关宗教议题的几篇文本,国内编译出版的通常都是齐美尔有关宗教的论文集,比如上面谈到的《宗教社会学》里面就包含了“论宗教社会学”“宗教的地位问题”和”论宗教“三篇论文;《现代人与宗教》里边就汇编了”论宗教社会学“”现代文化的冲突“”宗教的地位问题“”上帝的位格“和”论宗教“五篇论文,可以看到这两本书里边就有了三篇论文的重复,猜测可能是国内学者在引进和翻译齐美尔作品时对议题论文汇编的选择存在取舍差异。

1.其他学者宗教观

从涂尔干、马克思、韦伯一路看到齐美尔,宗教议题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涂尔干到了晚年就将自己的研究议题重点放在了宗教上面,带领由他创制的法国社会学年鉴汇编了《乱伦禁忌及其起源》,集中讨论了婚姻制度中性关系的禁忌的源起,解释了这种塔布制度存在的历史演变。《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本长著,系统地阐述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不同社会结构下的不同宗教制度形式,最后还是从宗教中的个体与集体回到了个体与社会,回应了他对当时社会共同体团结和整合的学者关怀。马克思最后作为坚定的物质唯物主义领袖,其宗教观是很鲜明的,认为宗教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层面的上层建筑,是带有阶级属性的,宗教关系也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在特定历史情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一种制度表现形式。所以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宗教只会是一种历史性的经济和阶级产物,在经济高度发展、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当中,作为控制人思想和行为的宗教制度会随着其他带有压迫、剥削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消失,人类才会真正进入一种每个个体独立自由发展的自由世界。韦伯有关宗教议题的研究就更为广泛了,甚至说宗教可以作为窥探韦伯整个思想体系的窗户,连结了韦伯有关社会行动、主体价值取向、权力支配本质与类型、政治法律和经济与社会学的联系等等宏大的世界观和学术大厦。韦伯所建立的世界著宗教体系对比研究文本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把东方的中国儒家、印度佛教、东方的古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其他新教分别进行论述,当中就充满了韦伯有关权力、主体行动、社会结构秩序观点的讨论,并且最后落到这些不同的宗教与现代资本主义产生条件的关系研究上。宗教如果可以作为一种促进资本主义发生的工具,又为什么没有都在东方和西方社会发生作用,既然把宗教作为一种工具,那么宗教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个体或者群体价值目标或理想追求的一种工具?绝对冷静和理智的韦伯进行学术研究时对自己无疑是严格要求遵守学术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所以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宗教成为一种理性工具时,价值目的成为最终的行为动力。

2.齐美尔:宗教作为一种现实性形式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齐头并进,生物学自然进化规律被不断证实、物理学牛顿三大规律广泛检验和化学生物投入战争武器制造等等质料方面的巨大进步,有关人类存在、社会关系和思维方面的哲学历史政治思辨也得到飞速发展,社会学也在这一阶段完成古典宏观理论的搭建。上面谈到的涂尔干、马克思、韦伯都从宏大的世界观出发解释这个物质世界和思维世界,阐述了各自对这个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存在的本质以及二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成为当时乃至今天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被称为社会学思想古典“三大家”,三者地位无可撼动。但是,学界又有声音说还有一个人可以并列这三个人在社会学地位,那就是奥格尔格·齐美尔。齐美尔究竟有什么样的学术魅力,值得后面一点点去挖掘和探索。这周最先开始解除了他有关宗教的议题,现如今尝试做一点阅读痕迹。

