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赵国栋—九月份读书汇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赵国栋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30
最后登录:2019-12-29

 赵国栋—九月份读书汇报

第一次能够这样安静的读一些书,可以说读书的日子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很高兴在这儿认识大家。初次读书,书目上、读书方法上、读书报告的撰写上都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指正,也希望跟大家一起进步!
一、阅读书目:
《理想国》
《会饮篇》
《裴德罗篇》
《政治家》
《法律篇》
《政治学》第一、二卷
二、读书汇报:
1.《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吻对什么是正义,正义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在他看来,正义不是还债也不是强者的利益或统治者的利益,正义是一种德性,是终极之善,是理智的。正义的是强者用他们的技艺或统治术对技艺的对象即弱者提供利益。他认为这也正是无人愿意担任统治者或公职的原因。
进而他探讨了怎样的对待一些事务才算是正义的,他认为人在不懈的追求一种事务时,应该希望因其本身获得幸福以及它所带来的各种好处,而不是那种事务带来的本身以外的各种名利。
他认为法律和公约是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折中,因为人在本身有能力而又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会作出不正义的行为,所以要用法律来约束人趋向正义。并且法律应该规定献祭等对神灵崇敬的事务而不应规定生活中的繁琐事务。
为了找到正义的现实存在及其实现。柏拉图构建了一个理想国,用以观察正义的实现。他认为个人的正义是在国家或政体的正义条件下的,要观察个人的正义要先从国家或政体开始。他认为正义的国家中,应当根据人的天性划分为三种人,即商人、保卫者与统治者。他认为每个人在国家里都有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每个人也只有再做与他性格最适合的职务时才会做到最好。正义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相互相影响的,其别的部分的作用而不起自己的作用,自己的事情应当自己安排好,有条不紊。
他认为国家的这三种人可以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在他认为,商人应该各司其责,保卫者应当进行体育与音乐教育,而国家中最有智慧的人即哲学家应当充当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哲学家以其看见的真理来引导人们,政治应该是与智慧相结合的。
他认为正义的国家中所有人都应当有正确的分工。一个正义的或全善国家应该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进而他认为共有五种政体。王政或贵族政体受过正确教育和培养后将会是正义的。另外四种政体是不正义的,他们由优到劣排序分别是克里特和斯巴达政府、寡头政体、民主政体、独裁政体。最后他认为一个事物有产生就会有灭亡,一个正义的政体也会灭亡。
其中,他还谈论了公民家庭生活的形式应当是共有。在教育中,诗歌应当将人们引向正义,而不能写一些消极的反映人性弱点的文字。
书中他借用大量的推理一步步的来说服对方,整个的体系比较严正。其书中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吻进行,我认为是对老师苏格拉底之死进行的一种辩论。
2.《会饮篇》:会饮篇记述了一次宴饮过程中众人对爱情这一话题的探讨,裴德罗将爱神赞颂为伟大的,认为爱是人类一切最高幸福的源泉;鲍萨尼亚认为爱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有高尚的去施行爱才是值得敬重的;厄律克西马库认为爱是一种欲望,当人们满足正常的欲望时爱才是正确的,爱这个体系要协调有序;阿里斯托芬认为每个人都是被分开的半个人,爱情是我们找到另外半个人的渴望,通过实现爱情医治我们被分割的本性;阿伽松认为爱神是公正、审慎、勇敢、智慧的。苏格拉底认为成功的赞颂是在明白真理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认为,爱情是一种欲望,想把凡是好的永远归自己所有,其目的是在美中孕育,以追求不朽。
据此他提出,一个人应该从小就接受关于爱的教育,这样他就会不断地去追求美的事物,最终认识关于美本身的知识(有个体的美到一类的美到一切形体中的美到把美推广到一切,然后从美的形体到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然后到美本身的知识)。人生最重要的就在于发现美,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
3.《裴德罗篇》:裴德罗篇记述的是苏格拉底与裴德罗就“宠爱应该是给予有爱情的人还是没有爱情的人”为话题进行切入,做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论述,从而引出了对辩论艺术修辞术的探讨,提出辩论或文章好坏取决于作者对所说问题的真理了解多少。他认为言说或者是写文章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对事物本身(真相)足够了解,二是要针对不同灵魂或本性写出不同的文章。从而对“诡辩者”只注重技巧而不注重真理,不顾正义的行为进行了批判。
4.《政治家》:在政治家中柏拉图就政治家的定义展开了一场论述。首先他认为政治属于知识的一种,然后通过二分法(排除法)开始对知识进行界定,直到界定到是牧群技艺中关于人的技艺。然后,对政治家(政治技艺)进行新的界定,即将其与其他的同一领域的技艺相区分。然后他认为,要彻底阐明任何重大的事物都要有范例作为参照。因此又花费大篇幅对编织技艺进行区分,并把这一过程作为范例。
接下来,他便开始把政治技艺与其他技艺进行区分,他认为对于城邦政治来说,存在着助因与本因,因此,他把工具、容器、载器、防御物、玩具、养料等非政治技艺的产物分隔出来。之后他认为,政治技艺只存在于正当政体之中,其他另有六中整体均属于模仿。所以,这些政体只能借用法律来进行统治。其中对不同政体的差异进行了讨论。之后,他又将政治技艺与其他的如将兵书、司法等技艺作进一步区分,认为政治知识是统治所有这些知识以及法律,照料所有城邦事务,并将它们以正确方式编织起来的知识。
政治技艺是一种完美结合的德性,这种技艺本身具有监管之权能,他将坏的排除,把好的相结合,将各种好的知识相整合,不好的排除,将具有德性(男子气概与柔和)的人相整合,把没有德性的人排除。他认为,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兼具这两种性格,统治者的产生是通过王者技艺,借助俩种性格之间的一致与友爱,将这两种性格结合、交织。这样产生出来的人将是最高贵的,这样的城邦将是幸福的。
注:法律:在政治家中,柏拉图认为,立法技艺属于王者技艺,最好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有智慧国王的统治),法律并非最正确的,它从来不曾有能力来准确理解什么对所有人同时是最好与最正义的,不能同时给所有人最好的标准。法律是简单的,他的对象是不简单的,他不可能在所有时候都处于最佳状态。因为事物的复杂性,统治者必须用一种较为粗糙的方式(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作出有利的安排。法律是基于现实中很难出现真正的王者,而以法律进行对最其的模仿。
5.《法律篇》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主要就立法及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他认为,立法的目的应以目的作为最高目标,法律应当是引导人们走向至善的。从对克里特以及斯巴达城邦的考察讨论为基础,他先后阐述了立法的目的,法律的起源及原因,立法中关于行政官员、婚姻、家庭、抚养、教育、节日、农业、贸易、商业、外交的相关规定,法律为什么是善的以及法律的维护与执行等方面。同他中年的著作理想国相比,这一部著作,更多的关注到了现实,比理想国中的阐述更加细致。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法律是“法律和公约是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折中,因为人在本身有能力而又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会作出不正义的行为,所以要用法律来约束人趋向正义。并且法律应该规定献祭等对神灵崇敬的事务而不应规定生活中的繁琐事务”,而在法律篇中,柏拉图回归到了现实,他认为“立法或建立一个社会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善的顶峰,共同体在人的统治之下总会充满不幸,所以应当以法律规范私人家庭和公共社会”,这儿,他使以前浮在空中的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在了一起。此外,法律篇中柏拉图也对国家的起源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先后问题进行了阐述,用以支持他的观点。

