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自杀论》读书报告 23143219蔡霁锦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蔡霁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3-10-12
最后登录:2024-04-11

 《自杀论》读书报告 23143219蔡霁锦

【九月读书情况】
·经典阅读:
《社会学的邀请》《与社会学同游》
《自杀论》《社会分工论》一部分 《生育制度》一部分
·教材阅读
·每天都适当锻炼,作息规律
·感想:
初读名著,选择了难度适中的《自杀论》,整书逻辑清晰尤其是目录带给读者很好的引导,语言比较易懂,但仍存在部分逻辑难以理解的情况。
自评:B+
【十月读书计划】
《社会分工论》
《江村经济》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读完剩余书目

《自杀论》读书报告
一、引言
《自杀论》一书是由埃米尔·迪尔凯姆所著,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自杀的社会根源。该书写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造成的社会病态导致自杀率上升。涂尔干于1882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赴德国游学,回国后,他在整理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和它的规律性,并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创作《自杀论》。
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按照自杀目的不同,作者将自杀分为四个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作者运用社会统计的方法,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展现经验资料,以此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稳定及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建立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可以说,《自杀论》的问世,终结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基础。
二、内容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与自杀率的变化
书中作者最初探讨的自杀定义为:自杀是任何受害人自身执行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其死亡。但由于此种定义未能区分两种差别很大的自杀类型:幻觉自杀和精神正常的人意识清醒下进行自杀的行为,这样的定义并不完整。因此,在对自杀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时,要寻找行为的共同之处,即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自杀者在实施行为的时候,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的结果,因此可以得出对于自杀的准确定义:自杀可以用来描述所有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例,受害者本人知道此行为会产生的结果。这样对于自杀的定义明确了自杀的主体和受害者,以及行为本身及带来的影响。
此外,作者在对自杀进行定性时提出应将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中发生的自杀事件看成是一个整体,其集合具有统一性、特性和独特本质——完全具有社会性,因此,在研究同一社会在自杀方面的统计数据时相对恒定,但在有社会危机出现时,会明显看到自杀率大幅变化,但这些变化迅速发生并不断推进,没有给大量观察者足够时间研究,整体波动趋势呈现波浪形,各波浪形状独特而连续发展。
(二)影响自杀现象产生的非社会因素
1.自杀与心理变态
(1)自杀与精神错乱
作者在本章中将精神错乱导致的自杀分为四类:狂躁型自杀、忧郁型自杀、强制型自杀、冲动性或不自主自杀,经过逻辑分析,作者得出结论,所有因精神错乱引发的自杀不是找不到动机,就是由想象的动机驱使。更进一步,作者在收集并分析了11个国家精神病患者的普查结果后表明,初级社会鲜有精神错乱者,却不乏自杀者,这样结论的得出使人们想把二者联系起来的价值削弱。最后,作者得出结论,社会自杀率和精神错乱倾向没有必然联系,也可以进一步推论,社会自杀率和神经衰弱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2)自杀与酗酒
酗酒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作者通过分析法国自杀与酗酒的数据得出酗酒引发精神错乱从而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的结论,但法国以北地区,自杀数量不随酒精销售规律增加,由此推论自杀率和酗酒之间有某种联系,却并不能说明酗酒是自杀的原因,能解释自杀的增长和减少。最终作者质疑“酗酒引起自杀”这个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归纳推理并得出结论:酗酒与自杀无关。
2.自杀与正常的心理状态
(1)自杀与种族
作者将种族定义为一群彼此相似的个体,相似性可以遗传,且拥有遗传传递性。作者讨论了欧洲几大人种,认为德意志人中的自杀者之所以多于其他民族,其原因不在于他们的种族,而在于其熏陶的文明。
(2)自杀与遗传
作者类比自杀和肺结核,否认自杀有遗传原因,原因有二,一是所有观察都由精神病医生在精神病患者中得出,由此自杀常为精神错乱偶发的症状,即在神经系统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自杀虽不经常,但是偶尔发生。再者,没有证据证明每个精神错乱者都有自杀倾向,因此自杀并非遗传。
(3)自杀与自然环境
在自然环境因素中,人们把影响自杀率的因素归为两个:气候和季节性气温。观察欧洲地图可以看到,自杀人数最少得是南部和北部,最多的是中部气候温和的地带。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意大利自杀率低,但在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是欧洲某种文明的首都之时,自杀行为较为普遍。此外,在印度烈日之下,自杀率也较高。
季节性气温的变化并不影响自杀行为,但深入观察发现,自杀率与昼长相关,白昼延长,给众生更广阔的活动范围,休息的时间开始得晚,结束得早,活动的空间便更大。因此,伴随频繁的活动,自杀增加。
由此可以概括,作者最初展示的自然环境的直接要素无法解释自杀率各月份、各季节的变化。
(4)仿效
