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东玥读书报告(更新至4.11)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东玥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2-05-28

 李东玥读书报告(更新至4.11)

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
一、精英诞生前
布迪厄从结构主义和构成主义视角分析了法国的学业分类体系和教育系统(这是获得文化资本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在各种学业分类形式下,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鄙视链,如哲学最优,法语次之,地理学最下。社会地位和文化资本相对优越的学生越具有学业特权,特别是家庭对其造成的耳濡目染。一般这种学生不论是学业素质还是道德水平较高,可以随意选择哲学这类“智者的学科”。这是文化继承的结果(文化继承性导致特权永久化),教育资源在不同阶级中确实分配不均。作者指出这种体系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学生和老师从主观、客观进行建构,无意识地实现并维护这种不平等。
学校似乎拥有极大的权力,首先学业分类类似于社会分类,老师给予学生各种评价,主要是形容词一类的评价,推动了一种差异体系的建立。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评价往往与学生个人的体貌特征、家庭出身有关,老师或者同辈群体的评判成为一种权力。每个学生客观地处于其自己的位置上,“该位置是由其德行在等级化了的品行空间中所占位置决定的”。其次,学校迫使学生将分类学应用于对专业、课程的选择中,由此来支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学业称号联系着职业称号,职业称号与能力并不对等,职业称号的数量越多,预期收益可能越大。语言不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成为教育权威。
教育行动具有双重专断性:权力专断和文化专断,权力专断不断扩大,会带来文化专断的扩大。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教育权威多采用温和的方式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社会面对这种教育系统更多的是认同和固化。
二、精英的诞生
以考试为主要代表的淘汰机制是教育系统运行与阶级关系再生产的有利场所。各种统计数据表明,招生民主化并没有带来下层阶级被淘汰的比例变化。社会优势与教育优势互相转化,中下层阶级的子女被淘汰至中下等级的学校和专业。精英学校、实验班的出现扩大了学生的原始差异,在其中就读的学生同质性很强。学校的标签成为一种象征资本,这种象征资本在社会上的意义很大,渗透到日常行为方式的言谈举止中,群体的边界明显,排他性很强,最后形成群体精神,培养出学生们之间的反应性默契。这就是精英的产生。
这种差异意识迫使精英在生活实践中强化这种差异,如参加各种考试,获得很高的成绩加深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分裂;获得更多荣誉称号实现并维护自身的“神化”;学习一些生活中运用的少的知识(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成为画家,条件一般的学生学习地质学)等。这些行为内化为习性,这种习性的持久程度是衡量教育工作者生产能力的一大标准,经过长期灌输,文化专断的原则以习性的方式被整个社会内化——习性的强化建立了对社会合法的划分方式。
把一系列高等教育机构看做一个场域,这个场域内部存在着差异化,差异主要由学校的社会声誉及竞争所需的学业资本的大小决定的。高等教育机构场域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1.高等-普通;2.高等之间。学生的分数分布结构对应着家庭职业,对应着这种职业在社会空间中的分布结构。教学机构产生的社会差异是以预先存在的社会差异为依据的,与社会权力场域对应,二者相互依赖。
三、精英的再生产
社会等级造成了学校等级,学校成为社会等级再生产合法化的有利荫蔽;社会不平等造成了学校不平等,从而带来更为刻板的阶级结构。
权力场域的竞争目的在于获得最大限度的决定权,在支配性霸权原则的支持下实现着霸权的分工,影响因素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同家族、团体有各自的再生产策略,根据自身的资本结构,各种策略相互联系,为再生产提供协调。
作为家族群体,每个成员的价值都取决于所有群体成员之间的实际连带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业资本时也利用其他成员的社会文化资本。这种带有学业成分色彩的再生产方式服务于整个家族的再生产。家族具有整体性,且以经济资本为主,早期的家族为了不断巩固经济资本,多采用内婚制的婚姻策略。
社会上各种企业老板的文凭越来越高,企业中的学业资本不断突出,学业称号已经是进入权力场的必要条件。“精英”成为一种人格化的标志,一方面是职务的功能性,职务严格的技术所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象征行为,不仅为特殊类别的资本提供市场,也实现着资本持有者的霸权合法化。精英群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游刃有余,普通群体只能努力实现一般化的人生水平。教育系统的再生产也伴随着阶级的再生产。
随着权力场不断发展进化,精英不仅仅满足于对经济权力场的霸权,还企图操纵国家来实现霸权。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人生七年》在一定程度上深刻揭示了教育系统的现状。拍摄者在资本主义典型发展的英国随机抽取了不同阶级的7岁孩子,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想法。此后每隔7年,拍摄团队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一直到孩子的中老年,记录了每个孩子人生阶段的重要事迹。通过此篇可以完整观察不同阶级孩子的人生历程。出身上层社会的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并顺利实现,生活按部就班,稳定在上层阶级中。出身中下层的社会的孩子长大后像父母一样,从事着普通的劳动行业,基本没有实现大幅度的阶级跨越。但也有例外,有出身农村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学成为科研工作者移民美国,是全片近10个孩子中唯一实现阶级流动的人。不仅仅是社会阶级的二元对立,而且与之伴随的是教育资源的对立,从而影响了社会阶级的再生产。与布迪厄的理论分析如出一辙。虽然各种资料描述的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但是如今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也面临着同样的严峻事实。家庭的教育与人生早期的经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高考的结果及人生发展。布迪厄认为遏制这种不平等的恶性循环在于改革教育体系,“因材施教”,调和一些先赋性因素,“以文化不平等社会学为基础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教育和文化面前的不平等”。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教育系统和教师队伍的改革,从宏观到微观,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实现教育平等”不仅仅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有考试资格,还意味着获得平等教育资源等各方各面,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应该较难实现,在实现平等的过程中必然要牺牲掉一部分群体的利益,相关领域也要同步改革,涉及到多方利益协调和多种配套措施,将是任重而道远。








