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杨杰:人生道路的辩证法——暑假调研感想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杨杰:人生道路的辩证法——暑假调研感想

一、机缘巧合
能够参与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组织的2012年暑期调研是许多个机缘的巧合。
我本科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四年的本科学习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总结起来只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理念和一些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抽象概念和法律规范,等到大学快要结束准备找工作时感觉自己所学甚少。我当时想这也许是法学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要求相当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本科阶段的学习只是一个基础的积累,如果就此中断学业进入社会,专业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考研并最终考入了本科学校的民商法专业。
读研期间,陈柏峰老师带我们法理课,他讲课方式跟我以前遇到的那些老师不同,我发现他看问题的视角特别独特,本来一个很浅显的我们平时都不会留意的现象他却能挖出很多东西,让人觉得他思想特别深刻。一次课堂上他向我们强调起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读书的意义并问我们班有没学生愿意参加他组织的读书会,我就报名参加了。正式加入陈老师组织的读书会,为我参与这次的暑期调研埋下了伏笔。
二、调研经历及感受
这次调研我被分配在武汉组,主要是对江夏区下辖的村庄进行调研,从7月5日到7月25日,历时二十天。中间(7月14日)进行的一次大组,以这次讨论为界,我们这个小组的调研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前期(7月6日到7月13日)主要是村治模式的调研,其实我对“村治模式”这个概念涵盖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把握,但从调研所涉内容看,主要到有宗族意识、长老权威、婚姻、代际关系、生育、养老、人情、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和家计模式等方面;后期(7月15日到7月24)则集中于土地制度的调研,我们调研所在村庄主要涉及土地征收、土地大规模流转,宅基地买卖和管制等问题。另外,关注较多的还有信访、农业开发、项目下乡和村干部选举等问题。
初入村庄是七月五日上午,我们从学校出发乘车到江夏区农业局,再由农业局的领导通知各村派人接我们到各自的村庄。我们小组被安排在武汉南端靠近咸宁的一个村庄,到达后安顿在村书记家。这个村的书记是个女书记,人特别热情也很有心,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介绍村庄基本情况的小册子。中午在书记家吃的午饭,同来的有农技站的领导和村委的干部。五日下午,我们在书记助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在村庄里转了一圈,实地“考察”了下村庄的基本情况。这里有水泥路、树林、鱼塘、稻田、小河、水渠、居民住房、街道,这是任何一个中国其他地方的农村也会有的基本要素。与我的家乡——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比起来,这里的不同似乎在于它的地势没有那么平坦,这里有一座座的小山丘,田地也被分割成零散的高高低低的小块。另外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时,不远处的高架桥上不时会有火车和高铁穿梭而过,令人觉得新奇。此时在我脑海里存在的村庄还仅仅是一个由各种自然景观构成的集合体。
第二天上午,组长就开始带领我们下村找人访谈,这也正式拉开了暑期调研的序幕。记得这一天上午找的是一个小组的队长,村书记提前帮我们打过招呼。访谈任务主要由组长一个人承担了下来,从上午八点一直问到中午十二点,我们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做笔记,内容涉及村庄的起源、小组姓氏构成、养老、生育观念、人情、小组集体意识、土地征收、小队长的工作任务等。下午则由队长引荐了同小组的一户村民进行访谈,内容涉及家庭情况、家庭生计、人际关系、生育观念、养老等问题。访谈过程中,常常这个人物牵扯到那个人物,一个故事牵扯到另外的故事,有时候被访谈人会超出问题的限制扯起家长里短的事来,甚至有些村民跑来“举报”一些“异端邪教”的传播活动。一天下来,感觉信息量特别大。晚上小组讨论时才认识到自己对于很多现象只关心其表象而不能从中提炼问题,而对于有些后来才发现很有趣的现象起初甚至是不以为然的。比如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问一个小组的姓氏构成问题,后来发现这里居然有几个小组是独姓组,我原本以为所有的小组都像我自己出生的村庄那样是杂七杂八的人组成的。后来才进一步了解到独姓组可能因其同宗而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这对村民日常交往甚至民主选举制度在乡村的运作都会有影响。这些认识都是在小组讨论会上经过探讨和点拨才逐渐形成的。
随着访谈的深入,对村庄的了解开始超越自然景观的集合体的层面。逐渐认识到穿行而过的火车和高铁的背后其实意味着房屋拆迁和土地的征收与补偿;脚下平整的水泥路可能刚修不久而且是项目下乡的结果;路边一块规整的苗圃和林地可能是大规模土地流转的结果;而隐蔽在山林之中的某个破败废弃的砖窑曾经牵扯过几代人的政治斗争……
