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black
green
yellow
wind
wind5
gray
pink
moon
blue
movie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
张昭的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张昭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张昭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3-06-09
最后登录:2023-07-02
小
中
大
张昭的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方式》齐美尔
《文化、现代性与审美救赎——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杨向荣(在读)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冯仕政
《始于极限》上野千鹤子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方式》是由刘小枫教授和其他编辑老师根据相关主题择选的齐美尔文章合集,这些文章散布在齐美尔不同的著作和演讲中。因此这些文章虽然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却不如一整本书那么系统,所以需要寻找到一个主题去讲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去串联起来。
在序言当中,刘小枫教授也借由他对齐美尔思想的理解,道出了他选编这本书的思想脉络。在序言中他主要谈论了齐美尔思想的三个片段,并将这三个片段命名为“人无法居住在‘纯粹手段’的桥上”,“对男人和女人一视同仁的形而上学孤独”和“不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从其对齐美尔三个思想片段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齐美尔的思想的起点往往是各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和事物,但落脚点却是个体生命感受与感觉的关怀,以及现代性中生活碎片化的悲剧。
在《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碎片化悲剧的形而上学根源,具体的原因及表现。
首先就是导致碎片化悲剧的原因。在齐美尔看来,我们总在各个不同的平面之间来回循环,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根据不同的规则构成了世界总体,但从每一个平面来看,我们的生命在任何特定的时刻获得的只是一个碎片。
齐美尔指出人作为一种存在的终极性分裂:“人这一物种的要素永远在相互寻找,相互补充,绝不会克服它们的独立面。带着自己最狂热要求的人,渴望或许被最深的形而上学的鸿沟与自己分隔开的存在”。因为这个原因,人在与任何万事万物的关系中都体验着一种深刻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因为现代货币经济和劳动分工的介入而更加剧烈,但它并不仅仅是现代的语境下才存在的。反之,它是现代性悲剧的形而上学根源。因此,导致碎片化的根源与其说是历史原因,不如说是人的生存的在体性悲剧。
现代碎片化悲剧的原因和表现。可以看到,受到货币经济和劳动分工的影响,人出现了异化、生命目的缺失,以及将作为手段的金钱误当作目的而产生的焦虑,迷惘孤独和分裂的心理状态。这便是现代生活碎片化的悲剧。
这种悲剧性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真正生命目的和意义的缺失,和将手段当作目的所造成的焦虑。生命目的不被关注,生命的终极意义也随着宗教的逝去而消解,而货币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却由一个中介环节变成了人们所追寻的最终目的。当金钱成为通往幸福必经道路的“中介阶段”,它似乎成为了“神话中有魔力的钥匙”,但其后果就是“货币给现代生活撞上了无法停转的轮子,由此产生现代生活中的骚动的狂热的永不止息”
其二是货币经济下人和人以及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异化以及主客体之间分裂带来的悲剧性冲突。劳动分工是导致现代主客体分裂的原因。齐美尔认为“自我的内在完整,本质上来自毕生事业的统一和完整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创造的客体是人们心灵的投射,在此条件下,主体和客体具有统一性。而货币经济通过劳动分工改变了产品生产者的个人色彩,将个体完全隔绝于生产过程之外。人们为了货币而参与生产,用货币去衡量物品的价值,又因为这种价值去追逐它们,这种循环往复,不断增殖的生产-消费方式以金钱崇拜作为助力,在一定程度上掩埋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个人分裂感与创伤。货币经济不仅带来了人与物之间的异化,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和冷漠。
其三是人对世界感觉的结构化,规范化所造成的对事物差别细腻而独特的感受能力的丧失。金钱作为统一的,一视同仁的价值衡量标准抹杀了事物本身的独特性和意义。
“事物在一种完全没有色彩的,不具有任何专门意义的规定性交换手段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等价物,它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兑换成这样一种等价物,因此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被磨光、抹平,它们粗糙的表面日趋平滑,不断的夷平过程在事物之间展开”
物的价值完全由无个性、一视同仁的金钱所体现,而其个性和本身的意义逐渐被金钱所消解。金钱不仅消解了物的个性,也改变了人感受事物的方式。人们开始以“单调无味”“不加冗别”的方式去感受事物,金钱代替人本身的需求成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式,也在主导着这个社会的规范和结构。
这一点在齐美尔对时尚和风格的讨论之中有所体现,在齐美尔眼中,时尚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
“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结交同等地位的人,另一方面意味着,这些人作为整个群体排斥地位较低的人。”