未读齐美尔时,曾听闻齐美尔学术观点是与韦伯同源相似的,可能因为他们国籍相同,也是同时代人物,并且两人还合作创办了德国社会学年鉴,所以觉得他们的学术大方向应该是一样的。读了之后,对这种观点保持怀疑,至少在宗教议题上,齐美尔并不像韦伯认为的那样宗教单纯作为一种价值工具手段搭建个人秩序和社会结构,他倾向于将宗教看成一种现实性存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对命运的态度和对社会周围人世的态度是宗教发生的范围领域。既然宗教发生是有区域范围的,那它发生作用的空间同艺术、思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世界一样也是有限的。应该承认宗教作为一种现实性存在,也要意识到宗教并不是涵盖所有人类生活的,它只是一种人类自发形成的宗教旨趣,同法律、道德一样是一种社会整合形式。从这里可以看到,齐美尔承认韦伯的宗教工具性,由肯定了涂尔干认为的宗教功能发挥是对群体、社会的整合。随后,齐美尔阐明宗教现实性的定义,即宗教是发生在人类社会具体日常当中的情感流动,对自然的震撼,对命运的因果律虔诚和对周围人世的依附与信仰都会刺激人类的宗教属性,真正的宗教力是内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宗教(教堂、教会、圣餐、节日、仪式)只不过是宗教的形式表现,形式上的宗教有可能会被其他范畴的诸如政治、经济、思辨世界消灭,但只要人类的精神情感不停止,那么由人情感流动产生的宗教性就永远不会灭绝,这里可以说又是齐美尔对马克思有关宗教终将走向灭亡的的观点反驳。

既然宗教情绪根源人的情感内在,那么宗教也就和其他现实性形式一样是对生命实质精神价值的控制。外在的质料唯物主义对内在的实质精神价值的挤压让生命对主体客体都产生了疑惑。

3.主客体分离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宗教有宗教情绪的内容本质和宗教相应的实体制度的形式之分,相对应这人类个体内在主体与外在客观物质和思维想象的外在客体。宗教伴随着人类整个情感历史,先后见证了古希腊时期对“存在”的思考、中世纪时期对“上帝”的信仰、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的回归这些不同的核心理念,再到十九世纪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个体外部的各种客体。后理性主义时代的我们已然还是我们,但我们自身之外的形式还是原先的那些形式吗,过去是信仰外在的指引,现在形式表现还是非实质价值的枷锁?我们自身的生命内在前进的动力和愿望是否可以冲破外在的形式枷锁实现主体的自由?等等这些主客体分离议题的思考是现代人追求意识清明的必然议题。对所有非自身旨趣动力的事物客体化分析,增加主体对世界理解的掌控感就已经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人类情感山的依附焦虑,但齐美尔进一步提出了,把主客体分离之后再建立一种模型,把本质价值的自己作为第三者去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主体的再客体化,增加反身性思考。

主客体分离的旨趣就是告诉个体应该回到实质价值自身,即生命内在是存在的最终动力。作为客体的外在物只是我们思考自然、命运和与他人关系的质料,并且这些质料也不可能是存粹意思上的质料,它一定会加入了主体的意识理解。这些质料作为装载实质价值理解的容器,表达生命内在的纷繁复杂的形式会因为理解推出更多的形式和形式原则,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的文化冲突: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历史久远的斗争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斗争不是充满生命的当代形式反对毫无生命的旧形式的斗争,而是生命反对本身形式和形式原则的斗争。
Posted: 2023-12-03 10:23 | [楼 主]
杨艳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23-03-07
最后登录:2024-06-04

 

齐美尔社会学生命观
(2023-12-3)
书目:《宗教社会学》《现代人与宗教》《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哲学的基本问题》《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在读)

在论述宗教的时候齐美尔区分了内容与形式、本质和表象,对自然、命运和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态度等范畴领域是个体极易产生宗教感情,流通在个体身上的情感是宗教存在的本源,生命内在的体验是各外咋形式手段的终极价值。就拿这一命题基础分析齐美尔的学术基调,值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体内在的情感是宗教范畴甚至其他范畴形式的根本动力;二是宗教是具有发生条件和有限范畴的一种现实性;三是生命内在价值之上。这三个方面分别对照了有关齐美尔的三个片段:一是生命超验的存在与生成,二是个体碎片化范畴,三是价值回归生命内在。