布迪厄的社会关怀
一、关于信息媒体
布迪厄将电视视作一种象征暴力,认为它是施行者与承受者合谋,默契地施加暴力,通常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施加或是承受。所有的电视受众都是这种暴力的承受者。这种暴力是具有政治性的,上电视节目,出现在公众媒体上,意味着自主权的丧失:由于种种限制条件导致人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表达。
作为媒体人,记者时常带有特殊的“眼镜”,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倾向于追求轰动的、耸人听闻的事件。“看见某些东西的同时又对某些东西视而不见”。在实际报道中又对事件采用夸大戏剧性、悲剧性等手段进行渲染,使媒体更加具有感召力,从而具有动员作用,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造成政治危害,造成严重后果。
有学者提出了“收视率心理”这一概念,认为媒体人受到收视率的制约,更加关心经济效益,缺乏作为一个媒体人应有的职业操守。收视率给媒体行业带来了紧急性的压力,记者们在内容上争夺独家新闻,在时间上抢先报道。在这样的快速思维下,作为读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没有太多思考的空间,只是表面上的交流。电视等媒体给我们提供的是事先已经消化过的文化食粮,预先已形成的思想,整个信息的循环和流通渠道是封闭的。
布迪厄将媒体行业看做一个场:新闻场,它有无形的结构和影响。新闻场中有由收视率裁决胜负的斗争。媒体一方面迎合观众趣味,提供粗俗产品;另一方面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没有政治后果的事件上去,并将这些问题悲剧化,从中吸取教训或将它们改造成“社会问题”。在一个场中,关键的是相对实力。新闻场中的人们为了获得相对实力互相追逐,彼此较量,最直接的就是争夺收视率。
布迪厄看到了新闻媒体行业的问题,但是很明显,社会上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大范围的关注。所以首先,他呼吁学者们与传媒走向联合,学者们敢于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其次提高民众教育水平,提高新闻场入场权。

二、抗议新自由主义
布迪厄认为新自由主义是达尔文主义,是国家种族主义,在社会上造成了仇外心理和帝国主义心理。国家退出或正在退出一些曾经属于它负责的社会生活领域,社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布迪厄希望学者们在公共生活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人们慢慢接受了一种复辟,回到“野蛮无耻但理性化的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全球化不是均匀一致化,而是一小部分统治性国家扩大对所有民族国家金融市场的控制,大大削减了其独立性。针对这个问题布迪厄认为应该发明一种新的国际主义:主要由工会组织负责,不仅发动民众,还要建立超国族的社会欧洲的参与形式。

三、同一个欧洲,同一个世界
不仅仅是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文化都面临危机。首先文化的独立受到威胁。在商业逻辑入侵的新闻场中,媒体人注重短期效益,文化呈现出同质化、一致化的倾向。其次霸权色彩的国际主义盛行,如将美国的利益和传统普世化。最后,各国独立性受到威胁,世界经济场的整合趋向于削弱地区 或国族的权力。
针对这种现状,布迪厄呼吁一种社会批判运动。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文化资本分配不均,这就需要发挥学者们的作用,以集体工作的形式,对所有利用知识权威的名义滥用权力进行批判,培养公民正确的国际主义思维,建立统一的欧洲工会联盟,推进民主化进程。




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
吉登斯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马克思的观点,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以欧洲国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历史分成了传统国家(阶级分化的社会)和现代社会(民族-国家)两个阶段,将军事力量作为塑造现代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基本的见解:1.传统国家的本质特征是裂变性,“有边陲而无国界”,这个阶段政府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统治。2.绝对主义国家是传统社会向民族-国家的过渡。3.在民族-国家中,①城乡关系消解,高度密集的行政等级诞生;②多元政治,反思性监控的扩展使得行政能力集中;③民族-国家在全球的扩展带来了了国际关系,反过来,国际关系又推动了其扩展;④垄断暴力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绥靖政策”。4.军事工业化构建了民族-国家的基本轮廓,创造了世界军事秩序。5.“制度丛结”:高度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工业生产巩固了统治者对暴力工具的集中化控制。吉登斯对国家这一概念的定义与韦伯类似,他认为,国家是对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的各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

