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张建雷2012年5月读书(4.25—6.0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张建雷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金钱: * RMB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张建雷2012年5月读书(4.25—6.02)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2012年5月读书:
蒂利、塔罗:《抗争政治》
蒂利、塔罗:《斗争的动力》
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
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
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
蒂利:《社会运动》
蒂利:《信任与统治》
塔罗:《运动中的力量》
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施密特:《政治的概念》
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
吉尔兹:《文化的解释》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
裴宜理:《上海工人: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裴宜理:《华北的革命者和叛乱者》


2012年3月读书情况(3.11—4.24):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西方世界的兴起》
科斯、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波兰尼:《大转型》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
斯密德:《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
埃里克弗鲁伯顿、鲁道夫丙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
司马南:《民主胡同40条》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民主》

到这个月为止,基本结束经济学的阅读。整个这一段时期阅读经济学总找不到经济学的感觉,这个月在读新制度经济学才有了些很重要的启发。可能是之前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在读书中总是将经典理论、概念作为实体性概念来理解,总是试图将其直接对接与现实,对应于某个现实的实体,这样的理解总感觉很矛盾、太狭隘,感觉很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比如,在刚开始阅读新制度经济学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总是搞不明白产权对于经济绩效究竟是有怎样的影响,一方面是产权的确立直接对应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产权的确立,界限的明确又带来大量的集体行动成本,要解决钉子户问题,要防止搭便车。等等诸如此种理论的矛盾、张力,阅读中一直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思考,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认识上的一个误区,简单地以理论的逻辑代替现实的逻辑,并将理论的逻辑简单对应于现实的逻辑。想来,在阅读中,将经典理论、概念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或许要更有益处,不是将其直接对应于现实实体,也不能将其作为现实实体,而是作为分析性的思考,作为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就是毛主席讲的,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来学习。




2012年2月读书: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庇古:《福利经济学》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三卷)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希法亭:《金融资本》
萨缪尔森:《经济学》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读书体会:
到这个月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著作基本读得差不多了,但一直以来读经济学的都觉得自己的思维很难进入经济学的体系中去。反倒一直思考的都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现在,从经济学绕了一圈后重新来理解经典社会学理论,竟想到了许多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经典社会学家的经典社会学研究的发端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呢?涂尔干从经济分工开始他的博士论文研究,韦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开始他的比较社会学研究,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但为什么又能被称为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之一呢,马克思的社会学分析究竟体现在哪里呢?相对而言,帕森斯是一个最为正统的社会学家了,但他的奠基之作《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分析综合的四位经典理论家中,为什么是首先从马歇尔、帕累托这两位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家的帕累托显然要比作为社会学家的帕累托影响大多了)开始的呢?从这些问题来重新理解经典社会学理论,着实引发了自己不少的想象。




2011年12月读书:
张君励:《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
维塞尔:《自然价值》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拉斯韦尔:《政治学》
几点感悟:
这个月经济学的阅读主要是边际效用理论,阅读时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一是边际效用理论和劳动价值论;二是经济学、社会学和诸社会科学。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中,自斯密和李嘉图之后,形成了两种理论趋向,一是马克思所承袭并进一步开拓的劳动价值论,另一就是为马歇尔所继承的边际效用理论。这两种经济学理论趋向的发展无疑都有其所针对的特定时代经济背景,但从理论深度上看,说马克思为斯密—李嘉图的继承者,无疑比马歇尔要更为合适。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似乎更为明显的是在涂尔干和帕森斯的著作中所直接体现出来的,但从更为广阔的背景来看,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同出一源。其间联系也即其差异,即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诸领域的划分并加以科学化和学科化,其源则在于西方历史上 “漫长的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也即西方现代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时期。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西方经典的阅读,就会很有意思了。




2011年11月阅读:
冯友兰:《新理学》
托马斯孟等:《贸易论》
杜阁:《关于财富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约翰巴顿:《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