1.先验哲学:生命的存在与生成
学者刘小枫曾经评价“如果说韦伯是尼采的信徒,那么齐美尔就是叔本华的信徒”,韦伯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尼采强力意志的观点,主要研究主体外在客观事物对内在情感的控制,或个体间权力意志的运用和流通,而齐美尔则是主动担起叔本华之后对个体想象和内在生命体验价值的理论研究,关注内在意志对外在世界的理解和建构。在我们意识到某一个事物存在之前,这个事物就已经存在,关键就在于我们自身具有同一的属性。证明一个事物存在的最有力条件就是其存在,因为确定了这种存在之后也就确定了其他的存在,非此即彼是说明存在的最强公式。”我存在了就证明我存在了“,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中,齐美尔用很大的文墨阐述这句话背后的哲学问题:个体存在就是哲学的本质,生命内在是知识发生、情感生成、制度创建、关系连结的基础,“论哲学的本质”说明生命存在就是哲学的本质,“论存在和生成”说明了生命存在的前提基础和生命之超验是基于生命流动的现实性,“论主体和客体”,最后“论理想的要求”是对理想的生命存在进行确证,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之上还存在这一个生命理想国,在这样一个可以指导生命流动的理念世界,能够为现世的世俗提供指引和参考,初民时期这样的同一性代表就是上帝,是宗教先知,是能够指导达到彼岸理想国的代表。个体存在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但生命的流动、对事物的感知以及与其他生命的互动是基于生命的生成哲学——生命的超验。
2.个体碎片化范畴

此存在意味着彼存在,无数的彼与此的对立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范畴,有宗教世界的界定,就会有艺术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思辨世界和哲学世界,个体生命活动分散在各个范畴当中,被各种范畴的目标、活动和规则要求撕扯,成为片面的个体,个体生命本质上难道就是碎片化吗?我们在宗教世界被要求禁欲,在官能世界又期待我们尝试刺激,不同范畴之间的冲突如何撕扯生命?人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关注的能量分布不会总是平均的,所以时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场景中转换我们的活动表现,上一秒需要在学校扮演好学礼貌乖学生,下一秒可以在一个没有规则限制的竞技场释放自己的冷酷疏离。上一秒在教堂虔诚祈祷,下一秒又成为吃饱饭挣到钱举起屠宰的刀。这么多变的范畴活动,究竟哪一面才是生命的本质范畴?人是不是由这些范畴碎片组成的残破机器?齐美尔回答:不是,每个生命都是统一的,每个范畴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影响生命,但却不会让生命罢工,他们是一个系统,相互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就像我们十根手指能够保证不打架,身体的各个器官和谐共存。纵然唇齿有时会碰撞流血,但经过疗愈之后,他们依旧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我们生命的统一性是可以合理安排这些不同范畴的生命流动,就像现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个体专业化造成的个体片面化、碎片化结果,如果个体正确调试实现生命统一,那么个体就依然能够得到价值体验。但也需要承认劳动分工过程中对经济范畴的过度追求,个体被反复强调单一能力的发展,以个人专精专才提高某个范畴的质量和水平谋求这些范畴组成的社会可以达到文明这样的愿望在一定时期是可以看到社会表面的健康和文明浅显的进步,社会作为一种整合形式被高度重视和全面搭建,而忽视个体无数可能的发生,这样的生命异化不可能是生命发展和文明进程的最终阶段。艾里亚斯《文明的进程》描述文明发展到现代社会,是一种充满了形式和表面的阶段。生命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阶段,只要没有达到合乎生命目的的形式,那文明就不会停下继续探索的脚步。

3.生命观:内在价值至上

世间各主体天然存在差别和不平等是很多学者写作的背景讨论,差别的存在是主体间互相区别、交流、互动和相互调整的动力。韦伯根据差异原则提出的调整性关系,认为正是因为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人种、性别、性格、财富、文化、教育和权力地位的不平等创造了身份群体和特权垄断,但也正因为这种主体间的关系大部分是可以调整的,意味着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总是在努力促成关系调整的发生,让自己成为掌握权力的那一方。不平等议题在齐美尔这里也是一个很大的学术前提假设。他也承认世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每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经验体验和情感偏向,但他并不将任何带有评判色彩的语言去评价个体间不同的体验差异。无论是自由主义追求的权利公正还是社会主义倡导的平等公正,都是既定的形式价值追求。声讨个人自由发展或平等的实现的抽象口号以组织或党派为单位游走在具体人的面前,抽象淹没了具体,可生命就是具体的,现实的,如果成为了虚无缥缈的集体,那这样的集体和追求本质上讲也是没有价值意义的。