一、传统国家
(一)领土权
传统国家基本没有清晰的国界,呈现出典型的“有边陲而无国界”的特点,国界的划定以自然环境因素为主,人为因素较少。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传统社会的防御边界与主权边界不等同。
(二)经济发展
经济和政治明显区分。
(三)政治统治
官僚制作为一种职业,与个人权利相结合。分配官职这种受俸形式使国家行政管理与阶级特权相结合,呈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国家体系的整合靠的是统治者和国家机构的上层精英对统治阶级的其他成员和行政官员行使意识形态霸权。
监控与行政力量  书写具有固定性的特点,成为行政记录的手段。一方面对信息进行整编,扩大国家机器对物体和个人行政控制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成文的法律阐明行为准则。
(四)军事力量
组织军队的方式及相对滞后的运输和传播手段影响垄断暴力工具的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在农村长期存在着频繁的暴力争端,但是国家并不采取积极的遏制措施,是基于农村的暴力并不影响征税和国家秩序的出发点。
(五)小结
传统社会中的国家体系是非现代的:
1.地方化的部落文化体系:狩猎采集、定居农业
2.城邦体系:相互斗争、长期对抗
3.封建国家体系
4.大型帝国形态占据主导地位,边陲地带是一些小国或部落文化栖居地。
二、绝对主义国家【封建社会】
(一)领土权
边陲向国界转变:配置(合作式政治决策)、定界、勘界、管理。
国家之间相互承认对方拥有合法的自主性领土,也就是国家彼此承认主权,这种自主性领土有日益整合的趋势。国家之间的边界逐渐明确,自然边陲与海上力量的扩张使地方性知识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
(二)经济发展
土地和产品商品化与绝对主义国家经济的典型特征:
1.受到保障的、中央集权的法律秩序的产生。如罗马法,城市法,一方面维护商业契约,另一方面保证普遍化的社会惩戒的实施。
2.国家权力所调控和认可的货币制度的发展,促进了普遍化的货币经济,如世界货币、信贷货币、延期支付。
3.中央集权的税制的形成,与国家监控相配合。阶级关系靠的是“单调的经济强制”和劳动管理的监督技巧共同作用。
(三)政治统治
1.行政力量的集中和扩张:君主与官员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新的法律机构的发展:①普遍化的法规日益增多;②法律观念萌芽;③法律内容的变化:涉及到私有财产方面;④法律制裁方式的变化:a监禁;b国家控制的制裁机构取代地方性社区制裁。
3.财政管理模式的交替运用,特别是税收模式。
(四)军事力量
绝对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模式,战争促进了地域上的联合:
1.武器装备的一系列技术改进,改变了传统地面作战的方式,如铁蹬、英式长矛、强弓。
2.武装力量中产生了高度集中的行政力量。
3.欧洲海军力量领先全球。
(五)小结
绝对主义国家属于传统国家,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特征。作者将封建国家划分了两种类型:一类是利用新教条及外交和战争而得以扩张的国家,一类是丧失大片领土或彻底分裂的国家。
三、民族-国家
(一)一些概念的区分
民族: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有来自国内、国外的反思性监控的国家机构。
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的现象,个人在心理上从属于那些强调政治秩序中人们的共同性的符号和信仰。
民族一定会带来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不一定会导致民族的形成。
民族-国家:拥有边界的权力集装器,存在于由其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是实现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对已划定边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统治依靠法律以及对内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企业模式,牵涉到商品生产(1.商品化过程受到不同阶段社会条件的制约;2.产品商品化必然带来劳动力商品化。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相互联系)。核心是金融核算组织,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社会秩序。
工业主义:机械化的技术和工厂生产。具有的特征:1.在生产或商品流通过程中运用无生命的物质能源;2.生产及其他经济过程机械化,劳动者的角色是管理性的;3.工厂集中化:形成统一的生产组合。
资本主义早于工业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工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工业化社会又是民族-国家,基本与民族-国家同时出现。具有的特征:1.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形态,是所有社会成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2.分立的经济领域造成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分立,政府与市场成为调控经济的“两只手”;3.政治和经济分离的前提是生产工具的私有化;4.国家的自主性受到资本积累的制约,国家只能间接控制;5.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社会同义。
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高度结合才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
(二)经济发展
劳动力商品化是民族-国家经济的典型特征。
吉登斯与沃勒斯坦世界经济体系的观点一致,强调国家与经济制度的分离,这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前提。
(三)政治统治
1.主权与公民权
在现代国家中,监控的扩展弱化了国家对暴力手段的依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产生了多元政治。作者认为多元政治与民主相同,与林德布罗姆的观点一致,民族-国家与多元政治之间存在互生关系。
国家的发展与话语方式的形成相融合,话语方式建构性地塑造了国家权力。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因素:1.对“政治”的界定:原则上允许国家干预或控制的领域;2.对符合“普遍利益”的界定:目的是反对偏向个别群体或阶级等少部分人的利益;3.“历史性”与实际的社会变迁趋势的结合:对过去进行文牍化的解释为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2.两种重要的行政力量
A通讯与信息存储
①运输的机械化(从公路到铁路)、电子媒体的发明导致通讯与运输的分离。
②印刷的发明推动了“文本的交换”,大量出于行政目的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涌现。如统计收集“官方统计数据”:财政、税收、人口。
B内部绥靖
监控通过信息的存储和控制来动员行政力量,包括对治安、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监控。惩罚性的暴力形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渗透性使用行政力量的手段。
(四)军事力量
在民族-国家中,资本主义发展与军事工业化密切联系。两次世界大战对民族-国家的内部构成造成了深远影响,塑造了欧洲的国家体系。
在大战前,欧洲长期保持着和平的社会环境。虽然和平,但是国家的军事力量是不断提高的。呈现出军事工业化的特征:1.工业生产技术应用于武器系统、军事运输与通讯方式的改进;2.军事与政治力量分离,军事职业化:普遍兵役制和军官团的重组;3.放弃战争的展示性与仪式性:放弃色彩鲜艳的制服,采用迷彩战斗服;4.从有限战争演变为总体战争:海陆空协同作战。
一战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科技成为工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二战中武器系统具有了整体性,逐渐成为一种监控手段。
(五)小结
在当前的世界体系中,民族-国家成为最具普遍性的形式,这种普遍性主要表现为:1.工业力量与军事力量的结合;2.国家行政力量集聚膨胀,集中配置性资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由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扩展,出现了主权“消失”的情况。均势,不仅仅是理论学说,还成为了一种政治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成为了社会行动的主要环境。由现代性伴生的城市化造成了域化和隔离,域化的主要形式有:民族-国家自身的域化分布,包括经济上的核心-边陲分布,政治上,国内不同权力集团的划分,国际上全球性国家板块中不同权力中心的划分;工业在国内和国际范围的域化分布;人口与人工环境的域化分布。
随着监控和暴力手段的过分集中,作者对现代性带来的极权主义表示深切的担忧。极权主义是弗雷德里希首次提出的,用来指一种统治类型:权力高度集中,独裁者极力巩固意识形态,甚至为了压制歧见采取恐怖手段对他人进行全面迫害。斯大林当权时期的苏联、希特勒当权时期的德国、墨索里尼当权时期的意大利,都是极权主义的典型例子。极权主义的特点有:1.监控集中化(a信息编码,人口活动文档化;b秘密警察网络对社会行动的监视);2.道德整体主义;3.恐怖主义(警察权力最大化);4.领袖人物得到群众支持,占据显要地位。



10.23-12.7
【书单】《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现代性的诊断》
《宗教社会学》
《桥与门》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历史哲学问题》

    齐美尔是社会动力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学的主题是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既发生在个体内部,也发生在团体之间。社会化的内容是由于本能欲望,人们对他人施加影响或接受他人的影响(即相互影响的过程)。虽然社会化有多种形式,但必须有确定的内容。研究方法类似于归纳法。

一、社会化的单位:群体
(一)群体的量的确定性
作者认为群体之间是难以区分明显的界限的,他称之为“无把握性”。传统的区分手段是以量作为衡量群体大小的标尺。这种量的确定性会给群体带来双重意义,一方面是消极的意义,数量无法体现群体的全部形式结构及本质;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意义,可以促进新形式结构的产生。有些群体会限制成员规模,这是出于维护群体统一性及约束群体成员的目的。就约束群体成员来讲,限制成员规模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激进主义和羊群效应,个人的行为举止与行动方式受到量的影响,甚至是由量决定的(作者回顾了从原始社会的习俗到现代社会的法的发展过程)。有些群体倾向于设置机构,扩大群体规模,这样做是出于减少“威胁生存的竞争者”的目的。在现实情况中,良性运转的群体内部总是保持着恰当的比例关系,齐美尔关注比例关系的社会学意义,这种比例关系深深影响着群体的内部结构,内部关系等。
从数量的不确定性到数量的相对确定,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过程,作者列举了几个案例:
1.数字作为群体划分原则发挥作用。这种观点借助于解剖学的知识。是指依据数字设定群体内的若干部分,把它们作为相对的统一体来对待,类似于“有机社会”。
2.利用数字从整个群体中划分出单一的、进行领导的人员。
3.数量的确定性作为组织形式。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历史上群体利用数量原则取代氏族原则。作者指出这种方式容易忽视个体的特殊性。
4.现代社交意义上的“社会”表示的数量的确定性。“社会”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①松懈的集体性,或者说一个宽泛的空间;②小群体存在相互交换。例如现代聚会请客人数决定了聚会的类型和内容,人们在一个确定的场所进行聚会活动,在西方很多聚会有跳舞的环节,现代人喜欢交换舞伴,交换的是舞蹈气质。