阅读经济学的体会蛮有意思,刚开始阅读时接触到财富、货币等经济学概念还很有感觉很有启发,但到这个月开始却又感觉有些乏味,阅读时也没有了动力,仅凭着阅读的习惯支撑着,还真是有些痛苦,不过,一个月读下来也习惯了这种乏味的感觉,想来,这也不过是阅读经典时的一种常态。偶然间翻了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恍然间有了些感觉,虽然这种感觉很短暂,仅一刹那,似懂非懂,但还是很兴奋,原想经济学还很复杂,但现在想来也是如此简单。概念的变化虽纷繁复杂,但概念所指向的背景事实却是统一的。这原本也是知识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思维。社会学是如此,经济学亦不过如此,想来,这也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共识。





2011年10月阅读:
冯友兰:《新原人》《新世训》
加尔布雷思:《富裕社会》
魁奈:《经济表及著作选》
亚当•斯密:《国富论》《关于军备岁入的演讲》
托马斯•孟:《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配第:《赋税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从这个月开始转入政治经济学阅读,刚开始接触,把握的还很片面,但对于政治经济学这一新的领域还是有蛮多感触,亚当斯密说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增加一国国民之财富——富国裕民,在我看来这更是以社会科学的知识直接服务于国家政策,这与帕森斯所曾讲过的要将社会科学作为国家政策的基础性资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是刚接触经济学,想等再阅读一段时间后能有个较好的把握。准备接下来好好啃一啃政治经济学。



2011年6月-9月读书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
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不正常的人》《必须保卫社会》
菲力普·肖特:《毛泽东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列宁:《列宁选集》(1-4)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下)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
特里伊格尔顿:《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过《资本论》后,有一个很自然的感觉,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呢?似乎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讲到过这个东西,也似乎就更不可能从中找到一个体系性的东西能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了。带着这种疑惑,接着读了《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和《毛泽东选集》等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这样一番体验,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个发现并不是身后面新的东西,而是读过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人都会有的一种认识:读马恩列斯毛的著作能很直观的体验到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史画面,并能深刻地把握到现实的生活逻辑。以《资本论》为例,其核心术语如:资本、价值、劳动力、剩余价值、利润等所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概念的机械地罗列和抽象的演绎,这些术语所构成的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的基本架构,而更是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全部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结构、内在矛盾的深刻展现。在这里,理论概念不是僵死的,而是有生命力的,是对现实的经过深刻把握的再现。
由此,自然想到马克思的一个有关知识社会学的经典命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命题的重点,一是社会存在是如何决定社会意识的,二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或错误的)。当然,知识社会学更关心的是第二个方面问题,即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能动的反映而非机械的反映)出发来考察理论知识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在提出并回答这一问题时是毫不含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切理论的现实社会基础都是非常明确的,即逻辑的历史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产生过程而并不简单的是知识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矛盾运动的现实过程及在此基础上剩余价值理论的呈现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帝国主义内部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提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理论的产生。
从这里出发,我们再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转到社会科学,即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认识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不难理解何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理论了。社会科学的兴起是近代的事情了,以其所包括的几个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分别来看的话,一般认为奠定政治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基础的始自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经济学则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法学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为代表,社会学则以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为基础。而之所以将其总称为社会科学,就在于其无论何种学科均试图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式研究)来研究人类社会进而摒弃之前关于人类社会的非科学思想。所谓非科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哲学形而上学式玄思来代替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事物的具体的、客观的考察,即“以事物的逻辑代替逻辑的事物”。比如,我们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一书,其核心即在于以许多片段式的,并且毫无内在关联的情景为分析对象,通过作者主观建立的逻辑联系,进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话语。这样一种研究方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非科学的。那么,什么又是社会科学语境中“科学”的研究呢?这里再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即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别。我们讲马克思之前的社会主义都是空想社会主义,如欧文、傅里叶、圣西门等人的社会主义学说,为什么说是空想的呢,即在于他们的社会主义设想仅是作为一种设想而提出的,是出于一种美好的达到良善的愿望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改造设想,并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及其根本矛盾的分析,因而他们找不到通往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而仅作为一种设想的社会主义其渊源则更是久远,我国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亦可视为此种学说的代表。而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则与此不同,社会主义在马克思那里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不是源自人为的主观设定,而是源自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运行规律和根本矛盾的现实考察,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实基础之上,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其根本矛盾而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现实趋势的判断提出的。所谓科学社会主义并非是要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归宿应该是怎么样的,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考察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的揭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同时,这也是社会科学最具特色的地方。