作者将仿效视为一种自杀的心理因素,并将其认定为由于极具共同情感的合力,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象。仿效产生于特定自然环境和植根于具有某种集体信仰的特殊环境中,并因此发生作用。但由于在自杀地图中自杀率并非呈现辐射状,且自杀的个体存在于多个均值体之中,作者推论:仿效可能或多或少增加个人自杀案件,但是无法使社会不同类型自杀呈增长趋势,也无法增进社会小群体内自杀趋势。
综上,作者否认非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
(三)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
1.利己型自杀
作者观察欧洲地图,发现天主教国家自杀率低,新教国家自杀率高。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犹太教徒把对于自杀的免疫能力归功于周围的敌意,因此人们在群体中更为团结,从而使犹太教宗教社会团结度较高,对自杀形成免疫。此外,犹太教由详细涵盖生活细节的一系列操行组成,几乎不留余地于个人判断,因此其自杀率低。
此外,作者提出是否因为求知欲增加,普遍信仰程度减弱,导致自杀倾向随之发展的疑问,通过分析犹太教、新教自杀数据发现,智力发展与自杀数目关系较小,而如果自杀倾向发生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圈子里,是由于传统信条削弱及其造成的道德个人主义削弱。
作者在本章中得出两大重要结论,其一,作者认为人们并非因为渴望知识而自杀,而是在人们拥有知识后,以知识名义掀起战争,对抗传统观念。其二,作者认为宗教保护人们免于受自杀欲望困扰并非用特殊的说教方式达成,而是在社会中实现,当集体心智状态数目越多越强大,宗教集体的凝聚力就越大,对自杀的防御观念也就越大。
如果说宗教能预防自杀只因为它是一个社会,那么其他社会也可能产生同样作用。作者对不同年龄的已婚者和未婚者自杀率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已婚者具有自杀免疫力,一是其拥有家庭责任感,二是其婚姻拣择的结果,婚姻拣择对已婚男士免疫力的影响微乎其微,且有孩子的守寡者比没有孩子的丈夫自杀倾向弱。
政治角度来看,集体精神对自杀倾向的抑制作用同样明显,人们在一个有凝聚力的愉快的社会里,彼此交换观念感受,进行精神支撑,而非个体自生自灭,这使得人们分享集体活力,禁止其随意安排自己,反对其通过死亡免除个体责任。“过度的个人主义不仅有助于自杀倾向的加剧,而且也是增加自杀倾向的主要原因。”“因为当个人把自己与社会割裂开来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从而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2.利他型自杀
利他主义自杀源自于原始社会,死亡会被赋予社会责任并且被推崇为一种荣耀。现代社会中,利他主义自杀呈减少趋势,但在军队中,仍存在军人为国家荣耀牺牲。利他型自杀主要分为三种变体: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选择性利他主义自杀,急性利他主义自杀,在以上几十种自杀形式里,和利己主义形成强烈对比,一是鄙视任何只要与个体有关的东西,二是与高度道德有关,将人类的品格高举基座之上,使人们不再屈服于任何事物。
3.反常型自杀
反常型自杀主要分为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发生在社会控制减弱,由一般道德原则支撑的规范受到破坏时,个人愿望失去制约,处于不满足的状态。而个人目标与实现的手段不想适应,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丧失生活目的和意义,从而以自杀作为逃避或解脱的手段。
宿命型自杀指严格的社会规范导致自杀,即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和抗拒的规则和重压所造成。
4.表现形式
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的。社会整合度指调整或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运行良好的体系的过程。社会整合度低时,利己型和失范型自杀增加,而当社会整合度高时,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增加,集体力量多次重复影响个人。
(四)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1.影响自杀的社会因素:
作者认为,任何时候,决定自杀人数的都是社会道德规范,表面上看自杀是一种个体行为,实际上自杀现象的产生是一种集体倾向。“在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容易受集体力量的影响,这大概是因为需要多次重复的经验才能使他感到利己主义的生活或无止境的名利欲的空虚。”集体力量对于个人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增强,使人产生利己、利他,失范、反常等自杀倾向。
2.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作者在本部分内容汇中探讨自杀与道德行为、犯罪、杀人的关系,作者认为可以将自杀倾向定义为一种心理因素,这样自杀的心理因素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性质。作者强调,自杀是变相和弱化的杀人,通过分析,自杀与杀人通常以相反的方式变化发展,构成两种相反的社会潮流,自杀与杀人表面对立,其实是统一的暴力行为:当社会缺少限制时,暴力便体现为对他人的伤害,当社会限制人们行为时,暴力体现为自杀。
(五)实践结论
自杀与社会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可能看见的,不同道德准则对应着不同的自杀行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因为自杀是道德准则在一定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形式。自杀的洪潮不断高涨并非是文明愈加辉煌灿烂的标志,而是一种危机和混乱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会再没有惩罚的情况下被延长,但单纯制定道德性的惩罚是无法阻止暴力倾向蔓延的,因此,作者最终认为,由于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使大多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对这种病态的唯一补救措施是让社会集体储存足够的力量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控个体,让个体感受到自己对社会集体的依附。此外,为了阻止集体忧郁倾向,作者认为没有必要人为地保留陈旧的社会形式以及只能反映生活表面的社会形势,更没有必要创造布局历史前身的全新社会形势,而是应该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新生活的种子,加速其成长。