“一”总是意味着孤独,一夫一妻制为人们提供了二人结构,打破了这种孤独。齐美尔给予一夫一妻制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消除了群体的统一及个人利己主义,是建立在纯粹的自我和你上”。人们在一夫一妻的结构中不需要面对一个超越个人的集合体,只是一个纯粹的,与个人相对的“纯粹的你”,是亲密关系。伴随着社会分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相同的人愿意结合在一起,“二”多体现在商业联合的过程中,这种双方关系可以给参与者提供道德约束,遏制冲动的同时也可以扩大个性。齐美尔称“三”是“既结合又分割”,在三方关系中,每一个单一个体都是作为其他二者的中间机构发挥作用。相对于“二”来说,第三者的加入为群体带来“多数”,对各方起到了压制作用,从而贬低了个性。

是的,“二”到“三”的变化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在这种差异中人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1.成为不偏不倚者。2.仲裁法官制度,找到一个双方都信赖的人作为裁判,前提是双方都信赖裁决的客观性。3.成为渔翁得利者,利用群体行为达到自身目的。4.分而治之,属于恶化的关系,存在嫉妒、不信任甚至斗争。

总之,在法律规定最低数目的地方,对数量众多的信任和孤立的、个人能力的不信任发挥作用;相反,在法律规定最高数目的地方,对数量众多的不信任发挥作用。

(二)群体的自我保存
主要有三种手段:
1.土地的持久不变。如国家的疆域一般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城市也是如此。
2.生理学的划分。依据血缘关系、种族和世系的亲和力。
3.依据成员精神上的认同感,特别是依托在统治者身上的精神——卡里斯马权威。
群体的自我保存涉及到群体秘密的保存,齐美尔认为书面交往与保密行为是对立的,因为书面形式意味着“公开性”,运用一种客观的形式实现了原则上的无时间性。

(三)群体的行为方式
“一条准则越是普遍化,越适用一个更大的团体,它的执行对个人来说就越少有典型特征和重要意义”,但是一旦出现违反这种准则的行为,个体就会受到严格的惩罚。比如法律。作者对群体行为保持着否定的态度,不仅是数量的消极态度,还是质量上的消极态度。认为群体的统一其实很难实现,群体行为中的关键责任总是落在“荣耀的个人”身上。

以扶贫为例,齐美尔对穷人的定义是:不是个人的匮乏造就着穷人,而是由于匮乏受到救济。很多扶贫手段的实质是公式化扶贫,作者否定了这种扶贫方式。他提出社区救济和国家救济相结合扶贫方式,认为结合起来的手段才是行之有效的。社区救济主要是私人或社会组织针对穷人展开的救济活动;国家救济主要围绕济贫法、法定抚养义务等制度建设展开。

(四)群体之间的争端
作者认为和平与斗争的结果就是社会。斗争的原因有很多:憎恨、嫉妒、苦难、热望等。类型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因为鸡毛蒜皮小事的斗争,不涉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原则性问题;二是建立在共同归属性和统一之上的敌对。这时群体就会面临生存危险。

二、社会的空间和空间的秩序
社会化的空间条件对于其他的确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体生活形态受空间影响
1.空间具有排他性、唯一性。例如国家与领土的关系。
2.“界限”的概念,如农民之间对土地的划分。其实任何一种界限的划分都是一种心灵事件,一般情况下,界限的划分与组织成员的参与程度有关。但界限的宽窄并不与群体规模的大小一致。
3.社会形态固定化,特别是生活内容的固定化,表现为稳定化和牢固的秩序。
4.感觉上的接近。这部分涉及到齐美尔感官社会学的思想。以香水为例,香水为个人带来承认和赞赏,是一种利己主义。通过他人来提高自我,来突出并扩展自己,是个人的利己主义和社会的目的论的结合。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所有感官的敏锐度都在下降。
5.人们运用自己的灵活性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如牧民流浪制度或民族迁徙运动,带来的后果是女性亲戚组织向男性亲戚组织的过渡,饲养牲畜取代了传统狩猎,为后来的男性专制埋下伏笔。

(二)一部分人的漫游影响整个定居群体的形式
一方面出现群体一元化的形式,国王或官员的巡游,宗教代表人物的巡游等,这主要由于地域上的持续接触,机构的增多,书面文字的交流。另一方面是群体二元化的形式,为统一体带来了分裂。
这种现象的背后少不了社会分工的作用。