《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中,在搭建好生命具有超验性的原则基础后,齐美尔就论述了生命自身与环境、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的转向理念。具体的生命存在于不断流动的、现实的每一个片段和每一个状态,生命可以感知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搭建主体和客体的流通机制,主体可以内化外在事物,也可以将内在的东西客体化出自身。生命和死亡似乎是两个极端的事实,人们热衷于研究过程两端的面貌,却也容易忽略了两端中间积攒的无数个片段事实和现实体验,主体生命的过去不仅成为现代生命的原因,而且这个过去还在其内容的相对不变中,转化为现代生命。 在精神存在中,未来就是现实,一种单纯的愿望可以集中在遥远的,还没有生命的未来;但真正的意志却直接超越现代与未来的对立之外。 只是对于生命而言,时间才是现实的。 按照黑格尔的表述,任何一个某物都要有它的对立面,并且它交汇成为更高的综合。 死之所以让生命沉沦,似乎是为了让生命内容的永恒性释放出来。 当不朽性成为众多有深刻思想之人的渴望时,它的意义就是:自我能够彻底摆脱个别内容的偶然性。最后就说到了,无论是在生面前,还是死面前,又或者是生死之间,把握主体现实具体的体验就是个体坚持内在价值至上原则,就是坚持了个体原则。
Posted: 2024-01-18 15:51 | 1 楼
杨艳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23-03-07
最后登录:2024-06-04

 

社会学古典四大家的宗教观比较
(2023-12-23)
从涂尔干、马克思、韦伯一路看到齐美尔,宗教议题从未被忽略。或作为集体意识的产物,或是阶级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或是理性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段,又或是生命情感的一种现实性,宗教在不同学者严重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尝试以宗教为切点,简单梳理讨论四位学者对宗教的定义、作用与未来方向等方面的宗教讨论,以对社会学古典四大家宗教思想进行浅显比较。

一、涂尔干: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社会整合的一种社会团体形式

涂尔干到了晚年就将自己的研究议题重点放在了宗教上面,带领由他创制的法国社会学年鉴汇编了《乱伦禁忌及其起源》,集中讨论了婚姻制度中性关系的禁忌的源起,解释了这种塔布制度存在的历史演变。《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本长著,系统地阐述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不同社会结构下的不同宗教制度形式,最后还是从宗教中的个体与集体回到了个体与社会,回应了他对当时社会共同体团结和整合的学者关怀。所以,宗教和家庭、教育、分工一样,是一种能够创造集体情感和维护社会团结的社会团体形式。涂尔干认为每一个人都是道德的和社会的,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产生超脱个体本能的能量。现代社会个体原子化生活是个体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增强的结果,思考是个体突出的条件,但也使个体逐渐对社会和集体产生冷漠,逐渐与社会形成二元对立的局面。在家庭核心化、亲缘群体能够给予的物质和情感支持与社会连结越来越有限时,婚姻的不稳定性也在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危机或政治动荡不停,个体的孤独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长时间的教育预备年限给个体带来自主的清醒,也带走了个体对他人对社会的传统感情。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宗教和家庭、教育等社会体一样,对个体提供的集体情感支持作用都不可避免的减少,而具有相同职业情感、任务目标的职业行会共同体则会逐渐取代宗教,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形式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

二、马克思:终将消失在共产主义大地的一种阶级产物

马克思作为坚定的物质唯物主义领袖,其宗教观是很鲜明的,马克思认为宗教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层面的上层建筑,带有阶级属性的,宗教关系也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在特定历史情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一种制度表现形式。对自我力量的盲目自信和对外在绝对精神的忠诚都唯心主义的,都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产物。宗教所要求的禁欲、忠诚、服从都是阶级关系压迫的另一种延伸,同样是不平等、不公正的。所以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宗教只会是一种历史性的经济和阶级产物,在经济高度发展、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当中,作为控制人思想和行为的宗教制度会随着其他带有压迫、剥削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消失,人类才会真正进入一种每个个体独立自由发展的自由世界。

三、韦伯:作为理性时代的一种工具

韦伯认为宗教起源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或恐惧,这种未知力量与人类产生联结的原始表现是如波澜的山川海啸壮阔的图景成就或破坏人类生产给人类生活巨大震惊的灾难、惩罚等。原初的人们在面对自己所处的空间和进行的动态的生活为何存在有太多的不解和困惑,认为自身所处的日常世界有一种超自然力量可以对自己进行安排。这种超自然力存在的正当性来源主要有:习俗惯例、陌生人/超人魅力和集体大多数同意的规则契约。