三、扩展性讨论
大学生自杀现象在今天仍旧有迹可循,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对影响自杀现象的社会因素的剖析在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杀时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启发。
1.社会因素
自杀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强调,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度强弱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自杀是个体对社会转型不适应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大学生身份的价值随着大学生群体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过去人们认为获得大学生身份提高个人价值,并重视这一身份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相比之下,当下仅仅一个本科生的学历在中国并不能为个体发展带来实质性、直接的好处,越来越多家庭决定实行教育投资,鼓励深造,家境优越者则选择海外镀金,提升大学生身份价值。面对“卷身份”“卷价值”的现代社会,高校的持续扩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群体性突发事件如疫情、洪水的爆发等,旧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被否定,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的确立仍需时间,过度时期,社会规范出现盲区,缺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的引导,当代大学生丧失过去大学生所拥有的稳定感、安全感而变得茫然与无所适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与无助无形之中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引起大学生过度焦虑的不良反应。
此外,互联网等信息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等移动平台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互联网带给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差给大学生错误引导,导致其怀疑自身与大环境的适应程度,是否因过度闭塞而造成信息差现象的产生,引起大学生焦虑,焦虑逐渐加重,诱引自杀现象产生。
2.心理因素
自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个体同一性出现问题,即个人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使人感受到鼓舞人心的信念[ Erick H.Erikson.Childhood and Society[M].NEW York:W.W.Norton, 1963:261]。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各个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地整合起来,个体就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即出现角色混乱,即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自己承担的角色。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归根结底,每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人类的永恒生命”,青年人所思考的生存意义与人类的存在相关联,而当青年人没有感受到自我与社会的关联或者觉得被排斥时,那么个体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就无法形成,存在的意义就会失去,个体发展将面临更大危机。当代中国学生的“同一性角色混乱”被东亚应试教育延迟。高中时期,更多高中生习惯于应试教育,难以空闲深入思考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更难以在深层心理上开始对自我的整合。而当这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高中生步入大学,开始全新生活时,其空洞的内心世界使其在新的人际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的压力下对自我认知、自我角色定位混乱,在面临多重压力下,大学生饱受焦虑、强迫与抑郁的折磨,渐渐失去认同个体生命的深层体验,最终选择自杀。
此外,内在超我人格的过度扩展造成阴影的反向张扬也是自杀行为重要的深层心理根源。[ 辛斌. 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深层心理原因探析[J]. 武陵学刊,2013,38(5):136-140. DOI:10.3969/j.issn.1674-9014.2013.05.025.]部分大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在深层人格结构上形成一种强迫式的进取倾向,使其拥有不可动摇的济世信念和责任意识。这些大学生有自杀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难以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人格的严重失衡抑制了代表本我的本体能量的自然萌动,其最终结果就是代表本我的报复性张扬,其极值层面就是内在的本体性焦虑,这种本体性焦虑一旦从个体潜意识中激发出来,便使大学生在现实层面的追求失去充实精神基础,造成其内心空虚,从而逐渐丧失生命的动力和意趣。
Posted: 2023-10-21 22:55 | [楼 主]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霁锦同学很不错,读书很踏实,很有自己的想法。积少成多,继续坚持下去,肯定能完成蜕变!
读书,思考。
Posted: 2023-10-23 13:17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Total 0.017394(s) query 4, Time now is:09-10 03:3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