时尚是无关个性的,它外在于人并成为了人们身份或者阶级认同的结构化表达,它如同一个多变的外在的框架桎梏了主体的感受和需求,也压抑了个体对物体的主观甄别能力。齐美尔对风格的追求也有类似描述。他指出,风格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应该适合主体所表达的内容相统一,而在现代社会中,风格形式的多样化瓦解了原始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造成了能指和所指的割裂,从而风格成了外在于人的存在,不为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反而作为主体的人为了适应风格的结构,将自身感受的表达与风格追求分割开来,变成了对形式的纯粹表达。而当形式取代了内容,人们对世界感受的表达也与实在的感受表达割裂开来,变成了结构化的规范性表达。这也使得人们失去了对事物独特细腻的感受,而越来越带有现代的沉默。这种创伤性的心理体验,就是齐美尔所谓“现代生活碎片化”的集中体现。
货币经济对两性关系的影响
关于现代病的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卖淫,在一定程度上,卖淫以最私密和赤裸的方式揭露了货币经济对两性关系的残酷影响。
在这里就主要把齐美尔对两性关系的讨论和对卖淫的叙述两部分串联起来进行介绍。
在《货币在性别关系中的作用》一文中,齐美尔探讨了在货币经济塑造下的两性关系。齐美尔从买卖女人的社会起源谈起。原始社会中,买卖女人是社会化和组织化的活动。此时的女人并不被当作是有人格的人,而是“非人格性的东西”;但此时女性的价值是具体、实在和可感的,无论是为父辈应的地位,还是为亲家赢得生育力量和劳动力,女性的价值都在买卖中得以体现,同时,由于女性非人格化的地位,甚至有不少部族是反对买卖女性的。
然而现代社会的货币经济恶化了买卖女人的婚姻形式。一方面货币经济带来的性别分工使得女性被束缚在家里,而嫁妆作为买卖女人的延续用货币代替了女性的婚内劳动甚至是女性整体,而基于齐美尔在《性别问题中的相对与绝对》中提出的女性相比男性更具统一性的存在的观点,用货币代替女性存在这一行为本身,是对人类尊严的贬损。
卖淫则是两性关系在货币经济驱动下的极端化情况,是对女性人格的贬损。齐美尔在《现在和将来的卖淫琐谈》中谈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贫穷的妓女被人嫌弃,而富有的妓女则可以进入上流社会。齐美尔沿用“货币经济”的思路,指出:“货币是现实生活中最没有个性的东西,因此货币完全不适合给某种有个性的东西——比如一个女人的委身——充当交换条件。
在这篇文章中,他没有将性交易归咎于道德的败坏,而是看到了更为结构性的一面:“社会表面只把单个付出当作牺牲品,其实却要求煤炭工人和无数其他人献出自己的整个生命。”性交易的产生一方面是男性需求,另一方面是女性的贫困,而妓女所遭受的污名化,更多来自于对穷人的不屑。因此,齐美尔主张提高妓女的地位,创造一个更人道的社会,从而重新改观对女性的看法,进行更多精细的调整。就此他进一步在《女性文化》中提到,在男性化与体系下,女性能力会被错误评估和对待,比如受到体能、生育等因素限制,收获会普遍劣于男性。而齐美尔则将关注点放在了女性的统一性和关怀性特征上,提出要进一步分工,创造适合女性的岗位。齐美尔的性别哲学跳出了讨论性别问题常会陷入的数量加减的争论,而进入了更为精微的质的变革之中。
在书中还有一些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与选择的切入点不太契合所以就没有进行介绍,比如齐美尔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探讨,都十分值得去进行探讨。
在阅读他的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在看待社会问题时,齐美尔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哲学家,他能够敏锐地觉察事物间微小的区别,也始终保持着一种细腻的心态,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去小心翼翼地避免陷入某种思维循环之中。
在读这本书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体会他的哲学思想。感觉很难把他的性别形而上学观点与他关于货币还有现代性悲剧的讨论联系起来。齐美尔所谓的生命悲剧的根源与性别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是否有关?在他对于两性本质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男性二元分裂的本质与现代性悲剧之间的关联,男性和存在之间的断裂,男性对女性的客体化,男性感受的一般性都和人在由货币主导的现代性的体验方式很相似。
但他对于女性本质的刻画与论述却没有说服我,因为他所举的关于女性的例子依然是在男性社会下被压抑了本性的女性的例子,依然包含着男性对女性看法的投射,其客观性似乎也存在疑点,至于女性是否能成功从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并成功发展被压抑的女性特征,我认为也是十分困难的。
再者就是在他谈及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及生命碎片化问题等主题时都带着一种悲观主义的色彩,但在他谈论到发展女性运动、女性文化时似乎又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状态。所以感觉在之前阅读《货币哲学》的时候把他简单定义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似乎也失之偏颇。总体来说,齐美尔的文章让我可以从独特的文化视角去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依然收获颇丰。
总结:六月这一个月还是紧张与放松兼具的一个月,月初进行了结题答辩,之后是修改论文、提交论文材料。忙碌过后也迎来了短暂的休息时光,借机也出去旅游了一趟,欣赏了美丽的海景,弥补了一下大学四年都没有出去旅行的遗憾。阅读方面,总的来说这一个月的阅读情况还算不错,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沉下心去阅读了,没有浮躁的情绪。运动方面,这个月的主要运动方式就是跳绳和散步了,没有怎么出去跑步,因为天气太炎热了,
总体评分:B
Posted: 2023-07-01 19:02 |
[楼 主]
anyongju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9
最后登录:2023-11-14
小
中
大
读的挺不错,不浮躁,心态也很好!
Posted: 2023-07-02 12:01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Total 0.016954(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16:4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