9.19-10.22
【书单】《教育思想的演进》
《道德教育》
《孟德斯鸠与卢梭》
《货币哲学》

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
【内容梳理】
一、道德的三要素
    三要素分别为: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道德的自知(人们自愿接受)。
    道德决定,固定,规定着人们的行为,道德的前提是人身上的某种性情,从而成为一种常规性的存在,这就是道德的常规性偏好。道德具有二重性,它不是一个习惯行为体系,而是一个命令体系。一方面,道德作为绝对法则,需要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想,我们自发地追求着它。在道德生活中,不仅有常规性的行为偏好,还存在着道德权威的观念。权威是纪律精神的基础。人类无穷无尽的渴望使人从恶或从善。遵循既定的规范是人们日常义务的基本要素。作者提出,想要儿童获得幸福,应该确立一些大致准确的,可以实现的,与每个人本性相应的目标。特别地,如果行为只指向行动者的个人目的,那么这种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规范规定的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的行为。
二、培育儿童道德的手段
    这部分内容讨论的是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小学的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作者强调了纪律与学校这两种手段的重要性。
1纪律精神
    纪律精神首先是对生存的常规性的偏好(儿童并不喜欢新鲜的事物),其次是约束欲望的能力(儿童天生易受暗示,这一点可以帮助儿童学会节制与自控)。重视父母与老师权威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纪律的作用。与学校纪律有关的有两种形式的制裁,惩罚与奖赏。作者认为在道德教育中,惩罚的作用大于奖赏。但是学校不应该体罚。在实施惩罚时可以故意设置时间间隔,防止出现草率的惩罚。
2学校
    适用于公民社会的一切,都适用于学校。由于儿童的智力水平有限,他们对周围陌生的事物更容易产生联系与感情,内化为儿童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是十分粗陋的。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发挥这种利他主义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学校里,与家庭之外的群体接触,儿童可以对自己所处的学校社会群体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拓宽儿童意识的范围,把另外的观念与感情与儿童已有的联系起来。学校环境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学校的自然环境,二是学校所教的东西。学校的自然环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到团结感,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抱有团结的思想,才能建设好团体,然而只有在和谐的团体中,才能培养出团结感(个人意志让社会存在,社会才能存在)。慢慢地,儿童可以形成社会感和集体性。重视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儿童易受到暗示的作用。在学校教化的内容上,首先应该让儿童感受到参与集体的快乐。通过班级,班级荣誉,班级精神这些抽象的表达,让儿童感受到每个人都是集体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对班级负有责任,使儿童充分参与集体。其次,班集体的权威:老师,应该谨慎使用惩罚与奖赏,例如以集体为对象惩罚匿名的过失,使儿童充分感受到集体感。将儿童置身于人类知识大厦前(特别是生物科学领域),鼓励儿童去思考,去建构,去演绎,让儿童体验到事物的复杂性以及这种复杂性的意义,避免简单化的思维。
【思考与感悟】
    这两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涂尔干的教育思想,类似卢梭的《爱弥儿》。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很多内容与当今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体现出作者智慧的闪光。1.当前社会中出现了“考教资”的热潮。一直以来,持有教师资格证是成为一位老师的必备条件。因为教资考试不限制专业,门槛不高,全国大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成为教师这一职业选择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一条“退路”。但是当老师仅仅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吗?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持有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拥有成为教师的真正资格。新闻上出现了很多以教师为主体的负面新闻,当今社会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很大改革空间,具体途径例如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等。2.记得有学者提出当代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大致意思是在初等教育中(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主),儿童处于启蒙阶段,正是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教师队伍中大多是青年教师,他们富有活力,现代感强,其实并不利于儿童基本思想观念的树立。在高等教育中(以大学阶段的教育为主),教师队伍中大多是年级偏大的教授,由于他们的思想偏向保守等原因,大学生等群体难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两个阶段的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所以有人提出可以进行调换,让年长的教授一类群体进入初等教育教师队伍中,年轻的教师进入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中,让二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这是一个关于教育与教师问题的比较新颖的看法,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思路。

孟德斯鸠与卢梭 
  在本书中作者用批判性的眼光分析、比较了两位学者的学说观点。
一、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这本书通过考察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法律类型与实践,发现这些现象的起源,找到社会现象的基础。主要采用了比较、推理、归纳的方法。孟德斯鸠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并解释什么存在或什么已经存在,不是为了制定一种新的政治秩序,而是确定政治规范。孟德斯鸠严格区分了社会现象和其他科学研究现象。孟德斯鸠认为整个法律体系是自然的。
1.关于社会分类
    依据政府的形式划分出三种社会类型(忽视了社会的连续性和亲缘关系,只考虑环境因素),①共和政体:古希腊古雅典的城邦,意大利的大城市。不存在私人财产和个人利益,共和政体的基础是公共美德。②君主政体:现代欧洲的大型民族国家,私人生活与公共职能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法律与君主的权力彼此限制,公共职能的权威也进行分配,基础是荣誉。③专制政体:存在于东方社会等,宗教限制君主权力,基础是恐惧。孟德斯鸠更倾向于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
2.关于法
    一个国家中,社会、法律和制度的类型都可以根据其人口数量、地形、气候和土壤判断出来。孟德斯鸠并没有指出在同样的社会事实中哪种确定的秩序才是正确的,存在差异才是真是的。他强调社会的必然性与自然性。孟德斯鸠相信世界是由法组织起来的。

二、卢梭
    卢梭的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从静态过渡到动态,描述了政治体形成到运动的过程。理论基础是城邦国家。
1.社会的起源
    在自然状态中,个体常常处于孤立的状态中,只有个体心理构造,还不属于社会。卢梭认为社会是个体本性中特殊属性的具体化,研究社会必须从研究个体开始。卢梭认为人构成社会的原因是偶然的。最初为了满足不同的生存需要,个体被逐渐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群体和社会的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社会不平等的起源。人们开始制定和平与正义的规则,并且需要每个人遵守,所有单一的力量被组合成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个权力保护和守卫所有成员,法律和政府不断建立起来,这就是公民状态的起源。通过社会契约,每个人的意志被纳入到集体意志之中。平等和自由成为人们的权利。
2.社会的运行
【一般主权】
    主权是普遍意志的运用,是由集体意志引导的集体权力。权力的平等及公正观念起源于每个人对自己的偏爱,起源于人的本性。当个体的政治目标是抽象的自我利益,普遍意志就是所有个体意志的算数平均数。卢梭学说中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倾向:一方面他认为社会仅仅是个体使用的工具;另一方面他承认个体依赖于社会,社会超过大量的个体。共同意志存在于法律之外,只有当法律正当表达了共同意志,法律才是应然的。普遍意志与物质的力类似,具有必然性,被称为“不灭的”力量。
    主权就是集体力,为普遍意志服务。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受制约。
【论法】
    法律代表普遍意志却又超越个体,把意志的一致性与目标的一致性统一起来。法律是绝对公正的。立法需要合适的内在条件,比如群体规模不能过大或过小,群体成员对纪律有所准备,群体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政治法表述的是建构社会的方式。普遍意志只有通过集体力的中介才能表示出来,这个中介就是政府,政府的功能是集中执行法律。政府、主权与国家,三者联系十分紧密,政府出于主权与国家之间,主权为政府提供秩序,政府把秩序传递给国家。卢梭认为,民主制政府适合小规模的国家,贵族制政府适合中等规模的国家,君主制政府适合大规模的国家。民主政体是政府的理想形式,但是真正的民主是很难实现的。