到调研后期,我们开始超出获得关于村庄的认识层面而分组调研,尝试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独立访谈。刚开始尽管有些不愿意,但是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就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有时候找到一个比较能谈的就心中暗喜,要是遇上话比较少的人就只能不着边际的扯东扯西希望能把话题延续下去。由于没有什么访谈经验而且理论积累也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有时侯提的问题只是“依葫芦画瓢式”的,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问这个,所以在知识获取的层面上可能比较少,让人觉得独立访谈像是在混日子。不过我想这样的锻炼还是有必要的,它不仅考验情商,而且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进一步改进。
总的说来,这次调研是很有收获的,当然我也知道还有一些现象由于自身理论积淀的不足在我们面前一晃而过而不曾认识到它的意义。这么多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肯定还存在许多尚未被认识的精彩。但正如桂华师兄在最后的讨论会上所言:对第一次调研的同学而言,更重要的可能是获得关于经验研究的质感,对于经验的质感则是较次要的。
三、感恩之情
调研结束了,留下了两大本笔记和林林总总的关于村庄和这二十天团队生活的记忆,这是我读书生涯中一次难得的经历。
要特别感谢陈柏峰老师的推荐和贺老师的接纳。坦诚的说起来,四年本科生活让我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感到有些失望,这也许是我自身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因为我也看到很多人似乎很适应这种体制。本来“自由”是我们曾经为大学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可是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这种“自由”似乎过度了,以至于这种“自由”更像是一种漠不关心。一些人在这种过度自由的环境中迷失方向,而更多的人则因为“路径依赖”通过追求考试分数获得充实感和意义感,毕业之际蓦然回首发现四年本科不过是“应试岁月”的延续而已。
因为曾经体验过这种“自由”之苦,才特别珍惜和真切的懂得有人引导之幸福,因此我特别感激陈老师将我引上读书之路。这次调研又让我得以有机会参与贺老师及其团队的活动,让我看到一批不仅扎扎实实做研究而且认认真真培养人的学者。这也让我获得了看中国大学教育的另一视角,也许从整个大局来看这些闪光点还不多,但还是给人一些希望和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我想通过这次写感想的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另外还要感谢我们的这个小团队,感谢孙新华师兄和本跟我一级但即将成为师姐的王海娟。孙新华师兄特别守时和讲规则,为调研生活营造了一种严肃认真的氛围,使我们在精神上不敢松懈从而真正有所收获。王海娟的理论功底扎实,经验上的积累也很丰富,而且特别乐于分享,经常在一些细节上给予指导和点拨。还有另外和我一样的新手们,正是因为大家在讨论会上的各抒己见和集思广益,才碰撞出新思想新视角。
四、关于未来
也许有些可惜,因为参与这次调研之际我已经研二毕业将要读研三了,接下来的一年面临着完成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我想如果能有机会早一点认识和参与,我可能会倾己之力努力成为这样的团队中的一员。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过往岁月中的种种经历,我不会是今天的我,那个时候的我可能面对着这样的机会也不一定能认识到它的意义并能好好把握。所以人生是没有如果的。
学术很神圣,因为它生产的是思想,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有着其它职业不能比拟的重要意义。应当鼓励每个有能力和条件的人以学术为追求。就我自己而言,也曾有过这样的理想,只是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们人是不能仅仅以理想为生的,因为理想往往受制于现实的各种条件的束缚,包括个人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宏大背景以及个人机遇这样的偶然因素。
我觉得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也是人生道路上的辩证法,凡事尽力而为但在面临一些抉择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手中所握的资源,有时候过于强求只会适得其反。也许我的思想有些过于保守了。
不过不论将来我从事怎样的职业,读书的这段经历和这次调研的经历都为我开启了一切已知之外的另一扇窗。经典的阅读和经验的积累是人一生都要去做的基本功,有些人虽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无意中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着,只不过这种“无意识而为”由于其盲目性而可能很低效也很容易被打断,不具有一以贯之的特性。很庆幸因为人生中有过这样一次将二者结合的调研的体验,而有可能将这种认识深深沉淀在对世界和人生的的认识里。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19 20: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Total 0.014741(s) query 3, Time now is:09-13 16:0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