习俗是过去生活的人长年生产生活留给后代的有效经验总结,长者岁月的智慧和历史的熟知引领着懵懂的后辈,后辈也将这种崇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家族文化和氏族信仰。动物有时候也会展示出非凡的智慧,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指导,从而也产生动物崇拜。很难区分动物崇拜和祖先崇拜谁先谁后,但二者的本质存在基础都是作为一种早期人类对未知力量和行动指导的慰藉。即使这些力量完成定型成为具象的宗教之后,人们对这些超验力量保持崇敬也是基于这些超验力量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如在世俗社会给某一个神立雕塑达到日常生活的尊敬和祭神仪式以求神佑或避免神怒,但也会出现一些神不佑或神怒的现象,人们有可能会鞭打神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据此,宗教工具性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宗教作为一种工具,便会和技术产生联系,而技术作为人们为达到某一个预定好的任务目标的手段,就失去了至高无上和无条件压迫人性的绝对统治。作为个体或单位群体内的愿望祈求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宗教如果已经成为个体欲望意识觉醒以后的理性工具,那么人对单一宗教的忠诚程度也会大大减弱,甚至会出现人们要从众多宗教工具中挑选对自己有利的一种来满足自己的目标需要。

纵观来说,韦伯所建立的世界著宗教体系对比研究文本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把东方的中国儒家、印度佛教、东方的古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其他新教分别进行论述,当中就充满了韦伯有关权力、主体行动、社会结构秩序观点的讨论,并且最后落到这些不同的宗教与现代资本主义产生条件的关系研究上。所以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推测出韦伯对宗教未来的预测:既然合适的宗教可以作为一种促进资本主义发生的工具,那么在由理性主义主导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合适的宗教是否也可以作为个体或者群体价值目标或理想追求的一种理性工具?

四、齐美尔:宗教作为一种现实性形式

未读齐美尔时,曾听闻齐美尔学术观点是与韦伯同源相似的,可能因为他们国籍相同,也是同时代人物,并且两人还合作创办了德国社会学年鉴,所以觉得他们的学术大方向应该是一样的。读了之后,对这种观点保持怀疑,至少在宗教议题上,齐美尔并不像韦伯认为的那样宗教单纯作为一种价值工具手段搭建个人秩序和社会结构,他倾向于将宗教看成一种现实性存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对命运的态度和对社会周围人世的态度是宗教发生的范围领域。既然宗教发生是有区域范围的,那它发生作用的空间同艺术、思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世界一样也是有限的。齐美尔认为我们应该承认宗教作为一种现实性存在,也要意识到宗教并不是涵盖所有人类生活的,它只是一种人类自发形成的宗教旨趣,同法律、道德一样是一种社会整合形式。从这里可以看到,齐美尔承认韦伯的宗教工具性,由肯定了涂尔干认为的宗教功能发挥是对群体、社会的整合。随后,齐美尔阐明宗教现实性的定义,即宗教是发生在人类社会具体日常当中的情感流动,对自然的震撼,对命运的因果律虔诚和对周围人世的依附与信仰都会刺激人类的宗教属性,真正的宗教力是内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宗教(教堂、教会、圣餐、节日、仪式)只不过是宗教的形式表现,形式上的宗教有可能会被其他范畴的诸如政治、经济、思辨世界消灭,但只要人类的精神情感不停止,那么由人情感流动产生的宗教性就永远不会灭绝,这里可以说又是齐美尔对马克思有关宗教终将走向灭亡的的观点反驳。
Posted: 2024-01-18 15:53 | 2 楼
杨艳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23-03-07
最后登录:2024-06-04

 