8.7-9.18
【书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自杀论》
《原始分类》
《社会分工论》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涂尔干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重要论断,详细论述了社会学研究中的几点准则。把理性主义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应具有社会性质,独立于个人意志。强调现象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认为社会现象应该是事实上存在的现象,凡是社会上发生的事情都是社会现象。然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并不等同于常识,只能通过社会去解释,社会学知识必须从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描述、分析、比较中获得。可以总结为:1社会学独立于哲学;2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存在的事物;3必须把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事物
一、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作者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具有社会性质,这种社会性质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使人们服从(这种压迫只有在人们反抗时才表现出来)。社会现象是独立于个人的特殊现象。它构成社会现象的是集体性的信仰、倾向和守则。社会现象分为动态部分和形态部分,二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表现程度的强弱不同。
二、一些社会学研究的准则
1关于观察社会现象的准则
基本准则: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各门科学都经历过主观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往往思想在先,事实在后,事实仅仅是作为思想验证的东西。用这种方法研究客观事物自然得不出客观结论。社会学依然处于主观意识阶段。社会学的进步取决于客观性的实施。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的具体准则:①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②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③客观的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2关于区分规则现象与不规则现象的准则
规则现象:在一个种类中能够成为普遍特征,这种普遍性是一种事实,需要给予解释。不规则现象则与这种普遍现象相反。这种普遍特征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判断。
3关于确定社会类型的准则
可以根据社会组合的程度划分社会类型,选择若干个最重要的个体进行考察,以确定类型标准。可以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及整体的凝聚程度划分社会类型,以最简单的或只有唯一的组织环节的社会作为分类标准的基础。然后分析社会内部,根据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与该社会凝聚的紧密程度,分析各种社会的异同及其变化情况,根据这些异同来区别各种社会类型。
4关于解释社会现象的准则
社会形态学是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现象解释的一条途径。作者认为目的论者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及效用。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现象去解释,如孔德和斯宾塞用个人心理去分析社会现象。社会形态学主要研究社会的组织形式。离开社会环境无从研究社会现象,研究社会现象必须研究社会的组合形式。一切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社会内部环境分为人与事物。事物在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只起到了催化作用。人的因素决定了社会现象的不同属性。这一点与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到的“注重社会的历史文化因素”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也指出,社会现象的出现会有先后顺序,但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同时作者认为社会现象既是自然的,又是强制的。作者批判了卢梭和霍布斯的观点,认为两人忽视了影响社会环境的外部因素。作者提出的“强制”,是指个人感受到的一种集体力量(并非人造的工具),这种力量支配着个人,个人心悦诚服地顺从。“自然”是指社会生活源自具有自然性质的集合体,使个人的自然性质服从于群体整体。作者一方面承认社会生活是个人服从于社会,另一方面又认为社会强制是出自人类自然的本性。
5关于检验社会现象的准则
这一准则就是比较法。比较方法必须坚持因果关系的原则。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往往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明确的,考察这样的社会现象只能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法的基础:一种同样的结果总是相应于一种同样的原因。使用共变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时,共变法不需要复杂繁多的材料作为证据,只需要在一定数量的事实中(具有连续性)观察到并证明一种现象随着另一种现象进行变化就可以了。比较社会学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将一个单独的社会中发生的事实作为比较的材料;2比较同一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3将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作为比较的材料。

自杀论  涂尔干
全文思路:自杀的原因-自杀的类型-预防自杀的希望:职业团体。
自杀的定义:任何由死者自己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研究自杀的社会原因,发现这些社会原因产生影响的方式,以及这些社会原因和个别情况的关系。
一、自杀的原因
肉体-心灵的素质和自然环境的性质,经过分析发现这两种原因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社会中的自杀行为。
1自杀与心理变态
有学者认为自杀是个人精神的疾病,涂尔干否定了这种观点。分析收集到的各国数据,可以发现,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中精神错乱倾向的强度也存在差异,犹太教徒中精神错乱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自杀倾向是从童年到老年逐步增强的;城市自杀率高于农村。作者以法国的研究数据为例,发现酗酒的人数与自杀率并没有显著关系。由此得出结论,精神变态与自杀之间并没有绝对关系,即自杀不是精神变态的必然结果。
2自杀与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
作者以法国为例,考察自杀与正常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自杀本质上是遗传的,这种遗传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作者也指出,某种生理-心理状态不可能是自杀的决定性原因。自杀只有在个人的体质不加拒绝是才可能发生。
3自杀与自然因素
自杀与气温变化有关,详细的说,昼长变化与自杀人数之间存在着固定关系,自杀人数随着白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白天是发生自杀行为最多的时候(社会生活的繁忙会引起人们的紧张情绪)。
二、自杀的类型
作者根据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进行分类。
1利己主义的自杀
自杀人数的多少与宗教社会一体化的程度、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政治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即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人所属群体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自杀产生的影响,分析统计数据,发现新教徒中自杀人数都比其他宗教的信徒中多;一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对于个人来说,受教育后思想解放,宗教开始崩溃,人们之间缺乏凝聚力,逐渐进入道德利己主义的状态。作者认为宗教对自杀有预防作用。宗教是一个社会,构成这个社会的信徒具有共同的、传统的强制的信仰和教规,信仰和教规使人们维持着一种高强度的集体生活,集体的状态更多更牢固,宗教社会的整体化功能越牢固,由此对自杀产生预防作用。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全民战争都会加强集体感情和民族信仰,群体内部为了应对危机开始斗争,暂时形成比较牢固的社会一体化。
特别的,家庭和政治社会对自杀的预防作用:分析统计数据,发现很多时候已婚者的自杀率不同程度地低于独身者的自杀率。丧偶者的自杀率高于其他任何人口的自杀率。结婚太早有加剧自杀倾向的影响,特对是对男性。家庭有两个组成部分,夫妻与子女,这两方面性质不同。夫妻关系对个人自杀行为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一般对男性更有利。家庭越大(包括的成员越多,构成越牢固),对自杀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
2利他主义的自杀
根本原因在于一体化程度过高。在某些地区,人们赋予自杀不同的意义。例如开始衰老或患病的男性需要自杀;妻子在丈夫去世后需要自杀;被保护者或仆人在他们的主子去世后需要自杀。自杀成为了这种群体的义务(个人的人格被贬低),是非强制性的。利他主义自杀多发生在军队中,军人的自杀率高于平民。
3反常的自杀
社会具有调节个人情感和活动的功能,这种功能也影响着人们的自杀行为。例如经济危机时人们的自杀率会增加,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境遇下人们倾向于自杀,而是因为经济危机破坏了原有的集体秩序,人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在经济繁荣的时代也会出现自杀率提高的现象。在常态的社会中,一系列高于个人的权威会建立秩序,秩序约束着人们的社会活动,使人们能看到理想的前景,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欲望。反常的自杀多出现于工商业界。

