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涂希言:站在农村社会学的入口-湖北南漳调研随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婷不下来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86
威望: 286 点
金钱: 2860 RMB
注册时间:2012-05-06
最后登录:2015-09-08

 涂希言:站在农村社会学的入口-湖北南漳调研随感

      今年七月随中心去湖北南漳县驻村20天的调研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学术性的社会调查实践。在这次教学性质的集体调研中,我收获了见识、学识、同学的友谊、老乡的热情,但作为一个刚刚迈入社会学大门的初学者,最令我兴奋的还是在调研过程中学习到的农村调研的经验常识、方法和思考角度。通过带队师兄的言传身教,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共同探索,我和小组其他初学者一起,开始慢慢学会如何解剖一个村庄社会,如何运用区域对比的视角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如何从纷乱的现象抽提出村庄社会的本质。这短短的二十天,让我开始理解社会、理解社会学。以下就来谈谈我从这次集体调研中收获的对农村社会学方法和学理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是我对农村社会学经验调查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的村庄,总是一个功能俱全的小社会,就好比一个人,五脏六腑一应俱全。但在研究者的角度,我们并非是要如社会有机论者一样,要将社会功能和生物性功能对应起来。我们将村庄的小社会性质凸显出来,是要强调村庄的整体性,强调村庄内的现象是有关联的,强调村庄的各种问题是可以在村庄性质本身找到答案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既要避免将村庄作数据化的认识,避免对村庄现象的罗列,也要避免对村庄问题作意识形态的处理,凡事归结到现代化、市场化、法律意识等这些外部的、大而空的概念里去。我们的方法是在现象中找本质,针对问题找内因,在把握村庄性质的基础之上去把握社会关系的微观互动结构。
    我们的经验调查,就是解剖一个村庄,以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治理是如何实现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农村社会是一个活的社会,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不是用西医式的量体温、查指标这样的定量研究方法,而是借用中医式的找问题、明辩证的方法。当我们作为研究者进入一个村庄,就要借用中医的思维,对村庄社会“望、闻、问、切”。
    我们“望”村庄概貌可知村庄贫富;我们“闻”鸡鸣狗吠可知村民关系是否融洽;我们“问”村委村民可知民情种种。下面重点说说“切”——切是对村庄的系统诊断和思考。看一个人要首先判断他的体质温热寒凉,判断一个村庄首先要确定的是村庄的性质,即对行动单位、结构性因素的分析。 
    其次,就像中医看病要看舌苔问二便,我们认识一个村庄也是从对村庄的某些现象的集中考察开始的。比如从治理层面,重点考察公共品供给。村庄定性调研的思维方法就是寻找村庄问题。村庄的问题是很多的,找到问题就如同找到病灶一样。村庄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按假设的逻辑组织起来的正常现象链条中出现的悖论,悖论的出现就是逻辑失败、需要重建的起点。通过这样的辩证思维的方法,我们逐步把握村庄的社会逻辑和治理逻辑,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村庄内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构。在这个结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探讨该社会情境下个人的行为逻辑,解释一个社会纷繁的文化现象和意识观念,比如生育观念、土地观念、信仰等。
    再谈谈我通过这次集体调研对社会学学科的理解。
    我们在集体调研中的社会学学习都是在社会现场完成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社会,通过在真实社会中的现场学习,我们更深地理解了社会人、社会关系这两个社会学最基本的研究单位。我们所考察的村庄治理、公共品供给、人情结构、互助圈子、代际关系、夫妻关系都是社会关系在不同层面的表现,而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和解释也无不是在对社会关系的微观机制的不断把握下完成的。在完成了对社会关系的把握后,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社会中个人对人生各个重要因素(比如生育、婚姻、子女、养老、死亡等)的意识观念,以得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这样,我们得以理解一定社会关系下社会人的构成,理解一定社会结构下的文化内涵和人的行为逻辑。这次集体调研让我切身体验到,如何从庞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中,一点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社会关系的实质,得出社会人的构成。这既是社会学的基础概念,也是社会学的方法要义。
此外还有对社会学中“社会”概念的认识。我们的调研,是在中心长年研究所形成的中国农村的三个区域类型对比视角下的调研。区域对比的视角,让我理解了平常现象的不平常;现场的讲解,让我获得了关于“社会”的第一份样本。研究社会和治理的过程,让我对社会中结构性力量和社会微观秩序的形成有了较深的理解,也理解了不同结构的社会体所承载的不一样的文化含义——关于公私、正义、生育观、土地观等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下差异是那么大。这也让我从另一角度理解了中华文明是多么脆弱,同时又是多么强韧。在现代化、理性化、工业化、城市化情境下的中国,要想保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社会学的确需要提供建设性的视角。这方面也算是我对社会学学科功能的新认识。
  调研结束回头一看,我之前实在是个社会学的门外汉(笔者接触社会学的时间较短),读过的只是几本社会学的死书罢了。通过本次集体调研的学习,社会学,起码是农村社会学对我来说才开始鲜活起来。社会学的概念、类型才开始有了思考的实体和脚本。而农村社会学调研方法的学习,对我而言则是我的社会学想象力的第一次有效训练。真诚感谢中心给予的这次学习机会,真诚感谢几位师兄,尤其是带队师兄的无私付出和教授,真诚感谢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二十天的队友在生活中的相互照顾、调研中的相互帮助和激发,真诚感谢我们小组所在的村庄里的乡亲对我们敞开心怀。

    注:本组由桂华师兄(组长)、邓勇、余彪、杨桦及我组成。
                                                                                                                        希 言
                                                                                                                      2010-8-25





Posted: 2012-09-21 15:0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0年调查趣事

Total 0.014903(s) query 3, Time now is:11-11 02:2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