齐美尔:碎片化的现代生活风格
(2024-1-17)
一、劳动分工产生的个人碎片化

每个人的存在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个体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并不需要考虑除自己之外的身体接触和情感分配,只需要照顾自己生命的那一部分价值感受,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是完整的个体,但在劳动分工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流打破作为完整统一个人的平静。每个个体需要将自己身上的某种劳动、情感、特长、价值拿出来一部分同其他个体进行交换,从自身分离出去的那一份个性用于集体所认可的、能促进社会功能发展建设当中,个性也逐渐演变普遍化、一致化,最终成为所有个体共有的客观文化。劳动分工作为推动个体走出自身狭隘的圈子的主要动力,为社会的形成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提供不竭的动力。劳动分工之下的个人不可能继续绝对的属于自己,而是在无数的相对性碎片中平凑成了完整的自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评价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能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在二者之间在有限时间和有限事件当中的片段接触,对这个人的了解和认识也是碎片化的。纵向看来,时间的流动性规定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自出生的起点到死亡的终点之间还有很长一段充满无限的可能和生命体验,这些可能和生命体验自身的历程规律组成并充盈了整个生命历程。横向看来,每个人都有一种超越自身的倾向和能力,可以游走在不同的空间和生活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个人选择和社会需要面前,一个人可以同时是父亲、医生、丈夫、志愿者的角色,在家庭、职业、社会不同范畴中都能存在。个体生命本身的自我超越性在现代劳动分工推动下更是显示出更为频繁和激烈的个人分化,每个人都不可能绝对待在主观个人世界,而是需要将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拿出来,作为自己存在和社会发展的材料和工具创造一种普遍适用的、客观的文化。如此看来,现代社会的个人生活具有强烈的碎片化特征。

二、众多生命碎片创造的客观文化

每个人都从自己身上抽取一些个性作为共同体和社会发展材料,共同体和社会就是依靠对这些无数的个性识别和加工发展自己的功能,让众多社会联合体成为可能。原先作为每一个个体独有的那些特征在与其他个体特征接触中参差不齐逐渐演变成化众为一,成为可以回应不同个体需求的、普遍的客观工具。生活中一切具有普遍和统一特征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都有个体碎片化促进形成的客观文化的产物。公路的诞生,是众多个体对空间距离、出行安全和便捷程度等要素的考量达成一致之后选取大家一致同意的路径选择。乡村位置建设,城市布局安排等等众多实体建筑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规划性和统一性体现了集体公共生活的秩序性倾向,反映了物质客观文化的快速发展。非物质但同样具有普遍统一特征的道德、法律、习俗、规则、制度也是客观文化发展的产物。在精神领域的客观文化除了能够增加个体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之外,更多的是增强个体之间、共同体内部的团结。具有相似或相同文化背景的对象给人一种熟悉感和安全感,这也是在个体从自身完整中分离某一个性之后发现同伴产生共鸣的慰藉,能够提升个体之间的信任,并对自身个性化的输出提供更多鼓励和支持。个体外化的个性碎片最终会凝聚成新的价值联合体并反过来对个体进行约束和索求。这也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法律、习俗、规则、制度来自于众多个人精神意志但最终又控制着并防止个人脱离客观的共同体文化约束,维持整个社会有规律、有秩序的运转。在劳动分工催生的客观文化在选择普遍和统一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放弃了一些其他的可能性。修建了人人共行的宽敞公路意味着放弃了那些蜿蜒曲折、鲜少人知的其他到了方向的风景。选择了在这个共同体的道德习俗文化和法律制度,也意味着排斥了其他共同体文化生命体验的可能。从充满个性的生命个体分离出来的要素构建了完整的功能社会,创造越来越多形式的客观文化。

