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22-2025.3.22
书单:
《资本论》马克思(在读)
《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视角》米什拉
《第二性》波伏娃
【作息与运动】
在作息方面,开学以来的作息非常规律,每天十一点前睡觉,七点半起床。在运动方面,本月依旧是以健身为主,每周健身5次。每天健身1个小时。
《资本论》:
这是本月三本书里我耗费时间最长的一本。但是其中量化的公式较为难懂,也没有读完,无法从中得到太多与社会学相关的感悟,所以这里只作简单的阐述。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的智慧和洞察力,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资本论》中的核心思想是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进行劳动,获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工人创造的利润。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工人成为了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这种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导致了工人的贫困和资本家的富裕。其次,《资本论》对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而货币则是商品交换的媒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交换媒介,使得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然而,货币的出现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最后,《资本论》还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进行了探讨。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会不断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在阅读《资本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的智慧和洞察力。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视角》:
这本书聚焦于全球视野下国家社会政策与福利保障的变更,主要以一些说英语的主要国家为关注点,探讨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社会政策和福利政策带来的影响。
20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向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从形式上由让资金与市场走向国际化,逐步实现经济的自由化与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在寻找一种方法,以维持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但在全球化的浪潮和跨国资本的流动下,这种平衡并未实现。跨国流动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与办法,巧妙避开缴纳费用,全球化的趋势提高了他们与国家、劳工讨价还价的能力。
基于全球化让市场更为自由、公司的跨国自由,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尤其是欧洲)社会福利由普惠型逐渐转向选择型,对于高福利国家,民意、舆论引起轩然大波,不断缩减的相关保护和兜底,让人们陷入恐慌与愤怒,在转向选择型途中,对于财政的压力也并没有好转,相反,还上升了。
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失业率让我们引起重视,不少国家和地区出台“灵活”就业,高工资、稳定的工作减少,更多是低收入的增加,兼职和临时工作成为一定程度上的主流。
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早已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里,我们必须适应它的不稳定和变动。
《第二性》:
因为在脱口秀了解《第二性》去借阅了这本书,是波伏娃的经典著作。结构方面,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女性受压迫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分讨论女性如何突破限制,实现自我定义。波伏娃指出,女性所谓的"天性"实为历史与文化的建构产物。女性并非天生就是女性,而是在世俗的影响下一步步成为女性的。
书中提到:女性被建构为男性的镜像,这种镜像关系不是平等反射,而是经过扭曲的哈哈镜效应。当社会将柔弱、感性、依附性编码为"女性特质"时,实则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社会控制实验。这让我想起社交媒体时代,美颜滤镜对女性外貌焦虑的强化,也是数字时代的"第二性"陷阱。
书中还提到,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可能有人会问:难道走艰苦的路反而是幸运吗?这个想法过于片面了。年轻时女性靠着自带的生育价值、性价值、外貌这些随着年龄贬值的资本赖以生存,到了年纪大了失去这些优势才幡然醒悟为什么没有像男性一样发展自己的技能、事业和人脉。
所以,真正的性别解放,在于解构所有试图固定"性别意义"的符号暴力,让每个人成为自身存在的立法者。
2024.12.25-2025.1.22
书单: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
《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马克斯韦伯
《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
【锻炼与作息】
锻炼方面:本月依旧是室内运动为主,相较于上个月运动方面有所松懈,一周健身3-4天,一次健身1-1.5小时。作息方面:非常规律,依旧是早上7点半起床,晚上12点前睡觉。
【读书感受】
本月读了四本书,其中三本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且这三本都是关于支配的书籍。韦伯认为,支配是一内涵广泛的概念。从狭义上讲,支配等同于服从,即支配者所明示的意志用来影响他人的行动,且实际上被支配者把命令的内容当作自己行动的准则。
韦伯归纳出了三种“理念型的支配”:卡理斯玛支配、传统型支配和法制型支配。认为权力有三种来源:传统权力、超凡权力和法理性权力。传统权力基于传统、习俗和惯例而获得。这种权力往往通过世袭或长期形成的习惯而确立,其合法性建立在人们对古老传统的尊重和认同之上。在传统社会中,族长、部落首领等往往拥有这种权力。传统型权力的特点在于其稳定性和保守性,但也容易因社会变革而失去合法性。超凡权力基于个人超凡的才能、品格或英雄主义而获得。这种权力来源于追随者对领袖个人的崇拜和信仰,其合法性完全依赖于领袖的个人魅力和英雄之举。魅力型权力往往产生于动乱和危机之中,领袖通过非凡的表现赢得追随者的支持和信任。然而,这种权力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理性的特点,因为一旦领袖失去追随者的崇拜或信任,其权力地位就会动摇甚至崩溃。法理性权力基于理性法律规定而获得。这种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人们对法律、规则和制度的信任和服从之上。法理型权力通过法律条文和组织机构来规定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和责任归属,具有明确性、合理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法理型权力是科层组织和社会管理的基础,为组织的连续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法理型权力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强调合理性,确保了组织的效率和效能。同时,领导者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来保障权力的行使,增强了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此外,法理型权力所有规定明确,职能划分清晰,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合作。
《支配社会学》中对科层制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科层制是法理型支配的最典型、最纯粹的形式,它体现了现代组织的理性化、专业化和规则化特点。韦伯对科层制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其高效性和稳定性,也指出了其可能导致的官僚主义、训练出来的无能等问题。这让我对现代组织的管理模式和权力架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寒假来临,希望假期时自己也能保持住状态,坚持阅读学习,积极与老师、同门保持沟通交流。
【状态自评】B
2024.12.1-2024.12.24
书单:
《普通社会学纲要》帕累托
《社会学的想象力》
《权力精英》赖特米尔斯
《乡土中国》 费孝通
【锻炼与作息】
锻炼方面:本月依旧是室内运动为主,一周健身4-5天,一次健身1-1.5小时。
作息方面:作息规律,依旧是早上7点半起床,晚上11点半前睡觉。
【读书感受】
本月读了四本书,其中两本米尔斯是米尔斯的,主要想讲一下《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是一本从入学之初就已听过太多老师们推荐的一本书 。 书中米尔斯这样解释“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它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为从一个视角转换为另一个视角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在写作这本书时,米尔斯实际上是对当时的一些时代问题做出了回应的,当时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些普遍问题包括像二战是如何发生的,希特勒是如何上台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希望社会学家们能把社会的病症解释给大家看,因此米尔斯强调,社会学的研究要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出发,而不是学术圈内的自娱自乐。
米尔斯在书中提到一种历史理论,米尔斯说,关于人类历史的理论,很容易偏向于使人类历史的材料被迫套入历史的紧身衣。我们在做学术研究时,常常也会将一个学术概念生搬硬套到不同的学术背景之下。说的通俗一点,一个不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会说,因为那些东西很美,所以我认为那些东西很美。因为那种想法是合理的,所以我才这么想并且这么说。因为那种行为是对的,所以我才那么做。而一个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会问自己,是不是我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导致我认为那些东西很美、那种想法是合理的、那种行为是对的?为什么在另一个社会环境中长大的人,会和我有不一样的想法和行为?