2011年5月读书: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全集》(第三卷)
葛兰西:《葛兰西文选》
葛兰西:《狱中札记》
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
墨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
韦伯:《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支配社会学》
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亚历山大:《社会学理论的逻辑》(第一卷)

阅读还是从两个路径展开,一个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和列宁、毛泽东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另一个是正统社会学,主要包括自启蒙运动开始(包括古典经济学)到涂尔干、韦伯、帕森斯以及其后的当代社会学。
这两个脉络所涉甚广,内容庞杂,且又有众多派系和矛盾冲突。因此,为能宏观把握而不致纠结于细枝问题,在阅读时,先通顺下来,重在体验式把握思想家思想脉络的发展,通读之后,然后在回过头来从宏观思想史的角度来审视思想家的著作。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对整个正统社会学的理解也是如此。





2011年4月读书汇报(截至5月6日)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三、四卷)
列宁:《哲学笔记》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罗马盛衰原因论》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
孔德:《论实证精神》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王绍光:《安邦之道:转型国家的目标与途径》


上学期读完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颇受启发,对帕森斯的社会思想史分析,印象深刻。这学期开始对社会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很有兴趣,开始探索“社会”的起源,社会学思想的基础,进而思索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和方法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
正如经济学的兴起始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方式的发展,社会思想的基础也是在于“社会”的出现。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一些思想家开始摆脱神学思维,认识到“人”的存在,人们开始从“人”出发认识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开启了现代政治学的大门。
但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存在,还是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17、18世纪的西欧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动乱时期,各种社会势力矛盾重重,新兴起的社会力量蠢蠢欲动,旧的势力开始松动。农民、庄园主、小手工业者、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封建贵族、国王、教会等等不同利益阶层矛盾纷争不断,这一时期的西欧呈现动荡、失序的状态。因此,这一时期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所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形成新的社会秩序?他们开始认识到在个人和国家之外的“社会”的存在,开始将“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来看待。但由于这一时期,旧的统治势力虽已开始衰落但仍居主导地位,新的势力仍在发展,虽已对旧的势力的统治构成挑战,但仍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完成新的整合。因此,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所认识的“社会”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是作为各种势力的协调的产物。认为由“契约”而组成的社会是个体和国家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这是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点。当然,至于这一“契约”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些思想家看来,这样的一个契约社会是从“自然权利”理论推理出来的必然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一时期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如亚当斯密有与此截然不同的推论,但其推论的基础并无不同。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资本扩张加速,大工业生产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生产方式,主导了社会生产最基础的方面。继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之后,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开始将注意力从抽象的“契约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并在自然科学的扩张的影响下,开始摆脱纯理性的推理,而强调理性的推理应与事实经验相符合。圣西门和孔德提出社会发展的三阶段学说,认为目前社会正由神学—形而上学阶段向工业社会阶段过渡,针对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新的矛盾,圣西门和孔德认为还需要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即通过新的实证精神形成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权威,以调节工业生产,解决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新的失序问题。
社会思想发展的这样两个阶段构成了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思想的基础。先后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代表,在上述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其对现实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有关“社会”的学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强调契约论的思想家与圣西门的工业社会理论构成了经典时期社会思想的基础,但一些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影响巨大的还有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论传统。




2011年3月读书(截至4月1日)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戈夫曼:《污名》
韦伯:《经济与社会》(下)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一、二卷)
卢梭:《忏悔录》、《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论不平等的起源》
洛克:《政府论》(下)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