最后,自杀与杀人在心理上具有一致性:1性别对自杀和杀人起着相似的影响,男女的自杀倾向没有很大区别。2在杀人非常多的地方有对自杀的免疫力。3战争对自杀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杀人除外),同样的,战争也抑制抢劫和诈骗行为。4自杀在城市比在农村多得多,杀人则相反。5家庭生活对自杀具有缓和作用,但能引起杀人。作者认为可以通过职业团体/行会预防自杀。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1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人们总是愿意同与自己相似的同类在一起;2社会劳动分工,个体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和活动,在与他们有存在差异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人,依赖社会。分工在大多数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分工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随着生物学家,哲学家等人的研究不断深入,劳动分工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发现劳动分工的规律不但适用于社会,而且适用于有机体。一个有机体所在的动物等级越高,其机能分化也就越细。在当今社会,劳动分工已经成为了一种强制性的道德意识:各为其用,各尽所能。然而社会一方面乐意看到人们不断专业化,一方面又担心人们过于专业化。
本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考察劳动分工的功能,2确定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3研究现实生活中脱离正常状态的分工,即失范的分工。作者特别强调经济生活中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要想达到规范的状态,需要群体的权威来维持。规范不仅仅是习惯上的行为模式,而是一种义务上的行为模式,即不允许个人任意行事。社会团结的唯一趋向只能是有机团结,劳动分工逐渐替代了共同意识曾经扮演过的角色,高等社会的统一完全要靠分工维持。

一、两类分工
以两性分工为例,劳动分工最大的作用,不在于提高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已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法律表现出来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所以只要把不同的法律类型区分开来,就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社会团结类型。涂尔干将法规分成两类:1有组织的压制性制裁(给犯人带来损失,如刑法),2纯粹的恢复性制裁(目的在于拨乱反正)
1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
与压制法对应的是“关系一断即犯罪”的社会团结关系。压制性法律的运作有些分散,或多或少靠整个社会来承担它的施行。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这种行为就是犯罪。集体意识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最早的惩罚是为了感情上的对抗作用,人们为了惩罚而惩罚。后来人们组建了法庭这种压制性组织作为中介,以犯罪事实为依据,用团体的审慎考虑代替个人判断,对违反行为规范的成员实施惩罚。作者认为要想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应该结合惩罚的两面性,一方面认识到惩罚的抵偿性,另一方面把惩罚当做保护社会的武器。
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的基础上,由某些同质的、相似的要素复合而成。在这种社会中,如果成员想一致活动,必须丧失自己的运动,像无机物中的分子一样,个人意识完全依赖于集体类型,个人运动完全追随集体运动。在这种社会类型中,人权与物权不加区别。
2有机团结或分工形成的团结
恢复性制裁目的是“恢复原貌”,并不涉及惩罚。恢复法的范围超出集体意识之外,与压制性法律不同,恢复性法律距离集体意识的距离较远,将个人意识维系于社会意识,将个人归属于社会。恢复性制裁也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是消极的,纯粹是一种回避;另一方面是积极的,能够使社会成员形成协作关系。在消极的关系中,作者建立了一种能把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关系模型,结合法理学中物权这一概念,物与人之间最完备的关系是把物归属于人。消极的团结不会带来整合。在积极的关系中,表现出从劳动分工产生出来的协作。这种协作关系又分成两种形式,1个人不带任何中介地直接系属于社会,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组成的,即集体类型。社会的共同观念超过了成员的个人观念。2个人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当个人与社会发生连带关系时,社会由不同且特别的职能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系统。个人意志能够得到充分表达。
有机团结建立在个人的差异性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整体类似于高等动物,每个器官都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自由度。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和人格。劳动越分化,个人越贴近社会;个人的活动越专门化,个人越成为个人。整体的个性与部分的个性得到了同

二、原因和条件
分工的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的平衡。一般而言,社会越是进步,它的容量就越大,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发达。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只有在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已经构成联系的前提下,分工才能得以实行。只有在多细胞生物群已经形成的某种凝聚里,分工才会存在。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集体意识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模糊。所以在社会中,各种工作的分配形式很容易发生变化。分工越发展,它的灵活性和任意性就越大。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脉络梳理】
全书以乱伦为中心展开,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举例介绍了几种氏族部落的乱伦禁忌。第二部分中作者探究了乱伦禁忌的起源,最早用来压制乱伦的手段是外婚制,具有相同图腾的部落中不允许出现婚姻的结合,原始人对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性禁忌与他们对血的敬畏有关。在原始氏族成员的观念中,血具有一种神秘力量,女性的生理期与这种神秘力量有关,从而女性受到了禁忌的压制。
【思考与感悟】
这本书以宗教研究为蓝本,从乱伦禁忌切入,与涂尔干的《原始分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脉相承,从微观视角展现了原始氏族部落的婚姻生活风貌。关于宗教的研究是涂尔干学术成果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通过书评的形式与弗雷泽等学者就宗教研究进行了对话。





7.7-8.7
【书单】资本论 (全三卷)
      因为对经济学的知识掌握不足,对书中很多内容一知半解。我个人认为作者大篇幅的计算推导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难懂的部分,逻辑十分严密,比较抽象,体现出作者的高超水平。初读《资本论》写读书报告对我来说很有难度,所以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按照我的理解与思路,梳理一下全书的脉络,可能呈现更多结论性的观点及评价。经典总是常读常新的,也算是为未来重读《资本论》做准备。
      全书是按照马克思的三位一体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而展开。这个公式包含着社会生产的全部过程。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在理解本书内容时可以紧紧把握“生产-流通”这两个过程。

