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陈义媛5月至最近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义媛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1-02-28

 陈义媛5月至最近读书报告

1、科林斯《发现社会之旅》(参考张小山、黎民《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科林斯的书对人物思想介绍非常生动,且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评价。张小山老师的书对人物和思想流派的介绍都很详细,正好可以对科林斯书中一些简略带过的内容作一些解释和补充。
文军的那本理论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体系。科林斯的书和张小山老师的书大体上都是以时间为线索,文军的书则是以三大经典传统(以涂尔干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传统、以韦伯、齐美尔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以马克思等为代表的批判主义传统)及其现代和当代传承为线索,理论框架非常清晰。
2、《社会冲突的功能》
从群体内冲突、群体间冲突对群体内部的凝聚力的作用,以及冲突对群际关系的整合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冲突的功能。
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关于群体内冲突:作者提出,一个沿多种对立方向发展的社会可能比沿一个方向发展的社会被暴力分裂的危险要小,因为每一新的分裂会造成若干狭窄的交叉裂缝,在分裂线不重合的情况下,这些冲突不会相互加强,所以形成一种稳定的格局。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群体成整合之势,导致与民众间的隔阂日深,不知道这是否隐示今天中国社会冲突的裂缝有重合的趋势。另外,关于关系紧密的群体,因为关系双方唯恐发生冲突就会瓦解这种关系,所以他们会选择抑制或放弃敌对情绪,也就是说,没有冲突并不能表明不存在敌意和对抗的情绪,也不表明不存在分裂因素。对于这类群体而言,细小分歧引发的冲突获得解决有助于群体的团结。
关于意识形态与冲突:作者提出目标的非个人化可以使冲突得到强化,为超个人价值系统或权利辩护的意识可以加强党派的不妥协性。作者以知识分子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为例,指出知识分子再将利益群体转化为意识形态运动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如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就是客观化使冲突激化的例子。
3、《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迪尔凯姆论宗教》、《原始分类》(后面两本主要是作为对《基本形式》的补充)
《基本形式》一书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倾向,这可以说是这本书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全书的论证都在论述一个主题:宗教起源于社会,对宗教信仰的崇拜就是对社会力量的崇拜。
与其前期作品对物质性社会事实的研究不同,这部代表了涂尔干后期思想的著作转向研究非物质性社会事实,虽然如此,他的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他一直很强调集体意识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而宗教正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意识,这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他会选择对宗教起源和功能作如此多的探讨。
此外,这本书对涂尔干知识社会学思想的分析更是独具特色。他提出不仅宗教信仰来源于社会,分类、概念和范畴、因果关系等知识也是社会的产物。在《原始分类》这部早于《基本形式》的书中,专门论述了分类思想是如何源自社会的。个人感受最深的有三处:
一是关于科学的逻辑与宗教逻辑的问题。作者指出“宗教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它们构建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的最初表现。”(P309)因为感觉到的东西可能是分裂的,而通过社会的作用可以产生一种智力的过度兴奋,通过它可使经验现实的世界发生变形,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代替感官现象,把感觉所分裂的东西联系起来。而科学的解释就其本质而言,也是表明一种事物是怎样糅合到另一事物或另几个事物中去的。所以宗教思想的逻辑和科学思想的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是关于宗教仪轨的验证。宗教中某些仪式指向一定的目标,在完成了这些仪式以后是否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在涂尔干看来并不重要。他指出,宗教仪轨的真正验证在于某种看不见的作用。因为定期举行的仪式唤起了人们的情感,使人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惬意,这就创建了信仰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心灵忽略逻辑推理的不充分性。仪式结果的暂时失败不会动摇人们对仪式的信心,因为他在用自己灵魂的全部力量护着这些仪轨,他在这些仪轨中重塑自己,他绝对不能否定这些原则,否则就会颠覆其自身的存在。(P476)在这里,涂尔干对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力的角度分析了因果关系的社会起源,强调了因果关系不仅是内在的、具有特定形式的一种思想倾向,还是一种外在规范,具有社会的强制力。这种强制力在仪式戒规之上又加上了逻辑戒规,前者要求理智在对它进行检验之前就依附于它,而后者则要求意志屈从于它。就这一点而言,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宗教在表面的一些目标失败以后仍能够持续。
三是关于宗教是否会终结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宗教的式微不表示它会终结,因为宗教既产生于社会,社会存在宗教必然会存在,只是它需要改变内容和形式。(遗憾的是,书中作者并未指出这一改变应如何完成。)宗教的两个基本要素——信仰体系和仪式体系,我认为应该是对应于其行动功能和思维功能,涂尔干提出,思维功能正在越来越远离宗教本身,科学代替了它的这项功能。但是,因为科学进步的缓慢和无止境,维持人类生存和行动的理论总是要超出科学而完成的,这是科学的局限所在,也是它不能替代宗教的原因,因为感觉、情感这些模糊的直觉往往会取代逻辑理性。
4、《风险社会》
刚读完,很多地方都不太明白。还有一些资料没看,等看完以后下次一起整理出来。
Posted: 2008-06-18 23:09 | [楼 主]
夏柱智
阳光阳刚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97
威望: 497 点
金钱: 4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3
最后登录:2019-12-02

 

阅读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坚韧坚持,开心开放
Posted: 2008-06-20 12:27 | 1 楼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不错  继续加油!!!
Posted: 2008-06-22 12:13 | 2 楼
鄢庆丰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08-10-18
最后登录:2009-01-28

 

对涂尔干的阅读和把握已经触及到了现代社会何以可能的这一根本问题了,韦伯和马克思其实也是在做同样的思考,答案既有所不同也有相似之处,如果能够把这几个人的思想再拉通,基本上就把握住了西方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核,下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社会在中国何以可能?加油啊!
我是建议多读西方社会学古典经典的,因为只能从那里才能找到基本问题和基本结构,由此出发能够看到西方社会扩展过程的基本脉络,中国当下也处在现代社会建构的古典问题时期,如果被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后期繁荣和丰富牵扯住,反而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办法真正跟中国经验相互印证。
Posted: 2008-11-09 11:18 | 3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鄢老师真是太深刻了!
踏雪留痕!
Posted: 2008-11-09 12:12 | 4 楼
史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6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2-03-11

 

        “用西方的火,来熬我们的骨”——鲁迅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Posted: 2008-11-19 13:03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1723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14:2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