这一阶段的读书从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社会学思想史或理论史,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学了那么多年社会学总是感觉社会学理论基础的欠缺,对社会学思想的发展总是一知半解,知之不详。因此,觉得有必要在基础理论方面下一段深功夫,对社会学思想发展的脉络能有个系统的把握。采取的办法是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入手,帕森斯的这本书可以说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不妨说是帕森斯从根本上扭转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方向。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可简单分为三个阶段:帕森斯之前的社会学、帕森斯、帕森斯之后的社会学。帕森斯之前的社会学有三个方向:涂尔干、韦伯、马克思。吉登斯说这是社会学的三个传统。总体而言,又可大体分成两个方向:霍布斯、洛克、卢梭、孟德斯鸠、涂尔干、韦伯(部分)、帕森斯、帕森斯以后;韦伯、马克思、及韦伯和马克思以后。
韦伯、马克思同涂尔干、帕森斯的一个重要不同体现在“观念”和“利益”,或“思想”、“意识”和“物质基础”的关系的认识上。涂尔干的认识体现在他在重建一门道德科学的旨趣上,因此,他的学说的主要关注点都在社会的道德事实上,由此,就必然导致了其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的忽视。帕森斯的学说主要建立在涂尔干的思想的基础上,并吸收了韦伯对于“精神”或“观念”的论述,阐释了其“唯意志行动理论”,并主导了其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方向。韦伯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却颇为复杂,这也导致了后人对其思想的认识的矛盾与误解,尤其是在帕森斯的阐释之后,对韦伯思想的认识与再阐释中,很多都没有超出帕森斯的范围,这尤其体现在帕森斯之后的众多社会学流派中。而本身帕森斯对韦伯的阐释的目的只是为其唯意志行动理论的建构,并非只是对韦伯思想的复述,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帕森斯对这点是解释的很明确的。帕森斯对韦伯的“借用”是从“行动”到“支配”,从而指出“精神”在行动中的决定性地位(“新教伦理”以及支配中被支配者的“认同”都可看到这点)。但这只是韦伯的论述中的一个方面,只要知道韦伯的“多元因果论”就会很容易认识到韦伯思想的复杂性是不能这样简单理解的。以韦伯对“权威”的论述为例,韦伯一方面说权威是要有被支配者得主观的认同,但同时,韦伯更强调了维持这种支配的经济基础的存在。卡里斯玛型权威的不稳定性一方面在于领导者需要不断的证明其超凡魅力,一旦这种能力得不到证明,其权威就很难维持,但另一方面,卡里斯玛型权威的不稳定性还在于这种支配方式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的汲取与分配机制,甚至是天然的排斥稳定的经济机制的形成。这就必然导致其向传统型或法理型支配的转变,而后两种支配方式的稳定性,不仅在于被支配者对于权威的认同是稳定的,还在于支撑这种支配形式的稳定的、持续的经济的汲取与分配机制。当然,韦伯并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对于物质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明确的表述。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读书:
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
莫斯:《礼物》
布迪厄:《实践感》、《实践与反思》、《语言意味着什么》、《再生产》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沈原:《市场、阶级与国家》
科林斯:《互动仪式链》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