一、资本的生产过程
商品和货币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表示量的关系或比例,由物的有用性决定、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更多的使用价值意味着更多的物质财富。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表现了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社会分工。这种分工以商品生产存在为前提,但商品生产并不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由此,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价值表示物的对象性,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该物品的劳动量越小,价值越小。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如空气、天然草地。一个物可以有使用价值,但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商品形式把人类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物的天然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应成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作者划分了四种价值形式:1简单价值形式,体现在一个商品与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中,其中包含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两个要素,同时也是同一价值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极。这总是表现在因价值而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商品上。一个商品不能具备两种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的表现需要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对于等价形式来说,具体劳动成为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此处作者批判亚里士多德关于价值关系的分析,基于的理由是后者缺乏价值这一重要概念。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同整个商品世界发生社会关系,这时商品的价值量调节商品的交换比例。3一般价值形式,这种价值形式永无止境,总是未完成的状态。一些商品逐渐获得一般等价物的性质。4货币形式,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对立,能直接的进行交换,如金。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并不包含该商品的价值量的规定。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劳动的货币名称。
      作者分析了货币的五种职能:1作为价值尺度,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2作为流通手段,商品的交换是以“商品-货币-商品(W-G-W)”的形式完成的,其中W-G被称为商品惊险的跳跃,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买卖这两个过程相互对立,相互补充。3作为贮藏货币,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除了直接的贮藏形式外,还可以收集金银制品。4作为支付手段,货币变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5作为世界货币。
      商品流通会产生资本,以等价物的交换为起点,用公式表示为“G-W-G'”。作者例举了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绝对剩余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过程由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商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来生产更多剩余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称为有用劳动。劳动过程中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从价值增殖的角度来看,在生产过程中变成生产资料,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变为劳动力,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价值率可以用来表示劳动力的被剥削程度。在这里作者否定了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理论,重申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可变资本的重要性。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劳动力的补偿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之和,构成工人的劳动时间的绝对量:工作日。工作日的最低限度是生产必要时间,最高限度是劳动力的身体界限和道德界限。作者列举欧洲国家过分延长工作日,用来说明资本家以商品交换规律为依据,期望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获取最大利益。最初法律对资本的约束十分有限,一些工厂出现了换班制度(日工和夜工,工作时间多为12个小时)这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十四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愈演愈烈,强制性的劳动法颁布并不断完善。
相对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长度取决于工作日的延长量。由此划分出工作日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不改变劳动资料和劳动方法的前提下,只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雇佣工人为起点,通过协作的方式提高集体生产力,不仅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也可以缩小生产领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劳动过程(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提高劳动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后来在工场手工业出现了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1不同种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工场中,每一种操作成为一个工人的专门职能,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2许多从事同一个或一种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一个工场里被一个资本所雇佣,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这是工场手工业的二重性,一方面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为出发点,另一方面以同种手工业者的协作为出发点。将工人简单划分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工场总是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这样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增大,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转化为资本。后来机器和大工厂的出现,以及逐渐形成的工厂制度,大工业所引起的以手工业和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消灭,如收割机。(男性)劳动力不断贬值,消灭了农民,使得大量妇女和儿童加入劳动,工作日无限度的延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增加人身剥削,在扩大资本固有的剥削领域时提高剥削程度。所以作者认为“机器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而且工厂过度依赖世界市场,存在着工业兴衰循环的周期变换,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生活上持久存在无保障和不稳定性(以棉纺织业为例)。
      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工资有计时工资(如日工资,日工资=劳动力的日价值/一定小时数的工作日。在一个产业部门内,工作日越长,工资就越低。)和计件工资两种形式。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个货币额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资料再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货币重新转化为资本,这样周而复始不断进行,就形成了资本流通(作者在第二卷、第三卷分别进行详细论述)。大量的货币贮藏并不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首先需要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得到的大部分货币转化为资本(G-W-G)。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是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由此再生产出剥削工人的条件并永久化。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剩余价值,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这一方面包含资本家,一方面包含雇佣工人。影响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所用资本与所消费资本之间差额、预付资本的量。作者详细考察了英格兰、爱尔兰等国家的资料,总结了几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资本构成方面的变化):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积累的增长而增长。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过程中,可变资本相对减少。3相对过剩人口(超过资本增殖平均需要的人口,失业或半失业)不断积累,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工人阶级划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影响社会上工资的水平。
资本原始积累:指的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意味着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实际中,资本原始积累往往受到资本家的操控,大量生产者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然后不受法律保护的被抛入劳动市场。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是资本家对农民土地的掠夺(英国圈地运动)。失去土地的农民并不能完全被工场手工业吸收,其自身也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君主和国家运用法律手段的强制措施,失地农民随之陷入困境,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受到资本家的“血腥掠夺”,成为无产者。殖民制度对资本原始积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建立在殖民制度、海外贸易、商业战争之上的公共信用制度(国债制度)是由国家操控,获得大量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后来发展出现了国际信用制度,成为国家原始积累的源泉。这些制度在结构上加大了资本化进程和对群众的剥削。

二、资本的流通过程
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为G-W-P…W'-G'。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地同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又要求资本在各个循环阶段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固定下来,限定在一定的形式上。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两种形式:货币资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循环的目的是价值增殖。资本完成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流通时间越等于或趋近于零,资本的只能就越大,生产效率越高,自行增殖就越大。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从而限制其价值增殖过程。资本流通过程中,会产生费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非生产费用,是剩余价值的部分扣除。作者讨论了纯粹的流通费用(买卖时间、簿记)、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
      在资本周转的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价值或生产资本也有不同的周转,其中总是反复的执行相同的职能的资本被称为不变资本,相反为流动资本。社会总资本的周转次数等于不同生产领域内的周转资本额/预付资本额。
      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一章节中,作者回顾了前人的经济学理论,并进行了批判,提出不同的见解。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进行了详尽又细致的分析,讨论了不同的情况,并举例论证,十分严密,逻辑感强,没有读懂。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每一部类的资本有两个组成部分,可变资本(购买社会劳动力)和不变资本。在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必须等于第二部类中的不变资本,Ⅰ(v+m)=Ⅱc。

三、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这一卷中,作者考察的是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态。W=c+v+m。首先讨论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认为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资本家注重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和价格的变动,如1靠牺牲工人而实现劳动条件的节约,特别是在煤矿、工厂、室内劳动领域对必要健康支出的主观性忽视。2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3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率不断提高。4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主要是力学和化学上的突破。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不同构成,引起了利润率的差别。一般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1不同生产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2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用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3竞争,竞争会把社会资本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中,使每个部门的生产价格根据中等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形成,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这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的表现,体现着一种必然性。利润率因生产力的发展而下降,同时利润量会增加,具体表现为:资本所生产的商品价格下降,但是商品所包含的并通过商品出售所实现的利润量却会相对增加。造成一半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有:1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2工资被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3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4相对过剩人口。5对外贸易。6股份资本的增加。这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矛盾: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利润率下降;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及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商人资本由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两部分构成。商人资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参与剩余价值到利润的平均化)。商人资本有助于市场的扩大,流通时间的缩短,在资本的分工中起中介作用,间接的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商人资本在每个商人之间无限分散,随着生产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日益扩大规模,这种分散日益加剧,因此,商人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不平衡会日益加剧。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作为利润平均化的中介的信用制度必然形成,成为资本主义私人企业转化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重要基础。这样一来流通费用减少,流通速度加快,金币为纸币所代替,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也加快了。同时,股份制度确立,股份公司生产规模扩大,甚至出现了垄断

[
[ 此贴被李东玥在2021-04-11 14:59重新编辑 ]
Posted: 2020-07-11 20:38 | [楼 主]
刘海颖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30
最后登录:2022-06-25

 

第一个月就看了9本,很不错!每本书都进行了总结,向你学习。
Posted: 2020-07-17 12:02 | 1 楼
冷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8-12-21
最后登录:2020-12-05

 

一般都觉得韦伯的书比较难读,你很不错,第一个月就啃了硬骨头,而且读得很好,继续加油呀~
Posted: 2020-07-19 19:11 | 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6-19

 

很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0-12-21 14:44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8993(s) query 4, Time now is:10-10 18: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