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读书报告
【书单】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在读)马克思
《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斯科特
过去的一个月轮到我的汇报比较多(三门课都抽到一起了),整体读书时间比较散,所以我稍微把《资本论》的阅读延后了,先看了篇幅稍微短一点的《共产党宣言》和《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运动情况比较不错,基本上是每周运动四天,根据训练强度每次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
【内容回顾】
一、私有财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
资产阶级诞生于资本的积累,美洲大发现、东印度公司的扩张都提供了资本需要的大量市场,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资本积累,新兴的资产阶级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垄断生产,为了生产得更有效率就引发了工业革命。国民经济学将私有财产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前提,但是实际上资产阶级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从根本上说是源自对另一部分无产者的剥削(剥夺了剩余价值),原本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应该属于工人自己,但是实际上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只是劳动的一部分,工人除去工资外的劳动产出(剩余价值)就成为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不过剥削也并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虽然资本主义将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金钱关系,但是资本主义也只是用公开的、直接的剥削代替了过去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所掩盖的剥削而已。
在获得了资本之后,资产阶级也开始谋求政治权利,因为不断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根本的要求,所以资本致力于创建大城市、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国家政权为资产服务、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使不同的政府、民族、国家结合为统一的资本世界,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一个世界”。
但是,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原因也在于此,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一切的社会状况都不停的动荡,处于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当中(不停扩张、不断发展生产),当资本家获利时,他们不会增加工人的工资,而是一方面扩大雇佣的人数,另一方面购买新的设备和厂房,从而扩大资本的总量。强大的生产和狭隘的生产关系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必定是需要消费的人没有钱去消费,而有钱消费的人却没有必要(没有需要)去消费,最终资本主义必然会自己把自己的生存基础(剥削)消解掉,走向灭亡。
二、异化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马克思把异化分为四种:一是工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自身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己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二是工人和劳动过程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造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劳动的积极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三是工人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从肉体上来讲,人是动物,因此必须谋生,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人又超越了动物,拥有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自由活动是目的,谋生只是实现自我的手段。马克思认为人在真正的劳动过程当中是在肯定自己的,劳动本应该是人能力的体现,但是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为了工作而生活,牺牲自由时间来进行谋生的活动剥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四是人和人的异化,是前三者的结果,促成了人与自身和他人的对立(本来都是生产者,但是现在变成了资本家和打工人)。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要么被剥削压迫,要么奋起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现存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但是显然无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被剥削的现状,前面说过在国民经济学的概念里,私有财产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前提,但是实际上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是用利润掩盖的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是工人劳动产出中除去工资的部分。对于资本家而言剩余价值当然是越多越好,换言之工资也是越低越好,工人的性别、年龄都无关紧要,只是劳动工具而已,只是价格(工资)不同罢了。马克思说,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只需要满足一①工人衣食住行的费用及工人维持个人生命所必要的费用,②公人学习劳动技能的费用及公认成为工人所必要的费用③养家糊口的费用及工人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生产出下一代工人实现工人阶级的再生产的费用。那么如果公认的工资低于这个最低工资,那么这三种活动当中就有一种要逐渐停止。
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解释现在不婚不育的一部分原因呢?显而易见,工人的衣食住行是不能停止的,否则就会死亡;工人的学习劳动技能也不能停止,否则工人就不能成为工人,没有生存的技能又何谈生存?唯一可以停止的就是养家糊口的费用,当工资过低收入过低,打工人就不得不放弃养家糊口,即放弃结婚生子和繁衍后代的活动。
三、商品的二重性
读《资本论》商品部分感觉一直在阐述“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因子。”这句话,也就是在谈商品的二重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双重属性,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在劳动产品还没有成为商品之前它有两种消费途径,一是自己享受(产品直接被消费掉),二是卖给别人(产品先被用于交换,再换取别的东西进行个人消费)。第二种选择就是资本主义时代产品的最主要消耗方式,商品则就是以交换(出售)为目的而生产的产品,所以商品也就必须拥有两大特征:①对他人有用(对应使用价值),②可以换取一般等价物(对应交换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价值,凝结的人类劳动力)。马克思主要讨论的也就是这个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我觉得在看的时候交换价值和价值可以划等号),商品本来是多种多样的,涉及人类衣食住用行的方方面面,原本应该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如果剥离商品上一切与使用价值有关的属性(颜色、气味、大小等等),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去掉,那么所有的商品又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都是劳动产品。也就是说商品,就只剩下了抽象的人类劳动力这一唯一的属性,也就是价值,价值才是交换的基础。也就是原文说的“商品的交换关系的明显特征,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这个“质”一个是类别的意思,对使用价值来说区别只在于用途、使用的场景(比如桌子、电脑这种看得见的区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量”只在于交换中价值的等量,所以“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因子”。
关于“量”的计量,马克思认为用时间最佳,在相同时间(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全社会生产该商品的平均用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劳动量(价值量)相等。之所以要采取社会的平均时间,是因为商品的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实现,而交换属于社会性活动,因此商品本身也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理应用全社会的平均标准来衡量。
此外,商品的二重性实际上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劳动自身也可以分为“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产生价值)。
【一点思考】
我对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感触比较激进,一边感觉热血上头,一边又非常担忧自己的未来。比如马克思说在异化关系下工人工作是为了生存,考虑的是“我的价值在哪里?凭什么生存?”。包括现在我们考虑的是不是也都是“怎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直观的就是当初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初考虑的而且至关重要的一定都是——这个专业以后能做什么工作?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个“有用性”是哪里灌输给我们的啊?我们追求的难道不应该是怎么发展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整全的人吗?
但是现实又是什么呢?是未来如果选择就业的话,HR不会管你是不是拥有整全的自我,他只管你好不好用。按照齐美尔的逻辑这其实是自己成为了自己生存的手段,按照马克思的逻辑这就是资本灌输给我们的,我们只需要做生产工序上的螺丝钉就好了。现在的一些资本家,我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这么说,他们否定历史条件给予的发展条件和便利,把自身的成功归功于自身努力而肯定其占有资产的合法性(我不否认他们的成功不来自自身努力,但是我觉得时遇、机遇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承受了“先富”的际遇,却不愿意承担“带后富”的责任)。站在道德高地要求现在的“工人”996,热爱工作,大谈奉献。
之前网上很火的一句话“农民工曾经为了他们的子女能够实现阶级跨越而承受剥削,但是他们的子女成为了新的被剥削的对象”。包括现在说学历贬值这个事情,既然说劳动力是一种商品,那么劳动力就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劳动力这种商品因为供过于求而卖不出去,那么工资必然降低,打工人必然不得不为了微薄的工资而屈服于资本家的任何无理要求,因为手里早就没有生产资料可供生存了。当然也有不被他们直接压榨的途径,现在国家有创业、就业补贴,或者也可以选择不那么“体面”的其他工作,灵活就业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生存问题,但是这实际上也没有改变“学历—工作”不匹配的现状,隐含的是被忽略的沉没成本。
[ 此贴被王一璠在2023-04-29 10: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