2010年11月读书(截止12月13日)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布迪厄:《实践感》、《实践与反思》、《单身者的舞会》
这个月的阅读主要是围绕着“行动”这个关键词展开的,确切地说,是唯意志行动理论,这与前两个月从对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阅读中所强烈感受到的“结构”这一关键词,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有关“结构”与“行动”的争论也是社会学思想发展史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主题。
帕森斯在对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和韦伯等人文本的解读的基础上,勾勒了唯意志行动理论的一般理论框架。下面我借助帕氏的唯意志行动理论谈谈对于涂尔干和韦伯的“行动理论”的理解。
帕森斯首先从功利主义经济学的“行动”概念展开,功利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的行动是以个人的私己利益为目的的,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这一假设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人的利益的天然一致性。否则,秩序从何而来?但显然,这样就又是与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相违背的。针对这个矛盾,契约论提出人与人通过“社会契约”以使得社会避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语)的混乱状态。但是,在涂尔干看来,契约论者同样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契约,是何以产生的?也就是说,契约论者忽略了社会契约中的非契约性成分。因此,涂尔干所要研究的主题也就凸显了出来。(不妨细细体会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对概念)
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的基础在于社会成员的共同道德情感。但切不可以此就认为涂尔干是个唯意志论者或是从唯意志的角度展开的社会学分析,正如涂尔干(从早期的《分工论》到晚期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所反复说明的,这种道德情感的基础是社会,是社会的表象,是社会实在的“外在”表象,正如,图腾是氏族的符号那样,共同道德情感是社会的符号,而就社会是实在的这一点而言它也不可能是别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涂尔干早期思想中,涂尔干更多的是强调这种“符号”的外在性。换言之,社会(以集体的道德情感为表现)在个人之外,并支配着个人。这也是涂尔干在《分工论》和《准则》中所反复强调的。但是,在对“失范”的讨论上,涂尔干的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涂尔干的论述中,失范之所以发生,显然就不仅仅是强加于个人之上的外在的集体情感所能够充分解释的。这时,“失范”本身即已经成为行动者的行动目标。这样,外在于个人的集体道德情感就成为了行动者的内在的行动“规范”。
涂尔干思想的这种微妙之处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全面的展现了出来。涂尔干认为宗教的本质即社会。作为社会的宗教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信仰和仪式。在原始宗教中,信仰是以图腾崇拜为标志的,图腾作为一种集体的表征,是氏族的符号,是氏族的代表。因此,原始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其实质是对氏族的信仰。涂尔干的问题是,以图腾为标志的这种外在表征,是如何作用于氏族成员个人的,外在的集体道德情感是如何体现的,是如何内化为氏族成员的内在的行动规范的?涂尔干据此考察了原始社会的宗教仪式。涂尔干指出,在图腾崇拜的仪式中,在群体的欢腾中,氏族成员体验到一种神圣性,一种独立于个人之外或个人所不能单独体验到的存在。氏族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确认了氏族的神圣性,确认并加强了集体的道德情感,并将这种体验内化于个体情感之中,作为自己内在的行动规范。
涂尔干后期思想的变化与韦伯可谓是殊途同归。韦伯认为,社会行动往往是涉及到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取向,并与他人相关联的。韦伯据此区分了社会行动的不同类型,但不论何种行动类型,都是与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取向相关的。这一点,在韦伯对支配的类型的分析中体现的更加明显,韦伯同样区分了支配的不同类型。但一个(与涂尔干)同样更重要的问题是,外在的强制性支配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的?韦伯提出支配的“正当性”概念,即认为这种外在的支配具有“正当性”(更具体的说是“神圣性”,通过对韦伯所界定的三种支配类型的概念的比较不难发现,韦伯都是用“神圣性”来说明三种支配类型的“权威”),并且,这种“正当性”又是与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取向相一致的。因此,外在的支配规则,在行动者那里已经内化为了其主观的行动规范。
  至此,唯意志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就已经确立了。而布迪厄对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超越,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下一阶段我将主要探讨布迪厄的思想。




2010年10月读书情况:
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三卷
《沃勒斯坦精粹》
《自由主义的终结》
《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
《否思社会科学》
《开放社会科学》
法农:
《黑皮肤,白面具》
《全世界受苦的人》
阿马蒂亚.森: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饥饿与公共行为》(与让.德雷兹合著)
《以自由看待发展》

