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black
green
yellow
wind
wind5
gray
pink
moon
blue
movie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刘畅读书报告(5.27)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刘畅读书报告(5.27)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畅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1-10-07
最后登录:2023-05-30
小
中
大
刘畅读书报告(5.27)
齐美尔的生命感觉
不像韦伯、马克思的“宏大叙事”,齐美尔的社会哲学精细入微地描述普通的日常经验,乃因为这样才与生命感觉的碎片化相适应。生命感觉的碎片化根本上来自于这样一个形而上学事实:生命形式使个体与生活实在总有一定距离,生活实在有如康德的那个自在之物,总是“从遥远的地方”对人说话,人的感觉都触摸不到生活实在,遑论理性。
现代人生命感觉的丧失
现代人偏偏不再满足于事物的自然魅力,反而看重自己的感官刺激,不再看重自己的灵魂拥有什么、自己的生命感觉如何,而是看重自己和别人拥有什么东西,或者说我比别人多拥有哪些东西,别人比我多拥有哪些东西。现代人在追求种种伪造的理想,在这些名目繁多的理想中,生活的所有实质内容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地空洞,越来越没有个体灵魂的痕印,生命质地越来越稀薄,人的自我却把根本不再是个体生命感觉的东西当作自己灵魂无可置疑的财富。就像书写本来是一种体现个体生命特性的形式,自从有了打字机——书写摆脱了个体性,成了“机械的千篇一律”。技术替代了生命感觉,也把个体灵魂的生命气息从生活中驱逐出去了。齐美尔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纯粹审美态度的个性人物会对现代深感绝望”,为什么“关心内心救赎的人的灵魂”总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总是神经质一般地活在大城市中。
在现代“什么东西有价值”的问题实质上越来越被“值多少钱”的问题取代了。的确,金钱可以使个体感觉的对象范围大大增加,但金钱也使生活中的诱惑无限地增多,轻易地占据了个体的感觉中心,让个体以为任何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都近在咫尺,这也是金钱夷平效应造成的影响。货币本来是一种获得其他东西的纯粹手段,是“通向最后目标的一系列步骤中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生活中却成了人的目的意识本身——人们的追求意识在通往最后目标的桥上停留下来。现代人把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赚钱,当做人生首要的追求目标,以至于以为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和满足都与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紧密联系在一起。金钱成了个体和自己的愿望之间的中介,人们就以为幸福更容易了,“随着对幸福的接近,对幸福的渴望也不断增长。点燃我们最大的渴望和激情的并非遥不可及和禁止我们涉足的东西,而是我们暂时没有拥有的东西”。
齐美尔的生命悲剧观
齐美尔从叔本华式的生命悲剧形而上学来看待现代性的厌倦症,认为一切欲求的基地都是需要、缺陷,而这即是痛苦所在;所有的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因为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如果相反,人们因为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堪忍受的重负。所以人生来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按这种悲观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一个不断奋进的人,那他人生的意义就是于痛苦之中追求镇痛并体验更大的痛苦。假使我们按齐美尔的悲观视角看待生活,那生活确实如此狗血,我们人生都在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路上,实现目标的过程无不充斥着痛苦,而当我们达到目标时,又觉得空虚无聊。就如中国的多数“鸡娃”(打“鸡血”长大的孩子),从小被父母被社会打着鸡血,喂着鸡汤——只有高考取得好成绩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于是好分数成为了鸡娃的目标,他们于实现目标的过程上痛苦前行,为了这个长期目标付出颇多,誓要在高考结束后,玩个翻天地覆放纵一把,而当出考场那一刻,仿佛放纵的激情都被席卷而来无聊和空虚抑或是茫然所替代,这样来看,生活的本质即是悲剧,人们也即是不断从一个悲剧的谢幕奔赴下一场悲剧演出,而前往下一场演出的路途中即是无聊与空虚。
一点浅思:
在我看来齐美尔过于悲观,其对痛苦的理解略为偏狭,生活中有些苦是真的苦,有些苦却也是乐。苦与乐很多时候都不是二元对立的,大学生又有几人不怀念高中那段痛苦的日子?正如出考场的一瞬间很多考生以为摆脱了痛苦,但恍惚之后才发现最大的痛苦是空虚,摆脱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我觉得齐美尔的悲观主义很大因素上源于其“手段——目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齐美尔对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齐美尔的货币观强调目的而认为人们沉溺于手段(过程),因此产生了他对于货币经济时代的人的悲观看法。齐美尔他叔本华式的生命悲剧观,同时也是因为强调结果(摆脱痛苦会从短暂的空虚进入下一个痛苦)而使人的生存归为悲剧。我认为我们不应过分看重目的或者说结果。从结果来看,人固有一死,终将归于虚无,那人生固然是悲剧。但没有人会因终将离去而后悔来到,人活的就是一个过程。
齐美尔认为目标为手段所遮蔽,是所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这种文明的本质在于:与原始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类的愿望不再是简单的、近在眼前的,以至于它们需要对手段和设备进行多环节的建设,而手段的获得还需要更多手段,最终产生这样的危险:陷身于这些手段的迷宫中并由此遗忘了最终目标。可以看出齐美尔自己也认识到了,现代社会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众多手段作为中介的,而这些手段又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为了实现目的的某一手段首先是作为目的出现的。在这一目的实现后,随即就成为我们可用的手段,我们借此手段向下一个中介目的的实现前进,从而获得进一步的手段,循环往复最终实现最终目的。但最终目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我们能无限趋近又难以实现的目的,能实现的最终目的必然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凡是能实现的目的终将成为实现更远目的的手段。
手段与目的不是二元对立的,看似陷身于手段迷宫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始终朝目的实现而努力的人们,看似一心实现某一目的的人,又何尝不是在为拥有某一手段而努力。最终目的仅是一个指引性的方向,而且也是在我们为实现它而努力获得各种手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的。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人们迷失在手段中,忘却了最终目的,那我们又何尝不是迷失在最终目的中,而忘记了手段,陷入空想?
现代生活中诸多手段都具有复杂性,人们难免会于其中感到迷失,但是人类也未曾停留过对目的的探寻。我认为真正的悲观其实是源于目的的低俗化,当我们只是为了追求别人有而我没有的东西而努力,而这一东西除了让我们消除妒心和助长优越感之外别无他用时,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悲剧。手段并不都是低俗的,目的也一样,现代性的悲剧源于人们迷失于低俗,迷失于感官刺激,而丧失生命感觉。
Posted: 2022-05-27 13: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5735(s) query 3, Time now is:12-02 15:3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