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种类似超人视觉的超能力。我们能看到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社会结构。
【状态自评】B+
[b]2024.11.1-2024.11.30[/b]
书单: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 托克维尔
《规训与惩罚》 福柯
《再生产》布迪厄
【锻炼与作息】
锻炼方面:本月报名了健身房,一周健身5天,一次健身1-1.5小时。有时和读书会的同学打羽毛球。作息方面:作息规律,依旧是早上7点半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
【读书感受】
本月读了三本书,其中《论美国的民主》分为上下两册,读书数量上与上个月持平,自认为在读书时对书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为在《论美国的民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所以主要讲一下对它的读后感。这是一本十分厚重的书,拿起来像一块砖头。但是它的内容也像外形一样有深度,有意义,值得深读。《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后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独特之处,还深刻探讨了民主与自由、平等、社会结构等之间的关系。全书分设上卷和下卷,上卷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分别从地理、历史、法律、宗教等多个方面解释了美国民主形成的原因。在地理上,美国没有太多接壤国家,就意味着不用花力气去抵御七七八八国家威胁侵犯,能有更多安逸环境搞政治;在历史上,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类似欧洲贵族社会的等级结构,所以是一个先天平等的社会;在法律上,美国讲究自治和法学家精神,习俗上鼓励参与公共事务(比如随处可见的社团);在宗教上,带来了人人生而平等,渗透同时缓冲了一昧追求物质享乐主义。
下卷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描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其独特性和优越性。他详细阐述 了美国如何通过三权分立、联邦制、代议制等制度设计,确保了权力的制衡与分散,从而有效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这种制度设计不仅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我深感这种制度设计的巧妙和深远影响,也为我们思考如何完善自身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个月和读书会同学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团建打羽毛球,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谊,真是收获满满!
【状态自评】B+
[b]2024.9.25-2024.10.25[/b]
书单:
《社会学基本概念》
《实践感》
《现代性的后果》
《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
【锻炼与作息】
锻炼方面:跑步平均一天一公里。有时和读书会的同学打羽毛球,开学以来每周都会登山。
作息方面:作息非常规律,依旧是早上7点半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
【读书感受】
本月读了四本书,数量上比起前两个月有所增加。可能是在学校集体读书的原因,效率也比在家独自读书高。这个月想给自己一些挑战,故而选择了比之前更“厚重”的经典进行阅读。
作为一个社会学初学者,吉登斯的《社会学基本概念》给我理解社会学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之前阅读经典时,很多句子都读不懂。比方说我们经常看到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究竟指什么,这本书里就给了详细的解释:后现代性比现代性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多元。这本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关教育这一章节的内容。原先教育在我眼里可以传递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只有正面作用,应该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东西”。但是,吉登斯却给了我另一个视角:有时候,教育是为了资本主义工厂能够获得足够的劳动力,贫富分布不均也让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享受不到同等的教育,而不平等的教育又会使贫富差距更明显。在我看来,教育是否公平要依据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来做判断。当今中国,教育虽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却使无数寒门学子实现理想,完成阶层跨越。而且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把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从而维系社会团结。所以,教育是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现代性的后果》也是安东尼•吉登斯最富盛名的著作之一,吉登斯在此书中提出了以往不同的全新社会学阐释框架,将现代社会分为4大制度性纬度去剖析现代性社会断裂式的变迁以及我们如何面对现代性的种种问题,改变了大家以往传统的视角去看待现代性。吉登斯否定了长久以来大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的宣言,他认为我们依旧在现代性中,只不过是“激烈性的现代性”,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进化、更加普遍化了”,并讲述了与前现代性相比,现代性是断裂式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我们脱离了所有类型的传统社会秩序”。
这一个月的阅读让我受益良多。一开始我选择的是电子阅读,但是发现平板弹出的消息总是会干扰到自己,所以改为纸质阅读,这一改变不仅让自己更加专注,而且可以保护视力,有益健康。再有就是书籍的选择,原本我是随意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但是在读本月最后一本书《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时发现,没有读过《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书就读不懂,所以我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先罗列好要读书籍的顺序,循序渐进、有条理地阅读,我相信,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摸索,一步一步前进。
【状态自评】B+
[ 此贴被朱承睿在2025-03-28 11: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