    这个月的阅读对思维的影响较为混乱,本来是要继续沿着资本主义——这个较为庞杂、抽象的主题摸索着前进(承接上个月读资本论的一些想法)。但后来阅读中思考的方向却开始偏离了这一主题,导致了些混乱,一直到开读书会时也没有梳理明白,现在才慢慢清楚些。
读沃勒斯坦的书刚开始较为新奇,其开放的社会科学视野,独到的分析方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发。但在弄清楚了事物层面的认知后,不知怎么竟有了些失望。思维似乎停滞不前了,陷入了结构主义。
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考察,马克思的阶级关系研究,韦伯对地位团体及其支配理念的分析,都有着浓重的结构主义色彩。在沃勒斯坦看来,所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就是由不同地位的主权国家构成,以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为轴线,所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体内部,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是少数居支配地位的国家对其它国家的压制,或者说是边缘国家和半边缘(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对核心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的依附。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与劳工的对立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在世界体系中居支配地位的统治集团的剥夺范围更是世界性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无论是在马克思那里还是在沃勒斯坦那里都是一种剥削性的结构,资本主义的扩张不过是这种剥夺性结构范围的扩大而已。当然,马克思和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的兴起的不同观点并不影响对资本主义的结构的这种判断。
在资本主义的兴起上马克思和韦伯的认识倒有些类似,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阶层(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地主(贵族)阶层的统治而产生的。是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取代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韦伯则更强调持不同支配理念的地位团体的冲突,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兴起初期的冲突首先是以新教教义为其支配理念的市民阶层与以传统天主教教义(传统主义)为支配理念的其它阶层(贵族、教会、农民等等)的冲突,并随着市民阶层的胜利,新教伦理在西欧取代传统的宗教伦理取得支配性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沃勒斯坦则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远没有如此复杂,在资本主义兴起初期,所谓贵族与资产阶级(市民阶层)并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阶级,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资本主义不过是西欧封建王朝的统治集团为挽救封建社会的危机而采用的另一种不同的统治方式而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所不同的只是统治集团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由封建的形式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形式。
资本主义在边缘地区(按沃勒斯坦的划分)则直接的表现为殖民主义。在法农看来,这种殖民主义并非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是渗透进被殖民地区人民生活的全部领域。经济的不平等结构,必然要求其它领域的不合理建构以为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服务。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肤色的二元划分,黑与白的划分,包含着多种含义:“黑”代表肮脏、丑恶、暴力、低劣货、廉价的劳动力等等贬义内涵;“白”则预示着洁净、高雅、善良、高档货、有价值的劳动等等美好的东西。殖民时期殖民者所建构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深深地烙印在被殖民人民的意识中。即使在被殖民地区独立之后,人们仍“天然地”追求“白”的东西,而排斥自己的这身“黑色”。由此,在被殖民地区人民的精神上留下了种种“精神分裂”的“症状”。
两个月来,一直想得出答案,资本主义是什么?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就非常简单了:资本主义不是什么,排除其种种外在包装,资本主义只剩下一种持续扩张的不合理结构。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全部,至少在阿马蒂亚•森看来不是。经济学似乎并不准备讨论结构问题,更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在阿玛蒂亚•森看来,所谓权力并不具有马克思、沃勒斯坦和韦伯意义上的压制性(对抗性)特点,权力不过是个体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权力就是一个人在饥饿时获取充足的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食物的能力。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资本主义就将是另一番面貌。
这样的话,这一时期以资本主义为主题的阅读就要发生了变化,下一阶段想要围绕结构与行动这一主题展开,转向社会理论的理解。



2010年9月读书情况: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
马克思《资本论》(三卷)
王邵光《民主四讲》