三、作为夷平客观文化差异工具的货币

但不管怎样,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差异现实,差别既是个体生成和存在的证明,也是个体之间内在外延的区分。我们所承认的那种统一的逻辑意义的普遍性始终是与社会实践意义的普遍性存在张力,要将个体属性转变为客观事社会属性并将众多差异的生命碎片连接在一起并不是那么简单。差异现实是促进交换的主要动力,一方想要另一方手上的东西时,就有可能会用对方也想要的东西兑换。这种兑换一经发生,就必然产生牺牲机制,既双方都是以放弃自己手上的物品为代价换取对方手上的物品,但如何衡量两边之间物品的价值差异和牺牲程度才能做到让双方都满意呢?齐美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一个人拥有物品B,想要得到物品A,另一个人拥有物品A但想要得到物品B,但是双方都不能确定对方手中的价值能否弥补自己手上的价值。于是引入了一个新的、双方都能接受的物品C,以一定的规则标准和限定条件让C既能兑换A 又能兑换B,C就作为A和B中介桥梁完成整个交换过程。由于C这样能够克服物品A和物品B无限差异的强大功能,C在交换社会场合中逐渐发展成为能够兑换所有的伟大工具。现实生活中,货币就是扮演者C这样的角色。货币是人类历史客观文化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够转换一切价值的工具,只要在有交换发生的社会,货币就可以将需要交换的东西来连接起来,成为能够衡量价值的可以买卖的商品。齐美尔一直将货币看作是人类到达最终价值目的的客观手段和工具,金钱成为连接主体起点和客体目标终点的桥梁。恰恰由于货币自身的那种客观性让它能够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角落,交换机制下的货币可以变成任何物品价值,可以承载任何一个物品价值内容,但在交换机制之外的金钱和货币又什么都不是。非人格性的金钱货币既是充盈的,又是空洞无物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并非生命刺激绝对的量,正如我们的满足和匮乏的整体水平并非在何种高度和深度,甚至于我们看到到客体差异和交换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我是否拥有某一客体,而是在于他人拥有了它,我也想要拥有它的这种冲动。这个客体越是独立的存在越是吸引人想要侵略和拥有,越是被人侵略和拥有之后就越是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追捧和所求,就像一朵玫瑰继续生活在自我欢愉的美丽中,以漠然的态度对抗所有变迁更令人欢欣向往。货币提供了一种我们可以拥有我们外在之外的任何事物,甚至包括我们自身的自由。人类从早期的对土地的依附到人的依附再到对货币的依附,掌控依附主权的对象越来越灵活、客观,特别是现代生活当中人可以通过依附货币这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体所想要的东西,包括物质享受、生命体验、情感积累、社会身份、场合权利等等。客观文化越是发达的现代社会,货币就越是发挥将不同事物价值平均化的作用。

四、生命价值回归:现代生活风格的反思

个体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化是统一进行的。个体无论是在纵向上的生命历程片段还是横向上的经验体会积累都会让个体发生生命质上的改变。生物学上的男女性别分化就反映了个体分化的不同过程,并且这种分化会进一步影响社会意义上的群体方向特征。每个个体都有向内的自我保存的倾向和向外的寻求新奇刺激体验的倾向。前者保证个体独立存在的可能,表现出对外界的冷漠和疏离,特别是在现代大都市人口密集交往活动频繁的生活当中向内得自我保存是恢复个体生命能量的重要保护机制,不然个体就会一直陷入交际、热闹和混乱的疲惫当中;后者则推动个体走出主观世界和个体圈子,体验丰富多样的经历,积累无数的生命现实片段,形成个体对自身、对周围世界的存在的理解。生命中的二元对立性既是个体整体统一的条件,也是催发自我分裂悲剧的起源。无论是哪种倾向的生命活动也都逃不开行动的价值目标定位和追求。生命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沦为交换的对象,可以被衡量,但是生命本身的内在和价值定位不是简单就能划定的,冷漠的货币也只能作为客观文化互动的手段工具,终究是无法回应关乎生命议题的价值裁判。这就是生命价值的回归议题,也是齐美尔有别于其他学者的另一真切人文关怀。每个单一个体存在的自我超越特性是个体感知外在客观世界的重要前提,但终极的生命意义在于内在情感直观的现实性获得,是每一段既具体又统一于生命本质的主体回归。
Posted: 2024-01-18 15:59 | 3 楼
杨艳吉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0
威望: 30 点
金钱: 300 RMB
注册时间:2023-03-07
最后登录:2024-06-04

 