1.神(善):神在柏拉图的观念里是至善的存在,而至善代表的没有过错,没有缺点,神代表的是正义,所以神应该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任何人不得渎神。而对神的这一崇敬,也是人们追求正义,追求至善,遵守法律的基础。他认为,灵魂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灵魂推动运动,运动生成物质,而神正是灵魂的定义,因宇宙是在有序的运转,这种有序就是善,所以善神是至善的。另外,柏拉图认为,人的肉体是有生灭的是世俗的,然而灵魂是不灭的,灵魂的目的在于追求善。善(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2.法律:在柏拉图的观念中,法律是折中的,也是人类共同体所能达到的巅峰,法律不能面面俱到,它只能是约束人走向善。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关于法律的认识或法律的制定也逐步的与现实相结合。我认为,理想国中的设计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只能是以他所处的当下社会为基点,做进一步的阐述与引导(走向至善)。
3.苏格拉底的角色:我看过的柏拉图的著作中,只有法律篇中,苏格拉底这一角色没有出现。并且在会饮篇中,柏拉图还借他人之言对苏格拉底进行的赞扬。我认为,柏拉图之所以这样,应该是对苏格拉底的死做一个申辩。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的死因是因为当时城邦人们认为其“诡辩”在对城邦进行破坏。然而结合柏拉图的著作我们不难看到,他的老师是一个真正坚守正义的人,并且在裴德罗篇他们对于修辞术的讨论中,我们也能看出,苏格拉底对于当时的真正的诡辩家是持着批判的态度的。
6.《政治学》一、二卷(论家庭、论理想国)
(放在下一个月总体总结)
三、读书感想:
1.忙完了两年的社团生活,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感觉在图书管里坐着是一种幸福。期待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人生而一世,不能只为名利,应该在日常的生活背后多进行一些思考,去关注一下精神层面的东西,静下心来,能够拨开表面的浮华,看透本质。
2.读书过程中,经常因各种烦心事被打断,导致读书不能进行连贯性的思考。
3.如法律篇,有些这种经典理论的某些地方艰涩难懂。
4我读书的方法是,先整体将一本书读完,然后在花费一段时间将整本书翻一遍,总结其重要之处,写读书报告。但读书总结的时候只能抓住一个大概,不能把握住其具体的细节,感觉只是提纲挈领的进行了一番总结,这样的读书合适吗?另外觉得自己不能对其观点进行一些评价?
俭以养德,静以致远
Posted: 2014-09-27 13:4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Total 0.014237(s) query 3, Time now is:09-16 03:1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