    这一时期的读书主要是围绕“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对于资本主义的回应最为精彩的无疑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神秘”的东西——商品入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具有“神秘”的性质,如,A用10块钱买了一个水杯,然后12块钱卖给B,B又20块钱卖给了C,同样的一个水杯,仅是从A手里到流到C手里,却由10块钱变成了20块钱。或者,从货币的角度来看的话,B的12块钱,仅仅通过一个媒介——水杯——的作用,就一下子变成了20块钱。这样,似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的人都成了魔术师。不用经过其它途径,仅仅是换换主人,商品就能增殖,钱也可以“生”钱(货币的这种“神奇”性质在借贷资本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似乎,这就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所在,更似乎,这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基础?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普通的“商品”何以具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比如A用一个桌子换B的一把椅子,交换的基础则在于桌子和椅子中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的劳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商品都是作为商品世界的“公民”出现的,在商品世界中商品没有等级差别,而只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商品的差别只在于所凝结的劳动时间的长短,即量的多少,并没有质的差别。因此,商品交换的基础即在于商品中所凝聚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由此,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根源于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形成这个价值的劳动现在十分清楚地表现为这样一种劳动,其他任何一种人类劳动都与之等同,而不管其他任何一种劳动具有怎样的自然形式……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平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第一卷P.75-90)
这样,商品所具有的种种“神秘”性质在这里都消失了。因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根源于商品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商品增殖的秘密也只能是源于商品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不能是商品本身。
"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货币所有者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这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第一卷P.190)
这样,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也只有一种可能性:通过占有劳动力剥削剩余价值。
“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劳动力)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当资本家把货币变成商品,使商品充当新产品的物质形成要素或劳动过程的因素时,当他把活的劳动力同这些商品的死的物质合并在一起时,他就把价值,把过去的、物化的、死的劳动变为资本,变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第一卷P.219-221)
既然,商品增殖的原因不在于商品的流通过程,而是根源于商品的生产过程之中,即工人的劳动过程中,那么,为实现商品最大程度的增殖,资本家们的选择显然是最大程度的占有工人的劳动价值,即占有剩余价值。
“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第一卷P.260)
  “领主的贪欲较简单的表现为直接追求徭役的天数,资本家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则表现为渴望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第一卷P.265)
  “从价值增殖过程来看,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存在,只是为了吮吸劳动,并且随着吮吸每一滴劳动吮吸一定比例的剩余价值。”(第一卷p.286)
并且,随着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脱离了其使用价值,而是追求更为简单的形式,即获取货币。商品的生产形式就成为G(货币)—M(生产资料和劳动力)—G’(增殖货币)。货币脱离其一般等价物形式,而成为资本。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摆脱了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的限制,开始最大限度的追求其一般形式——货币(增殖货币)。
"产业资本是以它的货币形式,即作为货币资本形成自己总过程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货币在这里不是作为货币花掉,而只是预付,因而只是资本的货币形式,只是货币资本。运动的决定目的本身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以实在货币为起点和终点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了。”(第二卷P.68)
到这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最大秘密——财富的产生就被彻底揭露了出来,资本主义所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也就在这里。
“资本不仅……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他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物化,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第一卷P.584)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具体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阶级的生存及命运,发现:
“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化的、统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力来生产,而资本家同样不断地把劳动力当作主观的、同他本身物化的和实现的资料相分离的、抽象的、只存在于工人身体中的财富源泉来生产,一句话,就是把工人当作雇佣工人来生产。……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在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第一卷P.626-634)
“雇佣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转化为日益增长的资本的日益增大的增值力,并且由此把他们对自己所生产的,但已人格化为资本家的产品的从属关系永久化……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它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只是由于它时而卖给这个资本家时而卖给那个资本家才被掩盖起来。所以劳动力的在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第一卷P.673-674)
由此,马克思得出另一重要结论:资本主义生产使得这种生产关系本身成为一种支配关系,工人阶级一旦进入这种生产关系之中,便只能持续地为这种关系所支配,持续地生产与再生产这种关系本身。
“随着资本的增长……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范围只是随着它本身的规模和它的臣民的人数的增大而扩大。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工人手中,使他们能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在一种不是物质财富为工人的发展需要而存在,相反,是工人为现有价值的增殖需要而存在的生产方式下,事情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第一卷,P677-681)
个人感觉《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第二卷和第三卷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展开。个人对资本主义的理解也是基于《资本论》第一卷,但对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很多具体问题尚没有弄清楚,因此,没有能力继续深入下去。与此相关的,《理性的毁灭》与《民主四讲》则多少能反映出通过阶级分析方法来反思及批判西方(哲学、政治及社会)思潮所彰显的魅力。毫无疑问的,对于目前个人的认识水平而言,理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不理解资本主义,将无法理解中国现实的变革。《资本论》是我个人探索的尝试,也是一个开端。
Posted: 2011-04-05 18:23 | 华中科技大学 [楼 主]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师兄,以前未见其人,但是你的名字已经如雷贯耳,后来在我们2011级的读书会、双周论坛、本硕论坛等会议上才把人和名字对上位,看来师兄果真名不虚传,不仅读书厉害有意志力,而且每次莅临我们的会议,用幽默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点,用“闰土和鲁迅”例子给我们阐述国家、权力还是记忆犹新!榜样啊!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2-06-05 20:37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510(s) query 5, Time now is:09-18 02:3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