分类作为一种学术论述工具在不同学者间的呈现

差别又称差异,哲学意义上是指事物相互区别或自身区别的范畴,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都普遍存在。自然界的差别主要是由宇宙物质在一定的生化条件下演变形成,具有自身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差别命题主要是指在人类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物质创造与精神选择的结果,差别来自人们的“分类意识”。在我们接触的诸社会学经典作家中都涉及了人类社会中的“差别”“分类”命题,今天学生将以此为线索,简单梳理讨论“分类”命题下的学者群像,分别探讨各学者对这一命题的观点。
1.马克思有关“异化”与阶级结构理论
马克思毕生大部分心血都投入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当中,希望可以通过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进而推动实现共产主义伟大蓝图。马克思在梳理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学时几次都谈到了“异化”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结合前面学者理论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该理论创建历史唯物主义,更是在《资本论》中发展成熟,作为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有效武器。“异化”概念下的人不再是人的类属,而是变成了机器的范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揭露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劳动产品商业化和劳动力商业化之后人对客体对象的丧失和被客体对象控制、奴役的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把人与“类存在”分离开来,让人成为孤立又冷漠的劳动机器,最终会越来越与现实分离,越来越与自身本质分离。一类人对一类人的支配往往就是先从对其进行分类、控制开始的,是阶级分化的重要表现,马克思在回答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时并没有把收入作为绝对的标准,强调阶级是一种由个体之间关系所构成的群体,这种关系指的是生产方式中个体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关系,以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基础形成的各种的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不同的阶级结构,形成了社会的本质。资产阶级也不是天生就被类分为资产阶级,而是在资本家被迫与另一个阶级进行斗争时才成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类命题是相互实现的,是一种阶级工具。
2.涂尔干的原始分类命题与社会秩序
谈分类时讲到涂尔干,那必然是那本专著《原始分类》。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里涂尔干强调在对社会事实研究是要警惕先入为主带入个人主观评判,主张从事物最原始形态中发现、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谈到分类,涂尔干先是反思人们为什么要分类?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此,涂尔干连同莫斯考察了澳洲的土著族群及古代中国人的分类体系,尤其是由图腾等呈现的原始分类模式,指出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和社会之起源。涂尔干研究分类命题的最终指向是探讨分类对维护社会团结和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从最初的分类形式开始,个体就是在有意识地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按照不同的范围、属性、特征、功能、目标等标准安排事物,保证不同事物之间的秩序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维持社会的总体团结目标。
3.韦伯的身份秩序
最能体现韦伯有关分类命题主要是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分类、尤其是身份制度的讨论。承认自己属于某一类群体,就相当于将自己划归为该类群体价值规范内,自我类属既是个体识别相同身份并组成共同体的过程,也是共同体确定、维护和扩张成员数量与价值范围的方式。以某种共同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体会通过成员日常的行为、语言、文本、思想和情感表现来确认群体类属,宗教共同体就是典型的需要通过信教徒的虔诚祈祷、援引教主圣言或圣经,特别是我们所熟识的那种圣餐仪式,同食活动意味着成员间有着类似血缘共同体那样的兄弟联系,节日庆典也是唤起人们心中共同情感的有效工具。
自我类属之后,同类个体意味着被接纳,而非本类的客体则会被排斥。在被接纳的整个身份识别系统中,具体化、日常化、条目化能让身份界限更加清晰,这与韦伯在论述非理性支配结构向理性支配结构转变时出现官僚制度和科层管理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都是需要严格的日常规则约束个体行为活动。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法国乡绅骑士、日本武士、中国旧时的绅士等等这样的文化价值共同体就是一种主要依靠日常行为约束与社会文化声望积累与延续保持的身份制度,虽受制与所在身份共同体,但又绝不能忽视个体在这中身份共同体制度下收到的特权和保护。小规模群体间提供的便利已然不论,继续延伸形成阶层固化和阶级差异甚至在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保护和冲突都会因为这样一种关系调整与识别制度而客观存在。
4.西美尔的个体生命差异观
相较于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对分类的原因、功能和结果明显趋向性讨论,西美尔似乎是比较隐秘地表明了他对分类命题的乐观态度。在《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一书中他提出生命本质上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一种能够超越自身范畴的倾向,社会的存在也会因为这种超越性有更多现实可能性,在最为著名的《货币哲学》一书中也表明了他对货币夷平一切事物的价值差异的担忧。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充当一种可以购买一切的工具时忽略的所有现实性差异,表面上虽然实现了机会平等,实际上抹杀了诸多现实可能的形式,就像他有一篇短文的“玫瑰:一种社会学假设”一样,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言的分类命题也只不过是讨论某一事物的某种现实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下体现的不同内容代表了个体生命差异的本质,我们应该接受这种不平等,而不是任由消除个性差别地工具抹除可能的现实性。
Posted: 2024-04-02 20:30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7590(s) query 5, Time now is:09-17 09:3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